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传媒!——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12:12:30

点击下载

作者:孙靖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传媒!传媒!——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传媒!传媒!——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试读:

心平常,自非凡

⊙杨澜

    → 用幸福力追寻幸福生活

⊙白岩松

    → 做中国正方向的推动者

⊙赵忠祥

    → 心怀好奇,一路前行

⊙周润发

    → 心平常,自非凡

⊙八月长安

    → 生命中不重要的人

⊙周星驰对话马云

    → 梦想的天马行空

杨澜:用幸福力追寻幸福生活

【嘉宾简介】

杨澜,1968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她是“金话筒”,是人们心中“知性美”的最佳代言人,是阳光卫视的掌门人,是丈夫口中的模范妻子,是用内心感知幸福和快乐的普通人。她用《杨澜访谈录》记录历史呼啸而去的动人瞬间,用《天下女人》倾听女性的心灵世界。不做中国的奥普拉,坚持自我,忠实内心,她就是荧幕上独一无二的杨澜。【微语录】

如果你能找到自己、成为自己、过你想要过的生活,我觉得那就是成功。成长比成功更为重要,因为成功的定义往往在于别人,而成长的定义是可以自己来掌控的。

有两类人特别容易得到幸福,第一类就是特别有创造力的人,因为你一直在做创造性的工作,而有创造性快乐的人,他的快乐其实是比较持久的;第二类就是有亲密的家人、伙伴、社交圈子的人,一般这类人比较能够解脱自己内心的苦恼,善于和别人分享,快乐分享之后会成为两倍,痛苦分担以后则会成为二分之一。

你不需要用对高端人士的咄咄逼人来表现你的平等,也不必对一个所谓的平常人或者是小人物展示居高临下的关心和怜悯,因为在你心中他们就是平等的。⊙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主持人: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会学习实践部主办的第十四届“读书节”。“读书节”请来的嘉宾一般都是重量级的,今天这位更是如此。下面有请杨澜女士。您好像是第一次到大学里来参加读书节吧?

杨澜:嗯,的确是这样。

主持人:一般都是杨澜老师访谈别人,今天换下角色,由我来访问您。先问您个问题,转眼间《杨澜访谈录》已经陪伴我们走过十年的历程了。回顾这十年,您有没有统计过自己到底采访过多少位嘉宾呢?

杨澜: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会人头,其实是这样的:《杨澜访谈录》的前身是《杨澜工作室》,那是我1998年1月份在凤凰卫视开办的,算是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第一个高端访问节目,所以没有间断地播出近十三年了。你刚才说的“十年”是从2001年开始,当时《杨澜工作室》刚刚更名为《杨澜访谈录》。如果从1998年算起,那么这近十三年以来,我应该采访了超过600位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

主持人:从第一期节目到现在,您和600多位嘉宾打过交道,相信对您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精神财富。很多人看过整理出版的《杨澜访谈录》这本书后,都会提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成功,一个是幸福,您是怎样诠释这两个词语的?

杨澜:其实我在这本书里写了,我最初做访谈录是受当时香港电视台做的《杰出华人》系列纪录片的影响,最初就是想去寻找世界上最成功最杰出的人,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所以我常问的问题都是关于成功的。

对于成功的理解,我在思想上有一个转换的过程,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1999年我在普林斯顿大学采访当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崔琦教授。崔教授出生在一个很淳朴的河南农民家庭,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的父母都在五十年代末的大饥荒中失去了生命,这个故事很长。做节目的时候我问崔教授,如果当年你那个不识字的母亲不坚持让你出来读书的话,今天的崔琦将会怎样?我当时以为他会说类似于“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很重要”之类的话,但是他没有。他说:“你知道吗?如果我今天还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我还在我们村,还在河南,也许我的父母就不会饿死了,我觉得对我来说这比获得诺贝尔奖更为重要。”我听到这话后非常震撼,觉得自己有一种渺小感,因为我还在想用知识给我们带来点好处。我们整个群体追求的成功都是想通过某种途径给自己带来一些好处。就像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求学道路上会这样说:你要好好学习,这样才能考上一个好中学,才能上一个好大学,才能找一份好工作,才能够出人头地。却从没有人来给大家传递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我们人生中一些更重要的情感关系,似乎都被放在次一等的地方,所以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太过狭隘。

如果你能找到自己、成为自己、过你想要过的生活,我觉得那就是成功。成长比成功更为重要,因为成功的定义往往在于别人,而成长的定义是可以自己来掌控的。这也是我从很多采访当中慢慢积累而来的。张海迪在八十年代已经是中国无数青年的偶像了,但是在采访她的过程当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在那个年代留着披肩卷长发,这种发型是不太符合当时对于模范人物的界定的。所以有一位有相当级别的干部送给她一个发卡,说你把头发别上,要梳一个刘胡兰似的发型。这种压力很大的,你可以想象一个年轻的女孩子,突然就成为了全国青年学习的偶像,你们家的命运从此都改变了,你难道不能改变一下发型吗?在这个采访中,有个瞬间特别感动我,她说她的确把头发夹起来了,有人推着她的轮椅上了人民大会堂的台阶,推开了一重一重的大门,当最后一重大门马上就要打开、光线要漏出来的时候,她下意识地把这个发卡给拿掉了。她说我干吗要去做别人,我就要做我自己,我喜欢这样,我喜欢有美丽的披肩发,烫着大大的波浪。我觉得那一刻是她最了不起的时刻。

我们整个时代对于成功的这种执著、痴迷和近乎着魔的状态,是不是能够在一个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上重新定义一下?那就是获得心灵的成长、过你想要的生活、按你想要的人生的样子去做真正的自己。

主持人:谈到成功,都要讨论付出,您觉得成功和付出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杨澜:也有很多人经常问我,出差、做栏目、管理公司事务,还有很多社会事务和慈善公益事务需要做,不累吗?我觉得这要看自己如何理解。如果你真的因为成功跟上帝做了一个交易,这个交易是说我愿意付出,也许有一天你会得到所谓的成功。但是回头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享受了这个过程呢?对于我来说,有这份精力,有这个体力、热情和兴趣去做,是因为我在做我喜欢的事情,做这件事本身已经给了我很大的回报。我去采访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是付出,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能从采访对象身上吸收正能量,所以我要去。比如前两天刚刚做了严歌苓的采访,我觉得非常棒,然后就赶快把她的小说看了一遍,真的从中得到很多的乐趣。工作不仅仅是一种付出,我把它看做是吸收的过程,所以就没有那么累。⊙ 幸福是一种能力

主持人:谈完了“成功”,我们再谈谈第二个关键词:幸福。杨澜老师最近的一条微博在秀幸福哦!您这条微博是这样写的:哎,吴征先生减掉了44斤,可是我那儿贴膘贴了4斤。

杨澜:啊,原来我是在秀幸福呀!

主持人:因为您平时在微博中总是跟大家交流一些您参加的重要活动或者采访,难得见您提到家庭和自己先生。

杨澜:是的,我深深为他骄傲,我觉得一年减44斤这事儿是一般人都做不到的,所以我很佩服他。

主持人:我还看到跟帖的人向吴先生请教减肥的秘方。

杨澜:是的,他不吃主食,经常走路,少喝酒,还偷偷贴什么油膏。总之我觉得减肥需要一定的毅力。不过要是提到幸福这事儿,我觉得这是没有可比性的。就像你爱吃油条我爱喝豆浆,这没法交换,所以我们也不可能去模仿或者复制别人的生活。我提出了一个“幸福力”的概念,我认为获得幸福是一种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红楼梦》中,我觉得史湘云是比较有幸福力的,她不住在大观园里,但是来大观园时她并不把自己当外人,看到花儿开了就高兴,喝醉了就在里边睡着了,多有幸福感!相比来说,林妹妹的幸福力就差一点,她就住在大观园里,还老觉得寄人篱下,看到花开了她还没高兴就哭了,为什么呢?花还得落呀!所以我觉得幸福是一个你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的心态的问题。幸福是一种能力,是要一直寻找的。

主持人:我觉得幸福有大幸福和小幸福,微博上很多人喜欢晒恩恩爱爱的那种幸福,那是小幸福;还有一种幸福是获得很多社会认同。您是怎么看的呢?

杨澜:我觉得幸福没有大小之分,其实幸福就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喜乐。有一位心理学家跟我说,我们不幸福通常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后悔过去;第二是焦虑未来;第三是比较现在。你为过去做过的事儿后悔,为没有发生的事儿不安,现在还老和别人比,这通常就是不幸福的来源。而当你想做的事儿,你能做的事儿,和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儿是同一件事儿时,你就会感到幸福了。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幸福是没有可比性的。

主持人:这个我深有体会,因为今天要主持这个活动,昨天我就有点焦虑,我就跟我同学打电话说,我说明天采访杨澜,我压力很大,你说我问点什么问题好呢。然后我同学说,这要看杨澜关心什么问题啊,比如幸福,咱们学校女生多,你就让她谈谈对女生幸福的指向和指导。

杨澜:我觉得你这个前提有点可怕,这个可怕就在于男人不需要幸福吗?可是如果你去问男人,幸福和成功哪个重要,会有很多人说成功重要,点头的男士都这样认为是吧?为什么说女人觉得幸福重要,因为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就是要幸福的,可能我们女性与这种天然的属性更接近。还有一个问题,我以前提过,我几乎每次接受采访的时候都会被问你是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这个问题很公平,但它的前提很不公平。因为人们从来不问男人这个问题,你们应该问马云、问潘石屹、问任志强,问这些你们认为成功的男人是怎么平衡事业和家庭的,问他们是如何做丈夫和父亲的,我觉得这种问题特别好。

主持人:我觉得还有一种幸福就是帮助别人,比如说慈善事业。

杨澜:我觉得那是分享幸福。有两类人特别容易得到幸福,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第一类是特别有创造力的人,所以我觉得做传媒是一个非常幸福的职业,因为你一直在做创造性的工作,而有创造性快乐的人,他的快乐是比较持久的;还有一类人,就是有亲密的家人、伙伴、社交圈子的人,这类人比较能够解脱自己内心的苦恼,善于和别人分享,快乐分享之后会成为两倍,痛苦分担以后就会成为二分之一。所以这两类人都比较容易得到快乐和幸福。

主持人:既然说到成功和幸福,就不能绕开“人生”这个大命题。有一种说法:一天有24个小时,8个小时工作,8个小时睡觉,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的差别就在于剩下8个小时怎么利用。您总是以沉稳、休闲、轻松的面貌示人,对于您每天的时间安排,我其实特别好奇。

杨澜:我比较同意这一点,人和人之间没有想象的差别那么大,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在8小时之外。我觉得原因有二:第一,你真的充满热情地去做8小时之内的事情,把它当做创造性的工作,你的效率就会很高,这是很重要的。我讲一个故事,大家可能也听说过。说三个人在砌墙,有人过来问你在干吗呀?第一个人说:“累死我了,砌这个墙一小时十美元,要不是家长和孩子在家等着吃饭,我就不干这活!”第二个人说:“嘿,你看我砌的这墙怎么样啊?我爸爸就是泥瓦匠,我也是,看我这墙砌得挺好的吧?”第三个人说:“你难道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吗?我在修方圆五英里之内最雄伟的教堂啊!”这三个人都在做同样的事,他们都在挣每小时十美元的这份工资,但是他们对自己工作的认知程度是完全不同的。第一个人是把工作当成手段,第二个人是享受这份工作,但是他并没有远大的眼界,而第三个人他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一个更伟大的事业的一部分。虽然他们都在做同样的工作,但是5年以后、10年以后,他们会看到人生不同的风景。所以我觉得你怎么看待自己、看待自己所做的事情比你在做什么更重要。⊙ “当你不能说真话时,最起码别说假话”

主持人:刚才在观众入场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收集了一些小纸条,这上面写的都是大家想问杨澜老师的问题。我从中挑出几个问题和杨澜老师交流。比如这位同学想问您,当您面对采访对象时,如何能够做到平等交流,既避免对高端人物的仰视,也避免对小人物的俯视?

杨澜:在面对一个小人物和面对一个高端人物时,我怎么能做到一视同仁?问这个问题说明你还是觉得他们是有尊卑之分的,只要你没有这种尊卑之分就好了。面对一个人,这个人也许权力大点,也许创造了一段历史,但是他也是一个人,所以我觉得前提恰恰应该是你心中完全没有这种尊卑之分,你也就不用故作姿态。你不需要用对高端人士的咄咄逼人来表现你的平等,也不必对一个所谓的平常人或者是小人物展示居高临下的关心和怜悯,因为在你心中他们就是平等的。

主持人:下面这个问题: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传媒人,最需要坚守的是什么?

杨澜:我觉得最需要坚守的就是当你不能说真话的时候,起码你别说假话;当你已经不得不说假话的时候,别说得那么理直气壮。首先我们得承认我们都生活在局限当中,将来大家都要进入各种传媒机构,有些机构可能要服从广告商的各种需求,有些机构可能要服从更高级领导的各种需求。也许在你刚刚进入工作单位的时候你还没有权利拒绝什么,不一定能完成你想做的所有报道,但是我觉得你应该心中有数——知道你不能说你真正想说的话。记得12年前,我在美国采访CBS的老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先生,大家都知道他的一些经典的报道,比如越战、阿波罗登月、肯尼迪遇刺等等。当时我问,您在一个还没有网络,通讯也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可以预见到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来临,一个记者的价值究竟在什么地方吗?他说,当所有信息都把你淹没的时候,你就像置身在一个黑暗当中,这时候只有隧道内那一方射过来的光亮才会引导你继续往前,这个光亮就是追求真理和追求真相。我觉得他说的这些很对。

主持人:下面这个问题来自《杨澜访谈录》的忠实观众:节目走过了11年,如果10年后还在做一对一访谈,是非常了不起的,是什么支撑您坚守这种高端人物访谈的?

杨澜: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问电视台:是什么让你们还能允许杨澜继续做下去呢?对于我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坚守,没有显得这么艰苦卓绝、这么悲壮,因为我的确是在享受每一次的制作过程。当然也有痛苦,但是更大的是一种享受。做这种相对有深度的访谈节目,你会发现每一点积累,都会是你的一笔财富,而且是很难被剥夺的。这并不需要某种特别强的毅力,而是你真的喜欢。在被各种各样的指令和各种各样的数据左右的今天,中国电视行业内能够允许这一类节目继续生存下去,我已经非常感谢电视台和观众了。

主持人:下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您曾说过,不做中国的奥普拉,而是做中国的杨澜,那么再接下来的10年,您打算在实践中怎么做到“中国的杨澜”?因为在很多文章中,都会把您和奥普拉比较。

杨澜:关键是我没想成为她呀!我就一直想做我自己,所以没有那种宏大的计划。其实我觉得我怎么做我自己,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比如说我刚开始做高端访谈节目的时候,是政治、经济、文化、体育、艺术不分类地放在一起做。后来,类似的访谈节目越来越多,大家有了更专业的细分,有做情感类的,有做经济类的,有做政治类的,有做娱乐圈的……我们曾经探讨过很多次,《杨澜访谈录》现在要做什么,要不要做其中一种?经过了很多周折,后来发现我们的特长是做各种人的内在价值,而这种价值观的探讨不局限于这个人表面的职业。我们在一个人和他的精神价值、他与这个时代的呼应上找到了一种跨越了表面行业分割的一种精神内涵,这也成为了我们节目进行下去的一个动力。精彩答问

观众:老师我是新闻系的,我看过您的书,您的每一张照片都特别精神,我知道您说要享受工作这个事情,但是问题是再怎么享受也会累的,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杨澜:其实这是一个创造性的习惯,好多人在刚刚做记者的时候,遇见导演、演员,都会问“你的灵感从哪来啊”,这肯定不会是上帝给你你就会有的。我认为人是有习惯的,当你每次去重复一个习惯的时候,就会让自己的头脑和身体进入某种准备中。比如梅兰芳唱戏,他早晨起来练声,中午就吃一顿很清淡的饭菜,然后坐在那默戏,在脑子里边过戏的戏词、唱腔。他在默戏,他仅仅穿上服装,仅仅把这茶壶递过来喝上一口,这已经变成了一种程序,这些程序保证他那天晚上能够光彩夺目地出现在舞台上。并不是说因为那一天他精神最好,所以他表现得很好,而是他经过了这一套程序,他就一定带着某种特定的状态出现在特定的地方。很多人都觉得从事艺术工作或者创意工作的人是靠灵感,不对!是你在铸造灵感,是你在通过自己的这些工作,或者说习惯,不断地在培养灵感汇集的时间。你不能保证每次都是最好的状态,也并不能保证每天都有灵感,但是这个工作的流程能把你带上自己的特定状态,能够保持时刻都在工作状态。讲座时间:2011年12月28日编辑:黄蓉校对:王瑛楠

白岩松:做中国正方向的推动者

【嘉宾简介】

白岩松,1968年生人。这位蒙古族汉子,戏称自己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足球专业”。他的《东方时空》《新闻1+1》等节目,是中国社会的听诊器;他富有社会责任感以及严谨敏锐的职业素养,为传媒学子树立标杆。作为1989年毕业的大师哥,白岩松在二十四年后重回母校,鼓励即将毕业的晚辈们,“做中国正方向的推动者”。【微语录】

不要用畏惧去看待未来,要用好奇去看待未来。

现实非常平淡,务实了,才可能慢慢地靠近梦想。

敢于去赢,但是也敢于去有尊严和体面地输。

趁年轻赶紧去试着输,岁数大了,机会就不多了。

不要去看别人,让你成为车厢后面推动中国向正前方向好的未来去前进的那股力量。我从来没有参加过母校的毕业典礼,当然也从来没有机会穿过各位穿的如此漂亮的服装。我今天早早就来了,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最美丽的景致——留影的、大家相拥相伴的……可是换一个角度突然感觉很奇怪。来的路上,我在听一首老歌,这首老歌有一句歌词:“泪落在胸口像一场雨。”我记得有一个诗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次告别,都是一次微型的死亡。”我想是的。人生中具有如此仪式感的事不多。而这一次告别,将来会让你如此难忘。也许你们还意识不到,结束的这四年大学生涯是什么。我已经离开这所学校整整二十四年了,是我大学时光的六倍。走得越远越清晰,原来我以为这四年不过是我的大学生涯,到现在我才清楚,这分明是我的另一个故乡啊!故乡就是你年少的时候天天想离开,而年岁大了之后天天想回去的地方。不管你曾经在故乡有怎样的抱怨,有怎样的不顺畅,或者怎样难忘的记忆,一切都会被时间慢慢地冲刷掉,剩下的都是最美好的回忆。所以,你们真心地应该在接下来要离开校园的这不多的时间里头,去触摸将来注定会在你们记忆当中永远无法忘记的故乡的每一寸肌肤。

接下来,作为一个师哥,应该给大家说几句临别的赠言了。其实我想说的不是临别的赠言,而是欢迎的话语。也许离开校园二十四年后,我可以代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今天……恕我还是用“广院”吧,今天广院交给社会一群你们,未来社会将还给广院怎样的一群人呢?该对你们说怎样的欢迎语呢?我觉得第一个要说的是,“永远对未来抱有好奇,而不是畏惧”,希望这能成为你们一生的箴言。人都希望有一种安全感,在每一次变动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忐忑,觉得前途未卜。但是,永远要用好奇之心去看待未来。我今天依然如此。不管经历怎样的波折,我依然好奇:五年后、十年后的中国会怎样,我们会怎样,身边的朋友会怎样?我的很多梦想会实现吗?不要用畏惧去看待未来,要用好奇去看待未来。

第二点,有梦,但是绝不梦游,务实地去圆梦。有梦当然很好,必须要有梦。但是,不要被梦冲昏了头脑,最后去梦游,那么好多事情就难以做到。现实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残酷,有更多的波折挑战。另外,现实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绝不像大家想象的,充满着玫瑰色的梦,或者理想,或者都是浪漫的东西。我不得不坦诚地告诉各位,现实非常平淡。你做好了离开校园,去面对平淡的准备了吗?生活中,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时光全是平淡的。即便恋人间也不会是天天送玫瑰花的,因为当他/她是你的老公或者妻子之后,你会说:“不用天天送了,太浪费钱。”即便是工作或者说事业,每天绝大多数的时间应对的也都是平淡的琐碎的事情。一个能接受平淡,并且把平淡变得不平淡的人,才可能让自己的人生不太平淡。但是你首先要去接受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平淡的事实。务实了,才可能慢慢地靠近梦想。

第三句话,我要把我去年在奥运会上的一个感受,跟小弟弟小妹妹们——因为二十四年了,可以说“小弟弟小妹妹们”——来分享。什么呢?敢于去赢,但是也敢于去有尊严和体面地输。这个社会上有一个非常糟糕的现实——一切都要成功,一切都要赢。不对啊,还有一种赢,叫有体面和尊严地输,尤其在年轻的时候。去年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的主旨是“激励一代人”。当奥运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有记者问伦敦奥组委的人,体育是如何激励一代人的,我们要从中学到什么?伦敦奥组委的人回答是:体育会教会每一个孩子,如何去赢,同时,如何有尊严并体面地输。所以最近我一直想传递一种观点,在当下的中国,有一种成功,叫体面和有尊严地输。大家不知道,在我的广院毕业留言册上,清晰地记录下了好几页我的同学给我的留言,指的是我在广院几次漂亮的输。我是一个跑百米和跳远的,当时我是广院最快的一两个人之一。但是有一次,班级人手不够,要参加学校的4×400米接力,结果我们系——我是新闻系的——第一棒,就被人家落到了最后一名。400米是最难跑的,我是一个从来没有跑过400米的人,我是第二棒。接到第二棒之后,我以百米的速度跑完了这400米,由最后一名跑到了正数第三,但是最后还是没有得冠军。也许很多人认为,哦,你们没赢,但是我的同学给我的留言是:“那瞬间,扶住快要吐血的你,我的心中感受,你是我们班的英雄。”我永远忘不了,因为这次没有赢的经历,却被别人当成英雄。人生中有很多的输,会让你特别体面和有尊严。我希望从这一代人开始,中国越来越接受,成功还有另外的概念,那就是,体面和有尊严地输。趁年轻赶紧去试着输,岁数大了,机会就不多了。

第四句话,接刚才袁军副校长的话,这是冯友兰先生总结的,说: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学问、事功、道德,即古人所谓立言、立功、立德。但是我必须告诉各位,成功不一定,它需要很多外在的环境。比如说,立言,就需要天赋;而立功,也就是我们今天指的事业有成,需要机缘巧合。我就是运气地赶上了九三年的《东方时空》,其实跟我一样的人有很多很多,但是我要承认这种运气。只有一种成功,被中国人认为是巨大的,而且没有门槛,那就是立德。但是最简单的立德却又最难,因为它需要你每天简简单单地坚持。它太难了,但却是中国最高的成功境界,那就是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不管社会如何现代化,请注意,你只要做一个大写的“人”,你得到的会非常多。就如《道德经》上的那五个字——“无私为大私”,当你真正无私之后,你得到的是最多的。

最后一句话,我希望各位激活生命,让自己的人生漂亮,成为中国正方向的最大的推动者。不要总是去谈成功,去谈事业等等。我希望我的弟弟妹妹们,在未来的生涯当中,做有用的事情的同时,也多做一点无用的事——看看太阳是怎么落山的,看看春天的花是怎么悄悄绽放的,去听听莫扎特、巴赫的音乐是怎样美的……我很高兴毕业了二十四年,今天下午依然要去踢我每周两场的高强度的对抗性足球比赛。我越来越爱喝茶,依然狂热地喜欢着音乐。读到好的小说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不如意就会慢慢地消失。如果没有这些仿佛无用的事情,怎么可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精彩?所以,一生,总有一些事情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做人和让生命变得更漂亮。

最后,当然要说一句话啦,要让你自己成为中国正方向的推动者。中国这趟列车,有的人从后向前推,我希望是我们;有的人从前面拦着,不让它走;还有人从侧面推;最可气的是,居然还有很多人,不管你从哪面推,他都坐在车顶上去享受。不要去看别人,让你成为车厢后面推动中国向正前方向好的未来去前进的那股力量。

最后,拿什么做结尾呢?珍惜眼前的这一切吧!现在大家可能还意识不到,终究,在大家拼搏,然后成立家庭,然后事业有成的过程中,有一天你静下来了,然后突然发现,好多年前听过的歌,模糊了又重新清晰起来。从来不会有哪首歌,像很多年之后你再听起来那样,让你浑身起鸡皮疙瘩,然后热泪盈眶,那可能就是“校园里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你们会怎么唱呢?一,二,三!(全场齐唱:“校园里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早晨你披着彩霞,傍晚你吻着夕阳……”)这是我们的“国歌”,我们懂的。很多年后,你会在歌声里,记住这一个上午。

谢谢各位!讲座时间:2013年6月26日编辑:刘亦凡校对:刘亦凡

赵忠祥:心怀好奇,一路前行

【嘉宾简介】

赵忠祥,1942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他在中央电视台工作四十余年,所主持的《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退休之后的他,在惊讶和质疑中,选择加盟娱乐节目,以全新的主持风格面对观众。“我只是仍然怀着童心,一种人类普遍的好奇之心,这样一步步地走下去。”【微语录】

现在娱乐节目比比皆是的现象,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娱乐的内容是否文明,是否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你一定要知道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东西就是未知的最新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只能来自于新闻,因此新闻永远是我们最最应该关注的一个东西。

苏洵讲过“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作为新闻工作者,你要修炼到这样的程度。

我能力有限,应该说有的时候是“非不为也,乃不能也”,这个时候就不要自怨自艾,而是应该想怎么能够“活到老学到老”,怎么做好自己的工作。⊙ 从《动物世界》到《舞林大会》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本次《引领者》的节目现场!今天我们请来了赵忠祥老师和大家交流,欢迎赵老师!

赵忠祥:各位同学,晚上好!看到这么多人济济一堂想听我说几句话,我受到很大的鼓舞,同时也有很大的压力。面对你们,我怀着一种敬畏之心,因为再过若干年,你们就是广播电视行业的引领者、中坚力量,而且你们这一代,一定会创造出非常辉煌的业绩,因此我对你们将来的成绩给予很大的期盼,同时,我也向你们的未来致敬。

主持人:赵老师,我们这一代都是听您的声音长大的,尤其是《动物世界》,那是我们非常非常珍贵的回忆。请问您当时是怎样与这个栏目结缘的?

赵忠祥:1980年12月31号,中央电视台引进了一档节目叫《珍妮和黑猩猩》,那时候还不叫《动物世界》。我当时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播音员,领导就发给我一个稿子叫我去念解说词。他们为什么找我?我没有给领导送礼,也没打电话套磁,是因为那个时候谁也不愿意念那么厚的稿子,并且那稿子还是手写体,歪歪扭扭,字体不一,正草篆隶都有,如果要念一上午,还真挺受罪的。但是我不挑剔,因此他们就愿意找我,并且我念得快,我能在一上午把这一集都弄完了。这样我就跟这档节目结缘了,但我必须要说人的力量、运气和智慧三者之间,运气永远是第一位的。同学们你们就等运气吧,力量也要去找到,智慧也要去磨炼,但是没有运气是不行的。《动物世界》开播的时候,我30多岁,正好是壮年时期,并且当时恰逢改革开放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片子,趁着我有为时期,让我有为的时代来临了,所以我碰上这么一个节目,这就叫运气。我碰上它了,我就一直念着它,时间长了就对它也有感情了,我逐渐看到这档节目的美,看到它的魅力,看到它的迷人之处,这是“先结婚后恋爱”。我对《动物世界》朝思暮想,所以现在节目组的人说这周有一集节目想请您配音,我都不敢说二话。我统计了一下,到现在为止,我大概配过2500集,解说词应该在1500万字左右。

主持人:其中有没有印象很深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赵忠祥:印象深的故事有两个。第一个,在为《动物世界》配音大概两年以后,我收到了一封信,是个农民写的,他很直率地说:“赵忠祥,保护野生动物是国外的皇家有钱人公子哥他们的玩意,咱们现在还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一个国家,您能不能今后多给我们讲一些关于养猪养鸭的事儿?这《动物世界》当然可以有,但是以后量少一点。”这话让我感到很无奈,但并没有动摇我的决心,我当时就想我是一个电视人,分配给我的工作我必须好好地把它完成,这是第一个故事。我相信这个哥们儿现在可能不这么想了,估计也没有这个要求了,因为以后我们也没有接到这样的要求。

第二个故事让我很感动,也发生在农民身上。1995年,我们刚开始做《人与自然》的时候,通县的一个中学老师在夜里打电话给我,他很激动地说:“我有一个学生,他捡了一只秃鹫,现在在家里养着,伤也养好了,他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了。您不是一直播《动物世界》么,您应该知道怎么办,他们就委托我来找您来了。”但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办,我就是个播音员而已,并且我很怀疑一个农村的孩子怎么知道他捡的鸟是秃鹫呢?于是我说这事我先答应下来,替你想想办法。当时正好有个林业局的摄影队在我们组学习,我找到其中一个女孩,给她地址,让她带着机器去拍素材。等她把素材拍好拿回来后,我们发现,那还真是一只秃鹫,于是我们就把这事儿告诉了北京林业局的局长,他也很感动。我们节目组就去采访了那个农村教师,到他家的时候,我们发现,他用铁丝把秃鹫拴在院子里。当时很多人劝他把秃鹫宰了或者卖了,他都没理睬。他说,我从《动物世界》里看到秃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们应该保护。为了喂秃鹫,他就去抓新鲜的耗子,逮不着耗子的时候就去杀家里的鸡,其实当时对他们家讲,买一次肉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后来我们找国家林业局把秃鹫放生了,放生那天我没去,去的记者回来跟我描述,那位农民老兄两口子哭得跟泪人似的,而那秃鹫坐在吉普车后面,斜着眼看村里人,也有点依依惜别的意思。

所以说,做了那么多年《动物世界》,我对节目是有感情的,同时这么多热爱动物的人们的感人事迹也时时刻刻温暖着我,这都让我觉得这一生遇到一个这样的节目是我的荣幸。

主持人:《动物世界》代表了赵老师的主持风格。您后来选择去主持《舞林大会》,让大家非常吃惊。从《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转到《舞林大会》,跨度很大,基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节目形式,您当时是怎么权衡的?

赵忠祥:我理解你这个问题的意思。当我在《舞林大会》上出现的时候,也料到会有这种意见。其实,在此之前我基本不看娱乐节目,也确实不知道娱乐节目为何物,因为央视基本没有。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收到上海文广集团田明的邀请,他亲自飞到北京5次,请我吃饭,邀请我去主持《舞林大会》。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认为我主持这个节目比较合适,不过我是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的主任,我们每次在上海搞国际论坛,都是文广集团解囊,这次人家来求我,我要是再不去,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我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过程中,扭扭捏捏地走到了台上。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不管处于什么年龄阶段,既然接了这件事就要好好做。但一开始我确实很难适应娱乐节目。央视是正规军团,是国家队,我们有严格的训练和严格的台本。在主持央视节目的过程中,我说完了倪萍说,倪萍说完了杨澜说,最后我再说,谁都不能“洒水”,也不能“漏汤”,我们就是这么训练出来的。而吴宗宪的训练方式是在台上随心所欲,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娱乐节目没台本,所以我做得很吃力。我一共做了26场,一般下了飞机就直奔演出场所,化好妆了以后就提着话筒上台了,也没给我词,我也不知道台上会怎么样。但作为一个主持人,不管外界怎么想,既然人家召唤我了,我就不能掉链子,我还得去。所以今后我还会做什么节目现在还不可知,我只是仍然怀着一种童心,仍然怀着一种探究、一种好奇,人类普遍的一种好奇之心,这样一步步地走下去。⊙ 娱乐节目:最重要的是人文关怀

主持人:老师您刚才也和我们分享了自己主持娱乐节目的经历,那您看现今各大电视台泛滥的娱乐节目,会如何评价?

赵忠祥:这个问题很尖锐,我对广电总局的文件不太了解,只谈点个人的想法,仅供你们参考。

第一,我十分赞赏“限娱令”这样的举措,就是不能够使我们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变成一种很嘻哈、很娱乐、很搞笑甚至很搞怪的形态,这是我所持有的一个基本态度。第二,我个人认为娱乐节目的引进,娱乐元素的添加,是一个未来的趋势。在一个和平年代,在一个大家相对衣食无忧的时代,我们也面临着种种压力,我们希望能够有点赏心悦目的美好事物来愉悦自己。我们需要乐观,我们需要快乐,而乐观和快乐往往能够在娱乐节目中找到。现在娱乐节目泛滥,比比皆是,但这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娱乐的内容是否文明,是否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如果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最重要的不是限制,而是应该让我们所有的创造团队和参与节目的人能够很自觉地从低级走向高级,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低俗走向高雅。

主持人:赵老师,谈到国内省台的娱乐节目、综艺节目存在大篇幅擅自越行的现象,很多称之为借鉴,观众却有种抄袭的感觉,那么我们对“借鉴”这个词的尺度该如何把握?是不是说我们就真的太缺乏创意了呢?

赵忠祥:创意永远是新鲜的元素。我们国家现在在制造领域绝对是一个大国,是世界的一个大型加工基地,因为很多人利用了我们的廉价劳动力和就地取材的原料,但我们缺乏原创。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大家都应该有一种自信,不要自嘲或者自卑。我完全同意你刚才所说的,我们有一些娱乐节目实际上是在“克隆”。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同样的一个节目形式引进来以后,根据我们的国情、社情民意,根据我们的能力和技术条件,通过团队的合作和讨论,对它做一些修改。别抄得那么明显,抄得那么明显就不好了,就会弄得大家都很不好意思。

主持人:的确,近年来中国电视颠覆得如火如荼,但同样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很多观众都选择收看娱乐节目而忽略了我们播报类、调查类的社会节目。对此您认为中国电视是不是应该从这种沸腾的氛围中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身?

赵忠祥:这是一个现象,这是这个时期的社会存在,你必须要承认这个存在,达尔文告诉我们“适者生存”,我们作为电视工作者就必须适应这样一个形势,如果我们某个主持人想振臂一呼来改造这个世界,来让世界都服从我们,那就非常可乐了。我们有些节目是在帮闲,大家是闲着没事了,总得消磨点时间。现在什么事也没有,风平浪静,闲着也没事,然后这些节目就应运而生,只要你爱看我觉得它无伤大雅,我们应该向这些节目致敬。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一旦发生了一些事情,我们这个地球上不管国内还是国外,注意力一定都集中在新闻栏目上。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东西就是未知的最新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只能来自于新闻,因此新闻永远是我们最最应该关注的东西。

主持人:其实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近几年,“打狗血”成为中国新闻播报的一种主流。比如在进行灾难报道的时候,中国的媒体倾向于用一种非常感人的方式来向我们传达信息。但是日本与此不同,他们好像更侧重历史性和专业性,您认为他们的这种方式值不值得我们借鉴?

赵忠祥:我从来不在历史形态上欣赏日本,真的,这是一种民族感情。我诞生于1942年,抗日战争的烽火当中我呱呱坠地,我是在苦战当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在你说的这个问题上,两个国家确实有可以互相切磋的地方,我们不妨拿汶川地震来说。刚才有一个同学说我们报道灾难是以领导人为中心,其实我们不是因为他是温家宝我们去拍他,而是温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发生险情的最严重的一个地点,由他去部署抗震救灾的这样一种工作,那我们不从这拍,我们从哪儿拍呢?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的,这是理所当然的,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的领导人在第一时间到了事发最严重的现场,而且当时温总理声泪俱下。如果你经历过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很多灾难,你一定会在这样一种灾难面前产生非常大的悲哀感,不是一种悲情,而是一种悲悯,悲天悯人。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不从这样一个主要的线索去展开,是失职的。我们和日本去对比,好像这是我们的缺点,不,我认为这是优点。当然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有时候过于感情化,可能在情感上过分渲染。但是,在那样的过程当中,他们能在那里坚守,坚守那么多天,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

历史上的中国人是一盘散沙,而现在我们有一种凝聚力,一种组织性、纪律性,我们国家真的在大灾大难面前彰显了人性的光辉。我看到了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同时也看到了抗震救灾当中非常感人的故事。因此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大灾难当中,我们确实应该要求我们的新闻报道既要照顾方方面面、非常准确,又要做到有条不紊,但要使人们感同身受,能够得到一些教育,得到一些启迪,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当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在第一线用自己的语言向我们的受众来传达信息的时候,我非常希望他们是坚强的,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但是人心是肉长的,有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些个人的悲伤。于是乎,我想到了一点,苏洵讲过“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作为新闻工作者,你要修炼到这样的程度。但是我们很难要求年轻一代的主持人和播音员现在做到这一点,如果他们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洗礼,没有经历过生死存亡的冲击,你很难让他们成熟起来。他们现在已经很棒了,但是我期待他们会更棒。美国“二战”期间,所有没有到过前线的记者都觉得好像无地自容。美国有海外战争的时候,很多新闻记者都要求到前线去,去弥补他们曾经缺失的那一课。我们的记者也是这样,以吃苦受累为自己的一个宗旨,用苦、用累、用灾难、用他们内心的这样一种磨炼来打造自己更坚强的、钢铁一样的灵魂。⊙ 君子和而不同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人都把进电视台工作当成一种理想,作为一位资深的电视人,您能不能简要跟我们谈谈电视栏目的未来发展以及对相关人员才能的具体要求?

赵忠祥: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电视栏目未来会如何发展。我们有的媒体人会对未来有很多的思考,有他们的一种蓝图,但是他们谈的未必是未来,只不过是他们想象当中的未来。未来到底是怎么样的,我确实没有一种非常明晰的看法。比如说电视作为千家万户知晓信息的重要渠道,我觉得它现在应该说发展得已经不错了,这个不错绝对不是说我们非常满足于现状,不是说观众都很满意。观众不满意永远是对的,观众永远没有满意的时候,你们做观众时,对我们这一代不是很满意,将来你们做到极致的时候,你们的后代对你们也会不满意的,这就是世界发展的规律——我们再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满足我们的消费者、我们的受众的需求。如果能够满足他们,我们也就不必要前进了。世界就是在大家的期待、不满、希望它更美好的过程当中才有动力,才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才能够有一种不竭前进的意志和进一步成功的可能性。

主持人:谢谢赵老师!老师刚才提到了未来的不确定性给予我们的跨越和幸福,其实我觉得一个人只要在才能上足够优秀,他一定能在未来找到合适的位置。比如赵老师,其实我们知道像老师一样拥有多重身份并且经验很丰富的主持人并不是很多,所以想请教老师,主持人如何能够做到全面发展?

赵忠祥:这个问题不是我所能回答的,因为如果我现在侃侃而谈那就说明我是一个已经做到的榜样,我教你们怎么做。但是现在这也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因为在这样一个信息大量涌现的时代,你怎么学习、怎么充实、怎么提高,而且你达到什么程度算满意,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讲其实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对我来讲,我可能比你们多吃了几碗饭,可能比你们多知道一点知识,但未必是这样。所以我听到这个问题以后不仅不能沾沾自喜,而且还有一些惶惑,希望你们超过我。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过来人的一些想法,希望你们具备三个要素:

第一,学而时习之。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你们在课外感知的一些知识,希望你们能够都把它记忆起来,可能短时期内对你们没有用,但是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每一件事都弥足珍贵。

第二,我希望你们走上了工作岗位以后,无论是在学习阶段,还是在实践阶段,哪怕是在你们已经很成功的阶段里,一定要具备职业的素质。什么是职业的素质?就是你的工作永远不会像最简单劳动或是体力劳动那样,比如我今天的工作做完了,就可以洗一洗,吃顿好的,第二天我再干。一个真正的职业主持人是不可以这样的,他在台上的那一瞬间只不过是他的一种释放,一种流露,而主持完毕之后,应该是他思索的开始。因此我希望你们像一个围棋棋手一样,会复盘。我希望我们做主持或者做新闻的人也有这样一种回忆的基本功,只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你才能够不断地进步,这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第三,就是你能够经常地把职业的素养运用在自己的思维过程当中。我们知道人类的思维是用语言,几乎很少用画面,因此实际上你在想一件事情,谋篇布局的时候,你一定是用语言来思考的。因此这个语言贯穿在你的生活当中,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行应该提高生活当中的一种素质、质量、形象以及专业性。把你们读的书、把你们看见的事当成一种宝贵的积累,把这种积累变成你自己的一种营养,然后把这种营养还原到你的生活当中,提高自己的素质。

主持人:其实个人的素质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并且传媒人的个人利益与新闻理想其实也是很难取得平衡的。老师您在这么多年的工作当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啊?

赵忠祥: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用最广义的一种理念来理解自己的人生或者理解人生中的职业就会知道,人是需要修炼的。从你呱呱坠地一直到你已经成熟,到达巅峰阶段,你都不可能做到理想当中的“随心所欲”,因为我们进入了一个文明社会。人是最成功的灵长类种群,所以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以后就最有规矩,这个规矩就是要限制我们的行为,就是不能由着你自己,不能你想干吗就干吗。

刘少奇曾经写过一本书叫《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其中说:“什么叫自觉?很简单,要克服自己的不愿意这叫自觉。”我读后一直想了很久很久,我觉得我每天都在克服自己很多的不愿意。因此,当你进入了职场以后,你一定要注意,最亲近的合作伙伴也未必在某一个问题上跟你持有相同的理念观点,你们一定会产生分歧,“君子和而不同”,不能因为不同,我们就为敌。但是让他完全接受我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只能够委屈自己,做出一些让步,但是也要争取一些权益,这个是我们和人相处的一个基本原则。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工作,其实很多时候是克服自己的不愿意去做的,不见得每一件事情我都是非常想去做,有时候也会感到“审美疲劳”。但在这个时候你还是要打起精神来,把自己的这份工作做好,这其实是职场人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自己临场的一种竞技状态充分地刺激起来,把它发挥出来,这样可以使你在职场当中做到你所能够达到的最好。

我说的可能有些抽象了,具体来讲,我也会有很多很多不如意和不满意的地方。尽管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工作,其实真正回过头来看,我自己很满意、观众也很满意的节目真的少之又少。我能力有限,应该说有的时候“非不为也,乃不能也”,这个时候就不要自怨自艾,而且应该想怎么能够“活到老学到老”,做好自己的工作。其实一直到现在,我仍然在思考我明天怎么把今天有的毛病摒弃掉,我明天怎么能够使下一个节目做得更精彩。谢谢大家!讲座时间:2011年9月27日编辑:张钰校对:王瑛楠

周润发:心平常,自非凡

【嘉宾简介】

周润发,1955年5月18日出生于香港南丫岛。他是《上海滩》里潇洒帅气的许文强,《喋血双雄》里身手矫健的小庄,《英雄本色》里严肃冷酷的小马哥,《卧虎藏龙》里儒雅脱俗的李慕白……塑造了形形色色人物的周润发,脱下戏服后,自称还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农民”。【微语录】

我演过很多不同的角色,就是过了很多不同的人生。

现在我虽然在这个行业做了大概有四十年,发现在繁华世界里头,最后真真实实喜爱的还是小时候那种生活。

年轻人,当他在年轻的时候呢,吃多一点苦头,老了以后就会轻松很多。你现在轻松很多,你老了的时候就吃苦很多。

人生不开心常八九,开心有一二,你为什么不享受一二,却常常八九呢?

编者按:2013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在中国传媒大学1500人报告厅录制周润发专场,发哥不时与同学们互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艰辛讨生活

撒贝宁今天这位嘉宾让我觉得莫名的亲切,因为在过去几十年里他所塑造的各种各样的角色,安放了我大部分的青春。接下来让我们用掌声有请今天的开讲嘉宾——周润发。在座的各位除了这部电视剧之外(现场放《上海滩》主题曲),可能在电影中看到的周润发的形象更多(现场响起了周润发饰演的小马哥的电影主题曲)。每当我听到这个音乐都能想到一个穿着黑色长风衣,戴着个大墨镜的形象(大屏幕播放《赌神2》片花)。这部电影里的形象就更清楚了,从一个加长轿车的后门钻出来一个人,头发梳得光光亮亮,这些形象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周润发:不过对于我来讲这是不太真实的。说实在的,当一个演员,我演过很多不同的角色,就是过了很多不同的人生,所以每一个人生我都留不住,因为要继续创造下一个角色,创造另外一个人生。

撒贝宁在您的心目中,让您选择一个最经典的角色,您会选择许文强吗?

周润发:许文强跟后期的小马哥差不多,也是披着风衣。不过他的学历挺高的,他是大学毕业然后到上海去讨饭吃,闯江湖。所以我感觉在黑社会,把有学问的人放进去,那个层次和档次是不一样的。这个戏因为有25集,他每一天每一天地慢慢使那个人物升华,但是小马哥只有一个半小时就完了,所以《上海滩》好看就是因为它能不断地把你带入到故事里面。

撒贝宁刚才发哥说的很有意思,他说许文强大学毕业在黑社会属于高学历,他一加入黑社会,立刻使这个黑社会组织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周润发:对。我本身学历不高。因为家里条件不好,高中还没毕业就出来干事,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孩子有机会考进大学是一种幸福。

撒贝宁您小的时候,刚才提到家境不是很好,大概在那个时代的香港属于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周润发:其实我出生在一个小岛,南丫岛,我可以说是个农民吧,当然不是赵本山那种。10岁以后,因为生活困难,妈妈就带我们去香港,到我的外婆家里住,她去当工人。因为我感觉妈妈的压力挺大的,后来我高中没毕业就出去干活了,我记得第一份工钱是200块钱,一个月200港币。就这样做了很多不同的小工,不同的行业。1973年看到报纸上说有一个无线电视台办训练班,刚刚好那个时候不需要高中毕业。我大概是勉强可以考到,念了一年后就跟电视台签合约,签了十多年。

撒贝宁等于在做电视这个行业之前您做了很多不同的职业,请问都是什么样的职业?

周润发:曾在一个摄影器材店里头当小工,卖照相机;有一年夏天去工厂打工,就是做小工;也去过邮政局当助手,搬邮件。农家出身的人,就是能吃苦,小时候在农村里面每天起来就干活,那个时候没有电,还是用油灯,晚上八点钟就睡了,电视也没有,收音机也没有,生活是很平淡的。现在我虽然在这个行业做了大概有四十年,发现在繁华世界里头,最后真真实实喜爱的还是小时候那种生活。

撒贝宁但是我觉得之前您打工的那些经历,可能为您日后当演员做了很多积累和准备。

周润发:有一份工作是在酒店当服务员,搬行李的,那个工作让我有机会接触很多人,不同的人种都有,我也习惯了这种工作。跟客人走到房间,放下行李,说“Thank you sir!Thank you!谢谢,谢谢您!”

撒贝宁哦,给小费是吧!

周润发:当然了,公司一个月给150块钱,所以要靠“Thank you,sir”挣钱。

撒贝宁那有没有不给的呢?

周润发:不给的,送行李的时候就给他扔下去。(笑)

撒贝宁所以就是很艰辛地讨生活?

周润发:讨生活,到现在为止。当时我跑进电视台里头也不是当明星,当艺人,为的也是讨工作。

撒贝宁所以对您来讲,一直到您那天跨进TVB去参加那个表演招考之前的生活,对您来说都是一种铺垫?

周润发:对。记得有一次我在英国拍《谍海风云》,跟着巩俐。有一天晚上,我跟我太太去一个韩国餐厅吃饭,突然间有一个小房间就来了一拨小孩,他们认得我是谁,他们是从香港过去的,我问他们说你们今天有派对吗?他们说是,我们有一个同学生日。他们一拨男男女女的,跟我合影以后呢就很高兴地唱歌啊、吃吃饭。同一个环境里,一个中国去的女孩子,也是同一所学校的,她在那边做什么呢?服务员,在打工。我感觉很感动,很感动,很感动!我就说香港的同学,跟内地去的同学,两个世界。虽然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空间,不过待遇不一样,他们的目标也不一样。

所以你不要以为你家境很富有,你应该去想想,那个富有你需要不需要。所以现在我感觉家长,特别是在中国,家里有一个小孩,特别疼他们,其实是错的。好像我香港的朋友,孩子去外面打工了,回来就说,哎呀老板对我不好,待遇也不好。他的父母跟他说,不要做了呗,我养你。这样就是在害孩子,对吧?

撒贝宁刚才周润发先生讲到的,同一个学校的孩子们,有的在开派对,是消费者;有的呢在端盘子,是打工者。年轻是一样的,财富也是一样的,只是形态不同。他们都很富有,那些开派对的孩子,他们的富有可能是兜里爸妈给的钱,但是这个端盘子的孩子,她的富有是她的经历,是她所经历的这些事。

周润发:对对对。所以我感觉年轻人,当他在年轻的时候呢,吃多一点苦头,老了以后就会轻松很多。你现在轻松很多,你老了的时候就吃苦很多。要倒过来想想,倒过来想想,真的。

撒贝宁其实您吃的苦不光是打工那些事儿,我还听说您去考TVB艺人培训班的时候只有一个老师觉得您是可塑之才,其他的都觉得您不行,当时差一点就落选了。

周润发:对!因为我不会跳也不会唱。

撒贝宁当时考的是什么呀?

周润发:给你一段对白,你要讲三分钟,然后有一个默剧,你要表演,还有你要唱一首歌。我当时大概唱了两句他就“叮叮叮”,“算了算了,不要唱了,太难听。”

撒贝宁一共几个评委?

周润发:一共有五个吧。

撒贝宁我想知道后来那四个评委他们有再见过你吗?

周润发:有有有。

撒贝宁你会不会特别骄傲地说(骄横状):“哼!看到没有,当年你们不要我,现在,我火了!”会有这种感觉吗?

周润发:你的戏太烂!(笑)我真的不会这样演。

撒贝宁不是,我只是夸张地这样表现一下。那当时您再看到这四位时什么表现?

周润发:后来我们在电视台也共事了十几年。就是这样,因为还是一个平常心。

撒贝宁你也不会怪他们?

周润发:没有没有没有,你要感谢老天爷给你这样一个机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