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案探秘:朝廷轶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11:20:31

点击下载

作者:唐博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清案探秘:朝廷轶事

清案探秘:朝廷轶事试读:

前 言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里,既有波澜壮阔,也有风云诡谲,既有盛世华章,也有屈辱经历。有许多故事至今仍众说纷纭,悬而未决。

官员和百姓,在封建社会是矛盾统一体。官员每天的工作,都需要跟百姓打交道;百姓每天的生活,又脱不开官府的影子。

对百姓来说,官员的生活是神秘的。任何有关官员生活的新闻,无论是权威发布,还是小道消息;无论是公共的,还是隐私的,都会成为寻常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成为文人墨客反复演绎的对象。陈圆圆和吴三桂的凄美爱情为什么如此传奇?年羹尧和隆科多为什么会盛极而衰,相继倒台?乾隆年间甘肃为什么会发生塌方式腐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究竟是真是假?电影《投名状》里反映的刺马案,真的是一场情杀吗?在这些故事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人生体悟呢?

唐博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首位“80后”主讲人。今儿起,将由他给大家讲讲清朝官员的那些事儿,带领大家一起进入官员生活里的《清案探秘》。

第一集 陈圆圆与吴三桂之谜

提起吴三桂与陈圆圆,人们一定会想到这两位传奇人物的凄美爱情。一个是盖世英雄,一个是绝代佳人。吴三桂为了她,不惜“冲冠一怒”,引清兵入关,开启了明清鼎革、改朝换代的新时代,也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被扣上了汉族士大夫眼中的“叛徒”帽子。那么,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陈圆圆算不算绝代佳人?吴三桂投降清朝,是不是只为了陈圆圆?吴三桂跟陈圆圆之间的情缘,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对英雄美人能否终成眷属?如何来看待和评价他们的这段人生经历呢?

请跟随我一道揭开“陈圆圆与吴三桂之谜”。

一、陈圆圆是谁

很多人都听说过陈圆圆,知道她是明末清初的绝色佳人。可是,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个人呢?

答案是肯定的。从历史记载上看,陈圆圆(1623—1695年)真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芬(一说“畹芳”)。老家江苏武进(今常州)。古人一般把姓氏和字连在一起称呼,避免直呼名讳,比如“关云长”“张翼德”,一方面是对人尊重,另一方面也显得更亲切。所以,“陈圆圆”这样的称呼就流传下来,以至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她的本名。

那么,陈圆圆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陈圆圆自幼父母双亡,被寄养在叔父家。因天生丽质,凝脂如玉,五官端正,身材娇巧,且伶俐可人,深得叔父怜爱。

八岁那年,江南水灾,庄稼绝收。陈圆圆跟着叔父一家逃荒到昆山,投奔姑姑。姑父邢阿山在油坊当厨师,日子殷实,苦于膝下无后,见陈圆圆漂亮可爱,便收为养女。于是,陈圆圆一度跟了姑父姓邢,很快学会了缝纫、刺绣等女红。

恰巧,县衙招募年轻女子缝补衣服。陈圆圆前去应招,很快就被知县夫人看中,留下来给女儿当伴读。知县老爷附庸风雅,常把艺人叫到县衙唱昆曲。陈圆圆耳濡目染,既会作诗填词,更能唱曲跳舞,嗓音圆润,唱腔纯正,备受知县青睐。16岁那年,她到苏州的昆班学艺,成了梨园中人,就算跻身演艺圈了。陈圆圆天赋不凡,色艺双全,很快就惊艳四座,技压群芳,成为江南演艺圈的名角儿。

是明星就少不了拥趸。陈圆圆的“粉丝”众多,外戚田弘遇就算一个。

田弘遇是当朝崇祯皇帝的老丈人,田贵妃的亲爹。这年,他到苏州游玩,听说陈圆圆大名,立刻召见,上下一打量,果然不同凡响。他当即花重金把陈圆圆强买下来,不是给自己纳妾,而是献给皇上。

他不是皇上的老丈人吗?为什么要给自己女儿找个年轻漂亮的争宠对手呢?其实,田弘遇有自己的苦衷。他的富贵日子,都得益于女儿田贵妃的得宠。可是,最近,田贵妃一病不起,田弘遇担心女儿如有不测,自己的荣华富贵就会到头了。他要预先准备,把跟皇上的裙带关系延续下去。

可惜,田岳丈的良苦用心,用的不是时候。朝廷内外交困,皇上焦头烂额,哪顾得上跟美人缠绵。陈圆圆在宫里苦等数月,也没盼来皇上的宠幸,只好回到田府,充当歌伎,干起梨园的老本行。田岳丈的这笔投资,算是砸手里了。

二、陈圆圆是美女吗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陈圆圆是美女。清代学者陆云士在《圆圆传》里,说陈圆圆“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可谓天下第一,声色双冠。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清代学者柴萼在《梵天庐丛录》中说,自己见过画家吴镜如所作的《圆圆像》。这是吴镜如当着陈圆圆的面画的写生作品,应该是写实的。

画中的陈圆圆,“髻挽倭坠,长袖轻裙,颧甚高,上唇左有一黑子,鼻梁中陷”。就是说,陈圆圆颧骨很高,上嘴唇左边有一颗黑痣,鼻梁塌陷。很显然,这幅画里的陈圆圆,面部缺陷明中年陈圆圆画显。像:一代佳人,容颜已老,气质

民国学者何秉智在《滇南拾遗·天风阁随笔》犹存里提到:“或又谓圆圆貌实非美,鲒埼亭主人全谢山尝亲见其最真确之小影,乃恒述以告人,其言固宜若可信也。”就是说,清代学者全祖望(全谢山)曾见过真正的圆圆画像,确认其长得并不好看。

既然长得不好看,为何陈圆圆还能给后人留下国色天香的印象呢?

冒辟疆(名襄,字辟疆)是明代末年的文学家、大才子,曾跟圆圆有过短暂交往,但有缘没分,俩人劳燕分飞。后来,冒辟疆娶了“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仍对陈圆圆念念不忘。他在一篇题为《影梅庵忆语》的文章里,对陈圆圆有过这样的描述:冒辟疆画像

其人澹而韵,盈盈冉冉,衣椒茧,时背顾湘裙,真如孤鸾之在云雾。是日演弋阳腔《红梅》,以燕俗之剧,咿呀啁折之调乃出自陈姬身口,如云出岫,如玉在盘,令人欲仙欲死。

细细读来,不难发现,冒辟疆对陈圆圆的迷恋,不是容貌和体型,而是舞姿和歌声。清初学者陈维崧在《妇人集》里说:

如皋冒先生尝言,妇人以姿致为主,色次之。碌碌双鬓,难其选也。蕙心纨质,澹秀天然,生平所见,则独有圆圆耳。

陈维崧说,冒辟疆对陈圆圆的评价标准首先是“姿致”,其次才是“色”。评价的内容是“蕙心纨质,澹秀天然”,都是形容气质而非容貌的。

清代学者邹枢在《十美词纪》里,对陈圆圆的描述是:

少聪慧,色娟秀,好梳倭坠髻。纤柔婉转,就之如啼……演西厢,扮贴旦红娘脚色。体态倾靡,说白便巧,曲尽萧寺当年情绪。常在予家演剧,留连不去。

很显然,邹枢欣赏的也是陈圆圆的歌舞演技,而非相貌。

显然,陈圆圆是靠出色的演技和扎实的文学功底,加上精妙的化妆,来弥补容貌上的缺陷,从而塑造了过人的艺术形象。这与今天一些相貌平平,却在舞台上无比靓丽的娱乐明星,情况如出一辙。

崇祯皇帝对陈圆圆没有产生兴趣,除了由于政务繁忙外,是不是跟她相貌缺陷有关呢?既然陈圆圆的相貌有缺陷,那她又是怎样跟吴三桂结成连理的呢?

三、偶遇吴三桂

崇祯末年,李自成起义军席卷北方,直逼京城;关外的皇太极包围宁远、锦州,准备进取中原。吴三桂(1612—1678年)在辽东跟清军打了十几年仗,跟过袁崇焕、孙承宗、祖大寿等辽东大帅,经验充足,人脉颇广。因此,朝廷下诏派他以宁远总兵身份率军出征,镇守山海关,阻挡清军南下。其父吴襄以京营提督身份组织队伍抵抗李自成。

一时间,父子同掌兵权,成了京城里的热门人物。达官贵人们纷纷设宴,为吴襄接风,为吴三桂饯行。这么做,就是想找个靠山,求个安稳。田弘遇当然不甘落后,便以同为江苏高邮老乡为由,把吴三桂请到府上,饮宴一番。

吴三桂出身武将世家,舅舅祖大寿和父亲吴襄都是辽东名将。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吴三桂自幼善于骑射。他麾下的军队能征善战,号称“关宁铁骑”,成为明军抗击关外清军的重要力量。小伙子长得很帅,智勇过人,堪称那个时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吴三桂朝服画像

酒过三巡,身着白纱的陈圆圆,和着清新的丝竹声,从纱帘后缓步飘出,超凡脱俗,韵味悠长。只见她轻舒长袖,明眸含笑,一段轻舞,一段小调,舞姿无比轻盈,歌声沁人心脾。吴三桂欲仙欲醉,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有些呆住了。

歌舞完毕,陈圆圆飘到席前斟酒。只见吴三桂心神不宁,一饮而尽。陈圆圆飘然离去,吴三桂的目光也随之而去,似乎忘记了他正在别人家做客。

而陈圆圆呢,早就听说吴三桂的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是英雄豪杰,不由得心生爱慕,甚至有种找到归宿的感觉。

这一切,田弘遇看在眼里,暗自得意。

宴席将散,田弘遇问吴三桂:“倘若外敌入寇,将军您将作何打算?”

吴三桂当然听出了弦外之音,马上答道:“如果先生肯以圆圆相赠,当此国难关头,我会先保全先生全家安然无恙。”

这正是田弘遇梦寐以求的答案。二话不说,陈圆圆归你了。

次日一早,吴三桂便备下聘礼,派人求婚。田家置办了丰盛嫁妆,吹吹打打地把陈圆圆送进了吴家。虽说吴三桂已有妻室,陈圆圆只能屈就当个小妾,但当晚的洞房花烛,俩人一定感到很幸福。

春宵苦短,这话不假。前方军情紧急,朝廷连番催促。吴三桂只能以国事为重,把陈圆圆留在京城家中,托父亲吴襄照顾,自己率军赶赴山海关。明军火炮山海关

四、冲冠一怒为哪般

就在吴三桂离开京城之后不久,明王朝发生了惊天巨变。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王朝土崩瓦解。京城一片混乱,吴襄等大臣见大势已去,向李自成投降。

李自成进京后粮饷短缺。为了解决军队的吃饭问题,他干了件缺德事:打劫。

先是把户部国库和皇宫内府的金银财宝搜刮一空,然后挨个拷打大臣,逼他们交出金银,搞得他们倾家荡产,人人自危。李自成部将刘宗敏,带人闯进吴襄宅院攫取金银,还把陈圆圆抢走据为己有,也有人说是献给了李自成。

大家知道,这种杀鸡取卵式的“打劫”,绝不是长久之计,让起义军原本赢得的民心丢失殆尽。许多人泄气、痛恨,甚至开始怀念起明朝了。

李自成虽然缺少政治头脑,但在军事谋略上还算清醒。他意识到,要想阻挡咄咄逼人的关外清军,必须控制山海关。他决定先礼后兵,将吴崇祯帝像襄一家软禁,逼迫吴襄写信招降吴三桂,并许下诺言,只要吴三桂肯投降,不仅家人性命无忧,而且加官进爵,名利双收。

明朝已经灭亡,继续效忠已经没有意义。夹在李自成和清王朝中间,吴三桂只有投靠其一。面对皇太极和李自成的劝降信,吴三桂思索再三,决定投降李自成。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有五个原因:

第一,保全家人。这是最直接的原因。

第二,顺应潮流。吴三桂看到昔日同僚纷纷投靠李自成,说明李自成政权似乎众望所归,有可能统一天下。

第三,同是汉族。李自成政权跟明王朝一样,都是汉族政权。投靠李自成,顶多就是改朝换代,部属军民容易接受。

第四,往日无怨。吴三桂跟李自成没有直接交战过,跟清朝却是长期为敌。投降李自成,相对来说没有历史包袱和心理负担。

第五,个人前途。看到曾经比自己官小的同僚,投靠李自成后都加官进爵,吴三桂不得不为前途考虑。为了保全这批人马以及个人利益,他最终选择了李自成。

根据招降安排,起义军派兵接管山海关,吴三桂率军进京,接受册封。刚走到滦州,他突然传令停止前进,全军回师山海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他遇到了从京城逃出来的吴府家人吴元,听说父亲被拘、小妾被抢,火冒三丈,头发竖起,似乎要把帽子顶起来了。这就是后人形容的“怒发冲冠”。

吴三桂自诩英雄男儿,一个英雄,连自己心爱的妻妾都不能保全,还有何脸面活在天地之间!于是,他发下毒誓:“闯贼,我与你誓不两立,不把圆圆夺回,何以为人!”

吴三桂下令全军回师,攻打山海关,赶走李自成派来的守将。就这样,吴三桂跟李自成正式翻脸。

李自成贪图吴襄家的钱财,刘宗敏贪图陈圆圆的姿色,惹下了大祸。真可谓因小失大。

难道吴三桂回师山海关,真的只是为陈圆圆这个女人吗?

五、战火中重逢

别忘了,吴三桂既是英雄,更是统帅。他要为个人利益负责,更要为麾下将士负责。李自成如此对待自己家人,说明他们的劝降毫无诚意,甚至是一场骗局。为了自保,他只能跟李自成决裂,转而投靠曾经的敌人—清王朝。

李自成听说吴三桂回师山海关,深感事态严重,一面继续逼吴襄写信劝降,一面率军向山海关进发。吴襄也被挟持同往。

山海关之战,吴三桂和清军联手,击败了李自成。战斗结束后,吴三桂来到清军大营,剃发归降,并作为前锋引导清军入关,杀向北京。李自成恼羞成怒,处死了吴襄全家三十八口,还把吴襄的头颅割下来示众。

李自成很清楚,自己的起义军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北京是守不住了,他必须赶紧逃跑。不过,在逃离京城之前,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在武英殿匆匆举行了登基大典,过了一把皇帝瘾。

第二件,放火烧掉紫禁城。今天我们看到的北京故宫,基本上是清代重建的。

第三件,把陈圆圆带走。

前两件,李自成都做到了。第三件却有点为难。此时,陈圆圆听市井传言,说吴三桂借清兵恢复明朝,即将带兵杀回,心中窃喜,期待着英雄救美的那一刻。她当然不愿被李自成挟持走,于是急中生智,编了一套瞎话。

她对李自成说:

妾既事大王矣,岂不欲从大王行?恐吴将军故,而穷追不已也!王请度之:王能敌吴将军,妾即蹇裳,跨征骑为王前驱。

那意思是说:“我既然已经服侍大王了,怎会不愿跟大王一起走呢?不过,我当过吴三桂将军的小妾。如果大王您带着我走,吴将军肯定要穷追不舍,非得把我夺回来不可。如果大王打得过他,臣妾我愿意替大王冲锋陷阵。”

见李自成沉默不语,陈圆圆又说:

吴将军卷甲归来矣,徒以妾故,又复兴兵,杀妾何足惜,恐其为王死敌,不利也。

意思是说:“吴将军杀回京城,就是为了臣妾我。如果把我杀了,那就跟他结成死敌了,对大王您不利啊!”

李自成听罢,反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陈圆圆的回答非常巧妙:

妾为大王计,不姑留妾缓敌,当说彼不追,以报王之恩遇也。

意思是说:“臣妾为大王考虑,不如把我留在京城,既可以当作缓兵之计,我也会劝说吴将军不再穷追,以此报答大王您的知遇之恩。”

陈圆圆的话,听起来非常在理,而且一往情深,完全是在设身处地为李自成考虑。此时此刻,李闯王已经心乱如麻,巴不得赶紧逃走。既然这建议似乎有道理,他也顾不得多想,没带走陈圆圆。

吴三桂不知陈圆圆留在了京城,而是奉命继续追击,一直追到山西绛州。就在这天,忽然有人捎来口信,说在京城找到了陈圆圆。吴三桂闻讯,喜不自禁,连忙派人回京,把陈圆圆接到绛州相会。

陈圆圆来到绛州之日,吴三桂的营帐前搭起五彩楼牌,旌旗招展,气势如虹。吴三桂全身戎装,骑马出迎。这场面,这阵势,不亚于迎接皇帝驾临。

出现在陈圆圆面前的这位大英雄,依旧英姿飒爽。然而,他发型变了,脑后拖着长长的辫子。陈圆圆明白了:吴三桂不是借清兵恢复明朝,而是投降了清朝。不过,这些已经无法改变。她能做的,就是喜极而泣,紧紧相拥。

那一晚,对于陈圆圆来说,多少奔波和劫难,都淹没在恩爱的甜蜜中。那一晚,对于吴三桂来说,家人惨死的悲痛,正在西逃的李自成,都被暂时抛到了九霄云外。那一晚,胜似洞房花烛夜。

六、烟花散尽,结局怎样

清兵入关后,一些朱姓王爷跑到南方,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建立了几个小朝廷,历史上称为“南明”。其中,福王朱由崧政权曾向吴三桂送礼犒劳,希望他回心转意,效忠大明。然而,吴三桂已被清廷封为平西王,不愿搭理南明朝廷的拉拢。陈圆圆曾劝他放弃清朝,效忠南明,可吴三桂置之不理,执意追随清朝。南明最后一个君

其后十几年间,吴三桂率军东征西讨,消灭王永历帝朱由榔了李自成起义军,绞杀了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殉国处,位于昆为清王朝统一中国立下大功。清廷投桃报李,让明吴三桂镇守云南。

在昆明五华山,吴三桂大兴土木,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平西王府。陈圆圆虽然陪伴吴三桂左右,锦衣玉食,生活富足,但看到大江南北滚滚硝烟,想到丈夫不听劝告,忘却自己曾是大明臣子,执意毁掉大明江山,不免黯然神伤、心灰意冷。

事业辉煌,宅子雄伟,吴三桂准备封陈圆圆为平西王妃,好好过日子了。如果换作别人,高兴还来不及呢。可陈圆圆却说:“臣妾出身卑贱,才疏学浅,能得到将军怜爱,已属三生有幸,实在不配当王妃,只愿当个侍妾追随将军左右。”

在男权社会里,能够当上王妃,是多少女性梦寐以求的理想。可陈圆圆主动放弃,着实令吴三桂想不通。其实,陈圆圆觉得,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对大明王朝犯下滔天罪行,这事因她而起,所以她也罪孽深重,根本没脸当这个王妃。昆明太和宫金殿,位于昆明东郊鸣凤山,为吴三桂于康熙十年(1671年)所建

既然陈圆圆对王妃没有兴趣,妻妾成群的吴三桂也就渐渐地失去了对陈圆圆的兴趣。不久,陈圆圆又做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出家为尼。吴三桂怎么劝都没用,只好为她专门修了一座寺庙,赐名“金禅寺”。陈圆圆由玉林国师赐名“寂静”,号“玉庵”,在这座寺庙里带发修行。

吴三桂拥兵数万,雄踞云南,不仅耗费朝廷大量军费,给清廷的财政带来沉重负担,而且大有“世镇云南”、割据一方之势,与北京貌合神[1]离,逐渐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康熙十二年“利用通宝”铜(1673年),康熙皇帝决定“削藩”,剪除广东的钱,吴三桂起兵平南王尚之信、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与云南的平反清后在云南发西王吴三桂,及其麾下的军队。吴三桂拒绝退隐,行的 铜钱,用以而是联合这两个王爷,重新穿上明朝将军的盔甲,筹集军饷起兵反清。这就是历史上的“三藩之乱”。

虽然吴三桂打着恢复明朝的旗号,但此时中原地区已经恢复和平,人们接受了清朝的统治,不愿重开战端,因而“三藩之乱”不得人心。虽说一开始吴三桂抢占先机,一度控制了云南、贵州、广东、福建、湖南等省,但他没能乘胜疾进,反而进入相持阶段,错失战机。几年后战场形势逆转,吴三桂连战连败,陷入困境。为了振奋士气,他决定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过一把皇帝瘾。

据说,吴三桂称帝之前,本打算建造95间宫殿,寓意“九五之尊”,却一时找不到足够的明黄色琉璃瓦,只好用涂了黄色颜料的普通瓦片凑数。没想到,登基大典那天突降暴雨,瓦片上的黄色颜料被冲刷得面目全非,污水溅到众人身上,染花了衣服鞋子。登基大典,变成了闹剧。“昭武通宝”,吴 三桂称帝时颁行的 新铜币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衡州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天气酷热,战事不利,令老迈的吴三桂心情不畅、焦虑过度,肝火过旺,染上了“中风噎嗝”和痢疾的病症,喝不进水,吃不进饭,百般医治,不见好转。

一天,忽然有条狗窜到他的桌案上端坐,67岁的吴三桂吓了一跳,以为狗坐在桌案上是不祥之兆,精神更加萎靡。八月十八日深夜,吴三桂在病痛折磨和心情郁闷中死去。

三年后,清军攻入昆明,吴家遭满门抄斩。陈圆圆早已遁入空门,躲过了这场浩劫。

吴三桂死了,陈圆圆的结局究竟如何呢?学术界有三种说法:(一)投湖自尽。印鸾章的《清鉴》曾有记载:吴三桂起兵造反后,陈圆圆曾追随左右,仍受宠爱。吴三桂病逝后,陈圆圆扶灵柩回到昆明,而后离开王府,遁入空门,吃斋念佛。清军攻入昆明后,陈圆圆担心受到株连,便投湖自尽。(二)佛门圆寂。根据《奔牛镇志》记载,吴三桂在康熙十“三藩之乱”失败后,陈圆圆以尼姑身份回到家七年(1678年)乡常州,在自己修行的尼姑庵圆寂,享年74岁。四月提拔士兵 刘奇福升官的信票(三)终老贵州。贵州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有个“陈老太婆墓”,石碑上刻有“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字样,落款是“孝男吴启华等”。当地村民说,“三藩之乱”后期,吴三桂败局已定,大臣马宝为保留吴家香火,秘密将陈圆圆和吴三桂庶子吴启华护送到这里,隐居下来。为感念马宝救护之恩,这里得名“马家寨”。陈圆圆在此终老,“陈老太婆墓”就是陈圆圆墓。碑刻上的“吴门”是指墓主生在江南;“聂”字拆开来就是“双耳”,陈圆圆曾用过陈、邢两个姓氏,都是双耳旁,“聂”字其实就是指代陈圆圆。

七、《圆圆曲》释疑

吴三桂和陈圆圆的爱情故事,曾被一首脍炙人口的《圆圆曲》记录下来,流传至今。其中的“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不朽诗句,令人印象深刻。那么,《圆圆曲》究竟是何人所作?他写这首曲究竟有什么用意呢?

明末清初的大诗人吴伟业(吴梅村)是江苏太仓人,科举考试中了榜眼,即将进京赴任,途经昆山,特地拜会知县老爷。就在知县府里,他见到了陈圆圆,心生爱慕,打算纳为小妾。陈圆圆虽然不乐意,但也不好意思严词拒绝人家的好意。毕竟吴伟业既是才子,又是官员,惹不起。于是,她采取了“雅拒”的方式。

陈圆圆出了个上联,内容为“酒坊通河无不利”,是把昆山城里的酒坊桥、通河桥和无不利桥,名字连了起来,组合成新的内涵。她说,如果吴诗人能照着这个模式对出下联,她甘愿当小妾,把自己嫁出去。吴伟业毕竟是异乡人,虽然熟悉昆山的景物,但情急之下竟对不出工整的下联。读书人脸皮薄,当然无颜再提纳妾的要求,只好作罢。

几年后,吴伟业重返昆山,见城中有果老弄、管家弄、东太平弄,恍然大悟,对出了下联:“果老管家东太平。”可惜,这个下联来得太迟了,陈圆圆已经嫁给了吴三桂,吴伟业没机会了。

虽然有缘没分,但吴伟业对陈圆圆依旧思念。他把这番情感倾注到了这首《圆圆曲》里,用自己高超的文学天赋和刻骨铭心的真情,洋洋洒洒地记述了陈圆圆的人生悲喜。

八、两点澄清

吴三桂和陈圆圆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明清鼎革的特定历史时期。我想澄清其中的两个问题:(一)陈圆圆是悲剧人物,不是“红颜祸水”

清兵入关后,强迫汉人剃发,制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案,大兴文字狱,给关内百姓造成了深重灾难。一些汉族士大夫把这些都归罪于陈圆圆:就是因为她,才导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吴伟业在《圆圆曲》里写的那句“冲冠一怒为红颜”,就体现了这层意思。可以说,陈圆圆背上了“红颜祸水”的罪名。

其实,在那个男权社会里,陈圆圆始终处在弱势地位,只是强势男人玩弄的工具,没有能力左右政局。说她是“祸水”,显然夸张了点。

如果没有陈圆圆这档子事,以吴三桂的实力,根本守不住山海关,他要么投靠李自成,要么投靠清王朝。历史证明,李自成缺乏经营天下的见识和能力,军队战斗力又不如清军。吴三桂选择清王朝,从维护个人利益的角度,无疑是明智的。

陈圆圆生于乱世,出身贫寒,几经劫难,死里逃生,还要为丈夫的“引狼入室”背负几百年的黑锅。她才是悲剧人物。(二)陈圆圆和吴三桂之间有真感情,不是逢场作戏

如果说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一见钟情,以及洞房花烛夜,还有点男欢女爱、逢场作戏的感觉,那么其后二三十年间发生的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刘宗敏抢走陈圆圆,纵然不是促使吴三桂投降清朝的决定性因素,但起码也是直接诱因,从另一侧面说明李自成招降缺乏诚意,实属骗局。说吴三桂为陈圆圆而起兵和降清,有点夸大,但也并非毫无道理。

陈圆圆虽然委身李自成大营,但一直在寻找机会回到吴三桂身边。她跟李自成的那番对话充满了智慧,不是什么人都能讲得如此有条有理。最终,她的冷静和智慧,战胜了焦躁的李自成,最终使自己留在了京城。《平吴三桂善后诏谕》(局部),这是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平 定三藩之乱后朝廷颁发的上谕。陈圆圆和吴三桂的凄美故事,也随着 吴三桂的灰飞烟灭而渐渐成为历史

吴三桂在绛州和陈圆圆重逢,举行了盛大仪式,那架势好似欢迎皇帝视察一般隆重。陈圆圆只是小妾,本来无福消受这些。动用军队欢迎一个小妾,本来也不符合军队规矩。吴三桂这么做,只能说明他对陈圆圆的宠爱非比一般。

功成名就之际,有些人会“喜新厌旧”。吴三桂没有这么做,而是把平西王妃的位子留给了陈圆圆。即便陈圆圆非要出家为尼,吴三桂也专门修建了一座寺院。如果没有真感情,他能下得了这样的血本吗?

可以说,为了心爱的女人,吴三桂不惜个人名节、身外钱财和军队规矩。为了心中的英雄,陈圆圆千方百计,开动脑筋,生死追随。他们俩人之间确实是真感情。他们的爱情故事,充满争议,但绝对经典和传奇。【知识链接】“秦淮八艳”的前世今生

明朝末年,十里秦淮是南京城最繁华的地区。秦淮河畔,一边是江南贡院,许多文人墨客入闱乡试,仕途由此起步,成为那个时代的风流才子;另一边是勾栏瓦肆,笙歌彻夜,青楼林立,一派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许多青楼都收留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少女,教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舞,培养其逐步成为风尘女子中的招牌。

明末清初,秦淮河畔有八位妓女,无论是相貌身材还是诗词歌舞的才艺,都堪称一流。他们被时人称为“秦淮八艳”。“秦淮八艳”具体都包括哪些佳丽呢?历史上有不同说法。

明朝遗老余怀在《板桥杂记》里写过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把柳如是、陈圆圆加了进去,合称“秦淮八艳”。

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里,把马湘兰换成了郑妥娘。王德恒、陈予一在《顺治与董鄂妃》一书里,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加入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

相比之下,余怀与“秦淮八艳”是同时代人,又久居南京,经常造访秦淮河畔的青楼,其收纳的“秦淮八艳”可信度更高。“秦淮八艳”并非普通妓女,具有鲜明个性和时代特色:

第一,勤奋创作,文采斐然。“秦淮八艳”在诗词绘画方面都有深厚造诣。她们虽然困居青楼,但都能用文学艺术的方式努力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留下了许多精湛的艺术珍品,比如柳如是的诗词、马湘兰的兰花长卷、董小宛的蝴蝶图等。

第二,忠于爱情,恪守友情。“秦淮八艳”虽然是青楼女子,但更愿找到情投意合的白马王子,早日从良,厮守一生。她们当中的很多人,与当时的风云人物都有交集,令英雄人物神魂颠倒,李香君与侯方域、卞玉京与方以智、董小宛与冒襄、柳如是与钱谦益、陈圆圆与吴三桂、寇白门与朱国弼、顾横波与龚鼎孳等的风流韵事,被传为美谈。

第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秦淮八艳”不仅色艺双全,而且关心天下大事。复社是继东林党之后比较活跃的文学和政治团体。“秦淮八艳”与复社成员过从甚密,甚至将激情、友情和爱情倾注其间。同时,他们也把自己的人生命运与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结合在一起,甚至以一己之力,改写了历史。比如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陈圆圆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四,经历动乱,气节崇高。除马湘兰外,其他七位女子都经历了明清鼎革的乱世。在国家危难关头,许多官员腐化堕落、见风使舵、卖主求荣的恶劣环境下,即便是心上人纷纷降清,她们也不为所动,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桃花扇》,就鲜明地刻画了李香君明辨是非、誓不屈节的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秦淮八艳”,是那个特殊年代的著名人物和传奇经历的生动写照。她们出身卑贱,却并不庸俗,被人视为“声色之奉”,却都有自己的信仰和节操。在她们的身上,有着那个年代独特的“士大夫风骨”,在“忠君爱国”和“忠于爱情”这两个方面,甚至超越了所谓“大英雄”和“风流才子”,应当得到历史的公正评价。

悠悠秦淮,听不尽纤纤细手拨弄的丝竹小调,阅不尽窈窕身段舞动的灯影摇红。长袖善舞、红颜惆怅,说不尽一个朝代的婉转与缠绵;十里香艳、六朝金粉,换来一出被称为“秦淮八艳”的凄美传说。

参考文献

南亭:《吴三桂轶闻》,上海:上海六艺书局,1911年。

许鸿磐:《记吴逆始末》,济宁许氏,1924年。

佚名:《吴三桂纪略》,吴县王氏,1941年。

李治亭:《吴三桂大传》,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刘凤云:《一代枭雄吴三桂》,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陈彤:《吴三桂与陈圆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

第二集 康熙江南科场案

考试作弊,古今中外屡禁不止,令人深恶痛绝。康熙五十年(1711年),江南地区就发生了一起科举考试舞弊案。这年是旧历辛卯年,因此也称 “辛卯江南科场案”。

在这起案件中,考官和考生相互对立,总督和巡抚各执一词,案情曲折离奇,断案颇费周折,甚至惊动了康熙皇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案件背后隐藏了哪些内幕呢?案件的结局和影响到底如何?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迪呢?

请跟随我一起揭开这桩清前期影响巨大的考场舞弊案——“康熙江南科场案”。

一、东窗事发

康熙五十年九月初九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的贡院门外,辛卯年江南乡试的榜单贴了出来。

隋唐以来,朝廷通过科举考试录取读书人做官。考场又称为“科场”。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已固化为三级。最低层次的是省级考试,称为乡试。每三年考一次,考场设在本省贡院里。考中者称为“举人”,不仅有机会直接做官,而且有资格参加第二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和殿试。可以说,乡试是读书人“冲出全省,走向全国”的关键一步。江南贡院,南京夫子庙 地区主要建筑群之一, 是明清两朝中国规模最 大的科举考场

江南省是清朝初年的行政区划,相当于今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到了康熙六年(1667年),朝廷觉得江南省太大不好管,索性将其分成江苏和安徽两省。不过,乡试仍放在一起举行,称为“江南乡试”,考场就设在江宁贡院。

细心的书生发现,榜上有名的多是盐商和官员的子弟。最显眼的,莫过于吴泌和程光奎,他们是有名的纨绔子弟,平日里不学无术,写文章文理不通,竟然也能榜上有名!一时间舆论哗然。大家把矛头指向了主考官左必蕃和副主考官赵晋。考卷是他俩改的,举人是他俩点的,大家觉得不公,当然要找他俩算账了。

一千多名苏州秀才跑到江宁府集会,把五路财神抬进了江宁府学,供奉在明伦堂孔子像旁,寓意谁送钱,谁就能获得举人头衔。有人把贡院两字用白纸糊住,上书“卖完”二字,字形接近“贡院”二字,而且寓意举人头衔都被考官卖完了。

府学大门上贴了许多对联,最有名的一副写道:

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

左丘明传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左传》的作者,两眼失明却写成传世著作;赵子龙大家熟悉,在长坂坡拼死保幼主,号称“一身是胆”。

对联里的“左丘明”和“赵子龙”,指的是左必蕃和赵晋。传言左必蕃眼睛患病,看不了东西,阅卷工作是赵晋一人代劳。大家怀疑,赵晋大权独揽,收受贿赂,“一身是胆”便是对他的讽刺,“有眼无珠”就是形容左必蕃的,说他不仅看不见东西,对副手的舞弊也毫无察觉。

书生们的冷嘲热讽,表面看来是针对左必蕃和赵晋的。可大家都知道,这俩人虽然贵为京官,口衔皇命,但毕竟是外来的和尚,在江南人生地不熟。要想念好贪赃枉法的经,必须有本地的内应。那么,究竟谁是“内应”呢?

二、谁是内应

既然不少两淮盐商子弟高中举人,那么盐商和管盐政的官员,当“内应”的嫌疑自然最大。

早在西汉时期,盐业就纳入国家垄断。康熙年间,盐税占朝廷税收的十分之一,官府非常重视,将其视为支柱产业。

两淮盐场是清代最重要的制盐基地,成就了不少徽商的财富梦想,“盐官”也成了官员们梦寐以求的肥缺。康熙把这份差事交给了江宁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以及两江总督噶礼。曹寅和李煦监管生产,噶礼监管销售,互相制约,避免舞弊。可以说,他们就是两淮盐商最大的后台。

曹寅不光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爷爷,他本人康熙帝读书图还当过御前侍卫。更重要的是,他的额娘是康熙的奶妈。康熙六次南巡,前四次都住在曹家。李煦是曹寅的大舅子,当过畅春园总管。他俩在江南官场浸淫二十多年,根基深厚,无人撼动。不过最近,他们忙着弥补两淮盐税的亏空,根本没空操心乡试。

再说说噶礼。他是满洲贵族、功臣后代,额娘也是康熙的奶妈,堪称根正苗红。没参加过科举考试,而是凭借祖上的荫庇进了官场。面对康熙的发问对答如流,深得宠信,官运亨通。

噶礼这人怎么样?《清史稿》的《噶礼传》里是这样给他下评语的:

当官勤敏能任事,然贪甚,纵吏虐民。抚山西数年,山西民不能堪。

噶礼的工作能力没得说,“勤敏能任事”;个人品质也没得说,基本上坏到极点,主要是贪财好利、陷害忠良和压榨百姓。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

两江总督的辖区是江南和江西两省,经济发达、赋税丰厚,但当时的汉族读书人不喜欢清朝,加上贪腐横行,走私猖獗,康熙就是要用噶礼的敏捷的思维和能干的本事,摆平这些麻烦。

而噶礼呢,旧麻烦没摆平,还惹了新麻烦。他见贡院门口乱哄哄的,叫骂声不绝于耳,于是派兵包围贡院,抓了带头闹事的十几名秀才,准备按诬告罪论处,这么做反而激怒了民众。考生们群情激愤,官民之间随时有可能大打出手。偌大的江宁城万人空巷,几乎乱成了一锅粥。

考生闹事,谣言四起,作为总督的噶礼,本该查明真相,追究责任,平息民愤,可他却对考生下狠手。莫非他跟这次科举弊案扯不断,理还乱吗?

三、确认案发

对于噶礼的反常言行,江苏巡抚张伯行有点疑惑。

张伯行是河南兰考人,家境殷实。考中进士后,他没像一般人那样去谋官职,而是认为自己学问不扎实,选择回家继续念书。学习之余,他还在家乡开仓赈灾,平抑粮价,开设粥厂,帮助穷人,赢得了好名声。

几年后,他觉得自己学富五车,可以出山了,便去吏部参加考试,一考即中。从专门做文字工作的内阁中书(从七品)做起,稳扎稳打,升任江苏按察使。

按照当时的官场潜规则,新任官员要给上司送见面礼,既算是“孝敬”,也是“巴结”。送礼就得花钱,江苏的规矩是四千两银子。多数官员为了凑银子,就设法盘剥百姓、贪污受贿。可张伯行拒绝这么做,他说:“我为官,誓不取民一钱,安能办此!”他还发布了《禁止馈送檄》,定下了一条规矩: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1]此物何来?

在张伯行看来,民生和操守是高于一切的。他给上司送的见面礼,只是些扇子、绸缎、手帕之类,也就值几十两银子。这让许多同僚很不满,多次给他下绊。

不过,康熙倒是很欣赏张伯行的清廉言行,张伯行像不仅将他破格提拔为福建巡抚,而且赏给“天下清官第一”的美誉。就在噶礼就任两江总督前后,康熙调张伯行任江苏巡抚,就是要用张伯行的“廉”来对冲噶礼的“贪”,确保江南官场稳定。

在康熙朝,两江总督坐镇江宁,江苏巡抚坐镇苏州。江宁就在江苏境内。出这么大的事,张伯行作为巡抚当然脱不了干系。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赶紧洗脱自己。于是,他奏明康熙帝,陈述了耳闻目睹的科场舞弊、考生闹事的全过程。

此外,他还提到,听说副主考官赵晋受贿十万两银子,出卖举人功名;同考官王曰俞、方名等人参与作弊;正主考官左必蕃,知情不报,欺瞒朝廷;科场舞弊,影响很坏,考生哗然,众怒难犯,如不赶紧查办,后果不堪设想。

主考官左必蕃本不想管赵晋等人受贿舞弊的事,当个老好人。听说张伯行上奏朝廷,他担心背上“知情不报”的罪名,陷入被动境地,只好也向朝廷上奏,承认科场舞弊的事实。不过,他把责任一股脑推给了同考官王曰俞和方名,说这俩人推荐的考生吴泌、程光奎,虽然榜上有名,实则不通文理。自己事后才听说,感到万分惊讶,深受蒙蔽,愧对朝廷。至于两位“问题考生”,要么送到京城复试,要么交给地方官发落。

康熙收到两份上奏,并没有动声色。他要等另外两份更重要的奏折。那么,这两份奏折究竟是谁写的呢?

没错,就是曹寅和李煦。他们都跟《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着不解之缘。曹寅是曹雪芹的爷爷,当过苏州织造;曹寅调到江宁府担任江宁织造后,李煦接任苏州织造。《红楼梦》李贾府老祖宗的原型,便是李煦的妹妹。

江南生产丝绸制品,清朝建立后,便在江宁、苏州和杭州三地设立织造局,专办宫廷御用和官用的各类纺织品(衣料)。这三个衙门归内务府管辖,主管官员称为“织造”,由内务府委派。很显然,只有皇帝亲信近人才有机会担任这样的美差。

表面看来,曹寅和李煦只相当于皇家纺织厂江宁分厂和苏州分厂的厂长,但他们还有一项重要使命:作为康熙皇帝安插在江苏的眼线,刺探各方面的情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密探的角色和分量还要更重一些。

很快,他们的奏折送到了北京—承认科场舞弊的事实,印证了张伯行所言不虚。曹寅和李煦是康熙的亲信,跟科场案毫无瓜葛,自然没必要欺骗皇上。

康熙看完曹寅和李煦的奏折,顿时勃然大怒。他觉得,如果纵容这些人胡闹,岂不要毁我大清江山!既然“问题考生”出身扬州盐商,曹寅、李煦又监管两淮盐政,有条件暗中监视审案过程,那就派出钦差大臣,到扬州审案。可是,这个钦差大臣谁来当比较合适呢?

四、三堂会审

时任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张鹏翮,被康熙指定为钦差大臣,会同噶礼、张伯行和安徽巡抚梁世勋组成特别法庭,共同审理此案。至于左必蕃、赵晋,一律解除职务,听候审问。康熙为何选中了张鹏翮呢?我觉得原因有三:

一是长得很帅。帅到什么程度呢?《西征随笔》说他“貌如好女子,诸同年皆戏弄之”。张帅哥容貌姣好,像个漂亮姑娘,同年考取进士的同僚们,经常借此开他玩笑。仪表堂堂,可以给人一种主持正义的威严感。

二是公正清廉。他当江南学政时,许多富家子弟拿着京城权贵写的条子,找他谋个功名,结果吃了个闭门羹。后来,他觉得这样既费口舌,又不礼貌,就在自家厅堂上摆了尊关羽塑像,对送礼的人说:“关帝君在上,岂敢营私徇隐!”由于清廉的表现始终如一,康熙夸他是“天下廉吏,无出其右”。为官清廉,可以确保他在审案时秉公执法,不偏不倚。

三是爱惜人才。多年前,张伯行赋闲在家,组织民众抗洪救灾,表现不错。张鹏翮对他十分赞赏,极力举荐,帮他进入康熙的用人视野,打开了升官的通途。不过,在他眼里,噶礼是个贪官,不值得同情。这说明,张鹏翮有着正确的是非观,应该不会误判。

看起来,这一切都对张伯行有利,对噶礼不利。可是,康熙忽略了张鹏翮性格上的重大缺陷:耳根软。这使得案件的审理过程出现了戏剧性的反复。

十一月二十七日,即案发两个多月后,张鹏翮抵达扬州。由于安徽巡抚梁世勋迟迟不到,张鹏翮决定招呼噶礼和张伯行举行三堂会审。“问题考生”程广奎和吴泌似乎没见过这么大的官、这么强悍的阵势,吓得腿肚子都软了,很快就招供了。

程广奎是两淮盐商,跟赵晋是把兄弟,听说赵晋当了副主考官,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也想谋个功名。赵晋要他出八千八百两银子,说是打点主考官左必蕃,程广奎照办了。而后,赵晋找了个枪手,预先把考卷答好,埋在考场小屋里。程广奎入闱后,偷偷拿出来抄,然后在卷子上做标记。赵晋跟考官方名打了招呼,阅卷时单独抽出这份卷子,直接点了举人。

吴泌是盐商之子,家里很有钱,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既不想做生意,也不想念书,一门心思谋取功名当官,没什么文化,就想到了科场舞弊。上了考场,隔壁小屋的考生收了他五千两银子,趁监考松懈,替他把考卷都答了,按事先约定,每张卷子都标注“其实有”三个字。

考前,吴泌听说,安徽布政使马逸姿是乡试的提调官,便托人找马逸姿手下的书办李奇和家人轩三帮忙。经李奇引荐,轩三收了三千两银子,拍胸脯保证,不仅能中举,而且名次不低于前二十。这个轩三还真是神通广大,搭上了赵晋这条线。赵晋跟考官王曰俞打招呼,把标注“其实有”的卷子抽出来,给了第十三名。

到此为止,案情基本上查清楚了,考生行贿,考官受贿,考题外泄,监考松懈,递条子打招呼,做标记走后门……这些现象足以说明,这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舞弊丑闻,作弊者明目张胆、有恃无恐、手段卑劣、影响很坏。

接下来,就要提审轩三和李奇了。轩三很快供出:按照主子授意,他把二十万两银子送进了总督衙门。李奇供出:他经手的三十万两银子也送进了总督衙门。

这两条供词足够劲爆!别忘了,两江总督噶礼还在场呢!我估计,这俩人要么不认识噶礼,要么送银子的事千真万确。噶礼听到这番话,暴跳如雷,文献上记载他“辄令夹胫箝口”。又是掐小腿,又是捂嘴巴,恨不得把这俩人弄死。

案子还没审完,犯人正在招供,动刑成何体统!张伯行当即跳起来,反对大刑伺候,跟噶礼在公堂上争执起来了。堂堂法庭,法官成了犯罪嫌疑人,法官之间意见分歧严重,这案子没法审了。张鹏翮只好下令,犯人收监,赶紧退堂。

张伯行主张严查到底,噶礼处处打圆场,希望案件审理就此打住。这时,作为首席法官的张鹏翮,态度倾向就很重要了。可是,一贯正直的他陷入了犹豫。

一年多前,在审理另一案件时,张鹏翮得罪了噶礼。张鹏翮的大少爷张懋诚就在安徽当知县,噶礼就是顶头上司。当时,噶礼放出一句狠话:“吾且杀张家子,姑从民望宽之,尚望荐乎?”意思是说,我杀你儿子的心都有,看在民意的份儿上饶他一回,还指望我举荐他升官?妄想!

张鹏翮知道,噶礼这是公报私仇。但是,如果继续较真下去,噶礼一犯浑,毁了儿子的前途和性命,那就亏大了。他知道,朝廷对汉族官员存有戒心,去找皇帝评理,汉族官员往往斗不过满族大臣。何况噶礼的母亲还是皇上的奶妈。这样的人,谁敢得罪!于是,张鹏翮心软了,在审案过程中哼哼哈哈和稀泥,私下劝张伯行就此打住,对犯人的看管也变得松懈多了。吴泌竟然能在监狱里大摇大摆地举着蜡烛,跑到李奇的班房里串口供。

眼看张鹏翮越发不靠谱,案子越来越难审,张伯行心急如焚。他思前想后,决心把案子查到底。于是,他上奏朝廷,讲了三方面内容:

第一,噶礼涉嫌受贿五十万两白银,阻挠案件审理。

第二,张鹏翮有难言之隐,案件审理困难重重。

第三,为了能把案件审个水落石出,他情愿跟噶礼一同解职,接受朝廷审查。

话语恳切,入情入理。其内容后来披露出来,落榜的书生们群起欢呼,“一时抄诵,为之纸贵”。

噶礼听说张伯行要弹劾他,也写了一道奏折送往北京。他没有一味辩白,而是反戈一击,一口气数了张伯行七大罪状,说他诬陷自己,还私刻书籍,诽谤朝廷。看到两人各执一词,康熙会怎么想呢?

五、康熙决断

噶礼列举的七大罪状,康熙原本不太相信。可是,李煦奏折里多次密告张伯行确有私刻书籍的事。这可是违反朝廷法令的大忌。这位老皇帝又有些犹豫了。

江南科场案审了两个多月了,张鹏翮连个像样的处理意见都拿不出来,到底干什么吃的!案子是要查清楚的,可如果同省督抚这样互相弹劾,都被卷入其中,没准会越审越乱!

想到这里,康熙决定,噶礼、张伯行暂且解除职务,不再参与科场案的审理。张鹏翮等人加速审案,不管牵连什么人进去,都要彻底查清。

康熙等得心急如焚,张鹏翮也很为难。据实参奏?那就是给噶礼定罪,印证了张伯行的清官美誉,让自己落得个无能之辈的名声,以后还怎么在官场上混啊!隐瞒实情?曹寅、李煦等人耳目众多,各种信息源源不断传回北京,这么大的案子,怎可能瞒得住!

想来想去,张鹏翮先是采取拖延战术,等考康熙帝便装图生们的气愤平息,再收拾几个小官结案了事。可是,皇上连发几道谕旨,催促结案;江南百姓的抗议声浪不减,让他越发紧张。噶礼和张伯行在庭审现场当面对质,竟然打了起来。俩人都很魁梧,但张伯行更胜一筹,踢了噶礼一脚,让他摔得很狼狈。

见此情景,张鹏翮跟同僚再三商议,决定各打五十大板。于是,他上奏朝廷,说噶礼和张伯行互相参劾,捕风捉影,有失体统,理应各降一级。按照惯例,这就是终审判决。只要皇帝批准,就会生效。

张鹏翮刚刚上奏,扬州老百姓就获悉了内情。有人聚众呼号,力挺张伯行。更有许多市民自发到巡抚衙门,求见清官张伯行一面。张伯行关门谢客,决心再次奏请依法审理,不容噶礼逍遥法外,还百姓一个公道。

看了张鹏翮和张伯行的上奏,康熙百感交集。如果就这么惩处了清官张伯行,恐怕要冷了忠臣和百姓的心。他始终搞不懂,张伯行和噶礼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恩怨!他把自己的奶妈,即噶礼的母亲找来询问。没想到,这位奶妈深明大义,揭发了噶礼贪赃枉法的行为。康熙颇为感动,说出了这样的话:[2]

其(噶礼)母尚耻其行,其罪不容诛矣。

恰好,曹寅的奏折也送到御前,说此案办得不妥,江南民心不服。康熙决定,张鹏翮的建议不是终审判决,朝廷将另派钦差大臣重审。

经过几轮审讯,新的钦差大臣和六部九卿会议认为,噶礼受贿查无实据,不应定罪。张伯行、噶礼互相参劾,搞得民心不安,理应一同革职。至于涉案考生和考官,按照大清律,该杀的杀,该革职的革职。

这真是个八面玲珑的判决。涉案考生和考官罪有应得,噶礼洗脱了受贿罪,张伯行却倒了霉。康熙本想保全张伯行,但所有大臣都误解了。康熙只好亲自出马,举行御门听政,宣布最后裁决。

面对一众大臣,康熙语重心长地说:“伯行居官清廉,噶礼操守[3]朕不能信。若无伯行,则江南必受其朘削几半矣。”康熙希望大家能够体会自己保全清官之意。他最后决定,噶礼革职,不再深究;张伯行革职留任,继续担任江苏巡抚。科场案的涉案官员中,考官赵晋、王曰俞、方名斩立决;考生吴泌、程光奎等人绞监候,秋后处决;主考官左必蕃被革职,代笔打小抄的考生也受到了带枷蹲班房的惩处。乾清门,御门听政的场所

终审判决的消息传到江苏,人们喜笑颜开,奔走相告。书院里又传来了朗朗读书声。张伯行又担任了一年多江苏巡抚,然后调往北京,担任仓场侍郎,继续着官场生涯。受贿本是死罪,但噶礼侥幸逃脱。可他不知悔改,反而对母亲怀恨在心,暗中下毒。不过,他做事不密,阴谋败露,康熙震怒,赐他上吊自尽。

还有两个传说颇有意思。

一个是噶礼。死到临头还不忘玩弄行贿受贿的把戏。监绞官收了银子,趁他还没断气便匆匆放下,装入棺材。噶礼躺在里面等了半天,有点不耐烦了,便开口问道:“我可以出来了吧?”谁知这时监绞官还没走,棺材周围还有些人,看见噶礼突然坐了起来,都吓坏了。监绞官生怕受贿的事败露,便上前一斧,将噶礼劈倒,连同棺材一起烧了。

另一个是赵晋。行刑的前一天突然病死在狱中。有人说他上吊自杀了,也有人说他被人掉包了,死的只是个乞丐,而赵晋本人则攀着绳子逃出大牢。张伯行闻讯赶来验尸,发现果然不是赵晋。虽然几经通缉,最后也没将赵晋抓回来。

六、几点体会

康熙辛卯江南科场案,就这样落下了帷幕。纵观案件及其审理的全过程,我有四点体会:(一)清正廉洁是永恒的正能量。张伯行无愧为“清官第一”,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舍下一身剐,敢把贪官拉下马。这种矢志不渝的勇气和为民请命的精神,推动这起案件取得了比较圆满的结局。在他被革职的岁月里,不少考生背着铺盖卷,就在巡抚衙门跟前过夜,为的就是再见清官一面。虽然许多大臣借机排挤他,但康熙顾全大局,从争取人心和扭转世风的角度出发,对张伯行给予了保护。虽然张伯行的清廉是建立在家境富裕的基础上的,但清廉本身就是一种美德,永远受人敬重。(二)火车跑得快,要凭车头带。清王朝犹如一列中速行驶的火车,车头就是皇帝。在这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康熙通过多个渠道获取情报信息,全面了解进展情况,避免了偏听偏信。呵护清廉,反对贪腐的主基调没有动摇,即便多数大臣都袒护噶礼,主张对张伯行治罪,他仍能力排众议,跳出当时满汉矛盾的窠臼,维护汉族清官。清前期之所以能走向强盛,跟这位有主见的皇帝及其开明的决策有很大关系。没有康熙,张伯行或许要背负多年的冤屈,无法翻身。(三)瞻前顾后有可能贻误大事。张鹏翮也是清官,身负皇命,本应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秉公执法,开动脑筋深挖线索,弄清案情。然而,他顾及儿子的身家性命,以及满汉大臣的微妙关系,审案态度越发消极,导致案件越审越乱,把张伯行拖进了泥潭,既险些伤及无辜,又险些毁了自己。在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瞻前顾后,顾虑太多,做出的决策反而未必妥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四)聪明反被聪明误。涉案考生自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拿到了本不该属于他们的举人头衔,引起舆论哗然;涉案考官自以为贪赃枉法“神不知鬼不觉”,内外串通的作弊“天衣无缝”。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们如同连环套,只要有一环掉链子,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赵晋等人的教训发人深省。【知识链接】

清代三大科举弊案

清代有名的科举弊案主要有三起,除了本集讲述的康熙五十年辛卯江南科场案外,还有顺治十四年丁酉科场案和咸丰八年戊午科场案。(一)顺治十四年丁酉科场案

顺治十四年(1657年),还是在江宁,朝廷举行江南乡试,选拔举人。礼部遴选了20名官员,作为此次乡试的考官。顺治帝专门召见了其中的主考官方犹、副主考官钱开宗,叮嘱再三,希望他们秉公选贤,杜绝舞弊。

然而,就是有些考生,自忖文墨不足,难以在乡试胜出,便使尽浑身解数,以钱开路。面对白花花的银两,方犹和钱开宗乱了方寸,把年轻皇帝的谆谆教诲抛诸脑后,抱着侥幸心理笑纳了各路礼金。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早在发榜前,不少举人名额就已内定。

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坊间早就流传考场关节。发榜之时,榜单上出现了多个品学皆劣之徒的大名,他们弹冠相庆,喜笑颜开;而一些公认的饱学之士则名落孙山。如此明目张胆的做派,使观榜书生顿时骚动,张贴榜单的文庙变成了落榜书生们的抗议之所,引来无数围观,影响很大。

江南乡试舞弊的消息传到京城,顺治帝非常生气,一面下令彻查,一面宣布在紫禁城太和门举行复试,由他亲自主持。有皇帝督阵,舞弊之人再也无法欺瞒,该露馅的总会露馅,14个考生被取消了举人头衔。北京贡院

在朝廷追查之下,考官受贿的丑闻大白于天下。糟糕的是,20名考官几乎无一清白。顺治帝决定从严惩处涉案考官。方犹、钱开宗斩立决,叶楚槐等17名考官绞立决,8名涉案考生各责打40大板,家产抄没,父母妻子兄弟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这样的处罚堪称严厉,震惊朝野,其后半个世纪,科场舞弊几乎绝迹,直至康熙五十年辛卯江南科场案东窗事发为止。(二)咸丰八年戊午科场案

咸丰八年(1858年),顺天府举行戊午乡试。朝廷指定的主考官是柏葰,时任大学士、军机大臣,副主考官是朱凤标和程庭桂,分别时任户部尚书和左副都御史。考试期间看似一切正常,但等到发榜时,人们突然发现,有个名叫平龄的旗人,赫然名列第七。这平龄是何许人也?

平龄是个京剧票友,经常登台演出,唱两句皮黄,但除此之外,什么都不会。当时朝廷有规定,伶人不许参加科举,更谈不上中举。更何况,平龄实属不学无术之辈。这样的人都能中举,舆论哗然。御史孟传金认为其中必有舞弊行为,奏请彻查。咸丰帝下令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和兵部尚书陈孚恩等进行会审。

不过,大家都知道,载垣、端华都只是王爷,纨绔子弟罢了,查办此案的幕后操盘手,是时任礼部尚书的肃顺。

会审当然要先拿平龄说事。可奇怪的是,平龄很快就死于狱中。线索断了,只好继续追查。不久,新的蛛丝马迹又浮出水面:查案官员们调阅了这次乡试中举的试卷,发现错误较多的卷子多达50余本,其中有一份试卷,错别字竟达300多个。这种档次的考生也能中举,简直是清廷科举事业的奇耻大辱。咸丰非常生气,立即将柏葰革职,朱凤标和程庭桂解任。

涉案考官被免职后,追查案情的阻力就小了许多。新科举人罗鸿绎在严审之下爆出猛料:为了考中举人,他曾向兵部侍郎李鹤龄疏通关系,李鹤龄转而找考官浦安关照,浦安又跟主考官柏葰的门丁靳祥打了招呼。柏葰就把一个业已录取的考生剔了出去,换成了罗鸿绎。事成之后,李鹤龄向罗鸿绎索要白银500两,其中300两转交浦安。而浦安有点“抠门”,只给柏葰“孝敬”了16两银子。此外,副主考官程庭桂的长子程炳采,则是把几个官员请托说情的条子带进了考场,交给了程庭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