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养育:让父母不焦虑的轻松育儿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20:56:56

点击下载

作者:晴天妈妈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玩法养育:让父母不焦虑的轻松育儿法

玩法养育:让父母不焦虑的轻松育儿法试读:

作者简介

“晴天妈妈”郭俞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证亲子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北京大学心理协会特邀团体咨询师

·CSAEI情商系统受训

·专注于儿童心理、亲子教育和家庭关系咨询

·育儿分享内容获得5000万父母喜爱

序言

我喜欢称呼俞杉的英文名字Dora,因为她真的很像那部家喻户晓的动画片《爱冒险的Dora》中的Dora,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总想干点什么,为人极幽默,总是语出惊人,但性格又难得的友善。本来可以靠颜值的她,却多才多艺得让人惊艳,会7国语言,神童级别。我常感叹,她不可限量,她却总说,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我说她有上进综合征,她却说,我是个乐观的乐观主义者!

郭俞杉,1991年出生的女性,三个孩子的妈妈,有自己的工作室,微博育儿达人,粉丝几十万,每天都有高质量的作品诞生,还在各个网络平台上答疑解惑,帮助众多妈妈获得育儿“神器”,此刻她还正在积极备战博士生考试,事多人却不乱,情商极高,我见她第一面就喜欢上她了!用她的话说,我们第一次就成功“勾搭”上了。

我们很喜欢在一起聊天,说起五个娃(她仨我俩)都会滔滔不绝。我特别赞同Dora在育儿上的很多见解,这位年轻妈妈的智慧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孩子的成长是毛毛虫到蝴蝶的变化,而不是小狗长成了大狗,真知灼见。无论从脑科学还是心理学,我们的研究都表明,孩子不是缩小了的成人,他们的一切都与成人不一样,这让我确信:第一,我们都需要成长,在成长的道路上,真的不是我们比孩子更强;第二,他们并不需要都按照我们的期望长大,否则他们就长不大。

我做临床咨询工作很多年,对象从小孩到老人,问题总是林林总总,但核心却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前12年里是怎么长大的?长成了别人期望的样子,自我就会不停地挣扎,于是自卑,懈怠,懒惰,纠结,抑郁,焦虑,生活没了趣味,生命失去了意义;若是长成了自己期望的样子,自信,快乐,坚强,有爱,生活充满情趣,生命绽放光华。Dora会跟我聊起她的成长经历,聊到她现在每天必须面对庞大之家(9口人)的各种矛盾,我真的佩服她内在强壮的心理复原力和情绪管理力。确实如此,即使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有很多的干扰因素,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我们无意识地带给孩子的,但我们的孩子始终拥有坚韧的生命动力。如果我们没有泯灭他们生存的勇气,他们就会努力活出自己。

Dora邀请我为这本书写序,我很荣幸。仔细拜读,其实书中不仅是讲玩耍的学问,更是讲教育的智慧。她把这些年来学习到的知识和养育三个孩子的经验完美地结合起来,有理论的高度,又有接地气的实践。专家说人话,这是最难的!不在天上飘着,也不在地上爬着,我觉得这才能真正帮助各位焦虑的父母。书中讲到的很多观点我都非常认可,譬如会玩即会学,要促进孩子的成长,照本宣科是无用的,看书会用才是可贵的。如何用?玩是不二法则,玩游戏,玩阅读,玩艺术,玩音乐,玩诗词,玩运动,玩旅行,玩科技,八种玩法尽显教育智慧。

我常想,我们的育儿焦虑到底源自哪里?除了外界带给我们的压力,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丧失了玩的本能,太较真,非常较真,甚至极度较真地面对孩子,这些较真来源于我们总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许多心理学的流派都认同一点,我们的负面情绪绝大多数来自我们对自己的不接纳、不认可、不赞同。举个简单的例子,陪孩子写作业,最后导致“家庭暴力”事件。不是因为孩子慢,而是因为我们不允许自己慢下来,不允许自己认真但不较真地对待这件事情。认真是我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较真是我偏不允许你这样做。结果是两败俱伤,元神耗尽。这么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告诉我,越跟孩子对着干事情越不成,换个语气,换个说法,换个表情,换种方式,结果就大不一样,其实这也是为人父母自我成长的方法。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重新玩着长大一回吧,感谢孩子赐予我们这样独一无二的体验,感谢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自我救赎,感谢俞杉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帮助,愿我们成为孩子真正的玩伴!罗静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两个孩子的妈妈2018年5月

自序

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体验,就是成为三个孩子的妈妈。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好奇,如今一个孩子就已经让妈妈们崩溃,三个孩子,还在写这本书和大家唠叨,这个人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啊?生三个孩子究竟是怎样的体验?

我并不是天生的“孩子迷”,准确地说,我的人生计划里本没有孩子,因为我觉得自己也是个孩子。天性好“玩”,我的生活曾经都是诗与远方……然而,英年早孕,我在经过内心惊喜、挣扎、紧张、恐惧以后,决定接受“妈妈”这个新角色。我一开始心里还在偷着乐,我是情感咨询师,我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我肯定是一个超级棒的妈妈!然而这一决定不要紧,三个宝宝接踵而至,每天没完没了的屎尿屁,和停不下来的哭闹争抢。我何止是崩溃,简直是一边哄娃一边自己在心里流眼泪:“世界上怎么会有孩子这种可怕的生物?”

这种一地鸡毛的无力感还不是最让人绝望的,最崩溃的是我发现孩子真的是不带说明书的小魔王,喜怒无常,软硬不吃……学了那么多育儿理论,看了那么多专业书籍,我还是会被孩子的成长困惑,被情绪问题折腾得精疲力竭。给别人讲课头头是道,到了自家孩子身上总是毫无办法。

有一次因为抢一个布偶,大女儿一把就将小弟弟从沙发上推下来,险些磕破脑袋。我一边冲着女儿大吼,一边开始哭泣,为自己的纠结、无力、崩溃而痛苦。

职业面前我是无所不能的,但在孩子面前我是无能的。

我开始重新思考亲子沟通的方法,也开始重新思考养育的意义。父母究竟期待养育什么样的孩子?我们究竟期待什么样的养育方式?是不是我没有读懂孩子的成长方式,忘记了孩子学习和认识这个世界,都是从“玩”开始的?

我们大人最擅长的就是把事情都变得无趣、无聊、无爱,我们做一切事情都喜欢问“有什么用啊?”“可以当钱花吗?”可是这一切对于孩子而言却完全不同。玩耍是孩子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第一种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陪孩子玩对我们来说真的很累,疲惫了一天的父母们都希望能够找个柔软的沙发把自己窝进去发呆,而不是和孩子一起满地打滚或是讲幼稚的睡前故事。

或许就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呆板的教条的甚至枯燥的“成人语言”去看世界了。看到下雨天,我们更关心的是出行不方便怎么办?而孩子可能更关心“我可不可以去踩水?”“楼下会不会捡得到蜗牛?”“我想出去淋雨!”……我们已经丧失了“玩”的能力,丢掉了生命最初“玩”的方式,与世界与生活与自然远远地脱离开来。在成年人编造的信息时代和工业世界里,我们就像那一颗颗无趣的螺丝钉,没有闲暇更没有精力去关注一切好玩的有趣的事情。

所以,到处都可以看到父母们抱着手机,孩子在旁边看着动画片,貌似“和谐”的沉寂背后,是生硬的情感和疏离的亲子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对游戏上瘾,孩子可以对电子产品上瘾,那么也可以用好玩的方式对一切积极美好的事物上瘾。在这个有趣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重新拾起和孩子之间的连接,修复我们的亲子关系,与孩子一起收获笑声和欢乐,并且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玩法养育,就是父母育儿路上最有用的工具,把一切成长路上的困难、情绪、问题,都变成游乐场和游戏机,让孩子幸福快乐地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我会在这本书里面陪伴大家一起成长,还会介绍特别好用的“百宝箱”——通过各种各样的玩法解锁孩子核心能力和各种成长秘籍,为孩子的成长助力。通过真实的分享,让每一位和我一样曾经焦虑、困惑的父母不仅学到科学有趣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还可掌握实用有效的亲子互动玩法。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更是孩子的最佳教练!“晴天妈妈”郭俞杉2018年5月Part 1玩是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1.1玩是孩子最重要的工作

·教育是扔掉教科书以后剩下的东西

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时代。

我们想获得任何信息、资料、知识都可以用很便捷的方式迅速获得,而不再依赖于记忆。经常有家长问我,要不要让孩子上课外班,要不要买学区房,要不要辞职陪读等,我这样回复:教育就是扔掉教科书以后剩下的东西。

人工智能汹涌而来,机器越来越像人,而人越来越像机器。孩子的聪明可以被训练,智慧却不能被量化。很多父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强调回报,学这个可以考级吗?可以加分吗?学到某种程度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太关注如KPI一般的现实回报,希望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可是,技能背后的体验、感悟、知觉,才是让生命如此生动、鲜活、真实的根本所在。

一个个满分,一项项技能,一张张证书,

我们要的是一个完美的机器,还是生动的灵魂?

一个抚摸过树叶、触碰过泥土、亲吻过花蕊的孩子,才懂得什么是美。

一个追逐过虫子、闻嗅过草香、倾听过鸟鸣、仰望过星空的孩子,才知道什么是爱。

有过真实的欢笑、哭泣、喜悦、悲伤、恐惧,见识过大千世界的不同,触碰过世界万千可能性的孩子,才能拥有丰满、包容、独立、幸福的人生。

教育就是扔掉教科书以后剩下的东西。

·玩是孩子最重要的工作

对于成年人,工作就是工作。对于孩子,玩就是工作。

世界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真实的游乐场。就像我们小时候曾经痴迷过的角色扮演、过家家游戏一样,重点不是我们玩了什么玩具,而是我们喜欢玩。即便没有具体且丰富的玩具,鹅卵石、树叶、废纸、空瓶……也可以让孩子收获欢乐。甚至,当一切道具都没有的时候,孩子也会创造想象的朋友,或者把父母当作他们的玩具。生活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干瘪的、一成不变的、焦虑的、枯燥的,对于孩子来说只要睁开眼睛,一切都是好玩的。我们不需要刻意地、过早地让孩子通过技能的驯化成为成年人,而是让孩子更好地去玩,更真实地拥抱这个对他而言充满乐趣的世界。自然界的万千不同,可以让孩子学会接纳与包容;生气后的游戏时光,可以让孩子学会平复情绪;互动时的肢体接触,可以弥补孩子被拒绝的挫败感;追打嬉戏中的运动,能够刺激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故事中的情节,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真善美;艺术中的美好,可以打开孩子情绪的大门;混乱中的感官体验,让孩子进入“心流”专注。……

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只能在成长中找到解决办法。很多父母期盼着孩子长大后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认为很多成长的话题可以在孩子到达某个年龄时顺利完结。孩子不听话,上了幼儿园就懂规则了;孩子乱丢东西,读了小学就应该有好的生活习惯了;孩子不能和别人愉快相处,上了大学就会与人交往了;孩子不能早恋,走进社会就可以与异性建立婚恋关系了;……

长大了,真的就什么都好了吗?年龄的增长就可以换来问题的迎刃而解吗?18岁是法律和社会意义上的成年,但真的是“在17岁的最后一个夜晚安然睡着,醒来后迎接成年后的第一缕阳光……”之后,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完全独立、成熟、有担当的成人了吗?当然不会。

孩子的成长没有坐火箭,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孩子是在每天的发育、玩耍中慢慢成长为一个成年人。而父母如何陪伴他,引导他玩耍,带领他看世界,帮助他更好地适应社会,理解自己与他人,就是刻在孩子生命树年轮里的珍贵礼物。

我们不需要刻意地、过早地让孩子通过技能的驯化成为成年人,而是让孩子更好地去玩,更真实地拥抱这个对他而言充满乐趣的世界。1.2玩,可不是瞎玩

每个家长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我曾在很多场合问过很多父母,没有一位家长告诉我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工作,是做家务。大家喜欢做的事情要么是去旅行,要么是看电视剧,都是和休闲相关的。没人喜欢辛苦和无聊,追求快乐就是我们的本能。生物都是趋利避害的,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最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对孩子来讲也是一样,在玩的过程中寻找到乐趣,收获开心的体验。

·玩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

很多人认为儿童的玩耍是无意义的,只是成长过程中对时间的消耗。其实不然,玩就是学,学就是玩。孩子整个成长发育的过程,都是通过玩来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的。玩耍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以下五个方面:三个孩子在盐疗馆玩矿物盐。

① 身体的发展。随着孩子生理上的发育,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手眼平衡及肢体协调能力也逐渐发展。

② 认知的发展。随着孩子大脑的发育和活动空间的扩大,尝试认识、了解这个世界,多方位感受世界。

③ 语言的发展。孩子通过与抚养人的交流互动,慢慢了解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学会一些新词汇,构建句子,逐渐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与需求。并且将语言的表达与非语言形式的表达慢慢联系在一起。

④ 社会性的发展。孩子通过亲密社交、外部社交,逐渐体验社会期望和社会角色,完成自己的性别认同、角色构建。

⑤ 情绪的发展。我们逐步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提升社会情绪智能,了解培养社交规则等,也是在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表达并处理这些情绪。

这五个方面是衡量孩子成长过程中健康与否的一个参考值。所以我们在跟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去考虑到玩耍本身是否符合孩子现阶段身体的发展能力,认知的发展能力,语言的发展能力,社会性的发展能力以及情绪发展的能力,也可以思考在跟孩子的互动中是否在这几方面对孩子进行了相应的引导。比如期待6个月龄的小宝宝能参与到大孩子们的踢球游戏中,显然有些太强人所难,即便家里有多个子女,这样同步的统一和期待都是不恰当的。

亲子陪伴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尊重并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玩耍。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大玩家”

说到玩,对于孩子来说是天赋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刻意练习的技巧。我们会发现孩子经常用这四种方式进行玩耍和游戏。

1.想象游戏:就是我们都熟悉的角色扮演过程,包括过家家,变魔术,捉迷藏,无中生有等。孩子的空间意识发展以后,这些不停切换距离的游戏是反复玩都不会腻的。

2.建构游戏:比如说拼图,搭积木,堆沙盘,做空间上的堆叠,都属于建构方面的游戏。

3.创造游戏:涉及到孩子的创造力,包括涂鸦,画画,做手工DIY,玩沙子泥土,随着音乐自由摆动,哼小曲,舞蹈,甚至表演,这些都是属于孩子创造性发挥的玩耍类型。

4.体育游戏: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随着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而去适应相应阶段的游戏,包括滑滑梯,玩摇铃,荡秋千,跳绳,骑小车,球类运动,还有丰富的户外活动。

这几种游戏形式经常相互穿插,一起伴随着孩子的整个成长发育过程。或许某些游戏形式或者某种游戏类型在一定时期内会成为孩子玩耍的主旋律,但是并不代表孩子的玩耍方式是单一的。玩耍的具体内容也会随着孩子的身体发育、认知、语言、社会性及情绪等多项能力的发展而更加丰富和深刻。

·玩耍,就像爬楼梯

父母都希望能够在孩子相应的发展阶段给予适当的刺激和积极的引导。就像打游戏通关一样,随着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适合孩子的玩耍方式也呈纵深向发展,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

第一个台阶:练习性阶段(0~2岁)。

主要表现为动作的重复再现,推倒重来。很多小宝宝特别喜欢扔玩具、推积木、搞破坏,除了获得关注、寻求与大人的互动以外,就是在通过一遍遍的扔掉捡起去探索和了解:为什么球会掉?为什么有的玩具可以扔得很远?为什么皮球掉到地上会弹起来,而碗掉到地上就碎了?成年人世界里的客观规律和物理常识,对于孩子来讲都是要通过玩耍中的重复体验去了解和发现的。牛顿不也是因为被苹果砸到头,才发现万有引力的吗?所以,成人看起来是孩子停留在无聊的重复游戏中,很可能真相是孩子的小脑袋正在飞速思考并理解着世界。与其制止和约束孩子的玩耍,不如提供安全的环境和玩具,陪孩子玩个够。

第二个台阶:象征性阶段(3~6岁)。

主要表现为模仿游戏,角色扮演。进入幼儿期、学前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了新阶段,与各项能力飞速发展同步的是有了更多模仿和互动的需求,学习做大人。孩子对于社会规则的理解、对生活常识的学习都来自于模仿,去复制并演绎成人的言语行为和社会表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适合借助动画片或者绘本中的情节来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用角色扮演、假装游戏的方式来给孩子进行二次演绎。比如我女儿很喜欢的一本书叫《爸爸妈妈不在家》,这本书中的小女孩就在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的时候接待了家里的客人。某天放学之后回到家,家里只有女儿和我,我对她说:“小千,妈妈来当阿姨,你来当小主人,阿姨来你们家做客啦!”话音刚落,女儿就像模像样地拿出了水果玩具和纸杯,然后对我说:“阿姨好,阿姨请坐,阿姨请喝茶,阿姨我们来玩玩具吧。”她把我想象成阿姨,把自己想象成书本里的小女孩。我还会回应她:“谢谢有礼貌的小宝贝,可惜阿姨的水有点烫,方便帮我晾凉吗?”女儿还像模像样地说:“阿姨抱歉,我给你换一杯温水。”就这样一个游戏,小朋友就知道了太热的水不方便招待客人。比唠叨更管用的是游戏,不需要家长再去说教社交礼仪和接人待物之道,玩耍中便引导了孩子的社会行为。

第三个台阶:规则性游戏(7岁以上)。

主要表现为有逻辑性的复杂游戏。孩子会对很多复杂的游戏,包括策略、竞技类的玩耍和互动类型更为偏爱。如果跟孩子玩推理、逻辑、悬疑的游戏,会发现孩子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社会情绪技能发展更加成熟。进入青春期以后,玩耍类型转向竞技和社会交往等能够提升自我价值感的形式。1.3从毛毛虫到蝴蝶,破解0~6岁孩子的成长密码

小孩子看起来懵懂无知、天真可爱,但是他们似乎具有神奇的力量,学习的速度让成年人望尘莫及,创造力惊人,不知道他们何时又突然解锁了新技能。喜怒哀乐、一颦一笑看起来毫无章法,却似乎暗藏玄机,很多人甚至开玩笑,养孩子不仅要会养育,更要会“算命”,因为不知道孩子下一秒又会上演什么样的戏码。

·孩子不是缩小版的大人

相较于其他生物,漫长的学习期使人类变成了最高级的学习者。知名心理学家高普尼克就曾惊叹,对于所有人类而言,孩子是真理、爱和人生意义的最大来源。相信每一个父母都经常惊叹生命的奇迹。

刚出生的孩子像一张白纸,却又不只是一张白纸。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指出,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懂,孩子本来就具有科学的探索世界、自己找到答案的能力。而父母需要做的,只是在他们探索的不同阶段,提供适宜他们玩耍和观察的刺激。把适合的“玩耍”有效地呈现给这些“最佳学习者”。

孩子并不是缩小版的大人,并不是一个纯粹由时间积累自然过渡的进化结果,大人和孩子更像是两种不同形态的人类。看似是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其实更像是“毛毛虫”和“花蝴蝶”的演变关系。他们的思维、大脑和知觉形式虽然都很复杂有力,但却完全不同,服务于不同的进化机能。孩子的发育过程就像蛹化成蝴蝶一般,并不只是简单的成长。所以,孩子处在漫长的毛毛虫阶段时,离不开成人的照料,离不开长期的学习和想象,更离不开对成年世界的模仿和思考。

·“小人国” vs“大人国”,读懂孩子的五个成长规律

像物理定律和数学法则一样,集魔鬼和天使于一体的孩子也有规律可循。很多心理学家、脑科学学者都用各种科学研究证明了孩子的成长规律。

第一条定律:孩子眼里的“大人国”是非常奇怪的

试想一下,每一个孩子从出生、爬行、站立再到满地奔跑,开始时的行动无法自理,吃喝需要被照料,甚至视力和行动能力都非常有限,逐渐过渡到成为一个“小大人”……从一个人的“小人国”踏入了成年人的“大人国”,不停地成长、探索、学习、模仿、驯化,慢慢向“大人国”的规则靠近。就像是一条毛毛虫踏入了蝴蝶谷,有惊吓、有好奇、有惊悚,充满了荒野求生的意味。

有一个故事很贴切,小朋友和妈妈去逛超市,孩子一直在哭泣,妈妈蹲下来试图用零食哄逗孩子的时候刚好抬头,蓦地发现,从蹲下身的高度看过去,满眼都是大人密密麻麻的膝盖、裤脚,根本看不到陈列架里面五颜六色的商品。对于大人来说很有趣的地方,在孩子的视觉中却一点儿都不美好。

蹲下来陪孩子看世界,其实就是用“小人国”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看“大人国”。

3年前,第一次带10个月大的女儿去沙滩,我被远方的灯塔吸引,蓝天碧海青塔,伴着海风,是极有诗意的画面。我一直用手指指着远处,屡次试图让孩子的眼光和我一道欣赏美景。可是孩子不为所动,一直低头摆弄在岸边捡到的鹅卵石。我想不明白的是,大老远跑来看海,为什么孩子居然只喜欢这种随处可见的破石子?!但是,看着孩子入迷的样子,想想她才10个月,哪看得到那么远的风景,如果一颗石子能给孩子带来愉悦,我为什么不能允许她在“小人国”里面多停留一会儿,她不是迟早要来到“大人国”吗?

第二条定律:孩子的大脑是一台超速运转的复杂机器

有一个比喻很形象,宝宝的大脑就像一个嗡嗡作响的蜂窝,里面有两百亿个蜂巢,大脑联结程度是成人的1.5倍,比成人有更多的神经通路。感受一下,假如我们成年人看到的电影、听到的声音、接触的世界都是1.5倍速的,整个大脑就会像鼓风机一样轰轰运转。

人类大脑分为左半脑和右半脑。它们紧密地分工协作,不可分割但是各司其职。在此特别说明,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证明了“右脑开发”是个伪命题,左右脑无法离开彼此单独工作,现实中,我们也无法脱离任何一个半脑解决问题。

左半脑是“老唐僧”,做事有板有眼。它喜欢抓细节,比如:遣词造句、运算思考、它能帮助人类集中注意力,进行逻辑推理,保持稳定的情绪。

右半脑是“孙猴子”,能帮助人类迅速做出决策,识别熟悉的面孔,还负责音乐艺术和运动。同时,它很难集中精力,冲动任性,也很情绪化。

父母不必成为脑神经专家,但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有助于理解非常重要的一点:当孩子烦躁的时候,要想哄他们安静下来,最关键的是要通过语调、手势和肢体语言,直接和他们的右半脑交流。就像我们在这本书里介绍给大家的超多玩法一样,用有趣、夸张、欢乐的方式,和右半脑的“孙猴子”一起大闹天宫,能有效地让孩子的情绪缓和下来。

好消息是孩子大脑的进化成果是非常可喜的。待宝宝即将度过学步期,你会发现,宝宝的左半脑发育日臻完善,逐渐控制整个大脑的活动。他们更加善于言辞,能够集中注意力,不会一旦遭遇挫折就大发脾气。4岁以上的孩子情绪更加稳定、有耐心、好沟通,更像一个懂事的“小大人”。

别害怕孩子冲动、情绪化、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表现。孩子不是大人,当然不可能一直稳定和理智。所谓的理智、去情绪化是不人性的,更是不符合孩子发展特点的。

第三条定律:孩子永远是孩子,天生就是个淘气鬼

如果世界上真有“不听话冠军”,我想每个父母都会投给自己家的孩子。你说东,他往西,调皮起来真是让人头疼。很多孩子干起一件事,就很难停下来。他们似乎很难把注意力从一项活动转移到另一项活动上来。就像一台没有“停止”键的“淘气机”。你经常会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发现这种现象:我要扔这个球——一万次!我要推倒这个积木——一万次!

听话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听话,别人家的;

淘气的孩子是各种各样的淘气,时刻在线。

1.孩子永远三心二意。超级丰富的神经通路决定了他们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准备着分心。就像掰玉米的猴子,目标感非常弱,脑袋里想的除了玩还是玩。

2.孩子看上去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屁股上像长了针,大多数时间都不能老老实实呆一会儿。

3.孩子都很固执。比如孩子说话一定要用固定的搭配和结尾,鞋子必须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睡觉前必须先亲吻洋娃娃再亲吻奶瓶,下楼一定要走某一侧的楼梯。有时候明明门已经关上了,因为不是孩子亲自关的,他就哭闹着一定要重新开启后再亲自关闭……有人称之为秩序敏感期,有人整理出了上百个“关键期”来解释孩子对于某项事务的偏执。然而我不太倾向于用各种各样具体的名目来给孩子的“小任性”贴标签。其实孩子和成人一样,越是情绪化,对稳定和秩序的要求就越高。给孩子一个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更有“掌控感”,在这个层面上来讲,相对安全的养育环境是意义重大的。

4.孩子天生喜欢打破规矩。父母负责定规矩,孩子的天性就是破坏规矩。越是你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他越容易重复做。摸摸这儿、碰碰那儿,即使长大一些了,也依旧对于父母禁止的说脏话、不能乱涂乱画、不能打人的规定置若罔闻,甚至还有你越说他越起劲儿的意味。似乎孩子和父母就像一对冤家,一个前面忙着犯规,一个后面追着惩罚。其实,探索和破坏就是孩子成长的方式,那些最好玩的游戏情节,多少都有一些离经叛道。比如踩泥坑、枕头大战、过家家,都含着一些违反常规的因素。孩子就是在不断地尝试、破坏、挑战边界、抗拒规则的过程中慢慢探索并了解了这个世界。

第四条定律: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会尊重孩子的特质能让你节省一半以上的精力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外貌、性格、喜好、特长、脾性,每个孩子都各有不同。即便是同卵双胞胎,比如我家的小万小亿,还是有不相同的特点。一些针对同卵双生子的多年追踪研究也越来越认证了这一点——孩子,都是不同的。很多人会把这些让人觉得扑朔迷离、捉摸不透的“性情”与孩子性别、出生顺序、基因特点、抚养环境等联系在一起。比如血型说、体型说、星座说等,但是目前较为公认的还是气质类型说。

气质类型,关乎父母的教养方式

气质是人格的先天基础。早在2500多年以前,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根据自己的观察将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

胆汁质:社交家。胆汁质的宝宝特别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典型的人物代表如猪八戒、李逵、鲁智深、张飞等。

多血质:梦想家。多血质的宝宝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化等。典型的人物代表如孙悟空、王熙凤、曹操、赵云、薛宝钗等。

黏液质:实干家。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态度持重,不卑不亢,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也有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典型人物代表如沙和尚、林冲、诸葛亮等。

抑郁质:思想家。抑郁质的孩子很容易显得孤僻、不合群,但是他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腼腆、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典型的人物代表如唐僧、林黛玉等。

孩子气质类型不同,会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孩子还可能同时具备多种气质类型。而且,孩子的性格也具有延展性,并不是气质一说定终身。父母可以将孩子的气质类型作为参考,并相应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接纳孩子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尽量尊重孩子的特点和成长节奏。外向或者内向只是特点,而不是缺陷。

在传统价值观中,我们都希望孩子活泼开朗亲近社会,对一些内向的孩子恨不得逼着他上台表演赶快成为“优秀的孩子”。其实内向孩子的大脑抑制了部分活跃行为的同时,也唤起了更多的观察力、思考力、专注力、创造力。孩子的气质并没有缺点,只是特点。

第五条定律:过度教育,不如放弃“教育”

看完前四条,或许很多人都会同我有一样的感受,我们以为孩子是我们的孩子,可是我们居然对孩子了解得如此之少。我们因为生了孩子成为生理上的父母,因为想给孩子更好的养育而成为真正的父母。

有时我们太迫切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用权威、道理、惩罚来与孩子沟通……但似乎我们说得越多,效果往往越令人担忧。那些被棍棒和说教堆砌的童年里,有太多的创伤和压抑。父母的本心和孩子的个性更需要精妙的平衡。

没有完美的孩子,没有完美的性格,但是有适合孩子的教养方式。放弃过度的权威、比较、控制、约束、教条,跟着孩子的特点和节奏,和孩子一起成长。

牵着“毛毛虫”去散步,允许“小人国”的小人用自己的方式——“玩”,来慢慢学习、探索、长大,父母用“大人国”的爱与陪伴,给孩子相应的支持,静待破茧成蝶的那天。对孩子而言,刻意教育常常失败,有笑声有玩耍才是最美好的童年。1.4突破局限:丢掉育儿书,跟着孩子玩

我们的教育大多是结果导向的。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真正接纳孩子本身就是最会玩的学习者。过多的理论和教条充斥着父母的生活,总有很多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如何陪伴孩子、怎样教育孩子,流派本身就难以避免偏见。何况,我们忘了一件事情——科学总要给灵性让步。给孩子贴标签往往是高效的,我们可以更轻松地将孩子划入某个队列,来逃避额外的养育责任。但是也没有考虑到“生而不同”的个体差异,以及流动着的亲子关系带来的成长效益。

在有限的科学面前,孩子无限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好奇心,才是成长的原动力。孩子并不是因为学习了理论才懂得玩耍,而是因为玩耍才得以了解这个世界。

当然,为人父母的成长从来不能丢弃,科学系统的认知体系,能帮我们在与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更加从容。但是适当的时候,丢掉那些生硬的理论,记得孩子的本性,在陪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来打开这个奇妙的世界。积木不一定只能搭高,也可以推倒;看绘本不一定要逐页通读,也可以一幅插图看上百次;面粉不只可以做美食,也可以变成天然的手工材料……除了少数需要介绍规则和安全事项的情况外,大多数时候,我们只需要陪着他们,让孩子静静享受自己的游戏时光。

·每一次玩耍,都是孩子在“系统升级”

在教育领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思维金字塔”就是对思维的6种级别建立的高效体系,用来评估学生的思维复杂程度及认知水平。

思维金字塔:一个倒立的进阶思维体系第一层:Creating 创造第二层:Evaluating 评估第三层:Analyzing 分析第四层:Applying 应用第五层:Understanding 领会第六层:Remembering 识记

大多数成年人从基础的识记,逐渐过渡并逐级进阶最终达到创造。而孩子不同的是,他们的各个思维层级更像是同步交错发生的,进而实现螺旋式上升。因为学习、探索、创造性破坏,本身就贯穿孩子的成长全过程。

当孩子的思维水平在思维金字塔中不断提升的时候,他们的思维越来越复杂,而随着经验的积累,孩子的学习潜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虽然布鲁姆最初并不是针对儿童或者玩耍而提出的这一思维体系,但有趣的是,即使孩子们只是在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他们的思维水平也至少已经达到这座金字塔的半山腰了。因为在这个简单游戏中,我们需要把对一件事物的理解应用到另一件事物上。比如把空杯子联想成盛满了果汁,把玩具理解为电话。有学者认为,在本质上,所有的角色扮演游戏或者大多数的儿童自发性的玩耍,都直接处于金字塔的最高级别——创造,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

·玩耍的意义,首先是玩耍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玩耍的很多益处,但是父母必须记得的是——玩耍对于孩子自己而言的意义,只是玩耍。

孩子并不是因为有价值,或者可以提升自己的智商和情商而开始玩耍,根本上还是因为玩耍足够有趣,孩子在其中感受到了无穷的欢乐。正因为在感官、情感、社交上获得了巨大满足,孩子才热爱玩耍。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玩耍是孩子的本能。

·混乱的玩耍,本身充满价值

孩子天生喜欢混乱。对于父母而言,听到一片噪声、看到一地玩具、被弄得到处都是的颜料……简直是灾难。可孩子们非常享受这样的“破坏时间”,我喜欢称之为“淘气时间”。

孩子们很喜欢一本有趣的书《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听名字就知道是怎么狂躁失控的一天,小主角在度过了这样大吼大叫的一天之后,接下来的日子都非常积极地与妈妈合作。这个故事,像极了混乱中的小朋友,放完电,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正常。

孩子扎堆聚集的地方,一定免不了有这样的尖叫时刻,一个孩子开启了高分贝,别的孩子立刻积极响应。成年人越是试图制止他们,孩子们的喊叫声越激烈。与其徒劳地费力抗争,我们不如给孩子一个可以放纵的“淘气时间”。只要不破坏财物、不涉及危险、不打扰别人,小混乱和小噪声都是有益无害的。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别忘了提醒他们——淘气时间结束的时候,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拾战场哦!

儿童发展专家喜欢把这类混乱游戏叫作“感官游戏”。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孩子的感官体验本来就比成人丰富敏感,当他们的感官都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更好。与看卡片上的小猫相比,真的看到并抚摸一只小猫显然会让孩子记忆更加深刻。感官游戏中,玩面粉、捏泥巴、踩踏水坑、把瓶子里的水倒在形状不同的杯子里……对“混乱玩具”本身的质地、形状、材质、体积、空间的感受就是最好的课堂教学。

当然也有不那么混乱的“淘气时间”,比如手影游戏、声音游戏,每一种玩具都可以延展为混乱和不混乱的玩法。重点是,在这些看似不可理喻的“淘气时间”里,孩子的感官体验、情绪管理、社会交往都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玩耍和捣蛋是完全不同的

很多父母会担心,随着孩子的性子玩,那怎么判断哪些属于玩耍,哪些属于捣蛋?孩子玩耍的时候,是高度专注的,是充满乐趣的。即使游戏本身充满了混乱和不可控,但孩子的神情是很容易被识别和捕捉的。正如“积极心理学”著名的“心流”体验一样,专注、喜爱、擅长、创造、愉悦,这个过程在孩子的游戏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凸显,开始“忘我地玩耍”,并为以后的学习和职业体验提供宝贵的经验。

需要强调的是,作为父母需要划定我们自己认为舒适的原则。比如我就很介意孩子在墙上和家具上留下涂鸦作品,洁白的墙壁让我心情愉悦,所以我选择提供给孩子一面3米宽的涂鸦墙和一堆纸张。提出亲子之间彼此可以接受的底线,共同商定游戏规则,在玩耍中再次完善和践行这些规则,也可以让玩耍时间质量更高,父母和孩子都能获得真正的满足。

玩耍更像是孩子的喜好和父母的边界之间的交集。我们努力拓宽自己的边界,但是总免不了有一些介意的部分——没问题,养孩子不是坐牢,不该绑架,不需要改头换面,父母要尊重自己。适当参与孩子的“淘气时间”,和孩子一起搞搞破坏,像本书之后提到的那些具体的玩耍方法一样,在笑声中与孩子获得连接。

也不用担心孩子会一直沉溺在“淘气时间”里,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发现,随着孩子步入4~7岁,逻辑能力的发展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物质守恒,并且不再以混乱为乐。

孩子与大人的差异,决定了生活方式的不同——我们工作,孩子玩耍。如果我们可以在工作的时候偶尔开小差,那么孩子在游戏中不按规则玩耍,也是非常自然不过的事情。

跟着孩子的节奏,必要的时候助推,更多的时候跟随。父母的本能和孩子的心会告诉你——这么玩就对了!Part 2八大“玩法”助力孩子成长2.1玩游戏,笑声中隐藏着治愈的力量

某天我和女儿下楼玩耍,在小区门口的小摊位看到这样一幕:小男孩正趴在小桌子上写作业,一边写一边哭,而旁边看起来像妈妈的中年女性气汹汹地一手叉腰一手举着扫把,时不时敲打着桌子,怒吼:“你写啊,快写啊!不写我打死你!”……小男孩一边抽泣一边握着笔,并没有办法安静下来投入作业,反而停了下来,此时妈妈更加怒吼着打孩子,一时间母子俩你追我逃围着桌子开始一番追逐,最终妈妈还是追上了孩子,拖着孩子回到了摊位后面的房间里……女儿看到此景紧紧抱着我的大腿,问我:“阿姨为什么生气啊?为什么要打小哥哥啊?”我只能说:“阿姨关心小哥哥的学习,希望他完成作业,但是小哥哥没有配合,所以阿姨生气了……”然而一边说,一边叹息,亲子关系的对立与合作,真是一个让人忧心的话题。

撇开打骂是否构成家庭暴力,或者给孩子留下何种程度的心理阴影,只说这种相互拉锯战的沟通方式也是非常低效的。

·哪里有控制,哪里就有反抗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写作业、上兴趣班、上幼儿园、穿衣服等各种事情都会层层阻抗,孩子总是不愿意配合家长完成任务,用顽强的行动来抗拒合作。拖延、磨蹭、装傻、偷懒、耍赖、发脾气……如果家长有100件需要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事情,那么孩子也有100种与我们对峙的策略。

女儿小千2岁多的时候因为睡觉问题和我们开启了拉锯战。每次说好几点睡觉,定好了闹钟,做完了游戏,讲完了故事,依旧有各种各样的“附加要求”:

妈妈,我想喝水。

妈妈,我要尿尿。

妈妈,我忘记把乐乐(她的洋娃娃)送回家了。

妈妈,我还没向姥姥说晚安呢。

……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不睡觉”。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特别熟悉?大多数的问题行为,都是孩子在直接告诉家长:“我不要听你的!”

·秘籍:不要和孩子好好说话

有一位妈妈曾向我求助:孩子4岁,在幼儿园表现很好,但是一说到刷牙,简直就像上刑场。眼看孩子已经出现蛀牙,严重影响美观和口腔健康,可无论爸爸妈妈如何软硬兼施,孩子就是不刷牙。父母被逼急了,要“战斗”20分钟才能完成刷牙的难题,有的时候甚至必须采取武力才能“镇压”小朋友的对抗。详细了解后,才知道这位妈妈平时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沟通方式也是以斥责为主。

我给她的建议是“不要和孩子好好说话”。这位妈妈很费解地问我:“什么是不好好说话呀?”其实,妈妈可以尝试用角色扮演游戏来吸引孩子合作。“我是一只大虫子,不刷牙的小朋友,我要把你牙缝里的糖果都吃掉……”或者用孩子最喜爱的超人牙刷来假装“虫虫特工队”消灭蛀牙,这样的戏码,孩子一定无法抗拒!妈妈将信将疑地回去和孩子试验,没有几天就收到了妈妈的反馈“晴天妈妈,你的方法太好用啦!好好的话不要好好地说,游戏化育儿解决了孩子的很多问题。”

你看,如果靠传统的大人式语言和孩子好好说话,估计到最后又免不了一场抗争,但是“好好的话不要好好地说”直接解决了孩子不爱刷牙的难题。

·游戏,最好的“婴语翻译机”

我们平时都是如何和孩子沟通的呢?

常见的交流方式就是说教、命令、指责,有时候嗓子都喊哑了依旧没办法让孩子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似乎除了打骂再没有别的选择。然而打骂更容易把亲子关系推向紧张的局面,表面上我们靠武力或者权威强迫孩子“服从”,但孩子的问题并没有一次性解决,同样的情境再来一遍还是会故伎重演,打了白打,骂了白骂,还很伤感情。所有的育儿理论都在教我们“爱、接纳、尊重、倾听……”但我们还是会被情绪绑架,变回封建式大家长,靠“狮吼功”、“九阴白骨爪”和“打狗棒”来解决问题。

婴童的语言,就是“婴语”,孩子就是靠游戏这种基础的“婴语”来探索和认识世界。对于父母来说,我们要把对孩子的爱、赞赏、鼓励、期望,甚至设定的规则和界限,用玩耍翻译成孩子能理解、更容易接受的语言——“婴语”。因为玩耍是孩子的第一“语言”。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即便是说话,我们也可以“玩着说”或“说着玩”而不是说教和命令。

除了刷牙可以变成“虫虫特工队”或“超人大作战”之外,当孩子拒绝穿衣服的时候,也可以尝试“小火车钻山洞”的游戏。撑好袖子或者裤管,问孩子“咔哒咔哒,哪辆小火车要钻山洞呀?”在我们线上线下的课程和工作坊里就有很多家长把起床、穿衣服、上幼儿园,甚至孩子很害怕的打针变成了好玩的游戏。不局限于游戏的内容、工具和形式。充分调动孩子的“笑点”,找到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举一反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是游戏的好帮手。

·无法表达的创伤,游戏可以治愈

除了游戏的发展意义、陪伴意义和沟通意义外,游戏也是很好的“非语言形式的表达和治愈手段”。作为心理治疗手段的一个重要部分,游戏治疗尤其是儿童游戏治疗的治愈力量已经被很多科学实验所证实。

珀迪游戏是1989年2月1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克利夫兰小学枪击惨案的幸存者根据惨案事件改编的,行凶者帕特里克·珀迪(20多年前曾在该校就读)在操场边上对正在课间游戏的上百名儿童进行残酷的大规模扫射,之后开枪自杀。警察赶来时,总共有5名儿童死亡,20名儿童受伤。之后,克利夫兰小学的孩子们自发创造了珀迪游戏,与同伴及玩偶模仿甚至重演当时的事件,这是7分钟枪击惨案及其余波铭刻在孩子们记忆之中的众多表现之一。当时很多孩子已经明显呈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甚至听到警车的警报声都会认为是突然袭击。

在这个事件中,游戏实现治疗的一个途径是自发产生的——至少儿童是如此,比如通过珀迪游戏。如果反复玩这些游戏,儿童可以像玩游戏一样安然地处理创伤事件。就像电影《美丽人生》中展示的那样,父子两人被纳粹党抓进了集中营,但是爸爸告诉孩子“我们在玩一个游戏,如果赢了可以得到一架真坦克。”最终孩子幸存下来。这样的体验,避免了让孩子100%真实面对与年龄和理解能力不匹配的残酷,也让孩子能够活在自己的“假象保护区”里面,体验安全。《情绪智能》这本书里就谈到创伤后的游戏治疗对儿童的治愈有两种途径,一方面,记忆在较低焦虑的情景下重复出现,降低了事件的敏感度,并使之与非创伤状态的回应产生联系;另一方面,在儿童的潜意识里,他们能够给悲剧改写一个更好的结局。在珀迪游戏中,孩子们有时候会杀死行凶者,这使他们恢复了“掌控力”,不再像创伤时刻那样陷入习得性无助,避免了自暴自弃。经历过严重暴力的孩子玩珀迪游戏是很自然的事。儿童精神病学家对受创伤的孩子观察了5年之后,发现受害儿童仍然会在游戏时重现绑架和受伤过程。比如,女孩子会和她们的芭比娃娃玩象征性的绑架游戏。有个女孩把她的芭比娃娃洗了又洗,因为被埋的时候孩子们害怕地拥挤在一起,别的孩子尿在了她的身上。另一个女孩扮演“旅行芭比”,即到处游玩的芭比娃娃,不管它到哪里,都会安全返回,这是游戏的重点。第三个女孩最喜欢的游戏情节是芭比娃娃陷进洞里,并且出现窒息。这几种类型的游戏重现,都让孩子重新设计、体验、想象自己该如何处理和面对自己的遭遇,并转化为成长的经验。

成年人经历了创伤事件,很容易变得麻木不仁,抑制对灾难的任何记忆或感觉,习惯于把自己封闭起来。但儿童的心理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研究者提出,儿童很少像成年人那样对创伤变得麻木,原因在于儿童会通过幻想、游戏和做白日梦,回忆并重新思考他们所遭受的痛苦。用游戏自发性重演创伤事件,似乎能够防止创伤被压制在潜在记忆中。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创伤程度较轻,比如孩子痛恨的打针,或者到牙医那里补牙,一两次重演或者角色扮演就足够了。如果创伤非常严重,比如被虐待、被霸凌、被侵害等,孩子就需要不断反复,一次又一次以残酷、单调的形式来重演创伤事件。

对比摔跤、受伤等强烈痛感的伤害,成长中的创伤对孩子影响更大,就在于其中包含的无力、挫败、愧疚、自责、无助等负面情绪制造的心灵黑洞。很少人因为骨折而一蹶不振,但是太多人因为侵害而自暴自弃,也是这个原因。

如果孩子能够用游戏的方式去表达、演绎、呈现自己所经历的负面的事件、情绪或者感受,孩子的创伤就会被很好地治愈。能玩出来的,能笑出来的,便不再是伤痛。游戏Tips

0~2岁:peekaboo“躲猫猫”

这个经典的游戏特别适合小宝宝,当他们还没有空间概念的时候,发现妈妈出现又消失,简直太有趣了。

用手或者手帕挡住脸,再“哞”的一下出现在孩子面前。保证你可以拥有一段停不下来的欢乐时光。

进阶版:把小玩具、小手或其他身体部位藏起来。可以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动物、玩具、身体部位。

0~2岁:妈妈牌滑梯

妈妈坐在沙发边上,双腿笔直前伸,小朋友可以从妈妈大腿根顺着双腿滑到地面上。懒爸懒妈版的居家简易滑梯,只要孩子想玩耍,滑滑梯一定不会过时。

3~6岁:骑马打仗

爸爸妈妈驮着或者背着小朋友,往前冲,假装和另外的家长或者孩子“打仗”。小朋友对于“快要打到别人”有非常强烈的喜爱,而且这样的“模拟攻击游戏”也会帮助孩子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感受。

3~6岁:小火车到站了

让小朋友们坐着玩具车或者趴在妈妈身上,一边前进一边说“站名”,比如地点、站台、小朋友家等。“小火车到某某站了,准备下车的小朋友请下车。”2.2玩阅读,讲出真善美

·贵人语迟?很可能是“缺乏互动综合征”

朋友的丈夫工作繁忙,她成为了全职妈妈。有一天去她家做客,刚好2岁的孩子正在看动画片,她想下楼买菜,我起身正准备陪她一起带着孩子下楼,她说:“亲爱的,不用管他,他自己看电视就可以,如果不叫他,能自己坐2个多小时呢。”朋友眉眼里分明充满骄傲。我一身冷汗,想长篇大论告诉她孩子这么小看2个小时电视多么不妥当,但还是控制住了。随后找了个借口:“今天天气真好,阿姨带你去楼下玩一会儿。”这才把孩子从电视机前“请”了下来。

朋友一边下楼一边得意地说:“我家孩子可省心了,给他看一个动画片或者iPad我干什么都可以,知道他爸爸忙就心疼我,天使宝宝啊,哈哈。”说完就把手机放到孩子手里。我全程沉默,害怕自己忍不住会指指点点,因为妈妈想“省心”,就让“电子妈妈”长期代班,这么做真让人捏把汗。

没过几个月,朋友就急匆匆地给我打来了电话:“亲爱的,我家孩子都2岁半了,只会说爸爸妈妈,别的都不太会说,马上要上幼儿园了,这可该怎么办啊?”我给她几条建议,无非是多和孩子聊天、看书、户外活动、社交等等,然而我知道朋友做起来太有难度了。不是“贵人语迟”天生说话晚,而是孩子缺乏有效的互动和语言交流。母亲已经习惯了“电子妈妈”带给她的省心和方便,多花一点点时间陪伴孩子,都会觉得太费力气。

很多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儿童过早使用电子产品的真正弊端并不只是视力伤害,而是注意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面的副作用。美国儿科学会强烈建议2岁以内的儿童不要接触电子屏幕。尽管数字媒体发展飞速,2017年官方把限制年龄降到了18个月,但是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确实需要严加限制。我们之后的章节里还会再详细介绍如何“化敌为友”,把电子产品这头猛虎变成有趣有用的神助攻。

不难发现,真正有效的成长刺激,还是源于父母的陪伴和互动。亲子阅读,已经成为公认的可以帮助父母与孩子高效互动,并且可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有效媒介。

·亲子悦读,做孩子的“领读者”

从我启动妈妈群的第一天开始,就有很多家长问:“孩子总喜欢看电视和IPad怎么办?”我总会笑着说:“我家3年没开过电视了。”你们一定不相信,大把的时间,孩子都干些什么?除了各种丰富的游戏和活动外,孩子们最喜欢的亲子项目就是“阅读”。认真读书的小千

女儿2岁半的时候就已经看了500多本书,两个儿子也是每天都有专属的阅读时间。我每天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陪着孩子们一起“玩”书。

我们家到处都是孩子的书,客厅、书房、卧室、车上……好多书都被翻得破到不能再破……尤其当孩子们1岁左右口欲期的时候,越喜欢的书,越是被撕咬得不成样子。

有个妈妈说,那是你的孩子喜欢看书,我家孩子看不了1分钟就坐不住了!

其实,没有天生爱读书的孩子。书里的美好世界,绘本里的真善美都需要父母作为“领读者”带着孩子去发现。

有的父母认为,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至少要从孩子认字开始。其实不必如此教条——在孩子幼儿时期开始慢慢培养其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由爸爸妈妈带着"读"书——爸爸或妈妈抱着他一起翻看童书,同时讲述书中的故事,使孩子在聆听的同时,领悟读书的乐趣。

别说孩子看不懂或者读书无用。其实,胎儿从在母亲子宫里5个月开始便有了潜意识,可以通过外界的声音和刺激慢慢建立自己对世界的感知。由爸爸妈妈温柔、慈爱的声音给胎儿阅读或者唱歌,不仅仅是胎教,更是亲子关系建立的最好预习。

·父母要会讲故事,更要会“演故事”

我身边有一个“超级学霸”家庭,爸爸妈妈就是阅读狂人,两个孩子3岁的时候就可以认得一些字,别说背唐诗和《三字经》,随便拿本看过的全英文故事书就能给我们表演一个情景剧。好几次求教,人家都说没什么秘籍,就是陪孩子一起看书,然后不停地重复,全家人把各种书都当作剧本来演来玩儿,不知不觉孩子就学会了。看来真的没有什么“天生学霸”,套路不对,努力白费。让孩子爱看书这件事儿必须得用“宫心计”。01.亲子阅读是以书为媒介的亲子互动

1.“动起来”是“读起来”的第一步

阅读不是孩子自己读,而是家长为孩子提供阅读的情境,实现以书为媒介的高质量亲子互动。互动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有很多儿歌童谣是可以一边读一边摇头晃脑拍手玩的。还有很多绘本可以设计成游戏,比如《好饿的毛毛虫》,每次我和3个孩子就一边爬一边演爬爬接龙游戏,孩子们觉得十分有趣。还有一些书读完以后可以和宝宝一起表演,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可以张开双手相互拥抱,甚至跳上跳下学小兔子蹦。还有一些艺术类绘本,比如《画画啦》,是可以读完用涂鸦的方式再次表现出来的,这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开启想象力。

亲子阅读,一定不要抱有太多的功利性,要求孩子听完一本书一定要懂得什么大道理。每个孩子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在亲子阅读中的表现也是不同的,父母需要做的是观察、陪伴、引导接纳和适时调整,而不是比较和急躁。比如从《大卫不可以》这本经典的绘本中,有的孩子学会的是规则,有的孩子感受到的是主角搞破坏之后妈妈对他的爱,还有的孩子学会了模仿主角的不良习惯和淘气行为。每个孩子感兴趣的点都是有差异的,不能一概而论。无需过多的解释,图画和故事是最能打动孩子的,今天是这个点,明天或许是那个点,孩子会慢慢学习,会慢慢把这些独立的点连接成生活的面。父母通过和孩子反复进行亲子阅读,触动孩子内心的部分会越来越多,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语言、社交、习惯、科普等知识,都是“输入-输出”的过程,耐心坚持,孩子总会从量变到质变,实现蜕变。

如果我们把绘本当作玩具,亲子阅读就是可以帮助我们育儿的“神器”,平时很难和孩子阐述的问题或者我们自己无法处理的事件,都可以在绘本中找到答案。比如亲子关系、安睡、饮食、如厕自理、拯救蛀牙、爱眼护眼、安全教育、抗分离焦虑、幼儿园不可怕、最美的友情、我很勇敢、我不生气、与幼儿谈性别、谈死亡教育等,总有合适的绘本帮助你处理育儿过程中的棘手问题。当孩子遇到一些阶段性的小问题小情绪时,适合的童书就是最好的解答,比父母讲大道理更有效。比如女儿在如厕训练期间,《小快活卡由》系列的绘本就给孩子示范了如何使用小便盆。很多次女儿忘记上厕所的时候,我都会用“卡由哥哥陪你一起上厕所好不好呀?”然后假装自己是卡由哥哥,这种“玩绘本”的方式,最终吸引女儿与我合作,帮助她养成自主排便的好习惯。

2.分龄阅读,兴趣和爱好是第一标准

很多父母一直让我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场合、不同情况,推荐一些相应的故事,比如:我的孩子2岁,需要读什么书?比如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