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世界名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7 22:31:55

点击下载

作者:乔会根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世界名画

图解世界名画试读:

前言

绘画是人类凝固的历史,是无声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代绘画大师们以其洞幽入微的观察力、超脱尘世的灵性、细腻激扬的情感,凭借生花的妙笔,画下了无数技艺精湛、影响深远的名画。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名画不仅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而且还感染和影响着成千上万的人,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熏陶。

世界名画作为世界艺术殿堂中的瑰宝,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之一,它们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或描绘各地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社会风情,或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念,或记录生活和历史,或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信仰,或折射出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应该了解、欣赏一些世界名画。通过欣赏名画,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还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此外,从名画折射出来的画家的智慧和情感对我们启迪心智、陶冶情操也将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世界的绘画艺术珍品浩如烟海,普通读者了解起来十分困难。为了让广大读者快速、有效地了解并欣赏世界绘画的创作成就,编者精选出近200幅名气大、影响广、代表性强的世界名画,辑成本书。这些传世名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史学价值、文化价值、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代表了世界绘画的突出成就,处处散发着荡气回肠、惹人注目的人文气息,让读者在唯美的画作中感受艺术大师如诗的情怀,获得至纯的艺术熏陶。

为了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果,书中设置了“必知理由”“名画档案”“画家简介”“名画欣赏”“绘画知识”等栏目,从艺术、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解读世界名画的精髓所在,让读者深刻体会名画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明白艺术大师们创作的艰辛,全方位把握西方艺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其中“必知理由”高度概括了名画的成就、地位和影响;“名画档案”列出了名画的创作时间、尺寸、收藏地等基本资料;“画家简介”简要叙述了绘画大师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名画欣赏”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全面解读名画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以及创作技巧等,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这些伟大的作品;“绘画知识”讲述了大量专业绘画知识。

同时,与文字相契合的精美插图精彩展示了名画的原貌,营造出一个彩色的、立体的、极具艺术魅力的阅读空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座流动的名画博物馆,开始一段愉快的读书之旅。

提升品位,就请从这里开始:本书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为读者打造出一场彰显文化底蕴的艺术盛宴,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帮助读者活跃艺术欣赏思维,拓展文化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

野牛图

必知理由

◎史前绘画的典型代表,人类审美的前期遥望

◎神秘莫测的创作动机,饶有趣味的发现过程

◎精简的轮廓,生动的形象,多种色彩的综合运用

名画档案

名称:《野牛图》

创作时间:距今1.5万~1.2万年

尺寸:全长195cm

收藏: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

名画欣赏

远古人类,在极端艰苦的生存条件下,凡是有人类足迹的地方,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留下人类审美的痕迹。

绘画知识

壁画

壁画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主要是指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通过描绘、雕塑或其他造型方法制作的画,也包括在陵墓的墓壁上绘制的图案。壁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修饰和美化功能使之成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发现的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崖壁画。

通过简陋的工具、简单的材料,在某种器物或洞壁上,绘制下简单或复杂的图案,也许是一时兴起或者出于某种需要,展示某种图腾。他们这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举动,却开启了人类漫长的绘画发展史。然而人类绘画的历史究竟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这恐怕是永远难以解开的谜。通常,我们只有通过考古发现或者偶然打开某段尘封的历史时,才可以窥见先人们精湛画技的一鳞半爪。很多时候,现在的考古发现往往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和无比的视觉冲击,原始先民们留下的一幅幅杰作,以及由此体现出的精湛画技,让人一再地相信艺术的发展是超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中发现的《野牛图》带给我们的震撼就是如此。

这幅洞窟壁画发现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山洞,它是保存着史前绘画的一个最著名的洞窟,又是西班牙北部海岸地区史前艺术的荟萃之地。《野牛图》是其中不多的几幅精彩作品之一,也是整个洞窟中保存最好的作品之一。这些野牛的壁画都分布在洞窟的顶部,而且在深达300多米的大洞穴中,没有照明根本无法观察。绘制这些野牛的颜料是用动物的脂肪和血调和的,色彩为赭色略泛红,在靠近轮廓线部位用黑色擦出立体感,轮廓线用的线刻又浅又淡,很有表现力,令观者不得不惊叹原始艺术所焕发出的隽永魅力和美感。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是在1879年被发现的。当时的一个西班牙工程师带着4岁的女儿来这个洞穴采集古化石。在寻找化石的过程中,活泼好动的小女儿偶然钻进了一个更加低矮的洞口,由于四周漆黑,她点燃了随身携带的火把,当她抬起头时,却突然发现石壁上有头公牛直瞪着眼睛看着她,她吓得大叫起来……于是,举世闻名的史前洞穴壁画被发现了。拉斯科山洞岩画(局部)距今约2.5万年

这幅局部图展现的是受伤的野牛倒在地上无法站立起来,却低着头来保护自己,是极为生动的一个画面,表现了动物的尊严与力量,以及它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挣扎。

研究人员考察发现这组大型洞窟壁画长18米、宽9米,包括15头野牛、3头野猪、3头母鹿、2匹野马和1头狼。其中有些动物画得比真的还要大。绘画者笔法粗犷、简练,动物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整个兽群队伍被画得浩浩荡荡、气势宏伟,动物之间虽然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可是各有章法,规范独立。《野牛图》被画在主洞的窟顶上,经研究发现,是通过先涂色、后勾线的方式绘成的,野牛线条粗犷,结构科学,运用了多种颜色,其中以赭红与黑色为主,辅有黄色和暗紫色。经研究发现,所用的“颜料”主要是来自天然矿物研磨出来的各种粉末以及燃烧后的黑色木炭,其中还夹杂有动物的油脂和血液。而他们的画笔可能就是一些苔藓类植物或者兽毛等。这头野牛画像准确的身体比例、丰富的色彩充分显示出了史前人类对于动物形象的熟谙和搭配运用多种色彩的技艺,在绘画技巧上是一大进步。

可是,远古人类绘制成的这些“图案”究竟意义何在呢?有人认为是用于自然崇拜或原始图腾的祭拜之用,如同后人的献祭物一样;也有人认为极有可能是源于巫术情结,或是为了保证狩猎的成功。因为在图画中有许多代表矛和标枪射向动物的线条,所以他们认为,古人相信巫术,在猎取这些动物之前,他们通过这种诅咒的方式,增加捕猎的勇气和力量。

不管怎样,谜一样的《野牛图》,让我们领略了史前人类令人惊讶的绘画技能,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探索题材和无穷的想象天地。

渔夫

必知理由

◎爱琴海地区的艺术曙光,“米诺斯文明”的历史回眸

◎优美的人物形象,鲜活的生活场景,精湛的用色技巧

◎奇特的发现历程,如何保护古壁画的有益启示

名画档案

名称:《渔夫》

创作时间:约公元前1500年

类别:壁画

收藏:希腊,国立考古学博物馆

名画欣赏

早在希腊古典文明之前,爱琴海地区就已经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这就是美术史上通常说的“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其中“米诺斯文明”出现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交界处的克里特岛上,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这处文明得名于克里特的统治者米诺斯国王,他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在克里特岛上建造了庞大的米诺斯王宫。米诺斯王宫是世界史上最为著名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整体结构复杂多变,被称为“迷宫”,宫殿内的采光设施、供排水、卫生设施极为完备,体现出了米诺斯人出色的建筑水平。

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爵士最早在克里特岛找到了米诺斯宫的庞大遗址,经过挖掘,发现了许多残破的柱廊、庭院和房屋,还在其内部发现了大量制作精美的装饰性壁画。这些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题材大多来自大自然中的可见可闻之物,比如各种水草、海浪、游鱼、木船以及各种人物、动物形象等。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有《巴黎女郎》《交谈的妇女》等。这些壁画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描绘的多是现实中的生活场景和周边的各种事物。伊文斯爵士的发现揭开了米诺斯王宫之谜,无疑是意义重大的。然而,在处理这些壁画时,他却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为了保持壁画的完整性,重现壁画的宏伟壮丽,他请来一位瑞士画家把这些残缺不全的壁画重新组合在一起,进行了查缺补漏的描绘。这种似乎无可厚非的举动,造成的结果却是惨痛的,它使得这些古老的壁画面目全非,让人再也无法辨认出哪些是壁画上原来的真迹,哪些是后人的“添足”,从而破坏了壁画的原始性和真实性。1967年,希腊考古学家马里那托斯在克里特北部的小岛提拉岛再次发掘出了大量的壁画,吸取了以前的教训,这一次他原封不动地保存了这些壁画。由于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着克里特岛,也统治着周边的许多岛屿,所以提拉岛上挖掘出来的这些壁画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米诺斯壁画的水平。

我们看到的这幅《渔夫》壁画就是提拉岛出土的。壁画刻画了一个提着两大串鱼的高大的渔夫形象。人物整体轮廓形象逼真,线条流畅、生动。渔夫因为吃力而微张的嘴唇、睁大的眼睛描绘得栩栩如生,准确到位。特别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微微前凸的身体姿势和挺胸收腹的样子也刻画得极为生动、形象。画中两串大鱼描绘得优美、有趣,体现出了极高的写实功力。从色彩上看,画面上用了红、黄、灰、蓝等多种颜色,对比鲜明、和谐,表现出米诺斯画工极为高超的色彩调配和使用技巧。总体看来,米诺斯壁画笔法灵活、写实,色彩明亮夺目,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并且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洋溢着浓厚的现实生活乐趣。要比古埃及讲究严格正面律的绘画优美、生动得多。克里特岛后来为希腊所吞并,我们有理由相信,米诺斯的艺术文明,被后来的希腊艺术所继承并给后者提供了绘画的借鉴和凭依。克里特岛米诺斯宫的壁画

一位年轻的捕鱼人手里提着捕获的海鱼。画面表现方法朴实、简洁。当时的爱琴海诸岛已与埃及、两河流域有一定的交往,因此在绘画上常常可见相互间的影响。这幅作品中人物的头和脚为侧面,人体的上半身与眼睛却是正面,无论是人物的表情还是身上的曲线,都让人觉得非常优美。

捕禽图

必知理由

◎古埃及“新王国”陵墓壁画的代表性作品

◎沉睡了几千年的陵墓壁画,法老和贵族尘世“荣华富贵”的虚拟延续

◎严格的等级制度,绘画中正面律以及多角度、多视角的表现手法

◎把尘世的一切都复制到“来世”的创作原则

名画档案

名称:《捕禽图》

出处:埃及底比斯内巴蒙墓

创作时间:约公元前1400年

尺寸:高81cm

类别:陵墓壁画

收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名画欣赏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古老文明,公元前4000年左右尼罗河沿岸就已经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古埃及社会等级森严,有着浓厚的宗教传统。并且他们相信神灵的保佑和“灵魂永生”,从而不惜花费大量精力修建供奉神灵的庙宇,以及用于来生使用的庞大陵墓。这也决定了他们艺术创作目的不仅仅局限在“现实”,而是在“永恒”,因此后人也把埃及的艺术称之为“来世的艺术”。这构成了古埃及艺术最鲜明的特色。古埃及曾留下了大量的法老和各级贵族的陵墓,特别著名的就是金字塔,这些庞大的陵墓建筑是古埃及人“灵魂升天”以及“永生”的寄托和依凭。今天能够看到的古埃及绘画艺术大多出自这些陵墓中的壁画,它们在地下沉睡了几千年的时光,被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成为今天人们欣赏和研究古埃及绘画的重要资料。

绘画知识

正面律

古埃及浮雕和绘画中坚持的一个共同程式: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其目的在于使人物能够最具完整性地显现。正面律是古埃及绘画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与古埃及的宗教信仰、生死观念相一致的。

这一幅壁画绘制于大约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出土于古埃及一位贵族——内巴蒙的陵墓,《捕禽图》中位于画面中心的人物就是内巴蒙。他生前曾在古埃及的重要城市底比斯担任高官。这幅《捕禽图》描绘的是死去的内巴蒙和妻子、儿女在河畔打猎的情景。在壁画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感知到古埃及人的生死观,在古埃及人看来,“现实”只是生命的一个阶段,因为灵魂是“永生”的。人死后,如果顺利,灵魂经历一次危险的冥界游历后,还会再次回到躯体中,生命将再次复活,并不再死去。只是,这次复活不是在尘世,而是在陵墓里。所以他们把尘世中的一切东西都“复制”到了陵墓里,以备来世再用。因而画中的内巴蒙仍能和尘世一样和自己的妻子、儿女在一起,并拥有自己的树木花草、飞禽走兽等一切东西。

古埃及的绘画风格相对很稳定,一般都坚持着固定的程式。很明显的一点就是等级森严,比如画中的内巴蒙一手握着象征自己身份的蛇形权杖,一手握着刚刚捕获的禽鸟,身材高大、威严。他的妻子站在他的身边,但要矮小得多,坐在地上的女儿身体比例更小,这就体现出了严格的等级原则,主体形象必须突出,其他形象的大小都有相应的比例。

这幅壁画绘制于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一个贵族——内巴蒙的陵墓,描绘的是死去的内巴蒙和妻子儿女在河畔打猎的情景。

幸福的庭园

约公元前1300年

古埃及人采用尼罗河两岸的纸莎草制成的纸书写文字和绘画,他们从天然矿石中提取的颜料经久不褪色,黑、黄、红、白、蓝、绿等色彩都能较好保持最初的样子。这幅画描绘了生活相对富足的埃及人和妻子在自家的庭院中向奥西里斯神致敬的场景。整幅画简洁、生动,建筑与庭院的描绘虽然在透视绘画技术方面略显不足,但仍能抓住事物自身的特点,以特有的方式来向人们表达真实的用意。贵族墓室壁画 新王国 第十九王朝

此幅墓室壁画描绘了新王国时期劳动人民耕作、收割等劳动场面,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古埃及绘画的另外两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严格的正面律和多角度、多视角的表现手法。正面律是古埃及壁画一直坚持的创作原则,所谓正面律就是画上的人物头部必须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上的内巴蒙就是这种标准的正面律站姿。这样描绘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可能地把人物形象表现出来,让人能看到人物的全貌。而多角度、多视角的表现手法在另一幅壁画《花园》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正面看去,我们会发现《花园》中池塘周围的树木都被画成了侧面的样子,并且其中有三棵干脆是倒画的,同样池塘边上的白莲也有倒放的。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画师不是从一个角度的平面去描绘的,而是通过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位进行描绘的。与运用正面律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最大可能地把人世的一切事物都完整地表现出来,因为这是陵墓壁画,是为了让陵墓的主人仍能够拥有尘世的一切,而不是为了满足世人的观赏。

古埃及的陵墓壁画一般都很写实,比如画面上的人物以及各种飞禽游鱼、树木花草等都是很形象、逼真的,没有太多的虚拟或失真的写意色彩。古埃及的画师们遵循的最主要原则就是尽可能把知道的东西都画到画面上去,让陵墓的主人能在最大的范围内看到最多的东西,以便把他们在尘世拥有的幸福和欢乐,以及一切东西都带到陵墓中去,供他们在“来世”继续拥有、享用。

绘画知识

风格

风格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点,它就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显著性标志。一般它包含了艺术家独特的创作思想和个性化的艺术特色。在漫长的绘画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各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辞行出征的战士

必知理由

◎一幅古希腊“古风时期”的代表性绘画作品

◎一个“古风时期”红绘风格的瓶画代表作品

◎生动的人物形象,充满了浓浓亲情的辞行场景

名画档案

名称:《辞行出征的战士》

画家:攸西米德斯

创作时间:约公元前6世纪末

尺寸:高60cm

类别:希腊红绘式瓶画

收藏:德国,慕尼黑,国立博物馆

名画欣赏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他们的文化奠定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础。古希腊人的生活是世俗的、理性的,这与东方诸民族有着根本性的差别。从世界范围来看,古希腊人很早就表现出尊重人性的特点,这从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就能得到证明。他们关心的是“现实”的世俗生活,而不注重死去的灵魂问题。正因为如此,古希腊人对人死后的情景远不如古埃及人那么感兴趣。古希腊艺术代表了西方古典主义艺术的典范,是西方人心目中古典美的最高标准。但是从考古来看,古希腊艺术的遗存主要集中在建筑和雕刻作品上,绘画艺术,尤其是壁画作品基本没有什么遗留下来的。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一方面他们不像古埃及人那样在墓壁上绘制大量的壁画,从而能够经过时光的流变而保留下来;另一方面,他们虽然在一些陶制器物上,绘制一些图像形成了所谓的美术作品,然而由于所依附的介质容易损坏,随着这些器物的破损、毁灭,这些绘画也灰飞烟灭,化为灰烬。所以,古希腊的绘画艺术保存下来的极少。只偶尔在考古中发现一些少量作品,让后人有幸看到古希腊绘画艺术的一鳞半爪。这些绘画多是描绘在陶制器物上的装饰性绘画,后人将其统称为“瓶画”。克里特少女 古希腊

克里特岛是地中海第五大岛爱琴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在美术史上,它的宫殿建筑和壁画成就最突出。壁画的内容大体包括两类:一类是宗教活动和神话传说;另一类则是当时世俗生活和一些动物形象。这幅画是素有“迷宫”之称的克诺索斯宫殿的壁画残片,作于三千多年前,由于涂上了一层薄薄的透明液体,因此至今画面仍然色彩鲜明。从画中妇女的丽姿玉质可以看出当时克里特人的风尚和审美观念。

从时间上来看,古希腊历史大约为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按美术史上的划分,一般将希腊的历史划分为黑暗时期(也称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四个阶段。这幅《辞行出征的战士》的瓶画,大约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末的古风时期,这一时期的古希腊瓶画,深受东方风格,特别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的影响,绘画中多出现植物纹样、兽身像以及人身像等绘画样式。并且出现了多种绘制风格,比如黑绘式、红绘式以及东方风格等。题材多以神话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事物为主。绘画所依附的陶瓶大多是古希腊人经常用来盛放水、酒以及橄榄油等器皿。

画面上,父亲居于左边,拄着一根弯曲的竹子拐杖,穿着宽大的衣袍,伸着右手指,正苦口婆心地对儿子做最后的嘱托。居于中间的儿子,双手合拢着衣服,看着父亲,正耐心地听父亲的叮咛。出征时穿的盔甲放在地上。画面的右侧,母亲正给儿子戴上头盔,她也身穿宽大的衣袍,手里拿着一根长棍,表情凝重而肃穆。这个简短的辞行场面充满了浓浓的亲情,举手投足间都洋溢着人性的光辉,远比古埃及壁画中那种冷冰冰的肃穆死亡之气,来得活泼、生动。画面的上方有美丽的花朵纹样,下方有精美的图案。

这个瓶画属于红绘式的。基本绘制方法为:先把背景涂黑,留下赭红色的主体绘画位置,再用线条具体描绘人物的形象和相关细部,这种风格主要流行于古典时期。在同一时期曾发现了多个这种风格的瓶画,除了《辞行出征的战士》外,代表性作品还有《战士合唱队》等。画面颜色虽然只有赭红色和黑色,但是对比明快、鲜亮,加上各种图案的衬托,看上去醒目、协调,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从画中也可以看出,画面的空间构成、人物局部细节的描绘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这个双耳瓶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工艺精湛,本身就有很高的欣赏价值。瓶画上的内容是描绘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他的双亲正在对他作最后的叮嘱。

狂欢者

必知理由

◎光芒四射的伊特鲁里亚文明绘画艺术的历史回眸

◎优雅浪漫的民族,高度发达的文明,欢乐、热闹的宴会

◎罗马文明的曙光,谜样的传奇民族,辉煌的艺术成就

◎欢乐气氛的衬托,写实的手法,娴熟的色彩运用

名画档案

名称:《狂欢者》

创作时间:约公元前470年

尺寸:约108×196cm

类别:墓室壁画

收藏:意大利,塔尔奎尼亚博物馆

名画欣赏

大约公元前9至3世纪,在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伊特鲁里亚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伊特鲁里亚文化,分布于现在意大利中北部的托斯坎那地区。伊特鲁里亚文化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也是后来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重要继承来源。但是,由于这一文明的独立性及其后来神秘的消失,使得它同许多文明一样,被长期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直到15世纪之后,才被考古学家逐渐发现。不过,由于伊特鲁里亚人流传下来的文献很少,他们的文字也未能完全破译,所以,仍留下了大量的谜团。然而,通过他们在墓葬中留下的大量壁画,我们仍能体会到这个民族曾经的辉煌和独特的民族性格、风土人情。

考古发现,伊特鲁里亚人是一个“比其他民族更热衷于宗教习俗的民族”,也是一个生活充满激情和自由浪漫的民族。在他们的艺术中,从丰盛的宴会、体育运动到娱乐游戏,处处体现着人们享受日常生活的快乐。这幅《狂欢者》出土于意大利塔尔奎尼亚的母狮之墓中,是出土的大量伊特鲁里亚壁画中的一幅,时间大约是公元前470年。画面描绘的是人们在春天播种季节祈祷未来收获的欢乐场面,如同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中的“社日”一样。画中显示的正是柳树刚长出新叶的初春时光,三个人物都穿着华丽的服装,盘着乌黑的卷发,载歌载舞,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前方的人右手端着一个黑色的盘子,回头看着后面,弯曲着左手仿佛是在向观众介绍后面的伙伴。紧跟着的是个吹奏竖笛的小伙子,他显然是个音乐高手,一个人吹奏了两支竖笛,微微眯着眼睛,鼓着腮帮子边走边吹,专注而忘我。他后面的人正充满激情地一边舞蹈一边弹奏着里拉琴,身体充满无尽的活力。整个画面洋溢着热闹、欢乐的气氛,每个人都挥洒着青春的热情。在许多壁画中都能看到,伊特鲁里亚人特别擅长歌舞,在宴会或者节日时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着精美的饰品,尽情地吃着美味佳肴,喝着葡萄酒,欢歌欢舞,并且常常都有音乐助兴。他们非常喜欢音乐,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在苦闷的日子里,也常常用琴笛相伴。他们甚至还能通过音乐来猎杀牝鹿和野猪,在3世纪著成的一本书中就有关于这一点的记载,书中描绘道:动物“被音乐带来的无法抗拒的愉悦征服,就像是着了魔一样,逐渐被音乐的魔力所吸引,忘记了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家。它们被音乐的魔力所控制,慢慢向音乐的源头靠近,最后全部落入陷阱,成为悦耳曲调的俘虏”。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感受到伊特鲁里亚人是多么的热爱生活,多么会享受生活。

绘画知识

干壁画

干壁画是壁画的一种类型,主要指在已经干透的壁面上用混合颜料绘制而成的壁画。一般是先要把墙面磨得很平,然后刷上一层石灰浆,干燥后再在上面作画。因为壁面是干的,一般画面不变形,相对比较简单。母狮之墓 伊特鲁里亚壁画“母狮之墓”的名称来源于墙壁上方画的两只面对面的栩栩如生的母狮。墓室壁画鲜明地反映了伊特鲁里亚人的来世观。他们认为人死后可以将生前的世界带走,因此当时的上层社会十分热衷于为死者兴建陵墓,坟墓的样式往往与墓主生前的居所相似。墓室壁画描绘了欢快、愉悦的情景,以希冀在死后也能过上富裕享乐的生活。

狂欢者

明媚的春光中,三个穿着华丽服饰的年轻人在春天播种的季节里载歌载舞,祈祷着收获。这幅出自意大利塔尔奎尼亚母狮之墓的壁画洋溢着欢快、热闹的气氛。伊特鲁里亚人相信人死后拥有来世,他们将在死后带走生前的一切,在祝福中期冀着死后仍然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艺术家不仅逼真地描绘出人们充满着活力、激情的一面,还借助其他事物烘托出欢乐的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从绘画的风格和技巧看,伊特鲁里亚人的绘画非常写实,造型逼真、生动,人物形态各异。同时也很重视整体气氛的烘托和环境的描绘,比如这幅画中载歌载舞的欢快气氛就渲染得充分、饱满,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画面上路边的柳树、小草,寥寥几笔就把早春的节令体现了出来。并且非常重视细节的描绘,比如那个吹笛手,专注的眼睛就描绘得很生动。整体画面富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给人以明快、欢乐、喜庆的气氛。绘画的色彩也运用得极为娴熟,红、黄、蓝、黑诸色搭配得十分巧妙、和谐,使画面看上去醒目、亮丽。

伊特鲁里亚人曾创造了光芒四射的古代文明,伊特鲁里亚文明是古代文明的早期成员之一。他们的农业、水利、冶金、贸易、体育等都十分发达,制作的金银首饰、铜镜和日常生活用品畅销各地。并且,伊特鲁里亚的思想自由,妇女有很高的地位,是一个到处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奇特民族。很多历史和考古学家都认为伊特鲁里亚的文明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罗马文明,也正是有了伊特鲁里亚文化的滋养,罗马文明才显得如此辉煌。

狄奥尼索斯秘仪图

必知理由

◎庞贝古城装饰性壁画的著名代表性作品

◎一幅描绘于“神秘之宅”,记录神秘祭祀过程的巨型壁画

◎恐怖的秘仪过程、富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宗教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结合

名画档案

名称:《狄奥尼索斯秘仪图》

创作时间:公元前60年

尺寸:高331cm

类别:湿壁画

收藏:意大利,庞贝城神秘别墅

名画欣赏

庞贝是罗马古城,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东南部。这里濒临地中海,气候温和、风景旖旎,是当时罗马权贵们建造豪宅,寻欢作乐之地。79年的一天,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巨大的岩浆流和灰尘把整个庞贝城完全吞没,庞贝城毁于一旦。这场灾难出人意料的结果就是相对完整地保存下了该城的文化遗产。18世纪中叶,经考古工作者的挖掘,庞贝古城重见天日。人们惊讶地发现,庞贝古城的一切都原样地保存了下来,仿佛是一页凝固的历史。城市里几乎每一处别墅的墙上都装饰有精美的壁画,简直是一座古罗马壁画的天然博物馆。庞贝壁画形式多样,深受古希腊风格的影响。《狄奥尼索斯秘仪图》是一幅与酒神狄奥尼索斯直接相关的用于秘密祭祀的巨幅壁画,被发现于庞贝古城的一座“神秘之宅”内。狄奥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里的葡萄酒和狂欢之神,也是古希腊的艺术之神,在古希腊的神话中享有很高的地位。他的代表性信物常常是一个由葡萄藤和葡萄粒缠绕而成的花环、一支杖端有松果的图尔索斯杖和一个双柄大酒杯。在古希腊的传统里,每年3月份人们就要举行“大酒神节”,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欢唱酒神赞歌。这对古代希腊剧、音乐等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发现这幅画的“神秘之宅”的墙壁上画满了古希腊人崇拜酒神的相关形象。内容描绘的是从古希腊传入罗马的一种神秘宗教仪式的全过程。画上不但有酒神和他的妻子,还有山神等其他神灵,更多的是前来参加仪式的众男女。这两幅画都是其中的局部。从左起第一幅图画上,一个身上穿着厚重衣服的女人是新加入的秘仪者,她正缓步走来。接着是一位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前来参加仪式,从母亲失神的眼睛和孩子惊恐的神色来看,这种宗教仪式大概要经过某种痛苦的肉体考验,所以她们都显出很痛苦和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似乎充满了恐惧。再前面是一个手捧供物的少女,她的表情很庄重、严肃。再接下来的这幅,一个少女被拉起了衣服的一角,露出恐惧的表情;头上蒙着黑布,背靠着我们的那个人,可能正要对她进行秘仪的仪式。在另一幅画上,处于画面的末端,描绘的是通过考验的一个男子趴在酒神膝盖上失声痛哭,坐在位子上的酒神用手抚摸着他的黑发。酒神的妻子阿里阿德尼身披花环,拿着长长的带有松果的图尔索斯杖,裸露着身子,背对着我们。她身体丰满,皮肤白皙。身边还有一位前来参加仪式的女神。

坐在位子上的酒神用手抚摸着一个男子的黑发。酒神的妻子阿里阿德尼身披花环,拿着长长的带有松果的图尔索斯杖站在一旁。

画的背景是暗红色,看上去醒目、明快。画上人物都与真人一般大小,运用了透视手法,看上去立体感很强,如同雕像一般。整幅画人物繁多,但是人物表情各不相同,形态各异,或站或坐、或立或走、或躺或卧,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并且高低错落,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图画的上方有连续的精美图案,描绘得典雅、古朴。每幅画之间没有严格的边线,但都用黑色的竖形方框分割开来。

这幅壁画是庞贝古城装饰性壁画的代表性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宗教研究的材料价值,是一件难得的庞贝壁画遗迹。

绘画知识

湿壁画

湿壁画是根据在壁面上绘制时,壁面的干湿不同而划分出来的壁画类型。方法是,在半干的墙壁上,用清石灰水混合颜料绘制而成。由于壁面不干,颜色会渗透到湿壁中,不能预先打草稿,重复再来,所以必须一次性完成,难度较大。不过,也因为如此,可以产生浓重的色彩,形成特别的表现效果。

这幅发现于庞贝古城一座“神秘之宅”内的巨幅壁画所描述的内容与酒神狄奥尼索斯直接相关,表现的是从古希腊传入罗马的一种神秘宗教仪式的全过程。画上有酒神、酒神的妻子、山神等其他神灵,以及前来参加仪式的众男女。

利维亚的庭院

壁画公元1世纪后期

性情奔放的意大利人渴望拥有自然与高贵,艺术家们不断地运用颠覆性的思维方式,试图从原有艺术的规则和限制中挣脱出来,创造出属于他们的、具有独特之美的艺术形式。在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妻子利维亚的夏日庭院的墙壁上,人们发现了这幅极富时空转换魔力的壁画,薄雾弥漫的花园中栽种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娇艳的鲜花、累累果实和轻灵的鸟禽间杂其中,空间透视所呈现的视觉效果让人沉浸在似真似假、如梦如幻的庭院之中,流连忘返。

查士丁尼及其随从

必知理由

◎拜占庭装饰艺术中最典型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集中体现了拜占庭教堂镶嵌画的艺术特点

◎整齐的人物排列,明快的色彩渲染,世俗王权的神圣化

名画档案

名称:《查士丁尼及其随从》

创作时间:547年

尺寸:264×365cm

类别:马赛克镶嵌画

收藏:意大利,拉文那,圣威塔尔教堂

名画欣赏

这幅美术作品,属于拜占庭艺术风格。拜占庭艺术是指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庭之后,产生的一种基督教美术风格,因为以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拜占庭”为中心而得名。拜占庭绘画艺术,在西方美术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拜占庭风格的镶嵌画,造型独特,色彩明快,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在镶嵌画中独树一帜,备受后人关注。所谓的镶嵌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种类,是用许多细小的彩色大理石、金银、珠玉、玻璃、石子等拼贴镶嵌而成的画作。525至547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进一步巩固了基督教的统治地位,并常年发动战争,一心想恢复往日的罗马帝国,扩大帝国的领土面积。为纪念光复腊文纳的胜利,他下令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圣威塔尔教堂;而这幅表现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大帝和他的廷臣们的镶嵌画,就是这座教堂中的装饰性壁画。

绘画知识

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艺术是指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迁都于拜占庭之后,产生的一种基督教艺术风格。因为以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拜占庭为中心而得名,主要表现在建筑、雕刻、绘画等领域。在建筑上主要采用了“集中式”和“十字形平面式”布局,屋顶作穹隆形,由独立的支柱加帆拱来构成。雕刻艺术主要是表现基督教生活的浅浮雕和人物头像。绘画上以镶嵌画最为出色,一般色彩明快、造型齐整,宗教色彩明显,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画面以黄色的马赛克作底。查士丁尼大帝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他头戴镶嵌着珠玉的帽子,身穿紫红色长袍,长袍上有金光闪闪的圆形饰物,手上捧着装盛圣水的器物,表情威严而自信。他的左边,是两个身穿白底朱红色服装的贵族,可能是他的重要近臣,看上去忠诚而谦恭。再左边是五个手里拿着矛、盾等武器的年轻侍卫,都虎视眈眈的,看上去机警而勇敢。在查士丁尼的右边,是身穿白、黄色衣服的大主教马克西米尔,他手里捧着一个象征基督教的小十字架,衣服上还画着一个十字图案。在查士丁尼大帝和大主教之间站的略微靠后的据推测是阿尔罕塔利亚。再右边是两个助祭者,一个手里拿着精心装饰的《圣经》,一个提着教会中使用的油灯。整幅画前后一共12个人,正好是基督教十二门徒之数,画面浓厚的宗教色彩可见一斑。而画中的皇帝显然是以耶稣的化身自居,当时,查士丁尼大帝大力推行基督教文化,想以此凝聚人心,为恢复古罗马的辉煌而奋斗。

画面的构图是水平一线的模式,人物都站成一线的正面排列,站立得极为整齐,并且高低相差不大,肩部水平,脚步都站成“八”字形的步子,看上去客套而呆板,显然是举行某种仪式的场面。人物的身体比例都明显拉长,好像都是踮着脚一样的不自在,但是这样能把身体的修长线条表现得流畅而夺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画家着力表现的不是人物的具体形象,而是一种神圣的宗教化的威仪和肃穆,不管是什么人物都笼罩在神圣的光环中。画工的目的仿佛是把查士丁尼大帝的威仪形象神圣化、宗教化,从而使世俗王权神圣化。这幅画的色彩极为明快、讲究。查士丁尼的衣服颜色集中了白、紫红、金黄几种颜色,其中以紫红色为主色调。而他左边的两个大臣身上描绘有大块的紫红色;右边的主教身上有大片的金黄色,都与查士丁尼大帝衣服的某种颜色一样,这似乎也代表一定的寓意。整幅画白、紫、烟黄、青、红诸色交替搭配,明快、醒目,构成了这幅镶嵌画最突出的艺术特色。画面的背景也极为讲究,背面是金色的马赛克,顶部有精美的图案装饰,底部是青绿色,优美、庄重。《查士丁尼及其随从》是拜占庭装饰艺术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集中体现了拜占庭镶嵌画独特的艺术特点。蒂奥多拉皇后与侍从(局部)腊文纳圣威塔尔教堂半圆室拱顶侧壁镶嵌画中,《蒂奥多拉皇后与侍从》与《查士丁尼及其随从》相对。蒂奥多拉出身低微,曾是一名马戏团演员,后因博得查士丁尼青睐而一步登天,成了拜占庭帝国的皇后。

查士丁尼及其随从

肃穆、神圣的氛围充斥着这幅画面的每一个角落,它描绘的是查士丁尼皇帝及其随从手捧圣器向基督献祭的场景。在皇权神化的罗马帝国,艺术家用大理石、金银、珠玉、玻璃、石子拼嵌而成的镶嵌画来歌功颂德。风格独特、精美绝伦、色彩明快,是拜占庭艺术繁盛时期的产物,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教合一的特点。

左侧穿着白袍的大臣神色庄重,持盾握枪的卫兵们神态冷漠而机警,透露出无比的忠诚与勇敢。

手持莲花和金刚的菩萨

必知理由

◎东方壁画艺术的精粹,印度壁画艺术之冠

◎享誉世界的画廊瑰宝——阿旃陀石窟壁画的杰作

◎阿旃陀第1号石窟壁画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鲜艳的色彩,经典的人物造型,不同内心、情感的表现

名画档案

名称:《手持莲花和金刚的菩萨》

创作时间:约580年

类别:壁画

收藏:印度,阿旃陀石窟

名画欣赏

古代印度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明。佛教兴起后,许多表现佛教题材的艺术作品应运而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印度宗教艺术。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西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一条风景如画的幽谷里,是一座享誉世界的佛教石窟艺术群。相传这处石窟开凿于公元前2世纪阿育王时代,历时千余年之久。我国的唐代高僧玄奘曾对它作了最早的记载。佛教没落后,这处石窟艺术曾长期被掩埋在荒山野草、泥土流沙之间,直到1819年,一位上山打猎的英国军官偶然发现了它,这一艺术瑰宝才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阿旃陀石窟壁画建成时间不一,形态各异,各具特色。但整体壁画绘制精美,布局复杂而严谨,用色考究,堪称印度壁画之冠。壁画的内容主要是宗教性的,题材大多取自佛经,也有表现世俗生活的,场面宏大,构图复杂,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阿旃陀石窟共有29座洞窟,有佛殿、僧房之分。佛殿内有藏放舍利的佛塔;僧房是供修行者居住的地方,内置简单的石床、石枕等。

这两幅壁画来源于阿旃陀石窟中的第一座洞窟,它们正好左右相向而对。左壁上画的是一个左手持莲花的菩萨,他低垂着头,身子微微弯曲,颈、腰、臀三处各有一个折弯,身体表现出一种扭摆的平衡美。他的头上插满了各种各样的宗教装饰品,颈上挂着一串念珠。表情虔诚、庄重,充满了佛教中特有的宁静与平和的内蕴。菩萨的左右两侧是金刚和天母等侍奉。与他相对的是手持金刚的菩萨,他的身子微微右倾,右手形成特有的佛教手印。头上戴着插满了各种装饰品的艳丽而复杂的头冠。他的眼睛没有像手持莲花的菩萨那样的谦和,带有几分冷傲和肃穆的世俗情味。他的身上有金玉米一样的饰物,周围是各种各样的莲花图案和其他的佛教人物。阿旃陀石窟的壁画

阿旃陀第1号窟是阿旃陀石窟群中开凿较晚的一个,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此画描绘了一位头戴珠宝饰冠、身上缀满华贵首饰、手持莲花的菩萨像,菩萨全身构成了柔和优美、极富节奏感的“三屈弯式”,这是古印度菩萨像中常见的姿态法则。此画是阿旃陀石窟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第一号洞窟因为空间深度较大,光线进入很少,壁画的颜色还十分鲜艳,是阿旃陀石窟中保存较好的四个洞窟之一。经研究,壁画上的颜料除炭黑外都是矿物质成分,所用的青金石蓝等颜料是特意从阿富汗输入的,极为昂贵。调和颜料用的是水乳胶材料,所以画面齐整艳丽,虽然经历了上千年之久,但看上去色彩仍十分华丽醒目,熠熠生辉。手持莲花和金刚的菩萨 约580年 印度阿旃陀石窟 第1号窟入口左壁

在印度的艺术传统中,烘托整个人物内心情感的绘画氛围十分重要,它构成了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被称为“味画”。在绘画中,佛教人物的面部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表现了平静、悲悯、虔诚、庄重、凶狠、恼怒、暴戾等各种各样的不同情绪,体现出了人物形象不同的内心世界。因而在印度的绘画中,人物举手投足每一处微小的不同,都表达着极其微妙的人物内心情绪的不同或变化。比如画中的这两个菩萨,虽然都是相同的修行阶段,但所表现出来的内心情绪是不同的,手持莲花的显然是极端谦恭和平静的心绪,表现的是“悲悯”味,体现了皈依佛教后“同体大悲”的佛教情怀。而手持金刚的菩萨则有几分世俗的冷艳和傲然的气韵,表现了对世俗尘世的眷恋和怀念,是“艳情”味的表露。所以在观察这两幅画时,观赏者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身心体会。印度人曾总结了八种不同“味”的审美情调,在阿旃陀石窟中,主要是“悲悯”味和“艳情”味这两种基本的审美感情基调。

阿旃陀石窟艺术是举世瞩目的画廊瑰宝,对中亚和我国新疆的石窟壁画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1983年,阿旃陀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绘画知识

石窟艺术

佛教产生后,为了扩大影响,在一些深山崖壁上,开凿出各种石窟,并在其中雕刻佛像、绘制各种佛像壁画等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古代印度、中国和东南亚等地都产生过许多石窟艺术精品,印度的阿旃陀石窟、阿富汗的巴米扬石窟、柬埔寨的吴哥窟、中国的敦煌莫高窟等都是其中的著名代表。

凯旋图

必知理由

◎玛雅曾经鲜为人知的惨烈故事的再现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壮观、最具代表性的玛雅壁画

◎严谨的布局,逼真的人物形象,令人毛骨悚然的杀戮场面

名画档案

名称:《凯旋图》

创作时间:800年

类别:古代玛雅壁画

收藏:波南帕克地区

名画欣赏

玛雅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古老民族,玛雅文化是美洲大陆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民族曾活跃相当长的时间,创造了极其灿烂的文明。然而,玛雅人后来抛弃了他们所有的城邦,神秘消失了,成为千古不解之谜。玛雅的文明遗迹中,保留下来的壁画不是很多,不过,通过这些为数不多的壁画,我们仍可以感受到玛雅人曾经的过往和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幅壁画是1946年被发现于波南帕克的玛雅壁画中的一个片断。波南帕克城邦,在玛雅的历史上,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邦,因而在这里发现如此精美绝伦、画技高超的壁画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处壁画在一座规格不是很高的三厅神庙之内,铺满了所有墙面。内容完整地再现了一场国家盛典从准备到完成、从战争到酒宴的全过程。三个厅堂的壁画是连贯的,交相呼应。左厅描绘的是盛典的前期准备工作,人物表情闲适、放松;中厅画的是征服敌人的激烈场面,情节紧张、血腥而残忍;右厅表现的是大功告成,庆祝胜利的热烈欢快场面。整幅壁画,内容丰富而不凌乱,各自独立而又协调统一。我们看到的这幅位于中室的北壁上,主要表现的是凯旋的国王和贵族判决和处死俘虏的情节。

画面以台阶为准可分为三个层次,台阶的顶层站着部落头领和贵族。其中,头领威风凛凛地站在画面的中间,他右手持长矛,左手叉腰,头戴长毛羽冠、身着虎皮甲胄,气势逼人。他的后面跟着几个贴身随从,左边并排站着四个贵族模样的人物,他们都头戴标志部落图腾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兽头帽子,身上穿着华美讲究的衣服,有的还披着虎皮战袍,手上拿着各种象征地位和权力的器物,身上挂着各种各样的玉佩、玉饰等装饰品,其中有一个还拿了一把扇子。他们个个健壮彪悍,充满了胜利者的骄傲和蛮横。中层一列是那些惊惧万分、正待处决的俘虏。他们全都被剥光了衣服,头发散乱不堪,瞪大了惊恐无助的眼睛。在头领的长矛下,俘虏首领正在苦苦求饶,他表情凄惨,恐惧而沮丧。几个俘虏都跪在地上,全身颤抖地看着自己鲜血淋淋的手指,俘虏的手指甲都已经被剥掉,这是玛雅对待俘虏的习俗。其中一个俘虏被吓得瘫倒在地,他酥软如泥的样子,形象逼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把这血腥场面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脚下,已有一个俘虏被砍掉了脑袋,鲜血横流。中层的俘虏惊恐哀号的悲惨场景与上层部落首领们的威风凛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我们看到了这惨烈的一幕。在画面的最下层是普通族人,他们高举着长矛、火把和各种图腾的标志物,为这血腥的胜利呐喊、助威。

壁画的绘制水平极为高超。从构图看,布局严谨而规整,人物都以背后的台阶为背景,层次清楚、人物分明。在人物主次以及大小比例的安排上,中心突出,详略适当。对人物的刻画独到而传神,特别是对俘虏的惨烈形状的刻画,可谓是入木三分:惊惧的眼神,痛苦扭曲的表情,瘫倒在地绵软的身体……绘画者精湛的写实水平,扎实的细节描绘确实可见一斑。从色彩上看,蓝色的背景与红色的人体,以及鲜血淋淋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看上去醒目、震撼。人物的衣饰颜色多种多样,红、黑、黄、蓝诸色交织,五彩缤纷。对人身上的虎皮颜色的描绘极为形象、逼真。

在波南帕克壁画发现之前,人们只是通过一些残存的壁画碎片来推断玛雅人的绘画水平。曾一度对玛雅绘画不屑一顾,而这一壁画的发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从此许多人对玛雅的绘画水平刮目相看。

这幅壁画的原意是为了突出本邦的贵族,为他们唱赞歌,但在艺术家笔下,壁画中所有人物都受到了重视。无论是趾高气扬的王侯显贵,或是鲜血淋漓的阶下囚,艺术家都用同样高水平的艺术表现力塑造他们、刻画他们,甚至从艺术心理的角度上由于对极端痛苦的俘虏的同情、怜悯而把他们画得更为出色。

巴约挂毯

必知理由

◎包含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与史料价值

◎罗马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品

◎欧洲的“清明上河图”

名画档案

名称:《巴约挂毯》

创作时间:约1080年

尺寸:高50cm

类别:绒尼刺绣

收藏:法国,巴约图书馆

名画欣赏

严格来说,《巴约挂毯》是包含着绘画因素的刺绣品。它的材质是以亚麻布为底的绒尼,上面的图案是以不同颜色的细线绣制而成的。但是,作为一件艺术品,它包含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作为一件历史事件的真实记载物,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由于它是罗马式艺术风格的代表性作品,所以,我们在这里作一详细介绍。

这幅挂毯的来历是这样的:1066年1月英王爱德华病逝,因为其没有子女,引起了王位继承人之间的纷争。其中,位于诺曼底的威廉公爵,是英王的表弟,英王当年流亡到诺曼底时,曾答应将王位传给他。然而当时在贤人会议的帮助下,哈罗德爵士当上了英国国王。1066年10月,为了夺回认为属于自己的王位,威廉公爵率领大队人马与英王哈罗德在黑斯廷大战,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从而乘势入主伦敦,成为英国新皇帝,开创了历史上的诺曼王朝。为了纪念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也为了记载威廉的丰功伟绩,在威廉的同父异母兄弟奥多的设计、策划下,由当时法国手工作坊中的女子绣制成了这件规模宏大的挂毯。图画上绣制了这段历史完整的细节,从哈罗德曾向威廉宣誓效忠、威廉兴师讨伐、一直到黑斯廷之战以及哈罗德兄弟之死、威廉称帝,所有细节都十分完整详细,并附有文字解说。至今这一挂毯还被保留在法国小城巴约的图书馆里,供后人瞻仰。

我们看到的这三幅都是这幅伟大工艺品中的局部。第一幅显示的是,哈罗德曾向威廉公爵宣誓效忠。画面上的人物因为都是刺绣而成,看上去像漫画一样,但是人物表情形象、生动。威廉坐在自己的宝座上,正趾高气扬地指点着哈罗德,哈罗德用右手指着前面的宝座,把左手放在后面的宝座上,正在行宣誓效忠的礼仪。他们身后的仆人,都在小声地议论着这一庄严的时刻,其中两人伸出手指,指指点点地评说着。第二幅的内容是哈罗德返回英格兰的情景,哈罗德坐在船上,水手在努力划桨,前方有个人正站在码头上欢迎他的归来。画的底部绣有各种各样的动物装饰图案。第三幅画描绘了在黑斯廷战役中,战斗进行的情况以及哈罗德兄弟中箭身亡的场面。画上的人物看上去都僵硬、呆板,腿都伸得很直。有些士兵被杀死在地上,身子弯曲着,与骑在马上或站着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画面的下方,一个负伤的战士痛苦地把兵器扔在一边,另外一个士兵身首异处死在地上,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可见一斑。画面的上方是战马、鸵鸟等动物图案和各种花纹,把画面衬托得华丽、典雅。

我们看到的这三幅是《巴约挂毯》的局部。相传,这幅挂毯是威廉的王妃指导宫女们所为,但更为可信的策划者是威廉同父异母的兄弟奥多,他为了纪念威廉的功绩,也为了给自己新建成的巴约教堂献礼,特意定做了这件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挂毯。后来将其摆放在教堂里,让前来礼拜的信徒清楚了解到这段辉煌的历史。当人们看到它的时候,都为它生动、清晰的叙述以及精美的制作工艺所叹服。淑女与独角兽(六幅挂毯之一)法国 布萨克城堡

这幅挂毯是用八种颜色的细线绣制成的,红、黄、黑、紫、白等许多色彩搭配使用,使画面有很强的艺术表现效果。在第三幅画中,士兵的盔甲被绣成了许多白色圆圈,看上去很滑稽可笑。不过,这幅画是带有非常严肃的政治色彩的,绣制时也是很严肃、庄重的。挂毯绘制了六百多个人物,还有相当多的动物、植物图案和近两千多个拉丁文和其他符号,是当时当之无愧的最长挂毯,所以近代也有人把它誉为欧洲的“清明上河图”。

挂毯上的构图虽然有些稚拙和简单,但是排列得整齐、严谨,体现出了设计者高超的整体布局和规划能力。挂毯上针针细密、环环相扣、一丝不苟的绣工,显示出了极高的刺绣水平。

哀悼基督

必知理由

◎佛罗伦萨画派奠基者乔托的经典之作

◎摆脱中世纪绘画传统,进行艺术革新的成功典范之作

◎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透视表现形式的尝试和运用

名画档案

名称:《哀悼基督》

画家:乔托·迪·邦多内

创作时间:1305~1309年

尺寸:183×198cm

类别:湿壁画

收藏:意大利,帕多瓦,阿雷那礼拜堂

画家简介

乔托·迪·邦多内(约1266~1337),14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达·芬奇推崇他是“凌驾过去几个世纪的众多画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他幼年曾放过羊,后来跟随契马布埃学画。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博采众长,最终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领域的开山祖师。他是第一个以自然的笔调和戏剧性的人物造型,来描绘装饰性宗教画的画家。代表作有《哀悼基督》《

犹大之吻

》《金门相会》等。

名画欣赏《哀悼基督》是画家为意大利帕多瓦的阿雷那礼拜堂所做的大型装饰壁画之一。斯克罗维克礼拜堂,位于意大利北部,是一位商人为其放高利贷的父亲赎罪而建的。这幅画的内容表现了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遗体从上面被放下时的情景。画面以左下角的基督与圣母为中心展开,基督四肢僵硬、苍白,圣母悲痛地把他搂在怀里,母亲痛苦欲绝的表情和基督冰冷僵硬的尸体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位于构图中心的圣约翰,在绝望和愤怒中向后伸展着双臂,动作夸张而极富张力。两个神情哀伤的女圣徒用手轻轻地握着基督带着钉痕的手和脚,巨大的悲痛在静默中永恒。周边的圣徒都神情凝重地注视着基督,有的掩面哭泣,有的举手致哀,有的默默无语……愈加衬托出了整个场面气氛的悲凄。画的上面,阴暗的天空中,盘旋着赶来哀悼的天使,他们形态各异的造型和撕心裂肺的哭喊神态,把一种悲天悯人的痛苦表达得无以复加,任何人都会被这种场面打动。画家以高超的画技和写实主义手法,给我们一种无比的真实感。仿佛不自觉中,我们也经历了基督受难的场景,我们也成了其中悲愤和痛苦的一员。艺术强大的感染力,在这幅画上体现得极为明显。

绘画知识

佛罗伦萨画派

佛罗伦萨画派是13~16世纪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活动的艺术家所形成的绘画流派,是文艺复兴的主力军,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画派。其特点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旗帜,突破了中世纪绘画平面化的特点,开始大胆运用透视法则、明暗对比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前期以乔托、马萨乔等为代表,盛期出现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大师。

在这幅画上,中世纪绘画带给人的那种平面抽象化的感觉消失了,人物也不再是程序化的一排,而是高低有别、错落有致。从精神层面看,乔托在画中把一个复杂而凝重的事件,用极为单纯自然的笔法表达了出来,他用“痛苦和悲愤”作为该画的灵魂,把画中的人物,包括天使都世俗化后统领在这一主题下,从而使人物亲切而自然,多了一种浓厚的人情味,更接近了自然的人性。可以说他基本上颠覆了中世纪绘画中人物程序化的神圣面孔,把他们请下了神坛,赋予了他们更多人性的因素。

从表现手法看,画家开始在平面中探索透视手法的运用,以及它的表达形式和空间效果,从而使画中人物显得浑厚、凝重而富有力量。这种具有实体感和雕塑感的造型方式,使画面达到了某种深度错觉的视觉效果。人物与人物之间疏密相宜,过渡得自然柔和。画中的天使造型独特、表情各异,无序而不杂乱,整体而又独立。画中运用了多种色彩,使人物形象鲜明,特别是基督单调的苍白与周围各种色彩的强烈反差,突出了主题,也深化了人物形象。从总体看,画中线条流畅、洒脱,人物造型生动、形象,画面紧凑而不拖沓,画家对画中局部和整体的把握都极为到位。“借用宗教题材来表现世俗化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现实场景,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立体空间见长”是这一佛罗伦萨画派的艺术特点,且被乔托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摆脱中世纪绘画传统、首开意大利文艺复兴先河的大师,乔托对后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金门相会 乔托·迪·邦多内

这幅作品的创作题材取自《圣经》。画家赋予了这些不加矫饰的人物一种真实感,并用这种真实感加强整个画面肃穆的气氛和神圣之感,表达了信徒对宗教的虔诚以及上帝对教徒的温情关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