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邢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7 02:23:24

点击下载

作者:古镇邢湾编委会

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古镇邢湾

古镇邢湾试读:

前言

“邢湾应该有本书。”这是邢湾镇的党政领导、名流贤达、文人雅士的心声,也是古镇父老几代人的期盼。

古镇邢湾,其史也久远。在新市村北发现了唐代李伦的墓志铭,此处距隆尧王尹村的唐祖陵仅1.5公里。位于穆口村的通济石桥建成于明万历十二年,至今已有429年。清同治顺德府癸酉科拔贡张万庆(穆口村人)一曲《豫让桥怀古》震动邢州城,被科考官称作“出京以来所见的最好文章”。

薄村广化寺及双塔、杨庄的杨兴寺、边庄的石塔、王村的灵善庙,以及塔圪台(环水村旧称,在清乾隆年间顺德府志上已有记载),许多历史古迹和美妙的传说都演示着邢湾这一块古老的土地,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喜怒哀乐。

名镇邢湾,其名亦远播。一条温顺的滏阳河从村中穿过,并深情地拐了个弯。上千年来,邯郸的船只,顺流而来,向着天津扬帆而去。从天津逆水而来的纤夫们,低沉的号子声在滏河两岸日夜回荡。邢湾是七百里滏水上最重要的码头,邢德路(邢台至德州)从邢湾通过直达山东。商贾云集,骡马嘶鸣;舟楫相接,黄尘飞腾;财货聚散,纵横驰骋。水旱码头,八方贯通。

改革开放使古镇邢湾焕发了青春。沉寂了半个世纪的邢湾镇从名存实亡的水旱码头演变成了工业重镇。邢湾一带的青壮年纷纷告别土地走向全国各地,推销邢湾几百家企业的产品,使邢湾的名字出现在全国的报纸上、广播里、电视中,甚至大小城镇的墙壁上、电杆上、厂矿里、车间中。全国县以上城市中哪里没有邢湾人?!真可谓“天下谁人不识君”。

三十多年来,邢湾镇已由原来六、七家厂子发展到现在六百多家企业,税收增加了1000倍,已占全县百分之二十八。

主导产品有数控机床、木工机械、矿山机械、食品机械、建筑机械、汽摩配件、制钉、铸造、农机、工程建筑和民用机械十大行业,上千种型号的产品。许多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如龙泉剑公司的钢钉、邢工公司的滚丝机、瑞福祥公司的木工带锯机,其产品销量已占全国第一。

对家乡充满感情的河北省政法委副书记李剑方说:既有厚重的昨天,又有辉煌的今天,抚今追昔,邢湾真该有本书了。

邢湾这本书呼之欲出,2012年正月,时任邢湾镇党委书记的杨现军把王剑波、张子其、张文斗、张志峰、朱省卫等人邀请到他的办公室。他开门见山:邢湾应该有本书。这是邢湾各界的企盼。为此,我推荐王剑波局长执笔写这本书,在座的都是编委主要成员,张子其任编办主任,大家共同努力,把这件事办好。之后,编写工作展开。2012年2月27日,周振鹏到邢湾镇任党委书记。他到任之后,及时听取了有关情况,明确表示:编好这本书很有意义,镇里在财力、人力和物力上继续全力支持,保证编写工作的顺利进行。

王剑波,任县旧周人,当年曾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乡党委书记,后任县文化局长多年。五年前退休,他经历丰富,思维敏捷,知识渊博,笔耕不辍。诗词歌赋,小品文章常见诸报端。他执笔的《大屯风物志》去年出版,好评如潮。一年多来,王剑波局长深入民间,走遍了邢湾镇二十二个村庄,和一百多人座谈。上邢台、下南宫、去任县、赴省会,拜见领导,会晤名流,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常常写到深夜,甚至彻夜不眠,以致指肘生茧。但一头华发,精神矍铄的王剑波依然是谈笑风生,乐此不疲。《古镇邢湾》这本书付梓在即,李剑方书记忙于联系出版社和装帧设计等事宜,邢湾镇党委书记周振鹏和镇长骆军峰等领导也在为筹措资金、领导题辞、各方沟通而忙碌。《古镇邢湾》是集体智慧和多方努力的成果,她追求真实,尊重历史,文字平实,力求准确。这本书抢救了邢湾镇的历史文化。编者企盼大家在这本资料书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时逢春暖花开的季节,《古镇邢湾》已脱颖而出。希望这本书能给邢湾的乡亲们带来对悠久历史的深切回味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古镇邢湾》编委会2013年4月

第一章 邢湾镇的概况

第一节 地理环境

邢湾镇(又称邢家湾镇)地处华北平原南部,位于任县东北边缘,东与巨鹿相接,北同隆尧为邻,属三县交界之地。邢湾镇北上距首都北京40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100公里,南下距邯郸80公里,距邢台市40公里,邢(台)德(州)公路、邢(台)衡(水)高速和宁(晋)鸡(泽)公路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邢家湾镇总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68832亩,全镇共辖22个行政村(含16个自然村)。截止2012年,共有居民12889户,43397口人。该镇既是农业重镇、商业重镇,更是一个工业重镇。从农业上讲,邢家湾镇大部分村庄属陆泽区,土壤属典型潮土和褐色潮土两种,土质较粘,潜在肥力高,保水保肥性较好,适宜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大豆和棉花等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粮棉资源极为丰富。从商业上讲,任县境内九条河流,而邢家湾镇则为众水汇集之地,特别是滏阳河自南向北穿镇而过,自古以来,为南起邯郸北到天津的水上交通要道,同时,也是西起邢台、东到德州这条骡马大道的必经之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邢家湾在很久以前就成了水旱码头。人们为了生存,在这个水旱码头上或装车卸车、或装船卸船、或席地摆摊、或肩挑叫卖,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使这个水旱码头成为商贾往来、货物集散的繁华市场。从工业上讲,自清朝末年、民国初年,邢家湾的手工业产品就驰名南北。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邢家湾镇的工业更是日新月异,长足发展。到目前,已拥有机械制造、拔丝制钉、汽摩配件三大支柱产业。他们生产的各种加工机床、数控旋切机、木工机械、食品机械、建筑机械等产品畅销海内外。如位于邢家湾镇的邢台邢工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的滚丝机和龙泉剑钉业有限公司的钢钉、蚊钉、卡钉以及水泥钢排钉等产品不仅远销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京津地区,而且出口到俄罗斯、韩国、朝鲜和东南亚。

现在邢家湾镇的人民,正在利用先天的地利优势,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共创美好的明天。

第二节 历史沿革

邢家湾镇自古以来就隶属任县。据传,春秋时期,地属晋国(前780年~前476年),东周景王(姬贵)2年(前543年),郑国(今河南新郑一带)大夫羽颉逃奔到晋,晋平公封其为“任大夫”,“任地”始名“任邑”。战国时期,东周贞定王(姬介)16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任邑划归赵国,改名渚阳。秦始皇(赢政)时(前246年~前209年),渚阳归属钜鹿郡。汉高祖(刘邦)6年(前201年)渚阳改任县。三国时期,属魏国之地。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又归属襄国郡。到了宋、辽、金、元时期,邢家湾一带先后属宋、辽和宋、金拉锯作战的战场。到了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一连三年,战火不断,农田荒芜,瘟疫流行,邢家湾一带是饿殍遍野,地旷人稀。朱棣登上帝位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山西洪洞县移民和山东逃荒难民奉命在此定居。农村人口才得以补充,村庄之中才略有生机。清军入关后,属顺德府。中华民国时,属直隶冀南道,邢家湾一度曾改为邢穆里、邢穆寨和邢穆镇。沧桑数变,朝代更替,但邢家湾在任县辖区却始终未变。

抗日战争时期,任县设四个区,邢家湾一带属第一区,邢穆镇为区政府驻地。1953年,邢家湾一带属第三区,邢家湾为第三区公所驻地。1958年11月,为澧东人民公社。1960年冬,澧东人民公社改为邢家湾工委。1984年3月,改建邢家湾乡。1985年5月,改为邢家湾镇。1996年,全县将原来的14个乡镇合并为8个乡镇,原郑庄乡合并到邢家湾镇,统称为邢家湾镇,沿袭至今。

第三节 邢湾镇的村庄及由来

邢家湾镇共有16个自然村(含22个行政村),现分述如下:

邢家湾:位于任县东北部,在县人民政府驻地任城镇东北22公里处,为邢家湾镇人民政府驻地。相传,在很久以前,有邢姓在滏阳河拐弯处定居,故名邢家湾。另有穆姓在其西边定居,取名穆家口。清朝末年,将两村合一,定名为邢穆里。民国年间,又称邢穆寨、邢穆镇,现称邢家湾(含滏东、滏西、穆家口和滏北四个行政村)。该村有县医院分院一所,县邮局分局一所,初级中学一所,小学4所,医疗点4个,农业银行邢湾营业所和邢湾信用社。原来全年七个庙会,现在村委会规定,减少为两个,即农历四月十三日和十一月初一日为庙会。另外,每月三、六、九为大集。滏阳河从村中南北穿过,邢(台)德(州)公路、宁(晋)鸡(泽)公路和内(丘)邢(湾)公路分别从村南和村西穿过,交通十分便利,乡镇企业非常发达。

东黄庄:位于邢湾镇南部,在镇人民政府以南1.5公里处。相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有黄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在滏阳河东岸定居,故名东黄庄。村有小学1所,医疗点1个。该村以农业为主的个体工业户逐年增加。

西黄庄:位于邢湾镇南部,在镇人民政府以南1.5公里处。该村为东黄庄的派生村。原来此地东有滏阳河,西有大陆泽,是个买卖鲜鱼的市场,久而久之,成为村庄。因东有东黄庄,故名西黄庄,所以,此村虽小,姓氏却多。据说,有两个刘姓,两个郭姓,三个王姓,一个范姓,一个鲁姓,一个陈姓、一个张姓和一个李姓。另外,周姓、朱姓和谢姓已经无人。村有小学1所,医疗点1个。个体工业户逐年增加。

孙家庄:位于邢家湾镇东南部,在镇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处。据传,明朝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山东连年灾荒,有百余户孙姓难民从山东逃荒在此定居,故名孙家庄。村有小学1所,医疗点1个。

贾家庄:位于邢家湾镇南部,在镇政府驻地东南1.8公里处。据传,明朝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有贾姓难民自山东逃荒到此落户,故名贾家庄。村有小学1所,医疗点1个,滏阳河从村西南北穿过。

杨家庄:位于邢湾镇南部,在镇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处。据杨家家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杨姓数户从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定居立庄,故名杨家庄。村有小学1所,医疗点1个。

牛辛寨:位于邢家湾镇东部,在镇政府驻地东南4公里处。相传,该村比较古老,原名牛新村,北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年~1127年),该村为北宋的边远村庄,经常遭金兵骚扰。为了巩固基层政权和地方治安,县下设寨。绕村掘土筑墙,是为寨墙,寨墙又高又厚,坚固壮观。沟中灌水,是为寨河,寨河之水自滏河引进,四季长流。东西南北设四个寨门,故又改名牛新寨,后习称牛辛寨。村有小学1所,医疗点2个。农历六月十三日、十月初一日有庙会。该村人均耕地较多,工业发展较快。每月逢五为集,即初五、十五、二十五为集日。

边家庄:位于邢家湾镇南部,在镇政府驻地正南3公里处。据边家家谱记载:明朝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有山东边姓数户逃荒到 此定居,故名边家庄。村有小学1所,医疗点2个。滏阳河从村西南北穿过。该村逢二、逢七为集日。

郑家庄:位于邢家湾镇西部,在镇政府驻地以西4公里处。相传,唐代郑姓在此落户立庄,故名郑家庄。村有小学1所,医疗点2个,邢(台)德(州)公路从村南穿过。该村以农业为主。

新市:位于邢家湾镇西北部,在镇政府驻地西北4公里处。

据传,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六年(公元634年)在此地建寺院一座,后逐渐形成村落,取名新寺,习称新市(村内设新一、新二、新三、新四共四个行政村)。村有小学1所,医疗点4个。农历九月十三有庙会。每月逢一、六为集日,农业为主。

义和村:位于邢家湾镇西北部,在镇政府驻地西北1.5公里处。据传,该村建于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年间(1644年~1662年)。当时,隆平城(今隆尧)苛捐杂税甚多,百姓不堪重负,纷纷躲税外逃,时有屈、闫两户逃到此地定居立庄,遂称“躲家庄”。后来,两户相处甚是和睦,故称义和村。义和村名不虚传,自立庄近400年,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村中有小学1所,医疗点1个,宁(晋)鸡(泽)公路从村东穿过。该村以制钉业发达而闻名。

王村:位于邢家湾镇西部,在镇政府驻地正西6公里处。据传,唐代,王姓在此居住立村,故名王村。再一种说法是,王村本来是一个很大的村庄,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一连三年,战火不断,王村村民被杀的只剩下一户王姓人家,故后来称为王村。村内有小学1所,医疗点2个。农历四月十三和九月初九为庙会,每月逢五、十为集日。邢(台)德(州)公路从村南穿过。目前,该村有一千多户,4000多人,工农业都比较发达,任县重点企业亚泰集团原建于该村。

薄村:位于邢家湾镇西部,在镇政府驻地正西7公里处。相传此村建于唐代。因地处大陆泽,故名泊村,后改薄村。宋孝宗(赵眘)乾道六年(1170年),该村村西修塔两座,以赏大陆泽景色,故又称双塔薄村(另有双塔建于元代之说)。村有小学1所,医疗点1个。农历九月二十六有庙会,该村以双塔闻名于百里之遥。

南张村:位于邢家湾镇西部,在镇政府驻地西4公里处。宋代,张姓在此定居,故名张村。到了清末,北邻隆平城(今隆尧)也新建一张村,为与隆平张村区别开来,更名南张村。村有小学1所,医疗点2个。农历二月初八有庙会。

刘家庄:位于邢家湾镇西南部,在镇政府驻地西南6公里处。据传,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刘姓在此落户立庄,故名刘家庄。村有小学1所,医疗点1个。邢(台)德(州)公路和马河分别从村西北穿过。

环水村:位于邢家湾镇西南部,在镇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处。据清朝宣统二年《任县志》载:“该村原名塔圪台,在县城东北三十里,上有居民,四面皆水,非舟不行。”大约在清宣统三年(1911年),根据该村地理环境,改名环水村。村北有邢(台)德(州)公路,村东有宁(晋)鸡(泽)公路,村西为顺水河、南澧河、沙铭河和留垒河4河汇合处。北澧河从村西、村北穿过。村有初中、小学各1所,医疗点4个。农历三月十三日为庙会,腊月二十五日为年集。另外,还有全县独有的一大景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早起桥头有大集,就地设摊者,肩挑叫卖者,熙熙攘攘,热闹非常。目前,该村有一千多户,5000多人,属大村。近几年来,工业发展较快。王其和式太极拳的创始人王其和、刘仁海和曾任邢台市市长的张洪义均为该村人。(本章参照《任县志》结合邢湾镇具体情况整理)

第二章 古迹及传说

第一节 古迹

1.大陆泽遗址

大陆泽是一个历史悠久,面积很大的古泽洼地。大陆泽又名广阿泽、大陆泊、南泊、小东湖,位于隆尧、任县、巨鹿、宁晋之间。自赞皇、临城以南太行山区的河流都汇注于此。其范围包括任县南泊和宁晋北泊,后世淤断,始专以任县南泊为大陆泽。大陆泽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7公里,任县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邢家湾镇环水村就在大陆泽腹心地带的小岛上。

据大清康熙《任县志》记载,古之大陆泽汇洺、水、菜、马、澧、达活、百泉、圣水、滏阳九河之水,另有泜、沣等八河自西南、西北汇入,然后由滏河、澧河经隆平、宁晋,直达天津流泄入海,后由于河流改道、淤积,自然形成东、南、西三面进水,北面泄水的泽国。

关于大陆泽,《山海经》中称其为大陆之水,曾为黄河古道。汉时,大陆泽北起宁晋城下,南到巨鹿(今平乡)以北,广袤千里,波澜壮阔。明时,大陆泽中间淤断,形成南北二泊,北称北泊,亦称宁晋泊。南称南泊,亦称大陆泽。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大陆泽形成了“漳河以北,泜河以南,众水所归”的任县大陆泽。

大清雍正四年,任县杜拔宇赴京告御状,雍正帝命怡亲王允祥至任县勘察大陆泽水势并监工治水。大陆泽水患有了减弱的趋势。解放后,根治海河,疏通了任县大陆泽滏阳河、北澧河水系,使大陆泽之水北出隆尧、宁晋,经子牙河入海,大陆泽的水患才基本得以解决。昔日泽国,今朝巨变,虽然过去千百年来的水乡风光一去不返,但洪水肆虐、饿殍遍野的悲剧也不再重演了。

自古以来,大陆泽利害相连,福祸各半,故文人墨客畅游此地,或吟诵其大好风光,或哀叹其民不聊生,褒贬不一,有诗为证:七律元·李京汪洋千顷势何雄,九水同归一泽中。波静天光分上下,浪翻地影失西东。鱼龙吞吐争春雨,鸟雀惊飞向晚风。明月兼葭杨柳岸,渔舟人唱藕花丛。七绝王锬渺渺澧波入画图,黄鱼白鸟泛清流。千家茅屋临碧水,十里稻香在镜湖。七律刘永锡小楼斜倚夕阳边,远水遥空淡接烟。几阵乱鸦争选树,一声柔橹送归船。渔人自补临渊网,舟子闲分卖渡钱。泽国生涯如此薄,那堪风景娱年年。七律钱嘏九河水利故依然,古滏河湮未百年。拯溺有心难绘水,救荒无策空对天。红蕖映日迎飞盖,白鸟穿云避渔船。此地若教仍赋税,除非沧海尽桑田。

附:司马迁五记大陆泽作者:张山江大陆泽,古渊薮名。又名大麓、泰陆、沃川、沃洲、巨鹿泽、广阿泽、大陆陂、杨纡、杨薮、阳华、阳纡、西海、小南海、张家泊、小东湖等。《尚书·禹贡》导黄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尔雅·释地》十薮:“晋有大陆。”《吕氏春秋·有始览》九薮中作巨鹿泽。它在今河北邢台隆尧、任县、巨鹿、宁晋间。河北省源出于今赞皇、临城以南的太行山区的河流都汇注于此。古大陆泽兼包任县南泊和宁晋北泊,后世淤断,始专以任县南泊为大陆泽。春秋战国时南有云梦泽,北有大陆泽,可见甚大。这在《史记》上有反复多次的记载。《五帝本纪第一》:⑴尧派遣舜进入大麓,遇到暴风雷雨,舜往前方行走从不迷向误事。⑵舜进人大麓,遇到强烈的雷暴风雨不迷向,尧就知道舜是值得把整个天下传授给他的人。麓,林之大者也。《夏本纪第二》:⑶禹的巡行治水从冀州开始。常水卫水已经疏通得顺从了,大陆泽水也就整治好了。⑷疏导了九条河流:黄河往北流过降水(漳水),进入大陆泽,再往北分散为九条(许多)河道,又汇合成为逆河,最后流人大海。《河渠书第七》:⑸往北通过高地流去,经过降水,到达大陆泽,黄河分拨成九条支流,又汇合成逆河,流入渤海。可见在司马迁时代(大约2100年前),大陆泽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平原湖泊。它蓄洪调水,是黄河肥沃三角洲上的―面大明镜,号称“沃州”。司马迁非常重视它。《史记》五记大陆泽。因为大陆泽在当时特别大。张家泊的来历是:西汉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封赵顷王子刘嵩为张侯,属巨鹿郡,后改为张县。治所据南张村村东三官庙碑载,即今任县邢湾镇南张村。遂县名张县,泊名张家泊也。(《任县报》2013年1月4日)(此文参考资料为《史记》、《邢台历史文化考》、《任县志》等)2.塔圪台

任县城东北15公里处,邢家湾镇的环水村,古名塔圪台。据《任县志》载:“该村原名塔圪台,位于县城东北30里许,上有居民,四面皆水,非舟不行。”

相传塔圪台居大陆泽中间,地势低洼,形如釜底。三百年前为汪洋泽国,村民以水作田,芰菱荷蒲之属皆备。又传塔圪台乃众水冲积淤泥而成,近看如同釜底,远望如舟浮水面,且台址随水消长,故又称之为“荷叶地”。

清朝末年,塔圪台更名环水村。村庄呈长方块状,大街小巷排列整齐。由于气候变化,河道干涸,过去的舟楫往来、捕虾捉鱼已是昨日黄花,制席编笆,采莲挖藕已成茶余饭后的回忆了。3.通济石桥

通济石桥,在邢家湾镇穆口村的滏阳河的支流鸡爪河上。此桥的修建,初筹划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后因故搁置。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七月十七日正式动工。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二月十五日完工。该桥为长六丈有余,高一丈五尺,宽一丈六尺,梁道三空的大型石桥。整个工程,用时达一年零五个月,耗费白银400余两,石桥建成之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夏天,任县县令兰阳李希尹命人在桥头立石碑纪念。

现在,通济石桥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毁坏无存,石碑已经丢失,作为碑座的赑屃亦被盗走了。现存之物,只有穆口村的热心人退休教师张运其先生保存的石碑碑文了。

附:邢家湾穆口村通济石桥修建始末邢家湾穆口村的滏阳河支流鸡爪河上有座石桥,名曰通济桥。此桥建成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冬,到现在已有四百多年。四百多年前,九条河流注入任县,任县为此称为水乡泽国,而邢家湾则为众水汇聚之地。其他河流皆有桥梁,唯独穿镇而过的滏阳河(此河发源自磁州,流经几百里到达此地,商人们乘舟船可到京津,极为重要)的支流鸡爪河上,过去曾有木桥,然因车多人众,且皆负重载,是以木桥损坏,无法维修,给众多乡民造成极大的不便。穆口村有一个主管村务的开明绅士,名叫左朝用,他看到父老乡亲春夏秋冬过河不便,心中不是个滋味。有一天,左朝用召集了几个开明绅士,安排了丰盛的宴席,酒过三巡之后,自然地谈到了修建桥梁方便民众之事。左朝用说:“原来的木桥已经损坏,多年来,民众过河甚为不便。我打算给县里打一个申请报告,号召众位乡邻,捐款集资,改修成石桥,你们看如何?”大家一听,异口同声地说:“此举甚好,再说如果您带头倡导,还有谁敢不响应呢!”这件事大家一致通过,就算定下来了。过了没几天,县里批准了,左朝用又设了好几桌酒席,把本村能到场的乡绅都请了过来。这一次又是酒过三巡之后,左朝用又把捐款集资、修桥便民之事讲了一遍,然后拿出一个写有本村各位绅士名单的账本,请在座者根据个人的财力填写捐资数额,写完之后,有的当场兑现,身上未带者第二天兑现,捐款集资顺利完成了。财物到位之后,左朝用报告了县令,县令非常高兴,就命左朝用督办此事。左朝用就派人从隆尧县唐岩山拉来了石料。在即将动工之时,顺德府也要修筑城墙,左朝用因办事干练,被抽调到府城,为此,穆口村修建石桥一事被搁置下来。此事发生在明万历七年(1579年)十月。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顺德府城墙完工了。这时,任县换了一个新县令,名叫李希尹。左朝用再次向李县令提出继续修建穆口石桥一事,这李县令也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当他一听,马上批准,并要左朝用赶紧办。左朝用拿出四年前所集资金购买建桥所需物料,请工匠、雇劳力,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七月十七日正式开工。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劳动,耗白银四百余两,石桥终于在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十五日大功告成。整个石桥梁道三空,长六丈有余,高一丈五尺,桥面宽一丈六尺,两边装有石头雕成的栏干,远看如巨龙盘卧,十分壮观。桥面之下,或舟来船往,或雨季行洪,极为顺畅,桥面之上,或肩挑担携之人,或负粮载盐之车,皆感稳如山岳。全村民众十分高兴,都说左朝用办了件造福万世的大好事,大家都要求县里表彰左朝用。左朝用将建桥始末,告诉了李县令。李县令命表彰建桥有功人员,表彰公文大意如下:村民生于偏僻之地,缺乏教育,故自私吝啬,避事保己者多。象左朝用这样的热心正义之士,实为凤毛麟角,人中豪杰,值得表彰。在建桥中,邢志云、李应春、李彦军、杨守官贡献甚大,居功至伟,特别是杨世杰、张学易和赵马氏三人,敛钱促工,不舍昼夜,一直坚持到大桥建成。更值得表彰的是赵马氏,一般说来,富家妇女,如果烧香磕头,修庙建寺,都比较乐意大方,象赵马氏在修建石桥中能竭财尽力的人却实在太少了。如果人们都能像他们这样,以义鼓众,尽力尽财,不要说一座石桥,就是千百件事,还有什么办不成的。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夏,县令李希尹命在桥头立一石碑,御史赵文炳(1541~1602年,任县大宋村人)书写了碑文。桥名为:通济石桥。

附:顺德府穆口村新建通济石桥记任县教谕 粤人蔡端夫撰文赐进士第御史兵备副使邑人毛术篆额京畿进士 御史 邑人 赵文炳书丹任故号泽国,凡为达□□泉水,洺澧沙泜□□□诸水汇流之地,皆有桥梁,载在邑乘凡十有余,而穆家口未有籍者。是村在县东北四十里,视诸乡最要,烟火稠集河流中绕,即滏阳也。其水自磁州而来,奔腾至是,商人借舟于此,以达京都。旧有木桥,以多负载盐石车,徒往来率,不久辄坏,大称不便。一日义官左朝用设酒合众,以故改建石梁为请。众曰此筹甚当,子先之敢有不共?即成言矣。无何,又举酒大延邻父老,遂出簿,请各书治桥费,人皆如意手书之。财既具,且请帖于县宰太原陈公,时盖万历七年十月也,于是下令催作,取石于唐。将改造矣,会府筑城急,左朝用以能干征往管局,故于桥姑置之。万历十一年城完,而兰阳李公始下车,公重于兴利济物,朝用复请公。告曰石桥成永世之利也,亟为之。乃出所簿,书之金货木货铁麻灰等物,召匠雇力,以是年七月十七日始造,为梁道三空,其高一丈五尺,长六丈余,桥面宽一丈六尺,翼以石栏,用费金四百余金。万历十二年仲冬望日告完。既庆成,左官陈其始末,乞记于予。予观斯梁也,不必腰垂横,空之背高跨海,之鲸舰而截流,匠造偃如卧龙,敞作洞门,呀为石窦,就不期速,制为求牢,于以度行旅,送马蹄,负盐转粟,担携之众,安如枕席上过也,其济甚巨,且垂不世伐哉!夫民生闾巷,患愚□□,不识务幸知务矣,又自爱啬,多避事,今左官在里中称豪矣!能竭力以修梁利涉,为务一首事而相率捐资。董役有邢志云、李应春、李彦章、杨守官等,中有杨世杰、张学易又马氏者(为赵有仓妇),三人敛钱促工穷昼夜不休,以毕是工。左官语余曰,世杰学易同妇劳苦功高,可志之。彼富家之妪,浮慕徼福,助寺观,供斋坛不惮为之,鲜有知治桥开道利乡闾者!三人舍彼利,此亦稍通大体哉,夫以义鼓众,财力毕给,男女效绩,虽百役可兴也,独一石桥乎哉!余固第其事而略记之,使后来者勿忘记今日之劳云。

万历十三年岁次乙酉孟夏吉旦任县令兰阳李希尹训导 侯华 刘行简典史 史檠 仝立

  该碑身规格为0.27米厚,0.97米宽,2.83米高有赑屃座碑阳,文字18列,每列63字。碑阴,计有入名1200多个,其中穆家口为227人,46姓,另外还有新市、张村、郑庄、王村、东良、东郭城、魏村、南丈、赵孟、魏庄、贾村、孙庄、杨庄、黄庄等24村集资人员。4.广化寺·双塔

广化寺位于任县邢家湾镇政府驻地以西7公里处的薄村。因广化寺内有两座宝塔,故薄村又称双塔薄村。据县志记载:广化寺建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寺内有大殿、二殿,大殿之内供如来佛祖。寺内前院之中,有两座宝塔,名曰“天籁”,清夜叩之,顿觉云影天际,有鲸吼之声,甚为奇异。大约在明、清之际,寺院毁于战乱,双塔之东塔毁于道光十年(1830年)地震,西塔毁于1963年洪水。

据传,元时皇上之女到此游玩,观赏荷花,不幸身亡,皇上甚哀之,为纪念女儿,遂建广化寺并双塔。

据薄村王梦华先生、赫稳船先生和高极峰先生回忆,广化寺及双塔另有说法。薄村广化寺中碑文记载:广化寺及双塔建于唐朝贞观年间(627年~650年)。传说是皇上之女到大陆泽游玩,未归而卒,葬于牛张村(今隆尧县境内),皇上思念爱女,派大将尉迟恭监造广化寺及双塔。

据三位先生回忆,广化寺占地二十余亩,有前殿、大殿、后殿和东西两殿。大殿之中,为如来佛祖,两边排列为文殊、普贤、阿傩、迦叶四大尊者和十八罗汉。中间如来佛像为泥塑,两边尊者和罗汉皆为石雕。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石雕佛像,外边没有任何雕刻粘连的痕迹,但在嗓眼部位,自上而下都有孔眼相通(个别雕像损坏之后发现的)。

寺内有一钟楼,钟楼挂一大钟。这口钟有六尺多高,三个人拉着手搂不住。每逢任县城里寺中撞钟,此钟就有回音,亦嗡嗡作响。

前院之内,东西两边各有一塔,这双塔均为八角八面,每面宽有一丈左右。以此估计,塔的周长应为八丈左右,直径应为两丈六尺。塔的墙壁皆厚有六尺左右,塔内空间一丈有余,故传说塔内空间有一间屋子大,并非夸张。塔高七丈二尺,砖木结构,每块砖重48斤。塔外八个面上都雕刻有俗称“扯不断”的花纹图案。院内古柏森森,庄严肃穆。

寺内有一主管下雨的石雕神像,腰中有一铁箍,每遇天旱之年,村民抬着神像求雨,据传还有点灵验。

寺院门外,过了东西大道,正南有一和尚坟,寺院后边西北方向100米左右,有一皇姑坟。

据高极峰先生回忆,他小时,寺内还有一个老和尚,人们都称他为“老端和尚”。至于“老端”是其法号还是俗人信口之称,不可而知,后来老端和尚亦不知所终。

据传大清道光十年(1830年),东塔毁于地震之后,出土一个小小石匣,石匣之中有小人一个。得此匣者,拿到邢湾山西人开的当铺中,当铺掌柜一看此匣,即放在抽屉之内,并说“要多少钱,给多少钱”反正再不肯归还(应该说是给强行收买了)。

1963年,西塔毁于洪水。当时,薄村因处陆泽区,平地水深丈余,一片汪洋。村民皆需自保,无暇他顾,但西北方向,附近的牛张村,地势高岗,无被洪水危害之虞,故塔中是否有有价值的文物,不可而知。如果有,则很可能流失到牛张村。

时过境迁,昔日的广化寺及双塔,皆已荡然无存,遗址之上,已成为耕地和民房,现在只有“双塔薄村”这个名称了。(根据薄村王梦华先生、赫稳船先生和高极峰先生口述整理)5.灵善庙

灵善庙,位于邢湾镇西行6公里的王村村西北方向的1公里处。庙中所供为玉皇大帝和老祖,庙西侧为一砖窑,庙东侧为皇上女儿之墓,庙前有古柏一株。王村农历九月初九的庙会即由此庙而立。

据传,北魏时(公元386年~534年),皇上的女儿外出游玩,病逝于此,皇上出于思念爱女之心,在此建庙。因开光时为农历九月初九,故定这一天为庙会。自此,善男信女前来祈福祛病,有求必应,故一年四季香火不绝。“文革”期间,庙宇被拆除。十年前,庙前古柏干枯而死,庙址周围曾三次被人掘洞,究竟盗走何物,不得而知。

现存小庙,乃后人所建。(此稿根据王村老干部孟坤山、孟君良先生口述整理)6.郑公爷庙

郑公爷庙(真武大帝庙),位于邢家湾穆口村北边。庙宇座北向南,大殿之内,中间是真武大帝的坐像,高一丈五尺,手持宝剑,两边为文武侍者,每边八尊,各持兵器,庄重威严。文化大革命期间,庙宇神像均被拉倒砸坏,现庙址之上已成为民宅。(此稿为穆口张文斗先生提供)7.杨兴寺

杨兴寺,位于邢家湾镇东南1.6公里处的杨家庄,具体位置为杨家庄村西的南北大道西侧。

杨兴寺建于何年何月,众说不一。有的说建于明朝,也有的说建于东汉,但皆无文字可考。

据传说,杨兴寺所供正神为释迦牟尼,寺庙雄伟壮观,庙前有三座宝塔,但塔中所存为哪位高僧的舍利,并无记载。日本侵华时,尚有庙有塔。1947年土改时,庙宇被拉倒,砖石木料用于本村公益之事,三座宝塔分别于1952年前后自行倒塌。

杨兴寺的遗址上已建为民房,仅存的是一座现代村民所建的占地三平方米左右的小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此稿根据孙法海、杨顺礼二位先生口述而整理)。8.三官庙

三官庙,位于邢家湾镇西行4公里处的南张村村东。

据传,该庙建于大清顺治八年(1651年),后因年长日久,风雨剥蚀,自行倒塌。现在之庙乃后人重建。正殿坐北向南,中有弥勒坐佛,两边各有一位侍者。东殿有三尊神像,貌似帝王。据传为尧、舜、禹,人们称其为天官、地官、水官。

现存庙宇,正殿稍小,东殿偏大。据说,正殿虽为正殿,但非庙中所供主神。东殿偏大,是因其所供乃庙之主神,即天官、地官、水官,故称之为“三官庙”。

三官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据南张村孙志成、王春物二位先生口述整理)9.边家庄石塔

邢家湾镇政府驻地正南3公里处的边家庄村村北,有一石塔。该塔呈六面棱柱形,高两丈有余,共20多节。除底节高有五尺左右外,其他20多节则为直径二尺左右,厚约一尺左右,六棱六面,两面刻有浮雕神像的石块摞砌而成。塔顶有一石雕小女孩,手持鞭子,做放牧状。

此石塔,本村村民称之为“鞭”,建于何朝何代,已无可考。据传说,很久以前,边家庄名叫曹家庄,周围有三个村,一曰杨家庄,二曰牛辛寨,三曰吕家庄(今巨鹿境内)。曹家庄农桑歉收,村民多病。有一高人道破玄机,他说,曹家庄,草也;杨家庄,羊也;牛辛寨,牛也;吕家庄,驴也。曹家庄这片草地,格不住羊、牛、驴天天吃,日日啃,故贫穷多病。要想破解此事,需将曹家庄改为“鞭家庄”,把“羊、牛、驴吃草”变为“鞭打羊、牛、驴”即可。于是,曹家庄村民就把曹家庄改为“鞭”家庄,并建石塔以镇之,久而久之,“鞭家庄”又演变为“边家庄”。

1963年山洪爆发,将石塔冲倒,塔顶石雕女孩被村民投入附近水井之中。有一名叫宁全长的村民在底节石槽之中发现佛门袈裟一件,布案一件,搬回石塔一节石块。因年长日久,袈裟、布案因风化自行损坏,仅存一节石块(附有照片)。

目前,石塔遗址之上,已建成民房。(根据边家庄村退休老干部、现任党支部书记段恒禄先生、段连其先生口述整理)10.乾威庙

乾威庙,位于邢家湾镇的环水村。

据传,乾威庙壮观雄伟,四周古柏参天,庙门西侧有高达丈许的石碑一座,碑上镌刻八个大字:文官下轿,武将下马。阴面碑文上还镌有“门前三尺禁地,皇上至此,亦须步行”等字样。

此庙为大清康熙十年(1671年)当朝阁老魏裔介奉旨所建,纪念的是环水村村民刘焕权。文化大革命期间,庙宇被拆除,现在庙宇的遗址上已成为民房。(根据孙连妮先生口述整理)11.观音堂

观音堂,在邢家湾镇的新市村。据传说,观音堂俗称红庙,为唐朝贞观(627年—649年)六年(632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军尉迟恭监造。到了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四年(1071年),因庙宇自然损坏而又进行重修。

观音堂建筑宽敞高大,中间大殿为大雄宝殿,宝殿中央有释迦牟尼大型佛像。据传说,该佛像为黄铜铸造,高有丈余,佛象下的莲台宝座为汉白玉雕制而成,也高有丈余。两边排列的阿傩、迦叶、文殊、普贤以及十八罗汉等尊者皆为玉石雕刻而成。庙门口有大型纪念石碑,碑下的碑座为大型石雕赑屃。整个庙宇宏伟壮观,远近前来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大约在1950年以后,虽然庙宇年久失修,观音堂已成残垣破壁,但庙宇金身尚在。后来,不知在何年何月,庙宇坍塌,佛像被盗。现在观音堂的庙宇金身已荡然无存,观音堂的遗址上已经成为新市小学。

大约在1980年前后,该村村民左炳勋在十字街处打井,挖出一个两米多高的大型石狮。狮座上镌刻铭文。铭文记载石狮为元朝至元(1264年~1294年)年间雕刻而成。它与该庙有无联系,尚待考证。

石狮出土后,无处存放(因为封建迷信的说法,狮子的口对着谁家,对谁不利。但狮子的口总要对着某一方向,对着哪个方向,哪个方向的村民不同意,所以无处存放)。后来不知何年何月被盗走了。(此稿根据退休老干部檀振刚先生口述而整理)12.李唐皇室祖籍在邢湾镇新市村

1996年唐代李伦墓志铭于邢湾镇新市村北沙坑发现,此处距邢台隆尧县王尹村唐祖陵约1.5公里。李伦墓志铭文题目是“唐故陇西李府君铭志文并序”,全文398字,刻于38厘米见方的大青石上,现藏隆尧文物保管所。李伦墓志铭铭文和光业寺碑文清晰表明李唐祖籍在今邢湾镇新市村。

有专家学者考证,铭文中最关键的证据有:“公承唐王之胤,建初皇帝之宗”;“归祔祖考”;“致于旧域”;“邢台之郡,任县之北,新市居疃”。其译文是:家父李伦本是唐王的后代,建初皇帝李熙(李渊的曾祖父)的子孙,死后愿归祔老祖宗,安葬到李熙老祖公的原籍地,在邢州的管辖区域内,任县的北部,新市村是我们老李家世代居住的家园。

从幕志铭可以看出,李伦遗骨葬于唐祖陵之侧的时间在唐宣宗十二年(858年)。李伦逝后,家人依照祖训:“愿祔祖考,厝合先骨于旧域”。即由次子仲和从陇西运先父之遗骨至“邢台之郡,任县之北,新市居疃,唐陵东南三里,瘗于魂殁”。可以看出,李伦子孙心目中没有认同“凉武昭王之后”、“陇西狄道”等说法,而是认邢湾镇新市村为原籍地的。

专家还根据碑文和其他史料整理得出以下信息:(l)李伦李仲和父子与李唐皇室同宗;(2)从建唐到迁坟,时间虽已过去240年,但李伦后人还记得他们的祖籍地是邢州任县新市村;(3)这是因为他们的先祖李熙是任县新市村人;(4)李渊与李伦是同一个始祖李熙;(5)大唐李渊的祖籍地或桑梓故里是邢州任县新市村。

附:《李伦墓志铭》碑文及拓片碑文粤(曰):以天者瑞也,应四时而自至;地者信也,感万物而生焉。寒暑变移,八节时候而争催。命有修短,限至往而无回。天之尚倾,地之仍缺,世尊尚入涅槃,泡幻之躬岂免落也。公承唐王之胤,建初皇帝之宗,迤逦相承,迩居陵侧。高祖晁,性好道德,坦荡傲游,遂不叙于簪缨,不沾于荣禄。祖通,山河秀气,貌越堂堂,文武双美,德行俱彰。公伦,实人表忠,英灵振世,文有经邦之术,武有穿杨之艺耳。年六十有二,瘥痱忽染,瘗于薨里。夫人段氏,容姿丽质,貌越婵娟,西施谬说,罗敷默言,四行俱各,六行咸传。嗣子有二:长者仲殷,行满天下,名播遐方,德及四公,宇宙咸扬。次仲和,立性刚克,温良厚质,德行过于四科,六艺超于世逸,匍匐徒跣,家罄资物,衣缕不留,愿祔祖考,厝合先骨,致于旧域:邢台之郡,任县之北,新市居疃,唐陵东南三里,瘗于魂殁。年号大中,岁至摄提,时遇仲冬上旬三日,闭于泉路。天长地久,谷变陵移,江海化为桑田,城郭拟于废日,故刊斯文,记于泉户:惨惨坟兮对孤月,悄悄冥兮行路绝。玄宫瘗玉九源中,白骨沉兮声哽咽。哀哉孝子泣成泥,玉筋双垂以成洫。孝感天门应瑞前,白鹤坟前声吊切。(祔:古代的一种祭祀,后死者附祭于祖庙。)拓片

第二节 古迹的传说

1.塔圪台和薄村塔

相传,古代大陆泽的中心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四面环水,每到雨季,水长则村长,水落则村落,如同荷叶浮在水面,故名荷叶村。这荷叶村虽然“十年九淹粮不收”,但是“一年收粮吃九秋”,再加上村子里的人常年生长在泽国水乡,聪明勤劳,农闲之时,捕鱼捉蟹,采莲挖藕,小日子过得倒也有滋有味。

有一年的夏季,空中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天如塌了一般,大雨如注,狂泄不止。当时没有测量的仪器,也不知是多少毫米,后来被当地人传说是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一时间,白浪滔天,浑水横流,庄稼淹没了,房屋泡塌了,连荷花都被冲走了。人们都躲到了村中的高岗之地,把家中的米呀、面呀吃完以后,无可奈何,只能用雨水煮粮食粒充饥。就在这时,奇怪的事发生了,水中的鱼虾不见了,后来村里的牛、马、骡、驴、猪、羊、鸡、鸭也不断丢失。人们除了在村边发现摊摊血迹,还发现了水面上漂浮着牲畜的皮毛和鸡鸭的羽毛。于是,人们猜测:妖魔作祟,大难临头了。这个猜测还真是猜对了,有人夜间听到了响声,从窗户眼里向外一看,只见两个庞然大物,双目如电,血口似盆,三下五除二就将两头牛吃到肚里。吃完之后,一个怪物说:“大哥啊,明天吃啥啊。”另一怪物说:“吃完鱼虾吃牧畜,吃完牧畜吃家禽,吃完家禽就吃人,人吃完了咱再换一个村。”好瘆人哪!第二天,百姓中就传遍了。全村男女老少哭声四起,齐刷刷跪到大街十字路口:菩萨显灵,行行好!保佑保佑可怜的百姓吧!

话说极乐世界西方教主准提道人,一日正在莲台打座,忽见东方愁云密布,悲从中来,屈指一算,知是两个鲶鱼精在此作怪,伤害生灵,于是决计东土一行。好个准提道人,头挽双髻,身穿鹤氅,手拿七宝妙树,足踏五彩祥云,刹时之间,准提道人按落云头,来到荷叶村十字街口,开言问道:“众位父老,为何啼哭?”众人一看,来者仙风道骨,鹤发童颜,且从天而降,必是神仙无疑。于是就把妖怪为害之事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准提道人一听道:“众位父老乡亲,不必悲伤,贫道有一办法,可降伏妖怪,保一方平安。”众人一听,连连磕头跪拜:“谢谢上仙!谢谢上仙!”只见那准提道人,从怀中取出一个八角琉璃瓶,瓶口对外,大喝一声:“业障还不现出本象,更待何时!”只见两道黑气自水中直入瓶内,化为两条小小黑色鲶鱼,抖作一团。准提道人指着鲶鱼道:“本应取汝性命,但念汝等修行不易,且又未伤及人命,故将汝等囚禁在此,修真思过,痛改前非,保佑民众吉祥平安,何时修成正果,自然放出汝等。如再为害百姓,定斩不饶!”两个鲶鱼连连点头。准提道人命众位百姓在村中高岗之地掘一大坑,连鱼带瓶放于坑内,然后命众人用土填之,成一高台。又见准提道人用七宝妙树往西一指,自空中降下两座宝塔来,正好落在土台之上。准提道人接着道:“此塔名为雷峰塔,足以镇住河妖,有塔在此,决无大碍,塔走之日即河妖改邪归正之时,尔等勿忧。”言讫不见。从此,荷叶村又恢复了往日的景象。此即“宝塔镇河妖”是也。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荷叶村西北有个薄村,薄村出了个小伙子,姓刘名叫刘力。这刘力名不虚传,身高丈二,膀宽三尺,顿食斗米,力大无穷,且又心地善良,急公好义,人有难事,舍命相助,故在村民之中口碑极好。有一年夏天,天降大雨,洪水成灾,穷苦百姓,缺吃少穿,成天里愁眉苦脸,无计可施。这时,有人说:“这大概是河妖作怪,当年荷叶村用宝塔镇住了河妖,刘力哥们儿,你就不能把荷叶村的宝塔借来一用,镇一镇河妖?”这位乡亲是苦中作乐的一句笑话,可刘力却当了真,自己既有一身力气,就应当为乡亲办好这件事。于是,他肩扛一根扁担,手拿两条大绳,直奔荷叶村。刘力来到荷叶村双塔跟前,对在塔台上歇着的几位乡亲,说明来意:我村河妖作怪,欲借两座宝塔一用。荷叶村的乡亲一听:估摸着你小伙子再壮,也挑不起两座塔啊。于是,就作个顺水人情:“你如能将双塔挑起,就借给你们用吧!”刘力一听,先将两根绳子套住两座宝塔,再将扁担往中间一插,然后把身子聊一放低,站在扁担之下,将腰一直,两座宝塔拔地而起,刘力挑起双塔,大步流星地担回了薄村。荷叶村的双塔只剩下塔台,自此以后,荷叶村慢慢地也就叫成了塔圪台。

再说刘力,肩挑双塔,一直西北,回到薄村,那薄村村口早已是人山人海,男女老少争相欢迎为民造福的好汉。刘力心中也甚为激动,就想把双塔放下来,不想刘力看好了前面放塔的地方,没有照顾好后面放塔的地方,扁担一落地,前面的塔放得笔直,后面的塔却放歪了,时过不久,后面的塔就倒塌了。

据正史记载,双塔分别因清朝道光十年(1830年)地震和1963年洪水而倒塌。

不管何种原因,双塔皆已倒塌,世事数变,时过境迁,双塔虽已不在,但有两句民谣却流传至今:塔台无塔胜有塔,薄村双塔东塔塌。(本文来自群众口头传说)2.杨兴寺的茵陈

传说,杨兴寺出产茵陈(俗称“蒿”)。

何为茵陈,茵陈是一味中药,有几句医药谚语道:“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砍了当柴烧。”由此可见,臭蒿的幼苗即茵陈可入中药,而长大成蒿之后,则失去药用价值,且奇臭无比。

在中药里,茵陈有清热利湿,退黄利胆之功效。而杨兴寺的茵陈同其他地方所产茵陈相比,药用价值最高,这一点天下闻名。

据说,有一位杨家庄的老乡,到北京办事,路过一家药房,药房门口有一大字广告牌,上写:新到杨兴寺茵陈,数量有限,欲购从速。这位老乡一看,感到新奇,就走进药店,问药店老板:“你的茵陈产地是啥地方?”药店老板自豪地说:“直隶邢家湾杨家庄杨兴寺出产的,药效天下第一。”杨家庄的老乡一听,才知道自己的老家竟然出产天下闻名的“茵陈”。

现在,到了杨兴寺的遗址上,倘若时值正月,还偶然可以看到臭蒿的幼苗:茵陈。(此节根据孙法海、杨顺礼二位先生口述整理)3.乾威庙的传说

在“文革”前,环水村村北东西大道北侧,坐北朝南有一座古庙。这座庙有人说是“刘家庙”。其实这座庙的正名为“乾威庙”。传说,这乾威庙雕梁画柱,红墙黄瓦,雄伟壮观,四周绿草铺地,古柏参天,庄严肃穆。庙门西侧有一高达丈许的巨型石碑,碑下有一石雕赑屃为碑座,石碑上镌刻八个大字: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石碑背面还镌有:“门前三尺禁地,皇上至此,亦须步行”等字样。可见此庙非同一般。那么,这个庙中所供为何方神圣,是玉皇大帝还是西天佛祖!其实庙中所供既非神非仙,亦非僧非道,所供乃是环水村一介平民,姓刘名叫刘焕权。这刘焕权既非皇亲国戚,又非达官显贵,具有何德何能,而受此殊荣!又是何人为其修祠建庙,虽百年之后仍得春秋祭祀,享人间烟火!这要从柏乡高官魏裔介说起。

魏裔介(1616年—1686年)字石生,直隶柏乡人。大清顺治三年(1646年)中进士,数年后,迁太常寺少卿,擢左副都御史。顺治十六年(1659年)加太子少保,晋吏部尚书。康熙三年(1664年),拜保和殿大学士。康熙十年(1671年),晋太子太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辞世,赐祭葬如制。魏裔介一生为国为民,仗义执言,而且从不参与鳌拜、班布尔善以及明珠、索额图等人的朋党之争,甚为皇帝倚重,因此位高爵显,虽伴君如伴虎,而能老于园圃,实属不易,故后人都尊称其魏阁老。然而,象魏阁老这样的当朝首辅又怎能为在其故乡百里之外的环水村一介平民刘焕权建祠立庙,这还须从魏阁老的童年道来。

这魏阁老在童年之时,虽然是个天资聪慧之人,但贪耍好玩,不爱读书。十岁那年,不去学堂,在家玩耍,父母不许;进了学堂,诗书不会,先生责罚。无奈之下,在冬季的一天,出了家门,不进学堂,一直往南玩耍去了。小孩子家,迷失了方向,忘记了道路,想回家时,却越走越远,走了将近百里,半夜时分,来到环水村村北的东西大道上。兜里的干粮已经吃完,偏巧又北风劲吹,雪花飘飞,魏裔介冻饿难耐,晕倒在路旁。

环水村有个农民,名叫刘焕权。这刘焕权为人忠厚,善良勤劳,一年四季,种田、割苇、捕鱼、挖藕,不得空闲,就是严寒的冬天,也要早起摸黑出门,拾粪肥田。这天早起,刘焕权开门一看,只见大雪纷飞,心想:大雪天拾粪的人少,何不趁此机会去村北大道上拾上一筐大粪。于是他就背上粪筐,拿起粪叉,一直往村北去了。刘焕权来到村北大道上一看,见不远的地方,有一雪堆,心中疑惑,大路之上怎能积雪成堆?走过去手拿粪叉一拨,只见是一个小孩。心中一惊,弯下腰去,把小孩子脸上的雪擦了擦,感到口鼻之中尚有热气,但面色苍白,小嘴发紫,已经命悬一线,奄奄一息了。刘焕权粪也不拾了,赶紧解开衣服,把小孩捂到怀里,抱回家中,放进了自己尚有余温的被窝,又命老伴赶紧烧了一碗姜汤,然后掰开小孩的小嘴用小勺灌进肚里。照料多时,小孩面泛红润,双目微微睁开,只见这小孩,眉清目秀,穿戴整洁,绝非出自贫寒之家,于是刘焕权两口子就问起了小孩的身世。

小孩子流着眼泪讲明身世,自己姓魏名叫魏裔介,柏乡县人氏,并把自己不愿念书,逃学迷路之事讲了一遍。说完后,爬下炕来,直挺挺跪在刘焕权夫妇面前:“干爹干娘,你们就是我重生父母,再造爹娘,等我长大成人,有了出头之日,定报二老救命之恩!”一席话说得刘焕权夫妇热泪盈眶,高兴万分,赶紧叫干儿子钻进被窝,避免冻着。并且说:“你父母让你读书是对的,不读书怎能为国家尽忠,为父母尽孝?再说如不读书只能象我这样,吃苦受罪,怎能有出头之日!又怎能报答我和你干娘的救命之恩!所以你回家之后,一定要苦读诗书,求取功名,不要辜负了老人的一片苦心。”魏裔介流着眼流说:“孩儿记下了。”

过了几天,天气放晴,魏裔介也养得好了。刘焕权选了个好日子,头一天晚上找了一个蚂蚱车子(农村木制的独轮车子),第二天一大早,把车子上铺得暄呼呼的,让老伴坐在车上,抱着魏裔介,身上又盖了一个大厚棉被,自己带上干粮,推着蚂蚱车子,踏上了送魏裔介的回家之路。

环水村离柏乡有近百里的路程,又是生路,边走边打听,刘焕权一直走到昏天地黑,才找到魏家。

这魏家老两口子,几天来,茶饭无心,五内如焚,一见儿子平安归来,真是喜从天降。及听到儿子说刘焕权夫妇救了自己,并已认刘焕权夫妇为“干爹干娘”时,又为儿子的明白事理而高兴万分,非叫亲家多住几天不行。可刘焕权穷家难舍,第二天非走不行。没办法,魏老夫妇拿出百两纹银,并说:“不成谢意,望乞笑纳。”刘焕权说:“我们穷家小户,有钱也不会花,心领了。”魏老夫妇坚决要送,刘焕权拉着魏裔介的小手说:“裔介啊,既然你父母一定要送,我就接下,但我要送给你,这就算我待你进京赶考时送给你的盘缠吧。”说完,推着车子就走了。魏老夫妇和魏裔介把刘焕权夫妇送了三四里路,刘焕权坚决不让再送,两家人这才洒泪而别了。

刘焕权走后,魏裔介真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待父母督促,先生严管,自觉苦读诗书。几年之间就学富五车,满腹锦绣,终于在31岁那年,得中进士。后经屡次升迁,官至当朝首辅(实际上是汉人领班大臣,亦称阁老),可谓位极人臣了。魏阁老五十岁那年秋天,打算庆一庆五十大寿,顺便也叫干爹老人家进京风光风光。于是头几天就派了一批家丁,抬着八抬大轿,去环水村接干爹进京,并严命:“寿辰当天中午以前,必须赶到。”

当天,满朝文武,达官显贵,纷纷备下厚礼,前来魏府拜寿。这魏阁老在大厅之中备下酒宴,除中间留一正坐,其他客人依次坐好,单等开宴了。眼看太阳正南,这魏阁老不动声色,看来,正坐贵客不到,绝不开宴。于是大家私下议论:正坐是谁呢!怕不是皇上吧!大家正在猜测之时,忽听门子来报:“老太爷到了。”魏阁老一听,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门口,双膝跪倒:“儿恭迎干爹大驾光临!”这时,轿帘一打,从里下来一个老头。老头满面皱纹,两鬓白发,身材瘦小,猫腰弓脊,哼哼呀呀,步履艰难,喘着气说:“我儿免礼。”魏阁老小心翼翼地把老头扶到正坐之上,之后,向大家讲明:“这是我的干爹。”并把当年逃学迷路,埋于雪地之中,干爹救命之事如此这般说了一遍。大家一听,都为魏阁老有恩必报的品德所折服。整个酒宴上纷纷给刘焕权敬酒,给魏阁老祝寿,气氛非常地好。魏阁老五十大寿过后,刘焕权执意回家,魏阁老只好给干爹带足金银财物,并用八抬大轿把干爹送回环水村。从此,刘焕权在环水村一带的十里八乡名声大振,都知道环水村刘焕权是当朝宰相魏阁老的干爹。

再说这环水村有一个无赖,名叫闵之海。这闵之海自幼读书,屡试不第,年过四旬,还是白丁一个,但又手不愿提,肩不愿挑,整天游手好闲,混吃混喝,不想干点正事养活自己。有一年腊月,眼看着年关将到,闵之海就想:刘焕权家中有粮食,且他又年老力衰,何不到他家弄点粮食,以解无法过年的燃眉之急呢!于是在一个风高夜黑的晚上,撬开街门来到刘家。这刘焕权年岁大了,睡觉较轻,听见声响,手拿拐杖,开开了屋门,一看是闵之海,大喝一声:“你干什么!”凑巧此时,刘焕权的邻居几个后生从此经过,见刘焕权夜半之时门户洞开必然有事,就进到院内,将闵之海围在中间。刘焕权指着闵之海说:“你读圣贤之书,达周公之礼,怎么做起了梁上君子!”几句话说的闵之海无地自容,磕头如同栽葱。刘焕权就放了他一马。可这闵之海对刘焕权的教训如同耳边之风,不但不思悔过,反生报复之心。但顾忌刘焕权是当朝阁老的干爹,自己又扳他不倒。于是,他想了一个馊主意,编造了几句谣言,谣言是:“塔台出了个刘焕权,打倒康熙坐几年,村南摆下迷魂阵,红缨枪有万千,三千皮拉猴,手拿钩镰枪,大战草头王,村东筑了黄金台。”以此诬陷刘焕权谋反,并写成传单,送往京城,到处散发。

闵之海的传单被巡城的军士捡到了,交给了九门提督。这九门提督一看,此事非同小可!第二天早朝,就面呈康熙皇上。康熙帝一看,龙颜大怒,即命魏阁老查办此事。这魏阁老将传单往手中一接,仔细看了一遍,哈哈大笑:“万岁不必动怒,这是肖小之人在行肖小之事。”康熙帝问道:“何以见得?”魏阁老奏道:“这刘焕权乃我义父,现已八十开外,风烛残年,手脚不便,柱杖而行,焉能聚众谋反!至于以下几句,村南摆下迷魂阵,那是专门布下鱼网捕鱼所用;红缨枪有万千,那是每棵芦苇上的缨穗;三千皮拉猴,那是众多穷苦百姓在水中干活;手使钩镰枪,大战草头王,乃是百姓们手持打镰在收割芦苇,以备冬天编席制篓,谋生所用。关于村东建了黄金台,那是东黄庄为防水淹村庄而修筑的拦水大坝。这一切与聚众造反,是风马牛不相及之事。这必是我义父得罪了肖小之人而来京作祟,望万岁勿忧!”那康熙帝乃是有道的明君,听了魏阁老一番解释,也就一笑了之,不再过问了。

事后,魏阁老给干爹写了一封长信,言及有小人生事,业已化解。并嘱咐干爹,今后年事已高,切记“宁罪君子,勿罪小人”。有事可来信告知,定办不误。刘焕权看了来信之后,非常高兴。后来此事传了出去,闵之海再也不敢妄生是非了。

康熙十年春天,刘焕权寿八十一岁,无病而终。家中将丧讯报到京师。魏阁老闻听,立即进宫面圣,向康熙帝面陈此事,并要回乡奔丧,还把为义父修祠建庙、春秋祭礼之事连同上奏。康熙帝一一准奏。魏阁老就星夜启程,赶到环水村。魏阁老一到环水村,立即换上孝服,至出殡之时,披麻带孝,扶车哭灵,把义父送了最后一程。

魏阁老将干爹归葬之后,立即召募工匠,在当年自己遇难、干爹救命之地修建庙宇,并按康熙皇上之意命名为“乾威庙”。在庙门西侧立一石碑,上刻“文官下轿,武将下马”,背面上刻:“庙前三尺禁地,皇上至此,亦须步行。”此后,刘氏子孙春秋祭祀,香火不绝,一直延续了几百年。(此文根据环水村73岁老人孙连妮口述所编写而成)4.郑公爷庙的传说

邢家湾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一方的淳朴之风。别说外地人愿在此经商落户,就是神仙对此地也情有独钟。

传说明朝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山东有一地方要修建庙宇,在隆尧县山口定做了一套郑公爷(真武大帝)和左右侍者的神像。完工之后,山东人用马车运回老家,而邢家湾是必经之路,当这些运神像的马车走到穆口北边时,车轮不转,骡马不前,任车把式怎么驱赶,马车象生根一般,寸步不行。山东人明白了:这是郑公爷愿在此地安家落户。没办法,山东人只好找到了当时一位威望极高的任姓绅士,通过商量,将这些神像安放在穆口。

山东人走后,任姓绅士就组织善男信女,集资捐款,建了一座郑公爷庙。庙宇建成之后,开光之时,热闹七天。自此之后,远近数十里的百姓都到此烧香求神,十分红火,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庙门之前说书的、唱戏的、玩文武嗜好的,都在此表演献艺,展示风采,庙里庙外,人山人海,一直延续了几百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倡破“四旧”,庙宇被拉倒,神像被砸坏,真武大帝的庙宇金身

荡然无存,但这个故事却在民间广为流传。(此稿根据穆口村张文斗先生提供资料而整理)5.拔宇庙及其传说

环水村澧河大桥的桥头之上,有一拔宇庙。这是大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八月,环水村村民为纪念根治大陆泽水患,造福万民的义士杜拔宇所建,故称拔宇庙。

杜拔宇,姓杜,名起,字拔宇,任县程寨人。生于大清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自幼聪明好学,志向宏大,因有感于当地百姓备受水患之苦,决心为民根治水害,兴修水利。十七岁那年血气方刚,曾写诗一首,可见其志,诗云:大雨滂沱溢九河,万顷良田成泽国。数十村庄被水困,嗷嗷苍生徒奈何。树皮草根充饥肠,卖儿鬻女完税课。我生必立禹王志,定锁蛟龙除洪波。

但杜拔宇虽有冲天之志,终因父母在堂,管教甚严,没有重大的治水举措。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连降四十天大雨,洪水肆虐,杜拔宇的爱子在洪水中丧生,家中财物也被洪水冲走大半。此时,年已36岁的杜拔宇,重新奋起“禹王锁蛟”的壮志,首先考察了环泊十六个村庄,到了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年已不惑的杜拔宇开始了寻查任县各河之源的艰难之行。他以白丁之身,历尽艰险,出生入死,或骑驴,或步行,南下邯郸,西至内邱,北到宁晋,将任县境内各条河流的发源之地及流向何方都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历时七年,杜拔宇终于将有关河流考察完毕,为后来根治水患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杜拔宇虽掌握治水资料,但毕竟一介平民,回天无力。于是,他又于雍正三年(1725年)来到北京,想方设法接近了雍正帝的十三弟怡贤亲王,并取得了怡贤亲王的信任,同时,在方便的时候,将根治水患的呈文和水域图献给了怡贤亲王。

杜拔宇的壮举,得到了怡贤亲王的赏识和赞同,并随即上奏雍正帝,雍正帝一一恩准,赏杜拔宇九品顶带。怡亲王下朝之后,将此事告诉了杜拔宇,并表示,新春过后,与杜拔宇同赴大陆泽,治理水患。

雍正四年(1726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怡亲王召集顺德府九县和真定府七县的官员在任县北留寨研究治理水患事宜。亲王宣布:“由国库出银四十万两,资助河役,畿南局决定今春首先治理大陆泽和宁晋泊的水患,任命杜拔宇为故滏河开挖总监。”杜拔宇治理水患的雄心壮志,在五十九岁时,才得以实现。

雍正四年(1726年)农历三月初二,全长四十四里的河道正式开工,两万多民工,不畏辛劳,干劲十足,到了三月十三日,陆泽区积水最深的环水村附近,被水淹没了近百年的耕地重见天日。人们高歌狂舞,欢声震天。后来,环水村的村民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便将三月十三立为骡马交流大会。怡贤亲王遂将环水村以南命名为南澧河,环水村以北,命名为北澧河,将北留寨赐名“永福庄”。

陆泽区的水患得到根治以后,杜拔宇想到,环水村的澧河疏通了但没有桥,农民种地极为不便。但建桥又没钱,于是杜拔宇想了一个办法:“铸钱”。

办法有了之后,杜拔宇在他家后院开了个铸钱炉子。可没干几天,被县太爷知道了。于是县太爷就带着衙役去抓他。他得到消息后,不慌不忙,从家里走出来,见到县太爷就说:“咱们的铸炉干了好几天了,你怎么今天才来!”这县太爷一听,知道是杜拔宇倒打一耙,无话可说。他清楚,如果自己否认,杜拔宇则会说,没你县太爷的股份我敢私自铸钱!自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这县太爷也甭想干了!于是,只好说:“算了吧,赶紧收拾摊子,不要胡闹了!”杜拔宇目的达到,就用这几天铸的钱在环水村的澧河上修了座木桥,为此,环水村的父老乡亲对杜拔宇甚是感激。

乾隆十三年(1748年)八月,八十一岁的杜拔宇无疾而终。大陆泽的百姓,闻此噩耗,悲痛至极,家家设祭焚香,痛心哀悼。环水村的父老乡亲,更是肝肠欲断,于是踊跃集资,在澧河桥头上盖了个拔宇庙,人们顶礼膜拜,四季香火不断。(此稿参照《杜拔宇传奇》一书撰写)

第三章 节日文化

邢家湾镇在一年之中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的来自历史传说,有的来自迷信传说。但历史也好,迷信也罢,都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这些传说把这些节日描绘的五彩缤纷,让人企盼。

第一节 春节

在农村,人们普遍重视阴历,这大概与农时季节、传统节日和生活习俗等因素有关,所以都把正月初一视为一年之首。当然,一年之中,春节也就成了第一个也是最大的节日。届时,在外地工作的人们,不管职务多高,本事多大,离家多远,只要家中老人在世,都要赶回家中,同家人共度佳节。1.二十三,送灶爷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有年味儿了。“二十三”有“送灶爷”之说。传说,灶爷就是灶神,灶神掌握着人间的善恶行为和祸福报应,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世人的善行和恶行,好让玉皇大帝奖励善行,惩处恶人。故民间各家各户要在这一天里购置糖、酒和年糕之类的供品,陈列于厨房灶神牌位前的供桌之上进行祭祀,全家行叩拜之礼,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全家保平安”,所以又有“灶王爷上天,好话多说,赖话别提”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用酒把灶神灌醉,用糖和糕点把灶神的嘴粘住,灶神上天之后就只说好话,不说坏话了。为此,又有“二十三、糖瓜粘”的说法。

二十三还有祭灶爷之说。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在原始社会没有火,人们只能茹毛饮血,自从发现了火,使用了火,人才得以熟食,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大的飞跃。故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和祝融氏就成了人们敬畏的神灵,进而演变成灶神、灶君或灶爷。祭灶爷要用酒、糖和年糕,酒是百姓之家用黄米(黍子去壳)自酿的黄酒(即米酒),年糕是用黄米自己制作的糕点,而糖也是自己用黄米熬制而成的糖,再做成圆球状,俗称“糖瓜儿”。故民间流传祭灶歌,歌云:“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双新裹脚。”各有所需,各有企盼,家家需要灶神保佑,祭灶神是为了保佑一家平安。

这个习俗灵验与否,不可而知,但它代表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延续至今。2.二十四,扫房子

当地群众有“二十四,扫房子”的说法。“扫房子”即打扫卫生,这是因为天上诸神都居住在一尘不染的极乐世界,人世间欢度春节,要请诸神下凡享用人间烟火,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再说过去,农村常年大忙,顾不上仔细打扫卫生,一年到头亲友团聚,也需要有一个卫生环境,所以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要把室内外打扫的干干净净,这是一个很好的习俗。所以,二十四这一天打扫室内外卫生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3.二十五,做豆腐

过春节,有“二十五,做豆腐”的说法。穷苦百姓,一年到头吃糠咽菜,艰难度日,能吃到豆腐,实属不易。但过年时,总要吃点,如用钱买,又手中无钱,于是就弄上几斤豆子(多数是黄豆,也有黑豆),用水浸泡一夜之后,用豆腐磨子磨成浆,再用箩过滤去渣,之后,用大锅烧沸,点上卤水,用白布包好,压制成功。自做豆腐有三大好处:一是干净质量高;二是造价低,能多吃几斤豆腐;三是豆腐渣还可以喂猪或者做成窝窝头当饭吃。4.二十六,去割肉“二十六,去割肉”不仅是说着顺口,更主要的是平民百姓,

生活困难,一年当中,别说是肉,就是腥油也难以吃上。春节是个大节日,富贵人家杀猪宰羊,祭祀天地,大吃大喝,穷苦百姓家的孩子们看着眼馋,穷家小户也不得不“发发狠”,买上一斤二斤的猪肉或羊肉,还有的只能买上点“下水”,敬过神之后,让孩子们“动动腥,解解馋”。为了让孩子们把企望变成现实,就提前几天把肉买好,挂在家中。所以就有了“二十六,去割肉”的说法。

二十六还有蒸馒头的说法。即在二十六这天要把过年上供和食用的面食蒸好,其中主要有馒头、包子、花卷、油卷、糖包、粉丝卷、粘窝窝等。各家根据自己的需要,蒸出一定数量的面食,以备敬神上供,招待亲朋好友和过节期间自己食用。

另外,二十六这天还要把祖宗案(也叫家谱)挂起来,每顿吃饭前先上供然后才吃饭。5.二十七,杀只鸡“二十七,杀只鸡”听起来也是顺口,但更主要的是,在古代人们都迷信,把一年之中的家人平安、粮食丰收都寄托在神灵身上,故敬神必须虔诚,不得有半点敷衍和马虎,所以,在祭祀神灵之时,取鸡谐吉音,没有鸡是不行的。只有用鸡作供品才算是大供,神灵才会高兴,才能大吉大利。为此,一到二十七这天,小家小户的也要忍痛杀一只公鸡或者不下蛋的母鸡。在祭祀天地神灵之时,摆在供桌上,让诸神享用,以求得到来年的吉祥平安。6.二十八,挂吊掛

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当地有“二十八,挂吊掛”之说。“吊掛”有两种:一种是彩纸或彩绸剪制而成,多为小旗状。剪好之后,用一条细绳或铁丝穿成一串,拉开一定距离,横挂在街中上方;另一种是用布制成,一般长宽为两、三尺左右,上画有取材于《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古典小说的戏文,以增加节日气氛,故有“二十八,挂吊掛”之说。除此之外,还有“二十八,贴花花”一说,意为二十八这天,要张贴年画,由于口误,把“画”说成了“花”,进而又演化成“嘎”,所以又说“二十八,贴嗄嗄”。那时候,穷苦人家,室内没有什么装饰品,黄土泥墙,因在屋内做饭,天长日久,墙和房顶被烟熏的黑中冒油,过节了,愿意改变一下室内面貌,就买几张年画贴在墙上。那时的年画多是版刻印刷的草画,内容一般有老虎,意为百兽之王,保一家平安。有胖娃娃,摘莲花,意为连年丰收。有古装戏文,如《穆柯寨》、《盗双钩》、《四进士》、《三岔口》等。这些年画多为麻头纸,质量虽然很差,但是内容丰富,再听听老年人一开讲,很有意思,确实给家中带来了节日的欢乐。7.二十九,挂灯篓“二十九,挂灯篓”,“灯篓”就是灯笼。过去不象现在,节日的晚上,农村街道里是电灯、彩灯,城里是日光灯、华灯、槐花灯,大街小巷如同白昼。那时候,只有木制的四条腿、四个面、外面糊着红绿纸里面放着一个点着棉花籽油的小蜡碗或者放着一根小蜡烛的灯笼。多数村庄如此。也有少数村庄是木制的六个面的装着玻璃的灯笼,玻璃上面是请画匠画的戏文,有的是《封神榜》里的故事,如“姜子牙下山”、“申公豹割头”等;有的是《水浒传》里的故事,如“宋江杀楼”、“李逵杀虎”等;有的是《西游记》里的故事,如“大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也有的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如“大闹风仪亭”、“吕布戏貂蝉”等。这些故事十分有趣。二十九这天,由村里主管挂灯笼的会首,组织有关人员,拉开一定距离,栽上灯笼桩子,把灯笼挂在街面上,一到天黑,把蜡碗或者蜡烛点着,放进灯笼里,确实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文化大革命期间,灯笼上的戏文被红卫兵“破四旧”刮掉了,写上了毛主席语录和革命口号。到现在,这样的古式灯笼已经很难再找到了。8.年三十,捏扁食

年三十,捏扁食。“扁食”就是饺子,意思是年三十都要包饺子,实际上,年三十这天,不只是包饺子,还有许多有关过年的事要做。

第一,贴春联,请神仙。年三十这天,首先要把大门、屋门的春联贴好,再把天地、土地、家堂、灶爷、仓官、老母、喜神、财神、门神、路神、福字、喜字以及祖宗三代的牌位安置好。也就是说给各路神仙和列祖列宗安排一个享用人间烟火的地方。

第二,祭祀神灵。中午饭做好之后(一般是白面馒头和大锅肉菜),再加上其他如鸡、鱼之类的供品给各路神仙和祖宗三代都摆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烧纸,燃鞭放炮,家中之人再行叩拜之礼,意思为敬请诸神尽情享用。

第三,包饺子。吃过午饭之后,一家人聚在一起,在团圆快乐的气氛中,边说边笑地开始和面、调馅、包饺子。包饺子首先是包三十晚上吃的饺子,然后再包大年初一起五更吃的饺子。包完之后,少事休息,不到天黑,就煮饺子吃。之后,就开始守岁了。

第四,守岁。就是年三十晚上不睡觉,等待新的一年的到来。在过去,年三十晚上,男人们坐在一起,喝着茶水,聊着大天,或者炒几个小菜,喝几盅小酒。孩子们疯跑着玩。而妇女们则坐在油灯之下,忙活着孩子们大年初一要换穿的新衣,脏的要洗干净,破的要打补钉。总之,全家老小都下定决心,熬个通宵。其实,到不了半夜,眼就睁不开了。现在则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晚会,新年钟声一响,就跑到院子里放一阵鞭炮,然后少事休息,光等起五更拜年了。

这一天,把春节的欢乐气氛推到了高峰。9.大年初一头一天

大年初一头一天,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这一天虽不干活,但事情并不少。

第一是敬神。相传大年初一是元始天尊和弥勒佛的生日,为了庆贺二位尊神的生日,人们天不亮就起床,起床之后,在各位神仙的牌位前烧上香和纸钱,摆上供品,供神仙们享用。

第二是放爆竹。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山臊”的恶鬼,专门在大年初一五更之时进村伤人,但这个恶鬼怕响声,怕火光,所以,人们就在庭院当中燃鞭放炮,以避“山臊”恶鬼。现在则更多的是在初一放鞭炮,增添节日气氛,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

第三是迎喜神。传说中的喜神是《封神榜》中姜子牙所封的天喜星殷纣王。这殷纣王生前有酒池肉林,享受已成习惯,当了喜神之后,仍好大吃大喝,老百姓为了在新的一年里喜事连连,所以必须迎请喜神。

第四是吃饺子。天不亮,就把饺子煮熟,先敬请各路神仙和列祖列宗享用,然后全家人再吃。预示着全年全家好口福。

为了凸显人们对先人和祖先的敬畏,还有一些村庄,大年初一到祖坟去上供。

第五是拜年。吃完饺子之后,开了大门,小辈儿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或单独行动,开始给长辈拜年。这拜年虽然有浓厚的家族观念,但有时街坊邻居有点小小隔阂,见了面,拜个年,也就解了“疙瘩”,言归于好了。正所谓“相逢一笑泯怨仇”。这个习惯对于社会和谐还是有其正面效应的,所以延续至今。

另外,年初二,闺女和女婿要回娘家给父母拜年,年初三以后,外甥要给姥爷、姥娘、舅舅拜年。10.年三意(日)

年三意即大年初三。大年初三是财神爷的生日。全家要把少量白面条和饺子混在一起煮着吃,美其名曰:“金丝串元宝”,有了“金丝”和“元宝”,日子自然也就富裕了。11.破五

大年初五即“破五”。初五这天有干活的习惯,原因是穷苦人家有“五穷”,一是吃糠咽菜,有时食不果腹;二是粗布破衣,难以遮身蔽体;三是茅屋土墙,透风漏雨;四是干活缺少工具,全靠体力;五是出门步行,穿着露脚趾头的破鞋为养家糊口奔走东西。这“五穷”把人们穷怕了,所以,在年初五这天要干活,通过干活,赶走“五穷”,劳动致富。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的减弱,人们已经奔上了小康,故破五之风渐渐淡出了年俗。12.初十

相传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人们祭祀了玉皇大帝,年内则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丰收不能糟踏粮食,要把老鼠嘴捏住,而捏老鼠嘴则是包饺子。所以,初九晚上就包饺子(因初十这天不准动用刀剪,否则会招老鼠。故初九晚上要把初十需要的活干完)。第二天,即初十早起,人们就放鞭炮、吃饺子。到了晚上,小孩子们则跑到磨房里(磨是一种石头制作的比较原始的磨面工具,上面有两个磨眼,供从上向下漏粮食用),爬到磨上,把耳朵贴着磨眼听,据说是听老鼠娶媳妇。有的说听见了,老鼠正在抬着花轿,敲锣打鼓娶媳妇。有的说,啥也没听见。反正听见也罢,没听见也罢,每个人的小耳朵都被冰凉的石磨冻的发红,之后,嬉笑一阵跑着玩去了。现在,听老鼠娶媳妇这个习俗基本上不存在了。13.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者,始也,宵者,夜也,元宵节即在新的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原因是正月十五是上元天官大帝的生日,人们为了给上元天官大帝祝寿而进行庆贺,所以又叫上元节。

元宵节又叫灯节。这是因为原始人群对火的崇拜而形成。届时主要内容为燃放焰火、看花灯,自清代始,大闹三天。

元宵节又称小年。在邢家湾镇一带,除了炒肉菜、包饺子、吃元宵之外,白天里的娱乐活动非常热闹,有扭秧歌、拉碌碡、踩高跷、跑旱船、耍龙灯、跑驴、排鼓、武术等,把春节的欢乐气氛又推向一个高峰。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点上蜡烛,点上灯笼,屋里院里,灯火通明。妇女们端着灯烛,把屋里、院里各个角落都要照一照,边照边念:“照、照、照,照墙根儿,蝎子、蚰蜒不上身儿!照、照、照,照窗台,蝎子、蚰蜒进不来!照、照、照,照房梁,蝎子、蚰蜒无处藏!”以祈祷安全。

另外,放火是元宵节晚上的一项重大活动。放火即放烟花,其规模大小,根据群众捐款多少而定(群众捐款多,烟花的品种就多,放的时间就长,反之品种就少,时间就短)。因为放烟花,既要让群众高兴,又要考虑安全,所以组织者事先要精心安排,它包括集资捐款、选择场地、统一分工等。一般说来,一进腊月就开始准备,保证元宵节晚上如期进行。烟花的品种有橙子火(也叫叉子火)、猴捅马蜂窝、礼花大炮、火罐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水帘洞、老鸹下蛋等,最后还有大铁炮,场面十分壮观。当天晚上,三里五乡的群众成群搭伙、扶老携幼赶到场地四周,选择满意地方观看,精彩高潮之时,一片欢腾,再次掀起春节期间的喜庆高峰。因此项活动因财力、物力和人力以及村民爱好取向所制约,故不可能村村都有。所以,目前邢家湾镇只有穆口村、滏西村和新市村仍有此项活动,其他村庄基本上已自消自灭了。14.正月十六烤杂病

到了正月十六晚上,有“烤杂病”的习俗。各家各户把一些穿旧的鞋子、靴子以及可以燃烧的杂物垃圾统统拾掇出来,摞在家门口,点着烤火,意为“烤杂病”。边烤边念:“烤烤烤,烤杂病,一年四季不害病”,“前烤烤、后烤烤,出门拾个大元宝”,“烤烤手,手不冻,烤烤腿,活百岁”等。从科学角度讲,破旧不用的东西里面往往有害虫或虫卵藏身过冬,一把火化为灰烬,也有利于净化环境,所以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另外,这一天还要送“祖宗”。因为年过完了,“祖宗”要回到阴曹地府了。所以这天要送走祖宗,卷藏宗案。15.二十五,祭仓官、打囤

据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地方一连三年大旱无雨,老百姓颗粒无收。可是,官方不但不放粮赈灾,却依旧催粮逼租。有个叫田仓的粮官,是平民百姓出身,他不顾官家的命令,毅然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人们满怀感激,欢呼雀跃。但田仓清楚,私开官仓,是要处死的。于是,他在正月二十五这一天,放完粮食之后放火烧了粮仓,自己也投火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舍己济人的英雄,就将正月二十五日这天定为“仓官节”,以示祖祖辈辈永远的纪念和缅怀。

还有一种说法,正月二十五是仓官的生日,为了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仓满囤流,故白天要祭祀仓官,晚上要在院中“打囤”。打囤就是用草木灰在院里开阔之地撒成囤的形状,同时撒上往囤里装粮食用的梯子、木锨、扫帚、簸箕等用具形状,然后,在囤里放上小麦、玉米、谷子、高梁等粮食和钱(过去是制钱,现在是人民币)。一切准备就绪后,妇女们点上蜡烛或蜡碗,烧上香和纸,磕头跪拜仓官。小孩子们则坐在门口,高声念着歌,如:“黑小(儿)、白小(儿),来俺家穿袄(儿)”,“黑妮(儿)、白妮(儿),来俺家搬坯(儿)”,“金箍盆、银箍盆、金银财宝俺家存”,“金葫芦头,银葫芦头,金银财宝往俺家流”,“金葫芦圈、银葫芦圈,金子元宝往俺家窜”等等,此即“打囤”。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16.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二日,万物复苏,春回大地,蛰龙飞起,行云布雨,所以说“二月二,龙抬头”。作为春节最后的一个节日,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相传二月初二是济公活佛的生日,济公活佛心地善良,法力无边,为济公活佛庆寿,企望得到佑护。

第二,祭祀土谷之神,以求土谷之神在新的一年里给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第三,春节的喜庆已经过去,农活已经开始,好饭已经吃完,

最后需要改善一下生活,再来一顿叫作“二龙戏珠”的饺子加面条,所以当地流传着:“馋老婆,别发愁,二月二还有龙抬头”的说法。

第四,炸油糕。油糕是用黄米(黍子去壳)碾成的面,蒸成粘窝窝头,然后再把粘窝窝和成面块发酵,做成一个个小面团。把小面团擀成圆形薄皮,放上糖和红枣,捏合到一块,呈半圆形,看似包子但比包子肚子小,然后用油炸,炸好之后喷香脆甜,谓之“油糕”。二月初二有闺女回娘家看望父母的习俗,油糕是用来招待闺女的,所以有“二月二,炸油糕,闺女不来娘心焦”、“二月二,龙抬头,闺女不来娘犯愁”的说法。

第五,“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相传二月二这天,如果有雨有雪,则预示着年内必然丰收。即使无雨无雪也马虎不得。因为农事自这一天开始,在古代皇帝要亲率文武百官下田劳动,皇后娘娘送饭,虽然是作秀,但也体现皇家与民间同甘共苦,重视农耕。故有歌云:“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皇后娘娘来送饭,文武大臣把种丢,天子与民同甘苦,五谷丰登太平秋。”“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节日过了之后,冰消雪化,农田大忙,人们开始了春耕生产,春节结束了。

第二节 清明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之所以称“清明”,科学的说法是:夜长日短的冬天已经结束,大风大雨的夏天尚未到来,此时风和日丽、阳光明媚、草木发芽、万象更新,给人以“清明”之感,故曰:“清明”。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晋大夫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行至卫国,重耳饥饿难耐,介子推将腿上之肉割下煮熟,进献给重耳解饥。数年后,重耳复国,是为晋文公(前636年—前627年),晋文公大封功臣,而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耻于言功,背其母逃往绵山(山西介休县境内),文公知而追之。不见,即火烧绵山,意为逼介子推出山而封之以官。“乃使军士于山前山后周围放火,火烈风猛,延烧数里,三日方息。子推终不肯出。子母相抱,死于枯柳之下。军士寻得其骸骨,文公见之,为之流涕,命葬于绵山之下,立祠祀之”(《东周列国志》)。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不忍熟食,不举火焰,寒食三天,并要在田间、地头、路边或坟头栽植柳树一棵,谓之插柳。因此事发生在清明之时,故清明节又称寒食节。

清明节又叫收鬼节。相传鬼魂在阴曹地府也要参加劳动,天气变暖了,农活大忙了,鬼魂也不能再在阳间闲玩游荡了,要回去劳动了,故叫收鬼节。

再一种说法是:春、夏、秋农忙之时,人们都在田间劳作,阳气很盛,鬼不得出。冬季阴盛,是鬼活动的时间。所以,十月初一上坟为“放鬼”,清明上坟为“收鬼”。

清明节是祭祖之节,届时,家家户户要提前两三天上坟烧纸,添土扫墓,故在过去就有了“家有子孙续香火,家无子孙坟头干”的说法。

现在,清明节已成为国家法定的假日。届时,不管在家还是在外的人们都要上坟烧纸、扫墓,祭祀祖宗,看望老人。

第三节 四月八,系花花

农历四月初八,当地有“四月八,系花花,五月端午解花花”之说。具体讲,就是在四月初八这天,大人们要为家中不满十岁的小孩,特别是小男孩,在手腕上系一根由五彩绒线合成的绒绳,到了五月端午解下来。这种做法是为了保佑孩子们无病无灾,长命百岁。这样做虽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一片关爱之心,所以到现在还有这样做的。

第四节 送夏

“送夏”。闺女结婚以后,当母亲的要在第二年的四月下半月或者五月的上半月,红杏成熟的时候(具体时间不定),任选一天,带上一篮红杏,一篮油炸果子和烧鸡,去看闺女。其大意为:红杏象征兴旺,果子象征发达,烧鸡则象征大吉大利,祝愿闺女家中兴旺、发达、大吉大利。

相传,汉献帝被魏文帝曹丕贬为山阳公,皇后(曹操之女)也随之被软禁山阳城(今河南焦作),不能回京城看望母亲卞太后,但卞太后不怕曹丕,就到山阳城探望女儿。后来,民间效仿,端午节前后,“娘看闺女”流传至今,谓之“送夏”。

第五节 端午节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邢湾一带的村庄有吃粽子、插野艾和敬神的习俗。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楚怀王(前328年—前298年)的大夫,因怀王不听忠言,致使身陷敌国。屈原悲愤之下,投江自尽,因时在端午,故人们在这天包好粽子,投掷江中。又因粽子有楞有角,鱼虾吞食不便,只能让屈原享用,故五月端午有了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

插野艾是为了避瘟疫、祛邪恶。另一种说法是,唐朝乾符(874年—880年)年间,黄巢起义,自称冲天大将军。有一天,黄巢大军经过一个村庄,遇到一群逃难之人,其中有一妇人,怀抱一个稍大点的孩子,手拉一个稍小点的孩子,也随其他难民奔逃。黄巢甚是奇怪,遂命亲兵将妇人带到跟前盘问。妇人道:“人言大将军之兵,所到之处,鸡犬不留,故要逃命。因大孩子是丈夫前妻所生,虽大也要抱着,小孩子是自己亲生,虽小也要步行。”黄巢一听:此妇真仁德之人也!就随手在路边掐断野艾一枝,交与妇人。要她回家之后,插在门口,大军一到,必不入内。并传令三军:“凡门口插艾者,不得擅入,违令者斩!”妇人一听,赶紧回到家中,将野艾插到门口,并告知左邻右舍,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三里五乡,家家户户都纷纷插上了野艾,百姓的生命财产才逃过一劫。因此事也发生五月初五,所以,端午也就有了插野艾的习俗。

敬神主要敬的是钟馗。相传唐时,皇上开科取士,举子钟馗上京赶考,得中头名状元。中了状元,要身穿红袍,帽插宫花,游街夸官。而插宫花这件事,要皇后娘娘亲手操办,但皇后娘娘一看钟馗奇丑无比,拒为插花,钟馗羞怒之下,自杀身亡。皇上念其刚烈,封之为“驱魔大神”(过去有一部古典小说《钟馗捉鬼传》为证)。因钟馗是驱魔大神,所以只有敬祭钟馗才能驱鬼避邪,全家平安。

以上习俗,有的已经自消自灭,有的延续至今,但人们避祸就福、疾恶向善的人心追求始终不变。

第六节 六月初一过小年

六月初一,习惯的说法是一年之半,故有“过小年”之说。实际上,六月初一半年未到,七月初一才为半年。而把六月初一定为“小年”,这和农忙、农闲有关。一般说来,六月初一,三夏大忙已经结束了,秋季作物开始生长了,在农忙的季节里是相对比较消停、清闲,可以松口气的时候。于是,人们就把六月初一定为“小年”,烧香敬神,燃鞭放炮,改善生活,感谢上天给带来了夏季的风调雨顺,也祈盼上天再次给带来秋季的五谷丰登。

第七节 七月十五放河灯

邢家湾镇处于九河汇聚之地,大部分居民生活在河流沿岸,泽国水乡。他们祖祖辈辈或采菱挖藕,或捕鱼捉蟹,或行船航运,或放牧河滩,和河水结下不解之缘。为祈求河神保佑世人,平平安安,故要敬河神。俗话说:“七月十五定旱涝”,其意为:在一般年份,七月十五,暴雨成灾,洪水泛滥的季节基本上过去了,所以把七月十五定为敬河神的节日。

敬河神的内容有二:一是烧香、烧纸、上供。届时,傍晚时分,家中的妇女就在家门口点上灯烛。然后到河边烧香、烧纸、上供、跪拜,祈盼河神保佑家人顺顺利利,平平安安。二是放河灯(河灯是用竹篾、庄稼秸秆或柳树的枝条扎制成的船型、荷花型、鱼型和其他动物型以及人型的骨架,然后再在外面糊上彩色的纸,使人一看,就是一条小船、一朵荷花、一条金鱼或者是猪八戒、孙悟空,扎好之后,再往里面放上蜡碗或蜡烛,即河灯)。祭拜完河神之后,就把河灯放入河水的水面上,自南向北,漂流而去。同时,河岸上也布满了灯烛,一时间,河流上下,灯火点点,隐隐约约,飘摇闪烁,如梦似幻,此乃邢家湾一带一大靓丽的景观。

近几年来,九条河流都先后干涸无水,河灯已无条件再放,但沿岸居民仍在七月十五傍晚到河岸之上祭拜河神,在公路和主要交通路口祭拜路神。除了烧香、烧纸、上供、磕头之外,有的点上蜡烛,也有的用蓖麻籽串成一串,点着当作灯烛,河岸之上、路口之边仍是热闹非常。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第八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此时恰是三秋之半,故曰中秋。十五日又是一月之半,月圆于上,人圆于下,故提倡八月十五全家团圆。为此,在外地工作的人们,只要老人健在,都会在八月十五赶回家中,同家人共度佳节。

因中秋节是亲人团圆之节,故宋朝诗词大家苏轼在中秋之夜,曾写《水调歌头》一首,怀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词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月十五有吃月饼的习俗。一是因为八月十五是太阴星君即月亮之神的生日,要为太阴星君祝寿;二是因为八月十五正是新粮如谷子、高梁、玉米、大豆等成熟之时,也是新鲜果品如苹果、甜梨、大枣等采摘之时,人们怀着丰收的喜悦,用新粮新果做成月形的新鲜食品,敬敬神、尝尝鲜。所以,八月十五就形成了做月饼、吃月饼的习俗。

八月十五还有互相赠送月饼的习俗。据传,这个习俗是在元朝末年形成的。元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朱元璋在江南举起了反元大旗。元顺帝至顺年间(1333年),朱元璋率大将徐达和军师刘伯温打到了黄河以北。为了发动群众,在同一时间里进攻元军,刘伯温想出了一条妙计,把行动时间写在纸条上,夹在月饼之中,派军士扮作平民模样,分头送到百姓手中。届时,千家万户,一齐发动,在朱元璋的率领下,一举打败了元军。因此事发生在八月十五,所以就有了“八月十五送月饼”、“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

现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已经成了国家法定的节日。

第九节 十月一,送寒衣

邢家湾镇有“十月一,送寒衣”的说法。农历十月初一,儿女们要提前1—3天为去世的老人上坟烧纸。烧纸要烧五种颜色的纸(红、黄、兰、白、黑),名曰“五色纸”。意思为:天气冷了,老人在阴曹地府该做棉衣了,五色纸就是棉衣的布料。所以,十月一烧纸又叫“送寒衣”。

再一种说法是为老人送钱。因为从清明节“收鬼”开始,老人们在阴曹地府劳动时间也不短了,十月一以后,场光地净没有农活可干了,老人们也该休息休息,搞搞娱乐,搞搞旅游什么的,所以,十月初一烧纸又叫“放鬼”。为此,要给老人送点钱。在过去,送钱都是烧点烧纸,现在都换成了“天堂银行”发行的大面额冥币,如百元、千元、万元、亿元不等。这一是说明现在生活富裕了,子女们舍得多花钱买冥币了,同时也表明儿女对父母的怀念和孝敬之心。

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第十节 冬至

冬至为农历中的二十四节之一。一般在阳历12月22日(有时为21日),俗话说:“冬至十天阳历年”是也。在古代,冬至是一个大节日。乾隆刻本《顺德府志·风俗》载:“冬至行拜贺礼,亚元旦。老农以布囊盛诸谷种埋地,至元月取出,用原器量之,以验岁宜。”其大意为:“冬至要行拜贺之礼,其隆重程度,仅次于元旦(指春节),所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老农们用几个小布袋分别装上五谷的种子,在院里挖个小坑埋下,到农历正月初一挖出来,用原来的器具如碗、升子等,重新量一下,什么种子涨了,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适宜种什么庄稼。虽不科学,但表明劳动人民在一年又一年的生产和生活中探求丰收之道。

冬至这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在邢家湾一带一般以吃饺子庆贺冬至。吃饺子俗称“捏耳朵”、“安耳朵”,所以有“冬至不吃饺,冻掉小耳朵”之说。一般说来,冬至过后,进入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人们开始猫在屋里取暖,也有的陆续开始购置年货了。

这个习俗延续至今。

第十一节 腊八节

腊八节即农历腊月初八。在古代,人们把腊八节视为春节即将到来的信号,故民谚有:“馋老婆,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呼噜呼噜二十三”(二十三为过春节祭灶爷之日)。腊八节时值“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所以民谣有:“腊七腊八,出门冻煞”、“腊八腊九,出门冻手”、“腊九腊十,出门冻直”之说。

腊八节一是要敬神、烧香、烧纸、磕头。这是因为春种、夏管、秋收等农忙季节已经过去,而冬藏之季比较清闲,所以人们就利用这个清闲的季节祭祀神灵。所敬之神一曰:“神农”,二曰“后稷”,三曰“田官之神”,四曰“房屋之神”,五曰“堤防之神”,六曰“河流之神”,七曰“猫狗之神”,八曰“昆虫之神”,感谢各路神仙在过去一年给带来了风调雨顺,祈求各路神仙在新的一年里再赐以五谷丰登。

腊八节二是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小米、江米、黑米、黄米、豇豆、绿豆、大枣、栗子熬制而成,常喝此粥可益寿延年。似曾记得一首古诗,单论食粥之妙,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有益寿长年法,只需食粥即神仙。”

民俗腊八节的原始创意是教育人们勤劳致富,节俭度日,所以又有:“摇钱树,人人有,就是自己两只手。聚宝盆不算好,勤俭才是传家宝。家常饭吃得长,粗布衣裳穿得久。要想日子常常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等等说法。

腊八节还要腌制“腊八蒜”。腊八这天,人们拿几头蒜,剥去外皮,装在一个器皿当中(小瓶子、小罐子均可),再用醋泡上,到了年三十吃饺子之时,用来佐餐,味道鲜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敬神之说,逐渐淡化,而喝腊八粥的习俗长盛不衰。

第十二节 立春

立春又名打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有的年份在春节以前,有的年份在春节以后。立春,顾名思义:春天到来了,但从真正意义上讲,只是春天即将到来。所以民谣有:“立了春,冻断筋”和“立了春,别喜欢,还有四十五天好冷天”。真正的天气变暖,万物复苏,还要再有一个月,惊蛰以后。故民谚有:“要想天变暖,椿树绾上纂”之说。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在过去,到了这一天,地方上要举行迎春敬神大典。有关地方官员要设宴公堂,举行隆重的乡艺演出。为了鼓励农民早备春耕,地方官员还要鞭打春牛。春牛不是真牛,是用黄土堆塑而成的象征耕田的牛。地方官员用彩绸编成的春鞭打牛三下,号为“打春”。小孩子们唱着打春歌: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七打七星高照,八打八方吉祥,九打九域太平,十打十全十美。接下来,各杂业人员扮作渔、樵、耕、读,或舞狮、或耍龙,或踩高跷,或跑旱船,热闹非常。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切逐渐淡化了,但在立春这一天,人们都按照打春的具体时间,如几点几分,到院子里放一阵鞭炮即可。(此章参照《邢台历史文化考》和邢家湾镇滏东村杨桂田老人、陈占斌先生以及穆口村张文斗先生、张成忠先生、张子其先生,大屯乡王磊先生口述而整理。)

第四章 民间艺术

邢家湾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术、书法、绘画、剪纸、戏剧、曲艺、花会舞蹈和敬神打醮等活动,遍布全镇20多个村庄,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一到节日,他们都交相辉映,一展风采。

第一节 武术

武术是邢家湾镇各村民众的一大爱好,主要研练的拳术是王其和式太极拳和洪拳。王其和生于清朝末年,自幼习武,为太极拳名家郝为真、杨澄甫的得意门生。他和太极大师董英杰、崔毅士、姜廷选、李宝玉、石逢春等齐名,皆为武林一时之冠。王其和式太极拳是王其和集武、杨式太极拳之长于一身的一套新式拳路。这套拳在太极拳的传播和发展上居功至伟。2000年3月12日,河北省王其和式太极拳研究会在任县成立,环水村人刘舜曾为会长,李剑方、檀凤林、刘俊英为名誉会长。2013年4月,河北省王其和式太极拳研究会换届选举,檀杏敏为会长,刘舜曾为荣誉会长,李剑方为名誉会长。相继,邢家湾镇的部分村庄也成立了分会,分别是:邢家湾分会,会长张文斗。环水村分会,会长王占英、檀占平。郑家庄分会,会长张进东、李运刚。王村分会,会长杜振武。

另外,在邢家湾镇的部分村庄还有很多洪拳爱好者,有些村庄也建立了自己的组织。如滏北武术队,班主范廷栋;薄村武术队,班主王梦华;西黄庄武术队,班主李俊五。可谓各俱传承,异彩纷呈。

太极拳也好,洪拳也好,这些武术爱好者们,农忙季节,抽空加楔,分散练习,农闲季节,集中起来,互相切磋,逢年过节,组织队伍,公开表演,虽形式有异,但都为活跃文化生活,弘扬中华国粹和全民健身运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附:

邢湾滏北“武嗜好”班及拳脚器械名录邢湾滏北“武嗜好”班

邢湾镇滏北村有个“武嗜好”班,因时间久、拳路广、人员多、场面大而闻名。每逢过年过节或有重大事情,“武嗜好”班都要集合人员敲锣打鼓,整理队伍,浩浩荡荡到大街和需要的地方,成场表演。有时外村有集会或其他大事也应邀前去表演,所以在邢湾及附近村庄很有名望,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清朝末年,该村著名拳师赵老庆(生卒年月不详),经常应邀保镖,走南闯北,广交天下武林高手,深得众家武术套路真谛,十八般器械样样精通。他在农闲之时传授技艺,其得意弟子有张洛辛(约1872—1952年)、焦文玉、孟玉山、张玉安、张都平、王洛重等,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个个身手了得。

解放后,范廷栋、葛老桃、张福其、朱文增、王仁堂、朱运增、张献彬、张洛胖等为“武嗜好”的传承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年年带头组织演练,使“武嗜好”班子不断发展壮大,为群众健身娱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滏北“武嗜好”班的旗帜是红色,白边,三角形旗,字号为“福盛班”。他们的兵器,刀、枪、剑、戟、拐、三节棍、大刀、护手钩等十八般兵器样样齐全。“武嗜好”班的乐器有:大鼓、大镲、小镲、大锣、铙等,演奏起来,战鼓轰鸣,一浪高过一浪,使人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演练者跟随鼓点虎虎生风,威风凛凛,有时飞脚,有时亮掌,生龙活虎,越战越勇,就是汗流浃背也有使不完的劲,煞是好看。“武嗜好”开场为跑八卦阵(也叫跑圆场、跑龙套),最少要32个人参加,人人手持兵器,有序加入阵中,变换阵法,时而站四角,时而穿插变队形,时而抱团,时而圆场,不停变换,使拳场越跑越大。然后开始单练、双练、对打、器械练习、器械对打,一场下来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结束。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要求,习练者越来越少,濒临失传状态,亟待扶持帮助,使其得以传承发展,造福于后代。

拳脚器械名录

拳脚类:大架子  小架子  小架子后节  六腿架六提架  猕足拳  乱拳十二趟  钩子腿十一腿  斜串头趟 斜串二趟

  

单刀类:六合刀  坤善刀   断门刀    雁翎刀八卦刀  迎路刀   不战五虎刀  开善刀四十五刀

  

双刀类:六合双刀  坤善双刀  咬刀

  

单人器械:六合枪  五虎十三枪  大刀   护手钩虎平拐  三节棍    七门棍  绳鞭叉    大梢子    钩镰   单刀握棍

  

对手器械:白手夺刀  白手夺枪  单刀对枪  拐对枪叉对枪   梢子对枪  双刀对枪  大刀对枪

护手钩对枪 三节棍对枪

  

三人以上对手器械:双刀对双枪  拐对双枪    五虎乱家伙扎乱枪    三节棍对双枪(口述:朱文增、朱运增,编写:张献彬)

第二节 书法绘画

书法、绘画艺术,乃国之瑰宝,特别是在太平盛世的今天,名人字画已成为被欣赏、被收藏、被遗亲送友的上乘佳品。书画作品悬于厅堂,既是装饰又是精神享受,每逢节日庆典、婚丧嫁娶,更是离不开舞文弄墨的高雅之士。“滏阳自古多才俊”,在地处滏阳河畔的邢家湾镇,则更是文人辈出,才子济济,在书法、绘画方面颇有造诣者大有人在。2007年,“任县老年书画研究会邢湾分会”成立了,张子其同志任会长,朱省卫同志任副会长,张海平同志任秘书长,郭小虎同志任名誉会长。现将小有名气者介绍如下:1.张子其

张子其,邢湾镇穆口村党支部书记。张子其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作风正派,工作积极。穆口村在2007年被国家老龄工作委员会命名为“敬老模范村”,2008年被邢台市政府命名为“生态文明村”,2010年被省妇联命名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张子其本人被任县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张子其同志也是一位优秀的民营企业家。

张子其同志天资聪慧,爱好书法,工作之余,刻苦研练,尤其隶书,造诣颇深。据业内人讲,他的隶书具有大家风范。其作品多次参加县、镇书画展,并多次获奖。2.冯玉国

冯玉国,邢家湾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作之余,研练书法,遍临诸帖,博采众长,尤善行书,多次参加县办书展并多次获奖。2010年、2011年两次组织邢家湾镇书画展,有力地推动了书画艺术在邢家湾镇的普及和提高。3.郭小虎

郭小虎,邢家湾镇政府群众工作站干部,曾任镇党委副书记。

退休后,返聘于镇内工作。郭小虎酷爱书法,对楷书、行书、草书皆有研究,尤其毛体,更具其功力,一首毛泽东诗词《重阳》在任县书画展中获银奖;一首《清平乐·六盘山》,令人拍案叫绝,并在任县老年书画研究会作品集《红叶翰墨情》中获铜奖。他多次参加县、镇书画展,并多次获奖。

郭小虎同志现任任县老年书画研究会邢湾分会名誉会长。4.朱省卫

朱省卫,邢家湾镇政府群众工作站干部,在出色完成民调工作的前提下,刻苦研练书法艺术。他所临的《兰亭序》在任县老年书画研究会作品集《红叶翰墨情》中获铜奖,据任县老年书协主席、书画家武文芳先生说:“朱省卫的行书《兰亭序》可以假乱真。”他多次参加县、镇书画展,并多次获奖。

朱省卫同志现任任县老年书画研究会邢湾分会副会长。5.张海平

张海平,邢家湾镇穆口村人,退休教师。张海平自幼酷爱书法,特别对楷书、行书,甚有研究,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任县书展银奖。他的《节录·王书圣教序》条幅在任县老年书画研究会作品集《红叶翰墨情》中获铜奖。他多次参加县、镇书画展,并多次获奖。

张海平同志现任任县老年书画研究会邢湾分会秘书长。6.都迎山

都迎山,1976年毕业于威县师范学校美术专业。期间经常受书画名家韩振学老师的教诲。毕业后,又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进修,取得本科学历。都迎山在教育战线工作三十多年,主要从事书法和美术教学。他的书法,真、草、隶、篆、行,样样精通,绘画以国画为主,造诣颇深,其作品曾参加邢台地区书画展,获优秀奖。7.陈占斌

陈占斌,邢家湾镇滏东村人,曾任小学校长多年,现已退休。陈占斌先生自幼酷爱书画,特别是花卉,他画的牡丹花《国色天香》在任县老年书画研究会作品集《红叶翰墨情》中获铜奖。陈占斌先生多次参加县、镇举办的书画展,并多次获奖。8.贾士铸

贾士铸,邢家湾镇穆口村人,自幼酷爱书法,现虽已年过花甲,仍然笔耕不辍。他的楷书已得到方家好评。曾多次参加县、镇举办的书画展览。9.卢进

卢进,邢家湾镇滏东村人,医生,平时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业余时间研练书法,尤工隶书。现在,他的隶书颇见功底,已得书界好评。他多次参加县、镇举办的书画展览。10.邢运华

邢运华,邢家湾镇穆口村人,原来在县文化馆工作,后来调镇文化站工作,邢运华同志爱好书法,尤善楷书,现在他的楷书已得业内大家认可。他多次参加县、镇举办的书画展览。11.庞占云

庞占云,邢家湾小学校长,工作之余,研练书法。他的隶书和行草书都已达到较高水平。但他作人低调,不爱张扬,乐于埋头练习,故其作品较少展示。庞占云同志曾多次参加县、镇举办的书画展,并多次获奖。12.张幸堂

张幸堂,邢家湾镇滏东村人,退休职工。张幸堂自幼酷爱绘画,擅长花鸟、动物。退休之后勤奋研习,他多次参加县、镇举办的书画展览,并多次获奖。13.李红英

李红英,邢家湾镇滏东村人,自幼酷爱书法,专工行书,从不间断,现已具有较高水平。李红英曾多次参加县、镇举办的书画展览。14.檀振刚

檀振刚,邢家湾镇新市四村人,国家退休干部,自幼爱好书法,其字笔力遒劲,舒展大方,曾两次参加镇举办的书画展,深受好评。15.刘禄彬

刘禄彬,邢家湾镇新市一村人,自幼爱好书法,平时生活节俭,攒钱购买笔墨纸张,多次参加县、镇举办的书画展览,并多次获奖。《任县老年书画研究会邢湾分会》现有会员22名,平时会员们经常为村民服务,如书写婚联、寿联、春联和乔迁新居联等。2011年,获得“邢台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先进单位”光荣称号。16.李泓量

李泓量,男,字明德,1967年生于河北任县邢湾,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邢台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邢州画院院长、邢台文苑画廊艺术总监。多年来致力于艺术品收藏和艺术创作,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被朋友和学界收藏。(根据张子其先生、朱省卫先生提供资料整理)

第三节 戏剧

在过去,邢家湾镇大多村庄都有戏剧,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戏剧班有如下几个:1.滏北乱弹班

滏北村有个乱弹班,班主陈星三。这个班子人员不多,但戏路很宽。而且演出的都是一些取材于宫庭纠纷,江湖恩怨的历史大剧。如《临潼山》、《白鹿原》、《高平关》等,唱腔高亢激越,甚是叫座。但毕竟因为人员缺少,不能单独成班。为谋生计,经常到外地和其他班子搭班演出。虽然如此,这几个演员在远近几个村庄还是小有名气。每逢演出之时,只要粉牌上亮出了他们的名子,老少乡亲还是成群打伙,争相观看。2.东黄,秧歌班

东黄庄有个秧歌班,班主陈芳义。秧歌戏,俗称为“打老婆、骂孩子”的小戏,所演剧目都取材于家常理短,警世劝人的古今故事,如《桃花庵》、《二进院》、《劈山救母》、《三娘教子》等。这些剧目虽然行当较少,情节简单,但都是教化世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多作善事,莫沾恶行。正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是也。所以,群众对秧歌戏也甚是欢迎。

陈芳义的秧歌班,有时在外演出,奔走于任县、隆尧、巨鹿等县的村村寨寨,收入虽不丰厚,但也可维持生计。3.边家庄丝弦班

边家庄有个丝弦剧团。丝弦班的班主是谁,已无从得知。但这个剧团在周边村庄还是小有名气。丝弦是真嗓吐字,假嗓行腔,悠扬悦耳,热情奔放的剧种。一般演出的剧目是以“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为主题的情感大戏,如《窦娥冤》、《铡美案》、《辕门斩子》、《宋江杀楼》等,群众是百看不厌。据传说,这个剧团是职业性的,一年到头,游动演出在本县和周边县的部分村庄,一般在演出前就议好了价钱,多少粮食或多少钱,演出结束,兑现钱粮,以此维持生计。4.梆子戏班

梆子戏即河北梆子。河北梆子在邢家湾镇还是较大的一个剧种。据说,民国年间,在环水村、王村、郑家庄和新市这四个村都有梆子剧团。因年长日久,这四个班子的班主是谁,已无从得知。但其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河北梆子在大清乾隆年间就成为河北一带与“西调”、“乱弹”齐名的重要声腔。梆子的乐器是以锣、鼓、镲、皮锣和梆子为主的击打乐器,再配以唢呐。河北梆子唱词朴实,唱腔高亢,演出剧目多是以宫庭纠纷、历史传奇为题材的反映帝王将相、朝代兴替和江湖恩怨的大戏,如《二进宫》、《探皇陵》、《大保国》、《严海斗》等。群众甚是爱看,但这几个剧团都是业余性质的,外出较少。5.新市的《河北梆子》

新市村的《河北梆子》相传起源于唐朝,本地艺人集采《山西梆子》、《陕西秦腔》和河北地方戏等各家之长创新的一种声腔,即新市的《河北梆子》。新市的《河北梆子》既有《山西梆子》的婉转细腻,亦有《陕西秦腔》的高亢激越,更有河北地方戏的通俗朴实等风格,戏说新市的《河北梆子》来自晋剧大概有一定的道理。

解放前,由于条件所限,新市的《河北梆子》只是作为一种小型的地方戏活动在乡里民间。解放后,新市的《河北梆子》得到了第一次复兴。一时间,人才济济,成立了《河北梆子》剧团,在本地还是小有名气。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剧团被迫停演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组织文艺宣传队,年轻人在老艺人的指导下,排练演出革命样板戏,再次唱遍了周边村庄,新市的《河北梆子》再次呈现辉煌。

现在,虽然随着科学的进步,电视机、电脑进入家庭,人们对

学戏、唱戏已不再感兴趣,但新市村的村民对《河北梆子》却情有独钟。为了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他们于二O一二年七月七日又重建了自己的戏曲组织——《河北梆子》剧团。(根据新市左新法先生供稿整理)6.南张村假神戏

假神戏,最早见于民歌《下假神》、《李三娘推磨》,后来,配上了鼓乐伴奏,到了清朝中叶,逐渐形成了假神戏。假神戏主要流传于王村、郑庄、邢湾和南张村一带。因为假神戏经常和秧歌戏搭班演出,故假神戏和秧歌戏的程序、乐器、道具以及所演剧目大致相同。民国初年,南张村活跃着一个假神戏班,老艺人王苍狗为假神戏的班主,第四代传人,他先后教出了张文魁、张二脏等30多个徒弟,每到逢年过节,他们就邀角搭班,走乡串村,巡回演出。“文革”期间,这些旧式剧团,不管是乱弹、秧歌、丝弦,还是河北梆子、假神戏,一律改演现代革命样板戏,传统剧目都失传了。现在,老艺人多已相继作古,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年轻一代对学戏不感兴趣,各个剧种都已后继无人,所以这些戏曲剧团也就自消自灭了。但它们当年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所作的贡献还是牢记在人们的心中。

第四节 乡艺

乡艺,亦称花会,亦称社火。这些活动,起源于明初,盛行于清代,到了民国年间,邢湾境内,村村有花会,庄庄有社火,每逢节日,特别是春节,村与村之间,互相邀请,演出助兴。新中国成立后,县文化馆派人到外地学习,带回不少节目,“文化大革命”期间,多数节目因停演而先后失传。改革开放后,农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花会、社火又重新活跃,每逢过年过节,纷纷演出,活跃文化生活,增添节日气氛。

流行在邢家湾境内的乡艺活动主要有如下几种:1.扭秧歌

扭秧歌在全镇各个村庄比较普遍,有的村庄甚至多达三、四班。扭秧歌不拘人数,大多是中青年妇女组成。秧歌队员统一着装,身穿彩服,头扎红花,手拿纸扇,脚踏锣鼓点,边走边扭,动作协调,热情奔放,此活动多在春节、元宵节或者庆典活动时演出,以烘托欢乐气氛。这项活动全镇境内每个村庄都有,随着群众生活的富裕,扭秧歌已经成为群众经常性的健身娱乐活动。2.踩高跷

踩高跷是一项高难活动。高跷的装置为木质,高一米左右,踩高跷者把高跷捆绑在自己的小腿上,身高可增1—2尺以上。然后头戴面具或油彩化妆,身穿古代服装,扮成老头、老婆、媳妇、新娘或者群众比较熟悉的各种戏剧人物,如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等。踩高跷一般为十人左右为一组,他们手持道具,顺街边走边舞,扮相喜人,动作可笑。一般说,踩高跷的队伍一过来,欢乐气氛就达到了高峰。此项活动,一般在春节和元宵节演出,他分布在镇内部分村庄。3.跑驴

跑驴一般由三个人组成,扮新娘者的腰在毛驴的模型中间系上带子,犹如骑在驴背,扮新郎者扬鞭赶驴,意思为丈夫陪新媳妇回娘家,中途碰到一个农夫,扮农夫者配合一些逗趣情节,动作滑稽,惹人发笑。此项活动流行于镇内部分村庄。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演出。4.旱船

旱船,顾名思义,就是在旱地上划船。旱船是用木料或竹子扎成船型,然后再用彩布装饰遮体,中间有一布制的套子,系在女舞者腰间,犹如坐在船中。一男扮作船夫,手持木桨作划船状。其划船、抛锚、顺水、逆水等表演非常逼真,男女双方配合一致,舞姿优美,有的还配上音乐和歌曲,更是让人百看不厌。此项活动,流行于镇内部分村庄,一般在春节或者元宵节演出。5.拉碌碡

拉碌碡是反映劳动人民用原始的工具——石磙在秋天或麦天打场的活动(打场也叫轧场,即把粮食从秸杆上脱下来),而这个原始工具石磙又叫碌碡。拉碌碡所用的碌碡是用木板做的形似石磙,外罩彩布而成的道具,前面有一老婆和一个媳妇作拉石磙状,一人扮作农夫,手拿打场的工具紧跟于后。还有一人扮作挑担送饭或者其他角色,边拉、边唱、边舞蹈、风趣逗人。此活动分布在镇内部分村庄,一般在春节和元宵节演出。6.太平车

太平车是用木条(或竹条)扎成车状,彩布围体而成。一人扮作新媳妇坐于车内(实际上是用布条把太平车系在女演员腰间),一人扮作新郎推车,两人配合默契,动作协调。另外,有数名演员,扮演“女子拉车”,随车起舞,所扮演的“赶车”、“误车”、“推车”、“上坡”、“下坡”等动作,非常逗人。这个活动分布在镇内部分村庄,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或者有其他庆典活动时演出助兴。7.龙灯

龙灯,俗称玩火龙。制作“火龙”,首先是用木料或竹条再配上铁丝扎制成模型,然后在龙头上用彩布或彩纸扎制描绘,在龙身上用绘有龙鳞的彩布遮围而成为火龙。火龙的节数可长可短,有一龙独舞,有双龙竞舞,另有一武士手持彩球,戏龙起舞。此活动一是需要人手多,并需要专门训练才能配合。二是体力消耗大(不但要年轻力壮,而且中途还需换班),所以一般要有二十左右人才行。镇内少数村庄,有此项活动,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演出。8.排鼓

排鼓一般有10—20人组成,配大、小鼓数面,锣、镲数副,鼓手们头扎白毛巾,身着一色的服装,腰系红色的丝绸彩带,鼓点清脆,姿势多变。此项活动流行于镇内多数村庄,一般在春节和元宵节演出。有时也应邻村之邀,出村演出。这项活动,多数是在晚上,只要排鼓队一到,沿街村民纷纷抱来柴禾,如高梁秸、花柴之类,然后点着大火,排鼓队围着火堆尽情敲打一会,再往前走,因为前面还有村民点着大火在迎候着哩。9.穆口大鼓

穆口大鼓和其他村庄的排鼓又不相同。穆口的大鼓,鼓面直径一米七、八,四人以上同敲一个鼓点,声如闷雷,震撼人心。只有亲临其境才能感悟“鼓动”一词的来历及意义之真切。

相传穆口大鼓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据说,村西南角的南堂庙有一石碑,上有记载,但石碑已下落不明,估计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穆口大鼓共分“挑袍”、“新法”、“嘁嘎嘎”、“一归”、“二归”、“三归”、“四归”和“结尾”八个章节。其中“挑袍”一章为本村唐老成先生从临城引进,“新法”一章为贾老彦先生从巨鹿西郭城引进(两章引进时间分别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从而形成了流传至今的鼓点。

多少年来,人们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鼓友们敲锣打鼓,尽情助兴,以鼓为乐,以鼓会友,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鼓谱准备向上级文化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此稿根据穆口村张振中、贾计英二位先生提供资料而整理)附:穆口村鼓会鼓谱(草稿)挑袍新法嘁嘎嘎一归(以上可重复数次,以下从嘁嘎嘎“放慢”处起即可)二归三归四归结尾

备注:1.符号:“○”鼓面,“×”鼓边或头锣;“V”虚锤或花点;“△”双锤或重锤。

2.变点:如○○○可敲为○○ ○○ ○。

○○○○可敲为:○○ ○○ ○ ○。

策划:张文斗

顾问:张老安、贾老景

整理:唐振芳、张平须、张仁录

执笔:张振中、贾计英10.舞狮

舞狮,也叫狮子舞。“狮子”一般是买来的现成的道具,有的是一人扮狮,有的是二人扮狮,另外有一武士,手持彩球(也称绣球),戏逗狮子,即为舞狮。狮子的跳跃、腾转、蹬球、跷板和舔毛、搔痒、翻身、打滚等动作,形象逼真,令人叹为观止。此项活动在过去流行于邢家湾村,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演出。可惜的是,现在舞狮绝技已经失传,逢年过节,再也看不到这个精彩表演了。

第五节 曲艺

曲艺这个行当的表演比较简便,一人也可,二人也行,不用化妆,就地设场,即可演出。曲艺的种类大致有道情、坠子书和大鼓书等,因为艺人只需手拿竹板(亦有钢板、骨板,亦有二胡伴奏,此因行当而异),按着一定的节奏一敲,张口即来,简便易行,又因表演者连说带唱,所以又称艺人为“说书的”。流行在邢家湾境内的主要有道情和坠子书两个曲种。1.道情

清末民初,郑家庄有位说道情的老艺人,一生传人甚多,名气较大的是甄庄常小有,自幼在郑庄学艺,年长后,与其妻吴书芹(邯郸馆陶人),徒弟孙喜田合班,在邢台纳凉园、太原南花寺、石家庄南花园一带活动,人称西支道情(因还有一支活动在冀东一带,人称东支道情。西支是对东支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道情这个曲种已后继无人,自消自灭了。2.坠子书

说坠子书的艺人一般说来是盲人或有某种残疾的人(也有正常人)。他们为了谋生之计,一般都从小拜师学艺,练就上乘的嘴皮子功夫,待年龄稍长,即单独或合班说书卖艺。说书人一般在农村的晚饭前后,找一开阔之地设场,一人说唱或二人说唱,自己伴奏或专人伴奏。乡亲们自觉端来汤饭,供说书人充饥,也有的送给说书人几个小钱,供说书人生活。他们所说的内容,一般都是《彭公案》、《施公案》、《小八义》、《七侠五义》等公案大书和侠义大书,很有吸引力,今晚听了,明天还想听。

这些艺人,一般走村串乡,居无定所,过去农闲时节村村都可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这些说书的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第六节 打醮

打醮是一种敬请和祭祀全神的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请神祭神。何时打醮,由村里的会首组织有关人员,在一开阔之地,用苇箔或苇席搭成一个大棚,然后在棚之四壁挂上各路神仙的画像,神像前摆放供桌,供桌上面点上蜡,烧上香,摆上供品,供各路神仙享用。请来道士或和尚念佛诵经,祈祷各路神仙,佑世人,吉祥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活动一般为三天。

打醮开始的前几天,都给邻近友好的乡村送去请贴,届时,带着本村的社火花会班子前来助兴。

各处打醮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基本一致,但细微处也有区别。一是在时间上,有的村打的是时间醮,如定在几月几日,永远不变;有的村打的是节气醮,如在立春那天,春分那天或者惊蛰那天。根据节气,确定日期。还有的村打的是入伏醮,把这一活动定在入伏第一天。但不管定于何时,都是热闹三天。二是在请念佛诵经上的区别。有的打醮请的是道士诵经,有的打醮请的是和尚念佛。总之,请道士不请和尚,请和尚不请道士。

在打醮活动期间,许愿之人和还愿之人,要向醮上拿钱,谓之“拿油钱”。一般活动结束后,略有节余,以备增添更换醮具,也有因为财务不清而受到指责的,因此会首很重要,必须有较高威望的人来担任。

邢家湾镇边家庄打醮是请道士诵经的定时醮,即每年正月初七到正月初九。南张村则是从正月初四到正月初五,村西头黄路会打的是道士诵经的醮,从正月初五晚上到正月初七,村东头的水路会打的是和尚念佛的醮。而西黄庄的打醮则是同东黄庄和东只庄、王家庄联合举办的,请的是白王菩萨,时间为正月初九。

第五章 民间故事

第一节 游仙坟的传说

邢家湾村北,有个“游仙坟”,“游仙坟”的名字超凡脱俗,耐人寻味,其原因是此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清朝末年,邢家湾有一粮商,名叫李子章。这李子章幼读诗书,通情达理,勤劳正派,聪明能干,且侠肝义胆,轻财重义。李子章年长之后,凭自己的苦心经营和超人才智,利用邢家湾的地利条件,挣来万贯家私,成为富甲一方的开明绅士。

李子章发达之后,凡村中有公益之事,必慷慨解囊;有不平之事,必坚持正义;有落难之人,必倾力相助,在邢湾一带口碑极好,有“赛专诸”之称。

邢家湾出村北行,即进入隆尧地界,进入隆尧的第一个村子名叫肖庄,邢家湾距肖庄约有十里左右。在过去,地处九河下梢的大陆泽地带,十年九淹,每到雨季,大陆泽的洪水要向北流入宁晋泊,然后注入渤海,而肖庄则是洪水北流的必经之地。肖庄的村民,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几户绅士的提议下,在村南筑了一道土埝,此埝高有八尺,厚有丈余,长达十里左右。此埝的筑成,阻洪北泄,使任县的邢家湾、环水村由泄洪之地成为滞洪之区,而且殃及到周边很多村庄,特别是王村、薄村、郑庄、新市乃至天口、只庄等皆深受其害。为此,一到雨季,山洪肆虐之时,邢家湾、环水村一带的村民就要同肖庄一带的村民发生争执,一要挖埝,一要保埝,甚至引起械斗,从而形成了官司。

常言道:“穷死不求人,冤死不告状”。两村之间的纠纷虽然需要法律解决,但告状谈何容易,要想打赢这场官司,必须有一个见多识广、急公好义之人作为代表才行。于是,大家就公推李子章出面,代表邢湾和周围村庄去打这场官司。这李子章本来就是路见不平,挺身相助之人,况且又关系到本村和自身利益,岂能坐视不理?所以他毫不推拖,就带上状纸,备足盘缠,告别乡亲,南下顺德府,将肖庄告上府衙。

这府衙接过状纸,看完之后明确表态,一定要为邢湾讨一个公道!并让李子章耐心等待。李子章一听,十分高兴,就找了一家客栈住下,静候佳音。谁知过了半月有余,消息全无。于是他找到府衙,府衙态度大变,换了说法:“责任不全在肖庄,要重新调查。”李子章一听,心中气恼,回到客栈,托人打听,原来是肖庄接到传票之后,在高人指点之下,全村集资3万大洋,来到府城,请客送礼,上下打点,正所谓“有礼则有理。”李子章一听,料到官司难以胜诉,但回家让乡亲集资,又不是自己的性格,于是租了一匹快马,回到家中,凑了五万大洋,又星夜返回府城。

李子章返回府城后,也象肖庄那样上下使钱,左右通融,听府衙的口气,官司又有了转机。可过了几天,所花大洋如泥牛入海,杳无消息。就这样,几次往返拜佛敬神,官司悬而不决,而家中钱财已所剩无几。“府衙既然无日月,省城或许有青天”,无奈之下,李子章变卖了家产,北上保定,把肖庄投诉到直隶总督衙门。“天下老鸹一般黑”,总督衙门的胃口更大,不用说司法官员变着法要钱,就是班头衙役,没钱也甭想进门。既已如此,只好一不做,二不休,李子章豁出去了,将所带钱财,上下左右全部花光,但官司仍是悬而难决。李子章心中明白,肖庄方面也花钱做了手脚。这如何是好呢?常言道:“好汉打不过村庄”啊!

眼看所带银钱已经用完,李子章万般无奈,愁眉不展。这时,猴精的店家看出了端倪,就开始催要店钱。李子章拿不出钱来,推说等到打赢了官司之后再说。可店家却等不得,就想把他逐出店门。一日,店家拿着一张纸,走进李子章的客房,说道:“客官,我做了一首歪诗,请您过目。”李子章接过一看,原来是一首打油诗,上写道:一进门来苏东坡,坐下韩信问萧何。苏秦巧嘴能言辩,徐庶不语是白说。借钱好比三结义,讨债如同请诸葛。不是本店不赊帐,只因本小利钱薄。

李子章一看,心中大怒,将脚一跺,出了店门。李子章出了店门是在一气之下,但身上已是一文不名。既不能继续奔走衙门打点,又无颜回家给父老乡亲交待,如何是好?正所谓:马瘦毛长,人穷志短,只好或出卖苦力混饭,或含羞乞讨度日,天长日久,衣服褴褛,蓬头垢面,流浪在保定街头。

一日,李子章正在总督衙门前游荡,忽见迎面来了一辆洋车,洋车走到他跟前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位中年妇女。只见这妇人衣着华贵,丰姿绰约,上前施礼问道:“请问尊驾可是邢家湾李子章先生?”李子章一听,愣了,一时想不起这妇人是谁,就问道:“不知夫人是哪位府上宝眷。”妇人道:“恩公,我是梅如雪啊!”李子章一听,啊,想起来了……

原来这梅如雪乃是保定府清苑县人氏,其父梅本道是个落榜秀才,因屡试不第,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只好收了几个蒙童,在家课徒为业。

这梅本道膝下无子,只一独女,取名梅如雪,这梅如雪天生丽质,冰雪聪明,年方十四、五岁,就诗词歌赋无所不会,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梅本道视如掌上明珠,故虽其夫人早年仙逝,为不使女儿委屈,不肯续弦,父女二人相依为命。

在梅如雪16岁那年的冬天,梅本道的一位同窗好友,在山东济南府衙行走,为梅本道谋了一份差事,千里传书,言明此事,梅本道一见书信,心中大喜,和女儿商量之后,就将房屋托付乡邻照看,收拾细软,带着女儿,直奔济南。这一去,少不得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半月有余,来到济南,到了衙门一打听,同窗好友已在十天之前随知府调往广西去了。梅本道一听大失所望,山东距广西有万里之遥,再奔广西谈何容易!无奈之下,只好找一客店,暂且住下,准备休息几日后,再返回故里。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梅本道住下客店之后,因长途跋涉,身心劳累,寻友不见,气火攻心,竟一病不起,命丧异乡。

这梅如雪一见父亲亡故,少不得大哭一场,之后,托人买了一副棺木,雇了几个脚夫,自己披麻带孝,扶着灵柩,悲悲凄凄,转回清苑。

一日黄昏,这梅如雪扶着灵柩,哭哭啼啼,昏昏沉沉,走到了邢湾以南的陆泽地区,只见芦苇遍地,人迹罕至,此即古人称谓的“响马道”。生人到此,不遇麻烦也不寒而栗。梅如雪一见,就让脚夫加快步伐,赶到邢湾投宿。谁知这几个脚夫早起不良之意,眼看天色已晚,路人不见,正是动手的机会,于是他们联手把梅如雪的财物洗劫一空,扬长而去。

可怜梅如雪在寒冬荒野冻饿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只身来到邢湾。一看此地,人烟稠密,市井繁华,就想利用年关之际,为人代写书文、对联之类,以求温饱,今后再想法返乡葬父。主意已定,就在十字街口,求借一席之地,租来文房四宝,开始了卖文生涯。

再说邢湾绅士李子章,一日听说街上有一卖文女子,如何如何。于是就来到十字街口,举目一看,只见这女子虽身穿重孝,神情悲凄,但容貌端庄秀丽,举止雍容大度,文字潇洒流畅,自思定非泛泛之辈,于是开言问道:“小姐何方人氏,为何流落此地?”这梅如雪听了,抬头一看,只见这位先生英俊潇洒,气宇轩昂,决非等闲之人,于是就把家乡居住以及随父访友不遇,染病命丧异乡,自己扶柩归里,又遭歹人洗劫一事,说了一遍,言罢痛哭不止。李子章一听,顿生怜悯之心,开言道:“小姐不必悲伤,我送你纹银百两,再派人护送你回乡,安葬父亲如何?”梅如雪一听,伏地便拜:“多谢恩公,今生如有机会,定报天高地厚之恩。”李子章忙道:“解人危难乃是情理之中的事,小姐不必如此。”于是找了一家客栈,安排梅如雪住下。第二天,李子章给了梅如雪百两纹银,并在本村找了几个知根知底的脚夫,到陆泽地找到灵柩,命脚夫把梅如雪送回了清苑县城。

梅如雪回家之后,开始料理丧事,因父母在世之时,皆无兄弟姐妹,所以自己也无叔伯姑舅,只好央求左邻右舍帮忙,埋葬了父亲。葬父之后,手中银钱已所剩无几,又举目无亲,一个弱女子如何度日,无奈之下,在保定城找了一家文苑会馆,专陪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作诗填词,谈赋论文,间或唱唱堂会,弹弹曲子,开始了卖艺不卖身的交际生涯。这天,正好在一官员家中唱完堂会,返回来时路过总督衙门,发现了昔日的恩公。

梅如雪将恩公带回馆驿,伺候着沐浴更衣,酒饭相待。之后,把自己这十多年的不幸叙说了一遍,并问恩公为何流落至此。李子章就把这几年为同肖庄打官司,已倾家荡产,因官司未果,无颜返乡、流落街头之事说了一遍。“同为天涯沦落人”,二人相对叹息之后,梅如雪问道:“恩公今后欲将如何?”李子章表示:“官司继续,财力已竭,就此罢休,于心不甘,实为进退两难!”梅如雪思索片刻道:“我有一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李子章道:“请讲。”梅如雪道:“官司打到现在,恩公财力已竭,估计肖庄也财力将尽,难以继续较量,只需如此这般……,官司定有转机!”李子章一听,心中大喜,连连称好,于是梅如雪就开始准备,实施计划。

过了几天,一日早起,梅如雪馆驿门口,一字摆开十辆马车,马车之上,装满金银财宝和白花花的大洋,上插“会友镖局”的大旗,十名车夫个个身强力壮,精神饱满,十名镖师,个个熊腰虎背,手提钢刀。梅如雪和李子章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只见他俩一声令下,十辆马车,浩浩荡荡直奔邢湾方向。

一路上,梅如雪吩咐车夫,一是该紧则紧,该慢则慢,不管走几天,必须在一个中午赶到肖庄,打尖就餐;二是逢人便说,邢家湾同肖庄打官司,得到京城、省城当官乡亲的赞助,金银财宝,用之不尽,拉回邢湾老家去!在车夫掌握之下,正好一天中午时分,车队到了肖庄。梅如雪找了一家档次较高,且周围村民住户较多的饭店,停下车来。店小二一看,来头不小,便小跑步赶上前去,点头哈腰说道:“请客官进店用餐!”梅如雪说道:“十位车夫一桌,十位镖师一桌,我和先生一桌,好酒好菜,只管上来,伺候得好,另有赏钱!”店小二一听,急忙屁颠屁颠前去准备。店中小伙计也急急忙忙帮助车夫卸下骡马,喂草喂料,并偷偷小声向车夫打听:“客官何方人氏,为何这么多金银财宝?”车夫们也神秘兮兮的回答:“听说是邢家湾李大官人,因为和你们肖庄打官司,得到了京城、省城当官乡亲的赞助,财宝用之不尽,要运回邢湾老家!”店中之人,一传俩,俩传仨,个个张口结舌,倒吸凉气。

车队走后,“邢湾人打官司得到京城、省城当官乡亲的赞助,财宝用之不尽,打官司打成了百万富翁”一事,在肖庄流传开来。肖庄人傻了眼,自己村本已精疲力尽,财源枯竭,可人家却打成了富翁,这还跟人家较个什么劲呢!于是,都不再花钱折腾了。而李子章回到邢湾后,又往省城去了一趟,和梅如雪一道上下打点,疏通关系,最后总督衙门才判了邢家湾胜诉。

其实,这十辆马车之上,下面所装都是砖瓦石头,上面一层的财宝银元,也多是赝品,梅如雪精心设计,为邢家湾立下了大功一件。

官司结束了,李子章和梅如雪两次患难,同病相怜,已成知己,遂萌结为连理之心。但梅如雪十多年来浪迹江湖,虽卖艺不卖身,洁身自好,未动老君函谷之封,但毕竟世俗所限,不得明媒正娶,只能成为李子章的偏房夫人。

梅如雪进了李家之后,一开始,村中之人都念叨梅如雪的大恩大德,久而久之,念恩的逐渐淡化,个别的好事者却嘀咕起梅如雪的身世来,不久又有多嘴者把好事者所嘀咕之事告诉了梅如雪。梅如雪听了之后,细想起来自己虽冰清玉洁,但红颜薄命,一生辛酸,谁人知晓,才离苦海,又遭肖小之辈嚼舌。天地之大,宇宙之广,竟无一个弱女子的容身之地。进而又想,高堂父母已经作古,恩公大德已经报答,嫁进李家之后,又无一男半女,尘世之中,已无留恋之事,遂痛哭一场,投缳自尽。“无巧不成书”,恰在这天,李子章因事外出,归来之时,心上人早已香消玉殒,魂游仙境了。因梅如雪不是明媒正娶,故不能进入祖坟,李子章只好在村北河滩选了三尺黄土,将梅如雪安葬。

李子章伤心悲痛之后,想到心上之人,满腹锦绣,貌如仙子,有情有义,但命运多舛,四海漂游,最后作了异乡之鬼。惜哉!痛哉!为示纪念,李子章在梅如雪墓前立下一碑,上刻“游仙坟”三字,每逢清明寒食,便独自来到坟前祭奠一番。后来有人传说“游仙”是仙女下凡,所以也就有人到坟前烧香磕头,以求得到保佑,消除祸灾。

解放前,清明时节游仙坟上还有人烧化纸钱,久而久之,游仙坟也消失在日月长河之中,而游仙坟的故事却一直流传下来。

正是:冰清玉洁锦绣文,恰似仙女下凡尘。月貌花容多薄命,浪迹天涯沦落人。污泥不染侠义胆,卖艺难泯良善心。巧设奇谋酬知己,异乡埋骨化游魂。(此文根据民间传说编写)

第二节 边家庄的故事

滏阳河东岸有个边家庄,据县志记载:边家庄为明朝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山东逃荒难民边姓数户,在此定居立庄,故名边家庄。但在民间却另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滏阳河东岸分布着几个村庄,一个叫曹家庄,一个叫杨家庄,再往东不远,还有一个牛辛寨,一个吕家庄(今巨鹿县境内)。这几个村庄,相距不过数里,情况却大不相同。杨家庄、牛辛寨和吕家庄这三个村的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而曹家庄则是庄稼歉收,百姓缺衣少食,一年到头紧紧巴巴,特别是家家户户疾病不断,苦不堪言。此真是“同在滏阳河边住,苦乐不同两重天”。

有一年冬天,一个江湖术士来到了曹家庄,看见几位老乡坐在街北房檐下晒太阳,个个愁眉苦脸,面黄肌瘦。术士凑上前去,拱手问道:“各位可好啊!”这几位老乡一听,抬起头来,一看是位外乡人。即回答道:“哪里还来的好啊!都是不好!”术士一听非常奇怪,问道:“为何都是不好!”几位老乡回答道:“家里缺吃少穿,人人疾病缠身,你想还好得了吗?所以都是不好。”术士问道:“此村何名?”众位答道:“曹家庄”。术士又问:“附近还有什么村庄?”众位回答:“还有杨家庄、牛辛寨和吕家庄。”术士一听,哈哈大笑:“我明白了。”这几位老乡一听,连忙问道:“先生明白了什么?”术士答道:“你们想,你们村名叫曹家庄,附近还有杨家庄、牛辛寨和吕家庄。曹家庄,草也。杨家庄,羊也。牛辛寨,牛也。吕家庄,驴也。这羊、牛、驴要吃草,天天吃,日日啃,你们曹家庄能格得住吗?”这几位老乡一听,全都直了眼,齐声问道:“不知先生能否破解此事!”术士道:“这也不难,我有一法,可解此事。”众人齐说道:“先生如能破解此事,我们全村必有重谢!”术士道:“如果将曹家庄改名为郎家庄或屠家庄即可。因为郎者,狼也。狼能咬死羊、牛、驴。屠者,杀也。可以杀死羊、牛、驴。只要村名一改,时过不久,情况则会大变。”这几位老乡一听,把头摇得拨郎鼓一样,连说:“不可,不可。当初,曹家庄、杨家庄、牛辛寨、吕家庄起名立庄之时,本属无意,虽然曹家庄百姓身受其害,但这与杨家庄、牛辛寨和吕家庄的百姓无关。我们受苦,他们心中未必高兴,我们又怎能反回来害他们,让他们受罪呢。”术士一听,对曹家庄乡亲的善良之心,甚为感动。于是又想了一想,说道:“你们说的很有道理,这样吧,将曹家庄改为鞭家庄,将羊、牛、驴吃草,改为鞭打羊、牛、驴,这鞭子既能驱赶羊、牛、驴,又能保护牛、羊、驴,互相都有好处,你们看如何?”曹家庄的老乡一听,非常高兴,就问如何改法!术士就把更改村名的办法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术士走后,曹家庄的乡亲就筹措资金,发动民众,在村北边建了一座两丈多高的石塔。此塔由20多块直径2尺左右、厚1尺左右、六棱六面的石块摞砌而成,每层两面雕有神像,塔顶之上,用石头雕刻了一个小女孩,手持鞭子,作放牧状。(因此塔六面六棱,呈六棱形,如同古代战将所用钢鞭,故此塔亦称“鞭”)。从此,曹家庄正式更名为“鞭家庄”。果然,不到一年,鞭家庄的老百姓一天天好起来,久而久之,鞭家庄又叫成了边家庄,沿袭至今。

1963年,一连半个月的暴雨洪水,石塔倒塌。砌塔石块,被村民搬回家中。塔顶女孩,被村民投入附近井中。但边家庄的老百姓仍然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此文根据边家庄党支部书记段恒禄先生、杨家庄的孙法海先生和杨顺礼先生的口述整理。

第三节 二郎拳拳师郭首彦

大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1年),薄村有个二郎拳拳师,名叫郭首彦。郭首彦自幼家境贫寒,农忙之时,耕种收割,侍弄几亩薄田,农闲之时,编制蒲扇,到外乡销售,以此维持生计。郭首彦身材魁梧,膂力过人,胆大心细,身手矫健,端的一条好汉。

有一年秋天,郭首彦在地里收割庄稼,忽然天上下起雨来,于是他就躲进地头上的一个二郎庙中,以避风雨。郭首彦进了庙门,躺在地上,不觉睡着了。

这时从外进来一位天神,只见这天神金盔金甲,白面红袍,三只眼睛,目射神光,手持三尖两刃长杆大刀,威风凛凛。上前对郭首彦说:“你要给我掏掏耳朵,我就教你二郎拳!”郭首彦忽地醒来,乃是南柯一梦,心中没有在意,翻了翻身子,又继续睡着了。刚一睡着,这位天神又来到面前,说道:“你要给我掏掏耳朵,我就教你二郎拳!”郭首彦又惊醒了。郭首彦两次惊醒,心中有了怀疑,抬头一看,庙中的二郎神像和自己梦中所见天神一模一样,知道这是二郎神显灵,定有事情需要帮忙。于是他站起身来,爬到供桌之上,往二郎神耳朵里一看,只见里面有一个大蚂蜂窝。郭首彦恍然大悟,原来是二郎神让自己给他清理耳朵。郭首彦毫不迟疑,下了供桌,找了一个树枝子,把二郎神的耳朵清理得干干净净。

郭首彦天黑回家,晚饭以后,就睡着了。刚一入梦,二郎神又来了。只见二郎神和颜悦色,拱手答谢,并说要兑现自己的承诺,教郭首彦二郎拳。就这样,二郎神一招一式地教,郭首彦一招一式地学。教完之后,二郎神嘱咐郭首彦:“好好练拳!”即化为一阵清风而去。郭首彦一觉醒来,乃是一梦。但梦中所学的二郎拳却记得清清楚楚。于是他立即起床,将二郎神所教之拳练了几遍,并熟记在心。从此之后,郭首彦有空就练,几年下来,终于练的招招娴熟,式式精通,而且刀枪剑戟样样皆能,蹿房越脊,如履平地。有时同其他拳师切磋,牛刀小试,从未失手。郭首彦这个二郎拳把式在薄村一带也逐渐地小有名气了。

一年夏天,郭首彦肩挑着几百把蒲扇到广府城(今邯郸永年)去卖,因去的晚了,集市上已没有摊位,只好找了一个阴凉之处,歇歇脚,顺便把蒲扇摆在地上。说来也巧,就在这天,一伙占山为王的响马,要来广府抢劫府衙,知府得到消息非常害怕,情急之中,派出衙役班头,跑到大街之上,传达知府口谕:如有人能退得响马,重重有赏!其中有个班头,来到郭首彦的蒲扇摊儿前,一看郭首彦人高马大,威武雄壮,象个练功之人,于是上前说道:“今日府衙有难,壮士如能退得强人,必有重谢!”郭首彦一听,说道:“退贼可以,我也不求什么重谢,只是我的扇子无人看管,丢了咋办?”班头一听,连忙说道:“壮士尽管前去退敌,至于蒲扇,丢一赔十!”郭首彦一听,好!即丢下扇摊儿,跟着班头直奔府衙。

郭首彦和班头大步来到府衙,响马已经杀进城来。郭首彦毫不怠慢,命众衙役班头,紧闭衙门,自己一个鹞子翻身,蹿上府衙房顶,铁塔般站在中央。

说时迟,那时快,这伙响马骑着快马嗷嗷叫着,杀了过来,将府衙围了个水泄不通。

郭首彦站在房顶上,大吼一声:“狗贼们!不要命的上来!”响马一听,这一声大吼,如同巨雷,知道此人定非等闲之辈,不敢贸然进攻。但响马头子颇有心计,他想:你武功高强,我乱箭齐发。于是他命令众响马:“把这小子射成刺猬。”响马头子命令一下,箭如飞蝗一般向郭首彦射来。俗话说;“忙者不会,会者不忙。”只见郭首彦抡开双臂,左一揽,右一揽,左一揽,右一揽,把响马所射之箭统统揽到自己手里。不一会儿,响马的箭射完了,可郭首彦却在房顶上整整接了两大捆箭。众响马面面相觑,傻了眼,而郭首彦则信手抓了一把箭,向众响马投射过来,专射马腿,箭无虚发,响马头子一看,连忙大喊一声:撤!众响马狼狈逃走了。

府衙之围已解,知府非常高兴,亲率师爷、幕僚把郭首彦请到府衙,好酒好饭招待之后,命衙役端出一盘子元宝,感谢这位壮士。郭首彦一看,连说:“不要,不要,我耕种几亩薄田,农闲卖卖扇子,足可维持生计,要这么多银子干啥!”知府一看,郭首彦真心不要,连忙问道:“壮士不要金银,那么有何要求,尽管讲来!”郭首彦听了说:“我老家离此地有100多里,我常到这里卖扇子,来的晚了连个摆摊儿的地方也没有,请知府大人在集市上给我划出一个摆摊儿的地方,我来的或早或晚,有个卖扇子的地方就行了。”知府一听,连说好办,即命人在大街十字路口,市井繁华之处,为郭首彦找了一个摊位,并在一旁立一石碑,上面刻有:顺德府郭首彦之摊位。从此之后,不管郭首彦早到晚到,都有固定摊位。

郭首彦“广府退贼救知府”一事,传到家乡,从此名声大振,前来投师学拳者甚多,但郭首彦从不轻易授徒,传说他一生只教了两个徒弟。

有一年春天,郭首彦到魏家庄(今隆尧县境内)买了二斗小米,回家走到半路上,遇见两个小伙子拦住去路。两个小伙子问道:“你可是郭首彦?”郭首彦回答说是。两个小伙子说:“把米放下……”。郭首彦一听,急忙把米袋子放了下来,之后,一溜烟回到家里。

家人一看,郭首彦空手而回,问道:“买的米呢!”郭首彦丧气地说:“被人劫了!”家人说:“你不是会拳吗?”郭首彦一听,猛地想了起来:我会二郎拳。于是扭头赶了回去,走到小米被劫之处,两个小伙子还在米袋上坐着哩!郭首彦大喝一声:“为啥劫我的米?”两个小伙子倒头便拜:“我们俩是山东人,岂敢劫您老人家,我们只是想拜师学拳。”郭首彦一听,恍然大悟,原来是想拜师!于是照着左边的小伙子狠狠打了一拳,照着右边的小伙子重重蹬了一脚,大骂一声:滚!两个小伙子抱头鼠窜“滚”走了。两个小伙子回家之后,出现了奇迹,挨了一拳的小伙子,从此拳头功夫十分了得,挨了一脚的小伙子从此腿脚功夫无人可敌。

事过二百多年,两个传说是真是假,已无从考证,但广府城十字街口,繁华之处,刻有“顺德府郭首彦之摊位”的石碑确实存在。据薄村公安战线的退休老干部高极峰先生说,他1960年,有一次出差路过广府,亲眼见过此碑。(根据薄村退休老干部高极峰先生口述整理)

第四节 牛辛寨的来历

东汉献帝时(公元190年—220年),皇室闇弱,群雄四起,各据一方。袁绍凭四世三公,虎踞冀州。袁术靠地广粮足,割据淮南。孙权依父兄基业,坐镇江东。刘表仗江夏之险,守住荆襄。张鲁用五斗米道蜗居汉中。刘璋借西川之险,拥有成都。吕布恃万夫之勇,称雄徐州。刘备假帝室之胄,暂栖新野。而曹操则挟天子以令诸候,驻扎洛阳。一时天下大乱。这曹操素怀剿灭群雄,一统天下之志。在东汉建安元年(190年),灭掉吕布之后,忽闻淮南袁术,得到传国玉玺,僭越称帝,心中大怒,遂起马步军二十余万,杀奔淮南。兵抵寿春(袁术都城),于城外扎下营寨,并派人下书挑战。谁知袁术这厮老谋深算,深知曹操兵精将勇,诡计多端,但远道而来,利在速战。于是袁术就避其锋芒,坚守不出,靠粮足城固,以劳其师。然后,伺机破敌。数日之后,曹操难寻战机,且粮草将尽,只好退师北归。

却说曹操在回师途中,想到:自桓灵以来,董卓为乱,洛阳一片瓦砾,百姓贫困,国库空虚,难以再筹粮草,而邺城(今河南安阳一带)、临漳(今河北临漳一带)西有滏河、东有漳河,地广人稀,水草丰茂,不如到此屯田,待粮食充足之后,再行讨袁。主意一定,即派出将军,率领所部,在滏河、漳河流域选择地点,驻兵屯田。

曹军大将牛金率兵走到河北南部,即现在牛辛寨一带,一片原始枣林拦住去路。此时,军中粮草已绝,人饥马饿,无力前行。牛金下令,就地安营扎寨,命军士收集枣林之中多年落在地上风干的果实磨成面粉,充作军粮。之后,牛金即命军士,在此地垦荒种田,所收粮食,除大军三餐所用,其他皆入库存,以此聚集军粮,待粮草充足之后,再南下剿敌。

东汉建安4年(公元193年),曹操大军休整垦荒三年之久,人强马壮,兵精粮足,遂生南下之意。于是,曹操命各地将军齐集邺城南下讨袁。牛金接到将令,遂将大军进行了整编,把老弱病残者,留在原地,安家落户,继续垦荒种田,屯集粮草,支援前方,自率精兵南下,跟随曹操讨伐袁术去了。留在此地的老弱残兵,在两位留守将领的带领下,把原来的曹军大寨,四面筑土为墙,是为寨墙,挖沟为河,是为寨河,东西南北,各设一门,是为寨门。此地遂成了一个村庄。因为两个留守将军,正将姓牛(牛金之弟),副将姓新,所建村庄,如同军队的营寨,所以人们就称这个村庄为牛新寨。久而久之,又写成了牛辛寨,这个村名,沿习至今。(此稿根据牛辛寨老支部书记李志民先生口述整理而成)

第五节 牛辛寨和环水村

话说民国年间,牛辛寨有一姓穆的大户人家,夫人周氏,这老两口宅心仁厚,乐善好施,修桥铺路,救难济贫,乡邻之中口碑极好,人称穆大户为穆老员外。俗话说:“好人有好报”,果然不假。这穆老员外一生积德行善,故人丁兴旺,膝下有五个儿子,皆已长大成人,而且个个忠厚仁孝,和睦乡邻,穆老员外甚是满意。不足之处尚缺一女,故常常以此为憾。无巧不成书,在穆老员外知天命之年,夫人竟然身怀六甲,月足之后产下一女。穆老员外晚年得女,好不高兴。老两口商量之后,为小女取名荷花。小荷花长到十五、六岁,出落得面如桃花绽放,身如芙蓉出水,聪明伶俐,小嘴乖巧,诗书文章,过目不忘,针织女红,无所不精。老两口视如掌上明珠。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之间,荷花年长一十八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穆老员外和夫人下定决心,要为爱女找一个品质好、身体好、名声好、文才好、模样好的五好夫婿。穆老员外两口子的意思是,自己家中良田无数,骡马成群,至于金银财宝那更是不在话下,只要所找的后生,符合五好条件,家境贫富,则无关紧要。如果爱女看好,倒赔嫁妆也甘心情愿。为此,穆老员外就请媒婆四处打听,如有适合者,赶紧报知。

再说牛辛寨西边十二、三里地有个环水村,这环水村有个张老汉,名叫张德才。这张德才倒也名符其实,有德有才,祖祖辈辈,耕读相传,家中虽不是良田千顷、房舍万间的名门大户,倒也是耕有牛、种有地的殷实之家。这张德才农忙种地,农闲读书,因为粗通文墨,有时乡里乡亲有个红白喜事,请他写个帖子、对联什么的,倒也是百家有用。所以,张德才在村民之中,人缘甚好。这张德才膝下生有一子,姓张名鹏字万里,这张万里人才出众,相貌超群,聪明灵透,博闻强记。张鹏张万里长到一十九岁,五经四书无所不晓,诸子百家,样样精通,且人有难事慷慨相助,三里五乡交口赞誉,故又有小孟尝之称。

环水村张万里的情况,很快被媒婆打听到了。她于是就赶紧给穆老员外报了个信,把张万里的情况说了一遍。至于张万里,穆老员外早有耳闻,今日一听更是高兴。于是拿出纹银拾两,赏给了媒婆,并说事成之后,另有重赏。媒婆假意谦让了几句,将纹银揣到怀里屁颠屁颠地往环水村说媒去了。媒婆到了环水村,见了张老汉,说明来意,这张老汉对牛辛寨穆老员外则更是心慕已久,今日一听,岂有不愿之理。因为两家互相之间早就有所了解,所以这门亲事,媒婆一拍即成。下面少不得交换庚帖,订下了亲事,并找人看了个好日子,定在腊月初八完婚。

常言道:“有了天数过的快”。转眼到了腊月初八,环水村张万里乘坐八抬大轿,披红挂绿,锣鼓喧天,到牛辛寨娶亲来了。这穆家老两口子把爱女荷花打扮的整整齐齐,上轿以前,父母女儿既心中高兴,又难舍难分,不由地流下泪来。穆老员外一边安慰女儿,一边拿出整整十张一千两的银票交给女儿,并说到:“闺女啊,张家是个好人家,万里是个好后生,到了张家之后,要孝敬父母,和睦乡邻,广置田园,帮衬贫困。”荷花一一点头记下,然后擦干眼泪,上轿去了。

荷花嫁到环水村后,小两口恩恩爱爱,并遵照父母之言,把村外的荒田闲地以及河沟池塘统统买了下来,安顿村中的贫困乡邻耕地种粮,养鱼栽藕,使这些贫困之人衣食无缺,并逐渐富裕起来。为此,张万里在乡邻之中威望极高。后来,被乡邻推为村正(村长)。张万里当了村正以后,制定了村规民约,乡亲们自觉遵守,村里秩序一天天好转,人们安居乐业。张万里对爱妻荷花更是百般呵护,他为了让妻子高兴,经常请牛辛寨的亲家前来作客,荷花的闺中女友也常来探望。久而久之,牛辛寨的乡亲都愿意到环水村赶集看会。张万里特加了一条规定,凡牛辛寨的人来了,无论是男女老少,不管是捕虾捉鱼,不管是吃饭喝水,随其所便,互相都不当外人。这个习惯,延续了好多年,解放以后,逐渐淡化,但两个村的村民打心眼里近乎。(此稿根据牛辛寨村村委会计李立国先生口述整理)

第六节 孔家业和马义朝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牛辛寨出了一位奇人,姓孔,名叫孔家业。这孔家业家大业大,富甲一方,远近闻名。孔家业雇了一位长工,姓马,名叫马义朝。这孔家业和马义朝,看起来是东家与长工的关系,其实并非如此简单。

先说孔家业。这孔家业生得头似芭斗,眼似铜铃,熊腰虎背,力大无穷,自幼曾得异人传授,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特别是手使的长杆青龙大刀,重一百二十斤,耍起来左劈右砍,上下翻飞,急如暴雨,骤如狂风,只见刀光,不见人影,堪称万夫不挡之勇。这孔家业虽然武功高强,但他从不恃强凌弱,如果贫困百姓,有一言差错,孔家业一笑置之,如遇强悍之徒,稍有不轨行为,孔家业定要与之理论。据传,有一年秋天,一个贫苦乡亲,偷了孔家几穗高梁,被孔家业发现,孔家业问道:“你为何偷我的高梁?”贫苦乡亲道:“家中已经断粮,老母又病卧在床,不得不偷把高梁,为老母充饥!”孔家业一听,吩咐随从赶紧从自己家中背来一斗小麦,一斗高梁,交给这个贫苦乡亲,并说道:“这麦子回去叫老人吃,高梁你自己吃,今后如有困难,你就张口告诉我,但不许你再偷了。”贫苦乡亲一听,磕头如同捣蒜,千恩万谢地回家去了。还有一年正月,孔家业出门闲逛,看见一位纨绔恶少,牵着一匹高头大马,招呼一位白发老汉,示意让老头爬在地上,给自己当上马石。孔家业一看,心中大怒,厉声喝道:“能上马则上,上不去甭骑,为何欺负老人!”上前一掌,将大马打爬在地,恶少吓得灰溜溜跑了。从此,孔家业“只斗强梁不欺贫弱”的大名传遍了远近村庄。

再说马义朝。这马义朝是孔家业之父孔老汉收养的一个孤儿。自幼在孔家长大,马义朝的相貌有些怪异,尖嘴猴腮,蜂目猿声,身躯短小,四肢细长。虽身体瘦小,却力大无比。幼年即陪孔家业习武练拳,刀、枪、剑、戟、勾、叉、斧、钺无所不精,并且随手抓起一样物件如扁担、长凳则可作兵器,用的得心应手。又听人言,马义朝曾得高人传授,双目如电,夜间行路,如同白昼,两腿如钩,登山越岭,如履平地,至于蹿房越脊,飞檐走壁,那更是小菜一碟。传说,有一日孔家业在家中无事,信步到了牲口棚,顺便看看马义朝,偶然发现牲口棚多了一个筛草用的筛子,孔家业很奇怪,一是家中置买什么东西需经自己准许,可这筛子自己却不知道;二是平时用的筛子都是竹子制作的,而这个筛子却是铁丝编制而成,不是本地产品。于是孔家业就问马义朝,怎么弄了个铁筛子,马义朝回答:“昨天晚上,到山西太原转了一圈,看到这玩意不错,就顺手带回一个。”由此可见,说马义朝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绝非虚言。

再说山东济南府有一伙响马,为首的名叫震三山。这震三山早年在山西经商,赔了本钱,回家时途经牛辛寨,看见一家店铺,非常红火,但掌柜的年事已高,震三山顿生歹意,欲在黑夜之间杀人抢劫,结果,被巡夜的发现,抓了个正着。巡夜的把震三山押到孔府,孔家业念其毕竟属于抢劫未遂,只将其痛打一顿,释放回家。可这震三山回乡之后,不但不痛改前非,反而纠集一伙强人,当起了响马。十年之后,这震三山人多势众,就带领人马,到牛辛寨报仇来了,走到巨鹿城以西,安下营寨,并派人到牛辛寨给孔家业下了战书。这孔家业一看,心中大怒,叫上马义朝,主仆二人装束停当,直奔巨鹿城西而来。这震三山率领大小喽罗,正在等待孔家业带兵来战,却看到只来了两个人。为首孔家业,头戴凤凰展翅盔,身穿黄金锁子甲,跨下青鬃战马,腰悬三尺宝剑,手提打将钢鞭,面如罗汉,形似金刚,一阵风杀将过来。随从马义朝,形如猿猴跳涧,不离马前马后,替主将扛着一百二十斤重的长杆大刀,还不时耍个背花,也随主将来到阵前。孔家业将马一勒,大吼一声:“狗贼,纳命来。”这一吼,如同巨雷,巨鹿城的房子都震的嗡嗡作响。马义朝也不示弱,大刀一轮,把路边碗口粗的一棵枣树砍作两截,哗啦啦枣子落了一地。震三山一看这阵势,把手一摆:“弟兄们,快撤”。顾不上收拾东西,一溜烟逃回了山东。从此,孔家业、马义朝声名大振。此时,台南的筐王苏大头起兵造反,孔家业就带领马义朝投奔苏大头当大将军去了。

故事是真是假,有待考证,但孔家业的一百二十斤重的长杆大刀却流传下来,在文革以前,牛辛寨的老拳师康有信还耍过这个大刀(当年《邢台日报》在报道康有信时,还提到了康有信耍大刀之事),至于这个一百二十斤重的大刀现存何处,笔者就不得而知了。(此故事根据穆口村张文斗先生口述整理)

第七节 军民齐心战倭寇

话说抗日战争时期,山东荷泽有一共产党组建的地下兵工厂,专门生产枪支弹药等军用物资,这些军火主要用于八路军前线歼敌。

大约在1939年,根据组织安排,荷泽兵工厂的一批军火秘密运往太行山一二九师,途经牛辛寨。这牛辛寨是一个中转站,也就是说,荷泽运送军火的同志,来到牛辛寨后即换人运送。正当牛辛寨的党组织要派人运送时,情况发生了意外,驻巨鹿的日军司令部得到了情报,出动了一个中队,外加二、三百名皇协军,饿狼般地向牛辛寨扑来。

再说牛辛寨,这牛辛寨四周都是土筑的寨墙,寨墙之外,是一丈多深的寨河,寨墙上面,长满了葛针枣树,寨墙下面,筑有坚固的地堡,东南西北,向外都有枪眼,一进地堡,敌在明处,我在暗处,敌人一举一动,尽在掌握之中,只能被动挨打。所以,只要四个寨门一关,敌人很难进村。当时,又事有凑巧,村里除了有地下党组织和准备转运军火的民兵以外,还有郝良才※的民军(也叫商团,主要由邢家湾人组成。1938年,被刘磨头战败到此),他们一听日本鬼子前来扫荡,地下党的同志和郝良才的民军组织年轻力壮的民兵,携带武器、弹药,关紧寨门,钻进地堡,把枪口顺向村外,单等小鬼子前来送死。这正是:设下牢笼擒虎豹,安排香铒钓鱼鳖。

中午时分,小鬼子和皇协军来到了牛辛寨,一见寨门紧闭,日军中队长龟田少佐就命皇协军喊话:赶紧开门,迎接皇军!话音未落,地堡里一声枪响,皇协军应声倒地。龟田一见心中大怒,但面对寨墙、寨河、葛针、枣树,又无法下手,于是就命令炮轰。一直轰了个把小时,牛辛寨如同铁打铜铸一般,岿然不动。坚守在地堡里的军民不停瞄准射击,许多敌人中弹毙命。龟田少佐气的嗷嗷乱叫,但又看不见子弹从何而来,就命令机枪胡扫乱射。就这样一直打到天黑,日本鬼子和皇协军不但没有捞到半点便宜,反而有五六十人命丧荒野,受伤者不计其数。可牛辛寨地堡里抗战的军民毫发无损,要说伤亡,只是一位农民老乡的一条狗被轰炸而死。日本中队长龟田少佐没有办法,只好命皇协军把阵前死尸装上车,灰溜溜拉着撤回巨鹿去了。※郝良才:又名郝廷栋,曾组建民军、商团等自卫武装。1938年,八路军东进纵队司令员陈再道和宋任穷将军任命其为政府县长。(此稿根据牛辛寨韩怀辰先生口述整理)

第八节 儿子罚老子的故事

邢家湾镇东南有个牛辛寨,这个牛辛寨一色的红胶泥土地,红胶泥适合种高梁,所以这个村家家户户种高梁,为此,牛辛寨又称为“高梁窝”。

说起来这高梁倒是有很多长处。一个是秸秆长得高,牛辛寨年年发大水,高梁比别的庄稼如豆子、谷子等耐淹。再一个是高梁秸秆除了做饭当柴烧,还能编成秫秸箔搭棚子用,编成席篓盛东西用。就是高梁叶子也能派上用场。高梁叶子有啥用呢,在那个年头不象现在,躺有躺椅,坐有沙发。那时连个小板凳都很少,人们只好就地取材,把高梁叶子撇下来,编成笆躺着休息用,拧成墩子当坐物坐着说话用。但撇高梁叶子也有个讲究。啥讲究,就是在高梁穗子晒了“红米”,按现在的时兴话说,就是高梁基本上快熟了,高梁叶子起“光合作用”的使命完成了,这个时候才能撇,而且撇了下部的叶子,还能通风,更有利于高梁成熟。如果撇的早了,高梁就会减产。所以,高梁叶子是不能随便啥时候都能撇的。为此,高梁叶子啥时开撇,村里有个规定,这个规定就是由村长掌握火候,并宣布“开撇”才行。否则,谁也不得随便去撇,违者重罚。

民国初年,牛辛寨村有位叫穆九河的人,全村人推举他当村长,这穆九河不负众望,为村里办了很多好事。他有一个儿子,名叫穆尚恒。自己年纪大了以后,村里人又推举他的儿子穆尚恒当村长,管理村政。

有一年,地里的高梁长势喜人,大部分都已晒了“红米”,可是有几块地还是“白米”。这都是因家中贫困,没有牲口、农具,耽误了农时而种的晚高梁。有一天,穆九河对儿子尚恒说:“高梁叶子该开撇了,下令开放吧!”尚恒想:那几家困难户的高梁种的晚,如果一开撇,非减产不可。于是任凭老爹再三催促,就是不下开撇之令。穆九河见儿子把自己的话当成耳旁风,一气之下,就跑到村南地里撇了一把,回来一进南寨门,就手举高梁叶子大声喊起来:高梁叶子开撇啦,过晌都撇去吧!此事被本村好事的穆小磨看见了,并告诉了穆尚恒。穆尚恒问道:“我爹撇叶子是你亲眼所见?”穆小磨回答:“千真万确!”穆尚恒一听,十分着急,马上亲自执笔,用整张红纸书写了公告:“自规定护青公约以来,乡亲们都能严格遵守,今日穆九河私自撇叶子,违犯公约规定,罚大洋伍圆,特告众乡邻。”穆尚恒写完之后,从自己腰包中掏出来五块银元,交给穆小磨,并说道:“这五块大洋是罚我爹私撇高梁叶子的钱,你报告的,应该归你。去,现在你把这张违禁罚款的公告贴到十字街墙上。”公告往墙上一贴,又有好事者把贴公告的事告诉了穆九河。穆九河不相信,后来亲自到十字街一看,竟然是真事,当时就气得火冒三丈。回到家里,掂了根抬水棍气冲冲地骂到穆尚恒门前(父子未住一院)。这时候,十字街聚满了人,都想看一下这父子俩纠纷的结局。这穆尚恒早有准备,把大门关上,顶得紧紧的。穆九河脾气暴躁,觉得自己是爹,爹吃了闭门羹,这还了得,更是暴跳如雷,喊骂声更高了。这时候,穆尚恒已经站到了房顶上,面对下面的乡亲大声说:“乡亲们,听听俺爹的嗓门,看看俺爹的气力,七十多岁的人啦,谁能说他老人家身体不健康?这是我最高兴的事。爹!乡规民约和家法是两回事。当年您老人家当村长时,如果我违犯了公约,您也得罚!不能正己,焉能正人,罚您的伍块大洋,我给您垫上了。您的儿子没给您丢脸,别生气啦!快回去休息吧,啥时候想通了您就会高兴的。”

穆九河大喊大嚷,不过是要争争面子,而且听儿子说得也在理,于是在乡亲们的劝说拉扯之下,半推半就地回了家,事情也就结束了。结果,那年秋天因为晚撇了几天高梁叶子,几家贫困户收成都不错,全村粮食大丰收,父老乡亲个顶个地都念穆尚恒秉公执法,办事公道。近百年过去了,但这个故事却流传至今。(此稿根据《任县风物志》整理)

第九节 张凯元的故事

一、张凯元其人

张凯元(生卒年月不详),字云亭,号立斋,原籍巨鹿县西付寨人,自嘉庆元年迁至任县牛辛寨。

张凯元是大清乾隆(1736年—1796年)进士,初授广宁知县,对于大小案件处理及时而且公正,从无积压。当地民间称之为张青天。不久,转任宁远知州,到任之后,把培养人才作为第一大事。自己捐款集资,创建宁远书院。从此,这一带读书、爱民、忠君、报国形成了一种风气。后来又调任义州知州,并兼管锦州政务。

由于张凯元忠君爱民,政绩卓著,皇上破格提拔其为湖北督粮道、广西按察使(正三品)。

张凯元事理通达,清正廉明,杜绝请吃请喝和行贿受贿,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年老辞官归里后,闭门谢客,足迹不履城市,有隐君子之风。

辞官归里时,皇上钦赐:

御食一次,御砚一尊,黄马褂两件。(根据牛辛寨张增勤先生供稿整理)二、兴修水利,造福一方

牛辛寨地处滏阳河东岸,巨鹿大埝以西,这一带大约有90顷土地都属于红胶泥土质。这红胶泥有个特点,春天干旱,硬如坚石,无法耕种,秋天雨大,积涝成灾,收成无几。故俗语称红胶泥:“湿了黏,干了硬,不湿不干弄不动。”为此,百姓苦不堪言。张凯元归里之后,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就苦苦思索想方设法,怎样去改变这种现状,使乡亲们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嘉庆二年(1797年),张凯元自己筹资,通过河道局,在滏阳河边的边家庄村北,把原来破旧而且因位置较高、使用不便的放水闸,进行重修和改造。这样一来,当地百姓利用滏阳河水就便利了许多。新闸建成后,名曰“虎头闸”。滏阳河常年有水,随时可以浇灌。有了“虎头闸”,每年一到冬季,便开闸将土地统统大水浇灌,第二年开春解冻,红胶泥土地变成了灰土地,又保墒,又便于耕种,解决了春天播种的一大难题。

巨鹿大埝,纵跨南北,洪水不能东泄。嘉庆四年(1799年),张凯元又筹措资金,发动民众,顺着巨鹿大埝修了条顺水河,名曰“小河子”。秋天雨季一到,或有涝灾,洪水则顺着小河子流入北泊,又避免了洪涝灾害,保证了秋季收成。“虎头闸“和”小河子“两大水利工程的建成,使牛辛寨一带旱涝保收,万亩荒地变为良田,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赞颂张公之德。(根据牛辛寨张增勤先生供稿整理)三、重修寨墙,保家安民

大清康乾盛世之后,清廷腐败,盗贼四起,牛辛寨一带,老砸(土匪)老吃队(河南、安徽等省黄河流域的灾民)经常骚扰村民的正常生活。

嘉庆四年,张凯元筹措资金,发动民众,重修寨墙。历时五年,把全村四周寨墙全部修好。修好的寨墙高三丈三尺,垛口五尺,墙厚九尺。东西南北四大寨门,门楼高三丈三尺。木质大寨门厚达8寸,外镶铁皮。墙外寨河宽达六丈,水深一丈,雄伟壮观,大有一人把守,万夫难攻之势。

四门寨河直通滏阳河。“虎头闸”想起就起,想落就落,用水极为便利。村外四周农田成为菜园,寨河两岸绿树成荫,风景宜人。村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土筑的寨墙,高峨厚实,历经洪水未能进村,土匪老砸望而生畏。

一九三九年,八路军25团的一个连队,护送武器弹药,至牛辛寨中转。日军汉奸侦得此情,农历三月初一黎明,巨鹿日军一个中队伙同皇协军二、三百人,动用大炮数门,进攻牛辛寨,猛攻一天,炮击二百多发,因寨墙坚固,寨河宽深,不能进村,反被牛辛寨村里军民同心,奋力还击打死了五、六十人。眼看天色已晚,日本鬼子不得不狼狈撤退。

据说,太平天国北进义军(林风祥、李开芳北伐军失败后的散兵)经过牛辛寨,见墙高难攻,绕道而过,村民百姓免遭劫难。

时过境迁,虽说法有异,但当时修水利、筑寨墙,还确实造福一方,百姓称道。(根据牛辛寨张增勤先生供稿整理)四、张凯元审棉被

张凯元性情豪爽,智慧过人。晚年虽已辞官还乡,但其威望极高,口碑极好,故三里五乡的百姓如有棘手之事,还都愿意请其决断。

一天,一个乞丐拉着一个瞎子,挟着一条破棉被,哭得泪人一般来到张凯元家,后面还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人。乞丐哭着说:“小民王三,以乞讨度日,住在村东奶奶庙里。昨晚,来了这个瞎子,我看他可怜,就让他和我住在一起,合盖我这条被子。没想到,今天早晨起来,瞎子竟说被子是他的,还说是我赖他的被子,求大人为小人做主。”瞎子也争着说:“大老爷,不要听他胡说,我昨晚来到奶奶庙里,听见有人呻吟不止,一问才知这乞丐有病,快要冻死了,我连忙从我背上扯下被子,摸索着给他盖在身上,并拿出干粮给他吃。谁知他忘恩负义,要赖我这条被子,请大老爷替我这个瞎子说句公道话。”

张凯元一听,说道:“你们二人各说各的理,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棉被是自己的?”瞎子说:“我出门之时,老娘怕遇歹人,就将一枚铜钱缝在被子角里,大人一看便知。”张凯元命人拆开被子一看,果如瞎子所言,看热闹的人都说这个叫花子耍赖,要把他赶走,瞎子也越发喊叫的起劲了。而乞丐说不上有什么凭证,只是一口咬定:棉被是自己的。

张凯元想了一下,吩咐家人:“铡刀伺候,今天我要审棉被!”只见张凯元倒背双手,绕着棉被转了一圈,指着棉被厉声问道:“大胆棉被,听他二人所说,丐说丐有理,盲说盲有据,汝到底为谁所有!”棉被不言。张凯元道:“来人,将棉被重踹三脚!”家人听说,上前将棉被狠狠地跺了三脚,棉被在地上还是一声不吭。

乡亲们看着张凯元的举动,感到好笑。但又见他一本正经,却又笑不起来。真不知张大人葫芦里卖的是啥药。

只见张凯元说道:“看来不动大刑,被子不会招供。来人,将被子铡成两截,免得为了你这条破棉被让乞丐和盲民争吵不休。”家人一听,将棉被放在铡刀之下就要开铡。乞丐一见,一边哭喊,一边扑上去,将头伸到铡刀之下,声泪俱下地说:“老爷,不能铡!叫花子东一口,西一口乞讨,挣条破被子有多难,如果没了被子,冬天就要冻死。老爷要铡,就连我一块铡了吧。这样倒死得痛快!”张凯元一见,急忙命家人将乞丐从铡刀下拉出来,接着说:“为了调解你们二人的纠纷,将棉被铡为两截,你们各得一半,皆可御寒,如何?”乞丐还没等张凯元将话说完,再次扑向铡刀,而瞎子却说:“服从大人明断,活该我瞎子倒霉。”

张凯元一听,吩咐家人将铡刀搬下,并指着瞎子说道:“你这个瞎子不是好人,为什么赖人家棉被?”并且命家人:“将瞎子捆起来,如不从实招认,送到衙门去!”瞎子一听,连忙跪地求饶:“大老爷,请高抬贵手,瞎子错了,再也不敢了。”原来,那天晚上瞎子和乞丐住在一起,觉得乞丐的被子厚厚的,挺暖和,就起下歹意。趁乞丐睡熟后,偷偷将一枚铜钱塞到棉被角的棉絮里。真相已经大白,张凯元斥责瞎子:“念你有悔改之意,你走吧。否则重打你二十大板。”瞎子连忙说:“谢老爷不打之恩。”瞎子在众人的嘲笑和斥责声中匆匆离去。

事后,乡亲们问张凯元:“你怎能断定棉被不是瞎子的?”张凯元说:“常言道,物见本主会说话,谁的东西谁心疼。当家人用脚跺棉被时,我观察到乞丐含着眼泪,很是心疼。瞎子听到后,却无半点怜惜。当我要开铡时,乞丐死活不让,为了棉被竟以命相护,而瞎子听说能分一半,嘴上说亏,却露得意之色。为此,我断定棉被是乞丐的而不是瞎子的!”

众人听后,连连称奇:按察大人真是胆大心细,断案如神啊!(此稿来自《任县风物志》)

第六章 乡村轶事

第一节 邢家湾轶事

邢家湾镇是一个古老而繁华的村庄,有很多轶闻趣事。一、邢家湾镇名称的由来及演变

相传,很久以前邢氏迁此,在滏阳河拐弯处定居,故名邢家湾。另有穆氏迁此,在其西边定居,故名穆家口。大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派大将林凤祥、李开芳率师北伐,攻占任县。邢家湾和穆家口的百姓为防止“长毛”骚扰,将两村合一,称为邢穆里。合举董事集制钱6万贯,筑一寨墙,所以又称邢穆寨。墙周十里,六门三闸,甚为壮观。逆水南溯邯郸,顺水北上天津的滏阳河和西至邢台,东至德州的骡马大道皆穿村而过,这就使邢湾这个古镇形成了一个水旱码头。因这个水旱码头人口密集,市井繁华,民国期间又改为邢穆镇,现称邢家湾镇。

清代文人刘永锡有歌颂邢家湾诗一首,单道邢家湾的繁华。诗云:天津桥南酒家楼,酒家楼在水西头。一夜扁舟鼓帆去,满天风露下西洲。西洲茫茫笼烟雾,旧是游人采莲处。莲花落尽人不来,听罢歌声山水绿。二、邢家湾镇集会多

邢家湾镇地处九河汇集之地,为水旱码头,故集会很多。在过去,每年四月十三、四月二十八、五月二十四、七月二十、八月十三、九月十五、十一月初一共七个大会,并有每月逢三、六、九的大集。2003年,抗非典时期,将第一个会即为麦收做准备的四月十三和最后一个会即冬闲走亲访友的十一月初一保留下来,中间五个会全部取消。现在,全年两个大会加上集日共有100多个。三、邢家湾人“亲家多”

邢家湾地处九河下梢,滏阳河自南而北穿镇而过,它是北上天津南下邯郸和西去邢台,东到德州水旱两路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故在多年前就成为商贾云集的水旱码头和农副产品的集散之地,同时也养成了邢湾人助人为乐的良好民风,所以邢家湾人朋友多,“亲家”也多。在这里所说的“亲家”就像现在结成的友好县、市一样,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见了面都不分彼此,亲如一家。比较典型的一是邢家湾和路村,二是邢家湾和田玉庄,三是邢家湾和北张村。

先说邢家湾与路村。路村在邢湾西南大约15公里处(属西固城乡),在过去可乘船从顺水河、澧河直达邢湾,这两个村的关系非同一般。据双方说,两个村的“亲家”是“叔侄”关系。听邢湾人讲:在过去,路村地处大陆泽,芦苇很多,村民多以编制、出售苇席和苇箔为生,而邢湾则是销售苇席、苇箔的市场。所以,路村老乡经常从顺水河和澧河划船北上,到邢湾赶集,销售芦苇制品或由此运往外地。到了邢湾后,要先在一个临街的开阔之地摆放货物,如到了天晚,货没卖完,还要有一个存放之地,这就必须找一户人家,搞好关系,于是就认这家为叔。邢湾这个“叔”也没白当,如果第二天路村老乡因故未到,邢湾老乡就为路村老乡代为销售,等到路村老乡来了之后,邢湾老乡就把所卖之钱如数交给路村老乡,从来不出差错。因邢湾人的热心和路村人的放心,就形成了这样颠扑不破的“叔侄”关系。反之,路村人讲的也是这个故事,只是把辈份反了过来,年长日久,谁叔谁侄谁也分不清了。虽然辈份上存在争议,但两村人见了面,首先自称为叔,嬉笑着互骂一通之后,对方如果有事,尽力帮忙,而且不计回报。据说,两个村的老乡到了对方村里,有饭就吃,有水就喝,见东西就用,有事就管,比在自己家中还气势。

再说邢湾与田玉庄。田玉庄在邢湾镇以南约6公里处,为天口乡辖区。据说,这个村和邢湾是“老姑父和老侄子”的关系。据邢湾人讲,不知在何朝何代,田玉庄有一个武术班子,农历十月十六日,到邢湾以北大约4公里的隆尧县莲子镇庙会上设场卖艺。结果,刚一开场,被莲子镇的一帮闲散泼皮搅了场子。武术班在垂头丧气回家路上经过邢湾,碰到一个老头正在门口干活。这老头有一身非常好的拳脚功夫。老头问田玉庄的武师们,为什么天不黑就散场了,田玉庄的武师们就把场子被搅之事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老头说,莲子镇的那几个无赖都是我的手下败将,你们只要说我是你们的“老姑父”,他们就不敢闹事了。田玉庄的武师们一想,莲子镇大会上丢尽了颜面,必须把面子挣回来,至于暗地里认个“老姑父”又有何妨!于是齐声道:“请‘老姑父’为我等出这口鸟气!”老头一听,放下手中活计,带着田玉庄的武师们直奔莲子镇。到了莲子镇,老头往场子当中一站,双拳一抱:我是田玉庄武术班班主的“老姑父”,“老侄子”们为了生计,在这里混口饭吃,请各位多多捧场!莲子镇的这几个泼皮都认识邢湾这个老头,并且知道老头的厉害,谁也不敢再闹事了。于是田玉庄武术班又重新打开场子,演练刀枪拳脚。但“老姑父”家有活干,不能整天守在这里,待了一会儿就回家了。莲子镇的泼皮们看老头一走,立刻又胡喊乱叫,拳脚相加,搅了场子,田玉庄的拳师们一溜烟地逃跑了。从此,邢湾人成了田玉庄人的“老姑父”。但田玉庄人说起来,则说自己是“老姑父”,邢湾人是“老侄子”。究竟谁大谁小,争论了多少年,清官再清也断不清。虽然如此,两个村的村民亲如一家,打心眼里近乎。据说,邢湾人在田玉庄挖河当民工,地里的萝卜、白菜随便拔、随便吃,村里的门板、秸秆随便搬,随便用,田玉庄人绝不责怪。反之,田玉庄人到邢湾赶大集,谁家只要一掀锅开饭,田玉庄的人随便吃喝,一点不用客气,邢湾人是绝对热情。两个村,只要都出了门,互相帮助,即是打架,也联手对外,毫不含糊。

最后,再说邢家湾和北张村。邢家湾西北方向十、四五里的隆尧县境内,有个北张村,这北张村和邢家湾的关系非同一般。但这两个村子不像邢家湾和路村,也不像邢家湾和田玉庄,见了面就互相闹玩戏骂,而是不闹不骂,从心眼里感到近乎。

这件事,首先从北张村说起。在民国年间,北张村有门手艺—做豆腐。因手艺好,做出的豆腐干净白漂,清香可口,很受老百姓欢迎。在那个年代,该村百姓人家有相当一部分人靠这门子手艺为生。他们起早贪黑,捡豆、泡豆、磨豆、过罗、煮熟、点卤水,然后压制成豆腐,不等天亮,就推着小车,或挑着担子,走乡串村卖豆腐。

再说邢家湾,村子大,人口多,每月三、六、九大集,一年还有七、八个庙会,来邢家湾走亲访友、赶买赶卖的人很多。所以,邢家湾就成了北张村销售豆腐的主要市场。

俗话说:“和气生财”。北张村的老乡到邢湾卖豆腐,说话亲切,童叟无欺,从来不缺斤少两。邢家湾人走南闯北惯了,也不把北张村的老乡当外人。所以,每当北张村卖豆腐的老乡渴了、饿了,或者需要什么东西,邢湾人都热情帮助,久而久之,两个村的人就建立了感情。

有一年秋天,邢家湾的一位老乡到隆尧北山去办事。那时候不像现在,开着汽车或者骑着摩托,顶不济的也蹬着自行车。当时,没有这些交通工具,除了当官的和大户人家出门能骑马坐轿,寻常百姓人家出门办事都是步行。这位邢湾老乡在回来的路上,走到北张村,腹中饥饿,口中干渴,加上劳累,再也无力前行。此时,他发现地边上几棵枣树上的枣子已经红了,把树枝都压弯了。于是就摘了几个枣吃,解解饥渴吧。结果,被一个小孩看见了,这小孩赶紧回家告诉了大人。这主家就叫了两个年轻人,来到地里问邢湾老乡:“你是哪里的,为什么偷我的枣!”邢湾的老乡连忙站起来说:“我是邢湾的,上北山办事,走路口渴了,吃几个枣解解渴。对不起了,赔你们几个钱吧!”北张村的老乡一听是邢家湾的,立刻哈哈大笑:“我当是谁哩,原来是自己人,赔什么钱,走,到家里坐坐。”说罢,生拉硬拽,把邢湾老乡请到家里,好酒好饭招待,临走又摘了一篮子大枣,叫邢湾老乡带回去“尝尝鲜”吧。

邢湾老乡走了,姓啥叫啥,北张村的老乡没问。北张村的老乡姓啥叫啥,邢湾的老乡也没问。反正北张村老乡认的是邢湾人,一听邢湾人就亲,邢湾老乡认的是北张村的人,一听是北张村的人就近,这种美好的关系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像邢家湾和路村,邢家湾和田玉庄,邢家湾和北张村这种特殊的“亲戚”关系,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此稿根据邢湾穆口张文斗先生口述整理,并已于《邢台日报》2012年7月24日发表)四、邢家湾镇好人多

滏阳河流经邢家湾,邢家湾百多年来就成为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水旱码头。因为邢家湾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所以多年养成了公平待人,不欺外乡,轻财仗义,助人为乐的淳朴民风,古之好人,无须再写,仅举当今几位,堪称世之楷模。

1.1979年12月11日,邢家湾镇环水村(原属郑庄乡)学校教师穆希栋和王占东、王兴杰3人,拾到三万元巨款,交还失主。中央、省、地电台和报纸均进行了报道。在当时,一名公职人员,月工资仅30元左右,这三万元几乎相当于100个人全年的工资,但穆希栋、王占东、王兴杰这三位好人却毫不犹豫地找到并交还失主。

2.1984年4月1日,邢家湾镇穆口村个体户武桂芳等人拾到3300元,交还失主。在当时,全县农民的人均收入仅300元左右,3300元相当于十个农民的全年收入,但“好人”武桂芳却不为之所动,毅然交还失主。

3.1989年11月12日,邢家湾镇环水村(原郑庄乡)小学教师刘泽军、刘群江、刘芳英、王洪林、吴军海、张青辰等捐资2000元,改善办学条件。在当时,小学教师的工资一般都在30元,民办教师则为6元。如都按国办教师工资计算,2000元也相当于他们6个人的全年工资,但这6位“好人”为了培养下一代而慷慨解囊,毫不吝啬。

4.1990年,邢家湾镇穆口村张运五、贾辰兴、宋皂火、张景长各捐1万元助教,被评为地区捐资助教模范。在当时,邢湾的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但在1990年,一个中型的乡镇企业,年利润也不过万元左右,可这4位“好人”宁可白干一年,为了教育事业,为了百年大计,毫不含糊。

5.滏东村老教师陈占斌,一生奋斗在教育战线,他教出的学生有数千名之多,可谓桃李满天下。2003年退休,到现在已近十年。十年来,他虽然离开了三尺讲台,但他不辞劳苦,助人为乐,谁家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他都是筹划安排,东奔西忙。平时在家,练字作画,笔耕不辍。2010年,他的国画《国色天香》在任县老年书画研究会作品集中获得铜奖。当陈占斌老人谈到自己工资时,他说:“过去上班时挣几十元,现在不干活了挣2000多元,我想,一个国家好比一个家庭,咱不中用了,挣这么多钱,家里其他人还要盖房、娶媳妇哩!还有很多事要办哩!咱花这么多钱心中不安啊!”请看,这就是一位古稀老人忧国忧民的肺腑之言。

6.不计报酬不计年,任劳任怨构和谐。邢家湾镇有个群众工作站,站里有两位老干部朱省卫和郭小虎。他们的任务就是接待来访群众,根据来访者的意图和要求,讲明党的政策,讲清利害关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消除矛盾,化解纠纷,以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可能引起的刑事、民事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仅2011年,经他二人之手化解的矛盾就有40多起,受到了当地广大群众交口称赞。

写到这里,还要加上郭小虎一段往事。1991年,县委选派工作组到郑家庄乡新市一村下乡,当时组长即书者本人,而郭小虎则为工作组成员,后因工作调动,我到了永福庄乡,郭小虎继任郑庄乡工作组长。平时他走村串户,了解情况,为群众排忧解难,秋收种麦时,他看到有些群众缺少工具,种麦困难,就把自己家里的密植耧,从老家大北张拉到新市一村,为群众抢种小麦。群众感动地说:“这样的好干部太少了!”郭小虎同志,1992年被评为全省优秀社教队员,1995年被评为全县“十佳公仆”,1996年荣立河北省“三等功”。

当谈到他们的工资待遇时(每月只有几百元),二人哈哈一笑:“有啥多少,只要能为邢湾发展出点力,能为乡亲们中点用,比啥都强!”

第二节 群英堂趣事

民国年间,邢家湾镇花市街有一个名叫“群英堂”的理发馆,主人王三(1893年—1967年)。王三,字乾三,雅号“三掌柜”。祖籍邢台市前炉子,大清咸丰年间,随其父迁入邢家湾。王三自幼勤劳机智,九岁即拜“刘飞刀”为师学艺,十二岁独立经营,从事理发六十个春秋,带出徒弟20多人,本人还擅长推拿点穴,远近闻名。王三粗通文墨,记忆超人,尤精通戏文,能熟诵“三国”、“水浒”等多部古典名著。王三言谈幽默,令人喜爱,群英堂趣事至今广为流传。一、戏弄汉奸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伪军占领了邢家湾。王三及全家逃到隆平肖庄一带理发度日。1940年返回邢家湾,目睹日伪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王三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时有一南方人钱某,乃日伪密探,以收买古董为名,经常活动在邢家湾一带,秘密收集情报。1943年冬,钱某发现“群英堂”厅内北墙上有幅国画,“每逢初三,月儿弯弯,每逢十五,月儿圆圆”。经过长期观察,看中了这幅画,并愿出重金购买。王三说此画乃传家之宝,不能卖,钱某问能否看看,王三说:“念你远来为客,可以借看。”钱某喜出望外,拿到之后连夜送给“皇军”头目,并讲了此画每月初三和十五月亮变化的妙处。皇军头目一听,非常高兴,天天晚上观察,十五晚上一夜没合眼,待到天明,勾月依旧,毫无变化。又耐心地观察了一个晚上,仍无变化。皇军头目恼羞成怒,把钱大骂一通。钱某手提“国画”找到王三说:“此画月儿变不过来。”王三说:“你若不信,下月十五再来观看!”次月,钱某如期赶来观看,只见勾月变圆,心中甚是奇怪。王三让钱某将“国画”带走继续观看。钱某将“国画”带走,又观察月余,仍无变化,非常扫兴。只好将原物退还。还画之时,围观者甚多,只见王三从后室又提出一张“国画”,钱某顿时傻了眼,知道上了王三的当。原来是两幅国画一模一样,只是勾月和圆月的不同,初三、十五轮替悬挂。王三将钱某挖苦了一通,众人哄堂大笑。钱某又气又羞,没想到南北闯荡几十年,竟被一个理发匠戏弄,羞愤之下,返回南方老家,不久便病死了。二、将计就计

1942年冬,邢家湾日伪军部来了个汉奸营长。营长有个独生子,不满4岁,非常娇惯,最怕剃头,头发长的象个小疯子。春节快到了,营长想给孩子剃头,听说王三理发手艺高超,便领着孩子找上门来,声称只要给孩子剃光了头,要多少钱给多少钱。王三说:“把孩子放到这儿,三天以后来领。”这天正是腊月二十六。

王三接了活儿,叫妻子和两个徒弟采取“熬鹰”的办法,轮流哄着孩子玩。孩子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睡觉,到了腊月二十九上午,小孩子困得咋也睁不开眼了。王三看时机到了,就用温水给孩子洗了头,三下五除二把小孩子的头剃了个溜光。小孩子仍在睡梦中。中午时分,汉奸营长和家属前来领孩子。一看孩子正在熟睡,小脑瓜溜光正明,从内心里佩服,便问多少钱。王三笑而不答,这时站在旁边的理发店伙计大老李开了腔:“按说剃一个小孩子的头不该收钱。不过,你要知道只因为剃这一个小孩子的头,我们和三掌柜几个人,在三天里卖了多大力气,费了多大的劲!”营长问:“几个人!”大老李伸出巴掌说:“五个人”。营长用手一挥,叫随身警卫马上回去取五块大洋速速送来。大老李接过五块大洋,个个心中欢喜,王三一家和伙计们过了个肥年。三、“老一”看戏

1948年冬,冀南军区京剧团领衔主演马德奎、马友良父子在邢家湾戏院演出,场场爆满。一天晚上演出《粉桩楼》(胡魁卖头),观众特别多。王三知道邻居铁匠李老一(独眼)爱看武打戏,又因为李老一平时特别爱开玩笑,王三就想利用看戏之机,给李老一“回敬“一下,于是王三就特约李老一看戏。二人一路上说说闹闹,走到了戏院售票处,王三抢先买票,并且一边陶钱一边对售票员说买一张整票,一张半票。售票员明明看见两个男子大汉,为什么要买半票!于是说:成年人一律买整票。王三再三要求买一张整票,一张半票,售票员坚决不干。王三咋说也不行,非坚持买一张整票,一张半票不行。售票员急了,说王三故意捣乱,围观者越来越多,不一会儿来了几个持枪维护治安的人,问为什么纠缠。王三说:一个人两只眼看戏要买整票,俺这位老弟一只眼看戏为啥不能买半票。说到这里,围观的人轰堂大笑,维护治安的和售票员也笑了。这时,商会负责人王会计来了,王三陈述了全过程,王会计对大家说:“王三掌柜是咱基本群众,过去抗日,现在爱国,就是好开玩笑,今天他是借机闹玩儿哩。”王会计一席话,大家在嘻笑中解了围。(此稿摘自《古襄轶事》,作者马冀夫,为王三外甥,本文略有改动)

第三节 邢湾人的中秋节—不醉不休

冀南名镇邢家湾,地处大陆泽北口。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当年有水旱码头之称。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壮大,商贾之间礼仪交往越来越频繁、越讲究。饮酒已超出一般的吃酒招待,而成为发展商品经济的高雅交际手段。畅饮美酒为搞活经济搭桥铺路。为此,邢家湾一带久已盛行的中秋赏月酒俗则成为陆泽乡的独特风情。

每逢中秋佳节,玉兔东升,九河生辉,大陆泽的乡民处于一片欢乐之中。而邢家湾则更是热闹非凡,各商户之间,农商之间,以及停泊在河川码头的客商,都派出专门人员,手挑红灯,走门串户,互相邀请赏月畅饮。那时,皓月当空,大街小巷灯笼火红,到处都是恭喜发财的祝贺声,喜气洋洋好不热闹。这一切都充分展现出商户、农户的激荡胸怀和喜悦之情,反映出繁荣昌盛的商品经济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勃勃生机。互邀高潮过后,各家各户主人提议对月饮酒,宾主畅饮三杯,名曰“团圆酒”。这时,主妇和儿童则可以动手分享餐桌上的佳肴、月饼、水果等。而宾主则继续畅饮,通宵达旦。不知是什么原因,而停泊在码头的客商有个传统习惯,只请当地纤夫把头在客栈饮酒而不在船头饮酒。有名的客户字号多集中在花市街喝“赏月酒”。他们常常请票友助兴,场面颇似堂会。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群英堂”王乾三。王乾三绰号“三掌柜”,是远近闻名的理发大师。他虽然文化不深,但天资聪明,记性尤好,出口成章,善讲俏皮话,幽默话。中秋赏月,有请必到,逢场不贪,只饮一杯,名曰“一杯敬”。饮罢还要讲几句彩话,这位多才的老人常常逗得在场人捧腹喷饭,大笑不止。时至今日,还有一些老年人记忆犹新。

邢家湾人中秋赏月所用的酒菜讲究时髦和实惠。清末,多选用流行的汾酒、衡水老白干和北京二锅头。民国时期,当地一家老财张洛文开办烧锅,烧制的“张记老烧酒”名噪一时,颇受青睐。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多种多样的美酒佳酿摆上了餐桌。要论下酒之菜,地方风味很浓,以八大样为主。八大样即酥滏阳鲤鱼、熏兔熏鸡、鲜鸭蛋、华兴东月饼、太行柿子、巨鹿鸭梨、尧山历枣和毛豆角。有名气的商户、农户还特地备有京津风味的小吃,以显风雅。

邢家湾中秋赏月的酒俗,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和规模。八年抗战时期,受战乱的影响,有所消沉。建国后,五十年代为最盛,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工业星罗棋布,乡镇工业如雨后春笋,无论从哪一方面讲,中秋赏月酒俗与当年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专业户经济实力雄厚,中秋佳节邀请四路客商和四邻八家畅饮美酒,共同赏月,还有一些专业大户特邀当地学校领导和教师赏月饮酒,以示尊师重教,传为佳话。(本文原名《大陆泽乡风情录》,作者马冀夫,此篇稍有改动)

第四节 响马道上一镖局

环水村古有响马道之称。此说并非是环水村出响马,而是说环水村西有太行山的树林,村周围芦苇遍地,再往东河汊沟渠,每到雨季便成泽国水乡,只能撑船出入,官府鞭长莫及,成为响马闯荡江湖的最佳路径。

先说何谓响马,隋唐以前统称盗贼,隋唐时期有了响马一说。它的含意有二:官府解释为不服王化,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绿林贼寇;绿林说法为不服王化,啸聚山林,杀富济贫,除暴安良的绿林好汉。贼寇也罢,好汉也罢,老百姓统称其为响马。如隋朝末年,山东出响马,山西也出响马。正如《隋唐演义》中所说,山东响马秦叔宝等人,家住山东济南府。山西响马单雄信等人,家住山西潞州二贤庄。这两伙响马来往甚密,并结为联盟,而从山东到山西,环水村确为必经之路,故环水村有响马道之称。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为保官府和民间的金银钱财以及贵重物品的安全运送,镖局应运而生。当时,一代太极宗师杨澄甫先生在北京创建了会友、威远等八大镖局。其中会友镖局设在沧州,而会友镖局的分局则设在环水村以北的邢家湾。分局开业经费由杨澄甫负责,开业后的押镖收入归分局开支。分局镖师为王其和与郭三刚。

对王其和的习拳生涯和高强的武功,本书其他章节另有介绍,本文不再赘述,故单说郭三刚。这郭三刚又名郭培,自幼习练洪拳,功夫十分了得。俗话说:“求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格手。”郭三刚深以为然。为此,郭三刚决意云游天下,遍访豪杰,一试身手。他从家乡南行,一直走到四川峨眉山未遇敌手,而且在黄河边上还杀死了一名单身外出的日军大佐,并缴获了一把东洋刀。郭三刚心中甚为高兴,自以为天下无敌,可回家时途经永年广府,却败在了太极门下。从此,郭三刚开始习练太极拳。后来也成为太极高手。这王其和与郭三刚都曾得一代太极宗师杨澄甫和郝为真的真传,同当时的太极大师李宝玉、董英杰、崔毅士等齐名,功夫炉火纯青,他们走南闯北,押镖从未失手。在当时也堪称纵横数省,名震华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