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津的日子:访学见闻与研究感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03:30:32

点击下载

作者:郭占锋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在牛津的日子:访学见闻与研究感悟

在牛津的日子:访学见闻与研究感悟试读:

前言

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来到世界著名的大学——牛津大学做访问研究工作。这所英语世界里最古老的大学深深地震撼了我求知的心灵。其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建筑群让我流连忘返。曲径通幽的古老小楼里曾经出现过世界级大家,而现在,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学生、学者在这个美丽的大学城里和平相处、平等交流,他们不分肤色,不分性别,不分职位,真可谓是学术的天堂。

幸运中的幸运是我遇见了一位好导师Barbara Harriss-White 教授,她出生于1947年,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曾在剑桥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做研究员,后来进入牛津大学发展系,任系主任以及南亚研究项目的首席负责人。2013年,Barbara教授被选为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2014年,她被邀请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做了题为《印度农村社会变迁研究》的演讲。之后,我和导师通过书信交流,保持联系。她非常友好,而且极有耐心。于是我打算申请做牛津大学的访问学者,并且想让Barbara教授作为我的导师。后来听她说,每年申报她的访问学者很多,大多数都是清华、北大、复旦的申请者,但是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因为她不想带中国学者。她说,她接受带我是因为我的实地调查经历很丰富,去过遥远的非洲,到过神秘的印度,还深入中国西南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过调研。这一点成为我进入牛津大学南亚研究中心的重要砝码,也让我这个来自一般院校的普通教师跟随如此著名的导师做了一年的研究,得到她的厚爱和指点。Barbara教授对学术非常执着,她用了43年对一个印度小镇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取得非凡的成果,同时也奠定了她在该领域内的显赫地位。在这一年的访学生活里,我大部分时间跟随导师研究印度农村集镇的发展与变迁,主要涉及性别问题、种姓问题和印度的村落文化问题。在导师的激励和指导下,我几乎天天泡在牛津大学的图书馆里,尽管沃尔森(Wolfson)学院给我安排了非常舒适的办公室,但是我觉得图书馆里更有研究的情趣,而且易于查阅最近的图书、期刊资料以及珍贵藏书。在冲刺SSCI文章的过程中,导师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让我记忆犹新,终生受益。

另外,由于英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导师对我生活上的照顾也让我颇为感动,最使我难忘的是2015年的圣诞节,我受导师之邀去吃午餐,她把我当成“家人”,让我与她的家人一起度过这个重要的节日。多少次在家中的学术教诲,多少次在办公室的指点迷津,多少次在酒吧的畅聊讨论,给我的访学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在繁忙的研究之余,我把自己在牛津访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都记录下来,形成这本书。这本日志虽然内容庞杂、琐碎,但有着学术的思考,有着生活的发现,有着人生的感悟,有着异国的烦恼,有着文化的碰撞,有着思乡的心情,有着难言的苦闷,有着朋友的欢聚,有着生活的尴尬,有着人生的困惑……总之,访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尽列其中,可谓五味杂陈。这些混杂的日子就串成了本书。当然,书稿中的观点都是自己的想法,难免有不妥当的地方,希望朋友同仁赐教。2016年1月21日牛津大学

一月 忙碌准备,初到英伦

1.拿到英国签证

出国真是一个程序烦琐的过程,尤其是要办理很多的出国手续。其中,最重要的几件事情是:办理同意派出函,提交“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缴纳保证金以及办理去英国的签证并领取机票。每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对待,都需要校内人事处、学院、公证处、派出所、留学基金委、留学服务中心等机构的支持。所以整个办理过程显得极为琐碎、凌乱,让人心身俱疲。2014年12月,我成功申请到2015年国家公派出国,拿到一早就开始盼望的所谓神秘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红蓝头文件”。近几日,我又开始在等待去英国的签证,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在焦急、煎熬中,终于拿到去英国的签证。从2014年12月26日开始一直准备签证材料,元旦3天假期都在办公室翻译材料。总之,这个过程不容易,只有确实经过了,才知道其中的苦与乐!2015.1.23杨凌

2.春节前的忙碌准备

与导师Barbara的合影

春节即将来临,与家人团聚成为一种期盼、奢侈。自己欲负笈前往英伦牛津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我既兴奋,又有点惆怅!这次的学术访问或许只是牛津将给我带来的一种别样的经历而已,正如当年剑桥给予徐志摩的体验一样。我准备前往牛津,在忙忙碌碌中有了更多的感受。

首先,国内事务需托众人帮忙,可谓一人出,众人忙。比如,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要请别人代讲,自己的研究生也得请别人指导。出国访学就像一次长途旅行,出门前需要让邻居帮忙照顾家里的花草,定时浇水、施肥、锄草等。研究生工作也需要开展中期检查,论文开题、暑期实习等事宜,这些事情都得委托同事代劳。在此,我由衷地说一声:“感谢大家!一路上多亏有了你们的陪伴。”

其次,访学要去一年,在出国之前需赶回老家看看。从20世纪90年代末进京上学、工作以来,家乡的概念有点模糊化,这可能是由于长期在外。家乡的概念似乎随着居住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居住在杨凌,家乡就是彬县,彬县就是《诗经》中的“豳”,即“豳风”。宋代的范公(范仲淹)曾在此地做官,并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其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居住在北京,家乡就是陕西,就是西安;居住在国外,家乡就成了中国,就是北京。由此可见,家乡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弹性,具有伸缩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办托运。去英国只允许托运一个大件,重量不能超过23公斤。对一个做研究的人来说,带一些中文书籍比带衣服有用。于是,我托运了不少书籍。《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难困苦远赴佛教圣地的“西天”去“学习访问”,行李当中多为经书,即典籍资料。这次自己也有意把《牛津英汉词典》带上,毕竟这本词典出自牛津大学,具有特别意义,同时,我还带了几本民国经典书籍以便打发空中“漫长”的时间。2015.1.27杨凌

3.国外导师为何难以支配自己的学生

这两天与国外合作导师联系,希望她能安排一个学生去伦敦希斯罗机场接我一下,她的答案是“no”。她说在英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人格和自由的意志,任何权威不能强迫。当时我有点难以理解,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这是对的,是正常的!可能在我们国家是不正常的,我们一路跟随导师过来,从硕士到博士,甚至博士后,导师的权威始终难以彻底抹去。国内甚至流传这样一句话:父母的话可以不听,导师的话必须要听。甚至是刚上小学的学生都不太在意家长的话,只听老师的话。作为研究生导师的我,有时在辅导儿子课程时,儿子都是以他老师的说法为准,忽视我的观点。追溯历史,中国自古以来崇信权威和领袖,更多强调集体,忽视个体。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权威、领袖的角色会起到非常大的引领作用,能促进社会发展。然而,在现代社会,过于崇尚权威可能会抑制个体的创造力,阻碍社会发展。现在我们提倡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国,这也是打破权威迷信格局的需要。2015.1.27杨凌

4.飞机上的书写

1月29日,上午10∶10。在首都机场与妻子告别之后就登上了CA937这趟国际航班。当自己安静地等待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忽然觉得心里有一丝的孤单与惆怅,大概是想到自己要开始一年的访学生涯,怕在这一年中都不能与家人团聚,也不能与同事、学生交流的缘故吧。因此,我有意在进入安检门的那一刻,没有回头看我的妻子,而是等她远远离去时,我才转身看了她一眼,这时自己的眼睛里含有泪花,心里有一些酸楚。坐在飞机上,只觉得离自己的国土越来越远,我的心情也随着暮色降临而十分沉重。不知道这一年自己如何去经历,虽然对此行有过豪言壮语,也做好了精细的打算,但此时都显得苍白无力。当然,旅途的劳累让我身心疲惫。仔细想一下,现代交通如此便利,距中国几千公里的英伦仅仅需要11小时20分钟就到了,相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非常好了。那时的留学生几乎都是走水路,坐船需要一个多月。譬如,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他当年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坐船大概花了30多天的时间,所幸,费老利用整理调查资料来打发路途的时间,最终写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江村经济》。他的导师是当时非常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功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这次,我非常荣幸受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Tim教授邀请,计划于2月中旬去他的国际发展系(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做一次学术交流,给他们的研究生讲“中国农村发展”(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这个主题。同时,邀请他们讨论在中国做合作研究的事宜。上次,他来信说,每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将派出三四十名研究生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田野调查,以便深入研究中国农村。他还说,他与中国农业大学有过很好的合作,但是那里看不到中国真正的农村,原因是中国农业大学位于首都。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杨凌小镇,周围全是农村,距离西安86公里,这一点有点像牛津大学,距离伦敦90公里,就是一个小镇,周边还有很多的农场。这可能是他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主要原因。

当年在德国留学十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传记中详细地记述了自己留德十年的辛酸苦辣,其中的滋味只有他明白。我这次非常荣幸,来到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进行访学,或者说是体验牛津大学的包容文化和研究精神,实属荣幸之至。这里曾经出现过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他的《政府论》已成为经典之作,他是全面系统地阐述宪政民主基本思想的第一位作家。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开国元勋及法国启蒙运动中的许多哲学家。还有著名的诗人雪莱,他18岁进入牛津大学,其不朽名作《西风颂》中“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一句脍炙人口。还有写《历史研究》的汤因比等。这个安静的小城孕育了许多思想大家,这里是思想深邃的地方,是充满智慧的地方,是能使人安静思考的地方,也是净化人心灵的地方。希望自己这一年能用心感受这种伟大的传统学术精神,聆听大师的智慧之音。2015.1.29CA937飞机上

5.英国打车要预约

经过11小时20分钟,CA937终于安全降落在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我通过UK海关检查之后,就按照导师Prof.Barbara给予的信息去找牛津的校园巴士,经过多次询问机场工作人员,自己来到巴士站台的14湾(bay 14),好不容易才看见去牛津的巴士,非常高兴。司机热情地为我搬运行李,我说就在荆棘山汽车站(Thornhill Park and Ride Stop)下,他说就是牛津的第一个汽车站。下车之后,我就打电话给出租车公司预约,这个电话是来自非洲的在牛津大学做博士后的Bouba博士通过邮件告诉我的。我在国内时就用手机给这个出租车公司打过电话,已核实没有问题。此时此地这个电话对我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人来说,尤为重要,我拨通了电话,对方问我姓名,现在在什么位置,要去哪里,我回答完后,他说10~15分钟后会有一辆出租车过来,并告诉了我车牌号和车的颜色,以方便确认。

15分钟过后,一辆出租车来了,司机是个黑人,他说自己来自卢旺达,原来在中国待过两年半,对中国比较熟悉。我说我去过非洲,有很多非洲的朋友。我们聊得很开心。他耐心地按照我提供的地址为我找住处,最后他还帮我给Bouba博士打电话。我终于到了自己的住处,看到床上放了很多的床上用品,这些都是我的导师在去印度之前给我准备的。我看了房子,觉得挺温馨,于是收拾了床铺,给家人报了平安后就睡觉了。睡到半夜,我被一个可怕的梦惊醒了,看到窗外漆黑的夜色,久久无法入睡。的确,这段时间忙于出国准备,身体有些疲惫。早上6点左右,听见清脆的鸟叫声,这说明英国的环保工作做得很好。在杨凌,早上起来几乎听不见鸟叫声。这些陌生的鸟叫声是在欢迎我这位来自异国他乡的游客吗?2015.1.29牛津

6.喜欢骑单车的牛津人

早上9点,我坐13路公交车去牛津市中心,一路上看到很多牛津人骑单车去市内。他们技术超好,尽管自行车道很窄,但能自由穿行。我去市内办手机卡,结果工作人员说需要当地银行卡才能办理。于是我去了一家银行,工作人员很热情,她说需要地方警察局的证明,我又去了地方派出所(local police station),工作人员又说,首先需要在大学注册,之后拿相关文件来办理。我刚来英国,不太懂这些程序,办理的地方也不熟,就独自穿梭在牛津的大街上,看着各种肤色的人来来往往,其中不乏很多中国人。这说明牛津大学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大学,它不仅是UK的大学,更是世界的大学。这也许是大学的精神所蕴含的主要内容。我住在马斯顿约翰巴肯路16号(16 John Buchan Road,Marston),这里距离牛津大学15分钟的车程,据说骑车也只需要15分钟。牛津的大街,骑自行车的人比较多,因为停车费昂贵,所以很多人都骑车或坐公交车。而在中国,马路很宽,私家车多,尤其是大型购物场所总有大规模的停车场。理念不同,人们的行为会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很多城市雾霾严重,不能说这与汽车数量增加没有关系。2015.1.30牛津

二月 生活趣闻,文化碰撞

1.探寻去学院的路线

为了明天能在交叉学科区域研究学院(School of Interdisciplinary Area Studies)和沃尔森学院(Wolfson College)注册顺利一些,我需要提前了解去学院的路线。

我们一起住的有七个房客,其中一个来自波兰,一个来自印度,三个来自英国,一个来自喀麦隆,还有一个就是我,来自中国。其中来自喀麦隆的房客叫Bouba,在加拿大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后,且已经在国际发展系(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里工作。他非常热情,早餐时详细地给我说了去交叉学科区域研究学院和沃尔森学院的路线:首先,从我们的住处哈利德希尔(Halliday Hill)乘坐13路或者X13路巴士,在卡法克斯站(Carfax Stop)下车,步行5分钟到莫德林路(Magdalen Road),在那里乘坐2路巴士,坐两站路到班博丽路(Banbury Road)下车,向左一拐就是贝文顿路12号(12 Bevington Road),在这就可以看到交叉学科区域研究学院了。

按照他的指示,我很顺利地找到了班博丽路,但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贝文顿路12号。于是,我在附近问人,一个穿着很单薄衣服的运动男子被我喊住,他非常热情,并且拿起手机开始找谷歌地图,说应该在附近啊,不会远的。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的他非常热情且耐心地帮我锁定贝文顿路12号这个目标。在他热情的帮助下,我很快找到了交叉学科区域研究学院。由于今天是周日,学院无人值班,我就在交叉学科区域研究学院牌子前面自拍了两张。

接下来,是找沃尔森学院。我顺着班博丽路一直走,终于看到一个小牌子上写着“Wolfson College”,并且指向林顿路(Linton Road)。于是,我顺着此路一直往前走,走了大约1000米,沃尔森学院出现了,但是大门紧锁。我看到了寻找已久的指示牌,上面写着“登记、接待、投递,请走这条路”(Lodge,Reception,Deliveries,go this way)。沿着指示牌进入空间狭小的小道,这是通向学院图书馆的路。进入大门,我看到了玻璃窗后埋头读书的学生,人数不多,四五个人由于没有见到学院工作人员,注册无法进行,我只好沿原路返回。

我一直步行到市中心,时间还不到16点,于是就想去传说中的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一睹为快。由于自己还没有在学院注册,因此拿不到读书卡,不能进入馆内读书,只能在周边转悠。总体而言,牛津大学一共有104个图书馆,分散在各个学院中,其中博德利图书馆是牛津大学的公共图书馆,为英国第二大图书馆(仅次于大不列颠图书馆)。据说钱钟书先生在牛津大学学习时,总是整日泡在博德利图书馆读书,他做了大量的笔记,并将此馆称为“饱蠹楼”。博德利图书馆始建于400多年前,现在是一组建筑群,体现了15~17世纪英国的建筑特色。由于馆内藏书丰富,且年代久远,博德利图书馆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只能阅览,不能借出。”这是出于对书籍的保护。据说每年博德利图书馆都要专门雇人一页页地翻书,这是为了使书不受潮,不受虫蛀。大约需要5年时间才能把所有的书翻上一遍,可想而知,里面的藏书何等丰富。我驻足而思,这里就是知识之海洋,智慧之源泉。我迫不及待地在明天注册后能顺利拿到博德利图书馆的读书卡,体验读书的乐趣。2015.2.1牛津在沃尔森学院门口

2.中国人真会做生意吗?

今天下午得知沃尔森学院的行政助理Miss Sarah还在度假,因此注册一事被搁置到明天。于是,我跟着一位来自波兰的朋友Kasia去一个卖中国商品的超市。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该店的老板是越南人,就用中文和她说话。她直接用英语说:“我不是中国人,我是越南人。”我才知道自己弄错了,我只是看到店里有很多中国商品,比如老干妈牌辣酱、挂面和速冻饺子,高兴极了,自以为她是中国人。我在店内浏览了很久,店里面卖的商品大部分是中国的,当然也有少部分是越南的。海丁顿(Headington)当地住了很多中国留学生、访问学者和当地华人。他们都去这个店里买东西。我想,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人在如此繁华的地方开一家超市呢?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始终没有一个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品牌超市或者餐馆呢?就像沃尔玛和肯德基一样。这恐怕不仅仅反映的是经营理念的问题,而更多是中国人的性格问题,也许正是由于后者中国的家族企业才做不大。中国的家族企业内部,兄弟之间大多想着自己的小算盘,没有多少人愿意为做大蛋糕而贡献智慧,因此,每个人所分到的蛋糕自然不会越来越大,只会越来越小,而随着来自企业外部的竞争越来越大,最后企业只能越来越不景气。事实上,真正能把生意推向全球范围内的才可谓“会做生意”,而做大生意不是靠会打小算盘,斤斤计较。所以说,真正会做生意的人似乎不是中国人。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而已。2015.2.2牛津

3.掉入预约陷阱的英国人

英国的上班时间是朝九晚五。上午9点我从住处出发,坐13路巴士去沃尔森学院注册。尽管牛津人喜欢骑单车,但是我还不习惯,主要原因是英国的道路非常狭窄,自行车走机动车道,另外所有的机动车辆必须靠左行驶。初来牛津的人可能对此有很多不习惯。无论如何,我选择坐巴士。这在一定程度上辜负了导师Barbara院士的期望,在我到达英国之前,她已经为我准备了一辆自行车。总体而言,今天在两个学院的注册都比较顺利,最为高兴的是,我拿到了博德利图书馆的读者卡,以后就可以自由出入这个做梦都想到的无比神圣的地方。

其实,我今天想要讨论的话题是英国的预约制(appointment system)。在英国,去银行开个账户,去医院看病,去警局注册,去见研究生导师,等等,都得预约,否则当天去肯定办理不了。英国人似乎掉入“预约陷阱”里无法自拔。我们人口众多的中国没有预约制度,反而不用提前预约,当天去就可以办理很多事情。其实,英国的人口本来也不多,没有必要约定时间,只要没有别的顾客,他们完全可以帮你办理事情。而事实上,他们就是闲着也不给你办理,因为你事先没有预约。我想,这样工作的成本不是很高吗?要是在中国,人口如此众多,大家都把时间花在预约上,那样整个社会的工作效率会很低。预约也要考虑现实环境,例如在中国,一个农民来自偏远的农村,进城可能需要花3~4个小时,他要去存钱,如果需要预约,那么他的往返成本很高。另外,以看病为例,英国也是需要与医生预约。这当然是在得病之后了。对于患有疼痛难忍疾病的人而言,他们要等1~2周才能见到医生,拿到药。有的患有特殊疾病的人,他与医生的预约时间可能更长一些,几个月,甚至一年。这种制度看似合理,其实有一些问题。对于着急的事情而言,具有时效性,预约很容易导致事情错过。如果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这种制度,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比如,在中国,如果学生一个一个与导师预约见面时间,那么这个老师的其他事情都不需要做了,只需坐着等学生来。这种工作效率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所以说,发达国家的预约制度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看似文明,代表进步,其实也不尽然。因此,不要总觉得发达国家什么都好,要理性地去看待。当然,发达国家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人口较少,这是预约制度能存在的根本原因吧。当然,目前对英国这种预约制度的研究似乎不是很多。2015.2.3牛津

4.“呆板”的英国人

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如果在牛津停留的时间超过一年,必须去当地警局注册。当我将填完的表格和50英镑递给警官时,她说必须是凑好的34英镑,说什么也不找零钱,就把材料退回来了。无奈之下,我只能想办法去换零钱。去银行吧,说不定又要预约,我索性直奔附近的超市,挑着几十便士的东西买。结账时,我就对收银员说尽量找零钱,他却问为什么,我告诉他原因,他说他不能给我过多零钱,只能按照常规去结账和找零。幸好,找来的零钱加上兜里的零钱,刚好凑够34英镑,这件事情总算解决了,但让我感受到了英国人的“呆板”。

还有一次去一家英国银行开户,工作人员说必须在牛津停留至少一年的人才可以办理。我说,我就是访学一年的啊!她看了我的护照说非常抱歉还是不能给我办理。我的签证时间是2015年1月25日~2016年1月25日,而2016年1月25日那天不算,因为我必须按时离开英国,英国的签证制度严格,停留时间不能超过签证有效期。后来,我去了汇丰银行,工作人员说可以办理,我出示了相关证件,办理了银行卡。

也许英国人的“呆板”也影响到了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记得有一次赴印度调研时,我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有一家餐馆下午14点开门,我们13点左右到达餐馆门口,主人在里面看着我们,也没有说什么。我们的负责人着急了,就敲门跟老板说,我们都饿坏了,先让我们进店坐着,喝点水吧!老板说“no”,又把门关上了。我们只能继续等。快到13∶50的时候,我们的负责人又去敲门,老板照样不开,说经营时间没到啊!我想这种事情很难在中国发生,因为银行为赢利,饭馆为赚钱,他们还会打发你走?说不定好茶好碗都端上来了。也许这种“呆板”正是普遍主义的充分体现,而我们中国人比较讲究“特殊主义”,强调凡事在相应制度下可以“通融”,总有应对的策略。所以说,在英国制度是“死的”,人也是“死的”;而在中国,制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毕竟制度是人制定的,那么“人”就可以左右“制度”。这一点很有意思,值得琢磨和品味!2015.2.3牛津

5.走进欧洲学者的学术交往圈

昨晚收到沃尔森学院的哲学家Dan Isaacson教授的邮件,他是访问学者联络人(Visiting Scholars Liaison Officer)。他在邮件中说:“You are cordially invited to a meeting at lunchtime in Wolfson College thtomorrow (Wednesday 4 February),12:30 to 2:00 for Visiting Scholars and their proposers. We will assemble in the Haldane Room at 12:30 for drinks and the chance to meet each other. Around 1:00 we’ll go through the serving line in hall,with each of us signing for our own lunch in the usual way,and regroup at a reserved table where wine will be provided by the College. We’ll finish with coffee or similar in the upper common room. Please let me know if despite such short notice you are able to come tomorrow. If not,I hope to see you at a later event for Visiting Scholars.”

于是,今天上午在参观完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的图书馆之后,我就去参加访问学者联谊会。会上来了许多不同国籍的访问学者,有研究自然科学的,也有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中有一位来自德国的教授,他研究的是马克斯·韦伯,我和他聊了一些关于宗教社会学的话题——韦伯曾经研究过中国的宗教——因此有一些共同的话题。

在联谊会上,我慢慢地感受到,这种多学科的交流、人与人思想和情感上的碰撞是多么重要。在中国大学里,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学者聚在一起很好地交流,这样的情景不能说没有,但不是很多。而在西方,这样的机会却很多,这可能是西方学术自由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学者,不同学科,相互启发,带来学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联谊会后,我拿到博德利图书馆的读者卡,终于进馆目睹了牛津大学图书馆的芳容,馆内非常安静,学习氛围很浓厚,每个人都在认真读书或者在电脑上写东西,一切都显得很自然,很和谐。馆内藏书很多,大部分历史悠久。后来,我又去了社会科学图书馆(Social Science Library),在那里找到了我最喜欢的书,里面有很多社会学学科最新的书籍,也有社会工作方面的书籍,还有很多知名期刊,比如《发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ies)、《世界发展》(World Development)和《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等。这个图书馆正合我的胃口。以后有空闲时间,我会常来这里阅读。最后,我很高兴地借到了6本书。作为访问学者,我不能仅把自己关在屋里写文章(文章固然要写),还要对世界著名学府的学术文化有深刻体会,要常常走进欧洲学者的交往圈子里去看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晚上,发展经济学家Matthew教授发邮件告诉我,明天上午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演讲,希望我能参加并且参与讨论环节。我欣然答应,心想,不断地和欧洲学者接触,融入他们的交流圈子,让他们了解我们的研究,对我们的研究感兴趣,这可能就是访问学者的使命吧。2015.2.4牛津

6.正式参加第一场学术讲座

今天是我在办理相关的注册手续之后,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学术讲座。报告人是来自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Paris)的Loraine Kennedy教授。她的报告主题是“地方政治和印度国家经济特区政策实施成效”(Subnational Politic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ia’s National SEZ Policy)。其中SEZ(Special Economic Zone)就是我们所谓的经济特区。在报告结束之后,进入互动环节,我问了一个问题,大致意思是:印度是典型的“弱国家,强社会”(weak state,strong society)模式,印度中央政府如何调动相关资源去开发经济特区呢?Loraine Kennedy教授从中印比较的视角给予了耐心的解答。

西方大学的讲座与中国有什么不同呢?我有一点发现,西方大学都是以学生为本,教授的职位似乎同服务人员一样,在听讲座的时候,教授们都坐在最后排,而把前排的位置让给学生。这和中国非常不一样。在这里,学生都是直呼教授们的名字,无论教授的年龄多大,称呼名字显得很正常。在报告开始之前,对于讲座教授没有华丽的介绍,就像今天这位来自巴黎的教授,甚至连教授的头衔都没有被写在通知上。但是在中国,主持人会把报告人的简历、头衔都非常详细地介绍一遍,让大家记住这个著名的学者,不仅如此,大家很早几天就可以通过海报看到这个教授的简介,而且接待礼节都很隆重,这让很多西方学者感到震惊。我想以后可以淡化对西方学者的接待礼节,这样可以让双方都自然、简单一些。

另外,参加这种学术讲座的学生人数都不是很多,一般在30~40人。当然,只要是牛津大学的学生,对这个主题感兴趣的,都可以来听。不像我们中国,一个非常大的报告厅,里面可以容纳200人左右,当然,其中很多也许不是自愿来的,是通过学生干部动员来的。甚至,连学生要提出的问题都是老师提前安排的。自己作为教师,都曾经做过这个事情,就是提前让学生去准备提的问题。心想,这是出于给老外教授面子,其实,我的理解是错误的。西方学者从不会在乎参会人数多少,而是在乎参会人对他们的研究是否真的感兴趣。这也许正体现了西方人在学术交流方面所崇尚的价值观——自由。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听这个报告,或者不去听,这是他的自由,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强迫。在我们国家,很多的场合大家都是为了应付,其实去了也不一定感兴趣或者听得懂,他们也不会用心听,而是在底下做自己的事情,正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就像参加某些会议一样,其实大家可能内心都不想去,但是碍于面子或权威,就很不情愿地参加了。这可能是中西方“学术文化”或者“会议文化”的一个最大区别。2015.2.5牛津

7.大学内部资源共享上的壁垒

牛津大学是典型的“大学城”,因为它与所在的牛津市已经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没有校门和围墙,连正式的大门挂牌都没有,校园里就有街道。它由38个学院、系等组成,这些学院、系散布在牛津市的不同地方。

在牛津大学,有的系甚至比学院的规模还要大,其名称,或用“系”(department),或用“学院”(school),又或用“系”(college)。我属于交叉学科区域研究学院的访问学者,但又是沃尔森学院的成员,因此我可以享用这个学院的相关资源,但是在同一个学院内部,我的“大学一卡通”就不管用了,甚至连有的门都进不了。因为几乎所有门都得靠刷卡才能进去。这和中国的学院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很多学院能进得去,有时只需要登记一下。而在牛津大学,很多学院的大门都需要刷卡,而且里面有很多的门又需要刷不同的卡。因此,我有时进了某个学院的大门,还只能站在大厅等别人来了跟着进里面的门。

另外,牛津大学的每个学院有不同的学科,但各个学科的资源不能共享,有着非常独立的管理系统,每个学科都有相关的行政人员。在中国,不管是哪个系,管理人员都是学院统一安排的,这一点与牛津大学非常不同。另外,国外系主任的权力很大,几乎掌管系里的所有人事、财务及其他事情,是一个实体单位。而在中国很多大学里,系主任是一个“职位”,他只是信息的传递者和收集者,无人事权、财务权和行政权,可以说是“三无”人员。西方大学这种权力下放基层机构的体制对系的发展以及学科的发展都是一种激励,能充分调动系里所有教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系这个单位有决定自我发展的权力。

我想,随着中国大学逐步国际化,这种权力结构也一定会发生扭转,权力会逐渐到基层去。现在有的学院已经有了决定教师副高职称晋升的评审权,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中国大学的教育质量要提升,最终不仅是要“去行政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将权力下放到学院,甚至系、所等基层单位,这样才有利于推动该学科的长远发展。2015.2.6牛津

8.在英国的“中国制造”

在买到的铅笔套装的包装标签上,我无意中发现了许多英文掩盖下的“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几个字,心里有点“不平衡”,本来在买的时候,只看到标有英国某公司的标志,以为是英国制造的,2英镑就买了,里面还带一支圆珠笔、一把削铅笔刀和一个橡皮。但是看到“中国制造”的字样之后,我心想在中国,这一套大概也就值4~5元吧,但是在英国卖到了将近20元。也就是说,英国这家卖铅笔的公司在这种小小的商品上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它将所有铅笔制造的成本都转嫁给了中国。

据说,中国是制造铅笔第一大国,木质铅笔不仅对木材需要比较多,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将很多生产制造产业设在发展中国家,因为那里劳动力价格低廉,而且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处于“重生存”“轻环保”的发展阶段,从而制造了很多“血汗工厂”。当然,不能说中国人没有环境保护意识,只是当前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我们要为别人“制造”,因为我们自己在一些领域没有太多“创造”。现代社会,科技水平是提升企业硬实力的关键因素。就像汽车行业一样,我们都在帮别人制造,核心技术是别人创造的,他们当然要赢利更多。即使我们民族自己“创造的”,我们自己也不大相信。大家在国内大街上看一下,有多少车是中国自己“创造”的,尤其是“有闲阶级”,哪个会开中国自己的汽车?这说明,我们仍然处于为别人“制造”的发展阶段,而没有真正达到“创造”的阶段。什么时候,当我们看到国外超市的商品标签上写着中国某公司“创造”,但是后面附上“英国制造”或者其他国家制造的字样时,那才是我们中国人骄傲的时候,是我们民族品牌傲视世界的时候。2015.2.7牛津

9.非常有“远见”的房东

西方大学体制与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我们都知晓的。这次访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西方大学很少能为所有学生和访问学者提供住宿。

据说,牛津大学只是重点解决部分本科生的住宿问题,很多研究生都是住在自己学院宿舍里或者自己在外面找房子住,大学不会统一安排住宿。而中国的大学在住宿条件以及后勤管理方面可谓略胜一筹。在中国大学校园里,能看到一栋栋的学生宿舍楼,而且宿舍的管理极为严格,尤其对于异性同学进出宿舍更是“严加看管”,不得“越雷池一步”。这样的确很便于管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交往,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影响。

另外,在中国的大学里,能看到一座座漂亮的餐厅,在牛津大学却很少能见到学生排队打饭的壮大场面,连教授的午餐有时候也只能简单对付一下。譬如,国际发展系的Prof.Matthew,一个面包,一点小零食,在餐厅里接的一杯凉水,就是他的午餐。

在中国大学里,有叫法不同的“外专楼”“外专公寓”或“专家楼”,在西方这种房子是非常少的。因此,很多留学生,包括博士生,甚至博士后都在租房子住。我自己就是在导师的推荐下,住在一个思想比较开放、具有“远见”的房东家里。当然,房东不在此住,房子里只有我们7个不同国籍的房客。我为什么说房东非常有远见呢?第一,他将每个人用的柜子都标上编号,而且声明不能让别人用,即使这个人在里面没有放置任何东西。第二,他准备了放置紧急备用钥匙的装置,而且设有密码。有一天晚上,我将自己锁在门外,幸好有Casia帮忙,他给房东打电话,让我得到了取钥匙的密码。但是后来,来自英国的Matt说,这可是要收费的,可能需要20英镑啊!我不知道,房东也没有提及,估计是以后在押金里扣除吧。从Mat得知,并非所有英国租住家庭都安装这种较为先进的设备。第三,房东不想让住户之间为了打扫公共空间而产生冲突和矛盾,他每周请了专门的保洁公司人员把公共空间都打扫一遍,清除公共空间的垃圾。我想,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每个住户都不会有怨言,而且关系处得会很好。房东具有商业的头脑、高明的经营理念。也许他是学经济学专业的,不想让他的住宅发生所谓的“公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吧!2015.2.7牛津

10.慈善超市——一个别样的称呼

今天去超市买蔬菜时,我看到了写有“乐施会”(Oxfam)和“英国癌症调查”(Cancer Research in UK)等字样的超市。我表示十分惊奇,心想这里面怎么会卖东西呢?Casia告诉我,这都是“慈善超市”,里面的东西都是别人用过的,只是到这里来卖,卖了的钱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慈善事业。我大概数了一下,这个小镇上竟然有五六家类似的超市。我们知道,慈善事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做得比较好,其主要原因是无论富有的人还是普通的人,他们都比较推崇“助人者自助”的理念。这是西方社会工作(social work)的核心价值,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慈善事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在中国,我们的社会慈善事业往往发展不起来,大家对慈善组织不够信任,对于自己所捐的钱物不放心。近些年,关于慈善机构的负面消息更是让国人对慈善事业“思之痛心,望之却步”。

慈善事业的高度发达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象征。西方发达国家的慈善事业发展一方面依靠政府推动,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靠社会慈善组织的推动,当然还有赖于一些大型公司和富人阶层的大力支持。在我们国家这些才都刚刚开始,社会组织也在发育之中,虽然一些公司开始倡导企业社会责任,也有一些富人开始涉足慈善事业,但是还需要不断引导,使得更多的社会组织、公司和富人能参与进来,形成“慈善文化”,并把它“常态化”,促使全民形成一种良好习惯,以此促进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我们国家还有超过1亿的贫困人口、残疾人等弱势人群,他们是需要帮助的。我们社会要倡导一种“扶贫、济弱”的文化氛围,极力反对铺张浪费、比拼豪宅等不良的消费风气,从而使得社会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2015.2.8牛津牛津乐施会慈善超市

11.没有装防盗栏的门与窗

最近发现英国的市民很少在门窗上装防盗栏,在牛津市很难看到高楼大厦,大部分的市民都有自己的别墅,前后院有小片空地,有的种草,有的种树,有的种花,有的做停车场。最为典型的是每家每户都有低矮的篱笆墙,搭建简易,小孩都能爬过去。这除了反映牛津市的治安好,更多的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记得在很多年前学习“西方经济学”时,老师就讲了这么一句话:“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当然这主要体现的是产权的私有和神圣不可侵犯,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民众之间的默契——别人的东西如果没有授权,就不能动。因此也就没有必要花大量资金修高墙大院。

然而,在中国的城市里,装防盗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从一楼一直到十几楼都有,大家缺乏相互信任,造成的结果是从本应该“守望相助”到相互提防,无形中增加了安全防护成本,导致我们像被囚禁在鸟笼一样。我的一个学生来自山东某村,这个村很富裕,几乎每家都装监控了,互相监督,相互不信任,这是不正常的发展态势。经济越发达,社会应该越进步,人们应该彼此越信任。事实上,在我们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似乎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减弱。2015.2.9牛津牛津市民住房

12.想念中国的饭菜

最近逐渐适应了英伦的气候,但是仍然对其饮食不能适应。外边餐馆米饭和面条的味道总是觉得缺点什么,说不出来。

有一次在餐馆点了牛肉面,面条非常细,很短,而且味道很淡,我就跟服务员说,给我来一点辣椒油,服务员端来一小碟辣椒油,并且说要75便士,这时我才意识到加辣椒油是要收费的。在我们国家,老板会在每个桌子上放置一大碗辣椒油,随便你怎么享用。

由于吃不惯外面的饭菜,我就只能去买面米油盐酱醋等材料自己做,但是我在国内很少做饭,这下是被逼上梁山,不得不亲自下厨,要不然就会挨饿!我从上高中开始一直到博士毕业,都是住在学校,吃饭在食堂里,从来没有自己做饭。即便是工作成家之后,遇到妻子出差时,我和儿子也都是去外面吃,因此养成严重的依赖症。而在异国他乡,无人依赖,只有自己动手做饭,即所谓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现在每一次做饭都是“做试验”。如果好吃,下次继续做;如果不好吃,下次再改进工艺。相信通过一年的操练,厨艺会大有长进。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也就是说吃饭是第一位的,吃饱了才能做事情,这也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做中国饭菜,还有一个好处,可向外籍朋友推介中国饮食文化,这也是访问学者应尽的义务。2015.2.10牛津

13.买打印机

今天去学校打印部打印资料,其中有一份必须在线打印。我自己的电脑不能和办公室的打印机连接,没有办法就只能去具有商业性质的打印部打印。打印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可以打印U盘里的资料,但是不能打印网上的资料,不管我说什么都不行。这一点不像在国内大学复印室,几个能上网的电脑你都可以使用,非常方便。在这边,上街打印在线资料就变得很困难。

本应该去学院行政助理那边,他们可以帮我打印,但是注册的事情已经麻烦了他们多次,同时由于导师去了印度,我也不想麻烦别人,于是自己上街去买打印机。

在超市,我发现小型的惠普打印机并不是很贵,29~60英镑,而且功能齐全——打印、复印、扫描、彩打,于是我就买了一台40英镑的,非常轻便。在国内,惠普最普通的打印机,不带扫描及彩打功能的,大约在90英镑以上。我在国内买的那一款,仅具有打印、复印、扫描、传真这四大功能,价格为20英镑。看来,英国的电子产品还是便宜一些。

买完打印机,迅速回到住处后,我开始连接电脑和打印机,还好下载相关软件没有收费。据说,在英国下载软件都需要收费,而且要网上银行付款。我开了个活期储蓄卡已经费了很大劲,因此不想把时间都花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上。有了自己的打印机,就可以随时打印相关论文,复印相关的章节,扫描感兴趣的部分,真是有很多用处啊!我想,如果回国时东西太多,不妨将其捐给“慈善超市”,还可以为慈善事业尽绵薄之力!2015.2.11牛津

14.泡在图书馆的第一天

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分了不同类型的分支图书馆,今天上午来到社会科学图书馆,开始了图书馆的学习生活。图书馆里面,不同肤色的人坐在一起,非常安静,大家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完全忘记了彼此的国籍和肤色。到下午时,我由于很长时间没有持续6~7个小时待在图书馆里,感觉到身体十分疲倦。印象当中,大概是在十几年前自己考研的时候,有一个学期是天天“泡”在中国农大的图书馆里的。那时,同学们在“霸占”的位置上会放置很多考研的资料,资料摞成“小山”,摆出一副“惊人”的样子,并从早上开馆待到晚上闭馆。虽然这样的生活很单调,但是大家处于这种竞争状态之下,也没有什么累的感觉。工作之后,时间都碎片化了,每天除了工作上有很多事情要做,家里也有很多事情得去经营,能有时间待在图书馆一天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现在,一个人来到牛津,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阅读自己想看的书,撰写未完成的论文,可以去拜访一些和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教授。可以说,我真正成了一个“自由人”。当然,这个“自由人”只能做一年。在这一年里,自己除了要体验英国的日常生活、文化习俗,更为重要的是做好学术研究。

社会科学图书馆的二楼有个简单的餐厅,中午饭时间,我点了一份米饭,感觉都没有吃饱。因为午餐对英国人而言,简单应付一下就可以了,谁也不愿意花时间下饭馆吃上两个小时。但是在中国,午饭很重要,午饭时刻,饭店里生意兴隆,人来人往,不吃到下午上班前,不肯罢休。这段时间,自己的肚皮也似乎慢慢地适应这种淡化午餐的习俗,多少吃一点就可以了。“泡”图书馆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常言道,贵在坚持。只要每天坚持来图书馆,那也是成功。每一天有点进步,都很了不起啊!何况,学术研究本来就像攀登一座高山一样,唯有坚持,才有希望到达顶点。当然,爬山的过程中充满着艰辛,同时也充满着快乐。2015.2.12牛津

15.英国人性化的交通设置

牛津市内的道路不是很宽畅,公交车几乎占满了街道的路面,步行与骑自行车的人也很多。街道上跑的汽车大部分是两厢的小汽车,英国人似乎已经把车当成了普通的交通工具,不太注重品牌,而以节省能源为主要考虑。公交车线路四通八达,非常方便,站与站的设计以方便当地人乘车为主。公交车以两层车辆为主。刷公交卡坐车能省很多钱,我就是用126英镑办理了13周的卡,13周内随便坐,当然,仅限于该公交公司的车辆,其他公司的车辆就只能在固定时间去坐。这一点显得不太方便了。最引人注目的是,公交车上几乎每个座位旁边的扶手上都有一个小小的设置,即红色的停车键,只要按这个键,司机就知道你要下车了,非常方便,不用大声吼。排队上下车显得非常有序。每个人下车时都会对司机说一句谢谢。司机也会回敬一句。另外,道路上很少装有监控,主要交叉路段,一般都设有人工可以控制的红绿灯,如果车辆较多,你想通过马路,按下绿键,人行道显示绿灯,车辆方向显示红灯,司机当然得停下来让你通过。有的路口没有安置这种装备,但是司机会主动停下来,先让行人通过。行人优先的原则似乎内化在每个人的行动中了。这与我们国家的强制性交通法则有很大区别。人性化的交通设置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多一分宽容,多一份责任,多一分理解,多一份快乐!2015.2.13牛津

16.文化视域下的圣瓦伦节

“情人节”在西方有很多来历,至少有5种传说。但是,一般而言,普通民众都相信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被处死的这一天为“情人节”。这背后有一段凄惨而纯洁的爱情故事。

大概是说,在公元3世纪时,罗马帝国开始衰落,社会动荡,经济危机,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下层人民不断起义与当权者对抗。统治阶级一方面镇压民众,一方面打击基督教徒。瓦伦丁就是一位受害者,他被打入牢狱。在狱中,他的正义与忠诚征服了狱长女儿,他们坠入爱河,互相爱慕。但是,贵族阶级还是将他处死。在上刑场之前,他给心仪的女孩写了一封长信,一方面阐释自己的清白,一方面表达对情人的无限爱恋。可以说是情真意切,感天动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后来,这个难忘的日子——公元270年2月14日,瓦伦丁被残酷地处死,这段穿插着正义与爱情的故事便被人们世代相传。因此,2月14日就被人们定为“圣瓦伦节”(Valentine’s Day),后人又称之为“情人节”。

当然,后世的人们也慢慢淡化对这一传说的追忆,更多在意的是在这一天,青年男女可以对自己心仪的人表达爱的心声。尤其是男性,买玫瑰花、巧克力、水晶首饰等送给心爱的姑娘,并且邀请她共进晚餐,去看电影等。这是非常浪漫的一天,也是最幸福的一天,受到欧美各国青年人的喜爱。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不同文化交流已经势不可挡,文化融合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中国的年轻人也在焦急地等待每年2月14日的到来,因为这一天他可以将心中的爱意完全释放,在这个浪漫的节日里倾吐甜蜜的爱情之语。当然,情人节在中国发展也出现“异化”的现象,不仅受到未婚男女的青睐,也受到已婚人士的欢迎。在这一天,妻子也期望丈夫能给自己赠送礼物,重新表达那“遥远”的爱情誓言,再次燃起浪漫的爱情之火。妻子心中自然明白,她自己就是丈夫永远唯一的“情人”,不允许丈夫再有别的“情人”。因为在中国,“情人”这个词一般指婚外性伴侣。可以说,“情人节”在一部分已婚人士看来,就是“爱人节”。“爱人”可能要比“情人”这个词好听得多,而且容易让已婚人士接受。婚姻是由两性构成,有人类生活的地方,一定会有不同类型的婚姻制度。因此,在不同文化类型的国家,“情人节”几乎都是存在的,有的国家甚至一年当中有很多“情人节”。这也是人类社会繁育与发展的文化基础。只是,每个国家的“情人节”所流传的故事不同罢了。中国的“七夕节”就是中国本土的“情人节”。白居易笔下的“夜半无人私语时”可以让人想象这种爱情的浪漫与神秘。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直演绎至今,其中的辛酸少有人能体会,但是这种流传至今的坚贞不渝的爱情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守护好自己的爱情,正所谓“海枯石烂爱不移”。

由此可见,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里面也都蕴含一定的“积极能量”,文化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国家的界线,只要是好的方面,人们总会去追逐、借鉴、传承、发展。2015.2.14牛津

17.一封客气的催交房租的书信

今天收到房东的一封来信,大概意思是要我把房租汇到他的账户。我一直以为,他会上门来收房租的,就多等了2天,其实钱早已取了,一直装在口袋里。其实,他在电子合同里都写了,要求每月10号之前将房租打在固定的账户。我由于这段时间忙着注册,忙着在银行开户,忙着收拾住处,竟然忘记看合同了。收到房东的来信后,我立即跑出图书馆,去HSBC银行给他汇款。办完汇款,我立即给房东打了个电话,一方面表示道歉,一方面告诉他钱已经转过去。毕竟,他作为房东,没有对我“发怒”,信写得很“委婉”,也很“客气”,让我觉得不好意思。我想,这封信是一个当地英国人写的,不妨可以学习一下地道的英语。牛津大学毕竟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学在为世界各地培养高端人才的同时,也使其周边的市民受到了良好教育氛围的熏陶,人们通情达理,很有礼节,尤其是最后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help”(承蒙帮忙,不胜感激)。下面是信的具体内容(删除了一些个人信息)。

Dear Dr Guo,

I hope you have settled in well in the property.

When you moved into the property and I met you,I said that the balance of the deposit needed to be paid and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fee of £** needed to be paid as well. This is a total of £**. You told me this had been paid by the office,but I think you were mistaken as I have received no payment to cover this and the amount is still outstanding. I also said that your rent of £** per month is due on the th10 of each month,to be paid directly into my company account. The details of the account are on your contract,but I have also put them below so you don’t have to go looking for them. As of today,I haven’t seen the payments come into my account。

Could you please let me know when the outstanding balance of £**,rent,deposit and administration fee will be paid?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help.

我想,这封信让我感受到地道英语的表达,比如说outstanding balance,这里是指“未偿还的资金”,尤其是感受到房东“客气”的语言表达,更让我感受到这个教育发达国家里市民的良好修养。这是现代化人格必须具备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方竹兰教授认为,“现代化人格既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又是中国现代化的必要前提。抽象掉人的现代化素质,经济、政治、文化、国防、科技现代化都成了一个空壳,缺少真实的生命载体,也就是一种名不副实的现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