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和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4 20:41:28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名人和珅

历史名人和珅试读:

简介

历史简单的概括就是:发生在以前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事,那历史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就是在这些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了。漫谈古今中外史,一览上下五千年。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青楼名妓秦淮风月。

第一章 杂谈和珅

发现和珅的“伯乐”

和珅在上学的时候的情况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叫英廉。

英廉是什么人呢?根据《清史稿》上的记载,英廉原来姓冯。他在当时是一个特别大的官儿,在朝廷里面,非常有本事。

英廉担任的官职是什么呢?是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

他的其中一个官职是刑部尚书。

尚书是一个什么官儿呢?

大清朝的中央机构,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的首脑有尚书和侍郎,都是复职,满汉各一。刑部“掌天下刑罚之政令”,又与大理寺、都察院一起负责全国各衙门狱案判决的审核。刑部尚书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三个机关的最高领导人,他一个人身兼三任。这个是他的一个官职。

他还有另外一个官职是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相当于什么官儿呢?

清朝在省级地方行政机关设立总督和巡抚进行节制。巡抚每省一员,总督则一般辖两个省,也有个别的辖三个省或者一个省的。一般而言,巡抚的品级是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者为正二品;总督的品级是正二品,加尚书者为从一品。总督、巡抚同为封疆大吏,掌握着一方的军政监察大权。总督奉旨后还可以兼管河道、漕运、监课、关税等事务。一般而言,总督偏重军事,巡抚偏重民事。直隶总督,兼任巡抚之官衔,驻守保定,其权力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三个省和直辖市的党政军一把手。

英廉为什么会注意到和珅这个人呢?

前面我们说到,英廉的职权很大。曾经担任大清朝的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可惜的是,天有不测风云。也许是老天爷太嫉恨英廉非凡的才能了,英廉的儿子和儿媳妇的寿命都很短。他们在为英廉生了一个孙女儿之后不久就先后早早的死掉了—他们死在了他们的父亲英廉的前边。这就导致了英廉他们家的人口特别的稀少,只有英廉和他的孙女儿—也就是说,英廉的后代只有一个人,他的孙女儿。英廉,他总要把自己的孙女儿嫁给一个好的人家不是?

英廉,因为他是刑部尚书,所以他就经常要在北京城里转悠,就要经常去紫禁城里找乾隆皇帝汇报情况,所以就经常能够见到乾隆皇帝,也就经常能够在路过西华门附近的时候看到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学生。尤其重要的是,因为他只有一个孙女儿,所以他就特别地注意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学生。他在想,我的这个唯一的孙女儿将来嫁给谁呢?不但要嫁给一个相貌英俊潇洒的美男子,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相貌英俊潇洒的美男子还一定要比我还要有学问、比我还要有本事。因此,英廉经常会为自己孙女儿的前途担忧,也就经常会有目的地到咸安宫官学里面去转悠。

转来转去他就看出来了,和珅是一个好苗子。将来我那唯一的孙女儿就应该嫁给和珅这样的人。为什么呢?英廉他是怎么样考虑的呢?他看中了和珅的什么优点呢?

英廉看中的就是和珅的老成、持重;看重的就是和珅的聪明、机智;看重的就是和珅工作能力够强,而且喜怒不形于色。

这些优秀的品质是经过了英廉的认真了解的。深通官场的英廉非常的清楚,和珅在这里学到的不光是丰富的知识,还有高强的能力,而且他将来一定能成就大事业。

如此说来,我们可以认定以下一个基本观点:英廉可以说是发现和珅这一“人才”的“伯乐”。

当然,他肯定还看中了和珅本人的相貌英俊潇洒—毕竟,和珅是一个号称“满洲第一俊男”的相貌英俊潇洒的美男子呀。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和珅早年父母双亡,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家庭的温暖,因此他肯定非常渴望有一个家庭,他肯定非常渴望有一个温暖安乐的家庭;而英廉的家庭,又是人口如此的稀少,这个家庭更加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接班人—类似于倒插门女婿的接班人—而和珅,则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此后,英廉等啊,盼啊,好不容易盼到和珅18岁了,能结婚了,英廉赶紧就把自己的孙女儿嫁给了和珅。和珅,你这一回可跑不了了,就给我当孙女婿得了,你可千万别上别人家去。

和珅这么一个从小父母双亡的孩子,还居然得到人家的疼,得到人家的爱,这一点对于日后和珅的生活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你一个要钱没钱、要权没权的人,人家那么高的地位,把他孙女儿嫁给你了,你将来拿什么来报答人家啊?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和珅会尽力去真心的照顾他的妻子,照顾英廉的孙女儿。和珅照顾他的妻子、英廉的孙女儿,照顾得特别好,他们日后的夫妻感情也很好。

关于这一点,就连所有认为和珅是一个天下第一大贪官而对和珅本人恨之入骨的野史的作者们,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和珅的夫妻感情很好。

这个时候,和珅的真实写照就是:我一定要在她面前证明我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你要什么我都能给你—即使人家不要,我也能给你弄得到。

当和珅18岁的时候,也就是1767年,英廉预备了丰厚的嫁资,亲自主持操办了和珅与自己孙女儿的婚事。

诸位可别小瞧了这次婚礼。结婚之前,和珅是个无名的书生;结婚之后,和珅是个上流社会的新宠—一个中国版的于连索黑尔诞生了。

和珅的家产到底相当于清朝多少年的收入

如果我们认定上述11亿又6百万两这个数字是真实可信的话,那和珅的家产到底相当于清朝多少年的财政收入呢?

不同的历史学家又有着不同的解释: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应该相当于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应该相当于清朝16年的财政收入;也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应该相当于清朝20年的财政收入。尽管这些数字不太一样,但是都在15年到20年间徘徊。

这些数字都是如何算出来的呢?

我们首先就要了解一下清朝政府每一年的财政收入这个数字。

当时满清政府每一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呢?这还真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

因为满清政府每一年的财政收入是不一样的,这个数字实际上是动态的!我们只能采取一个基本接近于大清朝乾隆年间的财政收入的数字。

个别的历史学家认为,大清朝乾隆年间的财政收入每年应该是6000万两左右。我们如果以这个数字作为基本数字的话,那么,我们便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来和珅的家产到底相当于清朝多少年的财政收入:

264000000÷26×109÷60000000=18.4年≈18年

当然,有些历史学家习惯于对贪污犯的家产进行夸张,因此,他们在计算出和珅的家产应该相当于大清朝乾隆年间的18.4年财政收入这个数字之后,不是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舍去而是升位之后再把≈19年这个数字再一次进行整位的四舍五入,便得出了下面这个奇怪的数字:

264000000÷26×109÷60000000=18.4年≈19年≈20年

这就是一些历史学家考证出来的和珅的家产相当于大清朝乾隆年间的20年财政收入这个数字的计算过程!

但是,一般的历史学家是不能同意这种随意夸张的算法的。他们认为,大清朝乾隆年间的财政收入应该是7000万两左右。我们如果以这个数字作为基本数字的话,那么,我们便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来和珅的家产到底相当于清朝多少年的财政收入:

264000000÷26×109÷70000000=15.8年≈16年

这就是有些历史学家考证出来的和珅的家产相当于大清朝乾隆年间的16年财政收入这个数字的计算过程!

那么,15年这个数字是怎么样计算出来的呢?

应该说,15年这个数字与16年这个数字是极为接近的。我们可以认定,他们计算这个数字的基数是一样的:都是认为大清朝乾隆年间的财政收入应该是7000万两左右;都是认为计算的过程应该是264000000÷26×109÷70000000=15.8年。

两个数字的关键区别只是小数点以后的数字是应该升位还是应该舍去的问题!认为和珅的家产相当于大清朝乾隆年间的15年财政收入的历史学家认为小数点以后的数字应该舍去!原因如下:

前面,我们说过,在上述三份不同出处的和珅抄家清单中,薛福成《庸庵笔记》中的两份记载属于野史,不应该作为考证的依据。真实作为考证的依据只能是出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和珅犯罪全案档》。而这上面记载的数字与属于野史的薛福成《庸庵笔记》中的两份记载是有些区别的。

最为明显的区别是关于和珅家里面土地拥有数量的记载,薛福成《庸庵笔记》中的记载是8000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和珅犯罪全案档》里面没有和珅家里面有土地的记载!

当然,说和珅家里面没有土地是不可信的!因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和珅犯罪全案档》里面的记载也是有严重缺陷的!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和珅犯罪全案档》里面的记载有严重缺陷的情况下,关于和珅家里面到底有多少土地的考证,我们只能查阅所有关于这一时期清朝的其他可信的正史里面的记载,包括《清实录》、《清史稿》、《清史列传》等著作,对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和珅犯罪全案档》里面的记载进行修订!

其结果是包括《清实录》、《清史稿》、《清史列传》等著作里面,关于和珅家里面的土地加在一起(不重复计算)也只有1200顷左右!与薛福成《庸庵笔记》中的记载相比,少了6800顷左右!

正是因为少了这6800顷土地!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土地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而6800顷土地又不是一个小数字!所以,和珅的实际家产应该是相当于大清朝乾隆年间的15年财政收入才是合理的!15.8这个数字里面小数点以后的数字应该舍去!

当然,由于和珅家产中存在大量的不动产和难以估价的稀世珍宝、古玩、字画等,因此,上述简单的计算也是不恰当的!确切地搞清楚和珅家产的折银数量是非常困难的。和珅的家产是否有这么多,现在实际上已经没有办法考证了。

不管怎么说吧,和珅家里面的财富的数量可以有争议,但是和珅家里面有很多财富是没有争议的!

问题在于,和珅如此众多的财富的来源。只有搞清楚这些,我们才能判断出和珅本人是否是贪官!

和珅敛财的手段

实际上,和珅作为乾隆皇帝的第一宠臣,和珅财产的来源,应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乾隆皇帝的赏赐!也就是说,和珅财产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正当的合法收入!

除了乾隆皇帝大量的赏赐之外,和珅敛财的手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大发人情财;二是利用职权进行贪污;三是利用吏部勒索百官;四是进行投资经营。

一、大发人情财

在朝为官,重要是能消息灵通,尤其是职位较低不能接近权力核心的官员,能否从大官口中得到瞬息万变的内部信息,决定着他们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为了得到这些信息,总会有人不惜花费巨额财富打通关节。所以历史上才多见官员巴结、勾结太监之类的事情发生,为的就是能从皇帝身边的人口中得到朝廷上一点一滴的风吹草动,好见机行事。

和珅的地位无疑也是追逐者的首先目标。他只凭朝廷的“内部消息”就可以大发“人情”财。比如,1780年发生的一件事,就让和珅发了不少的财。

事情是这样的。这一年,乾隆皇帝决定第五次南巡。

此前刚刚投靠了和珅的泗阳县令国泰,接到了和珅的密信。信中说皇上此次南巡,必然会去祭祀孔庙。祭孔之后一定会途经泗阳县,皇帝经过的地方应在距离县城东边五十里的地方。和珅命国泰在此精心筹建一处行宫,以博皇上的垂青。国泰马上调集全县能工巧匠,在和珅指定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行宫。

乾隆祭祀过孔林、孔庙后向南进发,路过泗阳县境时,果然发现了这座优美别致的建筑,命人进入行宫,只见行宫修建得非常好看,令乾隆顿生世外之感。

乾隆当即命和珅召见国泰。国泰面见皇上,从容应对;和珅在一旁赞不绝口。两人博得龙心大悦,马上降旨擢升国泰为道台(相当于地级市市长)。国泰感恩不尽,立即给和珅送去了大量的金银。其他投靠和珅的官员,知道和珅略施小计国泰就擢升为道台之事,心中也兴奋不已,纷纷主动送礼给和珅。

从此事中可知,和珅为官有他“好”的一面:他为国泰无偿地提供了一条消息,让国泰抓住了升迁的机会,国泰升迁后一定会回报和珅的。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人也不会觉得和珅收受他的礼品是不道德的行为。

二、利用职权进行贪污

从28岁起和珅长期担任户部尚书(相当于财政部长)。而户部的职责就是管理天下钱粮。因此,和珅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进行贪污。注意,我这里用的是“可以”,为什么呢?真的没有什么证据证明和珅在利用这个职务进行贪污。我见过一个有关和珅在此任上进行贪污的野史笔记。

说的是清朝时规定京师统一在崇文门征税。乾隆知道这一职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肥差,就把它赐给了和珅。和珅呢,他对崇文门税关的控制也很严格:所有往来的商人、官员,甚至连进京应试的考生也都一律要收税。外地进京的官员,职位越高收取的税金也越高。

山东布政使(相当于省长)陆中丞由山东任上进京朝见皇帝,到崇文门税关时却拿不出关吏索取的高额的税金。无奈之下,只好把自己的衣服被褥都放在城外,只带一名侍从,两手空空的进城。他对守门的吏卒说:“我只是孤身一人,并没有什么东西,凭什么要收我的税。”这样才得以进城面见皇帝。进城之后,不得不向别人借了被褥一用。有的人就认为和珅是在利用职权进行贪污。

在这里,我有几个想法需要说明:

第一,在户部尚书任上,和珅是否贪污过无从查考。我们刚才所说的山东布政使的事来源于“野史”,一是不足为凭;二是即使是事情是真的,也只能证明是和珅用人不当,不能证明是和珅贪污的—毕竟那是和珅下属的行为。

第二,说实话,担任户部尚书,每天看着那么多的钱,钱啊,从自己的手中进进出出,如果缺乏了监督机制,要想做到不贪污,也实在是太难了。

除了户部之外,和珅还掌管着内务府的粮库、绸缎库、颜料库、圆明园茶膳房、选办处、上驷院、太医院、御药房等与财政有关的部门,这就意味着他掌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同时,他还负责各种内宫所用物品的制造,宫殿园林的建造和维修。实际上,和珅虽然不曾担任工部的职务,却把工部的职权也收到自己手中。这样一来,他就把整个国家的财政大权都由自己控制了。

上述这些,都为和珅贪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利用吏部勒索百官

和珅从32岁起长期担任吏部尚书(相当于人事部长兼组织部长)。而吏部的职责就是管理百官。因此,和珅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勒索百官。当然,也有那真的跟和珅较真、不想被和珅勒索的人存在。

朝廷中每隔几年,就会命各地的大臣回京述职,以检查全国各地的治理情况,地方上的大臣进京的时候,一般都会携带一些珍稀之物,作为贡品进献给皇上。

有一年,有个名字叫孙士毅的总督,从安南(今天的越南)前线回京述职。总督被称做“封疆大吏”,掌管一省或几省的行政和军事,是朝廷中的大官,一般都是皇帝极其信任之人,他们在朝中的地位颇高,一般的官员对他们都非常敬畏。

话说孙士毅前往金銮殿面君,在宫门之外偶遇和珅,和珅一眼就看到他手中拿着个东西,就向他要来一看,原来是一个用珠子做成的鼻烟壶,大如雀卵,雕刻精巧,晶莹剔透。和珅一见,便爱不释手,口中连连称赞,把玩了一会,就对孙士毅说,孙大人如果不嫌弃在下的话,能否把这个玩意送给在下呀?孙士毅见和珅竟然当面索要,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如实说道:“此物原为进献皇上,而且下官已经向皇上奏明了,和大人喜爱,本当赠给和大人,不过下官不好向皇上交代了,望和大人见谅。”和珅没想到孙士毅竟然拒绝了他,觉得很没面子,只好掩饰说:“我只不过是一句玩笑罢了。”孙士毅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被搪塞过去了,谁料几天之后,孙士毅又在军机处见到和珅,和珅手拿一个鼻烟壶对他说:“孙大人,我也请你看一个鼻烟壶,比你那个如何?”孙士毅一见大惊,和珅手中所拿的鼻烟壶正是他进献给皇上的那个。和珅得意地笑道:“孙大人不必惊讶,此物乃是皇上所赐的。”孙士毅经由此事明白了和珅在朝中的地位与权势,此后对和珅再不敢有半点不敬。

想一想,也是。你回京述职,给国家最高领导人—皇帝—带些礼品回来,却不给直接提拔你、管理你的人事部长和组织部长带些礼品回来,也是不太象话。从这点上来说,和珅索要贿赂也是那个时代的人之常情吧。

还有一件事情也可以说明和珅收受贿赂的情况。

据说,江苏吴县有一个大珠宝商,将特大珍珠藏在金制的圆盒里面,外面配有精致的小木箱,一个要卖二万金。尽管价格不菲,但是一些官员还是争相购买,还惟恐买不到。有的人问这些官员:你们买如此昂贵的珠子,有什么用途啊?这些官员回答说:献给和中堂。

虽然,这两件事情也属于“野史”,不足为凭。但是这类事情在和珅身上肯定发生过,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有主动索贿的,更有主动行贿的,而且主动行贿的还大有人在。张杰、汪虹在他们的著作《和珅传奇》上提到,向和珅行贿的高官,闽浙总督福长安、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云贵总督李侍尧、吏部郎中和精额、宗室寅著、浙江巡抚伊龄阿等都在其中。该书还提到和珅索贿行贿两件具体事实:和珅妻子死后,两淮盐政征瑞送去助葬银20万两,但和珅嫌少,要他再送缎匹珍宝,结果合计送了40万两。皇太极长子豪格爵位可世袭,传到曾孙辈时,应由直系蕴住之子承袭,但蕴住侄永锡为了夺取爵位,把两处铺面送给和珅,托他在乾隆面前说情,和珅接受贿赂,满足了永锡请求。

四、商业经营活动

有的人认为,和珅的钱财都是不义之财,都是靠贪污等非法手段取得的。其实,这大错特错了。和珅的钱财,很多都是靠自己的商业经营活动取得的。在这些商业经营活动中,为和珅带来最多财富的,还是兼并土地。

野史上说他有8000顷的土地,但和珅有史实可查的能够收取地租的土地共有1266顷。

不过,无论如何,和珅个人拥有很多的土地是毫无问题的。他的土地大都分布在北京南部以保定为中心的地区,另外甚至在东北的锦州地区,也有他的土地。

他的土地中,一部分来自乾隆的赏赐,另外的绝大部分就是和珅自己出钱购的。

土地买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一件大事,大部分的地主都不会轻易出让土地。但白莲教起义等一系列不安定的事件发生后,很多地主都不愿再保有土地,纷纷把土地换成更为保险、安全、便于携带的金银,地价随之大大下跌。和珅有天生的商业才华,他瞅准时机,压低地价,用极少的钱买入了大量的土地,安排自己的亲信管理,收取极高的地租。

买地过程中,他确实是做到了只认钱财不认人,不管是他的亲戚还是朋友的土地,他都毫不留情地把价钱压到最低,最大限度地购进。而且,他采买土地,并不采用普通的买卖方式,而是用所谓“典买”的方式,也就是说,土地主像去典当行当东西一样,将土地典当给和珅,而不是和珅一次性购得。典当的价格自然要远低于市价了,原来的土地主可以在筹足银两支付高额的利息之后,再将土地赎回。在这期间,土地上的一切收益就全归和珅所有。原来的土地主,根本没有能力赎回、或者不想赎回自己的土地,这些土地就成了和珅的永久财产。

和珅为了敛财,还经营着几十家当铺。除了经营房地产和当铺外,和珅还经营粮店、酒店、古玩店、瓷器店、灰瓦店、柜箱铺、弓箭铺、杠房、鞍毡铺、小煤窑。此外,他还购置了80辆大马车,搞起了长途贩运。在当时的社会人人都看不起商人的背景下,虽然和珅身居高官,但他竟不顾名誉与商人为伍,这一点嘉庆帝也骂他是无耻小人。

问题在于,大清朝规定,在旗的满洲人是不允许搞各种商业经营活动的。也就是说,尽管和珅的各种商业经营活动都是靠和珅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心血干出来的,但是从法理上来讲,这些活动本身还是非法的活动。虽然这些商业经营活动不能叫做贪污受贿,最起码也是以权谋私。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敛财这一点上,和珅的确是到了痴迷的地步,他为此费尽了心机,几乎当时所有能想到的敛财途径全被他涉足了。

五、其他手段

当然,也有一些事情是很难区分和珅具体是用了什么手段敛财的。如乾隆第六次南巡时候的一件事。

乾隆在第六次南巡之前,远在扬州的一个地方官员叫汪如龙的收到了和珅的快马秘信,和珅随信寄去了“香妃”的图形,告诉汪如龙可以按图形中的样子为皇上找寻美女,如若办成这件事,定会有好处。

原来,乾隆后宫中原有一名贵妃,深得乾隆喜爱,被封为容妃,因她不仅天生丽质,美貌绝伦,而且天生体内有异香,所以人称“香妃”。容妃原是回疆进献来的美女,后来回疆大、小和卓部起兵叛乱,乾隆派出大军镇压。乾隆对叛邦之女容妃,也不得不日渐疏远,在中南海的瀛台之南,建造了一座楼,名为宝月楼,并将宝月楼比做月宫,楼中的容妃也就事实上成为幽居广寒宫的嫦娥了。日渐抑郁的容妃很快就过世了。乾隆皇帝很是伤心!

和珅正是感觉到了这一点,才命汪如龙寻遍江南,一定要找出一个形容酷似容妃的女子,以解皇上的忧烦。

和珅密信的到来,无异于给汪如龙打开了通往财富和权力之路的大门。乾隆南巡驾临扬州,果然对汪如龙找到的这个女子非常珍爱,从她那里,年迈的乾隆回想起已飘零远逝的青春,感到很久未有的温暖和幸福,汪如龙被乾隆大加赞赏,官职立刻提升。为此他还特地送给和珅二十万两白银,乾隆也更加信任和珅。

和珅心想,对待汪如龙这样的人,必须能够以威势强制于他,不然一定不会去除他的野心。于是,和珅私下召见汪如龙,一见面就摆出了一副严酷的表情,仿佛满怀怒气,令汪如龙心中忐忑不安,原有的骄矜、狡猾先已经去掉了一半,进而,和珅忽然说道:“恭喜先生讨得皇上如此欢心呀!”一双眼睛如同结了一层寒冰,气势逼人,汪如龙越发不知所措静静地等待着和珅的教训,只听和珅忽然怒斥到:“你可知罪!对皇上惑以美色,致使君王不朝,论罪当斩!”汪如龙顿时大惊失色,双膝跪倒,口中忙称罪不止,乞求和大人能网开一面,说自己早已心仪大人,定当好好进奉。和珅闻听,觉得自己的目的差不多达到了,这才缓缓舒展开紧蹙的双眉,换上了一副和气的表情,汪如龙深深感到自己虽然富甲一方,诡计多端,然而,在大清朝的天下,还是命悬一线,和珅才是真正能翻云覆雨的人物,如若能死心塌地依附于他,让他明白自己的忠心,日后才会鸡犬升天官运亨通。

汪如龙经过和珅的这一番威慑,将原有的跃跃欲试之心尽数收敛了起来,心甘情愿地为和珅做一名爪牙。为了向和珅表明自己的忠心,他将家里祖传的一幅名画送与和珅,并在画中夹带了一张银票。汪如龙的苦心自然没有落空,很快就升官了。

从上述和珅敛财的几种手段我们可以看出,和珅应该说的确是一个贪官!

和珅真的是太有钱,太爱财了。他敛财的手段在当时的社会里也太高明了。他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清朝的利益。应该说,嘉庆杀他,不冤。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乾隆皇帝不杀他呢?难道一代明君乾隆皇帝会对和珅的贪婪一无所知?如果明知和珅贪婪,为什么不提醒和珅或索性杀掉和珅呢?难道乾隆皇帝是真的离不开和珅吗?

其实诸位有所不知,乾隆皇帝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知道,当时的贪污之风已经蔓延全国了。与其自己去收拾局面,还不如等自己的儿子继位后,杀一儆百来得痛快。这样,也好迅速确立未来新皇帝的威信!和珅现在的贪婪,只是给自己的儿子进行储备而已!那么多钱,他又不会花掉,放在谁家还不一样?!

其实,为什么嘉庆皇帝一亲政就将其杀掉呢?难道真的是和珅的贪婪这么简单么?

第二章 不同的和珅

和珅发迹的四种说法

在皇上身边的时候,一般的侍卫都是安于现状的,他们都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整日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唯恐因一时出现的差错而招来杀身之祸。但和珅并不赞同这些侍卫们的做法。

历史似乎正是为了印证和珅的与众不同是正确的,所以历史才给予了与众不同的和珅以很多迅速崛起的机会;历史似乎也正是为了再次印证“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道理,所以历史才给予了学问渊博的和珅以很多展示才能的舞台。

关于和珅发迹的具体过程,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得到的正史如《清史稿》等著作里面没有任何的记载—毕竟,和珅在正史如《清史稿》等著作里面是个贪官的形象,具体描述贪官的发迹过程,是有损于乾隆皇帝形象的。因此,关于和珅发迹的具体过程,我们只能在一般不被人重视的野史中去查阅。

野史中关于和珅发迹的具体过程,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清人陈康祺在《郎潜记闻》中的记录:

一天,乾隆正在颐和园里面,坐在车舆中游赏春光。忽然,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走到驾前,奏道:“云南急呈奏本,缅甸要犯逃脱。”乾隆接过奏章,细细读过后,眉头一皱,龙颜大怒,说道:“虎兕(sì)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这话出自《论语》,兕指雌犀牛。大意是说,动物园里的动物们跑出来了,珍藏的上好的东西被毁坏了,是谁的责任?

可侍卫们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他们只知道皇上生气了,谁还敢说话呀。这时,和珅说了:“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和珅的大意是说,是守卫的责任。

乾隆不料有人应声答话,就问和珅道:“想你一个仪卫差役,却也知道《论语》,你念过书吗?”和珅恭恭敬敬地回复皇上,说自己曾经是咸安宫官学的学生。

乾隆一听大喜,眼见和珅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还曾经是官学的学生,有心考他一考,就说:“你且说说《季氏将伐颛臾》一章的意思?”

这正是和珅梦寐以求的晋身之阶,他平日的攻读,此刻终将派上用场了。于是,他不慌不忙地说道:“重教化,修文德以怀人,不起则都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此后圣人之见也。然,世易时移,如今之世,远方多顽固不化之人,仅以教化化之,不示之以威势,则反易生妾心。如此,于国于都,应首重教化,修文德以服人,使远者来之,来者安之,且加之以威力,防微在渐,不然,就真正是‘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了。”

又一日,乾隆在圆明园的水榭上读书,和珅随侍在侧。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乾隆不久看不清手中的《孟子》上朱熹的注解了。因为朱熹的注解是用小字排在《孟子》的原文之下的。乾隆就对和珅说:“和珅,去拿灯来,这行字,朕看不清了。”

和珅躬身道:“不知皇上看的是哪一句?”

乾隆又说道:“人之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了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和珅不假思索,朗声背道:“吉水土平,然后得以教稼穑;衣食足,然后得以施教化。后稷。树,亦种也。艺,殖也。契,音薜,亦舜臣名也。司徒,官名也。人之有道,言其皆有秉彝之性也,然无教,则亦放逸怠惰而失之。故圣人设官而教以人伦,亦因其固有者而道之耳。《书》曰:‘天叙有典,敕我王典到哉!’世之谓也。”和珅一口气将朱子的注疏背了下来。

乾隆等他背完,说:“不知爱卿竟有如此的造诣。”

于是,乾隆背文,和珅背注,君臣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背了许久。

乾隆一见,和珅这样的文武双全的人才在朝中所有的大臣中间,尤其是在所有的满大臣中间,简直太不可多得了。

您想想,当时的满洲人入关已经一百多年了,真实的说,他们已经不再是马上民族了,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汉民族的东西,像和珅这样如此精通汉人文化的满洲人简直太少了,太不可多得了。

而当时的汉人呢,他们在文学修养上似乎略胜满洲人一筹,但是,在武功征战上还是要差一些。

在同等条件下,满洲人建立的大清朝的皇帝能不重用和珅这样文武双全、工作能力极高、聪明且胆识过人的满洲人么?

于是乾隆立即升和珅为御前侍卫(贴身保镖)。

第二种说法:

薛福成在《庸盦笔记》中记载:

有一次,乾隆帝准备出外巡视,叫侍从官员准备仪仗。官员一下子找不到仪仗用的伞盖。急得不知道怎么才好。乾隆帝非常生气,眉头一皱,龙颜大怒,说道:“虎兕(sì)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官员们听到皇帝责问,吓得张口结舌。这时和珅说了:“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和珅的大意是说,是守卫的责任。后面的故事,与前面第一种说法相同。

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林汉达先生在他所著的《上下五千年》中持这种说法。

第三种说法:《归云室见闻杂记》中记载:

和珅一生的转折点是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这一年乾隆皇帝巡幸山东,和珅扈从。乾隆皇帝喜欢乘坐一种骡子驾驭的小车,“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有一天,碰巧和珅跟这种小车随从侍卫,于是有了君臣二人的下面一段对话:

上问:是何出身?

对曰:文员。

问:汝下场乎?

对曰:庚寅曾赴举。

问:何题?

对曰:孟公绰一节。

上曰:能背汝文乎?

随行随背,矫捷异常。

上曰:汝文亦可中得也。

其知遇之恩实由于此。

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说的是乾隆皇帝问和珅是什么出身,和珅回答说是学生。乾隆皇帝又问和珅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和珅又回答说曾经参加庚寅年(1768年)的科举考试。乾隆皇帝又问和珅当年考试的题目是什么,和珅回答说是《论语》中的《孟公绰》一节。乾隆皇帝又问和珅,能否背诵下来当年他在考试的时候所写的文章。和珅于是随行随背,矫捷异常。乾隆皇帝就对和珅说,你的文章也是可以考中举人的。和珅的机遇实际上由此开始。

孟公绰是春秋时期一个以清廉而著称于世的人,是孔子心目中的完人形象。但是,孔子认为他这样的人只能适合做一些大国的世家大族,如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而不适合做一些小国如滕、薛这样的很小的小国的栋梁之臣。所以,才有了孔子下面的一段话(参见《论语孟公绰》):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这是孔子本人对孟公绰的个人评价。

我国当代著名满学家阎崇年在他的《清朝皇帝列传》(紫禁城出版社)里面持此种看法。

不管以上三种情况哪一种是真实可信的,它们都反映了一个基本的史实:和珅得到乾隆皇帝的宠信即是很突然的、也是很必然的。这是为什么呢?

说其很突然,实际上是说和珅受宠的偶然性。偶然之间的一次君臣谈话,就奠定了和珅迅速升迁的基础。这真是历史的偶然。

说其很必然,实际上是说的必然性。

和珅受宠发迹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从上面的三段野史上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和珅受宠发迹的共同原因:

第一:学识渊博。和珅在上学读书的时候非常用功,被别人发现是一个人才,那是早晚的事。和珅受宠于乾隆皇帝,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第二:出身满洲。不管怎么说,和珅毕竟出身于满洲正红旗。这是他受宠发迹的最基本的条件。在学问同等的条件下,皇上当然喜欢满洲人而不是汉人啦。

第三:相貌堂堂。不管怎么说,和珅也是当时号称满洲第一俊男,长得很酷的。在学问、民族同等的条件下,皇上当然喜欢长相漂亮的满洲人啦。

第四:聪明伶俐。不管怎么说,和珅的所作所为也是属于聪明伶俐、见机行事、干练潇洒,能够随时把握住机会的人。在学问、民族、相貌同等的条件下,皇上当然喜欢聪明伶俐的人啦。

第四种说法:

这第四种说法是最为传奇的。

说的是和珅是雍正爱妃转世,与乾隆有宿缘。

乾隆快到20岁那年,有一次进宫,经过父皇雍正的一个妃子身边,看见她正在对镜梳头,游戏心起,便突然从后面捂住了她的眼睛。该妃不知道身后是太子,大惊,顺手便拿起梳子向后边打去,正中乾隆的额头。

第二天,雍正皇后看见乾隆额头上有伤痕,逼问出这一情形,大怒,认为是这个妃子调戏太子,马上将她赐死。年轻的乾隆非常害怕,想为此妃辩白,但又不敢这样做。犹豫再三,束手无策。后来他跑到书房,以小指染上朱色,返回妃子的住所,见到她已经上吊,但还没有气绝,便在妃子颈上点了朱色,说:“我害了你!如果魂魄有灵,20年后再相见吧。”

当和珅引起乾隆注意的时候,乾隆发觉和珅似曾相识,一再思之,想起来和珅的容貌跟那个死去的妃子相似,密召和珅觐见,令其靠近御座,俯视其颈,竟然发现当年的指痕似乎犹在,于是乾隆便默认和珅是父皇爱妃的后身了,对他倍加爱惜。

这个故事没有多少可信度。相信并且采纳这个观点的一般是西方人的著作,诸如佩雷菲特所著的《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之类。不过,这个故事中透露出乾隆与和珅的那种若有若无的同性恋情感,倒似乎不是不可能的。

清代官场多有好“男风”的陋习,乾隆未能免俗也应该是正常的现象。乾隆喜好俊秀之人应该是可能出现的现象;而和珅本人,也正如我们前面所叙述的那样,正是一个相貌英俊潇洒的美男子;而且和珅本人聪明伶俐,受到乾隆异常宠爱,也是可以理解的。御史钱沣就曾经指责和珅办公地点过于接近皇帝的住所。

不管上述四种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不管这第四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但是和珅由此迅速发迹了是真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和珅本人从此以后就迅速地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不管怎么说,从此以后,和珅终于可以大展才华、充分发挥他的才能了;从此以后,和珅终于可以让发现他是个杰出人才的“伯乐”英廉等人放心了;从此以后,和珅终于可以让他的妻子冯氏安心地在家生活了;从此以后,和珅也终于可以使在上学期间看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了。

和珅在此后的几年里迅速升迁,官位不断变化。

三个完全不同的和珅

我们现在的影视节目中播出的清宫戏,大多数演的都是康乾盛世时期的事。在这些作品中,和珅是所有描写关于乾隆时代的影视作品中的第一重要角色。

但是,细心的观众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关于和珅的表演就会发现,这些影视作品中的和珅居然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

一种是在《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由著名演员王刚主演的和珅,是一个完全的反面角色:他靠溜须拍马为生,不但自私,而且极端贪婪。

另一种是在《乾隆王朝》中由演员陈锐主演的和珅,是一个完全的正面角色:他忧国忧民,公而忘私,是所有正直人士的好朋友,是一个高大全式的正义者的化身。

不但如此,这两种完全不同角色的和珅的身边人物,他们与和珅的关系,也居然是完全不同的:

在《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刘墉、纪晓岚分别是各自影视剧作品中与和珅斗智斗勇的英雄,是一心为民除害、努力维护国家与朝廷正义的正直大臣。

另一种是在《乾隆王朝》中,刘墉、纪晓岚又分别成了努力协助国家的栋梁和珅维护国家与朝廷正义的、与不法分子做斗争的两个普通的正面角色形象。

这两种完全不同角色的和珅,两种完全不同的刘墉、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哪一个才更加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呢?

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记载吧。

通过查阅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以《清史稿》为代表正史中、还是在我们现行的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所有的教科书中,和珅这个角色,都是一个完全一面倒的形象,完全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反面教员的形象。

通过这些历史书籍的记载,我们知道了他的家产,至少价值清朝十五至二十年收入的总和;通过这些历史书籍的记载,我们了解了大清朝、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晚期的中国社会惊人的腐败现象;通过这些历史书籍的记载,我们似乎懂得了中国社会到了近代以后落后挨打的深刻的历史原因—似乎这一切,都要由和珅负责—至少,他要负一定的责任。

但是,如果我们的读者稍微细心一些,就会发现很多问题。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正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胜利者在书写历史的时候,本身就是带着有色眼镜书写的;他们一定会为自己避讳,这样就会使真实的、已经过去的历史发生扭曲和变形,从而使他们记载的东西失去某些历史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因此,我们可以据此判断,以《清史稿》为代表的正史上对于和珅的记载本身就很有可能是不真实的,是不可信的,很有可能就是对和珅的栽赃、陷害。

如此说来,《乾隆王朝》中由演员陈锐主演的和珅,还真的有可能是历史的本来面貌了。《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由著名演员王刚主演的和珅,还真的有可能是对于和珅的诬蔑和陷害了。《乾隆王朝》中由演员陈锐主演的和珅,《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由著名演员王刚主演的和珅,以《清史稿》为代表的正史上的和珅,到底三者孰是孰非?到底三者谁更加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呢?

历史上关于和珅的疑问简直是太多了,除了上面说到的之外,还有许多许多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史学工作者们解答:诸如和珅的家产到底有多少?为什么不同的史学工作者有着不同的答案?他最后被赐身亡到底与他巨额的家产有什么关系?

和绅的朋友:什么样的人才够资格?

我们有的读者经常看一些各种戏说的影视剧作品。在关于和珅的影视剧作品中,王刚主演的和珅,虽然滑稽,但是给我们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是和珅是一个大贪官;可是,在《乾隆王朝》中,由陈锐主演的和珅却是一个悲剧形象,他铁面无私、一心为国、为民、为皇帝着想,完全是一个清官形象。两个不同的人主演的剧作中的和珅完全不同,哪一个才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呢?

王刚主演的影视剧作品很明显走的是戏说的路子。从他主演的影视剧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乾隆朝,真正的敢于与和珅斗智斗勇的正直大臣实在是太少了,好像只有刘墉、纪晓岚、王杰、董诰、海升等极少数的人,还有很多年前的一部电视剧中《木鱼石的传说》中的主人公王尔琢也是从侧面与和珅斗智斗勇的正直大臣;而其他的绝大多数的大臣呢?他们或者是和珅的帮凶,助纣为虐;或者是骑墙派,态度模棱两可。

我们不禁要问,这是真实的么?

刘墉、纪晓岚、王杰、董诰、海升、王尔琢等人是否真正与和珅斗智斗勇过,我们先暂且放在一边不提。但是最起码有一点,这些影视剧作品所反映的这种现象却是真实可信的,是符合平常我们所说的正史的记载的:第一,在乾隆朝,和珅是个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贪官;第二,在当时,真正敢于与和珅斗智斗勇的正直大臣不但真的很少,而且很难成功;第三,在当时,和珅的亲信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与和珅或助纣为虐、或沆瀣一气,很有市场。

而《乾隆王朝》这部作品很明显走的是正说的路子。但是,在我看来,它似乎离我们所说的正史太遥远了,遥远到了我非常吃惊的地步了。当然,这部作品的编剧如此正面刻画和珅,把和珅刻画成为一个悲剧形象,刻画成为一个铁面无私、一心为国、为民、为皇帝着想的清官形象,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可言。毕竟,历史,尤其是正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嘉庆皇帝讨厌和珅,这是历史事实,而和珅最终被嘉庆皇帝赐死,这也明确无误的记载在正史当中。因此,正史中的和珅有被栽赃陷害的可能,这个推理也是很符合逻辑的。

这部作品也有它很真实的一面:第一,这部作品中的两个皇帝的形象(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非常真实,他们喜怒无常,思想很保守,皇权思想严重又拒绝对外开放;第二,和珅很有些本事,很会为皇帝着想,后来也很会为自己着想;第三,乾隆皇帝宠信和珅,而嘉庆皇帝讨厌和珅。但是,《乾隆王朝》这部作品对于历史事实的刻画,不真实的一面简直是太多了;而且,有些很明显、连《乾隆王朝》也不得不承认的、不利于和珅的历史事实,《乾隆王朝》也要为和珅进行辩护,但是这些辩护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关于这些内容,我们后面再做简要说明。

两部戏也有共同点:就是从和珅的角度讲,与他同朝为官的大臣主要有三类:一、和珅的朋友;二、和珅的对手;三、旁观者。

对于这三类人,和珅都是如何对待的呢?尤其是他是如何选择朋友的呢?选择朋友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他的对手又都是些什么人?什么人才能够成为旁观者?

从本章开始,我们就将探讨一下和珅是如何处理与他同朝为官的大臣的关系的,也就是和珅的用人之道。

从前面的叙述中,我们得知,和珅的朋友实在是太多了。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和珅的朋友,除了他的家人和琳、他的家奴刘全之外,还有汪如龙、吴省钦、吴省兰、苏凌阿、福长安、国泰、伊江阿等等很多很多的人。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和珅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呢?

和珅选择朋友,不但有标准,而且他的标准还很严格。

凡是他选中的朋友,一般都符合下面四个基本条件。

第一个基本条件:与自己的经历背景基本相似的人。

我们为人处世,都知道,经历背景基本相似的人,共同语言似乎更多一些,他们更容易成为知心的朋友。

从前面的叙述中,我们知道,和珅的经历背景有两点应该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

一是和珅的童年时代很不幸。

和珅三岁丧母,九岁丧父。从小和珅兄弟二人只能寄人篱下,每天看继母的白眼生活,可谓童年家门不幸。

当然,这也养成了和珅拥有独立的人格。孟子曾经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们往往是这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使人痛苦,也催人奋进。自立、自信、自强、谨慎、工于心计,这是和珅一生事业的起点,也是和珅最终能够得到乾隆皇帝喜欢的重要原因。

历史上,自幼或丧母、或丧父、或父母双亡而能成就大事业的人太多了。这些伟人,不但经历过更多挫折,而且经历了更多思考,还要时时留心,并给予自己信心以面对更多的挫折。

远的不说,仅就清朝而言,努尔哈赤10岁丧母,皇太极12岁丧母,顺治皇帝福临6岁丧父,康熙皇帝8岁丧父、10岁丧母。上述诸人哪一个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所以,这样的人出了成绩,更加值得人们的尊敬。

乾隆皇帝喜欢和珅,很大程度上是在回忆和认同大清朝艰难的创业历程。

当然,这样的人如果走向人生的另一个方面的话,那他们对于社会的危害就会更大。很多脆弱的人承受不住生活中接二连三的打击,有的人忿恨,恨他人,恨社会,恨命运,进而报复,甚至变态,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和珅就是上述两个方面结合的典型:既很有工作能力,又贪婪成性。

二是和珅参加科举考试没有中举。

和珅经过了几年咸安宫官学的学习,又得到了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英廉的赏识。在结婚后不久就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是没有中举,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毕竟,和珅是太有才了。

有才能的人科举考试不能得中,这不能不说是和珅的悲剧。不管你和珅再有才能,你还是不能得到朝廷中很多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官宦之路的大臣的肯定。肯定了和珅,就等于是在否定自己。这也迫使和珅在朝廷中只能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心智,认真研究皇帝个人的好恶,投其所好,步步高升,从而走上了人生的邪路,最终落得个十分悲惨的下场。

有才能的人科举考试不能得中,这也不能不说是大清朝的悲剧。历数两百九十六年的大清朝,多少有才能的人都被这可恶的八股取士制度吞噬了生命。即使没有被吞噬了生命的人中,又有多少人能生活的幸福、或是能够充分地为国家效力呢?曹雪芹、吴敬梓、蒲松龄等没有在科举考试中胜出的人的作品,哪一篇不是一字一血的充满着对于八股取士制度的谴责的呢?而通过这八股取士制度胜出的人中又有多少是有着真才实学的呢?

有才能的人科举考试不能得中,这更不能不说是在中国已经盛行了千年的科举制度的悲剧。早在隋唐时期,曾经被人誉为“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科举制度,本意是通过考试选拔更多的普通地主阶级中的人才来为国家效力,是一种巩固统治的好办法。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它却走上了反面,只能选拔庸才和顺民,不能真正选拔人才为统治者所用。1905年,这被伏尔泰等西方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甚是称赞的制度最终被历史舞台淘汰了。

和珅选择朋友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幼年遭遇不幸科考又未成功的人尤其是科场失意的读书人。这些人更容易成为他的密友。

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过的汪如龙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汪如龙这个盐商只是个商人,其实不然。汪如龙本系世代书香,祖父于康熙时放过道台,父亲于乾隆初年也当过知县,后来辞官归隐,追随名闻天下的郑板桥学习书画。汪如龙亦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可惜汪如龙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皆名落孙山,而家中余钱无多,乃弃文从商,逐渐成为江南大贾。但是,你汪如龙再有钱,也是社会的底层。封建社会里,“仕、农、工、商”四个阶层,你商人再有钱,也是社会的最底层,也永远不会让人看得起。所以,作为汪如龙来讲,他还是要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商人身份。这时,他想到了和珅。

和珅随乾隆南巡时,受尽汪如龙尊崇,而且,汪如龙很会讨皇上欢心,和珅有意拉拢他,道:“你我俱为读书人,又同科场失意,同是天涯沦落人,一起共创大业吧!”汪如龙也知道自己如能入得和珅门下,不但荣华富贵,权力美色皆入己囊中,于是道:“学生有先生为师,真乃如沐春风,岂敢不肝脑涂地以报先生?以后祈望先生多加照顾,多加栽培。”和珅满口应诺。就这样,汪如龙拜在了和珅门下。

除汪如龙外,严格说来,吴省钦、吴省兰兄弟二人也是符合这第一项基本原则的。

吴省钦、吴省兰原来曾经做过咸安宫官学的老师。虽然他们满腹经纶,但就是久考不中。他们的学生和珅一举成名后,他们兄弟二人就想通过走和珅这条捷径,达到科考蒙混过关的目的。而此时的和珅兄弟二人正在培植党羽,也急需吴省钦、吴省兰这样满腹经纶的人为自己出谋划策。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吴省钦、吴省兰听说这一年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是和珅后,就参加了顺天府的乡试。两个人首先双双登门去拜见和珅。一见面就双膝跪倒,称和珅为老师,自称门生。和珅身为乡试的主考官,而吴省钦、吴省兰兄弟参加乡试,考试的人称主考官为老师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和珅当之无愧。就这样吴省钦、吴省兰兄弟摇身一变,由和珅的先生变做了和珅的门生。既然是门生,乡试中自然要多多照应,和珅就把他猜到的试题告诉了他们。

顺天府乡试的考题是由皇帝亲自拟定的,在《四书》范围内出,一般是由内阁向皇帝呈上一部《四书》。由皇上据《四书》中的句子命题。然后,再加以密封,交给内阁。和珅是怎样猜到试题的呢?

野史上说,原来,乾隆把题目拟好之后,交给身边的太监,由太监捧着密封的题目交给内阁。和珅早就等在路上,拦住他,问他皇上命题时的情况,太监说皇上翻阅《论语》第一本,等到快翻完的时候,才面露微笑,奋笔直书。和珅由此推断,考试的题目一定在《论语》“气醯”一章中。

醯,是我国古代对于醋的别称。我们今天称呼山西人为“老醯”的醯字实际上就是这个字。《论语公冶长》篇里面记载,“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气醯焉,气诸其邻而之。’”微生高是孔子的学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爽直?有人向他要点醋,他家没有,不直说没有,却到邻居那里讨来一点给别人。”“气醯”中嵌着“乙酉”两个字,而乡试之年恰好是乙酉年,凭他对乾隆的了解,皇上一定是以此为题目。

和珅当下就让吴氏兄弟多多留心《论语》“气醯”章,自然不会有错,吴省钦、吴省兰大喜过望。乡试过后,题目果然不出和珅所料,他们二人都考中了举人。自此,他们二人就成为和珅的死党,官运亨通,直到和珅倒台之后,他们才被罢免。

通过此种方法,和珅还拉下不少人马聚集门下。《清史稿》上记载,在和珅被抄家的时候,家里门客、奴仆有上千余人,宛然有战国孟尝之风。

第二个基本条件:官员中的无能之辈。

这里就有三个问题:第一、在当时的官员中,无能之辈多还是有能之辈多?第二、官员中的无能之辈为什么会找到和珅?第三、和珅为什么会收容这些官员中的无能之辈作为朋友?

首先我们回答第一个问题:在当时的官员中,无能之辈多还是有能之辈多?

当然是无能之辈多啦。我们不否认在当时的情况下,通过八股取士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也有一些人才,诸如刘墉、纪晓岚、王杰、董诰、阿桂等人。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通过八股取士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些诸如兵部、户部和工部侍郎的苏凌阿等无能之辈。

现在我们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官员中的无能之辈为什么会找到和珅?

其实原因很简单,官员虽然无能,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理想,没有欲望,他也想往上爬不是?可是自己又没有往上爬的资本,怎么办呢?只能是靠自己溜须拍马向上升迁。要溜须拍马,就要找到合适的对象。

这个人必须符合下述条件:

第一、只认钱不认人的人。不管我是谁,只要我给你好处,你就会给我办事,给我提供升迁的机会,所以这第一个条件就是这个人必须是只认钱不认人的人;

第二、这个人还必须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否则的话,我给了你好处,你也想给我办事,也想给我提供升迁的机会,可你没有这个能力,也是白搭不是?所以这第二个条件就是这个人还必须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而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人呢?诺大的乾隆朝只有和珅一人而已!

现在我们回答这第三个问题:和珅为什么会收容这些官员中的无能之辈作为朋友?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正是因为这些官员无能,又有往上爬的欲望,所以,只要你给他提供升迁的机会,他就会心甘情愿地听你和珅的话,就会心甘情愿地替你和珅办事。这些官员虽然无能,可只要你告诉他,某件事具体怎么办,他还是会办的。

与此对应的是,那些很有能力的官员,正是因为他有能力,他可以不依靠你和珅就能升迁,他只要凭借自己的真实本领就能升迁,那他凭什么要心甘情愿地听你和珅的话?他又凭什么要心甘情愿地替你和珅办事?

官员中的无能之辈而被和珅收容为朋友的代表性人物就是苏凌阿。

苏凌阿这个人其实也比和珅大很多岁。苏凌阿是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六年时的举人。但是因为他这个人太没有本事,所以在官场上一直是久不得志。直到和珅崛起后,苏凌阿才看到了自己升迁的机会,于是苏凌阿不断地巴结和珅。和珅呢,也是看到了苏凌阿这个人肯听自己的话,所以也不断地在乾隆皇帝面前说苏凌阿的好话,后来苏凌阿就当上了兵部、户部和工部三个部的侍郎(侍郎,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国务院某部的副部长)。

此时的苏凌阿虽然身为三个部的侍郎,手握大权,却并不称心,因为在朝中为官远不像做个地方上的总督巡抚那样容易榨取钱财。便又向和珅送了一份重礼求和珅为他觅个总督的职位坐。

和珅也果然没有令他失望,奏明了乾隆皇帝,说苏凌阿为官如何清廉,办事如何精明干练,足以担当一方大任。果然,不久以后,乾隆就委任年迈无能的苏凌阿为两江总督。苏凌阿心满意足地到了任上,当地的提督、学政、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一齐前来拜见这位新任的总督,苏凌阿厚颜无耻,对每位前来拜见他的属员,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上厚恩,命余觅棺材木来了”,当面向属下索要钱财。

后来,在嘉庆二年(1797年),苏凌阿在和珅的保举之下,居然又升为大学士,兼署刑部尚书(相当于公检法三个部的正部长)。直到和珅被诛后,他才被迫退休守陵去了。《乾隆王朝》这部电视连续剧也印证了这一点,和珅看中的尽是些投机取巧、慷国家之慨、大赚昧心钱之人如王亶望、普道昭等。

第三个基本条件:曾经因为各种罪错但被自己抓住的人。

大清朝的官场之中,其实是很黑暗的,不但裙带关系非常严重,而且贪污腐败非常盛行。

裙带关系严重、贪污腐败盛行,是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不能避免的现象。

就说这个裙带关系吧。毕竟,从夏朝开始的中国历史,直到清朝灭亡,都是家天下,都是一个家族的天下,皇帝都或是父死子继、或是兄终弟及,没有什么让贤之说;而他们手下的大臣,也一个个都是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的后代能够世代为官打下基础。尽管是盛世王朝也是如此。而我们所说的科举制度,只不过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的补充而已。

再说这个贪污腐败。既然是家天下,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法律的缺失:这个社会就一定是一个“人治”社会而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人情”高于“法律”的现象就一定会普及,“法律”在“人情”面前就一定会黯然失色。所谓的“法律”,就很难制止贪污腐败。尽管康熙、雍正、乾隆等人都是所谓的我们常说的有道明君,尽管康熙、雍正、乾隆等人都曾经为此做出过不懈努力,尽管他们也都想让大清朝延续长久,但是他们一样不能制止住官场中的黑暗,一样不能有效地阻止大清朝的衰落和灭亡。

只要是家天下,这个朝代就不能解决裙带关系严重、贪污腐败盛行的问题,这个朝代的灭亡就只能是时间问题。

和珅的众多党羽之中,就有很多都是本身就有贪污腐败污点的人。

这里就有三个问题:第一、曾经因为各种罪错但被和珅抓住的人,是否还有可能被和珅救出苦海?第二、曾经因为各种罪错但被和珅抓住的人还有利用价值吗?第三、和珅如何收容这些曾经因为各种罪错但被和珅抓住的人作为朋友?

现在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和珅收容很多本身就有贪污腐败污点的人作为朋友和心腹?这可能吗?这也太胆大包天了?!

诸位有所不知,要说起来呢,这些有贪污腐败污点的人按照《大清律》来说呢,是该受到严厉处置的,即使身为一人之上、万万人之下的和珅按《大清律》的要求来说,不但不应该收容他们为朋友和心腹,即使是简单的收容,也应该是犯了窝赃罪,也应该是会受到严厉惩罚的。

但是,诸位,别忘记了,这是大清朝的天下,是人治的时代而不是法治的时代。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封建朝代,都是人治大于法治—不管它是秦汉、唐宋还是元明清,都是如此。在这样的朝代,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皇帝一人说了算,根本从来就不存在什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问题。“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能是封建社会的人们的一种善良美好的愿望而已。

我们看看任何一部正史,里面都有大量的官员犯罪、而皇帝任意改变刑期的现象出现。远的不说,就说与和珅同朝为官的纪晓岚来说,也曾经因罪被发配新疆充军,但是后来乾隆皇帝因为找不到陪他应和的诗人而又急急忙忙把他接回了北京而恕他无罪。不过,关于纪晓岚发配新疆乌鲁木齐戍边一事,《乾隆王朝》虽然也写到了这一点,但是写的却完全不是历史事实。

在《乾隆王朝》中,纪晓岚发配新疆的原因似乎是纪晓岚为了避开乾隆皇帝的两个儿子接班之争,所以他被发配新疆乌鲁木齐的时间按照推算应该是在乾隆皇帝准备确立接班人前后,也就是应该是在1794年左右。但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却是纪晓岚因为自己的亲家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贪赃枉法而受到牵连于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被发配新疆的,这一年和珅18岁。到了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就又回到了京师,这一年和珅20岁。而这个时候的和珅还远远没有登上大清朝的政治舞台呢!

而与和珅、纪晓岚同朝为官的刘墉犯罪后,乾隆皇帝只是看在刘墉的父亲刘统勋的面子上给予降职处理而已,而且居然还在刘墉降职离京外任之前亲自写诗相赠。这是多么大的面子呀,这哪里是在处罚犯罪分子呀,简直就是在鼓励犯罪嘛。

也正是因为如此,和珅才敢公然藐视法律于不顾,收容那些本身就有贪污腐败污点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和心腹。因为他知道,这些人随时还会被乾隆皇帝赦免的,与其让这些人因被乾隆皇帝赦免而感谢皇帝,还不如在自己直接查处的时候就替这些犯罪分子遮掩一些而让他们终生感谢自己。

现在我们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曾经因为各种罪错但被和珅抓住的人还有利用价值吗?

当然有利用价值啦。而且价值还不小呢。这种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最起码少了一个对手,多了一个朋友;

第二、还有可能少了不止一个对手,多了不止一个朋友;

第三、使得自己的消息更加灵通。

比如,我们在上一章中说到的在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因为贪污而被大学士阿桂与和珅的弟弟和琳查处的杭州织造盛住就很有利用价值嘛。毕竟,他是皇帝的小舅子呀。最起码,他的消息是灵通的呀。而且,后来的事实证明,乾隆皇帝在一年多以后又重新起用盛住担任杭州织造了呀。想一想,可亏在如何处理盛住的问题上和珅的弟弟和琳高抬贵手,盛住与和珅、和琳兄弟二人成为了朋友;否则的话,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岂不是多了一个十分厉害的对手么?

现在我们来回答第三个问题:和珅如何收容这些曾经因为各种罪错但被和珅抓住的人作为朋友?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枪口抬高一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呗。

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提到的王亶望等人就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例子。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乾隆三十九年,陕甘总督勒尔谨向乾隆奏报:“陕甘两省,年年不寸,大旱异于地方,又加上土地瘠薄,百姓贫困窘迫,若年年依靠国家,累及国库,臣等内疚,不如在甘陕实施捐监,全民交纳米麦,以此换得国子监生,得利应试之官。”也就是说,为了当地百姓能够活命,又不需从国库中调拨银两,只好命令那些想取得监生资格的读书人交纳粮食,以此来换取监生身份,实际上就是把监生的身份明码标价向外拍卖了,乾隆明知这一办法不是长久之计,可是情形紧急,也就只好如此了,遂命浙江布政使王亶望远赴陕甘主持此事。结果,此后连续三年,陕甘奏报,连年旱灾,共有十五万人因捐粮监生,从帐面上看,所捐的粮食已经超过了六百多万石,实际上旱灾是假,各级官员全都以旱灾的名义将捐粮侵吞,中饱私囊,就连乾隆特派去主持此事的御史王亶望也贪污巨大,他在给乾隆的奏报中还遮掩事实,虚假汇报:“连年监粮太多,致使仓库充盈,装纳不下,拟另建新库二十座,特奏请皇上拨银。”乾隆拨给他十六万两银子,用于建造新库,没有粮食,建什么新库,这十六万两银子当即被各个贪官污吏瓜分干净了。

皇帝不知道陕甘实情如何,就命和珅来到陕甘视察。和珅下车伊始,勒尔谨、王亶望等率几百名官吏豪绅迎接,和珅一见当地官员的表情,就对陕甘捐监的事猜到了十之八九,很快就将勒尔谨、王亶望等人收入帐下。

当然,勒尔谨、王亶望等人最终事发而被诛杀,是在乾隆四十六年,也就是1781年的事了。关于王亶望等人最终事发而被诛杀,《乾隆王朝》与《铁齿铜牙纪晓岚》两部电视连续剧有着截然相反的说法。

在《乾隆王朝》中,关于王亶望等人的描写是这样的:先是和珅发现王亶望是个人才,于是向乾隆皇帝推荐了王亶望,王亶望被提拔;后来和珅发现王亶望贪赃枉法,于是又主动向皇帝揭发检举,王亶望被杀。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首先向皇帝揭发检举王亶望的人又成了纪晓岚了。

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呢?哪一个都不真实,都是假的。

最早揭发检举王亶望的人是大学士阿桂和陕甘总督李侍尧,最早审理此案的是刑部侍郎杨魁如和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陈辉祖。最终审判王亶望的人是在热河行在的所有大臣。

因此,在王亶望这个案件中,既与和珅没有什么关系,也与纪晓岚没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话已经与和珅的用人之道离题太远了。话说回来,每当各地出了重大纰漏,不待乾隆指派和珅也会主动请缨,远赴云南调查李侍尧的案件;出巡西部为乾隆建选行宫。每一次都让他志得意满,决不会空手而归;多次的出巡,也让各地方官都亲自领教了他的权倾朝野,贪婪无度,更多的人开始依附于他,成为他的忠实爪牙。

第四个基本条件:重要官员的家人。

这里就有三个问题:第一、什么人才是重要官员?第二、重要官员的家人为什么会投靠和珅?第三、和珅为什么会任用这些重要官员的家人作为朋友?第四、和珅任用这些重要官员的家人作为朋友的效果如何?

首先我们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人才是重要官员?

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真要回答起来确是很不容易。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一品官员就是重要的官员,也并不是所有的封疆大吏就是重要的官员。这里所谓的重要官员实际上指的是那些祖孙几代均为高官且世代受皇帝重用的官员。我们仅以乾隆朝时期与和珅相关的官员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

有的读者会想起两个人,刘墉和纪晓岚。他们是重要官员么?

我们先说纪晓岚,他不是重要官员。因为,他的出身还不如和珅呢!他是一个汉人,一个普通的汉人,他出生在河北(那个时候叫直隶)献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点靠山也没有。和珅,他好歹也是一个满洲人吧?他的父亲好歹也是个福建都统吧?他的家庭要比纪晓岚的家庭强多了!

再说刘墉,他是重要官员。为什么呢?因为刘墉的家庭就是祖孙几代均为高官且世代受皇帝重用的官员。刘墉的爷爷刘棨在康熙年间官至四川布政使;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二年进士,在乾隆年间曾经担任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刑部尚书、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兵部、上书房总师傅等官职;刘墉本人又是乾隆十六年进士,内阁学士、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您想想,这样的人是不是得罪不起?是不是重要的官员?

除了刘墉之外,还有什么人是重要官员呢?傅恒、阿桂、永贵、四川总督文绶等人都是重要官员。

傅恒这个人我们知道,他是乾隆皇帝的小舅子;他的四个儿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也都是朝中重要官员;尤其是福隆安、福康安二人,福隆安是乾隆皇帝的驸马爷,福康安又是朝中最为重要的官员。

阿桂,我们前面多次说起过,此处从略。其父是大学士阿克敦。

永贵,与阿桂并称为乾隆朝“二桂”。其父布兰泰,雍正年间为江西巡抚;永贵本人官至吏部尚书、参赞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协办大学士;其子伊江阿,官至山东巡抚。

四川总督文绶本身并不是重要的官员,可他是刘墉的老上级,他的儿子是谁呢?国泰。这个人我们后面会讲到。

其次我们来回答第二个问题:重要官员的家人为什么会投靠和珅?

重要官员的家人投靠和珅,必然有他的理由。这些理由一般不会超出以下几点:

一、自己不学无术,自觉不能为祖宗争光,不能做出光宗耀祖之事业,可是又于心不甘。这样的人诸如傅恒的儿子、福康安的弟弟福长安之流。

二、自己真心的非常钦佩和珅的才能和学识。不管我们如何评价和珅,和珅的才能和学识应该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充分肯定的。那个时代就有很多人真心的非常钦佩和珅的才能和学识。比如,和珅发现并且保留了《红楼梦》书稿,就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尤其是得到了永贵的儿子伊江阿之流的钦佩和赞赏。

说起和珅发现并且保留了《红楼梦》书稿一事,我们都知道,是和珅发现并且保留了《红楼梦》书稿。但是,他是怎么样发现并保留《红楼梦》一书的呢?

原来,和珅发现《红楼梦》极为偶然。在和珅做《四库全书》的总裁、主持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曾经向天下征集书籍。有人把自己得到的手抄本《石头记》献给了和珅。和珅看了以后觉得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但是又怕乾隆皇帝认为是反书。他就想,我怎么办呢?正好,当时,乾隆皇帝特别敬重的皇太后身体不舒服,干脆,我采取曲线救国的办法吧!我借看望皇太后之机,每天读一段《石头记》中的内容给皇太后,皇太后听了之后肯定动情。结果正如和珅所料的那样,皇太后不但果然每天都让和珅给她读上一段《石头记》外,还要求乾隆皇帝允许出版界将这本书刻版印刷。乾隆皇帝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答应了皇太后的要求。这本书后来就以《红楼梦》的名字出版发行了。

伊江阿原本就是和珅的死党,他原本就非常钦佩和珅在诗歌方面的才能,两个人常常以诗歌相和。《红楼梦》出版发行之后,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更为密切了。尽管永贵曾弹劾过和珅,伊江阿一直都对和珅死心塌地。

三、自己不但不学无术,而且经常替家人惹是生非,需要和珅的帮助。这样的人诸如四川总督文绶的儿子国泰。

国泰从小生长在锦衣玉食的温柔乡中,养成了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性格,脾气暴烈,不学无术,经常替家人惹是生非。清人洪亮吉在他的著作中说国泰:“性暴戾,妻子仆隶皆若一日不可共居。”“国盛怒时,或至扑妻子、刃仆隶。”这样一个人就连他的妻子都到了不能与他共居一日的地步,换做别人,是无论如何不会与他结交的,可是和珅从不轻视国泰,而且尽自己所能全力以赴帮助国泰。因此国泰对和珅大有知遇之感,也尽心尽力为和珅张目。

现在我们回答第三个问题:和珅为什么会任用这些官员的家人作为朋友?

和珅任用这些官员的家人作为自己的朋友,最大的好处就是使得这些重要的官员永远不敢弹劾自己。比如,阿桂、永贵、福康安、刘墉等人一直都想弹劾和珅,可是一直心存顾虑,而不敢弹劾。

现在我们回答第四个问题:和珅任用这些重要官员的家人作为朋友的效果如何?

一个最为重要的效果就是和珅通过此举,促使一些潜在的对手迅速成为了旁观者。如终傅恒、福康安父子二人之世,他们都没有弹劾和珅;永贵一生也只弹劾过和珅一次,还被自己的儿子首先向和珅告了密而没能成功。

另外一个效果呢?和珅增加了一些死党。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吧。

一个例子是关于伊江阿的。

嘉庆四年,乾隆病逝,伊江阿写信慰问和珅而不是慰问嘉庆皇帝。可见对和珅一片忠心,嘉庆也看出来了,很生气地说:“本日伊江阿由驿递到奏折,有寄和珅节哀办事等语。而于朕遭罹大故,并无一字提及,即以常情而论,寄书唁问,自当以慰唁人子为重。在伊江阿于和珅再三劝以节哀,而于朕躬反照常,具一请安之折,转将寻常地方事件承奏,不知是何居心。昨吴熊光一闻皇考升遐之信,即专折沥陈哀悃,敦劝朕躬,情间真切,似此方合君臣之义。吴熊光系汉人,又只系布政使,尚有良心。伊江阿身为满洲,现任巡抚,又系大学士永贵子,且曾在军机处行走,非不晓者可比,乃竟如此心有膜视,转于和珅慰问殷勤。可见伊江阿平日不知有皇考,今日复不知有朕,唯知有和珅一人,负恩昧良,莫此为甚。”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福长安的。嘉庆帝很看重福长安的特殊身份,在最终处置和珅的时候非常希望能把福长安从和珅的阵营中争取过来,但福长安死心塌地,在嘉庆与他谈话时滴水不漏,拒不提供和珅的罪行,嘉庆对福长安也万分痛恨,所以亲政后连福长安一起治罪。

和珅也该知足了。

第三章 真实的和珅

和绅如何努力安抚怒气冲冲的乾隆皇帝呢?

刘墉心想,在皇帝面前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不管自己这件事情自己做得是对是错。如果自己得罪了皇帝,不要向皇帝解释些什么,只有今后小心伺候皇上而已。

如何小心伺候皇上呢?只能是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其他聪明才智诸如诗、词、歌、赋、书法、文章等方面找补找补就可以了。

刘墉心里面想,我善于书法,又善于对对子,不如干脆就从这方面入手哄一哄乾隆皇上开心吧,也让他早些摆脱国泰案之后的烦恼吧。

国泰案后的一天,乾隆皇帝率领几个有文采的大臣去盘山散心。

这几个文臣里面当然有刘墉啦。不是乾隆皇帝想带他出来,而是刘墉太有文采了,只能带上他。不带上他,连个陪自己写字的人都没有—纪晓岚也不行,他文采虽好,可字写得不好。

今天天津市蓟县的盘山因为很像江南的山而很受乾隆皇帝的赏识。乾隆皇帝曾八游盘山,并留下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之句。因此乾隆皇帝每次遇到不开心的事的时候就会想到盘山来散心。这一次,他又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刘墉。

这一次,乾隆爷还带来了一个戏班,在盘山上面的“江山一览阁”的大戏台上唱戏。乾隆皇帝一边听戏,一边思考。忽然心血来潮,要群臣为戏台拟联。某大臣才思敏捷,立即献上一联:“听律吕,点破世态炎凉;见衣冠,描尽人间冷暖。”

应该说,这副对联生动传神地概括了戏曲的艺术规律,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但乾隆觉得它过于文雅。片刻之后,另一大臣交出了第二副对联:“似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是谁。”这副戏联就像绕口令似的,也不太合律,难怪乾隆嫌它粗浅。要求众臣再想一想。此时,戏台上刚好在演《空城计》。诸葛亮端坐城楼抚琴饮酒,司马懿率领大军兵临城下。刘墉见此情景,灵感忽至,撰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六七步如行四海九州。”

乾隆很满意,认为此联平易朴实,雅俗共赏。乾隆皇帝很高兴,命令刘墉立即笔墨伺候,将这幅对联写好。现在这幅对联还在“江山一览阁”的大戏台上。

此时的乾隆皇帝忽然想到了蓟县周围的几个县名很有意思,就说,我给你们出个上联你们对对吧。这上联是:“密云不雨旱三河,虽玉田亦难丰润。”

刘墉一想,乾隆皇帝的上联用了蓟县周围的四个县名。那我也用蓟县周围的四个县名对下联吧。刘墉的下联是:“怀柔有道皆遵化,知顺义便是良乡。”

乾隆爷非常高兴刘墉这个对仗十分工整的对子。

像这类的事情,刘墉做得多了去啦!乾隆皇帝对刘墉的火气也就逐渐地消失了。

但是,还有和珅呢!他会随时提醒皇上的呀?怎么办呢?刘墉如何与和珅等贪污集团周旋呢?

刘墉想到了下面一点:对于贪官,就要投其所好!

有的观众说了,啊?您的意思是说,刘墉要向和珅认输?要向和珅行贿?啊,是啊!不这么着刘墉还能怎么着?与和珅拼个鱼死网破?那是刘墉么?三十多岁出道,当了三十多年官的刘墉?我怎么看着您想象中的刘墉倒像是《水浒传》里面的李逵呀。

这可不是刘墉的风格。

刘墉在国泰案件之后,立即主动与和珅讲和。怎么讲和呢?刘墉想到了自己的字。

说起刘墉的字,刘墉还真是个大书法家。史传其“书名满天下,政治文章皆为所掩。”其书法特点之一是用墨浓重,故人称“浓墨宰相”。貌丰骨劲,别具面目,尤长小楷。与翁方纲、梁同书等人齐名。

和珅久闻刘墉书法之名,总是想要刘墉的字。正好国泰案发生的前些天和珅向刘墉索取字画,但是刘墉借故推脱没有给和珅写。刘墉心想,我何不干脆现在给他写个条幅呢?说写就写。写完了刘墉就主动给人家和珅送去了。

有的人在想,难道刘墉就这么着就完啦?就认输啦?就这么让和珅等人为所欲为了么?

没有,不是这样的。刘墉心想,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必须知道: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刘墉心想,我要等待时机、曲线救国,收拾和珅这个贪官、这个天下贪官的总后台。他也在像别的正直的大臣一样,在等待着新的皇帝即位。我们来看这最后的较量。

慈禧为什么被认为是和珅转世

公元1799年,中国历史上胃口最大的贪官和珅被迫自杀于狱中,死时年仅50岁。他虽然彻底消停了,但是清朝的野史专家、民间艺人却没有消停,一直拿他的故事当原料,不断地编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就连一百多年的慈禧太后也不幸和他扯上了关系,被说成是和珅转世,专门到世上来折腾大清王朝来了,于是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小朋友倒了霉,爱新觉罗家的260年大业就这样被毁了。

可以肯定,这个故事肯定是胡扯,但是为什么一个老婆子和一个大帅哥能扯上关系呢?这得从和珅的临死前的一首诗说起。话说狼心狗肺的和老贪临死之际,不念嘉庆皇帝免了他的凌迟之刑,居然丧心病狂地提笔写了首七言绝句: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啥意思呢?翻译一下就是:我和珅活了50岁,跟做梦似的;现在呢,我死了。但是,我还会再转世回来的,我转世后将把皇帝牢牢地控制在我的手掌心里,诸位可一定要认清楚啊。

和珅本来是表露下自己的不满和复仇心理,但是野史学家们却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最大马力,编出了两段传说。先说前两句,话说同时期的人实在搞不懂和珅为什么那么受到乾隆宠爱,就拿风流情种乾隆说事。故事情节如下:

在乾隆未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年少冲动,看上了老爹雍正貌美的小老婆马佳氏。而马佳氏也对他暗生情愫,两人干柴烈火地后宫着了起来。这对年轻人只知道放火,不知道灭火,烧得后宫乌烟瘴气。皇后钮祜禄氏被熏得差点断气,恼怒万分之下,把小贱人马佳氏于月华门自尽。乾隆恰好不在宫里,知道后马上赶往月华门。可此时乾隆尚幼,皇后不会容许他救下马佳氏,他只好眼睁睁看着爱人死去。

哭完了,伤心够了,心有不甘的乾隆咬破手指,滴血在马佳氏的遗体额头,许愿如果马佳氏能投胎,来世使此印记与乾隆相认。后来,弘历当了皇帝,是为乾隆,可他依然想念马佳氏。苦等二十年,且南巡好几次,始终没遇见额头有红记之人,就在乾隆快忘了这事之际。在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乾隆在侍卫中无意看见和珅,当时和珅不过是世袭之轻车都尉,但乾隆凭和珅额上的红记认定他乃马佳氏投生而成,于是擢升和珅为御前侍卫,值乾清门,并兼任正蓝旗副都统。正因有这一段渊源,在野史中才会传出和珅与乾隆关系不正常,两个是同性恋,不知是哪位史家率先"编撰"了这一故事,总之,这个故事影响极广,后世史家,尤其是民间野史都承袭了这种说法,这就是和珅亡命诗的前两句的最佳解释。

后两句"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就更曲解得离谱了,共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和珅诗中"水泛含龙"用的是夏后龙嫠的典故。大意是说夏朝末年,夏帝从两条龙那求得龙嫠(即龙的唾液),锁在一个椟盒子里,日后代代相传没人敢打开,此椟似像西方传说中的潘多拉魔盒,可周厉王偏不信邪,他打开盒子,里面的龙嫠流出化为玄鼋,玄鼋进入一童女体中,此女无夫受孕,产有一女,是为褒姒,也就是后来周幽王为了博其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女子,也是导致西周灭亡那个褒姒,而"香烟"在古文中是传宗接代的意思,于是乎,有人把两者串联起来,说和珅死后也会化身为褒姒似的女子来祸害大清帝国,这个女人当然就是慈禧了!

另一种说法是说夏桀不但残暴,而且荒淫,他宠爱妺喜和一个半人半蛟龙的女子"蛟妾"。二人不但在一起荒淫无度,而且,"蛟妾"每天还要保持人形,夏桀也一并满足。最终,中国第一个王朝就此断送在夏桀手中,有人便据此解释道,和珅死后要化身为"蛟妾"式的妃子,来祸乱大清帝国。此说与上一说实乃同出一宗,不过典出不同,一为褒姒,一为蛟妾。可以说,实际是解释方法和途径不同。

还有一种说法是"水泛含龙"中的龙不是真正的龙,而是说发大水,在和珅被赐死的头一年,也就是嘉庆三年,河南的黄河决堤,因此,有人对"他日水泛含龙日"意思是说和珅等到下一次发大水时要转世为生,不知是史家的附会,还是历史的巧合,道光十二年,黄河再度在河南决堤,同年十月,一个小女孩哇哇落地,这个女孩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果然,慈禧不负和珅前世重托,想尽一切办法,先是把亲儿子同治逼成了梅毒患者,葬身于青楼,然后逼着干儿子光绪阳痿早泄,死在了自己前面。最后把一个烂摊子扔了小屁孩溥仪,没过4年,大清朝就倒闭了。

无论如何,和珅和慈禧作为清朝的两大历史罪人,一个从财政上腐蚀,一个从政治上腐蚀,二人一前一后让清朝少活了几十年。

和珅的先祖

清朝刚刚建立,入关的时候,和珅的祖先因为跟着清太祖和清太宗不断地打仗,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给和珅他们家留下了一个叫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的职务。

也就是说,和珅一出生,他将来一定就会当官。就会担任三等轻车都尉这个职务。

轻车都尉,是清朝政府为了酬劳功臣、奖励阵亡官弁、推恩外戚,以及嘉奖其他有特殊意义的人员,如优遇孔孟等先圣先贤后裔,封赐前朝功臣子孙等而规定可以世代承袭的爵位之一。清代的世袭爵位制度,分为九级二十七等爵位。他们是;

公,分一至三等公,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和骑都尉二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综上所述,轻车都尉是一个世袭的职务,是和珅的祖先给他留下来的。它的品级是正三品。与它相适应的文职京官有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卿等;文职外官有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等;与它相适应的武职京官有一等侍卫等;武职外官有城守卫、参将、指挥使等。

我们由轻车都尉的品级是正三品可以看出,和珅的先祖在为大清朝所立下的战功还是很了不起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和珅他的确是将门之后。

和珅的父亲的名字叫“钮祜禄常保”,常保在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后曾经因为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而不断升迁,最终担任了福建副都统的职务。

都统,这是一个什么官职呢?

清朝的时候,在边疆地区派驻将军和都统(个别重要的内地地区也有派驻),负责节制八旗驻防军,有的还兼管绿营,但是都是偏重于军事事务的内容。但是,在边疆地区的都统和将军,都是代表皇帝全权处理该地区镇抚事宜的,不只是军事长官,也兼具有行政职能,有的时候还具有外交使命。都统与将军一样,是个从一品的官职,副都统是个正二品的官职,都属于封疆大吏。

因此,福建副都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政府派驻福建地区的特命全权代表,节制一切党、政、军事务。

可以说,幼年的和珅真是衣食无愁啊。

第四章 重新认识的和珅

和珅的出生地

和珅出生的地点是在哪里呢?包括《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和《乾隆王朝》在内的所有的影视剧作品似乎都没有接触到这个问题。

不过,从前面我们关于“和珅的籍贯”一节对于满洲八旗在北京城内外的驻防情况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推断:

既然满洲正红旗在北京生活的地域有北京城内的西直门内、北京城外的北安河桥西北、北京城外的香山附近三处。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和珅出生的地点就应该是上面三处地址中的一处。

北京城外的香山附近的满洲八旗实际上是乾隆年间才开始有满洲人居住的,和珅出生的地点应该是不在这里的。和珅出生的地点应该是其他两处地点中的一处。

其实,和珅就出生在我们今天的首都北京市西城区的西四北头条胡同。那个时候这个地方不叫西四北头条,而是应该叫驴肉胡同。那个时候,这个驴肉胡同是满洲正红旗居住的地区。

当然,人家和珅后来发迹了,发迹了以后的和珅就不在这儿住了,和珅就找了这么一个地方:北海的北边,前海的西边,后海的南边,他选择这么一个三角地,北海、前海、后海的正中间,建了一个特别豪华的别墅,他们家后来就在那儿住。这个地儿就在今天北京市西城区的柳荫街,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对面。

聪明的读者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呀,这不是恭王府吗?对啊,这就是恭王府呀。

恭王府这个府第,原本是和珅的家产。和珅后来被抄家后,这个产业几经辗转,后来就落到了恭亲王奕的手里,于是才有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恭王府”的名字。现在,北京市政府正在拨款4亿元人民币全面大修恭王府。

不仅如此,现在的郭沫若纪念馆,原来也是和珅府第的一部分,当时,这个院子是和珅家养马的马棚。

诸位,下次再去参观的时候,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看看那里面建筑大部分都是和珅活着的时候由和珅设计、和珅的手下人建造的。

和珅学到的知识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别人所不具备的知识。

这些知识应该包括两部分:

一个是本民族的知识。和珅是满洲人。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那个时候没有满族这么一个概念,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叫满洲人。满族这个词汇是在1912年大清王朝灭亡以后才有的。

满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满族的先世被称为肃慎人,是4000年前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关于肃慎这个民族的早期活动,我国上古时代的史书《史记》、《左传》、《国语》等都有相关记载。其中,在《史记》和《左传》中,都记载了肃慎人在周武王灭商以后前往西周国都向周王进贡弓箭的情况。

两汉三国时期,肃慎人又被称为挹娄人。在这一时期,他们的活动区域已经扩张到了整个东北的白山黑水地区。两汉时期,挹娄人臣服于汉朝的属国夫余,隶属于汉朝的玄莵郡管辖。挹娄人不甘忍受夫余的压迫,多次反抗,终于在曹魏时期摆脱了夫余的统治自立。公元236年,挹娄人直接同中原的曹魏政权建立了联系。此后,他们先后向曹魏政权和两晋政权朝贡。

南北朝时期,满族的先世挹娄人又被称为勿吉人。“勿吉”,为女真语“窝集”之音转,原意是“森林”。勿吉人有七大部落,即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七部。勿吉人与南北朝各个政权都始终保持着朝贡关系。

隋唐时期,满族的先世勿吉人又被称为靺鞨人。其音近似勿吉,“靺鞨”是“勿吉”的音转,其语源仍然来自“窝集”。这一时期,他们的部落仍然分为七大部落,仍然居住在整个东北的白山黑水地区,他们与中原隋唐政权的关系仍然很密切。不相同的是,他们中间的黑水靺鞨、粟末靺鞨两大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逐渐形成了两大部落联盟。粟末靺鞨人建立了渤海政权,是唐朝的属国;而黑水靺鞨人则直接臣服于唐朝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后来的满族人就是从黑水靺鞨人发展而来。

两宋时期,满族的先世黑水靺鞨人被契丹人称之为女真人。12世纪初,女真人中间的完颜部开始强大起来,其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于1115年建立了金政权。金政权于1125年灭辽,于1127年灭北宋,于1234年被蒙古政权所灭。

元亡明兴,中原地区的女真人早已经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则分成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落。建州女真的领袖努尔哈赤于17世纪初重新统一了女真各部,并且于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1635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也就是天聪汗)发布了改族名为满洲的命令,从此,满洲族的名称正式出现在中华和世界的史册上。

和珅是满洲人,他得学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吧,他得学满洲人的语言和文字。

二是非本民族的知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是汉人的著作。

汉人的著作,用《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一共有四个方面:《经》、《史》、《子》、《集》。《经》指的是儒家经典。狭义的儒家的经典主要是“五经”,“四书五经”的“五经”—《诗经》、《尚书》、《礼》、《易》、《春秋》;广义的儒家的经典还包括后人为这“五经”所撰写的注(包括注解、注释等十三部书)。《史》指的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指的是包括从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及其以后历代政府所主持修撰的二十三部官修史书(包括《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的总和,这二十四部史书都是纪传体的史学著作;另外,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所撰写的《资治通鉴》,虽然因为不是纪传体史学著作(《资治通鉴》实际上是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而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是却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学著作。除了“二十四史”外,还有所谓的“二十五史”、“二十六史”之说。“二十五史”是指前面所说的“二十四史”再加上中华民国时期撰写的《清史稿》一书;“二十六史”是指前面所说的“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再加上中华民国时期撰写的《新元史》一书。《子》指的是春秋战国之际诸子百家的著作,包括《道德经》(又称《老子》,春秋末年道家的创始人楚国人老子所著)、《庄子》(又称《南华经》,战国时期道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宋国人庄子所著)、《孟子》(战国时期儒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孟子所著)、《荀子》(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著名代表人物荀子所著)、《韩非子》(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国贵族韩非子所著)等文章。《集》指的是包括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元明小说等在内的所有不属于《经》、《史》、《子》的其他内容,这些内容都应该属于《集》之列。

汉人的文章浩如烟海,汉人的学问学也学不完。

和珅,一个没有任何依靠的满洲人,一个无父无母的满洲人,在咸安宫官学里面,他特别喜欢学习这些汉人的著作、文章。他知道,这些汉人的著作、文章是像大清朝这样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要想能够长久的统治整个中国所必须要学习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整日沉浸在传统的汉人的经、史、子、集等著作之中,尤其是对儒家的经典非常熟悉。

我们可以想,像和珅这种见解,在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

汉人的著作对于满洲人来讲,对于满洲统治者来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毕竟在中国还是汉族人多,中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民族。满洲人要想统治中国,就得学习汉人的著作,就得了解汉人的思想。

汉人的著作对于满洲人统治中国是非常可贵的,但也是马上打天下的民族所最容易忽视的—虽然最高统治者能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是这个民族的绝大部分人尤其是功勋后代最容易忽视它。一是汉人的著作太难学,二是这些人也不愿意学—不学习这些,不是一样当官吗?

诸位读者可以思考一下这样的一个问题:清朝从一开始入关就开始科举考试,一直到1905年取消科考,至少每三年就得有一批进士,您翻翻《清史稿》,考中进士的满洲人有几个?十个以内!没有什么满洲人考这个。一般的满洲人他不学这个,不是说满洲人的脑子不聪明,而是他们认为学习这些没有什么用处—我学那个干什么?我不学这些,我将来不是一样当官嘛—毕竟,这个天下现在还是我们满洲人的天下嘛!

您看,和珅与这些一般的满洲人不同。他不但学习汉人的著作,而且认真刻苦;不但比别人都认真刻苦,而且还特别喜欢学习儒家的经典。这就为他以后迅速的升官发财作了很好的铺垫—他比一般的满洲人多懂很多东西呀!

从这一点来说,和珅已经具备了一般满洲人所不具备的知识!

第二是少数民族的语言。

实际上,和珅他自己就属于少数民族。除了我们前面说过的满洲人的语言文字和珅他必须学习之外,和珅他还学习了什么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了呢?

和珅还居然学习了蒙古语和藏语,而且掌握得还非常的好。

我们可以考虑一下,会蒙古语、藏语的人,到今天为止,我们身边的人有几个?汉族人又有几个?从这里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以下一个基本的结论:人家和珅在学习方面还是很有心计的!

蒙古语、藏语这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对于满洲人的统治更重要,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比汉语还要重要很多。

满洲人毕竟是少数民族,他要统治人数众多的汉族人,他就不能单纯依靠武力,他就必须要和蒙古族人、藏族人等众多的少数民族结成同盟才能够比较有效的统治人数众多的汉族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蒙不分家”一话的由来!

大清朝的统治者非常明白蒙古语、藏语的重要性,号召所有的满洲人学习蒙古语、学习藏语。

可是在当时的社会里,有多少人能够认真领会大清朝历代皇帝的心思呀!有多少人能够认真倾听历代皇帝的话语呀!没有什么人能够认真领会、认真倾听!甭说他们满洲人不能够认真领会、认真倾听,汉族人自己也不能够从另外一种角度认真领会、认真倾听:一是学起来真是有一些难度,二是我不学不一样当官嘛!汉人不学蒙古语、藏语都一样当官!汉人就学“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九本书就能一样当官,更甭说我一个满洲人了,学习这些蒙古语、藏语干什么?我再差,也不应该差过他们汉人吧?

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你别看和珅年纪小,可他的心眼儿比别的人多,他的学问比别的人大。他太清楚了,太清楚这个社会需要什么了。他考虑问题可完全是从大人、从社会、从国家的角度来思考的呀!

从这一点来说,和珅已经具备了一般汉族人和满洲人所不具备的知识。您看,和珅他不但与一般的满洲人不同,更为重要的是,他也与一般的汉族人不同。

第三是乾隆的诗作文章和乾隆的字体。

乾隆的诗作文章和乾隆的字体不在咸安宫官学的授课内容之列。这是和珅给自己加的两门功课。和珅知道,这是与皇帝打交道最为重要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地了解乾隆皇帝。和珅心想:这是我将来万一要遇到当今的乾隆皇帝,万一要能攀谈两句的时候,我和珅得有的说,我得让皇帝说,全天下,只有我对皇上最为了解,谁也不能比我更了解乾隆皇帝!您即使把刘墉、纪晓岚这两位老先生叫过来,我敢说,他们也不能跟我比!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旦和珅要是碰见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肯定喜欢他、肯定重用他!但问题在于,他哪儿碰见乾隆皇帝去呀?皇上是那么好碰上的?但是和珅准备好了,已经准备好了和皇帝接触,现在差的就是机会了。

就这一点来说,和珅这个人,他实在是太工于心计了,他已经到了比乾隆的所有儿子—包括嘉庆—都了解乾隆的地步了。您说,将来乾隆皇帝一死,嘉庆皇帝如果即位,会怎么对待和珅呀—最起码的嫉妒心应该是有的呀。

不管怎么说,如此丰富的知识促使和珅迅速地成为当时社会上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为以后他的迅速升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珅学到的能力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还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能力。这些为人处世的必备能力对于和珅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主要包括下面两项内容:

第一是涵养。

涵养,是我们每一个成功人士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也是每一个成功人士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正是因为涵养的重要,我们才把这项列为第一位。

正是因为在这里读书的富家子弟们都倚仗着祖上的富有和权力,所以他们一个个都是异常的骄横跋扈,为所欲为。他们,一个个的谁也不爱理谁,更别说与和珅这样的“穷学生”说句话了—谁爱搭理和珅啊。

和珅呢?他虽然从心底里面就看不起这些富家子弟们,但和珅又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这些富裕家庭中的一员。您甭说和珅了,搁我们谁不是这样想啊!

于是,和珅在与这些富家子弟们相处的时候,他就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涵养。对无端地欺侮和挑衅,他总是视而不见,并且,喜怒也渐渐地不形于色了—和珅的脸上,始终保持着温和的表情—没有人知道,他温和的表情下面究竟在想些什么。

第二是洞察力和谄媚讨好的手段。

关于这点,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洞察力;二是谄媚讨好的手段。

关于洞察力,也就是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珅一有机会,就细心地观察老师们的举止言行,努力地发掘他们内心的秘密。他很快就发现这些老师们表面上道貌岸然、才高八斗,可骨子里却一样委琐、狭隘:他们之间也是互相瞧不起,对下是幸灾乐祸,对上是曲意逢迎、溜须拍马。金钱和权力在这里同样是畅通无阻的保证。

关于谄媚讨好的手段,有的读者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有了问题了:和珅他学习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洞察力是对的,可是他为什么要学会谄媚讨好的手段呢?其实,这应该与和珅在上学期间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有关。他要改变自己所处的地位,可是他的学问和能力又一时不被人所知,并且一时间他自己又没有什么好的改变自己地位的好办法,于是他只能选择学习谄媚讨好的手段,企图利用这种不正常的手段来达到短时期内迅速改变自己地位的目的—虽然此种手段并不高明,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也应该是情有可原的。

有的读者又会思考下面一个问题,和珅学到的涵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谄媚讨好的手段都是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师傅教的么?我在这里可以肯定地说,绝对不是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师傅教的。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嘛!还有一句俗话说得也很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嘛!也就是说,师傅教会你的,只能是最为基本的知识本身,至于涵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谄媚讨好的手段等能力方面,师傅是不会去教和珅这些内容的;和珅学到的这些,可不是他在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师傅教的,而是和珅自己感悟的结果。

据我分析,正是在这段学习的关键时期内,和珅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认识到,必须迅速地改变自己家庭的状况,成为一个既有权又有钱、人人都羡慕的人—这就是和珅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至于为什么,要追求如此之多的财富,应该与和珅幼年家庭的不幸遭遇有关吧。而这也恰恰为和珅迅速地成为一个贪官,直到他最终被杀埋下了伏笔。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和珅的知识和才能使他具备了成为一个很有才能的朝廷重要官吏—也就是国家栋梁的最为重要的条件。再加上和珅对于乾隆皇帝的了解,如果他认识了乾隆皇帝,就很容易取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很容易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清朝第一官员。现在,和珅差的就是认识乾隆皇帝的机遇了。

第五章 和珅秘闻

和珅科举考试失败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宠臣,那和珅是何时开始接触乾隆的呢?他给乾隆留下的第一印象又是怎么样的呢?

和珅在他19岁的那一年,也就是他与冯氏结婚以后的第二年,承袭了先祖的三等轻车都尉的职务。也就是在这同一年,他还参加了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清代科举最早在皇太极时期就已举行了,但不经常,考试的方式方法比较简单。入关后,首次科举考试是在顺治二年。

清朝科举考试有三个目的。一是为选官取士。清朝土地辽阔,需要大批官僚来管理政事,帮助维持统治。从科举及第的考生中选取官员是唐代以来选拔官员的正途。这种做法有助于克服选拔中的长官意志,扩大选官基础。二是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缓和民族矛盾,这个目的清初尤其明显。范文程说:“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出于这个目的,康熙、乾隆二帝各在正常的科举考试之外还搞了一次制科考试—博学鸿词科考试。第三是有助于加强思想统治。通过考四书五经,默写《圣谕广训》,就可以有效地达到用儒家思想统一全国人民思想的目的。

清朝科举制度仿照明制。与明朝一样,科举考试由礼部负责,考试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相同—都是考四书五经,考试的级别、步骤、授予的资格以及授予官职和明代也基本一样。

科举考试分童试和正式考试。通过童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乡、会试实行回避制度,试官子弟、亲戚不能参加考试。

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正式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下面介绍这些考试。

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考前要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和三代履历。倡优、皂隶的子孙与居丧守孝者不能参加考试。考生由五人联保,另有本县一名廪生作保人。县试考四场或五场。前两场考八股文与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第三场考诗赋,四、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县试录取后即可参加府试。事实上第一场录取后即可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府试是通过县试后才有资格参加的考试。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时间多在四月。参加府试,报名、保结,与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只是保结廪生要多一名。府试通过后是院试。院试由学正主持。学正又名提督学院,故名。院试考两场。第一场为正试,考八股文两篇,试帖诗一首。第二场为复试,考八股文一篇,试帖诗一首,默写《圣谕广训》。录取后获得生员资格,生员俗称秀才,送入府县学官,准备参加正式考试。

乡试是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因是八月考试,又称秋闱。生员、监生、荫生、贡生、官生以及经科考合格的都可参加。考试分三场:初九为头场,十二为第二场,十五为第三场。举子须于前一天进场,第三天交卷出场。第一场考八股文七篇,第二场考论一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是正式考试第二级。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时间是二、三月,所以又叫春闱。举人与国子监的监生参加。为防止假冒举人参加,顺治十四年后,举人在会试前要复试。会试有礼部主持,大总裁(主考官)为内阁学士或六部尚书。副总裁为六部侍郎、江南贡院的考棚郎或内阁学士。考试场次和内容与乡试同。会试取中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是最高级考试,由皇帝主持,考策问。策问是以政事、经义等设问,举子作答。内阁拟题,皇帝选定。答题用字千字以上。旧历四月二十一日举行。考试三天后读卷官送前十名呈献皇帝。皇帝确定名次,并召见这十人,叫小传胪。余下取中的也由皇帝确定名次。内阁中书填写金榜。二十五日殿试名次揭晓,以舞刀射箭为晋身之阶的晚清武童在太和殿举行名典礼,这叫大传胪。大金榜张贴在长安街宫墙上。二十六日举行恩荣宴。考中者为进士,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殿试后中式者除前三名外还要在保和殿举行朝考。由皇帝命题,由钦定大臣阅卷,分别等次。

状元、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其他新进士由掌院学士带领引见,由皇帝派遣任官。有的选为庶吉士,散馆后再授予官职。一般的授予六部主事、国子监博士或县令。

举人通过大挑也可作官。大挑开始于乾隆十七年。会试后,六年搞一次,由朝廷挑选形貌好和应对灵敏的做知县或学官。

上面说的是正常进行的科举考试。除此以外,清代还有制科、翻译科和武科考试。

制科是由朝廷举行的考试取士制度,始于两汉,清代制科始于康熙。清朝的制科包括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和孝廉方正科,还有经学科和临时的召试。博学鸿词科在康熙十八年(1679)举行了一次,试题是“璇玑玉衡赋”一篇,“省耕诗”五言排律二十韵一首。参试者143人,取中一等20人,二等30人,俱授翰林官。乾隆元年(1736)举行第二次制科考试,钦命第一场题为“五六天体之中合赋,以敬授民时圣人所先为韵”。诗题为“赋得山鸡舞镜得山字七言排律十二韵”,文题是“黄钟为万事根本论”。第二场题经、史、制、策各一。参加者176人,取中一等5人,授编修;二等10人,授庶吉士。二年补试续到者,取中一等1人,二等3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经济特科考试。试题为“大戴礼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汉武帝造白金为币,分为三品,当钱多少各有定值;其后白金渐贱,制钱亦屡更,竟未通行。宜用何术整齐之策”。复试首题为“周礼农工商诸政各有专官论”,次题“桓宽言外国之物外流而利不外泄,则国用饶民用给。今欲异物外流而利不外泄,其道何由策”。186人参加考试,经过复试,仅有10多人考取。经济特科是应贵州学政严修于二十四年所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复议,拟订章程后才举行的。大金榜孝廉方正科所举,重在考查德行。清朝入关后在顺治、康熙孝廉方正科还没形成定制,乾隆后才成常例。值得补充说明的是,孝廉方正科考试多是虚应故事。经学科考试仅在乾隆十六年搞过一次,进士、诸生和退了休的都可参加,但他们的经学必须渊博纯正,道德高尚修明,由大学士、九卿、督抚荐举。录取了4人:吴鼎、梁锡玙、陈祖范、顾高。前2人授为国子司业,后2人年事高,不能供职,进士题名碑授予国子监司业衔。临时的召试是皇帝巡幸,迎銮献册的进士、举人、生员,办了一些规定手续后,由学政会同地方督抚考试录取。

翻译科据商衍鎏先生考证本之于金女真进士科。翻译科之设是为维护满蒙语言文字。翻译科考试只限于八旗子弟,考试不定期。根据《清史稿选举三》,关外皇太极时期开始了翻译考试,入关后顺治八年、康熙初年、雍正元年有乡试,乾隆朝次数多些,嘉庆、道光两朝仍然有乡、会试。考试要求屡变。例如,雍正元年,乡试只考一场,考试题目或奏章一道,或从四书、五经出一题。后来是从《性理精义》、《小学》中限三百字命题。乾隆三年规定在翻译题外作满文一篇。“武科,自世祖初元下诏举行,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年会试,入文科制。……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九月会试于京师,中式者为武进士。凡乡、会试俱分试内、外三场。首场马射,二场步射、技勇,为外场。三场策二问、论一篇,为内场。……殿试简朝臣四人为读卷官,钦阅骑射技勇,乃试策文。临轩传唱状元、榜眼、探花之名,一如文科。”

下面对一般科举考试必考的两种文体——八股文和试帖诗作一解释。

八股文为科举考试必用。它是明成化年间形成的一种考试文体。格式死板,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等部分组成。破题要说明题意,承题进一步说明题意和文章主旨,起讲是议论开始,入手是引入正题的话,起股是总论,出题是点出题目的散句,中股与后股发挥题意,至文章重心,束股说完意犹未尽的话,收结收束全文。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都有两股对偶句,因而称八股文。有些文章只有六股,也算是八股文。

八股文多取四书语命题,例如顺治二年,第一题用《论语》,第二题用《中庸》,第三题用《孟子》。因为以四书语命题,因此八股文又叫四书文。作八股文,考生要用儒家思想论述,“代圣贤立言”。以书中一句话命题叫小题,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以整篇为题就是大题。八股文用字有一定限制。顺治二年每篇不得超过550字,康熙二十年限650字,乾隆四十三年限700字。

还有一个试帖诗,它是乾隆二十二年后乡试、会试要考的。它是五言八韵诗。内容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例如路慎庄的试帖诗:

东西深不辨,空外但闻声。

共捣三更月,谁知万户情。

寒衣新浣出,密线旧缝成。

远近惊秋早,光阴入夜争。

力微拼用尽,辛苦说分阴。

凉意生双杵,繁音满一城。

深闺今日寄,绝塞几人征。

露布频闻捷,铙歌报太平。

清朝科举制度源自明朝的科举制度,但也有不同于明朝科举制度的地方。

第一是有民族歧视,尤其是清初。雍正前搞满汉两榜。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优待,只考翻译(满—汉)。科举本是选官的根据,但满人当官不必通过科举考试。乾隆时大学士60人,汉人25,旗人35,汉人全是进士,旗人只有4个。

第二是考官不仅要有官位和出身,从雍正四年开始还要经过考试。

第三是为避免各省录取名额太悬殊,康熙五十一年开始把录取的名额分到各省。

第四是为了避免代考现象,实行复试制度。乡试从顺治十五年开始复试,会试从康熙五十一年开始。

第五是讲形式。最主要的表现是在作文上。乾隆三年兵部侍郎舒赫德说的“文徒空言,不适于用”。试帖诗纯粹是对仗、用韵,会用谀词。另一表现是重书法。书法不好,内容好也得不了高等。著名学者龚自珍朝考,文思浩荡,洒洒千余言,最后却因楷法不中程,不列优等,屈没了人才。

清朝科举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处罚也重,但始终不能根绝。这足以说明清朝士风的败坏和科举考试走到了末路。

科举考试固然为选官提供了一条路子,但弊病很多,最大的弊端就是摧残知识分子。它把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束缚在四书五经里面,思想僵化了,不会生计,年复一年的考试,身体也搞坏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典型。第二,学非所用,脱离实际。举子虽然把“子曰”、“诗云”背得滚瓜烂熟,胸中却无治国一策。第三是把人限制在读书求功名的惟一道路上,使一些人谋求金榜题名,不惜金钱乃至生命,铤而走险,败坏了风气,也促使一些官僚腐败堕落。鉴于科举考试的种种弊病,清末康有为等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废除科举。统治集团中袁世凯、张之洞、刘坤一等要员也建议废除科举考试。光绪三十一年(1905),慈禧太后宣布停止一切乡试、会试,有千余年历史的科举考试终于寿终正寝。

和珅参加举人考试的结果是他名落孙山,没有考中举人。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毕竟,和珅是太有才了。我们在前面的第二章里不是一再说这个和珅是一个有很大的学问的人么?怎么他这么有学问的人会连举人也考不上呢?

搁您您也考不上啊,您听说过哪年的科举考试考题考过乾隆爷的笔迹是什么样的?乾隆爷写过什么文?这文章什么意思?见过吗?没见过。您听说过哪一年的科举考试考过和珅所要学的蒙古文、藏文啊?您见过哪一年的科举考试考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和珅学的正赶上当时的科举考试不考。您说,按照当时的考试标准,他能考得上吗?唉,和珅也是当时考试制度的牺牲品啊。

当时的科举考试考什么?九本书,一个是“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还有一个是“五经”,是指儒家传统经典《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书。当时的科举考试考的就是这九本书。而且,考试的依据就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为这九本书所著的注解注释,别人的注释注解都不考。

像和珅这么一个博览群书的人,您说在当时的考试制度下他能考上吗?

他考不上,他学问太多,知识太渊博,当时科举考试考的面太窄了,和珅不适应,没考上,和珅就放弃了,我还不考了呢。我考他干嘛,我不考一样当官。

在当时,你如果是汉人不考试当不了官,你必须通过科举考试熬出来,到了举人您就成老爷了,您就可以当官了,到了进士您就可以当大官,那要是状元就更可以当大官。

但是满洲人不一样,他有两种当官的渠道:一、科举考试;二、祖上的功绩,凭借祖上给自己创下来的基业,直接就可以当官了。

像和珅的祖上就给他留下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官,和珅将来只要一当官,就从这个职位当起。

还别说,和珅当年没考上,他立即就工作了,参加工作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三等轻车都尉。也没劲,过了三年,也就是和珅22岁的时候,他被授为三等侍卫(也就是皇帝的普通保镖),和珅成为了一个皇家仪仗队的成员。

有人说,皇家仪仗队?那得有点儿才啊,起码会点武功,还真会,和珅还真会武功,家传。满洲人谁不懂点武功?那个时候,关外的民族,不懂点功夫的人很少。

皇家仪仗队除了会武功之外还得会点别的吧?还得长得漂亮吧。您不漂亮,皇上天天看着这个人很恶心,您看我这个人就去不了。人家和珅就可以去。

看来,和珅的相貌还是满不错的啊。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影视剧中王刚主演的和珅。按照历史事实来说,王刚主演纪晓岚还可以—黑胖黑胖的;但主演和珅就差多了—和珅真的是个非常标准的英俊美男(有的文章中说他是个绝色美男子)—用现在的话说,很“酷”的。也可以说,和珅是满洲第一俊男。

做了三等侍卫,和珅终于可以接近皇上了。那么,和珅是怎样发迹的呢?

和珅的迅速升迁历程

和珅在此后的几年里迅速升迁,官位不断变化。

乾隆四十年(1775年),25岁,十一月,擢御前侍卫(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安全部的官员、国家领导人的贴身保镖),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北京军区副司令)。这是两个正二品的官职。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26岁,正月,授户部侍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财政部副部长)。户部是政府的行政中枢,掌管全国“地政”、“版籍”,赋税课征,俸饷发放,仓库收支等事;按各省分成十四个清吏司,分别审核该省地丁钱粮及某些税课外,还兼管其他有关财政事务;此外,户部还设有专管八旗官兵俸饷、赏恤、户籍档册的八旗俸饷处;发放本部饭食、养廉及军机处、兵部、刑部等机构饭费银的饭银处;掌管纳捐事务的纳捐房;督理宝泉局铸钱的钱法堂;又设立银库、缎匹库、颜料库和仓场衙门(管理储京和储放通州漕粮的场所)。户部的最高首领是户部尚书,共一人,为从一品;其次是户部侍郎,共二人,为正二品。

同年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防部长)。军机大臣,是军机处的官员。军机处,开始设立于雍正八年前后,也就是1730年前后。它的全称叫做“办理军机事务处”,设立于紫禁城内接近内廷的隆宗门里,它是整个大清王朝最为关键的政治中枢机构。军机处的出现,与雍正皇帝对西北地区的叛乱分子用兵有关。乾隆中期,西北地区的叛乱被彻底平定,军机处本来应该予以取缔,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军机处不但没有被取缔,反而是权势越来越重,逐渐成为国家最高的中枢机构。关于军机处的机构本身和特点,有人曾把它归结为简、速、密三字,应该说,这是很贴切的。先说简,就是人员少、机构简单。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大臣由大学士和各部院尚书、侍郎中选任,属差遣官,故称军机处行走或军机大臣上行走,私下习呼“大军机”,也有尊之为“枢臣”的,初进者加“学习”二字,称职后才奉旨实授。军机大臣人数,一般是三四人到七八人,也有比这稍多或更少的。他们虽有领班大臣和一般大臣的区别,但没有统属和被统属关系。军机章京的正式称谓是“军机处司员”或“军机司员上行走”,是大臣的僚属,俗称小军机,嘉庆时确定员额三十二人,分满汉两班,每班八人,日值两班,设领班达拉密以便统率。章京的人选多来自内阁及各部院一般官员,亦系差遣职。如此算来,整个机构至多不过三四十人,且“有官而无吏”。由于他们均属皇帝由中央各衙门特别选进的,故多为亲信干练之辈,如不称职,可随时罢职回到原来衙门,省去了官场中许多拖泥带水之事。至于机构,它始终不算正式衙门,其值房只称“军机堂”,实际上乃是皇帝辖下的秘书班子,这与外朝内阁作为正式的政府部门相比,工作起来显然要方便亲近多了。其次是速,即办事效率高。按照内阁规制,皇帝颁发诏旨和大臣有事题奏,都得经过多重衙门,辗转交送,前后要花费很多时间。军机处则不然,一切由大臣和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则随时奉召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也叫“字寄”)制度,由军机处司员根据情由的轻重缓急,或采用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百里,甚至还有六百里加快的,交兵部发出,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加快了办事速度。最后就是密。军机处设于接邻内廷的隆宗门里,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又严禁外官擅入值房。嘉庆时还派御史就近进行监视。军机大臣和章京们为避免嫌疑,平时尽量少与督抚等外吏或部院官交往应酬。他们入值时,大臣得随时准备应召承旨,届时连太监也不得在侧。退出起草诏旨,则严格限于值房之内,改定发出时,须运交迳收,中间无人敢收受拆阅。军机处用印,由章京至领班大臣处领取后,到内奏事房向内监请取,用毕即按手续交还。这比内阁草签票拟、明发上谕显然要慎密多了。军机处把本应属于外朝的许多权力给夺走了,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内阁,究其缘故,正如有人所说:因军机处“其权属于君”,内阁则“权属于臣”。皇帝通过军机处,把原本归于内阁的那点有限的参与机密之权也给收回了。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清代封建专制主义集权政治进入到一个新的台阶。“行走”,属于临时差遣官。大清朝,把一些随时设立、随时取消的机构里面的官职称之为“行走”。但是,问题在于,军机处这样一个重要的机构,直到大清朝灭亡前夕才被取消—可见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就是可以自由进出军机处的意思。

同年四月,和珅授总管内务府大臣。这是一个正二品的官职。清朝的内务府,最早发端于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时期,到雍正皇帝在位时期,最终确立起了一个包括七司三院及其他附属机构的庞大组织。清朝统治者仿效六部这一外朝机构,将其移植于内廷。其中,类似于外朝吏部职能的就是和珅担任的总管内务府大臣,掌管着内务府所有官员的官制、官缺,升调补放,功过赏罚等。类似于户部职能的是广储司和会计司:前者统筹内廷所需的物资出纳,设立六库(银、皮、瓷、缎、衣、茶)、七匠作(铜、银、染、衣、绣、花、皮)、三织造衙门(江宁、苏州、杭州);后者统领畿辅、盛京、锦州、热河、归化城、打牲乌拉、驻马口外等地庄园共八百八十六处,按等课其赋税和编审庄丁,此外会计司还具有选送太监、宫女、乳母、保姥之责任。类似于礼部的是掌仪司,它掌管内廷礼乐之事,诸如坤宁宫献神祈福、皇帝拜天、祭祀堂子、祭祀清宁宫、祭祀奉先殿、供奉皇寿殿、丰泽园演耕藉礼、皇后礼先蚕,以及内廷朝贺、筵宴、皇子公主嫁娶礼仪、考核太监都属掌仪司的职权范围,此外还兼办畿辅、盛京等处果园赋银,兼管萨满神房和奏乐演戏的升平署。类似于兵部的是都虞司,内务府武装主要用来禁卫内廷、行宫、陵寝,扈从皇帝车驾,引导皇后、妃嫔、王子、公主出入;其成员均选自上三旗,组成亲军营,还有一二三等侍卫、蓝领侍卫、拜唐阿等职;另外,上驷院和庆丰司所辖牧场官弁的选授、升级等事,亦都归于都虞司;都虞司在松花江设打牲乌拉,编其丁为“珠轩”,专门缴纳东珠、松子、蜂蜜、鱼类等;在近京的口外又有鹰户、枪手户、鹅户、猎户、蜜户、海龙户、狐皮户、网手户、细鳞鱼户,每年亦各征收“畋渔之物以准赋”。类似于刑部的是慎刑司,宫女、太监和大内匠役犯罪,比照刑律轻重定科,也归在它的名下;不过慎刑司的权力一般只限于很轻的罪过,徒刑以上就要移咨刑部,罪须经三法司会审;在内务府,还设有“掌缉捕之事”的管辖番役处,那是负责查捕府属三旗逃犯和逃亡太监的。

类似于工部的是营造司,掌管禁地修缮;其他如皇帝出巡清“御道”、后妃出入陈“步障”,都由该司或会同工部进行;营造司下设木、铁、房、器、薪、炭六库和铁、漆、爆三作,以保证工程的需要。除上述以外,内务府下还设有庆丰司,负责牛羊畜牧事务,供宫廷祭祀、礼仪、食用所需,它在京城和口外、盛京、吉林等地都设有场。上驷院专供皇帝并宫廷乘骑、车用马匹,禁城中有内厩,南苑有外厩,又置盛京大凌河、商都达布逊诺尔、达里冈爱等牧场。武备院备办御用甲胄、弓矢、兵仗、鞍、辔、行帐。设北案库,辖案板作和细房、帐房库;南案库辖熟皮作;甲库辖馊作、穿甲作,毡库辖备弓处、备箭处、骲头作、靴皮作、毡作、帽作、杂活作。奉宸院是管理皇家园苑的机构,具体包括景山、西苑、倚虹堂(紫竹院)、养源斋(钓鱼台)、天坛斋宫、南苑、丰泽园(中海)等地;至于西郊的三山五园以及热河避暑山庄、汤泉、盘山、黄新庄等处行宫,则另派大臣管理。为了照顾好皇帝和后妃们的日常起居,宫内还设有御茶膳房、御药房、敬事房。又有武英殿修书处、御书房、养心殿、造办处、御鸟枪处、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蒙古官学、长房官学。对于大内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文渊阁,后宫的寿宁、慈宁、寿康等宫,也派有专人管理。关外盛京系祖宗创业之地,又有宫殿、陵寝并庄园包衣人等,为表示隆重,乾隆十七年(1752年),清廷特设盛京内务府,规定由盛京将军兼充总管大臣。由于内务府管辖范围广泛,且又居处禁地,为防微杜渐,清廷规定总管大臣无定员,又派王、贝勒、贝子等以总管大臣之名,掌管府属某一具体部门,这就具有相互牵制监督之意。在行使职务时,他们都得按既定章程办理,非皇帝诏旨不得有丝毫逾越,以确保宫内秩序的绝对稳定,维护专制皇权的绝对威严。据有的学者统计,内务府本府及所属各司院处,共有各色机构五十多个,所用人员除匠役军丁、太监不计外,共有职官三千多人。管辖派驻所及,包括宫廷、皇家园圃,还有关外盛京、吉林、口外蒙古的山林、土地、牧场及附属人户。江南、浙江的织造和海关监督,有关税口的人役,也归内务府差遣。动员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供皇帝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显示帝王的尊贵地位,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家天下的重要特点。和珅此时的权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同年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北京军区副司令)。

同年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国史馆,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国家博物馆。

同年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27岁,六月,转户部左侍郎,并兼署吏部右侍郎。吏部,主管官员的考核和选拔,相当于人事部和组织部。下面分为四个具体机构,俗称为“喜、怒、哀、乐”。喜,指文选清吏司,主管选缺、补缺,故曰“喜”;怒,指考功清吏司,主管处分,故曰“怒”;哀,指稽勋清吏司,主管丁忧,故曰“哀”;乐,指验封清吏司,主管抚恤、恩荫,故曰“乐”。吏部右侍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人事部、组织部副部长。

同年十一月,兼任步军统领(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陆军司令)。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29岁,八月,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见习国务院副总理)。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30岁,正月,升户部尚书(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财政部长),旋命在议政王大臣上行走(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政治局常委)。

同年五月,实授御前大臣(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务院副总理)。

同年六月,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同年十月,充四库馆正总裁,兼办理理藩院尚书事。在清代,理藩院具有与六部同等的地位,是一个专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它的设置,一方面反映了清统治者对边疆民族问题的重视,同时也说明,我国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代已最后得到确立。理藩院初设时,其职官亦称承政、参政。顺治元年,与六部同时改为尚书、侍郎,不过这中间曾一度把尚书叫做“礼部尚书掌理藩院事”,左右侍郎称“礼部左右侍郎协理理藩院事”,但为时不久便诏准改正了。理藩院所用官员均系满人或蒙古人,笔帖式中兼有汉军,但绝无汉官。理藩院在康熙初置录勋、宾客、柔远、理刑四清吏司。以后,随着清朝统治势力向喀尔喀、青海、西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路伸延,其管辖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乾隆二十九年,经调整最后确定设旗籍(原柔远司改)、王会(客兵司改)、典属(录勋司改)、柔远、徕远、理刑六司。各司的分工:旗籍司掌内蒙诸部札萨克(称内札萨克)之疆理、封爵、谱系、盟会、邮传,以及土默特、布特哈部职官的选任引见。王会司掌颁内札萨克王公们的俸禄、朝贡、燕飧、赏赉等事。典属司负责漠北喀尔喀蒙古、青海蒙古、套西蒙古,以及科布多和新疆诸部蒙古(这些地区的蒙古统称为外札萨克)的划界、封爵、编旗、盟会、简军、邮驿、互市,还对蒙古和西藏等地的喇嘛发放度牒、监典活佛转世和行施赏罚;一些内属游牧部落,像察哈尔、巴尔虎、额鲁特、扎哈沁、明阿特、乌梁海、达木蒙古、哈萨克、锡伯等官员的检选引见,也归其统理。柔远司掌外札萨克喇嘛禄廪、朝贡之事。徕远司掌哈密、吐鲁番札萨克政令,新疆回部、四川金川土司年班、内附布鲁特诸部给衔、马税,以及霍罕、博罗尔、巴达克山、塔什罕、爱乌罕的职员。理刑司掌管外藩各部刑罚;制订律例条规。此外,又设内馆、外馆,分别接待内外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置俄罗斯馆,安顿沙俄商人、传教士和留学生;还有咸安宫蒙古学、唐古特学、托成学等。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31岁,四月,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甘肃平乱。

同年十一月,兼署兵部尚书(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解放军四总部部长)。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32岁,八月,加太子太保衔。

同年十月,任经筵讲官。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33岁,六月,赏戴双眼花翎。

同年十月,任国史馆正总裁。

同年十一月,任文渊阁提举阁事。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34岁,三月,调补正白旗满洲都统。

同年四月,任清字经馆总裁。

同年七月,再予轻车都尉世职,旋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管户部。

同年九月,因平回部叛乱有功,封一等男。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35岁,闰七月,授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事。大学士是唐朝的时候开始设立的,最初由宰相兼领。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四个馆,大学士的主要职责是陪着皇帝练习书法、欣赏绘画、欣赏音乐、协助编练舞蹈等。明朝的时候以儒臣为殿阁大学士,大学士成为内阁长官,负责起草诏令、批答奏章,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清代的大学士是荣誉官职。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为名称,满汉各2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1人。这36人均为文臣中的最高官位,汉人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除少数例外)。和珅担任的就是三殿大学士中的文华殿大学士。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38岁,二月,封三等忠襄伯,并赏用紫怼?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39岁,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

和珅,他终于迅速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宠幸。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和珅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一旦贪婪的欲望终于成为现实,人就不会有所顾忌。和珅也是如此。

但是,和珅是怎样做官的呢?他是怎样与乾隆皇帝相处的呢?他是怎样迅速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宠幸的呢?

和珅的姓氏

说起和珅的姓名,恐怕很多读者都会错误的认为和珅嘛,当然是姓和名珅啦。这一回,诸位还真的是说错了。

犯了错误,也不都是读者的责任。在现今所有的关于和珅的影视剧作品——包括《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和《乾隆王朝》在内,所有的剧情里面的人物都是直接称呼和珅为“和珅”的。

其实,这真是大错而特错了。

那么,真实意义上的和珅应该姓什么、叫什么呢?

和珅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上学以后才由学校的先生改名叫和珅。

也就是说,他的全名应该是叫“钮祜禄善保”;后来改名字叫和珅,故其全名应该是叫“钮祜禄和珅”。在本书后面的内容里,我们为了方便起见,就直呼其名为和珅。“钮祜禄氏”,这是一个满洲人的姓氏,一个很不平凡的姓氏。

传统上,汉族人的姓一般来讲是一个字,是为单姓,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之类;也有少数是两个字的复姓。

这些汉族人的两个字的复姓的命名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是因地名而得如东郭、南郭、东门、西门、左丘等;

第二是因官名而得如司马、司徒、司空、司寇等;

第三直接来源于少数民族的姓如宇文、慕容、第五、万俟等。

清朝的时候,满洲人单姓的很少,一般都是两个字以上的复姓。据《清朝通志氏族略》称,满族共有姓氏647个,其中十分之三是见于其先祖《金史》中的女真姓氏,还有一部分是以地名命之的,另有一部分满族姓氏则是汉姓。蒙古族降后金之后,一些蒙族姓氏也成为满洲姓氏中的一部分。这些满洲人复姓的命名原则与汉族人的复姓的命名原则大同小异,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是因部落名称、地域名称而得的姓:最为典型的如慈禧太后的姓氏“叶赫纳喇氏”:“叶赫纳喇氏”又被后人简称为“纳喇氏”、“那拉氏”。这其中,“叶赫”是部落名称;“纳喇”是当地的一条河流的名称,也就是地域名称。除此之外,还有居住在马佳地方的“马佳氏”、居住佟佳地方的“佟佳氏”(“佟佳氏”是满洲人最大的姓氏)、居住宁古塔地区的“宁古塔氏”、居住乌苏里江边的“乌苏里氏”等;

第二是直接来源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姓:如“博尔济吉特氏”等。“博尔济吉特氏”源出于蒙古的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孛儿只斤氏”原是蒙古民族的民族英雄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姓氏—也就是说“博尔济吉特氏”的人们原本应该是铁木真(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孛儿只斤”的原意为“蓝眼睛的人”—也就是说“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姓氏的人们原本应该有一些欧洲人的血统。1912年满清政权灭亡后,原来满洲族和蒙古族的“博尔济吉特氏”已经改姓鲍、包、宝等姓。也就是说,今天满族和蒙古族中姓鲍、包、宝的人,他们都应该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

第三是以所崇拜的图腾作为姓氏的:最为典型的如和珅的姓“钮祜禄氏”等。“钮祜禄氏”家族在大清朝可是一个很大、很古老的姓氏,清朝时期编撰的《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里面有关于这个姓氏来源的详细记载。这本书里记载说“钮祜禄氏”是满洲人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是女真时期就有的一个姓氏。这本书里面还记载说“钮祜禄氏”原来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区。“钮祜禄”,满语原来的意思是一种凶猛的动物“狼”。“狼”是满族的先世女真族崇拜的最为重要的图腾之一,女真人出于对“狼”的崇拜,而以其为姓氏。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钮祜禄”这个姓氏的称谓曾几度变化:辽代称“敌烈氏”,金代称“女奚列氏”,元代称“亦气烈氏”,明代开始称为“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是典型的“一氏冠两姓”的满洲姓氏。有一些这个姓氏的满洲人在清朝灭亡后按照“钮祜禄氏”的汉语第一个音节的音译改姓“钮”了,还有更多的这个姓氏的满洲人则是按照“钮祜禄氏”一词的汉语意译“狼”的谐音而改姓为“郎”。也就是说,今天“钮”姓或“郎”姓的满族人,其先祖都应该与和珅的先祖同族。

清朝灭亡后,很多复姓的满族人也都像“钮祜禄氏”一样,都已经改为单姓了。如爱新觉罗,原来的意思是“金”,清朝灭亡后很多原来姓“爱新觉罗”的人都已经改姓“金”了;也有少数没有改的,如不久前刚刚过世的爱新觉罗启功先生。又如慈禧太后的姓是“叶赫那拉”,清朝灭亡后很多这个姓的人大都已经改姓“叶”或“那”了。

在满族的历史上,还有满洲八大姓的说法,现今通行的说法指的是:佟(佟佳)、关(瓜尔佳)、马(马佳)、索(索绰罗)、齐(齐佳)、富(富察)、那(纳喇)、郎(钮祜禄)八姓。此外尚有将伊尔根觉罗、舒穆禄、费莫、董鄂、辉发、乌喇、兆佳等姓氏列入。关于这方面的详细情况,请读者参见《满族八大姓》一书。

和珅的出生时间

说起和珅出生的时间,我们广大的读者们虽然并不知道和珅出生的具体时间,但是我们能够看出影视剧作品中的问题:

在《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两部影视剧作品中,和珅的年龄似乎与刘墉、纪晓岚、乾隆皇帝差不多大。我们可以从这两部影视剧作品中,得出一个认识:这四个人的年龄应该差不多。

但是,到了《乾隆王朝》这部影视剧作品里,和珅的年龄似乎与刘墉、纪晓岚、乾隆皇帝相差很多,和珅的年龄似乎要比刘墉、纪晓岚、乾隆皇帝的年龄小上很多。

那么,哪部影视剧作品里面描写的和珅的年龄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性呢?

正确答案无疑是偏向于《乾隆王朝》这部影视剧作品的。

据考证,和珅在1750年出生,1750年也就是大清朝的乾隆十五年—也就是说和珅出生的时候,乾隆都当了15年皇上了。也就是说,和珅要比乾隆皇帝的年龄小39岁。如果照此比照下去的话,那么,和珅要比出生于1719年的刘墉小31岁;要比出生于1724年的纪晓岚小26岁。

也就是说,在这四个人中,乾隆皇帝最大,刘墉其次,纪晓岚再次,和珅最小。

看来,至少从年龄上面来说,《乾隆王朝》这部影视剧作品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而《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两部影视剧作品对于和珅年龄的描述明显是错误的。

少年和珅的坎坷命运:九岁即失去双亲从小吃苦

和珅的出生时间

说起和珅出生的时间,我们广大的读者们虽然并不知道和珅出生的具体时间,但是我们能够看出影视剧作品中的问题:

在《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两部影视剧作品中,和珅的年龄似乎与刘墉、纪晓岚、乾隆皇帝差不多大。我们可以从这两部影视剧作品中,得出一个认识:这四个人的年龄应该差不多。

但是,到了《乾隆王朝》这部影视剧作品里,和珅的年龄似乎与刘墉、纪晓岚、乾隆皇帝相差很多,和珅的年龄似乎要比刘墉、纪晓岚、乾隆皇帝的年龄小上很多。

那么,哪部影视剧作品里面描写的和珅的年龄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性呢?

正确答案无疑是偏向于《乾隆王朝》这部影视剧作品的。

据考证,和珅在1750年出生,1750年也就是大清朝的乾隆十五年—也就是说和珅出生的时候,乾隆都当了15年皇上了。也就是说,和珅要比乾隆皇帝的年龄小39岁。如果照此比照下去的话,那么,和珅要比出生于1719年的刘墉小31岁;要比出生于1724年的纪晓岚小26岁。

也就是说,在这四个人中,乾隆皇帝最大,刘墉其次,纪晓岚再次,和珅最小。

看来,至少从年龄上面来说,《乾隆王朝》这部影视剧作品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而《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两部影视剧作品对于和珅年龄的描述明显是错误的。

和珅的出生地

和珅出生的地点是在哪里呢?包括《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和《乾隆王朝》在内的所有的影视剧作品似乎都没有接触到这个问题。

不过,从前面我们关于“和珅的籍贯”一节对于满洲八旗在北京城内外的驻防情况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推断:

既然满洲正红旗在北京生活的地域有北京城内的西直门内、北京城外的北安河桥西北、北京城外的香山附近三处。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和珅出生的地点就应该是上面三处地址中的一处。

北京城外的香山附近的满洲八旗实际上是乾隆年间才开始有满洲人居住的,和珅出生的地点应该是不在这里的。和珅出生的地点应该是其他两处地点中的一处。

其实,和珅就出生在我们今天的首都北京市西城区的西四北头条胡同。那个时候这个地方不叫西四北头条,而是应该叫驴肉胡同。那个时候,这个驴肉胡同是满洲正红旗居住的地区。

当然,人家和珅后来发迹了,发迹了以后的和珅就不在这儿住了,和珅就找了这么一个地方:北海的北边,前海的西边,后海的南边,他选择这么一个三角地,北海、前海、后海的正中间,建了一个特别豪华的别墅,他们家后来就在那儿住。这个地儿就在今天北京市西城区的柳荫街,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对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