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与配餐:彩色升级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7 09:36:19

点击下载

作者:陈桂芬,陈凯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血压用药与配餐:彩色升级版

高血压用药与配餐:彩色升级版试读:

前言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我国尤为突出,其并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三高”特点,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是危害民众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估计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成人中每5人就有1个人是高血压患者。估计我国2010年高血压患者已达3.3亿;约有45万人死于高血压病,直接经济负担约660亿元,占我国卫生总费用的3.4%。

我国近2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之所以猛增,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日益加重;正因为如此,必须引起重视。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若认识到位,措施得当,不但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平,而且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从而有效保护群众的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国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世界高血压联盟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届时广泛开展高血压防治的宣传活动。

本书的第一部分为高血压的基本常识:简单地介绍了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如何发生的及其危害,怎样早期预防高血压等;第二部分为高血压的常用西药相关知识:抗高血压药种类及作用原理,降压药剂型及

常用药、新增药

降压药联合应用的选药原则与禁忌

等;第三部分为高血压常用中药、中成药相关知识:如何选择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单方,如何选择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复方等;第四部分介绍常见高血压的推荐用药:轻度、中度、重度高血压用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用药,高血压血压骤升时用药等;第五部分为高血压并发症用药、药膳:高血压并发冠心病、并发糖尿病用药、药膳,妊娠期高血压用药,高血压并发高脂血症用药、药膳等;第六部分为高血压的配餐常识:高血压病人的膳食指南、营养需求、制订降压配餐方案等;第七部分为高血压的常规配餐:降压配餐,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配餐,及各型高血压1日食谱等。

本书自上次2008年6月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喜爱。此次修订,将2008年-2013年有所变化的新药、进口药,及临床应用上的变动加以修订。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使之与时俱进。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科学性,由浅入深,通俗易懂,针对性强,便于查阅。我们衷心地希望高血压患者能够掌握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知识,更多地了解用药常识,做到合理配餐。

本书还可供基层临床医生、保健人员、营养食疗爱好者参考。2013年6月

Part 1 关于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

高血压病是当今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10亿高血压病人,其中我国约有2亿。更为严重的是,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还在不断增加。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什么是高血压病

在医学上,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测量血压有两个数值:当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心脏排出,动脉内的压力最高,此时称为“收缩压”,也叫“高压”;当心脏舒张时,心肌松弛,心室射血停止,动脉的管壁恢复弹性,此时的侧压力称为“舒张压”,又叫“低压”。中国高血压联盟采用的分类标准,将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分为:理想血压为16 / 10.7 kPa(120 / 80mmHg);正常血压为 〈 17.3 / 11.3 kPa(130 / 85mmHg);正常高值为(17.3~18.5)/ (11.3~11.7)kPa(130~139 / (85~89)mmHg);高血压为18.7 / 12 kPa(140 / 90mmHg)。“kPa”(千帕斯卡)为国际单位表示法,换算方法为:1mmHg=0.133kPa,如正常人的标准血压为120/80mmHg,则相当于16/10.7kPa。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类。

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1. 原发性高血压病 原发性高血压也称为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

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的升高,约占高血压病人的

90%以上,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依据排除了其他疾

病导致的高血压后才能确诊。2.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即症状性高血压,是因全身性疾病

引起的,病因明确,高血压仅仅是此种疾病的症状之一,病治好

了,高血压症状也自然消失了。最多见的是由肾脏疾病、内分泌

疾病引起的,其次是脑部炎症、肿瘤、外伤引起的高血压。

另外,某些药物也可使血压升高。如有些女性服用避孕药,就会造成血压升高;停用避孕药,就可以使血压恢复正常。

高血压病人的症状并非与血压的高低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不太高,症状却很多;而另一些病人血压虽然很高,但症状却并不明显。

高血压病是当今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10亿病人,其中我国约有2亿。更为严重的是,高血压的发病率在全球还在不断增加。很多人患了高血压以后,却因为没有症状而尚未察觉,还有很多人因症状不明显而疏于治疗或置之不理,但其对人体生命的威胁和损害却无时不在,故而,高血压也被称为悄然而至的“无形杀手”。

高血压病是如何发生的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引起高血压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常见的因素有:

1.年龄因素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平均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收缩压增幅比舒张压显著。幼年期或青年期血压偏高者,随年龄长期血压增高趋势更为明显。

2.性别因素 绝大多数高血压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尤其在35岁之前,35岁以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升高幅度可超过男性,其原因未明,可能与女性妊娠、孕期及产后饮食习惯和内分泌变化有关。

3.地域因素 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不尽相同,我国北方地区人群收缩压均数比南方地区高,高血压患病率也相应增多,其可能原因与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不同种族之间人群血压水平差异除上述因素外,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4.职业因素 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体力劳动者高,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患病率高,其发病年龄较早,其可能原因与生活紧张度、精神心理因素和社会职业有关。

5.饮食因素 饮食习惯、营养因素与高血压调节有密切关系,摄入过多的钠盐、饮酒过量、长期喝咖啡、膳食中缺少钙、饮食中饱和脂肪过多,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降低,均可促使血压升高;而经常多吃鱼的地区,血压水平则往往较低。

6.肥胖因素 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高血压、肥胖、胰岛素抵抗症、高胰岛素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往往是合并存在。

7.遗传因素 高血压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多数学者认为属于多基因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单卵双生者。通过高血压患者家系调查,发现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相反,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事实证明,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于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某些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

8.吸烟因素 吸烟不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而且它还可使血压升高。烟草中含烟碱和微量元素镉(Cd)时较高,吸入过多可导致血压升高。

9.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精神刺激、文化素质、经济条件、噪声等均可影响血压水平。

高血压病的危害

高血压病有缓进型和急进型两类,临床所见的绝大多数是缓进型。早期症状常无明显不适或有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闷、乏力、心悸等。后期症状主要取决于心、脑、肾的病变情况。

1.对心脏的危害 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脏病变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由于高血压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部分患者也并发冠心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2.对脑的危害 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的严重病变属于脑血管意外,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以及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并发的脑血栓形成。

3.对肾的危害 在肾功能代偿阶段,无明显的泌尿系统症状。肾功能开始减退时可有多尿、夜尿,尿检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管型。肾功能明显减退时,尿中有大量蛋白、管型和红细胞贫血,最后发生尿毒症。

4.对眼的危害 早期可见视网膜动脉痉挛、动脉变细,以后动脉硬化呈银丝状;晚期可见有出血及渗出物,甚至是神经乳头水肿,高血压能造成眼底出血、失明。

急进型高血压也称为恶性高血压,病情一开始即迅速发展或经数年的缓慢过程后突然迅速发展。舒张压持续在17.29~18.62kPa(130~140mmHg)以上,在数月至1~2年内出现肾、心、脑病变,常见视力模糊,甚至失明,易出现高血压性脑病,易发生心衰、肾衰,最后多发生尿毒症,后果极为严重。

高血压患者如何自测血压

如何自测血压

由于大多数人的血压呈明显昼夜节律性,即白天活动状态血压较高,夜间入睡后血压较低。一般白天血压有两个高峰期,即上午6~8时和下午5~8时,所以在这两个时段测血压可了解一天中血压的最高点。判断药物疗效的最佳测压时段为:1. 每日晨起即测血压 此时的血压水平可反映所服药物的降压作用

能否持续到次日清晨。若清晨血压极高,最好通过24小时动态

血压监测了解睡眠状态血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降压措施。2. 服降压药后2~6小时测血压 短效降压药物一般在服用后2小时

达到降压作用高峰,中、长效药物降压作用高峰分别在服药后2

~4小时和36小时出现,此时段测压基本反映了药物的最大降压

效果。正确测量血压对准确诊治、按量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至关

重要。3. 在血压波动高峰时或运动中测血压 这也是最好的检查与评价抗

高血压药物治疗是否有效的方法之一。

自测血压的步骤

1. 如采用水银柱血压计,取坐位,祼露右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

一水平,袖带下缘应在肘臂弯上2.5cm。听诊器的胸件置于肘窝

肱动脉处轻按,使听诊器与皮肤全部接触。2. 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桡动脉消失并再升高

4.0kPa(30mmHg),然后以恒定速率0.27~0.53kPa / 秒(2~

6mmHg / 秒)缓慢放气,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

氏音第Ⅰ时相和第Ⅴ时相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

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第Ⅴ时相(消失音)。儿童、妊娠

妇女、严重贫血、主动脉关闭不全或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

第Ⅳ时相(变音)定为舒张压。3. 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

和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0.67kPa(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

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电子血压计测量方法与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方法基本相同,就是电子血压计的袖带位置很重要。应将

袖带的压力感受器部位对准肱动脉搏动处。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

测血压应注意的问题

1. 测量血压前应先休息15分钟,并确保短时间内没有进食、吸

烟、饮用咖啡、憋尿及其他刺激,尽量使心情放松。2. 测量时,取坐位量右上臂血压,上肢的中点应位于心脏水平的位

置,袖带的宽度应覆盖上臂的40%,袖带的胶管应放在肱动脉搏

动点,袖带的下缘应高于肘部1cm左右,袖带卷扎的松紧度以能

够刚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3. 最好反复多量几次,直到量出的血压值稳定为止。4. 两次测量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分钟,且测量的部位、体位要一致。

影响血压的因素较多,特殊情况下,坐姿和卧姿的血压都需要测量,进行多次比较后,才能得出正确血压。

高血压患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耐心的药物治疗,在此过程中,病人必须听从医生的指导,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特点和不同的不良反应,高血压病人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压水平、年龄、有无并发其他疾病等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对于是否需要开始服药,服什么药,怎样服药等都必须遵医嘱进行。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和家属还要主动与医生沟通,对一些常用降压药的作用、不良反应有所了解,用药过程中有什么不适或好转等情况,也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定期到医院复查检验,这有助于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调整用药或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治疗高血压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针对可逆性危险因素,如精神紧张、高钠盐饮食、高脂血症、酗酒、吸烟、肥胖等采取非药物疗法。二是针对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变化采用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对各型高血压都有益处,但仅能使部分轻型高血压降至正常,大多数患者仍需采取包括使用药物在内的持之以恒的长期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者尽可能接近正常,以减少与高血压相关的脑、心、肾和周围血管等靶器官损害。

医学专家通过多年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治与不治,后果截然不同。经过专科医生指导,及时而又恰当地、积极地、长期地、规律性治疗的病人,能减轻因高血压而引起的头痛、头晕、心悸、失眠等症状,减少由于持续性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脑、肾等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障碍及其可能发生的器质性改变,有利于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在经济上,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支出也远远低于高血压引起并发症时所需的费用。

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案

高血压的阶梯治疗方案是世界卫生组织(WHO)1978年推出并提倡的,即从单一药物的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药剂量,足量后仍未能充分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则加用第二种药物或更多的药物联合治疗,最终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犹如上阶梯一样,一步步地加用或换用药物。以下所介绍的是在阶梯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的最新治疗方案。此方案具有治疗简化、不良反应减少、对患者因病施治、针对性强的特点。

用药原则

1.小剂量开始 降压药的使用必须从较小的剂量开始,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为剂量依赖性的。当剂量从小量逐渐增加到中等量时,药效也逐渐增加,到中等量后药效增加就很小,而不良反应和毒性可快速增加。如果使用较小剂量就可以将血压控制到理想的水平,这样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使不良反应尽量减少。如果应用小剂量后降压效果不满意,可以一步一步增加剂量来使血压控制到良好的水平。

2.优先使用长效药物 长效制剂一般降压作用温和平稳、持续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以上,即使漏服1次,对维持平稳降压的疗效也没有很大影响。相比之下,用一种或几种短效降压药的患者,白天的血压控制也许很好,但夜间血压的控制多数为“空白”,久而久之,血压大的波动,可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3.联合用药 为使降压疗效好又不增加不良反应,一般不主张将一种药物的剂量加得过大,而是采取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每种药物的剂量都较小,配合使用可以起到比单用一种药物更好的效果,而且相互之间的作用还可使不良反应互相抵消,减少不良反应,或用小剂量复方制剂。

4.逐渐降压 除高血压急症以外,降压以在数日、数周内逐渐降低较好,特别是老年人以及高血压病史多年的患者,其机体已适应于高血压目前水平,突然降低反而不好。

5.强调个体化 即用药的选择、用量、给药方法等都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一概而论。

高血压病的治疗新策略

随着高血压相关研究的不断开展,其诊治理念也不断更新。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及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多次修订高血压病治疗指南,多次强调高血压病诊治的心血管总危险概念。心血管危险治疗总策略指出,高血压病治疗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和死亡总危险。

1.平稳降压 平稳降压是高质量降压的重要内容,主要指24小时控制血压平稳下降,减少血压波动,抑制血压晨峰现象,以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动态血压研究显示,与波动性降压相比,24小时平稳降压能更好地逆转左心室肥厚,保护靶器官。

2.早期降压 血压处于正常高值(或高血压前期)的患者,若并发3个以上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1个亚临床病变、糖尿病或相关临床疾病,应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另一方面,对于已确诊高血压患者,要尽早用药降压达标。

3.长期降压 高血压是病程长达数十年的慢性疾病,只有对患者进行长达数年的治疗,才能显著减少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其他相关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这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而且,治疗持续时间越长,危险降低程度越大。

4.有效降压 对于所有高血压病患者,降压目标为18.7/12kPa(140 / 90mmHg)以下,而对于高危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血压应至少降到17.3 / 10.7kPa(130 / 80mmHg)以下。平均收缩压下降0.27kPa(2mmHg),就可使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危险降低10%。

5.联合治疗 现有降压药物中,除α受体阻滞剂缺乏长期大规模循证医学证据外,包括其在内的5类降压药物(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和

钙通道阻滞剂

)都可作为降压治疗起始用药和长期维持用药。大多患者需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治疗,这已成为当今高血压病治疗的主流策略。

6.总危险治疗 高血压治疗指南再次强调,所有高血压患者不仅应按血压升高程度进行治疗,还必须根据同时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伴随疾病的总危险采取治疗策略。根据患者并发危险因素情况,使用相应的调脂、降糖或抗血小板等药物,都属于总危险治疗策略。

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意外事件及死亡风险进行评估,区分出低、中、高及极高危患者,在治疗上采取控制总危险策略——不仅控制高血压本身,还要逆转所有危险因素,这是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危险的关键。记住平稳、早期、长期、联合和降低总危险,确定血压靶标值、降压药物优化组合及其他调脂、抗血小板等药物的联用,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最终达到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

如何把握降压药的用药时间

人的血压波动是有规律的。经观察发现,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每日凌晨1~2时的血压为全天最低点,然后血压逐渐上升;早起6~8时为第一个血压高峰,8时后开始下降;中午12~13时为第二个低谷,然后血压开始上升;18~20时为第二高峰,也是全天最高之时,然后血压又逐步下降。

1.24小时平稳降压 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按照血压波动规律及降压药物在体内作用时间合理用药,即:第一次用药时间要在早晨6时起床时。如果是中效药物,在下午5~6时服第二次;如果是短效降压药物,那些仅限于白天血压升高者应在中午12时、下午5~6时各加服1次。

2.清晨降压 为了控制清晨高血压,防止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通常主张晨起即服长效作用药物。至于降压药物是饭前服好还是饭后服好,则要看摄取的食物是否影响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或药物是否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

3.使用长效药物 有条件的患者应尽量选用长效降压药。在长效作用药物中,钙拮抗药(如络活喜)空腹或餐后服用疗效相当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中,喹那普利、培哚普利(雅施达)、西拉普利、贝那普利与食物同服时,会减少或减慢吸收,空腹服用疗效好;福辛普利(蒙诺)、苯那普利(涪汀新)、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空腹或餐后服用,降压效果不受影响。

4.使用中效药物 中效降压药依那普利、非洛地平(波依定)、美托洛尔(美托洛尔)、尼群地平等在血液中维持的时间在10~12小时左右。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服用后能维持最低的有效血液中药物浓度在12小时以上,尼群地平也可以维持6~15小时,依那普利则可达11小时左右。服用这类药,1天可服用2次,大多数空腹服用较饭后服用起效快。不过,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或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欠佳者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一般应在饭后或两餐之间服用。中效作用药物一般应选择早晨及午后2小时服药,可降低日间活动后升高的血压。对于夜间血压明显低于日间血压者,应酌情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动态血压的结果选择最佳的服药时间,以免夜间血压过低。

5.使用短效药物 短效降压药一般维持的时间在5~8小时,所以,一天必须服用3次,否则就不能保证有效的降压效果。这类药的维持作用时间不长,但起效作用时间却很快,如硝苯地平仅需3~15分钟、卡托普利需15~30分钟。所以,在遇到血压突然升高时,常用这些药作为急救药。需要注意的是:卡托普利(开搏通)口服吸收受食物影响,如空腹服用可吸收60%~75%,餐后服用仅吸收30%~40%,故餐前1小时服用为好。硝苯地平、可乐定口服吸收良好,一般不受食物影响,空腹或舌下含服起效更快,一般应在血压明显升高时临时服用。拉贝洛尔(柳胺苄心定)由于同时阻断α受体和β受体,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应在餐后服用。短效药服药次数多,容易被遗忘,缺失保护的时段将使人体处于危险状态。除以上几类降压药外,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需餐后服用,以减少空腹服用时胃部不适的症状,如吲哒帕胺一般应在早餐后服用。老年人如有餐后低血压反应者,应在两餐间服降压药。如偶尔忘记服药,且该药应在餐后服用,可在少量进食后补服药物。

如何控制血压的波动性

血压控制在什么水平最适宜,应视病人的年龄、高血压的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及是否患有其他疾病等综合判断。

1.无严重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 可将血压降至18.7/12kPa(140/90mmHg)。若病程长,并发有冠心病的患者,舒张压不宜降至12kPa(90mmHg)60mmHg以下,以免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老年高血压患者 老年高血压病人因为小动脉硬化,一般以收缩压单独升高为主要表现,应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3.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患者 应将舒张压控制在12kPa(90mmHg)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对高血压的耐受性较强,一般不易发生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降压治疗不必过速,数周或数月将血压降至正常即可,并应将治疗的重点放在寻找高血压的病因上。

4.需要立即降压处理的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脑病、急性左心衰竭并发肺水肿、急性心肌梗死等应在1小时内给予降压,但降压幅度应有一定限度,一般不超过25%~30%,或根据治疗前水平,使收缩压下降6.7~10.7kPa(50~80mmHg),舒张压下降4.0~6.7kPa(30~50mmHg),不要求迅速降至正常。

5.高血压并发糖尿病 为了延缓糖尿病小血管病变的进展,血压可适当降得更低些,最好能降至17.3 / 10.7kPa(130 / 80mmHg)。

6.高血压并发肾衰 血压控制的目标一般为17.3 / 11.3kPa(130/ 80mmHg),如果尿蛋白大于1 g / 24小时,则要控制在16.7 / 10kPa(125 / 75mmHg)以下。

7.单纯收缩压升高 在降压时应避免使舒张压明显下降,这样会不利于冠状动脉的灌注。

治疗高血压不仅要降低血压水平,同时还要注意降低血压波动性,即稳定血压。

正常人血压波动是生理现象,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那么,怎样才能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也降低血压波动性呢?

1.调整用药时间 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调整和改善睡眠状况。

2.尽量使用长效药物 长效药降压平稳,血压的波动较小。短效药降压使血压波动大,容易引起左心室肥大,心肌耗氧量增加,给心血管带来一定危害。

3.联合用药 如果使用短效药,最好不要用单一的短效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用药,即将几种短效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或直接用复方短效药,以减轻降压导致的血压波动以及减少服药次数。最新研究表明,联合用药也是降低血压波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高血压的治疗是终生的,即使血压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降压治疗也不可停止。有些高血压病人在血压降至正常后就自行停药,待血压再度升高时又再次服药,殊不知,这样反复间断地服药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因为血压的骤升和骤降及反复波动,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缺血、血栓形成或血管破裂,引起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等恶性事件。另外,间断服药也会使药物的疗效受到影响,导致血压波动,并且当停药后再次使用同一种降压药时,其疗效也可能会降低。

如何更换降压药

当所服用的降压药效果不理想,或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或有更好的新降压药上市时,就会出现替代更换原先服用的降压药的问题。更换降压药需要遵守下列原则:

1.是否需要更换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更换降压药时,既要考虑降压效果的衔接,又要考虑预防心脑血管发生意外,不宜自作主张随意更换。

2.注意平缓换药 使用利尿降压药欲更换成转换酶抑制剂时,需先停用利尿降压药3天,再使用换用药物,如停用利尿降压药后立即使用转换酶抑制剂,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低血压反应。强效降压药换成其他药物时,前者减半量使用,加上换用药物观察7~10天,如无不良反应则停用原来药物,并观察血压反应调整改用药物,否则,降压效果衔接不上,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出现意外危险。

3.不要过于频繁换药 有些降压药服用1周左右才有降压效果,还有些降压药物服用1个月以后才可获得最大的降压作用,有的患者对此不够了解,误以为这些药物的降压效应不佳而频繁更换药物,这是血压控制不满意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再者,如果前面服用的药物在血液中还没有代谢干净就服用其他药物,也很有可能使两种药物发生互相作用,或产生不良反应。

如何减轻降压药的不良反应

几乎所有的药品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降压药当然也不例外。

1.用药后血脂升高了怎么办 许多高血压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得比较满意,但其血脂水平和血液黏稠度却出现了增高现象。可引起血脂升高的降压药物有双氢克尿噻、复方降压片、心得安等。有些患者服用了这些药物以后,血压缓慢下降,但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却呈明显增高趋势,对控制血液黏稠度极为不利,由此,也很容易发生血管栓塞,引发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因此,服用上述药物降压的同时,应定期检查血脂浓度,发现血脂增高或血液黏稠度增高时,注意加服一些降血脂和降低血液黏稠度的药物,或改换其他降压药,以保证高血压的治疗更趋于完善。

2.用药后出现性功能障碍怎么办 长期服用甲基多巴、哌唑嗪、肼苯达嗪、安体舒通、双氢克尿噻等抗高血压药物均可导致性功能障碍,一般在3位高血压伴性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有2位是服用降压药所致。而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等)对性功能尚未发现特别明显的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沙坦类不但可以有效地控制动态血压,而且对性功能也有一定的保护和改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男性高血压病人的性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3.用药后出现咳嗽现象怎么办 有20%的病人服用某些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出现咳嗽,甚至剧烈的干咳,并不得不为此而停药。怎样处理这一常见的问题呢?首先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一旦确定了患者所发生的咳嗽确为服用降压药物所引起,可考虑换用其他种类的抗高血压药物,如钙拮抗药、β受体阻滞剂等,同样能达到降压的疗效;如果病人有糖尿病、肾功能损害或肾功能不全、左心室肥厚、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必须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时,应给病人讲明药物咳嗽的不良反应要低于它的治疗效果,如果咳嗽轻微,一般不停药;如果病人的病情很重且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咳嗽不良反应又不能耐受时,就应该及时换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4.用药后出现皮肤潮红症状怎么办 有10%~20%的患者(女性高于男性)用钙拮抗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潮红,特别是钙通道阻滞剂更为明显。此外,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常与用药剂量有关,用药剂量越大,出现的可能就越大。反复皮肤潮红可引起周围血管调节功能障碍。因此,一旦服用某种钙拮抗药出现皮肤潮红时,就应考虑更换其他药物。如因治疗需要必须继续服用时,则应由医生酌情处理。

5.用药后出现头痛、头晕、疲乏无力现象怎么办 短效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等以及某些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等可引起头痛、头晕、心慌等不适。哌唑嗪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及昏厥。疲乏无力则主要见于长期服用利尿降压药(特别是排钾利尿降压药如双氢克尿噻等)和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等)的病人。如果这些不良反应尚能忍受,且药物疗效又确实很好,可继续坚持使用;如果不能忍受,可以通过复方联合用药后加以矫正。

6.用药后出现腿水肿怎么办 血管扩张药长期应用后可出现腿水肿的不良反应,联合小剂量利尿降压药后可消除此不良反应,并增强降压效果。

7.用药后出现精神障碍怎么办 甲基多巴、可乐定、利血平、胍乙啶、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均可抑制中枢神经,引起病人嗜睡、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老年人长期服用还可导致抑郁症。可以通过服用B族维生素等保护神经的药物辅助治疗,也可以通过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食物的办法减轻症状。

8.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现象怎么办 恶心呕吐是化学药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利血平、胍乙啶、降压灵等药物可促进胃酸分泌,诱发或加重胃溃疡,有些降压药还会导致病人的食欲减退。防治这些不良反应的方法是少吃多餐,吃些容易消化的饮食,不要吃过甜的、辛辣的、油腻的和气味不正的食物。吃些略咸味的点心和食物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9.用药后出现便秘怎么办 可多饮用温水和热水来松弛肠道。膳食中要多增加一些含纤维多的食物,如糙米、麦片、蔬菜、水果、蜂蜜等。适当运动如散步、做操等对缓解便秘也有帮助。

10.用药后腹泻怎么办 少吃多餐。不吃易引起腹泻和腹痛的含纤维多的食物。避免用咖啡、茶、酒和甜食。避免吃油炸的、油腻的和辛辣的食物。补充水分,必要时服用止泻药。

11.用药后出现肝、肾反应怎么办 虽然绝大部分降压药都是经肝代谢肾排泄,但并不表示对肝肾都有损害。患者也可以考虑选用双通道排泄的药物,如洛汀新等。

服用降压药应注意的问题

1.要坚持用药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最大问题是用药不规范,由此而造成的血压波动会加重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所用药物的剂量或种类,直到能以最小剂量维持血压在理想水平。服用维持量贵在坚持,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要对症下药 降压药物种类很多,每种药的作用和适用对象也各不相同。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药物,对症下药方有疗效,以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3.平稳降压 降血压不可操之过急,尤其是并发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患者,降压过快会加重心脑肾的缺血,甚至诱发脑卒中、心绞痛或导致肾功能下降。

4.预防首剂综合征 第一次使用某种高血压药物时,由于机体一时不适应,可能会产生心慌、晕尿等不良反应,甚至感到服药后症状加重,此称首剂综合征。容易引起上述综合征的药物主要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初服降压药采取小剂量服法可防止这种现象。

5.忌突然停药 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如果突然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临床称为降血压停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引起头晕、头痛、乏力、出汗等一系列症状,有的病人还可因血压骤升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

6.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 人在入睡后,新陈代谢减慢、血压也相应降低,如在睡前服用降压药,2小时后正值药物的高效期,这样可导致血压大幅度地下降,血流量减少,血流中的某些凝血物质极易黏附在血管内膜上,聚集成凝块,特别是老年人,易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及心肌梗死。但是少数患者在睡眠中的血压反而较白天增高,此时应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选择服药时间。

7.忌用量过大 人体的动脉血压是血液流向组织器官的动力,对保障各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血流量具有重要意义,如血压骤降,势必会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血流量减少,缺血缺氧,发生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8.降压的同时要兼顾其他疾病的治疗 高血压是一种代谢功能紊乱的综合征,血压上升的同时,还伴有其他许多代谢紊乱,如血糖升高、血脂增高,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等。多种危险因素联合可引起更严重的心脑血管病,这也是相当多的高血压病人,虽然坚持降压治疗,但却未能避免中风或冠心病发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降压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其他代谢方面的改变,做到治疗与降压同步进行。

9.长期服用降压药不会产生低血压 有些患者担心血压正常后继续服药,会使血压越来越低,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降压药的主要作用是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周围阻力,阻力正常了,血压也就不会继续降低了。

10.长期服用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 有些病人初期服用某种降压药,血压控制得很好,但是过了几年之后,仍在服用这种降压药,血压却产生了波动,或有所升高,这不一定是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很可能是由于扩血管药造成了水钠潴留等原因所致,加用少量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即可。

降压药对病人的营养状态有哪些影响

口服降压药大部分为扩血管药物,维持血压水平正常需要长期服药,这就会影响到患者的消化道,使胃黏膜充血、发炎,甚则形成溃疡面出血。有些原本就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服用降压药后,使旧病越发加重。不断升级地恶心、呕吐、泛酸、胃痛等症状接踵而来。胃肠道功能受损,马上就影响到营养状态,可导致维生素缺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乏,体内酸碱失衡。整体免疫力下降,又会引发其他疾病。因此服用降压药,最好放在餐后,或加服助消化、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有胃病史的患者,更要特别注意,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用药。

难治性高血压常见原因与处理

对策

常见原因

1. 未被发现的其他可引起高血压的疾病,尤其是原发与继发的肾脏

疾病(当并发肾功不全时治疗更困难),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某

些风湿性疾病、嗜铬细胞瘤,多发性大动脉炎,睡眠性呼吸暂停

综合征,甲状腺疾病等。尤其年轻患者应更注意筛查。2. 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师建议与处方用药,断续用药,吃吃停停,

或者不规范用药,频繁换药。3. 药物选择不当,或剂量不够,一些患者不能区分保健药物与治疗

用药的区别,七八种降压药同时服用,其中大部分与降压无关。4. 因其他疾病,同用某些药物也可影响降压药物效果,引起血压升

高,如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避孕药物

等,血压很高时,服用阿司匹林不仅影响降压,还可导致脑出血。

其他如环胞素、红细胞生成激素、肾上腺素、麻黄碱、可卡因、

中药甘草等,可以使血压升高,如果可能应避免使用。5. 某些不良生活方式,如酗酒、高盐体重增加等,尤其高盐不仅促

进盐敏感者发生高血压,且可影响降压效果。6. 不规范的血压测量,可造成假性血压增高,血压测量必须使用合

格血压计。检测时室温不应太低,不宜选用首次测量结果,袖带

气囊至少有被检测患者上臂臂围的80%。对策

1.血压检测 当治疗后血压长期不能下降,例如正确用药或调整后1~2周仍不下降者,首先应检查测试血压计是否准确,患者受检时是否有不适。需要时应做动态血压检测,排除假性高血压与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2.遵医用药 按医师建议服药,同时认真减轻体重,改良生活方式,冬天及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持在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下逐步调换降压药,并适当调整药物剂量,但是要防止急于求成,避免频繁换药。

3.定期复查 定时到医院复查,如仍不能控制血压,建议到医院住院观察治疗。

Part 2 高血压的常用西药相关知识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耐心的药物治疗,在此过程中,病人必须听从医生的指导,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对于是否需要开始服药,服什么药,怎样服药等都必须遵医嘱进行。

抗高血压药种类及作用原理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我们知道血压的形成与①心脏的收缩和排血量;②动脉管壁的弹性与血液的黏稠性;③全身各部细小动脉的阻力;④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⑤内分泌系统等有关。所以,抗高血压药则主要是通过控制以上诸因素而起作用的。

目前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有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5类,以及由上诉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等。每种药物自身的药理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及其不良反应都各不相同,高血压病人在选用的时候,应该扬长避短,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剂量最低、益处最大、最适合的药物。

1.钙通道阻滞剂(CCB) 主要通过作用于平滑肌的钙通道、扩张周围动脉、减少外周阻力等降低血压,包括二氢吡啶类中的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依拉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等和维拉帕米、地尔硫。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降低血管阻力而降压,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福辛普利、苯那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喹那普利等。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为新发展的一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血压升高的最重要一环——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结合而使血压下降的,包括氯沙坦、依贝沙坦、坎地沙坦、依普沙坦、替米沙坦等。

4.利尿药 主要通过利尿排钠,使血浆与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容量及心排血量降低而降低血压的,包括氢氯噻嗪、氯噻酮、吲哒帕胺;袢利尿降压药如呋噻米、布美他尼;保钾利尿降压药如螺内酯、氨苯喋啶、阿米洛利等。

5.β受体阻滞剂 通过减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压,如已用多年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心得安)等,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以及兼有α、β受体阻滞作用的拉贝洛尔、卡维地洛。

6.α受体阻滞剂或其他种类降压药 主要通过阻断突触后膜α1受体,使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而降低血压的,包括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

需要了解的降压药剂型及常用药、新增药

降压药剂型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主要是口服药物,药物的剂型有短效制剂、长效制剂、控释制剂和缓释制剂,短效药物的半衰期短,使血压值波动较大,容易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为了达到有效、平稳、长期控制血压,陆续研发出长效、控释及缓释制剂。

1.缓释制剂 系指用药后能在长时间内持续放药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其药物释放主要是一级速率过程。缓释制剂的优点:服用方便,通常只用每日给药1~2次;作用徐缓,避免了因血药浓度起伏过大而出现有效血药浓度的忽高忽低;不良反应少。

2.控释制剂 系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的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的制剂,其药物释放主要是在预定的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率释放。大多数的缓释片和控释片不可以掰开、咀嚼或压碎(美托洛尔缓释片除外,是可以掰开的缓释片)。常用药、新增药

常用的几种长效、控释及缓释药物:

1.硝苯地平(拜心同控释片,拜耳医药)钙通道阻滞剂,口服,每日1次,剂量应个体化,勿咬、嚼、掰断药片。

2.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钙通道阻滞剂,口服,每日1次,初始剂量为5mg,最大剂量为每日20 mg,剂量应个体化,服药应在早晨,不可掰开服用。

3.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口服,每日1次,初始剂量为5mg,最大剂量为每日10 mg,剂量应个体化。

4.施慧达(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天风制药)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口服,每日1次,剂量应个体化。

5.代文(缬沙坦胶囊,诺华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口服,每日1次,80mg,建议每天在同一时间用药(如早晨)。

6.科素亚(氯沙坦钾片,默沙东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口服,每日1次,剂量应个体化。

7.蒙诺(福辛普利钠片,施贵宝制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口服,每日1次,初始剂量为10mg,最大剂量为每日40mg,单次服药,剂量应个体化。

8.瑞泰(雷米普利片,赛诺菲安万特制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口服,每日1次,首次剂量半片,可增至每日1片,剂量个体化,请遵医嘱。

9.雅施达(培哚普利片,施维雅制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口服,每日1次,每次1片,1个月后根据需要可增加至每日2片,1次服用。剂量个体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首次剂量每日半片,可增加至每日1片。

10.美卡素(替米沙坦片,勃林格殷格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口服,每日1次,通常剂量为40mg。在20~40mg剂量范围内,本品的降压作用与剂量相关。若剂量达80mg,降压效果仍不满意,可加用利尿药;也可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

11.康忻(富马酸比索洛尔片,默克制药)β受体阻滞剂,口服,每日1次,初始剂量为2.5mg,最大剂量为每日10 mg,请遵医嘱。

12.美托洛尔缓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β受体阻滞剂,口服,每日1次,最好在早晨服用,可掰开服,但不能咀嚼或压碎,服用时应至少半杯液体送服,剂量应个体化。

13.阿利吉仑 一般成人150~300mg口服,1日1次。

14.固定配比复方制剂 与随机组方的降压联合治疗相比,优点是使用方便,可改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是联合治疗的新趋势。降压药联合应用的选药原则与禁忌

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预防和减轻靶器官的损伤,延长生命,因而要求将血压降至一定低的水平并保持于此水平。为达到此要求,单一降压药可能不能完成任务,而需要合并应用两种或更多种药物。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应用,往往具有协同降压的作用,不仅可使疗效增加,同时还可减少每种药物的用量,并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试验证明,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确有其需要和价值,并已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得到了公认。

抗高血压联合用药的一般规则

1. 根据血压波动规律联合用药。2. 根据降压药的作用原理联合用药。3. 根据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4. 根据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及并发症联合用药。5. 根据给药的途径联合用药。

存在以下情况可优先考虑联合用药

1. 单药有效,但不能达标时。2. 有明显靶器官损害,尤其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患者。3. 同时并存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之高血压患者。4. 高于靶血压2.67 / 1.33kPa(20 / 10mmHg)或2级、3级高血压患

者。5. 血压较高,不能经常随访患者。

指南的联合用药建议

1. 钙通道阻滞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

滞剂2. 钙通道阻滞剂(二氢比啶类)+ β受体阻滞剂3. 钙通道阻滞剂 + 利尿药4. 利尿药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5. 利尿药 + β受体阻滞剂6. α受体阻滞剂 + β受体阻滞剂

现今认为比较合理的配伍

优先选用1.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2. ACEI/ARB+噻嗪类利尿药3.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

次要选用1. 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2. 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联合用药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联合用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于高血压病人具有个体差异

及常常同时伴有其他疾病,所以,联合用药一定要谨慎,切不可

照抄照搬一个模式或顾此失彼。2. 联合应用的药物种类不宜过多。过多的药物联合应用则有可能引

起更为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3. 高血压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病,在服用降压

药物的同时,还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由此,将不可避免地产生

一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维拉帕米、

缓释异搏定等与洋地黄类强心药合用,可以使血液中洋地黄类药

物的浓度上升,引起洋地黄中毒,并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抗高血压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一览表

续表

高血压患者的常用药

西药分为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利尿降压剂

、α受体阻滞剂;复方降压药或含有西药多种成分,或含有西药成分和中药成分;中成药和中药单方、中药复方都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选方用药。利尿降压剂

利尿降压药有助于肾脏排出体内的钠盐和水分,使血浆与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容量及心排血量降低,从而降低血压。是使用最早、最常用的降压药物,常与其他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合用以增加降压效果。常用的利尿降压药按照其降压作用的强弱,分为高效利尿降压药(呋塞米、利尿酸),中效利尿降压药(双氢克尿噻、氯噻酮),低效利尿降压药(安体舒通、氨苯喋啶)。利尿药既可单独应用,又是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的首选药物,尤其适用于心功能不全的病人。

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zide(别名:双氢克尿噻、双氢氯噻嗪)【临床应用】利尿,降血压。降压作用温和,单独应用于轻度高血压,或作为基础降压药与其他降压药配伍应用以增强疗效。口服吸收不完全,2小时后起作用,大约4小时达高峰,作用大约持续6~12小时。【用法用量】口服。起始量常为50mg,每日1~2次,最大剂量可用至每日200mg。见效后酌情递减,服维持量。与其他抗高血压药合用时1次10mg,1日1~2次。停用时应缓慢停药。【不良反应】此药的不良反应常和使用时间长、利尿过多及水、电解质紊乱有关。1. 血容量过少,出现体位性低血压。2. 电解质紊乱。出现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3. 高尿酸血症。4. 高血糖病人应用后有可能引起加重。5. 少数病人用药后可见倦怠、眩晕、恶心、呕吐、皮疹、白细胞减

少,极个别病人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注意事项】1. 服用本药应定期检查血电解质,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2. 在服用本药的同时应适当地补充钾盐,如口服氯化钾,或增加含

钾高的食物,或与保钾利尿降压药同时应用。3. 肾衰竭病人应用本品时须密切观察,如利尿作用不明显,应警惕

药物的蓄积。

吲哒帕胺Indapamide(别名:钠催离、寿比山、吲哒胺、吲满胺、吲满速尿)【临床应用】该药是一种既能扩张血管、又起利尿作用的非噻嗪类利尿降压药,降压作用明显强于利尿作用,小剂量只有降压效果,使用大剂量时才有利尿作用,除利尿作用外还有钙拮抗作用,降压温和,疗效确切,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为一长效理想降压药。适用于轻、中型高血压,大约可使2/3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心、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无影响,不引起低血钾症,也没有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血压反跳等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伴有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高脂血症、老年高血压病人服用。【用法用量】该药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降压药合用。口服,常用剂量为每日1.25~2.5mg,早餐后服用。老年高血压病人每2天服2.5mg即可控制血压。一般服药后2周内可见疗效,6~8周为1个疗程。如疗效不满意,可每日服5mg,分2次服。【不良反应】1. 服药后可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头晕、失眠、皮疹等不良反应。2. 长期大剂量用药可使血钾轻度降低。【注意事项】1. 磺胺类过敏、脑血管病及肝功能不全者禁用。2. 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应停乳后再使

用。

螺内酯Spironolactone(别名:安体舒通)【临床应用】为弱降压保钾利尿降压药,同时有拮抗醛固酮作用,适用于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与排钾利尿药合用,以防止丢失钾。【用法用量】治疗高血压开始每日40~80mg,分次服用,至少2周,以后酌情调整剂量。不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以免增加发生高钾血症的机会。【不良反应】1. 常见的有高钾血症,尤其是单独用药、进食高钾饮食、与含钾药

物如青霉素钾等以及存在肾功能损害、少尿、无尿时。2.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胃痉挛和腹泻。3. 少见的有低钠血症,与其他利尿降压药合用时发生率高。4. 长期使用可致男性乳房发育、阳痿、性功能低下,在女性可致乳

房胀痛、声音变粗、毛发增多、月经失调、性功能下降。5. 长期大量使用可发生行走不协调、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6. 罕见的有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等。【注意事项】1. 用药期间必须密切随访血钾和心电图。2. 老年人使用易发生高钾血症和利尿过度。3. 高钾血症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4. 拟交感神经药物降低本药的降压作用。5. 与引起血压下降的药物合用,利尿和降压效果均加强。

呋塞米Furosemide(别名:速尿、呋喃苯胺酸)【临床应用】利尿作用较强,尤其适用于心衰、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者。【用法用量】治疗高血压起始每日40~80mg,分2次服用,并酌情调整剂量。治疗高血压危象时40~80mg静注,伴急性左心衰或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酌情增加剂量。【不良反应】1.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休克、低钾血症、低钠血

症、低钙血症,以及与此有关的口渴、乏力、肌肉酸痛、心律失

常等。2. 偶见皮疹、视物模糊、光敏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等。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是一组能阻断交感神经系统作用的药物,既能降低血压,又能减慢心率,临床试验证明它可减少冠心病事件,对心肌梗死具有二级预防作用,与利尿降压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合用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但吸烟往往会降低其疗效。

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对并发冠心病、心梗后、慢性心衰的高血压病人尤为适合。

普萘洛尔Propranolol(别名:心得安)【临床应用】是临床应用较早、且使用最广泛的一种β受体阻滞剂,常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其抗高血压作用起始缓慢,需连续使用1~2周后才出现降压作用,长期口服用药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平稳下降,而无体位性低血压,适用于有高动力循环或心动过速的高血压病人,亦可用于心律失常、心绞痛、肥厚性心肌病及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用法用量】用于抗高血压口服1次5~10mg,每日3~4次,可按需要及耐受程度逐渐调整剂量至血压被控制。重度高血压常与氢氯噻嗪合用以增加疗效。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开始每日40mg,早或晚服,必要时可增至2粒。心肌梗死后预防可用至每日160mg。【不良反应】1. 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胀、

眩晕、失眠、多梦、幻觉、发热、

咽痛、皮疹、抑郁等症状,但一般

较轻,无须停药。2. 可引起支气管痉挛,以致呼吸困

难,诱发哮喘发作。故支气管哮喘

患者应忌用。3. 大剂量应用可使肢端供血不足、发

冷、疼痛、指趾麻木、异常疲乏

等,故外周血管功能不良者需要慎用。4. 可诱发心力衰竭或心脏传导阻滞,急性心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

滞、心动过缓者忌用。慢性心衰患者长期应用有改善心功能、降

低死亡率的益处。5. 长期服用后骤然停药时,可诱发心绞痛,必须逐渐减量后缓慢停

药。6. 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时,能加重胎儿缺氧,增加胎儿或新生儿的

死亡率。【注意事项】1. 本药个体差异很大,用量宜从小到大严格掌握。尤其是老年人对

本品代谢与排泄能力低,应适当调节剂量。2. 不宜与利血平、降血糖药、洋地黄类等合用。3. 应用本品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

糖尿病病人应定期查血糖。4. 长期用药后撤药须逐渐递减剂量,至少经过3天,一般为2周。

阿替洛尔Atenolol(别名:氨酰心安、天诺敏)【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可用于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选择性的β1 受体阻滞剂,经1次服药能使血压持续下降24小时,适用于心动过速并发高血压的患者。与血管扩张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降压药合用,降压效果更好。【用法用量】用于高血压每次25mg,每日1~2次服用。2周后按需要及耐受量可渐增至每日总量100mg。【不良反应】1. 不良反应较轻,可出现头晕、乏力、精神抑郁、皮疹等。2. 在心肌梗死病人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注意事项】与硝苯地平合用,二者的治疗作用与毒性均有增加应仔细选择。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及孕妇禁用。

美托洛尔Metoprolol(别名:美托洛尔、甲氧乙心安、美多心安、麦多洛尔)【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1975年问世后,在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疗效,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头晕、心悸、眩晕、胸闷等症状,适用于一、二期高血压病人,特别是中青年心率偏快的高血压患者。对并发冠心病者尤为合适。【用法用量】口服,开始1次25~50mg,每日2~3次,以后按需要可以增加至1日400mg,分3次服。静脉注射首次2.5mg,最大量5mg,以每分钟1~2mg速度注入,根据需要及耐受程度5分钟重复1次,总量不超过1~15mg。【不良反应】1. 部分病人服药后可有轻微上腹部不适、倦怠、睡眠异常、心率减

慢、乏力、口干、胸闷等,多数能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减轻或消失,

但并发支气管哮喘或心动过缓者禁用。2. 偶见非特异性皮肤反应和肢端发冷。【注意事项】1. 禁用于2~3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以及明显心动过缓的

病人。2. 本品和其他β受体阻滞剂一样,中断治疗一般在7~10日内逐步

撤药,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骤然停药可使病情恶化。3. 不宜与异搏定同时使用,以免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和心脏骤停。

比索洛尔Bisoprolol(别名:康忻、博苏)【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并发心绞痛时。【用法用量】口服,起始剂量为2.5mg,每日1次。可按需要调整剂量,最多不超过每日10mg。【不良反应】

可有乏力、眩晕、头痛、失眠、多梦、抑郁、出汗、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肌肉痉挛、血压下降、房室传导阻滞等,可使心功能不全加剧、间歇性跛行及雷诺病加重。【注意事项】1. 联合使用硝苯地平等降压药和口服降血糖药物会增加该药的作

用。2. 与甲基多巴、利血平、可乐定联用可使心率减慢。3. 与维拉帕米类钙通道阻滞剂、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用须谨慎。4. 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后的心动过缓、低血压、支气管哮喘、晚

期周围血流障碍的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5. 长期禁食和代谢性酸中毒而使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慎用。

拉贝洛尔Labetalol(别名:柳胺苄心定)【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能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对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收缩反应,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和伴有心绞痛的患者。常与利尿降压药合用。本品降压强度与剂量相关,不伴反射性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立位血压下降较卧位明显,口服或静脉注射对各型高血压均有降压作用。【用法用量】口服,100mg,每日2次,2~3天后根据需要加量,常用维持量为200~400mg,每日2次。极量每日2400mg。可与其他抗高血压药或利尿降压药同用。【不良反应】1. 用药切勿过快,以防止降压过快。2. 大剂量使用时偶见体位性低血压,

因此用药剂量应逐渐增加。3. 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引起头晕、恶

心、疲乏、眩晕、感觉异常、上腹

部不适等症状。【注意事项】脑溢血、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的患者不宜使用,支气管哮喘及肝病患者慎用。

倍他洛尔Betaxolol(别名:倍他索洛尔、倍他心安)【临床应用】适用于高眼压症。滴用后30分钟开始降低眼压,2小时达最大作用,眼压下降率为24%,降眼压作用可持续12小时。长期滴用4年,眼压控制稳定,80%的病人可获得有效的眼压控制。倍他洛尔的降压作用相同于或略低于噻吗心安。【用法用量】每日1~2次,每次1~2滴,摇匀后滴于结膜囊内。【不良反应】1. 眼部可有一过性刺痛感、痒感、干涩感、烧灼感等不适,偶有异

物感、视物模糊、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点状角膜炎等。2. 全身偶有疲倦、头痛、头晕、失眠、抑郁、胃功能紊乱、恶心呕

吐、便秘等。【注意事项】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动过缓、尚未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禁用。肺功能异常、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小儿慎用。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是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以前最常用的是硝苯地平(心痛定),降压较为迅速,长期用药不出现耐药性,缺点是作用持续时间短,需频繁给药才能保持血压的持续下降,不符合平稳降压的原则。近年又开发出各种缓控释制剂或作用较为缓和的品种,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恬尔心缓释片、缓释异搏定(维拉帕米)、氨氯地平(络活喜)等长效药物。

硝苯地平Nifedipine(别名:硝苯吡啶、心痛定、拜新同、艾克地平、圣通平、必同、欣默)【临床应用】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和其他许多疾病的钙通道阻滞剂,舒张血管作用较强,降压作用迅速而确切,且安全性高,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用法用量】短效制剂成人常用口服量初始1次10mg,每日3次,渐增至最大疗效而能耐受,成人每次最大量为30mg,1日内总量不超120mg。剂量的增加应每隔1~2周进行1次。硝苯地平缓释剂,每日1~2次,每次10~20mg。硝苯地平的控释剂(拜新同),每日1次,每日30mg。【不良反应】1. 反应短暂,较多见的是踝、足与小腿肿胀,用利尿降压药可消退。2. 较少见的是呼吸困难、咳嗽、哮喘、心跳快而重。3. 罕见的是胸痛(可出现于用药后30分钟左右)、昏厥(血压过低所

致)、胆石症、过敏性肝炎。4. 逾量时可出现低血压,此时应停药观察,必要时用血管收缩药。【注意事项】1.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肝或肾功能不全患者须慎用。2. 服药期间必须经常测血压和做心电图检查,在开始用药而决定剂

量的过程中以及从维持量加大用量时尤须注意。

尼群地平Nitrendipine(别名:硝苯乙吡啶、硝吡乙甲酯)【临床应用】第二代钙拮抗药,作用与硝苯地平相似,可降低周围动脉阻力,而且不影响心脏功能。主要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具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和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效应。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对治疗体循环阻力过高特别有效,并适用于低肾素性高血压的治疗。【用法用量】口服,每日1次,每次20mg;也可以随反应调整增至20~40mg,每日1次。【不良反应】1. 较少见的反应有短暂的头痛、面红、心悸、眩晕、多尿等。2. 少见的反应有头晕、恶心、低血压、脚肿、心绞痛发作。【注意事项】对本品有过敏反应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尼莫地平Nimodipine(别名:尼莫同、落普恩)【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缺血性中风、偏头痛、突发性耳聋、老年性痴呆、脑外伤恢复期,也可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高血压并发脑血管病的患者可优先选用。【用法用量】轻中度高血压,每次40mg,每日3次。【不良反应】可见头痛、颜面潮红、胃肠不适、恶心、血压下降。【注意事项】避免与其他降压药、钙通道阻滞剂合用,必须合用时应密切观察。有脑水肿、颅压增高的患者及孕妇、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拉西地平Lacidipine(别名:司乐平、乐息平)【临床应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程度的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高血压并发稳定型心绞痛时。【用法用量】口服,起始剂量每日1次4mg,3~4周后可增加至每日1次6mg。老年人、肝病患者初始剂量应为每日1次2mg。与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及其他降压药合用可增加降压作用。【不良反应】1. 最常见的有头痛、皮肤潮红、水肿、眩晕和心悸。2. 少见有无力、皮疹、恶心、胸痛等。3. 过量时可有低血压、心动过速,此时需用点滴及升压药。【注意事项】肝功能不全、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氨氯地平Amlodipine(别名:络活喜、施慧达)【临床应用】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具有抗高血压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本品缓解心绞痛是通过扩张外周小动脉,使外周阻力降低,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另外扩张正常和缺血区的冠状动脉及冠状小动脉,使冠状动脉痉挛病人的心肌供氧量增加。【用法用量】口服,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初始剂量为5~10mg,每日1次。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可将剂量增加,最大可增至10mg,每日1次。【不良反应】1. 发生率较低,较常见的有踝和足外周水肿,疲劳、头疼、失眠、

恶心、腹痛、面红、心悸和头晕。2. 较少见瘙痒、皮疹、心绞痛、心动过缓、呼吸困难和消化不良等。【注意事项】对二氢吡啶类药物过敏者、儿童、主动脉瓣狭窄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肝功能不良、严重心衰患者慎用。

非洛地平Felodipine(别名:波依定)【临床应用】本品为一种血管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降动脉血压。由于对小动脉平滑肌的高度选择性,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对心肌收缩力和心脏传导无直接作用,又因对静脉平滑肌和肾上腺素能血管张力调节无影响,故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本品有轻微的排钠利尿作用,所以不引起体液潴留。用于治疗各种高血压。【用法用量】口服,每日1次,最初剂量为5mg,按个体反应情况调整,一般间隔应少于2周。最大剂量为每日20mg。【不良反应】1. 面肿、头痛、头晕、潮红、口干、恶心、乏力、呕吐、关节痛等,

但发生率较少。2. 伴有牙龈炎或牙周炎的患者,用药后可能会引起轻微的牙龈肿

大。3. 过量可致严重低血压,伴心动过缓。【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者、低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者禁用。肝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者慎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通过对动脉血管的扩张来降低血压。此类药物可逆转和防止左心室肥厚及胰岛素抵抗,降压疗效确切,根据药物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短效的有卡托普利,中效的有依那普利,长效的有苯那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等。

对所有类型的高血压均有一定的降压效果,且对血脂和血糖的代谢障碍有治疗作用,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是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理想的首选药物,近年来应用较多。

服用此类药物同时限制钠盐的摄入或联用利尿降压药可增强其降压作用。

卡托普利Captopril(别名:开搏通、益压利、开富林、巯甲丙脯酸)【临床应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特别是常规疗法无效的严重高血压,伴有心功能不全者尤以此药为首选。该药与利尿降压药联合制剂称为复方卡托普利,治疗效果和范围更胜一筹。【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3次,每次12.5mg,按需要1~2周增至25mg,每日2~3次;疗效不满意时可加用利尿降压药;若需要进一步加量,宜观察疗效2周后再考虑。应急降压时,可舌下含化1片。【不良反应】1. 较常见的有:皮疹、瘙痒、心悸、心动过速、胸痛、咳嗽、味觉

异常等现象。2. 较少见的有:蛋白尿、眩晕、头痛、肢体血管神经性水肿、心率

快而不齐。3. 少见的有:白细胞与粒细胞减少,发热、寒战。【注意事项】1. 本药的抗高血压作用可被吲哚美辛、布洛芬、阿司匹林所拮抗。2. 不宜与保钾利尿降压药合用。3. 并发肾功能损害者须与利尿降压药合用时可选用呋塞米。4. 老年病人对本药降压作用较敏感,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5. 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者慎用。

依那普利Enalapril(别名:悦宁定、益压利、苯酯丙脯酸、苯丁酯脯酸、依那林、埃那拉普利尔、恩纳普利、依苏)【临床应用】与卡托普利相似,适用于治疗各类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与某些β受体阻滞剂合用能增强该药的抗高血压作用。与利尿降压药合用降压作用明显增强,但不宜与潴钾利尿降压药合用。【用法用量】口服,降压初始剂量为每日5mg,1次服用。以后随血压反应调整剂量至每日10~40mg,分2~3次服用,如疗效仍不满意,可加用利尿降压药。肾功能严重受损病人(肌酐清除率低于每分钟30mL)为每日2.5mg。【不良反应】1. 较常见的有:眩晕、头痛、疲乏、咳嗽,均较轻微、短暂。2. 较少见的有:肌肉痉挛、恶心、乏力、阳痿、腹泻。3. 少见的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皮疹、心悸、低血压、直

立性低血压、胸痛、白细胞减少、电解质紊乱等。【注意事项】1. 对该药过敏者及手术前、肾动脉狭窄、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

禁用。2. 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剂量根据肾损害情况决定。3. 与钾盐或含钾药物合用可引起高血钾症。

西拉普利Cilazapril(别名:一平苏)【临床应用】是一种特定的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于治疗各种程度的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也可与洋地黄或利尿降压药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降压作用在给药1小时后出现,3~7小时达到高峰。通常服用2~4周后才能达到完全降压效果。【用法用量】口服,起始1~2天为1日1次1.25mg;以后渐增至1日1次2.5~5mg。原发性高血压:每日1次,每次2.5~5mg,前1~2天从小剂量开始,视病情需要每隔2~4周个别调整剂量,如每日服用5mg仍不能控制血压时,可并用保钾利尿降压药。肾性高血压宜采用更小剂量为每日1次0.25~0.5mg。维持量可按个体化调整。【不良反应】1. 较常见的有:轻微头晕、乏力、低血压、消化不良、恶心、咳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