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14:05:08

点击下载

作者:鲁鹏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别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试读:

前言

要说天下的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那是瞎话;要说天下的父母都知道如何爱自己的孩子,那也是瞎话。很多父母太爱自己的孩子了,而且爱得忘情,爱得太急,爱得太切,以至于用自己的“爱”把孩子害得“体无完肤”而浑然不觉。

孩子很累,因为他们背负了父母太多的希冀,以至于无法喘息;父母更累,倾其所有给孩子创造各种优越的物质条件,包办代替,再苦再累也不怕,就是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以后能出人头地。

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孩子的思想、行为又是那样地不令父母满意,让父母感到无助与无奈。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哪里?为人父母者确实应该反思一下。

儒家经典《中庸》中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孟子》中提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这两句话意思差不多,都是说如果有什么不顺利的事情,一定要反省自己哪里出了问题,而不要向外面去找原因,不要找别人的毛病。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当父母的爱把孩子“害”了时,一定是自己爱错了。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避免让自己“好心办了坏事”呢?其实很简单。父母只要想反省自己,只要真正想改变自己不当的教育方式,只要是为了孩子真正能有一个快乐的成长过程以及终极的快乐人生,就一定能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也一定能把孩子送达成功彼岸。

来回答几个问题吧,问题的主语都是“我”:

是否相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断?

是否要在家庭中讲民主、讲平等?

是否想“再苦不能苦孩子”?

是否对孩子期望过高?

是否为孩子包办太多?

是否奉“哈佛女孩”“耶鲁男孩”的培养经验为圭臬?

是否无原则地赏识孩子——“你真棒”?

是否用溺爱给孩子挖了一个个陷阱?

是否经常用物质奖励去激励孩子做事?

是否对孩子的事情干涉太多?

是否过度偏袒孩子?

是否心甘情愿地做孩子的“奴仆”?

是否把奥数、珠心算、才艺等当成孩子成长“胜算的砝码”?

是否盲目地追逐所谓的“教育趋势”?

是否看到有关神童的报道怦然心动,非常希望自己也造就“一代神童”?

是否等待孩子叛逆,认为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不叛逆就不正常?

是否就性教育这件事三缄其口?

是否鼓励孩子成为“非主流”的一员?

…………

回答如果有很多“是”,那父母就该警惕了——你正在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为人父母者,警醒吧!别再让自己沿着错误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了!别再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温柔的陷阱。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真诚企盼天下的父母都具足教育智慧,天下的孩子都健康成长、快乐成才!鲁鹏程第一章你爱孩子的观念,可能满满是害有多少父母、孩子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断所累、所害?有多少父母武断地在家庭成员中实行所谓的“平等”,让家庭终于“一团和气”?有多少父母认同“再苦不能苦孩子”“树大自然直”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教育,有多少父母重智轻德,认为赚钱养家比陪伴孩子更重要?有多少父母处处摆出权威、高高在上的姿态?有多少父母认为要给孩子留下大笔的金钱作为遗产?这些观念貌似充满了你对孩子的爱,但却很可能潜藏着满满的害。1 起跑线——别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伪命题迷惑

看到起跑线这三个字,人们一般会联想到体育比赛。在短跑比赛中,当几个实力相当的选手站在起跑线时,就看谁能够在枪声响起的一刹那迈出关键的第一步。这个短跑项目中的概念已被很多父母用在了教育子女上。如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众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座右铭。

想一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谁说的?我想,一定不是真正的教育家说的,也一定不是真正懂教育的人说的,而是那些蛊惑父母去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的教育机构说的,是它们的宣传语。为什么?因为真正懂教育的人不会说这样违背教育常识的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

有一部全面梳理中国教育现状、关注方兴未艾的教育改革的6集电视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第一集的主题就是“起跑线上”,其中提到这样一句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最恶毒、最蛊惑人心的口号。”2011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一位副司长在一次新闻通气会上就现有的教育现状和家长的心态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这就给那些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圭臬的父母提了一个醒:不要盲目相信这样的口号,不要被这样的口号迷惑。因为一旦盲目相信这样的口号,浪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是小事,榨干孩子的潜能是大事。严重的话,孩子可能会因此而痛恨学习,甚至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宣传口号已经深入人心,受到越来越多年轻父母的重视。结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很多父母的共同愿望,也让越来越多的父母绷紧了神经,生怕因自己下手太晚、考虑不周而拖了孩子的后腿。

书店里,一位孕妇正在挑选胎教的书籍,她对身边的丈夫说:“现在都是一个孩子,我们不能让他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一家有名的幼儿园每到招生时间,报名处就排起长龙,收费较高的特长班更是家长的首选。家长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由,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多学一些知识。

周先生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把儿子的双休日安排得满满的,不是奥数就是英语,不是钢琴就是绘画。周先生顾不上关注孩子的疲惫和无助,只知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看看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在所谓“知识和技能的海洋里遨游”,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将各种知识强硬地灌输进他的头脑之中;为了能让孩子“在未来更有竞争力”,刚刚两三岁的时候就为孩子报才艺班,让孩子学习钢琴、小提琴、画画、跳舞、唱歌,让他尽可能地“多才多艺”; 为了孩子不惜花大价钱,请家教、择校、选班,甚至干脆将孩子送到国外去接受所谓的“更先进的教育”……为了孩子的教育,这些父母可谓不惜血本、不遗余力、煞费苦心……

可对于孩子真正的未来,这些父母从不认真思考,只是单纯地把孩子的未来和自己的“翻身”联系起来,完全不顾及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于是便有了孩子种种的反抗甚至家庭悲剧。

刘女士有个5岁的儿子,不到4岁她就给孩子报了绘画班。原本孩子在她的精心培养下人见人爱,但是最近脾气特别暴躁,不但好几次在马路上跟她扭起来,还有一次竟然当着同事的面顶撞她。这还不算,有一天她给孩子买回来很多绘画方面的书籍,孩子却像疯了一样把书全部撕毁。刘女士气急败坏地打骂孩子,在毫无作用的情况下又耐心说教,可是孩子坚持不再学画画。无奈之下,她只好暂时让孩子停止绘画的学习。

孩子突然出现抗拒父母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最近几年,孩子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走上极端的报道屡见不鲜。很多孩子就是因为不适当的“起跑”而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狂躁、焦虑等心理障碍性疾病,个别孩子还因此走上不归路……相信这一切并不是父母的初衷,父母只是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结果孩子却输得一塌糊涂。

让孩子在父母认为的起跑点开始起跑,对孩子的益处到底有多大?为人父母者应该静下心来反思:起跑线在哪里?起跑线是谁设定的?起跑赢了,就赢得了一生吗?《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报告》显示,在关于“您认为孩子竞争起跑线应该设在什么阶段”这个问题上,分别有43%的妈妈认为从胎教开始,25%的妈妈认为在进幼儿园之前,24%的妈妈认为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和读小学之前。综合所有妈妈的选择,中国孩子的竞争起跑线平均设在宝宝出生后的第18个月。这堪称此次调查报告中的一个大发现。

看来起跑线在不同的父母心中有不同的位置,父母认为该在哪个阶段起跑,孩子就应该在那个阶段跑起来。那么,父母在为孩子设定起跑线之前,有没有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特点,有没有自问是不是儿童教育的专家,懂不懂教育?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让这棵树苗茁壮成长的方法一定不是拔苗助长。拔苗助长违背了一个人智能和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孩子这棵树苗该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被培植在肥沃的土壤中并接受足够的阳光雨露,一定会枝叶繁茂。

父母一定要改变观念,一定要明确:教育要适应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而不是把成年人关注的知识、技能,在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塞给他们。

其实,在儿童阶段,孩子的身体健康、心智发展远比知识教育更重要。而一个孩子3岁时难以做到的事情,到了5岁会做得轻而易举。父母没有必要让孩子做超越年龄、难以胜任的事情,因为这样不但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还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早夭”在起跑线上。

因此,请父母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请理智而清醒地正视起跑线这个概念。“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绝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理论根据。父母一定要学会科学、有意义地为孩子找到人生真正的起点。改变观念:赢在起跑线,不一定赢在终点线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竞赛,赢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式的长跑,就不必有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最终冲刺的时候只能任由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地超越过去,最终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结局一样是输。

而孩子的一生一定不是短程百米跑,而是一次比马拉松还要长的长跑,那父母又何必担心孩子在起跑线上的输赢呢?童话大王郑渊洁曾指出,如果把孩子的人生视为一场马拉松长跑比赛,起跑线是否领先是不重要的。因为,马拉松比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著名作家叶永烈,小学时作文和读书两门课程都得过40分。他大学读的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没毕业就当起了科普作家,后来还做过导演,现在则专心创作纪实文学。如果说人生存在起跑线,那么他明显就是一个慢热型选手。很多成功人士小时候并不是优秀的学生,甚至是差生。要是以当今父母的思维,这些人早在起跑线上就输掉了,但是,事实是他们在事业上是成功者。

所以,请改变赢在起跑线上的观念,要让孩子赢在人生的终点。把眼光瞄准孩子的整个人生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宇宙”,“小宇宙”的爆发不一定会发生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或是少年得志,或是大器晚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起跑线上没有输赢,那些所谓的输赢都是在父母的功利心下催生出来的,而所谓的“少年得志”也是人生之大不幸。

孩子的现状也许并不理想,但是父母不能因此就预言他的未来就会一直这样。因为有时孩子看似处于人生的低潮期,但却是在储备成功的能量,是在积累人生的经验。所以,要把目光从孩子的起跑线上收回来,把眼光放远一些,着眼于他的整个人生。如果真存在起跑线,请做好孕前准备和胎教

要想教育好孩子,除了父母后天的引导,孩子的先天素质也是不容忽略的。事实上,对孩子的最好教育应该从胎教开始。那么,孩子的起跑线应该从零岁开始,从生命孕育之初开始。

妈妈在怀孕时对孩子的影响后天比较难改变,也就是俗话说的“骨子里带的”。这也是现今父母重视胎教的原因。

观察学习很好的孩子不难发现,父母很少为其操心,孩子的自觉性很强,也没有众多的高级营养品补身体。之所以能这样,是父母帮孩子培植了高智商的基础。如果具备高智商的基础,加上外在因素的恰当引导,不但父母省心省力,孩子也会出众优秀。

那么,如何才能生出有先天优势的孩子呢?

父母要做好孕前准备。所谓孕前准备,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康准备,更重要的是情绪上的稳定准备。人们都有心理的旺盛期和低谷期,在旺盛期受孕,孩子的遗传基因中就会带有父母积极向上的良性信息,孩子就会智商偏高、性格活泼开朗、身体健康;在低谷期受孕,孩子的遗传基因中就会带有父母消极的不良信息,智商、情商、身体素质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因此,在受孕前请确保家庭和睦、夫妻和顺、心情平和。

另外,真正的胎教并不是给孩子读唐诗、听音乐那么简单。胎教这个概念不是外来的,而是中国自古就有的,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有了胎教的概念,所以中国当属世界上最早提出胎教的国家。据《列女传·周室三母》记载:“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周文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而他的母亲太任,平时就是一个仪表端庄、贤德有礼的王妃,怀孕之后眼不看不好的东西,耳不听不好的声音,口不出不好的言语,为的是对孩子进行胎教。文王出生后非常聪明,并最终成为一代圣王。

因此,妈妈在怀孕时不仅需要关注身体的健康,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即不好的画面不看,不雅的声音不听,不好的语言不说,不当的行为不做。如果能做到这些,妈妈就能生出一个有先天优势的宝宝。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孩子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以身作则,为孩子提供真正的人生起跑线

孩子人生的起跑线到底在哪里?如果是在妈妈受孕时,那是不是错过这个起跑线的孩子注定一生失败了?当然不是。

在为孩子的一生确定起跑线之前,我们先问这样的问题:家庭教育的核心方法是什么?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答案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方法是以身作则;要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高尚、优秀出众、事业有成、婚姻幸福的人。那么,是不是父母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才能以身作则地去影响孩子?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父母就应该反省:我的身心是不是很健康?我的人格还有哪些方面不够高尚?我是如何做到优秀出众的?我没有事业有成的原因是什么?我在婚姻中感受到幸福了吗?因为夫妻和睦才是婚姻幸福、家庭幸福的“王道”,也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石与土壤。当开始反思甚至找到症结所在时,父母只要开始转变,孩子人生的起跑线就出现了。因为,以身作则的影响才是真正的培养。给孩子最好的德行,教他学做人

其实,真正支撑一个孩子一生有所作为的力量就是德行,就是做人。这是人生方向的问题,如果方向选错了,不但没有赢的可能,反而会输得很惨。所以,我们要丰富他的道德思想。不仅要让孩子成材,更要让孩子成人,做人是第一位的。即使孩子从起跑线出发时比其他孩子晚了一步,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进,他一样会拥有幸福的人生。关于德行的培养在后面的章节中会有详细的讲述。教育启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父母教育孩子时随波逐流的一句口号。不要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人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输赢。当然,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那就请准父母们做好受孕前的准备,请准妈妈们做好胎教。如果孩子已经出生、已经几岁或十几岁了,请父母用以身作则的言行举止帮助孩子建立人生真正的起跑线,并且重视培养孩子的德行。2 平等——没有长幼有序的“平等”,造就没大没小的孩子

每个人都渴望被平等对待,包括家庭成员之间。孩子希望父母可以尊重他、平等地对待他,不希望父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自己交往。当然,孩子的渴望没有错,因为无论年龄多大,在人格上他和父母的确是平等的。

然而,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获得这份“平等”,允许孩子直呼自己的名字,允许孩子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忍受孩子对自己没大没小。当父母自己都感觉到不适的时候,“平等”一词就颠覆了父母所有的正常感受。

有个4岁的男孩,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称呼父母的名字,父母一直觉得没什么。一次妈妈带他回老家,他也毫无拘束地称呼妈妈的名字。村里的长辈看了,语重心长地劝告她:“不可以让孩子直呼你的名字,一定要叫‘妈妈’,不然长大后不得了。”妈妈也有所思考,回去把长辈们的意见反馈给丈夫,丈夫说:“那都是老思想,现在讲究父子平等,人家西方人都是直呼其名的,这没什么不好。”

也许当时看来,孩子直呼父母的名字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长远看来,后患无穷。父子之间的平等绝不是这位爸爸理解的这个概念,而西方人的文化也不是可以被中国人直接拿来用的。

当今社会,诸如此类的父母比比皆是。

许先生从女儿会说话起就默许了孩子的“姓名直呼权”。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带女儿去单位,没想到女儿竟然直呼起领导的名字来。当时许先生一身冷汗,领导的脸色也煞是难看,毫不客气地说:“小许,一定要好好教育一下你的孩子!”

当这种畸形的平等遭到质疑的时候,父母是不是还会说:“某某教育专家都说,父子之间要民主、要平等。”可是,那位专家并没有告诉父母:孩子直呼父母的名字是对的,孩子没大没小就是平等的落实。退一步说,即使某位专家说孩子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甚至有的名人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专家的话就都对吗?名人的做法就没有流弊吗?就都值得复制与效仿吗?因此,父母千万不要以自己的理解去错解“平等”的含义。

当父母允许孩子直呼自己的名字,允许孩子没大没小地与自己争辩,允许孩子用所谓的平等要求不合理的权利时,有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严重地误导了孩子对平等和尊重的理解?

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老师指出:“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礼仪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需的。我认为孩子直呼父母的名字是不尊重、不礼貌的。亲子间的礼仪是父慈子孝:父母对孩子要慈爱,孩子对父母要孝敬。”的确是这样。

孩子在家庭中对待父母的态度正是孩子在学校、社会对待周围人的态度。因为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这种与人交往的方式,他会自然而然地应用在生活的每一处,正如许先生的女儿会毫不顾忌地喊出父亲领导的名字一样。她并不认为那是不对的,她的父母让她学会的是“名字就是用来直呼的”。然而,结果怎么样?如果许先生也认为这很正常,又何必一身冷汗呢?如果领导也认为这没什么,又何必义正词严地对许先生说那样的话呢?

所以,父母不要把自己理解的“平等”错加给孩子。当孩子因为没有礼貌、不懂得尊重他人而处处碰壁时,父母是不是才会反思?孩子养成的坏习惯又由谁来帮助他改正呢?如果是父母,当初又何必教给孩子错误的东西呢?

所以,请父母改变错误的观念,更不要用自己错误的思想去打造孩子的人生。如果是这样,孩子的一生注定会挫败。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正确面对平等这个问题呢?请正视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不同

自从西方人崇尚的“平等民主”风潮吹进中国大地,中国人似乎就开始认为自己的教育太过“专制”,近几十年“父母应该尊重孩子,应该平等对待孩子”等观点频繁地出现在中国的教育界。于是,中国的父母开始注重西方人提出的“平等”观念。但是,父母有没有想过,中国人可不可以照搬西方人的习惯,使用他们的方式和子女交流呢?

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之间存在太大的差异。很难说谁一定对,谁一定错,适合大环境的、适合本民族的才是好的。西方平等观的文化土壤是基督教文化,在他们看来,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孩子,都是兄弟姐妹,所以在上帝面前,大家都是一样的辈分,自然是平等的。但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仍旧是家族信仰,尽管今天的家庭结构与古代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换句话说,西方人一直崇尚“自我意识”,而中华民族提倡“家庭意识”;西方人对孩子的教育是自我强大,而中国人对子孙的教导是光宗耀祖。这无形中就反映出,西方孩子成长好坏是他个人的事情,而中国孩子的人生成败关系着家庭的命运。所以,西方人没有养老送终、光耀门楣的概念,西方的老人虽然物质不缺乏,但是精神上很孤寂,非常凄凉。所以有一句话这样形容西方:“孩子的天堂,年轻人的战场,老人的坟场。”难道我们也想让自己和西方人一样吗?

因为这种观念的不同,西方父母与孩子之间互相维系和依靠的情感比较不明显,彼此都是特别独立的个体,互相称呼对方的名字也不觉得不妥,包括领导与下属、老师与学生之间都直呼其名。这是他们的大环境。

而中国人讲究的是“父慈子孝,长幼有序”,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互相扶助、互相依赖的关系。孩子在小的时候由父母关怀、照顾,教导成人,孩子长大之后关怀、照顾父母,养老送终。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孩子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会承担家庭的责任。孩子尊重父母的体现当然不是直呼其名或者没大没小。在中国,孩子直呼老师或领导的名字,对方要是能欣然接受,那说明对方要么不是中国人,要么他的心已经远离了真正的中国心。

因此,父母不要盲目接纳西方人的习惯,要正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要把人家的平等不分青红皂白地拿来就用,中国的土壤种不活西方人的“平等”,因为水土不服。可见,从民族文化上说,让父母跟孩子讲求西方式的“平等”会有些适应不良。用父慈子孝的观念建立与孩子正确的平等关系“平等”绝不是父母直呼孩子的名字,孩子也能直呼父母的名字;不是父母大声呵斥犯错的孩子,孩子也能大声声讨父母的不对;更不是父母用威严教育不听话的孩子,孩子反过来对父母大打出手。这绝不是平等,更谈不上尊重。

什么是平等?是父慈子孝,长幼有序。这不是谁规定的,而是天伦,是自然规律。父母对儿女无私关怀,慈爱有加,儿女犯错时提醒其更正,必要时显现“威怒相貌”让孩子警醒;孩子尊重父母,孝顺父母,理解父母,关心父母。这才是亲子之间正常关系的体现。

因此,父母不要从平等走向误区。在教育中提倡的平等是希望父母不要过分要求和控制孩子,而是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生命体验,顺应孩子的天性,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一味地用“霸权”去教导。但是,也绝不是让孩子“骑在自己头上肆意妄为”。如果非得跟孩子讲所谓的“平等”,那就在家在外不要给孩子任何特权,请问你能做到吗?因此,父母用平和的态度与孩子建立互相尊重的关系,该严厉的时候严厉,该温和的时候温和,这才是真平等。以身作则不直呼领导的名字,教导孩子不直呼老师的名字

近年来,学生直呼老师名字的现象时有发生。河南省登封市某高中一名学生因直呼老师的名字被老师打了一巴掌,学生家长竟然来到学校把老师打伤。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孩子不懂礼貌该打,有人认为老师没有资格打学生。且不说老师打学生的举动,就学生直呼老师的名字一事大部分人都不赞成。

看来,孩子没大没小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是不能只把责任推在孩子身上。父母发现孩子在家直呼老师的名字时,有没有制止?父母在家有没有直呼领导的名字?父母有没有在生气的时候直呼长辈的名字?……

这一切,孩子都会看在眼里。父母要知道,孩子不尊重师长不是件小事情,更不是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孩子不尊重师长的根源是不尊重父母。孩子从小没有尊重长辈的意识,长大后即使父母不打他,社会上也会有人替父母补上“家教”这一课。

因此,请父母自己以身作则尊重师长,这是和孩子平等交流的前提。教育启示

天与地,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是不是平等?平等不是指人所处的位置高低,而是与对方建立互相尊重、互相扶助的关系。天将雨水注入大地,滋润万物,生态平衡之后给天一片蔚蓝,天地之间就是平等的。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是一样的道理。父母不要高高在上地压制孩子,孩子也不能无礼霸道地对待父母。父母慈爱孩子,尊重他的生命体验与发展规律,孩子孝敬父母,时刻把父母的教诲记在心间,彼此之间有礼有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帮互助,这才是真正的平等。3 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小时不吃苦,长大会吃更多苦

古语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意思是,要想成大器,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然而,不知何时起,“再苦不能苦孩子”被父母当作名言警句。

这“名言”一流传开来,父母纷纷加入过度爱护孩子的行列。父母生怕孩子饿着冻着,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累,更不让孩子受委屈、受磨难。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要天上的星星妈妈给摘,要水中的月亮爸爸给捞。爸爸妈妈不辞辛劳地满足着孩子所有的要求,爸爸妈妈做不到的,爷爷奶奶来接班,爷爷奶奶无力的,外公外婆想办法……看似夸张的情形常常出现在当今社会的众多家庭中。理由只有一个:“再苦不能苦孩子。”

由于父母对此观念的重视,孩子一度成为家里的掌中宝、口中糖。父母似乎有了娇惯孩子的理由,孩子也有了享乐的借口。这一句“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为很多父母对孩子最深切的爱。

有这种思想观念的人是多还是少呢?根据中国调查网的数据:对于“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有61.5%的人表示同意,他们的观念是,父母本来就应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成长条件。而38.5%的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父母过多的疼爱就会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未来的人生路会很难走。反对者认为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苦,这样他才会更用功地适应这个社会,回报这个社会。

超过一半的人都同意“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说法,所以父母付出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别吃苦。但是,没有受过苦的孩子会不会有坚强的意志去面对人生的风雨呢?

前些年,100名中国小学生在某草原开展野营拉练活动。当时,跟随这100个孩子到来的还有150多位家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超过30名学生中途被父母用各种交通工具载到了目的地;剩余60多个坚持走完全程的孩子中,只有20多个孩子的肩上一直背着自己的行囊,其他学生的行囊先后转移到了父母的身上。

再看看我们的邻居韩国。每年寒暑假,韩国浦项的海军陆战队都会为青少年举办魔鬼训练营。父母会把孩子送到这里,以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意志、自信和团队精神。在为期5天的训练中,孩子必须在泥地打滚、背着降落伞跳下高塔、在铁丝网下匍匐前进,还要跋山涉水。他们每天都要做仰卧起坐、交互蹲跳等体能训练。除此之外,孩子们还要接受士官长的厉声叱喝……

很多韩国家长认为:孩子在经济富足时代成长,已经忘记了辛勤工作的观念。因此,他们要让孩子在这里接受魔鬼训练,为以后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打好基础。

中韩两国是邻邦,同属东方国家,教育观念却如此悬殊。这是不是该引起中国父母的反思?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坚强的意志力,会在学习上勤奋还是会在工作中努力?

除此之外,这些不曾吃苦的孩子有没有从父母“无私的爱”中学会感恩?有的孩子“啃老”啃到父母不得不推迟退休时间;有的大学生为了请女友吃顿大餐,不顾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上学;有的孩子在自己没有能力成龙成凤时,就埋怨父母太平庸……

这些孩子始终有一个“信念”:再苦也不能苦自己。这是一个正常的逻辑,父母所做的一切就在告诉孩子:我苦,也不能苦了你;而孩子所做的一切同样在告诉父母:你苦,也不能苦了我!最后,是谁苦?是大家都苦。父母苦于孩子一直索取,从不知回报;孩子苦于自己总是不能“如鱼得水”地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可怜的孩子并未想过:没有吃苦耐劳的准备,谁会给你位置?

再看看澳大利亚人的社会观念。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生活较为富裕。然而,澳大利亚人信奉“再富也要‘苦’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能力,长大后难免吃亏。所以,他们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习惯,在物质方面对孩子相当苛刻。

李先生曾去澳大利亚度假,他无意中听到当地人的一句口号:“再苦不能苦老人!”李先生不解地问他们:“为什么?”

澳大利亚朋友说:“老人辛苦了一辈子,该让他们享享福了!”

李先生顿时想到我们这边的口号,于是问朋友:“那孩子呢?不苦老人难道该苦孩子吗?”“苦孩子?”朋友有点吃惊,“吃苦,正是上帝赐给他们的最好礼物!难道不是吗?”

吃苦是上帝赐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啊,如果孩子从小不吃苦,长大只有受苦的份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学会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教育孩子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因此,爱孩子的父母们请赶快转变观念,真正为孩子找到一条通往幸福的路。那么,这条通往幸福的路,父母该怎样为孩子铺设呢?为孩子创造条件要有度

父母都希望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但是这种创造一定要有度,“过”与“不及”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有一位朋友,就称他王先生吧。他是一家企业的老板,小时候因物质匮乏吃过很多苦,在创业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王先生在反思自己的成长时,认为是苦难的经历成就了自己的今天。于是,他从不对儿子娇生惯养,虽然给儿子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从不让孩子感觉到家里多有钱、条件多优越。王先生总是在精神上鼓励儿子。儿子也很争气,高中时学习成绩特别好,后来考入一所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时考入清华大学。同学们后来得知他的家庭条件时,都佩服他的不张扬、不傲慢。

王先生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去给儿子最好的生活,但是,他知道那样是在害孩子。所以,为人父母者千万要把握好这个度,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学习必需品,不要让孩子在过度优越的物质条件下成长,更不能超出能力范围为孩子提供所谓的优越生活。过多的物质会让孩子变得贪婪,条件越优越,孩子努力程度就会越小,以后就很难自立自强了。舍得让孩子去锻炼,去摔打

一个朋友家开了一个小型超市,生意不错,完全可以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他从来不给孩子过分的享受。每年寒暑假,他都安排上初中的儿子到自家超市帮忙送货,让儿子去了解父母挣钱不容易,希望他能珍惜,好好学习。

这位朋友的做法很好,借着自家开店的机会让孩子去锻炼。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根据年龄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比如,父母可以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让孩子帮忙做家务,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让孩子多参加军训、徒步远足等户外活动。孩子在这些方面流些汗、吃点苦对成长大有好处。让孩子明白“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道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借助他人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同时,父母要激发孩子做雄才的斗志,孩子才会愿意吃苦,愿意忍受痛苦。当然,有的父母可能会说:“我并没有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雄才,只要他活得自立幸福就可以了。”其实,雄才不是单指多成功、多有名的人物,一个人只要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独当一面,安守自己的本分,扮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就是一个雄才了。

可以多给孩子讲激发斗志的名人故事,让孩子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苦,又如何战胜苦难,最后获得了什么样的人生。借助这些故事孩子就会懂得:吃苦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没有做好吃苦的准备,就不会获得想要的人生。

所以,父母应该适当地让孩子在物质上吃点苦,在意志上去磨炼,这会造就孩子坚强的意志和无穷的斗志。教育启示“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言论背后是不是在暗示“要苦只能苦父母”?如果是这样,孩子会逐渐在生活中明白:父母受苦是应该的,自己受苦是不合理的。如果有了这样的思想,孩子就会苦一辈子,因为幸福缘于感恩。因此,父母不要给孩子创造过于优越的物质环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去锻炼、去吃苦,让他从磨炼中获得理想的人生。4 树大自然直——不及时纠正孩子的小毛病,“树”大一定会长“歪”

俗话说:“树大自然直。”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句俗语被众多父母用在教育子女上,后面还缀了一句:“人大自然成。”父母之所以崇尚这句话,是因为把对孩子必要的教育换成了对孩子自行成长的期待。然而,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按着自己的规律成长为人才的话,还要教育做什么?

有个男孩正上小学一年级,平时有占小便宜的毛病,总是借东西不还,老师也屡次教导他,但是效果不明显。老师找到男孩的父亲,希望他能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改正缺点。这位父亲则不以为然:“老师,我也说过他几次,不过,我认为这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不会这样了,树大自然直嘛!”老师一脸愕然:“树大自然直?树小呢?小树不修剪,怎么变成参天大树?”老师的反问让这位父亲哑口无言。

是啊,树大了自然就直了。问题是不及时修剪小树的枝叶,它还能长大吗?我听一位森林管理员讲过:“参天大树自然是直的,因为树在小树苗时期,如果没有受伤受损,它的养分输送通畅,自然会长成直立的大树。但是小树苗如果受伤了、被折了,营养就会输送不通畅,生长就会受影响。一旦小树周围的树长大,小树再长成大树的概率就小了。因为,这时候的小树既争不到养分,也争不到阳光。”

一棵树在树苗时期受损了,就无法成长参天大树。也就是说,“树大自然直”的前提是“树小不受损”。那么,在教育方面,孩子“人大自然成”的前提是“幼年多教育”。

如果父母对孩子放任自流或“修剪不到位”,孩子就只能成为“争不到阳光的小树苗”。当父母开始重新重视孩子的问题时,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可能就错过了,“大树”就难成了。

一个男孩在10岁时为了出去玩游戏,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第一次从家里拿了20元钱。父母知道后只是轻描淡写地叮嘱孩子用钱要打招呼,以后少玩游戏。当男孩第二次有同样的举动时母亲有点担忧,但父亲认为换一下放钱的位置,孩子就不会这样了,并且用一句“树大自然直”打消了母亲的疑虑。

然而,男孩后来不但没有“自然直”,反而愈演愈烈,总是想方设法地找到放钱的地方。当父母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从学校传来了男孩偷钱的消息。父母这才明白,男孩并没有按着“树大自然直”的规律成长。如今,父母正想尽一切办法给男孩修剪“歪枝”,但是,男孩已经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改过来难度可想而知。

这个例子也充分证明,“树大自然直”的前提是“树小不受损”。男孩的父母没有教育敏感度,没有在他一长出“歪枝”的时候就立刻剪掉,而用一句“树大自然直”推卸了做父母的教育职责。结果呢?这个职责真可以推卸吗?等到他们重新负起教导孩子的责任时,教育难度不知要比当初强多少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是啊,早知小树不能自然直,当初何必不修剪?何必不好好修剪?

因此,如果父母弄清了“树大自然直”有一个前提条件的话,就一定会在孩子幼年时多教育他。那么,父母具体该如何落实呢?务必提升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敏感度

父母的责任绝不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这么简单,这只是尽到了“养”的责任,尚且没有尽到“育”的义务。所以,父母自身要提升对孩子的教育敏感度,知道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哪个是生出来的“歪枝”,哪个是不需要修剪的“枝叶”。千万不要该修剪的不修剪,不该修剪的瞎修剪。也就是说,要知道孩子哪些问题的修剪是刻不容缓的,哪些是可以等的。

那么,哪些问题刻不容缓呢?品德问题,习惯问题。具体说,只要涉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问题,都属于品德问题。比如,孩子对父母的态度是否尊敬,对兄弟姐妹是否关心爱护,与人交往是否懂得礼貌礼仪,是否诚实守信,做事是否善始善终……如果要一一举例,父母不如了解儒家儿童经典读物《弟子规》。《弟子规》具体列述了孩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完全可以成为父母教导孩子的准则。

我之前写过一本书,名为《学好〈弟子规〉 教出好孩子》,这本书以《弟子规》的原文为纲目,加上我多年来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心得体会,一字不漏地对《弟子规》1080字的原文进行了全面的解读,联系当前家庭教育实际,向父母介绍了提升自己、成就孩子的各种方法。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参考一下。果断剪掉小树苗刚生出来的“歪枝”

一位妈妈曾这样说:

我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告诉老师她的橡皮擦在B同学的抽屉里。老师让女儿不要声张,说自己会调查一下。当老师问B同学的时候,她说那是妈妈买给自己的,不是我女儿的。老师向B同学的母亲询问,她表示没有给孩子买过这种橡皮擦。

后来,在老师和母亲的劝说下,B同学承认是自己拿的。此时,老师和母亲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母亲也反思自己总是拒绝孩子提出的要求,导致孩子以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

老师和B同学的母亲商量,得让B同学向我女儿道歉,而且B同学一定要为自己的错误接受惩罚:母亲用笞条打B同学的手三下,以警戒她不可以随便拿同学的东西。通过老师和母亲的开导,B同学也表示愿意接受,母亲重重地打了下去。虽然B同学的手很疼,但她记住了一点:不能随便拿同学的东西,不可以撒谎。

不是老师和B同学的母亲小题大做,而是及时修剪孩子长出的“歪枝”非常必要,如果任由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遵循“慎于始”的原则。发现孩子的问题后,父母要及时引导改正,态度上的轻重缓急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当然,目的只有一个:让他口服心服地接受父母的教导,以后不再犯。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影响孩子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难有敏感度察觉孩子的所有问题,往往都是孩子的问题让父母感到无奈时,父母才会想办法解决。那么,当父母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除了告诫孩子之外,还要以身作则,耐心帮助孩子改变。

当然,平时父母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对的事情,坦坦荡荡,不可有欺瞒之心。

孩子的某个“枝叶”已经长歪了很久,想要帮他剪掉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期望孩子立刻改掉坏习惯。坏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坏习惯的去除依然需要时间。

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用心慢慢帮孩子转变。只要父母以柔和而威严的态度严格要求孩子,孩子一定会把养分集中到“主枝干”,朝着高大直立的方向成长。教育启示“树大自然直”的确是一棵树成长的规律,但是父母也要知道,这个规律有它自然存在的前提,那就是“树小不受损”。如果小树受损了,就要及时修剪,这样小树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个道理,指望孩子自然成才的前提,是在他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帮他形成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孩子有了良好而坚实的道德和习惯基础,成才也会是自然的事情。你为孩子打好基础了吗?5 重智轻德——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培养德才兼备的“正品”

哈佛大学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罗伯特·科尔斯教授指出,品格胜于知识,德行最重要。这个说法是西方人提出来的,但德行的重要性也是我们古圣先贤所一直倡导的,而且,古圣先贤也是以德立身的。

早在2500年前,儒家经典《大学》中就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也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德行,财富是最不重要的。孔门四科(孔子门生必修的四门课程)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也是把德行放在第一位,文学即知识的学习放在最后一位。《论语·学而》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是学习的次第问题。其中,孝、悌、谨、信、爱众、亲仁,都是德行的范畴,这些都去力行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文,也就是学知识了。遗憾的是,今天的父母却忽略了对孩子德行的培养。

曾有人说,现今的教育是一种缺“德”教育,因为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几乎不提倡或落实“道德教育”,反而都特别重视“智能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早已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没有了道德教育作为根基,智能教育能走多远?作用能有多大?

如果把孩子比作家庭或学校生产出来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正品、次品、废品和危险品。如果说德才兼备是“正品”的话,有德无才就是“次品”,以此类推,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甚至是“毒品”。

有一阵子某种品牌的感冒药需要实名购买,而且一次购买不得超过3盒。后来才得知,原来是官方担心有不法分子用感冒药提炼毒品。想想看,我们会用感冒药提炼毒品吗?你的家人、亲戚、朋友会用感冒药提炼毒品吗?好像不能。谁能做到呢?那些懂生物化学的高学历“人才”才能做到。这就可以明白,高学历的人有知识,但如果没有德行,就会成为社会的“毒品”,而他也的确在制造毒品。

民间有一句很粗俗的话,叫“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话糙理不糙,只有高学历却没有好德行做支撑,那么高学历可能就会变成犯罪的帮凶。这也应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提到的那句话:“才胜德谓之小人”。

可见,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才能,至少他不会危害社会,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德行而有才能的话,他所体现出的价值往往是负面多过正面,正如那些高科技犯罪一定比小偷小摸的危害性大很多一样。所以,重智轻德的教育是本末倒置的教育。

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天,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正给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上课,一名学生突然嚷道:“老师,你讲的比特长班的吴老师差多了。你这样会耽误我们的!”老师说:“你有什么意见下课再提。”没想到这名学生竟然走出教室,表示要找校长,要求换老师。

没过一会儿,校长来了解情况后批评了学生,并请来家长,希望家长可以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以后安心上课。可是,这名学生的父母竟然大谈国外教学如何如何,指责老师不学无术,目光短浅,要求学校给儿子换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扰乱课堂纪律、打乱老师的教学秩序一事却只字不提。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现状!父母不懂得尊重老师,孩子怎么会懂得?孩子没有尊重老师的心,怎么会学好文化知识?这名学生的父母根本不了解“尊师重道”的道理。为什么要“尊师”?因为“重道”。正是重视老师教授的学问,才会恭恭敬敬向老师学习。而“尊师”就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如果父母没有教给孩子,没有给孩子做好示范,孩子如何知晓?又如何做得到?如果父母真的在乎孩子在学校的智能教育,还会如此无理地对待老师吗?这名学生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不但学不到知识,还会一身傲慢,而傲慢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大障碍,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一个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越多,他的聪明才智一般就会发挥得越好。不然,即使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也抵挡不住不良品行的“洪水”,终将被其淹没。的确如此,道德往往能弥补知识的缺陷,而知识却很难弥补道德的缺陷。可今天很多父母无比重视孩子的智能、才能、技能发展,但请问这些能力的展现不需要平台吗?当一个名牌大学的博士用极其傲慢的态度应征某国际大企业的重要职位时,主考官把这个重要职位留给这个无礼博士的概率能有多大?即使获得了这个职位,他与同事、领导能友好相处的概率又有多大?没有友好相处为根本,保住这个职位的概率又有多大?所以,一个没有德行的人,即使再有才,最终也会因为“秀外腐中”而败掉。因此,请父母还是回归根本,让孩子知道才能的展现需要承载物,而这个载体就是品德。“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道德教育才是任何教育的根本,比任何智能教育都重要,那么,道德教育从哪里落实?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明确指出:“夫孝,德之本也。”道德的根本是孝道。为什么呢?因为父母对孩子而言是一个无私的奉献者,如果孩子对于这样的给予都不懂得感恩的话,他还能感恩其他人吗?换个角度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从小对父母的态度就是他长大后对周围一切人的态度。如果一个孩子不尊重父母,不关心父母,不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他对周围一切人也会显出自私、冷漠、傲慢、无礼。如果他恰恰对外面的人恭敬、热情、体恤的话,只能说明他是违心的,一定有什么企图。正如儒家经典《孝经》所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所以,一个孩子如果在家庭中就学会了感恩、关爱、礼敬、谦逊,自然而然地会用这种态度与周围人相处。试问,哪个人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哪个老师不愿意培养这样的孩子?哪个领导不希望提拔这样的人?因此,父母要重新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用德行为孩子铺平未来成功之路。那么,父母在生活中该如何落实呢?以身示范,培养有孝心的好孩子

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大到父母做人做事的方式,小到父母的表情语气,孩子都会像复印机一样复制得毫无差别。既然如此,要想让孩子学会孝顺父母,父母一定要在生活中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这种以身作则的影响才是真正的培养。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把孝心时时刻刻地展现给孩子,孩子也会学得真真切切。当然,如果没有条件住在一起,也完全可以把对父母的问候、看望、关心、体恤示范给孩子。比如,经常打电话回家,用柔和的态度询问父母的近况,这样,孩子只身在外时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父母,再拓展开来,孩子也会用柔和的语气问候远方的亲人、老师和朋友。

所以,父母对自己的长辈什么样,孩子长大后就对父母什么样,同时,孩子也只会用“这个样子”对待身边的一切人。因此,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身教让孩子不知不觉地学会孝敬。一个懂得礼敬他人的孩子如果再有一些才能,未来之路怎会不顺畅?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出现了重智轻德的苗头

一位妈妈说:“现在社会上竞争这么激烈,孩子不多学点怎么能行?怎么拼得过别人?多背几个单词、多做几道题比什么都强。品德,学校不是发了课本吗?有学校教就行了。再说,品德又不考试,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就可以了。”

另一位妈妈也说:“除了学习,其他的你什么都不用管!”

还有一位妈妈这样说:“德行好有什么用?又不当饭吃!还是老老实实地看书做题吧!”

甚至有的爸爸对孩子说:“爸爸赚钱的秘诀就是把‘道德’两个字都忘掉,只要不违法就行,可以打‘擦边球’,这样才能赚钱,以后你就会明白了!”

这些话我们耳熟吗?自己说过吗?听别人说过吗?类似这样的话是不负责任的,是对孩子绝对错误的引导,孩子会认为学习好比德行好更重要,有了好成绩就可以为所欲为;会认为赚钱可以钻空子,老是想着“道德”二字就赚不到钱……其实不是孩子自己要成为“毒品”的,是为人父母者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德行教育。在今天这个时代,没有人可以为所欲为,任何人做事都必须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所以,一定要深刻反思自己,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没有出现重智轻德的苗头。如果有,赶紧灭其于萌芽状态,如此对孩子的教育才会真正有成效,而不是把家庭教育当成学校教育的延伸。培养孩子的才能,让他成为德才兼备、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不要因为我们说德行重要,就一门心思地培养孩子的德行而忽略了对孩子才能方面的培养。知识的学习和德行的提升要做到“双管齐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孩子自然会对德行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孩子的德行培养与才能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礼貌、懂得尊敬长辈的孩子容易获得学习才艺、展示才能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讲,孩子的道德修养为其才华展现提供平台。但是,孩子学习才艺不是仅仅为了展现,还要借助才艺利益大众。比如,孩子才能的学习、提升、展示、利用是一个不断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向老师请教,要和同学切磋,要指导学弟学妹……这时,孩子就无形中通过才艺体现了修养。而孩子的修养越高,利用才艺造福的人群就越广,才华展现的面就越大。这应该是任何一个重视才能教育的父母都想看到的结果。

有个女孩正在上初中一年级,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妈妈就尊重她的音乐爱好,为她买了小提琴并开始“拜师学艺”之路。与此同时,妈妈非常注重对女儿品德的培养,总是告诉女儿要从内心深处尊敬老师,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女孩很听话,老师也很喜欢她,所以教学之路非常顺畅。

几年下来,女孩的才艺已经优于同龄人。此时,妈妈引导女儿一定要谦逊,要乐于帮助他人。每次几个同学一起学习切磋,女孩都会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也很高兴为其他同学提供指导。女孩每次的学习分享都让其他同学非常受益。久而久之,女孩成为这个群体中最受欢迎、专业最强的人。如此发展下去,女孩不仅会在小提琴方面有所造诣,更会用她的个人魅力影响更多喜欢音乐的人。

想想看,哪个重视才能教育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方面的人才?而这个金字塔爬行的过程不仅要靠技能专业,更要靠德行和修养。因此,要重德重智,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

我听过一个强调健康很重要的说法:你的妻子是0、孩子是0、票子是0、房子是0、车子是0、位子是0、面子是0……如果前面没有健康这个1作保证,那一切都是0,有了健康作保证,才是真正的财富——1000000000……以前对这个说法我深信不疑,但现在我倒是非常想在这个大大的数字前面再加上一个“±”,“+”代表有德行,“-”代表没有德行。怎么讲?如果一个人非常健康、非常强壮,但没有德行,他对社会的危害会比那个身体不健康也没有德行的人更大。是不是这个理?教育启示

俗话说:“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但是,父母不能因此而忽略了承载孩子技能的载体——道德教育。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孩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人。家庭教育的职责就是为孩子的道德修养打基础,学校教育才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德行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6 权威姿态——不给孩子摆权威的架子,因为那是伪权威

一提到“权威”二字,大部分人都会想到高高在上的君王,因为那是权力和威严的象征。一国之君必然要有一些权力和威严,否则如何治理国家?那么,一家之主的父母是不是也应该在家庭中自封为王,以便更好地教育孩子和经营家庭呢?

年幼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引领才能成长,换句话说,父母在家庭中的很多方面的确比孩子更有权力,但这种权力一定不是用来控制孩子的。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的确要用威严加以警示,但这种威严不是用来压倒孩子的。如果父母常常用控制和压倒性的权威对待孩子,总有一天孩子会叛逆。

有个男孩,就叫他晓文吧!他正读小学六年级,在一次数学竞赛中他的成绩不太理想。父亲得知后责备晓文对待考试态度不端正。对于父亲的批评,晓文一脸不服气。看着儿子的样子父亲越加生气,说道:“自己没考好,还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要是不爱听,就给我滚!”晓文虽然没吭声,但也没有改变脸色。父亲越加生气:“再跟我这个样子,你就滚!”边说还边推了儿子一把。没想到晓文转身推开门就跑了,父亲看到自己的权威失效之后,生气地追了上去……

当今社会,父母的权威好像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效,是不是孩子都被标上了“叛逆”的标签?古时候那些恭敬顺从父母、不敢和父母顶撞的孩子都到哪里去了?是时代不同了吗?其实,古代也有忤逆子孙,现代也有孝顺儿女。不是时代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父母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先看看晓文的父亲平时是如何做的。

晓文的父亲平时虽然工作不忙,但很少和晓文沟通。晓文在学习上有问题请教父亲时,如果遇上心情好,父亲会给晓文指导一下,但大多数情况都是不耐烦地支开晓文。而且,父亲平时很少关心晓文,更是很少过问他的学习情况。晓文对父亲并不害怕或厌烦,但只要父亲以权威的姿态批评他,就异常反感。因为晓文内心深处觉得因为父亲平时不关心自己,出问题的时候就没有资格骂自己。所以,父亲在晓文面前的权威逐渐失去了。

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说:“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此三威者,不可不孰察也。道德之威成乎安强,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灭亡也。”而晓文父亲的威,更多的是暴察之威甚至是狂妄之威,而不是道德之威。如此,孩子当然不能信服。可见,要想让孩子信服,让自己真正具备权威姿态,还是需要道德之威,而不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洋洋自得、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的样子。

父母对孩子展现权威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孩子服从。而让孩子服从的唯一途径是以成年人的姿态去批评孩子、责备孩子、呵斥孩子吗?如果这些都有效的话,怎么会出现叛逆的孩子?这一切都说明,父母权威的实施并不是简单地站在比孩子高的地方,对着孩子怒吼。

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是:列宁小时候在姑妈家玩耍时不小心打破了花瓶,被姑妈询问时列宁没有承认是自己所为。但这一切被母亲看穿了。母亲并没有大声责骂列宁不诚实,而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对列宁有些冷漠,还时常给他讲诚实的故事。终于有一天,列宁主动向母亲承认了错误,还给姑妈写信认错。当然,列宁也得到了姑妈和母亲的谅解。

当这位伟人的母亲发现儿子撒谎时,并没有兴师动众地拷问孩子,以示自己的权威姿态。反而默不作声,用较为冷漠的态度和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反省。这种无声的权威轻而易举地使孩子主动投降。这不就是父母动用权威的最终目的吗?

父母应该明白:权威实施的形式并不重要。父母可以对孩子严厉地批评,也可以用冷漠让孩子自己反省,更可以用柔和的语调给孩子讲道理……各种各样的形式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情形,但是,管不管用其实不在权威显示的那一刹那,而在平时。平时,父母的言行举止让孩子敬佩,父母的关爱让孩子温暖,父母的态度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如此,无论父母在必要时用哪一种权威,都会起到警示孩子的作用。因此,父母在显示权威之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与心灵成长,让彼此的心贴得更近

父母对孩子关爱多少,孩子就对父母依赖多少。如果父母对孩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