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整本书阅读实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03:11:34

点击下载

作者:左春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整本书阅读实战

儿童整本书阅读实战试读:

作者简介

左春云,高级教师,现任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曾获“优秀教育工作者”“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自任职以来,寻根溯源,坚守文化自信,将百年老校的文化优势凝练为办学特色,着力打造书香贡院的文化品牌,将阅读视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搭建整本书阅读在学校层面的课程框架;探索基于问题解决、任务驱动的全学科阅读策略体系;发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共读的阅读社区群落;打破时空界限,实现校园实体+线上资源的个性化、定制化的混合式阅读推进方式……真正继承和发扬古代中国优秀的读书传统,倡导读书风尚,弘扬中华优秀的读书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萃取了学校“整本书”阅读的部分研究成果,涉及《大卫,不可以》《不一样的爸爸》《青蛙和蟾蜍》《北纬36度线》《窗边的小豆豆》《爱丽丝梦游仙境》《点亮小橘灯》《盐丁儿》《草房子》《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共10本书。每一本书都包含“论证报告”,论证选书缘由;“教师读书心得”,袒露教师读书感受;“教学设计”,呈现导读、过程指导、成果交流等不同课型;“活动手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设计,辅助学生细读文本、内容重构、前后钩连,深入地理解作品内容;“学生作品”,展现学生的阅读收获和感悟等。五个板块围绕着如何选书、教师如何阅读、教师如何设计学生的阅读活动等方面展开,以样例的形式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提供启发和思路。

一幅美好的图景(序言)

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吴欣歆

一转眼,做语文教师已经23年了,一直有个过于理想化的愿景:每所学校都有一套个性化书单,每位走进这所学校的孩子都有共同的阅读经历,在固定的年级阅读固定的书;当他们升入高年级,走过低年级的教室,看到更小的同学在读自己曾经读过的书,会自然地微笑,自然地俯下身来,分享“小时候”的阅读感受。“大孩子和小孩子”共读共议的美好场景打动了每一位师生,成为他们生命中最真珍贵的记忆。学校共读书单经过一届一届师生的筛选,能够表达学校的育人理念,彰显独特的校园文化,成为师生共同的“心理故乡”,不管走到哪里,经过多长时间,那些书一出现,立刻就有了回家的感觉,心变得柔软,充盈着温暖。一批一批学生的作品,留在学校,可以做新生的示范,可以做历时的研究,成为图书馆的宝贵资料,成为校史馆的重要展品。于是,走出学校的学生,以读书人的形象行走在未来社会,用读书人的家国情怀、果敢担当、温润儒雅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心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如同一颗颗饱满的种子,承接、传递着爱读书的精神,播撒、繁衍着优秀的文化,让民族品格更加优秀,民族精神更加纯粹而有力量。钱穆先生认为中国读书人应该担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二是劝人读《论语》。如果每位毕业生都承担起自己读书、劝别人读书的责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还希求什么?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实现那个理想,面对现实的教育教学压力,我甚至没有胆量讲述我的理想,任它在心底越潜越深。

贡院小学是建在通州贡院旧址的一所学校。贡院,始建于唐朝,是古代乡试、会试的考场,开科取士的地方。“贡”的意思指的是各地举人来此应试,好比向皇帝贡奉名产。读书人如“名产”,颇具深意。第一次走进贡院小学,红大门、青砖地,漆黑底子烫金字的匾额,触碰了我深埋的渴望。一见到左春云校长,我立即详细描述了酝酿多年的那幅图景。人与人的缘分很神奇,我们彼此的信任瞬间建立,我愿意托付我的梦想,左校长愿意提供一片土地,不仅如此,她还真切地表达了她对教育的热爱,对读书的热爱,拿出了她多年办学、推进教育变革的实战经验。

贡院古老的历史、清静的氛围、年青的团队都让人振奋。共同的研究历程充满愉悦:选择书目,论证书目之于贡院学生发展的合理性,论证书目在不同学段排布的可行性;开发学程,协商用什么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实现阅读的自主自觉,进入高质量的阅读状态,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学会使用科学的阅读策略;设计研究课,讨论学生阅读过程中真实的困难与障碍,讨论如何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怎样让研究课成为一套完整的认知动作,帮助学生走向高阶思维;编写阅读手册,集体讨论每本书的目标定位、活动设计、呈现方式,商定每个年级完成教学实践后实现“升级版”。我们采用了行动研究的方式,一个轮次一个轮次地设计、打磨、实践、修改、评定,每个轮次的结束只是下一个轮次的开始,螺旋式的前进过程中,团队成员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曾经的足迹和现在的进步。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年青教师成为骨干,贡院开始承接、举办不同级别、类型的整本书阅读研讨活动,阶段成果在展示交流的中得到肯定,实践历程得到了梳理、提炼,阅读手册作为“标志性成果”被很多学校借鉴,整本书阅读的相关课题申报成功——贡院小学已经成为通州区阅读工程的标杆校。目前,各个年级都完成了同一本书两个轮次的教学实践,教学案例相对成熟,贡院小学搭建起了“校本阅读课程”的基本框架,初步确定了课程实施方案。《儿童整本书阅读实践》是贡院小学两年时间研发的十本书的教学案例,呈现了学校整本书阅读课程开发的逻辑:选一本适合学生的书;教师集体研究这本书,读细读深读透,充分挖掘文学价值,依据学情确定这本书“在贡院”的教学价值;团队共同完成教学设计,经过教学实践修改、完善,成为共同的“行动指南”;分工设计学生阅读活动手册;阅读手册引领学生完成通读;团队设计研究课解决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这一逻辑符合课程发展的层级,从感知课程,到执行课程,最后是经验课程。《儿童整本书阅读实践》的体例也按照上述逻辑呈现,看似平常的指导方案,背后有扎实的学理依据。

茨威格在《巴尔扎克传》中描述“在巴尔扎克的书房里,壁炉的上方摆放着唯一的装饰品——拿破仑的小塑像,这位征服者的凝视,使他感觉到了一种挑战。为了勉励自己,他在一张纸条上这样写道:‘他以剑开创的伟业,我将以笔来完成’。”我们是否可以追问:巴尔扎克以笔完成的伟业,学校和教师用什么来延续?贡院小学用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个美好的愿景,一位实干的校长,一支勤奋的团队,一本诚恳的书,感谢贡院小学团队的努力,让一幅美好的图景走在了实现的路上。期待读者能在书中有所收获,期待贡院的阅读课程能够走得更加稳健,期待更多的学校加入儿童整本书阅读实践的队伍,一起培育新时代的“读书种子”。前言Foreword“整本书”阅读是针对单篇短章而言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近年起,全国将陆续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新教材中特别强调让孩子多读书、会读书,读整本的书;2018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排在前位的任务群;近几年的中高考也加大了对名著作品的阅读考察,可以说,“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相比于单篇阅读,“整本书”阅读在培养学生持久性的阅读习惯、丰富言语实践、促进精神成长、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距今已度过115个春秋,它的前身通州贡院,历史更为悠久,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地方,而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前后经历了1300多年。所以贡院小学从诞生时起,就带有浓厚的传统中国的教育色彩。

在古代中国,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读书,而且读的都是成本的经史子集。传统中国社会的读书风尚很早就形成了,古人看一个人才能的高低,首先要看他的阅读量,“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读书破万卷”都是形容一个人因为博览群书而才华横溢的词句。贡院小学正在努力复归古代的这种读书传统,打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师生滋养心灵、拓展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贡院小学自迁入新址之后,在北京教育学院吴欣歆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整本书”阅读的探索工作。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纳入正式教材系统的“整本书”阅读古已有之。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教材体系始终是两条线并行的:一条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的“整本书”,一条是以《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为主的“选本”。“读整本书”脱胎于“读经”。“读经”经过“五四”运动的冲击,演变成“读白话小说”,且“读白话小说”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从文言阅读的角度为学生提供“读整本书”的书目。何仲英、林轶西等人则以“白话小说”作为语文教科书的讨论,为“整本书”阅读思想奠定了直接基础。不过,真正将“整本书”阅读思想阐述完整的是叶圣陶。叶圣陶所说的阅读“整本书”不是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而是列入教学计划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阅读前后进行指导和考察。叶圣陶还与朱自清先生共同编写了《略读指导举隅》。这是一本专门供老师参考、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教学用书。书中列入的书目有《呐喊》《爱的教育》等共7部,并且根据每部书的特点进行了相关指导。

现在看来,前人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思想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尤其是叶圣陶先生强调在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开展“整本书”阅读,为我们将“整本书”阅读开发成校本课程提供了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从2014年起,我们有系统地开展“整本书”阅读课程层面的探索工作,以科研立项的形式,采用专家引领、项目组推进、实验观察、反思改进的模式,根据我校已有的课程建设资源和教学条件、学生的实际需求,制订出符合本校特色的“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举行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继而完成学校“整本书”阅读的选书论证报告和课程内容推荐体系;开发必读书目的阅读活动手册,研磨不同种类的课型,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拓宽课程实施渠道;研发形式多样的评价工具,探索基于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学校搭建了较为完善的“整本书”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体系。该项课程获得了通州区百门精品校本课程的一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这本书则是对所研究内容的一次梳理,由于篇幅所限,书中萃取了学校“整本书”阅读的部分研究成果。涉及的书目有《大卫,不可以》《不一样的爸爸》《北纬36度线》《青蛙和蟾蜍》《窗边的小豆豆》《爱丽丝梦游仙境》《点亮小橘灯》《盐丁儿》《草房子》《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共10本。

这10本书是学校依据不同学段所选择的必读书目,是课程内容的核心部分。之所以选择这10本书,是因为进入小学后,儿童原来生活的家庭和幼儿园活动小圈子,很快被更大的小学活动圈子和社会环境所替代。这些更大范围的社会接触,对学龄儿童适应年龄阶段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大卫,不可以》讲述的是妈妈的爱,《不一样的爸爸》体现的是爸爸的爱,让学生在体会父母的关心中培养起共情的能力——使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成为可能。二年级这一阶段,学生需要从家庭走向学校,由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发展到与同伴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还要学习规则,培养社交技能,结交朋友。《青蛙和蟾蜍》就是讲述同伴之间关系的故事,引导学生由关照家庭生活转向关照同伴生活。《北纬36度线》则让学生领略不同文化、不同国度、不同地域风情中的“他们的生活”。三、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区分现实与虚幻的过渡时期,选择《窗边的小豆豆》《爱丽丝梦游仙境》《点亮小橘灯》等既有童话,又有自传写实性的作品,就是让他们在幻想与现实之中进行切换,逐渐区分现实生活与幻想、想象世界的差别。五年级选择《盐丁儿》《草房子》,主要因为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关注“我是谁”这种成长问题。此时的他们更加关注身体的变化、自我的认识、如何与父母老师相处等问题。阅读则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愿望。这一阶段适合选择成长类的小说。而《盐丁儿》《草房子》都是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成长类小说,以其帮助学生了解成长的过程,深刻体悟个体关于死亡、情感、生命等成长主题。六年级选择《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它讲述的是中华民族的成长史。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将学生的目光转向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成长发展历程。

这10本书的选择遵循了儿童各阶段的心智发展特点,贯穿了一至六年级的各个学段,兼顾了多种文学体裁样式,而且所选书目均是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都在问世之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或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既具有突出的文学价值又包含着独特的教学价值。它们向内能够直击儿童的心灵和情感世界,挖掘和表现人性的真与美;向外能够展示或涉及广阔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超越开放的品格;而且它们是作家个性化的艺术世界的创造,能够提供独特的审美经验,转换读者看待世界和艺术的思维与立场。与此同时,这些作品都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在结构形态、叙事方式、意象营造、技术技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因此,这本书的编写就是围绕着这10本书是如何选择、教师如何阅读、教师如何设计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展开的,每一本书都包含有“论证报告”“教师读书心得”“教学设计”“活动手册”“学生作品”五个板块的内容。“论证报告”主要介绍所选书目的作者、版本、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并围绕这本书的教学价值进行详细的选书论证阐述。“教师读书心得”是教师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因为只有老师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读,才能引领学生读出深度、读出自己的感悟。“教学设计”是对“整本书”阅读课堂讲法的举例呈现,基本课型包括导读推荐课、过程指导课、成果交流课等。“活动手册”是本书的重点部分,是以一系列的活动设计,辅助学生通读全书,并且通过细读文本、内容重构、前后勾连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作品内容,掌握阅读策略,获得精神成长。“学生作品”是学生阅读后的成果输出,以绘画、思维导图、读后感、续写等方式,来展现学生的阅读收获和感悟。

编写这本书,主要是学校对“整本书”阅读已有探索工作的梳理和反思,并为下一步开展全学科的“整本书”阅读项目明确目标和任务,同时,也为教育同人开展“整本书”阅读实践提供一点思考和启发。希望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人关注和研究“整本书”阅读,共同探索儿童阅读机制,提高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这本书是由一线教师通力合作完成的,字里行间饱含着教师们探索的热情与智慧,但完成这件工作毕竟不是容易的事,书中一定还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恳请读者朋友、教育同人对本书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或建议,以期更好地修改和完善。左春云2018年9月第一章《大卫,不可以》第一节 论证报告《大卫,不可以》系列选书论证报告康聪会一、书册名片(一)内容简介《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大卫惹麻烦》是以大卫为主角的系列作品。在这套系列丛书中,作者大卫•香农以自己小时候的涂鸦作品为蓝本,刻画了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形象。《大卫,不可以》讲述了母亲和儿子大卫的故事。每一个看过这本书的孩子都非常喜欢大卫,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小读者们觉得既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大卫的妈妈同样是隐在背后的主角,她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关心、关怀着大卫的一举一动,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大卫,不可以。孩子们从大卫身上看到了自己,大人也从大卫妈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很多共鸣。《大卫上学去》讲的是大卫上学的故事。大卫离开妈妈,来到学校,进入到课堂中,他必须遵守学校和课堂上的规矩,学着和其他小伙伴友好相处。《大卫惹麻烦》,大卫长大了,拒绝进食、大声问话、出言不逊……种种行为都显示着大卫在尝试支配自己的生活。然而就在他乐此不疲惹麻烦并一次次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的时候,他说谎了,这一次,他真的受到了惩罚……当然,单纯善良的大卫很快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受到惩罚。在勇敢真诚地承认错误之后,大卫也第一次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二)作者简介

大卫•香农,毕业于美国加州艺术中心设计学院,1998年凭借作品《大卫,不可以》一举夺得凯迪克银牌奖、美国图书馆协会好书奖及《纽约时报》最佳图书奖。他的故事大都直接和小朋友对话,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因此小朋友们很容易与他的书产生共鸣。(三)出版信息

作者:大卫•香农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4月二、教学价值(一)符合孩子心智发展水平

一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相对来说他们心智发展尚不健全,对家长、老师依赖性较大,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尚未形成。因此,在这一学段,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绘本作为校本阅读课程的一种形式,是符合低年级学段学生发展需求的。绘本不仅是在讲故事,还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卫系列就是一套关于学生养成教育的书籍,被定为成长阅读系列书籍。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学规矩,不断完善自我,适应社会生活,而小学一年级是学规矩的关键时期。但是,在这套书籍中,大卫始终以调皮捣蛋的形象出现: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上课乱说话、欺负同学,在家也经常做错事,被妈妈批评。孩子看了这套书会不会去模仿大卫的种种行为呢?当然不会,这本书能够唤起他们童年的记忆,他们在阅读中能够在大卫身上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也能够意识到大卫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及时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阅读书目的选定首先要符合该学段学生心智发展水平,新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一、二年级学段的阅读目标之一。这是选择阅读书目最重要的标准,学生如果有兴趣,愿意去读,首先说明他们读得懂,看得明白。大卫系列文字很少,降低了学生的阅读难度,同时,故事生动,插图色彩丰富,人物形象“搞笑”,学生乐于去读,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看。学生在阅读兴趣的强烈刺激下产生阅读冲动,在好玩、新鲜的阅读过程中去体验绘本中的世界,能够以自己现阶段的认知基础对绘本进行解读。

孩子们第一次看到大卫,就完全被他吸引了。他长得怪模怪样的,哪里怪呢?你看他:长着土豆脑袋,尖尖牙齿只剩下几颗,三角形的鼻子,鼓起来的圆圆的肚子把身体撑得像鸡蛋一样,脸上挂着歪歪的坏笑,甚至让人觉得有点面目可憎。这个让人看上去不太顺眼的小男孩形象正是作者大卫•香农模仿自己5岁时的涂鸦而创作出来的。孩子们觉得大卫好玩、有趣、真实,当然很容易被吸引。(二)满足孩子精神成长需求

绘本不仅可以讲故事,而且可以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童年是儿童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开始对自我有了模糊的概念,在这一阶段,他们渴望认识自我,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自我认知方式去替代儿童自我的认知方式。绘本阅读,则可以为孩子架起一座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桥梁,学生借助绘本,可以慢慢了解自我情感世界。以儿童本位阅读为指导,在儿童本位视角下让孩子自己进入大卫的世界,进入自己的童年世界,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这个面目可憎的大卫其实很可爱,这个挂着歪歪的坏笑的小男孩其实很聪明,他无拘无束,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极了!其实,哪个小男孩不想像大卫一样自由自在的呢?!他可以把浴室变成水上乐园,把自己想象成海盗,他可以披上床单变成超人,他可以把锅碗瓢盆当成乐器敲得叮当响,他喜欢浩瀚的宇宙,在外太空的世界中他可以安安静静……他喜欢挑战,喜欢破坏,喜欢去碰触戒线,越不让他干什么他越要去尝试:踩着高高的凳子也要把妈妈放在柜子顶层的饼干拿到;即使妈妈说了不可以,还是要抡起大大的棒球棒,直到把屋子里的瓶瓶罐罐全都打碎,甚至被罚去站墙角。最有意思的是,他洗完澡光着屁股跑到大街上的那个场景,多么有趣呀!孩子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总会哈哈大笑,光着屁股跑到大街上的大卫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有趣的童年生活。阅读这套书,学生能够在这个怪模怪样的小男孩身上产生共鸣,从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大卫淘气、顽皮、天马行空的特点正是儿童天性的表征,我们不得不说,童年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养成了许多行为习惯,这些6岁的孩子看到大卫,相信也会联想到自己小时候,从而忍俊不禁。儿童身上都有大卫的影子,也许你现在还是像大卫一样做着这些“不可以”的事情,还是时不时地被妈妈追着喊“不可以”。

当我们把眼睛停留在绘本的最后一页上时,“宝贝,来这里”,“大卫乖,来这里”,那个平时凶巴巴、双手叉腰、跷起脚尖、扯着嗓门的女人现在张开温柔的双臂,紧紧地将淘气的大卫搂入怀中,一场暴风骤雨就这样被这个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在我们的成长中,有一个人总是不离不弃,默默地守候在我们身边,给予我们无限的包容和谅解,这个人就是妈妈。也难怪作者在书开篇即写道:“献给我的母亲玛莎,是她让小时候的我守规矩。”这也是在阅读课上需要引导的一点。(三)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阅读不仅是对文字的阅读,也包括对插图的阅读、理解以及表达。绘本可以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对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新课标指出该学段学生能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大卫系列书籍中的文字信息不大,但是图片信息量很大。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对插图细节之处的捕捉能力,打开阅读想象力。例如:封面中的大卫踩着一摞书,要伸手去够鱼缸,而此时鱼缸已经摇摇欲坠,你能想象鱼缸被他够到的那一刹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吗?扉页中的妈妈:双手叉腰、气势汹汹,她为什么这么生气呢?她会对大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大卫伸手要够饼干,在藏饼干的壁橱中,大卫还会发现什么呢?大卫嘴里鼓鼓囊囊,脸都撑得凹凸不平了,大卫都吃了些什么呢?观察大卫表情,我们也可以捕捉许多细节之处,委屈的、愧疚的、无助的、恶作剧式的……通过对插图细节之处的观察,同样可以提升学生看图读图能力,打开学生阅读想象的翅膀。

除了学会观察细节之外,学生在阅读绘本时更喜欢整本书一遍又一遍地翻看,这一过程是学生了解整个故事内容、熟悉人物形象的过程,同时也是将人物想象、故事情节与自己实际生活相勾连的过程,从而达到自我体验、自我认知的目的。《大卫上学去》中,在家调皮捣蛋的大卫来到学校,进入课堂,还是那么淘气。他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大声讲话,欺负同学……种种行为无一不引起一年级学生的共鸣,这不仅是大卫,孩子们身边随处可见这种行为,也许这就是他们自己呀!或者他们也想像大卫一样去捣乱一次!

每个人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都存在差异性,儿童也不例外,大卫系列的阅读课设计了很多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环节,如演绎“大卫的一天”,分小组交流,在谈论中进一步加深对绘本的理解。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并且注意说话的顺序,促进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培养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二节 教师读书心得可以,不可以与守规矩——《大卫,不可以》初读感受何丹丹《大卫,不可以》第一页“作者小语”中写道:“献给我的母亲玛莎,是她让小时候的我守规矩。献给我的太太海蒂,是她让现在的我有规矩。”看到这两句话我心头一热,凡事守规则很重要,而我们一年级学生缺乏的就是守规矩。六七岁是培养注意力、自制力、独立性和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让人又爱又恨的捣蛋鬼——大卫是所有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的化身,他们不守规矩,精力旺盛,过于活跃,调皮捣蛋,即使告诉他们不要做某事,他们也要做一做。我想阅读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借鉴“大卫”的行为,做到做事安全,守规矩。

书中最吸引我的是第三幅图:大卫洗澡。澡盆里放着大卫的一些玩具:游泳圈、军舰、小鸭子、水雷、鲨鱼、海盗帽子。可怜的“八爪鱼”被冲到了地板上,瞪着惊愕的眼睛不知所措。而大卫面戴潜水镜、头顶海盗帽、手拿“鲨鱼”,他的眼神和手里鲨鱼的眼神一样,虎视眈眈地盯着小鸭子,小鸭子则流露出惊恐的神色。此时的大卫把浴盆当作戏水乐园,不管不顾地肆意玩水,水龙头开到最大,哗哗地流着水,澡盆里的水起伏不定,早已溢出,流得满地都是。画面上没有妈妈,可以想象大卫的妈妈一定会双手叉腰,大声对大卫说“大卫,不可以”。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够像大卫这样“痛快地洗澡”。在浴室里大卫把自己当成了海盗,他能潜水,能指挥鲨鱼追赶小鸭,他是整个“海洋”的主宰……这个场面会唤醒孩子们乃至成人的记忆,我们不也是在洗澡时玩这玩那,头脑中幻想着一些不着边际的游戏。而文字“大卫,不可以”提醒着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讲规矩。大卫这样洗澡不但增加妈妈的家务负担,也浪费水资源,所以最后我们把阅读定位在要遵守不浪费水的规矩。《大卫,不可以》每一个画面中都有“大卫,可以”和“大卫,不可以”,封面上,大卫一只脚站在歪七扭八的书垛上,另一只脚悬空,伸出双手去搬放在高桌上的玻璃鱼缸。鱼缸很大,感觉比大卫的大脑袋还要大两倍,里面盛满了水,还有两条吓得惊慌失措的红鲤鱼。此时,鱼缸已被他挪出了桌面,由于倾斜,水已经洒了出来,摆放鱼缸的高桌也已倾斜。看到此情此景,无论是谁,都会吓得胆战心惊,仿佛下一秒我们就会听到大卫摔倒、鱼缸摔碎的声音。大卫要干什么?是不是想把鱼缸搬下来,喂一喂他的小鱼朋友呢?大卫喜欢小鱼是可以的,但这样做多危险,要遵守安全的规矩。

整本书中,大卫古灵精怪,勇敢、聪明,爱幻想,妈妈对大卫严格、严厉,在妈妈一次次地说着“大卫,不可以”时,我们可以看出妈妈对大卫进行的规矩教育。孩子们在阅读时,也在潜移默化中知道了什么事“可以”,什么事“不可以”,明白许多规矩。第三节 教学设计体验童趣,关注表达——《大卫,不可以》绘本阅读教学设计康聪会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关注学生口语表达,提高学生言语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并且使言语表达更加丰富、完整。这也是新课标对低学段学生的要求。

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联想,表达绘本故事。2.过程与方法

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读封面(作者、翻译、出版社等文字信息),浏览全书,观察细节。

口语表达中注意事情发展的逻辑顺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大卫做的许多事情孩子们并不陌生,通过读书,寻找熟悉的场景,从而回到自己的童年生活,回味有趣的童年生活,并且懂得守规矩,懂得感恩关注我们成长、背后为我们默默付出的那个人——妈妈。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2)关注学生口语表达,提高学生言语实践能力。(3)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母爱,并表达对母爱的感悟。三、教学难点(1)关注学生口语表达、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2)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爱上阅读。四、教学过程(一)封面猜想,读全信息

环节一:猜一猜

通过“猜一猜”做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封面信息:书名、作者、翻译、出版社、获奖情况,读全封面信息。(1)书名:大卫,不可以(写一写)(2)作者:文/图:[美]大卫•香农(标注拼音,读一读)

这本书中的大卫形象是作者在5岁的时候自己画下来的,在他长大以后,妈妈又把这些画寄给了他,他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很多事情,于是他对自己小时候的画进行加工创作,才有了这本书。(3)翻译:余治莹(标注拼音,读一读)(4)凯迪克大奖(标注拼音,读一读)

凯迪克大奖是为了纪念英国的绘本作家伦道夫•凯迪克而专门设立的,这是美国绘本故事书中最高奖,获得此项大奖的图书是非常受小朋友欢迎的。

环节二:认识大卫(1)认真观察大卫的外貌特征,并用一句话完整地表达出来。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修饰语。

像土豆一样圆圆的脑袋,头顶光溜溜的,没有几根头发、小小的眼睛滴溜乱转,尖尖的牙齿只剩下6颗了,因为吃得太多,肚子撑得圆鼓鼓的,像鸡蛋一样,浑身上下脏兮兮的。(2)说一说图中的大卫在做什么,指导学生表达要清楚、完整。(二)浏览书册,引起共鸣

自由读书,在书中寻找自己熟悉的画面,建立起自身与大卫的联系,将自己代入书册中,引发共鸣。

说一说,你做过哪些和大卫一样的事情。

口语表达指导:学习运用句式“我也像大卫一样……”说话。(三)发现细节,复述场景

听故事录音,找一找画面,并复述出画面内容。

选择最喜欢的故事,讲一讲。引导学生运用平时的语言积累,能把画面转换成文字,联系生活实际,发散思维,大胆表达出绘本画面内容。(四)讲述故事,关联场景

这本书册每幅画面大都有独立的情境,每个场景都可以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也可以把每页的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故事。因此可以让学生串联起书中的两到三幅画面,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如“大卫的一天”。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加丰富、合理、有创造力地去想象与联想。(五)补全对话,激发情感

作者匠心独运,前面通过大卫的一系列恶劣行径,表现了他的调皮、爱捣乱,但是故事的结尾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大卫浪费水、玩食物、不穿衣服就跑出去、在屋里打棒球……他做了那么多“不可以”的事情,但是最后妈妈都会原谅他,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口语表达:说一说,妈妈把大卫搂入怀里的时候,大卫会说些什么。在哪些场合中,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出母爱的深沉,并表达出对母爱的感悟。(六)观察色调,回顾书册

绘本的表现手法很夸张。例如,为了表现出大卫狼吞虎咽,吃了很多东西,作者让大卫的脸占满了整个画面,背景也涂成了粉色的暖色调。整本书册以暖色调为主,书册中很多画面背景都是黄色,封底虽然满篇都是“No”,但背景仍然是暖暖的黄色,象征着妈妈对大卫的关爱无处不在,让人感到温暖的母爱。第四节 活动手册 (康聪会)认识新朋友——大卫,你好!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小伙伴,他是我们的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大卫。【小眼睛找一找】

通过上学期的阅读课程,我们都知道,当你拿到一本新书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封面。

找一找:仔细看封面,你都读到关于这本书的什么信息?

比一比:谁能找到出版时间在这本书的什么位置吗?

读一读:作者小语。【看图猜故事】

想一想,说一说:封面上这个小朋友就叫大卫,大卫想和大家做朋友,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谁能替大卫介绍一下他自己?

大卫今年几岁了?他长什么样子?他的哪个特征最让你印象深刻?

猜一猜:你能说说封面上的大卫在做什么吗?

打开扉页,大卫在做什么?大卫的妈妈出现了,猜猜妈妈这时是什么样子的?

演一演:大卫的妈妈跷着左脚脚尖,叉着腰,样子肯定是凶巴巴的,说:“_______。”你能演一演此时她的样子吗?【我也会自学】

自读绘本:自己读一读绘本,读准字音,看一看大卫都做了什么事情?

同桌讨论:你觉得大卫是怎样的一个小朋友呢?

他有什么特点呢?从他做的哪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老师对我说】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小伙伴——大卫,他是我们的新朋友,他做过许多荒唐、淘气的事情。下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这位新朋友,看一看这个有着尖尖的牙齿、三角形鼻子的小男孩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妈妈总是这么生气呢?他身上也有我们许多小朋友的影子,下节课我们继续认识他吧!了解新朋友——大卫,你真______!【小眼睛我最亮】

小组合作,找一找大卫都做了哪几件事情?【故事接龙】

大卫既聪明又淘气,做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下面请你按照给出来的时间线索,把《大卫的一天》编完整。(创设生活情境,还原生活细节。)大卫的一天

早上起来,大卫觉得有点饿,他在房间里溜达了一圈,发现柜子的最上层还放着一罐小熊饼干,那是妈妈为了不让大卫拿到才放得高高的,可是大卫想:哼,你以为这样我就拿不到了吗?!太小瞧我了!于是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午饭时间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卫最喜欢打棒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卫最不喜欢洗澡了,可是一想到澡盆里有一大堆玩具可以玩儿,他就兴奋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空好大,宇宙飞船太酷了!“我要变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脑筋动起来】

请你仔细观察大卫的表情(沮丧的、伤心的、难过的、无助的、懊悔的),通过他的表情猜一猜,大卫在想些什么?并试着写一写。

他在想:妈妈发现我了吗?不,这不是我干的,所以,妈妈,我觉得根本就没做错什么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卫有些懊恼,有些沮丧,不得不回到房间,他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卫很难过,此时的他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