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家教方法大合集(套装共4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14:39:11

点击下载

作者:宋玉玲,张静,淘猫妈,徐茁佼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最优家教方法大合集(套装共4册)

最优家教方法大合集(套装共4册)试读:

你就是最好的家长

推荐语

本书能告诉我们不少家庭教育的思路和方法,都是作者亲历亲为的。但本书的特色不在这里。本书的特色是,作者不想教导家长,也不想教家长如何整治孩子,而是以自身为例,描述了家长心灵的成长过程,研究家长与孩子如何共同享受家庭教育。这里,孩子在成长,家长也在成长,而不是一个停止成长的家长,每日焦虑痛苦地和孩子较劲。作者态度诚实,率真,见解独到,能言人所未言,且思想富于现代色彩。读此一家言,万家可受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晓春2010.9.16

自序

从事家庭教育方面的工作已十几年了,随着自己工作内容的不断增加,我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也慢慢丰富起来,渐渐地有朋友主动找上门邀请我写文章、出书。由于自己写博客,所以向我约稿之事,我一般都会欣然接受,只是出书一事,我从未答应过。要知道现在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真可谓五花八门,内容繁多:有的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如何做,有的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应该做哪些事,还有的则讲述自己如何教育自家的孩子走向成功。

同样是家长的我,在十几年前看到这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时,不免心生焦虑,常常感到自己真的不会当家长,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孩子才好。那些书里写的办法都对,说的道理都好,人家的孩子也都很优秀,可一旦把那些办法拿出来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时却发现,事情远远没有我想得那么简单。久而久之,这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变成我案头的一堆鸡肋:读之深感焦虑,用之又感痛苦,不学不用又心有不甘……

由于这些切身的感受,当朋友邀请我出书时,我都采取了婉拒的态度。我可不想让自己写的东西成为大家的鸡肋,也不想让家长朋友读过我的书后焦虑不堪。现在当家长已经很难了,他们需要减压,降低焦虑,这样家长与孩子才能快乐起来,也才会有好的家庭教育效果,这才是我内心真实的追求。

有人说:“既然你想为家长们减压,太好了,就多给家长支些教育孩子方面的‘好招儿’吧,当家长们‘妙招儿’在手,一用就灵时,他们的焦虑度当然就会下来,你所说的减压效果不就达到了嘛!”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依然会说:“不,我没有什么家庭教育妙招儿给大家。就是有,我也不会教给大家,这不是自私,而是我的教育小招儿只属于我,别人用就不一定灵验了。许多家长的床头、桌案之上都会有各种家庭教育方面的图书,它们多数的命运是被束之高阁,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别人之招非我之招’吧。”

请大家想一想,一遇到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就向书里去寻求解决办法,向那些专家求教答案,到底是写书的作者们在成长、那些被求教的专家在成长,还是提问的家长朋友们在成长呢?我想应该是前两者吧。被求教者不断地思考,家长们则变成了等待者。再有,哪位老师、作者、专家对孩子的了解程度能超过孩子的父母呢?孩子和孩子不同,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他的父母同样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这个家庭也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具有共性,也具有其独特性。如果谁想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使用别人给出的教育“妙招儿”,最终的结果大多会以失败告终。同样的招儿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起的效果不一定一样。《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许多人都看过,那个训练孩子毅力的方法,在刘亦婷身上很成功,使之体会到了毅力,是一个培养孩子毅力的高招儿,而在许多别的孩子身上却变成了使那些孩子说谎骗人的败招儿。这是孩子的错吗?不是!这是招儿的错吗?不是!这是图书作者的错吗?不是!这是家长的错吗?也不是!这是不分情况、不问前提、不动脑子生搬硬套之错!

因为经历过太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不想向家长朋友们支招儿,也不想出这方面的图书。如果家长朋友们自己不具有可以正确使用各种办法的心态,不具有自己面对自己的孩子想出独一无二的、适合自己孩子教育的妙招儿的能力,我告诉大家的任何家庭教育招数最后都是一个字:死!因为这样出来的招儿再妙,最后都只能变成死招!

从家长朋友们急于向别人讨教教育妙招儿的行为中,我可以感到大家都有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感,在“时不我待”的情况下,家长朋友们很怕在孩子的教育上走弯路。表面上这一切是为了孩子好,其背后更深层的问题是:怕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承担责任。“从众”或许会有一些不好的结果,同时也会有一些比较好的结果。如果家长按照自己独特的想法去做,孩子长大后结果不好,责任当然要由操作者承担。既然这样,许多家长朋友们宁可选择从众,也不愿意选择探索与冒险。

从这段分析中不难看出,不是家长朋友们身不由己,而是家长不愿承担后果与责任,是家长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问题。

我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不是教给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而是与家长共同成长,使家长可以面对自己,把心底的“害怕”找出来,再把这“害怕”放在自己面前,直视它,找出对付这些“害怕”的办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当这一过程变成自己生活中的习惯,面对得多了,解决得多了的时候,自己就成长了。在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心态会有所改变,行为也会随着心态的改变而改变,孩子则在家长行为的变化中产生变化,达到家长期待的成长与成熟。我想这是现在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

面对我多次婉拒出书的理由,面对我这些与大家不尽相同的家庭教育想法,原以为日知图书的编辑会如过去那些出版社或是图书公司的朋友们一样知难而退。但没想到的是,他们接受我的这些想法,愿意把我以前所写的博文集合成册,出一本能给家长朋友们减压的图书。他们的态度感动了我,使我作出了出版此书的决定。书中,我遵循与家长朋友们共同成长的原则,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反思自己,也反思作为家长的我的行为。家庭教育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当我们追求在教育上少走弯路、多快好省时,其背后却孕育着巨大的风险;当我们追悔自己在教育上多走的弯路时,其背后却是人生经历丰富的曙光……

希望我的这本书,可以成为家长朋友们夏日品的凉茶、冬日喝的银耳桂圆汤……淘猫妈

引子

女儿送我的外号——淘猫妈

要出书总要写上作者的姓名,我选择用“淘猫妈”作为此书的署名,因为这是我的网名,也是我从事家庭教育工作以来最为珍爱的一个名字,更是因为这个名字是我家孩子给我起的外号。小家伙在上二年级时写了一篇关于我的周记,题目就叫《淘猫妈》,说我的行为异于常人,不配给她当妈妈,只能给猫当妈妈,比猫都淘气。由于小东西的语言稚气可爱,此文得到了许多语文老师的称赞,后来这篇周记被一位记者朋友登到了《燕赵都市报》“尖尖角”版面之上。再往后,小家伙又用这篇日记向“世界华人作文大赛”投稿,竟然得到了二等奖,由于《淘猫妈》有这许多精彩的经历,我对它便情有独钟,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淘猫妈”的来历,也方便大家了解我,特把小女的这篇小文放在这里让家长朋友们欣赏:淘猫妈我告诉你们一些我妈妈的事儿吧,她有时候就像我们家养的小猫一样,那么淘气。现在是冬天了,外出时妈妈就会让我穿上一件大棉袄,袖子特别长,我的手可以缩在这长长的袖子里,不用戴手套,里面可暖和了。当妈妈的手冷时,她就把手伸进我的棉袄袖子里来取暖。可是她的手在里面总是不老实,常常在我不注意的时候挠我的手心儿,可痒痒了。遇到这种情况,气得我直打她屁股,可她还是常常这样做。更可气的是当她自己外出回来时,有时候会把那双冻得像冰棍一样的手,快速地伸进我的脖领子里来冰我。你说说看,这哪是当妈妈的干的事儿!还有,当我跟小猫在一起玩儿时,我总是先跟它说:“来,握握手。”可这句话如果让妈妈听到了,事儿就多了。她会说:“哟,你的小猫都长出手来了!”我赶快改口说:“来,握握爪儿。”她又会说:“哟,娃娃你都长出爪儿来啦!”我只好说:“来,握握手爪儿。”她又会找碴儿说:“你长的是爪儿,小猫长的是手吧!”咳,直到现在我也没想好该怎样回答她!你们看我妈妈是不是比小猫还淘气,所以只要她一淘气,我就叫她“淘猫妈”。

Part 1 教育孩子,家长首先要了解自己

正如自然界其他动物具有哺育幼仔的本能一样,人类也同样有着养育孩子的本能。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进行教育,少点急躁不安,孩子会成长得更好!你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就从了解自己开始吧,这样你在面对教育孩子的问题时,就会变得自然、平和而简单。

message 1 焦虑——家庭教育不可忽视的焦点

每当有家长要我给她/他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支点招儿时,我首先看到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家长朋友身上的过度焦虑。

也许很多朋友要问我,明明是在讲家庭教育,怎么会跟焦虑扯上关系了呢?

那是因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焦虑度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心情与行为,进而又会影响到孩子。孩子也会焦虑,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会对家长的行为做出许多令家长朋友们不喜欢的反应。

在这里,让我们看看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家庭教育上的想法与行为。焦虑是件很普通的事儿

人们都希望对自己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有一定的选择性与可控制性,如果出现不可选择或不可控制的情况,人们就会感到不安、害怕、紧张等,这就是焦虑。为了降低自己心里的焦虑以及那些让人不安之感,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在那些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去生活与工作。

其实人们无论怎么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追求自己可控制的生活,依然生活在焦虑之中。只是在时间的推动下有着慢性焦虑罢了。也正是因为有了慢性焦虑,人们才会对自己如何选择生活方式比较在意,这样一来就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为自己的生活定下目标,并为未来的生活而奋斗——这一切反而使我们的生活与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本文所提到的焦虑不是指这种慢性焦虑,而是过度焦虑、极度焦虑。这种焦虑在家长群体里非常普遍。

比如,有些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就有着过度焦虑,他们想问题的角度是:

所有孩子一生下来基本上都差不多,如果别人的孩子学这、学那,而我的孩子却没有学,那我的孩子很有可能就会输在起跑线上,这样我的孩子就不可能上好的幼儿园,没有好的幼儿园就没有好的小学,没有好的小学就不可能上好的中学,没有好中学哪里来的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不可能有好的工作,没有好工作等于孩子一生全完了。

在这一连串的因果关系背后,聪明的家长们发现了一些可以改变命运或者说是可以控制局面的突破点:1.不可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孩子学的,我家孩子都应该会,别人孩子没学的,我家孩子有可能也应该学,这样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说不定还可以赢在起跑线上哩;2.一定要上一个好的幼儿园。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花多少钱都不是问题;3.上一个好小学,为此花钱、搬家、让孩子住校等都可以;4.上一个好初中;5.考上好高中;6.考上好大学;7.找到好工作,幸福一辈子……

当家长按这些控制点对孩子进行控制与安排时却发现,在前三点上自己还可以选择与控制。因为孩子小时什么都会听父母的,只要家长有一定的关系与财力就可以达到目的。但从第四点开始,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孩子是否按照家长们原来所安排的路走下去,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孩子的认同度与参与度。

如果一个孩子在生活中一直只听父母的,那么这个孩子在内心中也会产生焦虑,这种焦虑表现在自我价值认同感上。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会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一个人在其生活与工作中只会听别人的,这个人的内心里就会生出这样一个声音: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价值。如果这个人真的开始认为自己的价值是低的,那么就越少被别人认同,这样就会让自己更加看不到自己的价值。一旦走入这样一个模式中,出现问题的人的自我价值认同焦虑度就会越来越高。

为了找到自我在社会上的位置与自己的内在价值体现,所有的孩子都会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三个自我意识抬头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叛逆期。在这三个特殊时期里孩子们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年龄越大主意也就越大。孩子们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开始学会如何长大,如何体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同时也通过这样的行为来降低自己内心的自我价值认同的焦虑度。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想通过控制孩子来控制孩子的未来,让孩子走家长安排好的人生道路就有很大难度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让家长感到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能力,这就等于失去了为孩子规划好的未来,就等于失去孩子一辈子的幸福,没有哪位家长愿意这样。这时,家长的感受是在孩子未来这个问题上自己没有选择,只有想尽办法去控制离轨的孩子。

家长一般会认为:我的安排对孩子是最合理的,只要孩子听我的,按我说的做,一切就会好,就会走回原来的可控轨道之上。于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出现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怪局面。

孩子由于自我价值认同焦虑的存在,便表现为不听家长的,也只有这样,孩子的自我价值认同焦虑度才会下降。这样一来,家长就会碰到自己控制不了孩子的局面,这个局面的产生又使家长的焦虑度大大提升。家长焦虑时可能会做的……

在孩子步入社会之前,家长的力量虽然是一点点在走下坡路,但整体而言,还是家长方面的力量强大。有了这样一个先天的优势,家长一般就会采用更强硬的管理手段来控制孩子。

一般家长的做法是想尽办法让孩子感受到未来的不可知与不可控性,想尽办法让孩子感受到,如果不听家长的话就不会有好结果。在这点上,许多家长都会告诉孩子:如果没有好的工作,你的未来生活就完了;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拾破烂儿;如果你考不上好高中,你将来的生活就得跟某某一样去要饭……

当然还有比这更不能让人接受的话,说这些话时家长的心态是:“不听老人言,让你吃亏在眼前”。

可家长没有想到的是,为了缓解自己的心理焦虑度的这些做法,却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认同焦虑度为前提、为代价的。家长的这些行为表面上是在告诉孩子们:如果你不听家长的,你的未来就不可控,或说是没希望。其背后的含义是:你不懂事,你还没长大,你还没有价值,你只能听家长的。孩子降低焦虑的方法和表现

家长自己的心理焦虑度降低了,却把自己的孩子推向无可选择的绝路。换句话说,孩子承担了家长的心理焦虑。事情就变成家长焦虑度越高,就越会去干一些提高孩子心理焦虑度的事。当孩子幼小的心灵越来越难以承受这样的心理焦虑时,他们便会寻找降低焦虑心理的办法与平台。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屏蔽来自家长的各种信息以求自保,使原本焦虑度已经很高的心灵不再受到外界的干扰,求得心理平衡。找到朋友发泄这些不满,找到认可,发展自己的圈子,从中找到自己未来的社会位置与处世态度,在归属感中把焦虑度降低,使其变成慢性焦虑。用自己学到的办法回过头来对抗家长,试图在家庭里建立起一个让家长不可小视的自我价值平台与不可动摇的位置。

要知道家长的人生经验远远多于孩子,来自家长的资讯除了会提高孩子的焦虑度之外,还有许多经验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当孩子采用屏蔽家长提供的信息以求自保时,他就阻断了这一方向所有的信息来源,就意味着那些对孩子成长有用的信息也被孩子抛弃,从而使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完全丧失。这样孩子便处于一种完全的失控状态,在此背景下孩子所结交的圈子的危险性与不可控性就会更高,孩子被别人影响、吃亏、走弯路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当孩子试图在自己家里使用第三种办法时,更多的是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幼稚行为与不可理喻,这也会对家长自身的焦虑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孩子与家长的对抗就这样走向战争,再走向战争的不断升级!这时,无论家长还是孩子的心理焦虑度都会进一步上升,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也就进一步扩大了。

焦虑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进了我们的家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每位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

message 2 孩子的一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

如果说“不同的孩子起跑线不同”,那么同类的孩子面对相同的起跑线时,就会符合“如果输在起跑线上就等于输掉了孩子的一生”这样一个答案吗?事实也并非如此。

当同类孩子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起跑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应先搞清楚一个问题,人生到底是长跑还是短跑?

只有短跑才会在意起跑时的初始速度,因为它决定了后面冲刺的结果。短跑比的是爆发力,起跑与结果高度相关。

可人生并不是什么短跑,而是用时几十年的长跑,是赛耐力。也就是说起跑跟最后的结果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君不见,在马拉松比赛的起跑线上,人山人海,所有运动员都乌乌泱泱地站在一堆儿,但开跑时却是有先有后,并不是一齐开跑。

我国著名长跑名将——“东方神鹿”王军霞在比赛中并不是次次从起跑就跑第一,且保持全线第一的。真正有实力的选手都是在跑动中,根据自身的条件对长跑中的节奏进行控制,到后面才会发力、冲刺。一般而言,所有的长跑运动员在起跑时都不会使出全力当那个领跑者。从某种角度来说,先当领跑者会先被淘汰,因为这种选手在前面已提前耗掉了体力,到后面反而无力可发。

那些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一直孜孜以求地对待孩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大学的成绩,要求所有的成绩都要好。

这种不顾孩子自身条件的做法会使孩子将来在生活中缺乏竞争力。现在有很多孩子成为“啃老族”,跟家长的这一行为方式有很大关系。当我们责怪孩子的时候,不妨多想想自己。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或是中学再到大学,哪个阶段都有可能是某些孩子提速冲刺的发力点,这就是所谓的开窍儿。如果从一开始家长不顾孩子的自身条件与学习节奏或是学习特质,一味地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急,为孩子的成长而焦虑,孩子提前用完了力,孩子该冲刺时还有力可发吗?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孩子早已被家长的焦虑给整疲了,所有的力都在此前被家长逼出来了,面对人生的关键点却反而无力可发。

在这点上我特佩服我的表嫂:

她是上海一重点中学的老师,却没有让我的表侄上她自己工作的学校,而是上了一所普通中学。我问她怎么想的,她说孩子要与跟他程度差不多的同学在一起,那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表侄在这样一个群体里找到了自信,学习成绩在高二时上来了,而且一直很好。而我表嫂非但没有一味地让表侄努力学习以求保住校年级第一的位置,而是让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孩子从高一就打篮球,高二进入校篮球队,在高考前还常常自己打球玩儿。别人的家长都反对孩子再打球,表嫂却对表侄说:“能打就打,学习上无需用全力。”

表侄的篮球一直打到高考前一天,高考结果是,表侄考上了清华。这事成为孩子所在学校的传奇。

事后我跟表嫂谈论此事时,她说:“无论孩子将来干什么,现在都不可把孩子身上的力用尽,因为他未来的人生之路还长,如果现在用尽了,将来就会无力可用,那时就会回过头来‘吃’老人。”

我认为表嫂在处理自己内心焦虑时就是看到人生是长跑,也看到孩子在人生的长跑中只要调整好了,自己就会发力。更重要的是她相信自己的孩子,在她看来她不是帮孩子选择人生,而是孩子自己选择人生,她愿意在孩子作出选择后去当好孩子的后盾。

从表面上看,我的表嫂好像具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其实这心理承受力的来源就在于,她认定在人生路上是有选择的,而且不一样的选择,结果也可能会不错。在处理孩子教育问题上她更多的是看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去看别人怎么做,环境怎么做。也就是说她对自己很自信,也相信自己的孩子,结果孩子受到家长的影响也很相信家长,这样家长向孩子传递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思想也就容易被孩子接受。

所以我认为降低家长焦虑的关键点之一就是,有些事表面上看是别无选择,事实上却可以选择,只要家长去发现这种可选择性,焦虑度自然就会下降。

我把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西南大学时的成绩单摘录了下来,请家长们过目,看看从这个成绩单中能悟出什么:

袁隆平当时农学课程成绩并不很突出,英文成绩反而特别好,高达93分。国文64分,植物学65分,普通化学60分,地质学88分,农业概论88分,气象学84分,农场实习67分。他专业成绩在班上仅相当于中等。对了,他还赶上了一个让人不堪回首的动乱年月,可他最终却成为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想他绝不会是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就发力的人。

袁隆平自己也说过:“书本很重要,电脑很重要,但书本和电脑都种不出水稻。”

message 3 接受孩子现状≠不思进取

接受自己孩子身上的所有现实,家长才能降低自己内心的焦虑,孩子才有改变未来的可能。但有些家长却存在着这样的困惑:接受现实会不会变成不思进取?

我先从两个小故事讲起。

第一个是“背水一战”: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韩信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到了半夜,韩信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这时,他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回身猛扑敌军。最后韩信在他提前埋伏下的另外二千人马的配合下,取得了这个战役的全面胜利,当他的手下向其问获胜原因时,他说:“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

第二个是“四面楚歌”:项羽的部队被刘邦追击紧紧围在垓下。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从而失去斗志。最后项羽的部队大败,他自己逃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之所以讲这两个故事是因为其背后有相同的东西,从这两支军队当时所处的形势来看,敌强我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个是临河列阵,没有退路;另一个是被团团围住无法逃脱。可以说他们同处于“死地”,在敌我力量悬殊的现实下,其结果却完全不同。韩信的军队大胜而归,这次战役成为以少胜多的经典,而项羽的部队却落得全军覆没,他自己则自刎而死。其原因何在呢?

我认为在“背水一战”中韩信作为主帅自己没有焦虑心理。他认定自己的部队会取胜,所以在半夜时,他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并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这是韩信向所有士兵传达了一个必胜的信息,这个心理暗示让士兵们感到胜利很快会到来,其时间不会超过下一次开饭。当士兵们背水一战时别无退路,只有战胜才有活命的可能,这时士兵们接受了这个事实,他们放下一切心理包袱轻装上阵,结果一战而胜。“四面楚歌”中的项羽作为主帅内心首先就很焦虑,他有输不起的心理。当听到楚歌之声时,他自己就先担心楚地已失,这是一个提高焦虑的心理暗示。刘邦、韩信的部队用楚歌让楚军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这样楚军不只接受了现实还接受了刘邦、韩信他们丢过来的楚地已失、亲人不知怎样等强大的心理暗示。这些包袱在每个人的心里深深地发酵,变成强大的焦虑,所以楚军所接受的不只是双方兵力状况等方面的客观信息,还接受了心理焦虑,兵败也就是自然之事了。

同样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当家长们面对接受现实这个问题上也要解决:自己是接受了现实,还是接受现实的同时也接受了“不能接受这种现实”的情绪。如果家长朋友们虽然接受了孩子的现实情况,但认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孩子很倒霉,或是当别人谈到自己孩子的情况时,家长便有不好意思或难堪之感,要不就是……

这一系列感觉的背后是情绪,也就是说家长们接受现实及情绪。我想这不是真的接受现实,而是家长有“自己是受害者”的心理——不是受了上天的害,就是受了这倒霉孩子的害。反正自己如果没有这个孩子应该是挺成功的,可是偏偏在孩子的事上,让自己丢尽了脸,或说是没了面子。这不是一种真正的接受现实,而是接受了这种情绪。在这种情绪的引发下,家长要不就苛责孩子,搞得孩子、大人都不愉快;要不就是自任倒霉放任自流。

真正的接受反而不会出现以上两种情况,因为家长可以平静面对孩子身上的各种特质,自己内心中并没有因为这种接受而产生多余的情绪,没有这些多余的情绪,也就不会受它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能接受可能在孩子身上发生的最不好的结果。就如背水一战似的退无可退了,这时,事情反而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认为家长要学的应该是背水一战的韩信,而不要做四面楚歌的项羽!只有家长自己自信、平静与接受,才能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让孩子自己被自己的特质所激发!

交流台爱澜:淘猫妈,很佩服您,越说越深刻。孩子一年级时,我很焦虑,整天发脾气,孩子也搞得惊惶惶的,问题还是照旧解决不了。后来,我调整过来。我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一个注意力有问题的孩子,一个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将来就是难以功成名就、扬名立万、为父母争脸的孩子,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个也许大学都读不到的孩子,就这,我怎么办?难道我能放弃我的孩子,不再爱他,而是一味地批他、骂他,或者不管他吗?不能,我不能,就算全世界都放弃他,做妈妈的我也不能放弃。他后进,他考试成绩差,我通通接受,但我不能接受我的孩子不快乐,我还是要为他的快乐而努力,就这样,想通了,心就放下来了,放下做妈妈的高期望和虚荣。我就是有这样一个有多动症的孩子,又如何呢,至少我儿子智商是蛮高的,他不傻,还很机灵,只是学习上有障碍,这没什么,以后就算退一万步他不读书,可他还是会有饭吃。OK,我这当妈的把心放下来,平静地面对自己的儿子,发现孩子还是和以前一样可爱。下一步再来考虑,如何改变,如何改变他的注意力障碍和阅读障碍,面对这些问题,我和儿子一起来努力,一起慢慢努力。我带儿子去医院,吃中药调理,做感统训练,最后买注意力训练的书和软件回来播放。半年下来,儿子的思想、行为都有了进步,我们还在努力中,孩子现在说他爱学习,学习是快乐的。我感到,我带着儿子一步一步地在进步,在改变,一切都有希望。青鸟:就像上面这位妈妈说的一样,不管孩子如何,都要用我们充满爱心和热情的双臂去拥抱孩子,谁放弃孩子,做妈妈的都不能够放弃!接受,只有接受孩子身上的所有东西,孩子才能从压抑的心情中走出来,才能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此家长的心情变了,孩子的心情也变了,家里多了份融洽,多了份快乐!妈妈是好妈妈,孩子是好孩子,生活变得很轻松,一切都改变了!非常非常的感谢淘猫妈,每当我在教育孩子中出现新问题时您都会给我明确的引导,使我和女儿的关系得到顺利的发展,使我们的问题得以解决。谢谢!淘猫妈:青鸟朋友,您太客气了。我一直认为在这条路上我们是同路人,我与大家一样也焦虑过,也出过错,也在慢慢地学习成长,所以谈不上谁给谁引导。我们真正的引导者是孩子,是他们告诉我何时应该怎样去做。如果我们做得不对,孩子就会用他们的行为方式的改变来告诉我们。让我们学会用我们的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去倾听自己的心声,一切也就变得容易了。

message 4 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

在传统的家庭中,承担照顾孩子任务的一向是母亲,而父亲的责任则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人们一度以为父亲粗犷、不细心,根本不是照顾孩子的“料”,然而新的调查却显示,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

我在给家长办讲座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来听讲座的家长朋友,90%以上都是妈妈,爸爸来得很少。如果问那些来听讲座的父亲们为什么会坐在这里,他们中绝大多数都会回答:孩子他(她)妈有事,不能来,所以我来了。好像现在教育孩子、带孩子的事儿全应该是妈妈的工作,爸爸的责任只是在外工作往家带钱。

每逢出现这种情况,我都会给那些来到会场的父亲送一份特别的礼物——讲一讲父爱的力量,使他们看到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为什么父亲带大的孩子要比母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母亲与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有巨大差异

一般而言母亲多与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父亲则主要通过身体运动和孩子进行游戏交流。

许多人认为,父亲这个角色对婴儿来说不重要,母亲才是他们最需要的,等孩子大一些了,到四五岁时父亲的作用才会显现出来。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在婴幼儿时期,孩子能与父亲接触和交流对他(她)将来的成长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类是一种高智慧生物,孩子在出生时就已显现出与其他哺乳动物明显的不同。婴儿在出生时,在所有哺乳动物里,他的头相对身体的比例而言是最大的。人类的婴儿出生后,其幼化程度相对其他许多哺乳动物而言也是最高的。如小马、小羊出生后几分钟就能跑、能跳,可人类的婴儿不能。那是因为,如果人类的婴儿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到能跑、会跳的程度,头就大得生不出来了。为了使这种高智慧生物可以传宗接代,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基因突变,使我们的婴儿还没有达到其他哺乳动物那种成熟程度就提前分娩了,之后大自然又利用人类母亲对孩子精心呵护的能力使孩子顺利成长,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的智慧,同时也说明,人类婴儿相对于其他哺乳动物的幼仔来说是个早产儿。

这种早产对人类婴儿的影响巨大,我们的孩子生下来不会跑,不会跳,除了吃、哭、睡、听、看、拉、撒好像别的什么都不会,其他所有本领都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孩子对肢体的了解与控制力要在运动与游戏中慢慢体会、慢慢学习,父亲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刚好满足了孩子这方面的成长需要。父亲与婴儿间的交往,弥补了母亲呵护过多、照顾过细所带来的缺失与不足,它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脑刺激,促使婴儿大脑中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建立起更多、更好的连接,这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父亲带大的孩子比母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的。有研究表明,在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父亲对育儿工作的贡献越多,孩子的认知水平越高。

一般人认为,女性善于使用语言,对婴儿来说,母亲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影响应该比父亲大。可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错觉。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专家调查了92个家庭后得出结论:虽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交流多于父亲,但幼儿通过模仿父亲的话语而掌握的词汇更多。研究还显示,幼儿通过父亲掌握的词汇越多,其语言能力就发展得越快。美国专家认为,幼儿在最初学习语言时,能力十分有限,母亲提供的词汇量大大超过了其模仿能力,从而导致孩子将模仿对象转向父亲。由此不难看出,在语言这一女性传统强项上,父亲的位置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母亲在3岁以上孩子的语言学习过程中才会起主导作用。

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偏重于家庭,而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偏重于社会。在与孩子玩游戏时,面对规则,母亲大多倾向于迁就孩子;而父亲则更注重“立规矩”,这种比较“硬朗”的游戏方式,可以让婴儿感受到规则感、学习到规则,从而影响到孩子将来的社会交往能力。据德国心理学家苏埃斯的研究,12~18个月的婴儿与父亲的关系将影响孩子以后的同伴行为和同伴关系,具有安全的父婴依恋关系的孩子,在游戏中较少产生消极的情感反应,与其他孩子交往时不紧张,具有更高质量的同伴关系。

此外,对于男孩子而言,5岁以前与父亲接触多,有着良好的父子关系,对孩子形成勇敢、自信、果断的男子汉个性极其重要。对于女孩也是一样。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父亲这个角色对男孩子更重要,但近几年的调查显示:父亲在女孩的成长中同样不可缺失。父教缺失可能对女孩的性别认同造成混乱。心理学家赫塞林顿的研究发现,那些只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面对陌生男性时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焦虑。如果女孩子在儿童期得到父亲的充分认可,长大以后就会对自己的外表相貌有较高的自我认同,不太在意别人对其外表的评价。反之,女孩子就会过分在乎自己的外貌,对自我的认同度也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无论对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父亲的角色都十分重要,他将影响到孩子将来的性格与婚姻,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综上所述,父亲从孩子一出生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出生到长大的过程中,父爱、父教是孩子不可缺少的一份营养。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缺位、父爱的缺乏、父教的缺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漫长而深远,代价巨大而惨重。母亲,请多给父亲一点与孩子相处的时间

当我们这些母亲们知道父爱、父教的重要性后,请多为父亲们留下一些与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不要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献给孩子,那不是无私的奉献,而是对父爱时间的“霸占”。不用担心父亲照顾孩子“不够仔细”;不用担心父亲“粗枝大叶”没能对孩子尽心尽力;不用担心父亲因为自己想“偷懒”而让孩子自己玩儿!因为这一切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在父亲的“粗枝大叶”、“偷懒耍奸”中孩子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心理营养与成长空间。父亲,请多花一点时间与孩子相处

父亲们,当你了解到你对一个婴儿的重要性时,请千万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不要因为太太的唠叨、盘问、叮嘱、说教而放弃。要知道你放弃的不只是你自己的责任也是你孩子应得的权利。你工作为的是赚更多的钱,让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为的是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既然这样,就请你记住:钱不能陪伴孩子成长;钱不能培养孩子与社会交往的能力;钱不能使孩子有更良好的语言能力;钱不能让孩子更加聪明、更遵守规矩;钱也不能让孩子将来有一个真正美满幸福的婚姻。这一切,钱都不可能办到,但这一切你都可以办得到。只要你陪伴着孩子度过他们的婴儿、幼儿、儿童、少年时期,在他(她)需要你时,你就会出现在他(她)的面前,把自己的工作向后排一排,留出一些时间给孩子,孩子们就会在你的陪伴之下,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心理营养从而顺利长大!

message 5 教育孩子父母态度无需一致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就像高山,母亲就像大海。父亲带给孩子的是山一样的智慧,母亲带给孩子的是水一样的情怀,父亲和母亲给予孩子的总有些不一样。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父亲和母亲也无需一致。

许多父母都认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双方应该保持态度一致。但我要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的态度无需一致!

也许有家长和教育专家对此观点嗤之以鼻,但我仍坚持这个观点。

我们一直都强调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要一致,否则对孩子成长不利。这样的教导如一座大山似的重重地压在家长们的心上,特别是那些白领家长、知识型家长所感到的压力会更大。这些家长朋友经济条件优越,特别想把孩子教育好,他们将教育专家所说的话都深深地记在心里,一心想把没有遗憾的好的家庭教育使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可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又发现,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态度一致实在是太难了。

有些父母为了达到态度一致,就采取让一方来管孩子、另一方主动退出的方法,但这样做的结果却导致父母一方教育的缺位。还有些父母选择压抑自己,但在压抑的过程中,不断有负面情绪出来,结果变成压抑后导致突然的情绪爆发与相互指责,然后又回到压抑,再突然爆发与相互指责,从而产生恶性循环。还有些父母在尝试了多次之后,发现达不到这种境界,选择破罐破摔,把一切责任都推到这个问题上。在这许多选择的背后不难看出,要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保持一致,有时反而会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夫妻间出现问题。

事实上,父母双方对孩子教育态度不一致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我们教育孩子成长的目的是使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下建立起一套属于他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系,这样当他们长大成人后,面临人生的选择时就可以作出一个既符合自己个人要求又符合社会要求的判断。这就是说,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会孩子进行选择。

什么是选择?对象一定在两个以上,否则也就谈不上选择!孩子学习选择的第一个榜样就是父母。面对同一件事,由于父母双方生活背景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所作出的选择当然就不尽相同。在这种不同中,孩子学会取舍,学会理解,学会挑选,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所学到的都是一个价值评判标准,孩子就有可能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这样,在孩子的眼中,世界就只有简单的单一颜色。然而当父母对教育孩子的态度不尽相同时,孩子会看到更多颜色的展示。

在这种不同面前,孩子可以选择什么事跟父亲说,什么事跟母亲说,这样父母也就会多一些了解孩子的渠道。孩子与父母沟通的平台会因此而成倍扩大。这也使孩子在走向社会向同伴寻求答案之前,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与尝试机会,也就能更好地对选择进行体验,从而更全面地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备选方案。

当我们认识到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无需一致的好处后,还应注意的是我们应如何避免因此而产生的问题。父母可以在对待孩子的一些事情上态度不一致,但父母双方必须坐下来谈,而不是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要争吵就会有输赢,选择往往是在赢的那方,而输的那方一般没有发言权。

家长的这种争吵,在孩子小的时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会让孩子紧张。有些孩子甚至认为自己是父母双方争吵的原因而感到自卑,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而对大一些的孩子来说,他们体会到的是赢者就是对的,而那些为了能赢所使用的手段也就是对的。这种体验有可能会为孩子将来的不良行为埋下祸根。因此,我要说父母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不同是允许的,但要摆在桌面上,说开来,让孩子自己挑选用爸爸的方案还是用妈妈的方案。这里包括对孩子所做的是不是错误的、做错事要不要受到惩罚、如何惩罚等内容的判断,父母都要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让他自己选择应该如何认定,应该如何惩罚与面对。一旦孩子选定,就按孩子的选择执行,就不要再有怨言怨语,而是开启家庭支持系统支持孩子的选择。这样就可以做到既可以让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问题无需一致,同时又可以把父母态度不一致而产生的问题降到最低。

交流台王丽莹:其实,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只要平安幸福就好,不要太强求孩子,更不要拿社会的有色眼镜来看待孩子,让孩子过得很痛苦。一句话,高兴就好,有时候家长的心态平和了,可能孩子反而会成功了。淘猫妈:我自己当家长这么多年的感受是,讲道理我都懂,有时我的道理讲得比别人好多了,但面对自己的孩子、面对自己,行动起来就很不容易了。

message 6 祖孙三代特性大PK

特性是一种看不着、摸不到,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特殊品性,它在一代代人身上流传。特性不是通过学习得到的,也不是生理遗传,它是无言的家族和环境赐给孩子的礼物。父母明白自己身上所缺少的东西,一般都会在孩子身上补偿回来,于是就有了祖孙三代相似却又明显差异的特性。

常常遇到一些家长朋友对自己或是孩子身上的特点非常不满意,他们会说:孩子这个性格不好;或是对自己的特点非常不满意,认为这种性格不好;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身上某个缺点特别不能接受,说什么:呀,我特缺乏创造力,这一定会影响到孩子……在这些表述的背后,家长朋友们反映出来一种对孩子成长的焦虑。

其实,当我们只关注孩子性格或是自己性格的某一点时,其所表现出来的好像确实是问题,但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可能那就不再是问题了。在此,我对自己家祖孙三代人之间的五个特点进行对比,让大家看看各种特性间的关系与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分值说明: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表明其所标示的特质越强,反之则低。)生活独立性(0~10分)

◎父亲:老人家从小没有母亲,很小就自己生活,独自闯荡,所以生活上独立性很强(9分)。

◎我:我是父亲的晚来生女,他爱女心切,一切包办,因此我性格敏感,在生活上独立性较弱。(4分)

◎小崽子:由于我自己生活上总是依赖家人,为此吃了很多苦头,也让家人和我一起承担自己行为导致的不良后果,尽管家人从没有怨过我,但我在内心为此很内疚。为了让此事不在孩子身上重现,我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很强调培养孩子生活上的独立性。所以孩子的生活独立性较强,两岁自己洗澡,4岁就跟着我下厨房,7岁已可以自己做饭了。(7分)对规则的遵守(0~10分)

◎父亲:他老人家在失去母亲后独自生活。有时遵守规则会使自己失去一些机会,有时不遵守规则也会面临困境。面对复杂的生活,他学会了对规则的双重性遵守——有时会严格遵守,有时会不遵守。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玩儿时最为明显,他常常乘人不备,逃避规则。以至于妈妈此时每每都会把关注点放在爸爸身上,严防他犯规,可还是屡禁不止。(5分)

◎我:从小在溺爱中长大,自己制造的一切麻烦基本上都由家长来承担,自己从来不用承担后果,当然也就常常对规则进行破坏。挑战规则成功时,还会使我很有成就感。直到30多岁才开始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承担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也就学会了遵守规则。(先前3分,后来是7分)

◎小崽子:因为我强调孩子要独自承担后果,要她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任,所以孩子很遵守规则。(7分)创新意识(0~10分)

◎父亲:要想破坏规则就要有创新意识,要敢于冒险,在这点上我老爸做得很到位。他从生活中学到很多,思维迁移的能力极强,很具有创新意识,能写会画,家居小物品基本上都有他的创意,是家中化腐朽为神奇第一人。在20世纪70年代,我家到冬天就一直用着土冰箱,那可是爸爸的发明。我小时候睡的沙发床也是他做的。(10分)

◎我:在父亲的庇护下,不用为闯祸而担心,把家中大大小小的玩具都拆卸过,也拆卸过当时家中的贵重物品半导体收音机、闹钟、电子闹钟等,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出奇、出新,比较具有创新意识。(9分)

◎小崽子:由于所有事情我都要求孩子自己承担后果,无论好坏都要面对,这就使她感到有些事最好不做,以求平安。结果是,孩子为了保证安全,一般不会越雷池一步,所以她的创新意识不强,是一个跟随者,自己不会有什么创新的点子。(4分)动手能力(0~10分)

◎父亲:独自面对没有经济基础的生活,遇事常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所以动手能力极强。可以自己织毛衣、使用缝纫机、自己做木工、打家具、装修厨房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懂得装修厨房的恐怕没几人。而他打的沙发,现在还在我们家里使用。他所做的小桌子、小椅子也还在我哥哥家服役)。(10分)

◎我:从小就有强烈的好奇心,极喜欢学着父亲的样子,在家里拆拆装装,破坏了许多物品,也学会了许多。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可以修理家里的木质椅子、自己独立换纱窗、小崽子3岁前所穿的衣服基本都是出于我自己之手,从头上的帽子到脚下的鞋,从单到棉全是我做的。但其动机都是为了展示,而非自己的独立性起作用,所以在干这些工作之时一直都有阿姨帮忙打下手,做事是管铺不管收,所有重复性的细致的麻烦工作都要让别人做。因为这条是说动手能力,以上这些就不记在内。(9分)

◎小崽子:因为小家伙总是看着外公、妈妈自己做这搞那,也就很喜欢动手,画画、彩陶、编织等都做过,但所做物品全是模仿别人,没有自己的创新。(8分)心理承受力(0~10分)

◎父亲:没有家人的照顾,只能自己面对生活,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自我成长,由只读过三年私塾的“小八路”成长为大学教授。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可以做到处变不惊,一切淡然!(10分)

◎我:从小备受溺爱,一切依靠父母,心理脆弱敏感,在30岁前几乎没有承担过什么,也很怕承担。30岁后,因为人生经历的增加,心理承受力也得到锻炼,但其过程很痛苦。(先2分,现在7分)

◎小崽子:从小就被我关注独立性问题,总是要让她独自面对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虽然年龄小,但已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6岁时在深圳与家人走失,独自一人徒步两个多小时走到深圳海关,请求武警帮助,表现得非常镇静(那时她到深圳才几个小时),心理素质绝佳。(一般是7分,有时为8分)

这就是我们家祖孙三代的性格特质比较,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父亲对我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我对小崽子的影响比较大。三人的背景:我父亲,退休的大学经济学教授;我,现职的家庭教育老师、网络论坛的总版主;小崽子,初三学生。

从上述五点不难看出,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有些性格特质会与父母相反,有些却会与父母同向。但无论是相反,还是同向,都各有其利弊。如果发现自己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不让家长满意的地方,那一定是事出有因,而其因往往都会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因此,不要急于给孩子下结论、贴标签。要冷静地想一想,找一找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各种特性间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要看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出来,只要在恰当的时间表现出来,就一点儿问题也没有。所以我从来不认为一个孩子有缺点或是优点,我更愿意相信一个孩子有自己的特点。因为一个人的优点(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是一个人的缺点,而一个人的缺点(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是一个人的优点。所以我们要找到的是孩子的特点,并帮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并找到特点里积极的一面,发扬它,这样孩子的未来一定会灿烂辉煌!

交流台毛富钢:猫妈,对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阐述得很有新意啊,都是特点,优点和缺点在某种情况下是会相互转换的。虽然以前也总是对孩子说都是特点,但今天看了你的分析倒是有了重新认识!

message 7 透视自己作为母亲的心

作为母亲,自认为绝对了解孩子、明白孩子、看透了孩子,于是要求孩子:希望他们更加强大,希望他们在每件事中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并认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殊不知,那些母亲以为好的方法在孩子眼里有着另一种意义,而母亲对孩子的要求,不过是想让别人承认自己是个好母亲而已。或许正是因为母亲的眼睛太关注孩子,所以才忘记了透视自己的心。

下面是一位妈妈给我的留言:我的儿子刚上幼儿园,在他没上幼儿园那会儿我就开始替他担心,怕他忘了小便,怕他不会自己吃饭……今天特意把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他拍球,可他就是不认真,已经落在班级最后了他都不急,把我气得连逼带骂,最后还以失败告终。看你的文章,很是感慨!可是回到现实,我又不能不管不顾啊,对不住老师,而且很担心孩子一点责任心也没有。唉……

从这位妈妈的留言中,我窥度到一位母亲的内心:你打算陪孩子拍球之时,在内心里已有焦虑,因为孩子拍球已落到班级最后了。当你知道这件事时,内心感受应该有伤心、着急、恐惧、担心与愤怒等,但这些感受都是你不愿意面对的,所以你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机会,那就是陪孩子一起练。你想通过这个行为来证明前面那些负面的情绪其实都是不真实的,你的孩子不会这样的,你也无需有那些负面的情绪,你要用这次机会让孩子给你一个你可以看得到的正面的证明。

可孩子的表现让你感到失望,这失望引发的是你内心中更大的伤心、着急、恐惧与愤怒!在这些情绪的背后是你已有的一些观点:比如说,你的孩子再差也不应该落到班级最后;到了班级最后就等于是差孩子,没有希望的孩子;孩子这么小就体会到当差孩子的感觉,将来不会有好的结果;如果想要“咸鱼翻身”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别人的孩子做得不好那都是他的父母教得不好,他的父母不是好父母;现在我的孩子做得不好,是不是说明我不是好母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做到了,孩子就应该都会好!

在这些观点的支持下,在你内心里,无论对你,还是你的孩子,可能还有对你的老公与孩子的老师就有许多期待。这些期待可能是:对你自己而言,你要求自己是一位好母亲,是一位合格的母亲;对于孩子而言,你要让他是一个好孩子,用孩子的好来反证自己是一位好母亲;对家人而言,你期待他们(如老公)可以看到你为孩子的付出,如你这样认真地专门把自己的时间留给孩子,陪他练拍球,好使他们看到你的行为而认可你。也期待孩子因为这次练习可以体现出进步,而让孩子的老师也看到这一切,从而认同你是一位好母亲、一位负责任的母亲。这样,你也可以成为老师眼里的好家长,你老公眼里的好妻子,孩子眼里的好妈妈。母亲心中期望自己被认可

其实从这些期待中不难看出期待背后你的渴望,你渴望自己被别人认可,被老公认可,被孩子认可。在这些认可的背后,你在向所有这些人表示,你是一个值得爱也可爱的太太、母亲,对孩子负责任的家长。也就是说,你是一个值得别人去爱,值得别人给予你爱的人。当有别人爱你时,你接受这种爱的同时也就感到了你自己的价值,这是一种自我内心的满足,一种自我价值的被认同。

但这一切都被你儿子的不认真、不着急破坏了。他的表现让你感到,你内心的观点没有得到正向的支持,所得到的只是:你的孩子表现不好,所以你不是一位好母亲,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你的孩子做得不好,说明你做得不到位;你做得这么不好、这么不到位,所以你不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好家长。因为你什么都做得不好,所以你是一个不值得别人给予你爱的人,最终的结果就变成了你是一个没有价值,或说在母亲这个意义上是没有价值的人。

当你的内心走到这一步时,说明你已经到了无法再退的底线了。当你的个人价值都受到挑战而这又是你退无可退的底线时,你能做的只有先保护自己,其结果就是去反抗,去保护自我价值,这种对自己的保护就直接冲向了孩子,因为他的行为是直接导致现在这种后果的原因,所以才会出现“你对孩子连逼带骂”的局面。孩子的心中也会走相同的路程

我也可以告诉你,当你对孩子“连逼带骂”时,你的孩子的内心深处,也在走我刚才述说的那个过程。只是由于他的人生体验没有你丰富,所以走起来不像你那么复杂,但每一步他都不缺,因为每个人的心理过程都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其中的内容差别。更重要的是他走到最后的结果也是“他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不值得别人或是妈妈爱的笨孩子”。当孩子得到这样的感受时,他这个年龄能做的只有:要不就是因为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而全都接受,从而变成自我伤害;要不就是部分接受、部分不接受——接受的部分是自残,不接受的部分是积蓄力量来反抗你。当然,反抗的结果是得到来自你对他的更大的伤害。正视自我价值,才会带出好孩子

要打破这个负向的思维链条,就要看看,你的自我价值是不是真的需要通过孩子的表现来证明,你的内心期待只属于你自己,孩子没有义务来完成你的期待,你的自我价值也绝对不需要通过孩子的行为来证明。你有你自己的价值,你是一位可爱而且值得你家人爱的女性,母亲只是你的社会角色之一,不是你的全部。你要努力学习成为好母亲,你所做的一切本身就有价值,无论孩子的表现是否如人愿,或是否如你愿,你的做法都有价值。

当这一切在你的内心找到支撑点时,你会发现再陪孩子去练拍球时你自己会平静许多。当你是一位有自我价值的母亲时,你也就会发现你孩子身上的价值,从而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认知。当这部分价值被孩子自我确定后,我想孩子一定会进步,对“孩子没有责任心”的担心也就自然化解了!同理,在你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认同时,你也就无需担心对不住老师了,因为你同样没有义务去完成老师对你的期待,这是老师自己需要去理清的内容,不是你的,你无需把它背到自己身上。

以上是我用自己所学过的一些心理学知识对这个留言的解析。如果与你自身的感受契合,那是我的幸运;如果与你自身的感受不符,那是我自己学艺不精。愿你去粗取精,也愿你能用这种思路来时时窥度自己的内心!

交流台青鸟:读完此文,我内心感慨万千。最初的我就是这样,孩子的每一个举动、每说的一句话、每做的一件小事都会牵动我的神经,考虑是不是符合我内心的感受与要求。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不允许她的衣服有脏点、嘴角有饭渣儿,更不允许她用刚洗过的手去摸任何东西……如果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和意愿去做,我就会很生气,甚至大发雷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