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13:59:02

点击下载

作者:乔刚,张乐敏,吴玮,宋丽珍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试读:

职业理想篇

第一单元 树立生活理想

第一章 大学的意义

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认识大学的意义是步入大学的第一课,也是树立生活理想、规划职业生涯的思想基础。在大学中,人的世界观不仅得以完善,而且得以定型和成熟;他的心智不仅得以更好地开发,而且得以整合和锤炼;他的理想不仅得以铸造,而且得以充实和升华;他的生活方式不仅得以进步,而且得以影响其气质性情。当明确了大学的意义,进而对大学的发展和使命,对进大学后应当做的事情,对当前大学生已经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差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大学新生就能主动去适应大学生活,融入大学文化,选择学习内容及相宜的学习方式,从而有助于为自己树立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有助于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节 现代大学的发展与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最初都是由教会兴办的,其最主要的目标并不是科学、艺术、职业技能、文学和知识发展本身,而是借助于文学和科学使受教育者育化性情、增益心智和培养道德。大学在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之后,其精神主旨主要有两个走向:一是旨在向那些希望自我完善的学生传授各门学科的相关知识;一是旨在进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研究。这两种精神走向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大学最重要的两个建设目标,大学也由此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数百年来,人们对大学精神本质的争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现代大学诞生于欧洲,但大学思想也萌动于中国。唐代韩愈在《师说》里就阐述道:“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将教学分为不同的层次阶段:学习字句和标点断句,这是初级层次阶段;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高级层次阶段。用现代教育观点来阐发,就是:儿童是学习字词句、标点等文化基础知识的;青少年应当在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上学会知识迁移,积聚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发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在中国,建立在前期学习基础上的下位知识的教学不断上移,小学承担了过多的中学知识教学任务,而中学则过多地承担了大学的知识教学任务,甚至一个人的知识教学起跑线已经设在了幼儿园。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知识教学任务的前倾,只是一种“多兵种的齐头并进”,并未使受教育者形成相宜的知识结构,因此在高中及其以后阶段也没有实现“解惑”这一学习目标。这种状况加剧了素质教育的危机,也进一步混淆了大学的意义。

对一个国家来说,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教育是我们的第一道国防线”的口号;1983年4月,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这样的“危言耸听”并非矫情造作,实在是说明教育的意义对国家来说,无论怎样高估都不过分。对一个人来说,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受教育程度的竞争,而大学本科教育往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国家需要怎样的大学教育,个人需要怎样的大学教育,这不得不驱使我们回到初始的问题: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首先,大学教育是分阶段的,这就要求在不同的阶段,大学教育与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当是有差异的。一般而言:本科阶段侧重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或者为多向性就业择业做准备,或者为研究生学习打基础;研究生阶段侧重学科教育(职业教育),或者为专门化职业做准备,或者为学科研究而发展。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需要全体或绝大多数成员具有良好的知识修养,它不可能要求大多数人(更绝无可能是全体)都具有良好的学科知识。换言之,社会的合理要求一定是对通才的需要远远大于对专才的需求。所以,本科教育必须实施“社会人”和“通才”的教育,一个能融于社会的、健全的通才,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实践和需要中是不难通过再学习而成长为“专才”的。

其次,大学教育是分教育类型的,这也要求不同类型的大学在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有所差异。一般而言:职业技术类大学侧重专业与经济社会相结合,强调校企合作,注重通识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非职业技术类大学侧重专业与学科群相结合,强调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如文理相通、文史哲法相通等),注重通识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尽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教育、教学的目标上有差异,但也有共性,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学教育的“宽口径、厚基础”。

由此可见,无论如何区分大学之间的特点和差异,其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就是:大学的意义在于为培养“人的素质”服务。这里所指的人的“素质”,不是指其天生的性格气质之类,而是指其后天通过受教育而形成的人文的、可变的、可塑的素质。所以,对大学精神可从以下角度作不同层面的概述。

第一,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其文化性。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固然有教育性、阶级性、社会性等诸多特点,但是大学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知识及其学科(专业)是大学存在的必要基础,而发挥决定作用的是办学理念,也就是大学的“自觉”因素。在种种外力的制约下,大学仍得以存在并得以或快或缓慢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办学理念。自1088年波隆尼亚大学(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人们的办学理念一直在求索和发展。从19世纪英国纽曼的“崇尚人文,注重理性”,到德国洪堡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美国的“融入社会,多元开放”,再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着眼未来,引领社会”,就经历了一个文化觉醒和理念不断创新的过程。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历史积淀、发展而来的文化,它主导着大学的定位和教育的实施。这里择要罗列一些有代表性的大学校训,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哈佛大学:真理。有人意译为“让真理与你为友”。寓意是追求真理,但不迷信权威。

耶鲁大学:光明与真理。

华盛顿大学:通过真理取得力量。

加州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寓意是只有自由探索、自由表达,才能真正发掘人类潜能。

麻省理工学院:动脑又动手。崇尚理论联系实际。

诺丁汉大学:城市建于智慧。寓意是大学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陶行知办学宗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蕴含发愤图强、兼容并包、与日俱进的精神。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倡导勤奋博学,学思结合。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道德含义非常深刻:当感恩和回报国家与社会。

作为大学精神象征的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的一种简练表达。1998年联合国文教总干事在“迎接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会”上总结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与人相处。由此可见,培养高学历人才不应是大学教育的唯一目标,大学教育是要培养好的公民,它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思考方式和习惯、做人方式和社会工作能力。

第二,大学的基本任务是实施通识教育。

这里主要指本科阶段的大学教育。众所周知,大学是以专业为基本组织单位的,新生报到录取也是专业画线的。尽管国内也有个别大学在录取新生后打破专业界限,实施统一的通识教育,但并不能改变学生以专业分类这一根本属性。

当前大学教育工作者对实施通识教育基本都持肯定的态度,但对其内涵及实施方法却多持异议。突出的案例是将通识教育专门化,例如只视为培养“做人”、限定在人文学科、限定在初始年级等。事实上,通识教育的内涵要丰富得多:凡与本专业有关的学科知识和拓展知识,都应该视为通识教育的内容。古人说:“工夫在诗外。”写诗歌的人,其写作能力常常是通过诗歌以外的生活、知识感悟而获取。同理,一个职业人,其职业能力也常由社会诸多方面的知识能力而触类旁通。人有思维“瓶颈”,经文理贯通而有助于突破创新;学有所短,可以经过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融会贯通而有助于提升“短板”的高度(著名的“短板理论”)。来自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心的一个案例是很有教育和借鉴意义的。

方×,男,1991年考入清华大学流体控制专业。1992年选修计算机专业。1994年选修中文与新闻专业。1995年他手持流体控制、计算机和中文三个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工学、文学两个学士学位走出校门。在校期间,他曾担任团干部,参加学校的诗社和文学社。大一时,他担任班刊主编,大二时任系刊主编。他曾一夜一夜地花钱买学校计算机机房的上机时间,徜徉于编程和网络之中;他也曾整天整天地呆在清华大学图书馆里,与工科、文科书籍尤其是朱自清、闻一多、俞平伯、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和陈寅恪等大师精神交汇;他也曾在做语文家教的过程中印证、顿悟了“微斯人,吾谁与归”等人文观念。

方×的朴素信念是:“上大学就好像进入一座宝山,我不能入宝山而空手返。”他也曾感叹:“我有三个班的同学,又通过社团认识了不少人,所以我的大学同学比较多。而像我这样的经历,在整个清华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他如此有兴趣于所学专业:“你可以与计算机交流——你的想法可以通过计算机语言来实现,你的设想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完成。计算机是有思想的,就好像一个人,和它说话的感觉令人激动。”他有些学期要上十几门课,但“我学习是因为想学习,是因为我喜欢,所以也没有觉得有太大压力”,于是他最后竟发现“它们是一家人”——学科不同,本质却是一样,它们都在阐释社会,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清华大学流传着一句话:“没考过GRE的一生是不完整的一生”,但是方×在忙碌的大学生活中始终没有去参加考试,直到工作以后才考了一次,他说:“这个时候补考GRE已经不是为出国了,而是为了实现人生的完整。”

走出校门伊始,一家计算机杂志成为他事业的第一个坐标。而后他的职业道路经历了N多变化:做过报纸,干过网站。现在是搜狐副总编。他羡慕现在的大学生有这样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他也忠告大学生说:(面对社会围墙的坍塌)“我们应该建立保护自己的心灵围墙,对社会和生活要拥抱它,不应该排斥它。”

三个专业的毕业证书,两个学位证书,又兼有许多繁忙的社会工作,这在常人也许不可思议,但在方×身上得以和谐统一:文理的跨学科交叉,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他的通识能力可谓“厚积”,这才使得他在校内乃至毕业后,在许多岗位上的工作都能得心应手,广受欢迎。

所以,一方面通识教育把专业课程视为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通识教育并不主张“旁类”课程都仅仅是一些“概论”性质的课程,其他专业的主干课程不仅应该也完全可能成为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大学多采用(也必须采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学本科阶段不应该也没有可能过于学科化、专门化,那么其基本任务是实施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大学精神是由教学双方共同传承的。

任何教育都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共同合作而完成的,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国家意志和时代要求,依据必要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专业为组织形式,以课程为学习纽带,以课堂和广阔的社会为教学平台,在知识和能力的互动学习、实验实训过程中实现一个个教育、教学目标。大学精神就是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得以提炼和塑造、传承,并又构成大学教育、教学氛围而反过来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完成。

当前,人们总是喜欢引用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31年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许多大学据此不惜重金引进国内外拔尖教师。这种做法有一定道理,但其实也不准确。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拔尖教师的评价标准;一是对大学的全面认识角度。

首先,当前对拔尖教师的评价标准较多地放在论著上,许多教授不进课堂讲课已经是普遍性的问题,以致教育部特地明文规定教授必须进本科生课堂承担一线教学任务。大学的基本任务,或者说根本的任务在于教学,教学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心任务和首要任务,偏离了这个指标,教授既不成其为教师,也更不成其为大师了。

其次,一所大学有好教授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指标还在于是否出好学生。以下是《西南联大办学经验对我们的启示》一文的资料摘引。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大学联合起来,在昆明组建的大学。联大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是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组成的常务委员会。但实际领导者为梅贻琦。从1937年开始办学,到1946年日本投降结束,堪称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联大拥有一大批专家学者,组成了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高等学府中最为庞大和令人仰慕的教授阵营。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有朱自清、闻一多、刘文典、王力、吴宓、钱锺书、卞之琳、汤用彤、陈寅恪、冯友兰、金岳霖、雷海宗、向达、钱穆、张奚若、钱端升、陈岱孙、潘光旦、陶云逵、陈序经等;在自然科学方面,有杨武之、华罗庚、陈省身、饶毓泰、吴有训、周培源、赵忠尧、吴大猷、王竹溪、曾昭抡、苏国祯、冯景兰、施嘉汤、赵九章等。

西南联大办学八年,培育了五千多名学生,培养了一大批蜚声国内外的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以及许多党政领导干部。如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黄昆、刘东生、朱光亚、屠守锷、郭永怀、陈芳允、王希季、邹承鲁、彭云、王汉斌、汪曾祺等。造就了一百多位中外科学院院士,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新中国各门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我国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坚。

西南联大有宽松的学习环境,非常严格的考核制度。西南联大在学生中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淘汰制。所谓学分制,是指学生可以自由选学分。如学生一学期可以选16学分,学有余力者也可选32学分,但底线是16学分。学生听课自由,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学校没有班级制度,有的是数学课在一起上,有的是文学课在一起上。

西南联大虽然学习环境宽松,但考试严格,学校规定考试不及格的课程不能补考,必须重修。学校管理也很严格,如高等数学上两个学期,如果在一年级上学期高等数学(一)不及格,就不能学高等数学(二)以及有关的后续课程,物理亦如此。联大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在联大,越严格的老师越受尊敬。学生认为有水平的老师才会要求严格。有些教师的课,相当多的学生考不及格,越是这样,选他课的人越多。

所谓弹性学制,就是学生可以四年毕业,可以五年毕业,甚至可以八年毕业,只要修完学分,因此学生并不觉得有太大压力。所谓淘汰制,如果一门课学不好总是不及格,学生自己就自动离开学校。没有哪一个学生能在西南联大混到毕业文凭:联大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和管理制度,所以有些学生因学不下去就只能自动离开学校。

由于图书馆最多只能容纳二百人,课余时间学生到处找地方学习。当时学校周边几条街上的百姓把铺子改成茶馆,学生进去花一两分钱泡上一杯茶,可以坐下来看半天书。西南联大的学生对茶馆有独特的感情,称茶馆是第二学习场所。各种意见任意表达,高度的民主空气,强烈的爱国情操。

上述资料摘引可以作以下解读。

第一,一所好大学的确需要好教师,西南联大在教授队伍上可谓“人才济济,帅才如云”。

第二,对好教师的评价标准不仅是在学术领域取得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教学严谨认真,教出大批高水平的学生。

第三,好教师之“好”应当重真才实学,唯才是举。联大的拔尖教授有不少是自学成才的,也有从中学转入高校的,但都蜚声海内外。

第四,对一所大学的评价,学生的质量评价是终结性评价环节,也是最重要的评价环节。人们可以高谈“名师出高徒”,但是见不到高徒,人们还能侈谈“名师”吗?联大之杰出,就在于有一大批名师和一大批高徒,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西南联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我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大学本科教育,也在那里受到了同样良好的研究生教育,直到1944年取得硕士学位。”所以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大师与高徒是缺一不可的,因为大学精神是由教学双方共同传承的。由此再引申到美国两所“常春藤”大学的实例。耶鲁大学以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领袖为己任:培养出6个美国总统,530名美国国会议员;还为墨西哥和德国培养过总统,为韩国培养过总理,为日本培养过外交部长等,还培养了很多一流大学杰出的校长。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杰出学生,其中包括我国周培源、赵忠尧、谈家祯、钱学森等杰出科学家。

对一个问题的辨析,必须辩证而全面。当年梅贻琦先生强调“大师”的意义,是因为1931年清华大学的建设基本完成,学校已把重点放在引进大师上,而不是过多地关注房子。而今,我国大学的基本建设也都基本完成,匮乏的是人力资源和大学文化内涵。其中人力资源不仅指大师,还有学生和管理人员,一所大学若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是成不了一流大学的。

第二节 当前大学的困惑与解读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经数百年发展,其办学理念和教学目标随社会发展而一变再变,但是其核心精神是不变的。“育人”仍是当代大学的核心精神与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但是,该核心精神的显现与表述则因人、因时、因地、因文化传统而有所不同,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过程的许多方面,一些大学的理念与做法还不够完善,知行未能合一。对此,将要步入大学的新生要有思想准备,在规划大学生涯时应有所选择。

当前,与大学生生涯规划有关的、新生进入大学应当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学校面貌。

新生都会关心自己进的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有不少大学生甚至是由家长帮助选择学校的,因而对所进的学校更是不够了解。不了解自己就读的学校,是很难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

十多年来,我国几乎是全国性的轰轰烈烈地谋求大学升格:专科谋“完科”,“学院”谋“大学”,其中有些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必要的,有些则是盲目和随意的。不少人都把建成研究型大学看成是一流大学的标志。其实不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连续七年排名美国第一,该校学生数仅6 000多名(其中研究生1 999名),学科上没有医学、法学与商学。但普林斯顿大学绝对是世界顶尖大学,造就了25位诺贝尔奖得主和12位菲尔兹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至今也不谋求升格“大学”名称,目前全校教师仅300多名,大学生、研究生共2 100多名。但造就了3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航天航空、生命科学和物理学三个领域,是世界超一流水准!小学校,做大事业!学校定位问题,不仅涉及办学方向和成绩,也关系到学生对自己学业的定位和方向选择。

2006年,温家宝总理召开了四次关于高等教育的会议,他谈到了四个忧虑:第一,现在中国之所以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到的创新,培养不出大师级的杰出人才;第二,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问题;第三,高等院校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第四,中国公办的高校借了多少钱?3 000亿、4 000亿还是5 000亿?这里与办学定位有关的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国高校缺乏特色”两个问题。

对于大学新生而言,首要关心的不应当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的名号,而应当是:这是一所什么性质的学校?该校文化氛围是什么?该校有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剖析上海市部分高校的若干描述。

案例1:××学院以“和谐、诚信、求实、创新”为校训,倾心打造具有商科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新思想和实践智能为目标,以广阔的社会和校园空间为平台,以广义的教学活动为载体,以通识、人文素养为内容,以未来人才所需的特质文化为溶剂,构建大学特有的校园文化体系,着力铸造出一个充满“商”理念,创造“商”机会,拓展“商”眼界,实践“商”才干的成才环境。

案例2:××学院秉承“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24字校训,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特色,坚持“立信为本,实践为衡,求是务实,报效社会”的办学理念,发扬“诚信、奋斗、创新”的新时代立信精神。

案例3:××大学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之勇气,坚持走“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的发展之路,以“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为校训,推行“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优秀人才,其培养途径从根本上说是“文化”。上述案例中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校训,都紧扣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案例一、二不约而同地强调其基本思想是注重实践,前者是以商科为特色,所有教学活动都力图创设商文化环境,鼓励实践,鼓励竞争,注重搭建实践检验真理的舞台;后者是“立信为本,实践为衡”,从专业特别需要注重的“不做假账”这一行业道德规范出发,鼓励实践应用。案例三则以“海纳百川”显示出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气度与追求。三个案例的共同点是:注重综合文化素养,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由此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注重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文化;彰显对追求真理和钻研学问的鼓励和鞭策,这正是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和落实。

大学新生应当根据不同院校的特点和定位,有针对性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为日后职业发展规划打基础,即从学校倡导的理念精神,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侧重应用的要多关注社会实践环节,侧重学科研究的要侧重前沿理论知识的吸纳和积累。以为任何大学都可以像中学一样“以不变应万变”,或者等着老师给予具体指导的想法,都是有害无益的。

第二,关于学习目标定位。

学生以学为主自然是不错的,但是如果将“学”狭隘到仅仅是跟着老师学、从课堂到课堂学,则是极不明智的。同样的道理,如果将学习目标仅仅定位于获取奖学金也是不正确的。有人说:“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要想“最好”,就要首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特点在哪里,了解自己的缺陷和“短板”在哪里,了解自己的潜力在哪里,进而在老师的帮助下把希望点燃,把成才变为可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在北京说过一句话:“学校的任务是发挥学生的天才。”无独有偶,哈佛校长在哈佛350周年校庆时说,哈佛最值得夸耀的,不是获得了多少诺贝尔奖,而是使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自主学习时,才能够说:是金子就会发光。

曾任复旦大学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教授曾在同济大学作题为《大学的使命与大学生的责任》讲演,其中“大学生的责任”部分讲道:

大学为年轻人创造机遇,大学生为大学做出了贡献,从中也可以看出青年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机遇。不管你多聪明,做出多大努力,如果没有机遇,要成才很难。我们国家现在形势大好,是一片希望的沃土,体现在为青年人提供了从来没有过的机遇。我们的大学,一直为年轻人提供舞台,始终为青年学生创造机遇。

机遇偏爱年轻人,这是不以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发现都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年轻时期。这是一条普遍规律。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就是年轻人的创业史……

年轻人成功的另一要素是好奇心、兴趣。兴趣驱动我们非常努力地工作,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此外,一流大学在一个人的成功中起很大作用。上面提及的这些诺奖得主都来自一流大学。同时,大学生又反过来为大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要只问大学为我做了什么,同时还要问大学生能为大学做怎样的贡献,这不仅是思想境界的问题,也是很现实的自身发展的问题,这就不是学习成绩优良和拿奖学金这些“浮光掠影”的事情了,至少这种“贡献”不是用考试成绩来衡量的。台湾著名企业家张忠谋给年轻人的建议是:

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一个人没有健康,那连未来都不必谈,尤其是运动,我认为经常运动的习惯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2.培养志愿。如果能够提早拥有一个志愿,就能够把握人生的方向,并及早在那一方面的学问开始下工夫。

3.效率学习。投入专业领域的学习分量只要一半或2/3,另外的一半到1/3,要花在跟你的志向有关,但不见得是专门领域里的部分里,才有成效。

4.切勿不求甚解。千万不要只是背书,而是彻底了解内容与深意,因为人生就是考试,而这场考试是需要透彻理解的。

5.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要懂得反向思考,得到自己的论点。6.学创新。如果你做足了前面的三到五项,那么创新就不只是天分,也是能够培养的。

7.学好中文。在此强调的是“听”与“说”,要懂得“如何聆听”与“如何表达”,这两点不但要改善,更要加强。

8.学好英文。无疑英文在这个世界上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我认为要注意在“读”与“听”的方面,这是很多年轻人普遍的弱点。

9.学习世界。因应全球化与竞争白热化,学习世界方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10.学演讲、学辩论。这与学习中文跟英文都是有关的,跟强调的“聆听”与“表达”也是有关的。

11.做一个“诚与信”的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诚”就是不说谎,“信”便是说到做到,如此才能在社会上提升,继而能够与他人既竞争又合作。

健康的体魄、有志愿、讲效率、独立思考、钻研创新、学好语言、关心社会、为人诚信、善于交流合作……几乎每一项建议都把学生引导到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而这些具体的要求与许多学校的理念、校训都不谋而合,由此也就能具体理解和制订大学的学习目标了。

第三,关于师生关系。

前人论教师职责最著名的就数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了。其实教师的职责还要宽泛得多,孔子就非常重视教师指导学生修养的职责,例如: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就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意思是:要教给学生“推己及人”的求仁方法。)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要勇于改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交朋友须有选择。)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意思是:学贵有恒,切勿自暴自弃。)

孟子更是把教育当作兴邦安国的四大支柱之一,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把衣、食、土地和教育看作是“王道”理想的四大支柱,这么抬举“教育”的地位,比起美国现在说“教育是国家的第一道防线”,其认识早了两千多年。教师的作用之重大与职责之神圣也由此可见。

在中国,几千年来,教师一直被视为神圣者,几乎是道德完人,对他的要求基本有两个,一是以身作则,二是诲人不倦。而对学生的要求,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尊师重道”。在这样的师道背景下,尽管中国文化传统也倡导“教学相长”,但事实上师生关系几乎是单向的传道、育人关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的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事实上,师生关系如今已经成为最难处的关系之一了。

在学校,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正确认识当今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的设计。

首先,必须承认师生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是一种双向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该关系中,教师既是教育主导方,也是应当主动靠近学生、关心学生成长的服务方。

其次,必须承认构成关系的双方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许多矛盾,有时甚至是比较激烈的矛盾。发生矛盾是对立关系的必然,但并非不可调和,矛盾对立推动教学相长,和谐统一升华新的教学层次。

再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师生关系事实上已经不仅局限于学业和“育人”两个层面了,教师被赋予了“职业人”的身份,学生披上了“生涯投资”的外衣,师生关系烙上了经济利益的印记,学生理所当然可以“苛求”教师尽职,教师似乎也多了一些“散淡”休闲的理由。因此,一方面社会继续以传统期望赋予教师极大的责任,希望教师依然是“道德圣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另一方面教师传统的“权威”已不是“天然”存在,教师被要求对学生这个“特殊顾客”提供与其所交学费等价的优质教育服务。于是,在纯洁的教与学双边活动中被加进了许多“商品交换”的元素。

最后,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而现代教育学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都发挥着主体作用,“双主体”就免不了磕磕绊绊,昨天说要以教师为中心,今天说要以学生为中心,“双主体”与“一中心”构成悖论,导致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常常错位。

所以,既不要回避师生矛盾,也回避不了师生矛盾: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还是研究?评估关注的是其研究成果,学生关注的是其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增益学力还是学历?大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在课堂内学习还是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教师关注的是其课堂内学业考核成绩,社会关注的是其学历(至今还没有形成对学力的评价体系)以及其课外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视角不一、评价结果常常大相径庭的现实问题的存在,使教师常常在理想责任和现实要求中徘徊迷茫,使学生在一个个选择上疲于奔命,这也严重地撕裂了师生的传统关系。人们当然可以用“兼顾”来回答上述问题,但毕竟回避不了其主次之分。如今许多中学生进入大学后普遍抱怨学习负担轻(课时少,作业布置少)、见不到任课老师(学业辅导的愿望难以满足)等现象就是上述问题的部分表现。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自20世纪末开始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强行起步的,所以凸显出一些我国高等教育多年来未能解决的深层问题。如果说,那些问题还可以在改革中求发展、求克服,那么新产生的问题则是我们必须正视并求解的。例如,当前不少教师是在“精英教育”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他们面对较为熟悉的教学对象(心理特点趋同、趋近),却又不得不面临深刻的教育变革,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而据统计,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1978年的1.4%增长到现在的23%,上海更是已经达到80%,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显然不能普遍使用“精英教育”模式了,但是对许多教师来说,显然还没有做好大众化教育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应对策略准备。

对上述问题首先是要有清醒认识,要设法趋利避害,多一分理解和关爱,在师生关系中有意识地寻求平衡,这才有助于设计并实现自己的学习生涯规划。其次是必须正视和求解,求解的基本思想应当是客观和明确的,那就是:既然大学的意义在于为培养人的素质服务,那么大学的受教育者就不应当只用功利的标准来评判大学教育。教育者当然要思考是否尽了自己的责任,受教育者也应当反思是否有意识地去升华和提高了自身。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当具有促进大学发展的使命感。

第三节 步入大学的准备与思考

现代大学一般都具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都会为新生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指导。这些服务和指导,有些是由校方或所在院系统一组织的,有些则需要大学生自己主动征询辅导员、所在院系或校方的相关部门。

一、新生一般需经由以下必要环节

1.报到入学

报到入学是新生入学的首要环节。它是学生身份认证的第一步,也是师生交往的开端。现在许多家长都会送孩子入学,所以它也是学生及家长认识学校,学校树立公关形象的一个契机。

报到入学的要领是:仔细阅读学校寄发的录取通知书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要求带全费用及有关材料,按时到指定地点报到。必须做到无所遗漏。较好的办法是根据学校的通知,把应该携带的材料有序地放入专用袋中,并验明无误。在有关地点报到时,一项一项地将费用及材料交与校方,并且问明报到手续是否齐全,该取回的收据是否全部取回等。报到时的不厌其烦,是顺利毕业的必要保证。

报到时要注意的事项分别是:

辨明职能部门接待处,按规定到有关接待处办理专门事项。

在报到处门口先看清报到流程及示意图,做到总体上心中有数。

2.接受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入学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明确认识到这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忽视这个环节将为新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麻烦。例如各个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并不完全一样,如果不仔细阅读,就可能对能否按期完成学业产生不利影响。

大学是什么?大学生与中学生的区别有哪些?怎样顺利度过大学生涯?这些是入学教育首当其冲的问题,也是必须掌握的常识。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开学典礼;校史教育;院系情况介绍及专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方面的有关制度;帮困贷款政策;校园安全教育;职业发展指导;专题讲座。

3.接受军训锻炼

大学生军训既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民应尽的义务。其意义在于提高参训学生的军事技能和政治思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国防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根据高校教学要求,军训是计学分列入教学计划的,凡缺席军训者就不能拿到相应学分而按期毕业。历年都会有新生缺席军训的情况。缺席的原因很多,有因病的,有因残疾的,也有因身在外地不及赶赴的,也有怕苦怕累逃避的。一些学生在入学时由于不了解相关规定,因此出现了临到毕业再参加军训补训的情况。如果新生入学时能及时与校方沟通,其特殊原因能取得校方谅解,并能到军训基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则军训学分还是能按期获得的。

4.熟悉校园环境

对大学新生而言,大学校园是全新的环境,也是他们今后几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因此,熟悉与了解这一环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新生入学应当急于解决的事项。大学普遍实行二级管理,所有具体事项都应该寻求所在院系的教学秘书或者辅导员的帮助。教务处、学生处这样的校方管理部门是不会处理具体的学生事务的。如果到了教务处、学生处层面,则一般已经是投诉或者是申诉有关事项了。所以熟悉校园环境,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所在院系管理部门及有关辅导员的办公室;生活园区的位置和主要通道;主要的教学、生活、活动场所;学校周边环境(如公交线路、文化设施、餐饮店等)。

熟悉校园环境可以是三五伙伴相约,饭后散步时轻松解决。

5.适应作息制度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许多不同,作息制度就是其中之一。不少新生就是因为不适应大学作息制度而导致学业落后的。大学的作息制度不仅仅是一张作息时间表那么简单,更主要的是涉及怎么根据大学生活的节奏,在作息时间表范围内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自己的学习与业余生活时间。大学的课时数较之中学明显减少,一般而言,中学的每周课时数最少也要达到32节以上,但是大学每周课时仅20节左右。在大学里,一连几个半天不安排课堂教学是常事。由于课时少,教师也不坐班,因而,与中学相比,学生见到教师的机会很少,这就要求大学新生必须改变中学的学习习惯,摆脱对老师和课堂的依赖,在新的作息制度下,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适应大学作息制度主要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适应学校的学习节奏;适应学校的学习氛围。

二、新生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大学生群体

大学是个不小的社会。教师和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专业多种多样,校园面积小则500亩,大则数千亩,林荫大道,小桥流水,教室间间敞开,图书馆资料人均百册,称得上风景秀丽,环境怡人,琳琅满目,远悦近来。再加上学术气氛浓厚,思想信息充沛,历来是社会最富有朝气的地方。

新生当尽快融入这样的环境、融入大学生群体。待人处世,有个适应问题。我们说,首先是“你”适应“人”和“世”。社会是人类各种关系的总和,人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处,所以必然有和谐共处的问题。“你”可以有个性,“你”也可以保留自己的风格,但是“你”首先必须学会与人“共处”。

与人共处,正确的态度是:虚心包容,处事得体,礼貌待人。

1.克服心理顾虑,主动待人

初入陌生环境的新生,常见的心理顾虑有:“妈妈说的……不可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着别人开口来认识彼此”、“害怕被瞧不起”、“害怕被拒绝”、“害怕被误解”等。应该说,这些问题的出现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故步自封,不求解决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进入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入学之前还可以说是一个孩子,有过错也比较容易获得原谅;入学后就是大人了,责任就要由自己承担。更重要的是,人生的许多新经验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妈妈说的……不可以”,这种思想是对父母的依赖,也是自信、自立、自强的巨大绊脚石。“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其症结在于对“陌生人”的曲解或者说是泛解,长此以往,势必会使自己封闭起来,成为“孤家寡人”。“等着别人开口来认识彼此”,这种思想有传统文化崇尚内敛因素的影响,也有“害怕被瞧不起”、“害怕被拒绝”的因素在内。其实这多半是不良心理作怪,新生起点一般相同,没有优劣尊卑之分,所以没有彼此瞧不起的理由,只会互相扶持,彼此关心。“害怕被误解”的思想也主要是不自信的表现。人之交往讲究得体,其中方式、方法就很重要。比如,可以找找彼此的共同点,聊聊彼此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作些得当的自我介绍,从家乡、母校、兴趣爱好中找到令彼此兴奋的题材,这些都有助于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

主动待人是必要的,但主动待人也是有界限的。我们倡导主动待人,但是也告诫新生要注意分寸。例如:自我介绍,暂时不必涉及自己的家庭,尤其是经济问题;彼此称呼,不应随意起绰号或叫昵称;参与活动,应稍稍控制好胜心;帮助同学,也应注意观察是否有碍同学的心理禁区(或隐私)。

2.发掘生活题材,主动社交

社交是人的经常性功课,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动力源泉之一。在大学新环境中,要尽快融入大学生群体,主动社交是必须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想要成功地融入一个群体,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目的所在,即有无意义、有无帮助、有无需要。人之联系免不了利益驱动,只要这种利益不是狭隘的、不是损人的,那么个人的利益一定可以在群体利益中得以实现。有目的的交际,这种目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前者如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或者为实现某一个具体目标而待人行事,后者如聊天、共餐、一起参加休闲活动。宽泛地说,大学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社交的目的性必须予以强调。参加各种活动,自然有不同的收获,关键是要想清楚:你为什么要把时间花在社交上面,为什么不是把这段时间用在图书馆、教室或者回家看书、写作业等。对于生涯设计而言,有目的的社交一般应当有如下意义:

——建立联络网与友好关系(现在一般也称建立“人脉”);

——搜集信息,完善知识结构;

——树立威信,增强社会活动能力(含提高自信力);

——寻找毕业论文素材甚至是将来的就业契机;

——好玩有趣,松弛身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主动社交,自然要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让自己保持热情、充满微笑,就是要增加主动社交的动力和成效。在自己而言,保持热情、充满微笑,这体现着自己的善意,透露出自信,有助于互相接近、理解和沟通。在他人而言,面对热情和微笑者,有助于产生信任和亲近感,也因此有助于互相接近、理解和沟通。

得体的热情与微笑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彰显仪表风度,它源于知识的积累和品行的陶冶,又表现为气质修养。

——彰显谦和诚信,它常常能传递和反馈亲近信息,具有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

——彰显成熟自信,它有助于构成张力和辐射力,带动周围人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所以,进校时、出宿舍门前,可以刻意地检查一下自己的穿着是否得体?表情是否轻松?在校园里行走,可以刻意地关注一下自己是否面带微笑?关注自己是否对身边熟悉的师生给予问候?关注自己是否对身边并不熟悉的师生给予热情的信号?当你这种关注形成习惯时,你不必刻意,也不必关注,但热情和微笑应该成为你的外在标志之一了。

新环境、新同学,彼此都免不了陌生与不习惯,这时候能得到善意的提示和帮助,受助者自然会十分感激,彼此也随之有了许多亲近感。现代社会,主动的道理一般都为人所知,但能否主动该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性格,二是习惯。一般说来,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比较善于主动结交新友,性格腼腆内向的学生比较拘谨和拙于社交;好户外活动的学生比较善于主动结交新友,好静坐读写的学生比较拘谨和拙于社交;家庭管束较宽的学生比较善于主动结交新友,家庭管束较严的学生比较拘谨和拙于社交。所以要主动对同学表达自己的善意与关心,不是能不能去做的能力问题,而是想不想去做的思想问题,只要想去做,就能通过对一些心理因素或行为习惯的克服,学会主动社交。

主动社交的途径是很多的。常见的如:

——见面打招呼(含有意义日子的电话或短信问候);

——主动提活动建议(如:一起去……想不想去……要不要看……);

——为班级或寝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寝室卫生,黑板报);

——响应集体活动倡议(如:即兴发言、参与竞选、捐助帮困);

——通过正常渠道,积极向有关方面反映意见(如:校方、辅导员、同学)。

不少人害怕社交是因为觉得自己不知说什么好,所以在群体中往往居于被动应付的地位。其实,社交并不是什么难事,话题几乎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小到日常起居,大到学业就业理想与现实,至于各种兴趣爱好、社会活动更是可以信手拈来说的。准备的话题可以是轻松愉快的,也可以是严肃敏感的,关键是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如:对谁(性别、职业、年龄等)?什么场合(氛围得体,契合主题)?什么内容?说话讲究委婉得体,就是讲究说话效果,就是讲究说话的双方能默契融洽,从而增进友谊。

准备社交话题是一方面,做个好听众是主动社交的另一个方面。有人曾将行为语言用五个英语字母(即“SOLER”)表达:S,即square,使平直的意思;O,即open,是启动姿势的意思;L,即lean,意为身体微微前倾;E:即eye,意为眼睛要看听众;R,即relaxed,是心情放松的意思。其中“SOLE”四个字母都关系到“做个好听众”的问题,实践表明,做个好听众具有尊重他人、表示善意的积极意义。

3.参加社团组织,寻找适合自己的团体

大学中的学生社团与中学明显不同,即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加了,学生的自律性和责任心增加了,计划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也增加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入学新生都应积极融入大学生群体,选择合适的社团,在社团活动中提高自身素养,有效实现自我价值。

参加学生社团组织一般都需有完整的申报审批手续并经学校团委批准,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制订活动计划,自行筹措活动经费,自行组织活动,由此积累社会活动经验,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综合素养,增强团队精神。现代教育改革和社会企事业单位用人的种种信息表明,社会更欢迎具有较强活动能力、具有社会实践经历的大学生。

参加大学生社团可以有以下选择:

——可以参加多种社团,但应兼顾兴趣爱好和自身专业学习。

——可以凭借自己的强项参加社团,以争取在社团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是要处理好与其他同学的关系,要处理好与原有领袖的互补关系。

——可以因自己的弱项而参加社团,以争取在有关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克服弱点,有效提高自身能力,完善自身能力结构,从而为自己提供更广阔的就业选择空间。

——可以因自己的好朋友而选择加入同一个社团,从而增加彼此交往的机会,使彼此关系更为融洽;但是要警惕自己陷于狭隘的小圈子。

——可以根据时代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自创富有新意的社团,从而实现自身发展的飞跃,但是应量力而行,而不是简单地从兴趣出发,需树立一定的理想目标,需聚集志同道合的一批同学,需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

4.遵循交往原则,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由于生活经历和背景的差异,各人的性情和习惯肯定是有差异的,这对交往的双方而言,会造成彼此的不适应,甚至可能因生活细节而造成厌恶与隔阂。所以,新生入学后,新同学之间彼此会有一个磨合期,这就需要不断提醒自己要正确对待新环境,正确对待新同学。新生融入大学生群体,一般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交际不要敷衍;交际不分新旧;交际不分亲疏;交际不搬弄是非;正确处理网络交际的问题。

三、如何学会独立生活

大学是个不小的社会,园区阔大,师生来源众多,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同时,这里也是众多学子走向社会的前站。所以,学会独立生活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如何学会独立生活,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心理上“断奶”,为自己设定目标。要克服害怕心理,独立处事;摆脱依赖习惯,做好失败准备。(2)行为上“输液”,为自己规划发展。“输液”须对症下药,所谓因人而异。大学生是成人,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客观上也已经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思维定式及生活习惯,这是“输液”的基础。

现在社会上常将一些人生事务用市场经济的语言来比喻,“经营自己”就是其中一个术语。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当时的大学生没有经营自己的权利,进什么学校有指派的因素,分配全都由国家统一安排,相比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难,那时的大学生的确有值得羡慕的地方,可是那时的大学生不想去指定的分配单位,恐怕又是为现在大学生难以理解的吧。无可选择,这是人生的悲哀,它容易使人产生惰性;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选择条件了,这时大学生再出现无可选择的问题,这是哀之又哀的问题了,因为这是自己须对自己“经营”不善而必须承担的后果。

人的未来在于自己的选择,而选择是有必要条件的,那就是:储备、特质与竞争力、战略规划。储备是发展的基础,涉及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社会活动能力等诸多方面,它是由自身在各阶段的学习与实践体验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特质与竞争力是发展的核心,是社会认可你的根本原因之一,它是指你能提供给社会的与众不同的贡献及力量,好似企业提供给社会的产品品牌与特色服务,这也就是社会之所以认可你、选择你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战略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它帮助你步步为营、逐步实现一个又一个的既定目标,逐步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壮大。所以,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应该明确自己走好每一步路、上好每一堂课、参加每一项社会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充分的储备工作,培养自身优秀的特质与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制订每一个行为阶段的战略规划。

新生入学的战略规划应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能源储备规划,二是可持续发展规划,三是特色与创新规划。能源是前行动力,储备能源的数量与质量至关重要,比如你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不断净化与容纳的可能,还有你的人际关系,有无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一支队伍的可能,这些将是你终身得益的可靠保证。可持续发展规划是指在规划之初,需将近期、中期和长期的规划结合起来,构成自身发展的一个个坚实阶梯,做到每一步不踏空,每一步不走错,或者在踏空、走错之际能迅速自行纠正,也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外在形势随时调整自己的能源储备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在任何时候,特色总是个人存在和社会认可的必要条件,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特色不是时髦的口号,而需要扎实地创造,一般说来,特色主要体现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即人无我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即人有我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即人优我特,不断创新是保持特色的根本途径。战略规划中应当重视社会需要、时代精神以及目前从业者数量与质量等诸多因素,权衡轻重利弊之后,扎实实施。

人的发展犹如竹之生长,节节而上,并非一蹴而就,所以规划发展也须分阶段设定目标和分阶段有效实施。一般而言,人生发展分培育、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培育阶段主要是青少年求学阶段,该阶段的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于此初步完成人生的能量储备,基本形成个性特质,大致构建起终身受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成长阶段主要是人与社会彼此适应与磨合阶段,该阶段的人择业就业甚至反复择业就业,直到找到对自己相对合适的较稳定的事业发展方向,社会需要,自己满意。成熟阶段是个人在事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同步发展与提升,无论遇到单位变化还是职位变化,都能表现出驾轻就熟,朝职业理想目标愈益接近。衰退阶段主要指自己因年岁或身体原因不适应工作岗位,或者晚年不得不退出工作的阶段。由此可见,大学生应当主要关注培育阶段和成长阶段的规划,尤其须解决好培育阶段的诸多实际问题。不好高骛远,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实事求是规划。(3)交往中“互补”,为自己增添实践经验。个人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该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家庭是个小社会,它是个人最早接触到的环境。事实上,家庭往往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影响力之源。人们评判一个人常常用“家教怎样”来衡量,第一印象也常取自其家庭背景,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的启蒙教育基本上是在家庭中完成的,人的基本气质、修养是在家庭中培养的,人的许多习惯是在家庭中养成的,所以家庭对个人成长起着战略资源储备和战略投资等重要支撑作用。父母是第一任老师,融入家庭就是建设和谐家庭,孝敬父母,将自身发展与家庭的发展方向相统一等,都是有意义的思考和作为。当然,个人对家庭应有一定的反作用,并非完全一味继承,对旧有家庭背景及模式的突破有时也是必需的。

当代社会中,一个人的学校生涯差不多占据了其一生的五分之二有效时间,从小学到大学,少则十五六年,多则20年甚至更多。古人说的“习相远”也主要指的就是经过这一阶段的教育得以脱胎换骨、面目一新。在学校中,最重要的任务不外乎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两个方面,人们以往较多关注并认可在学校中学习做事,所以将各种课堂教学的内容看得很重,而将其他方面忽略了。事实上,在学校中学习做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个人首先是社会的存在,学校给予了家庭所不具备的广阔空间,给予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思想与人脉,在形形色色的碰撞中激发理想与关系的火花,组织起支撑自己一生发展的强大构架,并由此组织好自己的各种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充满着发展空间,也充满着各种矛盾纷争,融入学校,就是建设和谐校园,在各种校园活动中获取成长的信息、能量和推动力,在发展机会中锻炼成长,在矛盾碰撞中锻炼成长。

进入企事业单位,成为职业人也同时成为了社会人,这是人生的主旋律。作为大学生,目前似乎还隔着一层,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首先,三、四年的大学生生涯瞬间即逝,今日不作为,明日何以堪?其次,任何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校是社会的窗口,大学生的任何规划都得从社会实际出发,要身在校园,胸怀社会,将理想、学习与实践同社会需要相结合,由此努力融入社会环境,获取成长推动力。

人的成长主要取决于内驱力,内驱力最初可以起源于兴趣爱好,但是恒定意义的内驱力产生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学时代就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代,就是树雄心、立壮志的时代,而这种雄心壮志的树立,既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一定的人文环境。

传统文化一般都外显为社会价值取向,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总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你的思维和行为。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主导力量,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取事判事标准。俗话说“入乡随俗”,就具有这个意义。但是传统文化也有精华与糟粕的取舍问题,融入人文环境,就需在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去糟粕,取精华。必须强调的是,大学生必须是一个文化人,这个文化绝不局限于知识文化,而必须是广袤深厚的民族文化,是千百年积淀传承的优秀文化。

校园文化兼具学术文化和人文文化,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所谓校风,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展示大学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是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总之,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不同大学基于不同文化传统,应当构建不同的文化风格,建设不同层次、不同内涵的校园文化。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优秀人才,文化就是培育和塑造接班人的。长期以来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课堂教学才是教育培养的主渠道,这是应试教育本末倒置的恶果。从现实来看,教师为上课而上课的单纯教学思想,学生厌学逃课的问题,都是这种错误认识的直接反映。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亦即培育人。从起源说,文化是“人化”;从功能说,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大学就是通过文化培养人、“创造”人的。所以融入校园文化,就是积极参与各种校园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将自己塑造成健全的、完善的文化人。

融入人文环境,应当有意识地优化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思维方式来看,大学生当掌握发散和收束两种基本形态的意义及应用方法,当自觉地升华到文化高度去思考问题。即一事当前,当懂得纵横向的比较思考和理清思想脉络,联系社会文化背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从行为方式来看,既要坚守自身道德底线,又要兼顾团队利益及社会规范,以“德”律己,以“法”维系秩序,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经济上“核算”,学会理财“过日子”“过日子”是一辈子的话题,它的内涵很多,外延也很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理财。现在很多人已经非但不避讳、反而是津津乐道钱财的问题,但是这里有几个基本原则是需要遵循的。

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同学之间一般不提倡买卖行为,因为学生不具备商业主体身份,其买卖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如果买卖不当,将会形成很深的人际隔阂,甚至产生经济纠纷。

2.勤俭节约,学会理财

大学校园内一般都可以用“校园一卡通”支付。所以需要好好保管“一卡通”,防止遗失而造成经济损失。其次,“一卡通”内不要一下子存入过多的钱款,一般每次以一二百元为宜,用到差不多时再存入。再次,校园生活较之以往丰富得多,人际交往活动也多,有些应酬是可以理解、也是必要的,但是应酬当节制,尤其是聚餐等花钱较多的活动要节制,同学交往以情为重,不宜铺张,再说并不是个个同学都有应酬必需的经济保障的。以勤俭为本,量入为出,不铺张浪费,这是人生一辈子要遵循的原则,大学阶段尝试实践,学会这些基本的理财之道是十分必要的。

3.助人为乐,学会奉献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同学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为此国家从贷款到专项奖学、助学金,连同学校制订的一些帮困政策,已经构成了一条帮助全体大学生完成学业的“绿色通道”,但是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消费上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一些同学因病、因事也会需要同学帮助解一时之困,所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仍然是必需的。学会奉献是责任,学会理财是功课,在日常经济计划中,有必要留有花费的余地,以便在必要的时候能给予同学“及时雨”式的援助。

体验活动

活动一:【案例】

2005年钱学森先生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紧接着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对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尖锐批评:“以目前中国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中国高校的学术风气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时候,否则中国科技的发展将至少退后20年”。两位科学大家的话可谓逆耳忠言。2006年中国科技大学朱清时校长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质疑:近些年来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大学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创新人才的?它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怎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创新能力再生的空间?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树国校长则坦言:我是研究机器人的,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校长我担心把人培养得像机器。【活动内容与要求】

1.大学的意义是什么?你对两位大师和两位大学校长的话有怎样的理解?

2.作为大学新生,试阐述你对全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环境有怎样的期待和选择。

活动二:【案例】

方×四年本科学习取得了三个专业的毕业证书和文、理两张学位证书,这在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人际网络、社会视野诸多方面都有突出的意义。(详见本章第一节引用的来自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心的案例)【活动内容与要求】

1.方×四年学习生活特别繁忙,但是他还兼任许多社会工作和社会实践,这样的学习生涯目标设计和学习时间的安排在常人是十分矛盾的,也是难以克服的,但方×不仅化解了矛盾,还获取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动因和方法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方×语录不仅对大学新生的学习目标定位与学习生涯规划有启示意义,对其选择生活方式、职业理想和学习方式等都具有启示意义。请联系具体语录谈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3.方×的职业道路经历了N多变化,现任搜狐副总编。这说明专业≠职业,就业可能是一个渐进和升华的过程。这对大学新生而言,规划、学习、择业就不再是一个个空洞的概念了。试择要阐述你的理解与认识。

参考资料

1.〔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新华文摘》2007年第23期。

3.潘际銮:《西南联大办学经验对我们的启示》,《新华文摘》2008年第1期。

4.《台湾商业领袖张忠谋访谈录》,《新华文摘》2008年第1期。

第二章 大学生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速度的加快,大学教育正逐渐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这个群体也在迅速地扩张。在这群大学生中,“80后”是主要群体,“90后”也开始步入。作为肩负21世纪国家建设重大使命的青年,与前辈相比,因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而有着许多差异,他们在生理、心理、道德意识、思维能力、文化水平、职业技能、心理承受能力、行为合理性、自我意识、个体自控性等所有涉及主体的诸多领域,从旧有的、单一的、封闭的、被动的状态,向多元的、开放的、积极的状态转变。在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当代大学生也呈现出各种新的趋势。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学会了解自己,树立生活理想,自觉规划大学生涯,学会适应新的大学环境,让短暂的大学生活经历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第一节 大学生的特点与意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时代赋予了大学生不同的特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思想上富有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关心国家大事,严于律己,学习勤奋,勤俭节约,不计名利,行为顺从;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崇尚知识、关注文化,追求个性解放,接受新思潮,富有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但比较缺乏竞争意识。当代大学生与“市场经济”、“国际化”、“互联网”等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伴随新的数字化生存方式,与前辈大学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时代特征是:

第一,思想活跃,观念开放。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当代大学生接受了较为系统、规范、全面的文化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更加丰富和完备。尤其是通过社会、媒体、网络等多种多样的渠道,大学生接受了更为丰富多彩的信息,这就使他们思想观念比较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富有朝气和活力。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阶段,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想渗透,都影响着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具有不盲从安排,不轻信说教的特点,思想观念开放的程度更高。

第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大学生正处在蓬勃向上、“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黄金时期,拥有开拓进取的生活态度,热衷于创新正是当代大学生的一大特点。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将老年人和青年人作了一个对比:“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未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未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之皆其所以经者,故惟之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破格。”大学生们血气方刚,充满热情,热烈追求新事物,时代给了大学生比前辈更多的机遇,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接班人,就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们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大胆实践,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努力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第三,主观性强,注重表现。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较大的比重,缺少了兄弟姐妹的竞争与呵护,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长辈的“中心”和“聚焦点”,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同时,改革开放30年来,“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国家的法律对公民人身权利和私有财产加大了保护的力度,社会对思维和行为多样性的认可度也大大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个体意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得到不断地强化;西方“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对大学生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成长背景、社会条件、西方文化等综合因素,都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主观意识较强,并且有较强的个人表现欲望,敢说、敢做,不求默默无闻,多求彰显个性。

第四,讲究效率,追求实际。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迁,都对这一代青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诸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这样的西方经营管理理念,“办事讲效率、结果求效益”的企业思维模式和社会经济观念已经被大学生们普遍接受和适应。就业的压力和来自家庭的期望,都让当代的大学生有比较明显的“价值功利观”取向。有大学生总结出所追求的“3C+2M”的生活方式:Compute(电脑)——劳动工具;Car(汽车)——行走工具;Competition(竞争)——生活方式;Movement(变动)——生活状态;Money(金钱)——生活目标。这个概括形象而又生动地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追求。

这些鲜明的特征都是和当代大学生生长的环境,尤其是教育背景密切相关的。“80”后的一代接受着与父辈们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整个受教育的阶段都发生了一定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第一,应试教育制度带来的影响极深,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回忆起自己以往的学习,尤其是高考备战时期,无非就是做题、补课、重复默写等等,教育模式是量化的、机械式的;第二,家庭教育影响颇深。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时代原因,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导致对子女期待过高;另一方面,一些忙于工作的家长忽略了对子女学习的关注和监督,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两种现象是普遍的且影响深远的,这些独特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使当代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个中心”、“两个矛盾”、“三个压力”、“四个转变”、“五个更多”。

一个中心:以自我为中心。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了考研热、出国热等过于现实的现象。不过,大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与国家的振兴、社会的发展联系并不密切,大多数学生没有、也不愿考虑此类问题,他们的主导思想主要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我奋斗。实现自我并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要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这既是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也缘于一个人的价值应当体现在奉献与索取的辩证关系上。那些积极投身于祖国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们,让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两个矛盾:自我期望值高与现实实现率低的矛盾,对环境高要求与自身低奉献的矛盾。经常可以看到媒体在报导“80后”的大学生的状态时用“眼高手低”、“自我感觉良好”等词汇。的确,比起上一代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的自信心加强了,有竞争意识了,更加擅于张扬个性了。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却有些好高骛远,缺少了脚踏实地的作风。并且,常常对周围的客观条件要求比较高,而对自己则比较宽容,缺少自我约束,这就导致了“两个矛盾”的产生,尤其体现在大学专业的学习以及毕业找实习单位阶段,很多大学生由于没有摆正自身的位置,在学业以及就业上都碰了壁。

三个压力:学业、经济和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竞争日益强烈,使大学生们更加注重自我的完善,求知欲旺盛,对市场经济急需的新知识、新技能反应敏感;经济压力: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实行收费并轨,高等学校中出现了大量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群体,这大约占大学生总数的20%,特困大学生的比例在5%左右。家庭经济实力薄弱,难以支撑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了部分大学生的一大压力,只能通过平时的省吃俭用,以及勤工助学来缓解。就业压力:人才录用和使用上的某些不公平竞争,使很多大学生担心才能和发展前景会被无规则的选人、用人机制断送。这些压力都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正视这些压力,在压力尚未正式来临之前,为适应这些压力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四个转变:由关心西方思潮(包括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转变到关心中国的经济发展,从20世纪的“西方热”转变为21世纪的东方文化热;由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转变到比较求真务实;由关心国家、关心社会,逐渐转向关心个人发展机遇,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由一味地追求到国外去发展,转变为在国内寻求用武之地。当代大学生眼界宽广了,思想上的各种转变都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是要注意把握好大方向。

五个更多:更多地采用生产力标准,而不是意识形成的标准;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的标准,而不是传统道德的标准,更多地采用批判的标准,而不是建设的标准;更多地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而不是“中国特色”的标准;更多地采用利益的标准,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标准。这里的关键是,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标准,都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衡量的标尺。

在高等教育还属于精英教育的阶段,全社会对大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和呵护,差不多所有的大学生都是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部分发达地区已进入普及化阶段,社会对大学生则予以挑剔和苛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择业困难重重。大学生从“天上”回到“人间”,但是其本质属性并未改变,它依然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其作为依然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作为已经步入大学校门的一员,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作为大学生的意义。

首先,如何掌握生存的本领。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不同,不应该是完全依赖父母的孩子,而是要学会独立并且懂得赡养父母的成人。有些大学生考上大学就有了宏图伟略,想要出人头地,想要好的物质生活。而事实上,生存才是最重要的,如何使自己适应社会,如何展开自己的职业生涯,都要以大学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曾经有相关的调查报告:10个大学毕业生里,有6个还在花父母的钱享受生活。其中4个有自己的工作,是“月光族”,要问父母拿钱才能维持;另外2个毕业后没有工作,是“啃老族”,离开父母简直无法生存。摆脱依赖的心理,努力在大学里培养自己独立、坚强的性格,向父辈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会生存,这是很重要的。

其次,如何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人。大学生被看作是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群体,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被寄予厚望。通过高考的选拔,进入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专业,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够系统掌握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现代专门科学知识,而成为未来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主体;或者拥有较系统的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毕业后能成为各部门或单位的骨干。当然,或许所读的专业也并非自身所好,那么就更加应该想一想,是放任自己用“不喜欢”作为借口虚度光阴,还是设法找到新的出口,让自己学有所长。各高校已经开展各种专业的选修、副修课程;各高校之间也陆续有跨校选课的例子,关键在于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竞争展开。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植和发展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要明确社会赋予大学生们的时代意义,努力把自己塑造成能够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贡献的有用之才。

第二节 大学生的理想和责任

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各界青年庆祝“五四”运动二十周年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的演讲。千千万万的青年,受到五四精神的激励,“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到革命根据地、到敌后、到解放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实行与工农群众、与工农武装相结合,自觉自愿地将自己锻炼成为坚强的战士。

近70年过去了,我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的演讲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今,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格局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成为当代大学生不能推卸的历史使命。

一、大学生的理想

所谓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可行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因此,树立崇高的理想,确立科学的信念,对每个大学生的人生实践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当前,虽然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在一些高校,有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信仰危机,对理想抱有偏见,游戏理想,把理想戏为“利想”,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讲理想不如讲实惠”,然而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应当看到,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一些地方、部门和家庭、学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和有关教育弱化、形式化是密不可分的。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强,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滞后,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往往只是把理论学习的目的定位于拿文凭或考研提高考分,而不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工夫,未能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生活环境日趋复杂,使我们的社会呈现出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局面;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中,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组织形式、就业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一些消极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沉渣泛起。这种社会生活环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使人们对现实政策的评判、对社会与个人前途的期望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是一个容易为外界感染的群体,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作用“免疫力”不强,自然更容易受到侵蚀。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拥有正确的生活理想、学习理想和职业理想。

1.生活理想

社会给予当代大学生的关注,大到理想信念,小到生活习惯。尤其是近年来,很多社会调查都以当代的大学生为对象,调查的结论喜忧参半,而社会对大学生们的评价有的褒扬赞赏有加,有的则恨铁不成钢。

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与优越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现在很多大学生的物质生活与前辈大学生们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曾经有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平均每月在校的支出已经超过400元,这还只是一个平均数字。有的大学生甚至已经开上了私家车到学校上课,还有不少女大学生使用名牌化妆品、名牌手袋。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让同学之间有了物质上的比较和攀比,有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也为了能有面子而向家长要钱添置所谓的高档“行头”。难怪社会舆论常常表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大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到底是充实还是空虚,是健康还是颓废,是鲜亮还是阴暗。曾有报纸这样形容当代的大学生:“思想容量深,马列基础浅;改革要求高,自我修养低;求知欲望强,辨别能力差;‘抗药’性大,可塑性也大。”

尽管如此,上述问题并不就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有调查显示,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认为“有生活理想”对自己很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一直占有很高的比例。尽管“前卫”的表现常常给人只重视物质生活,关注世俗生活的印象,但是大学生们仍然没有拒绝理想、信念等精神目标,这是值得欣喜的。

在这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里,很多大学生首先都要为今后的生存与发展而努力,纯精神性的目标和关切点可能暂时置后,但在为自己目标奋斗的时候,也应该领悟到,对于不同的人,世界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的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接受和创造好的物质条件与拥有健康积极的生活理想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往往更加重要。要将个人的生活理想与社会的期待结合在一起,为自己、更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学习理想

信息社会给人们带来了学习的压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博、灵活、创新。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学习是最根本的任务,而且,大学的学习与以往时期的学习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如果说,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或多或少都是以考入好的大学为终极目标,那么当这个终极目标已经实现的时候,接下来的学习到底为了什么,是每一个大学新生都要思考的。如果以往的学习被看作是为父母而学的,那么进入大学之后,就该考虑一下,是否应该为自己而学,让自己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理想。

青年期拥有其他年龄段无法比拟的学习优势。青年期,是记忆力的最佳时期,是人生思维能力最强的时期,是人生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大学生正是处于这样一个时期,所以要珍惜这样一段时间。大学阶段的学习包括很多:智力学习、能力学习、科技学习、品德学习、情感学习、个性学习等等,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行动计划,确立自己的学习理想,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对于个人的发展与提高都很有意义。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把一个人掌握知识数量的多少当作衡量知识水平高低的标准,所谓“博学多才”,不过这也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一个人知识再多,如果不借助合理的结构而形成统一的整体,那么这些知识也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在当今时代,随着知识总量的飞速增长,知识门类的成倍增加,各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所以对大学生来说,学习的质量,不在于单纯掌握知识,而在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有坚定的学习理想和信念、广泛的兴趣爱好,学有专长、勤于思考,善于质疑、勤奋刻苦,有顽强的意志、性格优良等。许多出类拔萃的成功人士,可能年轻的时候并没有非凡的智力优势,但是他们大都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主观上有不怕挫折、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都可以给大学生们以借鉴。

最后,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会学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大学生们来说:第一,要有学习的动力,如果单凭个人兴趣、只盯着一纸文凭,只把学习看作“积累个人资本”,这就离开了社会的需要,个人的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二,要掌握学习节奏,了解学习的规律;第三,不要忘记反复学习的重要性;第四,就是要善于自学,要安排个人学习计划,做到循序渐进。

3.职业理想

很多大学生认为读大学就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个想法很现实,但并不准确。其次对“好”工作也要作具体分析。如今大学生可以怀揣天之骄子的梦想,但是时代不同了,从“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定位改变是每个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根据《辞海》对“职业”的定义,可以看出,职业既有经济效益——获得报酬,又有社会特性——体现社会分工细化,还有技术特点——需要有特定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大学生要从这三方面来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并非单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职业”了。因此,在进入大学之初,应该考虑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并为之努力。

综上所述,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当代的大学生从小生活在人为的“理想”环境中,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的磨炼。由于这种情况,原来比较直接的“理想目标”的教育,就不太适应对现实了解不深的新一代大学生了。如果说过去只要为人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远景,大学生就可以激发出理想的话,那么现在从校门到校门的大学生更加重要的是了解现实,学会为理想而勤奋工作。真正的理想并不是好高骛远,而是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脚踏实地地迈向理想的目标。

二、大学生的责任

责任意识是道德范畴的必要内容。一个国家的公民是否具备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关系到该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也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指标。美国波士顿大学伦理道德和品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凯文·顿安指出,校长们越来越认识到:“今天,大专院校面临的挑战是在它们的学生中培养道德心、品德、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作为一个公民,必须承担最基本的义务和责任,包括对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

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有社会责任感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社会责任感就是指个人或社会群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和谐社会而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

社会责任感可以分为社会群体责任感和个人责任感两种。社会群体的责任感最终只有转化成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后才能发挥其作用。个人责任感既是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也是一种自律意识,是个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对自己所提出的要求与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约束。(一)认清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认清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认识目前所处的环境。

从世界范围来看,政治系统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主题,机遇和挑战并存。西方敌对势力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向发展中国家灌输资本主义思想。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许多不同的选择和诱惑。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自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健康水准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距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完成这些伟大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一代大学生的拼搏奋斗。

第二,认识自我。

要认识自己的位置和追求。“80后”的大学生,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变革的脚步长大的一代,主动或被动地接纳了开放的社会给予的一切。作为开放的一代,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背景下,很早就具备了世界眼光和国际化思维,应该能够承受变迁、迎接挑战。

要认识自己的作用和能力。大学生肩负着把科学技术知识转化成为直接生产力的作用,肩负着领导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作用。

要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当今的大学生,是振兴中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就是市场经济建设的参与者,是中国未来的创造者,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向优秀党员和建设事业的先驱者学习,建设好自己的祖国。(二)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原因分析

第一,在校期间与社会的直接沟通比较少。高校的硬件设施已经越来越完善,学生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在校园中解决,学生们对外界社会的依赖程度降低了。

第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工作,所以希望能够更早地融入社会,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但是由于自身阅历的缺乏,在校大学生所能参与的社会活动,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参与时间上都十分有限,大多只能从事家教、市场营销类工作,而这些工作无法使大学生们完全认知社会并且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盛行,尤其是其中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具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色彩。经常性的耳濡目染,就容易沾染其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如果过分看重个人得失、个人感受,就会忽略整体的利益。而正是这种思想,造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三)影响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因素

大学生时期是人生形成自觉道德意识的重要阶段,强烈的责任感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集中体现。责任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中最核心、最深层的东西。影响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观念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体系的不合理,课堂内容空泛,教学方法单一,理论脱离实际,品德形成过程中主体内化环节被单纯被动灌输的过程所替代,因而产生学而不思、知而不行。同时,由于社会风气以及社会生活中不良事件的影响,使部分大学生产生扭曲的观念,认为人都是自私的,社会发展与我无关,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才是最关键的。责任意识不强,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没有达到和谐与统一。关于责任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必须认识到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2.校园环境因素

第一,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发挥着主阵地作用。学校的各种设施,一旦按照责任意识培育的要求加以设计和珍惜,这种物质形态的环境就会成为培养责任意识的重要的外部力量。此外,在业余生活中要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利用演讲会、时事报告会、主题班会等具体活动形式,按照联系实际、突出主题、注重序列、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性地推动党团组织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在学校人际交往环境中,师生关系占有重要地位,教师的学识、教学方式及思想观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责任和集体责任意识的形成。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同时,同学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是最不可忽视的因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人接触事物的机会越多,那么观察学习的机会也就越多,所以如果周围的同学多具奉献和负责精神,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引导。大学生必须明白自己就是这种引导力量的一部分。

3.实践活动因素

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其品德外化的重要表现渠道。培养责任意识,大学生可以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等等,了解社会,认识国情,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纠正人格缺陷,进一步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远景,从而牢固地树立起国家主人翁意识。

4.家庭因素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对子女责任感的培养有一个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从家务劳动中,大学生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都能逐步增强负责的意识和能力;从对家庭负责开始,大学生应当超越个人的利益,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形成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发现个人也能够为自己是其中一分子的大社会做出贡献。(四)大学生所必须担负的责任

大学生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且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些责任包括:

1.承担生命的责任

首先是关爱自己。只有珍爱自己的生命,才能承担起其他的人生责任。其次是关爱他人。由爱家人、朋友及于所有相识的人,进而推及于所有不相识的人,可以增强一个人的人生责任感。再次是关爱自然。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这也是对大学生关爱自然的责任意识的一种要求。

2.承担行为责任

一个人正是在行动中,发现和实现着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首先要增强行为前对行为的审查和指令能力。不能总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寻找借口和慰藉。其次,要增强行为中对行为的调节和监督能力。在行为过程中,学会及时终止自己的不良行为,凡事要考虑后果;此外,还要增强行为结束后对行为的评价和反省能力。在行为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省,促使自己改变和纠正不良的意识与行为,从而达到道德自新和人格完善。

3.承担成才责任

要追求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且通过不断地成才实践而获得成功。努力使自己成长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4.承担回馈责任

首先要回馈家庭。这并不仅仅是为了报恩,更多的是履行一种社会责任。一方面,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为了养育自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大学生成人、成才后,当然有责任回馈家庭。另一方面,父母养育子女,是为了延续人类的生命和文明。大学生成才后回馈家庭(赡养父母、帮助其他家庭成员),不但体现了人类的温情和互助,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其次要回馈社会。要遵循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包括家庭生活准则、职业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等,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

第三节 大学生的困惑与发展

随着社会和经济状况的迅速发展,“8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尤其是社会价值观、家庭结构与功能、社会信息的传播、人际交往的形态、教育制度的改革、就业结构的转型等,都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挑战。而大学生又是思想积极活跃、追求成功人生与事业、发展意识非常强烈的群体,对自身的发展相当重视,且大学生们的发展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面对各种困惑,大学生们要学会自我调节,调整发展的目标,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一、学生正面对的典型性困惑

1.思想的困惑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充满了矛盾与困惑,大学生普遍比较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注国家政治生活,认可中国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但又对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评价不高,有些大学生甚至对国家的指导思想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动摇。

2.不平等的困惑

过去,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是很高,贫富差距远没有像现在这样明显,生活方式也比较单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阶层的急剧分化,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大学生的发展机会也不均等,大学生无论从经济条件还是心理层面上都存在着相对的不平等。经济问题给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贫困阻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不敢参与各类活动,甚至还要为学费犯愁。他们缺乏交流,缺乏倾诉的对象。一方面大学生希望努力学习,出人头地;另一方面又对未来发展充满担忧和困惑。

3.就业的困惑

近年来,每年不断上升的毕业生数字,让大学生们开始切身感受到了就业的恐慌。据相关调查发现,大约有92.94%的大学生都存在就业的压力。压力使原本自我感觉良好的大学生们一时之间难以适应。由于全国各大高校事实上推行“教育产业化”,教育成本提高很多,来自家庭的期望变大了,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也提高了。可是,现行教育模式难以有效突破,现实和理想存在差距、媒体的不当炒作、社会“重文凭、轻实干”的观念,加上大学生原本就普遍缺乏职业规划,大学生在就业中遭受挫折并不少见。

在就业方向上,大学生宁愿到收入高但随时可能会下岗的单位,也不愿意去收入低但岗位稳定的单位;宁愿到有晋升机会但工作很忙的单位,也不去没有晋升机会但工作清闲的单位。但是,常常事与愿违,从而大学生就在自己的工作选择中陷入两难。

二、大学生的解惑与发展

当今,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要求是十分迫切的,但是由于对高校现状的不能接纳,或对大学的期望过高,或没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陷于兴趣与所学专业的冲突状态,或面对大学生择业难的现状等等,都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郁闷无奈、缺乏发展动力,或对前途忧心忡忡,甚至丧失发展自信心;或急于取得成就,因而难以着眼当前,认真扎实地做好手边事等。凡此种种,都容易使本应积极进取、乐于开拓的大学生偏离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因此,大学生们必须学会明确自己的发展需求和目标。

1.个性发展

个性发展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个体差异和个性优势,这其中孕育和隐含着极大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在高校,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学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感兴趣的专业。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感兴趣的专业时,虽苦犹乐,反之,缺乏兴趣的学习形同嚼蜡,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才能的发挥,而“80后”又是特别能够且乐于展现自我个性的群体。对此,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课程作为辅修或兴趣课程,以满足自己的个性化发展。

2.精神性发展

精神性发展包含有理想信念、品德、情感、心理等多方面内容。现在的许多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和工具理性思想的影响,加之独生子女的特殊家庭环境,使其在精神性发展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缺陷。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家庭、学校、社会向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物质条件,但却往往忽视对他们精神营养的供给,重智能轻心智、重智育轻德育,智力发展与心智发展之间往往失衡。他们既敏感又脆弱,既聪慧又自我。由于精神性发展的不足,一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便反映出种种缺失:缺少对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等终极目标的思考与追求,心灵内涵稀薄。有的学生上大学的愿望一经实现,便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或追求物质享受贪图虚荣安逸,或沉湎于电子游戏玩物丧志,荒废学业和青春;缺乏对社会性问题的思考与关心,思想肤浅,局限于个人的天地,缺少社会责任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缺少对诸如诚信、责任、关爱、友善、平等、公正、正直、宽容、协作等基础性品德及行为习惯的重视与养成,在处理与同学、集体,甚至父母的关系上时常发生矛盾。大学生中考试作弊、论文剽窃、借贷不还、签约违约等现象时有发生;缺少深刻性情感品质,如使命感、责任感、理智感,易被情绪所左右;缺少健康心理,常受焦虑、烦闷、抑郁、孤独甚至多疑、恐惧等不良心理困扰,缺乏应对生活和社会变革的能力……凡此种种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精神性发展是大学生们必须重视的。

3.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需求指的是大学生希望通过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进而正确地认识社会,形成与社会相协调的关系,从而促进自身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重要因素。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启示我们,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的社会性,人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社会生活中以及社会实践中才能获得和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样地,大学生只有正确认知社会,与社会发生积极的互动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当然,大学生作为以学为主的青年群体,与其他已经参加工作的青年人相比,尚未正式进入社会,大学阶段的生活只是为他们今后进入社会作了预演,是一种准社会化的练习。这种准社会化的生活,一方面为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准备时间充足,有更多的尝试机会,但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比其他青年要来得晚,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同龄青年间社会性发展的距离,加强其社会性发展。如今,大学生们对其社会性发展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明了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便将走上工作岗位,接受社会的挑选,而个人的才能只有得到社会认可,才能实现其最大的价值。因而他们十分渴望能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具有社会生活的能力。这表现为大学生们乐于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各种培训班等。但是其中一些学生在对社会性发展的认识上还存有偏颇,往往把社会性发展单纯地理解为掌握一定的社会生活技能,因而热衷于获得诸如会计证、律师证、口语证等各类证书,却忽视对自身社会态度和处事能力的培养。事实上,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发展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社会生活技能,但更为重要的是正确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良好的处事能力,因为只有当一个人能正确认知社会并具有良好的处事能力,他所具有的社会生活技能才能得到正确的使用和发挥。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往往将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协作性作为人才招聘的基本条件之一,这是一个积极的导向信号。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第一个层次是要有正确的社会认知度,包括使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联性;认识现实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培养正确的社会判断能力,善于将理想变为现实。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第二个层次是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度。学生应了解和践行社会规范,这可从学生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做起,引导学生在处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父母关系以及与寝室、班级、社团、学校的关系中形成与社会的适应性,在处理与社会实践单位、社区的关系中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第三个层次是要有积极的社会参与度。学生只有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才能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生活能力,才能在开阔视野的基础上,升华思想境界,从“小我”走向“大我”。

体验活动

活动一:【案例】

陈毅元帅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巨大,对子女也有很高的要求。1961年夏,陈毅的二儿子陈丹淮高中毕业,以品学兼优保送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陈毅想到儿子第一次出远门,离开父母开始大学生活,于是,写了首诗送给儿子。

小丹赴东北,升学入军工。写诗送汝行,永远记心中。

汝是党之子,革命是吾风。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

汝要学马列,政治多用功。汝要学技术,专业应精通。

身体要健壮,品德重谦恭。工作与学习,善始而善终。

人民培养汝,报答立世功。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试看大风雪,独立有青松。千锤百炼后,方见思想红。

在父亲的嘱咐下,陈丹淮很好地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在工作战线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活动内容与要求】

1.从这首诗中,可以找到哪些陈毅作为父亲给儿子提出的“作为大学生的意义和责任”?

2.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想法都与以前有所不同了,试讨论:哪些责任是不会改变的?又有哪些是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做得更好的?

活动二:【案例】

从1997年底开始,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1年以来,志愿者行动不断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扩大,队伍日益壮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累计有一亿多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在这一亿青年中,大学生正是主要群体。在这些大学生中,涌现了许多优秀志愿者的感人事迹。比如,自1999年开始,复旦大学已派出8批共76名学子来到西海固支教,与这里的人民结下了浓浓的情缘。在那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列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地”的地方,他们跋山涉水家访学生,他们克服种种艰难困苦传播教育,他们给山里的孩子们带去希望。北京奥运会向全国招募10万大学生志愿者,最后仅北京报名的大学生就超过24万人。2002年开始,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还启动了海外服务计划,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冯艾曾在云南支教两年,后又作为国际志愿者远赴非洲进行国际支教,她总是奔赴那些最需要援助的地区,以服务人群为最大的快乐。【活动内容与要求】

1.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展那么多年来,大学生前赴后继、踊跃参加,你觉得这个现象有什么现实意义?志愿者行动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大学生积极参与?

2.冯艾是复旦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作为名牌大学的博士,找一份高薪又体面的工作并非难事,可她选择当志愿者,到最艰苦的环境中去“自找苦吃”。你认为其动因是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放弃舒适安逸的生活去投身志愿者行动吗?

3.进入大学后,每个大学生都会有关于自己今后发展的设想。不论是做白领、出国深造还是自己创业,你是否想过自己的这些追求到底是为了什么?试讨论职业思想和生活思想的关系。参考资料

1.曾文音:《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研究》,马明华主编:《现代大学学生工作特色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3.方益权:《关于大学生责任教育内容体系的思考》,《民主》2006年9月。

4.赵丰:《青春中国——走近“80”后》,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年版。

5.孙丹薇:《全面关心大学生需求 积极促进大学生发展》,《山西高等学校学报》17卷1期。

第二单元 激发生涯意识

第三章 生涯发展阶段与任务

大学四年是人生短暂而又宝贵的时光,是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通过生涯发展理论的学习,可以激发生涯意识,由表及里地认识生涯发展的阶段与相应的发展任务,并在生涯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职业探索、职业考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涯规划,以完成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的生涯任务。

第一节 生涯概述

一、生涯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会用到“生涯”一词。如教师生涯、军旅生涯、运动生涯等。生涯主要是指个人通过从事某种职业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或历程。就生涯的定义而言,国外理论界有多种多样的解释。

1.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职业或职位的总称(沙特尔,Shartle,1952)。

2.生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历程(舒伯,Super,1957)。在以后的研究中,舒伯对生涯的看法又有补充。

3.生涯指以个人依据心中的长期目标所形成的一系列工作选择,以及相关的教育或训练活动,是有计划的职业发展历程(麦克弗兰德,McFarland,1969).

4.生涯包括个人对工作世界职业的选择与发展,对非职业性或休闲活动的选择与追求,以及在社交活动中参与的满足感(霍德和班那兹,Hood&Banathy,1972)。

5.生涯是指人终其一生,伴随工作或职业的有关经验与活动(霍尔,Hall,1976)。

6.生涯指一个人终其一生所从事工作与休闲活动的整体生活形态(麦克丹尼尔斯,McDaniels,1978)。

7.生涯指个人一生职业、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即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韦伯斯特,Webster,1986)。

从上述关于生涯的观点可以看出,学者们因其所处年代的不同,研究的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对生涯的定义也不同。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生涯定义大都来自舒伯在1976年提出的观点:

生涯(career)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与历程,统合了个人一生中各种职业与生活的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生涯是人生自青春期以及退休之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位之外,尚包括任何和工作有关的角色,如学生、退休者、家庭和公民的角色等。生涯只存在于人们追求它之时,是以个人为中心的。

由此可见,“生涯”的内容是比较宽泛的,包括人生经历,生活道路和职业、专业、事业等。但它不仅仅局限于“工作”或“职业”,还包括了个人的“生活风格”,即包含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从事的所有活动。我们知道人的一生有少年,成年,老年几个阶段。成年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是人们从事职业生活的时期,是人生全部生活的主体,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因此,生活中我们往往将生涯理解为这一特定的人生历程,一般说生涯往往就是指职业生涯。

二、生涯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舒伯认为,生涯作为一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它由三个层面构成:第一,时间。即个人的年龄或生命的进程;第二,经历。即每个人一生所扮演的各种不同角色;第三,每个人对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投入的程度。从生涯的定义来看,生涯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终身性

生涯发展是一生当中连续不断的过程,并概括了一个人一生中所拥有的各种职位、角色,是一个终生发展的进程。

2.独特性

生涯是个人依据自己的个人理想,为实现自我而逐渐展开的一种独特的生命历程,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生涯。虽然许多人在生涯形态上有相似之处,但完全一致则是不可能的。每个个体的生涯发展是独一无二的。

3.发展性

人是生涯的主动塑造者。生涯是一个活跃和动态的发展历程,个体在不同的生命或工作阶段中会有不同的追求,而且这些追求会不断地调整、变化与发展,这就促进了个体不断成长。

4.综合性

生涯是以个体事业角色发展为主轴,并包含了他一生中拥有的所有职位的角色,既包含了个人的职业角色,也包括了学生、子女、父母、公民等。涵盖人生整体发展的各个层面的各种角色。

第二节 生涯发展阶段

一、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思想(一)生涯发展理论

1953年,美国心理学家舒伯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形态研究”的结果,认为人的职业生涯从出生时开始,到去世时终止。按照人的生理年龄,可以大致将人的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五个阶段。(1)成长期。由出生至14岁,属于认知阶段。该阶段人扮演的角色首先是儿童。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展自我概念,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来修正自己的角色,同时了解工作的意义,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2)探索期。由15岁至24岁,属于学习打基础阶段。该阶段的青少年,学生角色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公民和工作者角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通过学校学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从而使职业倾向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且初步建立职业目标。(3)建立期。由25岁至44岁,属于职业确立、稳定阶段。该阶段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周期的核心部分,是整个人生的高产期。这一阶段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即经过探索后,明确自己在整个生涯发展中的长远目标和属于自己的位置。(4)维持期。由45岁至65岁,属于升迁和维持阶段。该阶段的劳动者一般达到常言所说的“功成名就”情景,已不再考虑变换职业工作。这一阶段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5)衰退期。65岁以上,属于退休阶段。该阶段的个体其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逐渐衰退,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注重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

舒伯以年龄为依据,清晰地描绘出人一生的职业全程,大多数人都要经历这样五个阶段。但现实中生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其经历时间的长短也因个人条件的差异及外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长有短,有快有慢,有时还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复。(二)循环式发展任务

在后期的研究中,舒伯对生涯发展任务的看法又向前跨了一步。他认为在人一生各个发展阶段中同样要经历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螺旋循环发展的模式,深化了生涯发展阶段的内涵,如下表所示。

当一个大学一年级学生开始了大学生活后,必须适应新的角色与环境。经过“成长”和“探索”,就会建立起相对固定的适应模式,同时在“维持”着大学的学习生活之后,又要面对另一个发展任务——求职。原有的已经适应了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逐渐衰退,新阶段发展任务又要进行“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式发展。(三)生涯彩虹图

20世纪80年代初,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之后他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交互影响,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它显示人生的主要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以及衰退期。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里,纵向层面代表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职位和角色组成。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扮演着九种主要的角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某一角色上的成功,可能带动其他角色的成功。反之,某一角色的失败,也可能导致另一角色的失败。但是,舒伯进一步指出,在某一角色上投入过多的经历,而没有平衡协调各角色关系,也有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图3-1 生涯彩虹图

彩虹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角色的互相替换,盛衰消长。它除了受到年龄增长和社会对个人发展任务期待的影响外,往往跟个人在各个角色上所花的时间和感情投入的程度有关。“生涯彩虹图”的作用主要是对自身未来的各阶段如何调配各种角色的计划和安排,使之成为自己的生涯设计师。

二、拉文森的生涯发展阶段思想

1978年,拉文森(Levinson)以35岁至45岁的男性为研究对象,探讨每个时期的生命现象对个体的影响。以四季为比喻,如春天(春耕)为青少年期,夏天(夏播)为成年早期,秋天(秋收)为中年期,冬天(冬藏)为成年晚期。每个时期的发展情形,以及可能面临的危机,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张德聪,1995年;改编自Lasker&Moore,1980年

职业发展探讨的是人的发展,与自然法则一样环环相扣,没有春耕、夏播,哪来的秋收与冬藏?拉文森对成年人职业发展的研究最具代表性。

案例:不要丢掉自己的梦想

张明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非常聪明,而且学习刻苦,成绩一直不错。他就读的中学是“县重点”,到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进行文、理科分班,张明觉得自己的文科成绩优于理科成绩,读文科考上大学可能性更大一些,于是选择了文科。经过努力,高中毕业时,张明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国内重点大学录取,专业是金融学。

大学毕业,成绩突出的张明在一家大型企业找到了令同学们羡慕的工作。张明自己对这份工作也很满意,不仅专业对口,收入也很理想。转眼两年过去了,张明对自己的工作也早已应对自如。他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完成上级分给自己的任务,尽量不主动去参与分外的事。五年后,张明坐上了主管的位置。他开始专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庭。不知不觉到了不惑之年,张明的职位再也没有得到提升。这时,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张明所在的企业突然被另一家竞争对手收购,接着就是机构重组。张明和其他一些老同事被列入了待安置人员的名单中。后来,因为另一名主管不满意新的职位安排辞了职,张明才算勉强保住了自己的饭碗,但是单位安排他去当行政主管。张明也考虑过下海或跳槽,但是考虑到自己的年龄,而且这么多年以来自己搁置了对新知识的学习,他最终没有勇气作这样的决定。这一系列的变化让他难以接受,他抱怨企业没有人性,抱怨社会变化太快,他就这样一边抱怨一边工作,一直到退休。退休那天,张明哭了,他想起自己20岁的时候曾梦想当一名优秀的财务经理,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怎样丢掉这个梦想的。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是按部就班、得过且过,还是主动经营自己,当代社会把这个课题摆到了所有个体的面前,正确的选择与作为,有助于生涯成功。

第三节 大学生面临的生涯发展任务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有许多东西要学,有许多事情要做,是处在生涯发展的准备阶段,只有明确大学阶段生涯发展的任务和重点,并为之积极努力奋斗,才能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铺垫,增添价值。

一、大学阶段的职业发展重点(一)培养职业精神

在人的一生中职业发展的情况如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人的职业精神。所谓职业精神是人们在从事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或精神面貌。美国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失业者或无法获得晋升者中,有87%的人并非因为缺乏职业知识或技能,而是因为不恰当的工作习惯和态度导致了失业或无法晋升。因此,职业精神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非常重要。这里着重强调三种精神。

1.主动精神

从小学到大学,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父母或老师不断地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的被动性思维,其实社会不需要被动做事的人。有如下一个故事:

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他们拿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后,张三青云直上,又是升职又是加薪,而李四仍在原地踏步。李四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次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李四,你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老板说。

一会儿工夫,李四回来向老板汇报:“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有多少?”老板又问。

李四又跑到集市上,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价格呢?”老板继续问他。“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呀。”李四委屈地申明。

于是老板把张三叫来,吩咐他说:“张三,你现在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张三也很快地就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于是顺便带回来一个让您看看。”

张三边说边从提包里拿出一个土豆。“我想这么便宜的土豆一定可以赚钱,根据我们以往的销量,40袋土豆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卖掉。所以我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您回话呢。”

这时老板转向了李四,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张三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涯发展中要学会主动做事,所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首先要培养主动精神,主要表现在:(1)主动学习。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社会,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信息时代学习的特点是:学习是个体建构的过程,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信息社会的学习是一个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和弥补个人思维缺陷的过程。所以主动学习是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

进入大学后,第一,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主动了解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专业学习价值和专业前景,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第二,主动学习实践知识,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方法,主动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科学的发展,在主动学习和实践中寻找和发现真理。第三,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主动把外在的学习变为内在生命的需求,把外在的科学文化知识内化为自我生命成长的养料,使自己在生涯发展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2)主动锻炼。

实践出真知,锻炼长才干。人生生涯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生活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所以大学生要主动锻炼自己,也就是要主动积极地去寻找机会,争取机会,创造机会经受锻炼。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了大地震,有些大学生主动到灾区当志愿者,一方面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另一方面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自己,这种主动锻炼的精神对大学生一生生涯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主动锻炼对大学生来说,主要表现在:一、要主动锻炼身体,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这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条件。二、要主动锻炼各种与自己未来职业紧密相关的能力,既要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还要投身到社会实践、社会公益、社会调查等活动中去,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接受锻炼,使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同时在锻炼过程中,能进一步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生涯规划的能力。

主动学习和主动锻炼的精神能培养我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养成积极进取的习惯,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赢得成功幸福的人生。

2.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主要是指对工作的责任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热爱本职工作并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在日常工作中,有这样一种情况,有些人聪明、能干,但却工作平平,甚至常出差错,究其原因,往往是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有些人能力一般,但做事目标明确,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最后事业有成,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人、对事、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人们常说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的状元,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但唯一相同的就是爱岗敬业。敬业精神使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干出了成绩,做出了贡献,得到了乐趣,获得了成功。所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对自己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敬业精神在人生生涯发展中极其重要,是一个优秀人才所必需的,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条件。

敬业是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中走向成功的秘诀,同学们培养敬业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第一,工作态度踏实。在大学期间坚持培养自己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工作的习惯,克服浮躁情绪,懂得踏踏实实工作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捷径。第二,工作风格认真。要求自己用满腔的热情,坚持不懈地去做好工作。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有了认真的工作风格,困难就会向你低头,成功就会向你走来。第三,工作目标到位。坚持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不轻率和马虎,追求工作精益求精,尽善尽美。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对用人单位毕业生素质要求的调查显示,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这三项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素质。可见,培养敬业精神应当成为大学阶段职业发展任务的重点。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敢于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拓新局面的思想和行为。

从社会发展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探索未知,开创未来的创新精神,没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从企业用人需求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行各业都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用人单位迫切需要大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帮助企业改造技术,加强管理,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从高校培养目标来看,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要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从而能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成为有所建树的人。从个人发展来看,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的核心。所以,对大学生而言首先要有创新精神,才能逐渐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但是,现在有些学生认为创新是科学家、专家的事,还有些学生认为创新是学校少数创新活动积极分子的事,与大多数学生关系不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所以,每个大学生在学习、实践和研究中都要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第一,要勇于大胆质疑,不要认为被人验证过的都是真理。第二,要敢于冒风险,不怕失败和挫折,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创新潜力。第三,要善于培养创新的兴趣,从作业和实验开始,摆脱模仿和抄袭,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实验、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独立见解,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二)增强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大学生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对职业活动和职业目标的认识;二是自我对实现职业目标的手段、方法及途径的思考,具体有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规划意识、素质意识等。这里着重强调两种意识。

1.规划意识

人生走向成功需要生涯规划,职业获取成功需要职业规划,职业发生变化需要修正规化,规划意识是成功人生必须具备的意识。对大学生而言,必须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但是,目前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还没有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内容设置,大学生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而不少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主要表现在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现状和期望认识模糊,行动带有盲目性,影响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第一,要明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例如,某公司有一位业务员,他的职业生涯目标是总经理,经过他一步步的努力,业绩不断上升,业务员提升为业务部主任,工作一年之后当上了经理。一个普通的大学专科生为什么职业生涯有如此快的发展,经过与他的交谈发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份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帮助一个人实现自己的目标,拥有成功的人生。反之,职业生涯的发展可能会没有方向,多走弯路,浪费许多时光。第二,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来说,是一项前瞻性的系统工程。正确的规划步骤与方法是保证这项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第三,把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如:可行性原则就是要求做规划时必须考虑到自己的特质、社会环境、组织环境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也就是一定要考虑自己和外界的实际情况,这样制订出来的生涯规划才切实可行。在此基础上,制订出自己的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自己顺利走好职业之旅和人生之路。

2.素质意识

素质意识指的是懂得成功与素质的关系,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训练和提高。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而是人才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所以,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只有增强素质意识,才能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有计划有目标地把自己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增强素质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1)了解大学生素质的内涵和要求。

素质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是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基础。大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及其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素质,这是最重要的素质。第二,道德品质素质。主要指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第三,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指人的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知识等方面的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基础条件。第四,身心素质。主要指人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的根本,是其他素质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五,审美素质。主要指人对美与丑的辨别力和自觉创造美的生活的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各种素质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各种素质的综合作用,才能造就一个人的成功。(2)了解职业素质的内涵和要求。

职业素质是指从事某一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业务知识、技术、技能和能力,是一个人成才立业的手段,又是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职业素质的培养中,要以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出发点,以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为目的,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促进自己成为具有科技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3)了解现代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成熟的企业在招聘应届生时,首先往往考虑的是道德品质、工作态度这两项素质,他们认为这两项人才素质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开展工作的基石。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也许会带来一时的“小利”,但往往失去的是大节,继而失去的是企业长远的“大利”。其次,企业看重的人才素质中还包括创新意识与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前者决定了价值创新的来源,后者关系到工作的效率。第三,团队精神、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社会活动和交往能力等等。在以上三个了解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素质训练的目标和计划,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三)学会职业本领

在人生生涯发展中,职业本领指的就是职业能力,学会职业本领,不断提高职业能力是职业成功的基本保证。这里主要强调四种职业本领。

1.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一项容易被人忽略的本领。学校里也没有“如何做人”的教材和课程,但却是一门既现实又深奥的学问,是一项不得不学的本领。教育家孙云晓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指出:“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的过程,它不仅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也是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学会做人涉及面广,可以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第一,讲诚信。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是否成熟的标尺。做事先做人,只有诚信做人,才能事业成功。第二,讲文明,懂礼貌,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第三,讲原则,主要是把握为人处世的原则,会尊重、能宽容、乐助人、重细节。学会做人这项本领,需要我们在人生生涯发展中去不断学习、思考、研究和磨炼。常言说得好,千难万难做人最难,当代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做人的问题。所以,学会做人是大学生大学阶段职业生涯发展的重点。

2.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独立自主地,完整、准确、系统地获取新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是有显著区别的。在中学学习知识时更多的是要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的学习则要求“理解”知识,并能提出问题,举一反三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职业流动性越来越大,而一个人通过学校正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不可能终身受用。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学习,不断通过自我教育更新自己的知识。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努力做到:(1)善于制订和修正学习计划。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要善于制订和修正学习计划。要分析自己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和非专业学习的时间分配比例、平衡学习时间,分析自己的学习资源库,按照各学科的特点,参照不同时间段的学习效率制订合理的个人学习计划。然后在计划执行中,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正、不断完善,使学习有序进行,学习任务按时完成。(2)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中学生是有区别的,不能仍停留在上课认真听讲,做好听课笔记,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而要逐渐养成选择性学习的习惯,也就是要求自己在大量知识信息面前,有根据学习的要求有效选择自己学习内容的习惯,逐渐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要求自己不满足获得现成的答案和结果,能质疑性地学习,总结性学习等。(3)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现代社会中,“文盲”的含义已经有了变化,不具备自学能力的人,将成为“功能性文盲”。人的生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和完善过程,自学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基本功是否扎实的重要标准。自学能力已成为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必要手段。在信息社会,大学生尤其要重视提高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自学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不断获得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会学习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只有学会了学习,才能有生命质量的提升和人生生涯的发展。

3.学会做好小事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往往就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命运,小事决定成败。

案例:

有一家公司招聘新员工。面试只有一道题,就是谈谈对责任的理解。去应聘的大学毕业生都认为题目很简单,面试出来后都感觉良好。然而接过却出人意料,一个都没被录取。

公司经理说:“很遗憾,各位很有才华,对问题的分析也很有水平。但是,我们这次面试不是一道题,而是两道题,另一道题你们都没有回答出来。”在大家纳闷之际,经理继续说道:“你们看到了躺在门边的那把扫帚了吗?刚才面试时有人从上面跨过去,有人经旁边踢了一下,就是没有一人把它扶起来,对责任理论上的深刻理解远不如做一件体现责任的小事,后者更能显现出你的责任感。”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大学期间要学会做好小事。因为:第一,大学毕业就业一般都得从小事做起。现在一些大学生刚出校门,公司安排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很不愿意,认为这是大材小用,结果没有工作热情,影响职业生涯的发展;第二,成功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在最基础的工作中,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积累雄厚的实力。世界上能做大事的人,一般都能把小事做细、做好,就是这个积累的结果。卡耐基认为,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辈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注重积累,注意利用身边的每一件点滴小事锻炼自己,将生活中一个个平凡的目标当成自己实现卓越的阶梯。而平庸之辈只会好高骛远,轻率冒进,或者因为目标过于困难而放弃了奋进的勇气。

学会做好小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关注小事。如寝室卫生工作,这是大家都会做的小事,但不少大学生不关心、不重视,寝室出现了脏乱差的情况,有损当代大学生的形象。如果每天能自觉认真搞好寝室卫生,坚持四年把这件小事做好,就会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第二,调整心态。以平常之心对待平常之事,不要一做事就想要轰轰烈烈。好高鹜远,不能脚踏实地,结果就会恰恰相反,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最终一事无成。第三,持之以恒。能否做好小事贵在坚持,坚持必有希望,放弃只会失败。能把小事坚持做到最好,必须具备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坚定不移的信念,最后增加自己做好大事、获取成功的素质砝码。

4.学会处理问题

学会处理问题是一个人立世和成事的根本。人们每天都会面对一些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也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会不会处理。一切成功者(包括仕途上的成功者、商场上的成功者或婚姻上的成功者)都是处理问题的高手。大学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过渡阶段。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大学生,必须在大学期间完成从“依赖人”到“独立人”的转变,学会独立面对和处理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各种问题。

进入大学,同学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从家里搬进大学寝室,开始了集体生活。同学间由于地域和家庭环境的不同,生活习惯也会有所不同。如何与室友沟通,处理好寝室关系,都是新生在大学进校时需要面对的。除了这些问题之外,在大学期间还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学业压力、社会关系的处理、就业压力、情感等等。

善于处理问题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实践能力的核心,更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处理问题可以改善你的社会环境、生存环境,甚至心理环境。要提高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平时积累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面对问题时不慌张,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后果。在问题出现后,我们可以向别人求助,但要明确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因此,我们遇到实际问题时,要学会独立思考、仔细分析、冷静全面地寻找问题的症结。第二,处理问题时不怯阵,讲究策略,运用自身的各种知识进行合理、科学的处理。不同的问题处理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要学会区别对待、灵活化解,善于学习和倾听,以平等、宽容、适度为原则,以负责任的态度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小贴士

资料来源:《2006年上海高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学研究》,第4页

二、大学阶段对于人生生涯发展的作用

大学阶段处在人生生涯发展的探索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通过学校学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世界进行深入的探索,初步做好职业准备和建立职业目标,这一阶段对于人生生涯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职业探索,人生生涯发展的基础

在人生生涯发展历程中,上大学不是目的,只是职业探索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了解生涯发展的规律,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审视自己已经走过的历程,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专业和职业,思考未来发展方向。根据自己的人生追求、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选择适合的专业。结合社会需要、职业要求、职业目标等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通过职业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这是人生生涯发展的基础。(二)职业定位,人生生涯发展的方向

大学阶段是人的职业选择和专业定向的关键性阶段,这是因为大学专业的规定性体现了人生的择业方向,大学专业的多样性为人生定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职业生涯的发展,首先从选定方向开始。定位准确,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特长,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有目标地持续发展。现在的大学生有一个通病,就是过高估计自己,所以在校大学生,既需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又需要多了解社会需求,以求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三)职业准备,人生生涯发展的条件

大学生涯是整个人生的重要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准备期,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是为今后的生涯发展作职业准备,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因此,为了使自己今后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能够自信自强地去面对社会的竞争,必须充分做好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累生涯发展的“资本”,创造生涯发展的各种条件。

体验活动

活动一:畅想10年【活动目标】

让同学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畅谈10年之后的我,帮助大家树立实现美好理想的信心。【活动流程】

1.要求同学围绕社会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畅想10年的主题准备演讲稿。

2.以班级为单位,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畅想10年的演讲比赛。

3.比赛结束后老师为获奖学生颁奖并进行主题点评。【活动总结】

通过畅想10年活动,展望美好的未来,激发生涯意识,明确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活动二:设计人生彩虹【活动目标】

人的一生有多种角色,每个角色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意义与重要性是不同的,掌握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态,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

面对你的职业彩虹图,你如何着色呢?【活动流程】

1.选择单一或多种颜色着色,反映出你目前所扮演的全部生活角色,颜色越重越浓,表明你投入越多。

2.如果你的生活朝着你理想的方向发生改变,那么再在你理想的角色上着色。

3.根据描绘的人生彩虹图,看看是什么因素妨碍了你的理想实现,或者你准备做什么可以让你的理想尽可能实现。【活动总结】

通过描绘人生彩虹图,认识生涯发展的阶段和任务,设计好自己人生多种角色的发展蓝图,从而在人生舞台上扮演好各种角色。

活动三:关心现在的我,现在的我关心【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明确大学生的任务和职业发展要求,知道现在该做什么?现在该关心什么?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做好知识、能力和心理等方面的准备。【活动流程】

1.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能力评估表。

2.进行分析,对自己现在的能力情况和职业发展的能力要求有一个了解。

3.根据分析,找出自己能力的薄弱环节,制订出培养和提高的计划。

能力评估单填写要求:工作所需及自己已具备能力两部分,确定打√,不确定或不知道打△,不需要或自己缺乏的能力打×。【活动总结】

通过活动关心了解自己已经具备的职业能力,了解今后职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从而制订或调整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和完善自己。参考资料

1.邱美华、董华新:《生涯发展与辅导》,台湾心理出版社1997年版。

2.吴芝怡:《生涯辅导与咨商——理论与实务》,台湾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

3.洪凤仪:《一生的职业规划》,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4.许玫、张生妹主编:《大学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赵北平、雷五明主编:《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王兆明:《职业生涯规划》,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蒋建荣、詹启生主编:《大学生生涯规划导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四章 生涯发展形态与规划

人生在世,每个人扮演了很多种角色,谁都想扮演好每一个角色,成就一番事业。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舒伯(D.E.Super)认为,生涯(career)是每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生涯的发展是以个人为中心,只有个人在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到生涯不仅仅局限于“工作”或“职业”,还涵盖着个人一生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从事的所有活动的集合。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也发生着变化,每次变化意味着角色的转换,不同角色的组合就构成了“生涯”。

第一节 生涯发展形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商业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支柱,从传统的以个体为单位的手工式、作坊式的经济模式向群体的机械化、合作式的经济模式转变,因此职业这一概念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内涵的规定性更加明确,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化。现代意义上的各种职业如工人、律师等应运而生,医生、教师等传统职业特征的规定性也更加鲜明。

一、生涯发展的概念

生涯发展(career development)的概念源于哈维赫斯特(R.J.Havighurst)提出的职业发展的概念。传统的职业发展强调人与职业的配合程度,随着职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职业选择成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决定着个体的生存状态,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人力资源、心理学方面的学者提出了各种有关职业发展的辅导和培训理论,人们对职业发展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职业”概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提出“生涯(career)”一词更符合这种需求。“生涯发展”是以人生命历程中的事业发展为核心,以毕生发展观为基础,由个人的社会、心理、教育、体能、经济和机遇等因素综合形成的个人终其一生的发展性生涯历程。个体的生涯历程,与个人在教育、职业、休闲嗜好等方面的选择、投入和进步情形有关;是个体自我认定、生涯认定、生涯成熟等特质的发展进程。它关注个体一生当中的教育和职业状况,并且涉及与教育和职业有关的角色的选择与发展。生涯发展概念的外延比职业发展概念的外延更加宽泛,它不仅仅局限于个体一生之中各个时期的角色和角色之间的转换,还体现在角色与角色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个体所扮演的每个角色与社会和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上。

生涯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生涯发展的进程受到个体的工作价值、职业选择、生涯形态、决定风格、角色统整、自我认定、生涯认定、受教育背景,以及其他相关的现象的影响。个体在这一进程的每个环节倾注了很多时间和心血,在某些环节上停留的时间长,精力消耗得多,有些则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短;但是只有当生涯发展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个体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力,达到较高的满意程度。

二、生涯发展的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舒伯对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和人格发展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12项主张,这被认为是生涯发展理论的基本主张和框架基础。这12项主张分别是:

1.职业是一种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

2.职业发展是一种有秩序、有固定形态的过程,因此每阶段的发展都是可以预测的。

3.职业发展是一个经过统整的动态的过程。

4.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青少年期就开始发展,至青春期逐渐明朗,并于成年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职业生涯概念。

5.自青少年期至成人期,随着时间及年龄的渐长,个体实际的人格特质及社会的现实环境等,都会因年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对人的影响力,其对个人职业的选择越加重要。

6.对于父母的认同,会影响个人正确角色的发展和各个角色间的一致及协调,以及对职业计划及结果的解释。

7.职业升迁的方向及速度,与个人的聪明才智,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本人的地位需求、价值观、兴趣、人际技巧,以及经济社会中的供需情况有关。

8.个人的兴趣、价值观、需求、对父母的认同、社会资源的利用、个人的学历,以及其所处社会的职业结构、趋势、态度等,这些均会影响个人职业的选择。

9.虽然每种职业均有特定要求的能力、兴趣、人格特质,但却颇具弹性,以至允许不同类型的人从事相同的职业,或一个人从事多种不同类型的工作。

10.工作满意度视其个人能力、兴趣、价值观及人格特质是否能在工作中适当发挥。

11.工作满意的程度与个人在工作中实现自我观念的程度有关。

12.对大部分人而言,工作及职业是个人人格统整的重心。虽然对少数人而言,这种机会是不重要的,或甚至是不存在的,只有社会活动及家庭才是他们人格统整的重心。

从舒伯的12项基本主张可以看出,生涯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个体内部相互作用、与外部相互影响的过程;它是以职业或事业发展为核心,毕生发展观贯穿其中的,不断整合又不断分化的过程;生涯发展的广度和程度与个体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三、生涯发展的形态

个体在一生中扮演的多种角色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但是职业者的角色占去了大多数人最多的时间和精力。职业或事业如同每个人的鉴定证书,尽管在职业面前人人平等,但鉴定证书却有等级之分;看到有的证书需要以礼相待,有些却可以视而不见。鉴定证书会更换的,每换一次就是职业的一次转折。我们一般把个体职业的转折与对工作的投入状况称之为职业形态。

我们将常见的生涯形态大致归纳为7种:

1.步步高升型

在一个组织内,认真经营,即使工作地点或工作内容因组织的需要有所改变,工作表现仍受到肯定,而步步高升。

案例:

张某,现任某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大学毕业后,张某由一家家电公司的技术员干起,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受到公司领导的赏识,先后出任公司副经理、总厂厂长,他带领员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奇迹。十年以后,该企业已由一个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在业界获得越来越高美誉的大集团。而张某本人也因为其杰出成就而享誉海内外,多次获得国内外媒体和机构颁发的诸多奖项。

张某大学毕业后,从一个默默无名的普通工人开始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今天骄人的成就。或许我们会把他今天的成就归功于时势造英雄,但他的博学多才、勤奋好学、锐意进取的特质是他成功的必然。

2.阅历丰富型

换过不少的工作,工作地点的变化较大,工作内容的差异性很大,勇于改变与创新,而且学习能力强,能面对各种突发的状况,心理承受力强。

案例:

小吴,医学院毕业后,从一名医护人员做起,后来通过自学获得英语口译高级证书。随后她进入IBM公司,通过IBM严格考试后转入专业队伍,历任大客户销售代表、销售经理、IBM区域市场经理。从此,小吴开始为业界所瞩目。随后,小吴离开她工作了整整12年的IBM,受聘于一家跨国公司任中国区总经理,登上职业经理人的一个高峰。此时,在商场上拼搏多年的小吴思考着如何在事业上取得新进展。她决定加入一家业绩蒸蒸日上的国企,并成为国企管理团队中的重要一员。小吴显示出优秀企业家素质:既能创立长远的战略架构;又能实在地以传统企业和企业家团队为基础,脚踏实地地制订实施的策略,迅速地将该国企拓展为国内信息产业的领导者。

小吴的职业经历可谓是多姿多彩,从一个普通的打工妹到现在的“打工皇后”,她的职业生涯是在不断成长的。加入国企一年后,她说“至今从未后悔,更加兴致勃勃”,不断调整职业目标,不断让自己尝试,不断争取机遇,也不断为自己创造机遇。

3.稳扎稳打型

进入职场初期处于探索阶段,工作的转换较为频繁。经过不断的尝试与努力之后,终于进入自己所向往的组织或机构。尽管这类机构的升迁与发展有限,但是非常稳定,例如学校、政府机构、银行等。案例:

小范,大学期间任学校学生会主席,由于在校期间表现突出,获得留校任教的机会。由于小范有过学生干部的工作经验,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对小范而言得心应手,小范在辅导员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几年后,小范调离了辅导员岗位,任学校团委书记。几年后,机遇又一次降临在小范身上,小范通过各项考试,进入了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担任部长一职,继续从事她所熟悉的学生管理事务。

功的基础。

4.愈战愈勇型

职业生涯发展已有明确的方向,但是由于某些因素受到打击而严重受挫。挫败之后,凭自己的毅力与能力,奋发向上,以更加成熟的个性面对挑战。最后,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以前。

案例:

史某,国内著名大学毕业后,分配至某省统计局。两年后,获得软件科学硕士学位,随即下海创业。创业之初,史某用4 000元打天下,成立公司推出新型软件,不久又相继推出新产品,他创办的公司成为国内著名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史某也成为改革风云人物。拥有商业头脑的史某又瞄准了保健品和房地产市场,着手开拓公司业务。

然而,就在公司蒸蒸日上发展之际,公司兴建的几项工程资金告急,由于市场不景气,再加上管理不善,公司迅速盛极而衰。虽然集团名存实亡,但史某一直未申请破产。三年后,史某卷土重来,又一次踏上征程,注册建立生产高科技产品公司,史某旗下的集团公司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在美国发行规模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史某的身家突破百亿元。

史某的创业故事是业界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史某“下海”失败,他没有“跳海”。这个曾经写就IT企业神话般传奇故事的青年人,并没有放弃创业的初衷,仍在顽强地拼搏。面对惨败,他从来没有打算退隐,发誓一定要东山再起,永不言弃。

5.得天独厚型

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花太多时间探索与尝试,反而因为客观原因(如家庭等),很早就确定方向;经过刻意地栽培与巧妙地安排,进入组织的决策核心部门,并将组织发展与个人生涯密切结合。

案例:

富家女小妍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市场营销及物流专业学士学位,毕业后,加入父亲的集团担任采购部经理。如今,作为公司执行董事,小妍主要负责整体采购监督、企业资源管理,并参与制订发展策略。小妍成功的原因被归结为“有个好爸爸和上市带来的财富膨胀”。如今26岁的小妍是目前集团最大股东,拥有70%的股权。小妍并非外界认为的仅仅是家族财富代言人。事实上,早在三年前,其父亲去美国治病,集团管理团队就由小妍全面接管。当时小妍带来了全新的来自美国的管理团队,在很大程度上接替了集团原有创业团队。小妍做事干练、机敏,有控制能力,她将完成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

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小妍从小就被父亲当作接班人培养,读书、工作、婚姻,都是父亲一手操办的,她的人生与家族利益紧紧相连。小妍的确不负众望,用自己的才学和智慧为企业开辟了新的领域。

6.生涯因故中断型

指连续性的生涯发展因为某些因素而暂时停顿,处于静止或衰退的状态。如身体有重病的人,得花很多时间在治疗、恢复方面,经济上与情绪上处于脆弱与依赖的状态,很难开展职业生涯的规划。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女性因为结婚生子而中断工作。

案例:

爱玲大学毕业之后在广告公司作文员,与一名外科医生结婚之后,她发现很难有份自己的工作。丈夫在医院工作很忙,压力很大,晚上还要常常值夜班。如果爱玲是职业妇女,家里的事情没人料理,小孩无人照顾。无奈之下,爱玲辞去了工作。结婚20年,孩子上了大学,爱玲的职业生涯也中断近20年。目前,爱玲的生活重心就在家庭和丈夫的事业上。虽有遗憾,但看到孩子长大成人、丈夫事业有成,她也感到满足和骄傲。

生涯因故中断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女性因为结婚生子而中断工作,回归家庭,相夫教子,爱玲的故事是一个最好的证明。据一项调查研究,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每3个职业女性就有1人因结婚而退出劳动市场,欧美国家女性因结婚回归家庭的比例也有上升趋势。职业因故中断原因很多,如继续深造、结婚、疾病等,但从比例来看,女性要高于男性。

7.一心多用型

工作做久了,厌倦、倦怠、缺乏新鲜感总是难免的,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同时,工作之余安排自己感兴趣的事,在稳定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点,可以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案例:

小罗,大学二年级开始创业,在校园内开蛋糕房。大学毕业之际,为了走出校园,别出心裁的小罗第一个升起了氢气球广告,在引起倾城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红火的销售业绩。两年后,小罗开始进军北方市场,站稳脚跟后的第二年,小罗决定将蛋糕经营推向品牌树立、连锁经营,创建了蛋糕事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了适应开店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小罗建立了蛋糕培训学校,并开始在全国各地连锁开店。今天,小罗在北方已经彻底站稳脚跟,在全国也开出了600多家直营连锁店,资产超过了10亿。

公司经营状况稳定之后,小罗又重温儿时的旧梦,开始了他的西部摄影之旅。小罗每年都会放下工作,到西部地区旅行和摄影。今年,小罗对自己的摄影作品进行了梳理,并将其中的代表作品编辑成DVD公开发行,近千幅作品全部出自小罗之手,形成了企业家与摄影人的自我对答,成为风景外的个性独白。

小罗的职业生涯发展无疑是成功的,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在艰辛的创业之外有个人的爱好,并将这一爱好坚持做下去,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心多用”的小罗为自己的事业增添了艺术的色彩,这样的规划似乎达到了某种平衡,充满了无限发展的可能。

第二节 生涯规划的内涵与模式

近几年,“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一词相当流行,经过大众传媒的推广,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咨询与培训必然要使用的概念。今天,我们所说的“生涯规划”一词是欧美发达国家的舶来品,它的出现也只有一百多年,但是其理论发展却突飞猛进。本节主要对生涯规划的理论发展、内涵和模式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国内外生涯规划理论的演进

农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固守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循着祖先的人生轨迹重复着同样的生活。人们工作生活的性质和形态没有太大区别,即使有人产生了改变命运的念头,其数量也是少之又少。这个时候也只能说是生涯规划的萌芽状态。直到工业时代的到来,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加之商品经济渐渐繁荣起来,从而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真正的职业概念。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分工日趋细化,各种职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迫切需要有关职业方面的辅导与培训。对生涯规划理论影响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的发展也日趋成熟,为生涯规划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国外生涯规划理论的演进

生涯规划理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它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是在社会急剧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经过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最终形成了较为丰富、全面的理论。

1.生涯规划理论的产生

人们一直有意无意地进行着生涯规划活动,最早倡导生涯规划的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帕森斯(F.Parsons)。他于1908年在波士顿创立了一家具有公共服务和培训性质的“就业辅导局”,第二年出版了《职业选择》一书,该书在职业选择的方法学方面确实提供了帮助。在此之前,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1832 1920)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倾向进行测量。同时期的法国心理学家在智力测量方面做出了贡献,比内(A.Binet)和他的助手西蒙(T.Simon)精心研究设计出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在能力倾向测验和人格测验方面成就斐然,各种心理测验广泛应用于生涯规划中,为指导人们的生涯发展与规划提供了量化的标准。

可以说,20世纪前30年是生涯规划的产生阶段,美国职业指导运动、心理测试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生涯规划理论产生的直接根源。

2.生涯规划理论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后,生涯规划理论更加关注个体的职业选择方面,对长远的个人规划却投入得较少。这是因为心理测试技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走向成熟,侧重于在人格品质和性格方面的分析,再与劳动力市场上提供的职业相对应,减少求职的盲目性。很多人在进入职场之前都进行过这方面的心理测试,参考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职业。此时的生涯发展理论注重于职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渐渐发现,传统的生涯规划的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如果没有长远的生涯规划,进入职场之后将会感到不适应和迷茫。由此,生涯概念的外延开始拓展到职业和工作之外,生涯规划的时间跨度也比职业选择要宽广得多。生涯规划理论在此时进入了大学校园,人们津津乐道于怎样进行生涯规划,需要进行生涯规划的不仅仅局限于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更是每一位要为未来做好准备的人的需求。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长期从事生涯规划的人士对生涯规划理论进行改革,将生涯规划对象拓展到所有成年人,每一个需要规划的人都通过新的理论得到生涯方面的提升,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生涯规划概念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各大高校掀起了生涯规划运动,生涯规划课程在各年级开展,课程内容涉及生涯察觉、生涯探索、生涯准备、生涯实施等不同阶段的方法和技能。与此同时,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也纷纷采用美国的生涯教育模式,其中著名的经典课程方式有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课程式生涯咨询服务”和科罗拉多大学的“生活规划工作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生涯规划发展,生涯规划专家与技术人员合作开发了一系列有关生涯规划的系统软件,如SIGI和DISCOVER等,这使得生涯规划得到普及。一些大型企业也意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通过一些人力资源机构或职业协会对员工进行生涯规划,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当时美国的生涯规划理论根据对象的不同,分化为以在校学生为基础的综合性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和以员工为基础的有针对性的模式。

20世纪80年代,生涯规划理论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其理论更加全面、应用性强,同时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如1994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促进学校积极和社会相关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从学校到工作的方案和实施策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更强。

3.生涯规划理论的未来趋势

当今的生涯规划理论比传统的生涯发展理论适用范围更广,向着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生涯规划理论不再仅仅局限于职业指导或是某个阶段的职业规划,它更注重贯穿个体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一些学者吸纳了心理学“毕生发展观”的理论精髓,用更加全面、辩证的眼光审视生涯规划。

各种相关学科的发展与创新也推动着生涯规划理论的发展,生涯规划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它不仅成为大学课堂上的一门学科,还博采众家之长,独成体系,并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同时,针对各个群体的生涯规划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之中,如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涯规划、职业女性的生涯规划以及某些特殊人群的生涯规划不断推出,使生涯规划理论异彩纷呈。

生涯规划理论的发展也更加关注个体内部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事业上的自我实现的确能使个体感到满足,拥有成就感,但是工作之外的生活和兴趣却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个体的协调发展,达到平衡,从而更有利于个体的成长。(二)中国生涯规划理论的演变

以上对国外生涯理论发展历程的介绍,加深了我们对生涯规划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人生进行规划。我国关于生涯规划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论语》,《论语·为政》篇就记录了孔子对生涯规划的阐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将人的一生分为7个时期,分别是:为学前期(0—15岁),立志学习期(15—30岁),自立时期(30—40岁),不惑时期(40—50岁),知天命时期(50—60岁),从心所欲不逾矩时期(70岁以上)。

近代以来,清华大学于1916年从西方国家引入“生涯规划”相关理论和课程;次年,黄炎培联络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并创建中华职业学校。但由于战争等因素,我国的生涯规划领域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学习国外较成熟的生涯规划理论,先是在国内部分高校里进行生涯规划试点,并取得一定成效。国内从事生涯规划的教育者和辅导者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密切,并渐渐形成适应中国国情的生涯规划理论。

二、生涯规划的内涵

1.生涯规划的定义

前面大致介绍生涯规划理论的发展过程,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涯规划呢?传统的生涯规划定义局限于职业规划,著名的管理专家罗斯韦尔(William J.Rothwell)是这样定义生涯规划的:个人结合自己的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罗斯韦尔用经济学的理论对生涯规划进行阐述,指出人们在明确职业目标的同时对预期收益、行动策略和评估调整也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所谓预期收益是相对支出而言的,可分为经济收益和人力资本收益,经济收益能够方便地测量出来,而人力资本收益则不好衡量,这个衡量标准依据每个人的情况有所不同;行动策略则与实施途径有关,其有效性是评估策略的指标之一;评估调整是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通过评估支出与收益而不断调整行动策略,对发展过程实施控制,确保职业终极目标的实现。

上一章我们说到生涯已不仅仅指工作和职业,它涉及个体一生的发展。罗斯韦尔的生涯规划定义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生涯规划定义,不少学者指出生涯规划是以职业规划为主体,涵盖人一生的发展过程。本书中我们使用洪凤仪的生涯规划定义。

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尽其可能地规划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在考虑个人的智能、性格取向、价值,以及阻力、助力的前提下,做好妥善的安排,并借此调整、摆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以期自己能适得其所。

由此可以看出,生涯规划是在了解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个性等各方面内在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人生定位,这种定位还受到社会环境、教育背景、机遇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因而,生涯规划是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而制订的;生涯规划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为外部诸因素的不可控性、变动性使生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的过程;在综合个体素质并发挥自身优势的情况下,也应当考虑社会需求,社会是人才得以活动并发挥才干的舞台,社会的需要不断变化着,在进行生涯规划时,把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以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为依据,去观察、认识问题,进而摆正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

2.生涯规划的要素

根据生涯规划的定义,我们可以分析出生涯规划具有的五个要素,分别是: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所谓知己就是向内看,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及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个体产生的影响;知彼是向外求,探索外部世界,包括社会需求、能力要求、渠道信息、发展前景和福利待遇等;知己和知彼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而是相互作用的,知己知彼是抉择、目标、行动的基础。抉择即选择,它与个人的性格、气质和风格有关,抉择是知己、知彼和目标、行动的纽带。抉择之后就是确定目标并付诸行动。生涯规划这五个基本要素关系可以通过左图表现出来。图4-1 生涯规划五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充分、全面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准确判断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和趋势,进行理性选择,制订出合理可行的目标,积极有效地行动起来,获胜的几率才会更高。

三、生涯规划的模式

我们可以通过形象且实用的生涯规划模式图来解剖生涯规划。生涯规划模式由三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组成(见下图),圆形是该模式的核心部分,表示个体要实现的职业目标,它深受环绕的三个三角形的影响,每个三角形都是生涯规划的要点。职业决定联结着圆形和三角形,由生涯决定形成最终的职业目标。图4-2 生涯规划模式图资料来源:张添洲:《生涯发展与规划》,台北:五南书局,1993年版

下面我们结合一些案例为大家更生动地介绍怎样运用生涯规划模式为自己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

1.第一个三角形指的是“自己”,包括能力、性向、兴趣、需求、价值观。

案例:

大学刚刚毕业的春丽,从小开始学习舞蹈,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春丽也的确具有舞蹈方面的天赋,音乐的理解、节奏的把握和艺术的表现力等方面都很出色。读书期间无论再忙,春丽都没有放弃一周两次的舞蹈课,最终如愿考进舞蹈学院。毕业之后,春丽开设了自己的舞蹈培训中心,教学之余举办舞蹈专场演出,既展示了她的教学成果,也显示了个人舞蹈天分。春丽很满意目前的状态,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结合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

2.第二个三角形指“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包括助力和阻力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

案例:

春丽的母亲曾是文工团的一名歌唱演员,父亲则是编剧。春丽从小耳濡目染,受到艺术方面的熏陶。受母亲的影响,春丽从小活泼好动,爱唱爱跳,希望能够成为一名舞蹈演员。父亲则希望春丽成为一名教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为此,在职业选择上,春丽和父亲发生过争执,而父亲目前则支持春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春丽性格比较果断,义无反顾地选择舞蹈学院并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她的管理能力此时也有了发挥的空间,舞蹈培训班在春丽的经营和管理下办得红红火火。

3.第三个三角形指“教育与职业的资讯”,包括参观访问、文书资料和演讲座谈等。

案例:

春丽在舞蹈学院学习期间,经常参加社会演出,增加了很多信息来源。同时,她和同学合作,利用假期时间举办儿童舞蹈培训班,收获了不少经验,也积聚了一定的人脉。当春丽毕业后打算开办培训中心时,在校期间的实践经历的确给她增添了不少信心,专业上的造诣也让春丽下定决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春丽的老师和朋友们都支持春丽的想法,在信息和物质上给她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正是因为春丽有了这些强有力的支援,她的舞蹈培训中心办得有声有色。

上述案例中,春丽进行自我分析,找出自身优势和潜力,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劣势,深入了解自己;对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有效利用人脉资源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确定终极目标,为自己做准确定位,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生涯规划模式为个体的职业理想进行了可行性和具体化的分析。要达到终极目标,必须循着职业目标指引的方向,从个体自身、环境、教育与信息等因素进行分析,将终极目标逐步分解,制订成可操作、可行的步骤。职业目标并无好坏之分,关键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适合自身的发展。个体也要注意依据环境来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节 生涯规划的步骤

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进行摸索、周而复始、连续的过程,需要设计一套程序来保证实施。在制订个人生涯规划时,一般需要考虑个人情况和分析外部环境,在综合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生涯规划要经过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目标设立、策略制定与实施和生涯规划的反馈与修正等五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是指通过全面的自我剖析,包括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具备的能力、个人的兴趣和性格情况。只有明确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对自己的生涯目标进行正确的定位。

不少人小时候曾幻想过或写过“将来我要成为……”一类的话题,人们多半写的是工程师、医生、科学家或教师等理想,但真的完成理想目标的人却少之又少。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深究原因就会发现,小时候的幻想多半缺少一点现实感。换句话说,由于小时候对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的认识都不够明确,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不断地认识自己、发掘自身的潜力,很自然地就会对自己的职业理想进行重新定位。

第二,环境评估。

环境评估指的是对外部的客观条件进行分析,包括观察和分析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对就业环境的评估。

在制订生涯规划时,要对环境因素有充分的了解。通过看报纸求职栏,初步了解职场的要求、待遇福利、工作环境等情况,想象一下30岁时的模样,将在什么环境中工作、过着怎样的生活;可以跟父母或老师等长辈交谈,你的那些想象比较接近哪些行业,这些行业包含哪些职业,听取长辈们的意见,以此为参考;也可以到社会上专业机构咨询测试,从专家处得到建议。只有从多渠道获得信息,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这样的生涯规划也才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目标设立。

生涯目标的设立是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的结果。选择的目标要合乎个人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应当顺应环境变化的趋势。生涯目标具有可行性、可评估、具体化和多层次统一的特点。

目标的可行性是指设立的目标要合理,不能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可评估性是指对目标进行实时监控,因为环境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评估是为了了解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具体化和多层次统一是指既要有近期目标也要有远期目标,层次分明,每个层次目标又分成几个阶段实施,这样可以使个人灵活地掌握目标的实施。

第四,策略制订与实施。

生涯目标设立之后,要落实目标就要制订相应的策略并付诸实施。制订策略就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使用的途径和办法。

为了取得该职业的入场券,除了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以外,可以自行联络一些实习机会,练习应聘工作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还应当要了解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环境、工作所需能力,也可以写写实习心得,分析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力和工作是否符合。如果符合,则应当开始培养自己相关的工作能力,不断学习职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

第五,生涯规划的反馈与修正

在生涯规划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个人或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及时检查与审视目标的方向是否合适,慎重地考虑是否需要重新修正目标,保证生涯规划行之有效。

大学生重视生涯规划,并且制订相应的目标和实施途径,但也要注意避免一些误区,以免影响规划的效果。如盲目型,看到其他同学考研,不考虑自身情况,就一窝蜂地去考研,盲目跟风,殊不知“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应当依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生涯规划,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才是最好的。又如急功近利型,这类学生为了达到目的放弃其他方面,比如他们希望多接触社会而旷课打工,要知道没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即使实践经验再多,也只是强弩之末,后劲不足,限制未来发展。

生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加一等于二的简单加法,其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只要生涯规划是从未来着眼,从现在着手,结合自己长处,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注入新鲜血液;在不同的生涯发展期,根据环境变化,不断修正调整生涯规划,个体对自己所要扮演的不同角色有预先了解,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适应各个生涯阶段,就是最佳的保障措施。

案例:以下是节选自大学一年级学生小云为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涯制订的规划。

二年级目标:提高基本素质。

主要的内容有:提高自身修养,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并为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