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书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7 15:06:59

点击下载

作者:汪华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杏林书话

杏林书话试读:

文史·经典

一个弱女子的抗争

——读《呼兰河传》,说作者萧红文莉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孩子读到《呼兰河传》,立时被作者清淡的文笔深深地吸引住了。我马上关心上那个文章中还是孩童的作者,这才知道她是当时名声大噪的女作家、鲁迅的得意门生、左翼文学家萧红。其人的经历坎坷跌宕,童年时期,母亲早逝,父亲漠视女孩,她只能与爷爷相依为命;青年时,为抗争家庭要她退学成婚,她离家出走;成年后,她却又两次遭遇感情上的不幸,生活窘迫,连刚出生的婴儿也不得不送与他人;后期,萧红患上肺结核,于31岁时孤苦地死在香港。其才让人拍案叫绝,其命运却让人唏嘘不已。虽然作为鲁迅的弟子,成为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却因为她本身性格不刚毅,其间发表的左翼作品反响均不大。《呼兰河传》是写在她的后期,想想她当时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孤苦零丁,而与爷爷在一起的时候是她一生最美最幸福的回忆,《呼兰河传》定是写出了她内心最美好的情感,贪婪的回忆。此文一度被左翼文学作家评价为“不具批判主义的文章”。但她发自内心地写出了一个凄美的故事,勾起读者对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下人们麻木愚昧的痛心,也让我们对作者的不幸命运产生了同情。所以,《呼兰河传》无疑是萧红最成功的作品。

在《呼兰河传》里,萧红以一个旁观小孩的身份,用抑郁的口吻,娓娓地描述了她童年时代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萧红,在后花园里捉虫,偷瓜果,为了烤鸭子吃,把鸭子赶到井里淹死……透过这些和爷爷一起的生动小故事,还有邻居家中一个个看似平淡可笑的小故事,我们看到了萧红老家闭塞、落后、麻木的人们。还能看出她对那个时代弱者的同情,对自己命运的困惑。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女子的命运掌握在权利拥有者的手中。比如那个14岁的“团圆媳妇”因为太能吃饭,备受婆婆虐待。终于有一天,“团圆媳妇”被婆婆吓出了惊吓病。接下来的治疗,却更能反映那个恐怖落后的社会现实。一个群体强加在“团圆媳妇”身上,采用以为对她好的治疗方式——热水烫,不由她痛苦挣扎与分辩。读者看到这儿,也不由得揪心,而萧红笔下旁观的人们,他们只是短暂的不安后,很快又对刚刚缓过气来的“团圆媳妇”用开水烫。当“团圆媳妇”被折磨致死后,大家好比只损失了个物件一样可惜了一下,婆婆心痛的是白白要烧一身新衣服去——女子的命运就如此的轻贱!

虽然都是发生在她身边的故事,但是整篇文章流露出她对不能掌控自己命运的担忧,一个女子的命运,被父母轻贱,在历史的洪流里轻如鸿毛。观其一生,她何尝不就是那个“团圆媳妇”!幼年丧母,父亲的轻视,爷爷的短暂爱护。亲人的厌弃,爱人的背叛,萧红是茫然的,一直抗争却毫无出路,越是抗争越是受尽打压,故而,才女的一生尽是坎坷,终于贫病交加中如“团圆媳妇”一样死去。萧红的一生在爷爷死后,就开始转入了不幸。文学天赋极高的她被父亲逼迫退学成婚,她在19岁那年抗婚出走,貌似抗争成功的她出走后却依旧是茫然的,仓惶出逃而身无分文的她又贸然地与她所抗婚的未婚夫同居,因为曾经抗婚被夫家反对嫁入而不得不分手,因为无力支付宾馆的住宿费而不得脱身,生下的孩子也因为穷困不得不送人。因为文学上的共识在一起,也因为由于救命稻草一般出现的萧军,她仓促地开始了第二段感情,但最终也草草收场。

一代才女,即便已是当年的知名作家,在男尊女卑的大环境下,依旧无法与社会抗争。萧红的抗婚、出走,也算是对命运的一时抗争,但她的抗争换来的是更多的不幸和讨伐。就如“团圆媳妇”一般,有人把她按到滚烫的热水里,消灭她可怕的疯念头。然而她一生都在抗争,即便是失去新生的胎儿。总是遇人不淑,一生悲苦,直到贫病交加在香港逝去。萧红的一生无疑是离经叛道的,不为当时的社会所容。而幼年的经历造成了她柔弱的性格,不能果断地规划抗争,故而,她的一生就注定了跌宕与不幸,茫然与孤苦。所以茅盾从萧红的文章中读到的是“寂寞”,满眼俱是的“寂寞”。由于萧红终究是个性格柔弱的女子,不具备果敢的斗争性格,在那个时代,她注定是斗不赢,也是不能看到些许希望吧,“一生遭人白眼,不甘,不甘”。

在文中,萧红所有的笔墨均倾注到了短暂31年的时光里,相对短暂、温暖的童年时光。在回忆爷爷和她的后花园中,她才可以在意念中残喘。那一刻,她应该是幸福的吧?《呼兰河传》这部作品虽然偏离了她所在的左翼文学阵营的批判主义风格,但文风清雅,娓娓道来,描写北方小村的风土人情,那暖暖的乡情,那愚昧落后的事,无意中成为萧红一生中最成功、最打动人心的极具艺术感的作品。(作者部门:药学院)

珍视苦难 走向辉煌

——读《苦难辉煌》叶海波最苦难也最辉煌

20世纪的世界东方,最激动人心的,最为世人瞩目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沦没到百年复兴的兴衰起落。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联共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四大力量的冲突碰撞以及他们身后所代表的三种主义的较量博弈,最终带来了中华民族命运的伟大历史转折。在这一进程中,中共始终面临着外部的围追堵截与疯狂剿杀,内部的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坚贞与背叛。也正因为经历如此地狱之火,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如浴火凤凰般,从苦难走向辉煌。

金一南教授集数十年之功所著《苦难辉煌》,之所以一版再版,为众人推崇备至,我以为在于它以翔实的史料,厚重的情感,独特的视角,透辟的分析,令人信服地还原了中共早期那段艰难求索、浴血奋战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选择了共产主义?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泽东为什么会成为中共领袖?工农红军为什么不可战胜?中共为什么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透过本书,这些宏大问题不再是抽象的论断,而是存在于由一个个鲜活人物和生动细节所构成的真实历史画面。信仰的光芒

金一南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写《苦难辉煌》,写那个时代,最终的目的就是写那代人的真正信仰。”他选择了党史上最艰难曲折、最彷徨困苦的一段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最深重的苦难和最耀眼的辉煌中汲取精神养分,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走向求解。《苦难辉煌》描述的那个时代,战争与革命风起云涌,梦想与道路错综交织,既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理想最易破灭的时代。每天无数人接受理想的感召参加革命,每天又有无数人为之牺牲,或投降叛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与坚守,铸就了一批又一批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一意为解救劳苦大众而奋斗的共产党人。这是国共两党的根本区别,也注定了各自截然不同的命运。

信仰在当代中国的困顿,在青年学生中的式微,使我认为本书对信仰的深切关注以及对那代人对信仰追求的真实描绘,弥足珍贵。它既是我们个人澄清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也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人民的力量

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是其他任何政治团体和党派未曾经历过的。中共成立之初,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不足百人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甚至包括一些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对中共的存活尚存疑问。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疲弱不堪却斗志昂扬的队伍艰苦跋涉,背负起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个中原委,也最值得珍视的:正是中共雄厚的群众基础。一部浩瀚的长征史诗告诉我们:是沿途中来自人民群众不断的兵源补充,才能使战斗的火种传续二万五千里;是一路上来自人民群众持续的供给保障,才能使革命的洪流能够纵贯九州大地。有了人民群众的帮助、支持与牺牲,国民党反动派纵有千军万马、飞机大炮也是枉然。

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的失败,绝不是偶然的。与其说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不如说这是人民选择的结果。历史昭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人民的选择!赢得了人民的选择,便赢得了世界,赢得了历史,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清醒头脑和历史自觉。伟人的智慧

伟人其实也是凡人,没有神的智慧与力量,不会天生事事正确,难免也会犯下一些错误,难免也会打败仗,走弯路,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人性弱点,只是这一切被太多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艺术化”,反倒是给人一种距离感,模糊感,让阅者觉得远离生活现实。纵观整本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绍,让人又不禁感慨:伟人的的确确就是不平凡,无数历史场合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具有钢铁意志、扼准历史规律之人。伟人和凡人的区别,不在个人的某些特质,根本在于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这种历史自觉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总结内化而来的。

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是对红军四渡赤水的描写。从真实的历史看,那是红军命悬一线的最危急时刻,并非每次都如歌曲中所唱“用兵真如神”,至少有两次,是在决策失误或者作战任务无法完成的情况下迫不得已的退却。正如作者说:其实没有神。红军中从战士到领袖,都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人最不能避免的就是失误,但人最可贵的也是能纠正自己的失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百折不回的实践精神下衍生出来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活灵魂的生动体现。

一个人如果忘记了过往的失败,必定不能走向成功;一个政党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逃脱不了历史的惩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曾经的苦难,就不能深刻地了解现在,走向未来的辉煌。《苦难辉煌》中所呈现那个时代空前复杂的历史变局,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局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华民族崛起的起点,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新长征中最艰难的一段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已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期。然而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虎视眈眈,妄图颠覆阻扰,国内政治体制改革阻力重生,党内腐败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遭遇瓶颈,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亟待解决,等等,这些都注定了中国绝不会在莺歌燕舞之中实现崛起,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因为:

那些苦难,我们未曾经历,但决不能忘记!(作者部门:校团委)

拜读经典 洞彻事理

——读《国富论》有感刘昌慧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于1776年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之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非常全面和系统地描述了当时经济社会中的典型现象。后来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等对亚当·斯密体系进行了不断的充实和修正。1901年,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节选翻译此书,取书名为《原富》,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并对其后发生的辛亥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意识形态上的问题,中国学者对西方经济学长期排斥,即使出版少量译作,也仅仅为了批判之用;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学术机构开始引进西方经济学著作,当中也包括《国富论》。引进以《国富论》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对推行市场经济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经济,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亚当·斯密是18世纪的经济学家,因此在看《国富论》时,一定要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着眼。亚当·斯密是伟大的,他提出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和社会分工,使我们能直观地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史。就这一点而言,我们不能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亚当·斯密。每一个新观点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知识积累之上的,亚当·斯密的观点也不例外。我非常佩服亚当·斯密的精神。他一生只有这么一个成果,并不是因为写完《国富论》后就没有精力了,而是由于他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以至于当他弥留之际时,竟让别人将除《国富论》之外的其他手稿一概毁掉,目的是不让那些不成熟的观点公布于世。这让我想到了今天的某些学者,他们不是为了提出观点而是为了整理观点去努力的,出了一点成果,没经过考证便急于求成地拿去发表了。

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职责和收入来源。全书分为5篇,作者在《导论及全书设计》中说,“本书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广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明供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究竟有什么性质。第五篇即最后一篇所讨论的,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具体而言,第一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

对于经典著作,应带着批判和疑问去阅读和思考,这会使阅读之路充满荆棘也充满乐趣。这次阅读,我带着“《国富论》对当代中国有何意义”的问题到《国富论》中去寻找答案。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已经过去,中国在这10年中的变化是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中国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不得不面对的首要问题。中国能够跨越资本主义走过的路吗?当我们寻找新的方向时,亚当·斯密会是我们的选择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真正根植于社会的自由和法治传统,亚当·斯密或许能带给我们这样一个契机。因为他代表着一种新的思维,一种颠覆两千年中国封建传统的思维。这就是自由主义,一种基于个人至上理念的哲学。亚当·斯密生于苏格兰,18世纪的苏格兰有一个思想传统,叫作“自然秩序”理念。这种自然秩序是通过未预期的社会结果形成的。也就是说,“市场”就像语言、法律体系和许多其他现代社会制度一样,不是中央计划或集体调整的结果,而是因不同原因而行事的个人行为的未预期的社会结果。这种思想乍看平凡无奇,细品其中蕴含的经济意义却发人深省。因为一旦接受这一观点,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让政府指导市场运行的传统观念,让自由市场机制成为指导我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看不见的手”。在某种程度上,所谓“看不见的手”、“自由放任”都可以说是由这一传统衍生的思想。显然,对市场的强调将极大地释放它蕴含的力量。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印证了这一点。但过往的成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忽略了市场体系的基础——自由和法治。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虽然从未明确提出市场与制度之间联系的理论,但作为“苏格兰传统”的继承者,我们从其著作中可以感受到他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市场的万能,而是不经意地点出,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市场也会变成“万恶之源”。没有以自由和法治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渐失去它的魅力。纵观西方自由市场的发展,无不伴随着个人自由的不断延伸和扩展。读完《国富论》,让我更加明晰这一点。按照亚当·斯密的逻辑来看,这两者也确实有着内在联系。市场鼓励个人的自由交换,并通过法律而不是政府的强力,来保证这一交换的顺利进行。个人的行为只受价格、道德、法律等自然因素影响,个人的创新自此才真正得以带动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市场和法律良性互动的背后,是政府权力的不断压缩,个人自由的不断彰显。创新精神作为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个人的自由得到充分保障后随之而来的产物。反观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从未有过个人自由的觉醒。即使清醒如鲁迅者,也只不过徒然的呐喊。皇权专制的思想深入国人骨髓之中,中国的市场机制先天不足。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精神决定了这一民族国家的性格”。中国的精神中缺少了对个人、自由和法治的关注,似乎只是在重复着2000年的循环。

亚当·斯密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市场的发展有可能弥补中国存在的缺陷,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按照《国富论》的逻辑去谋求持续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失去了最初让个人自由伴随市场发展的最佳时机,改革的红利被制度的成本不断侵蚀。2001年被视作中国改革的分水岭。正是由于WTO的身份认可,让中国迎来了“黄金十年”。经济的开放带来了文化、法律甚至思想的开放,我们的思路在改变。社会开始关注个人的自由,法治的思想被人们不断提及,这一切来之不易。当务之急是将市场机制的完善与个人自由的发展间的辩证关系作为下一阶段中国前进的方向。毫无疑问,就这一思想而言,没有比亚当·斯密更适合的代言人。在中国,亚当·斯密必须成为新的“马克思”。只有作为一种信仰,被普通人用行动去践行,才能解决中国当前的改革困境。没有个人的自由,就没有市场的真正发展,也就不可能推动法治的实现,社会的进步也无从谈起。中国输不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以没有时间去选择。基于自由和法治为基础的市场,让19世纪属于了英国,20世纪属于了美国。如果中国人能读懂《国富论》,我相信21世纪真的会属于中国。

拜读《国富论》这部经典著作,还有一种深刻的体会:读经典书目的感觉是一种享受。在感受大师的思维和历史气息的过程中,往往会对现实有一种顿悟之感:原来古人是这样认识这些事物的,而且是那样的周密和深刻。看来,要想深刻而周密地认识当今复杂的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必须要常读经典书籍!(作者部门:人文学院)

生命的驰骋

——再读《狼图腾》有感刘娅

几年前曾经读过《狼图腾》,这个假期我又重拾这本小说读了一遍,心中多了些许感慨:姜戎笔下的蒙古草原狼是那样的顽强而又充满智慧,那些精灵一般的草原狼似乎从书中呼啸而出。这是一部关于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的鸿篇巨制。

本书的作者姜戎,30多年前作为一名北京知青,来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伦草原插队长达11年,在这里他与草原狼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狼共过患难,狼嚎、狼烟、狼食、狼旗——有关草原狼的种种细节,都使作者沉迷其中,最终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与思考,完成了他再现“狼图腾”的使命,一气呵成了这部长篇小说,向世人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草原狼精神与文化。在姜戎笔下,我才深知蒙古草原上的狼有多么的不易!是这本《狼图腾》让我了解草原,让我了解所谓的狼性。狼性,并不是简简单单字面上的意思,它代表着这种顽强生命的勇敢、智慧、团结。千百年来,人们畏狼如虎、憎狼为灾,汉文化中存在着太多对狼的误解和偏见,更无从谈起对狼的精神之探究。所以,人类驯服了马、猪、狗、牛等生物,可是,人类永远也驯服不了狼,狼不会向任何人低头,是因为它们有狼性,狼性使它们变得如此具有王者风范。蒙古草原狼,一个豪迈的生命,在人类的世界里,它毫不起眼但它顽强的斗志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想象,能形容它的,只有两个词语:豪迈、不羁。它,不畏惧死亡,为了生存,为了希望,能够与同伴合作,战胜一切扑面而来的困难。它是英雄的、智慧的,在那片草原上,它就是王者,谁能与其争锋?《狼图腾》由几十个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而又充满了新奇和神秘。草原狼的作战计划,可谓是天衣无缝。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根本不用狼嚎联络,只需动动狼耳,甩甩狼尾,对方便心领神会。围攻、偷袭,还有声东击西、出其不意、趁火打劫……这些计谋,几乎是它们与生俱来的。就如同书中的陈阵养了一只小狼,小狼从没见过别的狼,却能做出标准的嚎叫动作,发出一声声嘹亮、悠远的狼嚎。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小狼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一不展现出有着草原魂的狼图腾。同时又让我们联想到人类,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雌化的今天,读到《狼图腾》这样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受益匪浅。这本书真正揭示了人性与狼性,展现了草原民族自由刚毅之魂!

狼是处在草原生物链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狼,草原也就不复存在。生活在草原的牧民非常了解这一点,所以他们恨狼,同时也爱狼,他们打狼,但是不多打。因为他们明白,如果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人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了。在蒙古草原,人与狼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保护着草原的生态,人和狼就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中生活了数千年。草原游牧民族了解狼,敬佩狼,崇敬狼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置于民族图腾精神至高无上的位置,因此狼也成为了那里文明的起点,蒙古草原人民的歌声、舞蹈,以及人性的豪放,无不和狼有着密切的关系。毫不夸张的说,蒙古草原的生机勃勃,悠久的历史都是拜狼所赐!然而,这一切被一些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现代人破坏了。他们开着大马力的吉普车,扛着射程极远的步枪肆意捕杀草原狼,并乐此不疲。额伦草原的狼消失了,草原大狗和猎狗也一天天消瘦下去,干热的天空下,望不见茂密的青草,稀疏干黄的沙草之间是大片的板结沙地,草原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让人痛心。从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不复存在。

读完这本书,我相信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感受,哲人有哲人的理性思考,文人有文人的浪漫情怀。狼这一充满生气的生命,这一充满奥妙的生命,一经揣摩,发现狼是如此伟大、神奇的生命!狼图腾的精神,从深层意义上来讲,也从侧面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心声,中国人若是像狼一样做事,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的佼佼者。同样的,我们在生活当中,时刻不能忘记草原的生存法则是“优胜劣汰”。狼的勇气值得我们去学习,它能给予每个人生的希望。处于逆境的时候,我们只要想起它们,就会鼓起勇气,向前方驰骋。

狼性理念的最基本特征在于它的团队精神,在于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敢于战斗、敢拼能赢的气概共同铸就的强大合力。书中所描绘的狼图腾精神,可以体现为两句儒家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概括为不屈不挠、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和相互信赖、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这就是《狼图腾》给我的启示。(作者部门:外语系)

读《梁思成的山河岁月》有感

向娟娟“你是一树一数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大家都知道是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作品。以前,只认为她是一位美丽有才情的女子,对她在建筑史上的贡献则知之甚少。最近读了《梁思成的山河岁月》一书,对她及其夫婿梁思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梁思成、徐志摩,一个是稳重朴实、豁达宽容的名门后代,一个是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才子,林徽因最终选择了梁思成,这实在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内心再坚强的女子,恐怕也期待身后有一副坚实臂膀的支撑吧!

抗战期间,梁思成与林徽因考察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对各地的古代建筑进行了实地勘测,翻译了古籍《营造法式》,撰写了《中国建筑史》。那时,他们曾共同守在贫穷的李庄。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降到47公斤,林徽因在日日咯血的生死线上挣扎,“几个月的时间就毁灭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如果单从建筑上的造诣来看,认为梁思成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你就错了。书中有一章提及:今天的日本,最美丽的旅游城市,一个是京都,一个是奈良。如果没有梁思成,就没有京都,也没有奈良了。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以免盟军轰炸时误伤。但梁思成希望美军能将另外两个不在中国的城市也排除在轰炸目标之外——日本的京都和奈良。梁思成的亲弟弟梁思忠在抗战中以身殉国,因有国恨家仇,所以当梁思成提出保护京都和奈良时,当时在人们看来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决定,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梁思成这样解释他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那么,有梁思成这样的中国人,就是在无言地告诉后人,日本人是在戕害一个怎样高贵的民族。

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国旗、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方案设计中。如今,当人们瞻仰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时,能否想起它的设计者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在建国初期,梁思成就对北京的城市规划进行了合理化建议:“北京是五代之都,是个古代文化建筑集中的城市,不宜发展工业。”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北京要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城市,到处烟囱耸立,大炼钢铁。作为一个建筑学家,梁思成比谁都懂得古都北京的价值。他敢于反对整个时代潮流,反对最高领导人的权威,他知道后果是什么,但他还是努力奔走着,呼号着,据理力争,期望在那建设新城破坏旧城的狂潮中发出一点冷静的声音,然而他所做的太微不足道了。为建地铁等新设施,北京人不分男女老少大规模拆除城墙,林徽因直言:“你们拆的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是假古董。”

历史证明,她的话是对的。2004年,“假古董”永定门楼竣工。历史总是爱开这种黑色、反讽的玩笑。梁思成在《建筑的艺术》里说过:“一座建筑物一旦建造起来,它就要几十年几百年地站立在那里。它的体积非常庞大,不由分说地就形成了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强迫人去使用它,去看它;好看也得看,不好看也得看。”同样的,拆除矗立几百年的建筑,影响也是异常巨大的。连同被扔进历史的故纸堆里去的还有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理念、形式和技巧。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如此多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打动了世界:祥云火炬、福娃、金镶玉奖牌、开幕式的卷轴画卷。然而,主要的奥运场馆都是外国设计师的创意,没有梁思成赞叹过的北京天宁寺塔所具有的音乐一样的节奏和韵律,也没有斗拱、彩绘、雕饰这些传统设计元素。本土建筑设计式微至此,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正如书中在最后写道:太多的古建筑在我们的手中毁掉了,在毁掉的基础上我们又建造了什么?“毁坏容易保护难,它们一旦消失就不能再恢复了。为什么你要选择把它毁掉呢?”透过并不久远的历史时空,梁思成的话语将会再现于我们的时代。

今天,这个声音还会被湮灭吗?(作者部门:基建处)

修身养性 为人师表

——读《曾仕强解读易经(全集)》的体会邢彩珍

暑假期间,闲暇之余,我读了《曾仕强解读易经(全集)》这本书,受益匪浅,感悟颇多。《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它是《诗经》、《书经》、《礼经》、《乐经》各经之首,是儒家、道家的理论源头。它大道至简,将大自然的万物分成阴阳两面,一阴一阳产生了宇宙万物,而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极成阴,阴极成阳,两者是在相互不停变化的,这从辩证法的角度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它崇尚天人合一,教导人们顺应自然规律,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从而达到人和社会与自然的统一协调,保持人和社会的长久发展,这与党中央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源头如出一辙。可见《易经》不仅值得普通大众学习,也值得人民教师学习。人民教师通过有选择地学习《易经》,可以汲取其中的精华,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达到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目的,同时对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高校教师,我们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这就需要修身养性,在各个方面为人师表。以德树人,对于职业道德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规范的要求,也是教师怎样教育学生的重要表现,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道德,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自己,修身养性,为人师表。“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告诉人们,天(即自然)在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同样,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经过60年的辛勤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日益安康。新中国的建设史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在继往开来的21世纪,国家和社会要发展、中华民族要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必不可少。人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时常用这种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克服困难,使它成为我们做工作、干事业的精神动力。“厚德载物”的情操“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是说: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

做人要厚道实在,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是《易经》传承下来的理念,是我们的为人之本。作为人民教师,更应该培养这种厚德载物的情操,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干事。

我们要“积善成德”。教师只有用持续不断的积累,才能逐步具备高尚的教师道德修养,要不断加强学习。教师这门职业最根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进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我们自己,才能达到教好每一位学生的目的。怎样做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孜孜不倦地学习,做到厚积薄发,精益求精,时刻准备着用“一桶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这要求我们真正做到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通过学习吸收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以虚受人”的胸襟“君子以虚受人。”即君子应以虚怀若谷的精神容纳感化他人。“以虚受人”教导人们要学会心胸开阔,要有气量,遇事不斤斤计较,要用谦逊之心包容他人的言行。教师对待学生的批评要谦虚接受,要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学生一些过激的言行和行为加以分析,做好解释工作,妥善处理。“居上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的境界“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即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屈居次要的位置或地位也不要忧愁,不要萎靡不振。

这是教导人们做人要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人在高位时,往往前呼后拥者众,人难免会春风得意;而处于低下的位置和处境时,人又往往会因为不得志而显得精神颓靡,这都是世间常态。正因为如此,《易经》才特别提醒人们,不管自己所处的地位是高是低,都要顺势而为,位高时要懂得戒骄戒躁,位低时不颓不废,忠于职守,努力工作,机会将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以类族辩物”的鉴别力“君子以类族辩物。”即君子要明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明辨事物。

做人要懂得分析各种人的是非善恶,辨别事物的差别同异,教师更应如此。在改革的大潮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假象迷惑,不被谣言蛊惑,积极思考,冷静观察,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是非鉴别力。“以反身修德”的自省力“君子以反身修德。”这是说君子应该很好地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懂得警醒自己,修身省过。

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若将这些不足和缺点及时改正,前进的方向还是正确的,如果对其不理不改,任其发展,后果就会很严重。因此。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力求在自省中发现不足,发现问题,并切实加以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思想修为。

我们要时刻检查自己的道德行为。学生们都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正因为这样,教师必须为学生做出榜样,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诲人不倦,时时刻刻检查自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特别是我们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身首先要做到;我们教师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我们自已就坚决不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学生才能真正把教师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不要后悔,选择了我们就开心快乐地面对我们的职业,选择了就要爱自已的职业,爱自已的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倾我所有,去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易经》的内涵博大精深,自身理解水平有限,故上述认识难免较为粗浅。其实,在《易经》中值得借鉴的经典之句还有很多,我们有机会可以选择性地细细品读,在品读中体会,在品读中思考,在品读中提升。(作者部门:护理学院)

苦难孕育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李琼

学校这学期推荐读《苦难辉煌》,开卷以后,不能自抑,竟成了我爱不释手的书,后来一口气看完,直呼过瘾,颇有收获,掩卷深思,感慨良多。

历史,纵然已逝,却永远魅力无穷。《苦难辉煌》展示了一幅中国共产党经过成长、奋斗、苦难、挫折,最后走向辉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作者金一南教授带领我们从时间的起点俯瞰,透过那个时代多维的社会乱象,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联结,更深远更清晰地理清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的未来走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对党史并不陌生。但是,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背景中,放在与国民党的对照中,放在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侵略史中来描绘,这无疑是第一次。

此书把中国百年革命史如同巨幅卷轴般缓缓展开,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历史命运的根脉和起点,以及历史进程中的一个个不容回避的拐点。作者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联系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国际活动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等国际背景,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线,审视了人民军队的领袖们在历史重大关头突出重围,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足迹。金一南教授明确地解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问题,也让我们第一次深深理解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的真谛,更让我们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这一精辟的论断。

历史已经证明:辉煌永远与苦难相伴,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槃,重获新生。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以及无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变,中国共产党人遭受着如此的地狱之火,在历史重大转折关头慨然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几个人组成的小政党,到后来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开创社会主义新时代,完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创举。中国革命不是凭一纸宣言、一个纲领、一个领袖就能够成功的。在红军长征途中,有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湘江之战。最令人惊叹的不仅是领袖人物的领导艺术和指挥技巧,更是中国工农红军空前顽强战胜死亡的决心和寻求胜利的意志,它是不死鸟,它是火中凤凰!

当时人们很难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正如书中说道,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万人的英勇献身。红军20师师长胡天桃被俘,让国民党大吃一惊的是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桃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历史记载的非完全客观性决定了历史是相对的。从启蒙时代的法国到德国历史哲学都探讨过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笛卡尔曾指出即使是最真诚的历史,即使它们没有完全歪曲事实,也总是非常普遍的做出一些删减,这样字面上的东西就往往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但是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历史是可以认识和理解的,同时人类的认识和理解并不能完全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因为人们在认识历史时偶尔会落入一些由于人类自身偏见而造成的陷阱。所以,在真正辩证理性的反思中,无论历史认识运动过程,还是历史认识运动结果,都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二者从不分离。人们的心智是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我们在学习革命史的时候要置身于历史,研究分析社会现状。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军阀割据战乱不断,各种救国理论争论不休,社会各阶层群起攒动,广大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社会各阶层风起云涌的夹缝中生存并壮大?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为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但要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还必须善于运用这个科学的理论武器,找到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其具体的内容和要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前提。第二,解决中国问题是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所在。我们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其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形象地用“有的放矢”来说明这个道理,他说:“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第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基本要求。“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第四,实事求是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并根据这些客观规律指导我们的行动。

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先进的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并结合中国革命实际,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找到一条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苦难”与“辉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回顾我党的历史,你会发现正是在无数的苦难中,一步步孕育成功,一步步走向辉煌。党的成长过程就是浴火重生,每经历一次苦难都更加成熟、发展壮大,直到走向辉煌。海明威曾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曾经的苦难或许正孕育着未来的希望;过去的创伤或许正是我们应对生存危机的力量。正因为苦难的积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出发,探索到了一条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实现了由城市向农村的道路转变;“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拉开了序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此理论指导下,农村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先辈们的探索和实践为后人积累了大量可借鉴的宝贵实践经验,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虽然其中走过不少弯路,但是共产党人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修正路线,拨乱反正,恢复国民生产建设,使中国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回顾书中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过程,我们不禁感叹:正是由于早期的共产党员有着忧国忧民的意识,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着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靠着信仰和信心从苦难走向了辉煌,这就是党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牢记和传承。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要始终牢记历史赋予的重任,敢于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承担自己的责任。在新的时代,我们共产党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放到历史长河与世界范围看,新的挑战也许不亚于二三十年代共产党人面临的挑战,这不是单个共产党人生死存亡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整个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在续写历史的新时代中,广大共产党员更应该以对崇高信仰的忠诚与坚定,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根植于中国大地,才使共产主义的信仰之花盛开,社会主义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同时,从苦难中走过来的共产党人应该保持者与时俱进的精神,其担当的历史使命和任务随着时间的前进不断变化。这种与时俱进在当下主要是体现在创造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种先进性的与时俱进,要求共产党员不能够居功自傲,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要有忧患意识,知道自己使命在肩,就没有一丝懈怠的理由。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狠抓机遇,在工作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幸福,培养出勇于担当和勇于变革的胆略和气魄。继承先人的光荣传统,从先人的苦难辉煌实践中汲取营养,建设高尚的精神家园,唯有承受新的苦难,才能创造新的辉煌!(作者部门:人文学院)

《弟子规》读后感

汪乐原

2012年我阅读了一本名为《弟子规》的传统典籍。此书作者姓李,名毓秀,清康熙年间人。他根据童蒙教育的需要,写成《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该书依据《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等儒学经典编辑而成,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它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开篇,列举了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礼仪,三字一句,浅显易懂,音韵谐美,知识丰瞻,是启蒙养正、规范言行、防邪存诚、忠厚家风的好读物。《弟子规》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的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讲信用,与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向其学习;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弟子规》嘱咐我们,人的内在一定要以道德作为基础,要亲近仁人君子,用圣贤的智慧来巩固我们的道德思想和修养,使自己在种种诱惑面前能把持住而不受干扰。《弟子规》告诫我们,若不亲近仁人君子,不接受圣贤教育,就会有无穷的祸患。因为不肖的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事情就会弄得一塌糊涂,最后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什么是小人?就是追求世间名闻利养,自私自利,胸无大志,对圣贤思想丝毫不想学习的人。小是因为其心量小,心中只有其自己。什么是大人?就是心量大,心里装着众生,忘了自己,努力践行圣贤教导的人。而所谓“人生的失败”,就是做出被人民、社会乃至祖国所鄙视之事,甚至成为被人民、社会乃至祖国所唾弃之人。

我想到,古人读书是志在圣贤,而现在的很多人读书是志在赚钱。许多家长和老师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分数,不注重其品行教育,结果孩子越学越傲慢,讲得头头是道,行动上却做不到,变成伪君子。我国现代社会受西方文化影响,其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技能,很少有道德的指导,因此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有可能被学生滥用而贻害人类。对个人而言,有才无德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当务之急是努力恢复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使孩子或学生都明白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作为教师的我,更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者部门:药学院)

中医的书法修养

——读《名老中医处方墨宝》有感邹开军《名老中医处方墨宝》一书,字里行间流淌着对中医浓浓的深情。该书通过艺术欣赏研究中医,通过中医学术透析书法,使书法与处方、医案交汇,医与文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中医药文化独特的表达方式。医文一体:中医与书法的联姻

中医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书法记录中医、以书法艺术表现祖国医学是中国文化最基本、最成熟的表达方式,中医古籍流传史上处处都铭刻着书法的烙印。这种医文结合、医文一体的现象,既灌注着中国文化的鲜活血液,又凝聚着中医人的智慧和创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丽奇葩。

文以载道,载道者,载医之道,载书之道也。祖国医学与书法艺术早有联姻:以书之法,修身养性,完全符合中医养生之道;以中医理论指导和充实书法规则,使得书法艺术更具品位。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使人健康,书法给人美的享受,陶冶情操。书法又是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联系的综合艺术,二者结合形成的《名老中医处方墨宝》,是一本将名老中医治学经验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的珍贵历史资料。医文相通:密不可分的两大国粹

中医与书法二者有着共同的哲学、文化、社会基础,在其发展中都受《周易》、《老子》、《庄子》等思想的影响。二者共同的哲学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以其为纲,指导各自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讲,气与经脉是中医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同时更是关于生命的哲学视角。而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字里行间小章法连着大章法,其中点画之间构成空间形式,这种“阴阳变化”正好体现了气的生息变化,同人体生命中经脉的运行法则非常接近。书法上点画的粗细使转、方圆向背、阔窄疏密、伸缩舒张;用墨的枯湿浓淡,用笔的轻重徐疾,字体的偃仰开合、长短参差、秀丽刚劲;章法上承上启下、相互顾盼、宽处走马、密不透风,或气格雄健、情致豪迈,或脱去雕饰、崇尚自然,达到表现人格、寄托情感、追求意境的自然美,处处体现了辩证法和极强的生命力,均是在《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影响下发展的。因而,中医、书法形成各自博大精深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两大国粹。医文兼精:读书写字是医家的基本功

旧时,老中医用“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概括了一个有学养的中医应具备的四个条件,其中“一手好字”被列在第一位。过去的老中医很多不仅是杏林高手,也是书法大师,如古代的孙思邈、傅青主均为医书兼精的巨擘,而近现代兼善书法的医家更不胜枚举。同样,历代的不少文人,对医学有浓厚兴趣并精通者也大有人在。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苏东坡的《覆盆子帖》和黄庭坚的《方药墨迹》等方药字幅,都是书法艺术中的瑰宝。

医家看病开方,必须具备读书写字的基本功。过去的老中医们都是以毛笔作为书写工具,自幼系统地临摹过法帖,受过较好的书法技法训练。许多老中医熟读中医典籍,对文史哲涉猎广博,学验俱丰,他们书写的医案引经据典,前后贯通,医学、哲学、文史熔为一炉,构思巧妙,思路开阔,妙趣横生。同时,因为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又不刻意于书写的形式,所以书写出的医案没有丝毫做作,自然更臻妙境。古往今来,许多名家的医案就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拍案叫绝的书法佳作。

民国以后,随着文字改革,白话文崛起,医案的书写质量和形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种书法与医案的交汇、医与文的结合,正在手写功能逐渐蜕化的过程中逐渐淡化,现代医案和著述中的文化味也越来越淡。现在已很少有人书写医案了,甚至有些年轻的医生根本不知道医案该如何书写。他们的处方如同天书,让病家一头雾水,以至于来复诊的病例,医生对自己以前书写的病历也要猜上大半天。老中医诊病书写医案的认真态度,对当今的年轻医生应有所启迪。

一位朋友曾给我讲过他自己的一段经历:在跟师临床过程中,他和一位同学轮流为老先生临症抄方。他的这位同学喜欢写草书,有一次不小心在抄方时写了几个草字,老先生当着病人的面撕掉了这张药方,并让这位同学重新抄写。待病人走后,老先生语重心长地对两名“弟子”说:“处方关系到病人的生命,来不得半点马虎。”试想如果碰到一位不懂草书又马虎的司药,拿错了药给病人,后果将不堪设想。老中医这种苍生大医情怀,令我的这位朋友非常敬佩,也让我这个“听故事”的人十分感动。《吴医汇讲》中写道:“文有医人于草书者,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孟浪者约略撮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羁延,可否相约同人,凡书方案,字期清楚,药期共晓”。鉴于现在中青年医师书写质量亟需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我设想在中医院校开设书法类选修课程,或不定期开展一些书法讲座之类的活动。前不久,我校工会组织了教工书法摄影展,将临床医师书写优美的处方展出,供大家学习借鉴,展出后反响强烈,引起了广大师生对书法的重视与兴趣。如能持之以恒,使新一代中医师的书写质量得到普遍提高,则无疑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作者部门:校工会)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苦难辉煌》读后感张红兰《苦难辉煌》这本书以客观详实的笔墨描写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幼稚不断走向成熟的历史过程,记述了1920年代起,左右中国前途命运的四种力量(中国共产、共产国际、中国国民党、日本昭和军阀集团)之间的殊死较量。作者既不掩饰错误,又不一味赞颂功绩,而是如实撰写并加以客观评价。通读全书,回顾历史,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其一,信仰和思想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生生不息、战胜苦难、蓬勃发展的源泉。怀玉山之战时红十军团的师长胡天桃被俘,国民党将领王耀武要亲眼看看红军的师长到底是什么模样。当他见到胡天桃时惊呆了:时值严冬,天寒地冻,这位红军师长上身穿了3件补了又补的单衣,下身穿着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是一双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破旧的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瓷碗,除此之外,再无他物。王耀武问胡天桃:“你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告诉我们,可以保护你的眷属。”胡天桃坚毅地回答:“我没有家,没有亲人,不要保护!”

王耀武当年一身将校戎装,在寒冬中与衣衫褴缕、脚穿两只草鞋的红军师长胡天桃谈论国家兴亡、民族命运、个人生死,这是一种何等迥异的思想境界的交锋!在对话中,一位红军青年将领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意志决心阐述得淋漓尽致,而王耀武虽打了胜仗,却输掉了精神,输掉了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战胜强大的反动势力,最终取得全国性的革命胜利,靠的就是这种坚持理想信念,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和信仰。

其二,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有勇气成为那些参与耕种但不去谋取收获的人,这样的人是国家和民族希望的所在。如果以个人的成败得失作为心中的准绳,那么中国不会有孙中山,不会有毛泽东,不会有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的烈士,不会有奔走呼号、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那些倒在长征路上的烈士之所以参加革命,走上一条当时看来是九死一生的革命道路,图的绝不是个人的成败荣辱,他们想到的是让国家民族真正富强起来,让后世子孙能过上好日子,所以他们能够大义凛然,能够从容面对各种苦痛,哪怕是死亡。就是这些把人民大众的福祉和国家民族的存亡放在心里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给予了我们今天的一切。他们这种崇高的革命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

其三,我辈责任重大,那些艰苦岁月中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继承发扬,代代相传。当年在枪林弹雨中活下来的前辈,如今也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当大部分鲜活的生命成为掩映在书籍中文字、插图的时候,无论多么精彩、多么悲壮的历史事件也都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渐渐淡去。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当我们平静而坦然地享受着霓虹灯装点的生活时,忽然有人说起长征,讲起革命的时候,我们应该想起什么呢?

作为一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年党员,当我细细品味《苦难辉煌》作者这番文字的时候,我感到身上的责任无比沉重。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我们这个民族,曾拥有过一批如此义无反顾、舍生忘死、视死如归的共产党人,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种精神,一种天下为公、至死不悔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永远的财富。失去或者遗忘他们,就是历史的罪人。(作者部门:人文学院)

那些人 那些事 那些感悟

——读《明朝那些事儿》胡仙荣

历史的写作,往往因为其煞费介事的铺成和严肃的语调而显得曲高和寡。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历史是一个遥远而又乏味的名词。然而,最近我接触到一本历史书籍,作者用轻松流畅的语言指点江山、褒贬人物,可以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让平时不怎么读历史书籍的我有一种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这本书就是《明朝那些事儿》。

以史为鉴,方能知得失。《明朝那些事儿》描述了朱元璋从出生到崇祯皇帝自缢身亡这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其中的人物描写如同小说一样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作者对主要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和人生感慨赋予了个性化的解读,颇值得玩味。

在这本书里,人生百态尽显其中。有嘴脸丑恶的小人,有心狠手辣的宦官,有见利忘义的奸臣,当然,更有舍生取义的勇士、坚守信念的强者和独守正道的孤胆英雄。隐藏其后的,还有那复杂又难以捉摸的人性。在整部书中,于谦是一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角色。这样的一位民族英雄,千百年来,有几位能望其项背?我们理应牢记这个名字,记得百年前他高呼“言南迁者,可斩也!”以一介书生之力,披甲上阵,力挫来犯之敌,挽救大明于危亡。袁崇焕,尽管这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人物,但我们难道不应学习他的优点么?我记得的袁崇焕,是一个坚守孤城,没有后援,没有补给,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军,依然奋力坚守,顽强御敌的坚韧的人,他的行为只因两个字——信念。在他的一生中我始终能看到有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任由多么强大的敌人在它面前,也只能铩羽而归。张士诚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他白手起家,最终成就一方霸业。但他的缺点和他的优点一样突出,作为乱世群雄中的一个,他有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却并不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的只能是淘汰赛,胜利者只有一个。明朝是一个奸臣小人四起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豪杰展翅翱翔的年代,许许多多这样的人物在书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正是有了他们,才使得明朝的历史,变得更为绚烂多姿。

朱元璋是这本书中无法不提及的人物,他的崛起给我们的启示也更大。朱元璋有个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靠着这样的逻辑,天下一点一点地被他收入囊中。他是成功的,他的逻辑也被很多人信奉着。为了保证天下是自己的,并且能千秋万代,他精心、刻意地做了许多安排,夺兵权、杀异己,却无法保证天下不会被他的继承者夺走。看来,无论你多么强大、多么精明,你可以将别人的东西巧取豪夺过来,却无法阻止他人又巧取豪夺走。皇帝如此,官员如此,商人如此,所有强者皆如此。

人生最痛苦的是不在于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在于知道了结局却无法改变。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存在,他也不会将宝剑和钥匙交给一个乞丐,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一无是处而又不思进取的人。朱元璋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他告诫我们,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也许,我们凭借一己之力永远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在这部书的末尾,我读到了一句话:“什么是成功?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在《明朝那些事儿》林林总总的人物中很难用一种标准去评判某人是成功的或失败的,每个人在各自的历史境遇中所做的各种选择都有他的必然性。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理想,便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确实,现实是残酷的,但正是因为现实太残酷,我们更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理想!正是因为有了理想,才使得我们在这彻骨的现实中保有一份温暖,保有一份信念,保有一份不放弃的精神,支撑着我们一路走下去。(作者部门:校工会)

一代枭雄之争

——读《苦难辉煌》有感胡洁

毛泽东与蒋介石可谓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对枭雄。经过20多年的龙虎争斗,最终以老蒋败北而告终。与其说是老蒋无能,不如说是毛泽东太英明。

蒋介石其人并非等闲之辈。他少年立志、聪慧过人,东渡习武,严于律己,立志报国,后追随孙中山先生东征北伐,功勋卓著。他计谋深远,善用权术,最终掌握国家最高军政大权,先后搜罗张作霖、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大军阀集团,成为世界瞩目的政治明星。因此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看好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毛泽东;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支持是蒋介石而不是毛泽东。

但最后,蒋介石依然成为毛泽东的手下败将。

毛胜蒋败,原因林林总总,笔者想用两句话概括:相对毛泽东,蒋介石在政治上“略输文采”;在军事上“稍逊风骚”。毛泽东拥有坚强意志和正确思想,蒋介石虽也有意志却没有正确的思想。

首先,蒋介石在政治上违背了当时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治国安邦方面,老蒋和他领导的国民党力主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特别护持地主资本家的利益。他竟然认为共产主义所主张的消灭私有财产对社会治安最为有害,因此3次掀起反共高潮,与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势不两立。

诚然,强调保护私产,以法治国,这本是一个文明社会和法治国家应有的做法。西方发达国家和在蒋去台湾后的所作所为都证明这样做并不为错,即便是放在当今社会来看,无疑也是正确的。

但在20世纪前期,中国刚从封建社会走出不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时你不去解救99%的人民,而只是关心1%的富人和官僚(蒋本人及亲属也在这少数富人之列),最后发展到对日本侵入中国的严峻局面熟视无睹,却围剿抱有坚定信仰且为生活所迫揭竿而起的红军,老蒋这种犯众之师,加上在指挥能力方面又较毛泽东稍逊一筹,焉有不败之理?

毛泽东则认为,中国最大问题是解决广大民众穿衣吃饭等民生问题。毛泽东以广大劳苦大众为基本力量,提出“打土豪分田地,使农民耕者有其田,使工人当家作主人”的革命口号。这种主张在当时顺应民意也顺应了历史潮流。

在广大民众看来,中国共产党能让大家活命就是大救星,因此共产党登高一呼,万众就会齐声响应。被俘的国民党士兵看了一场《白毛女》就会掉转枪口去打国军,就是因为这些本为穷苦出身的人知道了真正的爱和恨。不难想象:如果在朝鲜战场上为美国战俘演出10场《白毛女》,结果必是对牛弹琴,枉费心机,因为美国兵只知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中国的穷苦百姓和士兵能对《白毛女》产生共鸣,证明共产党的革命主张顺应民意,顺应潮流。人民解放军战士为了解放自己,解放自己的父老乡亲,为了过上好日子,怀着对统治阶级的深仇大恨,冲锋陷阵,英勇杀故,自然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加上毛泽东的战略战术英明,焉有不胜之理?

应该指出,毛泽东和蒋介石治国的出发点都是意在富国强民,但在选择上两人不尽相同。

毛泽东选择了共产主义,并将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努力实践,最终成为成功者。

而蒋介石则选择三民主义,也将其进行了改良,但却成为失败者。

时势造英雄,但英雄需识时势。毛泽东是识时势之大杰,其选择显然优于蒋介石。

在人格魅力,亦即个人气质、胆略和气量方面毛泽东均远远超过蒋介石。量小非君子,蒋介石的人格缺陷也注定了他必然败在毛泽东脚下。这就是说,两人如果将选择进行对换,蒋介石也未必是成功者。

毛泽东雄才大略,一心救国,不谋私利,上下形成廉政风气;毛泽东同情弱者,仁慈为怀,信任属下,肝胆相照,委以重任,指挥英明,将士们愿为知己者死,在战场奋勇杀敌,捷报频传。

蒋介石从政挟带很重的个人野心和私利,奉行“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之信条。青年时东渡日本学武曾写下豪言:“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肯且休,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候。”后来果然成了杀戮成性的屠夫(对共产党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富可敌国,从中央到地方腐败透顶。蒋心胸狭窄,对下属只是利用、怀疑加监视,使之人人自危,指挥专断,偏喜直接指挥,干扰下级作战,“哪里有蒋介石哪里就会打败仗”已经成了国军的口头禅。

毛、蒋争斗的22年里,井冈山上红旗招展,四渡赤水克敌制胜,万里长征脱离困境,延续延安精神,三大战役胜利在握,渡江南下解放全国。毛泽东思想光芒万丈,蒋家王朝大势已去,躲在小岛苟延残喘。

中国选择了毛泽东,世界选择了毛泽东,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命运就是这样巧妙:堪称枭雄的蒋介石偏偏遇到了克星毛泽东。任老蒋费尽心机,机关算尽,最终依然成为毛泽东的手下败将。是败于主义还是败于枪杆子,是败于对历史的把握还是对未来的筹划,蒋介石本人终身不解其中奥秘。

三国时,周瑜慨叹:“既生瑜何生亮?”蒋介石也应该叹惜“既生蒋何生毛?”蒋介石算得上大智大勇之人中豪杰,但毛泽东则更是大智大勇之人间王者!毛泽东与蒋介石同处一个时代,乃老蒋的最大悲哀。(作者部门:教务处)

“立德”与“修文”

——读《论语》有感洪辉

近日,翻阅《论语》时,《学而》篇中有两句话令我感触颇深。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两句话的大意为,孔子说:“为人子弟者,在家应当奉行孝道,在外应该友爱兄弟,关爱他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能充分地做到以上这些,就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了。”子夏说:“崇尚有贤德的人;孝敬父母能够竭尽全力;辅佐君王能够舍身忘我;交朋友能够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文化知识,我也会说他是一个有学识的人啊。”我个人认为这两句话阐述了“立德”与“修文”的关系,对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很有警示意义。

在儒家思想中,“学”有两重含义,一即品德的修养,就是所谓“立德”,包括仁、义、礼、信、孝、悌的修养;二即知识技能的学习,就是所谓“修文”,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以及《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学习。孔子教育学生,“立德”在前,“修文”在后,“立德”学仁为主,德为根本,文以辅之。这也是儒家为“学”的基本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德”与“文”的具体内容或许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对于两者的关系,个人认为儒家的观点仍然值得借鉴。

现如今,德与文,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看似不言而喻,实则已本末倒置。不论是幼儿园教育还是大学教育,不能说是有德无文、唯文弃德,至少也是到了先文后德、重文轻德的地步。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应务本,何为“本”?我想就是一个人的德行。如果一个人能够养成良好的德行,那么自然能做到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恪尽职守、言而有信,这样的人“修文”就会造福于社会,反之就会危害于社会。德未及立,何以能学文?不立德在先,怎能保证学文以为善而不为恶?知识习得愈丰富、愈精深,则能量愈大,反之为恶的危害性也极大。因此,子谓子夏曰“女谓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道理固然浅显,但是双眼被功利所迷,即使饮鸩止渴,也浑然不知。古代读书人亦从书中求“黄金屋、颜如玉”,今人更甚。“修文”的种种好处,显而易见,功名利禄,尽在其中。有利如此,何复立德!人之为人,德为根本。功名利禄,固然是好,有道取之,亦为美事。但是如果没有“德”的约束,就很能保证“取之有道”,人的本性也难免迷失,变得冷漠、自私、贪婪,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倒退。不论是大学校园内如马加爵、药家鑫的惨痛案例,还是社会上见死不救以及出手相助反被诬蔑从而惹祸上身的新闻报道,都让人感到社会公德的败坏以及国人道德底线的一再沦陷。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固然有失偏颇,但也说明了有文无德的危害。“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话,我深以为然,一个有德无文的白丁较之于一个有文无德的“伪君子”更称得上一个“学”字。

以我之愚见,中国的教育有重文轻德的弊病。中国德育本身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德的内容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德的标准没有统一,德的行为规范没有确立,简要的说就是缺乏可实践性。《论语》中,君子的一言一行无不要崇礼合德,日常起居无不要循规蹈矩。《八佾》篇中载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我这里不是想强调“君子之争”所体现的彬彬之风,而是想说,古人即使一项体育竞技比赛,也有“揖让而升,下而饮”的道德规范。当然我不是想倒退历史,照搬古人的德育模式,但是空洞无力的“口号教育”甚至于连德育者本身也说不清的“大话教育”,只能是自欺欺人的把戏。连布置给学生“父母洗脚”的道德作业,都要遭人曲解、遭人嗤之以鼻,我们的德育如何才能做到身体力行?道德的认同只能在具体日常实践中取得,道德的标准也只能在实际行动中得到统一,道德的规范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确立。

我们需要放慢脚步,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我们需要身体力行,但似乎我们沉醉于前进的速度,忘记了前进的目的。

最近网络有一句流行语——“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虽为调侃之谈,但调侃之余,也有些道理,是不是呢?(作者部门:管理学院)

在岁月中感知《简·爱》

姚文艳

年少时所接触的第一部外国名著要数《简·爱》了,虽然之后阅读了不少中外名著,但至今仍旧最爱《简·爱》。

当时读它,为主人公的经历所感染。作者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和憧憬为基础,借一个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与命运搏斗、战胜环境、战胜自己的动人故事,抒发自己胸中的积愫。简·爱面对收养她的舅妈及其子女的歧视与虐待,她表现得独立而坚强;在洛伍德学校,面对伪君子牧师从精神和肉体上的种种摧残,她表现得依然顽强,最终获得大家的尊重、喜爱;在罗切斯特家里,面对家资巨富、外表阴郁冷酷内心善良多情的罗切斯特,她表现得自尊、自重、自信!不知不觉中,你被她的人格魅力打动着、吸引着,不能不去敬重她、喜爱她。年少的我因为她,更加热爱阅读了!

成年后读它,为小说的时代影响力所震撼。我认为它既是经典的、又是流行的。《简·爱》中所创造的女性形象对爱情、生活、社会、宗教都采取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态度,是读者非常欣赏和赞同的。简·爱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之间的爱情因悬殊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的差异而历经磨难。作者以简·爱鲜明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叙事风格娓娓道来,真实而富有艺术感染力。特别是简·爱的独特个性和思想,她的自尊自重,在打动身为贵族的男主人公的同时,也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简·爱敢于去爱一个社会阶层远远高于自己的男人,更敢于主动向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