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6 06:53:00

点击下载

作者:李建民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二十一世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

二十一世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试读:

前言

人类社会走入21世纪,世界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形势发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过去以美国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单极世界,正在向多极世界转变,欧盟、中国和俄罗斯与美国在许多领域既并驾齐驱又相互角逐。国际权力从跨大西洋向跨太平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大国向中小国家转移和扩散的趋势持续发展,国际体系新旧并存,大小国之间博弈加剧,竞争加深,世界处于一种动荡的非常时代。

从中东不断燃起的战火到非洲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沦陷,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在欧盟的深化蔓延并在欧盟多国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从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军事大国,到日本经济失落的20年。世界林林总总的这些巨变都使得世界各国及人民对当今世界有了新的认知,对西方的价值观产生了新的理解。同时,世界对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的科学性也产生了诸多疑问。欧洲经济为何如此衰退,未来欧元的走向及命运,是欧元区一分为二或各国完全回归主权货币;为何美国解决不了自己金融危机的问题,美国就业率如何快速提高和如何面对过高的国家债务问题,以及如何面对各国减少美元储备意愿的不断增长的问题;还有诸如中国崛起对世界及东亚的威胁问题和中、美、日在东亚和钓鱼岛的博弈问题。尽管世人对东方和西方有过多疑虑,尽管世界发生着快速变化,然而2012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尽管我们看到世界近几年来风云变幻,全球经济缓慢增长,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已经步入衰退通道,但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比之前者还是充满阳光和希望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科学技术进一步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又推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难以游离于其外,不受其影响;另一方面,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风起云涌,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向南美的延伸,到欧盟的东扩,到俄罗斯最近提出“欧亚联盟”的构想,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三国关税同盟已经运行一年,三国之间的贸易额已经从250亿美元增长到1000亿美元。“欧亚联盟”一开始由3个国家组成,将来可能会有新的国家加入,俄罗斯将借此增加其在与美国、欧盟和中国的竞争中的实力。可见,与大西洋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相比以及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相比,东亚区域合作显得非常滞后。同时各国也认识到,没有区域经济合作,各国在全球竞争中会处于劣势,在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制定过程中会永远处于较低地位。因此,加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组建区域经济联盟,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是东亚各国现在和未来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从提出、探讨到FTA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签署和具体实施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制度化建设,东亚在迈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虽然离组成欧盟那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路途还很遥远且困难重重,但是,东亚在此道路上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研究既是一个经济学课题,也是一个国际政治学领域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课题。所以本书欲在借鉴西方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以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为主,如地区主义理论、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和大市场理论等,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去探求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可行性和现实性。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次浪潮的酝酿和兴起到20世纪90年代第二代浪潮的风起云涌,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已经走过了比较漫长的阶段,跨过了两个世纪,与此同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亦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伴随冷战的终结和世贸组织(WTO)的诞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之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遍及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30位的国家(或地区)无一例外地参与了不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除蒙古和朝鲜等个别国家外,几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都隶属于一个或多个不同程度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区域内贸易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已超过50%,且呈快速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到与多边贸易目标同等重要甚至更加优先的地位。

为什么区域经济合作的浪潮席卷全球,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特征?这是因为,区域间各国的经济贸易合作是世界许多国家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共同抵御外部经济侵略与威胁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东亚各国自金融危机和“9·11”后也充分认识到只有融入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只有加强本域各国经济的联合,建立自己的区域经济组织,才能摆脱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低迷状态,才能更加有效地防范未知的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威胁,从而加速本地区和本国的经济发展,才能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板块的另一极。在以上大的国际和区域形势下,东亚“新地区主义”思潮蔓延,地区经济合作的实践也同时展开。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经济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关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对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研究最早起源于欧洲。由于东亚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实践刚刚开始,对其在理论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几乎很少,尚无成型的理论。所以,关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研究几乎都要借鉴当今世界上对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学术界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领域。因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在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世界上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也风起云涌。受此影响,创造“东亚奇迹”的东亚国家也萌发了谋求区域内部经济整合以应对未来危机和振兴区域经济的想法。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卷入了更深层次的国际分工。目前,在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欧洲、北美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经济联盟,这无疑让东亚感到压力。而东亚至今还未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这无疑对东亚区域的经济合作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东亚加速区域经济的整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从战略角度考虑,东亚与美欧的崛起不同,无论是中国还是日韩或者是东盟各国,要想在世界经济的大格局中崛起,必须有一个可以依托的战略地带,以提高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否则,中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也不可能成为政治大国,韩国亦是如此。对于东亚中小国家而言更无法在世界和区域政治和经济整合中获得实在的战略利益。从经济的角度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格局中,国与国之间的角逐和竞争会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区域集团之间的竞争。哪个区域最具有经济贸易等整合的优势,谁就具有最强的竞争实力,谁就能谋求区域和国家利益最大化,谁就有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更多话语权。虽然东亚地区的地位在最近几年大大提高,但还没有导致世界经济板块发生“三足鼎立”之实质变化,东亚还没有成为“世界第三极”。世界经济仍是美国与欧洲的天下,东亚尚不足以与美欧在许多领域抗衡,因为东亚还没有在经济合作方面取得突破进展和成效。

另外,东亚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重大的战略问题,如中日之间、中菲之间、韩日之间等国存在的领土争端问题,朝鲜半岛问题(朝鲜的核试验问题)、中国台湾问题等都期待通过区域合作得以解决。因此,东亚各国都必须认识到区域经济整合的紧迫性。从东亚长远共同利益的战略层面上着想,各国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建设,这会加速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东亚各国及各经济体应该为尽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第三极”做好准备。

研究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不能只从东亚看东亚的经济合作,要从当前和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可行性。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提出和实践有其客观的东亚经济背景。过去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雁行模式”已经荡然无存,区域经济发展受到来自世界其他区域经济组织的威胁和挑战,在国际贸易组织WTO规则弱化的情况之下,各国经济运行发展有所茫然,因此“后雁行模式”的东亚经济发展方向,是竞争还是合作?当然走向区域经济合作是各国共有的愿望,以此来抗衡域外的经济扩张和侵略。因此,我们要从东亚“新地区主义”思想的角度去分析东亚各国经济合作的心态,并以此为主导思想来重新设想和构建东亚经济未来的发展模式。

我们现在的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更像100年前1913年的情景——它是一个竞争的多极化世界。回想20世纪的1913年,同样是技术、贸易和金融把我们今天的世界联系在一起。理性的利己主义启示我们,这些力量所带来的世界经济政治的改变和整合是不可逆转的。然而我们看到在过去几年中,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全球贸易等谈判破裂,全球气候谈判也未取得共识,关于《京都议定书》更有美国和加拿大不予承认,互联网出现分裂,美国推行到了第四轮(QE4),从2007年到2012年,仅美联储一家就把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从近9000亿美元扩张至近3万亿美元。欧洲央行陆续释放了上万亿欧元的流动性等等。因此,当前世界上有一种激烈的、会自我应验的思想及言论认为,西方多少年来主导世界的地位、作为世界规则制定者的地位、作为世界警察的地位正在慢慢终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这个地球上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世界一直在变,一切都充满变数!第一章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大势所趋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之所以能继续在世界各区域特别是东亚得以迅速发展,展现勃勃生机,有其很深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一方面有其世界政治和经济的背景,如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和多边贸易谈判进展迟缓等;另一方面主要是来自欧盟和北美区域集团化的巨大压力和自身内部的潜在要求,而20世纪亚洲金融危机的沉痛教训是其走上经济合作的直接原因。虽然各国对地区经济合作的模式和进程还在协商和探讨之中,但合作的愿望空前强烈,已经开始进入制度性安排和日程安排的阶段,这为东亚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体现了各方睦邻互信合作的强烈意愿,也是近年来各国经济贸易联系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符合区域内有关各方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第一节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在“二战”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了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经济的扩张和联合也达到非一国所能制约的地步。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前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并且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是美国,“多强”是指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原有世界政治格局的解体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是大国关系的调整、世界经济体系的扩展和世界主导力量的重构,是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并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我们可到中美俄和欧盟左右世界地缘政治的局面和经济的格局已经形成。

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各国都把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和建设上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及落后国家,都在融入世界经济,推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实施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全球及区域经济合作。

东亚(过去包括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和蒙古,现在加上东盟十国)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全球经济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关系经历了大的调整。一方面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在日本和德国的追赶下,经济力量开始削弱,致使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形成以美日欧为代表的三个经济中心。随后,以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另外,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欧盟和北美经济体的形成影响着世界其他区域的经济合作,同时也对东亚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所以在此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在新的国际分工中,东亚出现了“新地区主义”的思维,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其背景及动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国际经济关系变动中的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利用战胜国的特殊优势,很快在世界经济领域建立起了自己经济强国的地位。战后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65%,黄金储备占世界的70%。然而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美国主导世界经济地位的失去,并受到来自于欧洲及日本的追赶和竞争。而最为严重的是2007年8月美国全面爆发的次贷危机,它一方面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使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信贷紧缩效应,其造成的危害已经向实体经济迅速蔓延。受次贷危机拖累,英国北石银行遭遇挤兑,瑞银蒙受巨额损失,各主要世界性银行的利润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此次次贷危机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它使得美国经济走向衰退,也带来世界经济的放缓。我们也可以把此次贷危机看做新世纪美国乃至国际金融体系从未遭遇到的最严峻困难。这种困难不仅体现在它爆发于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金融领域,还表现为它史无前例,美国政府根本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能在摸索中解决。与此同时对美国金融和经济产生影响的还有美国国债的不断增加。2011年5月16日美国国债达到14.29万亿美元,达到国会规定的上限。学者预计到2020年美国国债的预期总额是20万亿美元。美国次贷危机结束后,随着各国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增强所导致的避险资金流出美国国债市场,从而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扬以及美国国债市场价格下降。从2001年后,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尤其是作为CPI核心指数的房地产市场在2005年后持续下滑,美元持续下跌。而作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美元,再次遭受信任危机。美元贬值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且导致美元储备国持有的外汇资产财富缩水。时至今天,美国国债的总额增至16万亿美元,然而只有三成为本土投资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断下降。

据美国财政部公布了截至2012年3月底的世界各国及地区持有美国国债的状况。3月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计11699亿美元,是世界各国及地区中最高的,超过2月的11552亿美元,环比增持147亿美元,中国仍为美国最大债权国。

美国有一个金钱上的大问题。亚历克西斯·德·托克维尔在1835年就表示:“我尚不知还有哪个国家的人比美国人更爱金钱,在美国,人们对定期平等财产的理论不屑一顾。”但是,他能够想象到吗?两个世纪之后,对金钱的酷爱、对平均财富的不屑能够发展演绎成20万亿美元的赊账。一个比大革命之前的欧洲国家更不平等的社会和一个不稳定的、疯狂的、失去任何控制的货币。希望美国涅槃再生。

曾对美国经济“一言九鼎”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经明确指出,美国经济发生衰退的几率接近50%,重大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他认为,未来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毫无疑问将会放慢,而住房市场的发展方向将是影响美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今天的事实证明其言之正确。2013年1月30日晚间9点半(北京时间),美国公布了核心经济数据,数据一出,市场哗然:2012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GDP季环比年增长率仅为-0.1%,不仅远低于上一季度的3.1%,1947—2012年历史平均的3.23%,甚至还低于2008—2012年危机阶段季均的0.525%,并为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负增长;而根据彭博网站统计,数据公布前市场预期中值为1%,实际经济表现不仅绝对值为负,相对于预期水平也是十分疲弱。那么,在2009年7月正式告别最近一次衰退之后,美国会不会在财政悬崖的冲击下再次步入衰退泥沼?历史会见证。然而尽管如此,美国还是世界最大单一“内需”消费巿场,美元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结算货币,美国的超强地位,不只在于其政治、军事及科技实力(世界创新能力的70%),经济影响(全球资本的58%)亦无处不在。

美国经济随着历史发展也经历了不断的大起大落,当然实力不如从前。所以,美国要在当今世界上长期维持其经济领导者的地位有可能,但欲永远保持“霸主地位”是不可能的,实际上美国的“霸主地位”在经济和贸易等方面正日益受到来自各方的挑战,特别是来自中国的挑战。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主旨仍是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美国的霸权野心还在不断膨胀,从遏制共产主义发展到试图凭借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从充当西方世界的盟主发展到确立“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但是冷战后,全球不但在政治上出现了多极现象,而且在经济上也出现了多极区域经济与美国抗争的局面,金砖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东亚的崛起就是佐证。面对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涤荡着世界,对其排斥、反对和干预都是徒劳的,更是无益的。因此,美国近年来也逐渐意识到,一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欲取之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态度和行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多边贸易合作对美国至少同等重要,“孤立主义”的战略原则是行不通的。据此其才有了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参加APEC的行动,同时也有了政治、军事和经济向亚太区域移动的重大转变。

北美区域经济合作的想法最早出现在1979年美国国会关于贸易协定的法案提议中,1980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其总统竞选的有关纲领中再次提出,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设想一直未受到太大的重视,直到1985年才开始起步。1985年6月,欧共体最高权力机构——欧共体委员会提出了建立“共同体统一市场”的宏伟发展规划,美国第一次感觉到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丧失的威胁和挑战,使之放弃了“孤立主义”的战略原则,也开始致力于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并于1992年8月12日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和运行,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迫于经济一体化的外在压力和三国业已存在和不断发展的经贸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内在要求下应运而生的,是美国联合其周边国家抗衡欧共体的产物。

然而美国并不满足于自贸区给自身经济实力带来的提高。在2004年欧盟东扩完成之际,美国就有了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核心,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按其设想,美洲自贸易区将包括美洲大陆除古巴以外的34个国家,届时此区域的经济、市场规模、人口和面积都将超过东扩后的欧盟,以此来防止美国在全球经济优势与地位的下降和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力争在未来的全球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这种思想却遭到了南美许多国家的反对,从而搁浅。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又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2004年5月1日中东欧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欧盟成员国现在已经达到27个,欧盟的东扩、东亚和中国的经济的飞速发展、俄罗斯的变革,都对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整体提出了挑战,当今单极世界已经被多极世界所代替。

可见,我们这个时代,原先世界领先的力量——美国恰恰处在了相对衰落期,它为国内的政治危机和不断遭到侵蚀的经济发展所困扰。同时,崛起中的国家正在世界各地争先恐后地寻求自己的位置。它们当中,有的正为自己在当前的国际秩序中寻找新的一席之地,有的则对这一秩序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平等性等多方面提出了质疑,世界各国都想推翻一个旧世界并建立一个新世界。二、国际经济关系变动中的欧盟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EU)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发展而来的,它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欧盟是各成员国在共同经济和政治利益基础上结合的产物,又是它们之间各种不同利益的结合体。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其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冷战时期,美国为了遏制前苏联争霸欧洲,极力帮助联邦德国复兴,支持欧洲各国联合,以形成一股与东欧集团相抗衡的力量。德国以总理阿登纳为代表的政府审时度势,勇敢承认战争罪行,主动采取与法国和解的姿态,推动区域内各国的联合。而法国在美国的压力和协调下,在确保法国的安全和在欧洲的地位同时,为了恢复昔日世界强国的地位,也积极参与到欧洲经济合作的道路上来。

于是在1951年4月18日,法、德、意、荷、比、卢,在法、德的倡导下,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7年3月25日,这六个国家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欧共体的目标是推动西欧一体化。1968年7月1日欧共体实现了关税同盟,使成员国之间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不再征收关税。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这使得成员国的商品、资本和劳务基本可以自由流动。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欧盟成立至今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2003年欧盟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0060万亿美元,美国为1100405万亿美元,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2011年欧盟GDP总量 为 15.788万亿美元,2012年为16.106896万亿美元,美国15.924184万亿美元。其整体经济实力已日渐能与美国媲美。欧盟成员国现有27个成员国,人口从约3.8亿增至约5.011亿(2010年),与此同时,欧元对美元的抗衡作用也将会越来越明显。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euro),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形成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超国家货币,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储备货币之一。

当前欧盟在经济发展和债务危机方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欧盟东扩的欲望还远未满足并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方向迈进。这些进步使欧盟在国际政治、军事和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不断上升。比如,在WTO的多边贸易谈判中,真正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力量只有欧盟(而日本则无欧盟所具有的地位与发言权)。没有欧盟的合作,WTO框架之内任何多边层次上的谈判都不可能取得顺利进展。另外,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欧盟各国始终能协调彼此立场,“用一个声音说话”,从而提高了欧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认为的未来是属于欧洲的。如果欧洲可以真正把欧洲共同体(3.37亿人口)变成一个一体化经济体,并能把其他欧洲国家(5亿多人口)吸收进欧洲大厦,那就能组成一个无与匹敌的经济。

然而,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严重冲击,欧盟经济在2008年中陷入衰退,并在2009年处于深度衰退,几乎所有成员国经济都呈现出负增长。另外,2009年12月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始终笼罩在主权债务危机的阴霾之中,并不时发作。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反复恶化,并迅速向区内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和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蔓延。2011年第一季度,欧盟经济环比增长0.8%,增速快于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但进入第二季度,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再度恶化以及出口增势减缓,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出现较大滑坡。第二季度欧盟经济环比仅微增0.2%,创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低水平。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欧元区(17国)和欧盟27国的财政赤字均比2010年有所下降;同时,政府债务均比2010年有所上升。欧元区的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85.3%升至87.2%,欧盟从80.0%升至82.5%。此外,14个成员国的公共债务比例超过GDP的60%,其中希腊的公共债务水平最高,为165.3%。这一数据表明,按照欧盟规定的赤字水平不得超过3%、公共债务水平不得超过60%的规定许多国家都已超过,可见欧盟各国、尤其是南欧国家改善本国财政状况仍任重道远。另外,债务危机更对经济信心构成重创,导致私人消费和投资萎缩,令欧盟脆弱的经济复苏失去两个重要的增长引擎。当前,欧盟严峻的就业形势依然没有好转,失业率仍在攀升,消费增长反弹势弱。截至2010年4月,欧元区失业率已升至10.1%,创下1998年8月以来的新高,欧盟失业率则升至9.7%。除此之外,欧盟还面临一些政治危机。民意调查显示,超过50%的英国人希望退出欧盟,反欧盟情绪正在英国三大政党中蔓延。根据“Opinium研究”联合实施的调查,56%的英国人表示,如果举行全民公投,他们很有可能或一定会投票支持英国离开欧盟。

在全球次贷危机的冲击下,欧盟经济还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因素。比如欧债危机可能在继续恶化。欧盟由于在经济治理的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结构性缺陷,以及核心国家间存在意见分歧,其面对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至今未能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导致危机持续恶化。为挽救危局,欧盟及成员国展开大规模联手救助行动,屡次升级救助方案,向希腊和爱尔兰两国提供紧急贷款援助,斥资7500亿欧元设立“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和“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并有限修改《里斯本条约》,制定出台总额7000亿欧元的危机永久应对机制。欧盟还陆续出台了欧盟经济治理一揽子法案和《欧元公约》,启动了首个旨在加强成员国预算监管的“欧盟学期制度”,建立泛欧金融监管体系。随着各项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危机恶化势头得到了一定控制,但是希腊、葡萄牙等国债务问题仍很严峻。2011年4月,葡萄牙向欧盟求援,成为继希腊、爱尔兰之后第三个接受救助的国家。2011年6月,希腊议会表决通过了政府制定的经济紧缩计划。欧盟已决定向希腊发放第五批总额为120亿欧元的贷款,并抓紧研究制订第二轮救助方案。

欧盟经济的衰退同时也带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普遍放缓。欧盟经济在过去8个季度持续复苏的主要动力在于出口,但是从2011年第二季度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出现增长放缓迹象,外部需求下降将削弱出口对欧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后是欧盟严厉的紧缩政策带来的风险。主权债务危机的迅速蔓延,使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甚至法国在内的国家被迫进一步加快落实财政紧缩政策,不但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威胁经济增长更会导致全面的资金短缺。比如,欧洲银行系统是欧盟实体经济进行融资的主要来源,企业60%的融资需求通过银行系统完成。债务危机的不利影响使欧洲银行业惜贷如金,给本已因财政紧缩而困难重重的实体经济带来更多困难。欧盟状况直接影响到比如中国这样的出口大国对欧盟的出口。欧盟进口的减少一方面导致老百姓买不到价廉的世界产品,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世界贸易的增长和自由化。

腾讯财经讯:北京时间2012年1月31日凌晨消息,zerohedge.com周一刊登文章强调,不管达拉斯联储统计数据给出了多漂亮的结果,下次再有人跟你说起美国经济逆势增长之类的结论,只管告诉他们,不管是明确的美国欧洲伙伴关系,还是隐性的欧洲—亚洲—美国合作关系都表明,一个深陷衰退的欧洲将会保证美国无法实现经济繁荣。三、国际经济关系变动中的东亚

东亚经济的崛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件世界大事。20世纪的50—80年代东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洲经济奇迹”。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日本奇迹”。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又出现了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奋起直追,经济增长的势头为世人瞩目。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东亚国家逐步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行列。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行列,被誉为“四小龙”或东亚“四虎”;新加坡以外的其他东盟国家也高速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广大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远远超出西方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增长速度。东亚成为当代世界发展最快、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近20年来,东亚地区“四小龙”、东盟和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为8%,远远高出世界发达国家的3%的增长水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东亚经济却一枝独秀,被世界银行誉为“东亚奇迹”。

与此同时,东亚的日本和中国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20世纪下半叶,日本经济在许多方面已赶超美国。特别是从日本学者赤松提出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即进口—国内生产—出口,这种国内产业似三只大雁依次展飞的“内源性”发展模式,到日本经济学家、前外相大来佐武郎的“雁行”分工理论,使日本在东亚的经济合作和分工中实现了其经济大国的目标,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日本经过战后20多年的努力,虽然实现了“追赶”欧美的目标,但之后由于在“追赶”期发挥巨大作用的在美国帮助下建立的政府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已不能准确地指导日本的发展,使其深陷于“制度缺陷”和“政策扭曲”之中。传统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与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这种冲突,在日本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经济体制不能随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变革的20世纪90年代,表现得最为明显。

中国作为亚洲和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高速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迈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2012年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4万亿美元。2012年6月底,我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达11643亿美元,占外汇储备的比重高达36%。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事实给人一种感觉,即美国正在衰落。而这种力量此消彼长的感觉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国家对待它们的态度。外汇储备的增长既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明证,也对我国的国际信誉和对外交易安全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汇储备的多少是一个国家应对风险和防范危机的重要筹码和心理保障,当年我们能够成功实现“香港保卫战”,跟香港的外汇储备有关系,跟中国内地的外汇储备对其的支持更有直接关系,而想当年当时亚洲许多国家如泰国印尼等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所以就出现了巨大的经济和金融危机。这就是中国力量。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有近26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9.4%,FDI外国直接投资中国20多年来累计到现在(2005/10)已经超过6000多亿美元,差不多是7000亿美元左右。如果拿最近两、三年的指标来看,中国每年吸引外国的直接投资已经直追美国。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表的《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2005年FDI为724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连续三年实现快速增长,2002年超过6000亿美元,2003年超过8000亿美元,2004年超过10000亿美元。在加入WTO三年后,中国整个贸易量翻了一番,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大。根据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2年秋季发布),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增速低位趋稳,“稳外贸”措施初见成效。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28424.7亿美元,增长4.8%;贸易顺差1483.1亿美元,增长39.1%。分季度看,第一、第二、第三季度进出口分别增长7.2%、8.5%和3%。在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回升等因素带动下,2012年9月份进出口增速低位反弹,出口增速从8月的2.7%回升至9.9%,进口从8月的下降2.6%转为增长2.4%,当月进出口和出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见图1-1)。图1-1 2012年1-9月中国月度进出口及贸易差额情况

对发达国家出口明显分化,对新兴市场出口总体增长较快。随着美国经济温和复苏,零售市场回暖,前三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2581.6亿美元,增长9.6%。受欧盟经济陷入衰退、市场需求明显萎缩影响,中国对欧盟出口2504.6亿美元,下降5.6%。对日本出口1125.1亿美元,增长4.5%。由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相对较快,以及出口企业深入推进市场多元化,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对东盟、俄罗斯和南非出口额分别为1447亿美元、325.8亿美元和107.2亿美元,增长16.6%、14.5%和10.8%。前三季度,中国自美国和欧盟进口分别增长7.7%和2.1%,自日本进口下降6.5%(见表1-1)。表1-1 2012年1-9月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情况“二战”后,亚洲特别是东亚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增强了该地区的经济及军事实力。面对亚洲的发展,西方有人宣称“我们将进入世界史的新纪元:西方统治的终结与亚洲世纪的到来”。目前美国被华尔街拖累,欧洲受困于它的高福利与僵化的劳工市场,唯有亚洲经济运转良好。于是有人说亚洲式的资本主义,如战略性的国家干预,长期规划以及普遍的物质进步欲望将胜过美国的贪婪式及欧洲保守的资本主义制度。所以,美国将战略重心转移至亚太地区。

即使是克鲁格曼,也认为东亚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一种很不寻常的、令人赞赏的成就。东亚经济在发生危机仅仅两年之后,已经开始明显复苏,以至于世界银行首席专家理查德·纽法默博士说:这又是一个“东亚奇迹”。

总之,亚洲和东亚在“二战”后经济突飞猛进,打破了传统的世界经济格局,令世界更加瞩目。东亚走上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之路是在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启动的。没有美国世界经济霸权的失去,没有对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认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还会受到影响和面临障碍;没有欧盟的扩大产生对美国和世界的冲击,就没有较大的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浪潮的冲击;没有东亚“雁行模式”的解体和中日韩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与推动,就不可能有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没有东盟经济危机后的觉醒,没有东盟主动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平台,就不可能有东亚“10+1”、“10+3”和“10+6”的合作。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东盟“10+6”自贸区的人数、GDP总量和进出口贸易量都将比现在的欧洲和美国等9国正在谈的TPP规模更大,前景令人期盼。第二节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没有一个国家和一个大陆是单独存在的”,英国历史学家古奇·G.P.在1913年就写道:“全球合约化之后,人类对他们的统一性更加自觉了。思想、理想和试验造就了全球化之旅。文明已经国际化了。”当前,世界在新经济的影响和推动之下,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将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经济全球化这股浪潮中来并受到它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不仅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而且也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和其运行方式。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和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当代虽然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国家所引领和主导,但是其对发展中国家也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不但打破了发展中国家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而且还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它不但能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巨大的市场和融资渠道,同时还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机遇。

然而,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同时又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并带来消极的一面。在全球性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贸组织等尚难开展在全球“有效治理”的情况下,各国寻求通过与地缘邻近国家的联合,加强利益捆绑,共同减缓全球化带来的无序冲击,争取在更大市场范围内配置资源,更好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经济效率是当今欧盟、北美自贸区和东亚组成区域经济集团的一个主要背景所在。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任何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任何区域,无论是欧盟还是东盟等都不可能回避或抗拒,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趋势。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等著的《全球大变革》一书中认为:“全球化标志着人类历史的一个新时代”,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各国通过人员、贸易、货币流通以及史无前例的无视距离的新技术传播,世界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内联在一起,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鲜明体现。一、生产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体现在生产要素在各国间的自由流动,以达到全球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二战”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生产和投资不断扩大,使生产要素在各国间的流动在加快并逐渐达到最优化的配置,它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全面增长。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生产一体化的载体和组织者,通过国内生产、海外销售;海外生产、当地销售;海外生产、海外销售等经营方法整合着全球市场,强有力地推动着世界一体化的生产和资源配置。世界各国难免被卷入到经济的国际化潮流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英国著名跨国公司研究专家约翰·邓宁教授曾经说过,跨国公司在国外分设公司的目的,在于把独立的原料供应商与零售商功能糅为一体,从而将产、销等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分布到世界各地,都能为母公司的战略服务。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建立生产基地,利用公司间内部贸易和内部价格转移进行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由于生产国际化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配置,使传统的国际分工正演变成世界性的以国际化生产为主体的国际分工,从过去的垂直分工发展为以当前的水平分工,这样的国际分工内容、形式、机制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二、全球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生产的国际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化配置使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持续快速的增长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引擎。首先,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表现在其增长速度持续高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世界GDP年均增长率为3%,而世界商品出口量的年均增长率为5.8%。从1991年到1995年,世界GDP的年均增长率为-0.5%、1.0%、1.5%、3.7%和3.9%,同期世界商品出口量总体不断上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4.5%、4.0%、9.6%和8%。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的生产关系更加紧密,使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迅速。“二战”后,国际贸易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增长,1950年世界商品贸易额仅为610亿美元,1970年世界贸易总额为3150亿美元,1980年为4.1万亿美元,1990年为6.98万亿美元,1994年为8.5万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达到4.1万亿美元,创近20年的最高纪录,1995年为10.297万亿美元,到1997年世界贸易总额达到11.1万亿美元,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2000年达到13万亿美元。据世贸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贸易额增长率,2001年为2.5%,2003年为4.5%,2004年预计为7.5%。而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4月11日统计,世界商品贸易总额达21.1兆美元。据2011年4月12日WTO发布的数据,2011年世界货物贸易额为182170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9%。中国、美国、德国为前三大出口国,占全球出口比重分别为10.4%、8.1%和8.1%。美国、中国、德国为前三大进口国,占全球进口比重分别为12.3%、9.5%和6.8%。若不考虑欧盟内部贸易,欧盟为世界最大出口方和进口方,占全球出口、进口比重分别为14.9%和16.2%。据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量增长4.9%,进口贸易量增长4.0%,增幅均高于发达国家的0.8%和1.2%;第二季度,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增速趋于回落,其中出口贸易量下降0.9%,高于发达国家的0.3%跌幅;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进口贸易量均下降0.4%。2011年以来,“金砖国家”的贸易增长依然强劲。

另外,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使世界各国的外贸依存度大幅增长。从1980年到2001年,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的外贸依存度达到14%—20%,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则达到50%—60%。比如,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台湾等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最显著的特征是国土面积较小,都在致力于本国和地区的工业化,走外向型发展战略。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对外贸易依存度均在50%以上,尤以马来西亚最高,1995年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173.2%(见表1-2)。而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也是逐年上升,从2002年的51%攀升至2004年的70%,2005年上半年更是接近80%。表1-2 部分国家/地区外贸依存度高峰时期情况对照表

资料来源:联合国开发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

据商务部信息,2011年我国进出口外贸依存度为50.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26.1%,进口依存度为24%。外贸依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海关总署相关人员介绍,2006年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总体呈现回落态势,由2006年的67%回落至2011年的50.1%。外贸在我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但是已经是大幅度下降。但是,从全球角度讲这种趋势很多国家还在进一步加强。三、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全球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规模陡然剧增,国际直接投资开始进入全面的繁荣时期。除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外,发展中国家的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的能力都有明显的增加。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全球直接投资额1995年已达3150亿美元,到1998年进一步增至6440亿美元,累计余额约为40000亿美元。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达20%。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从生产上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全面增长。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27万亿美元,比1999年的1.08万亿美元增长18%。2001年为7800亿美元,2002年总额为6510亿美元(尽管2003年后有所减少)。从2004年起全球FDI开始回升,达到611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9%。亚洲,中东欧已经并将成为最有吸引力的跨国直接投资的地区。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称,201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达1346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其中新兴经济体(特别是金砖四国)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创新高,总额达3770亿美元,占全球总投资的28%,同比增长23%或占全球的份额是2007年的2倍。UNCTAD预计未来对外直接投资将进一步复苏。2010年,发达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额为9695亿美元,同比增长9.9%。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对外投资国,达到3255亿美元,增长31.2%,占全球的比重高达24.2%;联合国贸发会议27日发表的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额中,中国对外投资同比增长20%,达到680亿美元(非金融投资和金融投资),而同期日本减少24%,为567亿美元,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日本。

2011年,全球直接投资流出额达到16642亿美元,比上年的14286亿美元增长16.5%。其中,发达经济体直接投资流出额12345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其中欧洲地区对外直接投资额6644亿美元,同比增长26.5%(欧盟对外直接投资额5759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发展中经济体直接投资流出额3565亿美元,同比下降6.8%。2011年金砖国家直接投资流出额主要来自:中国为676亿美元(同比下降0.6%),俄罗斯为673亿美元(同比增长28.1%),印度为148亿美元(同比增长0.9%),南非和巴西为负。2011年,全球新建项目投资金额为9028亿美元,同比下降0.2%。其中,发达经济体新建项目投资金额6421亿美元,同比下降0.2%;发展中经济体新建项目投资金额2427亿美元,同比增长2.4%。2011年金砖国家新建项目投资金额,中国为397亿美元,增长20.8%;印度为346亿美元,增长73.9%;俄罗斯为155亿美元,增长0.3%;南非为106亿美元,增长106.6%;巴西为46亿美元,下降56.1%。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投资与企业司司长詹晓宁2012年10月23日在日内瓦表示,2012年前6个月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668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美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574亿美元,仅次于中国,列全球第二位,虽较去年同期减少近四成。今年前6个月,发展中经济体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8%,但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首次超过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一半,以往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需与东南欧、独联体国家等转型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加在一起才能占到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一半份额。詹晓宁告诉新华社记者,今年上半年,中国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经济体,总额为591亿美元,尽管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但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下降幅度较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香港上半年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408亿美元,是今年上半年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第三大经济体。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相比,其速度之快,影响的范围之大,都是历史上无法比拟的。国际金融市场大致分为三个组成部分:(1)货币中介机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2)非货币中介机构——包括范围较大的各种专业机构,如储蓄信贷机构、开发银行、互助基金会、投资信托机构、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会等等;(3)证券市场——主要是股票和债券市场。在1972—1995年间,世界生产(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了7倍,世界出口扩大了12倍,而国际金融市场则膨胀了43倍。国际金融市场的扩大,无疑促进了企业和国家的投资、筹资和融资。现在,世界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额已超过15000亿美元,国际资本市场每年的融资额已在15000亿美元以上。未来,随着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推出,交易手段的不断更新,尤其是电子计算机远程终端及国际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资金在各国间的快速移动提供了便利,从而也会导致世界经济非物质化倾向的日益增强。

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有三大趋势:

1.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趋势。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与卫星通讯的应用,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性资金调拨和资金融通可在几秒钟之内迅速完成。另外,随着跨国银行的空前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已不限于少数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而是向全世界扩展。这样,各个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便形成了一个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这是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另一个表现是金融资产交易的国际化。金融资产交易的国际化是指交易的参加者不受国籍的限制,表明金融资产面值的货币也不受任何限制。

2.国际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趋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银行贷款一直是国际融资的主要渠道,并于1980年达到顶峰,占国际信贷总额的比重高达85%。但从1981年开始,国际银行贷款地位逐渐下降,到80年代中期,国际证券已取代了国际银行贷款的国际融资主渠道地位。1985年,国际银行贷款占国际信贷总额为41%,国际债券发行额则占59%。1986年前者仅为29%,后者高达71%。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也未发生逆转。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变化,除了从银行贷款逐渐转向证券之外,还包括在以前不进行交易的资产(如公司应收款项)也可成为交易的资产。形成金融市场证券化(Securitization)趋势的主要原因是:(1)在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国际银行贷款收缩了,促使筹资者纷纷转向证券市场;(2)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开放证券市场并鼓励其发展;(3)金融市场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使市场能处理更大量的交易,更迅速、广泛地传送信息,对新情况迅速作出反应,设计新的交易程序,并把不同时区的市场连续起来,这为证券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技术基础;(4)一系列新金融工具的出现,也促进了证券市场的繁荣。

3.金融创新的趋势加强。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则指涉及金融各个方面(金融工具、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全面的创新。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不断深化,在国际金融机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金融机构也开始走向海外,开拓国际市场。中国金融机构参与全球市场,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步伐,也有利于全球金融市场平衡发展。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调整为中国金融机构参与国际市场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应该对国际金融市场未来的动荡或风险进行关注与跟踪,2013年依然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其中包括叙利亚前景、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QE)以及美国债务上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东亚的冲突等,这些都将加大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确定性。

所以,此时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是民族国家经济界线的模糊。金融全球化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生产资料跨国界流动到技术的跨国界流动,最后到资本的跨国流动而不断地渗透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