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千百年的百草良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15:55:44

点击下载

作者:潘小梅

出版社:河北科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应用千百年的百草良方

应用千百年的百草良方试读:

前言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传统中医、中药养生显示出其悠久的文化底蕴,在广大群众中具有广泛的认同性,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中医、中药来寻求养生保健之法。

中医是中国传统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医学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与疾病的不断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远渡重洋,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药这一宝贵的民族遗产,使中草药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编者广泛收集各方资料,精心编写了这本《应用千百年的百草良方》。

本书内容丰富,不仅精心挑选了一百多种中药,配图介绍其形态特征、性味功效、药材鉴别的方法及禁忌提示,并结合民间经验和医家心得,在每味中草药后附录方剂数则。力求深入浅出,简明实用,做到集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身,使读者易于掌握。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运用传统养生文化借鉴到日常生活中,使广大读者能够看得懂,学得会,做得易,用得灵,学会用祖国医药自我预防、自我保健、指导治疗,是一本非常有参考价值的科普读物。第一章《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本草养生食疗《本草纲目》的养生心法

中医有“药食同源”的理论,认为食物能治疗疾病,中国古代医者治病历来讲究的是“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乃不愈,然后命药”,因而这也推动了历代医家、本草学家对食物、药物的四味、五性、归经、主治、采集法、炮制法等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出现了众多重要的著述。公元1578年,明代名医李时珍终于完成了本草学、博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在后人看来,这部倾注他毕生心血的著作对当时的医学界来说,完全是件石破天惊的事情,它是集16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之大成的巨著,既是对两千余年中国医药学的总结,也开启了中医药发展新篇章的序幕。

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过程中,注入了自己的养生心法,归纳起来共八个字,即四性五味、药食同源。他认为,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存在着四性(寒、热、虚、实)及五味(辛、甘、酸、苦、咸)。这就说明,食物也具备一定的养生保健功效,只要根据自身情况,选对食物,科学食疗,食物也可发挥出药物的功效,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所以,李时珍也将许多食物收录到了本草当中。《本草纲目》中经典本草养生方1 便秘本草疗法

传说有一次,李时珍接诊了一个大便秘结的患者,经过诊治以后,李时珍判断该患者是因高热引起的便秘。当时,患者催促李时珍为他开一副泻火的药,而李时珍的做法却让患者大吃一惊,他不但没有给患者开出任何药方,且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把蜂蜜煎干,并捏成细细的长条,慢慢地塞进患者的肛门。煎干的蜂蜜进入肠道以后,很快融化了,干结的大便也被溶解了,不一会儿患者就产生了便意,热邪也随着大便排出了体外,患者的病情慢慢好转了。2 红颜不老方

为了完成《本草纲目》,李时珍到全国各地去寻访。传说,有一次,李时珍在寻访期间遇到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李时珍对此感到十分诧异,经过与老人交谈后才发现,老人是隐居在深山里的一位隐士,虽然已一百多岁,但却眼不花、耳不聋、腿不瘸,身无任何疾患。当李时珍问及老人的养生保健秘方,老者指着竹篓里的木耳和胡萝卜说:“就是常吃胡萝卜烩木耳。”李时珍顿时意识到食疗的重要性,于是将此方记录了下来。本草养生陪伴我们的生活

女性朋友经常用红糖姜汤来暖身祛寒或缓解经痛;还有高血压、高血糖的朋友会经常饮用玉米须泡的茶;皮肤上的痘痘、色斑可以用珍珠粉做面膜,焕肤消炎的功效可以说立竿见影;何首乌煎煮的药水用来洗头可以乌发养颜;红花、牛膝、杜仲等活血通络、强壮筋骨的药材在被煎煮饮用后,药渣不要扔掉,用来泡脚,可以缓解疲劳,疏通血脉,强身抗寒;长盛不衰的冰糖川贝蒸雪梨是止咳平喘、润肺生津的传统药膳;“四物汤”更为作为补血补气、滋养保健、安全美味的民间验方,很有名,已经传承了千年。

其实生活中常见的,来自本草宝库的妙方远不止这些,本书将详细为您介绍。本草养生必知的4大原则1 阴虚体质食疗宜忌

阴虚体质大多是由久病阴伤、房事不节、过食温热香燥性食物等,导致阴液亏损,人体脏腑、经脉得不到滋养,导致出现身体羸瘦、形容憔悴、口干喉燥、咽痛咽干、口渴喜冷等不适症状。此类人宜多吃些清补类食物、少吃或不吃辣刺激、温热香燥性食品。2 阳虚体质食疗宜忌

阳虚是指人体内的阳气不足,主要表现是畏寒肢冷、体温偏低、手足发凉、大便稀薄不成形,小便清长等。此类体质的人,宜吃些温热性食物,有助于温热散寒。忌吃性寒生冷之物,忌吃各种冷饮,忌吃各种生冷瓜果。3 气虚体质食疗宜忌

所谓气虚,一般是指体质素虚或久病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不适反应,如倦怠无力,语言低微,懒言少动,动则气短,呼吸少气,面色发白,头面、四肢浮肿等。此体质的人忌吃破气耗气、生冷、油腻厚味、辛辣性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4 血虚体质食疗宜忌

血虚体质常因失血过多,脾胃消化吸收能力低下,早餐营养不良,或七情过度,导致经脉得不到滋养,而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等不适症状。血虚体质的人宜多吃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及药物,忌吃生冷性食物及药物。本草中的药食禁忌

本草虽具有治病功效,但在食用特别是搭配食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禁忌。因为,服药要因时、因情况而决定药物的使用。有些中药材本身就相克,不能搭配服用,否则轻者破坏各种药物之间的疗效,重则引发其他不适症状。当然,并非药物与药物之间存在着搭配禁忌,药物与食物、食物与疾病之间也存在着这一关系。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是药三分毒”,所以不同的药物之间也不可胡乱配伍使用,我们的先人经过千百年的摸索,逐渐探索出药物与药物之间配伍的禁忌,并编成了歌诀,称为十八反歌和十九畏歌。

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具体地讲就是: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药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炙莫相依。

具体讲就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石脂。“十八反”和“十九畏”歌诀是古人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的其性味功能的相反畏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在用药上的安全,在中医界早已深入人心,直到今天也一直被大多数中医药工作者当做临床使用禁忌。药物和食物之间的禁忌

在服用中药的时候,中医大夫都会告诉你在服药期间不能吃一些食物,这是因为不同的食物会对药效的发挥有不同的影响。1 双黄连忌大蒜

双黄连是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服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就会降低药效。2 板蓝根忌冷饮

因为板蓝根性凉,服用前后如果再食用冰激凌等之类的冷饮,就会凉上加凉,肠胃难以承受便发生腹泻。同样,绿豆、香蕉、黄瓜等凉性食物都不宜与板蓝根同食。3 五味子忌牛奶

五味子是有名的止泻中药,而牛奶不仅可降低止泻药的药效,其含有的乳糖还容易加重腹泻,所以五味子不能与牛奶同食。4 茯苓忌香蕉、橘子

茯苓的主要功效是利尿,在服用茯苓期间,钾会在血液中滞留,如果食用富含钾元素的香蕉、橘子,体内钾蓄积过量,易引起心脏、血压方面的并发症。5 决明子忌西柚汁

决明子的主要作用是降血压,服药期间不能饮用西柚汁,因为西柚汁的柚皮素会影响肝脏某种酶的功能,而这种酶和降压药的代谢有关,容易造成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产生不良反应。疾病和食物之间的禁忌

●水肿患者忌食坚硬、油煎、生冷性食物。

●热性病患者忌食用辛辣、香燥、油炸食物。

●红肿热痛的外科疮疡忌食牛、羊、鱼、蟹等食物。

●头昏、失眠、性情急躁者忌食胡椒等辛辣性食物。

●伤寒、温湿忌食油腻厚味性食物。

●痰湿阻滞、消化不良、泄泻、腹痛者忌食生冷性食物。

●肝阳抽风、肝风癫痫、过敏的患者忌食发物。

●肠胃功能弱者忌食黏滑、油腻等食物。

●皮肤疾患服药期间忌食鱼虾、鹅肉。鱼虾富含蛋白质,鹅肉属于粗纤维肉,皮肤过敏的人容易对这两种食物过敏,所以忌食。养生中药食两用的食物

一提到养生食物,往往指的是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比如枸杞子、莲子、人参等。但养生食物,除了以上这些外,还有一些因我们平常太过常见而未注意的食物,如香菇、苦瓜、洋葱、黄鳝等,研究表明它们均有不同程度的养生保健作用。因此,善用药食两用的食物养生,能够使我们既可以吃到佳肴,又可以很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1 芹菜

芹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研究表明,芹菜含较多的维生素D、钙、磷等营养成分,具有降压利尿的作用;芹菜的叶、茎含有挥发性物质,可增强食欲;芹菜汁还有降血糖作用。经常吃一些芹菜,可以中和尿酸及体内的酸性物质,对预防痛风有较好的帮助。2 香菇

香菇含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而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香菇就占了七种,位居植物性食品的榜首。香菇能促进小儿骨骼、牙齿、身体等的正常生长发育,可以防治婴儿佝偻病。香菇中因含有多醣体,除可降低血压外,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在抗癌、防癌方面具有一定的功效。3 洋葱

洋葱具有较强的保健功效,洋葱外皮中的维生素P、洋葱中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的油脂挥发液体可降低血脂、降血压、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改善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减少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率。另外,洋葱是目前所知唯一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该成分能减少外周血管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4 扁豆

扁豆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夏季中暑所致的上吐下泻、食欲不振等症。5 黄瓜

黄瓜具有清热解毒、解渴、利水的作用,适用于热病、身热口渴、黄疸、水肿、热痢等病症。6 丝瓜

丝瓜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瘘、崩带、血淋、乳汁不通等病症。7 苦瓜

苦瓜可除烦止渴,其成分分蛋白质、糖、钙、磷及少量维生素等,临床研究证实,苦瓜有很好的降低血糖作用。如果与瘦肉炒食适用于阴虚化热型糖尿病,中焦虚寒伴有腹泻者不宜食用。8 韭菜

韭菜四季常青,可终年供人食用,但以春天吃最好。韭菜是娇嫩鲜美的起阳草,有“天然伟哥”之称。不但是调味佳品,而且是富含营养的佳蔬良药。春季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性温,适宜用于阳气的保养,春季常吃韭菜,还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由于韭菜不易消化,故一次不应吃得太多。一般来说,胃虚有热、下部有火、消化不良等,皆不宜多吃韭菜。9 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其根红叶绿,非常鲜嫩,尤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机体对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汆烫至软,捞出再炒。10 白菜

白菜微寒、味甘、性平,归肠、胃经。有解热除烦、通利肠胃、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之功。白菜有“百菜之王”的美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蔬菜之一,它味道鲜美又能防病疗病。《千金要方》中记载,白菜“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消渴”。现代研究证明,大白菜营养丰富,除了含有维生素C、钙、磷、铁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糖和维生素B。经常食2用大白菜,对预防老年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大有好处。白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还可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泄,改善消化功能。11 绿豆

绿豆具有清暑、健脾、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口渴、中暑及皮肤疮疖等病症。12 荷叶

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凉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夏季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腹胀便溏、不思饮食及吐血、鼻出血等病症。13 百合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肺热或肺燥干咳、涕泪过多、热病恢复期余热未消、精神恍惚、坐卧不安,以及神经衰弱、肺结核、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中药方剂知识本草方剂常用治法1 汗法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汗法主要适用于外感病初起的表证。由于证候有寒热之别,病邪有兼夹不同,体质有强弱之异,所以汗法相应的有辛温、辛凉之分,并可与清法、下法、补法、消法等治疗方法结合运用。2 吐法

吐法是运用具有涌吐作用的方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凡痰涎壅塞在咽喉、顽痰蓄积在胸膈、宿食停滞在胃脘或误食毒物尚留在胃中等,都可及时运用吐法以排除病邪。3 下法

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荡涤肠胃、排出粪便、攻积逐水,使停留于肠胃的燥屎、积热、瘀血、寒积、水饮等从下窍而出,以驱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下法主要适用于里实证。4 和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作用,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所谓和解,是指和里解表之意,适用于伤寒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病。所谓调和,即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适用于脏腑气血不和、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病症。5 清法

清法是运用具有清热作用的方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清法适用于里热证。6 温法

温法是运用具有温里祛寒作用的方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使寒邪祛、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的一种治法。温法适用于里寒证。7 消法

消法是运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方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的方法,使气、血、痰、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8 补法

补法是运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通过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使人体脏腑或气血阴阳之间的失调重归于平衡的一种治法。补法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脏腑、气血、阴阳虚弱的病症。

上述八种治法,适应了表里、寒热、虚实不同的证候。除吐法外均为临床上常用。但其运用时不能孤立对待,对于复杂的病症,往往不是单一治法所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治法的结合,才能照顾全面。因此,临证处方,必须针对病情灵活运用,以助于提高功效。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1 忌“自己诊断,胡乱吃药”

现今药品商店里的中成药很多,药名与治病的关系相当复杂。治同种病的药有多种药名,而相近、相似药名的中成药又可能治不同的病症,极易混淆,而大多数中成药对其治疗作用都不能完全讲清楚,患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症状表现各异,仅靠药名服药很难对症。所以“自己诊断,胡乱吃药”是不科学的。2 忌忽略中药处方中的药味脚注

所谓药味脚注,即是中药处方药味名称之前或之后的说明性术语,用来说明对药物炮制或需特殊煎、服的要求。它是中药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无脚注及脚注正确与否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中医的辨证用药主要是根据中药本身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性能来选择的。但有时也要借助炮制、选择不同规格的炮制品达到目的。而药味脚注正是医者提出炮制要求的书面提示,如脚注不正确,辨证用药就是一句空话,势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历代医家处方用药很注重药味脚注。3 忌以病试药

有的人因患了一些目前医疗水平还不能很快治好的病,或因患病后没有合理或规则的治疗而经久不愈,由于治病心切,一听到旁人介绍一些单方、偏方、秘方,就立即买来试服,期望“药到病除”。疾病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又变化万端的病理过程,即使医生面对疾病时,除常规检查外,有时还需要借助现代仪器设备以帮助作出较为确切的诊断。因此,患者应耐心地和医生积极配合,莫“急病乱投医”,以病试药而得不偿失。4 忌用药过量

俗话说“十分病、七分药、三分养”是很有道理的。吃药和调养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一味地依赖药物。患者用药时只有按照医生的指导,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而擅自加大剂量急于求成,只能适得其反。中药的贮存方法

中药在贮存期间,容易产生变质败坏现象,这是不同质的药物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致。因此,贮存中药必须了解影响药物质量的各种外界因素,从而作出相应处理,以保证药物的质量。通常影响药物变质的外界因素有日光、温度、空气、湿度、真菌、害虫等。

为了防止各种外界因素对药物质量的影响,药物应装入一定的容器内,存放在通风、避光、阴凉、干燥的地方,室温宜保持在25℃以下。(1)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及未经切制的药物可装入竹篓、蒲包或木箱内,以防止药物散失,灰尘污染,如贝壳、黄柏等。(2)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的药物以及炒焦、炒炭的药物应装入白铁箱或木箱内,并加盖密闭,以防受潮及鼠耗。(3)油性、黏性较大的药物,制成粉末的矿物药以及易于吸湿的药物,应装入缸内或坛内,加盖密闭,以防受潮变质及落灰和损耗,如柏子仁、炙甘草、滑石粉、盐附子等。(4)剧毒药物及少量贵重药物应装入陶缸或瓷缸内加盖密闭,以防毒药粉末混入他药和避免贵重药物损耗,如藤黄、蟾酥、番红花、牛黄等。(5)含挥发性物质的药物和贵重药物的粉末应装入玻璃瓶或瓷瓶内加盖密封,以防香气走失和受潮,如樟脑、冰片、麝香、珍珠末、琥珀末等。

此外,容易吸湿、生虫的药物宜放在装有石灰的贮存器内,或于容器内加入杀虫药,如将阿胶放在胶箱或灰缸内;贮存金钱白花蛇加入花椒,可防止动物药材虫蛀变色;泽泻与丹皮同放一处,则泽泻不易虫蛀,丹皮也不变色。每年夏季易生虫、长霉,根据各类药材的不同情况,分别予以处理,如烘、晒、硫黄熏蒸等。第二章百草名方一画一枝蒿【性味功效】

味辛苦,性微温,有毒。具有活血,祛风,止痛,解毒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痞块,痈肿。【别名及产地】

蜈蚣草、乱头发、一支蒿、飞天蜈蚣、羽衣草、千条蜈蚣、锯草,为菊科植物蓍或西南蓍草的全草。主产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有棱条,上部分枝。叶互生,长线状披针形,无柄;栉齿状羽状深裂,裂片线形,排列稀疏,锐尖头,有不等长的缺刻状齿牙,叶片半抱茎,两面披长柔毛,背面毛较密,开花时下部叶常枯萎。头状花序密集成复伞房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覆瓦状排列;周边舌状花,中心管状花,两性,白色,花药黄色,伸出花冠外面。瘦果扁平,长圆形,有翼,无冠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一枝蒿【药材性状】

干燥全草,多已折断,根头短,密生须根。全体被灰白色毛茸,茎之上部略有分枝,表面棕黄色略紫,有顺向细纹。断面中空,内表面白色。叶稍卷缩,灰绿色或棕黄色,叶缘裂片细小如蜈蚣足。花呈半球形,枯黄棕色。气微弱,味微苦。以干燥、完整、无根、无杂质者为佳。【禁忌提示】

孕妇忌服。【药方精选】方一:治疗跌打损伤

一枝蒿30克。泡酒涂擦。方二:治疗重伤,止痛消肿

一枝蒿6克,法半夏9克,生白芷9克。各药研成细末,混合成散剂,开水吞服,每服1克。方三:治疗腹中痞块

蓍叶、独蒜、穿山甲末、食盐各适量。同以好醋捣成饼,量痞大小贴之,两炷香为度,其痞化为脓血,从大便出。方四:治疗骨折肿痛

一枝蒿9克,樟脑5克,三七6克,姜黄30克,白酒500毫升。同浸泡14日,涂搽患处。方五、治疗经闭腹痛

蓍草叶9~15克。水煎服。方六:治疗风火牙痛

一枝蒿捣绒,揉擦两太阳穴;如痛不止,再取叶含塞于痛处。方七:治疗毒蛇咬伤

一枝蒿、水慈姑,共捣烂,或晒研末,调淘米水敷伤口。或一枝蒿茎叶一握,捣烂,在患肿上部向下推,直到伤处,敷于伤口周围,并可止血。此药敷后疼痛减低。方八:治疗头风、年久头风痛

一枝蒿捣绒绞汁,滴耳心。一叶萩【性味功效】

味辛、苦,性温,有毒。具有活血舒筋、健脾益肾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腰痛、四肢麻木、偏瘫、阳痿、面神经麻痹及小儿麻痹后遗症。【别名及产地】

叶底珠、小粒蒿、花扫条,为大戟科植物一叶萩的嫩枝叶及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等地。【植物形态】

灌木,高1~3米。根浅红棕色;具点状突起及横长的皮孔。树皮浅灰棕色,多不规则的纵裂。茎多分枝,当年新枝淡黄绿色,略具棱角。叶互生,椭圆形、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1.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头,基部楔形,全缘或有不整齐波状齿或细钝齿,两面无毛;叶柄短。花小,单性,雌雄异株,无花瓣。蒴果三棱状扁球形,径约5毫米,红褐色,无毛,3瓣裂。花期7~8月,果期9~10月。一叶萩【药材性状】

嫩枝条呈圆柱形,略具棱角,长约30~40厘米,粗端径约2毫米。表面暗绿黄色,有时略带红色,具纵走细微纹理。质脆,断面四周纤维状,中央白色。叶多皱缩破碎,有时尚有黄色的花朵或灰黑色的果实。气微,味微辛而苦。

根不规则分枝,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皱,疏生突起的小点或横向皮孔,质脆,断面不整齐。木质部淡黄白色。味淡稍涩。【药方精选】方一: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每日口服一叶萩碱片3次(每片含一叶萩4毫克),每次2片。方二:治疗风湿腰痛

一叶萩嫩枝50克,水煎服。方三:治疗四肢酸痛

一叶萩根25克,枸杞子20克,水煎服,每日2次。方四:治疗腰肌劳损

一叶萩根20克,九龙藤5克,大驳骨30克,水煎,冲酒适量服。方五:治疗阳痿

一叶萩根15~20克。水煎服。方六: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

硝酸一叶萩碱(0.4克/dl)穴位注射。依照麻痹神经和肌肉的分布,结合运动点局部选穴,每疗程选2~4个穴位为1组。每穴注射0.2~1ml,每次总量为0.2~0.34ml/k克体重,每日或隔日1次,15~20次为1疗程。方七:治疗小儿疳积

一叶萩15~18克,紫青藤、白马骨根、野刚子根、倒压刺根或茎各15~18克,炒黑大豆(半生半熟)14粒,红枣5粒。水煎,冲红糖,早、晚空腹各服一次。一枝黄花【性味功效】

味苦、辛,性凉。具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炎、百日咳等。【别名及产地】

野黄菊、满山黄、蛇头王,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的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茎直立,下部光滑无毛,上部门微有茸毛。叶互生,卵形至矩圆形,长1~5厘米,阔0.2~2.5厘米,下部叶具柄,有极小的锯齿,上部叶较小而狭,近于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近光滑无毛。圆锥花序,由腋生的总状花序再聚焦而成;头状花序小,直径5~8毫米,单生或2~4聚生于腋生的短花序柄上;总苞片狭而尖,具干膜质边缘,长2~5毫米,大小不等,数列呈覆瓦状排列;花托秃裸;外围的舌状花黄色,雌性,约8枚;中央筒状花,两性,花一枝黄花冠5裂,花药聚合,基部钝。瘦果近圆柱形,秃净或有柔毛。花期10月,果期11月。【药材性状】

干品与原植物形态相同,以色绿、叶完整、气清香者为佳。【药方精选】方一:预防感冒

一枝黄花15克,贯众、松叶各30克,水煎服,连服3日,间隔10日,可再服3日。方二:治疗急性咽喉肿痛

一枝黄花根15克,水煎,含服。方三:治疗毒蛇咬伤

一枝黄花根15克,研细粉,凉开水送服;另取鲜一枝黄花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及百会穴。方四:治疗跌打损伤

一枝黄花根30克,地耳草15克,浸白酒500毫升,每日服1次。孕妇忌服。方五:治疗急性乳腺炎

一枝黄花根30克,虎刺根15克,水煎服,红糖、米酒为引,并用一枝黄花根的药渣敷患处。方六:治疗小儿疳积

一枝黄花30克,炒大米10克。研末,每次服1.5~3克,开水送服,每日服1次;或与猪肝适量蒸熟食。方七:治疗小儿急性惊风

一枝黄花30克,生姜1片。共捣烂取汁。开水冲服。方八:治疗食道癌

新鲜一枝黄花全草150克,干品50克。将新鲜的一枝黄花水煎当茶饮,另取干品用50°米酒500毫升浸泡,以浸过药面为度,2天后用鸭毛蘸涂胸背部,每日10~20次。二画八角莲【性味功效】

味苦、辛,性平。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的功效。主治毒蛇咬伤、淋巴结核、无名肿毒、急性淋巴腺炎等。【别名及产地】

独角莲、旱八角、叶下花、一把伞、独角一枝花,为小蘗科植物八角莲的根茎。我国南方诸省区及河南、湖北有产。【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横卧粗壮,横生的须状根。茎中空,绿色无毛。茎生叶2片,在近茎顶外相接而生;叶片呈盾状亚圆形,5~9个浅裂,叶缘有刺状细齿。5月开暗红或紫红色花,伞形花序,生于茎顶两叶交叉处;萼片6个,花瓣6个,暗红色,雄蕊6个,花丝扁平,开张;花药与花丝等长或较长,内向;子房上位。浆果圆形。【药材性状】

根茎呈结节状,鲜时浅黄色,干后八角莲呈棕黑色;表面平坦或微凹,上有几个小的凹点,下面具环纹。须根多数,有毛,鲜时浅黄色,干后棕黄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根茎断面黄绿色,角质;根的断面黄色,中央有圆点状中柱。气微,味苦。【药方精选】方一:治疗淋巴结核

鲜八角莲15克,黄酒30毫升,加水2碗,煎服。方二:治疗无名肿毒

鲜八角莲30克,酒、水煎服;另取鲜八角莲适量捣烂敷患处。方三:治疗跌打损伤

八角莲10克,研细粉,甜酒1杯送服。方四:治疗胃痛

八角莲6克,研细粉,白糖水(或白开水)冲服。方五:治疗疔疮

鲜八角莲适量,加白酒少许捣烂敷患处,如已溃破者,去白酒加冰片少许,用冷开水捣敷患处,每日换1次。方六:治疗痰咳

八角莲10克,猪肺100克,糖适量。煲服。方七:治疗体虚自汗,痨伤咳嗽

八角莲10克,炖鸡肉250克服。方八:治疗毒蛇咬伤

八角莲15克,捣烂,冲酒服,渣敷伤处周围。方九:治疗瘰疬

八角莲30~60克,黄酒60毫升。加水适量煎服。方十:治疗带状疱疹

八角莲根适量,研末,醋调涂患处。八仙草【性味功效】

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尿血、淋浊、疖肿、肠痈、中耳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尿路感染、阑尾炎等。【别名及产地】

猪殃殃、拉拉藤、小锯藤、锯子草、小茜草、小飞扬藤、红丝线、细茜草,为茜草科植物拉拉藤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蔓状或攀缘状,长20~40厘米。茎绿色,纤弱,四方形,分枝,棱上有倒生小刺。叶6~8枚轮生,无柄,膜质,线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2~6毫米,先端具针锋尖头,上面绿色,被倒生白色刺毛,下面淡绿色,除沿中脉及边缘被毛外,余光滑无毛,侧脉不明显。疏散聚伞花序,腋生;花细小,直径约1毫米;萼截头状,长不及1毫米,有钩毛;花瓣4,淡绿白色,有时染以紫色,卵形,极短;雄蕊4,与花瓣互生;八仙草子房下位,2室,花柱2裂。果稍肉质,孪生,表面密生白色钩毛。花期4~5月。生于荒地、园圃、耕地上。【药材性状】

干品为墨绿色,棱上有倒生小刺,以色泽鲜艳为佳。【禁忌提示】

脾胃虚寒者忌服。【药方精选】方一:治妇女经闭

八仙草20克,香附9克,益母草30克,水煎,分2~3日,每日1剂,连服3~5日。方二:治跌打损伤

鲜八仙草根、马兰根各四钱。水酒各半煎服。另以鲜八仙草全草、酢浆草等份,捣烂外敷。方三:治风热感冒

八仙草60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连服3~5日。方四:治疖肿初起

鲜八仙草适量,加甜酒捣烂外敷,每日换2次。方五:治急性阑尾炎

八仙草90克,水煎服,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5日。方六:治乳癌

八仙草30克,水煎服。已溃者用鲜草适量,捣汁涂敷。方七:治牙龈出血

八仙草50克,岗梅根20克,水煎去渣,分3~5次服,每日1剂。方八:治肿瘤

鲜八仙草250克,红糖适量。绞汁,加红糖冲服,每日1剂。方九:治中耳炎

八仙草果实60克,取鲜品捣汁,用滴管吸药汁滴入耳中,每日2次。换药时先用棉签消毒抹干患处脓液污物,然后再滴药汁。方十:治五淋

八仙草10克,滑石、甘草、双果草各5克,酒少许,水煎兑酒服。八角茴香【性味功效】

味辛、甘,性温,无毒。具有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慢性气管炎、干湿脚气、解食物中毒及毒蛇咬伤。【别名及产地】

茴香、大料、怀香、八角,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辽宁、内蒙古、安徽、四川、江苏等地。【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10~14米,树皮灰色至红褐色。单叶互生,革质,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下面疏被柔毛,叶脉羽状,中脉下陷,侧脉稍凸起;叶柄粗壮。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5~3厘米;花圆球形,花被肉质;萼片3个,黄绿色;花瓣6~9个,排成2~3轮,淡粉红色或深红色,广卵圆形或长圆形;雄蕊15~19个,成2~3轮,花柱短,基部肥厚,柱头细小。八角茴香蓇葖果成星芒状排列,幼时绿色,成熟时红棕色,星状体径约2.5~3厘米,开裂。种子扁卵形,棕色有光泽。第1次花期2~3月,果期8~9月。第2次花期在第1次果期之后,第2次果期为翌年2~3月。【药材性状】

本品为聚合果,多由8个蓇葖果组成,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蓇葖果长1~2厘米,宽0.3~0.5厘米,高0.6~1厘米;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平滑,光泽;质硬而脆。【药方精选】方一:治疗胃寒痛

八角茴香、木香、丁香各6克,白豆蔻10克,共研细粉,开水送服;或水煎服。方二:治疗小儿定时腹痛

八角茴香、木香各3克,葱头3~4个,水煎服。方三:治疗膀胱疝气

八角茴香10克,吴茱萸6克,荔枝核30克,水煎服。方四:治疗头风痛

八角茴香叶,酿酒用的酒饼各适量,捣烂敷于两额部。方五:预防山蚂蟥叮咬

八角茴香油适量(或八角茴香捣烂),擦皮肤暴露部位。方六:治内伤腰痛

八角根皮适量,研炒并研为细末,每次服10克。早、晚用黄酒冲服。方七:治无名肿毒,痈疽

八角根焙干研细粉,和糯米饭捣烂敷患处。方八:治跌打损伤

八角根皮6克,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后服。方九:治小肠气坠

八角茴香、小茴香各100克,乳香少许,水煎服。了哥王【性味功效】

味苦,性寒,有毒。具有清热利尿、解毒杀虫的功效。用于肺炎、腮腺炎、水肿、疮疡肿毒、瘰疬、跌打损伤等。【别名及产地】

地锦根、九信草、石棉皮、消山药、地谷麻,为瑞香科植物了哥王的根或根皮、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出产。【植物形态】

灌木,高30~80厘米。根长圆柱形,直径0.5~3厘米,表面黄棕色,折断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色;根皮厚2~4毫米,强纤维性。茎无毛,嫩枝淡红色,无毛,茎皮纤维发达而柔韧。叶对生,单叶,有短柄或近无柄;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5~4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边缘全缘,两面均无毛。5~6月开花,花黄绿色;8~9月结果,果实椭圆形或了哥王卵圆形,无毛,成熟时红色。【药材性状】

干燥根呈圆柱形,弯曲而有分枝;表面黄棕色,有突起的支根痕和不规则的纵皱纹。皮部纤维极多,不易折断。木质硬,折断面呈破裂状。皮部易剥离,较厚,约占木部的1/2,外侧黄棕色,内部白色。木质部淡黄色,射线清楚。【禁忌提示】

本品有剧毒,用时宜慎,孕妇忌服。【药方精选】方一: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了哥王根皮5千克,煎2小时后过滤。将2次煎液合并,文火浓缩至6000毫升,加适量防腐剂及糖。每日服3次,每次20毫升,10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半个月。方二:治疗疮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鲜了哥王茎叶,捣烂外敷或挤汁外涂。方三:治疮疡,乳痈

了哥王叶适量,捣烂敷患处。方四:治肝硬化及肝腹水

了哥王根(去粗皮)10克,龙葵15克,水煎,加少许黄糖调服。方五:治疗深部脓肿

了哥王鲜根二重皮约7厘米长,青壳鸭蛋1个,顶上钻1孔,把根皮插进蛋内,煮熟,去根皮食蛋,每日1次。方六:治疗淋巴结核

了哥王根、山芝麻、葫芦茶各15克,水煎服,每日2次;另取鲜叶捣烂和糖外敷。方七:治鸡眼疼痛

成熟了哥王果实适量,捣碎,浸泡在等量(均以重量计)的95%的酒精内,15日后取浸液涂患处,每日1次,每次涂4~5分钟。涂药前先将鸡眼的局部用温水浸泡20分钟,用消毒三棱针将鸡眼挑破或刮平。方八:治脚趾缝开裂痒痛

鲜了哥王二层皮数条,扎敷患处,连用数日。九里香【性味功效】

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祛风除湿,并有麻醉镇痛的作用。主治胃痛、风湿痹痛、肿毒、疥疮、皮肤瘙痒、跌打肿痛、牙痛、虫蛇咬伤等。【别名及产地】

千里香、满山香、月橘、五里香、水万年青、七里香、过山香、千只眼,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的枝叶。多生长于我国长江以南等省区。【植物形态】

常绿灌木,高2~4.5米。根粗坚硬。树干为灰白色,当年生嫩黄色,搓烂有香气。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片,小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椭圆形,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略偏斜,叶缘全缘,两面均无毛,对光透视肉眼可见许多小油点。果卵形或近圆球形,肉质,红色,长8~12毫米,先端尖锐,有种子1~2颗。花期秋季。九里香【药材性状】

干燥茎细圆形,一般为3~6厘米的段,直径最大不超过7毫米;外表灰黄色,有细纵纹,栓皮剥落,露出肉色木质部;横切面中心颜色较淡,质坚硬。

干燥叶带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2~7厘米,宽1~3厘米,呈黄绿色,基部楔形,全缘,主脉在背面明显突出。叶柄极短。气香。【禁忌提示】

阴虚火亢者忌用。【药方精选】方一:治疗胃痛

九里香花10克,鸡肉100克,水煎,服汤食肉。方二:治疗蜈蚣咬伤

鲜九里香、鲜辣椒叶各适量,共捣烂,擦或敷伤口周围。方三:治疗湿疹

鲜九里香茎枝、叶适量,煎汤洗患处。方四:治刀伤出血

九里香、黑老虎根各等量,共研细粉敷患处。方五:治风湿骨痛,久年风痛

九里香根30克,酒、水煎服。方六:治跌打瘀积肿痛

鲜九里香、鲜地耳草、鲜栀子叶、鲜鹅不食草各等量,共捣烂,酒炒敷患处。方七:治急性尿路感染

鲜九里香7克,洗净捣烂,沸水冲服,每日服2次,每次1剂。方八:治口腔溃烂

鲜九里香15克,捣烂,煎水1碗,含漱数次。方九:治睾丸肿大

鲜九里香根30~90克,青壳鸭蛋1个。水酒炖服。人参【性味功效】

味甘、微苦,性平。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咳喘、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惊悸失眠、心力衰竭等。【别名及产地】

山参、园参、力参等,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主产于我国东北。【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主根肥壮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通常直径1~3厘米,外皮淡黄色或淡黄白色,下端常分叉,顶端有根茎,俗称芦头,根茎短,直立,野生者根茎长。茎直立,通常高30~60厘米,单生,圆柱形,无毛。叶轮生,3~5枚掌状复叶轮生于茎顶,小叶3~5片;小叶片卵圆形、倒卵圆形或椭圆形,先端尖,基部狭,边缘有细人参锯齿,齿有刺状尖,叶面散生刚毛,刚毛长约1毫米,叶背无毛。6~7月开花,花淡黄绿色,花10~50朵,花瓣5片;8月结果,果实扁肾形,长约5毫米,宽约7毫米,鲜红色。种子肾形,乳白色。【药材鉴别】

纯野山参的根部,主根粗短呈横灵体,支根八字分开,五形全美。有元芦,艼中间丰满,形似枣核。皮紧细。主根上部横纹紧密而深。须根清疏而长,质坚韧,有明显的珍珠疙瘩。表面牙白色或黄白色,断面白色。味甜微苦。【禁忌提示】

实证、热证忌服。【药方精选】方一:治疗糖尿病

人参、枸杞各3克,生地12克,天冬8克,山茱萸6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1个月。方二:治疗肺气虚

人参3克,核桃仁10克,煮汁代茶常饮。方三:补虚、抗衰老

人参30克,白酒1000毫升。人参切片,投入白酒中,密封浸泡10日后服,每次25毫升,每日2次。方四:治疗乏力、口干

人参叶15克,水煎当茶饮。方五:治疗气血两亏

人参5克,熟地黄15克,水煎服。方六:缓解身体虚弱

人参6克,大枣10枚,水煎服。方七:口干,眼睛干涩

人参叶10克,水煎当茶饮。方八:暑热烦躁

人参叶10克,水煎当茶饮。方九:治性功能障碍(肾虚阳痿、早泄等)

人参3~9克,水煎频服;或单用整根人参泡酒服。三画大枣【性味功效】

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等。还有缓和药性的功能,可药食兼用。民间常作为补血之品,适用于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肝炎、更年期综合征等。大枣所含维生素C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别名及产地】

红枣、干枣、良枣,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枝平滑无毛,具成对的针刺,直伸或钩曲,幼枝纤弱而簇生,颇似羽状复叶。成“之”字形曲折。单叶互生,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有主脉3条。花小,丛生于叶腋,黄绿色。核果卵形至长圆形,熟时深红色。【药材性状】大枣

果实略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3.5厘米,直径1.5~2.5厘米。表面暗红色,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果实一端有深凹窝,中具一短细的果柄,另一端有一小突点。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松软,如海绵状,黄棕色。果核纺锤形,坚硬,两端尖锐,表面暗红色。气微香,味甜。以色红、肉厚、饱满、核小、味甜者为佳。【禁忌提示】

凡有湿痰、积滞、齿病、虫病者,均不相宜。【药方精选】方一:治疗失眠

大枣100克,葱白50克。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600毫升,文火煎至250毫升,取汁,睡前服。方二:治疗干咳

大枣、生花生仁各50克,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再加入红糖适量,每日内频频服用。方三:治疗血压偏低

大枣5枚,生甘草5克。开水浸泡15分钟后,代茶常饮。方四: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大枣15克,花生米衣30克,水煎服,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连服1~3个疗程。方五:治关节酸痛

鲜枣树根60克(干品30克),五加皮15克,水煎服。方六:治疗斑秃

新鲜嫩枣树枝条10余枝,捆成束,将一头用火燃烧,使另一头有油汁滴下,以容器盛之备用。先用清洁温水洗头,擦干,然后用生姜反复擦秃发处,至皮肤发红,再将枣树枝汁涂擦秃发处,每日2~3次,1周左右可生长毛发,月余而显效。方七:治疗痢疾

枣树皮30克,马齿苋30克,水煎服。方八:治疗胃痉挛

大枣5枚,白芍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大蓟【性味功效】

味甘、苦,性凉。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作用。主治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也用于外伤出血、痈肿疮毒。【别名及产地】

老虎刺、将军草、牛口刺、马刺草,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全草及根。我国除东北三省、内蒙古、西藏外均产。【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5~1米。根簇生,圆锥形,肉质,表面棕褐色。茎直立,有细纵纹,基部有白色丝状毛。基生叶丛生,有柄,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羽状深裂,边缘齿状,齿端具针刺。头状花紫红色,顶生,较小蓟花为大,外面有断刺。5~6月开花,8月结果。【药材性状】

干燥全草,茎圆柱形,粗4~10毫米,表面紫褐色或褐色,有纵皱纹,密大蓟被灰白色丝状络毛;质松而脆;折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部。叶片多数脱落,残留的叶绿褐色或焦褐色,多破碎皱缩,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质脆而易脱落。头状花序存留于枝端,管状花多萎落不存,总苞枯黄色,表面微带紫黑色,白色羽毛状冠毛外露。以色灰绿、无杂质者为佳。【禁忌提示】

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药方精选】方一:治疗咯血、尿血、吐血、衄血

鲜大蓟根40克,鲜白茅根30克,猪瘦肉60~90克。加水炖烂,喝汤食肉。方二:治疗月经先期、量多色暗

大蓟根15克,鸡蛋2枚。将大蓟根晒干,研末,与鸡蛋(去壳)调匀,用植物油炒熟,再加甜酒糟适量,煮沸,月经干净时服,每日1次,连服3次。方三:治疗阑尾炎

大蓟60克,红藤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方四:治疗烧烫伤

鲜大蓟根适量,将鲜大蓟根捣烂,绞汁,煮沸后放凉,外涂伤处。或将大蓟根焙干,研细末,麻油调匀外敷。方五:治疗乳腺炎、痈疖

鲜大蓟根60克,蒲公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用鲜大蓟根捣烂,外敷患处(不可敷住乳头)。方六:治疗肌内注射所致硬结

大蓟适量,研粉,与淀粉按1∶1比例拌匀,加沸水适量调成糊状。将药糊平铺于3~4层纱布块上,待温度降到40~42℃时敷于患处,纱布外盖油纱布或塑料薄膜,以防干结。一般6~8个小时后更换新品。方七:治疗跌打损伤、疮疖肿痛

大蓟全草适量,捣烂敷患处,每日1剂。方八:治疗肺脓肿

鲜大蓟100克。水煎,早、晚饭后分服,每日1剂。大蒜【性味功效】

味辛,性温。具有行滞气、暖脾胃、解毒杀虫的功效。用于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癣、蛇虫咬伤等。【别名及产地】

胡蒜、蒜头、大蒜头,为百合科植物蒜的鳞茎。全国各省区均有出产。【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具强烈蒜臭气。鳞茎大形,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棕色于膜质鳞被。叶基生,实心,扁平,线状披针形,宽2.5厘米左右,基部呈鞘状。花茎直立,高约60厘米;佛焰苞有长喙;伞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膜质,浅绿色;花小形,花间多杂以淡红色珠芽,或完全无珠芽;花柄细,长于花;蒴果,种子黑色。花期夏季。大蒜【药材性状】

鳞茎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被;剥去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生有多数须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即见白色,肥厚多汁的鳞片。有浓烈的蒜臭,味辛辣。【禁忌提示】

阴虚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和时行病后均忌食。【药方精选】方一:治疗百日咳

大蒜60克,白糖80克。将大蒜剥皮,切碎,加冷开水300毫升,浸泡10小时,过滤取液,加入白糖。5岁以上者每次服15毫升,5岁以下者服8毫升,每日5~6次。方二:治疗银屑病

大蒜、鲜韭菜各30克,共捣烂成泥状,烘热搽患处,每日1次。方三:治疗肺结核

大蒜头(紫皮者佳)50克。将大蒜头去皮,捣烂,装入玻璃瓶内,用口吸大蒜挥发气,每日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1~2个小时。方四:治疗腹泻

大蒜30克,萝卜60克。将大蒜头剥去皮,捣烂;另将萝卜煎水去渣,趁热冲大蒜泥,分2~3次服,每日1剂,直到痊愈为止。方五:治疗鸡眼

大蒜头1个(连皮),大葱1根(去叶),共捣极烂,外敷患处,5日后揭去,局部变黑,让其自行脱落。方六:治毒虫咬伤肿痒

大蒜适量,捣烂敷患处。方七:治疗蛲虫病

大蒜头20克,去皮,捣烂,加植物油适量调匀,临睡前涂肛门周围。方八:治疗大叶性肺炎

大蒜头9克,白糖10克。将大蒜头去皮,捣烂如泥,加入白糖,沸水冲泡,每日内分3次服完,连服3~5日。大黄【性味功效】

味苦,性寒。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别名及产地】

北大黄、川军、生军、马蹄黄、锦纹,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的根及根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区有出产。【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茎直立,高2米左右,光滑无毛,中空。根生叶大,有肉质粗壮的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宽心形或近圆形,径达40厘米以上,5~7掌状深裂,裂片全缘或有齿,或浅裂,基部略呈心形。圆锥花序大形,分枝弯曲,开展,被短毛;花小,数朵成簇,互生于枝上;花梗细。瘦果三角形,有翅,顶端微凹,基部略呈心形,棕色。花期6~7月,果期7~8大黄月。【药材性状】

正品大黄的根茎横切面星点排列分布情况基本相同,即根茎近顶端部分横切面具多数星点排列成1~3环,并有部分散在,根茎中下部分横切面多数星点排成1环或渐呈散在状。非正品大黄根横切面尚未见有星点存在的。

大黄均以质坚实,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禁忌提示】

凡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药方精选】方一:治疗脑出血急性期

每日以生大黄粉9克,用沸水15~20毫升冲匀,多次灌服。不能灌服者,用生大黄30克,水煎2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次,直到解大便为止。方二:治疗胆道出血

轻症型:制大黄20~30克,每日1~2剂,水煎5分钟,凉后服。

重症型:制大黄首剂20~30克,以后每剂10~15克,每日2剂或隔6小时1剂,水煎5分钟,凉后服,1日用量不超过60克。方三:治疗胃及十二指肠出血

用生大黄粉,每次3克,每日3次,凉开水冲服,血止后可继续服2~3日。可配合西药补液、输血及抗贫血等一般治疗。方四:治疗肾衰竭

生大黄30克,加水200毫升,煎沸。做保留灌肠,每日上午、下午各1次,1个疗程为5~7日。方五:治疗肠胀气

取大黄30克,研为细末,加米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两脚心(涌泉穴),每次敷2个小时,可用2~3次。方六:治疗手癣

取大黄100克,加入米醋1000毫升,浸泡10日。用该药液浸泡患手,每次20分钟,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儿童用该药液浸泡时间为10~15分钟。方七:治疗急性化脓性桃体炎

取大黄3~12克,用沸水250毫升冲泡,待温后徐徐吞咽。每2小时泡服1次,连服2~4日,停用其他药。大血藤【性味功效】

味苦、涩,性平。具有活血通络、败毒消痈、强筋壮骨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阑尾炎等。【别名及产地】

活血藤、红藤、大活血,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植物形态】

落叶攀缘灌木,长可达10米。生于低、中山灌木丛中。茎褐色,有条纹,横断面呈菊花样花纹。3出复叶,互生,叶柄长,上面有槽;中间小叶倒卵形,两侧小叶歪斜,全缘。腋生总状花序,花多数聚生,黄色。浆果近球形,熟时蓝黑色。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8~10月。【药材性状】大血藤

大血藤呈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6~3厘米。外表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有浅的纵横纹及明显的横裂纹,节处膨大,有凹陷的枝梗痕,表皮常呈鳞片状开裂,脱落处露出淡红棕色的内皮部。导管呈细孔状,髓射线棕红色,放射状排列。气香,味淡微涩。以条匀、径粗者佳。【禁忌提示】

孕妇不宜多服。【药方精选】方一: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大血藤60克,蒲公英30克,香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方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大血藤30克,威灵仙9克,五加皮15克,杜仲4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日。方三:治疗经闭腹痛

大血藤30克,香附9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日。方四:治疗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大血藤根30克,土牛膝20克,骨碎补12克。水煎去渣,加黄酒适量,分2次服。方五:治疗血虚头昏

大血藤20克,当归15克,土人参30克,水煎分2次服。方六:治疗外伤出血

大血藤茎适量(去皮),干燥,研细末备用。用时撒伤口,包扎。方七:治疗胆道蛔虫病

大血藤30克,黄酒120毫升,加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2~4剂。方八:适于急性乳腺炎早期

大血藤60克。水煎服,每日1剂。方九: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大血藤50~100克,忍冬藤25~50克。水煎服,每日1剂。马鞭草【性味功效】

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的作用。主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癥瘕,痈肿疮毒,牙疳。【别名及产地】

顺律草、铁马鞭、白马鞭、蜻蜓草、凤颈草、狗尾巴,为马鞭草科马鞭草的全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有分枝,四棱形,棱及节上疏生硬毛,单叶对生;茎生叶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5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羽状深裂,裂片上疏生粗锯齿,两面均有硬毛。6~8月开两性花,花呈紫色或蓝色,排成穗状花序生于枝顶。【药材性状】

干燥全草或带根全草。根茎圆柱形,马鞭草长1~2厘米,表面土黄色,周围着生多数的根及须根。茎四棱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纵沟,具稀疏的毛;质硬、易折断,断面纤维状,中央有白色的髓,或已成空洞。叶片灰绿色或棕黄色,质脆,多皱缩破碎,具毛。顶端具花穗,可见黄棕色的花瓣;有时已成果穗,果实宿存于灰绿色萼片,萼片脱落后,则见灰黄色的4个小坚果。气微,味微苦。以干燥、色青绿、带花穗、无根及杂质者为佳。【禁忌提示】

孕妇慎服。【药方精选】方一:治疗跌打损伤肿痛

马鞭草30克,水煎,对白酒少量服。外用鲜茎叶适量,捣烂,加酒少许,炒热敷伤处。方二:治疗妇女经闭

马鞭草根30克,艾叶6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剂。方三: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马鞭草叶50克,晒干,研细末,每服6克,温开水送服。方四:治疗风热感冒

马鞭草50克,大青叶20克,桑叶10克,水煎服。方五:治疗牙周炎、牙髓炎

马鞭草40克,水煎服,每日1剂。方六:治疗急性胃肠炎

鲜马鞭草60克,鲜鱼腥草30克,生姜5克。洗净,捣烂,加冷开水适量拌匀,绞汁,分3~4次服。方七:治疗传染性肝炎

马鞭草500克,用水煎煮2次,合并滤液,浓缩成800毫升煎液。成人40~50毫升,小儿20~30毫升,均每日口服3次。方八:适于乳腺炎初起

马鞭草30克,生姜10克,橘叶7片。水煎去渣,加米酒少量服。方九:治疗咽喉肿痛

鲜马鞭草叶60克,鲜筋骨草30克。洗净,捣烂,绞汁,人乳少许调匀,分2~3次含咽。马齿苋【性味功效】

味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的功效。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别名及产地】

马齿草、马齿菜、长命菜、狮子草、猪母菜、蛇草,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各地均产。【植物形态】

一年生肉质草本,全株光滑无毛。茎圆柱形,平卧或斜向上,向阳面常带淡褐红色或紫色。叶互生或对生,叶柄极短,叶片肥厚肉质,倒卵形或匙形,先端钝圆,有时微缺,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暗红色。花两性,较小,黄色,丛生枝顶叶腋;总苞片4~5枚,三角状卵形;萼片2个,对生,卵形,基部与子房连合;花瓣5个,倒心形,先端微凹;雄蕊黄色;雌蕊1马齿苋个,子房半下位,1室,花柱顶端4~6裂,形成线状柱头。蒴果短圆锥形,棕色,盖裂;种子多数,黑褐色,表面具细点。花期5~9月,果期6~10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