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4 22:46:02

点击下载

作者: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编写组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

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试读:

写在前面

为宣传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成就,展现民营企业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风采,编写组将民营企业家谈改革开放40年来企业发展历程和自身成长轨迹的征文整理编辑成本丛书。

该书分为两册,即《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和《风雨兼程》。《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收集了民营企业家谈改革开放中自身成长的文章,《风雨兼程》收集了讲述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展壮大历程的文章。

该书以鲜活生动的事例,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家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树立民营企业家良好形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都有启示意义。《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编写组

改革激发社会活力

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 青“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大旗,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由此步入崭新境界、结出丰硕果实。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有机会经常走进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无论是民营企业家还是外来务工者,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村民,对这些年的改革,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都有满满的“获得感”。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挂号慢、看病贵?从预约挂号、分级诊疗,到医药分开、基本医保全面联网,老百姓的就医体验正悄然发生改变。办事难、办事慢?从简政放权、多证合一,到建立集中办公的办事大厅,让老百姓少折腾、不折腾。空气污染、堵车严重?治理大城市病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作用,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到调整结构、分配资源、疏解人口压力,努力还城市以美好和谐宜居。

不断深入的改革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成为可能。改革不仅给农村带来环境的改变,更给农民带来了眼界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今天,农村拥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的养老院、幼儿园、卫生所、活动中心。较高的网络覆盖率、智能手机使用率,让农民成为电商和网购一族,田间地头也能观看奥运会直播,农舍小院里也在讨论国际形势。中国如火如荼的改革正为世界贡献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注入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只要把握发展机遇,更加自信地投入到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去,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国梦中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就一定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蓬勃力量。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同奋进

荣民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史贵禄改革开放40年来,我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走上了创业之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搏击,在实现人生梦想中放飞。回忆自己默默走过的人生道路,真是感慨万千。

一、改革开放让我走上创业路

1965年,我出生在陕北定边县海则梁村,那里土地贫瘠,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改革开放前,村子没有电力设施,没有像样的道路交通,村民靠天吃饭,是全省典型的偏僻贫困村。

我从小生活在这样贫穷的环境里,9岁放驴,11岁在柳编厂学艺,13岁放羊,15岁下地务农,16岁怀揣着梦想和借来的13元钱,毅然离开生我养我的海则梁,加入农民工进城行列,只身一人到榆林闯天下,走上了人生的新征程。在榆林,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小企业干临时工。下不欺骗农民,上不坑害客商,处处讲究信用,坚持诚实经营,所以无论是经营者,还是顾客都很喜欢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日用小百货需求显著增加。1982年6月,我拿着仅有的1000多元,建了一间铁皮门面房,挂起了“小百货店”的牌子,在没有什么资源、也没有多少资金、没有经营经验的情况下,开始了人生创业的大胆尝试,掀开了商海击浪的新篇章。

在薄薄的铁皮房里,我坚持了6年,自己进货,自己卖货,自己洗衣做饭。由于店里没有取暖设施,冬天温度最低的时候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房子里像冰窖;到了夏季,温度最高可达零上40多摄氏度,又像住进了烤箱,热得人喘不过气来,浑身上下汗水直流。但我仍然坚持每天营业16个小时,百问不烦、耐心热情地为顾客服务。每逢阴天下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能用的雨具全盖在货物上,自己却淋得浑身尽湿。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我终于赚到了10万元。

随着开小百货店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一天比一天难做了。我认为开饭馆门槛儿低,是一项低投入、高回报、收益快的产业。于是我果断转行,开起了便民饭馆。小餐馆开了一年多,我在心中开始谋划着更为远大的蓝图。在市场多年的摸爬滚打中,我渐渐明白一个规律:餐饮业虽然是投资小、利润大、好经营的热门行业,但选择这一行业创业的人很多,是个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是个高淘汰率的行业。新的出路在哪?那时我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解决了温饱的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各类新兴电器。

1988年,我经过市场调研,找到了一条新路,投资10万元,在榆林市人民中路开了一个五金、机电、建材综合门市部,开始在这个新行业发展。我以良好的产品质量,在榆林市场赢得了信誉,实现了四大扩张:一是销售地域扩张,我将所经营的五金、机电、建材产品向石家庄、天津等十多个市场销售;二是销售网络扩张,成为全国10家大销售公司榆林经销总代理;三是销售网点扩张,在榆林城区较为偏僻处设立了6个分销店,拉长了销售链条;四是产品品种扩张,坚持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档次不断提高,技术不断提升,经营品种达到5万多个。不仅满足了群众多方面的需求,而且综合商店这块“蛋糕”越做越大,10年积累财富1000多万元,引起同行业的关注。在此期间,我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函授学习三年,专门学习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随后又通过学习取得了高级工程师职称。

二、改革开放为我搭建了事业发展的大舞台

可以说,我在创业上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总琢磨着做更大的事情,于是,我瞄准了房地产行业。1998年,我捕捉到了商机:一是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停止福利分房;二是银行实施按揭贷款支持。我由此预测,提高家居质量肯定会成为衣食不愁者的新要求。更重要的是,榆林是一个资源富集区,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像榆林这样的晋陕蒙区域性中心城市,必将迎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大批建设人才的涌入,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加快提升改变榆林城市面貌是历史的必然,这就决定了城市商品房消费需求潜力巨大。我在这时已拥有了市场和信誉,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有了资金做保障,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进军房地产业,参与晋陕蒙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这可以说是我走上创业之路后的战略性转变。我毫不犹豫地于1998年10月注册了“榆林市荣民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自任总经理。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使房地产开发企业长盛不衰,在浅海河滩小打小闹是不行的,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到深水大洋里去竞争。为此,我凭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准确判断,把房地产业发展方向定位在规模经营上,并大胆改制改造。1999年12月30日,一场简朴而又不失隆重的揭牌仪式,宣告陕西荣民集团在榆林诞生了。集团主营房地产开发,集建筑、安装、装饰、路桥工程、矿山机具、现代农业等于一体,多元发展。当时,集团是榆林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至此,荣民集团实现了规模化扩张。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榆林粮油公司、榆林饭店、榆林农机制造厂、榆林五金厂相继停产停业,2600多名工人失业,2600多户家庭、近一万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当地政府的一个难题。我们集团经过半年多的调研论证,向政府部门提交了4家企业的改制方案及4家企业所在区域的改造方案。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我们成功完成了国企改制和街区改造,2600多名职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并为他们缴纳了养老保险统筹,这些下岗职工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没有给政府留下任何遗留问题。

2004年,我抓住机遇进军西安房地产市场。集团公司践行“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创一流品牌、塑一方信誉、拓一块市场”的建设理念,以项目开发为龙头,以精细管理为手段,奋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领域,座座楼盘都盈利,在广大业主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近些年,我们参与棚户区改造项目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改善了5万多人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城市的整体面貌,创造了5万多个就业岗位。

我们集团十分重视企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家发展大势和市场发展需求,不断拓展企业发展领域,明确发展方向,夯实发展基础。经过不懈努力,现在已由单一的房地产业,发展到了覆盖现代服务业、冷链物流、融资租赁、国际贸易、金融控股、航空航天新材料、文化投资、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多年来,集团累计上缴税费近百亿元。

我们重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社会需求,提升社会效益,强力推进科技创新,特别是我们的航天航空新材料、新技术居全国领先水平,获得军工企业资质、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并拥有9项国家专利。

三、改革开放锤炼了我的精神品质

作为一名在商海拼搏多年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要具有以下几条重要特质:

一是要有一双“市场慧眼”。紧紧跟着市场走,随着市场变,迎着市场上,能够随时注意、透视消费者心理和要求的演变轨迹,敏锐捕捉消费者需求背后的商机,投其所好,供其所需,懂礼貌、讲温情、优服务,做经营管理的有心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赢得丰厚的经营收入,成为市场竞争的大赢家。

二是要懂政治。企业的发展命脉与社会大环境和宏观调控政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创业要取得辉煌业绩,企业要健康持续发展,除了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还要懂政治,掌握国家方针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搞清楚自己的社会职责,才能使企业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是把企业的快速发展放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势中去思考,把企业的进步放在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中去推动,使企业始终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让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进步合拍。

几十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偷税漏税,也没有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始终洁身自好走正道,光明正大搞经营。在生活方面,我始终保持着朴实节俭、低调做人的本色。为了节省时间,我经常坐地铁出行,到外地出差,只要事情一办完,哪怕坐最晚的班机也要返回。

四、改革开放激发了我的家国情怀

荣民控股集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逐步成长壮大,成为有实力、有品牌,让群众满意,为国家出力的好企业,并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集团先后获得了中国特殊贡献奖、全国先进就业企业、全国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奖、定点扶贫先进单位、“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我先后担任了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及中华全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陕西省总商会副会长等职务。

我们这些民营企业能有这么好的发展平台,首先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既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实践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攻坚期,脱贫攻坚任务重,企业家应该积极参与到“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近些年,我们集团先后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老少边穷地区和新农村建设等捐款5亿多元,特别是以产业带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三个乡整体脱贫,我们扶贫的模式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荣民模式”,经中央统战部推荐,中组部将“荣民模式”列入干部学习培训内容。另外,我们对口扶贫的定边县海则梁乡被陕西省政府列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我们扶贫的海则梁、白泥井、周台子三个乡,位于陕西定边县最北端,是毛乌素沙漠的延伸段,三个乡总面积563平方公里,有30个行政村,1个移民社区,159个村民小组。过去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我就出生在这个地方,深深感受到乡亲们生活的艰难困苦。我们制定了四个五年规划(2000—2020),主要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第一个五年,海则梁乡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不足500元增加到2005年的5000多元,农民基本实现了脱贫。第二个五年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民由贫困转向了富裕。第三个五年是实施农村的城镇化。我们协助县政府对白泥井镇作了整体规划。按居住10万人的标准完成了10平方公里的小城镇规划,已经建成6万多平方米的社区住宅楼。到2017年,海则梁乡人均收入达到了8万多元,其余两个乡人均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三个乡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农民由富裕转向了小康。四是正在实施的第四个五年规划。首先要完成“五大工程”和“三个全覆盖”。“五大工程”为:建成两平方公里的工业园,用于农产品深加工、肉食品深加工、农机具加工;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日光大棚达到3万个;养500只羊的养殖大户达到300户;500亩的家庭农场达到300户。“三个全覆盖”是指免费医疗全覆盖、农业现代化全覆盖、人均一个日光大棚全覆盖。我们计划再捐款1.5亿元,到2020年要让海则梁乡人均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其余两个乡人均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其次,2018年上半年,我们应用“荣民模式”的成功经验,向周至县人民政府捐款2000万元,用于建设11740平方米的移民社区就业工厂。该工厂可为该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帮助1000多户贫困家庭当年实现就业脱贫,同时也对拉长该县猕猴桃产业链、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1999年到2008年的十年间,我先后担任榆林市、陕西省政协委员。十年政协委员期间,我一有时间就深入民间调查民生,先后撰写了80多件提案、社情民意报告,其中涉及三农的有36件。这些提案,八成被列为省市相关部门重点提案或优秀提案,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和落实。

2008年到现在,我光荣当选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我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共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100多件,其中议案63件,如修改《中小企业促进法》《行政复议法》等,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信用法》《网络法》《土地污染法》《垃圾分类法》等,所提的议案大部分进入了修法、立法程序,得到全国人大、有关部委、省委及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好评。

近年来,我多次参加省委、省政府民营企业座谈会,针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意见。2017年7月,我被陕西省委聘为陕西省统战系统智库专家。我曾在主流媒体、党刊党报发表文章200余篇,著有《商海感悟》《全国人大代表史贵禄建议议案录》《史贵禄文集》等著作,并先后获得全国、省、市劳动模范,全国、省、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省、市光彩事业奖章,中国光彩事业20年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等多项荣誉。

五、改革开放是我实现梦想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也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民营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得到加快发展。民营企业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占比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占比超过70%,提供就业岗位超过80%,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广阔舞台,现在是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好时期,我们一定要珍惜和感恩这个时代,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我认为民营企业家要真正持续做好企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应该努力做到:

一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这条道路是一条发展的路、富裕的路、幸福的路。要坚定不移听党的话、跟党走。只有坚持共产党领导,才能凝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异常艰巨,只要我们同心同德跟党走,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

二是要善于学习,做强企业。一定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认清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势,深刻理解国家产业政策,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营企业要重视科技方面的投入,重视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重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人民群众个体化需求,踏踏实实把企业做大、做强,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三是要做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创业创新、服务社会的典范。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发扬优良传统,弘扬企业家精神,努力把企业管理好、发展好。同时,我们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要坚守好五个底线:坚守政策法律底线,依法合规经营;坚守道德良心底线,诚信做人处事;坚守安全质量底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守行业规范底线,重信用、守合同;坚守社会责任底线,回报社会,造福百姓。

四是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家国情怀。民营企业家是社会首先富裕起来的群体,要回报家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生活困难的群众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援助灾区受灾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为社会尽绵薄之力。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这40年,我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不断推动了工业化、信息化全面布局和体系化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这40年,我们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两三百年所走的路。虽然这4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却铭刻了中华民族的一段伟大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

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止,让我们同改革开放共成长、同奋进!

志存高远,人生难忘的回眸瞬间

奥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汤 亮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会给我读一些经典的古代短章,印象深刻的是诸葛亮的《勉侄书》,只有87个字,但是字字珠玑,好懂易记。父亲还对我解释道:“诸葛亮在这封家书中,之所以开宗明义说‘夫志当存高远’,就是因为一个人的志向是否高远,最终将决定他有没有作为。” 虽然父亲较早就离我而去,但他的这番教诲,我始终铭记在心。大学毕业后,我先是被分配到国有企业,后来调到机关工作。朝九晚五的职场生活虽说十分安逸,可我总感到生活缺乏一股激情。于是我报考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了国家部委工作。生活转了一大圈儿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依然渴望一种更加充满挑战的生活。幸运的是,我赶上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好时代。特别是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就像石破天惊的巨雷,催生出中国每一寸土地的勃勃生机。那些年,打破“大锅饭”,告别“铁饭碗”,下海创业、实现自我价值成了时代的最强音。在我的身边,几乎每一天都能听到这样的故事。 在时代的感召下,我也坐不住了,决心跳出体制,到市场闯荡,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天地。辞职创业前,我常独自徘徊在深夜的街头。父亲当年勉励我“志存高远”的谆谆话语似乎就在耳边,给了我很大的勇气。

一、从“志存高远”的战略设想起步

1997年,我在上海创立了奥盛集团。

创业之初,我为企业制定的第一个发展规划,就是要求从“志存高远”的战略设想起步,不要去吃别人嚼过的馍,要走自己的路。于是,奥盛集团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抱定了创新宗旨,从填补国内材料空白做起,立志在跨江越海的大型桥梁上架设起世界上最好的缆索。

奥盛的科研团队打破了国际上的技术垄断,依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中国第一条大跨径斜拉桥“南浦大桥”的跨江缆索做起,逐步走上全国各地的大桥,走上世界各国地标性的大型桥梁,使“奥盛缆索”成了“中国制造”“中国智造”的象征。

今天的奥盛集团已经是一家以桥梁缆索制造产业链为核心的高科技制造业集团,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中国制造行业科技创新的领军企业。

21年来,奥盛集团始终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与世界桥梁工程的科技水平同步发展,并在多项新材料和新技术领域领先于国际水平。迄今为止,奥盛集团已获得重大科技成果13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拥有123项发明专利,获得詹天佑奖、鲁班奖等国家级质量奖82项。参建完成国内外的大型地标性工程120个,为全球八百多座大桥提供了缆索结构。

回首这一路坚韧不拔的砥砺奋斗,可以说,奥盛集团完美地实现了创业时确立的目标。这个成绩的取得,首先应归功于改革开放时代的恩赐。如果没有这20年来风起云涌的中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哪里有奥盛集团逐鹿天下市场的“用武之地”。

小时候读书,我只知道长江上有武汉大桥和南京大桥。如今,浩浩荡荡的长江水面上,处处有巍峨壮丽的跨江大桥,其中一半以上大桥上的缆索,都来自于奥盛。我们参与建设了海峡跨径世界第一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建设这座特大型桥梁缆索时,我们采用了一项全球创新的新技术——主缆索股入鞍预成型技术,使得整座桥梁的架设周期缩短了57天,一举刷新了世界桥梁工程的新纪录,让全球同行惊叹不已。除此之外,我们还架设了被世人美誉为“云中漫步”的云南龙江大桥。

从今后十年看,奥盛的订单是不愁的,但是市场总有饱和的那一天。我清醒地认识到,奥盛集团必须未雨绸缪,在企业经营最好的状态下,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勇气和智慧,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升级版,对企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力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奥盛集团旗下已经增添了两个新的高科技企业,一个是专注于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的企业,另一个是制造多种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企业。这两家高科技企业,今后都将依托于奥盛材料研究所,在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创新上走出一条新路。争取在不久的将来能弯道超车,整体实现奥盛集团在新时代的跨越式发展目标。

从大桥缆索“跨界”到“心脏医疗器械”,再“跨界”到“航空发动机叶片”,步子会不会迈得太大了呢?其实不然。因为从产品属性和工艺来讲,无论缆索、医疗器械还是叶片,都属于“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加工”的范畴,都是依托于奥盛材料研究所对材料和工艺的研发。从企业发展理念来讲,都贯彻了同一个“连接”理念:大桥缆索是连接陆上的两地距离,心脏医疗器械是连接人体内外的距离;叶片是“连接”地空之间的距离。我相信,成功的“连接”,就是新时代的创新,一定能催生出新的生产力和新效率。

二、难忘的回眸瞬间在心中激荡

回顾21年来的创业历程,我有三个回眸瞬间是终生难忘的,也是时时在我的心中激荡的。

第一个难忘的瞬间是在2013年,我来到美国旧金山的奥克兰海湾,抬头仰望凌空飞架的奥克兰新海湾大桥,那像彩虹般的越海缆索,就是奥盛制造的。我站在大桥下,目睹全球观光者都在仰望巍峨的大桥,许多人还跷着大拇指说“Made in China”时,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奥克兰新海湾大桥是美国的新地标建筑,也是目前世界上投资量最大、技术要求最高、设计使用寿命最长的大桥。当初竞标时,全球桥梁工程界人士就说,谁拿下这个缆索工程,就等于摘下了全球大桥缆索的“桂冠”,获得了全球市场的“通行证”。

奥盛花费了近8年的时间,一直在跟踪、谈判、投标这个项目。因为这座大桥地处地震带,所以美方提出的缆索技术指标非常苛刻,要有抗八级地震能力。全球能接这活的13家顶尖企业都去投标了,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但是最终能满足美方全部技术要求的,全球只有两家企业。在最后的“巅峰对决”中,奥盛集团旗下的浦江缆索公司依靠自身实力,一举夺标胜出。

在制造和施工过程中,我们拿出了自己独立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很多都是国际首创,获得了美方和舆论界的高度赞赏。美方聘请了40多个工程监理驻扎在工地,按照国际惯例,如果监理对任何一道程序或质量标准有不同看法时,就有权开一张“停工单”,召集施工方坐下来开会,统一意见后再开工。但在施工全过程中,浦江缆索没有“吃”过一张停工单,美国监理也不得不佩服浦江缆索一流的施工质量。奥盛的工程技术人员指挥美国工人,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工程建设,交出了优异的答卷,质量完美度受到美方的高度评价,也奠定了浦江缆索在全球行业中的“领头羊”地位。

此刻,海风吹拂起我的思绪,让我不由地想起一百多年前发生的事情:当年无数远渡重洋的华工,就在这片土地上,被洋人驱赶着,如牛马般屈辱干活,很多人命丧于此。斗转星移,今天在技术含量相当高的大桥缆索领域,中国人挺起了胸膛,这让我感慨不已。

第二个值得铭记的回眸瞬间,是在2016年的广东,当年的全球桥梁大会在此举行,我是大会的演讲嘉宾。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桥梁专家和学者,讲些什么呢?我想起了人类历史上首创以“吊”承力概念的李冰父子,想起了许多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先贤们……于是,我与大家分享了一段自己多年来的感悟:

面对大海大江、高山峻岭,人类自古以来就没有畏缩不前,很早就开始思考如何用智慧来突破大自然的阻碍。无论在南美洲的陡崖峭壁,还是在欧洲大陆的深山峡谷,都能看到早期人类用森林中的原始材料,做成承载重力的悬索而渡河的遗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以文字记载“悬索吊桥”的国家。公元前285年,建造了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就在山路崎岖的蜀地(现四川)建造了七座桥梁,其中就有一座以竹子为吊索的吊桥。此后,世界一千年的造桥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领跑世界的铁索大桥史。比如,公元前50年,中国四川建成了长达百米的铁索桥,东汉时建成了澜沧江霁虹桥,三国时建成了澜沧江功果铁索桥,隋朝时建成了金沙江塔城关铁索桥,唐朝时建成了怀远铁索桥等。

1665年,游遍天下的徐霞客写了《铁索桥记》的游记,法国传教士马天尼(Martini)阅读后叹为观止。他1667年回国后,撰写了《中国奇迹览胜》一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多次再版,西方这才知晓了以“吊”承力的中国“悬索”概念。世界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的研究证明,只有当这些书籍出版后,中国古人在造桥时以“吊”承力的“悬索”发明才被西方认识和接受。

1915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德国设计师借助新材料的优势,在莱茵河上建造了世界第一座大跨度的自锚式悬索桥“科隆—迪兹桥”。从此,在科技创新力量的推动下,大跨度悬索桥以“吊”承力,成为人类征服大海、大江、大山“天堑”的利器。

今天,中国古老的以“吊”承力的大智慧,化身为让世界惊奇的大桥缆索,开始续演以“吊”承力的神话,无论是新建桥梁的数量、质量,还是中国在新世纪的桥梁建设成就,都把世界桥梁的设计水平、科技成果、建设规模大大推进了一步。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脚步是没有止境的。我相信,在新一代科技创新力量的推动下,更长、更大、更高的桥梁奇迹,将不断出现。

我的这个演讲,其实也是在阐述奥盛集团的历史情怀和企业精神。所以,我会时常想起这个瞬间。

第三个难忘的瞬间是2017年,奥盛集团迈出了结构性调整实质性的第一步,“跨界”到了“心脏医疗器械”和“航空发动机叶片”。在一次研讨奥盛集团的企业发展战略时,我说了一个“风筝”的故事。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扶摇直上万里长空”的风筝,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发明的。中华民族的代代杰出人物,都曾经为这个美丽的“风筝传奇”奉献了自己的智慧。比如,名匠鲁班为它改造了木质结构,大将韩信为它增加了竹哨音响,蔡伦造纸为它更换了材质,画家张择端更是把飞翔的风筝,画进了他的不朽名画《清明上河图》……

在我看来,风筝问世的那一刻,实际上就开启了人类“渴望飞翔”的追梦之旅。因为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美国国家博物馆中的一块牌子上就醒目地写着: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

我创办奥盛时,曾经立下过“志存高远”的志向。二十一年过去,奥盛只是实现了一个“远”字,奥盛缆索架设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大型桥梁上,走向了遥远的地方。进入新时代的奥盛,要开始谱写一个“高”字,让科技的“风筝”高高飞翔,创造出一个新时代的“风筝传奇”。

奥盛集团在新时代的科技创新目标,就是要把“叶片”装进中国制造的航空发动机里,让它到高高的苍穹去巡天;把微小的医疗器械“神器”送到人的心脏里,让患者的心脏依然可以强劲地跳动!

这两个科创方向,都代表了科技飞翔的“高度”。它们将与大桥缆索一起,组成奥盛集团迈进新时代的“志存高远”的方阵。

党的十九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们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60后”这一代人,虽然没有赶上改革开放初期“勇敢吃第一个螃蟹”的年月,但是我们赶上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好时代!

躬逢盛世,人生何其幸也!

我们一定要努力拼搏,不辜负这个光荣与梦想共存的时代!

坚守实业30年 与改革开放同行

月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丁佐宏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作为一位改革的亲历者,我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巨变,深知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步伐。

一、时代创造机遇,机遇改变人生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政策把中国引入经济体制改革的破冰期,也为民营经济吹来了“第一股春风”。大批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那时,在我的老家如皋,农村年轻人的出路通常是上大学、当兵、学手艺。上大学是最好的选择,但我家里的条件不具备;当兵呢,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但我也负担不了家里;只有学手艺,既不给家里增加负担,还可以给家里挣点儿钱,于是我选择了这条路。1981年,我随师兄一起到常州做木工,凭着一股不守成规、敢闯敢试的精神,我在改革的大潮中迅速成长起来。

从一个人开始打拼,慢慢地,我有了一个七八个人的团队。每天我的身上似乎都有使不完的劲儿。白天走街串户上门打家具,晚上劳作一天后,睡在没有安装窗框的简易房里仰望夜空,满眼“月星”入梦来。后来“月星”这个名字,就这样带着梦想的色彩印在了我的心上。

当时,中国的民营经济开始发展,一批批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能够在时代大潮中抓住机遇,实在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1988年,我花3000元注册了个体户营业执照,成立了“茶山月星木器厂”,厂房只有20平方米,员工只有7个,这就是月星集团的前身。

二、紧扣行业脉搏,打开广阔天地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南方谈话”,带来了民营经济的“第二个春天”。当时,月星从“前店后厂”的家具作坊起步,发展的方式比较粗放,可借鉴的经验也很少,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从那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国家制定了很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文件,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规划了一条加速跑道。背靠这样的大环境,月星一路突飞猛进,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多方筹资,我们筹得1000万元,上马了聚酯家具生产线,很快改变了作坊式生产,实现了工业化大生产。但在参加美国高点家具展后,我开始琢磨什么是家具业的主旋律,最后决定改上实木家具生产线。

转做实木家具后,我们改革的目标非常明确,即接轨国际、品质为先。经过考察,我们与拥有50多年历史的西班牙安第高公司签下合资协议,成为当时极少数与外资合作生产家具的国内企业。我们从原料上精挑细选,从生产工艺和流程上严格控制,这使得月星品牌一举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从家具制造到家具流通,这是很多业内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综合百货、购物中心等规模大、业态多的新购物潮流进入中国,人民的多元化需求被进一步释放。为了迎合新的市场环境,月星开始了新一轮布局。

1998年,8万平方米的南京月星家居广场开业;2000年,10万平方米的上海月星家居广场开业。其后,月星家居广场在兰州、成都、太原、郑州、南宁、长春等城市相继落地,目前已在国内覆盖150个家居广场。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月星家居广场始终保持着两大特色,一是体量大,二是品类全。我们在业内率先将Shopping Mall业态和家居关联商品引入家居卖场,引导家居用品一站式消费的创新理念,不仅丰富了向来只以“大件”示人的家居产品线,更满足了多元化的居家生活需求。这样的模式,也使月星在当时创下了单店日客流量达数万人的业界纪录,成为行业对标的典范。

三、立足上海发展,开启极致新服务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很幸运赶上了民营经济的“第三个春天”。从2002年起,党的十六大召开、“私产入宪”及“非公经济36条”的出台,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也让我们有了进一步施展抱负的空间。

当家居业务拓展至上海后,我发现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以其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环境深深地吸引着我。这里所透出的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让我又兴奋地萌生出了新的想法。

当时,上海的购物中心到处都有,甚至有些过剩。我想如果有一个地方,让消费者在那里可以充实地待上一天,逛商场、看表演、品美食……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该有多好。于是,打造一个超大型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在我脑海里慢慢浮现。

经过十年打磨,总面积48万平方米的上海环球港,于2013年正式对外营业。开业那一天人潮汹涌,我内心激动澎湃。作为“一站式”的超级购物中心,上海环球港集“商旅文”模式为一体,拥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各具特色的餐饮和文化娱乐设施、星级化的购物环境和景观设施,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自上海环球港建成后,我们继续发扬“敢坚持、敢探索、敢挑战”的改革精神,在全国各地打造环球港项目。2016年,江南环球港开业,辐射无锡、镇江、泰州等周边一小时经济圈内十多座城市;同年,淮海环球港又开门迎客,成为淮海经济区唯一的奥特莱斯业态的购物中心……如今,在常州、苏州、徐州、沈阳等地,都有环球港的身影,承载着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

2017年,在新疆喀什,我们建立了上海最大的单体援疆项目——南疆环球港。它不仅为古老丝路带来“功能集聚,生活多彩”的都市品质生活,更通过“互联网+”的平台,以虚实结合的理念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这个项目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申报和审批的过程中,没有烦冗的各个环节,没有任何显性或隐性的门槛,全程高效有序地推进,令人倍感振奋。

我想,环球港模式之所以诞生在上海,是与上海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的。一是上海对标的是国际标准、国际水平,汇聚长江三角洲的地缘优势和人才资源,对各类经济具有高度的吸引力。二是普陀区委、区政府多年来对区内企业大力支持,各项扶持政策全面落地,也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月星可以说是一家很重感情的企业,从1999年进入上海普陀区发展,便把根扎在了普陀区,不管投资到哪里,总部都在上海普陀区。

新时期,人民的生活状态与水平发生了迭代式的变化,中国迎来消费升级的新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上海着力构筑发展战略优势,特别是彰显功能优势、增创先发优势、打造品牌优势、厚植人才优势。为与之相匹配,月星也开启了新一轮发展。

新消费时代,月星提出了打造“极致服务体验、居家文化中心、新消费中心”的新理念。其中,打造“新月星家居”的举措,主要围绕年轻化、场景化、个性化、宽泛化而展开,主动寻求“跨界”经营,使月星家居广场成为全方位的居家生活采购中心;打造“新消费中心”的举措,则是将环球港文化、旅游、商业的业态融合,让消费者在舒适的巨量建筑空间内“吃喝玩乐购,一天嗨不够”。

四、家国情怀,打造新时代民族品牌

作为一名中国民营企业家,我深知伴随大国崛起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企业家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被赋予了很多社会责任。我相信很多民营企业家和我一样,心中都有一份家国情怀,希望为中国经济做出更大贡献,希望中国民族品牌更加闪亮。很高兴这样的愿望,一步步地离我们更近了。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明确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理念。在此指引下,新华社甄选了一批优秀的民族品牌,要让它们代表中国走向世界。2017年12月,月星入选了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自此“月星家居”和“环球港”两个品牌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对我们的一种认可。

2018年春节,一批中国优秀民族品牌组团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向全球华人送上新春的祝福。让我自豪的是,“月星家居”和“环球港”两大品牌连续11天,以每天数百次的频率在纳斯达克塔楼大屏幕上不间断呈现,充分展示了我们的品牌实力和文化自信。对这一份荣誉,我分外珍惜。

我深知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在入选“民族品牌工程”后,月星上下齐心协力,以“民族品牌工程”为新的起点,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懈追求,为打造民族的家居品牌、生活消费品牌而努力求索。我们坚持“初心如一、方得始终”的企业文化基因,坚持“匠心如一、方得品质”的产品理念,坚持“感恩如一、方得民心”的责任意识,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月星家居”“环球港”品牌创新发展。

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我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很荣幸地参加了全国“两会”,亲身感受了党和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关怀。政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认真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关心,也进一步提振了我们的信心。作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我们要不负春光、与时代同行。“两会”中还有个插曲,我在接受央视《新闻联播》记者采访时,对着镜头说:“中国的经济在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到点子上去了,抓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去了!”我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发自肺腑,每一个字都表达了我的心声。

五、奋发图强,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风雷激荡,40年岁月峥嵘。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中为中国的经济做了很大的贡献,但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我深深地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这个“大创业”背景,就不会有一个个民营企业的“小创业”成果;没有改革开放后国家不断夯实、培育民营经济发展的土壤,就不会有我们民营企业今天的开花结果。

2018年,月星集团已经走过30年创业征程。30年商海驰骋、峥嵘岁月,有多少历史可以钩沉,有多少得失值得回味。作为一家历经30年发展的企业,月星集团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要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积极承担广泛的社会责任。

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我们又迎来新一轮发展。作为剑指“百年老店”的企业集团,我们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力开拓“心中的家”;在瞬息万变的行业大潮中,我们将激流勇进,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智慧!

在创新中传承 做一名老字号企业的“真工匠”

天津狗不理、同仁堂、宏仁堂董事长 张彦森光阴如梭,时光转瞬。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如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已有40年。于个人而言,已是半载人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我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布局。

一、乘改革东风,下海迎来人生转折

我出生在河北吴桥,吴桥素来有“人间游乐无双境,天下杂技第一乡”的美称。所以,年幼之时,在耳濡目染中,我自然而然就习得了杂技的真谛,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1971年的时候,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我考进了天津杂技团。22年的杂技团工作生涯,让我与天津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生的转折点在1994年,感恩于改革开放,正是有了改革开放的东风,我才能有如此大的勇气下海经商,走出我人生的另一片天地。由于在杂技团工作的经历,所以,我创业之初,就以文化交流为主业,先后在天津、北京注册了科工贸和文化艺术发展等几个企业。当时,我利用电视传媒开创“电视购物”和“电视选房”的独特营销方式,成为那个时期最为时尚的一股新潮流。

1999年,我经过认真的市场考察和调研之后,认识到餐饮业已成为社会经济最活跃的增长点,于是我又成立了森永泰餐饮有限公司,陆续开设了中华炖品酒店、三六三酒店和117花园别墅等六个风味独特、品位高雅且景观壮丽的酒楼。天津人素来讲吃、懂吃,也会吃,老饕众多,喜欢品尝美食的人一定对这几个与众不同的酒店不陌生。这几个酒店不仅为天津的餐饮市场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为后来的发展积累了后劲儿。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医疗卫生系统也开启了改革的历程。2000年,改革逐渐向纵深发展;2002年,医药行业开始GMP认证。天津同仁堂是一个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但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年亏损380万元。当时面临医改,只能向社会吸引投资才有可能通过认证。要不要参与同仁堂的改制?我心里经历了很复杂的斗争,一方面是严重亏损的现状与尚未可知的前途,另一方面,这个企业确实已经是传承了百年的老字号,其品牌价值早已深植民心。最后,我以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以改革开放之勇赋予的胆识,下定决心联合合作伙伴一同投资了同仁堂。更换设备、改造基础设施、更新软件系统,我一边让企业发展,一边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就这样,在改制的第二年就顺利通过了国家GMP认证,使同仁堂跻身于现代化制药企业的行列。后来,我与合作伙伴又参与了宏仁堂老字号的改制。全新的经营理念让这两个企业在改制后不仅在经济面貌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且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先后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宏仁堂的“逐血胶囊”在2008年取得了单品销售额过亿的成绩,成为天津市中医药行业第三个单品过亿的产品。

二、国企改革大势所趋,一锤定音的津门情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已经驶入快车道,部分国企大面积亏损、债务重组,改革势在必行。2004年冬的一天,当时我正在香港考察市场,无意间翻看《文汇报》时,一则“天津狗不理饮食集团的国有资产要整体退出,以1500多万元起价拍卖的形式转让”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经确定消息属实后,我决定立刻回津。

天津的“狗不理”毕竟与一般企业不同,它不仅在天津家喻户晓,而且在全国都具有很高知名度,同时也是有着深远影响的品牌,在天津这个城市的经济文化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因此,决定拍卖之日起,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天津相关管理部门设置了“投资者要追加注册资金3000万元”“必须得到狗不理原班领导层认可”等多项竞拍内容。除此之外,如果我想参与竞拍,竞拍所需资金要经过同仁堂董事会的同意与拨款,当时董事会中不乏极力反对的声音。但是,我对老字号情有独钟,更看重天津这座城市的文脉。民族情怀始终支撑着我,即使面临内外部的巨大压力,我想参与竞拍的决心也丝毫未减。后来经过多轮董事会的探讨,最终,董事会给我授权6000万元竞拍资金的上限。

2005年2月28日,我去产权交易中心的路上,车里的早间新闻广播开始报道“狗不理”拍卖的消息。并且将参与此次竞拍的企业逐一做了介绍,我凭着这些年在商界的经验,预感到这次竞拍不会轻而易举,如果没有8000万恐怕拿不下来。就这样,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仓促上阵了,拍卖会定于上午10点正式开始。8点30分,参加此次竞拍的各方面相关人士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各路权威媒体陆续走进会场。拍卖会准时开始,几轮角逐下来,竞价15分钟之后就推到了8000万元的关口。现场气氛越来越紧张,我意识到,这场竞拍到了这时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钱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能不能留住天津文化的“魂”。“狗不理”是天津的品牌,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不能就这样被外地企业家买走。虽然这时价位已抬升到远超于“狗不理”本身价值的8000万元,但我的心情却异常坦然,超出的价钱由我自己承担,我也要把“狗不理”留下来!随后的竞价趋于白热化,在激战153个回合之后,我以1.06亿元拍得“狗不理”。

三、重启辉煌,举步维艰的企业改革

竞拍成功后,我并没有感到任何的轻松,首先是注册资金与竞拍价钱,巨大的金额着实是不小的压力,在经过多方努力后终于支付了首付款和增资款,此次拍卖才算彻底有效。2005年3月8日,我作为“狗不理”新的掌门人来到企业,迎接我的是一个接一个尴尬的局面,先是原企业领导层与职工的不信任与不配合,而后是大大小小犹如无底洞的债务纠纷。面临这种种的困难,我感到步履维艰,甚至觉得比在当初竞拍时遇到的情况还要艰难。虽然情况如此糟糕,但我内心坚定,为了给企业员工鼓劲儿,我在各种场合一再表示决心,一定要尽快改变现状,尽快让企业步入正轨。就这样,过了十几天,企业里终于有人被我打动了,纷纷表态一定配合我的工作。我从开始连办公室都没有的境地,一点一点用真诚的心打破了僵局。

有了大家的配合,我的干劲儿更足了,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治理,这其中的甘苦和艰辛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紧,二是管理队伍的短缺。我想尽一切办法,通过能够利用的所有渠道为企业筹集资金。我的心里很清楚,只有有了资金,企业才能发展,员工才能信任企业。有了可支配的资金,改制当年就建起制馅中心厨房,在西青开发区建起了现代化的速冻食品厂,在南市食品街和水上公园旅游景点接连创办了两家“狗不理”酒楼,之后又陆续投建了20多家错位经营、不同类型的酒楼。除此之外,解散了从市场和企业之间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物流公司,重新审核“狗不理”加盟商的资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全国性打假工作和收回海外抢注的商标权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后来,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觉得定位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市场消费者分为很多层次,要想把“狗不理”做强做大,就要覆盖到所有阶层。于是,我开始调整经营结构,创新商业模式,针对本地大众消费人群,推出人均60元、70元左右的家庭品质套餐;新增了品质优、品种多样化的早点,大众消费进得来、吃得好、能常来。针对旅游群体,融入更多地域文化和地域历史名菜,挖掘、包装人文故事,增强消费体验与附加值。而对于城市高端消费人群,打造洋楼型、商务型酒店,满足消费者高品质的生活需求。2016年,狗不理集团全年接待服务顾客超过280万人次,2017年的营业收入再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与此同时,我们成功研发出“狗不理”包子专用自动化生产设备,其中自动投料系统和电脑程式控制拌馅系统有效解决了和面、制馅工序;全自动成型系统完美实现了“狗不理”包子半发面、十八个褶自动成型;螺旋一体化自动线设备和自动包装设备解决了速冻、包装一体化的难题,不仅实现了产能翻番,而且减少了生产过程的人员接触,避免了食品污染。

站在时代“风口”,我们主动出击,树立“老字号+互联网”思维,布局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美团、饿了么等线上外卖平台配送窗口,不断拓宽企业销售渠道,为老字号在快速更迭的时代中注入了发展新动能。除了电商平台,狗不理集团正快速进入便利店市场,2017年与7-11、罗森等多家连锁品牌便利店合作,铺货数量超过3000家;进入阿里巴巴“盒马鲜生”北京和深圳的线下门店销售;与京东旗下便利店运营公司签署战略协议,按照京东的1万家便利店发展战略,“狗不理”的产品将遍布全国各地。

四、投身国家重大战略,追求卓越,扬民族之魂

随着中国产业今天的不断进步升级、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深知,改革开放40年来,时代在不断给予我们新的机遇。作为新时代的企业家,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面前,势必要把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产品质量摆在首位。唯有这样,“百年老店”才能持久经营与传承,传统技艺才能代代流传,老字号才能做强做优。

在市场的大潮中,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只有跟上国家“走出去”的战略步伐,才能不断获取新的增长引擎,只有在国际竞争中历经考验,才能让民族品牌勇立潮头。近年来,狗不理集团不断尝试海外单店加盟、平台合作、渠道嫁接、技术转化、股权投资等模式,先后尝试在韩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开设“狗不理”餐厅,积累境外拓展业务经验;有意识谋求与大平台、成熟网络进行战略合作,与拥有世界500多家机场餐饮经营管理权的英国SSP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英国、法国等国际机场店随时等待现有铺位合同到期品牌调整招标。老字号民族品牌在国际高端商旅客群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如今,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企业只有跟随“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拥有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让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活力。基于这种考虑,我带领团队先后收购了澳大利亚知名保健品老字号Blooms与生物科技公司BJP,未来“狗不理”将会充分利用当地符合标准的制造工厂车间、出口标准、销售网络,全面实现“狗不理”包子生产本土化、销售国际化,从而让世界了解到“狗不理”包子这种符合人类健康的食品。同时,澳大利亚保健品老字号Blooms的产品技术在国内可与天津同仁堂、宏仁堂实现资源嫁接与互换,对拓宽医药行业的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帮助。BJP作为研发益生菌前沿的科技企业,其消化与吸收更佳的第三代益生菌技术,将有助于“狗不理”包子半发面发酵更充分,营养吸收更快,而具有革命性的益生菌新技术将有效替代国内饲料中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让肉类食材更加安全可靠。新时代的“狗不理”将始终以“大健康”的时代发展理念作为企业战略导向,力求充分满足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