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会计学教程(第3版)(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教材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3 19:19:27

点击下载

作者:王斐波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会计学教程(第3版)(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教材系列)

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会计学教程(第3版)(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教材系列)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会计学教程(第3版)(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教材系列)作者:王斐波排版:aw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6-01ISBN:9787308100106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会计的基本概念

学习会计,首先要了解会计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初学会计的人员必须明白的问题。对会计概念,可以从其产生和发展历程、含义和特征中进行理解。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

作为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管理学科,会计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衍生物。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决定因素。在生产活动中,一方面能创造物质财富,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同时,必然会发生各种劳动消耗,包括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如果劳动耗费大于劳动成果,则生产会萎缩,社会会倒退;如果劳动耗费等于劳动成果,则生产无法扩大,社会会停滞不前;如果劳动耗费小于劳动成果,生产可以进一步扩大,社会也会向前发展。因此,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中,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计量、记录、比较和分析,以便获得生产过程及其结果的经济资料,据以总结过去,了解现状,安排未来。如我国上古时期的“结绳记事”、“刻契记数”和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巴比伦的泥板、古埃及的刻石、伊拉克的算板,都是最原始的经济计算和记录活动。这种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中蕴含着会计思想、会计行为的萌芽。但它最初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由生产者“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入、费用等等记录下来”。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了剩余产品,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为了满足日益扩大、复杂的生产规模的需要,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的独立职能,成为由专职人员从事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可见,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的要求而产生的,并随着商品经济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二)会计的发展

和任何事物一样,会计从简单的记数产生,发展演变成为具有科学理论和实践规范的一项管理活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1.我国古代会计的发展

在我国,会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会计主要是为官方服务,核算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称为官厅会计。

在周朝时期,首次出现了“会计”一词。《周礼·天官·司会》记载:“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参互、月要、岁会可以理解为现代会计的日报、月报和年报。同时还建立了专门的会计机构,并设“司会”主管会计,为计官之长。他们掌管皇朝的财物和赋税,定期向帝皇报告。

到了封建社会,国家逐步统一,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会计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中式簿记方法“入-出=余”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也为簿式记账提供了条件。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式簿记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当时出现了“四柱清册”的会计核算模式,即在会计簿籍及报表中并列“四柱”,称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分别反映“期初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和“期末结存”。“四柱清册”的会计核算模式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会计实践中的智慧,这种模式一直沿用到封建社会末期。

明末清初,随着民间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界有人把“官厅会计”的账簿格式及登记方法改为适应商界的“龙门账”。该种记账方法是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全部收入)”、“缴(全部支出)”、“存(全部资产)”、“该(全部负债)”四大类。“龙门账”是我国独有的复式记账方式。

2.西方近现代会计的发展

会计在国外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阶段。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会计在西方取得了突破性发展。15世纪末期,意大利的热那亚、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商业城市兴起,促使贸易迅速发展。日益繁荣的商业和金融业催生了复式簿记的产生。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他的著作《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中正式介绍了复式簿记理论,这标志着近代会计的诞生,也是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8世纪末,世界经济的重心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分工日益社会化,规模日趋扩大。由此出现了公司这一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继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对簿记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簿记不仅要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而且要向有关当事人报告经营活动的结果;不仅要提供经济信息,而且要审查账目,以起到查错防弊的作用。因此,到19世纪末,英国在意大利复式簿记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了会计报表,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上完成了由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的会计循环。1854年,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协会——英国爱丁堡会计师公会成立,被认为是会计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传统的“簿记系统”发展成为“会计学”。

20世纪初以后,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世界经济的重心转移到美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在经济刺激投资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投机行为和虚假财务报表,“泡沫性”的繁荣在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的推波助澜下,导致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危机过后,人们痛定思痛,认为不规范的会计实务是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于是着手研究会计准则。1939年,美国发表了第一份代表“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会计研究公报”(ARB)。由此,会计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的阶段,会计理论日臻完整。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方面,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加强了会计核算和管理,不仅利用会计为外部相关利益人提供财务报告,而且还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分析,从而出现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离。管理会计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会计理论知识,成为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另一方面,电子计算机进入会计领域,现代数学、现代管理科学与会计的结合,带来了会计手段的根本性变化,使会计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手工簿记系统”为“电算化会计”所代替,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广泛开展,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会计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3.我国近现代会计的发展

20世纪初以后,西方会计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在对传统的中式复式记账法改良后,出现了中式会计与西式会计并存的局面。在由外国人控制的邮局、海关等采用西式会计,而在宫廷和民间采用中式会计。这是我国会计的第一次变革。

新中国成立以后,基于计划经济体制,我国按照苏联的模式,建立了一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报账型”会计理论和方法,这是我国会计的第二次变革。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对会计模式也进行了改革。1985年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会计法》,表明我国会计法制建设迈出了重要的步伐。进入90年代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92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并先后在1993年和1999年进一步修订了《会计法》。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修改后的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会计的第三次变革,标志着我国会计进入了逐步与国际趋同的历史新时期。

可见,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和社会、经济、科技等密切相关的。“一部会计发展史表明,自有天下之经济,便有天下之会计,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世界便有多大。一部会计史还表明,自从有了国家,国家便离不开会计,会计工作牵系着国家之兴衰,政权之安危;自从有了企业,企业便离不开会计,会计事关企业经济之起落,经营之成败,乃至企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

二、会计的含义和特征(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对于会计至今没有统一的、规范的定义。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会计发挥的作用不同,导致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存在差异造成的。我国清代有学者将会计定义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这是早期人们对会计的简单认识。关于现代会计的定义,目前,大致有以下四种提法:(1)艺术论。认为会计是一套分类、记录、计量、汇总和分析与解释的方法或技巧,是科学、能力和技巧的结合。美国会计师协会(AIA)所属的会计名词委员会在其《会计名词公报》第1号(1941)中对会计所下的定义是:会计是一种艺术(Art),是关于诚实有效和以货币形式记录、分类、汇总具有财务性质的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以及说明其经营成果的技术。(2)管理工具论。认为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它主要运用货币形式,通过记账、算账、报账和用账等方法,核算和分析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或财务收支,反映和监督经济过程及其成果。这是苏联会计书中的主流思想,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会计思想。(3)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继承了会计管理工具论的合理内核,吸收了最新的管理科学思想,从而成为当前国内外会计界中的重要观点。将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并使用“会计管理”这一概念在西方管理理论学派中早已存在。我国最早提出会计管理活动论的是杨纪琬、阎达五教授。1980年,他们在《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报告中指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会计不仅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在此之后,杨纪琬和阎达五教授对会计本质又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管理活动论”。支持这一观点的我国学者还有黄寿宸、林志军、杨继良等。(4)信息系统论。“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是目前围绕会计本质争议所形成的两种主流学派。“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这一思想最早起源于美国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他在1953年出版的《会计理论结构》一书中指出:“会计是一种特殊门类的信息服务”,“会计的显著目的在于对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某种有意义的信息”。而在我国,最早接受这一观点的是余绪缨教授。1980年,他在《要以科学的观点看会计的科学属性》一文中提出了这一观点。后来葛家澍、唐予华教授于1983年在《关于会计定义的探讨》文中指出:“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由此,“信息系统论”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要讨论会计的本质,首先要明确我们认为的“会计”是指什么,否则只会是无意义的争辩。在本书中,我们所说的“会计”是指“会计工作”,因此更贴近于“是一种管理活动”。基于此,我们可以把会计的概念表述为: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并利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预测、控制和指导的一种管理活动。(二)会计的特征

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其本质的反映。因此,学习会计的特征有助于我们对会计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与其他的经济管理活动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作为反映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最大的特点是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这是会计核算区别于其他经济核算(如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的最大特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其表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所发生的资源消耗和取得的经营成果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如货币形式、实物形式、劳动形式等。因此会计核算时,只有以具有一般等价物职能的货币才能把各项经济业务转换为统一的价值指标,才能对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才能被人们理解和使用,会计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2.以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作为主要依据

企业等单位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无论是经济业务的记录,还是资源消耗和经营成果的计算,都必须以凭证作为依据。没有真凭实据,不能进行会计记录。这个特点体现了会计核算过程和核算结果的真实性要求,也为会计信息的充分利用和审计查账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提供的经济信息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必须对再生产过程的耗费与成果进行记录、核算,提供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会计对经济活动的记录必须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全面性是指对每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都应该进行记录和反映,不能有任何遗漏。连续性是指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是按时间顺序连续不断地进行的。本期的结束就是下期的开始,本期记录的结果便是下期记录的起点;只要企业处于持续经营,会计工作就不能中断。系统性是指会计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经济活动的内容进行有序分类,以提供相互联系、相互勾稽的核算资料,使会计数据资料能为信息使用者所理解,有助于他们进行决策。

4.会计核算运用一系列科学的专门方法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它有别于其他业务核算的特点之一,就是会计核算有一套科学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等。只有运用这些专门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才能产生和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第2章会计职能和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它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具体来讲,就是会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对此,马克思有过精辟的论述:“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简言之,就是核算(反映)和监督(控制)这两项基本功能。当然,随着社会发展和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职能的内涵得到了不断的补充,其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深化。(一)核算职能

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产生其他诸项职能的前提,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及时、准确地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为经济管理提供经济信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会计主要是从价值方面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从会计的发展历程来看,会计在对各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时,可以采用实物量度、货币量度和劳动量度(工时)三种方式。由于货币是衡量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尺度,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工具,来综合反映经济活动,实物量度和其他文字说明等则处于附属地位。(2)会计核算包括事后核算和事前核算。会计反映要依据经济活动的事实。因此,只有在每项经济业务完成之后,才能取得该业务有关的书面凭证,据以记录账簿等,这是传统上的会计。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经济活动逐渐复杂化,会计的核算职能在时空上有了新的发展。即会计不仅要反映经济活动的历史和现状,还要分析和预测未来的经济前景,为经营决策提供更多、更有用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核算不同于简单的反映,核算和反映的区别也在于此。(二)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任何经济活动都要有既定的目的,都要按一定的目的来运行。会计监督就是会计在客观上能够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会计监督是在会计核算基础上进行的,它有以下主要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货币计量对价值指标的监督,进而实现对经济活动的监督。会计核算能够提供各种核算指标,如收入、成本、利润、资金等。会计监督就是要利用这些核算指标,监督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以达到控制和考核经济活动的目的。会计监督的这一个特点说明会计监督不同于一般的业务控制,它是对业务活动的价值属性进行的控制和评价;业务活动的控制最终会在价值监督中体现出来,而价值监督又会促进业务活动的控制。(2)会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是会计在预测经济前景、编制业务计划、预算时所实施的监督。它主要是审查未来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参与经济决策,并对未来经济活动予以指导。事中监督是指对日常经济活动发生过程的监督。即会计能够对日常的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偏差和失误,指出经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经济活动,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事后监督是指会计在经济活动发生和完成以后所实施的监督。它是以事先制定的目标、标准和要求为依据,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的比较分析,考核和评价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3)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会计主体要以国家的法律规范为准绳,以会计信息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评价,从而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并据以实施影响或限制。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首先,会计人员在履行监督职能时,应判断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理,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制度等;其次,在监督过程中,还应对徇私舞弊、贪污盗窃等违法行为进行审查和揭发,以保护财产安全。因此,会计监督是督促企业遵纪守法、保证会计信息合法真实的重要手段。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则失去存在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延伸,是为了更正确的核算;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则失去存在的价值。

二、会计目标(一)会计目标的含义

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运用会计的目的是要借助会计这一工具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并评价经营成果,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任何经济主体要追求经济效益,必然会用会计这一经济管理工作。那么,会计能提供什么信息,为谁提供信息?这就需要明确会计的目标是什么。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核心,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也就是说,会计目标是回答会计应干些什么的问题。它具有两个层次:基本会计目标和具体会计目标。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会计,其基本会计目标是一致的,而具体会计目标则因历史环境的变化而不同,因会计主体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基本会计目标适合于所有历史环境下的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而具体会计目标则仅仅适合某一环境下的某一具体会计信息使用者。事实上,我们对会计目标的认识,是从会计的具体目标开始的,只有通过具体目标的分析研究,才能最终抽象出具有共同性的特质。

会计目标是整个会计管理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指明了会计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目标,对促使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有重要的作用。(二)会计目标的两大流派: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会计目标上西方形成了两大流派: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二者对会计目标的争论对后来的会计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1.决策有用学派

决策有用学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其支持者有斯普劳斯、索罗门斯等。该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换言之,会计应当为现时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投资和信贷决策及其他决策的信息。其适用的经济环境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并且资源通过资本市场分配,也就是说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不是直接的关系,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联系起来。决策有用学派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即要求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更关注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

2.受托责任学派

受托责任这一提法由来已久,但形成一个学派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代表文献有井尻雄士的《会计计量理论》和《三式记账法的结构和原理》等。该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反映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换言之,会计应向委托人报告受托人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并以反映经营业绩及其评价为中心。其依据是,资源所有者将资源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同时通过相关的法规、合约和惯例等来激励和约束受托人的行为;受托人接受委托,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经营,并向资源提供者如实报告资源的受托情况。由此可见,受托责任必须有明确的委托受托关系存在,且双方是直接接触的。受托责任学派更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它在重视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格外重视损益表。

两大学派长期以来存在严重分歧。但是目前,理论界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已经趋向于认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容性。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就一致认为,财务报表或财务报告应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二是反映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即会计目标要达到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融合。(三)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因此,要理解会计目标,还需要了解以下两个问题: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当然,对于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他们需要的会计信息的重点也是有所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是指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主体。这些主体分布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内部管理当局、职工等。

1.企业内部管理当局

根据现代企业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是指企业的主要经营者,他们受投资者的委托,执行各种经营计划,组织各种经营活动,管理企业的各种事务。为了实现企业目标,为所有者创造更多的价值,他们需要了解企业全方位的信息,如:企业的资源及其配置情况;企业的资金来源及其比例情况;企业的盈利状况、负债及偿债能力等。这些抽象的问题需要会计信息来直观呈现给管理者,为他们进行正确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分配决策提供依据。

2.政府宏观调控部门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中,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较大,因此,政府宏观调控部门也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包括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审计机关、人民银行、证券监管部门、保险监管部门等。这些政府部门使用会计信息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借以了解会计主体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收支情况,评价会计主体的经营业绩;同时,检查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利用会计信息掌握会计主体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从而掌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从中发现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调整和完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3.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

作为市场经济的活跃体,企业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外界保持了积极的联系。它需要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进行投资活动,参与市场分配等。因此,与此密切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尤其未能进入公司董事会的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必然要借助公司财务会计了解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为其决策寻找依据。比如对投资者来说,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是他们最为关心的,因为企业的经营成果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投资效益;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为了自身利益投资者很可能会撤资。投资者和债权人既包括现实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又包括那些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如果股票市场很发达的话,那么满足现实和潜在股权投资人的信息需求将是财务会计的最重要任务。

4.职工

职工作为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其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愈加凸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兴衰。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对职工的态度,企业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若企业重视人才,提供较好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那么必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反之,则难以留住人才。因此,职工通过企业的相关会计信息,了解自己关注的内容,以评判值不值得为其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职工是仅次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第3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一、会计假设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运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资金运动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使会计能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使用者制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必须对会计系统所处的空间、时间等环境做出合理的限制和规定。这些限制和规定就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它是指会计核算中对某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但对会计工作有着重大影响的问题,根据客观情况和趋势所作出的合理判断。会计假设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逐步认识和总结形成的。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一)会计主体《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条指出:“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是对会计主体假设的描述。

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以某一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该主体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虽然企业的经济活动总是与其他单位、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相联系,但企业作为一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会计人员应总是站在该企业这一特定的会计主体立场上,对会计的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便正确反映该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正确计算该主体的盈亏。

应当指出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即法人)不是同一个概念。所有的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因为会计主体要求在经济上必须独立,而作为法律主体,其经济上是独立的,因而一般来说,法律主体是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它可以是一个法人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单位下属的二级核算单位。例如,企业三种组织形式中的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都不是法人,但依然是进行经济活动的实体,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其他会计核算基础的基础,划定了核算的空间范围意味着明确了记账的立场、该为谁记账的问题。若没有这一假定,会计核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二)持续经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六条指出:“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这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描述。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其经营活动将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它是对会计活动期间所做的假设。只有在持续经营这一假设前提下,所有的资产才能在正常的状态下被耗用、出售或转换,所有的债务才能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予以清偿;才能选择和确定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建立起会计计量和确认的原则,解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的问题。比如,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历史成本记账,并在一定的年限采用某一折旧方法计提折旧。这样才能最终保证会计信息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当然,通常情况下会计主体不可能无限期地持续经营下去,由于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会面临优胜劣汰,因此企业的改组、破产、重组等时常发生。当有迹象表明,企业已无法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如采购材料,产品的各项投资等都不能正常进行,则持续经营就丧失了其存在的依据,所有以此为基础的会计处理方法都不适用。假如企业真的破产了,我们可用破产会计方法对其进行核算。(三)会计分期《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七条指出:“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这是对会计分期假设的描述。

会计分期假设也称会计期间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时,将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期间,分期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提供会计主体的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财务信息。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进一步延伸,两者密不可分。只有假设会计主体能够持续经营下去,进行会计分期才有可能;也正因为持续经营,会计分期才是必要的。即会计分期依赖于持续经营,而持续经营又需要会计分期,两者结合,才能连续地提供会计主体在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以及期初、期末的资源状况。

会计期间可以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半年、季度和月份。会计年度可以采用日历年度,如,从1月1日至12月31日;也可以采用自然年度,例如,从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等。我国采用日历年度为会计年度。西方一些国家,企业可以采用自然年度。这主要由各国的财政年度决定的。为了宏观调控的需要,一般会计年度会与本国财政年度相一致。

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非本期的概念,导致了会计处理中预收、预付、应收、应付的概念,从而产生了所谓的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核算基础。(四)货币计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八条指出:“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这是对货币计量假设的描述。

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会计对象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体表现为商品的购销、原材料和劳务的耗费等实物活动。由于物化劳动很难换算成时间量度,会计核算客观上需要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作为计量尺度。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达到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因此,会计核算主要是货币作为计量手段,其他计量单位,如劳动工时、实物等在实务中也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在我国,要求企业对所有经济业务均采用同一种货币作为计量尺度。若企业有两种以上的货币计量,应选择其中一种作为基准,称为记账本位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也可以选用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报表必须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货币计量假设下,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假定货币币值稳定。货币本身也有价值,它是借助于价格来反映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不稳定,导致币值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假定币值稳定,不会发生较大波动。当然,如果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币值稳定这一假设就会显得极不合理,这时会计核算应反映通货膨胀的影响,所谓的“通货膨胀会计”由此产生。二是不排斥非货币量化信息。一些会计主体经济活动所需要的经济资源有些不能准确或全面地进行货币计量。例如,职工薪酬、福利支出和管理费用是可以计量的,但是,企业的品牌价值就无法计量。所以,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对部分资源作出全面准确的计量,这就需要非货币量化信息加以补充。

综上所述,会计假设虽然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所做的主观判断,但完全出于客观的需要,否则,会计核算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这四项假设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共同为会计核算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会计信息的载体是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由会计要素构成,因此,对会计要素加以严格定义,就能为会计核算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会计要素确认

确认是指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凡是确认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

1.初始确认条件(1)符合要素定义。符合定义是要素确认的前提。(2)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这里的“很可能”表示概率在50%以上。(3)有关的价值以及流入或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比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负债确认条件为:符合本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在报表中列示的条件

会计六要素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收入、费用和利润在利润表中列示。

准则规定在列入报表的条件是:符合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在报表中列示。

比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二)会计要素计量

会计要素计量是指会计要素的经济特性,即采用什么标准来进行会计记录、计算和报告。它在会计活动中非常重要,其计量是否准确、全面、及时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最终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1)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买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2)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例1.1】甲公司财产清查发现,基本车间盘盈设备一台。经专业技术人员评估,设备重置成本为100.000元,估计有八成新。

分析:企业对财产价值评估采用重置成本法,但不是按重置成本入账,而是按照重置成本扣除财产折耗价值后的余额入账。因此,该设备记账价值计算如下:

设备入账价值=100.000-100.000×20%=80.000(元)(3)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例1.2】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甲材料账面价值(历史成本)为100.000元,市场购买价格为92.000元。该材料用来生产的A产品销售价格为150.000元,估计生产成本为160.000元,材料进一步加工需要发生加工费63.000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000元。甲公司库存准备直接对外出售的乙材料账面价值(历史成本)为90.000元,市场售价88.000元,销售乙材料可能发生销售费用2.000元。

分析: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算如下:

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50.000-63.000-5.000=82.000(元)

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88.000-2.000=86.000(元)(4)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5)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三)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要求

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还应遵循以下要求: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1.收入与其成本相配比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根据配比原则,收入与费用之间的配比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直接配比。即某产品的收入必须与该产品的耗费相匹配;二是根据收入与费用项目之间存在的时间上的一致关系进行期间配比。即某会计期间的收入必须与该期间的耗费相匹配。

2.历史成本计量

历史成本计量也称实际成本计量,是指对企业的各项资产应当按照其取得或构建时发生的实际支出进行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之所以采用历史成本进行核算,一是历史成本是实际发生的,具有客观性,而且易取得,有助于对各项资产、负债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进行验证;二是历史成本通常有一定的原始凭证作为依据,具有可靠性和证明力,可以有效预防企业随意篡改资产价格造成信息不真实等。

3.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以正确计算企业当期损益。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称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称为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最终都将转化为费用,但二者转变为费用的期限是不相同的。收益性支出是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应全部作为本会计年度的费用,由本会计年度实现的收入抵补。如,已发生的财务费用等。而资本性支出是为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应根据该项资产在各会计年度的受益程度分摊为各会计年度的费用。比如,购入固定资产的支出等。

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必须根据支出的受益期限,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如果将收益性支出当作资本性支出处理,就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引起当期资产和利润的虚增。反之亦然。

三、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的,不停地发生收入、成本、费用。但是由于会计期间是人为划分的,所以难免货币的收支业务与交易或事项本身不完全一致。比如,原材料已入库,但是货款还未支付;款项已经支付,但是费用尚未发生。因此在处理这类经济业务时,需要选择正确合适的会计处理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权责发生制是指企业应当按照取得收入的权利和承担费用的责任来确认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而不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入账基础。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例1.3】企业于20×1年12月31日以现金支付了20×2年全年的报刊费1200元。

分析:这笔款项虽然在20×1年12月支付,但是由于是20×2年全年应分摊的报刊费,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20×1年12月不确认为费用,而应在20×2年的12个月里平均分摊确认。第4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又称一般原则或基本原则)是对会计要素进行正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行为标准和基本要求。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其主要目的之一是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和供投资者决策分析的会计信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必须明确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该包括以下八项: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一、可靠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可靠性又称客观性和真实性,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它提供的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相关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势必无法满足各方了解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决策的需要,甚至有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因此,可靠性原则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经营活动为基准,在核算的各个阶段,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各项经济业务。

在会计实务中,有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为了呈现一个良好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往往通过“粉饰”报表数据等手段提供虚假的会计报表,使得相关使用者被错误的数据欺骗,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显然,这种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违背了可靠性原则,会计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二、相关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具体讲,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济管理的需要。总之,会计信息要有助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衡量会计信息好坏的重要标准。当然,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是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投融资决策日显复杂,企业外部有关人士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会计提供更为充分、有用的信息。

但是,由于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异,要提供满足所有使用者的需要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的生产还应考虑成本与效益的问题,努力做到以最低成本满足最多使用者的需求。

三、明晰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四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明晰性原则也称可理解性原则,是对会计技术提出的质量要求。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使用的前提是必须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作用等。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相当广,他们对于会计信息的理解能力和理解程度不尽相同,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模糊不清,或者残缺不全,或者说明不够规范,就会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因此,企业应当根据明晰性原则的要求,清楚、明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从而有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准确把握企业的经营情况。明晰性原则落实在具体会计核算工作中,要求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必须做到依据合法、真实,文字摘要完整,账户对应关系清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做到项目勾稽关系清楚,附注说明规范清晰。

四、可比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五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应当在以下两方面做到相互可比:(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由于环境等的影响,会计核算日趋规范,会计处理方法的灵活性日益增强,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所使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法可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前后各期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企业随意改变会计核算方法,又不加以充分的说明,就会导致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这一要求的目的是使得同一单位的各期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有利于决策,同时防止某些单位或个人利用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动,人为地操纵成本、利润等指标,损害投资者利益,损害国家利益。(2)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这一原则要求不同会计主体对同一会计事项或类似的会计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处理程序。其目的在于通过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来评估其相应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不仅有助于会计主体通过比较找出与其同行相同与差异的原因,国家也可以据以进行有关的宏观决策,投资者和债权人也可以进行有关的投贷分析。

五、实质重于形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所谓交易的经济实质是指交易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本质,而交易的法律形式是指交易所依据的法律事实。就一般的交易或事项而言,其法律形式和经济实质是一致的,但有时二者也会不相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对经济交易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尊重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只有这样,企业的会计核算才是合理的,才能符合会计主体假设的要求。

在这一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从形式上看,企业不拥有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但是,由于其租赁期限已接近了固定资产可使用年限,且到期企业可以一定价格购买该固定资产,因此,其所有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到租入方。为了正确核算和反映企业的资产,应该把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自有资产入账。

六、重要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七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财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强调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主要是对会计信息的效用与加工会计信息的成本两个方面的考虑。

当然,重要性具有相对性,同一项业务对所有企业不一定都是重要或不重要的。对某项会计事项判断其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来说,会计重要性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从质方面来说,如果某项会计业务发生可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从量方面来说,如果某项会计业务的发生额达到一定数量或比例,如达到资产总额的1%或主营业务收入的1%,则认为该事项具有重要性。

七、谨慎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谨慎性又称稳健性,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于不确定的经济业务,应该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合理核算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高估企业的资产或收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会导致经营风险。为了提高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在会计核算中,如果一项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要采用低估资产与收益、高估损失和费用的方法。如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对某些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存货的市价上涨时对发出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等等。当然,运用谨慎原则并不是说企业可以随意压低资产的价值,或过多地预计损失,滥用谨慎原则。

八、及时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及时性原则是从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提出的,由于会计信息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不及时提供信息会使信息使用者坐失良机或被蒙在鼓里,导致决策的失误。及时性原则是更好地发挥会计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则。运用到具体的会计核算中,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在业务发生时及时进行,不得拖延,做到及时编制会计凭证,按时登记账簿、核对账簿和结清账簿,按规定的时限编报会计报表,便于决策者及时掌握和使用会计信息。

上述八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虽然各有要求,但其实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弥补的整体。在实务中,我们往往需要在各特征之间相互权衡与取舍,以便最佳地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实现财务报告的目的。第5章会计规范体系

会计规范是指在会计领域内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行为进行规范、协调的法律、原则、制度等。它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提供会计信息的基本依据,也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会计规范体系的选择与该国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按照我国的基本国情,考虑到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与认识,我国应选择广义的会计规范体系,即凡是对会计行为进行制约、约束、引导的规范都应作为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可以分成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三个层次。

层次规范性文件制定单位或机构会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政法规《总会计师条例》等国务院部门规章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财政部

一、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在会计法规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它是会计规范体系中最具权威性、最具法律效力的规范,是制定其他各层次会计规范的依据,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大法。

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于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85年5月1日起施行。1993年12月29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1999年10月31日,九届人大十次会议再次对《会计法》进行修订,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会计法》共分七章五十二条,具体包括:总则;会计核算;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附则。《会计法》规定了会计工作的基本目的、管理权限、责任主体等。它的颁布执行,对开创我国会计工作新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使企业平等竞争,保障国家行使宏观管理职能所需的经济信息,从而使得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协调。

另外,《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对我国的会计工作也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是会计法规体系的第二层次。会计行政法规是对会计法律的补充和具体化,一般称为条例。属于这类法规的有《总会计师条例》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等。

为了明确总会计师的职权和权限,发挥总会计师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国务院于1990年12月31日发布了《总会计师条例》,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它共分五章二十三条,包括:总则;总会计师的职权;总会计师的权限;任免与奖惩;附则。

为了规范企业财务报告制度,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根据《会计法》的基本要求,国务院于2000年6月21日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自2001年1月1日起实施。它共分六章四十六条,包括:总则;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法律责任;附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发布,对修改和完善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深化会计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条件,表明我国会计制度正向着成熟化发展。

三、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是指由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及其他部委制定的会计方面的规范。主要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制定会计部门规章必须依据会计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一)会计准则

为了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必须为会计核算工作制定严格的规范和程序。会计准则就是对会计实践性活动的规律性总结,它是对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准绳,是审查会计工作的标准。也就是说,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