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成熟 一面天真——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之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11:11:58

点击下载

作者:杨峻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面成熟 一面天真——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之道

一面成熟 一面天真——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之道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一面成熟,一面天真: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之道/杨峻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7.9

ISBN 978-7-5473-1180-6

Ⅰ. ①一… Ⅱ. ①杨… Ⅲ. ①互联网络-应用-金融-研究 Ⅳ. ①F830.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09259号一面成熟,一面天真——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之道出版发行:东方出版中心地  址:上海市仙霞路345号电  话:(021)62417400邮政编码:200336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印  刷:上海天地海设计印刷有限公司开  本:720×1020毫米 1/16字  数:188千字印  张:13版  次:2017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ISBN 978-7-5473-1180-6定  价:45.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东方出版中心邮购部 电话:(021)52069798序言一

近日览阅杨峻即将付梓的书稿,掩卷深思,颇有感触。互联网金融兴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快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进程,但其本质仍是金融。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体系的根本功能是服务实体经济,其核心在于风控能力。

事物的演化总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态势,金融与互联网的创新融合也必然经历不断摸索、大浪淘沙的过程。金融以安全为根,强调自上而下(Top-Down)的运行模式;互联网以体验为本,奉行自下而上(Bottom-Up)的发展理念。两者的基因截然不同,对于其融合,当“三日而省”、“朝过夕改”,方能实现安全、健康的发展。

陆金所是国内较早成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一直坚守金融规律和风险底线,并有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科技手段,实现了金融与互联网的突破性融合,开创性地建立了包括产品风险识别系统(KYP,Know your products)、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识别系统(KYC,Know your customers)、信息披露、投资者教育等模块的现代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体系,确保上线产品的全流程风险管理,匹配合适的产品与合适的投资者,真正实现“卖者有责、买者自负”。

借助创新科技推动金融演进,在全世界都属于崭新的课题。凭借多年探索实践,我国金融科技已处于世界的领跑位置,使年轻的中国金融业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杨峻结合其在陆金所的多年经验,对行业发展不断深入思考,集实践与理论于一体,融经验与感悟于一册,汇智成本,难能可贵。希望更多的金融从业者从书中得到参考和启发,参与到金融与科技融合的发展中来,让互联网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助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马明哲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兼CEO2017年8月序言二

收到杨峻作序之请,我欣然应允。在我看来,同是从传统金融机构来到金融科技公司,我与他在对金融的理解、对新技术带来的金融革新的讨论上,有较多的共识。“一面成熟,一面天真”既是对人形象和思维的刻画,也代表着金融历史积淀与科技风华正茂的邂逅,引发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一些思考。

先从杨峻此人说起,最深刻的感受是“少年老成”。这与他在金融领域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由低到高的从业经历密不可分。金融是尊重“老把式”的,具有鲜明的经验特征,理论假设往往需经过长期的实证检验才会理清背后的逻辑。20年传统金融从业经历使得杨峻既积累了丰富的一线实战经验,也对金融运行的规律、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有了系统性的认知。

但同时,成熟而不失天真,睿智而不失率真;满腹才情,有时又略带不羁的傲气,使其站在巨大的时代变迁前沿上,且更具敏感性、创造力和爆发力。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地自我革新才不会被时代抛弃。这种勇于超越自我的创新心态与对金融客观规律的尊重和坚守在杨峻身上形成了很好的融合。

金融是个古老的行业,近年来科技的进步使金融服务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新的领域——“金融科技(Fin-tech)”也由此诞生。移动互联、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趋成熟,大幅降低了金融服务在获客、运营、风控等方面的成本,从而使得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更广、效率更高。我们必须直面朝气勃勃、年富力强的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这一古老行业带来的变革,这既是我从传统金融机构来到陆金所这样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出发点,也是杨峻写这本书的出发点。

国内金融行业经过过去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在经营规模上位居世界前列的金融机构,但这些机构往往大而不强,无法赢得国外同行的真正尊敬。唯国内金融科技的发展令世界刮目相看,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和认可。希望越来越多像杨峻一样的从业者,能用文字将行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感悟记录下来,引发市场更多的思考,对社会赋予产生积极影响,以此推动监管部门从培育国家创造力和竞争力的角度,给予行业更多爱护、支持和帮扶,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使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奠定“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本书成书时间较短,可能在有些方面思考还不够成熟完善,但不妨碍先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行的关注与讨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应对不可逆转的金融科技潮流,我们唯有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李仁杰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原兴业银行行长2017年8月序言三

Fin-tech,now a few years old,is just beginning.A decade from now computing power,big data,AI — and its derivatives — will have changed the face of finance entirely.The transformation will be no less than what iTunes brought to the music world and how music is now sold,shared,and used.To put this in perspective,has your teenage son or daughter ever been to a record store?

Now is probably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and confusing times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start-ups,and regulators.Exciting as there are many opportunities to execute finance and wealth management cheaper,faster,and better than today.Confusing as fin-tech also challenges so many traditional assumptions,rules,and economic interests.

Excitement and confusion melded together often promotes innovation, both out of a sense of need and fear.In China, we have already seen a lot of Fin-tech innovations in the last five years.Without argument, China now leads Fin-tech globally in terms of scale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speed of development has created desperation to describe what is actually happening.Starting about two years ago in professional industry forums and media a confident sounding statement emerged:“The essence of internet finance is finance, and technology will not change this." In the beginning, this statement sounded right and comforting.For LuJinSuo where both the author of this book and I work, the statement was a supporting one given our deep financial DNA derived from our largest shareholder, the Ping An Group.But as developments accelerate today I no longer believe that the fundamentals of finance will not be changed by technology.Soon, a person wearing a Google glasses will be able to walk down the street and scan the faces of strangers and immediately know who they are, what they do, and their personal preferences.In the world of finance, equivalent data transforms how you design financial products, when you offer them, and what data you use to assess risk.

If you believe in Google glasses you should probably believe in the tech transformation of finance.It is critical for China to capture the excitement of Fin-tech and not be derailed by the confusion it may bring.It is important because Fin-tech done well can help ensure that the most productive segments of the economy receive resources and help ensure that China's massive personal savings can generate the returns they deserve in the most efficient manner.In China,if excitement and understanding exceeds confusion,then Fin-tech innovation will continue to be a core building block in the ongo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Yang Jun,in writing this book,has outlined the tools that are essential to help make Fin-tech succeed.In the six years that LuJinSuo has been created,it has learned in a 100%on-line financial world you must use all forms of data and models to judge asset risk and investor risk in order able to optimize match making between the two.Where tech changes finance lies in how you use data and computing power.In this book,the core frameworks are laid out as to which risks must be judged and what types of data must be used in order to manage and match risks in a fast changing world,on a sustainable basis.I do not believe there is a more practical or better informed book on this topic.Those who master the concepts outlined in this book can help ensure that China Fin-tech realizes its full potential in supporting the real economy.

Yang Jun has been at the center of developing the concepts outlined in this book.He is the best qualified person at LuJinSuo to summarize what we believe to be the core building blocks for on-line wealth management and the robo investing in the Fin-tech development stages soon to come.Many of the things YangJun writes you will probably agree with,some of the things you will debate.

At this stage,Fin-tech is both exciting and confusing but I think you will walk away from reading this book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y Fin-tech's future impact is both inevitable and positive for personal investors and China's financial sector advancement.Co-Chairman,CEO of LUFAX Holding Company Gregory GibbAugust,2017

近年来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计算能力、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其衍生品)将彻底改变金融业的面貌。这种变革将毫不逊色于iTunes对音乐行业的颠覆。为了看清这种趋势,只要看看你十几岁的儿子或女儿现在是否还会去音像店购买碟片就会理解,iTunes的出现已彻底改变了人们购买、共享、使用音乐的模式。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和监管机构来说,目前可能是最令人兴奋和困惑的时期之一。令人兴奋的是,金融科技确实能够有效地降低金融运行成本,提升运行效率,优化服务质量;而令人困惑的是,金融科技也对许多传统的假设、规则和经济利益提出了诸多挑战。

无论是出于需求还是恐惧,创新总是在人们持续的激情与困惑中被激发出来。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发生在中国的金融科技创新。毋庸置疑,从规模、业务模式和发展潜力来看,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从两年前开始,无论是在国内专业论坛还是公开媒体,都会有类似的观点:“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技术永远不会改变这一点。”这种言论听起来说服力十足,尤其是对于我和作者共同服务的陆金所而言,受益于最大的股东是平安集团,其本身拥有根深蒂固的金融基因。试想不久之后,如果一个人戴着谷歌眼镜走在街上,他能够通过扫描陌生人的脸立刻知道这个人是谁,做什么工作,个人喜好是什么等等。如果你相信谷歌眼镜的普及可能会对未来生活产生巨大改变,那么你就应该相信技术将引起金融业的深刻变革。

在金融领域,大数据会改变金融产品的设计方式、设计效率及风险评估手段。对于中国而言,抓住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摆脱前进中的困惑,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金融科技一方面可使最具生产效率的经济部门得到充分的金融资源支持,另一方面可令广大投资者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应有的投资回报。如果在前进的道路上激情和实践多于困惑,中国的金融科技创新必将继续成为经济成功转型的基石之一。

陆金所成立已有六年,这六年互联网金融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和模型,实现对产品风险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准确评估,才能做到两者匹配的最优化。技术对金融的改变方向主要取决于如何有效地运用大数据和计算能力。

杨峻在书中概述了金融与科技的有效融合之道。本书的核心框架为:在不同的互联网金融形态中,哪些风险必须被识别,以及哪些数据必须被运用,从而持续有效地管理风险。我认为就该话题而言,没有其他书比本书更具实用性。掌握书中的理念,有助于确保中国金融科技充分发挥潜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杨峻是本书核心理念的创立者,基于他深刻的行业实践,可谓是陆金所最有资格评述何为互联网财富管理行业成功基石的人选。目前的金融科技既令人充满激情,又不时使人困惑。但在我看来,通读本书后,您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金融科技势必会给个人投资者与中国金融业带来不可逆转、正面积极的影响,让我们拭目以待!计葵生陆金所控股联席董事长兼CEO2017年8月前 言

此刻我正在新加坡回上海的万米高空,思绪也变得越来越清晰透明。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努力,书稿已基本完成。回顾这本书的写作历程,缘起于一位好友的鼓励。她曾与我在浦发银行共事两年,后来去了携程发展,把自己多年在公关传媒的经验写了一本很好看的书。在一次随意聊天中,她说我与她有一个很相似的点,就是人到中年都还保留了些许的天真,抑或“作”,内心还有着理想主义的情怀,应该把这样的情怀作一个记录。确实,一路走来,很多人会说我怎么年纪不小但还像个孩子,不那么成熟。也有一些领导同事很早就说我少年老成。也许我就是这样矛盾的存在,一面天真,一面成熟。在我自己看来,成熟和天真并非一对矛盾。一个人的成熟,在思想里;一个人的天真,在内心里。在这纷扰的烟火世界,内心深处如果保有一份天真,活着才会有意义,有趣味。无论柴米油盐,还是琴棋书画,都只有内心的天真可以将其变成优雅的模样。而优雅,正是那天真善良的心在你身上开出的美丽的花。

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告别。明白这一点,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那只是体验罢了。经过的,即使再美好,终究只能是一种记忆;得到的,就该好好珍惜,然后在失去时坦然作别。因为无论多么努力地想要留下什么痕迹,我们始终只是过客。在浩渺的时光风云里,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粒微小的尘埃。既然所有的结局都是一样,那我们来世上一遭究竟又是为了什么?每个人都在追求人生的成功,那么成功又是什么?在我看来,成功绝对不是因为拥有金钱、地位。恰恰相反,是因为你成功了,自然拥有金钱和地位。那么怎样才算成功?成功就在于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给这个世界、给周围的其他人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既然来这世间一遭,一定要努力让这个世界因为你来过而变得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你能够从正面影响、改变这个世界越多,你就越成功。

不知不觉间我也已经走过了45年的人生,有了一些积累、一些感悟。特别在金融领域,有了22年的实践。其间遇到了许多师长、同学、同事,他们给予我非常多的帮助,让我有机会从多角度历练、体会、实践。特别是最近两年多,正逢“互联网+”的时代,平安陆金所进行了很多“金融+互联网”的创新尝试。这也使我下决心写下一些文字,将自己的经验、积累传递给有缘的人。希望通过这本书,将自己22年的工作体会作一个小结,给予目前争议很多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和感兴趣的朋友一些启发,帮助到更多一些人,也算是为这个世界作出一些有价值的贡献,那样就是很成功的体验了。如果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也可以带着满足和欣喜。

时光还在,我们却不再年轻。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为这个世界、为周围的人多做些什么,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来过而变得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同时,别忘了在自己的内心留一片安静明朗的天地,把每一天当作良辰吉日,欣赏这人生路上的一道道风景。无论什么境遇,都要淡定从容,做简洁的自我。即便陷于市井之中也要超然事外,心静如水,放下执念,随缘自在。

我想,金融与互联网恰恰代表了成熟和天真的属性,两者的融合就像我自己一样,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金融历经百年风霜洗礼,追求保守稳健,像位成熟内敛的中年男子;互联网初出茅庐、涉世未深,崇尚奔放自由,好似天真纯情的风华少年。迥然相异的个性使得两者融合的过程注定是艰难的。正如在这纷繁复杂的尘世喧嚣中,要做到知世故而不世故,世事洞穿却天真不泯,需要花费巨大的努力。

我于2015年告别服务多年的浦发银行,加入平安陆金所,正式开启了互联网金融之旅。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我每天都能深刻感受到金融与互联网在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激烈碰撞。但也欣喜地看到,若能找对方向加以实践,两者的有效融合确实能够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金融服务打开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金融与互联网,两个在国内自带光环的词汇结合从来不缺概念。从早期的“互联网金融”,到如今的“金融科技”“科技金融”“新金融”等,概念变换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不论称谓如何改变,也不论是金融机构互联网化还是互联网企业加载金融服务,其业务的本质都是金融与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融合与发展,目的无非是为了提升金融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扩展金融服务半径。

互联网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已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所缔造并维系了上百年的现代文明和市场秩序,正在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重塑。互联网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塑造新的经济形态及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互联网基因已经融入于社会经济运行的底层结构之中。

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血液,其根本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什么样的经济形态、经济结构决定了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系支持。回顾过往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国传统金融业不断进取、锐意创新,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随着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社会经济形态、消费结构等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引发了传统金融机构一系列痛点:一是无法完全拟合经济“新常态”;二是经营成本居高不下造成金融排斥;三是利率市场化冲击传统金融的盈利模式;四是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用户需求。

对于上述痛点,我在商业银行服务期间感受最为深刻:一面是业绩考核指标重压下,银行客户经理苦苦央求大型央企、国企多多动用授信额度,一面是众多创新型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无法扩大生产;一面是昔日投资成本巨大的营业网点日渐门庭冷落,一面是客户对金融服务移动互联网化、个性化的需求不断高涨;一面是各种“宝宝类”理财产品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使息差空间不断缩小,一面是依赖传统手段无法下沉的客户结构及无法降低的经营成本……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以近乎为零的边际成本带来了规模经济性,金融与之融合使得解决上述痛点成为可能。它不仅可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更可使金融服务覆盖到以前无法触及的客户,实现金融普惠;它不仅可使金融服务更精准地契合客户需求,更可帮助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虽然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有较强的内在逻辑与广阔前景,但两者迥然相异的基因使得融合过程注定无法一帆风顺。两者融合的过程不仅仅是金融简单地加载互联网技术,而是互联网逻辑与金融逻辑找到契合、互联网精神与金融精神相互激发、取长补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金融的部分观念要更新,互联网的部分逻辑也要妥协,否则就无法发挥出互联网金融的最大效用,甚至可能会引发各种行业乱象。对于金融和互联网融合之道,我认为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长尾人群为重点、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应用场景为基础、以技术驱动为手段、以实现盈利为目标。只有在这些原则下加以实践,方能实现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本书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从金融发展史入手,简要论述了商业生态及技术革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阐释了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并不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功能,随后分析了传统金融目前的痛点,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与金融融合后,为何可以帮助金融解决这些痛点;第二章主要讨论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对金融业的革新及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两者融合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方向;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对资产管理、借贷、支付、股权融资等四大子行业与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与发展加以阐述,其中第三章重点介绍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理论及在资产管理领域的实践。第四至六章分别从个体网络借贷(Peer-to-Peer,P2P)、第三方支付、股权众筹的概念、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等角度,揭示金融与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合后确实可提升金融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扩展金融服务半径。

金融与互联网等新技术的相互融合在世界上属于崭新的课题,其他国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各国都在探索中发展。凭借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国内从业者已将中国互联网金融推向了世界的领跑位置,使年轻的中国金融业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可能。前期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杂音不能成为我们停滞不前的理由。我们需要继续对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路径、增长方式和竞争战略进行有益的探索,鼓励必要创新,尊重市场规则;同时鉴于金融行业特殊性,我们必须坚守正直的价值观,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勿忘金融与互联网两者融合是为了向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在全体从业者的努力和监管部门的指引下,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必将迎来更美的春天!

最后,感谢马明哲先生、俞北华先生、李仁杰先生、计葵生先生、刘信义先生、朱玉辰先生、刘以研先生、王新浩先生、陆洋女士、林燕娜女士、吴伟先生、范徵先生等领导、师长在我职业生涯中给予的教诲和帮助,及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慷慨指导和宝贵意见。特别感谢刘信义先生和林燕娜女士,他们不但在工作上给予了我很多帮助,更在我人生每一个关键时点给予了重要指点。他们正直、善良、勤奋、坚韧,是我的榜样和楷模。同时感谢张珺、佘笑波、周晓筠、戴琳、熊国盛、童润等同事在书稿整理过程中给予的大力协助。鉴于水平和时间所限,本书一定还存在很多错漏和疏忽之处,我在此表示真诚的歉意,并欢迎读者朋友多多批评指正。杨 峻2017年5月4日第一章 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内在逻辑纵观历史长河,金融每一次向前推进都是基于解决商业生态的痛点,而且是由技术革新带动的。互联网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塑造新的经济形态、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及降低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互联网基因已经融入于社会经济运行的底层结构之中。当金融发展到互联网时代,新的金融变革必将发生。但须注意的是,商业变迁、技术创新虽可以改变金融的发展速度和轨迹,却无法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功能,金融的核心仍然是风险管理。金融体系的根本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什么样的经济形态、经济结构决定了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系支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形态、消费结构等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传统金融机构不可避免地面临一系列痛点,而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痛点,它可使过往难以匹配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与金融需求得以满足,有效增强了金融普惠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及市场价值。

自2012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在国内首次提出以来,互联网金融一度成为市场投资和关注的热点。带着对行业前景的良好预期,众多资金和人才涌入,给这个年轻的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金融与互联网两种不同属性和基因的事物相互融合,注定无法一帆风顺,金融追求保守稳健,互联网崇尚高效奔放。随着行业种种乱象的曝光和政府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大幕的拉开,曾经广受热捧的“互联网金融”概念受到市场广泛质疑。无论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还是普通百姓,人们谈“互联网金融”而色变,也使得很多原本正规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公司,不得不与其划清界限,向“金融科技”“新金融”或“普惠金融”的旗帜靠拢。

大家不禁要问,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究竟有无前景?互联网金融是否真的会昙花一现?

要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好的方式是回溯其发展的历程,找出其中的规律。让我们先从金融的发展史说起。第一节 金融发展的动力源泉一、商业生态的演进

银行是金融业之母,英文“bank”一词起源于意大利语“banca”,原意为长凳、椅子。13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几个港口城市由于水利交通便利,曾经是连接欧亚大陆之间贸易的要塞,四面八方的商人云集在此,商业活动频繁。但是当时货币不统一,集市上流通着各国货币,给当时的贸易活动带来了诸多不便。一部分懂得评估、兑换货币的商人看到了商机,他们干脆放弃了之前的买卖,当起了钱币商。由于条件简陋,他们坐在港口的长板凳上,等待人们来兑换,于是被叫作“banker”,他们经营的业务就被称为“bank”。

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银行是荷兰阿姆斯特丹银行,它诞生于1609年。随着哥伦布航海发现了南美洲新大陆和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海旅行,远洋贸易的商业需求被彻底激发。许多货物会通过阿姆斯特丹进入欧洲,阿姆斯特丹成为了国际贸易中心。诸多的贸易行为需要金融的支持,最核心的需求就是兑换与结算。阿姆斯特丹银行当时只有一项业务,它接受各个国家的金属、货币和金银,同时办理汇兑——简单来说,就是货币兑换和结算业务。金融和商业的结合,使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大量的钱和贸易通过阿姆斯特丹进入欧洲,阿姆斯特丹积聚了很多的资金和财富。当然,社会财富的拥有并不均衡。有些人开始变得非常富有,希望将闲散的钱用于生息,而有些人迫切需要资金用于扩大贸易规模或消费,民间借贷由此兴起。但因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出借人对借款人能否按时还款无法作出准确判断,借贷的撮合成本和利率非常高。阿姆斯特丹银行看到了商机,当它做了70多年支付业务以后,从1683年开始为客户提供贷款,利用自己的信用介入借贷业务,提高借贷效率,从中赚取利差,从而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

票据的产生同样是应商业发展的需要:16—17世纪随着贸易的大发展,社会对现金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当时欧洲仍以黄金作为流通货币,但当地产金量很少,整个欧洲面临着现金极度短缺的局面。货币的匮乏使商人资金周转不灵,甚至导致破产,极大地制约了贸易的发展。于是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结算方式,以便能在交易时摆脱对黄金的依赖。在此背景下,一种货币替代物——汇票诞生了,其主要用于一方所欠的债务冲销另一方所欠的债务,减少了对现金的使用,交易结算对黄金的依赖大为减弱。1704年英国通过“期票法案”,汇票不仅可以用于清账,而且可以完全自由转让,从而汇票可以像货币一样在市场上自由流通。随着信用票据的广泛使用,票据贴现业务逐渐兴起,商人在票据未到期前可以卖给第三者,这大大提高了资金的流转速度,促进了英国贸易的发展,也为当时的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信用证产生于19世纪的英国,它是伴随着商业信用出现危机而产生的。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间的贸易量不断增加。贸易方式日渐多样化,贸易金额也随之增大。但由于国际贸易不同于国内的企业间做贸易,交易双方处于相距遥远的两个国家或地区。一般情况下,买卖双方对对方的资信状况、信用情况都不甚了解,对其所处国家或地区相关的政治、经济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制度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当时普遍存在着进出口双方的相互不信任:进口商不敢在拿到货前付款;出口方不敢在收到货款之前放货,两方都害怕承担钱货两空的风险。信用证以其自身的优点克服了这一障碍,由银行出面担保,只要卖方按合同规定交货,就可拿到货款;而买方也无须在卖方履行合同规定的交货义务前支付货款。信息不对称问题因银行信用的介入而化解,从而受到各国进出口商的普遍欢迎和采纳。可以说,信用证是19世纪发生的一次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上的革命,为后续国际贸易的大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来看看股票的产生过程:随着航海技术的突破及新大陆的发现,海外贸易成为暴富的路径。当时,对于欧洲没有生产的货物,如瓷器、香料、纺织品等等,运到欧洲后可以卖到很高的价钱。贸易公司做大的前提是要有非常强大的船队,但是没有人能够单独提供巨资来独自成立巨大的船队。为此,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想到了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不过起初这并不是现代意义的股票,人们只是来到东印度公司的办公室,在本子上记录自己借出的钱,公司承诺本金可以赎回,并对这些股票分红。这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初的筹资方法。后来东印度公司发现,本金可以赎回这一条款造成公司资金非常不稳定,对业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宣布本金不能赎回,但可以享有一部分公司的所有权,而且还永久性地拥有利润分享权。大多数投资人被贸易的高额利润吸引,仍然非常踊跃地购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为了加速资本流转,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还创造了新的资本流转体制——股票交易所。1609年,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诞生了。对于买了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人来说,他们不仅参与了这个组织的经济活动来获得公司分红的利益,并且随时可以换回现金,吸引力大大加强。当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第一批远航船队归来时,它的股票价格已经高出了面值的30%左右,而在公司成立100周年时,股票价格已经上涨了1 000倍。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集中的资本。到17世纪中期,在金融创新的带动下,荷兰在航海业和世界贸易方面达到极盛时期,取代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地位,称霸海上,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国内,来看看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山西“票号”。自古以来,银两的长途运输一直是一个难题。如果想进行异地货物贸易,必须赶着牛车把银两护送到卖家手里,一路上可能遇到无数的强盗,极不安全。即使没有遇到打劫,光是解决长途跋涉护送队伍的住宿吃饭问题,可能一车银两运到目的地只剩下半车,交易成本相当高昂。票号的出现,让货币流通现状为之一改,解决了异地贸易的问题,让本来需要跨地区运物、运银子才能完成的贸易,只要送过去山西票号出具的“一张纸”,即“汇票”就可以了。这大大降低了异地货物贸易的交易成本。物资生产公司、商品企业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特长商品上,把异地支付的挑战留给票号经营商,体现各自的专业分工。在交易成本降低之后,跨地区贸易市场就快速发展起来了。

阿里巴巴创立支付宝的初衷同样是为了解决商业生态问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交通成本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上购物来解决部分生活所需,以节约时间成本及降低贸易中间费用。而线上贸易发展之初最大的痛点是无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无法在短时间建立,卖家不看到钱不会发货,买家不收到货也不愿意付钱,如果不解决这个死结,线上贸易就无法大规模开展。传统金融的支付或清算体系无法或无意愿解决这个难题。支付宝开创性地建立了第三方信用:买家先把钱打到支付宝,卖家看到款项到达支付宝后安排发货,买家收到货后确认,支付宝再把钱转给卖家。这就解决了买卖双方之间的不信任问题。支付宝的核心不仅是支付,最主要是建立了第三方信用。可以说,支付宝这一金融工具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国内线上贸易的蓬勃发展。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金融每一次向前推进都是基于解决商业生态的痛点。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场景的连接随时随地发生,人类逐渐从实体空间向网络空间迁徙,互联网对当前人类生活方式、组织方式、治理方式均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当商业生态随着大众的消费和投资习惯逐渐向网络迁移,一切基于此的金融创新绝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二、信息技术的革新

金融业作为信息密集型行业,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革新和大规模运用,都深刻地改变着金融业的面貌。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北方联邦政府连续四年财政赤字,庞大的军费开支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通过加税和发行“林肯绿币”,联邦政府仅筹集到战争经费的34%,剩下的一大半只能靠发行战争债券筹集。因为资金充裕的欧洲在战争开始时就站在了南方一边,没有向北方提供借款的意愿,所以借款对象仅限于美国北方的银行家。美国自建国以来,证券投资一直是少数人的游戏,政府发行债券都是由银行家接盘。在最初的半年多里,北方政府还能从银行家手中筹集到足够应付开支的资金。然而到了1862年2月,当财政部试图再次销售一笔总额为5亿美元的债券时,却发现银行家们已经不愿意往这个无底洞中投钱。到6月底,这批债券只卖出了1400万美元,联邦政府资金开始吃紧。

当时正值“电报”技术在美国普及。有一个小银行家库克主动请缨承销债券,创新性地使用电报技术来卖债券,成功地将战争债券的销售对象从少数银行家向普通民众扩展。他在费城建立了自己的销售中心,组织了一个2 500人左右的承销团队,分赴美国北方和西部各州,深入到了每一个边远的小山村。整个庞大的承销团队由库克通过电报来进行指挥。为了让普通人能方便地购买,他把国债份额拆分得很细,同时只收取很少的费用,唯一的要求是先在他的银行开户,只有经过这个银行才能购买国债。到1863年1月份时,库克团队每天的销售额达到100万美元。最终,5亿美元额度顺利售罄,甚至还超额出售了1 100万美元。1865年2月,库克又以同样的手法再次出售了8.3亿美元国债。直到战争结束,联邦政府共发行了约27亿美元国债,其中超过一半是由库克承销的,库克经营的银行因此名声大振。

试想当年如果没有电报这种快速信息传递技术的发明,仅靠不发达的交通来传递信息,是无法完成如此巨额的债券零售业务的。更重要的是,库克的销售活动成功开辟了美国国债零售市场,改变了普通民众对证券的态度和美国金融市场的面貌。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的有价证券集中在最富有的一小部分人手里,但是库克使得5%的北方人口购买了国债。大量的国债持有者又催生了巨大的交易需求,让美国金融市场逐渐繁荣起来。美国作家和经济历史学家约翰·S·戈登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写道,华尔街因此“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为了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

在电报、电话产生以后,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金融创新的最大原动力之一,极大地拓展了金融发展的空间。信息技术推动了金融市场交易和结算方式的创新,电子汇兑使得交易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瞬间完成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易和转移;信息技术还大大简化了人们对各种金融工具的收益、风险的模拟和计算,从而使推出复杂结构的金融产品成为可能,为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和资产组合提供了便利。从此之后,金融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当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凭借着“一纸之符信遥传,万两之白银立集”的承诺取信于天下的时候,他们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的银行已经实现了自由汇兑;当乔致庸坐在乔家大院里雄心壮志地筹划“汇通天下”的蓝图时,他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在网上银行处理异地转账业务仅需片刻之间;当库克为销售5亿美元国债而煞费苦心的时候,他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美国债券市场单日交易量已超过万亿美元。

预见未来,最不能缺乏的是想象力。回顾金融创新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历史变革都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因此,当金融发展到互联网时代,也必将发生新的金融变革。这是一个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大趋势。当前,互联网经济正在一次又一次地重塑传统产业,让传统产业焕发青春色彩。互联网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塑造新的经济形态、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及降低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互联网基因已经融入于社会经济运行的底层结构之中。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血液,大胆地拥抱互联网,主动融入“互联网+”的大潮中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第二节 金融的本质与功能

纵观历史长河,无数次的商业变迁、技术创新虽可以改变金融的发展速度和轨迹,但无法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功能。前期互联网金融行业乱象百出,究其主因是部分从业者无视金融本质,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进行各种伪创新。因此,对金融的本质和功能保持清醒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把握前进的方向,去伪存真。一、金融的本质

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金融的本质有不同的解读,在这里大致归纳为:金融是不同主体之间跨时间、跨空间的资源配置行为,集中体现在用各种金融工具、契约来实现资源的交换与匹配,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供求双方匹配的实现渠道、价格和由此而产生的风险控制问题。

金融的核心是风险管理。西方经济学将资金的时间价值、资产定价、风险管理并列称为现代金融理论的三大支柱。对金融企业来说,为取得收益而管理风险是其成功的核心技能。花旗集团前总裁沃尔特·瑞斯顿(Walter Wriston)曾说过:“我们的一生是在管理风险,而不是排除风险。”对金融企业来说,设计产品和营销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们不是成功所必需的核心技能。金融企业必须找出风险,并从中榨出利润,通过区分定价适当的风险和定价不当的风险,从而在其业务中寻求发展。

风险管理对金融机构有重大的意义。首先从金融功能角度来说,几乎金融业的全部就是处理风险,金融机构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在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资金的配置,另一个就是在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风险配置,把风险从无力或不愿承担的单位转移到那些有能力或有意愿承担的单位。其次从金融机构的业务性质来说,金融机构的基本任务就是承担风险并从风险管理中受益。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类经济主体的存款,而其又必须为这些存款支付时间价值——利息。所以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必须获得高于时间价值的收入,才能维持生存。任何资金的收入都由两部分组成: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金融机构为获得高于时间价值的收入——风险价值,就必须通过承担风险来完成。金融机构只有通过管理风险才能获益和生存,而不可能脱离风险。

纵观国际金融机构发展史,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发展进程中,因风险管理不当而导致倒闭、被政府接管的案例不胜枚举。如近年来,国外有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破产、美国长期资产管理公司关门;国内有海南发展银行、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被关闭,以及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经济技术开发信托投资公司被撤销等等。这些反面的案例警示我们,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的生命线,是关乎金融机构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风险的双侧特征反映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成败当中,任何风险都有双侧性,也就是说风险既是潜在损失,风险管理做得不好就可能带来损失;风险又是潜在收益,风险管理做得好,可以建立起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为金融机构创造更多价值。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各家金融机构参与竞争的成败决定因素。

金融在与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不管是互联网企业涉足金融业务,还是传统金融实现“互联网+”,其履行一定金融职能的本质未变,风险管理仍是企业经营成败之本。“高速奔放发展”是互联网行业与生俱来的基因,其在一方面促成了技术的快速迭代,但也可能造成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率而牺牲业务的安全稳健性。前期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些乱象多是由于缺乏“敬畏风险”之心造成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金融风险在互联网“开放”“即刻传播”的特性催化下,呈现出“高度传染性”和“快速转化性”的特点。二、金融的功能

金融业发展到今天,体系结构已经非常庞大复杂,更拥有为数众多的细分子行业,但其核心功能一直未有改变。美国学者莫顿和博迪提出了著名的金融功能论,将金融的功能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1)清算支付功能,即金融体系提供了便利商品、劳务和资产交易的清算支付手段;(2)融通资金和股权细化功能,即金融体系通过提供各种机制,汇聚资金并导向大规模的无法分割的投资项目;(3)为经济资源的跨时空、跨行业转移提供便利;(4)风险管理功能,提供应付不确定性和控制风险的方法;(5)信息提供功能,为协调各经济部门的分散化决策提供价格信息,如利率和证券价格;(6)解决激励问题,即金融体系解决了在金融交易双方拥有不对称信息及委托代理行为中的激励问题。(一)清算和支付功能

在经济货币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建立一个有效的、适应性强的交易和支付系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可靠的交易和支付系统是金融系统的基础设施。清算和支付系统的发达,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社会专业化的发展,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所以说,现代支付系统与现代经济增长是相伴而生的。

在第三方支付出现之前,社会主要通过商业银行的支付体系来完成绝大部分的交易活动。这给予了商业银行在接触客户方面的垄断性能力。以中国为例,当前官方的支付体系包括了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等一整套复杂的体系。不论是个人、企业甚至非银行金融机构,只要想通过转账完成交易就必须在商业银行开立账户。企业法人的取现行为受到严格限制,而且使用现金进行大金额交易成本非常之高。正因此,商业银行垄断性地拥有了接触每一个客户的能力,而且依托于账户活动,可实现对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的实时监控。在支付体系的基础之上,银行更进一步发展了代收代付、代发工资、借记卡、托管、现金管理等功能。

互联网时代下,商业银行的垄断支付功能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以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预付费卡等为首的第三方支付业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在国内蓬勃发展。

第三方支付,就是具备信誉保障和一定实力的第三方独立机构与产品所在国的国内银行或国外银行签约,提供交易支持平台。其交易的达成仍需借助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后台,但其打破了银行在接触客户方面的垄断能力,直接面对交易双方,将银行从交易的前台挤到了幕后。第三方支付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网上银行支付不能约束和监督双方的交易、支付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以及在整个交易过程中,货物的质量、诚信不能得到可靠保证等。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所具备的虚拟账户储值、支付结算、转账汇款等功能已与商业银行的账户功能十分接近。例如,支付宝、财付通和快钱等既可为个人用户提供信用卡免费跨行还款、转账汇款、缴费等多项支付服务,也可针对企业用户提供大额收付款、一对多批量付款等资金结算服务。

金融与互联网在支付功能上的融合,强化了金融行业重视客户体验的服务理念,倒逼传统商业银行提升服务水平,对整个金融系统的支付运行效率有较大的提升。(二)融资和股权细化功能

金融体系的融通资金功能包含两层含义:动员储蓄和提供流动性手段。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可以有效地动员全社会的储蓄资源,使初始投入的有效技术得以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在促进更有效地利用投资机会的同时,金融中介也可以向社会储蓄者提供相对较高的回报。金融中介动员储蓄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一是它可以分散个别投资项目的风险;二是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相对较高的回报。金融系统提供的流动性服务,有效地解决了长期投资的资本来源问题,为长期项目投资和企业股权融资提供了可能,同时为技术进步和风险投资创造出资金供给的渠道。

金融体系的股权细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将无法分割的大型投资项目划分为小额股份,以便中小投资者能够参与这些大型项目进行的筹资活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组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司经营大多倚赖职业经理人,这样的组织安排最大的困难在于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投资者难以对资本运用进行有效的监督。金融系统提供一种新的机制,就是通过外部放款人的作用对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督,从而使内部投资人的利益得以保护。

在融资和股权细化功能方面,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主要表现在P2P和股权众筹业务。

P2P网络借贷是指借贷双方通过网络借贷平台直接联系,投资者通过考察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借款用途等方面的信息,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所以说,在P2P平台上可以实现无中介的直接融资,借贷双方充分沟通,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与传统金融机构更愿意服务资信状况良好的大中型企业不同,P2P主要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人提供资金支持,汇集社会零散资金,从而在“有效地动员全社会的储蓄资源,使初始投入的有效技术得以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对社会产生积极贡献。同时,因其降低了交易成本,也可为投资者提供相对较高的回报。

股权众筹则是股权融资与互联网融合的有益尝试。股权众筹是指项目发起人出让企业的一部分股权,投资者按照约定的条件提供资金并换取股权,分享企业经营的效益。相较传统借助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PE)、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VC)方等股权融资,众筹因投资门槛较低,更能细化股权及汇集社会零散资金,在降低融资人融资成本的同时,使大众也能享受到股权投资的高额回报。(三)资源配置功能

良好的金融系统能够把资金从低效率的投资转向高效率的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目前,传统金融业倾向对大企业或者有隐性担保的国企发放贷款,部分国企占据了大量的低成本金融资源,但产出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拥有强大创新力和生产力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法得到金融资源的充足供应,或必须忍受非常高昂的融资成本,这极大地阻碍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