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终身受益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6 23:18:42

点击下载

作者:桑楚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终身受益版

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终身受益版试读:

前言

当今世界,懂得如何说话已经成为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重要能力之一。在生活中,通过出色的语言表达,可以使陌生的人产生好感,结成友谊;可以使相互熟识的人之间情更浓,爱更深;可以使意见分歧的人互相理解,消除矛盾;可以使彼此怨恨的人化干戈为玉帛,友好相处。

说话是人们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更深刻地领悟语言的真谛,学会如何说话,显然是势在必行的。说话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它看似很简单,但是要说出有水平,容易被人理解、接受则需要下一定的工夫。

一个会说话的人,遇见陌生人时,知道如何说话能跟对方达成一种“一见如故”的默契;和同事共事时,知道如何说话能得到大家的欢迎;拜访客户时,知道如何说话能赢得客户的心,从而决定购买自己的产品;跟恋人或朋友说话时,知道怎样给对方带来乐趣,加深彼此间的感情……

学会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才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获得对方的好感,成为人见人爱的说话高手。一语可以成仇:一句话说错了,会破坏人际关系的良好互动;一句话说错了,会导致功败垂成。一语可以得福:一句话说对了,可以得到方便;一句话说对了,也许会向成功迈近。

学会用讨人喜欢的方式说话,是一件既容易又很不容易的事。说容易,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都知道说话要做到讨人喜欢;说不容易,是因为把握别人的心理很难,而且绝大多数时候说话是即时的,容不得你仔细考虑。难怪台湾著名的成功学家林道安说:“一个人不会说话,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对方需要听什么样的话。假如你能像一个侦察兵一样看透对方的心理活动,你就知道说话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了!”说话不得体,不讨人喜欢,会惹来麻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个不善言谈和说话不讨人喜欢的人,很容易给他人留下能力低下和思想匮乏的印象。这样的人不管处在哪一个社会层面都不会轻松地获得成功,也不会得到足够的器重和赏识,甚至只能沦为无足轻重的边缘人。说话方式讨人喜欢是获得上司赏识、下属拥戴、同事喜欢、朋友肯定、恋人依恋的必要条件,是一个人做人办事、行走社会的通行证。为了帮助大家快速掌握高超的说话本领,把话说得讨人喜欢,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说话高手,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终身受益版《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其中涉及初次见面、社会交际、为人处世、职业生涯、商业谈判等多个层面,帮助你掌握与不同的人说话的技巧、不同场景下的说话艺术,提高说话能力,把话说得漂亮、得体、讨人喜欢,赢得友谊、爱情和事业,踏上辉煌的成功之路。

第一章 说话,原则很重要

说话要有准确性

一个说话准确的人,总可以准确、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也能够把道理说得很清楚、动听,使别人很乐意接受。

在日常交谈的话语中,有不少词语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往往有不同的含义,有的甚至完全相反,这就是“同语异义”的现象。它会给你带来不少麻烦,但也会带来许多便利。巧说“同语异义”比直言更能对听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但如果运用不好则会带来很多麻烦。《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的故事就很有借鉴意义。

曹操刺杀董卓未成,便与陈宫一道投奔曹父的义兄吕伯奢家求宿。吕伯奢热情接待。

曹操坐了一阵,忽然听到后院有磨刀的声音,于是,与陈宫蹑手蹑脚进了后院,只听得有人说:“捆绑起来再杀!”

曹操对陈宫说:“不先下手,咱们就要死了!”

说着,便与陈宫拔剑冲了过去,见一人便杀一人。他们搜寻厨房,这才看见那里有一只捆绑起来等待宰杀的猪。

这个故事虽反映曹操疑心过重,但“捆绑起来再杀”这句不明确的言辞,对促成曹操杀人也起了很大作用。这说明“同语异义”的言辞一定要谨慎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发生过因“同语异义”而误会的事。当时,由于德军经常空袭伦敦,所以英国空军总是保持高度警惕。在一个浓雾漫天的日子,伦敦上空突然发现了一架来历不明的飞机,英国战斗机立即升空迎击,到两机接近时,才发现这是一架中立国的民航机。

英国战斗机向地面指挥部报告了这一情况,请求指示。地面指挥部回答:“别管它。”于是,英国战斗机发出一串火炮,把这架民航机打落了。后来,英国为此支付了一笔巨额赔偿才了事。英国战斗机和地面指挥部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是地面指挥部,不该用“别管它”这样语义不明的言辞来回答战斗机的请示。这既可以理解为“别干涉它,任它飞行”,也可以理解为“甭管它是什么飞机,打下来再说”。

战斗机的责任是在听到这样可作完全相反理解的命令后,应该再次请示,然后再采取行动,这样就不致铸成大错了。

可见,这个“别管它”就是一种“同语异义”的言辞。在遇到这种言辞时一定要慎重处理,切勿模糊不清,否则它会成为你与人沟通的障碍,甚至会得罪人。

一个公司的人事流动是正常的,对一个高明的部门主管来说,当有人走了以后,他要做的事情应该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语言影响力来稳住留下来的人。但是,有很多部门主管并不注意这一点。

一个公司的部门经理手下有10个员工,有一天,4个员工提出辞职,这位经理感到很不安,他对留下来的6名职员说:“那些精明能干的人都走了,我们的将来可是前途未卜了!”显然,这句话得罪了留下来的6位雇员,使部门的气氛更加紧张。

也许这位部门经理对留下来的6位雇员并无贬低之意,可是由于他的不准确表达,使这6位雇员心理上产生阴影,在日后的工作中,肯定会产生对抗情绪。

一个说话准确的人,总可以准确、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也能够把道理说得很清楚、动听,使别人很乐意接受。有时候还可以立刻从问答中测定对方言语的意图,并从对方的谈话中得到启示,增加自己对于对方的了解,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友谊。说话有失准确的人,不能完全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往往会令对方听得费神,而又不能使人信服。

1916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共价键”的电子理论。这个理论对于有机化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是这一理论发表后,在美国化学界并未引起应有的反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路易斯不善言谈,没有公开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的见解。

3年以后,美国另一位著名化学家朗缪尔发现了路易斯见解的可贵。于是,朗缪尔一方面在有影响的美国化学会会志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阐述和发展路易斯的理论,同时又多次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大力宣传“共价键”。由于朗缪尔能言善辩,对“共价键”做了大量宣传解释工作,才使得这一理论被美国化学界承认和接受。一时间,美国化学界纷纷议论朗缪尔的“共价键”,而把这理论的首创者路易斯的名字几乎忘却了,有人甚至把它称作朗缪尔理论。说话要有针对性

说话首先要看对方年龄,与长辈说话和与晚辈说话的分寸就各不一样。

说话要有针对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时是惊人的。独特的个性、爱好,独特的知识结构、心理态势,使某个人只能是“这样”而不能是“那样”。因此,与不同的人交谈,就要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我们主张说话一定要看场合和对象是为了遵循交际规律,在真诚待人、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看准对象才说话,以科学的态度掌握人际交流的艺术。

长辈,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的一大特点是喜欢追怀往事,如果你能令他回想起曾经历过的某一段美好时光,他会变得很快乐,喜欢同你说话,而一旦打开话匣子,就会有说不完的话。在同年纪较大的长辈说话时,应避免过多地谈及“老”,这样会使他觉得自己行将就木,感叹人生短促,引发他的伤感情绪。如果遇到一位“不服老”的人,他将会对你产生不满。因此,与长辈说话,不应该像与平辈说话那样无所顾忌、不注意分寸。

与长辈谈话,也不必过分表示你的恭敬有礼,或者勉强自己一定要听完他的长谈。由于老年人一般讲话缓慢,有时碰上一位融洽的闲聊者便会滔滔不绝,话无止境。因此,听他讲多长时间应随自己的兴趣而定。不管他如何漫谈,可以让他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借机离开。离开前对他的谈话表示热情的感谢,再礼貌地告别。

有些长辈,虽然年纪不小了,还能保持年轻人的心态,他们会以幽默克服自己的弱点,对于社会仍能事事关心,甚至完全不觉得老。

但也有不少长辈,在独处时,会感到寂寞,有的还会因为老来多病而苦恼。对于他们,我们应该多给予关心,多讲一些安慰的话。想一想,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老,唤起自己的同情之心,同长辈谈话的分寸也就好掌握了。

如果是跟晚辈说话,不要摆老资格。经验这个东西绝非万能之物,如果老年人张口闭口就是“我当年如何如何……”、“你们年轻人该如何如何……”这样的话,相信没有哪个年轻人爱听。

长辈与晚辈相处,应多谈一些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所谓的经验,有时是有局限性的。此一时,彼一时,此一地,彼一地,环境千差万别,经验不可能永远万能。

有些老人在与晚辈谈话时,经常漫不经心、心不在焉,易使青年人感到自己被轻视,即使他面前的老人据其阅历、学识有足够的理由轻视他,他也很难愉快地接受这种轻视。这种情绪的影响,往往会堵住思想的闸门,使他们不愿意再同老人多说,甚至可能把已经准备好的心里话,把急需和老人商谈的问题“咽”回去。

所以,与晚辈人说话时,不应该轻易去否定他们的看法,应在作出中肯的分析后,帮助他们答疑解惑,给予热情的支持,即使年轻人的某些看法显得不成熟,显得幼稚、单纯、片面,也不要随便几句话便作出全盘否定。

说话时还要注意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基本情况,比如对方的性别、文化程度、身份、职务等。

对不同性别的人讲话,应当选择不同的方式。

一位男青年碰到了好多年不见的女同学,大声嚷嚷起来:“你真是越长越‘苗条’了!可惜啊,中国没有相扑运动。”女同学扭头就走,男青年讨了个没趣。

对于“老”字,男人一般觉得没多大关系;但若说某位女性老,她会非常不悦。

说话看对象,要看对方的文化程度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人口普查员填写人口登记表,问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太太:“您有配偶吗?”老太太说:“你问我有没有买藕吗?”结果闹了个笑话。

说话看对象还要看对方的身份职务。身份职务不同并不妨碍人际交流,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普通人对于有名气地位的人等,不应当也不必要表现得屈从、奉迎。但在言谈举止上则不要过于随便,有必要也应当表现得更加尊重一些。如学生与老师之间发生了矛盾,可以像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一样平等地交流、沟通,但在说话上应当注意方式和讲究措辞。

谈话对象还要分性格和心理状态。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和人交谈,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不善于主动与人交谈。同性格开朗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就应注意分寸,循循善诱。孔子的“因材施教”用在这里也很恰当。

一次,孔子的学生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说:“不能。”又一次,另一个学生冉求又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说:“干吧!”公西华在旁听了犯疑,就问孔子:“两个人的问题相同,而你的回答却相反。我有点儿糊涂,故来请教。”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平时做事好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好胜,胆大勇为,所以我劝阻他。孔子教育学生因人而异,我们谈话也要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心态,有时候甚至不会从外部表现上明显地表露出来,这时作为表达者就应当洞察对方的心理,以便进行有效的交流。

说话一定要看对象,注意对方的心理状态,观察对方的性格特点,尽量避免说话时无意之间伤了人。

谈话还应注意的是,跟与自己关系不同的人说话,也要区别对待。

许多人结婚后,认为对方成了“自己人”,在语言和行为上开始毫不在乎分寸,无所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种在夫妻之间任其自然的做法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积极方面是可以使夫妻双方推心置腹;消极的方面就是有时不加考虑的言行会伤害对方的感情。

如果是朋友惹恼了你,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拉开距离,直到气消后再去找他。但不管妻子对丈夫或丈夫对妻子多么生气,却无论如何是回避不了的。因此,体谅就显得非常重要,理解也成了把握分寸的基础。

最容易激起对方反感的莫过于拿别人家的丈夫、妻子作比较,来贬低自己的丈夫或妻子:“你看看人家老王,有手木匠活多好,光是每月给别人做几个大柜,就挣千八百!同样的收入,人家小陈家月月存钱,你呢?月月超支,怎么当家的?”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要是对方接受数落,咽下了这口气倒也罢了,就怕对方回敬你一句:“你觉得他(她)好,怎么不跟他(她)过去呀?”长此下去,夫妻关系必然产生裂痕。

跟朋友说话,要真诚、实在、和气,但这样不等于不讲究说话技巧、不需要分寸。话说得好,可以加深朋友之间的感情;话说得差,不讲究方式,迟早会使朋友疏远,甚至得罪朋友。

多说对朋友有好处的话。在中国,中庸之道是一种至高的做人法则,掌握了这一法则,便会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交友也讲中庸,除了“谈而不厌”外,还要“简而文”、“温而理”,简略却文雅,温和且合情理。

在说话过程中知己知彼,才能“百说百灵”。

同样的话,可能这个人说,你很愿意接受,而换了另外一个人说,不但不接受而且还产生了反感,因此,说话要分对象,要有针对性。说话要有感染力

说话富有感染力的人,自然会给周围的人增添快乐,也会给自己增添不少魅力的光彩,同时,他的话很容易被人听进耳朵里。说话的感染力在演讲中的体现最为典型。

一个演讲者的感染力可以说成是他演讲的生命力,如果一次毫无情感和美感的演讲摆在人面前,可能大家会感觉无趣地走开。演讲者的情感越深厚,就越能吸引人、打动人,越能拨动每一个听众的心弦。

成功的演讲者总是很善于以独特的眼光和艺术的敏感,去发现和选取生活中那些独具浓厚感情的演讲,也很善于以独特的艺术智慧去构思和表现,这是独特性的双重内容。

演讲艺术情感是演讲家创造性劳动的体现,它不是对生活感受的简单复述,而是进行提炼和加工。只有这种独特的艺术情感,才可能是富有魅力的,才可能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演讲实践证明,一位演讲者所传达的感情越是独特,对听众的影响就越大。独特的认识宛如闪电,照亮听众的心灵;独特的情感宛如惊雷,震撼听众的心灵;独特的演讲是激情的表达,是演讲风格的表现。

演讲术辩证法特点之一,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统一。只强调理性和逻辑,而不重视情感的表达,往往会起消极作用,会降低听众的接受程度。而在演讲中做到理性和情感的统一,做到在热烈的情绪中体现深刻的主题和内容,才能保证演讲能取得预期的成功。

演讲的感染力还有一个重大来源,即演讲美感。

优秀的演讲者是美的使者,成功的演讲活动是对美的传播和塑造。一般来说,演讲美感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演讲者的美

它是指演讲者显示出的一种刚烈、强劲、雄浑、博大、激昂甚至悲壮的美。这样的演讲始终充满着真与假、美与丑之间的激烈斗争,显示出磅礴的气势和战斗的风采,它给听众的是信念,是力量,是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必然战胜假丑恶的坚定,是无私、勇敢甚至牺牲所显示出来的伟大的精神力量。这样的演讲往往是慷慨陈词、壮怀激烈,语言短、节奏快、掷地有声,并伴有坚定、昂扬、奋起般的情态动作,显示出对抗的、抨击的、不屈的凛然正气。

2. 演讲的人格美

它是演讲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演讲反映出来的演讲者的道德美、情操美、品格美,是演讲者内在精神美在演讲过程中的真实表露。

演讲者的人格美并不是为演讲的需要专门设计的,也不是在演讲时临时形成的,而是演讲者平时一贯表现的人格美,它是演讲人格美的基础和源泉。一个演讲者如果平时不注重对人格美的培养,依靠临时装扮是无济于事的。

表现一贯的人格美包括气节修养、理想修养、品质修养、言行修养、情感修养和理论修养等等。

3. 演讲的内容美

它与演讲的形式美和人格美统一构成演讲美,在演讲美中占主体地位,是具有决定性的要素。演讲的内容美是由演讲的事物、道理、情感和知识四个要素构成的,但却不是四个要素相加之和。四个要素必须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才能构成内容美。内容美只属于事物、道理、情感和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谐统一形成的整体结构,而不属于某个单一要素。

演讲美感是这三大方面高度、灵活的统一,在美感中加入情感,共同构成了一篇成功演讲词的感染力。苏联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是高尔基的学生,他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恩师的悼词“用永不颓丧的词语高举艺术的火炬”给听众留下了深刻而清晰的印象,并且让人信服,乐于把一些思想见解自然而然地吸纳并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这完全得益于他在制造感染力方面的天赋。

在这座古老的广场上,人民几千年都在为自己创建着国家,为大众建立了国体的最高形态。我们在这儿聚会,是为了把这位不仅属于我国而且属于世界人民的作家的骨灰盒安放进名人墓。

艺术家高尔基的诞辰是在19世纪60年代。少年彼什科夫在自己心灵美妙的深处积聚了革命前那个时代所有爆发性的力量:积聚了受屈辱、受压迫人们的满腔悲愤、所有令人痛苦的期盼、所有寻找不到出路的激情。

他替别人感受到了市侩的、小市民的和警察拳头下黑沉沉堡垒的滋味。他不止一次发疯似的搏斗,单枪匹马为保护被侮辱、被欺压者而与许多人作对。这样到了19世纪90年代,这个高高、瘦瘦,背有点驼,有着一双蓝眼睛的少年,怀着一颗勇敢、炽热的心,在那个受欺压、剑拔弩张、死气沉沉的可怕岁月里发起了反抗。

他说,谁有一颗活人的心,就该去砸烂这万恶的小市民的麻木不仁状态,到广阔的空间去,去点燃自由生活的篝火!

他用强有力的笔触急不可耐地、天才地勾画出剥削阶级愚蠢的禽兽面目。这就是那张俄罗斯的、涂上了阴沉油彩的贪得无厌的嘴脸,请欣赏吧!

这篇演说词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形象、生动、明快、简洁的语言风格;形式上,注重词语的锤炼,字字落实,不说空话、套话、闲话、废话,多分段,一个意思形成一个自然段,而且只作简括的叙述或评价性、结论性的议论,不加以繁冗的、多余的展开;注重概括,使每一个字、词、句子、自然段都带有对人、对事的概括性,即使以物质形态出现的语言,几乎都是思想本身,而且是高密度、高质地的,加之这些概括本身的独到性、精当性、警策性,就使这篇演讲词从形式到内容都堪称经典。

阿·托尔斯泰把自己对于文学恩师的真挚、深厚、浓烈的感情,凝聚在一篇小小的千字悼文中,使这篇演讲词充溢着显著的感情色彩和对自己民族、时代的文学巨人的深刻的理解与由衷的钦敬,读来非常感人。

如果我们平时说话能有演讲词一半的感染力,那我们所说的话就很容易打动对方,得到更多的认同。说话要有修养

口才是一种表达情意、与人交际的才能,但它不只是靠语言完成的,还要靠风度。

口才不同于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一件工作或起草一篇文章,更不是饮一杯茶、打一场球那样来得愉快轻松。口才的完善实质是很长一段时间集思想、语言行为、仪态、情绪等各个方面综合磨炼的过程,亦是内在修养的过程。在口才的积累中,这一过程应视为心理的准备与承受过程。一个人若只有语言能力,那么还不足以广受欢迎,必须抱着不同于寻常的心与人交往,才能使相处变得饶富趣味。

有些人喜欢抬杠,搭上话就针锋相对,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要反驳。他本来一点成就也没有,不过你说是时,他一定要说否,到你说否时,他又说是了。这是最可怕的习惯,犯这种毛病的人很多,而且每每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且他自以为比别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风。即使真的见识比别人高明,这种态度也是要不得的。这种习惯使人失去一切的朋友和同事,没有人肯贡献给这样的人一点意见,更不敢向这样的人进一点忠告。唯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要知道,在日常谈论的十有八九没有绝对是非标准的问题当中,你的意见不一定对,而别人的意见也不一定错,把双方的总和再行分配,你至多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

在口才的内在修养上,修养本身是修内在的承受力与胸怀,重要的是别把自己的工夫花在装腔作势上。我们无法更清晰地剖开所有人的“外衣”,只是我们潜意识里感到,一个人在拥有好口才的同时,一定要认清自己的真相,使心理与行为一致。通过自我研究,便能够客观地了解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了。如果能够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会非常有帮助,并且只要不断地努力下去,你的潜能终会逐日显露出来,你拥有的长处也就能获得充分施展了。

说到口才修养,不得不提口德,“德”可以说是口才的灵魂。

在道义上来说,有些词语我们应尽可能避而不用,比如“矮冬瓜”、“私生子”“白痴”等,因为,一旦触及这些方面时,他的理智会立刻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动物性的原始的防卫本能,到那时就有你的好看了。

口德除了伦理道德,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层面,比如政治道德。这一层次对口才的影响很大,良好的政治道德情操将使你在面对任何难题时临危不乱,挥洒自如。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做研究工作。当时,日寇炮轰沈阳,占领我国东北。这个消息激起了童第周的满腔愤慨。他联合了许多留学生,发起抗日示威游行。比利时当局以“扰乱治安罪”审讯他,他理直气壮地回答:“传单是我写的,游行是我带的头!但是,这不是扰乱治安,这是中国人的志气,是完全正义的。”他用自己的高尚情操、雄辩口才,维护了祖国尊严,维护了正义,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一个注重言语修养的人,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自然易于为他人所接受,他的话也就可能被别人奉为圭臬。“文如其人”是从写作角度说的,我们也完全有理由说“言如其人”。心理上的专注力、耐受力、进取心等品质也将使你更具个人魅力,使你的口才更富内涵。

加强沟通和交流是现代社会的鲜明特征和明确走向。毋庸置疑,一名经常发表真知灼见的人会给人以启迪和帮助,在交际中容易取得被人认可、受人尊重、得到重视的优越位置。但是发表己见是很有一番讲究的,处理得当,你的意见便能充分展现,反之则不能如愿。对此,一定要注意下面几点:

1. 见隙发话,不抢话争话

自己有真知灼见希望尽快发表出来,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你同样也要给别人发言的机会,不能迫不及待,在他人侃侃而谈时,硬是打断对方的话,让自己一吐为快;或者他人正欲发言时,你捷足先登,把别人已到牙根的话硬是挤回去,让自己畅所欲言。发表己见首先应具备的修养就是耐心,待别人充分发表了意见之后,或轮到你的次序时,你再发言不迟,这不仅不会减轻你发言的分量,还会调动大家的情绪。

2. 尊重他人,不随便否定他人意见

尊重对方是交际的一项基本原则。说话是人的思想的反映,尊重他人的意见,也就如尊重他这个人一样。但有些人为使自己的意见突出,引起他人对他谈话价值的充分认同,常自觉不自觉地对他人意见加以贬低、否定,结果引发了对方的不满和对抗,不仅自己意见未得到重视,反而遭到冷落和否定,自己的形象也受到贬损。有些善说话者,在发表己见时,恰恰采取相反的态度,他们会巧妙地从不同角度对已发表出来的意见加以肯定和褒扬,甚至采取顺势接话、补充发言的方式陈明己见,这样别人就会保持一个积极的良好的心态倾听他们的高论,他们的意见圆满发表了,他们的风格也显示出来了。

3. 注重语德,不要话中含刺

发表己见应只管把自己的意见、主张陈述出来,平心静气,用语讲究,不可话中有话,含沙射影,于言辞之间讽刺挖苦别人。无可否认,别人意见未必精当,有些还于你不利,但谈话本就是一种沟通和协商,大家都把意见亮出来了,真理和谬误自现。那种冷嘲热讽、话中含刺的方式显然是不友好的,不仅难以达到交换意见的目的,还会导致双方形成对立关系,对别人是贬损,对你也毫无益处。

4. 发扬民主,尊重他人

发表己见当然希望别人洗耳恭听,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和重视。但能否如愿,主要看别人。作为说话者,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和认识能力,使自己的意见足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和震动。有些人发表己见时舍本求末,不注意把自己意见加以斟酌、优化,而是通过外在形式控制听众听话态度和情绪。说话要看场合

说话必须要讲究场合,不注意这点,说一些不适宜场合气氛情境的话,往往会起到与初衷适得其反的效果。

任何说话总是在一定场合中进行,并受其影响和制约的。说话水平的高低、效果的优劣,不仅和表达的内容有关,也与具体场合密切相连。场合不同,人们的心理和情绪也往往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说话者对思想感情的表达以及听话者对话语意义的理解。说话时无论是话题的选择、内容的安排还是言语形式的采用,都应该根据特定场合的表达需要来决定取舍,做到灵活自如。

说话必须要讲究场合,不注意这点,说一些不适宜场合气氛情境的话,往往会起到与初衷适得其反的效果。

一般说来,在非正式、非公开场合,如家人、夫妻、密友之间的私人交谈,街坊邻里茶余饭后的品茗闲聊,三朋四友酒席宴上的横扯竖侃,师生同事邂逅相遇的问候致意,可以随便一些、轻松一些,措辞不必那么讲究,即或出点格也无妨。而在正式、公开场合,如作报告、演讲、谈判、辩论、会议发言、答记者问、主持节目、讲课以及外事活动等情况下,就应严肃、认真,尽量选准词语,把握分寸,绝不可信口开河,胡言乱语。

场合有庄重和随便之分。“我特地看你来了”,表示专程来看你,显得庄重;“我顺便看你来了”,则有点随随便便来看的意思,有可能会减轻听话者的负担。可是,在庄重的场合说“我顺便看你来了”,显得不够认真、严肃,会给听话者的心理蒙上一层阴影。在日常生活中,明明是“顺便来看你”,偏偏说成“特地看你来了”,则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使对方十分紧张。

葡萄牙的阿连特加地区由于水中含铝超标,已经致使16个人脑受损医治无效而先后死去,医院里还有些同样的病人处于危险状态。政府决定彻底查清原因,采取防治措施。为此,环境部、卫生部的负责人、专家们和有关的医生们在米纽大学举行讨论会。会间休息时,环境部部长指着医生对大家开玩笑说:“你们知道他们和阿连特加地区最近死去的那些人有什么关系吗?他们将那些人弄到金属回收厂,从那些人的肾脏中回收铝。”

这当然是说笑话,怎么可能从人体中回收铝呢?但是,在这样不幸的令人焦灼不安的时刻和场合开这样的玩笑,实在不应该。结果,这位环境部长随后声明道歉,并引咎辞职。

在正式场合下,说话应严肃认真,事先得有所准备,不要乱扯一气。非正式场合下说话则可以随便一点,像聊家常一样,便于谈深谈透。

如果对方是家里人、亲戚或较亲密的朋友,那么说起来可以随意,但如果与对方陌生或者不太熟悉,则有必要谨慎小心,不要随便开玩笑,以免引起别人的不快或令对方尴尬。

一般来说,说话应该与场合中的气氛协调。在喜庆欢快的场合,说话应有助于欢快气氛的增加,切忌说晦气话,例如,王蒙在《表姐》一文中写道:

表姐非常关心别人,但关心往往成为担心,以不祥的预言的形式表现出来。邻居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很招表姐喜爱,表姐就说“真怕他得了脑膜炎……”。表弟买了一辆自行车,她就把“撞到汽车上”、“被贼偷走”等话挂在嘴上。我的功课学得好,她就说:“会累出病来的。”她总是在担忧,有些担忧显得可笑,住进新房子担心房屋倒塌,吃了西瓜担心得痢疾;但往往很多事情不幸被她言中……听着她的话,简直像一个猫头鹰的诅咒一样令人产生反感……

如果你有这样一位表姐,你也会很厌烦的。

说话场合还有该说与不该说之分。在许多场合,好口才却不能派上用场甚至还会产生副作用,而于交往不利。这时,缄口不言——闭着嘴巴不说话,反倒更利于与人打交道,更能收到交往的预期效果。

例如,在一个人情绪失控的情况下,任何安慰都难以使当事人接受,不如等他冷静下来,等他恢复了理智,再同他交谈为好。

在丧葬场合,说任何喜乐的话、玩笑的话,都会引起当事人的不满;安慰丧亲的不幸者,说急于劝阻对方恸哭的话也是没有作用的,强烈的悲痛如巨石积压在心头,愈压愈重,不吐不快,让其宣泄、释放出来,反而有利于较快恢复心理平衡和平静的状态。

有些人遇到麻烦的时候,常常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殊不知这样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处在尴尬情况下,与其聒噪不停甚至说错话,倒不如保持沉默。宋代词人黄昇在他的《鹧鸪天》中这样说:“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正长。”这是不无道理的。

庄子曾经说过:“大辩不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就是:最有口才的人,往往表现在善于闭着嘴巴不说话。其心里像镜子一样明亮,虽然清晰地映照着事物,但却任事物来去而不加以迎送。因此能够自若地应接事物而不劳心神,最终战胜事物而自己却无任何损伤。“不说”确是人际交往中言语运用的一件法宝。那么在哪些情况下应当不说呢?(1)在对方提出无理要求而且又迫不及待之时。(2)面对无休止的纠缠之时。(3)面对恶意挑衅之时。(4)面对狂躁、震怒之时。(5)当下属或孩子有小过错且又有所醒悟之时。(6)当听众精力分散、窃窃私语之时。(7)不速之客来访,久坐不去,而自己又没时间与之闲侃之时。

说话人的言辞表达,不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的,必须加以选择。同一句话,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可以说;但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就不一定可以说。不可以说而说了,就可能影响交际效果甚至出乱子。说话要有互通性

说话是双方面的,甚至是多方面的。在演讲的时候,只有演讲者一个人在讲,无论他讲的是他自己预先拟好的演讲词或是别人替他准备的演讲词,只要他懂得演讲的技巧,把演讲词明白生动地讲出来,就完成了演讲的任务。可是要做一次好的谈话,却不只是讲,还要善于听,不仅要把自己的话讲好,还要善于听别人的话,而自己所要说的话,也不能像演讲一样,可以事先完全准备妥当,照讲无误,而是要善于随机应变。

当你面对一个人谈话的时候,如果只是一大套一大套地把自己想好的话讲出来,而不了解对方的看法和兴趣,不能观察对方对你的话有什么反应,有什么疑问,不能及时地解除对方心理的症结,那你就不能算是一个好的谈话者。

成功的谈话是所有的人都积极参与到谈话过程中的心与心的双向沟通。要达到这种沟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问。适时巧妙地提问,可以避免交谈中的利害冲突,甚至还有可能掀起谈话的高潮。

提问有4种方式:

1. 限制型提问

这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提问法,也就是给所提的问题限制一个范围。它能帮助提问者获得较为理想的回答,减少被提问者拒绝回答的可能。

例如,香港一般茶室客人喝可可时,都喜欢放个鸡蛋。侍者在客人要可可时必问一句:“要不要放鸡蛋?”有好多客人就回答说不要。但是如果侍者要问:“放一个还是两个鸡蛋?”这样对方的选择范围就小了,提问者就可能得到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回答。

2. 选择型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多用于朋友之间,表明双方并不在乎如何选择。例如,你和朋友一起去酒吧,你不知他的喜好,便问:“咱们要生力啤酒还是青岛啤酒?”

3. 协商型提问

如果你要别人按照你的意图去做事,你可以用商量的口吻提问。例如,你要秘书起草一份文件,先把意图讲清,随后问一句:“你看这样是否妥当?”

4. 婉转型提问

为了避免对方拒绝回答出现尴尬局面,可婉转地提出问题。例如,一个小伙子遇到了心爱的姑娘,但不知姑娘怎么想,他可以试探地问:“我能陪你走走吗?”如对方不愿意,她的拒绝也不会令小伙子太难堪。

在日常交际中,一般不可问别人有多少钱,不可问女子的年龄,不可问别人的家世,不可问别人工作上的秘密。

问话需要讲求艺术。同样的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问,收到的效果截然不同。精妙的提问可以使你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知识和利益,帮助你了解对方的需要和追求,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助,促成交往的成功。提问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

1. 提问一定要看对象

提问应因人而异,要从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性格以及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出发,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与技巧。如对高龄老人,就不宜问:“你几岁了?”而应问:“您高寿?”如对一位正感叹流年似水、老之将至的女士提出一个看似很平常的问题:“您今年多大年龄?”尽管你毫无恶意,也定会惹得她不快。其次,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提问寒暄方式。在我国,朋友、同事、邻居见了面习惯的提问是:“吃过饭了吗?忙着上哪儿去呀?”对方听了会感到亲切友好。但是同样的话,对英、美等外国人说,就会引起误解或让他们产生不快。问他吃过没有,他会误以为你要请他吃饭;问他上哪儿去,他则认为你在干预他的私事。再次,提问要根据对方的知识水平。例如,有一位记者去一家机床厂采访一个曾去过埃及的工人,想请他谈谈埃及人民怎样反对英国殖民主义,这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工人根本不理解记者的意思,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后来,这名记者换了个问题:“埃及人对英国人怎么看?”这下子对方明白了,话匣子一打开便滔滔不绝地说起来,那位记者也获得了自己需要的材料。

2. 提问还要注意你所提的问题是否能让对方有话可答

有些人由于提问的方式过于笨拙,使对方无法回答。

有一个不善于提问的记者,他采访美国某跳水运动员(母亲是上海人)时连续问:“你的母亲是上海人吗?你这次要去上海吗?你准备在上海见你亲戚吧?”面对这些平淡无奇的问题,运动员只好一次一次地重复:“Yes!”这不能怪运动员不健谈,而是对这种笨拙的问题只能回答到这种程度。如果记者换另一种方法问:“你准备怎样把对你母亲的怀念带回美国呢?”情况就不大一样了。运动员不但可以介绍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还有充分余地述说一下自己来中国的感受。

3. 提问要掌握时机

两个过去很要好的朋友都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相遇了,互相询问:“你们单位待遇怎样?你工资多高?谈恋爱了吗?”显得既亲热自然,又在情理当中。但是,如果一位姑娘经人介绍与一位从未见过面的小伙子在公园见面。俩人准时赴约了,沉默了一会儿,姑娘抬头问:“你谈过恋爱吗?工作轻松吗?工资多少?”其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4. 提问还应该注意措辞是否得当

例如,在会议上我们经常听到主持人这样提问:“不知各位对此有何高见?”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问话很好听,但效果很不好。十有八九,与会者会半天不出声。高见?众目睽睽,谁敢肯定自己的见解就高人一等呢?就算是有高见,谁又好意思先开口呢?这说明了提问的措辞不佳。如果你问:“各位有什么想法呢?”恐怕效果会好一些。

又如,你到酒家或饭店点菜,切忌这样问:“这鱼新鲜吗?”这种问法是很不艺术的。新鲜也罢,不新鲜也罢,对方肯定会说新鲜。结果,真要不新鲜,吃亏的恐怕还是你自己。如果你开始这样问:“今天有什么好菜吗?”那就等于说,不管什么菜,只要好便行。这样问来,既表示你谦虚,又显得你大方,酒家或饭店的招待员自然会把最好的新鲜菜肴介绍给你。

再如,妻子偶尔回家迟了一个小时,刚进家门,丈夫就气呼呼地责问:“怎么晚了一个小时,到哪儿鬼混去了?”妻子反唇相讥:“和情夫逛大街去啦!怎么着?”一场夫妻大战就迫在眉睫了。如果丈夫换一种措辞,换一种语调,殷勤地从妻子手中接过提包,面带笑容问道:“累了吧,是不是……”妻子自然会把回家晚了的原因解释清楚。注意措辞,实际上是提问时努力营造一种亲切友好、轻松自然的气氛,有利于收到良好的提问效果。

只有注意了以上几点,把问题提好了,才能真正达到谈话的互通性目的。说话要饱含智慧

说话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

口才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学识水平、思辨能力。要想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艺术魅力,光靠技巧是不够的,一味地追求技巧而忽略自身的素质培养只能是舍本逐末。因此,我们在学习语言技巧的同时,还应全面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将这种修养展现于我们的说话当中,从而体现出话语中蕴藏的智慧。“才”是口才的核心,有口才的人不仅掌握了口语表达的技巧,而且具有记忆才能、观察才能、思维才能、想象才能、创新才能和应变才能等综合才能。

说话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言不得体的话,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职场上,每个人每天和同事、领导都难免有话要说;家庭中,同妻子、丈夫、父母、孩子必须进行交流;社交时,同朋友、客户势必联络感情。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些都需要我们掌握说话的艺术。在注重人际沟通的现代社会,说话的艺术也就是成功的艺术。

会说话,可以帮你办好难办的事。同一个问题变换不同的说话方式将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遇到僵局,想要无形化解;遭到拒绝,想要说服对方,都需要掌握说话的艺术。说好难说的话,才能办好难办的事。

会说话,可以助你掌握通达的做人智慧。说话没分寸、没水平,即使是赞扬的话,别人也会充耳不闻。说话有分寸、讲方法,即使是批评的话,别人也会乐于接受。会说话,好做人。

会说话,可以帮你成为社交高手。如何同上司说话?如何同客户沟通?如何拒绝朋友?如何抚慰家人?人情网中,拿好语言之矛,才能攻破人心之盾。“学”是智慧口才的基础。人的才能是由知识转化而来的,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才,是知识的产物,是知识的结晶。一个人才能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他自身知识的多寡、深浅和完善程度。同样,一个人口才的好坏也与他的学识是否广博有着密切的联系。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大学者无不以其口才和渊博的知识而著称。

要想让别人与我们交谈起来时觉得言之有物、不空泛,就要多加注意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才能智慧过人,否则,口才技巧就是空谈。

所谓“厚积薄发”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言语是以生活为内容的,有生活,有实践经验,才有谈话的内容;有丰富的生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谈话的内容才能丰富起来。因此,对于家事、国事都要经常关注,以吸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对于所见所闻要加以思考、研究一番,尽量去了解其发生的过程、意义,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这些都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计划、安排、改进生活,不能随意性太强,让机会白白流掉。

你若不安于做一个井底之蛙,就应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你若不想说话空洞无物,就应下决心积累大量的、雄厚的、扎实的本钱,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说话的内容丰富起来。说话要有分寸感

世上能够把握分寸的人总占少数,也许这就是成功者总是少数的原因。

世上早有“为人处世和说话办事要讲分寸”的劝勉,但“分寸”到底在哪里,大多数人却未必都能说得清。能说清这二字的人,可以说,都是聪明、练达的人,凭着对人事的明达、老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跻身于这世上少有的成功者队伍之中了。有人说,通往成功的路有多条,殊不知每一条路上都布列着大小不一的“分寸”二字,不管是与人说话、与人交往、与人办事,差不多都深深蕴藉着分寸的玄机。很明显,一个人在社会上把握不好分寸,就说不好话,办不好事,也更难做到愉快地与人交往,这样的人,不识分寸的眉眼高低,怎么会顺利地跨过成功的桥梁呢?

从一定意义上说,分寸是一种不偏不倚、可进可退的中庸哲学。但中庸之道的抽象,不足以恰当地把握其中的内涵,而分寸之道,却是一种被形象化了的尺度,更易于让人明确地把握,具有可为人所用的实际操作性。

要想做到更好地理解分寸,不妨先看看分寸的历史渊源。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之矣。”这就是说,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行,人们很久都不具备这种道德了。何谓中庸?即“不偏不倚”、“过犹不及”。他还说,做事只考虑实际的质朴以至胜过文采,则显得粗野;做事只考虑外表的文采以至胜过质朴,则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采全面兼顾,不偏于一面,才是做得恰到好处的君子。在孔子看来,凡事如果“过”了,就违反了中庸之道,就是不讲分寸。因此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说白了就是君子讲分寸,小人不讲分寸。

世上能够把握分寸的人总占少数,也许这就是成功者总是少数的原因。历数古今中外的成功者,特别是那些开国创业之君、霸业守成之主或那些历朝历代在仕途上春风得意的人,差不多无一不是知轻重、识眉眼、懂分寸的睿智之士。世人通常提到的所谓“会说话”、“会办事”、“有人缘”、“识大体”、“知礼节”几乎都是对讲究分寸之道的报偿。想想那些碌碌无为的庸俗之人,也想想自己曾经碰过的钉子、跌过的筋斗、吃过的苦头,哪一桩哪一件不是因为分寸使然呢?

人们在为人处世时确实存在一个把握分寸的问题,处理得好,能使生活和谐圆融,处理得不好就会导致不良结果,轻则受到非议与谩骂,重则自毁口碑或功败垂成。寻求这方面的实例无须在故纸堆中钩沉,现实的实例就数不胜数。

分寸,往往是生活长河上的一个分水岭,超越它,好与坏、善与恶、爱与恨、喜剧与悲剧就可能发生转化。比如,酗酒能转化为肝硬变,大快朵颐能转化为肠胃疾病,超强度体育运动能转化为筋骨损伤,民事纠纷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狂欢能转化为灾祸……“分寸”伏机于这一系列“转化”之中,鬼使神差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节奏。

通常所说的“掌握火候”、“矫枉过正”、“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等讲的都是这种“火候”和“分寸”的问题。

说话有尺度,交往讲分寸,办事讲策略,行为有节制,别人就很容易接纳你,帮助你,尊重你的体面,满足你的愿望。反之,你不懂分寸、说话冒失、举止失体、不识深浅、不知厚薄,就会人人讨厌,事事难为,处处碰壁。

说话的尺度和办事的分寸类似于一匹宝马,驾驭好了可以日行千里,帮你冲锋陷阵;驾驭不好就会让你摔跟头,甚至踢伤别人。

如果不掌握分寸,不在乎分寸,企图跨越它所框定的界限,只想“急于求成”、“立竿见影”,除了拔苗助长、事与愿违、多栽几个跟头之外,不会有别的结果。

懂得讲话技巧的人,能把一句原本并不十分中听的话,说得让人觉得舒服。有一位著名企业的总裁,当他要属下到他办公室时,从来不说:“请你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而是讲:“我在办公室等你!”

有个人在交际场合中一言不发,哲学家狄奥佛拉斯塔对他说:“如果你是一个傻瓜,那你的表现是最聪明的;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那你的表现便是最愚蠢的了。”

没有好的人缘,不知要失去多少成功的机会,干多少事倍功半的事情。人缘依靠什么维护?靠的就是嘴上的分寸,一句话说过了,可能毁掉一生前途,正所谓“一着走错,满盘皆输”。

第二章 把握分寸,嘴上带尺脚下有路

时机未到时就得保持沉默

哲学家说,沉默是一种成熟;思想家说,沉默是一种美德;教育家说,沉默是一种智慧;艺术家说,沉默是一种魅力。我们知道,在人际交往当中,沉默是一种难得的心理素质和可贵的处世之道,当然,任何事情又都不是绝对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力。正因为受特殊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在某些特定环境中说比较好,但有些话说出来就未必好。同样的一句话,在此说与在彼说的效果就不一样。因此,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说话的环境,如果环境不相宜,时机未到,最好的办法是保持沉默。

日本公司同美国公司正进行一场贸易谈判。

谈判一开始,美方代表滔滔不绝地向日商介绍情况,而日方代表则一言不发,埋头记录。

美方代表讲完后,征求日方代表的意见。日方代表恍若大梦初醒一般,说道:“我们完全不明白,请允许我们回去研究一下。”

于是,第一轮会谈结束。

几星期后,日本公司换了另一个代表团,谈判桌上日本新的代表团申明自己不了解情况。

美方代表没有办法,只好再次给他们介绍了一遍。

谁知,讲完后日本代表的态度仍然不明朗,仍是要求道:“我们完全不明白,请允许我们回去研究一下。”

于是,第二轮会谈又告休会。

过了几个星期后,日方再派代表团,在谈判桌上故伎重演。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告诉美方代表一旦有讨论结果立即通知美方。

一晃半年过去,美方没有接到通知,认为日方缺乏诚意。就在此事几乎不了了之之际,日本人突然派了一个由董事长亲率的代表团飞抵美国开始谈判,抛出最后方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迫美方加快谈判进程,使人措手不及。

最后,谈判达成一项明显有利于日方的协议。

这场谈判成功的关键在于一句俗话“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听出门道再开口,而开口便伤对方“元气”,不很高明吗?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故作“迟钝”未必不是聪明人,“迟钝”的背后隐藏着过人的精明。有人推崇一种“大智若愚型”的艺术—意即在商业活动中多听、少说甚至不说,显示出一种“迟钝”。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少开口,不做无谓的争论,对方就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想法;反之,你可以探测对方动机,逐步掌握主动权。

这时候的沉默,实际是“火力侦察”。

沉默,是一种态度。沉默,是一种特殊语言。沉默,也会赢得百万金。受到攻击时,沉默是最好的方法

雄辩如银,沉默是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时候确实是沉默胜于雄辩。与得体的语言一样,恰到好处的沉默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运用好了常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假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个别强词夺理、无理辩三分或者出言不逊、恶语伤人的人,与之争辩是非或是反唇相讥,往往只能招来他们变本加厉的胡搅蛮缠。对付这种人的最好办法往往不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是保持沉默。这种无言的回敬常使他们理屈词穷,无地自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沉默是最好的反抗。

国外某名牌大学,曾发生过老师和校长反目的情形,该校校长遭到许多老师的围攻。当时,也有一群学生冲进校长的研究室,对他提出各种质问。但是,无论教师说什么,这位校长始终不开口,双方僵持了几个小时后,教师们终于无可奈何地走了。

这位校长保持沉默,实际上也是一种反抗,同时又给对方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迫感。由此看来,“沉默是金”确有一定道理。

当对方出于不良动机对你进行人身攻击,并且造谣诽谤时,如果予以辩驳反击,又难以分清是非,这时运用轻蔑性沉默便可显示出锐利的锋芒。你只需以不屑的神情嗤之以鼻,就足以把对方置于尴尬的境地。

某单位有两个采购员,田宁因超额完成任务而受奖,郑伟却因没尽力而被罚。但郑伟不认识自己的问题,反而说三道四。在一次公众场合,他含沙射影地说:“哼,不光彩的奖励白给我也不要!有酒有烟我还留着自己用哩,给当官的舔屁股,咱没有学会!”

田宁明白这是在骂自己,不免怒火顿升,本想把话顶回去,可是转念一想觉得如果和他争吵,对方肯定会胡搅蛮缠,反而助长其气焰。于是他强压怒火,对着郑伟轻蔑地冷笑一声,以不值一驳的神色摇了摇头,转身离去,把郑伟晾在一边。

郑伟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窘极了。

众人也哄笑道:“没有完成任务还咬什么人,没劲!”至此,郑伟已经无地自容。

在这里,田宁的轻蔑性沉默产生的批驳力比之用语言反驳,显得更为有力、得体,更能穿心透骨。这也许是对付无理挑衅的最有效的反击武器。

沉默像乐曲中的休止符,它不仅是声音上的空白,更是内容的延伸与升华。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语言,是一种不用动口的口才。别人论己时切莫打断

在大多数场合下,注意聆听别人的谈话非常重要。当听到别人谈论自己的时候,很多人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一旦别人谈到自己时,尤其是不利于自己的情况时,往往会打断别人,进行争论。其实,这是最不明智之举。

伊里亚·爱伦堡的长篇小说《暴风雨》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震动,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某报主编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斯大林对《暴风雨》的看法——认为此书是“水杯里的暴风雨”。

据此,主编就组织编辑部人员讨论这部小说,以表示该报的政治敏感性和高度的警惕性,表明该报鲜明的立场。

讨论进行了数小时,发言人提出不少批评意见。由于主编的诱导,每篇发言言辞都辛辣而尖刻,如果批评成立的话,都足以让作家坐几年牢。可是在场的爱伦堡极为平静,他听着大家的发言,显出令人吃惊的无动于衷的态度,这使与会者无法忍受,纷纷要爱伦堡发言,并要求他从思想深处批判自己的错误。

在大家的再三督促下,爱伦堡只好发言。他说:“我很感谢各位对鄙人小说产生这么大的兴趣,感谢大家的批评意见。这部小说出版后,我收到不少来信,这些来信中的评价与诸位的评价不完全一致。这里有封电报,内容如下,‘我怀着极大兴趣读了您的《暴风雨》,祝贺您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约瑟夫·斯大林。’”

主编的脸色很难看,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会场,那些批判很尖刻的评委们,都抱头鼠窜了。爱伦堡轻轻地摇摇头:“都怨我,这么过早的发言,害得大家不能再发言了。”

爱伦堡的聪明在于,如果他据理反驳,必能激起同仁们更加尖锐的批评,这种场合,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褒贬随人。

沉默的力量是无边的,它可以帮你说服反对你的人,让你向成功迈进。所以我们要学会沉默,学会在别人论己时保持沉默。恰当运用沉默的方式

在特定的环境中,沉默常常比论理更有说服力。我们说服人时,最头痛的是对方什么也不说。反过来,如果劝者保持沉默什么也不说,被劝者的抱怨或无知就找不到市场了。

不同的沉默方式有不同的作用,运用时必须恰到好处。

1. 不理不睬的沉默可让人摆脱无聊的纠缠

当你正为自己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同事却不知趣地想跟你闲聊,或者有推销员厚着脸皮赖着不走,或者有人找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情。这时,你应尽可能对他们一言不发,不理不睬。过一会儿,他们见你无反应,定会知趣地悻悻走开。

2. 冷漠的沉默能使犯错误者认错改正

有一个出身于有教养家庭的小学生,一天他拿了同学一件好玩的玩具,晚饭前回来,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同往常一样笑吟吟地说:“妈妈,我回来了!”“姐,我饿了”。“怎么了”?沉默。“我没做错事啊”!还是沉默。妈妈眼睛瞪着他,姐姐背对着他,全家都冷冰冰地对待他。他终于不攻自破了:“妈、姐,我错了……”

3. 毫无表情的沉默能让人深思

有些人发表意见时态度很积极,但不免有些偏颇,令人难以接受;若直截了当地驳回,易挫伤其积极性,若循循诱导又费时,精力也不允许,最好的办法便是毫无表情的沉默。他说什么,你尽管听,“嗯”、“啊”……什么也不说,等他说够了,告辞了,再用适当的不带任何观点的中性词和他告别:“好吧!”或“你再想想。”别的什么也不用说。这样,他回去后定然要竭思尽虑:今天谈得对不对?对方为什么不表态?错在哪里?也许他会向别人请教,或许自己就会悟出原因。

4. 转移话题的沉默能使人乐而忘求

对要回答的问题保持沉默,而选准时机谈大家都喜欢的热门话题,使对方无法插入自己的话题,此人就会从谈话中悟出道理,检讨自己。

5. 信心坚定的沉默能使人顺服

某领导有一次交代属下办一件较困难的任务,当然,他能胜任。交代之后,对方讲起了“价钱”。于是该领导义无反顾地保持沉默,连哼也不哼。“困难如何大……”,“条件如何差……”,“时间如何紧……”,说着说着他就不说了。最后说了一句:“好,我一定完成。”

沉默是金,有时沉默不语能够出奇制胜,有时滔滔不绝,反而有理说不清。插话要找准时机

在别人说话时,我们不能只听到一半或只听一句就装出自己明白的样子。我们提倡在听别人说话时,要不时做出反应,如附和几句“是的”等话语,这样既让说者知道你在听他说,又让他感觉你在尊重他,使他对你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是,万事都有所忌,都要把握分寸。许多人过分相信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往往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中途插嘴,这种急躁的态度很容易造成损失,不仅容易弄错了对方说话的意图,还有失礼貌。当然,在别人说话时一言不发也不好,对方说到关键的时刻,说完后,你若只看着对方,而不说话,对方会感到很尴尬,他会以为没有说清楚而继续说下去。

还有不少人在倾听别人说话时表现得唯唯诺诺的样子,哼哼哈哈,好像什么都听进去了,可等到别人说完,他却又问道:“很抱歉,你刚才说了什么?”这种态度,对于说话者来说是有失礼节的事。

所以说,即使你真的没听懂,或听漏了一两句,也千万别在对方说话途中突然提出问题,必须等到他把话说完,再提出:“很抱歉!刚才中间有一两句你说的是……吗?”如果你是在对方谈话中间打断,问:“等等,你刚才这句话能不能再重复一遍?”这样,会使对方有一种受到命令或指示的感觉,显然,对方对你的印象就没那么好了。

听人说话,务必有始有终。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有些人往往因为疑惑对方所讲的内容,便脱口而出:“这话不太好吧!”或因不满意对方的意见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当对方有些停顿时,抢着说:“你要说的是不是这样……”这时,由于你的插话,很可能打断了他的思路,使他忘了要讲些什么。

人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同某人在一起,说话很愉快;有时同某人在一起,感到很烦,本来很感兴趣的话题却不想谈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方说话不讨人喜欢,该问的问,不该问的也问,所以让我们觉得厌烦。说话要讲究轻重、曲直,更要有个眼力劲,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