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真实的自己面对面(套装共4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6 04:44:56

点击下载

作者:(日)加藤谛三

出版社:北京斯坦威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与真实的自己面对面(套装共4册)

与真实的自己面对面(套装共4册)试读:

前言

第1章 人生的境遇,由内心的冲突决定

第2章 敢于直面内心的冲突,人生将迎来全面突破

第3章 安全至上的思维方式,只能造就平庸的人生

第4章 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是最失败的人生

第5章 从与内心的冲突和解开始吧

后记与原生家庭和解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天才儿童的悲剧和精神分析师的自恋障碍

第二章 抑郁和自大——自恋障碍的两种表现形式

第三章 关于鄙视

后记2008

参考文献与真实的自己和解(不是对现实妥协,而是全然接纳和善待自己)

目录

赞誉

前言

第一部分 介绍自我同情

第二部分 自我同情地图:按部就班的练习

第三部分 维护——自我同情下的日常生活

反思日志

可持续的练习日记:第15天及以后

参考文献

致谢与童年创伤和解:化解内心冲突的深度指南

目录

序言

前言

1.谁不是一边想改变, 一边不断回到过去

2.童年创伤对成年后的影响有多深

3.深陷童年受虐的循环怪圈

4.这不是你的错:用自我同情打破童年受虐怪圈

5.过度警觉:对亲密关系中真实或预感的风险极度敏感

6.从“在熟悉中寻找安全感或把痛苦当作深爱”的状况中走出来

7.用全新的视角看待既往的行为模式和关系

附录A

附录B

致谢目录CONTENTS前言第1章 人生的境遇,由内心的冲突决定

“不逃避苦难”为何如此重要

人性中的“向善力”与“向恶力”

要想能承受挫折,必然要经历“苦难”

为什么即使获得了社会性成功,人生还是快乐不起来

不吃苦,无法理解人心

逃离苦难的道路,直达孤独与地狱

没有苦难的“人生模式”压根不存在第2章 敢于直面内心的冲突,人生将迎来全面突破

“想要幸福,却讨厌苦难”的奇怪想法

直面内心的纠葛

纠结于“当下的自己”的人,拥有错误的价值观

接受“真实的感情”最痛苦

世俗成功者的内心格外脆弱的原因

必要的是顺应“人生要求”的姿态

不妨认为“人类本来就不平等”“人生原本就不公平”

先哲们所教的“人生模式转换”第3章 安全至上的思维方式,只能造就平庸的人生

率真不起来的原因在于“持续的欲求不满”

努力让心灵成长起来,是通往幸福的道路“苦难人生”始于努力也毫无意义的想法

没有成长的人考虑的是“怎么做才不会受伤”

逃避现实的人,是迷失了人生方向的人“在多大程度上活出了自我”才是人生的胜负

心理不成熟的人,总是认为自己“不幸”“悲惨”

认为“人生无法随心所欲”,是活得紧张的人的末路

让人生无趣的关键词,是“安全至上”

关键在于,要努力搞清楚“自己苦恼和痛苦的原因是什么”“把自己的事情束之高阁的人”将终生痛苦

大多数人都不清楚“自己被什么东西支配着”“隐藏的敌意”是幸福的天敌

阻碍幸福的力量非常强大

用“还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这种想法,来搪塞自己

只靠想,是不可能获得幸福的

追求安全的人生,在一事无成中走完人生路

人类的成长,从不服从开始

以成为自立的人为目的的“人生博弈之战”

看似醒悟了的歪理,实则为逃离人生战场的人的借口。

能够令你说出真实感受的环境,是幸福的源泉

只有“追随成长欲求”,人类才能得到锻炼

认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也会带来人生启示

认真做成一件事的重要性“神经症”父母养育的孩子的悲剧

请立刻停止“活给别人看的生活方式”

只要意识到“对自己信心不足”,人生立刻开始好转第4章 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是最失败的人生

人生中有一个陷阱叫作“缺乏式动机”

什么支配着不离开糟糕丈夫的妻子的内心

长期背叛自己本性的恐怖之处

请在心里铭记“不成熟会囚禁住你的未来”

追随成长欲求活着格外困难的原因

勇敢地接受无力抵抗的孤独和不安的自己

有些人为什么会活得很痛苦

不想成为“至死都不幸的人”,该怎么做

耐心地等待时来运转的姿态也很重要

工作狂和酒精中毒起因相同

摆脱“一定要得到他人认可”的焦躁感的方法

站在“评价他人的立场”,试着改变对人生的看法

你有没有把他人贴的标签当成“自己的性格”

被动地度过人生的人更容易被深深地伤害

拥有缺乏式动机与成长式动机的人之间的决定性差异

把自己打造成“幸福人格”第5章 从与内心的冲突和解开始吧

“心理病态的人”周围全是“心理病态的人”

说“人生嘛,差不多就行了”的人,其实是在撒谎

请留意自己身边是干劲十足的人,还是无精打采的人

追求整齐划一的“幸福蓝图”却痛苦不堪地活着

明明得到了“典型的幸福”,却不快乐

因让心理轻松而失去的重要东西

没有任何业绩,却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人的心理

勇于承认自己被心上人甩了的事实的人,会成长起来

凭借自己的意志挑战点什么,即使失败也能获得成长“心理最为平静的人”的内心风景

相信“苦难通往成长与救赎”的好处

接受了不愿意接受的现实时,人就成长了《无名士兵的话》这首诗传达的接受现实的有用性

吃了很多苦的阿德勒所掌握的智慧

不要成为得不到别人的赞赏就不满足的人“断念”力量,拯救你的人生

将视野从狭窄价值观转向广阔价值观

认为“与其接受现实,倒不如一死了之”的人与世界为敌

试图通过追求名声来解决内心纠葛,只会以失败告终

所谓“实现人类的最高价值”

自杀者的真心话

通过做自己能做到的事,人会越来越强大

逃避现实,等于死亡

对自己应该直面的真正问题视而不见,事态会进一步恶化

幸福始于对“不幸是心灵之苦”的理解

为了打造幸福人生而设置了“苦难”后记前言你不想面对的是什么 

长达半个世纪以来,我一直在做一档叫作“人生咨询热线”的广播节目。

开场白是这样的:

你不想面对的是什么?

然而只要勇敢面对它,你的人生道路必将开阔起来,无论过程多么艰辛。

灵感来源于乔治·温伯格的一句话,即“不愿意正视和感受某种真理的心理欲求,被看作是神经官能症的根源”。当时引起我注意的是“神经官能症的根源”这句话。

总之,这里所谓的神经官能症,指的是“拒绝接受重要真理的行为”。

如果把“神经症式纠葛”翻译为“烦恼”,这个“烦恼”则“以自己一直不愿意面对的东西为焦点”。

我希望大家思考一下“我不愿意面对的东西的焦点是什么”,所以在广播节目中,每次都重复着前面那句开场白。

此外,它还贯穿着本书的主题,且与卡伦·霍妮、弗兰克尔、马斯洛、阿德勒等先哲们关于“人如何活着”的宗旨一脉相承。

人类常常会陷入成长与倒退的纠葛。并且,回顾每次纠葛,选择倒退欲求,心理上会更轻松。但是,从长远来看,总是选择倒退欲求,最终只会到达人生失败的地狱。

倒退欲望如同麻醉药,在那一瞬间魅力四射,但绝无法实现对人类的终极救赎。

能够解放以及救赎人类的,只能是在纠葛中选择成长欲求,而且经历必要的苦难。

恶魔的低语,常常会用更轻松的生存方式诱惑人类。但其实它就是戴着面具的麻醉药。

只要能让人幸福起来,受点挫折也无妨。

可惜,活着这件事,是一项布满了重重难关的大事业。要想成就这项事业,绝非付出一般努力就行。人生没有那么容易,不是经历一点点挫折就能幸福起来的。

回顾那些具体时刻,无论对谁而言,成长必定充满痛苦,而倒退则无比轻松。

回顾那些具体时刻,选择将灵魂出卖给恶魔更为轻松。但是,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地狱。所谓地狱,是一个令你丧失感受生之喜悦的能力的地方。一个决心,改变人生模式

神经症,指的是“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所谓勇气,则指在纠葛中选择成长欲求。

毋庸置疑,“做真实的自我”,是使人幸福的绝对条件,如何才能实现呢?

人们只要感受到自我价值崩溃的危险性,就无法做真实的自我。

相对于追求幸福,人们追求安心的欲望更强烈。于是,很多人索性放弃了“做真实的自我”。

但是,下定决心去做真实的自我,才是人类的真正使命。

下决心去做真实的自我,人生方向会从“依赖与恐惧”转变为“能量与勇气”。

西伯利曾说过,“如果不能做真实的自我,倒不如去做恶魔”。

他进一步指出:“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一遇到事就心烦意乱?”原因就在于他放弃了做真实的自我。现实生活中害怕遭到别人嫌弃,就是放弃做真实的自我的表现。而能够做到真实的自我,最重要的,是“做真实的自我的勇气”。

所谓勇气,就是直面现实。人生中,必须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力量”

弗罗伊登贝格尔指出,失去本来的生存欲望,即为“否认”。

弗罗伊登贝格尔想要表达的也是同样的宗旨。

这些先哲们传达的宗旨,其实就如同阿德勒所说的“苦难通向解放和救赎”。

苦难之中,可以取得像罗洛·梅所说的“意识领域的扩大”,也可以获得卡伦·霍妮所说的“精神上的自由和力量”。

直面自己内心的纠葛,并努力想办法去解决,更容易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力量。

总而言之,逃避内心纠葛的人被认为患有神经症。相反,不逃避内心纠葛,可以强化感情上的自我意识。

据说,个人如果能够顺利通过偶遇的不安体验,就能实现自我力量的提升。

罗洛·梅、卡伦·霍妮、阿德勒关于这一点的说法不同,但表达的含义一致。哈佛大学埃伦·兰格教授提出的“正念”一词与上述观点也有相同的意味。

感情上的自我认识,位于现实否认的对立面。“直面自己内心的纠葛,并想办法去解决”是一种苦难,也是一种勇气。弗兰克尔“对于人类而言,苦恼也别具一番意义”的观点,其实也有着相同的宗旨。

当你遇到困难,不妨想一想:“这个挫折一定有某种意义。它带给我什么启示呢?”这样思考时,你所体验的“困难”会通向解放与救赎。

没吃过苦,未必幸福。没经历过现实之苦,并不代表幸福。

开拓视野时很痛苦,承认现实时很痛苦。但是,这些痛苦最终会转变成救赎。正确理解“人活着”这件事的本质

人类的初始设置中并不包括一定能幸福。

把生存看得轻而易举的现代人,缺乏对人性的正确理解。

每个人都追求幸福,但人性中有着拒绝幸福的因素。正如刚才提到的,人类的初始设置中并不包括一定能幸福。

人类诞生之初,以无力和依赖性为宿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事情。而只有做好了这一极其艰难的事情,人生才会变得有意义。

关于弗兰克尔的“苦恼能力”,本书中也有所提及,正因为有了苦恼能力,人才能直面痛苦。如果没有苦恼能力,人必然会逃避痛苦。

人生中有许多无法逃避的问题。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苦恼能力,类似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得痛苦不堪时,很多人嘴上说着“真想一死了之”,却还继续活着,虽然不幸。“想死”的心情并不假。但是,不能死。

因为人被设置成要努力活下去。只要一息尚存,就一直活下去。

人的初始设置中包含追求幸福,却不包含一定能幸福。活得失败是怎么回事

前面提到过,相对于追求幸福,人们追求安心的欲望更强烈。

没有做到自我实现的人,不安比不幸、不满等情绪更强烈。只要能设法逃避不安,无论多么不幸、不满,都能忍受。并且,他们会有意识地去忍受。

人类在生存道路上的失败,在于对于愤怒情绪的处理方法,以及对待苦难的态度。

一旦对待苦难的态度不正确,即使忍受了重重苦难,也无法最终实现解放与救赎。

明明生病了,却装作很健康,会很痛苦。

明明高烧三十八摄氏度,却装作生龙活虎的样子去工作,会很痛苦。

具体而言,善于沟通的人与不善于沟通的人,同样工作一天,辛苦程度不一样,消耗的能量也不一样。

不善于沟通的人,在公司正常工作就觉得疲惫不堪。这与发着高烧坚持工作是同样的道理。联想一下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就不难理解这一点了。直面现实

逃避苦难会带来束缚与绝望。

为逃避苦难而做出的努力,为何会产生挫折感呢?

出于自卑感的努力,为何最后会受挫呢?

这是因为,它强化了“我这样毫无价值”的内心感受。

很多人拼了命地干,结果还是不幸福。

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在努力的过程中停下脚步想一想,“我的感受方式是不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没有去认真思考,“为什么别人这样做很有价值”,而“我这样做却没有任何价值”。

有一位神经症患者就是借助以下的发现解救了自己。

即“自己的心理尚未独立起来,心理上依赖父母,所以很痛苦”。没有勇气去颠覆父母向自己施加的自我形象认定,即“我这样做毫无价值可言”的自我形象。

其根源在于自我恐惧症。

如果努力建立在自我恐惧症的基础上,也只能变成强迫式努力。最终,也只能走向破灭。

出于自卑感的努力,就是建立在自我恐惧症基础上的努力。

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自立意识在哪里受挫了。发现这一点会很难,却能够通往救赎。

受挫折的人,没有经历过从“无法忍受真实的自我”向“能够忍受真实的自我”成长的磨炼。

在从“无法忍受真实的自我”向“能够忍受真实的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克服痛苦的磨炼是无法避免的。

受挫折的人,就无法忍受这种磨炼。

所谓活着,就是不断解决人生中的问题,经历人生看似无意义的痛苦。“现实之苦”与“心理之苦”截然不同

如果没有“做真实的自我的决心”,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就会不断地背叛自己。

由于依赖心理较强,好像需要引起别人的关注才能幸福。然而,忐忑不安的内心已经证明自身的不幸福。

等到自己发现了这一点,却已经失去了获得幸福的能力。

于是,我们习惯将不幸福的原因归结为现实之苦,而现实之苦包括肉体上的疼痛和社会性的困难。

饥肠辘辘、瑟瑟发抖,这些是肉体之苦。感到痛苦的原因很明确。

但是,“现实之苦”不同于“心理之苦”。

原本,用“现实之苦”与“内心的苦恼和不安”来表述会更为贴切,或者用“现实之苦”与“不幸福”来表述较为恰当。

我们在提到“痛苦”时,会把现实之苦与不幸福统称为“痛苦”。

同样,在提到“不幸福”时,会把现实之苦与内心的不幸福统称为“不幸福”。

困难分为两种,即现实性困难和弗洛姆-莱希曼所说的“情绪性困难”。然而,还有很多人认为困难只有一种。

因此,对应方式也不同。避免成为“人生充满懊悔的人”

苦难会带来成长、实现救赎,是怎么回事呢?

直面内心的纠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却能通向成长与救赎。

换言之,“战胜苦难,获得成长,便能够实现救赎”。

人类自诞生之初,就生活在成长欲求与倒退欲求的纠葛之中。

我们常说“不输给自己”。“不输给自己”,其实就是不输给倒退欲求,而选择成长欲求。

人生中有两场战役,分别为与外敌之战,以及与自我之战。

与自我之战,就是直面内心的纠葛。

本书正是围绕与自我之战而展开。

相对于现实性困难,本书更着重于解读情绪性困难。第1章人生的境遇,由内心的冲突决定“不逃避苦难”为何如此重要

就我们的常识而言,没有苦

然而,心理学的巨人阿难的状态,就是得到了救赎。

德勒有一句名言叫作“苦难通往解放与救赎”。原因何在?

此外,不仅阿德勒,正如前面已提到的,众多先哲们都对这一问题表明了相同的宗旨。他们要向后世传达的,是什么样的“人生真谛”呢?

本书将一边解读这些“先哲们的观点”所蕴含的意义,一边向大家阐明对于现代人而言最有必要的情绪处理方法,并向大家强调“直面现实”“不逃避现实”的重要性。

因为我想,这些或许能成为帮助减轻你内心的不安、苦恼、痛苦等,进而打消你内心“不幸福感”的契机。

为此,希望大家首先明白以下几点:

第一,人类的存在是矛盾的。

第二,人类的矛盾体现在:理性与感性、良心与本能冲动、理想与现实、场面话与真心话、正面与反面、神性与兽性……

马斯洛在他的著作中,关于这一点,做了“尝试把‘善与恶’整合起来”的记载。

人性中同时包含了神性与兽性,这是人性的双重构造。

即使试着去否定人类的兽性,也是纯粹的现实否认,实则毫无意义。现实中,人类身上的确存在兽性。

我们不需要否定自身兽性的存在,但需要致力于把它向良善方向整合。

第三,我们拥有低次元欲求,同时也拥有高次元欲求。

因此,不能把低次元与高次元两极分化,否定低次元欲求,而是要努力把它与高次元欲求整合起来,以解决人生中的种种问题。人性中的“向善力”与“向恶力”

政治民主主义、经济繁荣、技术革新等,无法解决人类的这些基本矛盾。

无论民主主义制度多么健全、经济多么欣欣向荣、技术革新多么日新月异,都无法完全解决人生中面临的种种问题。

弗洛姆也说过同样的话。

弗洛姆甚至把“与善与恶的素质”,作为他的名著《人心》的副标题。想必就是在传达人类既拥有向善的力量,也拥有向恶的力量。

我认为,人类在心中有希望时会向善,在绝望时会向恶。

恨,既非良性存在,也非恶性存在。

问题在于人在什么样的环境(背景、状况)中生存。

尼采的思想,在德意志文化和希腊文化的对比中形成。

一件事情,我们说一次往往觉得意犹未尽,所以要接着说第二次。第一次说的是场面话,第二次说的则是真心话。

两者兼而有之以后,人才会感到满足。第一次与第二次互为补充。

读卡伦·霍妮的著作,你会看到其中有一句话叫“‘期待’的暴君”。“期待”是希望之中,而暴君则是不希望看到的。即作为一句话,“‘期待’的暴君”本身是矛盾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期待”过多,会使人内心失去活力。

如果总是被别人说“应该这样那样”,会导致人内心崩溃,失去活下去的动力。

反之,如果完全放弃“期待”,也同样会导致人内心崩溃。

人类只有根据自己的情况,把“社会性期待”与“本能冲动的满足”这一人类内在矛盾整合起来,才能活得像个人样,进而精力充沛地活着。

人类自诞生的一瞬间,就拥有了两种倾向。“追求冒险的倾向与追求踏实的倾向、独自承担责任而追求独立的倾向与寻求保护和依赖的倾向之间左右为难。”

无法脱离这种左右为难的窘境,说明心理上有未解决的问题。

此外,还有一个先哲们尚未指出的重大问题。

人类生下来就有依赖心理。这种依赖心理其实本身就充满矛盾。

依赖心理寻求“对对方的支配”和“来自对方的约束”。这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解决的矛盾。

正如弗洛姆所说,人类“在追求冒险的倾向与寻求保护和依赖的倾向中左右为难”,其中一方的依赖心理充满矛盾。要想能承受挫折,必然要经历“苦难”

人类并不仅仅拥有矛盾。

在“依赖和无力”这一前提下诞生,是人类的宿命。

人类诞生之初,不具备承受挫折的能力。

无意识地把真实的情绪、愿望打发走的自我压抑,是人类在真实世界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人类从生下来完全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到变得能够承受挫折的过程,就是“一场苦难”。

所以阿德勒说:“苦难通往解放与救赎。”

正如前面提到的,人类并不仅仅拥有矛盾。“依赖与无力”也是人类的宿命。

人类存在的过程充满“依赖与无力”,除此以外,生而为人,就无法避免生理变化以及社会立场的变化。

生理在不断成长。

人类的心理,也必须随着它成长。人类的初始设置若脱离心理成长,则无法发展下去。

昨天的正常本能有可能就这样变成明天的神经症,青春期在生理上是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

青春期,外面的世界在变化,自己的身体也在变化。对于这样的内外变化,自己的心理也不得不发生变化。而心理变化的重要过程就需要重新塑造人格。

可是,人格的重新塑造不会那么简单,其过程伴随着巨大的困难。

青年期,意味着迄今为止“毫无疑问、一直保持完整”的世界的瓦解。

人类本来就是一种不稳定的存在,再加之内心充满各种矛盾。

因此,人类要活下去,必须同时培养自己的社会能力与心理能力。

社会能力,不仅仅包括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培养起来的能力,还包括与同伴之间培养起来的沟通能力。

人,如果想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认识到以下两点:

A.人必须成长、变化。

B.必须与他人沟通。

生存,是自立与受挫的循环往复,这是人类的宿命。

此外,不安与苦难无法避免。

A加上B的结果,是人类必须获得心理上的成长。作为心理能力的其中一项,沟通能力的培养是生存的绝对条件。

人类本来就不完美。想办法弥补自己所欠缺的东西,对于生存而言很有必要。生存的意义也因此产生。为什么即使获得了社会性成功,人生还是快乐不起来

一个人的内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这是一个人活着的证据。

人生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无论你再怎么祈祷希望能避免,都无济于事。

人生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意志。

真正的自我防卫,是“沟通能力良好培养”的结果,而不是社会性成功。

很多人弄错了这一点,只是从自卑感转向追求优越感,追求成功。可是,即使再怎么成功,还是没有真实的安心感,也不能因此实现自我防卫。而这样的人一旦失败,就会陷入自卑感无法自拔。

人类一直面临着自我价值崩溃的风险。但是,如果害怕价值崩溃的风险,即使努力保护自我价值,也只会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面。这样一来,无论如何都无法与他人亲近起来。

这里所讲的问题解决,是一个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

丧失了与母亲之间的原始纽带,任何人都会直面不安与孤独。

活着,就是去解决每天出现的问题。

换个角度来讲,活着,就是不断去克服不安和苦难。

否认这一点,就不可能建设性地活着,只会在人性和社会方面都蜷缩起来。

无论取得多么了不起的社会性成功,也无法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

例如,无论是社会性成功的人,还是社会性失败的人,都会发生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

神经症,就是试图回避这一人生无法避免的问题的结果。

生而为人,无论环境是否理想,问题都会接连不断地出现。如果生于一个不理想的环境,会更悲惨。

正是由于试图回避这些问题,才会产生神经症、抑郁症、依赖症,极端的甚至会走向自杀。

成长的过程,对大多数人而言,都不是理想环境。

例如,很多人小时候所遭受的屈辱、孤独,成了长大后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

有人成长在一个有保护和安全的环境。但是,与之相反,小时候没有受到任何人保护的人更多。

小时候,周围的世界充满敌意。对这些人而言,活着是不安。人生充满不安与困难,显得那么难以超越。

生而为人,任何人都会经历人生的挫折。不吃苦,无法理解人心

在被誉为写出了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的诗人卡里·纪伯伦的诗中,有这样一段:

我要对你说,

欢乐与悲伤是不能分开的。

欢乐与悲伤总是手牵着手到来,

它们一同来到。

当我们沉浸于欢乐时,

切不可忘记,人生中也同样存在悲伤。

当我们因悲伤而精神崩溃时,

切不可忘记,人生中也同样存在欢乐。

卡里·纪伯伦阐明了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观点。

以上是诗歌的表现方式,原文是这样写的。

Your pain is the breaking of the shell that encloses you runderstanding .

也就是说,经历痛苦,方能打破你思想的樊笼。

并且,如果自己的人生每天都充满奇迹,那么悲伤也与欢乐一样,是精彩且值得惊叹的。

关于这句“自己的人生每天都充满奇迹”,我的理解是,每天都拼尽全力地活着。

包括不等着天上掉馅饼,不吹嘘,不较真,不忌妒,不通过推卸责任来疗愈自己内心的创伤,不逃避挑战自己的能力等。

仅有欢乐,构不成人生。仅有悲伤,也构不成人生。所以才要每天都拼尽全力地活下去。

卡里·纪伯伦说:“正如你总是默默接受田野中的四季轮回一样,也要接受心灵上的季节变换。”

许多苦痛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它是你心中的医者,是医治你受伤心灵的苦药。

所以你要相信你的医者,静默安宁地吃下他给的药。

这段话翻译过来也有点走样,认真品读原文,会发现其中的意义。

Therefore trust the physician,and drink his remedy in silence and tranquility.

不吃点苦,无法理解人生。最重要的是,无法理解他人。

无法理解他人的人,不可能与他人建立起深层联系,无法与他人亲近起来。

与他人亲近不起来,就不可能幸福。不与他人交心,也不可能获得幸福。逃离苦难的道路,直达孤独与地狱

只有把苦难当作上天的赐予来接受,才可能在充满矛盾的、不安定的人世间生存下去。

既然人生中的苦难无法避免,感受苦难的意义,则是伴你走完人生漫漫长路的最佳方法。忍受苦难,是最好的方法。

这是弗兰克尔、罗曼·罗兰、尼采等先哲们共同的教诲。

如果没有苦难,即逃避了苦难的话,最后只能自己品尝虚度年华的苦果,会绝望,会被社会孤立。

所有人都在经受生存之苦,只有自己一心想要去过没有苦难的人生,试想有谁会愿意与这样的人打交道呢?

我想,人们更愿意与能理解自己的痛苦的人共事。

度过没有苦难的人生,也就是说彻底逃避了苦难的话,最终只会到达地狱。

总是想要发动战争的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战争总是连绵不绝。

战争是由不理解人性、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人挑起的,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尤其重要。

所谓没有季节的世界,就是笑也无法发自内心地开怀大笑,哭也无法发自内心地放声大哭。

Into the seasonless world where you shall laugh,but not all of your laughter,and weep,but not all of your tears.

一味追求只有欢乐的世界,只会令自己迷失在毫无趣味、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世界里。那是自我疏离的人类世界。

欢乐只有在悲伤的伴随下才有意义。欢乐,只有在悲伤存在的前提下,才称其为欢乐。没有苦难的“人生模式”压根不存在

所有人都希望没有不安与痛苦。然而人类的初始设置中,则包括无法逃避的不安与痛苦。

人们在被不安与痛苦折磨得疲惫不堪时,会大喊“请不要再给我不安与痛苦了”。但是,不安与痛苦仍然会不约而至。

卡里·纪伯伦的诗中写道:

爱如同一捆稻谷,把你束缚起来。

它舂打你使你赤裸。

它筛分你使你脱去皮壳。

它碾磨你直至洁白,它揉搓你直至柔韧。

然后它送你到它的圣火上去。

绝不可把欢乐与悲伤切割开来、对立起来。

那是以静态的视点捕捉人生和人类的结果。而我们需要用更加动态的视点去看待它们。

所谓动态视点,就是以成长的视点来看待人生。人生就是边吃苦边成长。“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只有当下是实实在在的,今日一去不复返。”叔本华说。不得不承认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但是,仅有实实在在的当下也无法带来幸福。此外,还要对今日一去不复返这一事实有恒久认识,这样才能幸福起来。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不过异曲同工。

未来就在你面前,而且,明天也许会更好,请务必记住这一点。希尔蒂在他的《幸福论》中也这样写道:

没有承受过巨大的痛苦,没有体验过自己对自己的全盘否定,没有跌入失意的深渊的人,无法堪当重任。

这样的人往往心胸狭隘,且骄傲自大,令人难以接近。第2章敢于直面内心的冲突,人生将迎来全面突破“想要幸福,却讨厌苦难”的奇怪想法

人的初始设置包括“活下去”,却不包括“能幸福”。这一点非常明确。

人们在生存的痛苦中煎熬时,会说“真想一死了之”,却依然活着。即使不幸,也要活着。

痛苦的时候喊着“想死”。尽管这种心情并未掺假,却不可能死。

原因在于,人的初始设置中包括“努力活下去”。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活下去。

人的初始设置中包括“追求幸福”,却不包括“能够幸福”。

进化对我们的初始设置,并非幸福本身。

因此,想要获得幸福,需要非同寻常的努力。

生而为人,苦难是无法逃避的。它是人类的起点。

恋爱,必然会有矛盾。

这时,人们会想“为什么?”。

而且,有人战胜了它。

苦难是通往幸福的绝对条件。

没有经历过痛苦的恋人们,以及不曾努力过的恋人们,不会有圆满的结局。

尽管如此,我们所有人都想要幸福,却都发自内心地讨厌苦难。这是人之常情。

可是,这又很不现实。

讨厌烟雾,却又想围炉取暖;想要瘦身,却忍不住吃蛋糕;不想运动,却想变瘦。这是很多人的愿望,却不现实。

很多人说“请爱我原本的样子”。

可是,让别人去爱不努力又任性的自己,也很不现实。

请爱懒惰的我,多么无理。

请爱狡猾的我,多么荒唐。

不努力的时候,人其实没有活出真实的自我。

令所有与你接触的人都心情低落,却要求对方爱自己,多么滑稽。

静待花开。即使要求它“现在就开”,也无法实现。静待冰融。即使要求它“现在就融化”,也是天方夜谭。春天不到,一切都枉然。直面内心的纠葛

我年轻时,写过一本题为《与幸福告别》的书(一九五七年,大和书房)。

是因为我感到,只有把想要获得幸福的欲望连根斩断,才能好好地活下去。

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大街上,我决定舍弃想要获得幸福的愿望,于是登上了一列火车。

抱着把想要幸福的愿望丢在这个城市的想法,当时从车窗看到的风景,在历经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仍历历在目。曾在那里丢掉想要幸福的愿望的达姆施塔特的日暮景色,至今仍栩栩如生。

五十年过去了,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上火车之前,我坐在候车室的那个长椅上,一个男士从椅子上站起来,对我说“请帮我看一下行李”。

还记得那列火车哐当哐当地驶出达姆施塔特车站时的情景。

我当时在想:啊,从此以后,我的人生中就不再有幸福了。

从心里斩断了想要幸福的愿望。

不久,太阳落山了,车窗外的风景渐渐消失。夜幕降临了。

过了一会儿,坐在我对面座位上的一位年轻女性,用手指着前方黑夜中一盏孤零零的灯,对我说:“我就住在那边哦。”然后她就在下一站下车了。

Da wohne ich.

至今仍记得那句话。说不定那位女性误以为:这个男人是不是要自杀呀?

面对面坐了那么长时间,不曾有任何交谈的那位女性,临走之前突然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

人人都祈求幸福,却幸福不起来。

不做相应的努力,却祈求幸福。

不曾为幸福付出,却追求幸福。

逃避苦难,追求幸福。

这种生存姿态,就是卡伦·霍妮所说的神经症式要求。

卡伦·霍妮认为神经症式要求有四个特征,其中第三个特征,就是“不做相应的努力,却企图得到”。

幸福不会大步走过来。

幸福,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

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只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都会给自己增加一分自信。

人们的自信不是来自做轰轰烈烈的大事。

借助父母的力量,走后门入学,不会增加自信。

无论是兔子、鱼还是狼,只要是自己撒下饵料捕获的,都能够为我们增加自信。

人,越是逃避直面自己内心的纠葛,越容易纠结于眼前的欲望。

阿德勒所说的“苦难通往解放与救赎”,该怎么理解呢?

即直面内心的纠葛虽然痛苦,但是它可以通往解放与救赎。

结合众多先哲们的教诲,把这句话往大了说,即“苦难与成长,通往人生的解放和救赎”。纠结于“当下的自己”的人,拥有错误的价值观

卡伦·霍妮与阿德勒尽管说法不同,所表达的宗旨却完全相同。

相对于直面自己内心的纠葛,人们在批判他人时,心里会轻松得多。换言之,让自己沉浸在郁闷情绪中会轻松得多。

心情郁闷、低落,其实是攻击性的间接表现。

沉着脸的人,其实是在做无理的要求。如果不直面自己内心的纠葛,任何人都会活得很痛苦,而且不受欢迎。

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苦难通往解放与救赎”的道理,而是纠结于眼下的要求。

正如阿德勒所说“苦难通往解放与救赎”。

不加以正确引导,人们总是专注于现在吃的苦,形成固守眼前的立场。“固守眼前的立场”,其实是一种现实否认的心理姿态。即固守“现在的自己”的活法。

换个通俗一点的说法,即“死扛”。硬说乌鸦是白色的。“其实很讨厌那个人”“其实很喜欢那个人”等,接受自己真实的感情,有时候很痛苦。这不是现实之苦,而是心灵之苦。

或许,接受现实是心灵最大的痛苦。

然而这关系到成长与救赎,关系到人生的意义。

不固守眼前立场的人,是比较独立的人。

那么固守眼前立场的,是什么样的人呢?

打个比方,你买了个又大又气派的沙发,然而自己的房间并不需要。但是,又死不承认自己不考虑实际情况就把沙发买回来,是自己脑子有问题。于是永远都不放弃那个大沙发。

有一个小孩紧紧抱住妈妈不放。

有一个小孩被妈妈抱着。

这两个小孩截然不同。

没有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小孩,是紧紧抱住妈妈不放的那个。

固守眼前立场的人,就是没有认识到自身价值的人。他们被灌输了扭曲的价值观,认为自己除此以外毫无价值。接受“真实的感情”最痛苦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强调了这一点:

任何人都不可能不与他人打交道而独立存在,此外,所有的人生问题,其实都是社会问题。

人的经验,是社会结构中的经验。

阿德勒之所以选用了“个人心理学”这个词,是因为他最感兴趣的课题是对个人特性的探索。

很多人出于深深的自卑感而无法信任自己,在挑战直面的困难时畏缩不前。

关于这一点,阿德勒说:“他们的人生观是错误的。此外,只要他们承认这一错误,还来得及改变自己。”

与乔治·温伯格所说的“你不愿意面对什么”有着相同的宗旨。

对于因自卑感而虚张声势的人而言,要去承认自己的真实感情——“其实,我只是对自己感到失望”,是一场苦难。

也就是说,“承认真相”是最痛苦的事。

所谓痛苦,就是接受自身的现实。而最痛苦的莫过于承认自己对自己失望。“苦难通往成长与救赎”,可以被理解为“接受现实,通往成长与救赎”。

反过来讲,不承认自身现实的人,没有被救赎过。

不承认自己真实的感情,“我很不安,没有信心在这个竞争社会中生存下去”,于是不停地说“这个世界上,全是蠢货,这个社会,全是笨蛋”。

承认抑或不承认自己内心深深的自卑感,是一个事关生死的问题。

人生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是否认现实,还是接受“真实的自己”,进而完成自我实现。“真实的自己”,不是自己当下期待中的自己。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前提下,盲目地拼尽全力,效率也会降低,即使努力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只有接受了“真实的自己”,才会精力充沛,进而情绪高涨。

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努力的目标。

总而言之,自我实现,始于接受“真实的自己”。如果没有接受“真实的自己”,则不可能完成自我实现。

生活中完成了自我实现的人,全都接受了“真实的自己”。

人生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真实的自己”,而是困惑于是要实现理想中的自己,还是接受“真实的自己”,从而完成自我实现。

也就是说我们人生最大的问题,常常是输给内心深深的自卑感。

即便再怎么虚张声势,自己也清楚自己那颗因迷失方向而左右彷徨的心灵。

带有偏见等的个人性格,就是因为输给了深深的自卑感,所以才变成了这样的性格。带有偏见的人,始终无法相信自身的价值。世俗成功者的内心格外脆弱的原因

从本质上来讲,问题在于,自己没有主动去面对“小时候的基本的不安全感”这一人生困难。

无视“真实的自己”,努力去实现理想中的自己,可以说是从人生苦难之战中撤退了下来。

自己因为基本的不安全感而饱受折磨。本来应该去克服它,却从人生的战场中撤退下来,转而在实现理想中的自己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样的人,其实原本应该直面自己基本的不安全感,磨炼一下自己。

例如,自己认识到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所以缺乏解决人生问题的能力。

那么,就只有竭尽全力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了,除此以外别无生路。同时,这样做还有益于相信自身的价值。

然而有人出于爱情饥饿感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有人为了追求荣耀而不择手段。这是因为成功以后,人们会关注自己。这种执着于实现成功者这一理想形象的人“拥有错误的人生观”。

可以说,这些人正如阿德勒所言,由于深深的自卑感,根本没有参加克服人生困难之战。他们装作看不见这场战役。“克服人生困难之战”是什么样的战役?

举个例子,在被别人指出缺点时,坦率地承认:不追求比他人优越,不努力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不能掌握自己的内在力。

最重要的是,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无意识中的不安与恐惧感。

无意识中的不安与恐惧感的症状有很多。如莫名的焦躁;没有任何原因的焦虑;动不动就情绪低落;不明所以的不开心;没有食欲;明明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却辗转难眠;明明想无视,却总是被别人的话影响心情等,症状多得不胜枚举。

这些生之痛苦的原因,就是源于无意识领域中的不安与恐惧感。

想要消除这些生之痛苦,于是走向实现理想形象的道路。

讨好别人;努力挣钱;夸大自己的悲惨,让所有人都关注自己;或者一边试着抛出“世风日下”等扭曲的观点,一边拼命努力去获得世俗上的成功等。

然而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用这种态度去生存,人生只会变得越来越痛苦。必要的是顺应“人生要求”的姿态

阿德勒思想的宗旨,是相对于人生本身而言,面对人生的态度才是问题所在。

对无意识中的恐惧感视而不见,这个人的人生会不知不觉地被恐惧感所支配。

经常被激励、在激励中成长起来的人没有这种恐惧感。反之,经常被威胁、在威胁中成长起来的人会有恐惧感。

与这种恐惧对抗,等于与威胁自己的人对抗。这样做的话,毋庸置疑,无论什么样的自己,最终都会为自己感到喜悦。

试着从早到晚,想象自己处于一个全身心放松的幸福场景中。试着想象多种不同的场景。

那里谁在、谁不在?

一定有人在任何一个令你放松的场景中都不见踪影。

但是,当你从“想象的梦”中醒来,他又极为重要。

在这个重要的人面前,你每天都在伪装自己。

战胜这个人,就是对抗恐惧感。

一切失败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个人没有为人生要求做好正确准备。

人生的课题是什么?

对此,有很多种不同的见解。

例如,弗洛伊德认为是克服俄狄浦斯情结。简单来讲,就是心理上不依赖父母。

此外,人生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课题。

例如,青年时期的课题,是对客体的关心、兴趣的觉醒、个性的确认。

中年时期的课题,是对父母的照顾、儿女的陪伴、事业的求稳。

……

总而言之,人生的每个不同时期,都有为了生存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就是人生的要求。

人生中受挫抑或不受挫,取决于能否应对这些无法回避的课题。

阿德勒年幼时患上佝偻病,后来又经历了声门痉挛之苦。哭喊随时都有窒息的危险。

于是他在三岁时,就下决心不哭、不喊。

感染肺炎时,甚至被断定命不久矣。

然而,他没有逃避这些苦难,而是选择了正面战斗。

阿德勒,才是适应症的典型案例。

澳大利亚精神科医生伯朗·沃尔夫认为,“总是选择走容易的路,就是神经症”。

也就是说,不应对人生的严格要求,转而寻找旁门左道,结果迷失了方向,这就是神经症。

也可以这样理解,即不接受自身的现实,当时是轻松了,但最后会变成神经症。不妨认为“人类本来就不平等”“人生原本就不公平”

此处的问题在于,如果自卑感不那么强烈,还能够做到接受现实,但自卑感越强烈,接受自身的现实变得越难。

越是小时候缺爱,接受现实越难。原因在于基本的不安全感太强烈了。

然而,尽管如此,人生的选择,也只有接受现实从而自我实现,以及逃避现实这两种。

自卑感越是强烈,克服之后的成就感就越大。

每个人最初的自卑感有多强烈,不是他自己的问题。强烈的自卑感由基本的不安全感带来。

每个人诞生于什么样的环境,不是他自己的问题。诞生之初背负着什么样的命运,也不是他自己的问题。

重要的是,后来所采取的对自己人生的态度。在这一点上,阿德勒和弗兰克尔尽管说法不同,但所要表达的宗旨却不谋而合。

尽管弗兰克尔有时会批判阿德勒以及其精神分析论,但两者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的态度却并无二致。

德摩斯梯尼这样的人生态度,则是典型的错误态度。

对于为“r”的发音而苦恼的德摩斯梯尼而言,理想中的自我,是成为大辩论家。

德摩斯梯尼后来果真成了大辩论家,只可惜他最后自杀了。

德摩斯梯尼面对自己发不好“r”的音的状况,采取了错误的态度。

年幼时发音不好不是自己的问题。但是对这种状况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则是自己的责任。

生在一个有爱的家庭,还是一个无爱的家庭,不是自己的问题。但是对于这样的人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则是自己的责任。

有人从小被闪耀着母性光辉的母爱沐浴着,有人却从小受尽百般虐待。但这就是人的命运。

在这一点上,人类本来就不平等,人生原本就不公平。

社会上普遍的最为错误的一种观念,就是“人类生而平等”。

从小被父母百般虐待、完全丧失自我的人,与在父母的爱与激励下茁壮成长起来的人,说他们“是平等的”,简直比说太阳打西边出来还要荒谬。

然而,人生的价值,并不由出生环境决定。

人生虽然不平等,但是对于自己的人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是决定这个人的伟大程度的因素。我非常赞同弗兰克尔的态度价值一说。“在神经症患者的确应该对自己的神经症负责的角度上,他是不自由的。但是,当我们说他应对自己的神经症所采取的态度负很大责任,且只负这一部分责任时,他也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

当一个人成为神经症患者,必有成为神经症患者的原因。成为神经症患者不是自己的问题。

但是,这个人对自己的神经症人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是他的责任了。先哲们所教的“人生模式转换”

弗兰克尔、马斯洛以及阿德勒等,无疑都认为活着本来就不容易。这一点,是与普遍认为活着很容易的现代人之间的根本差异。

阿德勒由于从小就承受了那么多苦难,所以形成了这样的认识。

获得幸福的人,比如德川家康也认识到“人生是一个负重上坡的过程”。当然,我们并不是在讨论德川家康是对还是错,本书不涉及政治。

在神经症中走向人生尽头的人,与对自己的悲惨命运采取了正确态度,最终走完了有意义的一生的人,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两者对于“何为生存”的本质认识不同。

所以,阿德勒认为,被宠坏的孩子往往没有前途。

弗兰克尔也认为“苦恼赋予人生更深的意义”。苦恼是加深人生意义的机会。

从苦恼中发现了意义的人,是有能力转换人生模式的人。所谓人生模式转换,这里指的是,能够换一个角度看待活着这件事。

弗兰克尔认为,明白自己生活的意义的人,能够克服外在的苦境和内在的障碍。“人类被‘指向意义’的意志支配得最深入、最持久。”

弗兰克尔提出了“满足与绝望”“成功与失败”这两条轴线,分别把它们作为纵轴和横轴,就产生了四个区间。

社会性成功的人,其中也有对自己绝望的,社会性失败的人,其中也有对自己满足的。

总之,“成功与失败”“绝望与满足”分别属于不同的维度。

这两条轴线,恐怕就是人生目标错误的人与人生目标正确的人的分界线。

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活着的价值是什么”,在生存中最为重要。

或许没有认识到这一重要性,是一九六○至一九七○年间,从武斗棒到嬉皮士运动等一系列反体制运动失败的原因所在。靠本能冲动和武斗棒等,解决不了人生中的种种问题。

此外,同样的原因,接踵而至的时代的经济繁荣和技术进步,也未能实现对人类的救赎。

仅靠政治民主主义发展、经济的繁荣、技术的进步等,解决不了人生中的种种问题。

人生的种种问题,只能靠人心的自然法则来解决。第3章安全至上的思维方式,只能造就平庸的人生率真不起来的原因在于“持续的欲求不满”

有的人无论如何都率真不起来。

尽管本人也有意识地努力,却怎么都率真不起来。听别人讲话时保持率真,竟然超乎想象的难。

这是因为,感情和情绪产生于大脑的不同部位。“并且逃避感情比逃避意识要难得多。”

率真不起来的原因,是此前无意识中积攒起来的欲求不满。

它代表着对退行欲求的眷恋。

人的成长,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马斯洛曾问:“是什么妨碍了人的成长?”“人的进步为何如此之难,如此之艰辛?”

人类要活下去只能靠成长,除此以外别无他法,然而,成长却没那么简单。

无法成长、偏激、乖僻、忌妒、纠缠、撒播怒气、觉得“我很凄惨”而变得傲慢、满怀仇恨、消极低落、囚禁在复仇心理中、缺乏朝气,最后因为一事无成而产生“想一死了之”的想法,活得痛苦不堪。

只要能成长,一切都能解决,然而,却无论如何都成长不起来。

如果成长不那么困难,也就不会特意去忌妒谁,不用为自己的无能而苦恼,不会失去对人生的积极关心。

没有成长,就没有幸福。这是先哲们的教诲。努力让心灵成长起来,是通往幸福的道路

然而,人们总是拒绝成长,却要追求幸福。

有人全然不顾自己做了什么,只会对他人提要求。并且如果这个要求没有被满足,就会认为对方冷酷无情,从而心生怨恨。

想成为横纲,却不付出相应的努力。

总之,想要获得幸福,却不愿意忍受辛苦。一方面娇惯自己,一方面还想追求幸福。

然而,先哲们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

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人,由于从生下来就很疲倦,会具有拒绝成长的倾向。

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人,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生存能量;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人,则无从得到生存能量。

但是,要想获得幸福,必须成长。

马斯洛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要更全面地了解未被满足的不足欲求所持有的眷恋和退行力。

进一步了解安全和稳定的魅力。

更全面地了解针对苦恼、恐怖、丧失、威胁等的防卫与保护机能。

进一步了解勇气对于成长和进步的必要性。

重点是,相对于追随成长欲求,追随退行欲求会更轻松。

小时候,做了什么事都会得到父母夸张的表扬,长大以后,仍然期待自己能得到那样的表扬。可是,那些表扬没有了,于是深深地受伤。

小朋友如果发现大家没有时时刻刻关注自己,会生气。他们总是要把自己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才心满意足,这是孩子的自我中心性。他们认为自己最关心的事,也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才行,不然就认为不对。

对小朋友而言,这很自然。

可是,长大后则完全行不通。于是,心理不成熟的大人总是容易受伤。“苦难人生”始于努力也毫无意义的想法

小时候,大家都被大人要求不能任性,于是导致情绪爆发。

号啕大哭的孩子,由于情感得到了宣泄,不可能成为坏孩子。会宣泄负面情绪的孩子自然而然会成为优秀的孩子。

马斯洛曾提出“防卫的尊重”。

帮助孩子疗愈内心的创伤,孩子更容易进步。“无法成长的原因还有不被认可与尊重。”

有某种依赖倾向的孩子,有其无法成长的原因。对此给予理解,孩子才能获得心理上的成长。

强忍着不哭的孩子,由于情绪没有得到宣泄,无法率真起来,反而会变得任性、顽固。

还有的孩子,任凭怎么哭,都没有得到周围人的安慰。于是这个孩子只好停止哭泣。这时,无力感在他的心里蔓延开来。

因为他感到自己的诉求没有任何效果,所以无精打采。认为再怎么努力也毫无意义,于是不再努力。

恐怕这就是长大后会成为神经症的“好孩子”的原因。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宣泄负面情绪都是进步的必要条件。然而现实中,不是所有人都会宣泄负面情绪。

因此,很多人不愿意成长,眷恋退行。

经常有人来咨询“怎么做才能被爱”。

道理非常简单。

只要不主动把爱自己的人赶走就行了。只需这样做,就能被爱。

双方一起吃饭时,会提醒你“这样吃会很好吃哟”的人,就是爱着你的人。由于心气相通,所以可以这样说。

总是抱怨“我得不到爱”的人,是主动把对自己说这些话的人赶走了。

所以爱着他的人,渐渐远离了他,仅此而已。

所谓“恋母情结”(恋父情结),是保护和安全的希求。渴望满足自己的自恋情结,又渴望逃避伴随着责任、自由、意识性的负担,是对无条件的爱的希求。

比如,双方一起吃饭时,有人说“你好漂亮,我喜欢你”。这句话,就满足了另一个人“对于无条件的爱的希求”。

然而,这说明双方没有心气相通。

情感缺失严重,又不懂得识人的人不可能成长。

以味觉迟钝的人为例,就不难理解了。

是酸、是苦,都全然不知。

吃了变质的东西也觉察不出。

结果,吃坏了肚子。没有成长的人考虑的是“怎么做才不会受伤”

理解自己,幸福的大门会敞开。

饥肠辘辘的时候明明应该一头扎进冰箱里,很多人却做出一头扎进衣橱之类的事。吃领带怎么也不可能吃饱,于是牢骚满腹。

有人明明装了假牙,却还去吃坚硬的煎饼,自己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却还要感叹人生不易。

从心理角度来看,人们往往安全至上、逃避伤害、逃避受伤。

普通人信奉安全至上,在成长欲求与退行欲求的纠葛中选择了后者。

拥有幸福能力的人,不会成为被分手的一方。

尤其是自卑感较强的人,脑子里考虑的全是怎么做才不会受伤,心里压根没有自我实现的姿态,更不会选择成长欲求。

结果,体验不到发挥自身能力的喜悦。虚张声势,会越来越痛苦。

走错路时明明应该找个大人问路,有人却偏要找小孩问路,因为这样不会难为情。

担心被别人拒绝,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说是勇气的缺乏。相反,尽管担心被拒绝,依然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这就是勇气。逃避现实的人,是迷失了人生方向的人

不过,“被别人拒绝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我们应该停下脚步试着去思考一下。

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可怕是因为自己胡思乱想。

像这样去认识正确的现实,也是一种勇气。

如果一直逃避现实,会渐渐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是什么。

哥伦布没有选择安全至上,而是驾驶船只向西航行,于是发现了美洲大陆。

当然,他并没有草率行事,而是反复推敲了计划,反复磨炼了自己的实力。

哥伦布本人写道“尽可能学习了所有类别的知识”,从地理、历史到哲学,他全都学。

引起我注意的一点,是他甚至学习了哲学。

由于他想去印度,地理、历史等的学习从常识上可以理解。

可是,哲学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我从哥伦布学习了哲学这件事,推测出他可能曾经思考过“人应该如何活着”的问题。

当时的航海活动,全都是向东方走。然而,哥伦布却宣布“向西方走”。

我想,他之所以决定“向西航行”,除了他已经学习了地理、历史、航海记录等知识,也表明了他的人生哲学——“我要这样活”。

他的“向西航行”这一决定,才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的“模式转换”。现在的我们知道,他的举动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并改写了历史。

哥伦布不曾在大学学习,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然而,他掌握了生存所必需的一切。学历救不了人,学问才能救人。

假如哥伦布也信奉安全至上,那就不可能不顾安危向西航行了。

或许哥伦布的想法是,那样则无法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对我们的人生也没有参考意义。

其实,任何人心中,都有一个“他自己的哥伦布”。只不过这个哥伦布没有奋发图强,没有任何想法,安于日常生活,也做不出不顾安危向西航行的举动。

当前进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时,所有人都是哥伦布。

一味地追求安全至上,则不可能在自己“充实的人生的航海旅途上”扬帆起航。

拥有成长式动机,还是拥有退行动机,导致人们对相同事物的看法不同。

不仅大型航海活动如此,日常生活中养育孩子的辛苦,也会因家长是持有成长式动机还是退行动机而不同。“在多大程度上活出了自我”才是人生的胜负

关于人类退行欲求的强度,人们并不怎么思考。

人们不思考追求“保护与确定性”的近亲私通愿望的强度。恋母情结的强度,则超乎人们的想象。

小婴儿醒来后发现身边没有人会号啕大哭。

人们会在无意识中追求保护与确定性。

人为什么会迷恋权力、迷恋名声呢?没有人觉得有了权力和名声就会幸福起来,但还是趋之若鹜。

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力量”会带给我们保护与安全。

不仅仅是权力和名声,迷恋恋爱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能够通过迷恋获得幸福,但丝毫挡不住他们迷恋某种东西。

性是为了逃避分离残生的不安而采取的绝望式尝试,并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分离感情。

它是一种看不见的麻醉剂,可以满足近亲私通愿望。

人生的课题,是从“退行欲求”中解放出来的。“多大程度上从恋母情结中解放了出来,多大程度上活出了真实的自我。”这里所讲的恋母情结当然指“退行欲求”。

一个一个地解决自己人生的课题,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的过程。

没有得到母爱的人,很难从恋母情结中解放出来,无论如何都进步不了。

犹如一辆旧车不仅引擎出了故障,还在雪地上打了滑,一步都无法前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