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经典:读懂哲学,过好这一生精装版(套装共5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23:49:03

点击下载

作者:(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英)弗朗西斯·培根等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哲学经典:读懂哲学,过好这一生精装版(套装共5册)

世界哲学经典:读懂哲学,过好这一生精装版(套装共5册)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世界哲学经典:读懂哲学,过好这一生 精装版(套装共5册)作者:(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英)弗朗西斯·培根等排版:skip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ISBN:9786125630193本书由北京读品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言

对于伟大的事物,我们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对其大加渲染。大加渲染也就意味着愤世嫉俗和内心的坦然。

我要谈论的是今后两个世纪的历史。我描述的是即将到来的,并且是不可能以其他形式到来的事物:虚无主义的来临。现在这段历史已经开始被叙述,因为在这里,必然性在发挥着作用。现在,无数的迹象已暗示了这种未来。这种宿命在任何地方都被其自身所预言。因为现在所有人都在洗耳恭听这未来的音乐。长久以来,整个欧洲文化带着几个世纪积压下来的磨难和紧张,正在逐渐地走向灾难。它激动不已,它剧烈地涌动,令人防不胜防,就像一条直涌向干涸尽头的河流,不再回顾身后的一切,它害怕回顾。

相反,他在这里说:除了沉思之外,他没有做过其他任何事情。作为一个出于本能意义上的哲学家和隐士,他通过作壁上观和置身事外,通过坚韧、彷徨和迟缓,从而发现了自己的长处;作为勇敢的和实践的精神,他已经在未来的迷宫中迷失了一次方向。作为预言家精神的体现,当要陈述将要出现的未来事物时,他将眼光转向历史;但是,到目前为止,作为欧洲第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他自己已经领悟到了虚无主义的全部真谛——虚无主义存在于他的身后、身前和身外。

不要误解了这本未来福音书标题的真正含义。“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在这个公式中表现出了一种反运动,这种反运动关注原则和任务。这一运动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将会取代这种彻底的虚无主义。但是它在逻辑和心理上却仍然以虚无主义为前提。在某种意义上,它只能沿着虚无主义的道路前进或者源自虚无主义。为什么虚无主义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因为我们所继承的所有价值在虚无主义那里获得了最终结论;因为虚无主义代表了我们所思考出来的最伟大价值和理想的逻辑结论——因为我们必须先体验虚无主义,我们才能够发现这些“价值”的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在某个时候,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价值。第一卷|欧洲虚无主义Ⅰ 虚无主义

1.(1885—1886)提纲

虚无主义站在门口:我们这位所有客人中最奇怪的客人来自哪里呢?出发点是:认为“社会的贫困”或“心理学的产生”,甚至腐败,都是虚无主义的原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具有优雅风范和富于同情心的时代。无论是精神的贫困,或身体的贫困,还是智力的贫困,它们自身都无法产生虚无主义(也就是说,这是对价值、意义和可取之处的拒绝)。这些贫困一直允许各种各样的解释。甚至:虚无主义植根于一种特殊的宗教道德的解释中。

基督教的终结——缘于它自身的道德(这种道德不可取代)。它转过来反对基督教的上帝(真实性含义在基督教那里得到了高度的发挥,它导致人们对所有基督教世界和历史进行错误和虚伪的解释,以致使人们产生了厌恶感:“上帝就是真理”的反响,对于那些狂热分子来说,就是信仰“所有的一切都是谬误”:活动中的佛教)。

对道德的怀疑是具有决定性的。自从道德对世界的解释试图逃避到某种超越性的彼岸中去的时候,它就再也得不到人们的任何认可了,也就因此而终结了。这种终结缘于虚无主义。“所有的事物都缺乏意义”(这种对世界的解释被赋予了无限巨大的,甚至过度的能量,但是这种解释却不能得到维持,它唤醒了人们的怀疑:认为关于这个世界的解释都是错误的)。佛教的特点就是崇尚虚无。(佛教在印度的道德发展没有达到顶点,因此,存在于那里的虚无主义完全就是没有被征服的道德:存在是一种惩罚,存在就是一种错误,而错误因此就是一种惩罚——一种道德的估价。)哲学试图征服“道德中的上帝”[黑格尔(Hegel),泛神论]。对大众理想的征服即对圣人、圣徒和诗人的征服。反对“真”、“美”和“善”。

一方面反对“无意义”,另一方面反对道德价值判断:到目前为止,科学和哲学受到道德判断的何种程度的影响?我们是否产生了对科学的敌对?或者产生了一种反科学的心理情绪?批判斯宾诺莎主义(Spinozism)。基督教价值判断的残留物在社会主义和实证主义(Positivistic)的体系中随处可见。仍然缺乏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

当代自然科学中的虚无主义后果(某种逃避到超越性彼岸中的企图也包括在内)。自然科学的产业化追求最终导致了自我分解、自我反对以及反科学的心里情绪。自从哥白尼(Copernicus)时代起,人类就从中心位置沦落成为了未知数X。

政治和经济中思维模式的虚无主义后果,在这里,所有的“原则”都成了实际中的装腔作势:弥漫着各种各样的气氛,如平庸、悲怆和虚伪等。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Anarchism)等。所有这些都是惩罚,缺乏充当拯救者的阶级和人类——辩护者。

史学家与“实践的历史学家”,即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中的虚无主义后果。艺术的地位:它的地位在现代世界中具有绝对的无独创性。它逐渐变得毫无光彩。歌德(Goethe)的所谓奥林匹亚精神的地位。

艺术和虚无主义的准备:浪漫主义[瓦格纳(Wagner)的《尼伯龙根指环》(Nibelungen)的总结]。

2.(1887春—秋)

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我贬值。缺乏目的。追问目的的“为什么”,但是没有答案。

3.(1887春—秋)

如果激进的虚无主义所指的不是人们所理解的最高价值的话,那么它就是这么一种信念:从根本上来说,存在是不能维持的。顺便说一下这种理解,它是我们缺乏规定彼岸或自在之物的基本权力。这些彼岸或自在之物似乎是“神性的”,或者说是一种真正的道德。

这种认识是不断培育的“真实性”所导致的后果——因此就其自身而言,也是对道德信仰的一种后果。

4.(1887年6月10日)

基督教道德假设的优点是什么呢?

A.它授予人们一个绝对的价值观,而不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它的渺小和偶然事件以及死亡。

B.它服务于上帝的拥护者到为世界让步的程度,尽管有苦难和邪恶,完美的特性——包括“自由”:邪恶显得意味深长。

C.假设人们有一种绝对价值观的认识,因此足够的认识准确地被视为是最重要的东西。

D.它防止人们轻视自己为人,防止人们站在反对生活的一边;防止对知识绝望:它是一种保护手段。

总之:道德是反对实践和理论虚无主义的良药。

5.(1887年6月10日)

但是在道德教化的力量中是真实:这最终变得和道德敌对,被发现它的目的论,它的部分观点——现在一个人对摆脱成为兴奋剂绝望这种根深蒂固的虚假认识。现在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发现需要数百年的道德解释灌输——好像我们需要虚假一样;另一方面,我们忍受生活的价值好像取决于这需要。这种对立——不考虑我们知道的,不再被允许考虑我们喜欢告诉自己的谎言——导致了消亡的过程。

6.(1887年春—秋)

这是自相矛盾:

在信仰道德的范围内,我们对存在宣判。

7.(1887年11月—1888年3月修改)

为最高价值服务是人类生存的目的,特别是当这些价值在支配人类时显得相当艰难,以及需要巨大开销的时候——人们建立了这些社会价值,其目的在于为这些价值造大声势,好像这些价值是上帝的命令一样,把它们视为“现实”、视为“真实”的世界、蕴含希望的未来世界一样。现在,当价值的这些所谓的来龙去脉被弄清楚之后,宇宙也仿佛失去了它们的价值,似乎变得“毫无意义”——不过这只是一种过渡状态。

8.(1883—1888)

虚无主义的后果(对无价值性的信仰)是道德估价的后果:所有利己主义(Egoism)的事物使我们厌恶我们自己(甚至当我们认识到非利己主义的不可能性之后也是如此);必然性的东西使我们厌恶我们自己(甚至当我们认识到任何自由裁决的不可能性和可理解的自由之后也是如此)。我们发现不可能达到我们将价值置入其中的那个地方;但是这样一来,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那个领域,无论如何都不会被赋予任何价值:与此相反,因为我们失去了主要的刺激,“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毫无益处”,因此我们变得很衰弱。

9.(1887年春—秋)

悲观主义(Pessimism)是虚无主义的最初形式。

10.(1887年春—秋)

作为力量的悲观主义——存在于哪里?存在于悲观主义的逻辑能量中,它是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是分析主义。

没落的悲观主义存在于哪里?存在于它的不断弱化中,它是一种宇宙政治主义的触感,是一种“包容万物”的历史主义。

批判的张力:因为极端分子出现了,而且他们日益占据优势地位。

11.(1887年春—秋,1888年春—秋修改)

悲观主义逻辑学下至最终的虚无主义:是什么在这里面起作用?价值贫乏感和无意义感的理念:到什么程度道德估价躲在所有其他的高级价值之后。

结论:道德价值审判是通过判决、否定的方法;美德是一种抛弃生存意志的方法。

问题:但是美德是什么?

12.(1887年11月—1888年3月)

宇宙哲学价值的衰落(A)

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必定会出现。首先,当我们寻找一切事件的“意义”时,这种意义是不存在的。因为,寻找者到头来总会丧失勇气。这样一来,虚无主义就是长时间消耗力量的认知,是“毫无益处的”痛苦,是不安全感,它缺乏休息和东山再起的机会——它会自惭形秽,就如同人们欺骗了自己很长时间一样——下述现象的意义也许在以前存在过,对一切事件都使用最高道德标准和道德世界秩序;或者增长人类在交往中的友爱与和谐;或者向普遍的幸福状态靠拢;或者甚至走向普遍的虚无的不断发展状态中——任何目标最终总具有意义。所有这些观念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任何事物都是通过过程本身获得实现的——然而现在人们认识到,不对任何事物抱有目的,就达不到任何目标。——这样一来,对于发展中的所谓目的的失望,就构成了虚无主义的原因。总而言之,就特殊的目的而言,或者就普遍化的目的而言,都是如此;就迄今为止的一切目的假说而言,情况也是如此,因为假说与整个“进化”有密切关系(人类不再是合作者,更不在发展中处于核心位置)。

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出现。其次,一旦人们提出了一种总体性,一种体系化,或者对所有事件加以组织化,一种作为心理学状态的虚无主义就会出现。长久以来,那渴望荣耀的灵魂就沉溺于最高统治和管理形式的整个观念之中(——如果那是一位逻辑学家的灵魂,那么绝对的连续性和现实的辩证法就会相当愿意与一切事物达成和解)。这就是统一性和“一元论”的某些形式。由于这种信念,人类深深地陷入到这样的感觉之中:认为人类与高踞于人类之上的整体密切相连,并且人类依赖于这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神性的模式。——“全人类的幸福需要以个人幸福的牺牲为前提。”——但是请注意,这种普遍性的幸福根本就不存在。从根本上来说,如果不是这种有着无限价值的整体通过他起了作用的话,那么人类就会丧失对自身价值的信仰。也就是说,人类构想出这样的一种整体是为了能够信仰他自身的价值。

作为心理学状态的虚无主义还不具备第三种形式和最后的形式。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我们认识到,发展没有任何目的,而且在一切发展之下,都没有广阔的、可容个体藏身的统一性,就如同最高价值中的元素一样。于是,逃离出来的遗留之物就是:批评处于发展中的整个世界都是假的,并构想出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作为替代品来代替这个真实的世界。但是,一旦人们发现构想出来的这个世界仅仅只是为了心理上的需要,而人类又完全不需要如此做的时候,就形成了虚无主义的最后形式。它含有对任何形而上学世界的否定性信仰,同时它也禁止自己对真实世界产生信仰。当人们处于这种立场之上时,他就会承认,处于发展中的现实是唯一的现实。人类将通往内部世界和虚伪神性的所有秘密途径都进行了封闭,但人类不能忍受这个世界,尽管人类并不想否认它。

到底发生了什么?人类产生了无价值的感觉。因为他认识到,既不能用“目的”概念,也不能用“统一性”和“真理”

概念来解释生命的总体特征。因为这些存在没有任何目的,也没有任何结果;众多现象的背后缺乏广泛的统一性。存在的特征并不是“真实”,而是“虚假”。

没有任何理由能让我们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简而言之:我们用来赋予世界价值的范畴,如“目的”、“统一性”、“存在”等,又被我们再一次地抛弃了;因此世界看起来仿佛毫无价值。(B)

假如我们所认识的世界的原因不能再使用上述三个范畴来加以解释,假如根据这种认识,世界对我们而言已毫无价值,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问一下:我们对于上述三范畴的信仰源自哪里?让我们试图找找是否有使它们摆脱信仰的可能。

一旦我们把三个范畴贬了值,那么它们对宇宙无用性的阐释,就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使宇宙贬值的理由了。

结论:对理性范畴的信仰是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我通过那些范畴来衡量世界价值,它们与纯粹虚构的世界是有联系的。

最终结论:到目前为止,当所有能使我们试图开始估价世界的价值被证明是不适用的时候,它们也不能最终造成世界的贬值。所有这些价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都是以保存和提升人类的统治结构为目的的功利性观点的结果。——这些价值只不过是虚假地投射到事物的本质上罢了。我们发现这始终是人类的完全幼稚性的表现:把自身设定为事物价值的意义和标准。

13.(1887年春—秋)

虚无主义代表的是一种病理学上的中间状态(病理学是一种极端的概括,在病理学那里,它的推论没有任何意义)。尽管这种生产力还远远不够强大,或者尽管这种颓废仍处于一种迟疑中,并且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医治方法。

这些假设的前提是:在这里不存在真理。事物没有绝对的特性,也不存在“自在之物”。——这就是完全的虚无主义,而且是更极端的虚无主义。它精确地决定着事物的价值,缺乏适合于这些价值的现实性。价值仅仅是价值存在的某些方面的力的象征,它是生命目的的简单化。

14.(1887年春—秋)

价值及其他的变动始终同设定价值权力的增长联系在一起。

非信仰的标准,允许“精神自由”作为权力增长的体现。“虚无主义”乃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威力和最充沛的生命的理想——其中,一部分是破坏性的,而另一部分是讽刺性的。

15.(1887年春—秋)

什么是信仰?它是如何产生的?任何信仰都自认为是绝对真实的。

虚无主义的极端形式都拥有这么一种观点:任何信仰,任何自以为是的真实都必定是谬误。

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不存在真实的世界。也就是说:这样的世界乃是源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的诺言(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需要一个狭隘的、压缩的、简化的世界)。

这是力的标准,在那个意义上,如果希望没有毁灭,我们自己就必须承认表面性,必须承认谎言是必需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虚无主义是对真实的世界、存在,以及也许是神圣的思维方式的否定。

16.(1887年11月—1888年3月)

假如我们很“失望”,那么至少我们没有无视生命:我们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适意性”。

带着轻蔑的怨恨,我们蔑视那个我们称之为“理想”的东西。我们之所以瞧不起我们自己,仅仅是因为不能始终克制那种荒唐的,也就是所谓的“理想主义”的冲动。姑息的影响远远甚于失望者的抱怨。

17.(1887年春—秋;1888年修改)

到什么程度叔本华(Schopenhauer)的虚无主义仍然是从创造基督教有神论的同样典范中产生。——一个人感到非常确定,对于最高的迫切需要的东西、最高价值、哲学家们假定为绝对确定的最高境界,就像它是先验的:“上帝”作为一个赠予的真理处在顶端。“去成为神”,“被吸收到神里面”——几千年来,这是最天真最令人信服的急需的东西(但是确信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它仅仅是令人信服的:一个愚蠢的人的注解)。

一个人去掉了让步于假定的典范一个人的真实性的习惯;一个人变成了无神论者。但是典范自己会放弃吗?——实际上,最后的形而上学者仍然在它里面寻找真正的“真实性”,把物自体比作是一切其他物体的表象。他们作为我们的表象,非常明白地存在。不是这种典范的表示,不是“真正的”——并且,实际上,它甚至没有带领我们回到那个作为它原因的形而上学的世界。无条件的,代表最高境界的,不可能是所有有条件的本体。叔本华想要得到它因此不得不设想形而上学本体是和典范相反的——像“邪恶,盲目的意志”:那种方法可以是“好像”,在表面的世界里揭露它自己。但是尽管如此,他没有宣布放弃典范的绝对性——他潜在地这样做了。

[康德(Kant)认为“纯概念自由”的假设是必要的,为了脱卸完美的存在对世界的存在的这样那样的责任——简而言之,为了解释邪恶和不幸:这对一个哲学家来说是逻辑上可耻的一点。]

18.(1883—1888)

现代最普遍的征兆:在人类自己的心目中,他们丧失尊严,以致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长期以来,人类被普遍认为处于生存的中心,是生存中的悲剧英雄;后来,人类至少试图明白自身与生存的决定性,以及它与生存中具有特殊价值的一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就如同所有的形而上学家所奉行的那样:他们希望能恪守人类的尊严;他们信仰道德价值并把它视为基本价值。这些对上帝坚信不疑的人会更加坚定地恪守道德信仰。

19.(1883—1888)

任何纯粹的道德价值系统(例如佛教的道德价值系统)都以虚无主义为最终结果:欧洲的前景也将会如此。人们希望与没有宗教背景的道德主义发生关联:但这必然会导致虚无主义的出现。——在宗教那里,缺乏那种视我们自己为价值设定者的约束感。

20.(1887年春—秋)

虚无主义的问题“为什么”植根于以往的习惯中。由于这些习惯,目的似乎成了外界所提出的、所赋予的和所要求的——它由某些超人的权威所赋予。既然不能信仰这种权威,于是人们就去寻找旧的习惯,寻求另一个权威,这个权威在任何条件下都善于言谈,它可以提出明确的目标和使命。现在,良心权威慢慢地浮出了水面(摆脱神学的程度越高,道德也就变得愈加坚定),成了对个体权威丧失的一种补偿。或者,是对具有内在精神的历史的一种补偿。它有目标,它可以让人们相信它。人们想要远离意志,远离目标的愿望,远离为了自我而赋予目标的风险;人们不想承担责任(他说不定会接受宿命论)。最终,幸福——带着几分伪善,成了绝大多数人的幸福。

人们自言自语:

A.特定的目标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B.也根本不可能被预见。

现在,正当意志急需要强大力量的时候,它却变得相当虚弱和缺乏自信。从根本上怀疑意志所有施加于整体之上的组织力。

21.(1887年春—秋,1888年修改)

彻底的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者的理想化了的眼睛变得相当丑陋,他不相信自己的记忆:眼睛使记忆衰退,像秋天的树叶一样飘零;眼睛无法防止记忆力衰退,以至于它衰退到死尸般苍白的地步,就如同弱者把记忆力倾注于遥远的和已消逝的事物一样。而虚无主义者不会为他自己放入任何东西,他也不会为了人类的整个过去而去做什么:他让记忆衰退。

22.(1887年春—秋)

虚无主义具有模棱两可性:

A.虚无主义是不断增强的精神权利的象征:积极的虚无主义。

B.虚无主义是精神权利的下滑和衰落:消极的虚无主义。

23.(1887年春—秋)

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正常状态。

一方面,它可以成为强力的象征:精神力量急剧上升到如此程度,以至于以前的目的(“信念”、信条)与强力变得极为不适应(因为一般来说,信仰表明的是对生存条件的强制,是对某人的飞黄腾达、成长、获得权力等此类情形下的权威的一种屈服);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成为强力不再强大的象征,它不能再生存出某种目的、原因和信仰。

作为一种巨大的破坏性力量,它达到了相对性强力的最大值——一种积极的虚无主义。

它的对立面:虚弱的虚无主义。它不再攻击对手,它的有名的形式是佛教形式。它是消极的虚无主义,是虚弱的象征。精神的力量也许被耗尽了,它的如此的衰竭,以至于以前的目标和价值都变得不再合适,也不再能让人相信。因此,价值和目标的综合(任何强大文化的基础)都被消解了。各种各样的个体价值争斗不休,分崩离析——一切能使精神振作的、能恢复元气的、平和的、麻木的东西,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或宗教的或道德的或政治的或美学的,等等——纷纷涌现了。

24.(1887年11月—1888年3月)

虚无主义不仅思考了“徒劳无益”,而且也相信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要毁灭。因为人们动手帮助摧毁它。——假如可以这样说,那么这话是不合逻辑的。但是,虚无主义者却不相信逻辑的必要性。——这是强者的精神意志的情形。因为,对这样的人来说,让他们停留在否定“判断”阶段是不可能的。——他们的本质需要就是否定行为。判断造成的虚无是用双手造成的虚无的助手。

25.(1887年春—秋)

关于虚无主义的起源。——当一个人能够面对他已知的事物的时候,这已经太晚了。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虚无主义者。直到最近我才承认这一点:作为一个虚无主义者,是激进主义给予了我前进的能量。但这个基本的事实——能量——却欺骗了我。当一个人朝着一个目的一直往前走,那就似乎不能说“如此的无目的性”是我们信仰的基本原则了。

26.(1887年春—秋)

有活动能量的悲观主义:这是在残酷的角逐,甚至是胜利之后的问题,“为了什么目的?”换句话说,有种事物比问我们感觉好不好更重要一百倍:即一切强大自然的基本直觉——因此也就是问其他人的感觉好还是不好。总而言之,我们有一个目的:为了它,我们不怕导致某人的牺牲,不怕承担风险,不怕任何危难:强烈的激情。

27.(1887年春—秋)

导致虚无主义的原因是什么:

A.缺乏高级的种类。也就是说,这样的种类以其用之不尽的富裕和权力维持着对人类的信仰。(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应当把什么归功于拿破仑:几乎是这个世纪所有更高的希望。)

B.低级的种类(“畜生”、“大众”、“社会”)没有学会谦虚,并且大谈特谈他们对宇宙和形而上学价值的需求。这样一来,整个生命就变得庸俗化了。也就是说,一旦大众获得了主导权,他们就会对特殊者实行暴政,从而使这些人丧失信心,变成虚无主义者。

发明高级种类的所有尝试的失败(“浪漫主义”;艺术家,哲学家;反对克莱尔的尝试:在他们身上强加最高的道德)。

反抗高级的种类,这便是结果。

所有高级的种类已日趋没落,并且没有安全感。反对天下的斗争(“民众诗歌”等)。把对低贱者和忍受苦难者的同情视为更高尚灵魂的标准。

缺乏解释行为而不仅仅是改写行为的哲学家。

28.(1887年春—秋)

主义提议:达到何种完美程度的虚无主义才是迄今为止娱乐理念的必然后果。

不完美的虚无主义:它有种种形式,我们生活在其中。

不去重估我们迄今为止的价值,而企图逃避虚无主义:会产生反作用,使问题变得更微妙。

29.(1883—1888)

自我麻醉的方式。——在我们的内心:不知道往何处走。空虚。试图在麻醉中使自己忘记所有的一切,就如同音乐的麻醉一样。麻醉就是在悲剧的残酷中欣赏最高贵者的陨落;麻醉就是对个别的人物或个别的时代的盲目狂热(也可以说是仇恨,等等)。——试图成为科学的工具而麻木地工作:人们睁开双眼是为了那些微乎其微的享受;比如说,这也体现在人们的知识问题中(对自我的过于谦逊);听从自己把自己普遍化为一种激情;神秘主义,对永恒的空虚的愉快享受;艺术“为了自身的目的”(“行为”)和“纯粹知识”是厌恶自我的麻醉阶段;各种各样连续性的工作,都是某种愚蠢的渺小的狂热;各种方式的混合,疾病起源于普遍性的毫无节制(放纵扼杀了享受)。

A.意志的衰弱是结果。

B.出于对比而感到的极度自豪和细微的衰弱性的耻辱。

30.(1887年11月—1888年3月;1888年修改)

我们为基督教而生存了差不多两千年之久,因此,已到了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的时候了,我们会丧失我们借以生存的重力中心——我们已经迷失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我们闯入了相对的估价,凭借所有的能力标准,使人类产生了对自我的极度高估。

现在一切事物都变得彻底虚伪,仅仅存在零散的“词语”,软弱或过度紧张:

人们试图在尘世间找到解决办法,但这是在相同的意义上——即在对真理、爱情、正义(社会主义:“人的平等”)的最终胜利的意义上;

人们也试图坚持道德理想(以非利己主义、否定自我和否定胜利为宗旨);

人们试图坚持“彼岸”——尽管知道它只是违反逻辑的未知数X;但人们马上会解释说,可以从这个未知数中寻求出一种过时的形而上学慰藉;

人们试图在事件中发现一种过时的神性引导,在现象中发现报酬性的、惩罚性的、教育性的和向善性的事物秩序;

人们仍然相信善与恶,以至于人们把对善的胜利和恶的消亡的体验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是英国式的,典型的事例就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这个笨蛋);

蔑视“自然性”、蔑视渴求、蔑视自我:甚至试图把最高的精神性和艺术理解为非人格化和冷漠无情的结果;

教会仍然被允许干预私人生活中的所有重大事件和主要方面,目的是给教会一个更完美的意义:完美仍然需要“基督教国家”和“基督教婚姻”。

31.(1884)

比我们的时代更善于思考和更不善于思考的时代,在历史上都曾存在过。例如,佛祖出生。那时,在经历了几百年学派争吵后,人们自身深深陷入了哲学教条主义的深渊,就像欧洲国家曾陷入了宗教教条主义的繁文缛节中一样。的确,人们会让“文学”和印刷品蛊惑我们的心灵,会把我们的“时代精神”想象得更美好;数以百万计的招魂术士以及种种不堪入目的体操训练为特征的,由英国杜撰出来的基督教,为人们提供了更具建设性的观点。

欧洲的悲观主义仍处于早期的幼稚状态,它反对其自身。悲观主义还没有达到那种如饥似渴的程度,如它曾经在印度所体现出来的那样。它呆滞的目光中透露出虚无。因为它仍旧是过于呆板的悲观主义,而不是“有机统一”的悲观主义,它是过于学究化和过于诗意的悲观主义。我的意思是:其中大部分是臆造的、杜撰的和所谓“创造的”,而并不是某种“后果”。

32.(1888年夏—秋)

迄今为止对悲观的批评。——对幸福论思考的反对就像对问题最后的减少:它意味着什么呢?不断增加的忧郁的减少。

我们的悲观主义:世界没有我们所认为的价值。我们的信仰它自己增加了我们对知识的渴望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这样说。初步结果:它好像值得少些;就是说最初它是多么的富有经验。仅仅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悲观主义者;也就是,我们决心毫不保留地承认重新估价,停止讲我们自己的故事——谎言——老样子。

准确地说,我们是怎么样发现驱使我们寻找新的价值观的痛苦的。总之:世界可能有比我们相信的更多的价值;我们识破我们理想的天真,然而我们认为我们给它最高的解释,我们甚至不能给我们人类的存在一个适当的公平的价值。

什么被神化了?社会里的价值本能(这使它的继续存在成为可能)。

什么被诽谤?是将高等的人同低等的人分开,这种欲望造成了分裂。

33.(1887年春—秋)

导致悲观主义出现的原因:

迄今为止对最强大的生命的欲望使对前途的欲望惨遭谴责,因此生命诅咒自身;

人类逐渐增强的信心、完整性和怀疑的勇气,成为人类认识所不可替代的生命本能的特征,并因此转而反对生命;

唯有对冲突毫无所知的平庸大众繁衍兴旺,而高级的种类又生不逢时,且作为蜕变的产物而自惭形秽时——另一方面,平庸大众却视自我为目的和意义,他们盛气凌人(但他们当中谁也无法回答“为什么或者为谁?”);

不能消除痛苦、不安和愤怒的感情、忙碌的持续增长以及所有频繁的活动,即所谓的“文明”日益变得容易和容易识别,当个别面对这些庞大的机体时,他们会失去信心而变得臣服。

34.(1885—1886)

现代悲观主义代表了现代世界的无用性,而不是这个存在的世界。

35.(1887年春—秋)“痛苦胜于快乐”,或者相反(乐观主义)。这两种学说都已成为虚无主义的指南。

因为这两种情况下设定的最终意义不过是快乐的现象,或痛苦的现象。

但是有一类人说,他们从来不敢设定意志、意图和意义:因为对于任何更健康的那类人来说,生命的价值当然不需要按照这些次一级事物的标准来观照自身。痛苦也许可以获得优势,而且尽管它也是以一种如此强大的意志而存在,它是对生命的肯定,是对这种优势的一种需要。“生存没有价值”、“听天由命”、“为什么存在眼泪?”——这是脆弱和伤感的思维方式。一个滑稽的、乐天的怪物胜过多愁善感而百无聊赖的人。

36.(1887年11月—1888年3月)

哲学中的虚无主义者坚信,一切发生的现象都是毫无意义和毫无利益的;然而无意义的和无利益的存在原本就不应该有。它源自哪里?人们又是任何获得这种“意义”以及这种标准的呢?在本质上,虚无主义都认为,平淡的和无益的存在会使哲学家觉得不满意、无聊和绝望。这种观点与作为哲学家的极度敏感是矛盾的。这是那些荒唐的估价所造成的:因为,存在的特性如果有生存的权利的话,那么它一定会给哲学家带来快乐。

现在不难理解,快乐和不快乐仅仅在事物的过程中具有作为手段的意义。因为剩下的问题就是,无论我们是否能看到“意义”和“目的”,对我们来说,无论是无意义性的问题还是其对立面的问题,都是不可理解的。

37.(1887年春—秋)

悲观主义向虚无主义的发展。——价值的非自然化。价值的经院主义。价值的支离破碎和理想化,不是统治和领导行动,而是反对和谴责行动。

对立面被放在自然的级别和等级位置上。这是对等级秩序的仇恨。对立是根据平庸大众的世纪设立的,因为这样更易于为人所理解。

被抛弃了的世界面对着一个人为修建的“真实的、有价值的”世界。——最后,人们发现了自己是用什么材料建立了这个“真实世界”的:现在人们只剩下那个被抛弃了的世界,并且把那种极端的失望加于这个世界之所以被抛弃的原因之上。

所有这些导致了虚无主义的产生:所有的人只剩下具有裁判权的价值——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这里出现了强大和弱小的问题:

A.弱者在价值面前粉身碎骨;

B.那些较强者摧毁还没有粉碎的东西;

C.那些最强者战胜具有裁判权的价值。

总之这一切造就了悲剧时代。

38.(1883—1888)

最近偶然做了许多恶作剧,并且是在各个方面不合适的词汇:每个地方都在讨论“悲观主义”,争论的问题是悲观主义正确还是乐观主义正确,好像必须有一个答案。

一个人没能领会,尽管它几乎不可能更明显,悲观主义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症状,这个名称应该被“虚无主义”替换掉,这样的问题会不会比它是一种弊病、衰退的迹象、一种特质更好。

虚无主义运动仅仅是生理颓废的表达。

39.(1887年11月—1888年3月)

可以理解:一切形式的衰退和病态,始终同整个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因为,颓废在价值判断中获得了统治地位,并被人们所普遍接受。今天,我们不但要反对由退化所引起的贫困这一后果,而且要反对前面的一切颓废,它虽然是残余物,却有着勃勃生机。人类丧失了一切基本的本能,价值判断全部都变得颓废——这是真正的问题,动物“人”成为了哲学家所要去猜的真正谜语。

40.(1888年3—6月)

颓废的概念。——浪费、腐朽、淘汰不必是有罪的:它们是生活的必然结果,是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颓废的现象像生活的提高和进步一样必要:一个人不可能废除它。相反,理由要求我们对它公正。

这对所有的社会主义组织者都是一种耻辱,它们假设环境——社会整合——在这里恶习、疾病、出卖灵魂、贫困不再生长。——但是那意味着谴责生活。——一个社会不能自由地去保持年轻。甚至在它力量的鼎盛时期它不得不产生垃圾、浪费材料。越是积极大胆地发展,失败和畸形就越多,就越接近衰退。时代不会通过制度被废除。疾病不会,恶习也不会。

41.(1888年1月—秋)

关于颓废本质的基本看法:它假定导致颓废的原因是其结果。

全部道德问题视角的改变。

道德与邪恶、奢侈、犯罪,甚至疾病做斗争,表现得幼稚而多余:这里不存在“向善”(反对重复)。

颓废本身没有什么需要斗争:对于所有的时代和所有的人们来说,它是绝对必需的。应当全力进行斗争的是这样一种想法:它试图把传染病带入有机体的健康部分中去。

在这里能这样做吗?它们如何与这些基本的生物学问题产生联系?如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等。(治疗的方法:例如军国主义。它从拿破仑开始。拿破仑将文明视为其天生的敌人。)

42.(1888年3—6月)

第一原则:

退化的假定原因是它的结果。

但是退化假定的补救方法也仅仅是反对他的影响的缓和剂:“治愈的”仅仅是退化的一个类型。

颓废的结果:恶习——沉溺恶习;弊病——多病;罪恶——犯罪行为;禁欲——不育;歇斯底里素质——意志弱化;酗酒;悲观;无政府主义;放荡(精神上也是)。诽谤者、暗中破坏者、怀疑论者、毁坏者。

43.(1888年3—6月)

在颓废的概念上。

A.怀疑论是颓废的结果,就像精神的放荡。

B.道德的堕落是颓废的结果(意志弱化,需要强大的刺激)。

C.企图的治愈,心理上和道德上,没有改变颓废的过程,没有阻止它,是生理上的无用:

深刻理解这些放肆“反应”的无价值;它们是反对某些可怕结果的麻醉状态的形式;它们没有消除病态的因素;时常他们夸张地试图废除颓废的人从而使他的伤害达到最小化。

D.虚无主义没有原因而仅仅是颓废的逻辑性结果。

E.“好人”和“坏人”仅仅是颓废的两个类型:在所有的基本现象中他们是一样的。

F.社会问题是颓废的一种结果。

G.弊病,特别是影响精神和头部的,是强大本性的防御力量缺乏的标志;准确地说,这是烦躁的迹象,因此快乐和不快乐变成了最引人注意的问题。

44.(1888年春—夏)

颓废最一般的类型:

A.相信一个人选择补救方法,事实上是一个人选择加速枯竭;基督教是一个例子(最好的例子是直觉的失常);“进步”是另一个例子。

B.一个失去了反抗刺激的力量的类型——变得受意外事故支配:一个人极大地放大他的经历——“玩世不恭”,意志崩溃;例子:一个道德的完整类型,讨论许多遗憾的无私心的类型——并且以个性的缺点为特征,因此它听起来也像一个过度兴奋的弦不断地震动——一种极度的兴奋性。

C.混淆因果的类型:因为生理条件没能理解颓废并且误解病痛的真正原因的结果;实例:所有的宗教道德。

D.渴望不再遭受痛苦的环境:生活事实上像弊病的本原一样经验丰富;认为无意识的状态,没有感觉,(睡觉,不省人事)是不能比较的,比有意识的状态更有价值;

论“弱者”的保健法:弱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以失败告终。道德:毫无作为。更准确地说,这里存在着一种障碍,即力量在行动方面根本不起作用,并且不产生反映,这是衰弱所导致的最严重的疾病:人们从来也不会比自己根本不可能反映时反映得更为快速和更为盲目。

45.(1888年3—6月)

一种强大的天性表现在对任何反映的等待和延迟上:某种程度的无兴趣是这种力量的特征,就如同衰弱具有反运动的不自由,以及“行为”的突然性和不可避免性等特征一样。——意志是衰弱的——并且,避免做蠢事的治疗良方就是拥有强大的意志但不做任何事情。——矛盾。——一种自我毁灭;保存的本能受到了损害。——弱者伤害了他们自己。——这就是颓废的类型。

事实上,我们发现了大量的关于导致麻木的实践方法的考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能处在正确的轨道之中,无所作为要比有所行动显得更有益处。

正确的价值标准激起社团、独立哲学家以及托钵僧的所有行动,使其获得灵感;阻碍自己行动的人要比其他人更能使自己受益。

信仰方法:绝对的服从,机械式的行动,对人与事物的回避也许要求迅速的判断和行动。

46.(1888年3—6月)

意志的衰弱:这是证明误入歧途的隐喻。因为没有意志,所以既不存在坚强的意志,也不存在软弱的意志。推动力的聚集与分散,它们中间缺乏任何体系和秩序,因此产生了“软弱的意志”;在某种占优势的推动力的协调下,就产生了“坚强的意志”。前一种情形漂浮不定而没有重心;后一种情形有明确和清晰的目的。

47.(1888年3—6月)

遗传下来的不是疾病,而是病症:缺乏对抗传染病危险的力量等,破坏了抵抗力;从道德的层面上来说,这是在敌人面前变得顺从和温顺的原因。

我曾经问自己,是否这些最高价值,如哲学、道德和宗教等,不能与衰弱者、精神病患者以及神经衰弱者的价值进行比较:它们以一种温和的形式代表着同样的病症。

一切不健康状态的价值就是,它在放大镜之下向我们显现出了一定状态,这些状态是正常的——但正因为它们是正常的,所以它们变得难以辨别。

健康与疾病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就如同古代的药学家和今天的实习医生所认为的那样。人们不应当从其中得出有区别性的原则和实体,因为这些实体是为存活的有机体而战,并且把这些有机体当作自己的地盘。这是糊涂的、毫无意义的事情和唠叨,它不再有任何益处。实际上,这两种生命形式仅仅在存在程度上有所区别:夸张、无比例、正常现象的不协调构成了病态[克洛德·贝尔纳(Claude Bernard)]。

就如同把“恶”看作夸张、不协调和毫无比例一样,“善”也许是对抗这种夸张、不协调和毫无比例的危害的保护性饮食方式。

遗传的软弱是一种占主导性的情感:它是导致最高价值的原因。

备注:人们需要软弱,这是为什么?通常是因为软弱对人们来说是必需的。

软弱作为一项任务:削弱欲望、快乐和痛苦的感觉、权力意志、自豪感、对占有与更多占有的希望;削弱是温顺;削弱是信仰;削弱是面对一切自然事物时的对抗与耻辱;削弱是对生命的否定,是疾病和习惯性的软弱。——削弱放弃仇恨、对抗、敌对和愤怒。

——治疗的错误:人们不希望通过系统性的防御措施来战胜衰弱,而是希望通过一种正义和道德化,也就是说,通过解释来战胜衰弱。

——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的混合:比如,力量的缓和,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缓和来自反映(不产生起任何作用的诸神的类型)中的宽容——衰竭的缓和,僵化以致达到麻木。所有禁欲主义哲学程序看起来都追求后者,但实际上其目标指向却是前者——因为它们将肯定性断语归功于已获得的状态,就仿佛已经达到神性状态一样。

48.(1888年3—6月)

最危险的误解:有一种概念看起来不能与其他概念相互混淆,它们之间不容许产生歧义。这个概念就是衰竭。衰竭可以后天获得,也可通过遗传而继承,在任何情形之下,它都可以转化为事物的外观与事物的价值。

他充满活力,并时常能感觉到力的充盈,与那些一样充满活力但不情愿把自己奉献给外物的人相反,他的目光能使事物更富有活力、更强盛、更富有前途——总而言之,他是一位奉献者——衰竭者贬低和丑化他所看到的一切事物——他贬低了事物的价值:他们是有害的。

关于这一点似乎不存在什么错误。虽然如此,历史却告诉我们一个可怕的事实:人们总是将衰竭者与充满活力者混为一谈——并且把最富活力者与最有害者混为一谈。

缺乏生命力的人就是弱者,弱者使生活变得越来越贫乏;富于生命力的人就是强者,强者能使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前者是生命的寄生虫,而后者则是一位奉献者——怎么能够将这两者混为一谈呢?

当一个衰竭者以最高的主动性和能力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当退化引起了精神的放纵或神经质的爆发时),人们就会把这个衰竭者与充满活力者混为一谈。他就会引起我们的恐慌。——对傻瓜的崇拜,始终就是对富有生命力的人和对强者的崇拜。狂热分子、疯子与懦弱的宗教徒,人们把所有这些有着乖僻习性的人当成最高权力类型的体现。他们被认为是具有神性的。

这种令人感到恐慌的力量首先被神化了:在这里它是权威的出发点,而人们是在这里解释、倾听和寻求智慧的。——几乎随处可见的是,从这种强有力的权力类型中生发了“神性化”的意志,即追求精神、肉体与神经的典型退化的意志,人人都力图寻找通往这种最高存在的道路。使自己生病、使自己发疯并且激起诱发消耗性疾病的征兆,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具超人性、更恐怖、更聪明。这样一来,人人都以为这样能使自己变得更富有权力,以至于可以把这些权力赠予其他人。

在这里,陶醉的感受是虚幻的,这种陶醉将最大限度地增加我们的权力感,因而使我们对权力做出极其幼稚的评价。最陶醉者必然立足于权力的顶峰。(——陶醉感有两个来源:生活得过于富有活力和大脑营养不良的状态。)

49.(1888年1月—秋)

衰竭不是遗传的,而是后天获得的:a.营养不良,经常是由于对营养学知识的无知。比如在学者那里;b.性欲的早熟,这特别体现在对法国青年,尤其是巴黎青年的谩骂中。这些人从高级中学毕业刚刚走入社会便受到了损害和污染——并且陷入了可耻的嗜好中,再也无法从中脱身而出,他们对自身采取嘲弄而傲慢无礼的态度——他们是最地道的奴隶(顺便说一句,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已经是种族和家族衰败的象征,就如同所有的神经过敏者一样;他们也同样是在与外在环境的接触中而被污染的——让自己受自我的外在环境所决定,这也是一种颓废)。c.酗酒——这不是本能,而是一种习惯,它是一种愚笨的模仿,是对占主导地位的生活一种怯懦或徒劳的适应。

犹太人生活在德国人当中,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他们是多么迟钝、多么金发碧眼;表情、语言和举止缺乏神情;行为懒散,德国人需要好好地休息——他们并不是由于过度工作,而是因为被令人反感的酒精刺激过度才感到劳累的。

50.(1888)

衰竭理论。——邪恶、精神病人(或者艺术家——)、罪犯、无政府主义者——他们不是受压迫阶级,而是以前所有的阶级社会遗留下来的。

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所有阶级都贯穿着这些因素,我们不是把现代社会理解为“社会”和“身体”,而是将其理解为由一种首陀罗所构成的病态的黏合物——这个社会也不再具有排泄能力。

由于几个世纪的同居,它已病入膏肓到什么程度?

现代道德,现代精神性,我们的科学,是病态的形式。

51.(1888年3—6月)

腐败状态。——要理解所有形式的腐败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不要把基督教的腐败忘记了[帕斯卡(Pascal)就是典型],同样,也不要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腐败忘记了(这是基督教腐败的结果——根据自然科学的观点,社会主义者最高级的社会概念是秩序级别中最低级的);“超越”腐败:仿佛在现实世界,即生成性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存在的世界。

在这里,各种各样的组织是不允许存在的:在这里人们应当歼灭、消除这些组织,要进行战争——在所有地方,人们都应当推翻基督教——虚无主义的价值标准,并且将它的一切假面具撕毁;例如现代社会主义、现代音乐和现代悲观主义的假面具(它们的所有基督教价值理念的形式)。

这是真的,那也是真的:真实在这里意味着人的类型得到了发展。

神父和灵魂的牧师是存在的令人不悦的形式。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教育都毫无益处、毫无根基和没有重心,并且为价值的矛盾所苦恼。

52.(1888年1月—秋)

当对于堕落的人不给予同情时本性不是不道德的。相反,生理和道德弊病的生长在人类中是病态的和不自然的道德的结果。大多数人的敏感是病态的、不自然的。

为什么人类是道德上和生理上腐败的?——当一个器官被改变,肉体就枯萎了。利他主义的权利不能来自生理机能;这种权利也不能帮助和形成许多平等:这是对堕落的人和贫困的人的奖励。

在一个不育的、不生产的社会里没有团结,并且毁灭性的因素——偶然地,会使后代甚至比他们自己更堕落。

53.(1883年3—6月)

颓废甚至对科学的理想都不知不觉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的整个社会学就是一个证明。我们一直批判社会学,认为它只从经验生发,它仅仅懂得社会没落的形式,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将社会原本就有的颓废本能视为社会学判断的标准。

目前欧洲没落的生命把这些本能视为自己的社会理想:它们与苟延残喘的种族的理想极容易混淆。

后来的群氓本能——现在已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势力——它与贵族社会的本能有着本质的区别:代表总体数量的事物完全取决于统一性的价值。——我们的整个社会学只了解群氓,即乌合之众的本能,它提倡每一个废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一个废物都拥有美德。

今天,人们用来判断社会不同形式的估价形式,与那种贬低战争而抬高和平的估价形式并无不同。然而这是一种反生物学的判断,甚至是一种生命颓废的果实。——生活是战争的结果,社会本身是战争的手段。作为一个生物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是一个颓废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道德主义者(他认为利他主义的胜利值得欢呼!)。

54.(1888年1月—秋)

在经历了整整几千年错误的混乱之后,我重新发现了通往肯定与否定的道路。这对我来说是极为幸运之事。

我认为,要否定一切使人衰弱的东西——即使人衰竭的东西。我认为,要肯定一切使人变得更强大、更有力量、为力量的感觉进行辩护的东西。

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人说起过:美德、无私、同情,甚至对生命的否定都曾被教导过。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衰竭者的价值。

长时间以来的对衰竭心理学的思考,迫使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衰竭者的判断深入到了价值世界的何等程度。

我的结论可能令人奇怪,甚至对我这样一个对某种陌生的世界相当熟悉的人来说也是如此——我发现所有的最高价值判断,——所有主宰人类,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使人变得驯服的价值判断——都可以视为源于衰竭的判断。

在神圣名义下,我产生了毁灭性的倾向;人们把这些衰弱者、教育衰弱者以及传播衰弱的人称为上帝。——我发现“好人”就是颓废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形式。

连叔本华都推崇的美德,就是最高的、唯一的和所有的美德的基础——显然,同情在我看来,比任何邪恶都要危险。为了贯彻原则而取消在种类中的选择,并且从拒弃中得到净化——这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美德都是真正的美德。

要尊敬宿命——宿命就是对弱者说:灭亡吧!

人们称它为上帝:即反对宿命,反对使人退化和腐败的行动。——人们不应当没有任何理由就借用上帝的名义。

种族衰落了——但不是因为自身的邪恶,而是因为自身的无知。种族衰落了,因为它不把衰竭看作衰竭。生理学上的混乱状态是所有灾难的根源。

美德是我们最大的误解。

问题:衰竭如何能为美德立法?换一句话说,这些后来者是如何获得权力的?——人类动物性的本能为什么会本末倒置呢?

55.(1887年6月10日)

极限位置没有被温和的人继承而是被相反的极限位置的人继承。因此一旦对上帝的信仰和本来的道德秩序变得站不住脚,自然的灵魂不朽性的信仰,不管有没有目的,都会造成心理上的必要影响。在那时,虚无主义好像不是这样,存在的不快乐变得比之前更多,因为人们已经不信任苦难中的任何“意义”,虽然的确实际存在。一个解释已经崩溃;因为这个解释现在对于存在看起来好像没有一点意义,好像一切事情都是白费。

*

这种“没用”构成了现在虚无主义仍将呈现的特性。我们之前估价的不信任扩张到变成了这样的问题:“所有的‘价值观’都不是没有更接近解决方案而拟订喜剧的诱惑吗?”没有尽头和目标,持续“没用”是最麻痹的思想,特别是当一个人知道他在被骗却缺乏不被骗的能力。

*

让我们用最可怕的形式思考这种想法:存在事实上,没有意义和目的,然而没有任何虚无的结局不可避免重复出现:“永恒的循环。”

这是虚无主义最极端的形式:什么也没有(“没有意义”),直到永远!

佛教的欧洲形式:知识的能量和力量迫使这种信仰发生。这是所有可能的假定中最科学的。我们否认最终目标:如果存在有的话它将不得不被实现。

*

因此一个人理解到泛神论的对立面在这里是未遂的:因为“一切事物都完美、极好、永恒”也会迫使形成“永恒的循环”的信念。审问:道德也不可能使泛神论成为所有事情中肯定的吗?事实上,仅仅是道德上帝被克服。构想一个“超越善恶”的上帝有意义吗?泛神论在这个意义上可能吗?尽管如此我们可以从过程中去除目标的观念然后确认过程吗?情况将会是这样,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东西在每一刻都被得到——那么一直都是这样。斯宾诺莎达到了这样一个肯定的位置到每一刻都有逻辑必然性的程度,利用他的逻辑学的本能,他感到一种胜利感,世界应该那样组成。

*

但是他的情况仅仅是一个单一的情况。在每个结果底部遇到的、在每个结果中发现表达的每个基本性格特征将必须使每个经历它把它作为自己的基本性格特征的人带着一种胜利感欢迎普遍存在的每一刻。重要的一点是一个人把他经历的他本身的基本性格特征作为是好的,有价值的——乐意地。

*

在被侵犯和压迫的人和阶级中,道德使生活免受失望和跳进无关紧要的事中:因为是对人不是对自然无效的经验产生了对生存最令人绝望的愤懑。道德把暴力统治者、暴力实施者、通常所说的“大师”看作反对普通人一定要被保护的敌人,这首先意味着是被鼓励的和加强的。从而道德教人们深刻地厌恶和轻视那些统治者的基本性格特征是什么:他们的权力欲。为了废除、否认、分解道德——那意味着思考由一种相反的感觉和估价驱动的最招人恨的东西。如果受苦和被压迫失去了他们有权利轻视权力意志的信念,那么他们将会进入无助绝望的阶段。如果这种特征是生活所必需的,那说明甚至正在道德意志里隐藏了“权力欲”,甚至这种憎恨和轻视仍然是一种权力欲。受压迫的人将会看到他们和压迫者在同样的层次上,没有特权,没有更高的地位。

*

恰恰相反!生活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除了权力阶层——假设生活本身是权力意志。道德防止地位低下的人陷入虚无主义,通过指定给每个人无限的价值观、形而上学的价值观,以及通过把每个人放在一种不同于世俗的等级和权力规则的规则中:它教授人们放弃和温顺,等等。设想这种道德中的信念枯萎了,那么地位低下的人将不再得到安慰——他们将会枯萎。

*

这种枯萎表现为自我毁灭的形式——一定会毁坏的那种本能选择。地位低下的人自我毁灭的症状:自我活体解剖、中毒、陶醉、浪漫主义,最重要的是本能需要把强者变成不共戴天的敌人(可以说是,一个人养育了他自己的刽子手);毁灭的欲望就像更深层次的本能欲望、自我毁灭的本能、虚无的意志。

*

虚无主义就像一个地位低下的人没有安慰的症状;他们为了被摧毁而去毁坏;没有道德,他们不再有任何理由“放弃他们自己”——他们把自己放在相反原则的层次上,并且通过迫使强者变成他们的刽子手来得到权力。这是佛教的欧洲形式——在所有的存在失去“意义”后什么也不做。

*

不是“不幸”成长了:相反。“上帝、道德、放弃”是不幸非常低级的补救方法:积极的虚无主义相对来说好像是更好的情况。道德被战胜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以精神文化为先决条件的,反过来情况较好些。与哲学观点长期斗争形成的必然的精神疲劳对于所有的哲学已经达到了最绝望的怀疑态度,是这些虚无主义者绝不是地位低下的另一种标志。考虑佛陀出现的情况。永恒循环的教义将会有博学的预想(佛陀的教义也是;例如,因果关系的概念,等等)。

*“地位低下”意味着什么?首先,是生理上——不再是政治上。在欧洲(在所有的阶级中),这种最不健康的人提供了虚无主义的土壤:他们将会像诅咒一样经历永恒循环里的信仰,对一个人不再在任何行动面前退缩感到惊讶;没有顺从地被灭绝而是熄灭了有目的和没目的的一切,尽管洞察一切事情都是为了来世,这仅仅是一次惊厥,一次盲目的愤怒——甚至是虚无主义的这一刻并且渴望摧毁。——这样一种危机的价值是它的净化作用,它把相关的因素都推在一起使它们互相毁灭,它将共同的任务分配给有相反思考方式的人——并且它揭露他们中较弱的和不安全的人,以此通过力量来提升等级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