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1983-2013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三十年校庆教职工回忆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6 14:14:57

点击下载

作者: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校史编委会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岁月如歌——1983-2013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三十年校庆教职工回忆录

岁月如歌——1983-2013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三十年校庆教职工回忆录试读:

前言

2013年9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她的30岁生日,这是每一位在学院工作与生活过的“酒职院人”共同的节日。30年来,众多酒职院人在学院创立、建设、发展和壮大的历史时期呕心沥血,艰苦奋斗,铸就了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今日的辉煌。我们不能忘怀那些为学院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酒职院人”,我们无法忘记缤纷岁月、风雨同舟铸就的同事情、师生情、母校情。为了传承历史,传承文化,启迪后学,使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的优良传统得以薪火相传,从而凝聚发展力量,开创更加美好未来,学院编辑出版了《岁月如歌:1983—2013年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三十年校庆教职工回忆录》(以下简称《回忆录》)。《回忆录》中收录的78篇文章主题鲜明,题材丰富。它们既有对学院的历史沿革、发展变迁、校史掌故、重要事件、重要活动的描述,也有对学院不同阶段的教育思想、办学经验、人才培养成就的阐述,还有学院不断变迁发展历程中教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回忆录》全方位、多视角地记录了30年来学院发展中那些鲜活的历史片断,记载了许多“酒职院人”的亲身经历、难忘记忆和耳闻目睹的人物和事件。这些人物和事件折射了时代变迁和学院的发展。文中那些对学院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那些令人难忘的、鲜为人知的人和事,展现了一幅关于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生动的历史画卷。特别值得一提和值得敬仰的是,已经离退休多年的老领导、老教师,他们在近古稀之年重拾旧绪,为学院送来回忆文章,他们的文章是学院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珍贵的校史资料。

回首往事,重温历史,我们满怀感动;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广大“酒职院人”将继续践行“修身笃学,精艺尚能”的校训,弘扬“扎根大漠,荫泽苍生”的胡杨精神,迎接更加灿烂的明天!

因学院发展历史进程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经岁月风蚀的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在不同作者的笔下会有一些出入。从尊重作者的原创出发,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了原文的语言风格、叙事模式、模糊记忆和真情实感,如果与历史真实有冲突,敬请谅解。编 者2013年9月十年一剑 磨砺成长马明远   作者简介

马明远,男,汉族,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1956年出生,甘肃金塔人。1974年参加工作,历任金塔县县长、酒泉地区经贸委主任、酒泉市交通局局长、酒泉市运管处处长、酒泉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等职。先后10余次被酒泉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公务员。2006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民族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今年是学院三十华诞。从起步、整合到建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学院的发展能有今天,令人欣慰,令人感慨。追忆过去的岁月,恍如梦中,曾几何时,差点成为这里的学子,也曾面对茫茫戈壁,对其未来多有愁楚。三十年奋斗,十年磨砺,从久远的记忆到耳闻目睹和亲历,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回想为之呕心沥血的一批批创业者,崇敬之意油然而生。拿起拙笔,搜肠刮肚,只想理清自己关于这所学校的一段心路历程。

第一次和学院(酒泉教育学院)打交道,是在1984年夏天。那时,我负责金塔县财政局的工作。作为刚提拔不久的青年干部,总觉学历太低(“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学毕业),能力太差,知识贫乏。经朋友和领导介绍,有幸认识了酒泉教育学院院长郭兴钊、副院长陈大学、教务长陶恒庆三位先生,并到学院所在的东文化街南侧一座灰色三层小砖楼上拜会了他们,言谈之中表露了自己求学的愿望。先生们欣然应允,当下选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并即刻让人拿给我十几本教材,约定秋季就读。但因各种原因,那一年秋天我未能成行,与接受高等教育擦肩而过,成为终生憾事。而那些教材,陪伴我多年,使我受益匪浅。

1986年,我原来的老县长郭敬真先生调任酒泉地区农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即后来的酒泉农林科技学校,简称农校)校长,我曾前往坐落在北崖头的农校去看望郭老先生,目睹了老农校简陋的校舍、荒芜的田野、破落的环境,品尝了食堂厨师粗糙的厨艺,很是伤感:农业大区的农业学校竟然如此……1988年到1990年间,我爱人有幸就读于北大河畔的酒泉地区财税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后更名为酒泉市财经学校)会计专业。每次去看她,总能听到关于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同学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至今难以拂去,仿佛就在昨天。现在,我的同事中已没有几位是郭先生当时的同事,但还有不少我爱人曾经提及的老师。细思量,老师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三尺讲台,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青春和智慧,又有几人能够看到他们背后的艰辛!2000年,我中学时的化学老师秦定国先生调任财校校长,此后数年,也还时常听到那里的一些事情。

就在1988至1991年间,我在原酒泉地委党校参加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习。如今,那里已成为学院继续教育部的办公地址,但楼宇、院落、花草树木还是那样熟悉和亲切。考量起来,这也算是我和学院的一次“亲密接触”了吧。1996年岁末,我和职业教育终于有了近距离的接触。那时,我刚刚由金塔县县长调任酒泉地区经贸委任主任兼党委书记,而酒泉工业学校(简称工校)恰巧隶属于地区经贸委。上任伊始,我即去看望师生,认识了校领导白玉书、董廷祥(相识很早)、伍元庆几位先生,了解了工校的历史与现状。记得很清楚,当时工校在校生仅有553名,每年招生不足200人。此后,我经常和几位先生喝茶交流、喝酒阔谈,相互信任有加。

1999到2000年之交,原酒泉地委书记陈宝生同志高瞻远瞩,要求建立“酒泉人自己的大学”,学院筹建遂提上议事日程。此间,曾先后拟定了“敦煌大学”、“敦煌学院”、“敦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敦煌职业技术学院”等校名,但因不符合高校命名规则,被一一否决。到了20世纪初的2001年,省政府批准在酒泉教育学院和酒泉工业学校基础上成立酒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6月,酒泉工业学校正式移交学院。在那段时间里,我的内心一直很纠结,既有对老工校结局的伤感,也有对新学院前途的担忧。记忆最深刻的是2002年冬天,我兼任原酒泉糖厂破产清算组组长一职,在原地委、行署商定将破产企业全部生活设施移交学院时,我和破产企业留守人员站在办公楼上,南望隔壁的新校区规划用地,西边一片黑石滩,东边风吹白沙扬,内心不由一片茫然……

之后,学院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基础建设。在此期间,兼任学院筹建委员会主任的原地区教委副主任高岩杰先生曾多次约我聊天、参观新校区,畅谈学院的发展和前景。得知整合已使老工校浴火重生,成为新学院工科专业的“当家花旦”,仅土木工程系在校生已是当年老工校的2.6倍,移交时的那份感伤,随之荡然无存!而高岩杰先生之前苦心经营的酒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及我的老县长郭敬真先生曾经任职的酒泉农林科技学校,我的老师秦定国先生曾经任职和我爱人曾经就读的酒泉市财经学校,亦如江河归海,先后并入学院,共同撑起了高职教育的大旗。此后十年间,我与学院首任院长赵廷佐先生、现任院长陈文贤先生(很早就相识)也都相互接触、熟悉起来,耳闻目睹了教职工们如何开疆辟土,十年磨一剑,以辛勤的汗水打造出一座大漠学府、一颗职教明珠的不平凡历程,作为一个热心人,竟也像学院的一分子一样,常常为之振奋。

也许是因缘,在离开经贸委又辗转市交通局、运管处、人大常委会之后,2011年10月,我调任学院党委书记一职。想想将要面对数百名高级知识分子,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面对全新的工作局面和环境,在赴任的路上,我心怀忐忑,默默告诫自己:

30年之后来到这里,我仍然是一名学生!

时光荏苒,一晃两年。已近暮年的我,如今已经全然融入这所学院的血脉。每每徜徉于菁菁校园,远眺祁连雪峰,遥想30年来自己与之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心依旧激情鼓荡……淤泥滩上的崛起——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大事回顾陈文贤   作者简介

陈文贤,男,汉族,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1959年出生,甘肃景泰人。1981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兰州大学管理学硕士,教授。2002年英国伍斯特大学甘肃青年干部中长期培训班结业,2010年参加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主办的高职院校长海外培训项目美国培训班。曾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甘肃省畜牧厅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被评为酒泉市“优秀校长”,2003年被评为酒泉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酒泉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3项。十年大跨越

2003年12月25日下午,主管组织工作的市委副书记朱维繁和组织部的领导送我到学院上任。记住某件事发生在哪年哪月哪天是我最大的弱项,可唯有这个日子我记得很牢,那是因为迎送仪式结束后,大街上已是灯火通明了。满街摆放的圣诞老人和圣诞树告诉我们:那天是西方的圣诞节。就在那年年初,学院创始人赵廷佐、李成仁、董廷祥等人率领学院教职员工,在原酒泉糖厂十多年日积月累的淤泥滩上,开始了充满艰辛的建设历程。眨眼间又过了十个圣诞节,如今,这里的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院宣传部的笔杆子们用“追风逐日”“跨越式发展”等词汇形容发展之快速,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其重要标志体现在:

一是建成了设施完整、功能齐全的新校区。学院占地2 100多亩,在全省高校中都是遥遥领先的。建筑面积达到约20万(1 720 660)平方米,是合校前各个学校总和的5倍。固定资产达到2.11亿元,其中设备仪器总值4 885万元。其景观说是花园式校园也不为过,因为学院被授予全省绿化先进单位。

二是完成了办学规模和效益的同步扩张。学院开设的高职专业由建院初的6个扩大到现在的59个,全日制在校生由2 000多人增加到9 000多人;电大生自考生由1 000多人增加到5 500多人;年学费收入由不到1 000万元增加到4 000多万元。

三是打造了以新能源为重点的专业特色。紧紧围绕酒泉新能源产业发展,学院从专业审批、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加紧新能源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前已建成风能与动力技术、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太阳能应用技术等新能源专业10个,初步形成了涵盖风能、太阳能、热能三大领域,包括能源动力、机械制造、电力电子三大板块的新能源特色专业群,在校生达到2 000多人,为“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输送毕业生1 600人(2008至2013年),有力地支持了酒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专业成为学院的特色和品牌。

四是大幅提升了学院社会声誉和地位。学院作为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项目重点扶持院校和百所骨干高职院校首批建设单位,在甘肃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副省长李建华在任酒泉市委书记时亲自为酒泉新能源技术学院揭牌;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教育部副部长刘胜利、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等先后来学院视察;2012年5月全省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现场会也在我院隆重举行;近两年有40所来自省内外院校的300多名教学和管理人员来我院交流学习;学院与177个公司和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学院于2011年6月经省委批准升格为副地级院校。

五是学院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与马来西亚斯坦福学院开展了学生海外实习交流;与爱德基金会开展了引进外籍教师培训酒泉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合作。特别是与德国赛德尔基金会的合作,成立了赛会中国西部教育发展中心,先后聘请38名德国专家培训西北五省职教师资1 253人次,选派37名学院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赴德国进行了培训。机遇和事件

学院发展10年大跨越,综合实力和水平走进了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就我亲身经历和感受而言,影响学院发展的重要机遇和重大事件是职教资源整合、新校区建设、教学质量评估、示范校项目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兴起。一、职教资源整合

以院校合并为特征的职教资源整合是学院办学规模扩张的基础。职教资源整合最早应该追溯到1996年的第一轮院校合并。当时酒泉地委行署决定酒泉教育学院(简称教院)和酒泉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电大)合并,酒泉农业中专学校(简称农校)与酒泉农业广播学校(简称农广校)合并。教院与电大的合并当年就完成了,而农校与农广校的合并历经周折于2000年完成。2001年开始了第二轮整合,即在教育学院的基础上合并酒泉工业学校,由甘肃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踏上高职教育新的征程。到2003年首届毕业生评估时,毕业学生327名。专业以师资教育为主,涉及建筑技术、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等4大领域27个专业。2003年启动了第三轮整合,在时任主管教育副市长安邕江主导下,酒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酒泉农校和酒泉财经学校先后于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并入学院。至此,院校合并宣告完成,在编教职工达到414人,高职专业增加到43个,涉及教育、旅游、建筑、机电、信息、农业、财经等7大领域,2005年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 343人。2004年以来进入第四轮整合,其特征是循序渐进的内部系部调整。2004年初,由于院校合并刚刚完成,农校和财校还没有从原校址搬迁到新校区,学院又忙于新校区建设和整体搬迁,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管理机构和系部设置问题,于是均以原学校为建制改校为部,即以教育学院为基础设立公共教学部,以工校为基础设立理工部,以农校为基础设立农林部,以财校为基础设立财经部,以职业中专学校为基础设立中专部,以电大为基础设立成人教学部,教学和学生管理上也以教学部为主自行管理,以维持“水行磨转”的基本运行。2004年8月完成整体搬迁后接着进行了部改系,其中,以教育学院为基础设立的公共教学部改为旅游管理系,成立新的公共教学部负责思政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的教学,现改为基础课教学部,与教务处合署办公,负责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和教学。理工部改为建筑工程系,农林部改为生物工程系,财经部改为经济管理系。在此期间取消原农校和财校建制,保留职业中专学校建制,中专部恢复原校名,以增加申请专项建设资金的渠道。保留酒泉电大建制,与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成人教育部改为继续教育部。之后到2011年的几年间,学院紧跟产业发展调整专业结构,先后新组建了机电系、化工系和新能源系,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在管理部门新增了科研处、实训中心和德国赛会西部教育发展中心等部门。至此,学院完成了教学和管理机构的组建和调整,形成了完整的高校管理体系,为学院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新校区建设

新校区建设和校园整体搬迁对学院的发展产生了始料未及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2002年5月,时任地委书记杨育荣提议,行署决定,将酒泉糖厂部分不属于破产财产(约500万元)和公共绿化一次性划拨给学院,将原糖厂生活区258亩地划拨学院,并在糖厂南边划拨戈壁荒地970亩用于建设新校区。新校区由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方案中吸收了武汉理工大学的设计理念。2003年4月教学楼奠基,正式拉开了新校区基本建设的序幕。到2004年8月搬迁时建成教学楼17 244平方米,图书馆一期5 026平方米,大学生服务中心3 960平方米,大学生活动中心2 588平方米,南区学生公寓4栋16 940平方米,提供了教学所需的最低条件。2006年建成11 407平方米逸夫教学楼,2007年建成北区9号女生公寓楼7 191平方米,2009年建成北区10号女生公寓楼7 210平方米,体育馆5 251平方米。2008年底到2009年初启动示范校项目建设以来,根据建设方案要求,分别于2009年在校园内建成建筑面积7 800平方米市政府体育场(市财政投资3 000万元,设4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8 000个看台座位),20 587平方米工科实训中心,4 232平方米农林实训中心及110亩的实训基地,3 000平方米旅游及餐饮实训中心。2011年12月,建成2.1兆瓦光伏电场,2013年建成20 000平方米新图书馆,扩建8兆瓦光伏电场。至此,学院基建总投资3.3亿元,完成新建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4 885万元,办学硬件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与基本建设同时进行的是几所合并院校原校园土地的置换和整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由党校给学院补偿680万元,将学院毗邻富康购物中心的校园置换给了党校,党校在南环东路的校园现作为学院的城区校园,由继续教育部使用举办电大和社会培训。原毗邻酒泉军分区的职业中专校区,除临街约5 000平方米的实习宾馆楼及相关土地资产划拨给学院外,其余划拨给了酒泉中学,职中的债权债务也由两校按比例分担;酒泉农校在肃州区果园乡中所沟村的约50亩校园、50亩试验耕地及近千万元房产移交给军分区用于建设民兵训练基地,军分区将其东郊酒金公路南侧农场的70亩耕地置换给学院作为农业教学实习用地,市财政给学院拨款200万元作为补偿;酒泉财校北大河北岸的校区100多亩校园和1 000多万套房产由市政府协调移交给肃州区,市财政和肃州区分别补偿学院300万元和800万元,是校区置换中收益最好的一个。

新校区校园土地在建设过程中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变化较大。首先是肃州区中心粮库的搬迁。该粮库位于现学院校门和体育场、体育馆所在位置,占地133亩,直接影响校园整体建设规划的实施。2004年6月,在时任市长李沛文和主管教育副书记盛世高的大力支持下,由学院支付240万元搬迁费完成了搬迁,从而打开了学院通向酒火公路的大门,并为后建设市政体育场和学院体育馆留足了空间。其次是与良信公司的土地置换。该公司位于现北区学生公寓十号楼和汽修实训中心位置,占地40.8亩,由原糖厂劳动服务公司改制而成。由于其楔于校园内且从事畜禽养殖和食品加工,给学院带来严重的环境和空气污染。2004年9月,经时任主管教育副秘书长杜志学协调,双方达成协议,将学院中专部校区(原工校校区)北侧40.8亩空地对等置换给良信公司,学院再对其房产补偿250万元,完成了置换和搬迁。第三是校园东部铁路以西土地的扩张。这块土地就在我们现在光伏电场的位置,约600亩,是原糖厂十多年倾倒淤泥和建筑垃圾的地方,当时没什么用处,即使要用,土地整治的成本也很高。2004年7月,全国乡镇企业洽谈会在酒泉召开,原酒泉市委书记、敦煌大学(后成立的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倡导者、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宝生,在时任市长李沛文陪同下,借出席乡洽会之际来学院视察。我提出这块空地闲置无用,申请划拨给学院作为后期发展之用,两位领导当场表态同意,之后我们及时追踪落实办理了土地使用证。没想到当时的随意之举,给学院后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块土地为我们校企合作建设产学研基地,在全国创立新能源专业品牌提供了难以估价的土地资源,并使学院占地面积达到2 100多亩,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回想2004年学院搬迁新校区时很多教职工有情绪,嫌新校区离城远、环境荒凉、交通不便而不愿搬迁,一些老师还因此选择调离学院或不辞而别,现在却因这座宽敞美丽的校园而感到骄傲。兄弟院校的同仁们为发展没空间而苦恼时,都羡慕我们有这么宽阔的发展空间任其驰骋。而这些都是刚迁校时想都不敢想的,甚至曾经为空旷荒凉的校园苦恼过,因为有人曾挖苦我们是除了“校园大”什么也没有的“大学”。三、第一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

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2007年9月28—30日学院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第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评估专家组由兰州理工大学校长助理路文江教授任组长,成员有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朝晖教授、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汝宇林教授、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史新荣副教授、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芦维忠教授、甘肃河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蔺海鲲教授和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李贵山教授等6人。

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方法是听汇报、查资料、考察校园、师生座谈、个别访谈、课堂听课等。最后的评估结果是良好,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优秀等次。这次评估对学院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于,将学院从中职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引入高职教育的运行轨道。突出表现在:

一是初步认识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和属性,明确了学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学院自2001年成立到2005年期间,因忙于院校合并、新校区建设和搬迁等当务之急,整个教学和管理仍然沿用中职的理念和模式,从领导班子到全体教师都没有深入思考和研究过学院转型的问题。自从2006年将第一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列入重要日程后,才启动了对高职教育本质和属性的系统学习和研究,认识和解决了高职教育是什么、怎样做的问题,从理念和思路上产生了一系列成果,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战略定位、校训、教风、学风等。通过评估准备到专家评议的全过程,使全体教职工对高职教育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发生了质的飞跃。

二是建立健全了各项教学和管理制度,使学院逐步走向规范运行。以迎评为契机,学院按照高职教育规律,从党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全方位制订了一系列运行制度和管理措施,从而实现了由机构整合到管理整合,由中职运行模式向高职运行模式的转变。

三是投资充实了硬件设施,教育教学条件有了初步改善。评估前学院的实验实训设备和图书都是各个学校带来的,数量少质量更差,能用的没有几件。学生食堂加工设备一无所有,全部承包给个体户,由承包者自带设备,五花八门,极为寒碜。为此,学院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以工科为重点,投资800多万元,购置手动机床10台。数控机床8台、各种焊接设备33台(件)和钳工实训设备,在原良信公司置换的二层楼、仓库(现学生公寓北区10号楼位置)和平房内建起了工科实训中心,成为当时我们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东西,现在我们工科实训中心的机电类设备就是那时购置的。学生食堂从承包户中全部收回,成立餐饮服务中心,购置配备了全新的不锈钢设备,实行“四统一分”经济责任承包管理,即“统一原料采购、统一价格、统一卫生管理、统一账务管理、分窗口核算”。食堂盈利50%留作发展基金,10%为风险金,40%为奖励基金。这一办法的实行从根本上解决了食堂脏乱差的问题,实现了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经过几年不断运行和完善,这种管理模式已在全省高校得以提倡和推广。

四是为申请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项目做了及时铺垫。学院申请示范高职建设项目是2007年提出的,但由于当时硬件软件条件都很差,而且没有接受第一轮评估,不具备最基本的申报条件。不过这次评估本身和围绕评估所添置的设施设备及管理水平提升,为紧接着开展的申请示范高职建设项目创造了基本的条件。四、示范高职建设项目

该项目是当时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根据教育部、财政部〔2006〕14号文件精神负责实施的,目的是通过在全国遴选100所院校开展项目实施,引领全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6年启动36所院校,我省兰州石化学院入选其中。2007年启动34所院校,我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林职院)入选。当时,我们通过时任市教育局副局长的王立智知道有这个项目,并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申报努力。当年因为林职院抢先一步,我们的条件弱且准备不足而未能如愿。2007年完成第一轮评估后,2008年,我们在主管教育的塞力克副市长带领下,全力以赴投入到申请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的工作中。申报工作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省级申报告捷。申报示范高职项目第一关是争取省教育厅的推荐,当时我们和兰州资源环境学院(简称资环学院)竞争这个项目。省教育厅从教育部得到信息是,甘肃高职院校数量较少,有两所示范校已经够多了,再申请成功的希望很小,而且我们条件相对较弱,倾向于推荐资环学院。但我们得到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塞市长带领我们向主管教育的郝远副省长和教育厅领导积极汇报和争取,最后省上决定推荐我们学院。郝省长从全省教育的战略布局出发提出:第一所示范校兰州石化学院在省城兰州,是教育厅主管的学校;第二所示范校林职院在东部天水,是林业厅主管的学校;如果能争取到第三所示范校的话,应该安排给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其地处全省西部,是市级政府主办的学校。这样既体现了地域分布的合理性,也考虑了办学主体的平衡性。教育厅立即贯彻执行郝省长的指示,不但上报推荐我们学院,而且指派当时从财政部来教育厅挂职副厅长的蔡建明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带领我们去教育部和财政部汇报和争取这个项目,给了我们挤进国家示范高职行列的第一个机会。

第二阶段:两部申报受挫。省上的推荐报告上报教育部后,我们在蔡建明厅长和塞市长的带领下去北京分别向教育部和财政部有关司(局)和处室汇报争取,让我们进入了答辩程序,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我们精心准备了答辩材料,反复进行了模拟演练。7月10日,根据教育部要求,由陈春明市长、蔡建明厅长和我组成的3人答辩小组在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参加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评审答辩,答辩过程紧张而顺利,我们似乎看到了成功的曙光。令人震惊的是,遴选结果出来后,在30所入选院校和8所培育院校中都没有我们的名字,我们落选了!7月29日,副省长郝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贵富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春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闫沛禄,副市长塞力克及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学院视察工作。在学院逸夫报告厅举行的汇报会上,当着时任市委书记李建华和市长陈春明的面严厉批评我们工作失误,特别对我进行了点名批评。所有参与申报工作的人员都十分灰心和失落!事后我们分析失败的原因:一是学院当时基础太弱,申请报告和答辩材料乏善可陈,没有亮点;二是在教育部和财政部没有强有力的支持者。当时我们把精力都放在争取省上的支持和推荐上,从推荐报告上报到答辩只有不到10天时间,既无时间也无渠道与主管项目的领导和专家建立联系来了解我们,关键时刻自然没人替我们说话,失败在所难免。

第三阶段:柳暗花明显转机。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时,最权威的支持者出现了!2008年7月24日,时任教育部长周济来甘肃视察工作。郝省长抓住这一机遇向周部长再次汇报和争取,并请省委书记和省长出面争取。在招待周部长的宴会上还特意安排酒泉市委书记和市长出席作陪,借机向周部长汇报和争取。周部长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和酒泉市委、市政府重视教育事业、关心高职发展的真情感动了。在他的支持下,教育部、财政部下发教高函〔2008〕26号文件,专文通知将我院列为示范高职重点扶持院校。此举在全国高职院校引发高度关注,使我们学院“一举扬名”。2008年10月19—21日,我院组织9人代表团出席在北京隆重召开的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现场会。会后,在给2008年度39所项目院校院长专设的晚宴上,一名来自上海的院长在互相自我介绍和祝酒时调侃我说,示范院校100所,加上8所培育院校刚好108所,是梁山一百单八将,现在又冒出你们一所扶持院校,算是什么?我说:“我们是晁盖晁天王,被排除在一百单八将之外了。”惹得大家哄堂大笑。然而这位院长的话却透露出对我们进入示范高职院校程序的质疑,也代表了其他高职院校的想法。有人猜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酒泉工作过,我们入选示范高职院校是温总理说了话,我们听了不置可否。

至此我们进入了示范高职的行列,根据两部的通知要求,在新疆农职院院长王毅、甘肃林职院院长芦维忠等前期示范校和朋友的帮助下,制订了扶持期建设方案。经过一年的努力,通过了教育部的扶持期验收,于2010年正式列入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第二期100所骨干校第一批建设院校。项目总投资1.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2 2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4 000万元,企业投入3 800万元,学院自筹4 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是在陈春明市长大力支持下,由市财政担保并贴息5年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5 000万元(13年)、省财政票据贷款2 000万元(3年),企业投入通过与东气集团公司合资建设10兆瓦光伏电场融资4 500万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12年9月通过省级验收,2013年将迎接教育部、财政部验收。

示范校建设项目从启动申报到完成验收,先后持续7年时间。全体教职工为申请和实施项目历经艰辛,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努力,使学院短短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内部来看,硬件方面是建成了总建筑面积为43 000多平方米的工科实训中心、餐饮实训中心、智能温室、图书馆和光伏电场等,添置实训设备价值3 000多万元。按照教育厅孙杰厅长的话说,我们教学实训设备的规模和先进程度省内许多本科院校都比不上。软件方面最突出的是教师先进高职教育理念的培养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取得的一系列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成果。特别是建成了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特色专业群,成为学院的鲜亮特色和品牌。从外部来看,学院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校成长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学校,社会声誉大幅提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示范校项目建设就没有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的今天!五、新能源产业兴起

示范高职项目建设要求校校有特色,包括各示范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选择,也要体现优势或特色的原则。我们的专业突出什么优势和特色呢?2007年以来以“风光”为资源的新能源产业在酒泉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及时雨”。就在我们启动示范校建设项目申请的同时,号称“陆上三峡”的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实施了。我们抢抓这一机遇,一方面在申请报告中打“风光”牌,以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为切入点,把机电一体化(风电方向)作为主打专业,来增强我们申报项目的特色和亮点;一方面积极申报风能与动力技术专业,并于2008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高职院校中第一家开办这一高职目录外专业的学院。随着酒泉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新能源专业得到市政府的密切关注。2009年时任市委书记李建华指示给省政府打报告,申请将“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酒泉新能源技术学院”,并于2010年元月中旬在学院举行挂牌仪式并亲自揭牌。省教育厅考虑到学院更名需教育部批准,费时费力难度大,且会对正在建设的示范校项目产生负面影响而暂时搁置,但大力支持我们内设新能源系,扩大新能源专业办学规模,于2010年批准我们增设新能源相关专业6个,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等4个专业实现当年审批当年招生,全力争取太阳能应用技术、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2个目录外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备案,已于2011年9月开始招生。围绕新能源专业建设,我们通过校企合作自主研发风光发电技术教学实训设备10套,在校园内建成2.1兆瓦光伏电厂,于2011年12月31日正式并网发电,成为集生产、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2012年5月19日,全省高职专业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我院召开,我们新能源专业建设的成就获得省市领导和高职教育同行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示范校项目借助新能源产业申请成功,新能源专业借助示范校项目迅速成长为学院的特色和品牌,二者彼此接力,助推了学院的跨越式发展。成功的要素

给学院带来跨越式发展成果的成功的要素是什么?我把它归纳为五大要素:一、超前正确的政府决策

说超前决策主要指市委、市政府院校合并和校区搬迁的决定,这在当时的省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和学校内部都颇有微词,阻力很大。当时倡导和主持院校合并和校区搬迁工作的主管教育副市长安邕江承受的压力最大,来自各方的怨言都集中在他身上,说他在酒泉瞎折腾。然而后来的发展趋势证明,这两个当时备受诟病的决策都是正确的,表现出很高的前瞻性。合并后的学院聚集效应十分明显,多门类多专业的格局带来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互补效应,规避了专业招生因行业兴衰而大起大落的风险,整个职业教育迅速摆脱了原来中专学校独立办学“不死不活”的困境,出现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新校区的搬迁更是为学院后来规模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如果没有这两项超前正确的政府决策,酒泉的职业教育格局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了!二、关键领导的鼎力支持

学院在十年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五任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接力”领导和支持。从市级层面讲,陈宝生、杨育荣、李沛文、盛世高和安邕江等领导是院校整合和新校区搬迁的决策者和实施者;陈春明、塞力克是示范校项目申请和实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李建华书记是组建酒泉新能源技术学院的决策人和新能源特色专业建设的推动者。正是他,学院第一次成为省委书记和省长同时来访的学校,也因为他的重视和宣传使学院走出甘肃走向全国。郝德生和王立智在任教育局长、副局长期间,把申请示范校项目工作当作当时教育局的核心任务,在塞市长领导下和我们一起无数次去北京、去兰州汇报和争取,树立了机关服务基层的好榜样。从省级层面讲,郝远副省长是我们成功申请示范校项目的最关键领导,他不仅支持我们通过了省级推荐,而且在国家两部审查落选的情况下,亲自出面协调争取,力挽狂澜换来了柳暗花明的转机。他是我们学院的“贵人”,我们永远感谢他的恩情。省教育厅党组书记、主管高教的副厅长孙杰在学院新能源建设上是我们最有力的支持者,2010年他破例允许我们6个新能源专业当年审批当年招生,大大缩短了新能源专业建设的周期,解决了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园区用人之急,还通过在我院召开全省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现场观摩会,大大提升了我院在全省教育界的地位和影响。从国家层面讲,周济部长无疑是我们进入示范校项目院校的“救星”。教育部港澳台办余彬处长、财务司的华成刚处长、高职高专处范唯处长等领导,都在我们学院的不同发展时期给予了高度关心和大力支持。三、丰富的人力资源支撑

这是人们容易忽略的事实。院校合并后,我们不但聚集了大量的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聚集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群英会”。特别是2004年到2005年的内部机构调整中,50多名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走上系(部)和机关中层领导岗位,成为推动学院不断前进的管理精英和骨干。他们年富力强,朝气蓬勃,各个胸怀“开疆拓土”的志向和抱负,在后来学院实施的新校区建设、教学水平评估、示范校建设、新能源特色专业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和任务中,冲锋陷阵,奋力拼搏,取得了一次次辉煌的成就。我们还有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这支来自酒泉教育学院和各个中专学校的教师队伍,经历过市场经济对成人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冲击和洗礼,练就了吃苦耐劳、坚强不屈、勤奋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在新组建的大家庭里更加凝心聚力,竞争向上,在一次次重大项目和任务的锻炼和考验中,能力和素质不断提升,为学院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伟人毛泽东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如果我们没有这样一批精干高效的管理精英和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有了机遇也抓不住,抓住了机遇也干不好。四、有效的项目推动战略

把机遇变为实力是一种管理技巧,采取项目推动战略促进学院繁荣发展就是我们对这一技巧的具体应用。项目推动战略就是以某一项目为凝心聚力的载体,在重点实施该项目的同时,推动学院其他相关管理改革措施的落实和整体工作的进展。这里所说的项目,既可以是示范校建设、教学水平评估等这样的教育教学任务,也可以是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效能风暴这样的党政管理和教育活动。借助这些项目的实施和活动的开展,来推动一些在正常情况下难以推动的管理改革和难点工作。如借助示范校项目的实施推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借助清理小金库行动,整顿财经纪律,规范财务和财产管理等,收到了“搂草打兔”的意外收获。这些年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就是以院校合并、新校区建设、教学水平评估、示范校建设、新能源特色专业建设等项目为推力,取得了项目带动、整体推进的显著成效。五、科学地融资和调度

这10年,学院的改革和发展是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要用有限的资金完成尽可能多的建设任务,及时地融资和科学调度显得非常重要,否则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就会陷入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中。因此,我们把多渠道融资和合理控制债务水平有机结合,实现了财务安全运行,有力地保障了基本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步开展。融资方式上主要采取这样几种形式:一是整合校园资产,集中财力建设新校区。将原教育学院、农校、财校校园通过置换、出让等办法获得补偿1 680万元,用于新校区建设。二是用经营权换投资,招商引资进校园。将部分学生公寓经营权转让20年,吸引三家建筑公司投资900万元建成学生公寓10 930平方米,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三是坚持不懈跑项目,争取到国家和省市财政资金6 000多万元,其中,国家示范高职项目2 200万元,工科实训中心项目600万元,图书馆项目500万元,中专学校能力提升项目1 000万元,青少年示范基地项目900万元。四是争取在校园内建设市政设施,实现共管共用。积极争取市政府投资4 000万元,在校园内建成市政体育场,由学院管理,为学院教学和市政府大型社会活动服务。五是教职工有偿集资。因学院属国家事业法人,不能用资产抵押获取商业贷款,为应急之需向教职工集资2 000万元,按银行同期利率支付利息,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后经审计发现违规全部退还。六是申请银行政策性贷款。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由市财政担保,国家开发银行为学院示范校项目提供专项贷款5 000万元,省财政票据贷款2 000万元,使学院基础建设顺利达标。债务管理上,一是把债务水平和学院预算外收入水平及偿债能力相挂钩,把债务总负担控制在10年偿清的范围内;二是合理调整债务结构,扩大长期债务,减少短期债务,延伸偿债时间,分散偿债压力,保证财务安全平稳运行。

以上是本人对学院十年发展的亲历亲闻,在校庆三十周年之际把它记下来,呈现给大家,一来作为学院发展的历史留给学院的后来建设者了解和借鉴;二来也是表达对曾经参与过学院发展决策、规划、建设的领导、同事和老师们的感激和谢意,希望学院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为学院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中所沟的岁月——酒泉地区农校工作回忆陈文贤

1994年10月,我刚从天津挂职回来就被派到地区农校,任学校副校长、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我的挂友们(同批挂职锻炼的干部)祝贺我第一个升了官,可我的心里却不是滋味,因为当时的农校隶属地区农牧处管理,我在农牧处工作近十年,非常清楚农校当时无论在农牧系统的事业单位,还是在教育系统的中专学校中,都是条件最差的单位,谁都不愿去那里任职。组织的安排不能不服从,于是抱着干出一点成绩以便早点离开这个学校的奇怪心理去上任了。

如果说上任前还有点被新提拔的喜悦,一进校门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反映使我心情很沉重,学校的困难和问题比我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学校坐落在肃州区果园乡中所沟村,全名是“酒泉地区农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和“酒泉地区农民中等专业学校”,是1985年成立的一所成人中专学校,其前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酒泉地区五·七干校”和“文化大革命”后的“酒泉地区农业干部培训学校”。教学条件十分简陋,不少校舍还是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房屋,年久失修成为危房。许多年轻教师结婚后城里没房子就住在学生宿舍,有门路的纷纷调离学校去城里寻找更好的单位。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招生困难,学校没学生,老师没事干,有又没钱干。由于成人中专没生源,在省农业厅支持下,从当时的张掖农校调剂了一个普通中专班,每年招生40人,在校生200多人,支撑着学校的运行。成人生源逐年下降,1994年几乎零招生。学校处于“学生难招、教师难留、校长难当”的三难困境。

值得欣慰的是,困境并没有使教职工丧失信心,反而激发了他们变革求生的激情。学校召开了几次会议,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学校的核心问题是成人招生难。招生难的原因除了社会传统意识对农业专业的偏见外,关键是农业专业成人毕业生就业不畅,学无所用。破解问题的方法就是为毕业生找到就业的出路,从而确立了“抓就业促招生”的逆向发展战略,在学校发展方向上达成了共识。

去哪里找就业市场?当时的酒泉农业仍处于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家庭经营阶段,农业产业化程度很低,农业专业毕业的学生除了地县乡农技推广单位,再无可以选择的就业岗位,不少农业中专毕业生只好回家种地,被戏称为“种地不如老子,做饭不如嫂子”的闲人。就在我们为学生就业犯愁的同时,新疆农业建设兵团的团场却为基层连队技术队伍青黄不接而犯难。很快第一份订单培养合同和新疆库尔勒农二师组织部签订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这里起步了。还没有来得及高兴,麻烦接着来了。农二师需要大专层次的学生,而我们是中专学校,中专学校怎么培养出大专生呢?经过大家集思广益,“联合办学”的模式创新出来了。我们和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多种形式的大专学历教育,满足了农二师的人才需求。

就这样,通过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和校校合作的“联合办学”,农校的毕业生由农二师逐步渗透扩散到新疆建设兵团农十师以外的10个师30多个团场,先后安置学生就业7届900多人,使这所濒临倒闭的学校起死回生,在校生人数最高时达到近千人。随着生源的增加,学校经济状况逐步好转。先后修建了2栋48户教师住宅,3 000平方米教学楼1栋,师生生活学习条件大为改善,学校摆脱了“三难”困境,实现了良性循环。

之后,随着酒泉以农作物种子繁育为先导的农业产业化兴起,农校毕业生就业方向也由“出口”新疆转为“内销”本地,成为酒泉种子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生力军。2004年8月,根据市政府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部署,酒泉农校和酒泉财经学校等整体并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搬迁到原酒泉糖厂南面的新校区。原中所沟校园划拨给酒泉军分区作民兵训练基地,作为补偿,市政府补助200万元用于学院新校区建设;酒泉军分区从酒金路9千米处的军队农场给学院划拨土地70多亩,用作农业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由此,农校这所历经沧桑的学校获得了新生,成为现在学院生物工程系的基本班底。

在农校摆脱困境走向良性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全体教职工的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外,有几个人发挥了关键作用。最不能忘的是时任新疆农业建设兵团农二师组织部副部长杜学明,后来升任兵团土地局纪检书记。他是兵团第一个和我们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的人,不仅把我们的学生安排到农二师的所有团场,而且帮助我们和其他师的组织部门建立了联系,使得我们的学生遍布新疆农垦系统。他为人谦逊诚实,乐于助人,在愉快的合作中我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次是原农校副校长牛翰林和教务主任朱新民。1995年我去农校时,牛翰林已不担任副校长了,但他仍然热情地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发展。他多次去新疆,通过他在兵团任师长和组织部长的同学关系,在农九师(塔城)、农五师(博尔塔拉)和农四师(伊犁)签订了多份“订单培养”协议,把兵团北疆团场的学生就业推上了高潮。朱新民在联合办学、招生以及教学安排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他为人谦逊,善协调,事业心、责任心强,做事细致入微。虽然不久就调离学校去种子管理站工作了,但为学校发展所作的贡献无疑是他人生的重要亮点之一。

在农校任职的9年也是我成长经历的重要阶段。正是农校艰苦的工作环境,给了我独立应对困难和挑战的机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领导岗位上迅速成熟起来,为后来在学院任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酒泉农校庆祝第一个教师节闫学林   作者简介

闫学林,男,汉族,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1958年2月出生,甘肃敦煌人。1981年7月参加工作。区域经济学硕士,副教授,酒泉市“1352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参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多篇。曾获“甘肃省非师范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及市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我的从教生涯开始的第一天,就赶上在酒泉农校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至今难以忘怀。

1985年6月,甘肃省计划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批准,在原酒泉地区农业干部学校基础上成立酒泉地区农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986年6月,又经甘肃省计划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酒泉地区农民中等专业学校,与酒泉地区农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体制,简称“酒泉农校”),为酒泉地区行署直属的正县级事业单位,由酒泉地区行署农牧处主管。酒泉农校成立之初,教师极为缺乏。为了解决教师缺乏的问题,酒泉农校报请地区行署批准,采用了两种办法,一是分配当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到酒泉农校任教;二是从行署农牧系统所属单位选调年轻技术人员到酒泉农校任教。

我是从行署农牧系统所属单位(酒泉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调到酒泉农校的两名教师之一,另一名是从酒泉地区种子公司调去的顾建勤。

早在1983年,我已经通过成人高考,被西北农学院录取,但是每年8 000元的学费自己负担不起,单位又不支付。行署农牧处张立处长找我谈话,他说:“只要你同意调到酒泉农校当教师,酒泉农校就为你支付学费和上学期间的工资,但前提是你必须先签订大学毕业后在酒泉农校工作满8年才可以调离酒泉农校的协议。”当时的酒泉农校刚成立不久,又加地处城郊,条件特别差。我着实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下决心服从调配,到酒泉农校去当教师。

1985年9月9日上午,我和顾建勤一同骑着自行车到酒泉农校报到。从酒泉城到农校是一条尘土飞扬的土路,一路走来,我们的衣服上、鞋上和自行车上都落满了尘土。到农校后,映入眼帘的是,除了一座新修的三层教学楼和围墙外,其他校舍全是破旧的平房,根本就不像一所学校。那天,碰巧赶上酒泉农校正在准备召开庆祝第一个教师节的座谈会。当时的酒泉农校党委书记崔润心和副校长杜孝甫接待了我们,他们都很高兴我们能到农校当教师。他们还谈了酒泉农校发展的广阔前景,给了我们很多鼓励,并叮嘱我们下午按时到学校来参加教师节座谈会。两位校领导的鼓励和教诲,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当天下午,我们骑着自行车到酒泉农校后,参加了酒泉农校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座谈会。座谈会在教学楼三楼会议室举行。会场布置很简单,就是会议室中间并着摆了两张大桌子,围着桌子放了一圈椅子,与会者就围坐在桌子旁,既没有张挂会标,也没有摆鲜花和水果,有的只是每人面前一杯热开水。

参加座谈会的领导有酒泉地区行署农牧处副处长罗明智,酒泉农校校党委书记崔润心,副校长杜孝甫、张生贵,党委和行政办公室主任陈厚兴,副主任程万珍,总务科长李步杰、副科长鲜荣海,教务处副主任韩发智等人。全校共有闫立惠、李爱萍、刘爱婵、顾建勤和我五名教师,都参加了座谈会。

校党委书记崔润心主持座谈会,会上大家发言积极踊跃,气氛热烈活跃。崔书记在发言中着重谈了酒泉农校成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还描绘了酒泉农校的光辉发展前景。最后,他对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他说:“酒泉农校刚刚成立,教师很少,你们都是酒泉农校的第一批教师,是酒泉农校的开创者和功臣,是酒泉农校的宝贝,你们都很年轻,都是新教师,希望你们担起教学重任,一边教一边学,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尽快成为合格教师。”副校长杜孝甫说:“咱们酒泉农校刚成立,第一批教师和第一批学生刚进校,就赶上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我们召开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座谈会很有意义。国家把每年的九月十日定为教师节,说明了国家对教师和教育的重视。咱们酒泉农校在国家对教师和教育的大背景下成立并开始办学,一定会得到很好发展,咱们一定要把酒泉农校办好。”

农牧处副处长罗明智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共同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我代表行署农牧处向全校的教职工表示节日的祝贺。酒泉农校的成立,是我们酒泉地区农业战线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全地区的一件大事,这标志着我们有了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的专门机构。因为学校刚成立,第一批学生刚进校,各个方面的条件还很差,校舍破旧,教师缺乏。希望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发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艰苦创业,一边开展正常教学,一边进行建设,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学校面貌,把学校建成一所合格的农业中专学校,为我们地区培养更多的技术人员。行署农牧处会全力支持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帮助学校争取经费,调配教师,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学校面临的困难。”

座谈会上,其他领导和老师也都发了言,畅谈了各自的感想和体会。我发言时表示了我的担心,说:“我以前是农业技术员,从没有讲过课,现在半路出家当教师,恐怕不能胜任,讲不好课。”崔书记说:“不用担心,刚开始讲课讲不好,可以慢慢锻炼。再说,你现在还在西北农学院学习,暂时还不讲课。希望你珍惜这次上大学的机会,在大学里努力学习。只要把知识学扎实,讲课时先把教案写好,再把教案记熟,多讲多练,你就会讲好课,成为一名合格老师。”他的话给了我做一名合格教师的信心和勇气,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座谈会上,还给每个教师发了一只暖水瓶,作为庆祝教师节的礼物。

座谈会结束后,我到学校办公室,与学校签订了协议。协议中有一条是这样规定的:“乙方毕业后为甲方工作满8年才能申请调离。”然后又办理了一些其他事情,就与各位学校领导告辞。几位校领导都叮嘱我:“你到西北农学院安心学习,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就及时来信说明,学校会设法为你解除后顾之忧。”

过了几天,我登上了去陕西省杨凌镇的列车,到西北农学院继续完成学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