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方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6 06:57:17

点击下载

作者:周苏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管理创新方法

管理创新方法试读:

前言

FOREWORD

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演变的历程表明,重大历史跨越和重要科技成就都与创新方法,即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进步紧密相关。当前是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推进创新方法工作对有效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方法必须先行。

2008年以来,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十分重视TRIZ技术创新方法在全国的推广应用,持续推进,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如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我们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方法的同时,积极重视管理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切实提高全民的科技创新水平。

另一方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我国日渐深入人心,针对大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大学毕业生培养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

实践表明,运用创新思维和管理创新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进行理性的逻辑思维,揭示问题的本质,确定问题的进一步探索方向;能根据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最终抓住机会来彻底解决创新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

本书系统介绍了创新思维与技法、工业工程方法、六西格玛管理和改进步骤、精益生产与精益思想等重要内容,包括创新与管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明问题传统方法、创新思维与技法、技术创新方法、工业工程方法、六西格玛方法、六西格玛改进、精益生产方法、精益思想与精益企业、精益消费与精益供应,共12章。全书涉及知识面广,浅显易懂又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编排充分考虑了高等院校教学的特点与需要。

各章均精心安排了课前阅读“脑洞大开”和课后实践“实验与思考”等环节,实操性强,把创新思维、管理创新方法的概念、理论和技术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帮助读者加深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作为学习辅助,书后附录提供了部分问题的参考答案。

本书是开展创新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各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型主教材,也可供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管理人员参考并作为继续教育的教材。

本书由周苏任主编,宋海军、杨大鹏任副主编。戴银燕、和晶、黄志勇、孙曙迎、褚赟、胡燕、王文等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疆科技人才开发中心、浙江省科技人才教育中心、常熟理工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欢迎教师索取为本书配套的教学资料,E-mail:zhousu@qq.com,QQ:81505050。

周苏2017年初春于杭州西湖

课程教学进度表第1章创新与管理创新【脑洞大开】国务院2016科技创新“活”力全开“让科研人员少一些羁绊束缚和杂事干扰,多一些时间去自由探索。”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见图1-1)上,李克强总理为科研工作者“松绑”。这一年,国务院一直在努力,出台政策、开拓空间、鼓励转化。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2016国务院如何为科技创新助力加油。

政策保“活”,心里更有谱,科技创新有规划

国务院2016年8月8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描绘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确立了“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与2015年相比,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高到60%(见图1-2)。

图1-1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

图1-2 国家科技实力大幅跃升

创新环境好了,创业投资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2016年9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措施,加快形成有利于创业投资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创业、创新+创投”的协同互动发展格局,进一步扩大创业投资规模,促进创业投资做大做强做优(见图1-3)。

自主权大了,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更顺了

国务院2016年3月2日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该《规定》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通过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等方式,向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转移科技成果。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应当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和机制,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除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外,不需审批或者备案(见图1-4)。

图1-3 促进创业投资做大做强做优

图1-4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空间放“活”,设立两个科技创新中心,舞台更广阔了

2016年4月和9月,国务院两次印发通知(国务院关于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设立上海、北京两个科技创新中心(见图1-5)。上海将从研究探索鼓励创新创业的普惠税制、探索开展投贷联动等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改革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市场制度等10个改革主攻方向开展先行先试,同时,细化提出了20项具体改革试点举措;北京将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要载体,以构建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体系为强大支撑,充分发挥中央在京单位作用,充分激发人的创新活力动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结合,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强科技创新合作。

图1-5 设立上海、北京科技创新中心

加快发展众创空间,创新小伙伴更多了

2016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促进众创空间专业化发展。该《意见》强调,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卫生、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加快建设一批众创空间(见图1-6)。

图1-6 加快发展众创空间

建立28个双创示范基地,创新有参考了

2016年5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扶持一批双创支撑平台、突破一批阻碍双创发展的政策障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重点围绕创业创新重点改革领域开展试点示范,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包括北京市海淀区、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等17个区域示范基地,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4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以及中国电信集团等7个企业示范基地,共计28个(见图1-7)。

图1-7 建立双创示范基地

支持地方科技创新建设,地方科技创新能力强了

2016年1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对改善地方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落实国家科技改革与发展重大政策成效较好的省(区、市),在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中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给予一定倾斜,用于支持其行政区域内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见图1-8)。

图1-8 增强地方科技创新能力

成果促“活”,科技成果转化更便利了

2016年5月9日,国办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该《方案》围绕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构建支撑服务体系、完善创新要素配置等,部署了8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要求,要强化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强化中央和地方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形成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新动力(见图1-9)。

图1-9 科技人员干活更有劲了

国务院多次提出,要鼓励科研人员出成果,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对在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要从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总额中拿出不低于50%的比例,对其给予奖励。对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能否获得奖励做了规定,明确了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获得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形式。(资料来源:时政新闻中国政府网,2016-12-29)

阅读上文,请思考、分析并简单记录:(1)请记录,2016年国务院为科技创新发布了哪些文件?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创投”是“创业投资”的简称。请简述:什么是“创业投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简述:什么是“众创空间”?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简单记述你所知道的上一周发生的国际、国内或者身边的大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发明与创新

人类发展及科学技术进步中的每一次重大跨越和重要发现都与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密切相关。离开了“创新”,人类社会不可能向前迈进,科学技术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步。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动力。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发明大国。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化,为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公元前4000年算起,截止到明代末年,世界科技史上的100项重大发明的前27项中,有18项是属于中国人的发明。16世纪前的中国,真可谓发明大国。活字印刷(见图1-10)、指南针、造纸术和火药这四大发明曾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一页页光辉的篇章。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华民族对人类的科技、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图1-10 活字印刷1.1.1 发现和发明

发现(discovery),是对客观世界中前所未知的事物、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发现的结果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人类是否对其有所认识,它都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对这种结果进行认识的活动过程就是发现。例如,物质的本质、现象、规律等,不管人类是否发现了它们,它们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后来被人类认识到了,就成为发现。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客观存在的、还没有被人类认识到的规律。发现也称为科学发现(scientific discovery)。

发明(invention)是指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和时间性的技术成果。通常指人类做出的前所未有的成果。这种成果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方法等,在被发明出来之前,客观上是不存在的。通过技术研究而得到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多属发明。发明最注重的是独创性和时间性。

简单说,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主要是:发现是认识世界;发明是改造世界。发现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能不能”等问题,主要属于非物质形态财富;发明要回答“做什么”“怎么做”“做出来有什么用”等问题,是知识的物化,能够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科学发现在我国是不授予专利权的。对于那些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发明人可以申请专利,利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1.2 创造与创新“创造”一词是对创造活动的综合概括。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创造”被解释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可以说,创造是人们应用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而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过程,是“破旧立新”,打破世界上已有的,创立世界上尚未有的精神和物质的活动。作为创造的成果,这种产品可以是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其特征是新颖、独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

根据《韦氏词典》所下的定义,创新的含义为:引进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创新理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于1912年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引入新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质量。(2)开辟新的市场。(3)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4)采用新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工艺)。(5)实现新的组织形式。

从一般意义上讲,创造强调的是新颖性和独特性,而创新强调的则是创造的某种具体实现。创造与创新在概念上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比较强调过程,创新比较强调结果。例如,可以说“他创造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创新价值”。(2)在程度上,创造强调“首创”“第一”“无中生有”“破旧立新”,主要是指自身的新颖性,不一定有比较对象;创新是建立在已经创造出的既有概念、想法、做法等基础之上,其着眼点在于“由旧到新”,强调与原有事物相比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创新看作是创造的目的和结果。例如,蒸汽机的出现是一种创造(见图1-11),而将它应用到其他工业领域,则是创新(见图1-12)。

图1-11 创造: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图1-12 创新:蒸汽机火车头(3)在思维过程上,创造应是独到的,其思维始终站在新异的尖端;创新则是在已经创造出的既有概念、想法和做法等的基础上,将别人的原始想法组织起来,应用到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去。(4)在范畴上,创造一般指的多是知识、概念、理论、艺术等方面;创新一般指的多是技术、方法、产品等。(5)在目的上,创造注重的是科学性和探索性;创新更注重经济性和社会性。1.1.3 典型问题和非典型问题

很多哲学家认为,只有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人才会开始思考,且思考过程是以问题为起点进行的。当我们看到了问题的现状,并设想了问题被解决后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状态,接下来我们就会想办法改变问题的现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用那些已经熟知的典型解决方法无法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就会考虑采用非典型方法来解决问题。

典型解决方法: 是指可以通过专业教育学到的处理问题的常规方法。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典型解决方法是他们工作中经常用到的、非常熟悉的那些解决本领域问题的方法。现有的典型解决方法绝大多数都是前人通过试错法得到的。专业人士通过学习,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就可以将它们作为“拿来就用”的工具。

典型问题: 是指那些用典型解决方法可以解决的问题。

非典型问题: 是指那些用典型的解决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对于一个非典型问题来说,既然无法使用典型解决方法来解决,那么就需要使用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思维方法来找到一种解决方法。这种能够解决非典型问题的,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解决方法对于该问题来说就是一种非典型方法。因此,非典型问题也被称为创新问题。

在面对非典型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先用各种典型解决方法来尝试着求解。当各种典型解决方法都无能为力的时候,专业人士就会绞尽脑汁去寻找某种非典型解决方法。一旦所找到的这种非典型方法解决了该非典型问题,这种非典型方法很快就会在该领域的专业人士之间传播开来,并最终成为该领域中的一种典型解决方法。这里的“绞尽脑汁”就是人们在面对非典型问题时的真实写照。在绞尽脑汁的过程中,有人通过“顿悟”找到了非典型方法;有人从其他领域找到了可以解决本领域中非典型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其原有领域中可能已经是典型方法了,但是对于这个领域来说就是一种非典型方法。因此,一种方法是典型方法还是非典型方法是相对的。

为了找到解决非典型问题的方法,处于同一时代的两位先驱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理论。

以美国的亚历山大·奥斯本为代表的学者们开创了“创造学”这种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主的创新方法体系,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创造发明是人类劳动中最高级、最活跃、最复杂,也是最有意义的一种实践活动,其实质是人类追求新的有价值的功能系统。而创造发明可以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劳动环境,因此创造发明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前苏联的根里奇·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专利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发现了隐藏在专利背后的规律,提出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TRIZ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其主要作用就是解决创新问题。当然,非创新问题也可以用TRIZ来解决。1.2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创新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得到激发和提升。同时,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在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都是有规律的,并且这些规律可以通过总结和学习加以掌握和应用。

所谓“科技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1.2.1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引领的管理创新作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科技创新的主题,也是当今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体系由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知识社会新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与制度创新的新形态。

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际组织、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科技基础、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多个要素,是在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这个三螺旋结构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从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构成的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出发,进一步拓展视野,技术创新的力量是来自于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来自专家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信息技术引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了管理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无疑是我们所在这个时代创新的主旋律,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2 创新文化与环境

由于科学和技术是关于人认知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技术还包含着技艺,而且人的参与程度越大、越多,则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含量、密度和水平就越高,这些特点决定了科学和技术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和技术及它们的创新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是否具有实体和刚性(可理解为非人文的和人文的)将环境分为硬环境(由物质环境和刚性的管理体制及人员组成)和软环境(由人文环境、弹性的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两大类,其中物质环境的要素是校园房舍、仪器设备、经费薪资等,人文环境主要由科学和人文精神、国家政策制度、学术传统、学风和治学氛围等组成。硬环境与软环境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程度,决定了人性物境(主要由人才和体制组成)和物性人境(主要由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它们渗透和融合越多,人性物境和物性人境的范围就越大,成果的趋向和大小也越显著。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况的差异,哪种环境和什么要素对于各个科技人员、科研机构或组织的创新过程所产生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往往是不同的。1.2.3 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总之,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结点。

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就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学习各国在科技创新上的经验,无疑是提高上述自觉性的很好方式。

从各国的经验看,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如下因素:

良好的文化环境 。例如,有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有热爱科学的社会风气,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术教养和规范,等等。没有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就很难形成科技创新能力生长的土壤。

较强的基础条件 。在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体系。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偏重于知识传授,厚重有余,活力不足,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形成。

有效的制度支持 。国家对自主科技创新的制度支持应是全面而有效的。例如,有有效的项目评估和资金支持体系,有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有明智的产业政策,有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有有利于科技创业的社会融资系统,等等。

在人类社会中,做成一件事的条件无非是人、财、物。在三个条件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在科技创新中,人的因素第一,人才第一,体现得更为突出。当然,人的因素并不仅仅指个人的才智,也包括人的社会组织水平。另一方面,有人而无财、物,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也是做不成事。因此,所谓科技创新的环境创造,就是让人、财、物能自然地结合、有效地结合,实现一种“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和谐状态。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重大原始性科技创新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和进步成为产业革命的源头,科技创新能力强盛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自然,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应用,最后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观念的引导、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可以说,观念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制度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但发明一项新技术并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新产品,占领市场取得经济效益,这是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的。1.3知识创新的内涵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包括科学知识创新、技术知识特别是高技术创新和科技知识系统集成创新等。其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知识创新中,通过企业或组织的知识管理,在知识获取、处理、共享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新的发展,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并将知识不断地应用到新的领域,在新的领域不断创新,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创造知识附加值,使企业获得经营成功。1.3.1 知识创新的特征

知识创新具有以下特征:

独创性 。知识创新是新观念、新设想、新方案及新工艺等的采用,它甚至破坏原有的秩序。知识创新实践常常表现为勇于探索、打破常规,知识创新活动是各种相关因素相互整合的结果。

系统性 。知识创新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创新系统”,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创新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风险性 。知识创新是一种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活动,它没有现成的方法、程序可以套用,投入和收获未必成正比,风险不可避免。

科学性 。知识创新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活动。

前瞻性 。有些企业,只重视能够为当前带来经济利益的创新,而不注重能够为将来带来利益的创新,而知识创新则更注重未来的利益。1.3.2 形式与能力

知识创新一般有两种形式:累积式知识创新和激进式知识创新。累积式知识创新是在学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外部资源进行持续创新,创新的累积性还意味着学习过程必须是连续的;激进式知识创新是指突破惯性思维,发现现有知识中没有的全新知识,这一创新的来源既有科技创新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也有企业效仿竞争对手引进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理念。无论是累积式知识创新,还是激进式知识创新,都需要具备包容新知识的素质和才能。

知识创新的能力是企业(组织)创造、整合和运用企业知识,实现战略目标所表现的能力,主要体现为战略远景、组织结构、人力资本管理以及组织制度等方面。(1)战略远景:知识创新的导向能力。战略远景规定了知识创新的价值体系,企业依此来评估、证明和判定其所创造知识的质量。因此,企业的战略远景可以用来指引企业员工吸收知识、整合知识和创新知识,是企业知识创新重要的能力组成部分。(2)组织结构:知识创新的载体能力。知识创新的特点决定了企业的知识创新必须既有利于企业成员个体知识的生产,又要能促进企业对这些个体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这种交流与共享只有通过企业成员的广泛沟通才能实现,而组织结构是企业知识创新决策的执行载体,其合理性影响企业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效率。企业应以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出发点,以核心知识流为主线来进行组织结构设计与创新,须以知识流为导向构建企业组织结构,有利于知识创新各环节的横向知识交流。(3)人力资本管理:知识创新存量流量控制能力。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主要体现在企业知识员工群体中,员工的知识广度与结构决定了企业的知识存量,员工在内部或外部的流动也体现了企业的知识流量。因此企业人力资本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知识创新的存量和流量。有效的人力资本管理可以稳定员工从而避免企业核心知识向外流失,同时也可以吸引高知识含量的员工加盟企业,使企业获得足够的知识创新来源,保证知识创新的知识存量与流量。(4)组织制度:知识创新的保护与激励能力。企业知识,尤其是创新知识和核心知识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价值,是企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如果企业的创新知识和核心知识被外泄,或者创新知识和核心知识没有得到持续的增加,企业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良好的组织制度有助于实现知识创新的各种政策实施和员工持续创新知识。因此,企业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如知识保护制度、组织学习制度、知识资产激励制度等会对企业知识创新起到促进作用。1.3.3 知识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核心运营力,指企业能高速度、高效率地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和高满意度服务的能力;二是核心知识力,指企业拥有对某种特定领域和业务而言独一无二的专长、技术和知识。国内外现代化企业的经验都证明,知识创新是企业寻求核心竞争力的无穷源泉。

知识创新也可以隐喻(metaphor)为知识进化,即不停地生成新知识。这要凭借理性思维的力量,因而必须有相应的思维方式创新。最后,要上升到精神文化创新。

知识始终是思维或理性的产物,因而应注意到理性思维是形成知识的源头活水。因此,知识创新就需要思维方式创新,培养和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实质上,知识创新是极其复杂的精神性生产活动,因而必须坚持怀疑、批判精神,特别是自由精神。自由是人的本性,只有坚持自由创新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甚至无限地实现知识创新。爱因斯坦非常强调自由创新精神。他认为,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科学理论的逻辑基础,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创造,是人类理智的自由发明,知识和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双翼。

知识创新必须坚持自由精神,才能激发人的潜能,造就永续的智慧源泉。思想创新、文化创新都要超越国界、超越权力和金钱枷锁;辨析传统文化,主要靠现代人;知识创新、思维方式创新,更要靠具有自由创新精神的现代人。1.4关于智力资本

所谓“资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而“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企业的“智力资本”是指一个公司的两种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中,人力资源的地位日益重要。实际上,知识经济是智力资源消耗型经济,它主要依赖于知识、智力的投入。可以说,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本的投入为主的经济,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的基础。

智力资本(见图1-13)的提出正是人力资本理论深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结果。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人力资本是在解释“经济增长之谜”的情况下,经济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由费雪、西奥多·舒尔茨、贝克尔等人提出的,代表着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

国内外普遍认为最早提出智力资本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他于1969年指出,智力资本在本质上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是一种思想形态的过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而最早为智力资本给出定义的是美国学者托马斯·斯图尔特,他在美国《财富》上发表了许多有关智力资本的文章,将智力资本定义为:“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他提出了智力资本的“H-S-C”结构,即企业的智力资本价值体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者之中。

图1-13 智力资本1.4.1 智力资本思想

知识经济使人们对知识和智力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知识和智力的概念更加清晰。然而,人类并不是今天才注意到知识和智力的作用,人类对经济增长中的知识、能力、科技因素已研究很久。实际上,正是人力资本理论解释了长期困扰着人们的经济增长之谜,提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指出人们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人们对人力资本的认识由浅入深,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人力资本理论。在人力资本理论中人的体力和智力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尤其是智力,更是作为财富的源泉。所以,在知识经济研究中,对知识的研究自然会引入智力的概念,而智力资本的提出正好解释了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中,人力资本就包括了体力和智力两个主要方面,智力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内容,已经逐渐被社会认可。然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使智力资本这一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高新技术产业所具有的市场价值远远超过它的有形资产价值,它的物质资本对其最终产品(服务)的贡献远远小于无形资本。人们开始发现,人员的技能、高效的管理、品牌忠诚度等无形资本是企业超值收益的主要来源。因而,人们认为这些无形资本的总和应该称为智力资本。

人力资本思想源远流长,为智力资本的提出和理论的形成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学把关于“资本”的理论推广应用到人力方面,把人力作为资本的一个特殊的、重要的存在形态来认识和研究,是经济学理论深化和创新的基本要求和表现,是理论回应现实经济问题的必然结果。

智力资本是人的一种综合能力,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能力,也是智力和知识相互融合而带来效益的资本。近年来关于智力资本概念的研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从知识和学习角度解释智力资本,重点研究人力资本、知识的创造、知识的积累和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从知识管理角度解释智力资本,主要是侧重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强调信息的作用;从创新管理角度解释智力资本,特指研究与开发的管理;从资本市场角度考察智力资本,注重智力资本的数量、价值的大小对企业资本负债表的影响,属于企业价值管理。

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表现为价值形成和增值的手段,具有货币表现的价值形式和实物上的存在形式。智力资本的价值表现形式仍然是货币,而它的存在形式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隐含部分,即人力资本除去体力劳动的部分,可称为脑力资产;另一部分为外显部分,可称为成果资本,指一切可以带来价值或效用的智力成果,包括创意、发明、专利、著作、作品、商标、声誉、有价信息等。脑力资产和智力成果构成了智力资本,其核心要素是智力和知识。智力资本是通过人的智力运作发挥知识的创造力,在运行中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增值。资本是能够创造财富或带来收益的人或物,智力资本的构成决定了它属于资本。智力资本价值的大小是由智力和知识的融合程度决定的,并由智能运作创造价值和带来剩余价值,融合得越好,价值就越大。这一定义将智力资本的构成、资本属性、核心要素和运作过程作了较为明确的阐述,揭示了智力资本的实质。

智力作为获取知识的基础,是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的结果,同时知识又是智力发展的源泉,两者相互促进,在学习中发展智力,智力的增长又创造新的知识。1.4.2 智力资本模型

智力资本正逐步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995年5月,瑞典第一大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SKANDIA公司在其副总经理兼首席智力资本主管艾德文逊的领导下,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份公开的智力资本年度报告,该报告通过对客户、流程、更新与开发、人力因素、财务等方面信息的分析,对公司知识资本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并将其作为传统年度财务报告的补充。SKANDIA公司的智力资本模型及其实践被认为是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艾德文逊从商业管理的实践出发,指出智力资本的模型是:

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客户资本(1)人力资本:指员工及其他与企业有关系的人解决客户问题的能力,是企业价值的体现。人力资本可被细分为以客户管理为中心的人力资本、以工作程序管理为中心的人力资本、以研究与开发为中心的人力资本。企业内部员工是否不断试图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组织内部知识是否有良好的流通与共享渠道,都会影响企业人力资本价值。(2)客户资本:包括客户关系、品牌商誉、市场定位等,是企业与客户建立的商业关系体现的价值。学者认为,企业在处理与顾客的互动时,不应与面对合作伙伴或者员工的态度相同。企业的客户资本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企业最主要的获利来源。(3)结构资本:软硬件、数据库、组织结构、专利、商标等支持员工生产力的组织化能力,包括专利、知识产权等用以创新的资本以及基础建设、信息系统、企业流程等维系组织正常运作流程的资本。结构资本沉淀在组织内部,为企业提供鼓励人力资本进行创造和利用其知识的环境,是人力资本具体化、权力化及支持性的基础结构。

SKANDIA智力资本模型的真正价值在于其能够为公司创造可持续发展力。该模型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四步:(1)确定远景目标和核心竞争力。事实上,任何一家企业都是在远景目标的背景下运作的。因此,使用智力资本模型的第一步就是使本公司的远景目标和战略规划明朗化,以书面的形式写下来并在公司内部广为宣传。企业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定位是要求公司用新技术重新定义文件的概念。显然,这种战略定位给智力资本明确了职责。(2)确立智力资本的作用。这一步的关键是从智力资本角度审视企业,建立智力资本价值链。在建立价值链的过程中,企业能够更透彻地了解该企业价值与其智力资本之间的联系。建立价值链的关键是识别本企业所需的关键智力资本价值,企业应为此专门列出希望通过智力资本实现的价值清单,同时就该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各种方式进行考察。(3)衡量智力资本。智力资本价值链一旦建立,智力资本价值就成为可以衡量的对象。智力资本衡量一般可以分为定量衡量和定性衡量。定量衡量即衡量智力资本中以实物形式存在的因素,其结果表明企业已经发生了什么。实际上,智力资本的大多数影响因素都是以非实物形式存在的,只需用指数定性描述,其结果表明企业正在发生什么。(4)创造期待的价值。大多数现代企业增值最快并且最为重要的是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本等智力资本。1.5技术创新的定义

技术创新,是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在技术创新中,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引起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那么创新就完成了。

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有密切关系,又有所区别。技术的创新可能带来但未必带来产品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可能需要但未必需要技术的创新。一般来说,运用同样的技术可以生产不同的产品,生产同样的产品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产品创新侧重于商业和设计行为,具有成果的特征,因而具有更外在的表现;技术创新具有过程的特征,往往表现得更加内在。产品创新可能包含技术创新的成分,还可能包含商业创新和设计创新的成分。技术创新可能并不带来产品的改变,而仅仅带来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例如改善生产工艺、优化作业过程,从而减少资源消费、能源消耗、人工耗费或者提高作业速度。另一方面,新技术的诞生,往往可以带来全新的产品,技术研发往往对应于产品或者着眼于产品创新;而新的产品构想,往往需要新的技术才能实现。

根据创新的重要性,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1)渐进性创新:渐进性的、连续的小创新。(2)根本性创新:开拓全新领域、有重大技术突破的创新。(3)技术系统的变革:这类创新将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通常出现技术上有关联的创新群。(4)技术—经济范式的变更:这类创新将包含很多根本性的创新群,又包含很多技术系统变更。1.6管理创新及其四个阶段

管理创新(management innovation)是指组织形成一种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也即,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当管理者说到要将组织变革成更富有创造性的组织时,他们通常指的就是要激发创新。

在管理创新活动中,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1.6.1 管理创新的内容

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知识、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的创新。何道谊按功能将管理创新分解为目标、计划、实行、检馈、控制、调整、领导、组织、人力九项管理职能的创新。按业务组织的系统,将创新分为战略创新、模式创新、流程创新、标准创新、观念创新、风气创新、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以企业职能部门的管理而言,企业管理创新包括研发管理创新、生产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信息管理创新等类。

管理创新的内容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三者从低到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1)管理思想理论上的创新。(2)管理制度上的创新。(3)管理具体技术方法上的创新。

有三类因素将有利于组织的管理创新,它们是组织的结构、文化和人力资源实践。(1)从组织结构因素看,有机式结构对创新有正面影响,拥有富足的资源能为创新提供重要保证,单位间密切的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2)从文化因素看,充满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通常有如下特征:接受模棱两可,容忍不切实际,外部控制少,接受风险,容忍冲突,注重结果甚于手段,强调开放系统。(3)在人力资源这一类因素中,有创造力的组织积极地对其员工开展培训和发展,以使其保持知识的更新;同时,它们还给员工提供高工作保障,以减少他们因犯错误而遭解雇的顾虑;组织也鼓励员工成为革新能手,一旦产生新思想,革新能手们会主动而热情地将思想予以深化、提供支持并克服阻力。1.6.2 管理创新的四个阶段

一般来说,管理创新过程包含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对现状的不满。

管理创新的动机通常都源于对企业或组织现状的不满:或是企业遇到危机,或是商业环境变化以及新竞争者出现而形成战略型威胁,或是某些人对操作性问题产生抱怨。不论出于哪一种原因,管理创新都在挑战组织的某种形式,它更容易产生于紧要关头。

第二阶段: 从其他来源寻找灵感。

管理创新者的灵感可能来自其他社会体系的成功经验,也可能来自那些未经证实却非常有吸引力的新观念。有些灵感源自管理思想家和管理宗师,还有些灵感来自无关的组织和社会体系,或者,有些灵感来自背景非凡的管理创新者,他们通常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管理创新的灵感很难从一个公司的内部产生。只有通过从其他来源获得灵感,公司的管理创新者们才能够开创出真正全新的东西。

第三阶段: 创新。

管理创新人员将各种不满的要素、灵感以及解决方案组合在一起,组合方式通常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重复、渐进的,但多数管理创新者都能找到一个清楚的推动事件。

第四阶段: 争取内部和外部的认可。

与其他创新一样,管理创新也有风险巨大、回报不确定的问题。很多人无法理解创新的潜在收益,或者担心创新失败会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因而会竭力抵制创新。而且,在实施之前,我们很难准确判断创新的收益是否高于成本。因此对于管理创新人员来说,一个关键阶段就是争取他人对新创意的认可。

在管理创新的最初阶段,获得组织内部的接受比获得外部人士的支持更为关键。这个过程需要明确的拥护者。如果有一个威望高的高管参与创新的发起,就会大有裨益。另外,只有尽快取得成果才能证明创新的有效性,然而,许多管理创新往往在数年后才有结果。因此,创建一个支持同盟并将创新推广到组织中非常重要。管理创新的另一个特征是需要获得“外部认可”,以说明这项创新获得了独立观察者的印证。

外部认可包括四种来源:(1)专业学者。他们密切关注各类管理创新,并整理总结企业碰到的实践问题,以应用于研究或教学。(2)咨询公司。他们通常对这些创新进行总结和存档,以便用于其他的情况和组织。(3)媒体机构。他们热衷于向更多的人宣传创新的成功故事。(4)行业协会。

外部认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增加了其他公司复制创新成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也增加了公司坚持创新的可能性。1.6.3 管理创新的基本条件

为使管理创新能有效地进行,还必须创造以下的基本条件:(1)创新主体应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创新主体(企业家,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是实现管理创新的关键。心智模式是指由于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创新主体具有的心智模式:一是远见卓识;二是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和价值观。(2)创新主体应具有较强的能力结构。管理创新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才可能完成管理创新,创新管理主体应具有: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和增效能力。核心能力突出地表现为创新能力;必要能力包括将创新转化为实际操作方案的能力,从事日常管理工作的各项能力;增效能力则是控制协调加快进展的各项能力。(3)企业应具备较好的基础管理条件。现代企业中的基础管理主要指一般的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如基础数据、技术档案、统计记录、信息收集归档、工作规则、岗位职责标准等。管理创新往往是在基础管理较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因为基础管理好可提供许多必要的、准确的信息、资料、规则,这本身有助于管理创新的顺利进行。(4)企业应营造一个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创新主体能有创新意识,能有效发挥其创新能力,与拥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关。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下,人们思想活跃,新点子产生得多而快,而不好的氛围则可能导致人们思想僵化,思路堵塞,头脑空白。(5)管理创新应结合本企业的特点。现代企业之所以要进行管理上的创新,是为了更有效地整合本企业的资源以完成本企业的目标和任务。因此,这样的创新就不可能脱离本企业和本国的特点。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中,短期内中国部分企业的实力比西方企业弱,如果以刚对刚则会失败,若以太极拳的方式以柔克刚,则可能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最佳方略。中国企业应充分发挥以“情、理、法”为一体的中国式管理制度的优势和特长。(6)管理创新应有创新目标。管理创新目标比一般目标更难确定,因为创新活动及创新目标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尽管确定创新目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恰当的目标则会浪费企业的资源,这本身又与管理的宗旨不符。【实验与思考】熟悉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基本概念

1.实验目的

本章“实验与思考”的目的是:(1)理解和熟悉创新发明的基础概念;(2)认识典型解决方法,认识典型问题和非典型问题;(3)熟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基本思想。

2.工具/准备工作

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材的相关内容。需要准备一台能够访问因特网的计算机。

3.实验内容与步骤

请结合课文阅读与网络搜索,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熊彼特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什么是典型问题,什么是非典型问题?

典型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典型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技创新的三种类型是:

知识创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创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理创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知识创新的特征与能力:

知识创新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创新的能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阐述:什么是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创新的重要性,可以将技术创新分类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管理创新的四个阶段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