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来的科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4 18:39:27

点击下载

作者:李慕南,姜忠喆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打出来的科学

打出来的科学试读:

前言

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于教育。谁掌握了面向未来的教育,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担当着科技兴国的历史重任。因此,把科技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从小学抓起,为培养未来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是势在必行。

图解科技内容,进行科学普及,对培养广大读者学习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从面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建设人才打下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并且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点、现代化的战争、通讯传媒事业的日益发达,处处都体现出高科技的威力,同时也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对于科学知识充满了强烈渴求。

对迅猛发展的高新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不仅可以使广大读者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而且可以使我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学好科学知识,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丛书,主根包括人体医疗、前沿武器、古代文明、科技历史等内容,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一、陆军武器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为了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就得同自然界的各种野兽斗争。为了杀伤猎物,人们掷石投棍,这也许就是武器的原始形式。后来,不同的部落开始争夺财产,人们创造了大量具有杀伤力的武器。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之间的战争也逐步升级,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又扩展到天空。于是,一幅立体战争的图景在历史画卷中展开。我们将从形形色色的陆军武器开始一趟武器之旅。

古代武器和现代武器的结合

【副标题】——刺刀

刀和剑是古代战争中经常使用的武器。大约在1640年,刺刀作为前装滑膛枪的配装武器,创制于法国东南部的巴荣讷城。事实上法文“刺刀”一词就是由该城的名称演变而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刺刀主要配装于步枪上,它使用的鼎盛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当时单发步枪是各国步兵的主要武器,火力较弱,刺刀作为一种重要的战术突击的格斗武器极受重视。新式刺刀在保留拼刺功能的同时,还具备多种军事生活功能,可以切、割、锯、剪铁丝、开罐头、起螺钉等。

最早的法国刺刀非常死板,它直接套塞于枪口上,完全堵塞住枪口,因而无法自枪口装填子弹或射击。这种呆板的设计直到17世纪后期或18世纪初期才有所改变,人们将刺刀卡装在枪口旁侧,前面仍可以装填子弹或射击,至此,刺刀才初具现代风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军根据特种部队以及军官使用手枪很少的情况,开发出不装配刺刀的M1卡宾枪代替手枪,这是由于军队一开始认为卡宾枪枪管较短较薄,肉搏时比较容易损坏。但事实显示还是有不少需要使用刀械的场合。于是,美国人在1943年初期设计了一种易于制造,生产快速并且成本较低的制式格斗短刀,即M3格斗刀。1943年10月,由于部队传出卡宾枪仍应配备刺刀的声音,美国陆军因而开始测试M3格斗刀改良版及其他三种刺刀。但后来因为厂商延误,第二次大战后期仅有少数配发。

在军队获得广泛应用的手枪

我国的四大发明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火药。火药传入西方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武器,使人类从冷兵器时代进入了热兵器时代。手枪就是火药催生的。

手枪是士兵们打仗和警察执行任务时最经常携带的武器。它形体比较小,使用方便,能在紧急状态下快速拔出,因此很受欢迎。手枪自诞生以来有过各种各样的型号,每个国家生产的手枪又有不同,如果到军事博物馆去参观,一定会有琳琅满目的感觉。比较有名的手枪如美国的1911式45口径手枪,由约翰·M·勃朗宁发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著名的美国手枪。

在西美战争期间,美军普遍反映小口径的左轮手枪威力不足,军队急需一种有较大威力的大口径手枪。在这种要求下,1911式0.45英寸口径的勃郎宁手枪诞生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60%在法国的美军士兵都配备了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设计师又对它的扳机、撞针、握把和结构做了改进,使它更轻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只配备给军官和班长,可是在前线许多士兵都想方设法搞到一把1911式手枪,因为它被认为很可靠。战争期间危险重重,但几乎所有的士兵都认为一把1911式能够给人带来安全感和心理慰籍。直到1984年,它仍然是标准的美军随身武器。

步枪的发展历程

步枪分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和卡宾枪。步枪的最早原型,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突火枪和火铳,后经过火绳枪、燧发枪的演变,才逐步发展成为现代步枪。

古代的火枪大都是从枪口装填弹药,枪膛内无膛线的前装式滑膛枪。最早的枪膛内带有膛线的火枪诞生于15世纪初的德国。但当时还只是直线形的沟槽,这是为了更方便从枪口装填弹丸。

据文献记载,15世纪意大利已有螺旋形膛线的枪支。空气动力学表明,螺旋形膛线使弹丸在空气中稳定地旋转飞行,可提高射击准确性和射程。线膛枪也被称为“来复枪”。17世纪初,丹麦军队最先装备使用了来复枪。但来复枪制作成本高。而且从枪口装填弹药容易手忙脚乱,因此许多国家的军队不愿装备使用这种枪支。

1865年德国人发明了“毛瑟枪”,这是最早的机柄式步枪,后来又进行了很多改进和完善。“毛瑟枪”具备有螺旋形膛线,采用的是金属壳定装式枪弹,使用无烟火药,弹头为被甲式,提高了弹头强度。这种枪由射手操纵枪机柄,就可实现开锁、退壳、装弹和闭锁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毛瑟枪安装了可容8发子弹的弹仓,实现了一次装弹、多次射击。毛瑟枪还缩小了枪械的口径,并提高了弹头的初速、射击精度、射程和杀伤力。毛瑟枪完成了从古代火枪到现代步枪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视作是现代步枪的先驱。

短步枪又称为卡宾枪、短自动步枪。首先使用短步枪的是骑兵,因此短步枪也被称为骑枪、马枪。目前各国军队已经装备或正在研制试验的小口径步枪都具有突击步枪的性质,因此人们又把短步枪称为短突击步枪。短步枪使用与同族步枪一样的弹药,结构上也一样,只是枪管截短,枪长缩短,重量减轻,这就使得设计师们在枪的使用寿命做了一些让步,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如何使枪更为轻便上。由于枪长缩短了,弹头能量会有所下降,有效射程也相应有些缩短。虽然短步枪的寿命和威力比不上步枪,但对使用它的部队来说,完成战斗和自卫任务绰绰有余。

随着战场上对步枪的机动性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步枪在战场上的火力地位变化,步枪长度逐渐变短,伴随而生的短步枪也就不断缩短,现在的很多步枪比早期的短步枪还要短一些。

机枪的发明

从战争影片中看,机枪的特点是可以扫射,成批地杀死敌人,是最受陆军部队青睐的装备之一。

对于枪械射击自动化,中国清代就有相关的记载。19世纪80年代以前,一些国家使用多根枪管交替发射的连发枪,其中以美国发明的手摇机枪最著名。

1883年,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受枪械射击后坐现象的启发,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挺以火药燃气为动力的机枪。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前一发子弹射击时产生了火药气体后坐力,利用这种后坐力可以使枪膛闭锁机构打开,弹壳弹出后,下一发子弹进入枪膛。然后复进机构回转封闭枪膛,同时引动击发装置,再次发射子弹。因此只要扣住扳机即可连发不断。供弹方式以弹链式为主,也有弹夹式和弹鼓式。

马克沁的发明也为自动步枪、自动手枪等自动化武器的研制奠定了基础。为了能使机枪紧随步兵作战,1902年丹麦人麦德森研制出轻机枪,这种机枪有两脚支架,带有枪托,可以抵肩射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机枪成为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另外,大口径机枪的出现提高了机枪的威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研制了MG34通用机枪,可以完成所有机枪的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都发展和装备了通用机枪。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机枪趋于小口径化和枪族化,机枪配用现代观察瞄准装置后,进一步提高了机枪的全天候作战能力。

世界闻名的冲锋枪

在一些战场环境下,例如乘车作战、空降作战或特种作战时,机枪和步枪的携带就有些不方便,而手枪的威力又太小,于是,一种用双手握持发射枪弹的单兵连发枪械应运而生,它就是冲锋枪。

冲锋枪是一种介于手枪和机枪之间的武器,在200米以内有良好的杀伤效果。它短小精悍、火力迅猛、携带方便,适用于近战、巷战和冲锋。冲锋枪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偏爱,成为枪械王国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它是陆军部队重要的装备,是一种步兵武器。

冲锋枪的工作方式有两种,半自动式和全自动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两种冲锋枪世界闻名,这就是英国的斯坦因冲锋枪和美国的汤姆森冲锋枪。前者廉价、设计简单、易于大量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种枪产量超过400万支,为英国抗击德国法西斯立下了赫赫战功。后者最大优点就是性能稳定,能够在恶劣的条件下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1915年,意大利工厂制造出一种发射手枪弹的双管连发武器,被称为帕洛沙冲锋枪,这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冲锋枪。但由于它比较重,很难适应单兵作战使用,因此还不是真正的现代冲锋枪。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现代冲锋枪是1918年德国研制并配发给前线部队的MP18式冲锋枪,它的改进型号为MP181。这种冲锋枪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威力,以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公约》明文禁止战后保留的10万德军再装备MP181式冲锋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冲锋枪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很多国家纷纷研制,形成第一代冲锋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冲锋枪发展的黄金时代,并逐步形成了第二代冲锋枪。

中国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生产冲锋枪,但直到50年代还都是仿制外国冲锋枪。1964年,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了第一支64式7.62毫米微声冲锋枪,填补了中国武器装备的一个空白。

无托步枪的好处

无托步枪是英国人发明的,但奥地利人的制作工艺世界领先。他们的5.56毫米AUG步枪成了当今世界无托步枪的杰出代表。

AUG步枪自1970年问世以来广受关注,十多个国家选用了它。它以其先进的技术跻身世界著名步枪前列。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经战火检验,士兵普遍反映它外观新颖、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射击平稳、精度较好、携带方便。AUG步枪比同口径步枪短约1/5。这是因为它采用了无托、积木式结构。无托实际上是将传统的枪托往前移到机匣处,包住整个机匣后部和发射机构,使自动机能在枪托内运动,从而缩短了枪长。在积木式结构里,有枪管组件、机匣组件、发射机组件、自动机组件、枪托组件和弹匣组件等6大部件,零部件看起来很少。各部件组装拆卸快捷,枪管几秒即可取下。人们在电影里看到的枪手卸装步枪,有不少就是用这种枪的模型。

AUG步枪受到世界各国军事界的赞美,它那果酱色的外观透出柔美。女兵们特别喜欢使用它,原因是它不重,空枪仅3.4千克;双手握持抵肩射击时感觉相当舒服,还能很快变成单手持枪自动射击。

男兵们更喜欢它,称它为“魔方步枪”。根据战斗需要,把不同长度的枪管更换,转眼间它就由普通步枪变成了卡宾枪、冲锋枪、伞兵枪和轻机枪(另配两脚架),真可谓百变神枪!

AUG步枪采用较多的塑料机件,连击锤、阻铁、扳机、弹匣也用塑料制成。采用耐冲击塑料件,不仅加工容易,不生锈,而且强度特别好。例如双排压弹的塑料弹匣强度惊人,用两吨重卡车来回碾压,它也不会破碎。而且,它的弹匣是透明的,士兵们可以随时看清存弹量。

AUG步枪采用单连发扳机,省却转换快慢机的动作,加快了火力变换。枪的两侧都有抛壳窗,可改变抛壳方向。左撇子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它。它的后部宽大,这是它与其他无托步枪的一个明显区别。后部宽大的空间既可容纳枪的机件和保养附件,也能存放士兵的日常生活小用品,士兵们对这种贴心的设计非常欢迎。

现在奥地利已经推出了改进型AUGA2步枪,突出的改进是机匣和瞄准具可分离,机匣左侧增加了可折叠的滑板,减少枪落地摔裂的危险。新安装的全息瞄准具技术先进。它的显示屏不会割裂视野,射手可双眼睁着瞄准。显示屏显示图像很大,射手们可以快速地捕捉目标。

敌军坦克的克星

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在战场上也是这样。轮式自行反坦克炮就是专门对付坦克的武器。

反坦克炮是坦克的老对手,是最早的反坦克武器,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发挥过重大作用。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所损失的坦克中,有60%是被反坦克炮击毁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一股轮式自行火炮的发展热潮。在这里面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轮式自行反坦克炮。这些轮式自行反坦克炮是将原主战坦克使用的105毫米或120毫米高性能坦克炮改造,安装在战斗全重仅为20吨左右的轮式装甲车底盘上,构成一种火力与机动性高度结合的所谓“小车扛大炮”式的轻型自行反坦克武器。它的火力可与主战坦克相媲美,而整体重量却只是主战坦克的三分之一左右。

主战坦克装甲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第一、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已难以对付主战坦克的反应装甲,第三代反坦克导弹也只能勉强对付。相反,用高膛压反坦克炮发射动能穿甲弹却能有效地对付当前主战坦克,它具有摧毁未来主战坦克装甲的潜力。同时,高性能反坦克炮还具有初速大、射速快、近距离精度高(配用现代火控系统可提高远距离精度)和反应灵活等优点,它将成为一种比现有反坦克导弹威力大得多的反坦克武器。有人预言,在未来战争中,自行反坦克炮有可能取代一部分车载反坦克导弹。

现代主战坦克块头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可能作为专用反坦克武器大量装备使用。这是反坦克炮受到重视的很重要的原因。近年来,西方国家一直有人主张使用一种轻型、快速、价格低廉的装甲战车来对付敌人的坦克装甲部队,而自己的主战坦克则可从反坦克防御任务中解脱出来,专门用于完成进攻的任务。轻型轮式自行反坦克炮很有可能成为这种轻型装甲战车较为理想的选择对象。同时,轮式自行反坦克炮空运起来很方便,机动灵活,在快速部署部队中,它甚至有可能取代坦克的作用。作为火力支援武器使用时,轮式自行反坦克炮还可为非装甲部队提供直接的机动火力支援。

高射炮的发明

高射炮是一种从地面对空中目标射击的火炮,简称高炮。高射炮的出现很明显是为了打击空中目标,但是,是不是它一开始出现就是为了打击飞机呢?

1870年7月,普鲁士(也就是后来德国的主体)与法国之间的普法战争爆发。9月普军包围了巴黎,切断了它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法国政府为突破包围,在10月初派内政部长乘气球成功地越过普军防线,到达距巴黎200多千米的都尔城,组织新的作战部队,并通过气球与巴黎政府保持联系。普军当然不能任法国人坐着气球在自己头上飞来飞去,立即下令制造专门打气球的火炮。很快,这种炮就造出来了,它的口径为37毫米,装在可以灵活移动的四轮车上,由几个士兵操作火炮改变射击方向和位置,可以追踪射击飘行的气球。一时间,法国的气球纷纷落地,普鲁士发明的这种炮因此得名“气球炮”。它可以说是专为对付飞机的高射炮的初始原型。

德国人在“气球炮”的基础上发明了第一门高射炮。因为飞机一出现立即就被用在了军事上,德国人为对付飞机和飞艇的威胁,必须组织人员研制对付这些飞行器的专用火炮。1906年,德国的爱哈尔特公司(即今天著名的莱茵金属公司)对“气球炮”进行了改进,设计制造了一种打飞机、飞艇的专用火炮,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门高射炮。这门高射炮装在汽车上,有防护装甲,口径为50毫米,最大射高4200米。

1908年,德国有名的克虏伯兵工厂研制出一种性能较优越的高射炮,首次采用了门式炮架和高低射界的控制手轮,使火炮的发射速度有较大提高。1914年,德国又研制出一种新的高炮,它采用了装在四轮炮架上的简单炮盘,炮盘折叠起来便于牵引行进,炮盘打开即可对空射击。这种炮盘为后来乃至现代的牵引式高炮所采用。这种77毫米高炮是结构比较完整的最早的牵引式高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高射炮开始装备简易的瞄准装置和射击指挥仪。德国在1917年研制成功一种20毫米高射炮,它射速高、操作灵活,是世界上第一种能连续射击的高射火炮,为后来小口径高炮的发展开创了先河。高射炮的迅速进步,给军用飞机造成严重威胁。事实上,发明高射炮的德国人也深受其苦,1918年9月,德国派出50架飞机轰炸法国巴黎,有49架被高射炮击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高射炮在瞄准、跟踪、自动装填等方面又有了新的进步,在防空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飞机飞行高度的提高和防空导弹的使用,使大中口径高射炮渐遭淘汰。但射击速度快、火力密集的小口径高射炮可以直接对付低空飞行的敌机,因此,现在要说淘汰高射炮还为时过早。

主战坦克与特种坦克

坦克是英文“TANK”的音译。英文的原意是“水柜”。1915年3月,英国的两位海军上校设计出一种履带式的“陆地战舰”,当时还没有坦克这种称呼,为了保密,这两位上校就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水柜”(英文TANK)。从此坦克这个名字就叫起来了。坦克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八十多年的发展,变成了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它也是重型机械化部队必不可少的装备。

坦克一般由6大部分组成:武器系统、通信系统、电器设备、防护系统、推进系统和特种设备。坦克从诞生以来产生了很多的类型,在许多战场上也是历经风风雨雨。除了主战坦克之外,还有特种坦克,指装有特殊设备、担当专门任务的坦克,如侦察坦克、空降坦克、水陆坦克等。“骨架式”坦克是美国一家公司于1918年设计的坦克。它以英国的Ⅱ型坦克为基础,为降低车重,它“光有骨头没有肉”,指的是它仅仅中央的箱形操纵室有12.7毫米厚的装甲,其他部位都没有。这种坦克仅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还没有真正制造出来。

过顶履带式坦克是为对付壕堑战而设计的。它的履带很长,着地的时候在3~4米以上。当它过战壕的时候,不会掉下去,就像汽车遇到一条手指宽的裂缝一样。压铁丝网也是它的“拿手好戏”,但高大笨重却是它的致命弱点。早期的英国坦克都是这种结构,有I-X型,其中以Ⅰ型和Ⅳ型最著名。

侦察坦克是在战场上担任侦察任务的坦克,它属于特种坦克的一种。它多为轻型坦克,配属给装甲兵或步兵侦察分队。轻型坦克的形体小,行驶噪声低,利于隐蔽,又有一定的火力和防护力,很适于担任战场侦察任务。

空降坦克也是一种特种坦克,它是能实施空中机动、空投或空降的坦克,多为轻型坦克或超轻型坦克,一般配属给空降师。它能远距离机动,特别适合抢占机场、指挥中心、交通枢纽等战略要地,达成战役的突然性。

英国的“挑战者Ⅱ”与“挑战者Ⅰ”主战坦克

“挑战者Ⅰ”主战坦克于1983年开始装备英国陆军,是当时世界上防护能力最先进的主战坦克。1991年,装备有“挑战者”主战坦克的英军第1装甲师参加了海湾战争,表现出色。在一次夜战中,装备有先进的夜视系统的176辆“挑战者”坦克与伊拉克的一个坦克师展开激战,结果摧毁伊军200辆T-62坦克、100辆装甲车和100门火炮,伊军坦克师全军覆没,而英军几乎没有损失。“挑战者”的上佳表现,获得英、美军方的一致好评,甚至前苏联军方也对这种坦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早在1987年,英国就开始在“挑战者Ⅰ”的基础上着手研制“挑战者Ⅱ”主战坦克,1990年9月完成论证工作。与“挑战者Ⅰ”相比,“挑战者Ⅱ”重新设计了炮塔,采用新的火炮及火控系统,改进了动力装置并匹配了性能可靠的变速箱,加装了液压履带调整器等,在火力、机动性和防护力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挑战者Ⅱ”主战坦克战斗全重62.5吨,乘员4人,发动机功率1200马力,最大公路行驶速度56千米/时,最大公路行程450千米。主炮为1门L30型120毫米线膛炮,身管内壁镀铬,这既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又能获得更稳定的射击精度。

坦克的火控系统采用了最新一代数字式火控计算机、炮控装置、车长和炮长观瞄仪器等。炮控装置是全电子控制装置。车长、炮长观瞄仪包括车长和炮长各自的稳定式瞄准镜。车长的独立稳定式瞄准镜无须转动镜头就能进行360度观察,它与激光测距仪、热成像仪综合,使车长具有超越炮长控制和发射火炮的能力。这种坦克装有1553B型数据总线,加上全电子炮控装置,使火控效率大大提高,无论是使用光学瞄准镜或热成像仪,完成标准的作战程序最多不超过8秒。“挑战者Ⅱ”主战坦克车体和炮塔均采用第二代“乔巴姆”复合装甲,这种装甲防御动能弹和化学能弹的效能极佳,必要时还可在车首和车体两侧加装反应式装甲以提高防护能力。

这种坦克在设计上还采用了一定的隐身技术,可以减弱在雷达荧光屏上的图像特征,并可通过向排气管中喷入柴油和发射烟幕弹来产生自身防护的烟幕。坦克炮塔尾舱中安装有三防装置,使坦克具有在核、生、化条件下作战的能力。车内首次设有乘员环境温度调节系统,在冷、热气候条件下,可给乘员提供暖气或冷气,使乘员摆脱了以往那种舱内寒暑逼人的局面,能有效地保持战斗力。

战斗侦察装甲车的先进性

现代战争中的侦察要具有高智能水平,能对迅速变化的局势做出迅速反应,具备广阔的视野和优质的通信能力,同时不易被敌方发觉,另外还要能高度机动,具有可靠防护和较强的炮火反击能力。

侦察战车一般装备有柴油发动机、液压机械传动装置以及优质吊架,这些保障了侦察车具有较高的机动性能和高速行驶能力,可跨越自然或人工设置的障碍,甚至可以利用跳板完成10米距离的跳跃。和装甲坦克设备来相比,侦察战车的负荷水平和内部噪音水平较低,驾驶时的体力负荷仅相当于现代化轻型汽车的水平。另外,后视电视系统也可帮助保障较高的机动性能。

侦察战车有较强的防护能力,采用多层防护系统。首先是较高的速度和机动性能:其次是较强的隐身性能,可降低被雷达、热学、光学波段发现的可能性。车身采用特殊形状,使用特种材料和保护层,一般的雷达很难发现它们。在车上使用无照明设备的夜视仪,这可降低被热学仪器发现的可能。防护激光波束发现的自动系统可在有激光束射来时,向乘员通报光源,并发射炫目烟雾弹。现代化坦克设备所使用的装甲防护设备,可在35毫米火炮的攻击下安然无恙。

现在比较先进的侦察战车是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合作开发出的“2T”型新式装甲侦察车。它采用最先进的设计方案,将已在多种俄式装甲战车上使用的先进技术、武器、部件进行了最佳组合,使侦察战车的性能取得了突破性提高。它的侦察设备包括一套新型多波道24小时全天候光电子系统,可自动选择和监视移动目标,能用激光和光学手段判定侦察车与目标间的距离,可远距离自动传送侦察到的情报。

这种战车能储存大量弹药、燃料、水和食品,在失去后方和基地供应的情况下,它也能长期独立执行战斗侦察任务。

此外,战车上还可放置大量地雷,乘员在进行破坏活动或为专门设备护行时可以手动布雷。真是难缠的侦察车呀!

美国ROBAT遥控扫雷车

在现代战场上,反坦克地雷已成为坦克和装甲部队实施机动的一大障碍。美军为了提高在反坦克地雷场中开辟通路的能力,从1981年起就着手研制ROBAT遥控扫雷车。ROBAT是Robotic Obstacle Breaching Assault Tank的缩略语,它的意思就是机器人式清除障碍突击坦克。

扫雷车的设计可谓费尽心思。第一辆XM1060型ROBAT扫雷车样车于1986年3月17日在美国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性能考核和整车试验。试验中使用了一辆M113装甲车,车上安装了遥控装置,以实施机动操纵。这种车将机械扫雷和爆破扫雷集于一体,车后还装有通路标示系统,驾驶员既能在车上操纵,又能遥控操纵,从而同时具有发现雷场、开辟通路和标示通路的能力。在目前各国装备或研制中的扫雷车中,ROBAT扫雷车处于领先地位,它大大增强美国陆军的扫雷实力。

遥控扫雷车的主要扫雷手段是使用辙式扫雷滚轮,扫雷滚轮装在车前距履带6米处。每组扫雷滚轮的扫雷宽度为1.83米,扫雷速度为每小时16千米,对埋在地下10厘米深处的压发地雷,扫除率高达90%。在两组滚轮间还有一条链枷,用来扫除带有触发杆引信的地雷。扫雷滚轮的使用安全可靠、而且可以重复使用。

爆破扫雷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超压来诱爆地雷。美军于80年代中期研制了M58A1扫雷直列装药。这种装药分别置于车体两侧的两个装甲箱内,拖曳装药的火箭弹固定在装甲箱顶板下,与箱内装药相连。当发射火箭弹时,顶板在枢轴上转动展开,赋予火箭弹发射角度,火箭弹带动装药迅速飞向雷场上方,然后由定距绳控制装药前进并将其拉直,最后起爆,以引爆爆炸范围内的地雷。

以往的扫雷车开辟出的通路无明显标志,不利于后续部队的通行。为弥补这一不足,美军在遥控扫雷车的后部安装了通路标示系统。这是一个轻型的装甲盒,内装能产生化学发光的“光棒”。当扫雷车在雷场中行进时,由操作手通过遥控装置启动通路标示系统,在已开辟的雷场中标明通路。无论白天或黑夜,光棒都能为后续坦克指引安全通路。

ROBAT扫雷车安装了新的无线电/光纤控制系统,在车前装有电视摄像机,并用光纤电缆与遥控操纵盒相连,光纤可长达2千米。当车辆在操作手的视线内时,无线电通信是遥控的主要方式。操作手可用这种控制系统在远处控制发射引爆地雷用的直列装药、控制车辆的行驶和制动等。

ROBAT扫雷车采用了M60系列坦克底盘,因此能伴随装甲部队一起行动,驾驶员也可在车上操纵,在机动性、防护力和零配件供应方面能与装甲部队一致。

美国的“隼”式特种突击车

海湾战争中,“隼”式轻型高速攻击突击车出尽了风头。“隼”性能优异,快速敏捷,大战开始不久,便抓住战机开足马力,直插距科威特市区15千米的科威特国际机场,成为进入科威特的第一种军用战斗车辆。“隼”式轻型高速攻击突击车,在海湾战争中被称为“沙漠甲虫”,是由“沙漠甲虫”赛车演变而来。“隼”式轻型高速攻击突击车空车重950千克,战斗全重只有1.63吨。这种车从0加速到时速48千米只需4秒,能轻松爬上60%的斜坡,平时的行驶速度在每小时80千米以上,对各种复杂地形上都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车上设备可谓武装齐全。有现代化的通信器材、夜视装置和卫星全球定位仪。这种突击车是真正的夜猫子,即使在漆黑的夜色中,不用开灯也能准确无误地迅速驶向目的地。“隼”式突击车配备了比较强大的火力,装有机枪、榴弹发射器、导弹发射架,有的还装有线制导“陶式”导弹。这种不亚于装甲运输车的火力配置,使它具有强大的攻击杀伤力。战时它还可以在地形起伏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及时抢救伤员。“隼”式突击车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机动力,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因此备受各国特种部队的青睐。

特种突击车属战车族世纪“新宠”。虽然它们发展的历史较短,但在应用中却显示了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当前,全球的“热点”地区和局部冲突此起彼伏,世界形势对快速部署提出了新的军事需求,而“隼”式突击车制造技术简单,价格低廉,可以快速地大批量生产,正是应付各种地区热点问题的好手。国外有人预计,在21世纪特种突击车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世界各国的军用侦察车

法国VBL侦察车,它以小巧玲珑著称,战斗全重3.59吨,乘员2人,主要武器是一挺12.7毫米机枪或7.62毫米机枪,公路最大速度100千米/时,水上最大航速4千米/时。法国军方还推出了VBL“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这种突击车可选装“陶”式或“米兰”反坦克导弹发射器,最大射程达4000米,具有与敌坦克作战的能力。它的速度特别快,可以说是车轮滚滚,疾驶如飞。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军用吉普车闪亮登场,其中最著名的是1/4吨吉普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美军吉普”。它广泛用于指挥联络、战场侦察、轻型运输,有时还投入战斗,可谓是美军不可或缺的“万能马”(workhorse)。“美军吉普”的结构简单、越野性能极佳、速度惊人、一般情况下无需保养,深得美国大兵的喜爱。

美国“悍马”车素有“美军面的”的美誉,可以说,“哪里有美军,那里就有悍马车”。M998“悍马”战车全重3.5吨,变型能力特别强。最大速度达到每小时113千米,可以用飞机来运输。由于装上了无坐力炮,这种“悍马”车还具有反坦克作战的能力。

日本高机动性越野突击车为全重3.94吨,乘(载)员10人,公路最大速度超过了每小时100千米,它的加速性能比美国的M998“悍马”车还好,并且还具有改装成快速突击车的潜力。

瑞士是一个中立国家,但为了警察执行任务的需要,也研制出一种著名的突击车,叫“鹰”式侦察车。这是一种很有名的轻型侦察车,战斗全重4.8吨,乘员4人,公路最高速度125千米/时,最大行程450千米,它具有改装成重型快速突击车的潜力。

地空导弹的诞生

这是1991年在海湾战争中发生的一幕:一天中午,美军驻利雅德市郊的部队正在吃午饭,突然刺耳的战斗警报拉响了,部队马上进入了战斗准备。天空中,伊拉克的一枚“飞毛腿”地对地导弹正向这里飞来。“准备……发射!”一声令下,美军的“爱国者”导弹射向了蓝天,直向“飞毛腿”导弹来袭的方向飞去。只听远处的空中传来一声巨响,“飞毛腿”导弹被打得凌空爆炸。这就是海湾战争中“爱国者”大战“飞毛腿”的惊险场面。在海湾战争中,“爱国者”是第一次参战。美国人骄傲地说,在整个战争中,“爱国者”的成功率为85%。一时间,“爱国者”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而“爱国者”实际上就是地空导弹的一员,地空导弹是指从地面发射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配备精确制导装置是它的基本要求,它的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军界的重视。

我们平时说的导弹实际上是一个武器系统,它的弹体就分为战斗部(通常就是弹头)、动力装置、制导设备。导弹是靠战斗部来杀伤或摧毁目标的。有的导弹的战斗部并不安装在导弹的头部,因此叫战斗部比叫弹头更确切一些。除了弹体之外,导弹系统还有一些是地面设备,这些设备包括:发射系统、搜索跟踪系统、制导系统等。

地空导弹是20世纪50年代才诞生的兵器。第一代地空导弹大多数身高体胖,地面设备复杂,有的导弹系统的地面车辆有五六十辆之多,使用和维护都很复杂。第二代地空导弹与第一代比较起来小巧得多,有的导弹弹体只有两三米长,弹体直经在20厘米以下,使用起来机动灵活。70年代以后,地空导弹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主要对付新式空袭兵器的第三代地空导弹。这一代地空导弹的共同特点是:采用多功能雷达,一个火力单元能同时对付多个目标。制导方面采用复合制导技术,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同时也提高了抗干扰能力。现在,这三代地空导弹都还活跃在军事舞台上,它们都还在不同的国家中服役。

地空导弹诞生以后,很快就参加了战斗。在越南战争中,地空导弹显示出巨大的威力。那么,地空导弹是怎样击落目标的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1973年的一天,天色黯淡,驻守在河内的越南人民军远程警戒雷达部队发现一架美军的战斗机向河内方向飞来。越南空军指挥所立即向地空导弹部队发出了进入战斗状态的命令。制导雷达很快捕捉到了目标。这是地空导弹追杀目标的第一步:搜索识别目标阶段。

下一步是跟踪发射阶段:跟踪雷达自动测定美军飞机在空中的运动参数,并输入计算机,当飞机进入导弹发射区时,发射装置根据雷达提供的目标数据,连续发射两到三枚导弹,导弹点火后向目标飞去。

导弹离开发射架后,就进入了追杀目标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导弹上的自动驾驶仪一刻不停地接收来自地面的指令,根据这些指令自动驾驶仪不断修正导弹的飞行弹道,使导弹准确地飞向目标。在导弹接近美军战斗机时,制导雷达向导弹发出一个信号,启动引信,引爆战斗部。战斗部爆炸后,形成一个密度很大的破片云,当破片击中飞机时,美军飞机被即刻摧毁。这就是追杀目标的第四步:引爆战斗部。

地空导弹追杀目标的“四步曲”实际上是非常短暂的一瞬间,从发射导弹到击中目标不足1分钟。

21世纪的地空导弹将向着多用途、同时攻击多个目标、抗干扰能力强和提高反战术导弹的能力等方向发展。所谓多用途是说地空导弹既能攻击飞机,又能攻击战术导弹;既可以作为地空导弹、舰空导弹,又能作为空空导弹使用;不但能射击空中目标,还可以射击地面目标。

二、海军武器

宇航员从太空看地球,看到的是一个蔚蓝色的球体。为什么这样呢?这是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海洋,整个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到70%。无边无际的海洋,困住了我们祖先的交流,使他们在有限的陆地上活动。但是,人类从来没有放弃对海洋的开发、征服,千百年来一直在努力。从郑和下西洋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中外无数航海家进行了探索。轮船的发明,指南针的发明,为人们征服海洋提供了工具。随着人类视野的开阔,海洋对人类越来越重要。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够国力强盛,各国开始了对海洋占领的斗争。海洋的占领靠什么?靠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更具体说是一个国家的海军实力,于是,鱼雷发明了,驱逐舰发明了,航空母舰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海军武器诞生了。

最早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

航空母舰是当今各国海军所有战斗舰艇中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舰艇,被人们称为“浮动的海上机场”。但是,航空母舰到底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又究竟如何?现在世界上到底有多少航空母舰?未来的航空母舰会是什么样?这也许就不是所有人都十分清楚的了。

航空母舰作为一种大型的水面舰艇,它的历史并不是很长,它的发展与飞机的发展息息相关。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这时,人们就在考虑能否将飞机在军舰的甲板上起降。1922年12月,日本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诞生了。这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

但是,这一时期,由于“大舰巨炮”主义仍在各国盛行,航空母舰一直处于辅助地位。即使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也依然将战列舰和巡洋舰等作为海战的核心,造舰的重点也放在大型战列舰和巡洋舰上面。因此,航空母舰的质量和规模始终未能产生质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航空母舰编队偷袭珍珠港以及德国击沉英国号称永不沉没的“威尔斯亲王”号战列舰的巨大战绩,彻底打破了战列舰统治大海的神话,使航空母舰一跃成为海战的重要角色。此后,在一次又一次的海战中,航空母舰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据统计,在整个战争中,仅美国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就击毁敌机12000架,击沉敌舰168艘,击沉敌商船539艘。这些战绩足以说明航空母舰已成为海上霸王,是名不虚传的海上活动机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个狂热的建造和发展航空母舰的活动开始。虽然各国海军中在役的航空母舰数量减少了,但是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增多了,航空母舰的性能和攻击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目前,世界上共有9个国家拥有30艘航空母舰,其中,仅美国就拥有14艘航空母舰。此外,还有一些国家也正在发展或计划发展航空母舰。

尽管航空母舰从问世至今已经历了许多阶段,舰艇性能和作战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人们对现有的航空母舰仍不满意,依然在不断探索、设想和研制新的航空母舰。

为了增强航空母舰的生存能力,为了凭借它的巨大的攻击能力实现主宰海洋的目的,有人设想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发展50万吨级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