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中讲中国智慧故事 女孩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01:10:00

点击下载

作者:杨振中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杨振中讲中国智慧故事  女孩版

杨振中讲中国智慧故事 女孩版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杨振中讲中国智慧故事:女孩版/杨振中编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9.1

ISBN 978-7-5473-1406-7

Ⅰ.①杨… Ⅱ.①杨… Ⅲ.①历史故事-作品集-中国 Ⅳ.①I247.8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95397号责任编辑:刘玉伟 潘灵剑封面设计:钟 颖杨振中讲中国智慧故事·女孩版出版发行:东方出版中心地  址:上海市仙霞路345号电  话:(021)62417400邮政编码:200336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印  刷:山东鸿君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  本:890mm×1240mm 1/32字  数:221千字印  张:12.5版  次:201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ISBN 978-7-5473-1406-7定  价:35.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1. 谢道韫咏雪

历史上一举成名的人不少,但像东晋少女谢道韫(yùn)那样,因打了一个精彩的比方而名留文坛的,实在是罕见。

一个寒冬的下午,天上飘着雪花。谢安在家里把侄子女召集一起,跟他们讲诗论文。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一会儿,天空下起了大雪。谢安抬起头情不自禁地说:“好大的雪啊!”接着他饶有兴味地对他们说:“你们看,这纷纷大雪像什么?”“我知道,我知道。”侄子谢朗争着说。“好,你先说。”谢安说,“可要比得贴切哪!”谢朗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好像有人在空中撒盐。”“不好,不好。”侄女谢道韫说,“盐的分量重,撒向空中,一下子散落到地上,哪还像飘悠悠的雪花呢?”谢朗噘着嘴说:“那你说像什么呢?”

谢道韫仰望白蒙蒙的天空,略加思索后说:“还不如用柳絮随风飘舞来得好。”“好,说得好。”谢安拍手称好,极为欢乐。那雪花在空中飞飞扬扬,多像春日里柳絮经风一吹而满天飘舞的样子。这比喻不胫而走,后人竟用“咏絮才女”来形容女子的工于诗文。

一个精彩的比喻,竟流芳千古!2. 荀灌救父

晋朝的荀崧(sōng)任襄城太守,被叛军杜曾所包围。襄城兵少,且粮食将尽,于是他想向平南将军石览讨救兵,但一时想不出出城的办法。荀崧的小女儿荀灌,从小有突出的节操,当时才十三岁。“我去!”荀灌说。荀崧看着幼小的女儿:“你行?”“行!”荀灌坚定地说。于是荀灌率领数十勇士,连夜翻过城墙突围而出。敌人发现后拼命追击。荀灌督促勉励将士,一边交战一边向前,最终赶到石览处,请求出兵援助。杜曾听说襄城来了援兵,于是逃散了。这一切都是荀灌出的力!

智勇双全的小女子!3. 李寄斩蛇

在东越的闽中,有一座山,叫庸岭,有数千米高,它的西北面山洞中有条大蛇,长七八丈,粗十几围。当地的百姓常害怕它出来。东冶城的都尉以及所属县城的官吏,有好几个人死在它的口中。用牛羊去祭它,仍然不能保佑平安。那蛇有时托梦给人,有时附在巫婆身上,说要吃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都尉及县官都为此担忧。然而,蛇的嚣张气焰及祸害始终不停。都尉及县官一同托人找奴婢所生的女儿,或者犯罪人家的女儿,养着她们。到农历八月上旬,把女孩子送到蛇洞口,蛇从洞里游出来把小姑娘吃掉。好多年都是这样,已经吃掉了九个女孩。

那时,又要预先招募寻求女孩了,可是未得到。将乐县有个叫李诞的人,他的小女儿名叫寄,要去应招。父母仁慈,疼爱女儿,始终不让她去应招。

李寄自己偷偷地出走了,家中人无法阻止她。

李寄报告官府,请求给她一把好剑和一条善于咬蛇的狗。到了农历八月上旬,便到庙中坐着,揣着剑,牵着狗。她事前煮好了几石糍饭团子,拿糖浆掺在糍饭里,把糍饭团子放在蛇洞口。蛇便从洞穴中出来,头大得像谷囤,眼睛像直径二尺的铜镜。蛇闻到饭团子的香气后,先吞吃饭团子。李寄便放出狗,狗奔上去咬蛇;李寄从后面用剑砍,砍伤了好几处。蛇痛得厉害,于是蹿出洞中,蹿到庙的庭院中便死了。李寄进入蛇洞中察看,找到了那九个女孩的骨头,全部拿了出来,叹息着说:“你们胆小懦弱,被蛇吃了,既可悲又值得同情!”

于是李寄便缓步回家了。

这故事虽近乎神话,但李寄的沉着、勇敢、机智,千百年来始终受人敬仰!4. 银匠儿子做宰相

宋钦宗时的宰相李邦彦,他的父亲曾做过银匠。有人以此讥笑嘲讽他。李邦彦也以此为羞,他回家后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说:“如果宰相的后代做了银匠,这才叫羞耻;要是银匠的后代做了宰相,这是让人羡慕的大好事,为什么要感到羞耻呢?”

妇人一言以励志!5. 陶母责子

东晋的陶侃年轻时,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把一坛腌鱼派人送给母亲。母亲把腌鱼封好后交回使者,并回信责备陶侃,说:“你做官吏,把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仅没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愁。”

陶母是天下父母的榜样!6. 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住在坟墓旁,经常玩送葬祭拜之类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里不适宜安顿我儿子。”于是迁居到集市贸易旁。不久,孟子又学起了商人叫卖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里还是不适合我儿子生活。”于是又迁居到学校旁边住下。孟子天天看着学生们学习祭祀及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的礼仪,他也玩起了这种游戏。他的母亲说:“这里可以安顿我的儿子了。”于是定居下来了。

教育要有良好的环境,孟母三迁被后世传为美谈!7. 断织教子

孟子小时候,有一次在母亲织布机旁背书。背着背着突然停下来了,等了一会儿又继续背下去。

母亲知道他有所遗忘,便把他叫过去问:“为什么中间停下来了?”

孟子回答说:“中间忘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母亲拿起刀把布机上的织物割断了,说:“这织物割断了,还能连接得跟原来一样吗?”从此以后,孟子背书不再有遗忘了。

教育要“严”字当头!8.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派使者访问赵威后—赵国的太后,其时因儿子年幼,由她摄政。国书还没打开,赵威后便问来使:“你们国家的收成大概没遇到什么灾害吧?百姓没什么忧患吧?你们的国王也没什么忧虑吧?”

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奉命出使拜见你,如今你不先问我的大王,却先问年成与百姓,难道是把低贱的放在前面而把高贵的放在后头吗?”

赵威后说:“不对。如果没有好的收成,怎么能保住百姓?如果没有百姓,靠什么来做国君?所以哪有丢开根本而问末节的呢?”

赵威后说得对,“收成”与“百姓”是国家的根本!9. 杨氏力守项城

唐朝德宗建中年间,李希烈反叛朝廷,攻下汴州后又企图袭击陈州。

此时李侃任陈州项城县县令,他认为城小而叛军多,无法抵抗,准备弃城而逃。他妻子杨氏说:“叛军到来理应守住城头,力量不够,应为国而死。你丢下项城逃跑,叫谁守城?”

李侃还是犹豫不决。妻子说:“请用重金招募勇士!”

李侃便召集官吏百姓商量,说:“你们出生在这里,祖祖辈辈的坟墓在这里,难道能容忍叛军蹂躏!”大家哭了,发誓与城同存亡。

李侃率领百姓在城外与叛军交战,他被乱箭击中,抬回家中,妻子责备说:“你不在前线,谁肯坚守?死在战场总比死在床上好,快去督战!”李侃随即登上城墙,百姓见县令还在城头上指挥,顿时士气大振。这时适逢叛军头领中箭而死,叛军便逃散了。

项城最终保住了。

杨氏有主见,无杨氏便无完整的项城!10. 婆媳下盲棋

王积薪是唐朝著名的围棋手,自认为天下无敌。有一年他要游历京城,半路上投宿在旅店里。蜡烛已经熄了,他听见店主老太隔着墙壁在呼唤她的媳妇,说:“美好的夜晚难以消磨,可否下一局棋?”媳妇说:“行。”老太问:“现在是下第几道子了?”媳妇回答她该下某某道子了。她们分别说了数十个落子点。老太说:“你输了。”媳妇说:“认输。”王积薪边听边暗暗记住,第二天把她们落子的过程逐步恢复,发觉自己的思路远不及婆媳俩。

妇女下棋少见,如此高水平更难得,难怪王积薪也要自叹不如!11. 崔氏训诫不孝之子

东汉的房景伯任清河太守时,有个妇女诉讼儿子不孝。景伯把她的儿子叫到郡府,狠狠地责骂了一通。景伯的母亲崔氏说:“小百姓不懂得礼仪,狠狠地责骂有什么用?”崔氏把那妇人找来,跟她在桌前一同饮食,让那妇人的儿子站在旁边,看景伯是如何给母亲及那妇人端饭夹菜的。不到十天,那不孝子请求回去,说自己已经知道错了。崔氏说:“这人虽然表面上已觉得惭愧,但他内心未必真正知道错了,姑且再留几天。”

妇人与那儿子在郡府中共留了二十多天,天天看景伯是如何对待母亲的。直到那儿子叩头出血,他母亲哭着要求回去,崔氏才放走他们。那不孝子回去后,最终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身教胜于言教!12. 老妪反讥刘道真

晋朝的刘道真,是个诙谐才子,因遇社会动乱,在河岸给人拉纤。

有一天,他见一老妇人在摇橹,便嘲笑道:“女子何不调机弄杼(意为在家纺织),因何傍河操橹?”老妇人回答说:“丈夫何不跨马挥鞭,因何傍河牵船?”

又有一次,道真跟人在茅草屋里对着白色的盘子进食,看见一个老妇人带着两个小孩经过,他们都穿着黑色衣服,他调侃道:“青(黑)羊引双羔。”老妇人回答说:“两猪共一槽。”

刘道真无话回答。

老妇人也不是好嘲弄的!13. 阮氏以德勉夫

许允的妻子容貌丑陋,是阮共的女儿。成婚那天礼拜结束,许允不肯入洞房,家里人为此很担忧。

适逢许允有客人到家,阮氏让婢女瞧瞧是谁。婢女回答说:“是桓先生。”桓先生即桓范。阮氏说:“这下不用担忧了,桓先生一定会劝他进入洞房的。”

桓范果然劝许允说:“阮家既然把丑女嫁给你,其中必然有道理,你应该观察她。”许允便回头进入洞房。可一见丑女,又立刻想退出。阮氏料到他出去后,再不可能回房,于是抓住他的衣襟使他留下来。

许允于是对她说:“妇女应具有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有几德?”阮氏说:“我所缺少的,仅仅是容貌罢了。然而我也听说,读书人有百种品行,你有几种?”许允说:“我全具备。”阮氏说:“在百种品行中,‘德’是第一位。我看你是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具备呢?”

许允被阮氏说得露出了惭愧的神色,以后便敬重阮氏。

阮氏一番话击中丈夫要害!14. 许允妻有高见

三国时魏国的许允,官至吏部侍郎。他任用了不少同乡人,有人检举他任人唯亲。魏明帝曹叡(ruì)派人把他逮捕了。

他的妻子阮氏追出去告诫道:“明理的皇帝可以以理力争,很难用感情取得谅解。”

许允进宫后,魏明帝向他核实并问他。许允回答说:“古人说,推荐你所了解的人。我的同乡,是我所了解的。皇上可以检查核实,他们是不是称职。如果不称职,我甘愿服罪。”

经检查核实,他们都是官府合适的人选,于是立即释放许允。许允在拘捕与关押时,衣服损坏,皇帝下令赐给他新的衣服。

当初许允被抓时,全家号啕大哭。阮氏却跟平时一样,说:“不用担忧,不久就会回来的。”

不久,许允果然回家了。

摸准了对方品性,目的就会顺利达到!15. 辽阳妇吓退敌人

辽阳东山地方的外敌,一路上抢劫掠夺到一户人家。男人都不在家,只有三四个妇女。外敌不知虚实,不敢贸然入室,在院子里用弓箭吓唬她们。

室内两个妇人拉紧绳子,另一个妇女把箭搁在绳上,从窗口绷射敌人。发射了好几次箭后敌人还不退去,可是箭用尽了,于是大声诡称:“把箭拿来!”一个妇女用一梱麻秸秆掷在地上,发出像一捆箭掷地的声音。

敌人惊慌了,说:“她们有那么多箭,制服不了了!”于是逃走了。

假作真时真亦假!16. 长孙皇后贺唐太宗

有一回唐太宗早朝结束后怒气冲冲地说:“应当杀掉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道:“谁触犯了您皇上?”太宗说:“还有谁会超过魏徵!他常常在朝廷上直言侮辱我,弄得我极尴尬。”皇后默默地退下去,然后穿上朝服站立在院子里。太宗见了,很是惊讶:“皇后为什么要这样?”长孙皇后说:“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就忠心。如今你圣明,所以魏徵敢直言。我怎敢不祝贺!”唐太宗认为皇后说得在理,不仅消除了怒气,而且更加敬重魏徵!

皇后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坏事成了好事!17. 崔涓送木瓜

唐朝的崔涓做杭州太守,在西湖上饯别皇上派来的太监。当时有人送来一只木瓜,这是大家从未见过的。因为它产自岭南,到达杭州千里迢迢,于是在座的轮流拿着它观看。

太监也好奇,随即放在袖口里准备带回去,说:“宫中从未见过,应该把它献给皇上。”一会儿,船夫解开缆绳出发。太守顿时害怕起来,他担心木瓜会腐烂,要是皇上见了,罪该万死,因此闷闷不乐,想撤去宴会。这时,有个官妓对太守说:“请太守尽兴饮酒,我估计木瓜经过一夜必定会抛扔在河中。”太守听从了她的话,继续饮酒。不久,适逢送别太监的使者回来,说:“木瓜溃烂了,已扔掉了。”这下太守如释重负。崔涓对官妓的预见感到奇怪,把她召来问。官妓说:“太监请求把木瓜献给皇上,必定要用匣子装好,然后出发。当初大家轮流观看,都用手捏过。这木瓜香脆很容易坏,一定不可能挨到进宫献上。”在座的都认为官妓说得有理。太守立即要下属官员拿出香丝绵当面赠送给她,以表感谢。

官妓有经验,所以判断准确!18. 班昭续写《汉书》

扶风的曹世叔,他的妻子叫班昭,博学而高才,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女儿。可惜曹世叔早死,留下班昭孤身一人。班昭的兄长班固,是《汉书》的作者,洋洋数十万字的巨著,没来得及完成“八表”及“天文志”就去世了。这么重要的著作让谁来完成呢?汉和帝刘肇想到了班昭,于是下诏书叫班昭去东观藏书阁续写《汉书》。和帝多次召她进宫,要皇后及皇妃们拜她为师,跟随她读书,称她为“大家(gū)”。所以后世也称班昭为“曹大家”。

每当各地有奇异的物品进贡皇帝,就叫“曹大家”去写诗赋祝颂。后来《汉书》刊出后,很多人不太理解,就请班昭去讲解。马融跟班昭是同郡人,住在藏书楼旁,接受班昭传教,后来成了著名的学者。

女子而能修史的,中国历史上唯班昭一人!19. 李成梁夫人毙二寇

明朝李成梁将军的夫人是辽阳普通人家的女儿。

辽阳百姓当时苦于盗贼劫掠,往往在自己家掘一口深井用来藏财货。有户人家因为躲避盗贼而出走了,只留下一个女儿隐伏在井中看守。有两个盗贼进入她家,发觉井里有人,于是一个人系着绳索悬挂下去,看到井中有个女子,十分高兴,便叫同伙先把女子拉上去。同伙又向下窥视,想放下绳子。那女子立刻从后面把他推落井中,同时用重物压住井口。见到门口有拴着的马,便跨上马逃走了。

几天后盗贼走了,父母都回到家,那女子述说早先遇到的事,全家人便合力打死了那两个盗贼,砍下头后向上司请赏。

李成梁这时在军队中,听到那女子有智有勇,托人说媒娶了她。以后李成梁任辽东总兵,他的妻子也封为一品夫人。

一个小女子有如此胆略,罕见!20. 乐羊子妻诲夫

河南乐(yuè)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么人家的女儿。

羊子曾经在赶路时,拾到别人丢失的一块金子,回来把它交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接受‘嗟来之食’,何况是拾取失物以取得利益而玷污自己的品行呢?”羊子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在野地里,而后去远方寻找老师求学。

一年后,羊子回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什么回来。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很想念家,没有别的特殊原因。”妻子就拿起刀来,走到织布机旁,说道:“这个织物是从养蚕抽茧开始,在布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慢慢积累起来,直到成寸;一寸一寸不断地积累,才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织物,就丧失了已有的成果,耽误浪费了时光。你从事学习,应当‘每天学到自己所不懂的知识’,用来成就美德;如果中途回来,跟割断这织物有什么两样呢?”羊子被妻子的话所感动,又回去修完学业。

乐羊子之妻诲夫,既诲德又诲才,真是了不得的女子!21. 习氏劝夫自责

丹阳太守李衡,在好多事情上触犯琅琊王。他的妻子习氏规劝他不要这样做,可李衡不听从。

等到琅琊王继位做了吴国君主,李衡忧愁恐惧得不知如何是好。习氏说:“吴王一向心地善良且爱慕名声,眼下正想向天下人自我表明,终究不会因为私人的怨仇而杀你。你可以自己捆绑后前往监狱,说明早先的过错,公开地要求接受惩处,这样吴王一定会迎接你并宽恕你,不只是活命。”

李衡听从了妻子的话。吴王下文书说:“丹阳太守李衡因为早先跟我有怨隙,现在他自愿入狱,表示悔过,还是让他回去做郡太守吧。”

习氏不仅救了丈夫一命,而且还让他官复原职。

主动请罪远胜于被动受罚!22. 母捶李景让

唐朝李景让的母亲郑氏,本性严格明事。李景让做官时,头发已斑白,稍有过失,免不了受母亲责打。景让在任浙西观察使时,有个下级军官因违背他的心意,被他打死了。军中将士十分愤怒,准备叛变。郑氏得知情况后,出去坐在厅堂上,让景让站在堂下,斥责他:“皇上交给你巡视一方的大权,怎么可以把国家的刑法作为自己喜怒的资本,而胡乱地杀死无罪的人!万一造成一方不太平,这不仅仅辜负朝廷的期望,而且让我这年迈之人含着羞辱入地,凭什么去见你的祖宗!”于是叫左右的人剥去他的衣服,准备鞭打他的背脊。将士们听了十分感动,都替李景让求情,李母很久才宽恕了他,于是军中逐渐安定下来。

一场风波,顿时转危为安!23. 郑氏巧惩滕王

唐朝的滕王极为好色,下属官吏的美妻,都被他污辱过,谁也不能保持清白。

滕王府的典签崔简,妻子郑氏,刚到府中,不料也被滕王看中。滕王派人唤她去。崔简十分为难:想不让妻子去,怕滕王的威势;如果去,肯定要受到污辱。郑氏说:“我去,不会受伤害!”就跟随来人进入滕王中门外的小楼。

滕王在楼上等着。郑氏进入后,滕王就逼她同床。郑氏呼唤周围的人:“大王难道会干这样的事?这一定是家奴想干坏事!”随即用一只鞋把滕王的头敲破了,还抓破了他的脸,流血不止。滕王的妃子听见吵闹声出来,郑氏便脱身。滕王感到羞愧,接连十多天不处理公事。

郑氏敢作敢为,因为心中早有主意!24. 葛氏代夫拒贼

白瑾的妻子,是山阴县姓葛人家的女儿。白瑾从小体弱,葛氏善于调教,让丈夫读书。明朝宪宗成化年间,白瑾考中进士,出任分宜县县令,妻子葛氏与他一同前往。

第二年,白瑾患了一场病,逐渐好转,这时府库里所贮存的银子有数千两。邻县因饥荒而发生动乱,几百个盗贼打家劫舍。县城本无城墙,盗贼突然到来,县令下属的主簿、县丞都带着家眷逃走了。

葛氏叫家人竭力守住官署的左右两门,把丈夫安置在其他房间,将银子埋在污水池中,然后自己穿上丈夫的官服,坐在大堂上等候盗贼。盗贼到了,葛氏假装好言好语慰劳他们,拿出自己的金钗、耳环、衣服等全部给了盗贼。盗贼很感激地离去了,他们不知道葛氏暗中已做好标记,事后按金银饰物的标记,把盗贼一网打尽。

胆大心细,捕贼有方!25. 姜氏有远见

春秋时,晋国宫廷发生内讧,公子重耳被逼流亡他国。

有一年重耳带着一批人流亡到齐国。齐桓公把宗室里的一个姓姜的女子给他做妻子,并送他二十辆马车。重耳觉得生活很安适,在齐国滞留了五年,不想返国了。

这把跟随的人急坏了。

重耳的随行人员赵衰、咎犯等在一片桑树林下谋划,准备劫持重耳回国夺取政权。这时有个采桑女子在附近听到了他们的计谋,回去后告诉了姜氏。姜氏为了保密,将采桑女杀了,并劝重耳赶快出发。

重耳说:“人生只求安乐,还管别的什么呢?”

姜氏说:“你是晋国的公子,走投无路才来齐国,随从的人都把你作为命根子,你不赶快回国,夺得君位后报答有功劳的人,我为你感到羞耻!”于是姜氏与赵衰等人设计让重耳喝醉了酒,用马车载着他离开齐国。

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最终靠了秦国的力量返回晋国,夺得了君位,世称晋文公,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无姜氏,即无日后的晋文公!26. 赵括母有言在前

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交战,秦国施反间计说:我们不怕廉颇,就怕赵奢的儿子赵括。赵王信以为真,把大将廉颇撤下,用赵括代替。

赵括从小跟随父亲赵奢学兵法,说起用兵打仗,夸夸其谈,然而赵奢并不认为他真有本事。等到赵括将要出发,他的母亲向赵王上书:“赵括不配做大将。”

赵王问:“为什么?”

括母说:“早先我侍奉他的父亲,当时赵奢任将军,他亲自给数十个部下端饭送酒,跟他友情深厚的有好几百人;大王及宗室所赏赐的,全部给了部下;要是受命出征,就不问家中的事。如今赵括一下子被任命为大将,朝东坐着,军中将吏吓得没有人敢正面看他;大王所赏赐的财宝,全藏在家中,而且每天出门去购买适宜的田地住宅。父子两人志趣各异,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出征!”

赵王说:“你不要说了,我已决定了!”

括母说:“大王一定要派他出征,如果有不称职,我请求不要牵连到老妇。”赵王答应了。

赵括一到长平,全部更改了廉颇制定的纪律,并撤换了不少军吏,最终兵败身死。因为括母有言在先,赵王没治她的罪。

括母有真知灼见,可惜赵王不听,最终酿成国难!27. 练氏愿保全城性命

章太傅的妻子练氏,智慧与见识超过一般人。

章太傅曾用兵,有两位将领未按时到达,想把他们斩首。练氏惜才,便设酒宴,并且把美女打扮一番献给太傅。太傅边饮酒边欣赏歌舞,极为欢乐,通宵达旦。练氏秘密地让两位将领出逃。

两位将领直奔南唐,以后率南唐兵士攻打建州。此时章太傅已死,练氏住在建州。两位将领派使者带着丰厚的钱财前往练氏家,并且把一面白旗交给练氏,说:“我们将攻杀建州城,你夫人可竖起白旗作为标记,我们告诫士兵绝不冒犯。”

练氏把财物退还给使者,说:“你们还想着早年的恩惠,使我感到慰藉。我希望保住全城百姓的性命。如果你们一定要杀光全城百姓,那么我全家可以跟大家一同死去,我也不想独自活着!”

两位将领被她的话所感动,于是放弃了屠城的打算。

练氏救二将,又救全城百姓,她的“智识”是建筑在仁慈基础上的!28. 黄善聪女扮男装

明孝宗弘治年间,发生了一件奇特的事。

黄善聪是民家女孩,十二岁那年母亲死了。她的姐姐已嫁人,父亲以贩香为业。他可怜小女善聪年幼失母,无处可寄养,就让她女扮男装,带着她到处经商。几年后父亲也死了,落下个苦命的孩子!善聪改名换姓叫张胜,仍旧干卖香的活养活自己。有个小伙子叫李英,跟善聪年龄相仿,也是贩香的,从金陵出来。但不知道善聪是女性,他们结为伙伴,共同卖香。他俩同吃同住。超过一年多,善聪常谎称有病,睡觉时不脱衣袜,只有在半夜里才大小便。

弘治辛亥年正月,善聪跟李英一同回南京,当时已二十岁了,披着头巾戴着帽子前去看望姐姐。姐姐说:“我一向没弟弟,哪来你这个弟弟呢?”

善聪笑着说:“我就是善聪!”边哭边叙说往事。姐姐大怒,并骂道:“你是男女不分,严重地玷辱了我家的名誉!你即使自己表明清白,可有谁相信呢!”于是要把善聪赶出门。善聪极为气愤,哭着发誓说:“我如果不清白,就死给你看!只有用清白来表明我的心!”刚巧邻居是个接生婆,姐姐便叫来对善聪作了验证,果然是处女,姐妹俩这才抱头痛哭,姐姐亲自给她穿上女装。

第二天,李英来拜访,原打算一同再出门经商,等善聪出现,突然变成了女子,大为惊讶,一问才知道详情,于是闷闷不乐地回家,若有所失,怨恨自己早先竟如此糊涂。他告诉母亲,母亲也不停地感叹。当时李英尚未娶妻,母亲认为善聪有德有才,就向善聪求婚。善聪不答应,说:“我如果最终嫁给他,能保证别人不会怀疑吗?”亲戚邻居来相劝,善聪涕泪横流,更加不肯答应。人们纷纷传说,认为是奇事。上司听说后,便帮助李英缴纳聘礼,判定为夫妻。

前有木兰代父从军,后有善聪女扮男装贩香,都是奇女子!29. 新妇处置小偷

有户人家娶媳妇当晚,有小偷来挖墙壁,挖穿墙壁后便进入室内。哪知室内竖着好几根大木头,小偷撞上木头,木头倒地,恰巧击中小偷头部,顿时被砸死。

主人家听到响动,立刻点燃蜡烛来照,原来是认识的邻居,弄得一家人惊慌失措,担心被人反咬一口,招来灾难。这可怎么办呢?这时新媳妇出来了,见此情况,说:“没关系。”家人问她用什么办法处理。新媳妇叫人腾空一只大箱子,把尸体放进箱子里,“笃笃”敲了几下,然后抬到小偷家门前,转身就走。

小偷的妻子打开门看到箱子,以为是丈夫偷来的东西,满心欢喜地把箱子拖进家中。她见丈夫好几天没回家,便打开箱子观看,里面装着的竟是丈夫的尸体。她不知道是谁杀的,正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得秘密地把尸体埋葬了,随即逃之夭夭。

新妇沉着镇定,贼妇有苦难言!30. 王珪母知儿必贵

唐朝的王珪(guī),官至礼部尚书,辅佐唐太宗数十年,为朝廷重臣。

王珪早年隐居时,与房玄龄、杜如晦友好往来。母亲李氏曾说:“你将来必定富贵,然而我不知道与你交往的是何等人,请带他们一同来家让我见见面。”

适逢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来拜访,李氏悄悄地见了,大为惊讶,吩咐仆人赶快准备酒食,极尽欢乐。李氏笑着说:“二位客人是辅佐天子的人才,我儿子将来能富贵必定无疑!”

史书另有记载:王珪的妻子曾剪下头发去换酒食招待客人,她看到在座的客人个个英俊,见那个年龄最小而长有弯曲胡须的,便说:“你们将来成名,都得依靠这人!”那少年原来是日后的唐太宗。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31. 漂母饭韩信

韩信年轻时是个平民百姓,生活贫困,也没好的品行,曾经有一段时间向人乞讨过日子,人们都讨厌他。后来又转而向亭长乞讨,一连几个月,亭长的妻子也深感忧虑,于是提早把早饭吃完,等到韩信上门时,没给他准备吃的。韩信发觉了亭长妻子的用意,就不再上门。

韩信在淮阴城墙下钓鱼,身旁有好多大娘在漂洗丝绵。有一个大娘看到韩信饥饿,就分出一部分饭菜给韩信吃。那大娘漂洗了数十天,韩信得以天天有饭吃。韩信很高兴,对那大娘说:“我一定会重重报答你!”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应该自食其力,我是可怜你这个年轻人而给你吃的,难道为了期望报答!”

多年后韩信成了汉朝开国元勋,封淮阴侯。他找到当年给他饭吃的大娘,不失诺言,以千金重谢。

后人建“漂母祠”,有对联道:“世间不少奇男子,千古从无此妇人!”32. 王昭君不赂画师

汉元帝刘奭(shì)有很多嫔妃,不能经常见面,于是叫画师描绘她们的形貌,然后翻阅图册选择喜欢的召见。众嫔妃都贿赂画师,多的十万,少的也不低于五万,希望画师给她们描绘得靓丽些,唯独王昭君不肯贿赂,图形平常,因此不被元帝召见。

后来匈奴人来汉朝朝见皇帝,要找个美女做匈奴头领的妻子,表示双方友好。于是元帝翻阅画册,指定把昭君送出去。等到将离京出发,元帝召见昭君,想不到她的容貌是嫔妃中最好的,且应对得体,举止文雅。元帝对此十分懊悔,然而送往匈奴的名册已确定。元帝对外族极讲信用,便不再换人。

王昭君自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33. 平阳公主建「娘子军」

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在没出名时嫁给了柴绍。

李渊起兵反隋,柴绍与妻子商量:“你父亲要扫清天下污浊、平定多灾多难的社会,我想投奔他共同战斗,但我们同时离家不可能,我一个人独自去又不放心,怕留下后患,有什么好计策吗?”

妻子说:“你应该赶快离家前往。我一女子,到时候自会有办法对付。”柴绍就抄小路到太原。妻子随后回户县,散发家财,招募到七万士兵,以响应父亲的起义,号称“娘子军”。不久与哥哥李世民一同包围了隋朝京城长安。长安攻下后,她被封为平阳公主。

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将军!34. 任氏勉皇甫谧勤学

晋朝的皇甫谧(mì),二十岁时还不好好读书,成天东游西荡,有人认为他是痴呆的人。

皇甫谧曾经弄到了一些瓜果,给叔母任氏吃。任氏说:“《孝经》上说:即使每天用牛、羊、猪的肉供养父母,还不能算孝顺。你如今已二十出头,眼睛不看书,心中无正道,没什么用来使我得到安慰。”接着感慨地继续说,“从前孟母三迁,终于使孟子有了仁心,曾参杀猪教育好了儿子,难道是我选择的邻居不好,还是我教导的方法有所不当,你为什么如此愚蠢不开窍!修身勤学,是你自己获得好处,跟我有什么关系?”说罢,对着皇甫谧哭泣流泪。

皇甫谧为此感慨激奋,于是前往乡里人席坦家求学,而且刻苦努力。家中贫困,亲自耕种与收获,常携带书本劳作,终于精通了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壮年后著书立说,自称“玄晏先生”,成了当时著名的学者。

任氏教育侄子,苦口婆心,终见效果!35. 衙役妇义救犯人

有个姓王的义士,不知他名字叫什么,是泰州如皋县衙门的差役。甲申那年,明朝灭亡后,当地的平民许德溥不肯按清政府规定剃头发,发誓宁死不屈。官吏以违抗朝廷命令而把他杀了,妻子被判流放边疆。

王义士适逢当班押解,他敬重许德溥的正义行动,想拯救他妻子,可没办法,于是整夜叹息睡不着。他的妻子对此感到奇怪,便问:“你为什么整夜辗转反侧,有什么心事?”

王义士说:“这不是你们女人家所了解的。”妻子说:“你不要认为我是妇人而轻视我。你只管说给我听,我能给你谋划。”于是王义士把情况告诉了她。妻子说:“这不难。如果能找到一个人代替她就行了。”王义士说:“确实是这样。可是哪里去找这样的人呢?”妻子说:“我愿意代替。”王义士说:“真的吗?还是开玩笑?”妻子说:“确实是真的,有什么可开玩笑的?”于是王义士趴在地上叩头感谢,马上去告诉许德溥的妻子,让她回娘家躲避,随后王义士夫妇上路。

每当经过郡县的驿站,需前往验明正身时,他的妻子俨然像个被押解的流放犯人。经过数千里行程,到达流放地。一路上风霜雨雪,心甘情愿,毫无怨恨。

王义士的妻子才是真正的义士!36. 董氏助夫避险

唐朝武则天掌权时,太仆卿来俊臣权势显赫,朝廷官员不敢正面看他。上林令侯敏偏要巴结他。侯敏的妻子董氏规劝阻止他说:“来俊臣是祸国殃民的坏人,他的权势不会很长,一旦垮台,依附他的人都会遭殃,你可以敬而远之。”侯敏听了妻子的话,渐渐疏远来俊臣。来俊臣察觉后大怒,把他贬为涪(fú)州武龙县令。侯敏不想上任,希望回故乡,董氏说:“赶快离开京城,不要停留。”于是,一家人出发。到了涪州,州官不同意他上任。侯敏十分忧闷,董氏说:“姑且住下,不要离去。”过了五十天,忠州的叛敌攻破武龙县城,杀了县令。侯敏因为没上任而逃过一劫。

后来来俊臣也被处死,其同党多遭流放,侯敏因与他无关连而免罪。

沉着而有预见的董氏!37. 车夫之妻勉夫

晏子做齐国国相时,有一次车夫给他驾着车出门。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见她的丈夫撑着车上的大盖伞,挥动鞭子赶着四匹马拉的大车,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态。

不久,车夫回家了,他的妻子要求跟他离婚。

车夫感到奇怪,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国相,在诸侯各国名声显赫。刚才我看他出门,思想很深沉,常把自己放在别人之下,而你身高八尺,给人做赶车的仆人,然而你的思想神态,自以为很满足。我因此要离开了。”

受到妻子教育后,车夫便自我克制,谦虚多了。

晏子感到奇怪而问他,车夫把实情一一告诉晏子。晏子觉得车夫大有长进,便推荐他做了大夫。

这“大夫”是妻子得来的!38. 唐河店老妇斗辽敌

北宋初年,生活在今天东北地区的辽人不断地进关侵扰。河北的唐河店,是边防重地,早先是个热闹的小镇。自从辽人进关骚扰后,百姓死的死、逃的逃,不几年就田地荒芜、集市萧条,剩下的人不多了。

一天,辽兵又进村了,人们纷纷逃避,整个村子只有一个老妇人没走。一个辽兵进村后,来到老妇人屋前。他翻身下马,将马拴在门前树上,手里拿着弓箭,粗着喉咙朝老妇人吼道:“喂,老太婆,快给我打点水,我口渴得很,马也要饮水。”

老妇人朝辽兵看看,拎起水桶和绳子往井边走去。她刚把桶放到井里,突然停止了,抬起头朝坐在门口的辽兵喊道:“绳子太短了,井水吊不起来,我年纪大,使不出力,请大王自己来打水吧!”老妇人故意称辽兵为大王。“蠢货!”那辽兵站起来,气呼呼地走到井边,把绳子系在弓的一端,这样可使绳子长一点,接着便弯下腰打井水。老妇人看准机会,使尽全力,从后面将辽兵推落到井中。她奔到屋前,解下辽兵的战马,骑着马直奔郡府。马背上挂着一个象征辽敌的猪头。

沿路百姓看到,无不拍手赞扬。大家夸这个老妇人有计谋有胆略。

这老妇人有谋有胆,故能“独止店上”!39. 黄道婆推广纺织

宋朝的时候,福建、广东盛产棉花,把它纺织成布,名叫“吉贝”。江苏松江东面五十里,有个小镇叫乌泥泾,那一带土地贫瘠,百姓生活不能自给自足,大家想种些别的东西,用来弥补生活的不足。于是有人从福建、广东弄来一些棉种,试着在乌泥泾播种。开始时还没有踏车、椎弓一类弹花的工具,都是用手将棉籽剥去,用弦线和竹弓等简单工具,放在桌子上,用手拨弦弹松棉花,制成成品,所花的劳动力很大。

元朝初年,有个老妇人叫黄道婆。她本是江苏松江人,年轻时流落到海南岛,在那儿生活了几十年,跟黎族人民学会了弹花、纺织等技术。她回到故乡后,就教乌泥泾一带的百姓制造轧棉籽用的铁杖和弹花、纺纱、织布用的工具。至于纱线的交叉配合,纱线的编织提花,各有各的方法。凡是经过黄道婆指导而织成的被、褥、彩带、手巾,新颖诱人。那上面有的织着一枝枝花朵,有的织着双双飞舞的凤凰,有的织着格子,有的织着字样。总之,所有图案,清清楚楚,像画出来的一样。很多人学会了这种技艺,纷纷纺织各种花布贩卖到他乡,不久,家家户户都富裕起来了。

从元朝起,经过明清两朝,松江的纺织技术越来越高,松江土布闻名中外。首先传经纺织的黄道婆,后人为她修墓建碑,世世代代纪念她。

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对社会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历史不会遗忘她!40. 长孙皇后的临终告诫

唐太宗贞观八年,长孙皇后得了重病,太子李承乾进宫侍奉,私下对皇后说:“药物全用过了,您的病情仍未见好转,请报告皇上释放囚犯,并使人出家为僧,希望能得到上天降福保佑。”皇后说:“生死是命中注定的,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如果行善修福可以延长寿命,那么我生平没有做过坏事;如果做善事仍不能延长寿命,那又有什么福可求呢?释放囚犯是国家大事,使人出家为僧,则是保存异域的宗教教义,这样做不仅败坏朝政,而且又是皇上不喜欢做的,怎能因为我一个妇人而乱了国家的法典呢?”

李承乾不敢上奏,就把这件事告诉左仆射房玄龄,房玄龄禀告唐太宗,太宗和侍臣无不叹息。朝廷众臣都请求大赦天下,太宗同意了。皇后听到后极力争辩,太宗才放弃这一决定。

长孙皇后病危,与太宗诀别。当时房玄龄因有过错被免职回家,皇后坚持说:“房玄龄追随陛下的时间最长,平日小心谨慎,陛下的奇谋秘计,玄龄都参与谋划,从不曾泄漏一句。如果没有重大的缘故,希望陛下不要罢免他。另外我同宗族的人因为姻亲的缘故有幸做了官,他们既然不是凭德行被选拔的,就容易遭受危险。如果要长久平安,千万不要让他们担任要职,只要以外戚身份按时入朝请安,就很荣幸了。我活着时对国家没有什么贡献,死了就不要多费钱财。我死后只求皇上将我靠山埋葬了,不必修建坟墓,不必用多层的棺木,陪葬所需要的器物,全用木头和陶瓦制作,节俭薄殓为我送终,就是陛下不忘我了。”

唐太宗贞观十年六月己卯,长孙皇后在立政殿病逝,享年三十六岁。

长孙皇后的临终嘱咐,高瞻远瞩,前无古人!41. 杜太后遗嘱

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yìn)本是五代十国时后周的禁军统领。后周皇帝柴荣死后,他的年幼的儿子继承了皇位。大臣不服,朝廷动荡。公元960年,北方的辽人乘机侵犯中原。赵匡胤率军北上抗击,大军刚离京城开封走到陈桥驿时,将士们把黄袍披在他身上,拥戴他做皇帝。世称宋太祖。

于是太祖勒兵回京城。有人骑着快马先赶回开封报告赵匡胤的母亲杜氏说:“您儿子做皇帝啦!”

杜氏平静地说:“他从小就有大志,今天果然实现了。”

赵匡胤登基后,尊他的母亲为皇太后。一天,朝臣都来向她祝贺,杜太后却神情严肃、面无笑容。周围的人觉得奇怪,有人说:“我们听说过,做母亲的因为儿子有地位而显得高贵。如今您老人家的儿子做了皇帝,怎么不显得高兴?”“你们只想到一面,没想到另一面。”杜太后说,“古人说过:做皇帝难。皇帝的地位在亿万百姓之上,如果国家治理得好,当然受人敬仰;如果治理得不好,一旦群起而攻之,到那时想要做一个普通的百姓也办不到啦!这就是我担忧的原因。”

太祖立刻跪下来说:“母亲的话我一定牢牢记住。”建隆二年,太后病倒了,太祖服侍老人家吃药治病,不离左右。不久,病加重了,太后自知在世不长了,便叫宰相赵普进入卧室,听受遗嘱。太后气喘吁吁地问太祖:“是什么原因使你做了皇帝?”太祖见母亲将要离开人间,只知道呜呜咽咽地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太后一再追问,太祖回答说:“这全是靠了祖宗和太后的福。”“不对。”太后严肃地说,“这是因为周世宗(后周的皇帝柴荣)传位给一个小孩子做皇帝的缘故。如果让年长一点的人即位,皇帝怎么会轮得到你做呢?古往今来,因为即位的皇帝年纪太小而亡了国的,不计其数。你去世后,应该把帝位传给弟弟匡义。天下是那样的大,要处理的事情多得无穷,一个小孩子怎么管得了?要是让年龄大一点的人即位,这是国家的福气啊!”

太祖叩头,哭着说:“遵命。”太后侧过身来对旁边的赵普说:“你把我的话记下来,千万不要违背。”

赵普在太后病榻前当场将太后的遗嘱和太祖的话写了下来,在纸的末尾写上“臣普书”三字。以后便把太后的遗嘱藏在铁箱子里,给宫中机要人员保管。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做了皇帝,世称宋太宗。由于赵氏兄弟两人的奋斗,宋王朝得以巩固下来。

杜太后遗嘱,真知灼见!42. 长安女子走绳索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八月初五,皇帝在长安宫楼前设置绳技,由女子表演,犹如今天的走钢丝。

演员先拿出一条长绳,两头系在辘轳的柱子上。辘轳将柱子升高,并把绳子拉直绷紧。然后女演员从绳子的一头踩着上去。

她们轻快地在绳子上来来往往,远远望去仿佛天上的仙女。有时在绳索上中途相遇,便侧身而过;有的穿着木屐行走,可以不慌不忙地弯腰或后仰;有的用画着图案的竹竿扎住小腿,高五六尺,犹如在钢丝上走高跷;有的三四个人在绳索上踩着别人肩膀、踏着别人的头顶“叠罗汉”,随后翻身落在绳索上,竟没失足的。她们的表演都与鼓声节奏密切配合,真是难得一见!

灵巧+智慧+勤练=长安女子绳技表演!43. 何晏争自由

何晏七岁时,聪明得如神童一般。曹操特别喜欢他,因为何晏生活在皇宫里,曹操想把他作为养子。有一天,何晏在地上画了个方块,自己站在其中。有人问他这是干什么,何晏说:“这是姓何人家的住屋。”曹操听说这件事后,领会到何晏不想长期待在宫中,因为在方块中站一个人,岂不是“囚”字吗?于是随即派人把何晏送还父母处。

一个画地暗示,一个心领神会,两个都是聪明人!44. 少年棋圣范西屏

清朝有个下围棋的国手叫范西屏,是浙江海宁人。

西屏三岁时,看到父亲跟人下棋,总是咿咿呀呀地指画着棋盘。他十六岁时就以第一高手名满天下。

在雍正、乾隆年间,天下太平,官僚们公事之余会拿出一笔钱财,邀请棋界高手角斗。范西屏也常参加比赛,他把比赛作为娱乐。国内只有施定庵一人勉强可以跟他匹敌。然而每当较量,施定庵总是眉头紧蹙,沉默深思,有时到太阳落山还没下一子。而西屏则嬉闹玩笑,唱歌呼叫,甚至应了一步棋,就打着呼噜睡着了。

曾经看西屏跟人对弈,全局处于被动,旁观的人纷纷议论,认为没救了。一会儿,只见他打了一劫,全盘棋都活了。啊,西屏在围棋界,可算是棋圣了!

少年棋圣,天才加勤奋!45. 黄琬答太后问

东汉的黄琬,小时候就很聪明,能说会道。他的祖父黄琼,早年任魏郡太守。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正月里出现日食。京城洛阳不见日食,黄琼就把他在当地看到的情况报告皇上。皇太后发诏书询问太阳被侵蚀多少。黄琼思考如何回答,但又说不清。当时黄琬七岁,正在祖父身旁,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后太阳余下来的,像初升的一轮弯月?”黄琼大为惊讶,没想到孙子会说出这样的话,于是立刻按黄琬的说法回应太后的询问,从此特别喜爱黄琬。

用个人人皆知的比喻就说清楚了!46. 原谷十五岁谏父

原谷的祖父年纪老了,儿子媳妇讨厌他,想抛弃他。当时原谷十五岁,规劝父亲说:“祖父生儿育女,一辈子勤俭,怎么能嫌他老而抛弃他呢?这是违背道义的。”父亲不听从原谷的话,制作了一辆手推小车,把老人连同小车一块儿丢弃在荒山野地。当时原谷跟着前往,他收拾起小车准备回家。父亲见了,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回收这不吉利的小车。”原谷说:“往后我父母老了,就不需要再制作小车了!”父亲听了十分羞愧,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便再载着老人回家并赡养他。

如此“规劝”,恐怕成人也想不到!47. 王羲之学书

东晋的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飘逸秀丽为后人所推崇。

羲之七岁时就写得一手好字,十二岁时在他父亲枕头里发现了前代人写的《笔说》,偷偷地拿来阅读。

父亲说:“你怎么可以偷看我的藏书?”羲之笑笑,不回答。母亲在一旁打圆场说:“你是在看运笔的方法吧?”

父亲觉得羲之年纪还小,恐怕不适宜阅读,所以藏着。他对羲之说:“等待你长大后,我教你。”羲之叩拜后说:“我希望现在就学习它。假使等到长大再读,恐怕会阻碍我聪明才智的发展。”

父亲听了很高兴,就给他阅读。不满一个月,羲之的书法便大有长进。

主观努力是成功的关键!48. 王冕僧寺夜读

元末明初的王冕(miǎn),浙江诸暨人。他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去田埂上牧牛,路过私塾时,悄悄地进去听学生们背书,听了几遍,就能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竟把牛丢了。父亲很生气,打了他。后来,还是这样。

母亲说:“孩子对读书如此痴迷,为什么不听从他喜欢的呢?”

王冕于是离家,在寺庙旁住下来。白天干活,晚上悄悄出门,坐在大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本,在长明的油灯下读书,书声琅琅,直到天亮。佛像大多是用泥塑的,狰狞可怕,王冕虽然是小孩子,然而他内心安然,仿佛什么也没看见。

浙江会稽郡的韩性听说这事后,认为王冕这孩子与众不同,就把他收为学生,最终王冕成了博学的文人。

创造条件刻苦自学!49. 文彦博注水取球

北宋的文彦博,在宋仁宗时曾任宰相。

他小时候,跟一群小孩子玩击球的游戏。不料球掉进了柱头旁的洞穴中。大伙儿眼睁睁地看着没法取出。这时文彦博端来一盆水,把它注入洞穴,球浮上来了,轻易地被取出。

大家都说彦博聪明!

谁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50. 徐孺子论眼中瞳子

徐孺子是东汉的著名人士。他九岁时,有一天在月光下游戏。有人对他说:“假如月亮中没有什么东西,应当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对。好比人眼中有瞳仁,要是没它,一定什么也看不见。”

这是九岁孩子打的比方,虽并不确当,但也巧妙!51. 夏侯荣七岁能作文

三国时魏国有个叫夏侯荣的,从小天资聪颖,七岁就能写诗作文,每天读书千字,过目不忘。

魏文帝曹丕听说后,请他来见面。当时宾客有一百多位,每人都取出一张名帖,上面写着各自的籍贯姓名,给夏侯荣看一眼,然后让他跟所有的宾客交谈,结果没一个搞错的。

曹丕深感这孩子与众不同。

记性好是聪明的前提!52. 牧童指瑕

四川境内有个杜先生,酷爱书画。他所珍藏的名字名画有数百幅。其中对唐朝画家戴嵩的一轴《斗牛图》尤其钟爱,用织锦的套子装好,用玉做卷轴,经常随身携带。

有一天骄阳高照,他把画拿出来晒晒。有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上面画的是斗牛。牛争斗时力量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腿之间。如今却是摆动尾巴在斗,错啦!”杜先生笑了,认为牧童说得有理。古语说:“耕田要请问奴仆,织布要请教婢女。”这是不可改变的。

经验是智慧的基石!53. 贾逵十岁默背《六经》

贾逵是东汉著名的学者,五岁时就聪明过人。

他的姊姊听到邻居中有人在读书,便早晚抱着他隔着篱笆听人读书。贾逵静静地听着,不言不语,姊姊很高兴。

到十岁,他竟然能默背《六经》。姊姊问他:“我们家贫困,也从未有教师进门,你怎么知道世上有这些经典而且背得一句不漏?”贾逵说:“早年你抱着我隔着篱笆,听邻居读书,我全记住了,所以万不漏一。”

他剥下院子里桑树的皮作为纸张,有时把字写在门上屏风上,边朗读边记住,一年后对儒家经典都精通了。

虽然天资好,但还需勤诵勤记!54. 鲍子知「生存竞争」

齐国有个姓田的贵族出远门前设宴祭祀路神,参加宴会的门下食客有千人。有人送来鱼,有人送来雁。姓田的见后,便感慨地说:“老天爷对百姓恩重啊!繁殖五谷,降生鱼鸟,让生民作为食用。”很多食客附和他的言论。

有个姓鲍的人家的孩子,十二岁,也在座。他开口说:“不像你所说的!世上万物跟我们一样出生,是同类生物。同类的生物不分贵与贱,仅仅因为智慧与能力有高低有大小的区别罢了,互相吃食,不是因对方而降生的。人获取可吃的便吃,难道是老天故意降生那些食物让人吃的?再说,蚊蚋叮咬皮肤吸人的血,虎狼要吃肉,也不是老天爷故意为了蚊蚋而让人降生、为了虎狼有肉吃而降生其他动物!”

众人听了有的点头称道,有的哑口无言。

二千年前的少年竟有如此见识,远胜过达尔文!55. 岳柱八岁指画疵

元朝的岳柱,字止所,八岁时看到画师何澄画的《陶母剪发图》,图意为晋朝大政治家陶侃早年家贫,孀母靠纺织供其读书、交游。有一次朋友来访,陶母无力招待,便剪下一绺长发去换酒。岳柱指着陶母腕上的金手镯,反问道:“金镯子可以换酒,何必要剪头发呢?”

何澄听说后十分惊异。由此可以悟出作画的道理了。

岳柱合理的推理,点破了图画中的疵点!56. 孟敏不视破甑

东汉的孟敏是巨鹿人,客居太原。

一次,他扛着的瓦罐失手掉在地上摔破了,便看都不看就走了。有个叫郭泰的看到了,问他什么意思。孟敏回答说:“瓦罐已经破了,再看它有什么用?”

郭泰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因此鼓励他的家人让他外出游学。十年后果然成名,朝廷三公都征召他去做官,但他都没去。

抛弃悔恨,轻装上路!57. 王戎识李

晋朝的王戎,七岁时有一次跟一群小朋友一同游玩。他们看到路边李树上结了很多果子,几乎要把枝条压折了。小朋友们争着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有人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而结了很多果子,这一定是苦李。”

后来,有人摘下来尝一口,果然是苦李。

小小年纪,竟能逻辑推理!58. 神童晏殊见天子

宋朝的晏殊字同叔,江西临川人,曾任宰相。

他七岁就能写文章。宋真宗景德年间,张知白巡视江南,发现了这个少年天才,便以“神童”的身份把他推荐给朝廷。宋真宗召见晏殊,让他和一千多个进士一起在朝廷中考试。晏殊神色不变,毫不害怕,拿起笔来,一会儿就写成了。宋真宗看了他的文章,很欣赏,赐给他“同进士出身”的科举身份。

两天后,又考诗、赋、论。晏殊见试题后报告皇帝:“我曾经私下练习过这赋的题目,请给我出另一道题目。”宋真宗喜爱他诚实不欺骗。

晏殊写成后,宋真宗一再说写得好!

聪明又诚实的孩子,真是好上加好!59. 曹冲救库吏

曹操的马鞍存放在兵器库里,被老鼠咬坏了。管兵器库的小官吏十分恐惧,以为必死无疑,打算自首,但还是怕免不了惩罚。曹操的儿子曹冲得知这件事后对库吏说:“再等三天,然后自首。”曹冲于是用刀戳破了自己的单衣,像被老鼠咬坏的样子,谎称心里有不愉快的事,脸上显出忧愁的神色。曹操问他,曹冲回答说:“世上一般人都认为老鼠咬破衣服,它的主人就不吉利。如今我的单衣被老鼠咬破了,因此心里悲伤。”曹操说:“这是胡说八道罢了,不必忧虑!”一会儿库吏把马鞍被老鼠咬坏的事报告给曹操。曹操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放在身旁,尚且被老鼠咬坏,何况马鞍悬挂在库房的柱头上呢!”丝毫不加追究。库吏终于逃过一劫。

一个善意的谎言,救了库吏一命!60. 孔融十岁讥陈韪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着父亲来到京城洛阳。

洛阳有个司隶校尉姓李名膺(yīng),此人在东汉末年声望很高,因为他做过郡太守,一般人尊称他为李府君。当时能够入门拜访的,都是一时之俊才名士或李膺的本家亲戚,才能通报接见。其他人一概不接待。

孔融是孔子二十代子孙。一天,他独自来到李膺家。守门的门吏问:“你是谁?”“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特来拜访他。”孔融沉着地说。

守门的把孔融打量一番,显出将信将疑的神色,但又不敢拒绝,万一真是的,岂不要闯下大祸,于是便进去通报了。

门吏已经通报上去,孔融上前坐下来。李膺见进来的是小孩,好生奇怪,忍不住问:“您跟我是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说:“我是孔仲尼的子孙,您是李伯阳(即李耳,俗称老子)的后世,从前李伯阳跟孔仲尼有亲密的师友关系,所以我跟您也算得上是世交。”“噢!”李膺仿佛若有所悟似的发出了一声感叹。据历史记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周朝的礼仪制度。他觉得这小孩很聪明,在座的客人也无不用惊喜的眼光看待孔融。

一会儿,太中大夫陈韪(wěi)进来了,有人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了他。陈韪撇撇嘴显出不以为然的样子说:“别看他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了不一定有出息。”

孔融立刻针锋相对地讽刺他一句:“这样说来,您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的啰。”“……”陈韪一时无言可答,讪讪地左顾右盼,局促不安。

陈韪原想贬低孔融,因此说小时候聪明的长大了未必有出息。孔融抓住陈韪的论点,反过来挖苦陈韪,意思是说陈韪因为小时候太聪明了,所以现在这样愚蠢。

能进入李膺府上已不寻常,反讥陈韪更显了不得!61. 庄有恭与镇粤将军对对子

广东的庄有恭,曾任刑部尚书,他年幼时有神童的美誉。他的家紧靠镇粤将军的官署。有一天,庄有恭放的风筝落在将军官署的内宅里。他便径直进入官署,门卫因为他年幼而忽略了,没阻止他。这时将军正在跟朋友下象棋,见这小孩神态与气质非同一般,立刻问道:“小孩子从什么地方来?”庄有恭以实话回答。将军又问:“你读过书吗?曾对过对子吗?”庄有恭说:“对对子,小事一桩,有什么难的?”将军问:“能对几个字?”庄有恭说:“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

将军认为他说得有点夸张,便指着厅堂里挂的一幅画让他对对子。将军说上联:“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龙、虎及花诸物,都是画面上的东西。庄有恭灵机一动说:“就拿你们这局棋来对。”接着说,“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在座的人大为惊讶,没想到这小孩竟如此聪颖。

思维敏捷,应对如流!62. 王泰让枣

王泰是南朝梁代人,官至吏部尚书,主管官吏的选拔、考核等。

王泰小时候,有一次祖母召集孙子与外孙,把一小篮枣子撒在床上。孙子们争着去抢夺枣子,只有王泰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有人问王泰,为什么不去争夺枣子?

王泰说:“争夺是不合道义的,应该由祖母分给大家。”

从此家族中的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从小懂规矩,大必成才!63. 卢思道发奋求学

卢思道表字子行,十六岁时遇到刘松。刘松正给人写碑文,他把写的碑文给思道看。思道读后,很多地方不懂,于是感慨激奋,闭门读书,拜河南郡邢子才为师。

后来卢思道也写碑文,把它给刘松看,刘松竟然也有很多地方读不懂。思道于是感叹地说:“学习有好处,难道是一句空话吗?”

刘思道又向当时的学者魏收借阅常人难见的好书,短短几年,他在才智与学识两方面明显提高。

有了自知之明,便会奋发上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