医学影像解剖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3 08:25:35

点击下载

作者:阮先会,张照喜,辛春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医学影像解剖学

医学影像解剖学试读:

前言

《医学影像解剖学》是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专项资助重点课题成果,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学影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教程之一。

本教材根据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编写而成,以适应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学制和学时三方面的需求,以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的需求。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①紧扣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既便于教师的教,又便于学生的学。②融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影像技术一体,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③尽可能用图像说明问题,所选图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另外,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有重点的学,每章还附有“思考题”和随机穿插的“相关知识链接”。

基于临床应用情况和解剖学特点,本教材按头颈部、胸部、腹部、盆部、脊柱区及四肢部、血管等分篇,共十八章(不含绪论),每章内容均包括解剖学概述、常用影像技术的应用优势、X线解剖和断面解剖等。教材所选用的X线、CT和MRI图像约500幅,标注简洁准确,清晰明了,临床实用性强。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高教研究中心主任李友玉研究员,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教学组组长李家瑞教授、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屠莲芳,负责本教材研制队伍的组建、管理,以及本教材研制标准、研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参编单位的领导、科室主任及医务人员的大力支持,同时还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新华医院等医院放射科(影像科)及相关人员的全力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本教材既适用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学影像类专业的教学,也可作各医疗单位放射科(影像科)医生及临床各科人员的参考书和工具书。本教材的参编人员专业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均为教学、科研、医疗一线的中青年骨干,包括博士4位,其中主编、副主编基本均具副教授或以上职称。但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及同仁批评指正。湖北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医学影像解剖学》研制组2008年6月第一篇绪论医学影像解剖学是基于各种成像技术,研究正常人体各解剖结构形态、位置及结构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因此,它是沟通医学影像学和人体解剖学之间的桥梁,是医学影像学发展的产物,并伴随医学影像学每一阶段的发展而发展。据此,本篇分两章分别概述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临床应用状况和医学影像解剖学的发展及其相关内容。第一章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学习目标

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状况,掌握现代影像学名词。重点内容

现代影像学名词。

伦琴1895年发现X线以后不久,在医学上,X线就用于对人体的检查,由此奠定了医学影像学的基础。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和发射体层摄影(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ECT)如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ECT)等技术的相继出现,以及近年来,医学影像硬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进一步地促进了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本章重点介绍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状况。第一节 X线检查

X线检查根据临床需求,先后出现了普通X线摄影、放大摄影、记波摄影、软射线摄影、高千伏摄影等技术。随着X线硬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三者的结合,X线成像设备和检查技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的产生,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普通X线摄影质量,解决了X线摄影的数字化问题,但它尚未改变其工作模式和流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进入临床应用,不但大大地提高了X线摄影质量,而且改变了传统X线摄影的工作模式和流程,更重要的是它结束了X线模拟成像时代。

CR是一套系统,工作流程与普通X线摄影相同,不同点在于X线影像信息的载体不同,即CR用影像板(imaging plate, IP)替代了X线片。IP是CR的关键部分,记录通过人体衰减的X线信息,通过激光扫描装置将贮存于IP上的潜影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存储和处理,以显示器(软拷贝)或胶片(硬拷贝)显示。CR图像可经网络存储和传输,使X线摄影的数字化得以实现。

DR是利用平板探测器(FDP)接受穿过人体的X线信息,然后直接将这些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输送给图像处理系统,以显示器或胶片显示。DR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减低了曝光剂量。一些先进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如能量减影、时间减影、组织均衡、计算机辅助诊断(CAD)、图像拼接、体层合成和骨密度测量等,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信息(图1-1,图1-2,图1-3)。

总之,CR是X线摄影数字化进程的必要过渡,DR是X线摄影数字化的必然发展,二者将可能长期共存,功能互补,共同发展。随着CR、DR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的引入,将促进远程医学和远程放射学的发展及影像领域“无胶片”时代的到来。图1-1 胸部DR片图1-2 胸部DR片(能量减影,去除骨组织)图1-3 胸部DR片(能量减影,去除软组织)第二节 CT检查一、CT设备的发展

CT是普通X线摄影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医学影像学发展史上的重大革命。1972年Hounsfield和Ambrose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发表正式论文,宣告CT机的诞生。1974年,美国George Town医学中心工程师Ledley设计了全身CT机。此后,CT设备的硬、软件技术经历了3次革命。第1次是1989年在CT传统单层旋转扫描的基础上,采用了滑环技术和连续进床技术从而实现了螺旋扫描即单层螺旋CT(single spiral CT, SSCT)的诞生;第2次是1998年推出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 MSCT or Multi-Detector CT, MDCT)即多层螺旋CT的诞生,一次扫描可同时获得多幅图像,大大提高了扫描速度;第3次是2004年推出的64层螺旋CT又称容积CT(volume CT),即容积CT的诞生,开创了容积数据成像时代,克服了扫描速度、覆盖范围和层厚三者相互制约的难题。

2005年,西门子公司推出一款新机型即双源CT,此设备具有2个互相垂直的探测器,各有1个X线球管与之对应。双源CT改变了原有CT的基本结构,进一步提升了CT的时间分辨率,在心脏成像上可以忽略心律与心率的因素,从而可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影像。二、CT新技术的应用(一)多平面重组与表面三维重组

螺旋CT连续扫描所获得的原始数据是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及三维重组技术的基础,利用螺旋CT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经计算机重组可形成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方位图像,以及脏器表面结构的三维图像如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表面遮盖显示(surface shaded display, SSD)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等。重组图像有利于显示结构的复杂解剖和空间关系,临床主要应用于骨骼、含气器官、腹腔脏器和肿瘤等结构及病变的显示(图1-4,图1-5,图1-6,图1-7)。图1-4 肾动脉CTA:MIP图图1-5 结肠SSD图狭窄处为肿瘤所侵(箭)图1-6 骨性胸廓VR图图1-7 脊柱VR图(二)CT血管成像

由于MSCT在短时间内可完成大范围的连续扫描,以及计算机后处理功能的提高,使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成为可能,现已广泛用于全身各部位血管结构的显示。CTA图像后处理方法主要包括SSD、VR、MIP、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 CPR)、MPR等。以上多种方法如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CTA对血管病变显示的准确性。由于MSCT可大范围薄层采集,且具良好的各向同性,使血管成像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与常规血管造影检查媲美(图1-4,图1-8,图1-9)。图1-8 腹主动脉CTA:VR图示腹主动脉瘤VR可多角度、立体、直观地显示瘤体(箭)全貌,准确了解瘤颈形态及与载瘤血管空间解剖关系,有利于病变的术前评估图1-9 腹主动脉CTA:MIP图示腹主动脉瘤MIP可显示瘤体(白箭)与载瘤血管间的关系,对瘤体内部结构和壁结构显示清晰,对不同程度的钙化(黑箭)敏感(三)CT虚拟内镜

CT虚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 CTVE)是将螺旋CT容积采集的原始数据经图像后处理,显示空腔器官内表面结构的技术,其图像类似于纤维内镜所见。获得CTVE图像的基本方法是,以CT原始容积数据重组出的三维图像为基础,通过调节CT值阈值及透明度,将不需观察的组织透明度设为100%,消除其伪影,将需观察的组织透明度设为0,以保留其图像,再设置伪彩,即可获得CTVE图像。此技术可用于观察鼻腔、鼻窦、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胃肠道、膀胱和血管等中空器官的内表面。(四)CT灌注成像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CTPI)是获得活体组织微循环血流信息的一种检查方法,是CT由单一形态学影像向功能性影像发展的标志。在周围静脉内快速团注对比剂后,对兴趣层面进行连续快速的同层动态扫描,将所获得数据通过专用CT灌注软件处理,得出感兴趣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 TDC),并可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组织的血流量(blood flow, BF)、血容量(blood volume, 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ime to peak, TTP)和表面通渗性(permeability surface, PS)等参数,还可进行伪彩处理,获得直观清楚的上述各参数的彩色图像。CTPI已应用于脑、肝脏、胰腺、肾脏及前列腺等脏器和占位性病变的研究。第三节 MRI 检 查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利用人体组织内的氢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所产生的电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显示人体组织器官影像的一种成像方式。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

早在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Edward. 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Felix. Bloch就各自独立地发现了磁共振现象,并共同获得1952年诺贝尔物理奖。此现象发现以后,MR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就广泛地应用于对物质分子结构的研究。1973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Paul. Lauterbur利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用两个充水试管获得了第1幅MR图像。1974-1980年,MR成像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开发出梯度选层技术、相位编码成像技术、自旋回波成像方法等。1978年,第1幅人体头部MR图像在英国获得,同年又获得了第1幅人体胸部和腹部图像。1980年,MR成像仪作为商品出售,应用于临床,并成为一种医学影像新技术。1993年,用于研究与测量人类大脑功能的磁共振成像仪即功能MRI(f MRI)问世。自MR成像仪应用于临床以来,MR成像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基础研究以及医学治疗(MR介入治疗)等领域。

目前,最新超高场7.0 T 全身MR成像仪用于临床的申请已在2005年1月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并开始投入临床测试与应用;9.4 T MR成像仪现正在美国通过FDA无明显危险许可验证;以3.0 T 为代表的超高场MR成像仪已有成熟的临床与科研应用报道。因此,超高场MR成像仪现已成为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的主力军。

虽然高场强MR成像仪近年所占比例正逐步提高,但同时高端产品的技术正在向低磁场MR成像仪转移。低场产品如开放式MR成像仪的技术性能明显提高,功能也明显增多;低场中的梯度磁场普遍可达到15 mT以上,切换率可达25~50 mT;如0.5 T、1.0 T和1.5T的低磁场MR成像仪均可配备SENS技术、全景式阵列线圈、交互式实时功能等以往只有高端产品才有的先进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今后的方向将主要体现在射频系统,而梯度系统将向双梯度或多梯度发展,磁体将被超短磁体所取代。二、临床应用进展

MRI不仅可提供解剖结构从二维到三维、四维并与大体解剖相一致的形态学信息,而且还可提供比大体解剖更丰富的功能信息,甚至代谢信息(图1-10)。图1-10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左上叶肺动脉缺如(箭)

MR皮层功能定位研究已发现了传统解剖学与生理学不了解的神经反射路径;脑与心肌的MR灌注成像提供了缺血的脑组织与心肌组织存活的状态,从而修改了传统的治疗方案;MR扩散成像用于脑肿瘤的影像学分析,可发现恶性脑肿瘤的范围与MR强化的范围并不完全一致,而周围水肿区内仍有肿瘤细胞,解释了脑肿瘤术后复发的疑问;fMRI应用于癫痫研究,解决了癫痫灶的定位问题;MRI心脏灌注成像可量化心肌在毛细血管水平的灌注状况,特别是在缺血状态下的灌注特征;MRI心腔成像可以实时显示心腔中血流状态、心瓣膜形态与功能、射血分数、心腔容量等;MR胆胰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MRI动态增强扫描能显示肝脏局部病变的血供,并能发现常规MRI不能显示的病灶,提高了小肝癌的检出率,同时还能显示肝肿瘤对血管的侵及情况;MRS 还可用于观察组织的代谢变化。思考题

1.何为CR、DR?其临床应用状况如何?

2.CT的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哪些?并说明英文缩写及定义。

3.简述磁共振水成像技术的应用情况。(阮先会 张照喜)第二章医学影像解剖学概述学习目标

明确医学影像解剖学的定义;了解医学影像解剖学的发展简史;熟悉医学影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医学影像解剖学的学习方法。重点内容

医学影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第一节 医学影像解剖学的定义

医学影像解剖学(简称影像解剖学)是利用影像成像技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医学影像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医学影像诊断学、影像介入治疗学的基础。

传统意义上的人体解剖学包括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它们作为医学基础课程,为我们学习、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打下了基础。但它们所研究、展示的只是用肉眼观察所得到的形态学图像,其中系统解剖学按器官系统结构进行观察、描述;局部解剖学则按各部位的切面结构进行观察、描述,它们都仅限于肉眼观察所见。

随着X线检查、CT、MRI、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超声(ultrasonography, US)等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相继出现和不断发展,原有的解剖学技术和观察、显示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要求,人们需要对活体某一断面的内部正常结构在肉眼不能观察的情况下进行了解、描述,以利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于是医学影像解剖学应运而生。

医学影像解剖学以现代成像技术为手段,以正常人体为研究对象,提供人体各部不同方位(断面)的图像,显示器官结构(断面)的形态、位置及各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精确形态学定位,已成为沟通人体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的桥梁学科和边缘学科。因此,医学影像解剖学也属现代意义上的人体解剖学,在现代医学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节 医学影像解剖学的发展简史一、人体断层解剖学发展史

人体断层解剖学也称为人体断面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随着人体解剖学的发展而前进,反过来又推动了人体解剖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人体断层解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4世纪初。1316年,意大利解剖学家Dei Luzzi制作了人体断层标本。16世纪初,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绘制了人体躯干部的正中矢状断面图。一些学者开始把断面解剖作为解剖学的研究方法,陆续开展了脑、眼、盆腔等断面的研究。

进入19世纪以后,人们采用冰冻切片等技术,在尸体被固定变硬后制成断层标本,使断层解剖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818年,荷兰解剖学家Riemer使用冷冻法制备断层标本并出版了断层图谱。从1852年开始,俄国解剖学家、外科医生Nicolas Pirogoff进行了长达7年的研究,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断层解剖学专著。1872年,德国学者Braune出版了人体各部3种基本断面的解剖学图谱。其他如1844年Huschke的女婴断面图谱、1858年Le Gendre的全身各部的3种断面解剖学图谱、1885年Dalton的脑断层解剖学图谱、1911年Eycleshymer和Schoe-maker的全身连续横断层解剖学图谱、1944年Morton的人体横断层解剖学手册、1956年Sy-mington的人体横断层解剖图谱等都相继出版。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新学科、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出现,人体断层解剖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来,CT、MRI、US和SPECT等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人体断层解剖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领域,各种图谱、专著大量涌现,人体断层解剖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我国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研究和发展,与国外相比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很多学者对人体各部及器官结构断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各种研究成果和文献、著作不断问世。在全身断层解剖研究方面,有徐峰主编的《人体断面解剖学图谱》;吴德昌主编的《人体断层解剖学》;王玮等编写的《人体三维断面图谱》;杨桂姣主编的《实用人体断面解剖学图谱》;韩子玉、曹郁琦主编的《实用彩色解剖学图谱》等。在局部断层解剖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先后完成了成人上、下肢横断面解剖研究;妊娠女性盆部研究;蝶鞍区、大脑语言区和胸膜顶区断层解剖研究。出版了成人胸、腹部连续横断面解剖图谱;中国男性成人头颈部横断面解剖图谱;成人胸、腹部连续矢状面解剖图谱。在器官断层解剖研究方面,分别对小脑、松果体、肺段和血管、胸腹部大血管、肝、胆道、胰、脾、肾、肾上腺、前列腺、精囊腺、女性内生殖器官等进行了研究。二、医学影像解剖学发展史

医学影像解剖学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医学影像学在解剖学研究中的引入和应用,尤其是CT、MRI、US、DSA等出现后,大大促进了断层解剖学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医学影像解剖学这门新型学科。我国学者出版了《腹部影像学应用解剖》、《颅脑CT解剖学》、《影像断面解剖学》、《人体颅底部薄层断面MRI CT图谱》、《断面解剖》与《MRI CT ECT对照图谱》等多部专著,开展了婴儿颅脑、小脑幕、喉区、肺的叶段、肝段研究,对胸、腹、盆部和肝脏作了断层解剖与X线、US、CT和MRI图像对比研究。

医学影像解剖学在经历了X线解剖学、断层影像解剖学两个发展阶段之后,正由形态影像解剖学向功能影像解剖学方向发展,其图像也从模拟信息向数字化信息、从二维断面成像向三维容积立体成像、从宏观影像向分子影像方向快速发展。除分子影像解剖学、功能影像解剖学之外,介入放射解剖学、发育断层解剖学、影像断层解剖学和数字人研究等也都取得了很多成果。第三节 医学影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一、医学影像解剖学的研究范围

医学影像解剖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人体几乎所有部位和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研究人体经过X线、CT、MRI和US等影像学技术处理后获得的人体结构在影像资料上的不同表现。在这些影像资料中,既有二维平面图像,也有断层图像和三维重组图像,它既能研究人体解剖结构的形态,也能对人体部分器官的生理进行功能研究,它和断层解剖学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既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二、影像解剖学的方位

影像解剖学解剖方位的形成取决于人体的姿态和图像获取的方法两个因素。

进行影像检查时的人体姿态包括:站立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各种不同的体位。不同的体位可以分别确定、表述影像资料上的前(腹侧,anterior)、后(背侧,posterior)、左(left)、右(right)、上(superior)、下(inferior)、内(inner,即人体中线部位)、外(besides,即远离中线的部位)、近侧(proximal side)、远侧(distal side)等方位。

各种影像检查方法获取的图像方式不同,其方位判断也不同。X线摄影获得的是X线束路径上各解剖结构的综合投影,为平面重叠影像;CT、MRI、US影像则多以断面显示,其常用断面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在不同平面和断面上分别有前、后、左、右方位。至于影像解剖中的任意断面,其方位的判断仍以人体姿态和切取方式确定。三、影像解剖学常用术语(一)断层或断面

断层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沿人体某一方向所做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切片或扫描,切片所得结果称断层标本,扫描所得结果称断层图像。断面是指断层标本的表面,也称为剖面或切面。因此,断层的含义比断面广泛。切片、扫描的厚度越薄,断层与断面就越接近,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不作严格区别。(二)横断面

横断面也称水平面,是与水平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平面。沿横断面所做的切片或扫描,称横断层标本或横断层扫描(图2-1,图2-2)。图2-1 横断面切层示意图1图2-2 颅脑MRI横断面(TWI)(三)矢状面

于前后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与水平面垂直。通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称为正中面(正中矢状面),把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沿矢状面所做的切片或扫描,称矢状断层标本或矢状断层扫描(图2-3,图2-4)。图2-3 矢状面切层示意图1图2-4 颅脑MRI矢状面(TWI)(四)冠状面

冠状面也称额状面,于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分别与横断面和矢状面垂直。沿冠状面所做的切片或扫描,称冠状断层标本或冠状断层扫描(图2-5,图2-6)。图2-5 冠状面切层示意图1图2-6 颅脑MRI冠状面(TWI)四、解剖信息在不同检查方法上的特点

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影像资料,不同的影像资料反映着不同的解剖信息,学习、研究医学影像解剖学必须了解各种检查方法的信息特点。(一)X线图像

X线图像反映的是人体组织对X线吸收后到达成像材料上X线量的差异。在X线片上,人体各部的结构图像由黑白不同的灰阶影像构成,不同的组织显示为不同的灰阶。骨骼为高密度物质,显示为白色;含气的肺、胃肠中的气体为低密度物质,显示为黑色;软组织和液体等介于两者之间,为中等密度物质,显示为灰色。X线透视所见的影像则与X线片上的相反。X线图像是二维平面图像,既可以因为解剖结构的重叠显示不理想,也可以产生假象。此外,由于锥形X线束的特点,可以产生图像放大、变形、失真和晕影,其测量值与实物可有一定差别(图2-7)。图2-7 胸部X线片(二)CT图像

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阶的像素按矩阵排列而构成的数字化图像,也是以灰阶来表示组织的密度。像素是经数/模转换器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不等灰度的小方格。空间分辨率是指CT图像上能显示最小细节的能力。组织结构的密度可用CT值来量化,反映的是器官组织对X线吸收能力的差异,CT值的单位是Hu,范围一般在-1000~1000 Hu(图2-8,图2-9)。图2-8 颅脑CT横断面图2-9 胸部CT横断面(肺窗)

CT图像可以运用窗技术调节显示灰度影像。窗宽(WW)是指CT图像上所包括16个灰阶的CT值范围,WW加大,包括的组织层次多,细节对比差,图像变灰;WW变窄,反差大,图像黑白对比增强。窗位(WL)是以某组织CT值为窗的中心来调节图像,以利于观察该组织的细微结构。WL提高,图像变黑,WL降低,图像变白。WW调节相当于对比度调节,WL调节相当于亮度调节。CT的多方位图像可以通过MPR获得,三维立体图像可经三维重组获得,但它们易受部分容积效应、噪声、伪影等因素的干扰。(三)MRI图像

MRI图像是以不同灰度反映组织弛豫时间长短的数字化影像,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自旋回波序列(SE)是常用的脉冲序列。11

MRI可以多参数成像。反映组织间T特征参数的图像称为T加权112像(TWI),它反映的是组织间T的差别;反映组织间T特征参数的221图像,则称为T加权像(TWI)。在TWI中,脂肪为白色高信号,水2为黑色低信号;而在TWI 中,水、水肿组织及脂肪均呈高信号。在111TWI中白色高信号也可称为短T信号,黑色低信号则称为长T信号;222在TWI中白色高信号称为长T信号,黑色低信号则称为短T信号(图2-10,图2-11)。1图2-10 颅脑MRI(TWI)图示脑脊液为黑色低信号,脂肪为白色高信号;脑皮质为灰黑色,脑髓质呈稍高信号2图2-11 颅脑MRI(TWI)图示脑脊液为白色高信号,皮下脂肪也为白色高信号;脑皮质为稍高信号,脑髓质呈灰黑色

MRI还可以多方位成像,可直接获得任意方位的断面图像。不同的成像位置显示不同的方位关系,如横断面显示左、右及前后关系;冠状面显示左、右及上下关系;矢状面显示前、后及上下关系。(四)DSA图像

DSA图像可以显示血管径路图,其密度分辨率高,由于减影技术的应用,图像中无骨与软组织影,提高了对靶血管的分辨能力。DSA具有时间分辨率高、可行实时成像和可动态观察血流的优势(图2-12)。图2-12 肠系膜上动脉DSA所示图像中仅显示靶血管影像,无骨及软组织干扰五、医学影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利用X线、CT、MRI等进行影像解剖的研究,其方法前面已作介绍,此外尚有计算机图像三维重组、激光共聚焦技术(细胞CT)、US、SPECT、PET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第四节 医学影像解剖学的学习方法一、医学影像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医学影像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因此,学习医学影像解剖学也要遵循人体解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作好课前准备 学习医学影像解剖学之前,应对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进行系统复习,每次课前也应根据所学章节,对相关解剖知识作针对性复习,带着问题学,明确学习重点。本教材中的各章前面虽然也对人体各部的解剖有“解剖学概述”知识回顾,但限于篇幅,它只能属于“概述”,要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熟悉、掌握,必须认真学好人体解剖学,做到“有备而来”。

2.熟悉成像原理 医学影像解剖学以各种检查技术产生的图像为载体,因此,熟悉各种检查技术及其成像原理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前提。要了解各种检查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能根据成像原理正确识别和解释人体各部的影像结构。

3.培养思维方式 人是完整的统一体,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位将人体分为若干个检查层面,对每个层面来说它们又都是人体的一部分。所以要用形态与功能统一、局部与整体统一、静态与动态统一和平面与立体统一的立体思维方式,明确各图像层面在整体中的位置,既能对层面结构有清晰的了解,也能对结构的形态位置进行辨认和掌握。

4.理论联系实际 要注重实践,做到反复阅片,大量阅片,通过CAI课件、网上资料、图书馆资料等各种途径得到尽可能多的阅片实践机会,以建立丰富的感性认识。重视并上好实验课。在观察人体断面标本时,应从某一断面开始作连续观察,通过连续观察明确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的演变,以利于识别记忆。

5.激发学习兴趣 组成若干个2~3人的学习小组,观察人体断面图像和标本时,通过小组相互间的讨论、提问,激发兴趣,促进思维,解决疑难,巩固知识,强化记忆。二、常见医学影像片的阅读方法(一)X线片

1.正确持片 根据读片要求,确定X线片的正、反和上、下。

2.质量评定 根据质量管理标准,确定X线片质量等级,不符合诊断要求的X 线片应重摄。

3.常规核对 包括片号(患者姓名)、摄片时间、片序等。

4.顺序阅读 根据各部位的图像,按照从外向内(也可以从内向外)、从上到下的顺序对X线片进行全面观察。如X线片上同时有左右两侧结构显示时,还应进行双侧对比。无论采用哪种读片方法,均应注意不遗漏,对重点部位或临床提示应重点观察。

5.客观判断 既要根据X线片显示进行全面观察,也要对临床提示作出合理解释,还要注意避免“先入为主”的意识。(二)CT片

1.正确持片 根据CT断面影像片上的标记,确定CT片在阅片灯上的放置方式。其中,A表示前方;P表示后方;R表示右侧;L表示左侧。

2.横断面(仰卧位)图像左侧示被检者右侧,图像右侧示被检者左侧,图像的上方示被检者腹侧,图像的下方示被检者背侧。

3.横断面(俯卧位)图像左侧示被检者右侧,图像右侧示被检者左侧,图像的上方示被检者背侧,图像的下方示被检者腹侧。

横断面影像对人体结构上、下的确定需结合定位片在连续序列的断面上综合判断。

4.冠状面位(以颅脑为例)图像的上方示被检者额顶侧,图像的下方示被检者颅底或下颌侧,图像左侧示被检者右侧,图像右侧示被检者左侧。(三)MRI片

MRI可以直接获得任意方向的断面图像,不同的成像位置显示不同的方位关系。

1.横断面 显示左、右及前、后关系。

2.冠状面 显示左、右及上、下关系。

3.矢状面 显示前、后及上、下关系。

相关知识链接

1.影像解剖学与断层解剖学研究内容的区别 人体断面解剖,是尸体断层原位经不同的切割方式的显示。其与人体结构成像后的影像有很大的区别,尽管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能清晰的显示人体的细微结构,但影像资料上人体结构表现的方式,与断层原位的解剖是完全不同的。①断面解剖学反映的是人体结构恒定的(静态的)解剖关系。影像解剖学是在活体视诊下观察人体结构,一些脏器的解剖形态和毗邻关系是可以演变(动态)的。②影像解剖学不仅能解释断面结构,还能解释人体结构平面重叠的形态内容,包含不同层(切)面内厚度重叠的人体结构的内容。③影像解剖学解释人体解剖结构形态的同时,含有人体器官功能变化的显示,现代影像设备越来越注重表现人体形态和功能的结合。④影像解剖学还要解释各种影像上的密度、回声、信号等影像灰度的变化。检查方法的微小改变都可以使显示的解剖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影像解剖还包括人体脏器结构在不同影像上变化之间的关系。

2.断层解剖学有以下特点 ①能在保持机体结构处于原位状态下,准确地显示其断面形态变化及位置关系;②可通过追踪连续断层或借助计算机进行结构的三维重建和定量分析;③密切结合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是解剖学与医学影像学相结合而产生的边缘学科,是对疾病做出诊断并进行介入和外科治疗的形态学基础。思考题

一、解释名词

1.断层、断层解剖图像

2.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

二、简述题

1.说出医学影像解剖学的定义。

2.叙述医学影像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的主要区别。

3.叙述断层解剖与影像解剖的主要区别。

4.医学影像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各自有哪些方位名词?它们之间有无区别?

5.CT、MRI检查常用的断面有哪几种?

三、实践操作练习

分别观察X线片、CT片、MRI和DSA片各5张,学会持片,了解图像结构的组成,观察影像片上有哪些标记。(阮先会 张照喜)第二篇头颈部【境界】

头部和颈部相连,以下颌体下缘、下颌角、乳突、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界以上为头部,界以下为颈部。颈部的下界为胸骨柄上缘、胸锁关节、锁骨、肩峰及由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头部又以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和乳突的连线为界,分为后上方的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在断面影像学上,将颈部以舌骨为界分为上颈部(界以上)和下颈部(界以下)。【主要体表标志】

眉弓 为眶上缘的弓形隆起,与大脑额叶的下缘相对,额窦位于其内侧的深面。

翼点 为蝶骨大翼、额骨、顶骨和颞骨鳞部相连处的缝,多呈“H”形。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4cm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颧弓 由颞骨的颧突和颧骨的颞突组成,位于外耳门前方的水平线上,长约3横指(5~6cm)。其上缘相当于大脑颞叶前端的下缘。

乳突 为位于耳垂后方的圆锥形隆起,其根部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

枕外隆凸 为枕骨外面中部的明显隆起,其内面为硬脑膜窦的窦汇。

下颌角 位于下颌体下缘与下颌支后缘相交处。

舌骨 舌骨体平颏隆凸,高度约平第3颈椎(双目平视时)。

甲状软骨 位于舌骨的下方,其前上部正中向前突出形成喉结。甲状软骨上缘的高度平第4颈椎,颈总动脉在此平面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

环状软骨 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其高度平第6颈椎。

胸锁乳突肌 为颈部最明显的肌性标志(头偏向一侧时)。

锁骨上大窝 位于锁骨中1/3上方,此窝中可触及第1肋骨和锁骨下动脉的搏动。【重要体表投影】

脑膜中动脉 相当于眶下缘到外耳门上缘的连线与经颧弓中点垂线交角处。前支则相当于眶上缘向后的水平线与经颧弓中点垂线交角处。

大脑下缘 于鼻根中点上方约2.5cm处,沿眶上缘向后,经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至枕外隆凸的连线。

腮腺导管 鼻翼与口角的中点至耳垂连线的中1/3段。

颈总动脉 在下颌角与乳突尖之间的中点到胸锁关节作一连线,平甲状软骨以上的连线相当于颈总动脉的投影。

锁骨下动脉 相当于胸锁关节到锁骨中点凸向上的弧线,弧的最高距锁骨上缘约1~2cm处。

肺尖和胸膜顶 相当于胸锁关节到锁骨内、中1/3交界处凸向上的弧线,弧的最高点在锁骨上方约2.5cm处。【常用基线】

听眦线(CML) 又称眶耳线,为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颅脑横断面扫描多用此基线。在临床上,根据检查目的的不同常将扫描平面向头侧或足侧倾斜与CML成0°~25°。

听眶上线 为眼眶上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为减少颅骨伪影和显示颅后窝结构时,常用此基线。

听眶下线 为眼眶下缘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多以此线为准。冠状断层标本制作常与此线垂直。第三章颅脑学习目标

熟悉颅盖骨与颅底骨的X线解剖;掌握并能阅读颅脑CT及MRI典型层面的断面解剖。重点内容

颅脑CT和MRI断面解剖;一些重要解剖结构的临床意义。第一节 解剖学概述一、颅

颅由23块形状不同的颅骨组成,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其他21块颅骨都借缝或软骨结合或骨结合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其作用在于保护和支持头部器官。

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前者围成颅腔容纳脑并保护脑;后者形成颜面的基本轮廓,并参与口腔、鼻腔和眼眶的构成。(一)脑颅

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由8块形状、大小不同的扁骨和不规则脑颅骨组成。其中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均各1块,位于颅的中间部;颞骨和顶骨均各2块,位于颅的两侧。脑颅诸骨中,额骨在前,枕骨在后,两侧为颞骨,蝶骨位于颅底的中央。额骨、枕骨及颞骨3骨分别组成颅腔的前、后、侧壁。(二)面颅

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由15块面颅骨组成。其中上颌骨、下鼻甲、鼻骨、泪骨、颧骨和腭骨均各2块;犁骨、下颌骨和舌骨均各1块。(三)颅的结构

1.颅顶(1)颅顶骨及连结 颅的上面称颅顶,也即颅盖,呈卵圆形,光滑隆突,由顶骨、额骨、枕骨、颞骨共同构成。颅顶骨板表面由锯齿状的骨缝连接,顶骨和额骨之间的为冠状缝,两顶骨之间的为矢状缝,后方顶骨与枕骨交界处的为人字缝,颞骨和额顶骨之间的为鳞状缝。发生颅内高压时或脑部钝伤时,颅缝可分离。

颅顶诸骨均为扁骨,由外向内分为外板、板障和内板3层。外板最厚,内板较薄,板障是内、外板之间的松质骨,含有骨髓及板障静脉。板障静脉在X线片上呈裂纹样低密度影,有时须与骨折线鉴别。颅顶内面由于脑回、蛛网膜颗粒、静脉窦和脑膜血管的压迫,使颅盖内面凹凸不平。在正中线有矢状窦的压迹,称矢状窦沟。在前面有呈树状的压迹,为硬脑膜中动、静脉的压迹。(2)颅顶软组织

1)额顶枕区 两侧由上颞线与颞区分开,前下界为眼眶上缘,后下界为枕外隆突和上项线。此区的软组织分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额枕肌、腱膜下组织和颅骨外膜等5层,覆盖于颅顶骨外。其中浅部的3层紧密相连,不易分开,故总称为头皮。

2)颞区 颞区位于颅顶的两侧。其上界为上颞线;下界为颧弓上缘;前界为颧骨的额突和额骨的颧突;后方为上颞线的后下段。此区由浅入深分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浅层和深层、颞肌及颅骨外膜。

2.颅底 颅底有许多神经、血管出入颅的结构,如颅底的孔、裂、管等,它们在骨内形成空腔样结构,为颅底的薄弱点,外伤后易骨折,除本身的症状外,还可出现相应血管、神经的损伤症状。另外,颅底和颅外一些结构关系密切,紧密相连,如卵圆孔、翼腭窝、颈动脉管、眶上裂等,同时,它们也是肿瘤、炎症向颅内外蔓延的途径。

颅底由前方的筛骨、后方的枕骨、中央的蝶骨及两侧的颞骨构成,分为内面和外面。(1)颅底内面 由蝶骨嵴和岩骨嵴将颅底分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

1)颅前窝 由额骨、筛骨和蝶骨小翼组成。颅前窝前外侧为额骨的眶部,后部为蝶骨小翼,颅前窝容纳大脑半球额叶。筛骨鸡冠位居正中线,两侧为筛板及筛孔,构成鼻腔顶,颅前窝筛板骨折,常伴有脑膜及鼻腔顶部黏膜撕裂,形成脑脊液鼻漏,也可伤及嗅神经。

2)颅中窝 由蝶骨体及大翼、颞骨岩部和鳞部的一部分以及顶骨前下角组成。分为较小的中央部(鞍区)及两个凹陷的外侧部。

鞍区 蝶骨体中部有蝶鞍,蝶鞍前后径约11.9mm,横径约14mm,深度约7mm。蝶鞍前缘为鞍结节,其内有视交叉沟,沟的两端通视神经管,蝶骨小翼后缘为前床突,蝶鞍后方为鞍背,鞍背的两侧角为后床突。蝶鞍中央为垂体窝,垂体位于垂体窝内,借垂体柄穿过鞍隔与第三脑室底部的灰结节相连。垂体前后径约8mm,垂直径约6mm。蝶鞍下方仅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相连,垂体病变可侵及蝶窦。

垂体分为垂体前叶(含腺垂体和结节部)和后叶(含神经部和中间部),结节部和神经垂体的漏斗合称为垂体柄。垂体血供来自颈内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细小分支,垂体门脉系统将下丘脑产生的垂体释放和抑制激素输送到垂体前叶,以控制垂体激素的分泌。垂体静脉汇入海绵窦。

海绵窦由两侧硬脑膜间的腔隙构成,位于蝶鞍的两侧,内含颈内动脉及动眼神经(Ⅲ)、滑车神经(Ⅳ)、三叉神经眼支和上颌支(Ⅴ)及外展神经(Ⅵ)等结构。窦内有纤维结缔组织分隔,形成多个小腔隙,其内血流缓慢,感染时易致栓塞,并可经鞍隔前后的海绵间窦扩展到对侧;外伤、炎症或肿瘤性病变累及血管和神经时,可形成海绵窦综合征;外伤伤及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时,可形成海绵窦动静脉瘘,引起眼静脉淤血、搏动性突眼等症状。海绵窦前缘与眼静脉、翼丛及鼻部静脉相通,危险三角区的感染可扩散至海绵窦,海绵窦的后侧在颞骨岩尖部,分别与岩上窦、岩下窦相连。

外侧部 容纳两侧颞叶,前缘眶上裂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及眼神经和眼上静脉通过。颞骨岩部的尖和蝶骨体之间形成不规则的破裂孔,在蝶骨大翼的内侧部分,由前内向后外斜行排列着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有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和脑膜中动脉通过。在颞骨岩尖还有三叉神经压迹,三叉神经节位于三叉神经节窝(Mechel窝)内。

3)颅后窝 主要由枕骨内面和颞骨岩部后上面组成。其内容纳小脑、脑桥和延髓,在3个颅窝中面积最大。窝的中央有枕骨大孔,硬脑膜在此与枕骨紧密愈着,硬脑膜外间隙与硬脊膜外间隙互补相通,枕骨大孔的后上方邻近小脑扁桃体,颅内压增高时可疝入枕骨大孔,压迫延髓的呼吸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生命中枢),危及患者生命。枕骨大孔的前方为斜坡,在枕骨大孔前外侧缘处有舌下神经管内口。颅后窝后部中央有枕内隆凸,由此向上有矢状沟;向两侧有横窦沟,横窦沟转向前,叫乙状窦沟,最后通颈静脉孔。乙状窦与乳突小房仅以薄层骨板相隔,特别在乙状窦低位时,易导致手术误伤。颈静脉孔位于枕骨外侧部及颞骨岩部之间,颈内静脉及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在此经过。颞骨岩部后面的中份有内耳道,内有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和迷路动、静脉通过。(2)颅底外面 前面被面颅遮盖,后部的中央为枕骨大孔。孔的前外侧为枕骨髁,枕骨髁后方有不恒定的髁孔,前方有舌下神经管外口。枕骨大孔前方正中有咽结节,两侧有颈静脉孔和颈静脉窝。颈静脉窝的前方有颈动脉管外口,再向内侧可见破裂孔,是颈内动脉入颅的通道,颈静脉窝的前外侧生有茎突,其后为茎乳孔和乳突。二、脑

脑位于颅骨围成的颅腔内,分为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脑桥上端与中脑、大脑相连。两侧大脑半球内的室腔为侧脑室,它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脊髓的中央管向上开放成延髓、脑桥和小脑间的共同室腔即第四脑室,中脑导水管连接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一)大脑

大脑又称端脑,是脑的最高级部位,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大脑两半球由大脑纵裂将其分开,纵裂底部的强大白质纤维板为胼胝体,连接两侧大脑半球。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脑皮质,其深部为白质,称为髓质。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

1.大脑的外形 大脑皮质的各部位发育不均衡,在脑表面出现很多隆起的脑回和凹陷的脑沟,一些大脑回和大脑沟是对大脑进行分叶和定位的重要标志,每个大脑半球有3条较为恒定的脑沟裂将其分为4个叶和1个脑岛。(1)中央沟 起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沿上外侧面斜向前下方走行;下端与外侧沟隔一脑回,上端延伸至半球内侧面。(2)外侧沟 起自半球下面,较深,向上外后方走行,至上后侧面。(3)顶枕沟 位于半球内侧面后部转向外侧面,自前下至后上。

中央沟前方是额叶,中央沟后方至顶枕沟为顶叶,顶枕沟以后较小的部分是枕叶,大脑外侧裂下方为颞叶。脑岛呈三角形岛状,位于外侧裂深面,被额叶、顶叶及颞叶覆盖。

中央沟前方与之平行的为中央前沟,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中央前沟向前与半球上缘平行的两条沟为额上沟和额下沟,分界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中央沟后方与之平行的为中央后沟,此沟与中央沟之间为中央后回,中央后沟后方有一条与半球上缘平行的沟为顶内沟,顶内沟上方为顶上小叶,下方为顶下小叶,后者分为外侧裂后缘的缘上回和围绕颞下沟末端的角回。外侧裂的下方可见与之平行的颞上沟、颞下沟。半球内侧面胼胝体后下方有距状沟呈弓形行至枕叶后端,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为楔叶,距状沟下方为舌回,胼胝体沟上方为扣带回及扣带沟。

2.基底核团 基底核团靠近大脑半球的底部,是埋藏在白质中的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及杏仁体。(1)尾状核 呈“C”形,与侧脑室相连,分头、体、尾,围绕豆状核和背侧丘脑。(2)豆状核 位于岛叶深部,呈尖向内侧的楔形,包括外侧较大的壳和内侧的苍白球,其间由两个白质薄板分隔。尾状核头部与豆状核之间有灰质条索相连,合称为纹状体,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屏状核 是位于岛叶皮质与豆状核之间的薄层灰质。(4)杏仁体 位于海马旁回沟的深面,侧脑室下角的前端,与尾状核尾部相连,属边缘系统。

3.髓质 大脑半球的髓质由大量的神经纤维组成,充满于大脑皮质和基底核团之间,根据其行径和联系分为3类:连合纤维、联络纤维和投射纤维。

连合纤维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皮质的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和穹隆连合。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的底部,是一个白质纤维板,联系两侧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前连合位于穹隆的前方,连接两侧颞叶和嗅球。穹隆连合连接两侧海马。

联络纤维是大脑半球内各部皮质相连的纤维。

投射纤维是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基底核团、脑干和小脑的纤维,绝大多数经过内囊。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在水平切面,内囊呈向外开放的“V”形,分为3部。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为内囊前肢,内含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为内囊后肢,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顶枕颞桥束、视辐射和听辐射通过;前后肢汇合处称为内囊膝,有皮质核束通过。内囊中有许多上下行纤维束通过,此处病变可导致半身运动障碍或半身感觉障碍及视野障碍。(二)间脑

间脑位于大脑半球和中脑之间,被大脑半球所掩盖,仅腹侧的一些结构显露于脑底部。间脑的前缘为室间孔与视交叉上缘的连线,与大脑分界;后缘相当于后连合至乳头体后缘的连线,与中脑分界,背侧以终板与大脑相隔,外侧与尾状核及内囊相邻。间脑一般被分成背侧丘脑(丘脑)、后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5个部分。前3者位于背侧,后2者位于腹侧,两侧丘脑和丘脑下部相互接合,中间夹一矢状腔隙为第三脑室。第三脑室经其两侧的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向下通过中脑导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

背侧丘脑由“Y”形内髓板分隔成三个内核团分别称为前核群、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内髓板内含板内核群。

后丘脑包括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分别接受脑干听、视通路的传入,内侧膝状体位于丘脑枕的后下方,外侧膝状体位于其背外侧。

上丘脑位于丘脑背内侧,胼胝体压部下方,由松果体、后连合、缰核和丘脑髓纹组成。松果体是位于上丘脑上方凹陷的一个锥形小体,借松果体柄连于第三脑室顶后部,上脚连于后连合,下脚连于缰连合,脚间为第三脑室突出部,称为松果体隐窝。

下丘脑位于丘脑腹侧,构成第三脑室底部和侧壁的一部分,背侧以下丘脑沟与背侧丘脑分界,底部外露,可见一对球形乳头体,位于大脑脚的内侧,视神经和视束的下方,乳头体前方的纵行隆起称为灰结节。下丘脑不仅具有神经元的特性,也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能合成和分泌激素,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功能。(三)脑干

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及延髓。中脑头端与间脑相接,下缘膨大部为脑桥,脑桥上端缩窄与中脑移行部分为菱脑峡,脑桥下缘连接延髓,延髓尾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延续,脑桥和延髓卧贴于颅底的斜坡上。脑干是大脑、小脑、脊髓之间联系的干道,各对颅神经自上而下依次与脑干相连,脑干内还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等。

中脑上界为间脑的视束,下界为脑桥上缘,两侧大脑脚呈粗大的隆起,两脚之间为脚间窝,动眼神经从脚间窝两侧出脑。中脑背侧为四叠体,又称中脑顶盖,由上下两对圆形隆起——上丘和下丘组成。脑桥位于小脑腹侧,其背侧面即为第四脑室底的上半部,两侧为小脑上脚,脚间为上髓帆,上髓帆上有滑车神经根出脑,它是惟一由脑干背侧出脑的颅神经。脑桥腹侧面膨隆部分称基底部,基底部下缘以脑桥延髓沟与延髓分界,沟内由内向外分别有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出脑;基底部正中的纵行浅沟为基底沟,容纳基底动脉,基底部向两侧缩窄,移行为小脑中脚,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有三叉神经根通过。(四)小脑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上方借小脑幕与大脑的枕叶相隔,小脑还借上、中、下3对小脑脚与脑干相连。小脑上脚是小脑最大的传出纤维,是小脑和大脑皮质之间的重要联系通道。小脑在脑干菱形窝的背方,与菱形窝之间的空间为第四脑室。

小脑可分为蚓部和半球部,中间的为小脑蚓,两侧较宽大的为小脑半球。小脑上蚓部与两侧半球之间没有明显分界,下蚓部与两半球之间有深沟相隔,小脑表面的浅沟通过两半球及蚓部并不间断,除浅沟外,尚有3个较深的沟裂:水平裂将小脑分为上下2部,原裂是小脑上缘的第一个深沟,后外侧裂分界绒球小结叶与小脑扁桃体及蚓垂。

小脑表面为小脑皮质,皮质下为髓质,髓质深入各叶片皮质下,像树枝状,称为小脑活树。髓质深部的灰质核团包括齿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顶核。(五)脑室系统

脑脊液充满在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内,对脑和脊髓有支持作用,对维持脑组织的渗透压和颅内压的相对恒定也有重要作用。脑脊液由各脑室的脉络丛上皮分泌,其中,侧脑室脉络丛是其主要分泌处。

侧脑室内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汇合第三脑室脉络丛分泌的脑脊液,经中脑导水管流至第四脑室,在第四脑室内,少量脑脊液进入脊髓中央管,大量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在脑表面经蛛网膜粒透入上矢状窦,又回到血液中。脑脊液通过上述循环保持动态平衡,分泌、吸收功能的异常和循环通路的阻塞,均可引起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

蛛网膜下腔是指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宽窄不一的蛛网膜下间隙,内含脑脊液,某些局部宽大的蛛网膜下腔称为脑池。主要的脑池有:

大脑纵裂池 在两大脑半球之间。

外侧裂池 在大脑外侧裂处,向内下与鞍上池相通。

鞍上池 由鞍上多个脑池共同组成,在横断面图像上可呈五角形或六角形,前界为额叶底后部及大脑纵裂,两侧为颞叶内部,后界为脚间池和环池侧部。

脚间池 位于中脑的大脑脚与两侧颞叶间,向前通交叉池,后上通环池。

桥前池 在脑桥腹侧,有基底动脉通过,前有岩锥,后有小脑,向上与脚间池相通,向两侧伸展至桥小脑角。

小脑延髓池 在延髓与小脑之间,借正中孔与第四脑室相通,向前与桥前池相连,向上沿小脑表面与四叠体池相通,向下与脊髓蛛网膜下腔相通。

四叠体池 又称大脑大静脉池,在胼胝体压部与四叠体之间,有大脑大静脉通过。

环池 体部围绕中脑及脑桥上部,前上与脚间池相连,后接四叠体池,向前、向外延伸,包绕丘脑枕称环池翼部。第二节 常用影像技术的应用优势一、X线检查

颅骨平片是颅脑行X线检查的最基本手段,常规摄正位和侧位,方法简单、经济。目前,随着CR、DR技术的发展,颅骨平片质量又有新的提高。平片对颅骨外伤、先天畸形和颅骨的骨瘤、骨髓炎等疾病的诊断有实用价值,不少疾病可由颅骨平片提供线索,如颅内高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