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密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14:57:40

点击下载

作者:刘楠,胡皓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互联网创业密码

互联网创业密码试读:

开放的创业

汤道生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总裁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

关于创业,市面上已有大量记录成功企业家思想与经历的书籍,除了那些专门为某企业或名人高度包装过的宣传内容之外,当中也不乏励志的、让人奋发图强的故事书。可是,这些书里所呈现的名人故事往往会给普通读者一种距离感,都是一个时代或一个行业中百万挑一的特殊例子,好像与我们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基本没有太多可复制性和可借鉴性。

相对而言,《互联网创业密码》这本书中的草根创业者就显得更亲切、更真实,他们在当前移动互联网的机遇下,思考着如何满足身边用户最朴素的需求,充分利用开放的社交平台资源,以互联网思维寻找突破口,他们在书中所描述的场景与经历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都是过去与今天互联网创业者普遍会碰到的挑战,仿佛就是身边朋友们正发生的事情。

作为腾讯开放平台的推动者之一,我有幸跟书内其中几位创业者有过一些接触与交流,虽然他们每个都有各自的风格,也有不同的背景与经历,但他们普遍毕业于我们熟悉的高校,也是我们身边同事的校友或同乡。我们以腾讯开放平台的身份见证了他们创业的经历,在他们创业的过程中给予一定支持与帮助,感觉就好像在帮助身边的朋友一样,有兴奋,有满足,有感动。自从腾讯在三年前正式启动开放战略后,我们不仅仅要通过优质的互联网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同时也立志要通过腾讯开放平台与腾讯云平台扶持国内的互联网创业者,共同构建更健康的互联网产业生态。

至2013年年底,腾讯开放平台已给开发者累计分成超过50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兴奋的数字,书中的创业者大部分都是腾讯开放平台的受益者,他们跟随着腾讯开放平台一同成长,并深入了解平台API、产品机制、社交属性等,零门槛地接入腾讯开放平台的PC和移动端,低成本地获取用户流量,并获得了可观的收入。随着应用宝等移动开放平台不断的开放,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把开放体系做得更完善,这也是未来腾讯在移动开放会重点发力的地方,包括最近在全国各地开设的腾讯创业基地,全面整合了腾讯云、广点通、QQ互联、应用宝等各个平台的核心能力和扶持资源,与当地的高新区政府、VC金融机构、创业服务机构等一起为创业者打造了一体化的O2O生态圈,也是腾讯用心全面开放的一个见证,希望进一步降低开发者的创业门槛,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创业的路途中站在一个更高的起跑点上。

几乎每一位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往往需要在安逸工作与艰苦创业之间做选择,在前景不确定但又不甘于平凡的纠结下,自信、执着与适应成为他们共同的特质,也成为克服万难勇往直前的动力。他们成长的故事充满着正能量,在浮躁的市场声音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着自己的方向,借助开放的资源,专注在自己最擅长、最能发挥优势的地方,给所有互联网从业者不少启发。虽然这些创业团队获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在这高速变化的互联网行业中,创业道路上仍然是荆棘满途,挑战不断,希望他们继续乘风破浪,不断能有新的突破。

也借此机会祝福所有在互联网道路上创业的朋友们,不忘初心,携手前行,开放成就梦想!

一网情深追梦人

庹祖海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

专注于互联网文化研究的朋友、中娱智库的高东旭在QQ上给我说,希望我为一本关于互联网创业的书作序,作者是腾讯开放平台的两位朋友。高介绍说,“作者三年来都在做腾讯开放生态的相关事情,从而有幸扶植过大量的互联网创业者。他们亲自见证过这些创业者成功故事,也见过一波三折的企业成长过程。也许是学院气太浓,或者说过于理想主义,他们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下,自发在业余时间撰写《互联网创业密码》一书。撰写历时一年,作者深度采访了12家创业公司的CEO,主要以时间线的维度介绍这些成功互联网创业CEO的个人成长经历,例如求学、职场、创业、再次创业等经历。”后面还罗列了几个创业者的名字,看到这里我告诉他:“我对这书很感兴趣,先看看。”

这是12位创业者的小传,既有大家耳熟能详、广泛使用的公司及其人物,如唱吧、胡莱游戏、恺英游戏,也有知道名称但没有接触的,如春雨医生,还有我不知道的爱记账等。作者如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没有故弄玄虚的江湖传说,也没有故作高深的指点迷津,有的是渗透全书的不断寻觅和自我超越,是故事在人物的成长中展开,我很欣赏这种流淌在字里行间的人文情怀。

几天后我在办公室见到了两位作者:刘楠和胡皓,他们脸上洋溢着简单明亮的笑容,然而这几年所接触过的腾讯开放平台几百位创业者的酸甜苦辣,使他们决心向社会传播这些创业者的正能量。我了解到他们同为北大光华MBA毕业,显然这些人物小传是经过一定的管理理念和思想打磨的。

这不是一部教人如何创办公司和做商业策划的指南,每个创业者成功的独特密码也难以复制,却在每个人的偶然经历中展现出这个群体的必然,时代的必然。书中的这段话也许可以作为“密码”的注脚,“陈华最想做的一件事,是把梦想传输到自己的员工,甚至身边的年轻人身上。社会现实或许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高房价、高物价,生活压力大,家庭负担沉重,但若失去了梦想,就什么也没了。陈华认为,梦想,不仅自己需要,自己的员工需要,所有来唱吧上玩的年轻人也需要。”这不就是个体、他人和国家多位一体的中国梦吗?

他们的故事也使我回想起自己的一次互联网“创业”。2000年前后,我任文化部音像市场处处长,当时正是光盘风靡家庭娱乐的最后时光,音像市场盗版十分猖獗。为了加强舆论宣传,扩大打击盗版行动的声势,痴迷互联网的司领导提议我们在互联网上开通专题,结果文件一发布,各地一行动,几天时间专题就汇集了70多条信息,比我们按系统上报的简报又快又多!我第一次见证了网络的巨大力量,但这时我还不会自己使用电子邮箱。

2000年夏天,我陪领导在宁夏检查工作,汽车在下午热浪袭人的沙漠公路行驶,就在这昏昏欲睡的路途上,我突然萌生了创办一个音像市场行业网站的想法。当时跟领导一说,领导就同意了,大家顿时把睡意丢到了窗外孤寂的黄沙里,投入到热烈讨论中。

回北京后,我们立即和中华文化信息网商量,以该网为依托开办一个子网站。处里几个人和中华文化信息网的同志不分彼此,不分日夜,搞设计的、搞内容的、搞技术的混在一起,加班加点干起来。

十几天后,也就是2000年8月18日,在没有投入一分钱一个专人的情况下,拥有十多个专栏的“中国音像市场网”上线了。我们的定位是“管理和服务”,在那几年里,她在市场管理和行业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看到我们网站信息成为其他网站和纸媒的重要信息来源时,的确感到一种巨大的宽慰和满足。3年后,她功成身退,被并入新创办的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官网——中国文化市场网。现在想来,我们这代半路出家的网民,都是通过各种偶然机遇汇流到网络的汪洋大海,从此再也不能回头是岸。2011年我出版的文集《网络时代的文化思维》,正是对网络映照现实的些许记录。

现在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但如何有效推动和保护创新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成功实践,得益于国家管理政策的得当,得益于无数创业者的不懈努力。从创新的机理来讲,人是活力之源,企业是活力之体,社会是活力之器,国家是活力之机。改革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动力,就是说改革要解决动力不足和阻力过大问题,从思想观念上解放头脑,从体制机制上解放手脚。

当前深化改革首先是“让权收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政府在简政放权上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力图改变管得多、管得死和管不住的状况,建设以服务企业创新能力为中心的激励管理体系,为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如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7号),大大降低了开办公司的门槛,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提出,“加强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促进创意和设计产品服务的生产、交易和成果转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产品,实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有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创业的宏观政策环境会越来越好。

其次是“让钱流动”,改革国家金融体系。美国的新经济靠什么推动?主要靠科技与金融的融合,特别是成熟完善的金融体系的支撑。在这方面中国还有很大距离,许多互联网公司不得不到境外上市。要让创意人才与资本市场方便快捷高效地结合起来,创业才能成长成功。

近几年在发展文化金融方面有了积极进展,继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后,前不久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又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化创意行业的投融资和并购进入特别活跃期。进一步的改进是可以预期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更是最难的,就是“让人向上向善”,也就是人的价值追求。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正确价值观引领的创业必然偏离方向,事与愿违。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他对青年学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部书里的故事,一再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所谓市场决定,说到底是用户决定,社会决定,人民群众决定。作者在评述春雨医生时说道,“在张锐的理想中,并没有要实现宏伟蓝图的计划,也没有建功立业的冲动,他只是想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来满足需求,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能从他的服务中找到价值,就可以了。这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即通过为别人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祝愿这样的价值创造像春雨一样洒满创业创新的中国大地!2014年5月13日于北京

为什么是他们

王小川搜狗CEO

彼得·伯恩斯坦曾经说过:“企业兴盛或衰弱、故事繁荣或崩溃、战争与经济萧条,一切都周而复始,但它们似乎总是在人们措手不及的时候来临。”

2014年是个让创业者非常激动的年份,中概股低潮期过去,互联网领域有很多公司在这一年完成了IPO,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然而,就如同伯恩斯坦所说的,在任何一个商业社会中,成功永远是偶然和幸运的,而失败总是无处不在。就本质而言,商业是一个关于幸存者的游戏。

吴晓波在《大败局》里曾写到一些国内非常成功的企业,突然在它们的鼎盛期开始衰弱,最后无声无息地倒下,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创业本身就伴随着创新和冒险,但无知、无畏,也是一种能力。

回想搜狗在最开始起步的时候,我们的确是“无知者无畏”的。互联网最重要的是时间,在百度1999年开始做搜索后,当时的搜索行业是一片红海, 4年后再加入到这个行业里去,现在想这确实是蛮危险的一件事。而我们本身资源又很匮乏,只有6个人头,没有充裕资金,很难找到优秀技术人才……在组织结构和业务方向这两个起点都很被动。

但我们坚持了下来,现在搜狗搜索已经发布10年。这10年的坚持,除了因为我们心怀梦想,还因为我们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让搜狗持续创新和突破。

2003年,我们建立了研发中心,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奥赛集训队的12名兼职员工,以不足百度1/20的资源,让搜狗搜索在次年8月3日上线。这也是搜狐首次上线后未崩溃的大型技术系统,搜狗的技术突破使搜狐成长为有技术实力的公司。

2006年,输入法的发明与发展,是产品的突破。输入法最早应用了大数据和云计算,利用搜狗的底层搜索数据,为输入法带来革命性的推动,赢得4亿多用户。

2008年,搜狗推出了浏览器,“输入法-浏览器-搜索”的三级火箭模式开始形成,借力三级火箭模式战略,搜狗快速发展,这是搜狗的渠道突破。

2010年,搜狗进行了体制调整,通过分拆,搜狗从一个部门成长为一个公司,“三级火箭”模式开始发力,将搜狗带入一个高速发展期,成为近年发展最快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在合并搜搜之前,搜狗总用户数达到4.28亿,在用户数上成为国内互联网第三大公司。

2013年,我们合并了搜搜,引入腾讯战略投资,搜狗进入了互联网中心舞台。

在这10年里,我们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很多人都在怀疑我们:这事儿还能做下去吗?但再回头看当初做搜索遇到的两大困难:组织结构,我们通过引入战略投资和分拆,使搜狗成长为一家独立的公司;业务方向,我们通过曲折的道路,用三级火箭战略打通脉络,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模式。我们用自我成长的方式,解决了最初的难题。

曾经有个朋友写了一篇文章,说我是“在五道口坚守了17年的守门员”。我内心一直的坚持真的是源自无知吗?并不是。因为我之前有奥赛的资源和经验,才能搭建一个顶尖的学生技术团队;因为我们有搜索引擎的技术,以及客户端研发的能力,才可以做成输入法;而正是有了输入法的积累,我们懂得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产品,并明白渠道的力量,也才让我们找到了三级火箭战略。

就像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说的那样,当你未来有所成绩的时候,你会明白它其实是你之前经历的累积,但是你当时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并不知道未来它有什么意义。你所经历的每一件事,使得你独一无二了。

有梦想让我“钝感”,可以专注在产品上,而学习能力让我“敏感”,不停成长。我和这本《互联网创业密码》里所有的创业者,一致认为,成功并不意味着金钱和美女,而是自己经历的提炼和总结,是自己的投影。所以,当你在艳羡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产生的时候,不妨问自己一下:为什么是他们?

傅盛谈创业:大营销时代的单点极致

傅盛猎豹移动CEO

关于创业我之前说过很多,在猎豹移动IPO之后,我又在重新思考这个话题:创业究竟需要什么?怎样才能持续成功?借这个机会,跟各位创业者继续探讨。

创业的方向感

很多人都认为创业是九死一生,即使离目标只有50米也有可能会死,关键是怎么个活法,是放弃还是继续向前。有人说坚持就会胜利,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方向错了,越坚持离目标越远。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已经不是两年前摸着石头过河,已经有不少方法论沉淀,创业者需要是一名聪明的舵手,不仅仅要带领船员全速前进,更重要的是看清方向,哪个才是真正有市场的发展方向。

创业是少而精

不是选择面,而是就一个点深挖,挖到不能再分解为止。Clean Master就是这样一款产品,集中所有资源把清理做到极致。跟竞争对手相比,他们也许是一个小团队在做一个功能,而猎豹是整个公司在把一个简单的功能做成一款产品,这样,在这个小众市场没有理由不占领先机。所以说创业者还需要是一个聪明的矿工,善于寻求单点极致、快速突破。

创业需营销制胜

在正确的方向下,好的产品是最基础的第一步,快速发展、获取用户市场的肯定,都离不开高明的营销。特别是在社交为王的移动互联网,谁拥有了营销3.0时代的社交营销技能,谁的产品就能以极低的推广成本像火箭一样快速爆发。一个真正懂营销的创业者,他的成功几率必然大增。

创新需快速迭代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没有人能说自己能成功多久,我也不觉得猎豹移动上市了就成功了,相反我觉得相差还很远,一个基业常青的公司,是可以不断颠覆自我、快速迭代的公司。当它还小的时候容易做到,当它长成庞然大物时,容易反应笨拙和战略懒惰。如何保持轻度灵活的机制,持续具备深度创新能力,也是创业者要面临的课题。

创业是种修行,需要我们时刻保持冷静,很高兴能与大家深度交流,推荐大家看这本《互联网创业密码》,也许你会有更多感悟。

当青春遇上互联网

张志学北京大学教授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EMBA中心主任

两位作者先后参加了我在北京和深圳的同一门课程的学习,先后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班毕业,分别在腾讯任开放平台商业和市场总监(分别在北京和深圳工作),先后扶植过大量的互联网创业者,也见证过这些创业者的成功故事和曲折经历。终于有一天,他们两人——刘楠和胡皓,才知道他们之间有这么多的巧合。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利用业余时间,深度访问了12位创业者,撰写了这本《互联网创业密码》。

如果不讲改革开放的宏观环境,而是看每一个个体经历的话,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最早一批“下海”——今天叫做“创业”——的人,多是为环境所迫。他们有的是要摆脱贫困的生活,有的是在体制内看不到自己会有美好的职业生涯,有的是由于多种原因而无法谋职。这些外在的驱动力使得最早创业的人,在商品短缺的年代成功致富。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开始流行,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赶上并抓住了这个机遇。这些“知识精英”,将个人的才智作为最大的资本抵押到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中来。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成功固然没有经验可循,但也没有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准,一时间“上面”也不知道该怎么监管,因而在相对公平、自由和开放的领域,一代年轻人凭借自己的技术专长和市场敏感,建立起至今仍是由本土民营企业垄断的巨大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他们所搭建的即时通讯、搜索、电商、资讯及各种服务平台,让中国紧紧抓住互联网经济脉搏,也孕育了本书所描写的大批年轻的创业家。

这些年来,我在课堂内外不断接触到大大小小的互联网企业及其领导者和普通员工,感受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专业、执着和进取。在为互联网企业主持内部Workshop时,我不必将准备好的幻灯片一页页地放映和讲解,而是启用完全互动式教学:我抛出概念和问题后,大家马上会积极发问、阐述心得、分享感悟,我与所有学员频繁互动,从早晨到深夜持续整日的学习,大家全都津津有味、毫无疲惫。他们展现出的好奇心、分析能力和敏捷思维,加上他们令人震惊的年轻活力,总是令我感叹:将这样的一批人聚在一起,有什么不能成功?

本书所记录的创业者,无一例外是在当今移动互联的爆炸性增长的时代,紧锣密鼓书写了自己的创业的精彩开篇。他们有的是技高一筹的技术精英,有的则是厌烦循规蹈矩的学习而另行探索自己的兴趣,有的是在大学时代就介入到互联网社区的先知先觉者,还有的是误打误撞地闯入与互联网相关的事情中来。这些创业者的共性在于,凭借自己的敏锐、勤奋和聪明,找到了吸引网民注意力的领域,成功地在互联网的巨大平台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小王国。他们的劳动和创造也大大丰富了中国互联网这个庞大的社区。

社会的进步,需要靠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推动。例如,从事地产开发的人,能否做到自己开发的地产让人赏心悦目,能否让社区内居住人成为相互尊重、彼此关爱的社区成员;从事矿产开发的人,能否做到将对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对员工的健康安全做到最佳;经营餐馆的人,能否做到让客人能够满意就餐、不浪费食物,当餐厅满员之时可以组织有序排队;从事社会管理的人,能否通过自己系统而深入的调研,找出所负责领域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最终倡议出台更合理的政策。

互联网带来了深远的变革,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生活和交往的方式。在火车上、飞机上、地铁里满眼都是低头的人们,在不断地刷屏,甚至在街道上行走的年轻人,眼睛也离不开手机,耳朵里也一定插着耳机。是时候思考:我们该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互联网带来的变革更有利于社会与个人?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必然要付出辛苦的劳动,但若在互联网时代放纵自己的娱乐天性而沉迷其中,会否导致丧失专注,进而丧失成为某一领域专才的机会而沦为平庸?

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创业者们是有与生俱来的责任的。本书中描述的贝瓦,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儿童接触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有助于提升儿童教育的水平。春雨医生则构筑了一个医患沟通平台,使得有需求的患者足不出户,就获得优秀医生的建议。这样的创业者是把互联网作为有效技术手段,着眼于解决教育和医疗中的问题。

最后,感谢两位作者及时总结出这些案例,也由衷地祝福所有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创业的年轻人,能够快速而稳健地走下去。

创业者成长之路

纪阳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网络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零壹时光咖啡主要发起人

信息与网络技术正在重塑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不断出现新的变化。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改变与调优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需要完成的改变很多,得有人去真正地完成这些改变。变化的时代往往也是一个创业的时代,而互联网是一方可以让草根成长为英雄的土壤。这本书介绍的就是草根成长为英雄的故事。展卷读书,这么多年轻人的成长经历让人激动不已,史诗般的情怀再次充盈于内心。

创新来自多个方向,智能终端的功能组合为陈华提供了编织互联网KTV梦想的可能性;乔万里、刘智君、王悦是游戏高手,对用户与行业理解非常深刻;季斌、王武佳、吕晋杰则在社区领域浸淫多年,了解社区产品与用户互动的规律;Punk的神奇经历塑造了其良好的心境去打造不同凡响的工具应用;低调朴素的包炬强则通过打折券产品和微车进入服务业;Ella像是互联网大家庭多了一位贤惠操持的主妇,即便3W咖啡一系列的动作让人感到潜力无限;春雨医生颠覆了医疗的询诊就医模式,张锐建构了一个超越医院的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平台;杨威打造出贝瓦系列产品,则从深层次理念对婴幼期教育的方向进行了重要的修正。在信息产业之外,虽然只是点滴细节上的优化,却会是非常重要的变革。这些创业者的探索,代表了互联网创业创新的中坚力量。

这些年我一直在创业激情的感召和鼓舞下,不断邀请就职于互联网公司和创业者回到校园分享,以弥补工科院校企业家精神与创业文化的日益缺失。2013年开始,我在北京邮电大学校内推动众筹的创业咖啡——零壹时光,并以此为基础邀请各种创业者在校园中布道创业文化。对比本书中介绍的创业者经历,我越发觉得大学时代的环境对于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经营一个创业咖啡馆,实在很可能是一件费心费力且不讨好的事情,很多人对此并不看好,创业中的校友尤其屡屡泼凉水给我。但我一旦决定去做这件事,这些校友就立刻加入到联合发起人的行列,为创业咖啡助威助力。读完本书后,我更加能够体会创业的各种滋味。

就在写序言的这几天,零壹时光咖啡馆正式开始测试运营。如今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继续邀请更多的创业者来到校园里进行分享与交流,把创业的梦想传输到每一个人心中。这样的书籍将是我们这样一个草根创业学院的最佳教材。

创业虽然不能说是轻松,但却并不神秘,我们身边的每个普通人都有可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创业者的分享会让我们从同伴的行进中找到启发,这就是本书的价值,我衷心希望作者能够为我们分享出更多更好的创业者经历,这会影响更多的人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发挥自身的潜能。

时代的行者

赵子忠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

最近两年,我一直在美国硅谷和麻省理工学院追寻新媒体知识,这次回国没多久,腾讯的朋友给我打了电话,说他们写了一本书,主要是关于互联网创业的案例。作者把十几个案例集合在一起,承载了非常多的思想,也有着很多感人的故事。书的名字叫做《互联网创业密码》,这份书稿记录了一个又一个互联网创业故事,记录了一个一个年轻人、创业者们用自己的思想、时间、性格,打造了一个一个非常不同,但又非常类似的创业历程。

看着这篇书稿,我觉得,他们在描述一个时代带来的气运,刻画时代的痕迹。

我曾访问英国的格拉斯哥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有一个大门,是1951年他们大学500年校庆的时候铸造的,上面铸满了他们杰出校友的名字。亚当斯密、开尔文、詹姆斯瓦特等历史人物名列其上,可谓是“一门英杰”。站在铁门前,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工业革命”的气息,就感受到大不列颠帝国曾经辉煌的基础,虽然历史已经离我们很远,细节已经不为我们所知,但是工业革命时代,绵延上百年的历史气场,推动全球文明发展的潮流,在这里留下了一个延续几百年的人文痕迹。

瓦特这些人,就是工业时代的“行者”。我这里说的行者,不是佛教的头陀,也不是背包的旅者,我说的是“用个人化脚步丈量世界的人”,既是他们打造了这个时代,也是时代塑造了他们。这些人属于时代的活跃分子,是一个个“行者”,他们顺应历史潮流的事业定位,丰富创新的思想,积极实践的行动能力,为社会带来巨大贡献和推动力的成果,这些“时代的行者”,固化在历史中,成为长达数百年的工业化社会的标识。

用工业革命的视角来看,信息革命就是工业革命之后的另一历史长卷。过去20年时间,我们只是拉开了信息社会历史的序幕。互联网,就是“信息时代”的标志,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这三个词,构成了这个时代的要素,我们虽然把这三个词重复写了20年,但是,直到今天,我们还一直在这三个词后面奔跑。

书中互联网的创业者,就是信息时代的“行者”,这些“时代的行者”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个,用思想行走时代。互联网的创业案例,就是一个个创新的思想,这些创新思想如同春天的嫩芽,蓬勃而出,遍地生机,慢慢长成,成为人类文明思想之林中一花一木。互联网的创业者,都是用思想行走的人,这种境界,亦如佛教中的苦修者,为了追求思想的大智慧,边行边悟。

第二个,用性格行走时代。文中的互联网创业,每一个创业者,都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这些性格,都具有很强的个人魅力,深深影响了周边的人,创业者人性中灿烂的一面,就在创业的过程中展现出来。其中我们看到了“大无畏”,我们看到了“百折不挠”,我们看到了“胸怀广阔”,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蓬勃发展的各种“正能量”。

第三个,用实践行走时代。文中的互联网创业者,都在实践自己的思想。很多创业者都会说,其实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低头走路”,是真正意义的“行者”。实践就如同徒步前行,有问题,有困难,有风景,有收获,“天堂”“地狱”不断切换,走到目的地才是硬道理。

第四个,用结果行走时代。书中的互联网创业,都还是比较成功的创业,实际上,社会中不如意的创业者和创业故事,比比皆是。是否“成败论英雄”,是一个历史长期争论的命题。但是,创业成果普惠社会,是所有创业者最开心的事情,也是社会评价创业的一个重要标准。用成果行走,“言必行,行必果”是中国行为哲学之一,也是“时代的行者”的一个特征。

信息时代,是人类历史上闪光的一个篇章,大幕早已拉开,舞台已经成型,明星不断涌现,观者、演者,是一个令人陶醉的时代。《互联网创业密码》,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微观世界。2014年5月17日写于清华园

不忘初心,与君共鸣

一直有写点东西的冲动,不止是碎片化存在于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中,而是系统地沉淀下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分享。

所幸有这样一次机会,可以把这三年多在开放平台接触到的创业感动记录成册,我也能鼓起勇气开通个人公众帐号,开始分享自己的点滴感悟。再次感谢我的拍档和可爱的小伙伴们的鼓励。

人的一生最无趣的是沿着既定的一条直线行走,我觉得人生有三大课题:遇见自己,探索未知,找到未来。深刻地了解并疏导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简单地判断“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当中找到自己通向未来的道路,并在未知的领域执着向前。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定力,更多的是对自己笃信的梦想的一种深刻的坚持。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创业的梦想,不管是开个小店,还是运作一家公司,内心里有个想最大化实现的自我需要释放,所不同的是,“DO IT NOW”,“OVER AND OVER”,还是“DO IT TOMORROW”所带来的根本性的变化。

接触了成百上千的开发者,从他们不尽相同的创业经历和近乎相似的灿烂笑容中,我们尝试着找出他们的共性。其实在每个成功的案例中,我觉得很难去复制,因为成功没有标准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结局都会有所改变,而且在阶段性的过程中通往阶段性目标点的路径似乎不止一条,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互联网创业密码》选择了12个有代表性的创业故事来呈现草根创业者们在自我成长的创业过程中的种种思考,而开启成功的密码,其实一直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在忙碌的每一天中,我们有时需要沉静下来冥想和思考,找一找自己当初的梦想,是否曾因错乱而迷失。很希望有机会和你一起在这个碎片时光中沉静下来,与君共鸣。

陈华——唱吧是如何炼就的

唱吧无疑是当仁不让的产品明星。这款移动应用仿佛突然间横空出世,在人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发布5天之内就登上App Store下载总榜的第一名,半年之内用户突破千万大关,在热闹的移动互联网上,刮起了一股红色旋风。

实际上,唱吧是一款具有社交性质的娱乐应用,K歌只是这个产品的外部形态,其中心仍然是社交。但它巧妙地使用K歌这个大家共同的兴趣点作为纽带,发展社交网络。有一段时间,无数大人小孩捧着手机唱歌,然后将录制好的歌曲放到网上供人品评。数不清的草根歌手也在唱吧中成名,许多歌星也成为唱吧的忠实用户。唱吧可以堪称2012年最为引人关注的移动应用,这并非谬赞。

唱吧的创始人名叫陈华,他有着一帆风顺而令人羡慕的职业生涯,还有一波三折却总是峰回路转的创业经历。职业和创业,他都获得了成功。当然,唱吧的成功也绝非偶然,与其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密不可分。陈华的创业练手神器:天网Maze

陈华于20世纪70年代末出生在广东南雄,那是靠近粤北山区、与江西交界的一个县级市,烟草种植为当地支柱产业。陈华的家境在当地属中等,但父亲和爷爷均为教师,这似乎对他的学业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1996年,陈华以当年的南雄当地理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相片挂在市政府大院半年多,着实给家里挣了很大的面子。至于说选择计算机系,也仅仅是因为高中课本上把电脑说得玄乎。当时他根本没有碰过电脑,对编程更了无头绪。在开学的短短一个月内,他去机房在286,386的电脑上学习用Turbo Pascal编程。他偶尔玩玩Windows 3.1的画笔就觉得很神奇,这些新鲜的事物令他一下子就热爱上了这个专业。

但是入学刚两个月,他就遇到一件倒霉事:他因病退学,不得不降了一级。我们不必想也知道在那个分秒必争的年头,一个计算机的学生耽误一年意味着什么了。但陈华在谈到这段经历的时候却十分坦然,非但没有抱怨,反而还能从中找出积极的意义。他说:“休学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全是坏处,好处之一就是,当我比其他同学晚一年入学时,觉得如果不拼命就对不起这荒废的一年,而且感觉自己年龄比别的同学大一岁,不做得好一些内心实在过意不去。”复学后的陈华常常独自去图书城,去翻阅那些老师永远也不可能讲到的编程技巧书,他为能用Pascal画出彩色的图形感到高兴,为编写的程序产生奇怪的声音感到喜悦。

1999年,北京大学网络实验室当时研发了可以说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基于网页索引的搜索引擎——天网。而后,他们又在1996级本科生中招聘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陈华、段辉和罗昶跑去要求做项目。当时的负责人雷鸣把FTP搜索任务交给了他们,希望实现一个高性能的“天网FTP搜索引擎”。在段辉去了百度,罗昶去了UCLA后,陈华独立承担起天网FTP搜索的工作。从事搜索这个技术密集型的领域是非常锻炼人的,因为要面对的技术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多。由此,那段从事搜索的年月迫使他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技术,而且给他今后的人生带来了很大自信。直到现在,陈华甚至觉得,互联网上的所有东西,已经没有什么自己做不出来的了。

2001年,陈华获得保送资格,在北京大学继续读研。他师从中国搜索领域的权威、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李晓明教授。2003年,陈华已是研究生二年级,光辉未来的影子已依稀可见,踌躇满志的他已经振翅欲飞。但就在他要离开校园之前,又经历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战考验。

那年夏天暑假,陈华没有回家。他与同学邓海清、韩近强在宿舍里待着无聊,就想着要做点什么。当时中国的网络环境还处在大规模建设之中,FTP是下载资源的主要工具,但这种工具不是很好用。所以,陈华与他们两个合作,在天网上设计了一个FTP类的资源下载服务,采用了与传统FTP不同的标准。他们把它命名为天网Maze。

天网Maze并不是当时流行的P2P软件的简单复制品:它并非单纯的下载工具。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可以下载资源,支持对资源的搜索和查询,资源的下载、发布和共享,也能开展社交活动,还有积分和等级体系。陈华将其定性为“个人信息中心”。Maze这一产品的整体设计思路中,出现了诚信交流、鼓励分享、惩罚违规内容、热门资源集中展示。在那个迅雷还没有出现的时代,Maze颇受欢迎。

由于Maze十分强大,所以才能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用户。直到2006年,因FTP整体发展环境恶化而导致该类产品快速衰落,天网Maze一直是教育网中的头号下载工具,最高有500万个注册用户,10万人同时在线,曾一度占据天网搜索的85%,整个北大出口带宽的90%。

研究生三年级的时候,学长雷鸣的两个朋友从美国回来创业,创建了一家名为UUME的公司,推出国内最早分享短视频下载和分享的视频分享客户端软件。雷鸣推荐陈华去这家公司做兼职。很快,陈华成为UUME最早的系统架构师,主持整个系统的设计工作。但UUME没能成为陈华的落脚点,他在这里兼职干了半年之后,觉得与自己所学的搜索方向有差距,就离开了。

此时的陈华即将研究生毕业,步入社会,但走之前也没有将这款天网Maze这样红极一时的产品商业化。陈华离开学校之后,天网Maze仍红火了两年多,后来由于P2P下载和分享软件的兴起,以及市场对盗版与违规内容的规范,Maze作为一种教育网网民最常用的下载工具,突然以极快的速度消殒,最终被历史淹没。

陈华回忆起这一段经历的时候认为,没有对天网Maze进行商业化并不是失误,而是根本没那么想过。况且如果商业化,也会遇到诸多问题,规范版权和违规内容的难度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虽然他那时虽然具备了创业的能力,也做出了成功的产品,但创业的念头在他心中并不强烈。选择一家大公司去工作,是当时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首选,陈华也不例外。

天网Maze的成功,在陈华心中并没有被算在创业之列,他只是觉得做了一款用户喜爱的产品,自己也能从中获得满足感而已。但这款产品给陈华今后的创业之路带来了很多启示:他享受这款由一两个人利用业余时间开发出来的产品服务那么多用户所带来的个人成就感。陈华由此坚定了一个想法,今后要面向个人用户开发软件,而不是去做面向企业的软件。这个想法,贯穿了他今后的职业和创业生涯。中国合伙人:陈华与吴世春

毕业之后,陈华接到了两个来自大公司的Offer:一个是微软,一个是IBM。权衡许久之后陈华最终选择了微软。开发面向个人软件的念头已深深地在他头脑中扎根, IBM,在企业客户上投入更多精力,微软才是真正面向个人的软件公司。

陈华作为微软中国的搜索团队的一名工程师,参与了必应前身Live搜索的开发工作。外企的工作环境舒适而惬意,他压力并不大,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凭借他以前产品开发的实战经验,他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彼时微软已决定要在搜索领域投入力量,开发Bing进入商业搜索市场,而陈华则在其中参与了几个大项目的开发工作,如中文Bing的分词、购物搜索和论文搜索等,工作成果颇丰。

微软的工作经历,令陈华打开了视野。他也亲身感受到了大公司那种独特的工作氛围。他每年都要有几个月去美国工作,闲时就去参加同学聚会交流感情。学生时代成功的产品开发经历和大公司气氛的浸染,此时的陈华已萌生了一些创业的想法。但他仍倾向于按照兴趣来做一些事情,而非一定要做出多么能换来商业价值的事业。

2005年年底,陈华与朋友吴世春联络了一下,他提出想一起开发一个新产品,而吴世春对此强烈认同。当时社会上最火爆的话题就是春运。那时车票难求回家难,而且缺乏一个方便地聚合各大论坛和分类信息网站的火车票网站信息的互联网产品。于是,陈华和吴世春决定就此入手。

通过在微软一年多的工作,陈华已掌握了数据挖掘能力。他编制了一套可以抓取论坛中的车次和价格等信息的算法,将抓取到的信息聚合到一个网站中,利用搜索引擎为网民提供火车票信息的查询服务。2006年1月1日,酷讯网悄悄发布,专注于火车票转让信息的聚合发布和搜索。这个网站背后没有注册公司,也没有任何资源投入,只有两个员工:陈华和吴世春。网站在发布20天后,就进入了Alexa全球排名2000位以内,崛起速度之快着实令人惊讶。

陈华本来觉得其实就是利用长期积累下来的搜索技术,在业余时间弄了个火车票搜索,让很多人享受到便利,用的人多了自己也有一些成就感。而在产品发布之后,吴世春则力主将该产品商业化,他认为这里面存在很大的商机。酷讯之后的商业化,事实上与吴世春的大力推动密不可分。多年后,陈华在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认为吴世春是个最有决心、最有魄力的人。事实也证明,吴世春在与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打交道这一方面的能力确实很强,是技术出身的人中不可多得的具备市场意识的人物。

陈华和吴世春原本并不认识,是通过老同学段晖的介绍认识并成为朋友的。大学毕业后段晖去了百度软件部门,陈华去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在一次聚会的时候,段晖把吴世春介绍给陈华。两人交谈之后,发现彼此说的方言都能听懂,而且长得也有点像。一问之下,才知道双方的老家一个在广东北部,一个在江西南部,相聚只有十几里地,算是半个老乡。

北大天网与早期的百度关联极大,从天网走出来的学生们,有很多都去了百度的软件部门,成为百度最早的一批员工,例如与陈华一起开发天网Maze的段晖、陈华的学长雷鸣和刘建国等。他们这几个人在内部组成了一个同学会,平时定期聚会,吃喝玩乐。当时陈华已去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也成为这个团伙的一员,他是同学会中唯一一位非百度员工。陈华与吴世春的友情,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一直到现在两人都是关系最密切的朋友。后来,吴世春所在的百度商业软件部门被裁撤,从这里走出来一大批创业者,包括吴世春本人。

创建酷讯时,陈华和吴世春各自都是全职工作,当时吴世春在TQ,陈华在微软。他们做出来的产品很受欢迎,上升势头强劲,却没办法集中精力将产品搞得更好,有时候网站甚至连续几天无人维护,却还能保持热度。春节时两人各自回老家过年,网站基本就处于随波逐流的状态,想起来了就去网吧上网管理一下,这状态实在不像是要创业的样子。

春节过后,陈华回到微软工作,他建了一个网站大受欢迎的事情已经在工程师中悄悄流传。有些人就搞不明白,问他有了这么好的东西,干嘛还不出去单干。对这些善意提醒,陈华不置可否,心里却不可能一点没反应。就这么耗了几天,当他鼓足勇气要提出辞职时,却又被派到美国去出差,于是又到西雅图待了一个多月,这个事情暂时就搁下了。

但在美国这一个月,陈华的心理活动异常复杂,又把各种后果反复想了又想。就在从美国回来的前一天晚上,他下定决心,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一定要从微软辞职。他连夜把已经写好的商业计划书,发给吴世春介绍过来的几位投资人,登上了回中国的飞机。

飞机落地之后,陈华没开手机,直接回家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一开机,就看到有一堆的未接电话。当天就有两三个投资人要求马上见面,联创策源则是要求他们务必马上过去一趟,谈一谈投资事宜,于是陈华和吴世春,包括TQ的老总,三个人搭伙一道去了。投资人要求陈华用英语进行沟通,他自认英语还没达到谈笑风生、交谈自如的地步,但刚从美国回来,英语语感还没淡化,于是非常流利地用英语跟投资人讲了一个多小时。

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VC史上决定时间最短的投资,反正不慢。双方从不认识到签约只用了3个小时,下午3点多钟见面,5点多钟把事情谈完,6点钟正式签约。陈华和吴世春因酷讯,拿到了不足200万美元的A轮投资,而就在此时,两人都还没来得及从各自的公司辞职。

之后,还不断有VC打电话过来询问情况,红杉资本的周奎得知他们已从联创策源拿到钱,埋怨他们太冲动了,为什么不给红杉一个机会。但初始投资已然落定,再接受投资就不是他们两人的事情了,必须要征得联创策源的同意,陈华和吴世春也只好表示遗憾。

陈华对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找到投资,似乎没什么感觉,因为他以前从没经历过这样的事。倒是陪着陈华和吴世春一起去的TQ公司老板,兴奋之情,难以言表,联想到自己寻找投资时的艰难,那种感觉比自己拿到投资还爽。这第一笔创业的钱,给陈华的信心又增加了不少,他心存感激。直到现在他都坚定认为,别管最终结果如何,假如没有这笔钱,他也不可能走上创业这条道路,或许还会在微软当个普通的工程师,继续着职业生涯而非创业生涯。

接下来,就是要赶快把原来的工作辞掉。当时吴世春在TQ做CTO,他得到投资的事情老板也知道,辞职很顺利。而陈华这边,工程师辞职创业在当时的微软可是件大事,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本来最起码四个星期才能办成的离职手续,研究院很快就给他办理清楚,主要是防止产生不好的影响,怕其他工程师有样学样,造成内部队伍不稳。

对陈华和吴世春来说,2006年是个好的开始,推出网站获得成功,并顺利拿到投资,开始了创业之旅。前路虽然未知,可毕竟自己的创业第一步迈得如此漂亮,前途看似一片光明。他们决心在互联网大潮中,分得属于自己的那块蛋糕。让陈华哭都来不及的酷讯

酷讯算是一个偶得之物,最初只是想把网上散落的火车票信息聚合起来,方便网友过年买票回家。到了后来,陈华和吴世春发现,既然网友对火车票的聚合信息需求如此迫切,在租房、求职等生活服务方面,一定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生活搜索这个概念,被陈华提出来了,并在之后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互联网上一种主要的产品形态。

当时的市场情况是,58同城和赶集网都已经发布一年多了,但这两个网站是分类信息目录,还不支持实时搜索。百度中倒是能搜出一些生活类内容,却都不是实时信息,因为百度对信息的收录有个过程,一般都有几天的延迟。而酷讯搜索是一个实时搜索,可以对生活化内容做到实时更新。酷讯同时也是本地搜索,可以随用户的IP调整搜索结果,将结果限制在用户所处的那个地域之内,这可以有效过滤大量对用户无用的信息。这两个特点加在一起,形成了陈华提出的生活搜索的概念。

酷讯成立公司后,招聘了20多人,陈华把在微软的企业管理方式照搬过来,例如项目管理、创新思维、开放和创新精神等,使得一个初创的公司,看起来也是很正规的。陈华和吴世春在当时的分工是,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陈华主要负责技术和产品方向,而吴世春则主要将精力放在管理和对外合作方面。这个结构较为符合两人的特点:一个把产品做得更好用,另一个去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产品有多好用。

酷讯在当时有很多创新,在技术上别具一格,其中有不少都是具有前瞻性的。例如在房产、餐馆和招聘信息页面上配备局部地图标注地理位置,这种动态的地图数据标注服务,在当时还很少见,如今已成为生活信息类网站的一个标配。

关键词自动关联功能,现在已不算什么,各大搜索引擎都提供这类小服务,但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就能有这种功能,是非常令人惊喜的。因为很多人来搜索的时候,连输入什么关键词都没把握,而只要一点击酷讯当时的搜索框,就能自动出现一些推荐搜索的关键词,如房产、火车票等,直接点击就能进入搜索结果,连键盘都不必用。这个小功能,给很多对电脑一窍不通的网民提供了方便。

此外,酷讯搜索也确实做到了实时性。有一次吴世春的一个朋友给他打电话,说在酷讯网上只用了一分钟就把想要租的房子找到了,而根据搜索结果打电话给房东后,房东也惊呆了,因为他发布这条租房信息才不过两分钟,租房人就已经打电话上门了。这在百度和谷歌等综合搜索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酷讯的实时化特点,由此也可见一斑。

第一代程序员的一个思维特质是,追求一种最美的互联网理想。所谓最美的互联网,意思是一切都由技术来驱动,由机器来管理,而不需要人工干预。陈华虽然不属于第一代程序员,但很明显继承了他们的某些特质。酷讯在当时就是一个完全没有人工干预的搜索引擎,所有一切都依靠程序来完成,这不但能节省人力成本,也能保证搜索结果的客观公正。事实上,这一理念似乎一直贯穿于陈华日后的创业旅程,他不太喜欢多招人,坚持用最少的人去做最好的产品,追求用技术将互联网的效率发挥到极致。

2006年时的酷讯网,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发布不到半年时间,就已收获数百万用户,成为生活服务领域的大热门。陈华和吴世春并没有急于实现赢利,而是希望放水养鱼,将网站做大。他们与58同城等分类目录进行合作,索引其内容,有意成为生活类信息的流量入口。现在看来,将垂直搜索作为流量入口的想法不一定对,垂直搜索不控制下游的内容渠道,很难建立起成功的商业模式。这一点,几年后已在百伯等垂直搜索上获得了验证。

当年9月,酷讯网仍在火热发展中,且获得了B轮投资1000万美元,形势一片大好。一般而言,这类网站在3轮到4轮投资之后就可以上市,因此商业模式的开拓就成了一个该放到桌面上来说的问题。要在下一轮投资到来之前,建立起初步的商业模式。此时的酷讯网,还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因为下一件事情证明了,不管是陈华和吴世春,还是投资人,都对酷讯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2006年年底,阿里巴巴在10月份收购了口碑网后,又转而接洽酷讯网,有意用1亿美元将其整体收购。这是个诱人的价码,听起来非常让人动心。彼时阿里巴巴已接管了雅虎中国,淘宝的发展也一路顺畅,正想切入除B2B和C2C之外的第三块业务,即百姓生活业务,收购口碑网是阿里巴巴公司在该领域的重要一步,而收购酷讯网则是下一步。

而且,促使阿里巴巴发出收购邀约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时的雅虎中国技术力量薄弱,急于在搜索领域干出一番事业,在废掉一搜后,马云曾将雅虎中国的传统主页废掉,彻底改为一个大搜索框,在搜索领域孤注一掷的意图非常明显。陈华是国内搜索领域的顶级专家,甚至在百度搜索出现之前就从事搜索开发工作,阿里巴巴想把陈华的团队收过来增强搜索技术实力。但这个愿望,最终也没能实现。

投资人与陈华和吴世春谈了话,问他们俩有没有信心把酷讯网做上市。就像回答老师的问题一样,两个年轻人仰着脖子喊出,“有信心”。投资人觉得,既然能把酷讯做上市,那为什么要卖?上市后的估值肯定要高于一亿美元,而且还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这一桩看上去不错的交易,就被他们断然否决了。

多年后陈华回忆起这段往事,仍后悔不已。这仿佛是Groupon拒绝谷歌60亿美元收购的一个翻版。不过从时间先后顺序上来看,Groupon拒绝谷歌收购才是酷讯拒绝阿里巴巴的一个翻版。相同的是,陈华和梅森都为拒绝收购而付出了代价,并为之后悔。

之后的事情,颇有些戏剧性,因为形势很快发生了翻转。就在酷讯的用户数仍稳步增长的同时,他们突然发现,垂直搜索寻找商业模式并不容易,存在许多绕不过去的门槛,而找不到稳定的赚钱路子,酷讯的上市就会遥遥无期。

在赢利的压力下,陈华和吴世春开始收缩产品线,从以往的只要是生活服务来者不拒,到只做其中有“钱”景的项目。在诸多生活服务中,唯有机票这一块可以实现稳定赢利,按流量大小获得相应的可靠收入,而其他业务的赢利能力与销售能力的关系很大,理论上来说并不可靠。酷讯从初期快速发展的意气风发,逐渐步入了苦寻商业模式的艰难探索之中。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搜索梦,也在中国雅虎回天无力之后,戛然而止。阿里巴巴收购的口碑网,在后来没有获得很好的发展,被并入日暮西山的中国雅虎。换句话说,阿里巴巴应该是很庆幸收购酷讯的交易没有达成,形势发展到连口碑网都成了一块鸡肋,今后也不会再有将酷讯网纳入囊中的任何想法了。

2007年年底,陈华和吴世春决定废掉当初率先倡导的生活搜索概念,将酷讯网定位于旅游搜索。因为除了机票和酒店有一些收入之外,其他项目都不赚钱,都是持续的纯投入,这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焦虑。而酷讯的投资人这边,明显也对陈华和吴世春的发展方式有了意见。

由于陈华吴世春二人还很年轻,在商业运作方面的经验还比较欠缺,于是投资人就征求他们的意见,问是否需要外聘一位会赚钱的CEO来管理公司,毕竟专业的管理者在商业开拓上办法更多,有可能会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陈华和吴世春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但谁也没想到,这直接导致了日后的悲剧。

新CEO上任之后,马上将销售的提成大幅提高,并将人事大权牢牢控制在手中,开启了酷讯网的公司政治性争斗。这直接架空了陈华和吴世春这两位创始人,两人在公司中的地位开始下降,没人再听他们的话,直至沦为可有可无的角色。新CEO亲自主抓市场工作,这样一来就与吴世春的职责发生了重叠,不久后吴世春离开了公司。在吴世春离开之后几个月的2008年年底,陈华也离开了。

当时的陈华和吴世春,并没太搞清楚为何自己作为创始人,最终沦为与手创公司无任何瓜葛的两个人。归根结底,他们两个吃了大亏,亏在还年轻,还不敢为自己的权利据理力争,也不敢与投资人撕破脸皮,因为毕竟要为日后的创业生涯打算。

陈华的这第一次创业,不管其中有多少曲折坎坷,无论如何也算是失败了。而吴世春则是第二次创业失败,他在之前还办过一个小公司,也没有成功。积极的一面是,酷讯网如今仍然在运营,已改名为酷讯旅游网,只是公司的百度百科介绍中,已然没有他二人的名字,就连与之有关的那一段历史,也被巧妙地抹去了,毫无踪迹。酝酿第二次创业

2008年年底,陈华离开酷讯,没有选择继续创业,而是去了阿里巴巴。陈华和阿里巴巴的缘分是从2006年年底结下的,当时阿里巴巴想收购酷讯,实质上也是为了把陈华的团队招揽过去,为他们开发搜索产品。如今,两年前没办成的事情,两年后总算成了。

陈华在阿里巴巴负责搜索团队,手下带了一支将近两百人的团队,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在阿里云下面做网页搜索产品。对于陈华来说这是较为合适的一份工作,因为他在搜索方面的工作经验很丰富,从上大学开始一直到从酷讯出来,所做的工作也都是围绕着搜索而进行的。

阿里云的网页搜索整整开发了两年,在搜索效果上已做得非常好,只是不为外界所知。阿里云的网页搜索,在集团内部相当于一个保密项目,不能对外界透露,项目参与者也不知道上面做这个的意图是什么,也见不到什么大规模的投入。这很有可能是阿里巴巴的一个研究性产品,在关键节点立刻拿出来用,可当时显然还看不到何时是关键时刻。

阿里云搜索整整开发了两年,产品做出来之后,陈华开始考虑自己的下一步。在阿里巴巴一直工作下去,倒也是不错,只是他心中这个创业梦想仍久久无法断开。陈华在阿里巴巴公司是技术和产品负责人,而过去他在创办酷讯时积攒下来的人脉和媒体资源,对于身处阿里巴巴的他而言一点都没用到,他只要一天不出去创业,这些过去积累下来的财富也就毫无用处,最后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散去,再有两年后,将不会有人还记得有陈华这么个人。思考许久之后,陈华决定从阿里巴巴离开,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2011年2月,陈华办理完离职手续之后,上网发了一条微博,说明自己已从阿里巴巴离职。1分钟后,三大门户科技频道记者们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关切询问其未来的打算。看到媒体圈还没有把他忘记,让陈华心中有了一丝安慰。

陈华的第二次创业,并不像第一次那样有条理,没有任何产品设想,也没有任何计划,只是确立了一个移动+电商的方向,他就辞职出来了,并在一个星期后拿到了蓝驰的投资。陈华的两次创业经历运气非常好,都是先拿钱再做事,第一次好歹还有个产品在那里放着,第二次则是什么还没有呢,钱就先到账了。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投资人对他本人和他职业生涯的认可。

这一次的创业,据陈华自己所说,一开始其实是想做手机上的团购聚合,于是依据这个方向搞了一些移动电商方向的小产品,但一点感觉都没有。2011年,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还很低,智能手机也没有大面积普及,做移动互联网方向的产品,是不容易的,移动+电商的概念在当时很难让人接受,也不会得到太多支持。

最淘网是陈华在摸索了半年后做出的一个产品,从最初的设想做手机上的团购聚合,到后来变成了电商导购和优惠券促销。这个产品在思路上是很不错的,也比较超前,但似乎仍没有抓准用户的兴奋点,导致用户增长达不到预期。最淘网在2011年8月上线,到了11月份,陈华团队决定放弃。之后的最淘网就停止了更新,一直到第二年的6月份才被彻底关闭。

之后的3个月,陈华的创业团队非常郁闷,整体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好在陈华并不习惯多招人,这才使得资金上的压力没那么大,还可以维持下去。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1月,陈华和他的团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研究下一步该做什么项目。

在进入实际调研的阶段后,陈华发现,唱歌这个市场大得难以想象,是可以在移动端大力开拓的一片蓝海。在确认这一点之后,陈华设计了未来的产品方向,不能只做一个简单的唱歌软件,而是要把社交和图片等元素融合起来,这个产品才能有生命力。

之前也有在手机上唱歌的小软件,这在技术上是很容易实现的,门槛太低。但所有的那些唱歌软件,都不具备社交和图片上传的功能,只是个离线的小程序而已。为什么要把社交等元素融入到一个唱歌软件中,陈华对此有着清醒的思考。

他认为,年轻人都是有交往需求的,也有喜欢炫耀和希望获得鼓励的心理,如果把唱好的歌放到网上供人欣赏,被赞美,被点评,用户在网上唱歌的动力就会大增。社交关系,也会从唱歌这个用户共同的兴趣点切入进去,形成相对牢固、有粘性的关系链。而允许用户上传图片,则是锦上添花的一件事,女孩子唱歌好听,再放上自己的照片,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这个设计思路,事实上与当时乃至现在的社会潮流不谋而合,即偏好于草根,相当于在网上给那些爱唱歌的年轻人搭建了一个舞台。唱得好听的人,会在众人的追捧下从草根变为明星。这些人的成功故事,反过来又会激励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使得唱吧成为实质上的手机版“中国好声音”。唱吧发布后,也确实有不少草根明星从里面走了出来,这进一步证明了当初设计思路的正确。2012年的一股红色旋风

陈华第二次创业的产品形态定下来了,唱歌+社交+照片相结合的一款移动音乐社交产品,但产品的名称却颇费思量,要起一个又响亮又能完整描述该产品的名称,有助于日后的产品推广,这并不容易。陈华的团队想了一堆名字,也没找到合适的。最终还是陈华的爱人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新产品的名称被定为“唱吧”。这可以是个动词,也可以是个名词,既可以鼓励用户来里面玩,也可以准确描述该产品的功能。

在确定了产品的具体形态之后,开发的进展非常顺利,产品很快就做出来了。只是,一个产品做出来容易,推广却是更重要的事情。陈华把唱歌的登录系统和腾讯QQ做了对接,用户只需要登录QQ号码就能同时登录唱吧,并将录制好的歌分享到QQ空间,而唱吧又与新浪微博相关联,也能同步到新浪微博中。简化用户登录程序,利用已有社会化开放平台进行推广,这一策略对唱吧在初期的推广中节省成本,并实现病毒式营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是一个利用社会化网络将营销效果做到极致的案例。

唱吧的第一个版本是iOS的越狱版,相当于一个测试版,2012年4月底在国内悄悄上线以测试效果。这个产品上线后就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很快就在App分发网站皮皮助手上占到了榜单的前三。这是个好的开始,只是更大的挑战还在前面,如果登陆App Store也能一样受到欢迎,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唱吧第一个正式的iOS版本于2012年5月31日登录苹果App Store,而为了这一天,陈华和手下11名员工已整整忙了3个多月。上线之前陈华向手下承诺,如果上线后能进入App榜单前10名,就请大家吃大餐,结果,未来的日子几乎成了一场从未结束的盛宴。

这个团队已经跟了陈华一年多,经历前几次失败的产品开发,已是屡屡受挫,士气并不高昂,一些人已开始出现焦躁情绪。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下一步的恐惧,害怕再次受挫,已开始慢慢控制团队的气氛和情绪。唱吧当时很有点像是个一锤子买卖,要是再失败了,谁也不清楚这个团队能否还经受得起。

唱吧上线后的那天,大家都很紧张,但守望了几个小时后,感觉也没什么特别,下载量处于正常水平,于是大家按时下班。但刚一回到家,就有人发现服务器出现故障,又都赶紧回到公司去处理。原来从某个时刻起,如潮水般的下载请求涌进来,脆弱的服务器承受不住那么大流量的冲击,当时就瘫痪了。谁也想不到,产品发布只有几个小时,就会有这么多用户。

陈华的团队赶忙处理故障,优化服务器,使之重新开始工作,可这仍然很难满足超常规的下载请求,只好不断增加硬件设备以提升服务能力。唱吧上线后的几天里,这一系列突发情况搞得陈华和团队疲惫不堪,连续加班三天三夜,人困马乏。不过这里面也隐藏着一个喜人的、不言而喻的事实,那就是唱吧成功了!陈华自述,当时的他,见到此情此景时有一点感动,整个团队的心态出现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这一年多的挫折和失败,无奈和焦虑,都在那一刻得到了补偿。

唱吧在登陆App Store后的第5天,就已跃升至榜单的第1名,而在随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则一直排在总榜单前5名之内。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都知道,在App Store的榜单上哪怕偶然一天进了前100,也会带来成千上万的下载量,何况在前5名保持3个月。唱吧的崛起曲线犹如旱地拔葱,毫无任何过渡,一露面就占据了最高位置。这一最快的蹿升纪录,到目前为止还没人能够打破,未来被打破的几率也并不很高。

更为重要的是,唱吧并没有像流行的做法一样花大价钱去做推广,甚至花钱找人刷榜。唱吧的推广走了另外一条道路,借力社会化开放平台实现传播,依靠口碑获得用户。这么做的好处在于,能获得实实在在的用户,而非虚假的繁荣,另外还能节省推广成本,降低运营成本。但走这条路必须有个条件,那就是产品要好,要能获得大多数用户的认同。从实际效果来看,唱吧显然是做到了。

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唱吧是一款创新型的产品,本质上与其他产品不构成尖锐的竞争关系,这是其能获得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QQ用户和微博用户,并不会因为使用唱吧而放弃使用之前的产品。相反,唱吧给QQ和微博带来优质的内容资源,这也完善两者的用户体验和功能,而非对其进行削弱。如果把QQ空间和新浪微博视作两个生态系统,那唱吧正是这两个生态系统中有益的物种,与生态本身存在一个共同提升、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QQ空间和新浪微博所乐见的一种状态。

在唱吧发布之后的几个月里,用户对这款产品的喜爱超越了一个又一个高峰,用手机唱卡拉OK一时间成为一种时尚,唱完后分享上去,也成为许多人的最爱。不仅如此,唱吧内还快速涌现出很多受到用户力捧而崭露头角的草根明星,如杨姣Jocelyn、千变花花和Cynthia.Ho等,这几位唱的歌都有数千万人次欣赏。其中的佼佼者杨姣Jocelyn,还借此铺就了一条进军演艺界的金光大道,在唱吧成名后参加了“中国好声音”选秀大赛,并出了自己的个人专辑,现在已经成为CCTV歌唱节目的常客。

这些草根明星的成功,激励了更多人参与进来,争相将唱吧作为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不仅如此,很多已成名的歌星,如李晨、谢娜等,也都成为唱吧的忠实用户,天后王菲,也偶尔用唱吧分享自己的神作。当然,这种火爆的场景,与之前陈华力主的不仅仅实现KTV功能,而是要加入社交元素密不可分。用户唱完的歌能够有人欣赏,有人评价,有人力捧,本质上给唱吧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引擎。

2013年1月,唱吧又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高峰,应湖南卫视的邀请,陈华去参加了“天天向上”节目。陈华感觉到这是一次宣传唱吧的机会,下载量可能会出现飙升,于是走之前还特意嘱咐了技术总监要做好准备。对方拍着胸脯说没问题,现有的服务器容量绝对能应付,陈华考虑了一下也觉得问题不是很大。

可人算不如天算,陈华在“天天向上”露脸后,节目进行到一半,用户大量涌进导致唱吧服务器再度瘫痪。北京这边又忙了一晚上排除故障,如临大敌一般。第二天查询下载数据,新增100万用户,之后便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陈华第一次创业时的伙伴吴世春,也早于陈华出来独立创业,于2011年11月推出了食神摇摇,获得很大成功。两人的公司就在同一栋楼里,平时交流颇多。在唱吧创业初期,吴世春还给陈华投了一些钱,是唱吧的一个小股东。

两人常年厮混在一起,彼此了解对方,在产品设计上的思维方式也有些趋同。食神摇摇与唱吧的UI设计风格,看上去是很像的,都以红为主色调,唱吧App的正中是一个大大的“唱”字,而食神摇摇App的正中则是一个大大的“吃”字。从这种产品上的跨界相似,可以看出两人对彼此的了解之深,看法之相同,思路之吻合。唱吧的未来

唱吧现在有数千万用户,理论上已是一个成功的产品,但陈华并不觉得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他认为,用户数并不是最关键的护城河,产品的形态能否保持创新才是。对唱吧这个产品而言,他最害怕的不是竞争,而是自身的想象力太局限了,跟不上创新的思维。如果有人突然创造出一种新玩法,比唱吧还好玩,还吸引人,那才真是唱吧的大劫。

在陈华眼中,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太多了,多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就算是目前的强势产品,谁也不能担保不会被后来居上的后起之秀赶超。因此,陈华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能让唱吧更好玩,始终保持发展活力。在他心中,唱吧最终会做得很大,甚至超过优酷、土豆等这些大型的视频娱乐平台。当然,前提是自己的脑子和思路能跟得上新形势,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在这个问题上,陈华是非常冷静而客观的。

能让团队踏踏实实地去做一件有梦想的事情,是陈华在企业文化方面的核心理念。他想借此达到一种效果,要让自己的团队觉得,在唱吧这几年是人生当中最得意的几年,到老了以后能自豪地对后代说:“当年有一个非常牛的产品叫唱吧,那是我做的。”陈华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自己正在做的事,充满这样一种感情。

陈华最想做的一件事,是把梦想传输到自己的员工,甚至身边的年轻人身上。社会现实或许有许多的不尽如人意之处,高房价、高物价,生活压力大,家庭负担沉重,但若失去了梦想,就什么也没了。陈华认为,梦想,不仅自己需要,自己的员工需要,所有来唱吧上玩的年轻人也需要。

在陈华心中,唱吧的未来有很多种可能,最可能实现的一个方向是,唱吧的未来并不局限于一款简单的KTV社交工具,而是要做成一个草根娱乐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千百万人能够获得愉悦的使用体验,获得快乐,甚至能因唱吧而改变生活。他要把唱吧打造成一个娱乐的、美的、快乐的品牌,并准备为此不懈付出。

乔万里——连续创业后收获胡莱

商业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至今已有20年历史,商业运行路线千奇百怪,最终指向却殊途同归。互联网上最赚钱的商业模式无非只有两种:一是广告,一是游戏。过去10年间,能从事游戏行业的公司大都是幸运的,因为这是少数能直接向用户收钱的业务之一,从中也诞生出很多利润丰厚的公司。

自盛大获得成功之后,在线游戏产业一直被客户端游戏主导着,腾讯、盛大、网易、畅游、巨人等企业,作为第一批被网络游戏成就的企业,享受了无限风光。自2008年起,页面游戏出现之后,过去维持多年的市场格局出现深刻变化,端游的市场份额逐步被页游侵蚀,一批页游行业新贵依次出现了。相比端游,页游的运行环境要求更低,操作更简单,即开即玩,更适合用户时间不断碎片化的特点。与端游一样,页游也是个“钱”景丰厚的业务,开发成本更低,赚钱能力超群。

胡莱游戏是社交游戏和页游时代一家很有代表性的企业,这家公司在社交游戏和页游发展了两三年之后才出现。由于社交游戏和页游的低门槛这一特征,当时很多力量薄弱的小公司蜂拥进来,市场环境非常混乱,创业者没能力在产品上精雕细琢,而是抓紧一切机会大把捞金。胡莱游戏进入社交游戏市场之后,在2011年推出的胡莱三国,短时间内大获成功,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社交游戏之一。至今运营已三年时间,这对于生命周期极短的社交游戏产品而言,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能接触到大量现金流的行业,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同时也是创业精英聚集之地。不过,乔万里却是这个行业中的一个异类,他不是互联网人,在一脚踏入游戏行业之前,做了将近十年的航天科研工作,甚至连最基本的互联网相关行业经验都没有。但这些,并没有阻碍他在游戏行业中站稳脚跟,并做出非常成功的胡莱游戏。大学成就了未来的乔万里

乔万里出生于江苏连云港东海县石湖乡乔团村,连云港所处的苏北的经济条件,放在全国来讲还算是优异,但若与苏南相比就差很远了,安徽以北的人一般将那里视作南方,而在长江以南的江南地区,则在传统上被视作北方。因此,在这么个不南不北的地方,人们往外走的意愿很强,或受亲眷扶持,或通过考学、参军等方式出去闯荡,改变人生。这种南北交融的特殊地理环境,同时赋予了这里的人兼有南方人的细致认真和北方人的粗犷大气。这一带这些年出了不少创业者,其中最成功的当属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京东网于2014年5月22日纳斯达克上市)。即便在乔万里同村,他并不是唯一的名人,好几个和他从小一起玩的孩子,也都混出了头,如全国散打冠军乔小军、IMO企业软件创始人乔月猛等,乔万里只是诸多名人中的一个。在一个小村子里,能同时出好几个名人,这概率是并不高的。

乔万里小时候的家境,与老乡刘强东差不多,饭是能吃饱的,但也说不上日子能有多好。在外当兵的三叔,是他改变人生过程中第一个重要的人。正是这位三叔,给乔万里提供了上大学所需的资金。如果仅凭自家种地获取的收入,是很难负担得起一个大学生的上大学的费用的。

苏北的教育水平很高,与同在一省的苏南相比也还有很大差距,这里的学生们必须在升学时与苏南的学生展开竞争,因为苏南是高考状元出得最多的地区。乔万里虽然上学比同龄孩子要早,学习成绩却相当不错,14岁即考入当地最好的一所重点高中,17岁时,他以比重点大学分数线超过30分的成绩考入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去往一个他根本不知道在哪里的城市。

乔万里在高中时是尖子生,到了大学里就不那么突出了,再加上初次从农村进入了城市,年龄也是班上最小的,心理上多少会有一些落差。在入学的最初几个月,他还曾动过退学的念头,想复读一年再考个更好一点的学校。多年后他回忆起这件事时认为,幸亏当初没做出这个选择,哈尔滨工程大学给了他足够的自信心,这对于他日后的人生路至关重要。多年后,乔万里回忆起大学生活时还非常感慨,他感谢哈尔滨工程大学塑造了他的性格,形成了对自身非常有益的行为方式和做事风格等。这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间,如今的他甚至感觉自己出大学后进步并不那么显著,因为做事的习惯和思路都没有摆脱大学时成型的那一套。

进入校门大一的一次卧谈会,他直言不讳地大声说出自己要当学生会部长的想法,遭到了室友的嘲笑。这个目标,最终也还是实现了——他当上了学院的团委副书记。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之前,他曾笃定地认为,自己今后一定会是个亿万富翁,仍然遭到了同学们的不屑耻笑。结果是,这个目标最终也实现了。

乔万里是那样一种人,当所有人都对他满怀期望时,他一定掉链子,当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嘲讽奚落外加看不起时,他一定能让所有人吃惊。用乔万里对自己的反思是:当所有人都质疑他的时候,知道别人对他有质疑的地方,他是可以通过努力锻炼去克服的;而当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事情没问题的时候,他时刻会担心说不定魔鬼存在哪个细节里面。

乔万里实现目标的方式与常规方式不同,他没有选择积极参与学生会活动,当个积极分子,跑前跑后争取个好表现,而是自己创办了一个名为“荆棘鸟”的创作社,定期组织社团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出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他在学生会中的另一个身份,是学生记者团副团长,经常给校刊写稿子投稿。在那两年,他努力不辍,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在写稿子,被校刊刊登的稿子数量,甚至超过了专职通讯员,他自言写稿子是锻炼能力的又一个途径,培养了自己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帮助极大。

在大学最初的两年里,乔万里的民间身份是“荆棘鸟”创作社的社长,体制内的身份是学生会记者团副团长,这种跨界的身份交叉,似乎对他日后的创业生涯有很多启示与暗合。他走向社会后,也是两边兼顾着逐渐获得创业成功,而非像很多人一样破釜沉舟,毅然决然地抛开公职身份走上创业道路。这仿佛是一种谨慎心态,不过乔万里走出校门后,10年间从没有停止过创业。

大三时,乔万里如愿以偿地通过竞选当选团委副书记,超额实现了入学时的志向。一个学院上千多人,由他来负责统一管理、协调,处理纠纷、发放补助、组织活动等。多年后他觉得,自己在毕业后创业时遇到的所有与团队有关的纠纷和不顺,如何调动团队的积极性排除消极的因素等问题,在大学里就都经历过了。大学生涯的这段经历,仿佛就是为自己日后创业所做的彩排一样。

有这样一件事:大学时他领导团委组织了一个“高雅音乐进高校”的活动,希望能拉一些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能有企业赞助是最好的,不但可以把活动办好,还可以给学生组织积累些经费。这个活动是不错,只是他们作为学生,在活动设计思路方面难免会与市场脱节,触及不到企业的兴奋点,因此在弄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根本没有企业愿意给投钱。这么一个大家都看好的事情,最后到了举步维艰、办不下去的地步。

在开会时,乔万里让学生干部们不要再去跑赞助,他自己来负责这件事。实际情况是,他自己也没去跑赞助,而是连夜策划了另外一个活动,举办“学院创业计划大赛”。计划拟定之后,乔万里拿到学生干部会上去讨论,在一个活动面临失败的情况下,又推出一个新活动,学生干部们纷纷表示难以接受,坚决不同意再搞。会开了一晚上,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意见实在难以统一,乔万里把嗓子都说哑了也无济于事。

后来他决定,这个事情不讨论了,既然无法说服大家,那就直接实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主题恰好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已不包分配,大量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都面临打工还是创业的问题,因此活动很受欢迎。在这个活动启动之后,在学生干部中大部分人反对的情况下,竟然收获多方支持,最终大获成功。在大学中,这个成功的学生活动奠定了乔万里对未来创业的信心,也极大锻炼了他的个人能力,让他在日后获益匪浅。

大四的时候,乔万里还被派去担任学生勤工俭学中心主任,帮助同学们出去做家教,打零工,为同学服务。此时的乔万里已经非常有经验,他带领社团赚过钱,同企业打过交道,也成功策划和组织了很多活动。这项工作,他同样搞得有声有色,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乔帮主”,这个称呼一直持续到现在。

由于之前的大学生学院创业计划大赛非常成功,在毕业前乔万里还将这个活动做了一个延伸,找来两家企业赞助,把全国的大学生们凑到一起出去行万里路,这个活动还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了一周时间,成果斐然。

毕业时,乔万里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已是学生活动非常出色的学生干部,他不但领导了一个自己创办的社团,当上了团委副书记,还成功组织了多项学生活动。在获得活动组织经验的同时,他也积累了一些人脉和社会知名度。在大四找工作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他被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看中,来到北京工作,那是2000年。

乔万里所学的专业,是机械工程与制造,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学生不足十分之一,多数人都转行去干别的了。而按照乔万里这种不甘寂寞的个性,他又是同学们中间最不可能学以致用的那个,没想到偏偏还就他干上了本专业。

作为一个本科生,能进入中国科学院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而且恰巧他还从事空间探索相关工作,这更是让乔万里的家人感到脸上有光。每月8000元的工资,在2000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可他在干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这点工资在北京并不算什么,房子也买不起,仅够自己过日子,更谈不上去回馈家人。而乔万里的回馈亲人情结是很重的,自己是家中老大,上大学都是三叔给掏的钱,父母还在苏北农村过艰苦的日子,所有这些都成为他意图求变的动因。

乔万里自述,在中科院那种单位,一进去就能看到头了,每月工资8000元人民币,几年后级别提高一些,不过就是12000元,中科院老一辈的工程技术人员,就是他将来活生生的样板。他就是干到头,也无非就是工资稍微涨一点,最多给分套房子,在这个单位里干到处级或者是局级待遇,然后光荣退休。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弟弟妹妹、父母亲人,过上好日子,在中科院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进入中科院以后,乔万里给自己放了一年假,把工资都花完,结结实实放松了一年。所谓放假,并非脱离工作出去玩,而是不去想任何事,也不去想创业,只是单纯地享受生活。第二年的时候,他这根创业的弦立刻就绷了起来,跃跃欲试地想要在外面开个自己的公司,开始自己的创业历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上班一年之后,乔万里开始琢磨开公司的事情。别人认为他行,他也认为自己行,但怎么证明自己行,最好的办法就是实打实下海游一圈,才能真正练就过硬的游泳技能。

当时在北京,开公司是社会潮流,有没有业务能力的都会开个公司先干着。可他作为一个外来人,经济能力还很薄弱的状况下,要开公司就会面临诸多困难。首先,注册公司就需要有场地,另外还要支付费用,当然验资和地址注册,这些花钱就可以办到,但毕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乔万里给各地的同学去电话,请求他们的支持,他提出一个计划,每人给他寄500元,用以支付办公司的初始费用,先把公司干起来。一番忙活之后,公司的架子是搭起来了,却还不知道要去做什么业务。一个同学建议与他一起去搞软件销售代理,这种不需要生产和售后的代理公司,在成本支出上没那么高要求,利润却很丰厚。他们开始代理销售的是一种HRP软件,这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很多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有需求,单价很高,可以显著提高劳动效率,看上去业务前景不错。在当时软件销售代理公司可以非常赚钱,一家大企业一个订单就是几百万的单子,很多人也因此而发了财。乔万里与当时的几个合伙人认为,只要努力去做,前途无量。然而现实不随人愿,2002年那一年,他的公司做了不少业务,但年终算下来之后却发现,这一年做亏了。

第一次创业的尝试乔万里总共亏损了差不多五万块钱,这在当时已是相当不小的一个数目,已差不多相当于他的半年工资,当时如果能拿这笔钱来买房子,再添点钱也够交首付了。好在,乔万里有个旱涝保收的单位,可以用工资来贴补公司的亏损,最多也就是把家属的思想工作好好做一做,也还不至于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乔万里对此做了个总结,他发现越是看上去能赚钱的业务,往往真做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软件销售业务本质上仍属于一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既不掌握源头,也不掌握终端,只能在两者之间游走做代理,命运往往掌握在别人手里。

重新整理思路之后,他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的历程。这一次,首先是要做通妻子的思想工作。乔万里在这方面有一套,他深入浅出地摆事实讲道理,让妻子选择是要现在买个小房子,还是以后买个大房子。最终,在说通妻子的前提下,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乔万里有个同学,在机械设备方面颇有钻研,两人碰到一起打算做机械设备方面的业务,一拍即合,便在回龙观租了房子,作为公司的办公场地,公司就这样办起来了。当时他们掌握的机械设备技术还是很领先的,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不容易被别人模仿去。这个公司一开始的计划并不是把业务面向大众消费者,而是希望把产品和方案销售给高校和科研院所,做面向企业和机构的生意。

这一商业策略明显有致命的缺陷,高校和科研院所看上去家大业大,却并非像企业一样敢于花钱,尤其是机械设备方面的投入。各个独立的院系都在努力争取科研经费,然后把经费精打细算省着花,根本没可能拿出大笔的钱到外面进行技术采购,看到有好的技术,自己动用研究生搞开发就是了,成本低廉,流程可控。

乔万里与合伙人联系了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谈得倒也是有声有色,只是最终落实下来的合作几乎没有,就别提公司能有什么收入了。2003年那一年,是乔万里创业路上最困难的一段时光,压力逐渐加大,暂时看不到什么前途。由于这次创业所做的是实打实的原创产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他把那几年的工资收入全数投了进去,期望项目能获得回报,可现实情况不尽如人意。在公司面临现金枯竭的情况下,妻子借来30万元准备买房子,也被乔万里盯上了,要拿去办公司,但遭到拒绝。他只好去问同学借了两万元,以渡过难关。

接下来需要做的有两件事:一是寻找投资,因为乔万里已经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钱了,只有吸引到外部投资,才能让公司生存下去。另外一件事,就是寻找靠谱的商业模式。既然不再做科研机构的生意,乔万里当时开始尝试把掌握的机械技术做成机器人玩具卖出去,技术成果直接转化到消费者市场。

然而转型大众消费市场也是不平坦的。最简单的问题,即便只是给玩具开个模具,这也是一笔花不起的钱,除非把他们掌握的这项技术授权出去换一些钱,才能获得继续发展所需的资金。但怎么才能找到肯为技术授权花钱的公司,并搭上关系呢?乔万里把目光投向了国外,上网去搜索一些国外大玩具公司的官网,包括孩之宝(Hasbro)和美泰(Mattel)等。通过网站找到跨国公司的管理者联系方式,按照网站提供的联系方式将邮件投递过去,并不是个靠谱的方式,基本都会石沉大海。正在他无计可施之时,有个国外的邮件中转网站帮了大忙,将乔万里撰写的机器人玩具的方案中英文介绍投递给了这些大公司的管理者。乔万里是在那年的大年初一投出这些信的,从年初三开始就陆续收到了回信。美国几家知名的玩具公司包括JAKKS Pacific纷纷表示很感兴趣,并约定稍后派员来中国洽谈合作。乔帮主大年初一还在网上发邮件到处寻求合作,可见公司当时的压力之大。

在同几家美国公司沟通技术授权的过程中,同时也有天使投资者表示愿意投5万元钱入股乔万里的公司。这笔钱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在当时的象征意义非常大。虽然5万元仍然解决不了公司的根本问题,可这代表市场上开始有投资者对乔万里这家公司的认可,是个不小的进步。

在第一笔天使投资5万元人民币进来之后,同时海外包括从香港来考察的玩具企业的技术授权业务也开始有起色,公司缓了过来,并逐渐有一些其他机构投资前来接洽。

公司的A轮投资是由苏州创投完成的,但这家投资公司的条件是,他们投的企业必须要设立在苏州。就这样,乔万里的公司进行了一个分拆,分为苏州和北京两家公司,苏州这边就完全在做玩具,北京这边继续从事着之前面向企业提供研发服务的业务。早期联合创始人是三个同学,乔万里带着其中一个同学去做苏州公司,剩下一个同学留下来做北京公司。

在那两年,中科院是鼓励员工在外创业的,甚至还举办了员工创业大赛。乔万里在那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此时他的公司已经有天使投资了,也获得了A轮投资,估值一直在上升,在中科院里属于相对比较成功的创业项目了。

有了钱,有了资源,乔万里要把科研成果产品化,从几十个模型中选择一个决定生产电子拼接恐龙,并最终投向市场。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苦的,经过了很多痛苦难熬的关键时刻,最终还是按计划顺利进行下去了。

当时乔万里仍是兼职创业,工作日在中科院上班,周五最后一班航班飞往上海,周六早上从上海坐车前往苏州,去自己的公司上班。开两天会后,周日晚上工作结束后再飞回北京,以不耽误第二周的工作日上班。就这样,这种两头来回跑的状态,他持续了很长时间。

在创业初获成功的同时,乔万里在体制内的仕途也是一帆风顺,不但通过竞聘走上了基层干部岗位,还分了房子,甚至在科技产业化的大背景下,中科院都有意向给他的公司投资。若干年之后,苏州的这家玩具公司,若态科技,现在已做到了年销售额3000万元。

在苏州这家公司做起来之后,乔万里仍没有选择从体制内抽身,而是逐步从自己创业的这家公司淡出,将自己所持的股份一点点处理掉,直到最后剩下10%股份,作为一个小股东,彻底从这家公司的日常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在公司业务蒸蒸日上,没有遭遇人事斗争,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的情况下,乔万里竟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在所有的创业故事中,这是最为匪夷所思的一段。现在看来,真实原因是他并不满足于玩具行业相对较低的发展速度,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自己一无所知的互联网,投向了互联网中的游戏产业。

乔万里可能确实不是个经验丰富的互联网从业者,但现在看来,他的商业嗅觉相当精准。至于他是怎么从玩具行业一下子嗅到在线游戏产业的“钱”景,他自己并不愿意多说,旁人也无从得知具体细节,可能会作为一个谜继续保留下去了。

2008年,传统端游仍在继续增长,但在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游戏崛起的背景下,诞生了一个创业空白点,一大批嗅觉灵敏者蜂拥而入。他们大都来自各大互联网公司,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但在这批人中,乔万里是个例外,是从半路杀进去的。迈入在线游戏的江湖

乔万里做任何事情之前,习惯于先对所有人说出来,做社交游戏这件事,也不例外。这是一种性格特质,先做再说那是缜密,先说再做那是在征询其他人的意见。果然,中科院的几个小兄弟同事对此很感兴趣,被乔万里成功地招致麾下。

他还采用当初创业时的那套手法,大家绑在一起兼职干,每人每月发点钱,艰苦创业。办公地点在海淀区知春路,每天中午乔万里从单位过来,在公司里忙活,小伙伴们也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司上面。

团队一开始开发了一些小游戏,后来开发出一款比较成功的社交游戏,名为胡莱旅馆。这款游戏是在人人网上面运营的,推出之后大受欢迎,最高时日活用户几百万,每月收入有30万元人民币。

在社交游戏兴起之后,市场中弥漫着一股浮躁情绪,能看到其中巨大机会的人,都在拼命走捷径尽可能多捞取利益,甚至不惜走偏门放低底限。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这股市场热潮何时就会退潮,趁机会好抓住些实在东西才是正道。

在大环境的感染下,乔万里的团队,也毫无例外地滋生出这种情绪。团队中有些年轻人觉得,胡莱旅馆已经基本做成功了,每个月30万元的收入,应该能有很多赢利,接下来就是个利益分配的事情。他们希望能从打工者转为合伙人,与乔万里共享股份及利益,但这一请求最终被乔万里拒绝了。

事实上,胡莱旅馆当时虽然比较成功,但实际上还处于亏损状态,每个月虽然有3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却要有20万人民币拿出来去支付带宽费用,而每个月的人员开支及市场推广开支,也需要15万元人民币左右。这样一来,在每个月都有亏损的情况下,也很难拿出更多钱去满足员工的要求。

在社交游戏发展起来之后,进入这个行业的人,都认为可以通过社交游戏快速致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个市场从兴起到成熟,人人都赚钱是不可能的,能从中收获丰厚的毕竟还是少数。不过,当时的市场环境确实很好,资金的涌入也很活跃,乔万里的小伙伴们心急如焚,以至于出走,也还是可以理解的。

小伙伴们出去之后,接受了乔万里的对手的投资,搞了另一款社交游戏,除了名字不一样,游戏设计都与胡莱旅馆一模一样,并处处以胡莱旅馆的正统继承人自居。这款游戏最终还是没有搞起来,社交游戏时代,速度决定一切,当你眼看到一个好东西,马上就去跟风学习,都已经晚了,原创仍是核心竞争力,模仿和跟风即便做到极致,也只能是赚些小钱。不过,这批小伙伴们虽然在社交游戏没有获得成功,却在几年后转战手机游戏收获成果,做出了很不俗的产品。

乔万里在创业的小伙伴们离职出走了之后,一度感觉很受挫,为此萌生退意,不太想将胡莱旅馆继续运营下去了。他对正在运营的社交游戏这块业务进行了调整,又招了几个人,填补上原来创业团队留下的人员空缺。又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胡莱旅馆被出售给一家大型网游公司,乔万里正式与这款相当不错的社交游戏告别。

在社交游戏领域的第一次创业,谈不上成功,却也没有失败,最大的收获是给乔万里积累下不少运营经验,以及游戏产品策划上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他认识到了社交游戏的商业价值非一般项目可比,这里面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再去做别的,也提不起兴趣了,还得在这个领域打拼。

作为一家小公司,开发能力是有限的,公司的架子还在,只是走了一批骨干,再招些人还是可以重整旗鼓。就这样又干了一年,中间搞过两个项目,却都不大成功,乔万里感觉不能这么搞了,还是得走社交游戏精品路线,于是他想到了要再开发一款社交游戏——胡莱三国。他把希望寄托在这款游戏上,期望它能有超越“胡莱旅馆”的表现。但是,游戏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尤其是策划,没有人是乔万里公司的一个软肋。情急之下,乔万里决定自己去策划这款游戏。

有意思的是,乔万里本人直到如今都不怎么玩游戏,不会写代码,不会搞开发,所有涉及技术的环节都要靠别人去做。史玉柱之前也没有游戏开发背景,但他自己爱玩游戏,在游戏里面花很多钱,深知其中细节,游戏发烧友能开发出很成功的游戏,并不令人奇怪。但乔万里所做的,就非常令人看不懂,不玩游戏的人开发出一款成功的游戏,听上去太不像是真的了,事实上,他还是做到了。

乔万里在大学时养成的习惯是,逼急了什么都干,在他的思想里,大不了刻苦钻研下去,总能搞得定。他自己担当了胡莱三国的游戏策划,以一个外行人的角色,硬生生地担当了起来。而且,他这次研发胡莱三国,是孤注一掷的态势,所有的钱都投进去了,以至于到了游戏研发的最后关口,公司已经基本快没钱了。

乔万里对游戏设计有自己的认识,他认为,最好的游戏一定是基于对人性的把握。那段时间,他苦思游戏设计中的各个细节:一个画面出现后,如何能吸引用户继续点击下去,继续玩下去;鼠标放在哪个位置合适,在哪个环节给用户以惊喜,让用户不断产生期待等。这套以人性为基础的游戏策划思路,并不出自于任何教科书,而是来自于生活的积累与沉淀。

游戏的研发过程是充满痛苦和徘徊的,有时候他们整个团队昼夜连续奋战好几天,彼此之间充满碰撞和否定。这样一款精雕细琢的游戏,最终于2011年上线,作为首批登陆腾讯开放平台的10个社交游戏,投放市场。

胡莱三国是社交游戏时代非常成功的一款游戏,在腾讯朋友网上线后日活跃用户达到40万,而在登陆QQ空间之后,更是达到了400万的日活跃用户,最高峰时有1000万以上的日活跃用户。

庞大的流量意味着不断攀升的收入,那段时间,乔万里几乎每隔一分钟都要去查看一下数据,看着那些数字蹦着往上涨,他心里开始忐忑不安。直到有一天,当他发现当天的收入达到400万时,开始怎么也睡不着觉了,大半夜在小区里几个小时来回转圈,像是魔怔了一样。这种感觉很难形容和描述,回想起过去筚路蓝缕的艰难创业历程,他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己已成功了,在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里,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这一切,在后来被乔万里描述为“成功落差”,当一个人取得的成功超出自己的想象时,一定是会有心理落差的,这与高材生走向社会后遭遇的失败远超想象一样,本质上对人的心灵都有涤荡作用。

胡莱三国是首批登陆腾讯开放平台的10款游戏中唯一能存活至今的,直到今天仍能保持每月上千万的收入。在社交游戏逐渐被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盖过风头的今天,不得不说这是个奇迹。

胡莱三国成功时,公司已获得A轮投资。几十人的小公司,每月收入上千万,单员产出比非常之高,这已是一家成功上岸的公司,不缺钱了。但在之后的日子,虽然公司每天都能日进斗金,乔万里仍执意要进行B轮融资,把公司的规模扩大。

B轮投资由美国红杉、Greylock Partners和贝塔斯曼共同发起,数千万美元很快就到了账上。但这笔钱一直没有用,原因是公司并不缺钱,这笔钱,仅仅是拿来放在账上而已。乔万里的8年创业路走得异常艰辛曲折,期间有多次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也阅尽了创业江湖中的人生百态。有人说,激烈搏杀占据一个相对高点之后,他需要的只是一种安全感,大笔钱放在账上,能让他安心很多。

2011年,在胡莱三国大获成功之后,本该再接再厉,在下一款游戏上再续辉煌的时候,在“胡莱老板”开发的过程中,乔万里敏锐地意识到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并果断地决定将公司向页游方向进行转型。此时的公司,已经是500人的规模了。在互联网圈内,转型最难,这意味着要否定过去的成绩,去开创新的领域。

2012年,乔万里的公司开发出一款ARPG页游——斩仙,推出后大获成功,迄今为止每月收入已达到了上千万元。加上运行至今的胡莱三国,合作开发并拥有全球发行版权的《神曲》手机版等几款游戏,公司在发展上持续保持稳定高速前行。乔万里多年前立下的那个要成为亿万富翁的理想,已然实现!乔万里的创业动力

乔万里的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也有很多令人想不通的细节。例如,他在进入中科院之后,按道理已同过去的艰苦生活告别,人生上了一个台阶,本该安逸一下,但他是如何保持那么旺盛的创业心结,并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负重前行的?

在南方某些地区如上海,人在成年之后,一般都会在经济上与亲戚脱离关系,亲兄弟明算账,不再有过多经济上的往来。作为家中成年的孩子,如果下面有未成年的兄弟姐妹,还是会在经济上接济一些的。一旦兄弟姐妹成年参加工作,这种经济援助会马上停止,各自过自己的日子去了。

而在往北一些的地方,尤其是山东、安徽和江苏北部,民间习惯则与之大不一样。这里的人们更倾向于对亲戚进行传帮带,能从家乡走出去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多半都会把自己的兄弟姐妹拉起来,引导他们走向更好的生活。乔万里的个人思维中,就带有很强的地方特色,他是接受过亲戚扶助的,三叔在参军之后,对他们家里的孩子多有资助,没有三叔的支援,乔万里家也许真没能力供他上大学了。

乔万里上了大学之后,是极想日后进入体制内的,为此他向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从创办文学社开始,到每天晚上给校刊写稿,直至最终成功当上了团委副书记,一条坦荡的仕途似乎已在他面前打开。他对这条路的尽头有太多期待了,期望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家人的生活,能让父母老来看得起病,让兄弟姐妹有个好前程等。

但当他最终走上这条路之后才发现,得到的最多也只是他个人的生活改变,每月8000元的工资,旱涝保收,日后有了行政级别,副处、正处、副局、正局,工资从8000元到10000元,再到12000元,一步步走下去,最终也不过如此。他不但无法实现改变家人生活质量的想法,就连自己也一时半会儿买不起房子。这条路的尽头,是一眼就能看到的,身边那些师傅和领导的生活状态,就是自己未来的样板。

人的野心大小,与自身背负的责任有很大关系,要照顾到的人越多,越不容易在财务追求的道路上停下脚步。乔万里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中科院对他而言,在外人看上去仿佛是鲤鱼跳了龙门,国家最高学府,里面的科研人员也仿佛是置身于科学皇冠顶端上的那颗明珠。按乔万里亲友们的意见,这小子混得也够可以了,谈不上出将入相,至少也是进入了一座多少人一辈子梦寐以求而不得的大门。

可是他自己,却并不这么认为。乔万里似乎从来都是个现实主义者,并不太看重那些虚名。他知道,外表光鲜的工作背后,是相对较低的回报。倒并不是说中科院给的钱不够他生活,而是不够他用来承担责任。他想要获得一种财务上的安全感,单靠国家给的这点待遇是不够的,必须走出去创业。

乔万里有敏锐的预见性,当时就预见十年后,自己的父母生了病,靠自己目前的这点工资是完全无法负担治疗费用的。未来家庭还要买房子,生孩子,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需要有大笔金钱投入的事情。所以,创业在他心里,就变成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

纵观乔万里的创业史,赌的成分非常大,2003年正是房价开始飙升的起点,她与妻子两人的工资和积蓄,原本是可以交一套小房子的首付,然后在住进去的同时坐等升值几倍,实现家庭财产的增值,但他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创业活动中去了。对于妻子,或哄或骗,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反正目标就是说服她把钱拿出来投入到创业中去。

创业最困难的时候,他全家只剩下7元钱,而在胡莱三国发布之前,公司也面临着无米下锅的境地,经济压力之大常人难以想象。如果创业不成,或者在创业过程中因压力过大而退出,他将失去很多,无法像身边同时参加工作的同事一样,拥有自己的房子,10年辛苦将一无所得。

如今的乔万里,回忆起创业的整个过程,仍时不时表现出心有余悸。如果让自己把过去发生过的那些事再经历一遍,他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还能承受得起。其实哪里有受不了的苦,只是过去的日子不太容易再重现了而已。

创业成功后的乔万里,把父母接到了身边,把兄弟姐妹们帮扶起来,实现了当初的愿望和想法。当然,有些过去担心的事情,也在后来一一应验了,好在他已通过创业实现了财务自由,在处理起这些事来得心应手,不必再为钱犯愁。

这几年来,乔万里似乎越来越信命了,在他的字典里,已没有必须这个词。他认为,创业撑过三年,可有小成,撑过五年,即可基本渡过难关,八年后基本就成功了。如果八年了还是一无所得,那就只能归结到命运不好,别无解释。他的成功,除了自己努力之外,也有一些上天垂怜的缘故。

最近一两年,乔万里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是“感恩”,他要去做一些事情来回报一些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亲人、妻子,还有以前的小伙伴们。他坦陈,创业10年,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妻子。女人是需要安全感的,没有房子就谈不上安全感,再加上把全部家庭资源投出去创业,对女人而言,需要更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房子这个问题在乔万里创业过程中也是他念念不忘的事情,甚至成为他心中的一个隐痛。在回龙观经营玩具公司的时期,乔万里获得的第一笔投资也与房子有关。当时投资人很痛快地决定要给他投一笔钱。事后问起原因,投资人坦陈两人在回龙观公司里见面时,乔万里说他还在创业,所以暂时还没买房。就是这句话让这个投资人感觉,乔万里是个实心干事的人,给这样的人投资是没错的。如今,乔万里的财富能买很多很大的房子,经济能力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他反而对这一切没那么在乎了。乔万里正在逐渐封闭自己的圈子,一种逐渐相忘于江湖的姿势。过去10年的创业历程,给了他很多东西,当然也夺走了他不少东西。他坚定地相信,大喜和大悲,都是能伤人身体的。他要尽可能调整自己,修复一下这10年创业带给自己带来的创伤和疲惫。

目前的胡莱游戏,正在做IPO的相关准备工作,我们期待乔万里创办的这家公司能顺利上市,并真正成为一个耀眼的公众公司。

季斌——百思不得姐的连续创业者

百思不得姐,是这两年移动互联网上相当火的一个应用。在百思不得姐这个应用中有大量搞笑幽默的内容,包括恶搞图片、吐槽段子、奇葩声音。这些内容都是用户主动上传的,用户活跃度极高。年轻人的困惑、迷茫、自我调侃与自黑,在百思不得姐上均可自行自主地以一种娱乐形式表达出来。在这里没人会听你倾诉烦恼,但你把烦恼以搞笑的形式发布出来,则会拥有很多听众。在信息过载的移动时代,百思不得姐似乎抓住了用户的一个细分需求,并深深扎根其间。

百思不得姐看上去只是一款简单年轻的移动应用,但其创始人季斌却是连续多次创业的老兵,职业经历丰富。他用自己的创业史告诉所有人,创建一款广受欢迎的移动应用并非偶得,而是需要对互联网产品的丰富经验和深刻认识与理解。顺风顺水的百思不得姐的背后,是十几年的创业积淀,绝非一夕爆红可以解释。坏学生出走记

季斌出生在苏北的一个小地方,距离京东的刘强东和胡莱游戏的乔万里老家不远,算是老乡。季斌家境一般,不算是很穷,却也不太富裕,似乎很多创业者都是在这种家庭环境下走出来的,太穷了只顾吃饱饭顾不上创业,家境富裕的话创业没动力,太容易迷失在舒适生活中。

季斌的外公是政府公务员,那时候时兴接班,退休后就把“班”传给了当兵退伍回来的季斌的父亲。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而季斌家又超生了一个孩子,于是他父亲的公务员职位也报废了,只好回家务农。

季斌自述从小就不爱学习,幼儿园只上一年就不上了,这样玩到上小学。捱到上小学,数学期末考试只考了8分,以致回家被父亲狠揍一顿,因而他小学才上一年级就留级了。季斌至今对那场狠揍印象深刻,记忆犹新。这不太顺利的开始,似乎奠定了他之后学业之路的基调。

季斌在之后的求学过程中,虽然学习成绩往往是在班级中排名还算中等,但是三好生和优秀生似乎从来与他无缘。在那个年代教育资源缺乏,重点高中和大学都是优中选优,只有排名前列才有可能上大学。季斌的学习状况,理论上说是根本没机会上大学的,老师和家长都不抱希望,他自己则更没想太多。

初二的一个偶发事件,使得情况出现了转机,季斌生病了,送医院检查了一两个月也没弄明白病因,回来自感跟不上学业,索性休学一年,于是又留了一级。然而,等季斌病好重新上学后,不知为什么他的成绩突然就好了起来。原本年级中不到两百个学生,每年考上中专的也就四五个,而他之前只是在第100名左右晃荡,病好复学后他竟然冲到了前几名,而且还稳定下来。

季斌感觉语文和英语这类文科学习起来太难了。一开始考试他还能得个80分左右,后来竟然掉到了30多分,其他理工科目如数学,怎么学也能得个不错的分数。毕业会考时,季斌获得了年级第二名,只是成绩仍然很不稳定。父母担心他考不上大学,因为那时候也没扩招这一说,上大学名额有限,季斌所在学校里若是年头运气不好,很可能当年一个上大学的学生都没有,即被称为“被剃了光头”。家里为了保险起见,就有心让季斌考个师范专科学校,指望着国家补贴学费,以后工作稳定,还能解决市里户口之类。一个偶然的机会,季斌报考了常州师范学院,通过考试进去以后突然发现,其实报考的人比应考的人还多,居然是招不满的状态,有些同学根本没通过考试,也进去了。

师范学院里面的专业挑选自由度很大,除了数学、语文、英语这些主科目之外,其中还有个科目——自然科学,也赫然罗列在专业列表里面。季斌自己琢磨着,上小学初中的时候自然课从来是副课,没所谓的考试排名,学习起来没什么压力,在师范里面学这个专业也应该很轻松,于是他就选择了自然科学,专业上偏向计算机应用。

谁料到自然科学当时是学院刚刚组建的学科,其教学标准采用了很严格的本科标准,原来的数学语文英语一样也不能少,而且专业课程的压力比别人更大,以至于快毕业的时候,很多教学任务的课程都上不完。

那时候师范学校毕业的出来之后一般都会当老师,国家还包分配,很少有像现在这样自行去择业的。每年年级里都会有几个人被选去上本科,季斌考虑到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就不做打算了。师范学校上课不像中小学里,班主任会盯着每个学生,老师基本上都不固定,今天这个老师来,明天那个来,于是季斌琢磨起一些别的事情来。

季斌骨子里是个非常不甘于寂寞的人,他很快对师范学校的学习现状感到不满,就琢磨去学点务实的技能可以赚点钱。在一番考证之后,季斌看上的是学画画,以后搞搞装潢设计,毕竟这种手艺可以赚钱。当时一些流行的小杂志上到处都是某类宣传10天速成的广告,这些小广告对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小年轻们很具诱惑力,当然其实大多数这种培训都是骗人的。季斌看了杂志上的一些授课广告后,借了钱,只身一人前往南京去学画画了。

1995年,从常州到南京,四个小时的站票,车厢里满满的,没有座位,走道里都坐满了人,这就是季斌人生中第一次坐火车。他到南京花钱报了班之后,他发现与广告上说的相去甚远,虽然可以学到一些东西,只是没广告上吹得那么神奇。在南京学习了一个月后,季斌回到了学校。那年季斌18岁,这次差不多等同于受骗的经历,倒是让他对画画产生了兴趣。虽然自己学艺不精,但是兴趣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更何况他总会比一般没学过画画的人强点。季斌回想起这段经历,那一段时间对画画的上心,其实也有为日后生计打算的考虑在里面。为了日后分配好一点,季斌就尽量多展示才艺,他在学校里办画展,到处找老师和校长在作品上题字。

在常州师范学校(现常州工学院)求学的那几年,季斌认为对自己最明显的另一个改变,就是接触了计算机。之前季斌对计算机的概念,还停留在学习机那个层面,根本不知道这东西能用来做什么。上大学之后,由于经常能接触到计算机,他慢慢懂了,于是就想用这个做做生意。一段时间季斌从亲戚那里借钱想买台计算机,但发现一台计算机要一万多块钱,借的那点钱根本不够。于是他就改变计划,用借的钱买了一台打印机,准备找别人打印稿子赚钱,但最终也没有把购买打印机的钱赚回来。误入高科技行业

1997年,季斌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常州市里最好的小学当老师,但他没去,而是先回老家。当时,季斌也有个同学放弃了分配的工作,准备去广州闯荡,季斌也就跟这位同学一同去广州找工作。刚毕业的季斌完全保持学生样,在广州基本两眼一抹黑,身上也只有从家里带的几百元钱。他们在去的火车上认识一位老乡,这位老乡介绍他们找到了广州最便宜的住所——十元一晚的城中村。

就这样季斌在广州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住下来,住的地方交通还算方便,他当时感觉不到条件有多艰苦。他开始用路边小广告联系工作机会,但没想到这都能遇到骗子黑中介。黑中介要他当天交五十元报名费,第二天面试前还要交一百元,就这么一点点把钱交出去,工作却没影子。

路边广告不靠谱,于是季斌就翻报纸的招聘启事,有一家台湾人开的企业,要招一个画漫画的。季斌以前学过这个,决定去试试。他从老家出来到广州后一直是在用钱而没入账,基本上钱也用得差不多了,甚至连打印简历的钱都没有了,不得已就手写一份简历投了过去。这位台湾老板对这份用优美字体手写出来的简历大感奇怪,说是人生第一次看到用手写的简历,几轮面试后,最终还是把他招进去了。入职的时候,季斌已经身无分文了。

季斌在这个台湾企业里画了一年多的幼儿漫画,做POP设计,也就是实物给他,让他画成卡通漫画。由于季斌干活很卖力和用心,收入从开始的每月工资800元,一年后涨到2000元。1998年的广州,这种收入对于普通打工仔已经算是比较高的工资了。不过,季斌却感觉不以为然,自己干的活只是个工匠级别的事情,他可以画得像那么回事,但绝对很难修炼成为想象中的那种艺术家。

与此同时,在工作中季斌逐渐发现,台湾老板把公司编程的活外包给广州当地的一个计算机老师。季斌自己学过计算机,弄清楚来龙去脉之后,他就对老板说这事儿他也能干。当时公司外包出去的工作是每月六千多块钱,台湾老板能省下这笔钱,给干活的内部员工加点工资就行了。于是,在这个公司的第二年,季斌的工资又涨到3000元人民币。他开始干得挺好,最重要的是从美术的工种跳了出去改行做儿童用的娱乐软件。现在回想起来,他当年做的软件,就是现在儿童小游戏的早期产品。

2000年,一个大专生工资拿到3000块,而在家乡的同学们普遍工资水平大约是几百块钱。如此悬殊的对比,使得同学们纷纷到广州去找出路。季斌的一个同学是学中文的,技术一窍不通,去了广州误打误撞后干上了网络编辑,后来到电信局里去了,每月3500块钱。这种优越的待遇让季斌感到很有诱惑,人往高处走,于是这位同学后来把季斌也介绍到电信局工作了,一起给中国电信做网上书城的项目。但季斌过去之后发现一个问题,电信局的这个互联网项目在当时理念太先进了,在学校里也没学过相关的技术知识,电信局内部也没人会这些技术。于是季斌和这位同学就跑到书店去看书,边看边学,就这么一点点地把项目做到上线。

从2001年开始一年多的时间里,季斌一直在做网上书城项目。电信局的待遇不错,每年工资都稳定增长,季斌待在里面感觉挺舒服。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运营商招聘的人大多都是名牌大学的硕士或博士,而季斌只是个大专,好的项目总是会被资质更优越的人抢走,所以那些别人不愿意干的苦活累活,所有人挑剩下的项目,都由他来做。他还是觉得很不爽。彼时短信增值业务刚刚具有雏形,深圳有一家公司找上门来,找电信公司开发短信项目。对这个新生事物,了解的人不多,但电信公司感觉绝对能找到人做出来,于是先承诺下来,等对方付款后再找人去开发。这样的任务又理所当然地落到了季斌身上。季斌边学边干,慢慢上了道。

季斌做出短信项目之后,每月能为电信公司创收十多万元,后来他们又开发了一套能在移动和联通之间短信互通的程序,每月能为电信公司入账几十万,不过很快就被移动公司发现,并拦截了这个程序。后来季斌等人又给《羊城晚报》做短信息开发项目,每月也能给电信公司赚十多万元。

季斌在接受这些任务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已涉足了一个前景无限的行业。当时中国互联网正处于寒冬期,缺乏赢利模式,很多公司都倒闭,但短信息服务却成为后来带领互联网走出亏损泥潭的神奇救命稻草,某种程度上成为互联网从此走向繁荣的转折点。不管多年以后“移动梦网”和“联通在信”类的SP业务,有着各种对行业的反思、对业界的指责、众说纷纭的八卦,的确让中国第一批互联网公司找到了真正的赢利模式。第一次的精益创业

2002年,电信有一个合作公司是做股票短信的,因为股票市场一直不好,短信这块也没做好,老板又准备移民,面临着要么关闭,要么出售的局面。季斌和那个同学就琢磨着把这个公司买下来,能干好最好,干不成也可以卖掉,怎么也比给电信公司打工上班强。

但是在谈判的时候却发现,他们根本没钱买这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原股东认为他们是人才,应该可以干出点名堂,提出给他们30%的股份,相当于技术入股,工资待遇不变,由他们负责公司产品和业务。为这件事,季斌犹豫了很长时间,一直举棋不定。他想让同学先去,同学想让他先去,几个月以后两人一起辞掉电信公司的铁饭碗,开始创业的新篇章。

这家公司季斌和他同学各自占15%股份,另外两个主要股东有70%的股份,而情况比想象中还糟糕,账面资产为零,业务几乎停顿。季斌去了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自己在电信公司积累的人脉,把全国各地报刊的新闻订阅的业务都拿下来了,民营公司调整转向速度快,很快有了起色。

但刚有起色后又发现一个问题,这种订阅业务,公司再怎么做也就是每月几十万的收入,赚不了太多钱。此外订阅用户的增长出现瓶颈,用户买份报纸也花不了多少钱,而短信息订阅花费并不会低太多。

当时全国上下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工作难找,劳动力过剩。季斌发现这个情况后,就提供短信找工作的业务,运作了几个月,完成全国市场布局,有了一些影响力,但还是赚不到太多钱。2002年《中国青年报》还特意对这个业务模式做了报道。

公司虽然业务上有起色,但还是面临着赢利的压力,有一段时间做的项目太多,也招聘很多员工,但就是因为回款周期的问题,有的月份甚至工资都发不出来。幸好他们的大股东开了汽车修理厂,于是就拿开修理厂的钱给这边发工资,这就是所谓的传统企业出钱,给高科技公司发工资。这期间又经历了拉投资、找投资人等一系列的事情,公司一直在步履维艰中支撑着。

到了2002年年底,季斌突然发现,用户发短信与人聊天存在很大市场需求,他测试了一下,发现这种聊天的需求比找工作的需求更大,一天竟然也能收入一千多元人民币。他们开始的用户量不大,这种交友业务的用户群比较小。如何找到这些潜在用户就是迫切解决的问题。季斌在深圳的报纸上投了广告,但效果一般,还是亏钱。

后来团队又想到一个点子,让远在外地打工的人找老乡,主要在流动人口较多的一线城市运营。深圳广播电台有个主播叫胡小梅,声音非常好听,主持了一档名为《夜深不寂寞》的王牌节目,于是季斌就建议公司在这档节目上投广告。但在电台节目上投广告费用很贵,几个股东也担心投钱进去还是亏损,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最终还是大股东拍板说闯它一下。广告投放出去之后,付费用户当晚就新增几千个,几万元的广告费赚回来不说,还有盈余,当月用户量就增长了好几倍。第二个月,公司业务进入爆发性增长,当月收入突破50万元。一个本来处在垂死边缘的SP公司,就这么起死回生了。

当时季斌管技术,在业务火爆的时候还犯了个错误,把程序中的数值写错了,多扣了用户10万元。季斌弄明白后吓个半死,运营商对这类事情查得很严,一经发现立即停止运营资格,但幸好运营商这次并没有发现。第二天季斌写反程序,少扣用户10万元,把不义之财散了出去。

公司缓过来之后,3个月用户做到了100万元人民币,月收入五六百万元人民币左右。这时候的业务模式需要疯狂投入,只要一切不变,投一块钱广告费进去,有可能产出三五块钱。但有个很大的问题,公司在运营商那边的分成,要三个月才能到账,这样第二个月的投入就没着落了,不投的话第四个月和第五个月的钱就拿不到而公司要再投钱的话就实在没钱。于是,季斌又给股东出了个主意:从私人手里接受临时投资,用他们的钱来打广告,广告获取的新增用户的当年收益可以切分给这些临时投资人。

季斌当年把这个模式包装成广告代理模式,投钱帮他们买广告的人发现只要投钱,无论是电台、电视,还是报纸上,马上就可以看到季斌给的后台数据。这些数据预示着三个月后能回收多少收入。

由于产品好,找的都是业内懂行的人,他们拿着数据去给人看,对方一看投1块产出3块,投资成本到年底都能够成倍地赚回来,于是就把身边不用的闲置资金拿出来投进去。

有个同学的亲戚看到这生意这么赚钱,把家里两套房子都抵押出去,拿钱来投资了。发展到后来,投资的人太多了,季斌的公司又做出规定,投资回报率不能超过两倍,即收益率在200%以下。

在那段这种广告代理模式还没发展起来的时间里,公司由于急需资金甚至还出卖过股份。有个员工的女朋友花了40多万买了公司10%的股份,还有一个股东的司机花费同等的价格也买了10%。结果当年公司收入几千万,有将近1000万分配给临时投资人,对这两位股权投资的股东的回报更是难以想象。到公司最终被新浪收购的时候,当年投资的那个司机成为了中国目前最有钱的司机!

公司有收入,去谈融资就相对容易。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给陌生人和打工者提供交友平台。除了提供交友服务之外,还提供算命服务,其实就是把书上的一些东西抄下来编一编作为内容发送给用户。因为书里的算命内容有好有坏,经常会有用户投诉,于是又把不好的内容全部删掉,只说好的,如此一来就皆大欢喜了。

公司在被新浪收购之前,其实和Tom及网易都在谈。公司的数据增长很快,而大公司的谈判流程又太长,因此出现很神奇的场景:谈的时候给投资人看了数据,月收入600万,收购价格6000万,于是大公司去走内部流程,一个月的时间走完了再回来,价格变了,因为数据变成900万了,收购价格就得9000万。就这么来回来去“拉锯”一番,最终价格涨到了1.2亿美元。彼时季斌的产品在陌生人短信交友领域,有1000万用户,占有将近10%的市场份额。当了先烈的二次创业经历

公司在2004年卖给新浪之后,季斌又在新浪服务了两年。2006年的SP市场已经开始加速下滑,业务不好做,未来增长空间有限。由于前一家公司的创业股东每个人手里都有不少钱,也觉得没什么事情可以难倒他们了,就想着再干点别的事,于是他们就一起进入了在线订餐业务的二次创业。

当时城市上班族文化兴起,对快餐的需求很旺盛,也还没有多少提供在线订餐服务的网站。于是,季斌和新浪的一位副总裁,外加几个早期一起创业的人,共同筹了500万元人民币,开办了一个订餐网站,名为“便利中国”,用了一个很“高大上”的域名——Chinaeasy.com。

一开始还很顺利,拿下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几大城市的市场,每天订餐流水也能有10万元人民币左右。便利中国是比较早的互联网生活服务网站,投资者很认可,当时红杉为其估值两亿美元,要为其投资两千万美元,但季斌没有接受,而接受了新浪CEO曹国伟和腾讯创始人之一曾李青的1200万美元投资。

但做这个业务的麻烦之处在于,当时的餐馆都没有电脑,人们用第三方支付的习惯还没形成,收钱和分成这些东西,都需要现场完成,费时费力费人工。另外,餐馆当时对这件事的配合度很低,设备跟不上,服务意识也跟不上。

季斌用了3个月时间把深圳所有餐馆扫了一遍,摸清情况。由于餐馆里面缺少基本的IT设备,甚至做了一套联网设备给餐馆用来对接,花了上千万元,但实施的效果很差。餐馆的服务跟不上,人员的技能也跟不上,有时候用户投诉餐馆,往往他们代为受过,服务链条越拉越长。这个服务提供了不到两年,就难以为继了。2008年,便利中国正式关闭。

如今季斌在总结那一次的失败经历时觉得,2006年,便利中国背后的运作模式走得有些超前,当时口碑网也才刚出来,大众点评也开始做餐厅评价,与实际交易环节无关,而他们的便利中国一上来就试图直接涉及撮合交易的环节。撮合交易的团购模式,哪怕在2008年便利中国倒闭的时候,也还是爆发的前夜。这件事要是放到现在做,很可能就不一样了,当时的市场环境和人的意识都不成熟,属于因太超前而导致的失败。波澜不惊的三次创业经历

便利中国失败之后,季斌觉得自己可能文化程度低,想去学点东西,就去读EMBA,并在班上结识了一些人。当时有个名为PPG的电商项目非常火,是卖服装的,发展速度很快。季斌和几个EMBA同学研究了一下,发现这家公司的服装质量一般,价格却很贵,就觉得电商这个事情机会很大。同学中有个人是做名牌服装的,线下开店房租高,成本高,就说不如把服装放到网上卖去吧。几个人一拍即合,凑点钱做了服装电商网站。

再一次创业之前,季斌对市场情况做了研究,发现凡客的衣服大多在100元以下,而且这个市场拼搏很激烈,他们的定位应该比凡客高端些,价格定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范围。他们的定价策略基本就是200元到300元,用高毛利率弥补运营和广告支出。

这个电商网站名为“玛莎玛索”,运作的第一年,情况还不错,也拿到了红杉资本的A轮投资。当时市场很疯狂,团队也很狂热,计划在短期内全国销售额冲到10亿元人民币。钱也到账了,货仓也扩大了,人也招聘到位,但真正走上正轨后他们才发现,用户对于价格低的服装,在选择上多样化,在高价位的服装上的选择变化不大,他们希望打的市场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卖高价服装是需要品牌积累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