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证广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21:06:34

点击下载

作者:(清)汪琥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伤寒论辨证广注

伤寒论辨证广注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伤寒论辨证广注作者:(清)汪琥排版:吱吱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ISBN:9787513221771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许序“中医”之名立,迄今不逾百年,所以冠以 “中”字者,以别于 “洋”与 “西”也。慎思之,明辨之,斯名之出,无奈耳,或亦时人不甘泯没而特标其犹在之举也。

前此,祖传医术 (今世方称为 “学”)绵延数千载,救民无数;华夏屡遭时疫,皆仰之以度困厄。中华民族之未如印第安遭染殖民者所携疾病而族灭者,中医之功也。

医兴则国兴,国强则医强。百年运衰,岂但国土肢解,五千年文明亦不得全,非遭泯灭,即蒙冤扭曲。西方医学以其捷便速效,始则为传教之利器,继则以 “科学”之冕畅行于中华。中医虽为内外所夹击,斥之为蒙昧,为伪医,然四亿同胞衣食不保,得获西医之益者甚寡,中医犹为人民之所赖。虽然,中国医学日益陵替,乃不可免,势使之然也。呜呼!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嗣后,国家新生,中医旋即得以重振,与西医并举,探寻结合之路。今也,中华诸多文化,自民俗、礼仪、工艺、戏曲、历史、文学,以至伦理、信仰,皆渐复起,中国医学之兴乃属必然。

迄今中医犹为国家医疗系统之辅,城市尤甚。何哉?盖一则西医赖声、光、电技术而于20世纪发展极速,中医则难见其进。二则国人惊羡西医之 “立竿见影”,遂以为其事事胜于中医。然西医已自觉将入绝境:其若干医法正负效应相若,甚或负远逾于正;研究医理者,渐知人乃一整体,心、身非如中世纪所认定为二对立物,且人体亦非宇宙之中心,仅为其一小单位,与宇宙万象万物息息相关。认识至此,其已向中国医学之理念 “靠拢”矣,虽彼未必知中国医学何如也。唯其不知中国医理何如,纯由其实践而有所悟,益以证中国之认识人体不为伪,亦不为玄虚。然国人知此趋向者,几人?

国医欲再现宋明清高峰,成国中主流医学,则一须继承,一须创新。继承则必深研原典,激清汰浊,复吸纳西医及我藏、蒙、维、回、苗、彝诸民族医术之精华;创新之道,在于今之科技,既用其器,亦参照其道,反思己之医理,审问之,笃行之,深化之,普及之,于普及中认知人体及环境古今之异,以建成当代国医理论。欲达于斯境,或需百年欤?予恐西医既已醒悟,若加力吸收中医精粹,促中医西医深度结合,形成21世纪之新医学,届时 “制高点”将在何方?国人于此转折之机,能不忧虑而奋力乎?

予所谓深研之原典,非指一二习见之书、千古权威之作;就医界整体言之,所传所承自应为医籍之全部。盖后世名医所著,乃其秉诸前人所述,总结终生行医用药经验所得,自当已成今世、后世之要籍。

盛世修典,信然。盖典籍得修,方可言传言承。虽前此50余载已启医籍整理、出版之役,惜旋即中辍。阅20载再兴整理、出版之潮,世所罕见之要籍千余部陆续问世,洋洋大观。今复有 “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之工程,集九省市专家,历经五载,董理出版自唐迄清医籍,都400余种,凡中医之基础医理、伤寒、温病及各科诊治、医案医话、推拿本草,俱涵盖之。

噫!璐既知此,能不胜其悦乎?汇集刻印医籍,自古有之,然孰与今世之盛且精也!自今而后,中国医家及患者,得览斯典,当于前人益敬而畏之矣。中华民族之屡经灾难而益蕃,乃至未来之永续,端赖之也,自今以往岂可不后出转精乎?典籍既蜂出矣,余则有望于来者。

谨序。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二〇一四年冬

王序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时至今日,中医学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和重要医药卫生资源,与西医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中医药古籍在存世的中华古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不仅是中医学术传承数千年最为重要的知识载体,也是中医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见证。中医药典籍不仅承载着中医的学术经验,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加强对中医药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既是中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迫切要求,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既是传承中医药的重要工程,也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全面推进中医药的有效继承和创新发展,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贡献,也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相信这项工作一定能造福当今,嘉惠后世,福泽绵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马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重视古籍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自1958年始,国务院先后成立了三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分别由齐燕铭、李一氓、匡亚明担任组长,主持制订了 《整理和出版古籍十年规划(1962—1972)》《古籍整理出版规划 (1982—1990)》 《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 “八五”计划 (1991—2000)》等,而第三次规划中医药古籍整理即纳入其中。1982年9月,卫生部下发 《1982—1990年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3年1月,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正式成立,保证了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实施。2002年2月,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 “十五”(2001—2005)重点规划》经新闻出版署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颁布实施。其后,又陆续制定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 “十一五”和 “十二五”重点规划。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文化部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专门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先后投入中医药古籍保护专项经费超过3000万元,影印抢救濒危珍、善、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排国家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设立了 “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是继1982~1986年第一批、第二批重要中医药古籍整理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古籍整理工程,重点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未曾出版的重要古籍,目标是形成并普及规范的通行本、传世本。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组特别成立了专家组,承担咨询和技术指导,以及古籍出版之前的审定工作。专家组中的许多成员虽逾古稀之年,但老骥伏枥,孜孜不倦,不仅对项目进行宏观指导和质量把关,更重要的是通过古籍整理,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培养一批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促进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全面提升了我国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作为项目组顾问之一,我深感中医药古籍保护、抢救与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深知传承中医药古籍整理经验任重而道远。令人欣慰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看到了老中青三代的紧密衔接,看到了大家的坚持和努力,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成长。相信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将来会越来越好,中医药学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欣喜之余,以是为序。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校注说明

《伤寒论辨证广注》系清代汪琥撰。汪琥,字苓友,号青溪子,清代医家,江苏长州 (今江苏苏州)人,具体生卒年不详。先习儒,后改业医,对 《伤寒论》研究有素,其博览前人关于《伤寒论》的各种著作,于康熙年间撰成 《伤寒论辨证广注》一书。初刻于清康熙十九年 (1680),为吴郡萧家巷汪氏自刻本,全书共十四卷。汪琥认为 “人病伤寒,皆系热证”,所以特撰写 《辨伤寒非寒病论》于第一卷篇首,各篇也俱采摘 《伤寒论》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内容,逐条辨注,并附有历代前贤心得和有效方,参以己意,论述朴实简洁,见解独到。而将 《伤寒论》中属于真寒证的内容另撰为 《中寒论辨证广注》三卷。此外其尚著有 《痘疹广金镜录》《养生君主编》等。《伤寒论辨证广注》的版本,据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考》等工具书记载,主要有清康熙十九年庚申 (1680)吴郡萧家巷汪氏自刻本、清康熙平阳季东璧刻本、清康熙刻本(十卷)、手抄本 (五卷)等。然经实地调研考察,发现以上版本实际均为同一版本或同一版本系统。故本次校注,以清康熙十九年庚申 (1680)吴郡萧家巷汪氏自刻本为底本,以明万历二十七年赵开美校刻 《仲景全书》本 (简称 “宋本 《伤寒论》”)为他校本。

1.原书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并采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书进行重新句读。

2.凡原书中异体字、俗字,径改为规范简体字。

3.原书通假字予以保留,以 “通某”出注说明。

4.因书改横排,原方位名词 “右” “左”表示前后者,径改为 “上”“下”。

5.对个别冷僻字词加以注音和解释,只注首见者,余从略。

6.“辨证”的 “辨”字,原文全部为 “辩”,在校注时均改作 “辨”,不再出注。

7.对原本中引用 《伤寒论》原文有误者,以宋本 《伤寒论》内容为准,并出注说明。

8.中药名称尽量保持原著内容,对部分容易搞错的药物,径改不出注,如 “杏人”,径改为 “杏仁”。

9.原著每章题目下有 “长州汪琥苓友辨注”,每章后有“张仲景伤寒论辨证广注卷之某终”,目录及正文卷首前有 “张仲景伤寒论辨证广注”字样,均予删除。

自 序

世人之病伤寒为多,伤寒之书仲景为圣。夫以一病而有三百九十[1][2]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详已,恶乎广哉!不知仲景之书,本于 《内经·热论》,其言六经传变,非不辨且晰也。仲景复推广以成书,因是以有王叔和之增益,因是以有成无己之注解,盖愈推则愈广焉。[3]则余之补缺略、订讹谬而为是书也,非无自矣。且夫伤寒之病,多[4]由时气,则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不可不详释也。伤寒之病,必传经络,则十二经之在手足者,不可不兼图也。伤寒之病非一证,则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不可不反复穷究而为之推衍附益也。伤寒之病,间用针刺,其法近世罕见,则热病之五十九穴,不可不备录也。[5]

余独怪世医徒取节庵一编,无他,乐其简耳。然昔人方论,皆有奥义存于其间,使不深察其意,尝有失之毫芒而死生顿易者矣。余[6]非不惮烦也,正恶夫世之乐于简,而轻视民命者,往往误而杀人也。[7]则是书之补前人所未补,发前人所未发者,曷可少哉?其曰伤寒非寒者,盖寒病则治以热剂,热病则治以凉剂,此自然之理也。伤寒之病名虽为寒,其所见之证皆热,窃恐后人执伤寒之名而误投热剂,故曰伤寒非寒也。至感真寒而深入三阴者,特十之一二耳。此其所见之病皆寒,而与热证迥异,则名之曰真寒,而别为编。[8][9]康熙庚申重九长洲汪琥苓友自序[1]详已:详尽之意。已,通 “矣”。《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2]恶乎:同 “呜呼”,叹词。[3]自:由来,起源。[4]八节: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5]节庵:指陶节庵。明代医家,名华,字尚文,号节庵。撰有 《伤寒六书》。[6]惮烦:怕麻烦。[7]曷 (hé何):怎么。[8]康熙庚申:即公元1680年。[9]重九:阴历九月九日,因含两九故称重九,俗称重阳。

凡 例

此书之成,专以辨注仲景 《伤寒论》也。然仲景论伤寒实本 [1]《素问·热病》,仲景分六经不出 《灵枢·经脉》。故余摘取二篇中文,列之 《伤寒例》前为第一卷,使后人尊仲景复知尊轩岐。况仲景当[2][3]日既成 《伤寒论》,亦自云述,不敢云作,则知仲景之论实宗 《内经》之旨也。[4][5]《内经·热论》篇文,王太仆注之于先,马玄台广之于后。然其中有未尽合理处,间以鄙意补之。

王叔和撰次仲景方论,书凡十卷,其中如伤寒例、六经辨脉证治[6]法,及阴阳易差后诸病,此实系仲景原文,悉为编入。所削者,如第一卷脉法及第七卷以后汗吐下诸篇,以其为叔和所增入也;至于第二卷中如痉湿暍三证,第七卷前如霍乱一证,亦系仲景原文,而不编入者,以其为杂病也。

仲景论为方书之祖,以 《内经》中有论而无方也。叔和起而撰次之,知尊仲景矣。但其于仲景论中插入己意,使学者不知孰为仲景,孰为叔和,以故后人诽议之,云叔和变乱仲景 《伤寒论》。故其 [7]《脉经》亦受高阳生所窃取,此其报也。然仲景书,当三国时兵火之后残缺失次,若非叔和撰集,不能延至于后,复有成无己为之注解也。今医勿但责叔和之过,而忘叔和之功。

叔和撰次六经篇,有阳明少阳病列于太阳篇者,有太阳病列于阳明篇者,有中寒病杂入太阳阳明病中,及杂入三阴热病中者,今皆悉为归正。凡三阳病各归三阳篇,其三阴热病亦各自归其篇。惟中寒病则另作上、中、下三卷,辨其证为真寒,使后学尽知伤寒、中寒二证

[8][9]判然,庶无错误。[10]

伤寒经络,仲景书止分六经,不言手足,其实则合手经而皆病。愚故于首卷 《热论》篇后,即图注 《灵枢》手足阴阳六经,其注以

[11][12]滑氏《发挥》为主,然亦间有错误处,复以鄙意较之。

成无己注解 《伤寒论》,犹王太仆之注 《内经》,所难者惟创始耳。后之人于其注之可疑者,虽多所发明,大半由其注而启悟,至有[13][14]忘其起予之功,反责其解释之谬者。所以王宇泰云,成氏解释最[15]为详明,虽其中时或自相矛盾,亦白璧微瑕,固无损于连城也。或曰,成氏注 《伤寒论》不过随文顺释,但嫌其不辨叔和语,不分仲景书。正不知古人虚心著书不敢轻易指责,所以品愈高名愈著,如吾辈者,亦自厌其饶舌耳。[16]

成氏注仲景书已完,又自撰 《明理论》,其解仲景桂枝、麻[17]黄、青龙等汤尤为明畅。第惜其所解者不过廿余方耳。其所未发明[18]者,愚即以原注中之意及采 《内台》等书,大半以鄙意补之。[19]

驳正 《伤寒论例》近非一人,愚今较之亦从众也。但仲景全书中有四时八节决病法,乃 《伤寒论》一部纲领。近今之书悉皆脱[20]略,惟 《准绳》于 《论例》中犹存正文。但当日成氏亦未及注,[21][22]愚特细为解释,以见十二宫辰斗柄所指,时节气候为之转移。当其时倘病伤寒,医人宜随时气立论,则用药始可十全。所以仲景亦云,此须洞解之也。《伤寒论》自成注以后,在昔明医,如李东垣不过以治法略举其要,朱丹溪亦仅以疑处摘问其目,未闻有以仲景原论全解者。至明季[23][24][25]有歙人方中行著 《伤寒条辨》 八卷,乃成氏之后一人而已。我朝初有喻嘉言者,推广方氏未发之旨,著 《尚论篇》五卷,是亦[26][27]仲景之功臣也。复有程子郊倩,即仿二书之意著 《后条辨》六集,其中亦有可采之处。所可嫌者,三家之书皆倒乱仲景六经篇原文,彼虽各有其理,要之六经原次,或当日叔和未尽改易,其间仲景妙义,[28]焉知不反由此新编而尽失邪?况方书治病,不过欲每条解明,不致[29][30]医药有误而已,非若文公章句必欲承上起下也。孔子云:爱礼存[31]羊。凡六经原次,余不敢乱叔和之旧。

仲景六经篇中或有前不得不附之后,后不得不附之前者,则曰 “附例”;或已经附注过而原论中复及者,则曰 “重出例”;或原论中始及未经注过,宜附之后者,则曰 “附后例”;其他如温病、坏病及病宜用刺,另立治法,各分其篇于后者;又诸汤方宜附之后者,皆如上例也。六经篇中惟中寒病为真阴证,不入上例,止以重圈记之。其真阴寒证宜用汤药,亦以重圈记之。

此书凡系仲景论,成注有未妥者,间采方、喻、程及诸名家之说,不敢窃取其所著书及姓氏,必为标出。间附己意,则曰 “愚按”及设为或问而余答也。

此书既集仲景论后,必附昔贤及后人方论,悉属鄙意,逐条解明。然亦多方引证,不敢创为私说,务使论必中理,方必切病。愚切愿天下后世之人,但能读是书,虽遇伤寒变证,极奇之病,然疗之有法,施之辄效。业医者可不勉之!采辑古今诸家伤寒书目《伤寒论》

汉·南阳张机述。《医林列传》云:“张机,字仲景,南阳人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所著论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其文辞简古奥雅,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其书为诸方之祖,故后世称为医圣。”至晋太医令王叔和,又编次其方论为三十六卷。金聊摄人成无己,注解其书为十卷。今世所传者,乃宋臣林亿等校正,即成氏所注十卷书也。

琥按:王叔和编次仲景方论三十六卷,当是十六卷。据论集中云,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叔和编次何至遽增二十卷书邪?况仲景当日止著论二十二篇,尚未分为几卷。至叔和始托名仲景撰成,并 《辨脉》《平脉法》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则是 《医林列传》云三十六卷误矣。相传仲景论有一百一十三方,今考其书十卷内[32]计方止一百一十二道。《外台伤寒方论》[33][34]

唐·开国伯王焘撰 《外台秘要》四十卷,摭集上古及当时方论,以伤寒冠其首。所集伤寒书止二卷,分三十三门。诸论伤寒凡八[35][36]家,曰仲景、曰叔和、曰华佗、曰陈廩丘、曰范汪、曰 《小品》[37][38][39]、曰 《千金》、曰 《经心录》,合共论一十六首。又论伤寒日数,则以 《内经·热病》及 《巢氏病源》叙之于前,复以 《肘后》[40]等方列之于后。又论伤寒、中风、结胸、呕哕,至百合狐惑等二十一证,共计二百六十三方。其书不专以仲景方论为主,能广采诸家方论,合而成书,实为明备。所以先哲有云:不观 《外台》方,不读 《千金》论,则医人所见不广,用药不神。至哉言也!《伤寒总病论》

宋·蕲水庞安时撰,书凡六卷。其第一卷乃叙论及六经等篇;第二卷则论汗吐下可不可,及用水、用火、和表温里之法;第三卷则论结胸、痞气、阴阳毒、狐惑、百合、痉湿暍及杂病劳复等证;第四卷则论暑病、时行寒疫、斑痘等证;第五卷则论天行温病及变哕、变黄、败坏等证,复附以小儿伤寒证;第六卷则载冬夏伤寒发汗杂方,又妊娠伤寒方、伤寒暑病通用刺法、伤寒温热病死生证,及附以差后禁忌、仲景脉说、华佗内外实辨。

琥按:庞氏论中,虽间有发明仲景之处,然其用药亦寒热错杂,[41][42]经络不分,即如苏子瞻所传圣散子方一例载入,殊为骇观。《伤寒发微论》

宋·翰林学士白沙许叔微知可述,书分上下二卷,共论二十二篇。其首论伤寒七十二证候,次论桂枝汤用赤、白芍药,三论伤寒慎[43][44]用圆子药,六论伤寒以真气为主,十论桂枝、肉桂,十五论动脉阴阳不同。此皆发明仲景微奥之旨。书名“发微”,称其实矣。《伤寒百证歌》

此亦许学士述,书凡五卷。其自序云:论伤寒而不读仲景书,犹[45]为儒而不知有孔子六经也。于是取仲景方论,编成歌诀一百证,以便后学之记习。其中间或有仲景无方者,辄取《千金》等方以编入。[46]其第三十证则以食积、虚烦、寒痰、脚气似伤寒者,采朱肱、孙尚之说以补入。又第五十一证发斑歌,云温毒、热病两者皆至发斑,其注中复采 《巢氏病源论》以补入此者,皆有俾于仲景者也。《南阳活人书》[47][48]

宋·奉议郎朱肱著,书凡二十卷。其第一卷至十一卷,设为一百一问,以畅发仲景奥义;第十二卷至十五卷,纂桂枝汤等一百一十二方;第十六卷至十八卷,自升麻汤起至麦门冬汤止,共一百二十六方,此采 《外台》《千金》《圣惠》等方以补仲景之未备;末后第十九、二十卷,则论妇人伤寒,复继以小儿痘疹。斯诚仲景之大功臣也。但其中三十六问治两感证,谓宜发表攻里,此是奉议一片救人之苦心。及其用药,则误引下利、身疼痛、虚寒救里之例,而以四逆汤竟施之于烦渴、腹满、谵语、囊缩实热之证。以至后世如陶华之无知,[49]而亦轻诋其书之失也。李知先《活人书括·序》云:无求子号奉议[50]真一世之雄,长沙公乃百川之宗。此为真知二公之书者矣。《伤寒活人总括》[51]

宋·三山杨士瀛登父撰次,书凡七卷。其第一卷 《活人证治赋》;第二卷曰 《伤寒总括》,调理伤寒统论起,至六经用药格法止;第三卷曰 《伤寒证治》,表里汗下二证起,至痰证、伤食、类伤寒止;第四卷发热证起,至不可下证止;第五卷懊证起,至失音证止;第六卷怫郁证起,至阳证似阴、阴证似阳证止;第七卷小柴胡汤加减法[52]起,至产科小儿伤寒止。其书大旨以仲景论,并 《活人书》总括成书,每条以歌诀贯其首。虽于张、朱两家之外间有附益处,要之据证定方,毫无通变,使后学习之宁无所误邪?《伤寒明理论》[53]

金·聊摄人成无己撰,书凡四卷。其第一卷之第三卷共论五十篇,始于发热,终于劳复;其第四卷发明桂枝等方二十首,此为深得 《伤寒》之旨趣者也。但其中 《四十五论》云:阳明病,下血谵语,此为热入血室者,斯盖言男子,不止谓妇人。此与仲景之意大悖。[54][55]然亦不可因其一节之短,揜其全部之长。取名 《明理》,信不诬[56]矣。《伤寒直格》

金·河间刘完素撰。书凡三卷。其上卷则以十干、十二支分配脏[57][58][59]腑,又四类、九气、五邪、运气、有余不足为病,及论七表八[60]里等脉,此医者之统论,与伤寒不相涉者也;其中卷则论伤寒六经、表里主疗之法;下卷则自仲景麻黄、桂枝汤外,复载益元散、凉膈散、桂苓甘露饮,共三十四方。推其意以仲景论寒热二证,不分其方,又过于辛热。是书之作,实为大变仲景之法者也。《伤寒标本》

此亦刘守真字完素编集也,书凡二卷。其上卷则以伤风、伤寒、中暑、中湿四证为始,至劳食复共四十六条。其下卷则集麻、桂等五十二汤,又无忧丸等治食积、虫积及外科之方。至其治两感证则用大、[61]小柴胡汤,凉膈,五苓,天水,通圣,双解等散。热势甚,可下者,用三一承气汤,或解毒合承气汤。其言实超出乎朱奉议之上,然亦大变仲景之法者也。《伤寒保命集》[62]

金·张元素之子张璧撰,书凡二卷。其上卷先辨三部九候之脉,又辨伤寒、温病,及刺结胸、痞气、头痛、腹痛等法,有如辨桂枝汤几证、方几道,辨麻黄、葛根汤几证、方几道,又其次曰大、小青龙汤证,曰大、小柴胡汤证,曰三承气汤证,曰大、小陷胸汤证,曰泻心汤、抵当汤、栀子豉汤等证,凡仲景六经篇证,皆参以己意,阐扬发明,而继以痉湿暍霍乱等证。其下卷则论差后劳复、水渴、阴阳厥、发黄、结胸等证。其后则续以妇人伤寒、胎产杂证,又小儿伤寒、中风、斑疮等证。是皆发仲景未发之义,而深采 《伤寒》之奥旨者也。《伤寒治法举要》

元·东垣老人李杲撰,书止一卷。首言冷热风劳虚复,续辨惑伤寒论,共举治法之要三十二条。其法治外感羌活冲和汤,挟内伤补中益气汤,如外感风寒内伤元气,是内外两感之证,宜用混淆补中汤,即补中益气汤中加藁本、羌活、防风、苍术也。又一法先以冲和汤发散后,以参、芪、甘草三味补中汤济之。其外则有三黄补中汤、归须补中汤,共补中一十二方。又其外则有葛根二圣汤、芎黄汤等七方。此虽发仲景之未发,要其说过于温补,不足取以为法也。

琥按:东垣撰 《内外伤辨惑论》,恐有内伤之证似伤寒者,复续上论;恐有伤寒之证挟内伤者,故制混淆补中等汤以主之也。《此事难知》

元·海藏老人王好古著,书凡三卷。其自序云:予读医书几十载矣,所仰慕者仲景一书为尤焉。然读之未易洞达其趣,欲得一师指之,遍国中无有能知者。寤而思,寐而思,天其勤恤,俾我李公明之 (字东垣)授予,及所不传之妙,旬储月积,浸就编帙,因目之曰 《此事难知》。其书首卷即设为问答,以辨经络脏腑伤寒之源,其治两感则有大羌活汤。次辨营卫清浊,气血、表里、阴阳、六经手足立传,及用药禁忌之法。又其次则辨左右手阴阳之脉,三元图式,用针之法,及咳疟喘渴大头病证。末后则附以治目疗疟等杂方。可为不执仲景方论,独能采微索奥,而自成一家之言者也。《伤寒摘疑问目》

元·丹溪朱震亨撰,书止一卷。始议脉,终议证与汤。此亦阐扬仲景之文,大有益于后学者。惜乎其论止一十九条而已。《金镜内台方议》[63][64]

建安许弘集,书凡十二卷。其第一卷至十卷议仲景麻黄、桂枝等汤方;第十一卷议五苓等散方;第十二卷议理中等丸方。其说虽以成注为主,然亦多所发明。是亦大有俾于仲景者也。

琥按:许氏不知何代人,不详其字。阅其文义,想系是金元时人耳。《敖氏外伤金镜录》[65]

元·清碧学士杜先生著,相传敖氏三十六验舌法。 (琥按:仲景论但云白胎、胎滑,而此则更有纯红、纯黄、纯黑、刺裂之别)复于仲景大、小柴胡,白虎汤、茵陈蒿、栀子豉汤、五苓散、三承气等汤之外,更用透顶清凉散、凉膈散、天水散、黄连解毒汤、玄参升麻化斑等汤,此皆治伤寒温热之神法也。《伤寒医鉴》[66]

平阳马宗素撰,书止一卷。首论脉证、六经传受、汗下等法,终以小儿疮疹,共十一条。每条之中皆引 《活人书》于前,继则引守真氏之语,以辨其非,末又正以 《素问》之文。其旨大都以伤寒为热病,无所谓寒证者。是亦深合 《素问·热论》中之义也。又著 《钤法》一卷,托名仲景所撰,而以五运六气生命得病日时编成字号[67]歌诀,挨入麻、桂等汤,殊非至理,用之非徒无益,而反有害。《薛氏医按》录之,此亦后人之附会耳。《伤寒心要》[68]

都梁镏洪编,书止一卷。其论伤寒,大率以热病为主。其用方药,第一则双解散,第二则用小柴胡、凉膈、天水合服,第三凉膈合小柴胡,第四大柴胡合黄连解毒汤,第五大柴胡合三乙承气汤。共三十方,皆复方也。卷末则新增病后四方及《心要》余论。此得河间之一偏,其用药混淆,不足法也。《伤寒心镜别集》

镇阳常德编,其书止论七条。首论伤寒双解散及子和增法,次论发表、论攻里、论攻里发表、论挦衣撮空、论传足经不传手经、论亢则害承乃制。其言虽非阐扬仲景之旨,亦深通河间之书者也。

琥按:上三书皆附河间书后,著书者大都系元末时人也。《活人指掌》[69][70]

元·钱塘吴恕蒙斋图说,本宋双钟处士李知先 《歌括》也。书凡十卷。其第一卷前有 “指掌赋”,亦吴氏所撰也。其说不过以 《活人书》中方论,补仲景之未备。至第十卷,则又蒙斋门人熊宗立所续编,乃四时伤寒杂证通用之方,继之以妇人小儿伤寒方。其书于张仲景、朱奉议二家之外并无发明,止以便学者记习耳。《伤寒例钞》[71]

元·许昌滑寿伯仁集,书凡三卷。其上卷首钞伤寒例,次钞六经,有如太阳一经:先钞本经总例,曰在经之证,曰入腑之证,曰传变之证;又次钞本经杂例,凡三阳经及合并病,皆如上例,钞作一卷。其中卷则钞三阴经例,及阴阳差后劳食复例。其下卷则钞脉例,有如亡血脉、阳衰脉、病脉、难治脉,又如六经中风及伤风见寒、伤寒见风、温病、风温、痉湿暍、霍乱、厥逆、下利、呕吐、可否汗下之条,皆钞其脉。末后则钞死证三十余条。其于仲景之论毫无发明,亦止便学者之记习耳。《伤寒补亡论》[72]

河南郭雍撰次,书凡二十卷。其第一卷设为问答,以伤寒名例居前,附以叙论治法及刺热等法;其第二、第三卷乃辨脉平脉法;第四卷首叙六经统论,继之以太阳六经证治;至五、六、七卷,皆系仲[73]景原论,其间有论而无方者,即补以庞安时、常器之两家之说,郭氏复为之校补于后;第八卷至十二卷则叙汗、吐、下、温、灸、刺及用水、用火之法;第十三至十五卷则叙两感阴阳易及病后劳复等二十余证;其第十六卷系阙文;第十七、第十八卷则叙痉湿暍等九证,及似伤寒诸证;其第十九、二十卷则叙妇人小儿伤寒并痘疹诸证。是皆郭氏采 《素》《难》《千金》 《外台》 《活人》等方论,以补仲景之阙略。治伤寒者不可以不知也。

琥按:郭雍字白云,不知何代人。考 《古今医统》书目,元人徐止善曾作是书,今其书不传。想郭氏必后于徐而重为撰次者也。《活人释疑》

赵嗣真所著。其书不传。其辨治 《活人》两感伤寒治法之误,[74]又其论合病、并病、伤寒变温、热病能反覆,发明仲景大旨。其说载刘宗厚 《玉机微义》中。[75]

琥按:刘氏系盛明时人,则是 《释疑》一书,大约是元末人所著也。又昔贤著伤寒书,其有功于仲景者,如张兼善之 《发明》[76][77][78],黄仲理之 《类证便览》,韩祇和之 《微旨》,今王氏 《准[79]绳》中每节取其方论,而其书皆不传,良可惜矣。又王日休有 [80][81]《伤寒补遗》,盛启东有 《六经证辨》,吕沧洲有 《内外编》,张[82]氏 《缵续二论》 中每节取其语,及访其书,又秘而不传,浅见寡闻,甘为世诮。《伤寒类证要略》

汴人王尧卿撰,书凡二卷。不过就仲景六经证略取其要而类集者[83]也,别无发明。又明季虞山人校刊 《类证》三卷于《仲景全书》中,其书以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分为五十门,而以太阳等六经,编为辰卯寅丑子亥字号。有如五十门,以呕吐门为始,见辰字号某呕证,当用仲景某方,与马宗素 《钤法》相似,亦别无发明处。故 《准绳》凡例云:纂伤寒者众矣,知尊仲景书而遗后贤续法者,好古之过也,《类证》诸书是也。《伤寒治例》[84]

明·吴陵刘纯宗厚编集,书止一卷。其辨伤寒自发热始,至循衣摸床。共病八十七条,末后又温疟等病八条,每条皆有治法。有如发热病,其治则曰解表、曰发汗、曰解肌、曰和营卫之类。其例则曰随经、曰随病、曰随时、曰变例、曰禁例、曰针例。其法详审精密,于仲景原论之外,而能杂以后贤方治,萧易庵序云:治伤寒者循此而行,如射而中,猎而获,可以起死回生。其言信不诬矣。《伤寒六书》

明·余杭陶华尚文著,书凡六卷。其第一卷曰琐言,第二卷曰家秘,第三卷曰杀车槌,第四卷曰一提金,第五卷曰截江网,第六卷曰明理续论。命名俚鄙,辞句重复,辨证不明,方药杂乱,以至俗学传习,流祸至今未已。王宇泰云:陶氏之书,不过剽南阳唾余,尚未望见易水门墙,而辄诋 《伤寒论》为非。全书聋瞽来学,盖仲景之罪人也。又著 《治例》四卷, 《段段锦》二卷。徐春甫云:其论雷同,别无方治,不足取法。《伤寒蕴要》[85]

明·太医院判钱塘吴绶集,书凡四卷。其第一卷首叙或问运气、察色验舌、辨脉及六经传变、药性制方、煎服之法。第二卷辨伤寒温热、合病、并病、两感、时气、寒疫、冬瘟、温毒、湿温、温疟、温疫、中暍、中暑、霍乱、痉证、痰证、伤食、虚烦、脚气,皆有方治。后论伤寒则曰大头例、发斑例、发黄例,又发狂、心下满、咳喘、悸等,共二十三例。第三卷辨三阳经热标本不同,则曰表证发热例、表证恶寒例、汗不彻汗后例,至谵语、郑声、懊共三十六例。第四卷辨阴阳二证例,又阳证似阴,阴证似阳,至妇人小儿伤寒,共五十一例。末后复继之以用针之法。大抵此书虽胜于陶氏六书,止以便俗[86]学,寻例检方。初不知仲景论为伤寒根本,舍本逐末,求之多岐。是虽终身治伤寒,而未悟其理。吾恐其疗虽多,而误治者亦不少,是亦聋瞽来学者也。《伤寒类编》

明·会稽进士胡朝臣著,书凡七卷。列 《伤寒例》于前,六经病次之,差后病又次之,相类病又次之,脉法居后,方附卷末。其大旨不过删削叔和繁文,采集仲景要旨。如太阳病曰有汗、曰无汗、曰水气、曰里寒、曰里热、曰里虚、曰汗后、曰吐后、曰下后、曰汗吐下后,各自分类,他经仿此。每条之下皆节取成注,毫无增益。恐初学厌全书之繁,故为是编,使易于诵习耳。《伤寒证治准绳》[87]

明·金坛王肯堂宇泰甫辑,书凡八帙。首列序例,入门辨证,内外伤及类伤寒辨,其第一帙则以伤寒总例居前,总例者乃叙四时伤寒传变及汗吐下法,又愈解、死证、阴阳、表里、伤寒杂病、类证杂论、察色要略。第二帙则以太阳例居前,而以发热、恶寒、恶风、头痛等证附之,第三帙则以阳明病居前,而以不大便、不得卧、自汗、潮热、谵语等证附之;又少阳病口苦咽干、往来寒热等证亦并附焉。其第四帙先列三阴总论,太阴病则附以腹满痛等证,少阴病则附以但欲寐、口燥咽干等证,厥阴病则附以气上冲心等证。第五帙则言合、并病,又汗、吐、下后不解,喘而短气等证。第六帙则继以小便利、不利等证,复附以狐惑、百合、两感证。第七帙则言劳食复、差后等证,又言四时伤寒不同、温暑疟痉等证,后附以妇人、小儿伤寒。第[88][89]八帙则辨脉法药性。其书悉因娄氏 《纲目》之义,而以仲景方论为主,后贤续法附之。伤寒之书,至此可为详且尽矣。但惜其纂注太略,及诸方之义不能明畅。又其云发热、恶寒、头痛等证,诸经皆有,何得限定附之一经之中,于余不能无遗憾焉。《伤寒全生集》[90]

明·会稽朱映璧集,原陶节庵 (号尚文)所著,书凡四卷。其第一卷伤寒总难提纲起,至用药寒温相得,共五十一条;第二卷辨伤寒热例起,至哕噫例,共二十九条;第三卷辨伤寒呃逆例起,至无表里证例,共二十七条;第四卷辨伤寒阴阳证起,至内伤瘀血类伤寒,共六十六条。方论错杂,前后雷同,其书反不如 《蕴要》之明备。至今东南之医皆熟习之,用以治疾大半多死,而犹不悟其书之谬,良可悲夫!《伤寒条辨》

明·歙人方有执著,书凡八卷。先图说,次削例,又次辨太阳病。以风伤卫为上篇,分第一卷;寒伤营为中篇,分第二卷;营卫俱伤为下篇,分第三卷;阳明少阳二经病,分第四卷;三阴经病,分第五卷;风温、杂病及霍乱、阴阳易、差后等病,分第六卷;痉湿暍及辨脉法,分第七卷;汗吐下可不可,分第八卷;后又附钞本草。其条辨仲景六经篇文,可谓详且尽矣。愚以例不可削,条不可紊,所以 《阐要编》云:伤寒有例,犹律法之例,其间虽杂以叔和之语,不敢谓此例皆非仲景之言。又六经篇,若欲得前后条分,绝无紊杂,必如仲景者出,方可自许。后世天资不逮者,其能悉如仲景本意邪?方氏之心,无非欲立异以为高,故其编次,悉更旧本,前者后之,后者前之,诸篇皆有更移,太阳三篇为甚。将欲求胜于叔和乎?设使人各一见以自高,何时复出仲景而始定?吁!余何人也,敢妄意有更。《伤寒阐要编》

明末时人撰,不著姓氏。书凡二帙。其辨伤寒大义,叙曰伤寒为病,有发于阴阳之分,赖仲景本 《内经》立论,合常变兼言,为百[91]世之宗。然其于仲景方论,未暇详解。其辨析成注再传之误,改[92]补 《明理论》烦热、虚烦、四逆与厥复,正方氏 《条辨》削例及六经篇原文颠倒之非,极其畅发,编名“阐要”,义可知矣。《史氏伤寒论注》[93]

明·越人史暗然百弢氏著,书凡十四卷。其第一卷先平脉法,第二卷辨脉法,第三卷太阳病,第四卷阳明、少阳病,第五卷太阴、少阴病,第六卷厥阴病,第七卷痉湿暍霍乱以及于差后等病,而复集阴阳毒、百合狐惑等证,名曰补遗,第八卷乃次伤寒例,第九卷辨汗吐下可不可,第十卷辨外感内伤及食积痰等十二证与伤寒异,第十一卷则载仲景原论中桂枝汤等九十一方,第十二卷则采 《金匮》升麻鳖甲汤等二十二方补之,第十三卷则采 《局方》治四时感冒,如香苏饮等十一首,附以补方八首,第十四卷则采刘河间治夏月感冒方六首。其大旨以仲景、叔和原论,如言脉处则曰惊愧脉、曰相乘脉、曰残贼灾怪等脉;如辨证处则曰太阳本证、曰传经、曰春温、曰愈期、曰坏证、曰合病、曰并病、曰衄、曰胃、曰喘、曰吐等,各就本文而标出之;其治春温灼热,则采 《活人书》知母干葛汤、萎蕤汤以主治,此为可取之处。又其注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节,则引陶节庵云:虚弱素寒之人,感邪发热,热邪浮浅不胜沉寒,故内怯欲近衣。此为大误之极。间有随文顺释处,毫无明畅之论。所集原方但宗成氏旧注,所采新方皆依陶氏槌法,此徒尊仲景虚名,实不知仲景奥义。轻言注书,空遗世诮。《伤寒补天石》[94]

明·姑苏戈维城著,书凡二集。其第一集伤寒统辨起,至预防中风止,共九十八候。第二集恶风、恶寒起,至百合病共八十九候,其中有曰黄耳伤寒、赤膈伤寒,此自仲景以后,如 《活人书》《明理论》所未言及。但其用药亦错杂不纯,其方大半皆难取也。《伤寒指南书》[95]

明末古吴叶允仁类集,书凡六卷。叙仲景阴阳大论中六经脉证于首,至标本论为第一卷;察色视证捷法起,至六经病解时为第二卷;六经传变例起,至活人赋为第三卷;正伤寒例起,至水伤寒为第四卷;辨痉湿暍脉证起,至六经治例论为第五卷;续 《明理论》发热起,至昼夜偏剧为第六卷上,其第六卷下并方则已亡之矣。其书与 《蕴要》相类,比节庵 《六书》实为明备。但其中云夹阴中寒、夹阴伤[96]寒与血郁伤寒,此又蹈 《全生集》之弊。称为 “指南”,而不晓仲景大意,其一片纂集苦心,深可惜矣。《伤寒五法》[97][98]

明季楚黄陈养晦著,书凡五卷。五法总论起,至五法问答为第一卷;五法似证起,并五法杂论为第二卷;五法例起,并五法方药为第三卷;纂仲景伤寒欲愈及死证等,并节庵六经用药法为第四卷;其第五卷乃续补 《伤寒赋》也。五法大旨,曰发、曰解、曰和、曰攻、曰就,而吐法独不与焉,共计五法。问答五十三条,其阐发表里阴阳,诚为至理。其论两感等证,亦多偏僻。至其用药,擅将仲景之方乱增药味,有如桂枝汤则加芍药、陈皮、黄芩;白虎汤则加麦门冬、黄芩、葛根、橘红;承气汤不分大、小、调胃,总用大黄、枳实、厚朴、甘草,去芒硝加白芍、柴胡、猪苓、黄芩;大陷胸汤则加枳实、甘草、柴胡、半夏、桔梗、大枣;小陷胸汤则加枳实、桔梗、甘草、柴胡、贝母、黄芩、干姜;五苓散则加葛根、苏叶、栀子、甘草;猪苓汤则加柴胡、栀子;栀子豉汤则加枳壳、桔梗、干姜、麦门冬、柴胡;十枣汤则加陈皮、茯苓、半夏、干姜。药不分经,动辄增补。其[99]不通更甚于陶氏杀车槌方矣。俨然以板刊行。愚以方药总论五门,[100]直焚其书可也。石、夏二氏代为校订,不其谬欤?《伤寒尚论篇》

清·顺治初西昌喻昌嘉言甫著,书凡五卷。首卷尚论张仲景伤寒大意,及叔和编次,林亿、成无己校注之失,又驳正序例,及论春温,并驳正温疟等证,四变之妄。其第一卷,分太阳三篇,以风伤卫之证为上篇,寒伤营之证为中篇,风寒两伤之证为下篇。第二卷,分阳明三篇,以邪入太阳阳明为上篇,正阳阳明为中篇,少阳阳明为下篇。第三卷止少阳全篇,而附以合并病、坏病、痰病。第四卷三阴篇,太阴止一全篇;少阴则分前后二篇,以直中之证为前篇,传经之证为后篇;厥阴止一全篇,复附以过经不解、差后劳复、阴阳易病。其书实本方氏 《条辨》之注,而复加发明,著成此编。但其以太阳篇病如桂枝证头不痛云云,此为胸有寒是痰。复以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之真寒,亦是痰。遂于坏病之后,复增一痰病,殊悖于理。又少阴既分寒热二证,而太阴、厥阴独无寒热二证之分。又云阴阳易外,男子无女劳复,皆于理有未妥。至其颠倒仲景原论中误次,不待言矣。《伤寒括要》

顺治初云间李中梓士材甫著,书凡二卷。上卷伤寒总论起,至肉苛证止;下卷五证总论起,至中暑、中暍止;末后附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之外,复附以杂方五十六。其证备,其法详,其论明而且简,书名 《括要》,可为称其实矣。琥以初学者宜熟读此书,但其方不可执,当以活法用之耳。《伤寒宗印》

康熙中钱塘张志聪隐庵著,书凡八卷。其前后悉依王叔和撰次止,以 《伤寒例》反附之第八卷末。有如论太阳病,曰兼气与经,或兼[101]肌与络。桂枝汤,主治肌经气血之药也,又云肌凑络脉之剂;邪伤于气,入于胸膈,以至宫城空郭之间。如桂枝二越婢一汤,此治肌凑气分之邪入于空郭之间也;栀子豉汤,此治在表之余邪入于宫城之间也。其议栀子豉汤非仲景吐剂,其注赤石脂禹余粮汤复增太乙余粮。议论穿凿,与成注故相执拗,不足取以为法也。《伤寒后条辨》

康熙中新安程应旄郊倩条注,书凡六集。一曰礼集,首载仲景自序,次辨 《伤寒论》共五篇,次贬叔和序例之伪,皆不入卷。二曰乐集,《辨脉法》为卷之一,《平脉法》为卷之二,《辨痉湿暍脉证篇》为卷之三。三曰射集,《辨太阳病脉证篇第一》为卷之四,《辨太阳病脉证篇第二》为卷之五。四曰御集,《辨太阳病脉证篇第三》为卷之六,《辨阳明病脉证篇第一》为卷之七,《辨阳明病脉证篇第二》为卷之八。五曰书集,《辨少阳病脉证篇》为卷之九,《辨太阴病脉证篇》为卷之十,《辨少阴病脉证篇》为卷之十一, 《辨厥阴病脉证篇》为卷之十二。六曰数集,《辨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为卷之十三,《辨汗吐下可不可》为卷之十四,叙一百一十三方为卷之十[102]五,后又附以原论、《条辨》、《尚论》编次,意欲后学合四书而参[103]看,使便于捡阅也。此程氏一片苦心,独出己见而条注此书。然[104]惜其闲话太多,攀引经史百家之书,及歌曲笑谈,无所不至,绝无紧要,何异痴人说梦邪?恐注书者无是体也。至其每条承上起下、注释入理之处,非浅学所能企及。不可因其所短,而弃其所长也。《陈氏伤寒论注》

康熙中武陵陈亮斯著。其书尚未刊板,偶于友人周孝斌处钞得草[105]藁二本。其注仲景论,能独出己见而不蹈袭成氏、方氏、喻氏诸家之说。每经病必依叔和原次,反覆详解,极为入理。惜其书不全,[106]所钞者止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五经病耳。琥欲泛棹武陵,访其人、传其书而未能。不意孝斌已作故人,自嗟岁月不待,立言之念愈急,终不能全见其书之为恨耳。《伤寒论类疏》[107]

康熙中古吴张孝培宪公著。其书尚未分卷。书中大意以叔和撰次仲景 《伤寒论》而类疏之,曰阴阳、曰营卫、曰辨脉、曰时令、曰异气、曰传经、曰为病、曰料证、曰发汗、曰涌吐、曰和解、曰清热、曰攻血、曰攻下。凡三阳篇皆分其类,其三阴篇亦各自分其类,而未见全文,又曰合病类、并病类,末后又附以病解类。其注仲景书能独出己见,而不蹈袭诸家之说。即如 《伤寒论》中相传有三百九十七法,此前人所未明言。今止就桂枝汤方后云:服已须臾,歠[108][109]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为一法;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又一法;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110]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又为一法。且云上三法期于必汗。此其与诸家不同处。又其注承气汤曰:承者以卑承尊,而无专成之义。天尊地卑,一形气也,形统于气,故地统于天;形以承气,故地以承天;胃,土也,坤之类也;气,阳也,乾之属也;胃为十二经之长,化糟粕,运精微,转味出入而成传化之腑,岂专以块然之形,亦惟承此乾行不息之气耳。汤以承气名者,确有取义,非取顺气之义也。若此等注,可为发前人所未发。惜其书未刊行世,所见者止初稿而已。《伤寒缵绪二论》

康熙中长洲张璐路玉铨次。书凡四卷。其 《缵论》上卷太阳病分三篇,阳明病分二篇,少阳、太阴病各止一篇,少阴病分上下二篇,厥阴病止一篇。 《缵论》下卷又分脏结、结胸、痞、合并病、温热、痉湿暍等,杂病各自为篇。后附以脉法例方。其注释即 《尚论篇》文也。 《绪论》上卷叙六经传变、合病、并病、标本治法及正伤寒、两感、三阴中寒、冬温、寒疫、伤风等共四十证,继之以诊脉察色劫病等法。《绪论》下卷又类分发热、头痛等一百证,所载杂方一百四十九道,复附以刺灸穴法。此论诚可补仲景 《伤寒》及成氏 [111]《明理论》之未备。但恨其纂集昔贤后人方论,大半不标名姓,然亦每多偏僻处。学者宜详辨之。《伤寒舌鉴》[112]

张路玉长子张登诞先氏汇纂。书止一卷。共舌图一百二十。[113]

琥按:舌胎但有白、黄、黑三者而已。杜碧清推广敖氏验舌法为三十六图,其中又增纯红舌,其余等舌已半属无据。今广至一百二十图,何其多欤。就其中言紫色舌、蓝色舌亦甚有理。盖热极则色紫,寒极则色蓝。蓝者微青色也。至其言灰色、言黴酱色二舌,亦甚不必。盖灰色即淡黑,黴酱色即深紫也。张氏每借一色,即化为数十图,何其穿凿。《伤寒兼证析义》[114]

张路玉次子张倬飞畴氏著。书止一卷。言中风、虚劳、胀满之人有病伤寒者,谓之兼证,设为问答,共十七论。末后又附以十二经八脉、五运六气方宜等说,极为明备。但其所用方药,亦多偏僻,恐难取法也。《伤寒三注》[115]

康熙中吴门周扬俊禹载辑。书凡十六卷。其第一卷太阳上篇风伤卫之证;第二卷太阳中篇寒伤营之证;第三卷太阳下篇营卫俱伤之证;第四卷阳明上篇经证,又阳明中篇太阳、少阳、正阳阳明三证及禁下证,又阳明下篇坏证法治;第五卷少阳上篇经证,又少阳下篇坏证法治;第六卷太阴上篇传经证,太阴中篇脏寒证,太阴下篇坏证法治;第七卷少阴上篇传经证,少阴中篇中寒证,少阴下篇坏证法治;第八卷厥阴上篇传经证,厥阴中篇中寒证,厥阴下篇坏证法治;第九卷火劫篇;第十卷脏结结胸、痞病篇;第十一卷合病、并病篇;第十二卷痉湿暍病篇;第十三卷痰病、宿食病篇;第十四卷动气、霍乱、差后诸复、阴阳易病篇;第十五卷春温夏热病篇;第十六卷脉法篇。其书以 《条辨》《尚论篇》二书为主。二书之注有未尽善,则另出己意补之。书名三注,可为称其实矣。但惜其亦以仲景原文倒乱,斯方氏为之作俑欤。《伤寒辨证广注》[116]

清长州汪琥苓友青溪子辨注。书分一十四卷。始于康熙丙辰[117]重九,终于庚申重五。四五年间,但应酬稍暇,不敢辍卷。虽祁[118]寒酷暑,而平明灯火之功居多。脱稿后不再更易。其书曰辨证者,辨仲景论中是伤寒则集之也。曰广注者,广以广其方论,如古今伤寒之书皆采附也;注以注其正文,不分仲景后贤,其论皆为解释,其方皆为评考也。至若仲景论中真寒证,另集 《中寒论》三卷,即当续出。倘世俗之医厌此书烦冗,欲捡证寻方,如头痛发热等候,以为不便翻阅,则更有增补成氏 《明理论》出焉。旁引古今诸医家书目

王太仆 《注素问》  马玄台 《注灵枢经》

扁鹊 《难经》  张仲景 《金匮要略》

皇甫士安 《甲乙经》  王叔和 《脉经》

葛稚川 《肘后方》  《范汪方》《深师方》  姚僧垣 《集验方》

巢氏《病源》  孙真人 《千金方》

张文仲 《备急方》  初虞世 《古今录验方》

陈延之 《小品方》  谢士泰 《删繁方》

许学士 《本事方》  崔尚书 《集验方》

刘河间 《宣明论方》  张子和 《儒门事亲》《洁古家珍》  李东垣 《医学发明》

罗谦甫 《卫生宝鉴》  《朱丹溪医案》《铜人图经》  王执中 《资生经》

刘温舒 《运气论奥》  刘草窗 《手足经分配四时说》

滑伯仁 《十四经发挥》  王安道 《溯洄集》《又读宣明论杂记》  戴原礼 《证治要诀》

刘宗厚 《玉机微义》  娄全善 《医学纲目》

江篁南 《名医类案》  李东璧 《本草纲目》

缪仲淳 《广笔记》  孙应奎 《医方类选》

张景岳 《类经》  吴又可 《瘟疫论》[1]素问·热病:即 《素问·热论》。[2]述:陈说。[3]作:创造,创作。[4]王太仆:指王冰。唐代医家,曾任太仆令。[5]马玄台:即马莳。明代医家,字玄台,自号玄台子,又字仲化。撰有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二书。[6]差:同 “瘥”。痊愈。[7]高阳生:五代时医家。撰 《脉诀歌括》,托为王叔和所作。[8]判然:显然,分明貌。[9]庶无:希望不要。庶,希望;无,不要。[10]止:只,下同。[11]滑氏:指滑寿。元代医家,字伯仁,晚号撄宁生。撰有 《十四经发挥》等。[12]较:校正。[13]起予:启发自己。[14]王宇泰:即王肯堂,明代医家,字宇泰,号损庵,撰有 《证治准绳》《医论》《医辨》《郁冈斋笔塵》等著作。[15]连城:珍贵之物。战国时,赵惠文王得和氏璧,秦昭王寄书赵王,愿以十五城易璧。事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以 “连城”指和氏璧或珍贵之物。[16]明理论:即 《伤寒明理论》。[17]第:但是。[18]内台:即 《金镜内台方议》。十二卷。明·许宏撰集。原书约成于1422年,1794年复经清人程永培校订。是一部研究 《伤寒论》方的专著。[19]伤寒论例:即 《伤寒论》中的 “伤寒例”。[20]准绳:即 《证治准绳》。[21]十二宫辰:古人将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等分,称为十二次。每次中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具体为降娄(戌宫)、大梁 (酉宫)、实沈 (申宫)、鹑首 (未宫)、鹑火 (午宫)、鹑尾(巳宫)、寿星 (辰宫)、大火 (卯宫)、析木 (寅宫)、星纪 (丑宫)、玄枵(子宫)、阪訾 (亥宫)。[22]斗柄:北斗星的柄。北斗七星在天空组成斗状,从斗身至斗柄末尾星名依次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季节不同,其斗柄指向不同方向,春天斗柄朝东,夏天斗柄朝南,秋天斗柄朝西,冬天斗柄朝北。[23]季:末年。[24]歙 (shè社)人:指歙县人,现属安徽省黄山市管辖。[25]伤寒条辨:即 《伤寒论条辨》。[26]郊倩:程应旄之字。清代医家,撰有 《伤寒论后条辨读伤寒论赘余》《医径句测》等。[27]后条辨:即 《伤寒论后条辨》。[28]邪 (yé爷):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29]文公章句:指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篇,以论立身处世的 “出处”、气节等为主。[30]起:开启。[31]爱礼存羊:原意指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语出孔子 《论语·八佾》。[32]道:首。[33]开国伯:为唐朝正四品爵位。[34]摭 (zhí直):选取,收集。[35]陈廪丘:西晋医家,生平、里籍均失载,撰有 《陈廪丘医论》,现已失传。[36]范汪:东晋医家,撰有 《范汪方》(又作 《范东阳方》《范东阳杂药方》),今佚。其遗文散见于 《外台秘要》《医心方》等。[37]小品:即 《小品方》,又名 《经方小品》。[38]千金:即 《千金要方》。[39]经心录:即 《经心方》,又称 《经心录方》。[40]肘后:即 《肘后备急方》。[41]苏子瞻:即苏轼。[42]圣散子方:方名,出自 《苏学士方》。因苏轼的极力推荐,该方当时广为流传,活人无数。并有 《圣散子方》单行本一书流传。但在后世的使用中却屡出意外,为医界所诟病。[43]圆子药:指 《伤寒论》中的丸药如理中丸、陷胸丸等。圆,丸也。[44]动脉:指脉搏的跳动。[45]六经:指儒家经典著作 《诗》《书》《礼》《易》《乐》《春秋》。[46]孙尚:宋代医家,字用和。撰有 《孙用和传家秘宝方》。[47]奉议郎:文散官名。唐代奉议郎为文官第十六官阶,从六品上。宋元丰改制,用以代太常丞、秘书丞、殿中丞、著作郎,后定为第二十四阶。[48]朱肱:宋代医家,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撰有 《南阳活人书》。[49]李知先:南宋医家,字元象,号双钟处士。撰有 《南阳活人书括》。[50]长沙公:指张仲景。[51]杨士瀛:南宋医家,字登父,号仁斋。撰有 《仁斋直指方论》《仁斋直指小儿方论》《医学真经》《伤寒活人总括》等。[52]活人书:即 《南阳活人书》。[53]之:到。[54]揜 (yǎn演):同 “掩”,遮蔽、掩藏。[55]信:确实,不欺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