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核心考点分析与解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6 02:36:21

点击下载

作者:刁志萍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7)考研政治核心考点分析与解读

(2017)考研政治核心考点分析与解读试读:

前言

选择一本“正确的”辅导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尤其对于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辅导书来讲更是如此。众所周知,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内容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考试范围上,结构性调整突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萌生了编写一本为考生排忧解难的“好书”的想法。之后,每年根据大纲进行修订与完善,全方位、无死角、尽可能地满足考生的需要。《考研政治核心考点分析与解读》由经验丰富、富有合作精神的新东方考研命题研究团队精心打造而成。我们站在每一位考生的角度,仔细斟酌考试大纲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反复推敲每一道题目,力图体现系统全面与重点突出的有机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

本书具有三大突出特色:

第一,全面性。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教育部颁布的指导命题和考生复习的法规性文件,它规定了考试的性质、考试的内容和考试要求。本书严格按照大纲覆盖的考查知识点编写,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全书内容翔实、语言简练、重点突出。

第二,权威性。考试大纲所列的考查要点规定了考试的基本内容,是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事实上,假如考生仅仅掌握大纲所列的要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大纲所列的知识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据此,本书在全面覆盖考核知识点的前提下,将其相关知识一并奉献给考研学子,书中观点以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为依据,严谨、准确,具有权威性。

第三,实用性。本书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编写,从“内容概要、逻辑结构、考核知识点详解、命题思路焦点提示及例证”四个角度展开。考生可以通过内容概要,宏观把握考点基本内容;通过逻辑结构,全面了解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通过考核知识点详解,全面、准确、细致地把握考点基本规律;通过命题思路焦点提示及例证,总结过去,认识现在,预见未来,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这是本书独具匠心之处。

在本书将要出版之际,请允许我代表新东方考研命题研究团队,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我们的朋友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新东方国内大学项目事业部总经理周雷老师!感谢前北京新东方学校国内部主管李玉技老师!感谢文俊先生!感谢我的学生刘尧、孙冠杰、刘胜起、王春晓!

我们坚信:天道酬勤!祝在考研路上艰难而又坚强行走着的学子们考试成功!序

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越来越多。广大考生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英语,也来自数学、政治等公共课程。新东方进入考研英语培训领域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凭着我们对考题透彻的分析,对命题思路深刻的理解,新东方的考研英语培训已经得到了考生的广泛认可。

当考研英语培训逐渐成熟的时候,新东方在部分学校开设了考研数学的培训,但是我们发现,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考研政治是个更大的障碍。毕竟,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大一、大二时开设的,等到备考的时候,考生对学过的这些课程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而2010年考研政治大纲的调整,使得考试考查的范围更加宽泛,要求考生掌握的知识点也大大增加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调整后考研政治的难度增加了。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希望新东方开设考研全科培训的呼声也变得强烈起来。

新东方做任何事情,不做则已,做就一定要做好。为了保证我们的考研政治教学的高水平和高质量,新东方目前只在条件成熟的分校开设了考研政治课程,北京新东方学校便是其中的一所。

北京新东方学校的考研政治团队可谓精英荟萃,人才云集。团队的领军人物刁志萍老师早年负笈南开,主攻哲学,后又在人大读研,研究方向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在已是高校的副院长、正教授了。刁老师不仅学术水平高,更难得的是,她有一颗年轻的心,她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当旁听众多年轻老师参加的新教师培训时,她的感慨是“很有意思,学到了很多东西”;当和考研英语老师一起备课时,她又对这种跨学科备课的方式大加赞赏,认为这能极大地开阔各位老师的视野。总之,刁老师是位活力四射、充满朝气的“老教授”,是一位符合新东方精神的优秀教师。

因此,当刁老师通宵达旦地赶出来新东方历史上第一本考研政治辅导书并请我作序的时候,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个敬业与专业的老师,才会有今天的新东方。

最后,希望本书能将考研政治考试化繁为简,为广大学子铺就一条通向成功的坦途。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研读考试大纲,寄语考研学子

一、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基本规定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分为“考试性质、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查内容、题型示例”五部分内容。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约16%4.试卷题型结构Ⅳ.考查内容(略)Ⅴ.题型示例(略)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查的知识范围1.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查的知识范围与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构成密切相关。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对高校“两课”教学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门数、设置、学分、学时、教师等有新的规定和调整。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由“98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5门必修课,即高校本科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此为依据,构成了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入学考试的考查范围。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查范围的内在逻辑

依据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查的学科范围,考查的知识范围分为五大板块,39个一级考点、111个二级考点、520个三级考点。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查知识范围的内在逻辑三、结合2016年考研真题分析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命题特点1.命题依据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是命题的唯一根据。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大纲修订说明,寻找命题信息,是获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之一。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之间颁布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继2010年出现重大变化之后,2016年考试大纲再次出现显著变化。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从结构体例到具体考点,出现了实质性的变化。另外,三级考点从399个增加到520个,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态势。2.题型、分值构成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入学考试真题总共38道题。从题型分布来看,与考试大纲高度契合。

2016年考研真题题型及分值分布

2016年考研真题学科范围及各部分分值构成3.命题特点

第一,考试内容上,侧重基础;综合性、灵活性更加突出。

侧重基础。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2016年单项选择题中,2/3属于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

例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

A.改革创新

B.独立自主

C.实事求是

D.群众路线(2016-5)

例2.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欺凌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形势也日益严峻,中国“睡狮”在西方列强的隆隆炮声中逐渐苏醒。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的重大事件是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法战争(2016-9)

命题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方面。具体来说,其一,特定年度的特定考点。如联合国成立70周年(2016-38)等等。其二,与考试大纲相联系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精准扶贫(2016-24)等等。其三,高频考点反复出现。如依法治国(201630)、生态文明(2016-35)等等。上述考点均出现在2016年试卷中,有些考点甚至是以分析题的形式出现的。

例3.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继2011年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之后,2014年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的变化体现在

A.法治体系不仅有法律规范体系,还包括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

B.法治体系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法治体系既要有法律的制定,也要保证法律的落实

D.法治体系不仅仅是静态的法律文本,而且也是动态的法的实现过程(2016-30)

例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正式实施。2月底,环保部相关部门公开约谈L市主要领导。作为新环保法实施后第一个被约谈城市,L市的污染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全国关注。重压之下,L市对57家污染大户紧急停产整顿,对412家重点污染企业限期限产治理……铁腕治污立竿见影,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指标大幅下降。但环保风暴很快遭遇了新的困境。L市经济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为加快发展,招商时铺设了一些“绿色通道”,不少企业缺乏环评手续。此次停产整顿,部分企业因无环评手续一时难以复产。企业关停后,工人失业又带来新的社会问题。潜在的金融风险也渐成燃眉之势。环保风暴遇到现实和利益的严峻挑战。

对于L市为治污痛下猛药的做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环保部官网及不少地方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或发表评论,众多网友也争相发声,且看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A:用环境污染换来的经济发展,早晚得淘汰,重病需猛药,现在天蓝水绿,多好啊!

B:一个小地主的命,非要过比尔·盖茨的生活,怎么可能!

C:政府要达标,企业要生存,百姓要环境,非常难!……决心不等于蛮干,环保和经济的平衡点找不好,再好的决定也会变成二次伤害。

D:休克式治霾太惊悚了。在如今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人为制造大面积失业和债务危机,简直是生态大跃进!

E:铁腕治污力度值得赞赏,但有些问题可以讨论。意识到方向有问题,是急刹车,还是有个滑行过程?L市这次是狠狠踩了一脚刹车,车停了,但乘客人仰马翻,有的摔得很重,有的勉强站着,还不知能站多久。

F:被关停企业满满的全是委屈,责任全部推给外界,以受害者姿态对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只字不提。今天的L市,是很多历史欠账严重的城市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缩影,历史欠账总是要还的。

……

一场空前的铁腕治污风暴,承受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一时间,L市又因治污被推上风口浪尖,但L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直面大气污染防治这场艰苦的硬仗,用环保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让千万市民看到了山青水绿,享受着清洁的空气。9月16日,环保部解除L市大气污染问题挂牌督办。

既让环境好转,又让经济同时得到发展,这可能是中国环境治理持续深入后各地亟需作答的选择题。

摘编自央视网(2015年7月3日)、新华网(2015年7月3日)

人民网(2015年7月6日、11月23日)(1)从“铁腕治污”引发广泛讨论看,我们应如何认识经济发展同环境治理的关系?(6分)(2)“铁腕治污”及其引发的讨论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何启发?(4分)(2015-35)

尽管2016年的考研刚刚结束,实际上,2017年的决战已经开始,特别是在考试大纲颁布时间越来越晚、考试时间越来越早、考试难度越来越大、推免比例越来越高、整体局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2017年的考研学子们,时间紧迫!

寄语2017年的考研学子:认真研读考研大纲,夯实基础、综合运用、灵活把握,志在必得。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其后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在三个核心理论内容当中又处于核心的核心地位。从广义上讲,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

逻辑结构: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内容概要与逻辑结构

内容概要:从总体上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三个角度,论证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概括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本质特征。

逻辑结构:◆考核知识点详解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1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其后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1.2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1.3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1.4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或三个核心理论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在三个核心理论内容当中又处于核心的核心地位。所以,从广义上讲,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1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19世纪30、40年代,工人运动已经从产业革命初期的自发斗争,逐渐发展成为自觉的有组织的斗争阶段,直至举行大规模的政治罢工和武装起义,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的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问题。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独立的政治运动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从自发走向自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渊源:从思想理论渊源方面来考察,人类以往所创造的全部优秀思想成果都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2.2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其突出成果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胜利与发展,诞生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与发展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3.3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4 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等。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4.1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

4.1.1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客观、全面、发展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4.1.2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坚持辩证法,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坚持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

4.1.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4.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2.1 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4.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4.3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4.4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第一,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第二,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第三,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

5.1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第二,马克思主义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不断变化的形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整个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意志。

5.2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第一,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第三,对待马克思主义,一要坚持,二要发展,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命题思路焦点提示及例证

作为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五大核心内容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由2009年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2010年新增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演变而来。本章基本思路在于:要求考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鲜明特征。2010年新大纲实施以来,考研真题尚未涉及本章基本内容。

命题核心范畴:马克思主义。

命题基本思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命题主要形式:客观选择题为主要命题形式。

例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答案】B

例2.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A.唯物史观

B.剩余价值学说

C.科学社会主义

D.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答案】C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内容概要与逻辑结构

内容概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中,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本章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科学实践观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逻辑结构:◆考核知识点详解一、世界的物质性1.世界观、方法论与哲学

1.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1.2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运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和理论。

1.3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2.哲学基本问题

2.1 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2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其一,存在与思维或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即物质与精神谁是世界的本原、谁是派生物,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的问题;其二,存在与思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能否被人们所认识的问题。

2.3 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与意义: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对思维与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根本对立的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③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客观标准。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人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所有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是可知论,不可知论只能是唯心主义的。④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具体表现为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3.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与斗争

3.1 唯物主义的三大形态:其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但普遍存在着直观性的缺陷。其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用原子来解释整个物质世界,并且认为原子不可再分,原子不变。它存在着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三大缺陷。其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2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其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其二,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变成独立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4.世界的本质与世界的存在方式

哲学基本问题回答了世界的本质问题,即世界的本质是唯物还是唯心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回答世界的存在方式的问题,即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坚持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静止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突出表现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5.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5.1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及其缺陷: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当作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原子当作世界的本原,具有明显的缺陷,即在思维方式上,用个别代替一般。

5.2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哲学的物质范畴;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并且可以被人所认识;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所做的最高概括。

5.3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怀疑感觉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否认客观事物的可知性的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它既肯定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6.意识的起源与本质6.1 意识的起源

第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在其产生过程中,经历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转变:从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第二,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劳动的直接产物。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社会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劳动中人脑不断完善,并且产生了语言,至此,语言和劳动一起构成了人类意识的起源。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6.2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主观形式表现为:其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意识形式是主观世界特有的,但它们反映的事物的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却是客观存在的。其二,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由于人们的认识倾向性、主观需要以及认识主体的素质等因素各不相同,就会导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是对立统一的。意识有时会表现为虚假的、荒诞的观念形态,如鬼神观念等,但这种虚假的主观映像,也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反映。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7.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7.1 物质决定意识。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和物质的表现;物质运动服从于客观规律;人的活动集中体现了物质世界多样化的运动规律。

7.2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使人的活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是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二是受制于人类实践发展水平。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8.1 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这个原理包含三重含义:第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精神,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没有与物质平行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本原,坚持世界本原问题上的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8.2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第一,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它是我们反对二元论或多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以及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有力武器;第二,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9.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内在统一性9.1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密切联系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任何物质都处于运动之中,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必然会犯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9.2 运动与静止

9.2.1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相对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特定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机械位移;二是物质还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质变。

9.2.2 承认相对静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相对静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9.2.3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

9.2.4 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它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应该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防止思想上僵化和行动上保守。在分析问题时,静态分析与动态考察相结合;在解决问题时,既要勇于变革,又要注意巩固变革的成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9.3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9.3.1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

9.3.2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9.3.3 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9.3.4 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它们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时间、空间的这种客观性,要求人们做任何工作,都要考虑时间、空间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9.3.5 时间、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时间、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空间特性的具体性、可变性。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

9.3.6 时间、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间、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永恒的物质运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无始无终、无尽无休,在空间上的伸展性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时间、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都要占据有限的空间,都要经历有限的时间。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转化。10.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具体表现为: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1.实践与人的存在方式

从人类起源来看,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以及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人类劳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来看,制造工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将动物与人类根本区别开来。

第一,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人是社会的人,在实践中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在实践基础上,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确证。

第二,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第三,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活动。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构成了物质生活本身。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12.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12.1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两种不同形态。

12.2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自然界,不断改造自然界。

12.3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13.人和自然的关系

13.1 实践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人类社会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13.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纳入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过程,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在实践中,人把自然界既作为自己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又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即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13.3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否则,人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14.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意识之间的三重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15.规律及其客观性

15.1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5.2 规律的特点:第一,规律是本质的联系,表现的是本质或本质之间的联系。第二,规律是必然的联系,不是偶然的联系。第三,规律是稳定的联系,也就是规律的重复性。第四,规律是客观的联系。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主观意志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规律、消灭规律。人的实践活动只有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取得成功,违背了客观规律,就只能导致失败。

15.3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一致性:二者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的。16.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16.1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类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并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16.2 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透过现象一步步深入地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具有能动的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可以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进而改变、创造世界,使世界不断地从自在世界转变为自为世界,不断地从原始自然转变为人化自然。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6.3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全面、越深刻,主观能动性才能越充分地发挥;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第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深层的东西,如果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无法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第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16.4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

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第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6.5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16.5.1 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

16.5.2 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16.5.3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命题思路焦点提示及例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基础之上的,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根基。2016年新增考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应适当关注。

另外,从命题特点、考试题型来看,辩证唯物论部分内容散、考点多、分值小,因而,考生应关注辩证唯物论的内容体系,充分理解各知识点的内在逻辑。

命题核心范畴:哲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物质、意识、实践、规律。

命题基本思路: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运动与静止、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命题主要形式:客观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均有可能。

例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答案】A

例2.“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答案】B

例3.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答案】AD

例4.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答案】DE二、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1.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是指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世界及其运动的世界观。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物质及其存在状况的世界观。

辩证法表现为三种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现代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两者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第二性与第一性的关系。2.事物的普遍联系

2.1 联系的涵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2.2 联系的特征:

第一,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联系。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原则,要求人们反对以主观臆断为标志的唯心主义和把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给客观事物的诡辩论的错误。

第二,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第三,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极其复杂多样的。按照联系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等。事物的不同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2.3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依赖于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依赖于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与功能。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也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一个必备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3.事物的永恒发展3.1 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一定形式的运动,包括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都体现着一定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3.2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3.2.1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和发展的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从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3.2.2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首先,新事物的结构与功能适合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其次,新事物比旧事物优越。它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的、过时的因素,吸取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且还增加了一些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丰富的新内容,因而它比旧事物优越。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符合历史条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3.3 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发展的特征

3.3.1 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3.3.2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把一切事物都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并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才能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不断地前进。4.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4.1 整体与部分。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依赖于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依赖于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与功能。整体的功能可以大于或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整体与部分是综合与分析相统一思维方法的客观基础。4.2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世界普遍联系中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起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世界处于无限的因果链条之中,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变成了原因,反之亦然。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原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具有一定的原因。原因不仅可以作用于结果,结果也能反作用于原因,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具体表现为: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多种类型。

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既可以增强实际工作中的预见性,又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科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揭示事物的因果联系,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3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是指在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区别:第一,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则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决定的。第二,二者的地位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则处于从属地位。第三,二者的作用不同。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则对发展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作用,使事物发展过程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呈现出不同的外貌特征。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联系: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第二,偶然性体现并受必然性的制约,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凡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第三,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无限广大及其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原理,一方面要重视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偶然性不仅表现必然性,而且对事物发展也会起重要作用,要善于估计、应付和利用各种偶然性推进工作。要重视“机遇”的作用,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实现发展。4.4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哲学范畴。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把握可能性范畴,必须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区分可能和不可能。可能是指在现实中存在着客观根据、具备一定条件就能实现的东西。不可能是指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客观根据和条件,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

第二,区分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现实的可能是指在现实中有着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一定阶段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也叫逻辑的可能,则是指在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不充分,必要条件尚不具备,因而只能在将来才能实现的可能性。

第三,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性。在事物发展中往往存在着好的和坏的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由于必然性和偶然性都会起作用,所以哪一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情况和各自具备的外部条件。

第四,区分可能性的程度。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即或然率,这是对可能性在量上的科学说明和测定。把握可能性的大小,是正确规定行动目标、实施步骤的重要依据,也是人们在实践中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可能性是还没有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可能作为事物的潜在趋势,预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现实作为现存的客观实际,标志事物的现状。它们具有质的区别。第二,可能和现实又是统一的。首先,可能和现实相互依存。可能包含在现实之中,是没有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现实则是已经展开、已经实现了的可能,同时又孕育着新的可能。其次,可能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产生于现实,并将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现实又包含着新的可能。

可能和现实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它是人们正确思维和正确行动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立足于现实,要从现实出发而不是从可能出发,不能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可能上。它为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依据。在可能向现实转化,又由现实向新的可能转化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把有利的可能变为现实,并且在自己创造的现实中展示出继续前进的光明前景。4.5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

现象和本质的区别:第一,现象是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的,而本质则需要通过抽象思维能力才能把握;第二,现象是多变易逝的,而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第三,现象是个性的,而本质则是共性的;第四,现象是丰富生动的,而本质是普遍深刻的。

现象和本质的联系:现象隐含着本质,没有脱离本质的纯粹的现象,本质必须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使我们既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对大量现象的观察、分析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获得尽可能全面正确的现象材料,这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前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