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教授之儿童穴位大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7 02:41:56

点击下载

作者:李志刚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志刚教授之儿童穴位大全

李志刚教授之儿童穴位大全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李志刚教授之儿童穴位大全作者:李志刚排版:昷一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9-01ISBN:9787501998265本书由中轻(北京)网络出版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每个孩子都在父母的期待下来到这个世界,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父母对于孩子的美好期望都化为一个,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人。

可是孩子脏腑娇嫩,身体的免疫力不是很好,对外界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弱,一旦孩子患病,父母都会很焦急地送医院,给孩子吃药、打针。虽说这种方式见效快,但长期下去,会让孩子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有着不利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保健养生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多数父母更倾向于绿色疗法,即不打针、不吃药,用自然、有效、副作用小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消除病痛。

小儿穴位疗法作为一种物理疗法,具有随时随地可操作、易学、易操作、方便灵活的优点,只要依靠家长的双手在孩子的体表部位施术,就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对小儿疾病,包括小儿内科、外科、伤科、神经科及局部感染等疾病均可采用穴位疗法治疗。同时穴位疗法也是一种沟通亲子感情的良好方式,让父母亲通过双手表达对孩子的爱。

本书为广大父母详细介绍了小儿125个穴位的取穴方法及按摩、艾灸、刮痧疗法,帮助广大父母详细了解小儿穴位疗法的操作方法。通过穴位疗法,使孩子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起到防治疾病的功效。

作为父母,应该学习掌握小儿穴位疗法的各种操作方法,经常关心孩子,给孩子按摩、艾灸、刮痧穴位,让家庭更加幸福美满。第一章学点小儿穴位疗法,激发孩子体内大药库

孩子出生时,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有活力。当孩子感到不适时,父母总会不知所措,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到医院看医生。其实,只要父母懂得一些小儿穴位疗法,就可以帮助孩子防治疾病。小儿穴位疗法入门很简单,不需要理解艰深的知识,不用专业的医疗器械,父母只要找到正确的穴位及反射区,学会简单的按摩、艾灸、刮痧手法,就可以在家轻轻松松为孩子防治疾病。经络:身体机能自我修复的原动力

远远望去,经络系统就像是个如环无端的水系,有宽阔的大河,也有狭窄的支流,更有许多数不清的小溪。这些水系看似纷繁复杂,其实它们井然有序,环绕着五个岛屿不停地流动。对于人类而言,经络就是生命之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流淌着我们生命所需的气血。

按照中医的解释来看,经络分别指的是两种系统,其中大的为经,它就好比是人体内的环路,广泛地连接着人体内的重要部位;小的叫络,就如同主路旁的辅路,既是对主路的补充,又能够增强细微之处的联系。其中经脉系统又包括十二经脉,也就是十二正经,还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了。络脉系统包括有十五络脉,以及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经络系统中,除奇经八脉、经别、别络、经筋、皮部各有其特定的功能外,经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运行全身气血以营养脏腑组织,联络脏腑以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和调节人体各部分功能等方面。01 运行气血,营养脏腑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物质基础,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的濡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而气血必须通过经络的传输才能布散于全身各处,以“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故《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十二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核心,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其在内属络脏腑,在外连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人体气血通过以十二经脉为中心的遍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经络系统,周流不息,灌注渗透到各个组织器官中去,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与此同时,气血亦依赖经络系统的传注输送,通达于全身,发挥其营养机体、抗御外邪等重要作用。因此,经络的功能活动正常,气血运行畅通,各脏腑功能强健,则能抵御外邪的侵袭,防止疾病的发生。反之,经络失去正常的机能,经气不利,则御邪不力,外邪就会乘机入侵而致病。02 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组成的复杂有机体,其各部分虽有各不相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彼此配合及有机协调的关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实现的。经络在人体内发挥的沟通联系作用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主要表现于以下四个方面:(1)脏腑与体表、肢节的联系

脏腑与外周体表及肢节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十二经脉实现的。十二经脉中,手之三阴三阳经脉循行于上肢内外侧,足之三阴三阳经脉循行于下肢内外侧,而每条经脉又与体内脏腑有固定的络属联系,其经脉之气还结聚散络于经筋,并布散于皮部。这样,体表的筋肉、皮肤等组织与脏腑之间,通过与十二经脉的内属外连而相互沟通。故《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2)脏腑与官窍的联系

位于体表的目、舌、口、鼻、耳和前阴、后阴等五官九窍,都是经络循行所过的部位,而经脉又多内属于脏腑。这样就使脏腑与官窍之间,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如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系“目系”,其别络“系舌本”;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环绕口唇,挟鼻;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均进入耳中,等等。这样使内在脏腑得以通过经络与官窍相互沟通而成为一个整体,脏腑的生理、病理便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相应的官窍。(3)脏腑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络属一脏一腑,从而加强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之间的联系,这是中医脏腑阴阳表里相合理论的主要结构基础。同时,有的经脉还联系多个脏腑,有的脏腑则有多条经脉通达。如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挟胃,注肺中;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络心;通达肺脏的经脉有手太阴肺经属肺,手阳明大肠经络肺,以及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阴心经。此外,经别又补正经之不足,如胃经之经别上通于心,胆经之经别贯心,等等。这样,通过经络的沟通形成了脏腑之间的多重联系。(4)经脉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之间的表里阴阳相接,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次序,并与任、督二脉构成首尾相连的整体循行系统。十二经脉之间还有多处相互交叉、交会,再加上经别、别络的沟通,更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十二经脉还与奇经八脉之间纵横交错,而且奇经八脉之间亦彼此相互联系。如:十二正经中的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之大椎穴,阳维脉与督脉会于风府穴,故称督脉为“阳脉之海”;十二正经中的足三阴经以及奇经八脉中的阴维脉、冲脉均会于任脉,足三阴经又上连手三阴经,故称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前与任脉并于胸中,后通督脉,而任、督两脉又通会十二经脉,加之冲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灵枢·逆顺肥瘦》),容纳了来自十二经脉的气血,故称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督、任、冲三脉同起于胞中,故有“一源三歧”之称。以上经脉与经脉之间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使经络成为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调节系统。03 感应传导,调节气血运行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接收和传递的作用。人体作为一个具有自动调控功能的复杂系统,在生命的每一瞬间都有千万个信息变换过程发生,但无论这些信息的变换过程如何复杂,其传递一般都是在经络系统中进行,以气血为载体实现的。经络系统作为人体的信息传导网络,可以感受来自人体内外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并按其性质、特点和量度等传递至相应的脏腑组织、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反映或调节其功能状态。这种传导既可以发生在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也可以发生于体表与内脏之间;既可以把局部的信息感传于全身,又能把整体的信息传导于某一局部。如肌表受到外界某种刺激,其信息可由经络感受并传送至内脏,根据信息性质和强度的不同,而产生补或泻的作用。而内脏功能活动或病理变化的信息,也可由经络感受并传导于体表,反映出不同的症状,此即“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主要结构和生理基础。

经络系统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接收、传递、变换等作用,自行调节气血的运行,协调脏腑的关系,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如果人体的气血阴阳失去协调平衡,通过经络系统的自我调节,仍不能使其恢复正常,则发生疾病。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即可针对气血失和、阴阳盛衰等具体证候,运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方法,通过对适当的穴位施以适度的刺激,激发经络的调节自律作用,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刺节真邪》),达到调节脏腑功能,使之协调平衡之目的。经络的特点

十二经脉,可以说是人体经络中的主干线,所以又被称为“十二正经”。这十二条经脉有的从体内脏腑发出,有的上行至头部,或者从头走向双脚,还有的从双脚进入体内脏腑,总之连接了人体的内外表里。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三阴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足三阳经,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

十二经脉的主要特点:

①每条经脉的分布都有一定规律,对称分布在身体两侧。在四肢部是阴经在内侧面,阳经在外侧面,内侧和外侧又各分三阴三阳,一般是太阴、阳明在前,少阴、太阳在后,厥阴、少阳居中。头面躯干是手足三阳经在头面躯干的前、后、侧面。手足三阴经则分布到胸腹部。

②十二经脉有内属脏腑与外络肢节两部分,每条经脉又隶属于一个脏腑,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组成“表(腑)里(脏)相合”相互联系。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

③各经之间相互衔接,其循行是一经一经地相传: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的顺序而复入于肺,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④每条经脉在经气发生病理变化时,都有其特殊的征候群表现。

⑤每条经脉在体表还分布有一定的腧穴。穴位的特点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邪气停留之处。当脏腑有病或者邪气侵犯人体后引起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时,均会在相应的穴位发生病理反应,因此,在防治疾病时,穴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平衡,脏腑趋于和调,从而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01 近治作用

穴位的近治作用是指所有的穴位均可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这是所有穴位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点。如睛明穴、承泣穴、攒竹穴、瞳子髎穴等穴位均在眼区及其邻近部位,所以它们均可治疗眼病;中脘穴、梁门穴等穴位均在胃脘部,所以均可治疗胃脘痛;膝眼穴、梁丘穴、阳陵泉穴等穴位在膝关节及其附近,所以均可治疗膝关节疼痛等。这些都是穴位用于治疗局部体表或邻近内脏疾患的例子。02 远治作用

远治作用是十四经穴位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穴位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以下的穴位,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端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甚至具有治疗全身病患的作用,即“经脉所通,主治所及”。

经穴的远治作用与经络的循行分布是紧密相连的,穴位在远治作用中除能治疗本经病变以外,还能治疗相表里的经脉疾患。例如,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肺系疾病如咳嗽经常取大肠经上的合谷穴治疗。经络的循环有表里相合、交会、根结、标本、气衔等多种联系的特性,这种特性也反映在穴位的远治作用上。如取大椎穴退热,遗尿可以取三阴交。

在经络学说中常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论述,即指出经脉病候与穴位治疗作用的密切关系。根据经络学说的叙述,每条经脉上所分布的穴位,是这条经脉脉气所发的部位。如果这条经脉发生了异常变化,即出现各种病候,就可以通过刺激这条经脉的穴位,调整经脉、脏腑的气血而把疾病治愈。03 调节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有些穴位对某脏腑器官疾病或某病理状态有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比如清天河水、退六腑可以有效防治湿疹;按揉足三里穴,推膻中穴,推脾土穴,推胃经穴等,可以有效缓解溢奶症。

按摩某些穴位,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如百会穴,在清气下陷时可以提升清气,在肝阳上亢时可以平肝潜阳;内关穴可使心动过缓者加快心跳,心动过速者减缓心率;合谷穴在解表时可以发汗,在固表之时又能止汗等。04 调治作用

对某些穴位进行按摩时,可对某方面病症起到整体性的调治作用,进而调治全身疾病。例如按摩合谷穴、曲池穴、大椎穴可治疗受风寒引起的感冒发烧;按摩足三里穴、关元穴、膏肓穴可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经络与穴位的关系

经络和腧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聚集于皮肉筋骨之间的部位。

人体的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较为粗大的,分布较深且纵行的主要干线,称为“经”,亦称“经脉”。而较为细小的,经的分支,深浅部均存在,网络于经脉间的称为“络”,亦称“络脉”。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十二经脉(统称正经)和奇经八脉(统称奇经)是经络的主要部分(若十二经脉加任、督二脉即为十四经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会聚于体表的部位,这些部位大都处于人体经络循行的路线上,当针刺或指压、点穴后反应强烈,疗效显著。所以,每谈及经络也一定离不开腧穴,经络与腧穴的关系是经络以穴位为据点,穴位则以经络为通道。例如,经络犹如火车的铁轨,穴位则为其线路上的一个个车站。

由于经络和腧穴同属于一个系统,而腧穴一般又分布在一定的经脉循行通路上,所以它们的作用是密切联系着的。

一般来说,穴位都各归属于某一经脉,而经脉又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脏腑,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和针灸疗效的机理。这就是传统中医有关经络与穴位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生理上,经络循行全身、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对人体具有输送气血、濡养内脏、抵御外邪的作用;而腧穴是脏腑经气运行输注和积聚出入的处所。在病理上,当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经络又有传递病邪和反映病理征候的作用;如果某经脏腑发病时,往往可以在某经相应的体表腧穴上出现压痛和知觉异常等病理反应。在诊断上,基于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作用,根据病变部位的征候反应,即可辨别病之所在。又根据经络循行路线上某一部位的异常感觉,以测知某一脏腑的病变,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按压腧穴,以寻找敏感点来诊查疾病。在治疗上,经络和腧穴更是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主要是按病位症状归经,在病变的局部、邻近或远隔的部位上循经取穴,以达治疗目的。

所以,经络和腧穴的理论,特别在按摩、刮痧、艾灸等中医理疗的临床工作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络系统表孩子有着和大人不同的特定穴位

和成年人穴位疗法不同,小儿推穴位除了经穴、奇穴、经验穴、阿是穴之外,有相当部分穴位是小儿特有的,称为小儿特定穴。

小儿推拿特定穴不同于经络学说中的特定穴位,具有以下特点:不仅具有孔穴点状,还有从某点至另一点成为线状和部位(面)状;大多数分布在头面和四肢(特别是双手);前人对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中部分穴位归属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但不像十四经穴那样有线路相连成经络系统。小儿推拿穴位中也有部分穴位属于十四经穴,但其作用受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影响而与成人经穴作用有所不同,其作用原理仍受经络学说指导。此外小儿推拿穴位呈面状分布为多,操作大部分是直接作用于皮肤,因此与十二皮部的关系密切。

小儿穴位的命名特点有以下几类,根据经络脏腑的名称命名,如心经、脾经、大肠经、肾经等;根据解剖部位命名,如四横纹、掌小横纹、天柱骨等;根据人体部位命名,如五指节、脐、腹、脊等;根据作用功能,如端正、精宁等;根据五行学说,如脾土、肝木等;根据山谷河流,如山根、洪池等;根据建筑物体,如天庭、三关等;根据动物名称,如老龙、龟尾等;根据哲学名词,如阴阳、八卦等。了解这些穴位命名的依据,有助于家长掌握这些特定穴位。

施行小儿穴位疗法时,每次穴位的推拿需要操作的时间和次数一般要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质、病情等)酌情增减。

小儿穴位疗法中最主要的5条经络全都在孩子的五指上,这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巨大财富,故有“小儿百脉汇于双掌”的说法。孩子的5个手指分别对应着脾、肝、心、肺、肾,按摩孩子的5个手指就可以调理五脏,还可以防治小儿疾病。

小儿推拿特定穴位的取穴方法同经络学说中取穴方法一样,即按体表标志、折量分寸、指量法取穴。清代儿科推拿专著《幼科推拿秘书》中说,“屈小儿中指节,度之为寸,折半为五分,非分寸之谓也”。

小儿推拿穴位有其特殊的位置及特殊的作用,决定了在推拿操作时有特殊的操作手法。大多数穴位有其固定的操作过程,以手法名称加穴位名称构成小儿推拿特定的“操作名”,如“旋推脾经”,“按揉足三里”等。小儿推拿特别强调手法的治疗量及补泻,故小儿推拿非常重视手法的次数(时间)、疗程、强度(轻重)、频率(速度)及方向等因素。家长要学习的简单取穴方法

父母在进行小儿推拿、刮痧、艾灸等理疗的时候,找穴位是最重要的。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些任何人都能够使用的简单取穴的诀窍。01 标志参照法

固定标志:常见判别穴位的标志有眉毛、乳头、指甲、趾甲、脚踝等。如:神阙位于腹部脐中央;膻中位于两乳头中间。

动作标志: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姿势才能显现的标志,如张口取耳屏前凹陷处即为听宫穴。02 感知找穴法

身体感到异常,用手指压一压,捏一捏,摸一摸,如果有痛感、硬结、痒等感觉,或和周围皮肤有温度差(如发凉发烫),或皮肤出现黑痣、斑点,那么那个地方就是所要找的穴位。感觉疼痛的部位,或者按压时有酸、麻、胀、痛等感觉的部位,可以作为阿是穴治疗。阿是穴一般在病变部位附近,也可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地方。03 身体度量法

利用身体及线条的部位作为简单的参考度量,如两眉间正中为印堂穴。04 手指度量法

利用病人自身的手指作为穴的尺度,中医称为“同身寸”。“同身寸”与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长度单位“寸”不是同一概念,千万不能与之混淆。骨节长短不一,虽然两人同时各测得1寸长度,但是实际长度也是会不一样。1寸:大拇指横宽;1.5寸:食指和中指二指指幅横宽;2寸: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指幅横宽;3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指幅横宽。耳朵:穴位密集的大宝藏

耳廓位于头部两侧,上缘齐眉,下缘达鼻翼高度,其长轴与鼻梁平行,与头部侧壁约呈30°。全息医学认为,耳朵可被视为“缩小了的人体身形”,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各部分与耳朵通过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耳朵上分布了许多的穴位。

中医认为“肾藏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的按摩,可以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耳朵上有许多穴位,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部的相应位置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凹陷、脱屑、水疱、结节、变形、变色等,这些反应点对应的地方就是孩子脏腑器官有问题的地方,也是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即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像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规律是:耳垂的对应区为面部,对耳屏的对应区为头部,对耳轮的对应区为脊椎,对耳轮上脚的对应区为下肢,对耳轮下脚的对应区为臀部。

耳朵内侧的对应区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凸起部位的对应区包括颈、胸、腹等。三角窝的对应区为生殖器官。耳舟的对应区为上肢。耳屏的对应区为鼻、咽喉部及肾上腺等区。耳甲窝的对应区为腹部,包括肝、脾、胰、胆、肾、膀胱等区。耳甲腔的对应区为胸部,包括心、肺、三焦等。耳轮脚周围的对应区为消化器官,包括口、食道、胃、十二指肠、阑尾、大肠等。

耳朵按摩禁忌:

①忌手指不净,忌指甲过长,忌耳屎过多。

②忌用力过大、过猛,以免搓伤皮肤。

③聋哑者不宜进行耳部按摩。耳鸣、眩晕严重者暂停进行耳部按摩,否则会加重病情。

④耳周皮肤发炎、中耳炎、外耳道发炎者不能按摩。

⑤患严重心脏病者不宜按摩,更不宜采用强刺激法。脚:人体的第二个心脏

足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我们的双足和内脏及其他器官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足部具有穴位多、位置低、血液少的特点,素有“第二心脏”之称。由此可见,足部在人体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足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承担身体全部重量,故有人称足是人类的“第二心脏”。心脏的主要任务是推动血液流动,带动全身血液循环,以供应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氧气和营养。而足部是整个人体大循环中的折返点,当血液运行到这儿时,又会重新走上返回心脏的道路。因此足部需要像心脏一样来推动血液循环。但是,血液从心脏流向足部是容易的,而从足部回流至心脏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足部离心脏的距离最远而且又处于人体的最低位置。所以这时候人体就非常需要足部的神经、肌肉、血管等来发挥其“第二心脏”的作用,帮助推动血液的运行,使之返回心脏。

足底还汇集了人体的六条经脉,六十六个穴位。通过对足部的一些特定穴位采用推拿手法,可以调整人体全身功能,治疗全身疾病。

小儿足部常用的理疗方法是按摩,小儿足部按摩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手法刺激小儿足部反射区为手段,以预防、治疗儿科常见病症及儿童保健为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法。通过刺激小儿足部反射区,调整机体阴阳气血、调理脏腑机能,以治疗小儿疾病和进行保健,可以让宝宝少吃药,减少药物对宝宝内脏等器官的损害,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

小儿足部按摩疗法更能促进儿童的身体及神经系统的发育,保证儿童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智力开发,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通过足部按摩刺激小孩足反射区,对治疗婴幼儿发育迟滞、早期脑瘫、反复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厌食、多汗、消化不良、营养不良、尿频、遗尿等多种小儿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疾病,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婴幼儿发育迟滞、早期脑瘫的治疗,效果显著。

小儿足部按摩的手法、方向和轻重都有讲究,需要有相关医疗经验的按摩师才能做得到,所谓健康始于足下,足疗功在手法。如果按摩不当,轻则没有疗效,重则会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所以家长给孩子做足部按摩前,最好咨询相关的专业医生,不能随便带孩子到外面的足疗保健店做按摩,也不能自己胡乱捏、搓孩子的脚丫。平时家长应注意,如果孩子脚暖头凉,则表示健康,如果脚凉头热则可能生病了,所以足部保暖很重要。睡前泡脚也是值得提倡的,孩子泡脚的水温应该控制在38~40℃,泡脚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按摩时最好先把全脚都粗略地揉搓,使脚部有些发红、发热即可。对于小孩,双脚累计按摩20分钟即可。由于孩子皮肤嫩、较敏感,因此按摩的手法要轻些,一般用大拇指的指腹就可以了。按摩的力度对疗效很重要。力度小,没感觉,也不会有效;力度太大,疼得孩子不愿配合,下次也不肯按摩了。因此力度要使孩子有些疼,但应可以接受,下次还愿按摩为宜。按摩时还应擦一些润肤油,便于保护皮肤。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一直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形体、生理还是其他方面,都与成人不同,因此,绝不能简单地将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小儿有其生理方面的特点,了解这些生理特点,对于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指导儿童保健,防治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01 儿童的生理特点(1)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充满生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在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方面,都是在不断地、迅速地向着成熟、完善方向发展。这种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在年龄越是幼小的儿童,表现越是突出。

现存较早的汉代儿科专著《颅囟经·脉法》说:“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这里,“纯”指小儿先天所禀之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纯阳”学说概括了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纯阳”,是我国古代医家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学说之一。不能将“纯阳”理解成正常小儿为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正如《温病条辨·解儿难》说:“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身耳,非盛阳之谓。”纯阳指小儿先天禀受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因而成为后天生长发育的动力,使儿童显示出蓬勃的生机,迅速地发育成长。(2)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即五脏六腑。娇:指娇弱,不耐攻伐;嫩:柔嫩。形是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肌肤筋骨、精血津液等。气指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等。充,指充实。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说小儿时期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都未曾成熟,生理功能都是不完善的。

小儿初生之时,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需赖先天元阴元阳之气生发、后天水谷精微之气充养,才能逐步生长发育,直至女子二七14岁,男子二八16岁左右,方能基本发育成熟。因此,在整个小儿时期,都是处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状态。而且,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在年龄越是幼小的儿童中,表现越是突出。

从脏腑娇嫩的具体内容看,五脏六腑的形和气皆属不足,但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表现尤为突出。肺主一身之气,小儿肺脏未充,肺脏主气功能未健,而小儿生长发育对肺气需求较成人更为迫切,因而称肺脏娇嫩。小儿初生,脾禀未充,胃气未动,运化力弱,而小儿除了正常生理活动之外,还要不断生长发育,因而对脾胃运化输布水谷精微之气的要求更为迫切,故显示脾常不足。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内寓元阴元阳,甫生之时,先天禀受肾气未充,需赖后天脾胃不断充养,才能逐渐充盛,常满足不了儿童时期迅速长养的需求,故称肾常虚。

清代医家吴鞠通通过长期临床观察,从阴阳学说出发,认为小儿时期的机体柔嫩、气血未充、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可以归纳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这里,阴,指体内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阳,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稚阴稚阳学说进一步说明,小儿时期,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幼稚娇嫩和未曾完善的,必须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才能不断地趋向于健全和成熟。02 儿童不同时期的病理特点(1)胎儿期

胎儿期是指从受孕到分娩共40周。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存,胎儿的各个系统逐步分化形成,妈妈的健康保健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巨大。妈妈的身体若是受到物理或药理损伤、感染、营养缺乏、心理创伤、疾病等因素影响,会直接影响胎儿发育,严重者可导致流产、死胎、先天性疾病或生理缺陷等。(2)新生儿期

从出生到满28天期间称为新生儿期。新生儿的各种功能都还比较幼稚,大脑皮质尚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弱,患病后的反应性也相当差,故患病死亡率较高。临床研究发现,新生儿疾病常与“胎儿期”及分娩过程有关,如早产、畸形、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破伤风、脐部疾病、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均为多发病。所以在这阶段的护养特别要细心,合理喂饲、注意保暖,对于食具、衣物、尿布的卫生消毒不可忽略。此外,还必须了解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状态,如睡眠时间较长,体重先减后增,可能出现生理性黄疸、乳房肿大、板牙等,应与各种病症区别以免误治。(3)婴儿期

从出生28天后到满1周岁称为婴儿期。婴儿生长发育非常快,对营养的要求非常高,多为母乳或牛乳喂养,辅助食品可适当增加。此时的婴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抗病能力较弱,恶心、呕吐、腹泻、营养不良及感染性疾病易发作。(4)幼儿期

从1周岁到3周岁称为幼儿期。小儿体格增长较前一段时间缓慢,生理功能日趋完善,乳牙逐渐出齐,语言能力发展迅速,可断奶喂养。饮食不当有可能会引起厌食、呕吐、腹泻以及营养不良等病症,且急性传染病的患病几率增加。(5)幼童期

从3周岁到7周岁称为幼童期。幼童体格生长减缓,而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理解和模仿能力增强。此时的幼童活泼好动,但又对未知危险没有防范能力,常会导致中毒、溺水、摔伤等意外事故。同时,幼童自身的抗病能力有所提高,肺脏疾病的患病率有所下降。(6)儿童期

从6、7周岁到12、13周岁称为儿童期。儿童体重增长加快,更换乳牙,除生殖系统外,其他身体器官发育接近成人水平,身体营养需求旺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进一步增强,学龄儿童的近视发病率大大增加,同时,龋齿、肾病综合征、哮喘、过敏性紫癜、风湿等疾病发病率提高。(7)青春期

女孩一般从11~12周岁到17~18周岁称为青春期,男孩则是从12~14周岁到18~20周岁称为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生殖系统发育迅速,体格增长快,身高明显增长,第二性征显现,心理和生理变化明显,生长旺盛,易患痤疮、第二性征发育异常等疾病。望诊,教你一眼望出孩子的病

中医诊断是依靠“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来检查病情。对于家长,最需要掌握的技能是“望诊”。这是因为婴幼儿不会说话,即使较大儿童往往也不能正确叙述病情,况且寸口脉短小,就诊时又多不能与医生很好合作,哭闹乱动而影响脉息,因此望诊就显得尤为重要。

望诊包括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舌、望大小便、望指纹。望诊需要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进行。01 望神

望神,即看孩子有没有精神。进一步说,就是看孩子走路的形态、面目表情、语言气息等。孩子面色红润、眼睛有神、声音洪亮、呼吸均匀、反应灵敏,就是健康的表现;孩子两眼无神、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呼吸急促、反应迟钝,就说明精气不足、脏腑功能出现问题;孩子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则是患了癫痫。02 望面

望面,即望孩子的面色,包括光泽、颜色两方面。面上的光泽可以反映脏腑精气的情况,孩子面有光泽,说明病情较轻,反之面无光泽,则病情严重。面部颜色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简称五色。中医认为,五色与五脏的关系是“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五色与疾病性质关系是“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黄帝内经》将人的面部划分为若干不同的部位与脏腑相对应。眉间属肺,鼻根属心,鼻柱属肝,鼻柱两侧属胆,鼻尖属脾,鼻翼属胃,鼻翼两旁属小肠,颧骨以下属大肠,颊部属肾,人中属膀胱、生殖器。父母可以通过观察不同部位的色泽变化,了解孩子相应脏腑的病变。03 望舌苔

望舌苔,即望孩子舌苔的颜色、质地。孩子舌苔白润而黏腻,多为伤食积滞;舌苔白滑而薄,多见于肺系疾病;舌苔黄腻,多为湿热证;舌苔黄燥,多为热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舌质红紫,或呈暗青色,不均匀。脏腑在面部的对应区域第二章头面部——常用穴位解说

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孩子小的时候,身体的免疫力不是很好,对外界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弱,一旦孩子患病,父母都会很焦急。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能掌握一些小儿穴位疗法给孩子对症治疗,孩子的情况就可以得到好转。中医专家介绍说,根据远、近治疗法,通过按摩、刮痧、艾灸头面部的不同穴位,可以有效地治疗头面部疾病和全身疾病。天门

解表发汗止头痛

◇功效说明:解表发汗、明目止痛

◇主治疾病:头痛、惊风、发热、感冒、精神萎靡等。

◇按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