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艺年鉴.2011(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8 02:10:22

点击下载

作者:朱丹枫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四川文艺年鉴.2011

四川文艺年鉴.2011试读:

前言

文艺创作呈现出一个蓬勃发展的四川苏宁

2011年,全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深刻影响着四川。四川省明确提出要建设西部文化高地。这一年,四川文艺创作向纵深发展,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文艺队伍向高端集聚,正积极开拓文学艺术的新天地。

一、寻找不断创新的文学意义空间

回顾全年可以看出,四川文学界始终在寻找不断创新的意义空间。四川文学的创作语境受到全国文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作家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方式发生了的变化,为文学艺术打开了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创作空间和思维空间。倏忽变化的现实生活,规模日趋扩大的城市化进程,现代与后现代交织的文化思潮,无疑给作家造成前所未有的心灵触动,从而改变文学创作中的材料、情感和思想认识。

1.小说创作正在形成用文化建构文学的意识

2011年四川小说创作视野更加开阔,切入视点更为独特。创作主题集中于三个方面:地域文化、人物命运、现实关注。从重新发现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年小说创作仍然延续着新世纪以来四川文学创作的发展势头,但折射了四川文学走向的某些脉动,一些新领域打开了、丰富了,创作视点有所拓展,作家正在形成用文化建构文学的意识。2011年有三部长篇小说获得四川省的第七届文学奖:格绒追美的《隐蔽的脸:藏地神子秘踪》、魏继新的《辛亥革命》、苗勇、李国军的《曾溪口》。

三部小说以不同的题材生动描绘了大时代广阔的生活画面,或辛亥革命的故事,或民国大动荡的大巴山,或转型期走向现代的藏地。几部作品渗透到民间底层,笔触深入到对生存和生命意义思索的层面,进入到人的丰富多彩的命运。藏族作家格绒追美的长篇小说《隐蔽的脸——藏地神子秘踪》,是康巴文化写作的又一力作。小说以两个家族——逃难的绕登家族和雅格喇嘛家族为主干,描写了康巴藏地近代以来亦真亦幻的传奇故事。表现神力逐渐式微而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以活佛为代表的神迹时代逐渐过渡到无神时代。叙述人“我”,投生前是无形的精灵,虚无缥缈,能自由穿越时空。《隐蔽的脸——藏地神子秘踪》写作上有两个特点,之一,叙事结构的独特构造。作者将“转世”作为链接结构,赋予小说叙事极大的自由度而又不失内在线索。作品采用了两套话语体系:魔幻的语言与现世实在的语言。两套话语由一个超时空的叙述人“我”统一起来。通过“我”的亦真亦幻的视角,连接起了有神与无神两个时代。有神时代的魔幻与无神时代的实在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写作特点之二是词条式的写作。一个个小词条广罗地物风情、时代变迁。神迹显灵、神迹消失、天灾、人祸、活佛、再生、转世、一个活佛三个真身、喇嘛坐化等,在词条中一一铺陈开来。直抵康巴文化的精髓处,展现了康巴地区古老村庄在现代化冲击下历史巨变的艰难进程。

康巴文化是一座富矿,因其地域的封闭、宗教文化的特殊和语言的隔阂一直以来为外界少有了解。用汉语写作传达出康巴文化的精妙,是跨语言写作的难题。格绒追美的《隐蔽的脸——藏地神子秘踪》和达真的长篇小说《命定》对康巴文化作了浓彩重抹的书写。《命定》第一次细致地表现了一个喇嘛的集灵与肉的冲突、救赎与杀生的矛盾于一生的传奇人生。小说围绕世俗青年贡布和年轻喇嘛土尔觉的传奇经历展开。土尔觉从九岁被家人送进寺庙当喇嘛时起,生命的轨道即已确定。土尔觉是一个聪慧的喇嘛,以他的天资本可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的高僧。但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一本情诗使他站在了神界和俗界的十字路口:“一边是通向光芒感召的天堂;一边是充满男女欲望的‘幸福’。”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两部康巴地区小说在语言和手法上都有新的突破。《曾溪口》作者苗勇、李国军有浓郁的大巴山情结,深爱这一方土地。大巴山有太多传奇,自春秋战国以降,这方水土抚育了不少名人侠客,大巴山风土人情、工匠农艺、神话传说、地方戏曲等等,造就了取之不尽的文学资源。小说描绘的是一个别样的巴山,讲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党员苟学鄣等一群优秀的巴山儿女们,凭着大巴山人的激情,凭着忠勇坚韧的巴人本色,完成从百姓到军人的蜕变。不再是重复“百年历史,民间视角,家族斗争”的惯常模式,小说通过“背二哥”的视角,来摹写大巴山的魅力和传奇。用袍哥、寻宝、夺宝、爱情纠葛几条线相互搭建,形成跌宕有致的故事转换。

小说力求展现一个人性与野趣并存的大巴山。写复杂的人性是根据巴山儿女真实情感来展开的。《曾溪口》以乡土叙事为语境,描绘巴山独特的地域性与人文性。原始的野性和天然的清纯相互交替,人性的丑恶与美好,融入大巴山的地域传奇。时空转换较为自如,情感热烈,叙述冷峻。

阿来认为《曾溪口》最大限度地让乡村叙事成为了一种再生意义上的可能。我同意这个评价,作品所产生的背景,故事的延宕与发展,情结与人物的走向,都构成了一部相对完整的乡村叙事文本。在手法上,小说以大巴山方言展开叙述,巧妙运用了山歌的形式,作者巧妙借用了一些具有浓郁风情的原生态场景,还原了乡土意味,使小说散发出来自历史和民间的、带着草莽气息的、苍劲而粗犷的人性光芒。《辛亥风云录》是一部写历史真实事件的长篇小说。擅长表现底层生活真实情状的作家魏继新,拿出他的转型之作,令人佩服。小说背景放在在西南重镇成都的一座城中之城——少城,聚焦于这个驻扎二万余精锐八旗军及他们的家属的地区。小说开篇就把人带人历史大事件的气场之中。小说以辛亥革命为主题,以四川保路运动作为故事发展经线,以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之间的儿女情仇为纬线,将众多猎奇性生活场面和四川地域民俗文化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尤其对川西平原和成都满人聚居地“少城”的风物描绘,更具其神秘性和诗性。作为一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素材的长篇小说,它通过独到的视角,提供和还原了一种陌生而又真实的、充满悲剧性的历史图景,丰富与扩大了我们的文化视野。作者在写作中既有着宏大的视野,又极为注重细节刻画,既有真实详尽的史料,又有丰富的想象和虚构。书中的主要人物血肉丰满,心理刻画细腻传神,真实而又生动地再现了那段历史的真实性与复杂性,《辛亥风云录》为历史题材,但有强烈的现实感和人民性,是一部出色的正面反映四川保路运动的鸿篇巨制。

这一年还有一些创新之作映入眼帘。著名作家马识途先生93岁高龄笔耕不辍,推出了长篇电视文学剧本《没有硝烟的战线》,无疑是国内隐蔽战线题材的重要收获。罗伟章作为四川底层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家,曾被评论界称为“中国最后的田园守望者”。他创作于2011年的长篇小说《大河之舞》,展示了巴蜀民俗风情图,诠释了巴蜀文化内涵。巴文化是《大河之舞》的文化起点,也是其文化之旅的转折点,罗伟章的小说细致描写了巴蜀地区古老的礼法精神的消亡。可将罗伟章这类作家的写作立场定位为从固守乡土走向反思乡土:一方面充满悲情地为乡土文化吟唱,另一方面则追问乡土文化乃至整个民族文化自身的问题。他的作品中有与“五四”新文学精神一脉相承的东西,这正是以罗伟章为代表的四川作家在文学表现内容方面日益具有敞开性趋势的内在动因。

安昌河长篇小说《亡者书》在腾讯读书网上连载,后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在具象的故事中展开关于生命、命运思考的小说。故事虚构了一个短命的家族,家族中的成员都活不过38岁。当一个人明确地知道自己生命的限度的时候,如何拥有完整的生命?一个人的梦想又是如何支撑着一个人的生命?

何小竹的“他”系列都市人短篇小说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小说独具特色地表达了对于漂流的“他”者在陌生城市中身份和职业角色频繁转换的复杂感受。“他”系列可以称为城市新感性文化特性的独特展示。李一清的《木铎》、春绿子的《宫城》、郭严隶的《锁沙》、袁远的《亲仇》等作品,则对社会与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在文化记忆与文化批判、女性角色的塑造、理想人生的探索、人物深层心理的发掘等方面积极探索,着力突破固有的观念。裘山山的长篇小说《我的爱情绽放如雪》中主人公追求的是一种雪域高原圣洁的精神。庸常乏味的职场生活,是书中主人公们走出都市,踏上开往拉萨火车的逻辑起点。在颜歌的长篇小说《声音乐团》中,古典音乐成为人们拾撰生活信念的精神寄托。这些作品在表现现实生活时已经展示出了更丰富的人性情怀,表现形式更为灵敏和从容,更具艺术品质,具有四川文学创作的那份自信。何大草、王棵、骆平等作家的小说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展示出都市众生相。这些作品以独特而细腻的文学视角透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探究复杂的精神境遇,揉入作家的感性律动,丰富了四川这块土地上现实生活的意义空间和审美意蕴。

2.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呈现出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独特的审美张力

作为曾经的中国诗歌第三城,诗歌依然是四川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因子。生活的巨变和文化生活的扩展为诗歌提供了新的表达范式。龚学敏的诗集《紫禁城》,被评论家认为是他诗歌创作的一次转身,为当代诗歌打开了一个新的写作空间。梁平主编的《土地上的诗庄稼——中国农民诗人诗选》,从当代农民、诗人这几个群体的视角视历史和现实,描述民族记忆和个人经验之间独特的精神特征和人性特征。诗人们延续着创作豪情,但在这当中多了一些变动不居的隐喻和现代伦理的想象。

2011年度四川散文创作在努力寻求一种突破,艺术结构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更注重散文的韵味。构思巧妙,结构曲折的散文作品不断涌现,体现了四川散文作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洁尘的散文题材注重贴近生活,准确提取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情愫。如《清福与眼福》,题材别致新颖,语言鲜活华丽,迷人的沉思与怀旧的情怀、追忆与冥想,有对厚重的历史文化的剖析,也有对现实纹理的细致梳理。洁尘的《成都时间》,则以女性作家细腻的感悟力,描写对成都生活方式的深入体验理解与热爱,也融入了散文家对这座城市的理解。被称为“蜀地歌手”的曾鸣,在《蜀地(组诗)》中的诗作,呈现了他对于“蜀”的特别情感以及流动的情思,其古典的意境与韵味,与现代人的焦虑形成张力,创造了一种整体的美感。给四川人从容淡定、安逸闲适的生活态度与文化心态做了深入的注解。

蒋蓝的《人迹霜语录》《复仇之书》与《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等作品集,白朗、凸凹等发表的多篇思想随笔,就有哲理的升华,融和四川民间文化思想资源。李承鹏的杂文《花猫堕落成鼠友》,则更善于运用幽默与讽刺,以犀利的成都麻辣精神书写现代性问题。

一些影视戏文学作品大胆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将传统艺术和现代元素有机融合。大型原创多媒体舞台音乐剧《青城》,在道教洞经古乐的基础上进行全新创作,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创作元素。实验川剧《麦克白夫人》用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重新演绎西方名著,在第22届开罗国际实验戏剧节上受到高度评价。

3.灾后重建创作主题向深度开掘

2011年四川文学的历史记载,不能绕开灾后重建主题。作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决胜之年,四川文艺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和纪念活动,主题创作向多元化扩展,增添了更多的人文关照与理性思考,不少作品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了灾后重建的中国速度和灾区人民的精神风貌。文艺演出传递了人间大爱及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文艺精品不断出现,主题向深度开掘,对人与自然的探索、人与社会的思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感悟成为四川灾难文艺创作的突出主题。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自省,较多地出现了对生态文明的反思性文艺作品,有许多对自然法则的描写,反映生态意识的凸显、环保观念的加强、和谐发展的追求等新的内容。尹向东的短篇小说《草原》抒写了人性的丰富和优美以及对自然和内心的道德法则的敬畏,郭严隶的长篇小说《锁沙》以生态和谐为主线、凸显了精神信仰的力量。据统计,2011年共创作出版了20多部灾难题材的文学作品,完整记录了重建历程,讴歌抗震精神,关注地震后的精神重建,在感恩奋进的旋律中增添了温情关怀与人文观照。

文艺创作,理论先行,文学艺术的繁荣,离不开理论界评论界的支持。作为文学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文化议题的设置者和文化建设践行者,理论家既重视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也重视对四川文艺现场的跟踪及对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的研究。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四川省文联、省作协联合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各高校文学院的学术团队,关注本土文学创作,对四川文学创作实际,作家作品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理论界在总结评价四川文学的成就与经验、促进文学评论的学理建构、推进四川当代文学的经典化等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如《四川文艺年鉴》《李劼人全集》等;《当代文坛》《四川文学》等本省文学期刊在全国文坛的影响越来越大。2011年,四川文学界还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界参与了多项全国性文学活动。

2011年,四川文学获得了多个国内重要奖项。如大型话剧《午夜的太阳不是梦》获得“全国戏剧文化奖”,武志刚的剧本《杨柳村里的年轻人》获得夏衍杯剧本奖。此前武志刚已凭借《生生不息》和《城市里的蒲公英》两次获得夏衍杯剧本奖。此次获奖,使其成为迄今为止全国电影剧本最高奖唯一的三连冠。

四川文学川军作为整体面貌呈现,正在国内文学界引起较大反响。作家敢于直面灵魂、剖析人性、解读苦难、思考生命,揭示历史的深度和现实的深刻,堪称为“真诚的现实主义”。许多作品并由此进入了较有深度的文化反思,文本呈现出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独特的审美张力,堪称呼唤民族记忆的大叙事。

二、艺术创作呈现出一个蓬勃发展的四川

美术评论家栗宪庭认为:“成都这个地方很奇特,总是一代一代地冒出优秀艺术家,这种现象全国绝无仅有。”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市场业态正好也是四川2011的年度特征。

2011年,是四川艺术界一个值得纪念的年头。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5.12汶川地震三周年、灾后重建谱出新篇章的一年,也是美术界讨论已久的“巴蜀画派”尘埃落定、正式推广的一年,成都双年展首次与国际接轨。艺术基金首次在成都市场试水,在多声部合唱的格局中,整合与细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艺术与市场等众多重要议题在这一年聚焦,引领四川艺术生态的重新调整,新的方向、新的可能性也正在酝酿生成中。2011年,预示着四川艺术将迎来一个新的开端。

四川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合力,以一种鲜明的形象走向国际?在最近几年中国涌现了大量地方画派的潮流之中,巴蜀画派应运而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认为,四川应该整合资源,推出属于自己的画派,这样四川绘画水平才有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吴长江认为,巴蜀绘画与全国其他的美术派别相比,绝不逊色。艺术家们认为推广“巴蜀画派”水到渠成。“巴蜀画派”的推广首先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不能仅从地域上去理解“巴蜀”这个概念,而是要从文化精神血脉上看待,从而将之打造成一种带有巴蜀精、气、神的文化精品符号。年初,美术界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推广巴蜀画派的讨论。3月,“首届巴蜀画派艺术品鉴会”在成都举行,接着“巴蜀画派”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也发布出来。在第一批出炉的“巴蜀画派艺术实力代表人物”、“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和“巴蜀画派卓越成就代表人物”中,上百位巴蜀大地优秀的国画家、油画家、书法家和版画家榜上有名。巴蜀画派的建立和宣传,对整个四川艺术生态的整合、重组,包括推动地方艺术生态的发展正在产生深刻影响。

整个2011年,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美术、书法、摄影艺术展超过150个。最引人注目的,则是成都双年展。曾经专属于艺术小圈子的双年展,在成都首次“变身”为一场全民盛会。据报道,双年展因为场面太过火爆,甚至不得不延展一周闭幕,而通过实名制门票回收计算,2011成都双年展共迎来28万人次参观。“物色·绵延”这一双年展主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史内涵,它既是对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倾向的深刻感知与领悟,更透露出为中国当代艺术指引道路的宏大历史抱负。

评论界从成都双年展等艺术活动中注意到,2011可谓真正做到了艺术“成都”。无论开展之后的公众舆论和现场效果如何,这座城市的很多角落都充斥了艺术作品和艺术行为,汇成一座艺术之城。此次双年展规模已经直追上海双年展,堪称对中国当代艺术最新动向与趋势的关注、提炼和呈现。

2011年四川各门类艺术创作都取得了突出成就。音乐方面,抓精品创作一直是工作的重心。省、市政府都非常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对重点作品创作、文艺项目等进行扶持和奖励。音乐工作者深入探讨音乐创作工作和四川音乐发展之路,推出了一系列有分量的重点作品,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创作的曲艺音乐剧《锦娘》、大型多媒体交响音画《古蜀之光》,大型情景交响诗画《百年之路》等。巴蜀舞乐歌《大美四川》则以民俗风情、民族特色、巴蜀文化为根基,以汉、藏、羌、彝歌舞乐为主体,是代表四川地方文化特色的经典歌舞剧。这些文艺作品具有鲜明的四川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对外大大提升了四川形象。抗震音乐作品和演出活动中融入传递希望的主题,建立起了感恩铭记的四川形象。对原始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总结也日渐重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尤为突出的是《羌山采风录》的创作出版。《羌山采风录》是由四川师范大学民歌研究所万光治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历时多年采集而成,是一部在民歌出版史上不多见的集“声、像、文、谱”于一体的羌族原生态民歌出版物。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族文化遭受重创,所幸277首羌族民歌未成绝响,成为留给后人最原始最翔实的珍贵史料。《羌山采风录》出版新闻发布会5月在北京成功举行。

建立“四川的”、“民族的”音乐文化,是全省文艺工作者一直努力探索的目标。四川是少数民族资源丰富的大省,拥有包括彝族、藏族、羌族等大量原生态民族音乐资源。2011年四川注重打造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精品,打造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四川文化名片。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四川省音协积极开展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抢救保护工程,继《四川省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集》和《四川省彝族民间音乐全集》后,又编辑出版《四川省彝族民间音乐全集》(器乐集),并组织召开四川省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工作会。四川省舞台艺术工作者坚持主旋律和多样化的统一,突出巴蜀文化特色。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四川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编录了《感恩共产党: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歌曲集》,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再唱山歌给党听——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优秀歌曲集》等优秀音乐书籍,四川省20多位著名作曲家联合创作了大型合唱组歌《光辉历程》等原创歌曲。四川省文联开展了“永远跟党走——四川省文联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化惠民大型慰问演出”。各地市州也纷纷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纪念辛亥革命暨保路运动100周年。

2011年,在四川的文艺大舞台上,还有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的作品:舞剧《红军花》、京剧《魂系油气田》、话剧《红叶旅途》《警官谭东》《燃烧的雪野》等一批优秀主旋律作品闪耀舞台。《红军花》《大川之灵》《魂系油气田》三台剧目同时入围文化部“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有三台剧目入围的省份。第12届中国戏剧节,又有川剧《尘埃落定》《夕照祁山》,京剧《魂系油气田》等三台四川剧目入围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地方“军团”成为四川舞台艺术创作的新主力。由南充市蓬安县“草根”演员主演的《相如长歌》作为特邀剧目在中国戏剧节上进行展演,创下“全国第一”。甘孜州的大型史诗歌舞《变迁之路》、遂宁市的《姊妹观音》、南充市的《相如长歌》《蜀红》等地方特色舞台剧目争奇斗艳,成为一张张闪亮的地域名片。成都艺术剧院京剧团的现代抒情京剧《魂系油气田》,参加了庆祝建党90周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活动,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以及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二等奖”;成都曲艺团的四川金钱板《HZ的烦恼》获第七届中国曲艺节“优秀表演奖”;成都艺术剧院今年推出的新创话剧《槐花大院》、金钱板剧《车耀先》以及成都市川剧院联合民营企业共同推出的创新旅游剧目《川剧秀·变脸》等也深受业内和观众欢迎。可以说,2011年,四川舞台迎来了“收获季”。

2011年,四川影视创作作品类型丰富,题材多样,形成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同时院线快速扩展,园区初具规模。峨嵋电影集团今年参与制作商业大片数部,获得许多宝贵经验。

四川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省,本土创作颇具亮点,风土人情淋漓尽致。创造了一个颇具特色的艺术环境。艺术创作为推动四川精品工程助力,为推进文化建设助力,呈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四川。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产业向高端聚集

2011年对经过了近八年发展的中国非遗保护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公布并实施,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全国4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命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11年四川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成都后的首次亮相,也是四川灾后重建3年来非遗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我国颁布《非遗法》之后首个非遗主题的重大文化活动。经过三届努力,非遗节已成为推动四川文化建设与繁荣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平台。向国际社会表达中国政府尊重文化多样性、积极推进非遗保护的一贯立场。本届“非遗节”以“弘扬人类文明·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与灾后文化重建成就展示、宣传四川对外文化形象及《非遗法》的学习贯彻相结合,精心策划组织了七大类活动,吸引了9000多名国内外代表、1900多个非遗项目参加。

各级政府自觉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各地的发展规划与政府职能,积极推进非遗保护的制度建设、机构完善与人才培养。相关部门制定并完善了《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对“十二五”期间扎实推进实验区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加大了对非遗人才的培训力度。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开始持证上岗。

2011年,全省非遗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各类申报工作全面铺开、成绩斐然,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国家级非遗项目“川剧”与彝族“火把节”入选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2012年“代表作名录”的推荐项目。在5月23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及扩展项目名录中,四川省13个项目榜上有名。至此,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18个。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四川正积极探索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新路径,努力培育非遗市场与非遗品牌,推进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合理利用非遗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2011年,全省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和非遗普及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经验,融入民众生活。举办大型活动构建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的广阔平台,将非遗项目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四川省对外文化工作已从以往单一的展演为主的文化交流方式向涵盖对外贸易推介、旅游宣传、形象推广等内容的综合性外宣活动转变。这种整合后的交流模式使得对外文化工作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新时期的对外文化交流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1年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积极拓展交流版图,定位交流重点。重视文化创新,保护地域特色。积极利用渠道,主动搭建平台。将丰富多彩的四川文化传播到海外,打开了四川对外文化交流窗口,使世界了解四川,认识四川。也为省内文化产业了解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对促进文化出口,提高四川文化国际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1年是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继往开来的一年,既有对以往文化产业改革成果的承继,又有新的开创。四川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四川强大“软实力”的重要保障。自唐代以来,四川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具有文化产业发展不可多得的良好基础。2011年《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发布,指明了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为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为欣欣向荣的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有力地政策指引。规划提出了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所谓“一核四带”的文化产业布局。“一核”即指“成都和核心发展区”;“四带”分别是指“川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区、川中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区、川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区、川东北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区。”这五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形成特色文化圈良好基础。经多年探索,2011年四川的出版、传媒、影视等行业完成改革,成为行业的领先者,对四川文化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改革模式也成为文化企业改革的范式。四川文化产业五年目标正在积极实现,在经历改革攻坚、汶川大地震等诸多困难之后,仍然发展势头良好。

总体来看,文化视界的真诚与扩展,是2011年度四川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四川文学艺术面临的环境日益繁复,文化生产、文学创作的审美与市场都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为此,四川文艺界正积极开拓、创新求变,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丰厚资源和精神内涵,并将之融入现代中国的大叙事。(苏宁)

第一章 文学

概述

提出创作生产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2011年的四川文学界继续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出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优秀文艺作品,积极追求文化产品健康向上的社会效果,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汶川地震的历史记录与深度书写

2011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三年来,四川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三年来,四川文艺工作者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着不懈地探索,一批经过时间积淀、深入思考和精心打磨的厚重之作陆续出现,完整记录了恢复重建的四川奇迹与中国骄傲。

由四川省“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出版集团等单位联合主编大型纪实文学丛书《感恩》由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作序。共计18分册,图文并茂,全面记录了18个省市对口援建四川18个地震重灾区进行灾后恢复重建的光荣历程和不朽业绩,真实记录了援建者们的感人事迹,充分表达了四川人民对全国人民和对口援建省市的感恩之情。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省作协主席阿来主编的大型报告文学集《国家行动——十八省市援蜀记》和《四川回答世界——来自灾后重建的报告》,前者收录了18个对口援建省市的作家作品18篇,书写四川人民和援建队伍一起创造的重建奇迹,铭记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见证灾区的崛起与重生。后者收录了23位四川作家的作品16篇,以文学形式记录了四川地震灾区的沧桑巨变,书写了四川人民坚强奋起的抗震救灾精神。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伍松乔推出了38.5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作者历时两年的扎实采访,30多次奔走于3000平方公里间的北川乡村城镇。该书着眼于地震后至今发生在北川土地上波澜壮阔的当代奇迹,通过零距离、全方位的记录、见证、描绘、解读,成为迄今为止对于北川重生史诗的第一部全景式报告文学专著,深刻揭示了灾后重建的“北川奇迹”的谜底。

著名诗人黄亚洲的《我扶着四川歌唱》和著名诗人梁平的《汶川故事》是地震三年后推出的抗震题材诗歌力作。前者精选了120首诗/散文诗,回溯畅想了悠悠蜀地几千年历史留下的痕迹,以简练朴实的方式迅速记录灾难,不仅反映了抗震救灾过程中生命与时间赛跑和众志成城共度时艰的壮丽画卷,还揭示了普通民众的血与泪、伤与痛,体现出深度的人性关怀。后者是作者三年磨一剑的叙事长诗,打破此类题材中概念化的局限,在宏大的叙事结构中浇铸着诗人血脉的跳动和奔涌,将灾后重建的现实场景切入历史的纵深,用“故事笔法”展示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镜头,具有一种客观面对灾难的品性与力量,呈现出面对灾难的社会群体、精神涅槃与民族气度。

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贺享雍推出了首部关注精神重建的长篇小说《拯救》,歌颂了乡村基层干部在抗震救灾中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弘扬了基层党组织执政为民的朴实情怀,展现了在突如其来的巨大自然灾害前,受灾群众的不同心态和行为,人性的伟大与卑下共存。既以慷慨悲歌颂扬了人性中神性的部分,也锋芒毕露地鞭挞了隐藏在人性深处的卑劣,从而提出了“精神救赎”重于“物质救赎”的社会性思考。

(二)异彩纷呈、佳作迭出的文学创作

2011年,著名作家马识途老先生笔耕不辍,推出了长篇电视文学剧本《没有硝烟的战线》,这无疑是国内隐蔽战线题材的重要收获。2011年是小说的丰收年,佳作迭出,作家们都拿出了自己的厚重之作。主题集中于三个方面:地域文化、人物命运、人生信念。

1.隐蔽战线题材与革命历史叙事的重要收获

著名作家马识途老先生推出了长篇电视文学剧本《没有硝烟的战线》,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作者认为,当下一些反映隐蔽战线的影视剧,在情节和表现方式上与历史的真实有一些出入,造成了观众对地下党工作、生活的很大误解,希望以此书纪念那些曾在没有硝烟的战线上奋斗牺牲的烈士们。本剧是根据马老过去发表的相关题材的小说改编而成。改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一种再创造。这部电影剧本用文字塑造形象,记录历史,情节生动曲折而绝无向壁虚构,反映了极为深刻的思想内容。该剧讲述了一个叫李亨的青年,虽出身于川东一个袍哥家庭,但在大学期间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经组织安排到了延安陕北公学高级研究班学习。毕业后被组织安排打入国民党特务机构,取得要职,送出了大量的重要情报,多次及时地挽救了地方党组织、挽救了同志们的生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线上的英雄。但同时,他却不得不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爱情,一直到晚年才和大学时期一起参加革命的贾云英走到了一起。该剧对于当下充斥荧屏的“谍战剧”无疑是具有纠偏作用和示范意义的,其革命历史叙事的创新性、独特性、地域性同样具有重大价值和典范意义。

2.特殊文化背景之下的人物命运的诠释

在前些年的作品中,作家们的目光集中于历史、文化。试图通过人物的活动书写出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在这些特殊的文化属性中所孕育出的人的文化品格。《大河之舞》对于巴文化的书写具有代表性,罗家坝人的“尚武好斗”是古代巴人文化品格的集体传承。在2011年的小说创作中,人物的个体命运成为关注的焦点。作家们都是在哲学的维度上思考人物的命运:在某种严格限定的命运框架之下,个体的生命会呈现出何种色彩。安昌河、达真、罗伟章等的作品都是这种思考的上乘之作。

安昌河是一位多产的年轻作家,他的多部作品在网络上连载,有很高的点击率。安昌河善于讲故事,在他的讲述之下,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就像经过了发酵,变形,从中生长出别样的意味、悠长的思考。长篇小说《亡者书》在腾讯读书网上连载,后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在具象的故事中展开关于生命、命运思考的小说。故事虚构了一个短命的家族,家族中的成员都活不过38岁。当一个人明确地知道自己生命的限度的时候,如何拥有完整的生命?一个人的梦想又是如何支撑着一个人的生命?

闫连科的《日光流年》也写了一个短命的家族,这个家族成员的大限是39岁。每个成员在39岁或之前喉咙里就会长出东西,最终窒息而亡。但其终极原因是贫困、疾病所导致的死亡。所以,为了改变这种命运,现任村长带领村民们从外地接干净的水源。因此,人物抗争的对象是贫困和疾病。而《亡者书》中家族成员的大限是没有现世的原因的,它直指哲学意义上的“终结”。“我”的家族很富有,父亲给“我”留下了大笔财产,所以“我”所面对的死亡是一种无抗争对象的“无物之境”。“我”的先辈们为了改变这样的宿命,也进行过各种挣扎,但都无法逃脱这个宿命。

书中的三个主人公“我”、木耳、六福都生长于家族由盛而衰的“末世”之中。“我”只能活到38岁;木耳祖上是开妓院的,家族的没落是注定的。木耳是个抑郁症患者;六福早年离家出走,他的五个哥哥都因此而死于非命,祖上基业也毁于一旦。这三个命中注定不幸的人用自己的方式超越着似乎不可抗争的宿命:“我”认为“生命的完整不是以长度来衡量的”,“我要追求一个完整的生命”。于是,“我”给自己的余生定下了三个目标:一,帮助木耳完成一部有头有尾的长篇小说;二,和一个人相亲相爱并且跟她生养一个也会在38岁前死亡的孩子;三,让死神惊愕地看见一张幸福的面孔。他不打算像先辈一样做惨烈的挣扎,而是脚踏实地像常人一样恋爱、生子,平静地生活。木耳通过写小说来思考人生,但抑郁症使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无一例外”地意外死亡,他的小说总是处于未完成状态。如何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能够正常地“寿终正寝”成为他的生活目标。而他笔下的人物与他本人忧郁的生命互为隐喻。六福现年已九十多岁,出身于大户人家。由于父亲的多疑和眼疾,常年生活在黑暗中。六福是父亲最为宠爱的小儿子,也被父亲禁锢于黑暗中。一个没有“杀戮、欺骗、伤害”,明净、美丽的梦境,成为六福毕生的追求。

六福在外流浪多年,当过乞丐、土匪,被国民党拉过壮丁,在战场上杀过日本人。新中国成立后又因是地富子女受到批斗、劳改。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梦想,后来那个梦想具象化为一个明亮的玻璃房,在他众多的养子的帮助下,通体透明的阳光房终于修建起来了。而“我”和木耳短暂的、阴郁的生命是通过六福的执着追求而得以超越的:六福的完整生命使木耳完成作品成为可能;我为了完成早逝的木耳未完成的作品与六福相识,从六福完整的生命中我也窥见了生命的意义。

六福虽长寿,却历经风雨,命运多舛。看似随波逐流,其实生命过程完全在他内心强大信念的观照之下。其生命的完整不在于他的长寿,而在于他毕生对一个信念的追求。他的信念或许是虚幻的,但却是这信念使他多舛的生命过得如此纯正。

达真的长篇小说《命定》第一次细致地表现了一个喇嘛集灵与肉的冲突、救赎与杀生的矛盾于一生的传奇人生。土尔觉从九岁被家人送进寺庙当喇嘛时起,生命的轨道即已确定。土尔觉是一个聪慧的喇嘛,以他的天资本可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的高僧。但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一本情诗使他站在了神界和俗界的十字路口:“一边是通向光芒感召的天堂;一边是充满男女欲望的‘幸福’。”他与头人女儿贡觉措的相识更是让他坠入了欲望的深渊。仓央嘉措早年生活的藏南地区信奉的是宁玛教,僧侣允许结婚,而土尔觉所在的绒布寺信奉的却是格鲁教,严格禁欲。土尔觉陷于情欲与教规的矛盾冲突之中不能自拔,终被逐出寺庙。他和贡布一起参加抗日远征军后,又面临着教规教义与战争杀人的矛盾。“一个是吃斋念佛视一切生灵为伴的善徒,一个是拿枪杀人的战士,灵魂中植入水火不容的两者,他的生命也走入混乱无序之中。”他选择了做战地医疗兵,只救生不杀生,坚持到了抗战胜利。战后他并没有回国,而是留在当地——一个“被称之为‘万塔之国’的佛教国度”缅甸,为牺牲的战友守灵,让心灵重归和谐。

罗伟章的长篇小说《太阳底下》是从搜寻历史真相的角度来书写人物命运的。故事由主人公黄晓洋的日记笔记、其妻杜芸秋的访谈录、其与父亲的信件往来、作者记笔等几部分组成。

黄晓洋是一位年轻的历史学家,致力于抗战时期南京大屠杀和重庆大轰炸的研究。他的曾祖父曾祖母均死于南京屠城时日军的刀下。曾祖母被杀时,日军官在举刀的同时是否喊过一声“欧巴桑”,引发了黄晓洋对自己以前的历史观及人性观念的怀疑。为了弄清曾祖母之死的真相及细节,他从南京来到重庆,想从当年曾祖父的同事、尚健在的李本森教授处寻找答案。于是,南京大屠杀与重庆大轰炸时期李教授、安靖、父亲、伯父等人的传奇经历及细节在他面前轰然展开。在由数字组成的宏观历史表象之下隐藏着无数个人的隐私及不同的命运,而这些私密信息的展开勾勒出了彼时知识分子的特异个性。也正是这些特异的个性“为我们民族保存了文化的血脉和读书的种子”。

但这些文脉随着李本森教授的去世却面临着断裂。然而史学界仍然津津乐道于由数字和大人物组成的“大历史”,黄晓洋的“个体史学”处于边缘状态。他在追寻细节的“真实”的同时追求着人心的“纯净”。而当安靖的本来身份是日本人的真相暴露时,黄晓洋却无法承受这个最大的“真实”,选择了自杀。

作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主人公是要寻找历史的真相,但形式上由日记、访谈等构成有限视觉,因此情节线索扑朔迷离,人物的生命历程也波谲云诡。

在主题思想方面探讨了宏观历史与微观的个人史之间的关系。过往的历史叙事都是由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宏观数据等构成的“宏大叙事”、“大历史”,普通的个体是湮没于“大历史”表象之下的。近年来,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历史”叙事正趋于消解。由口述、回忆录等构成的个人史、家族史、少数族群史正方兴未艾,是史学观的一次新的变革。因此,黄晓洋对于家族先辈生活细节的追踪以及与史学界的矛盾正是这一潮流的体现。黄晓洋所搜寻到的细节所构成的个体的人生,通向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文脉——“士”,彼时由特异个性构成的“知识分子”,而这种特异的知识分子时代随着李本森的去世而“终结”了。

不过,黄晓洋之死有些不合情理。大历史与小历史之争是史学界的一个现象。黄专注于小历史与小说的意旨并不矛盾。史学观念的分歧本不会导致一个与世无争的学者自杀,即使安靖是日本人的谜底揭开,对于普通人而言不过是提供了一个谈资而已,与黄并无切身关系,也不能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黄的自杀只能由心理层面来解释:专注于细节,无法统合历史的表相而导致精神分裂,这显然与作品所推崇的历史的“小叙事”所牴牾。合理的解释或许是,黄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遗绪,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亡。

3.对于康巴文化书写的新突破

2011年有两部作品——格绒追美的《隐蔽的脸——藏地神子秘踪》、达真的长篇小说《命定》对康巴文化作了浓彩重墨的书写,而且在语言和手法上都有新的突破。

康巴文化是一座富矿,因其地域的封闭、宗教文化的特殊和语言的隔阂一直以来为外界少有了解。用汉语写作能否传达出康巴文化的精妙,也是跨语言写作的难题。张承志当年曾有“美文不可译”的说法。不过近年来,在康巴这块汉藏杂居的区域,一批通晓汉藏文化的青年作家成长起来,创作出了一批精品,《隐蔽的脸——藏地神子秘踪》《命定》便是2011年的代表作。《隐蔽的脸——藏地神子秘踪》以两个家族——逃难的绕登家族和雅格喇嘛家族为主干,描写了康巴藏地近代以来亦真亦幻的传奇故事。这是神力逐渐式微向现代转化的时代,以活佛为代表的神迹时代逐渐过渡到以汉人为代表的无神时代。写作上有两大特点,其一,作品采用了两套话语体系:魔幻的语言与现世实在的语言。两套话语由一个超时空的叙述人“我”统一起来。“我”于1969年投胎为绕登与雅格联姻的后代,取名为晋美。投胎前“我”是无形的精灵,虚无缥缈,能自由穿越时空隧道,前知古人,后知来者。投胎后“我”进入了当下的实在界,通过我的亦真亦幻的视角,连接起了有神与无神两个时代。有神时代的魔幻与无神时代的实在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其二是辞条式的写作。一个个小辞条广罗地物风情、时代变迁。神迹显灵、神迹消失、天灾、人祸、麻风病、匪患、怪胎、活佛认定、活佛还俗、活佛隐遁、活佛再生、一个活佛三个真身、喇嘛坐化等,在辞条中一一铺陈开来。这些辞条都抵达了康巴文化的精髓之处。如一个活佛三个真身的现象,充分反映出宗教所受到的当下世俗文化的影响。

不过从小说的素材来看,至少是二至三部作品的内容,因此,几乎每个辞条都很短,不能充分展开,信息过于密集,想描述的头绪太多,主线不明确,导致阅读比较困难。

达真的《命定》是康巴文化写作的又一力作。小说围绕世俗青年贡布和年轻喇嘛土尔觉的传奇经历展开。

贡布英俊而强健,在草原集市上见到了美少女雍金玛,他用草原上流行的抢婚方式把雍金玛抢来做了妻子。同时还抢来了俊马雪上飞。两年后他骑着雪上飞参加麦塘草原的赛马盛会,夺得第一名。裁判却判另一部落的选手为胜。因不满判决,在部落间的械斗中他杀死了裁判,逃到康定,参加了抗日远征军。在战场上他英勇杀敌,壮烈牺牲。贡布短暂的一生展现的是康巴草原牧民敢恨敢爱的英雄气质。

而年轻喇嘛土尔觉表现的是“兽性、人性、神性”在个体身上的激烈博杀,是宗教精神与世俗生活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大开大阖的矛盾冲突设置中,鲜为人知的僧侣生活与寺庙文化向人们撩开了神秘的帷幕,人物的形象与个性生动而饱满。

虔诚的宗教信仰、严格的教规、炽热的爱情、残酷的仇杀、血肉横飞的战场,蓝天、白云、骏马、寺庙、草原,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4.对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坚守人生信念的阐扬

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已然退出历史的帷幕,当下的时代只能用波澜不惊、平庸、破碎、琐屑来形容。在这琐碎的时代、琐碎的人生中,生命的意义又该在何处寻找?该在何处坚守?

林雪儿的长篇小说《妇科医生》中的两对青年人江小鸥和杨船、高子林和向白玉便在偏僻的小县城三江县完成着自己的人生选择。小县城的生活是平凡而沉闷的。江小鸥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家乡三江县妇幼保健院做了一名妇科医生。先后到保健院的年青医生还有高子林和江小鸥的室友向白玉。高子林喜欢江小鸥,但最后却和向白玉结了婚。江小鸥与诗人杨船结了婚。

时值开发大潮来临。作官、下海也强烈地引诱着这帮原本生活平静的年轻人。向白玉心有旁骛,弃医术医德于不顾,混迹于官场,由副院长、副县长做到了副市长的高位。杨船耐不住诗人的寂寞,也从政当了某要员的秘书,后又和高子林一道去海南经商,失败后当了市报记者,浮沉之中仍保持了当年诗人的正义感;高子林从海南回来后做医药推销,发了财。在金钱的裹挟下,向白玉在副院长任上就把保健院的地皮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在副县长任上将古老的青衣巷撤除,卖给了开发商;在副市长任上又把保健院让私人性质的阳光医院兼并了,赢利成为医院和医生的唯一目的。只有江小鸥谨记医大老师江尔杰的教诲:“妇科医生是替天使做事”,一直兢兢业业地从事着天使的事业,医术日益长进,医德也日益增强,成为一名优秀的妇科医生。坚守医德的江小鸥成为金钱势力的打击对象,最终被排挤出医院。但她仍不为所动,白衣天使的使命成为她生活的准则,也成为她坚守的信念,让她在生活的潮流中不随波逐流,其平凡的生活也因为信念而焕发出光辉。

裘山山的长篇小说《我的爱情绽放如雪》中主人公追求的是一种雪域高原圣洁的精神。庸常乏味的职场生活,是书中主人公们走出都市,踏上开往拉萨火车的逻辑起点。

在一列从西宁开往拉萨的火车上,几个到西藏寻找爱情的年轻人相遇了。成都女孩于红和蓝天蓝同在一家公司工作。于红崇拜在网上认识的网友“骆驼刺”,于生活无聊之际打算进藏会一会这位网友。蓝天蓝的男友杨槐大学毕业时选择了从军进藏,驻守边防,蓝天蓝在杨槐和公司老总陈响之间徘徊。上海男孩黑子的女友到西藏支教,二人之间的爱情因此而出现了缝隙。昆明女孩紫薇身患绝症,想到圣洁的雪域高原寻找“生命的意义”。加上北京男孩白山是在西藏驻守边关的军人,此时正探亲归队;退役军人老黄,进藏凭吊早年牺牲、也是一对恋人的战友。最终,于红与白山相恋,蓝天蓝在杨槐与陈响之间选择了杨槐,黑子找到了女友,也决定留在藏区。这是一次寻梦之旅,戍守边关、援藏支教的人们清洁的精神、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让这群年轻人也经历了一次精神之旅,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蜕变,同时也都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爱情。作品将通俗爱情故事与网络时尚元素、雪域风情很好地结合起来,寻找到世俗生活与崇高精神的结合点。

在颜歌的长篇小说《声音乐团》中,古典音乐成为人们拾缀生活信念的精神寄托。

这是一部故事中的故事的元小说。小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杨帆的回忆,一是刘蓉蓉的小说。出版社编辑杨帆的表妹刘蓉蓉是一个三流小说家。她以市第三交响乐团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声音乐团》在报上连载。但尚未连载完,刘蓉蓉便在第三交响乐团的演出现场从看台坠落身亡。杨帆在寻找剩下的手稿和刘蓉蓉死亡真相的过程中,刘蓉蓉破碎的家庭及孤独的童年生活、第三交响乐团乐手们失业后的窘困生活一一得到回现。在刘蓉蓉的故事里,乐手们在乐团解散后的若干年里,历经了生活的重重磨难,“他们都是那样悲伤,孤独,伤痕累累”。挣扎与温饱线上、没有音乐的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和精神都处于溃败的境地:“圆号手丧失的记忆,低音提琴手无法发出的声音,长笛手满身的伤痕,大提琴手骤然地衰老……”物质生活的匮乏不足以击垮他们,但没有音乐,却让他们穷困潦倒。所以,当一听到有人要重新组建乐团时,纷纷前来应聘。乐队打算通过演奏马勒的第二交响曲来重拾生活的完整:“演奏了一次马勒第二交响曲,一切就会好起来,城市会再次分辨声音。”

作品元小说叙事手法的运用,使得事实的真相无可辨认。两个叙述人杨帆和刘蓉蓉的叙述始终处于叙述—辨伪—再叙述—再辨伪的过程之中,“我们无法确知的是,哪一个世界才是真实存在的,哪一个世界才是现时发生的”,生活的表象呈碎片状态。唯有马勒的第二交响曲——由“葬礼”到“复活”或许象征着乐手们向死而生的精神的再生。

(三)助力创新、助推发展的文学活动

2011年,文学界召开了几次重要会议。4月7日至8日,省作协七届五次主席团会和七届三次全委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省作协2010年的工作,提出了2011年的工作要点。11月22日至26日,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四川作家代表团应到会28人,实到25人(杨牧、高缨、流沙河三位老作家因身体原因请假)。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吕汝伦同志任团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省作协主席阿来两位同志任副团长。德高望重的97岁高龄的著名作家马识途、87岁高龄的著名作家王火作为当然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本次大会上,经过民主选举,阿来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委员,曹纪祖、梁平、杨红樱当选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吕汝伦当选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团体委员。

2011年是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四川文学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和研讨会议,关注抗震题材创作,推出主题文艺精品。4月20日,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作家协会、渠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四川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省作协创研室、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四川务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长篇小说《拯救》研讨会在成都举行。9月22日,由四川省作协、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羌族诗人羊子长诗《汶川羌》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9月30日,由新华文轩出版集团主办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文学创作出版研讨会在成都举行。研讨会对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三部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重点探讨和评析。三部作品分别是《星星》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梁平创作的长诗《汶川故事》,巴蜀文化学者伍松乔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以及著名作家关仁山的长篇小说《重生》。

四川文学界参与了多项全国性文学活动。5月29日至30日,首届中华辞赋北京高峰论坛在京召开,20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辞赋作者出席会议,以“中华辞赋的传承与创新”“辞赋如何服务中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生康乐、社会和谐与民族复兴”等为议题展开研讨。97岁高龄的著名作家、原四川省人大副主任马识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魏明伦,四川作家徐康、张昌余等应邀出席了大会。9月26日,首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该奖项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与广元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评奖范围涉及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及电影文学剧本。

此外,四川文学界还举办了多个重要活动。1月10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和遂宁市委宣传部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和遂宁日报集团承办的长篇报告文学《绿色的力量——四川省遂宁市绿色发展模式解读》座谈研讨会在四川省作家协会举行。6月23日,为纪念建党90周年,弘扬红军文化,展示红色雅安,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雅安市委共同主办的“从安顺场到夹金山”主题采风创作活动启动仪式在雅安举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文联主席郭永祥,雅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孟加,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启国,雅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旭,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芳琼,雅安副市长姜小林,雅安市政协副主席李毅,以及舒婷、何应辉等知名作家、书法家、画家出席了启动仪式。9月23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和成都市文联联合举办,《当代文坛》编辑部、李劼人研究会、李劼人故居博物馆、南充市文联联合承办的“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家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6月13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主办、巴金文学院承办的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林雪儿长篇小说《妇科医生》研讨会在乐山举行。6月18日,由自贡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自贡市作家协会四川理工学院宣传部和人文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川南诗会在自贡举行。8月20日,长篇地域传奇小说《曾溪口》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四川文艺传播促进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四川日报社、四川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9月5日至7日,由巴金文学院、甘孜州委宣传部和甘孜州文联联合举办的“甘孜州首届作家培训班”在康定举办。全州18个县、海螺沟管理局、州级各部门、四川民族学院、省藏校、甘孜军分区及部分企业等单位的优秀作家和文学爱好者150余人参加培训。11月23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与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室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西蜀论坛”在成都召开。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明泉、文学所所长苏宁、副所长向荣、研究员王林、四川省作协创研室主任袁基亮、副主任孙建军等十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2011年,四川文学获得了多个国内重要奖项。鄢然、高师大编剧的大型话剧《午夜的太阳不是梦》获得“全国戏剧文化奖”,该奖项主要是为了奖励和扶持舞台剧电视剧广播剧的优秀剧本和戏剧论文,除了文本评奖外,该奖项还增加了舞台艺术的综合性评奖。因其具有广泛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被业界誉为“纯专业评奖”。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创作中心主任、一级作家武志刚的剧本《杨柳村里的年轻人》获得夏衍杯剧本奖。此前武志刚已凭借《生生不息》和《城市里的蒲公英》两次获得夏衍杯剧本奖。此次获奖,使其成为迄今为止全国电影剧本最高奖唯一的三连冠。夏衍杯剧本奖即原“中国电影文学奖”,是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政府奖,自2006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旨在提升中国电影产业质量,为全国电影生产机构提供给精品剧本。煤矿诗人冉军的诗集《红与黑的颂辞》和评论《中国煤炭诗精神史小议》获得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由中国煤矿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是煤炭行业文学创作的最高奖项,始于1982年,至今已举办了6届。这是作者继第五届煤矿文学奖后再次获此殊荣。巴金文学院第七届“茅台文学奖”自2003年设立以来,先后颁发给了阿来、裘山山、邓贤、麦家等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作家,成为四川文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本届茅台文学奖评委会综合考量签约作家近两年的创造,经评委会认真评议,决定将巴金文学院第七届“茅台文学奖”授予羌族诗人羊子、军旅作家王棵。四川省作协会员、《报告文学》首批特聘作家向思宇的报告文学作品《筑巢——汶川大地震破碎家庭重组纪实》获得新世纪第五届《北京文学》奖。两年一届的“新世纪《北京文学》奖”由《北京文学》月刊社主办,囊括了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随笔、诗歌和评论六个体裁。自2003年至今已颁发五届。阿来、严歌苓、贾平凹、苏童等名家均曾获此奖项。

四川是公认的文学强省,文风兴盛,名人辈出,佳作不断,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需要看到,四川文学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精品不够多、名家不够多。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实践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和永不停歇的动力。文学工作者需要将“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与当代文艺实践相结合,自觉肩负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责任,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影响力、吸引力显著增强的优秀作品。要继承传统,立足地域,面向全国,走近生活,记录历史,呼应民意,努力创作具有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精品力作。四川文学产生了精品也需要更多的精品,推出了大家也需要更多的大家。四川文学需要努力达到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强势文学态势,从而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的内容支撑、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把四川建设成真正的“西部文学高地”。

一、主要作品

1.四川省“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出版集团等单位联合主编大型纪实文学丛书《感恩》(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感恩》丛书由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作序。丛书共计18分册,图文并茂,全面记录了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辽宁、河北、河南、福建、山西、湖南、吉林、安徽、江西、湖北、重庆、黑龙江等18个省市对口援建四川18个地震重灾区进行灾后恢复重建的光荣历程和不朽业绩,真实记录了援建者们的感人事迹,充分表达了四川人民对全国人民和对口援建省市的感恩之情,是对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材。

2.朱丹枫、阿来主编《国家行动——十八省市援蜀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

该书为大型报告文学集,收录了山东、广东、浙江、北京、上海、江苏、辽宁、河北、河南、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吉林、安徽、湖北、重庆、黑龙江等18个对口援建省市的作家作品18篇。2011年3月,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作协主办“名家看四川·书写新家园”采访活动,18个对口援建省(市)委宣传部、作家协会选派优秀作家赴灾区重建一线采访,感受灾区新生活。记录重建新成就,书写四川人民和援建队伍一起创造的重建奇迹,铭记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见证灾区的崛起与重生。作家们以援建精神写援建,零距离贴近灾后重建的热土,与援建者同吃同住,记录建设者们可歌可泣的英雄奇迹。从一砖一瓦中,寻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之源,用手中的笔为建设者立传,为灾后重建放歌。

3.朱丹枫、阿来主编《四川回答世界——来自灾后重建的报告》(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

该书收录了23位四川作家的作品16篇,见证了灾后重建的巨大成就,以文学形式记录了四川地震灾区的沧桑巨变,书写了四川人民坚强奋起的抗震救灾精神。作为川人自我书写坚强奋起的文学记录,该书本身就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产物,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现场、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发自灵魂深处的情感自然流露,这里有川人的记忆和诉说,从中我们可以读到达观、自强、感恩、奋进、希望……《四川回答世界——来自灾后重建的报告》中蕴涵的丰富的精神价值,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久弥新,历久弥醇。

4.伍松乔《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

该书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年度重点作品,并在第21届全国图书博览会上面向全国重点推出。作家伍松乔历时两年的扎实采访,先后30多次前往3000平方公里间的北川乡村城镇奔走,目睹了新北川、新县城从播种、生根直至发芽、长叶、开花的全过程,用自己的感悟精心创作出了38.5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深刻地揭示了“北川奇迹”的谜底。作者浓墨重彩地书写了绵阳市委书记、市长,而且还书写了县委书记、县长,各级领导、人民子弟兵、山东援建、华西集团,更有无数活跃在灾区、重建第一线的普通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同时,作者也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无数志愿者,海外华侨与港澳同胞的赤子之心。正是有了他们为灾区恢复重建流血流汗,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才创造出了非凡的“北川速度”、“北川质量”。该书着眼于地震后至今发生在北川土地上波澜壮阔的当代奇迹,通过零距离、全方位的记录、见证、描绘、解读,成为迄今为止对于北川重生史诗的第一部零距离全景报告文学专著。

5.黄亚洲《我扶着四川歌唱》(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

这本诗集精选了120首诗和散文诗,分为六个“旋律”:蜀地遐思;广安九吟;红军的四川;重庆是四川的一角;关于九寨沟与黄龙的散文诗;“5·12”如此震动。前面五个部分回溯畅想了悠悠蜀地几千年历史留下的痕迹,比如金沙遗址,比如都江堰,比如剑门关,还比如广元皇泽寺,等等,最后一个部分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作者黄亚洲多次奔赴残垣断墙,在瓦砾之间,带着内心的震动,在大爱中流露真情,用他的阅历、思想以及视角综合起来,形成的这一首首诗歌。以简练朴实的方式迅速记录灾难,不仅反映了抗震救灾过程中生命与时间赛跑和众志成城共度时艰的壮丽画卷,还揭示了普通民众的血与泪、伤与痛,体现出深度的人性关怀。作者黄亚洲,诗人、剧作家。浙江杭州籍。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共十六大代表。现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6.梁平《汶川故事》(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

作为亲历三年汶川大地震灾难、救援与重建的著名诗人梁平,三年置身现场的观察与思考,三年磨一剑,震撼完成长诗《汶川故事》。长诗将灾后重建的现实场景,切入历史的纵深,用“故事笔法”展示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镜头,具有一种客观面对灾难的品性与力量。它所呈现出的面对灾难的社会群体、精神涅槃与民族气度,是由来已久的自然和人类的抗争与挑战,是文明进程中命运和时代的涌动与思辨。《汶川故事》打破此类题材中概念化的局限,在宏大的叙事结构中浇铸着诗人血脉的跳动和奔涌。而诗人的抒情则是从心灵流淌而出的河流,涓涓汩汩,浸润人心,自然而不失浓郁,奔放又不失内敛,获得了难得的艺术层面上的“不动声色”。

7.马识途长篇小说《没有硝烟的战线》(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

这是著名作家马识途老先生根据自己和战友黎强的真实地下斗争经历创作完成的一部长篇电视文学剧本。讲述了一个叫李亨的青年,虽出身于川东一个袍哥家庭,但在大学期间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经组织安排到了延安陕北公学高级研究班学习。毕业后被组织安排打入国民党特务机构,取得要职,送出了大量的重要情报,多次及时地挽救了地方党组织、挽救了同志们的生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线上的英雄。但同时,他却不得不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爱情,一直到晚年才和大学时期一起参加革命的贾云英走到了一起。作者认为,当下一些反应隐蔽战线的影视剧,在情节和表现方式上与历史的真实有一些出入,造成了观众对地下党工作、生活的很大误解。马老希望以此书纪念那些曾在没有硝烟的战线上奋斗牺牲的烈士们。本剧是作为文学作品可供读者阅读和欣赏。然而它并非是最后完成的艺术作品,也不仅仅是供读者阅读欣赏的,它是为拍摄电影而创作的,是影片摄制的基础。因此,它既属于文学范畴,又受到电影特性的制约,是文学特性与电影特性辩证统一的产物。电影剧本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表现形式上,其核心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本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和典型性,人物形象反映了极为深刻的思想内容。

8.贺享雍的长篇小说《拯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

渠县籍著名乡土作家贺享雍的长篇小说《拯救》聚焦的是“精神重建”,在物质重建取得里程碑式胜利的同时,“心灵救赎”同样重要。这长达3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拯救》以一个乡党委书记龚文军和他的同事在抗震救灾中的经历,歌颂了乡村基层干部在抗震救灾中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弘扬了基层党组织执政为民的朴实情怀,展现了在突如其来的巨大自然灾害前,受灾群众们的不同心态和行为,人性的伟大与卑下共存。本书既以慷慨悲歌颂扬了人性中神性的部分,也锋芒毕露地鞭挞了隐藏在人性深处的卑劣,从而提出了“精神救赎”重于“物质救赎”的社会性思考。同时,在社会学的层面上,小说也提供了一幅生动形象的乡村政治生态即基层权力运作的画面,使之具有较高的认识意义。它的人物和故事深深植根在乡村厚实的土壤之中,不矫揉、不造作,将生活的质朴与文学的纯真无缝对接,让浓郁的乡风、乡俗、乡情在书卷中荡漾起伏,使我们触手可及文学的魅力和基层干部的艰辛与暖人情怀。据作者介绍,该书从地震过后开始构思到完成创作,共花费两年多时间,“这里面叙述的故事,都是有创作原型的。”

9.安昌河的长篇小说《亡者书》(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主人公“我”出生于一个短命的家庭,家族成员都活不过38岁。在得知自己的宿命,并眼见父母的离世后,他给自己的余生定下了三个目标:“一、帮助木耳完成一部有头有尾的长篇小说;二、和一个人相亲相爱并且跟她生养一个也会在三十八岁前死亡的孩子;三、让死神惊愕地看见一张幸福的面孔。”木耳的家族也颇为传奇,祖上是开妓院的,虽历经风雨,但到其父亲和木耳这一代都还半公开地经营着。木耳一直在写长篇小说,但笔下的人物总是“无一例外”地意外死亡,使他的小说总是处于未完成状态。“我”给他建议找一个年长者做小说的原型,以原型的长寿为基础完成小说创作。木耳找到了秦村的六福。六福现年已九十多岁,出生于大户人家。父亲多疑,对六福禁锢甚严。六福为了寻找梦中的没有“杀戮、欺骗、伤害”,明净、美丽的世界,早年离家出走,他的五个哥哥都因此而死于非命,祖上基业也毁于一旦。六福在外流浪多年,当过乞丐、土匪,被国民党拉过壮丁,在战场上杀过日本人。解放后又因是地富子女受到批斗、劳改。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梦想,后来那个梦想具象化为一个明亮的玻璃房,在他众多的养子的帮助下,通体透明的阳光房终于修建起来了。“我”帮助木耳完成了这部小说。在木耳的家中“我”与美丽的命运多舛的女子薜玉相遇,有了一个孩子。为打破命运的魔咒,薜玉生产后,“我”把孩子悄然地给了一对有着“爱悯安善之心”的中年夫妇,与“我”的父母一样,和薜玉同归于尽。

10.格绒追美的长篇小说《隐蔽的脸——藏地神子秘踪》(作家出版社2011年出版)

这是神力逐渐式微的时代。绕登一家逃难来到定曲河谷的定姆村,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扎下根来;绕登的女儿一代与雅格家换亲。雅格家曾是村里的旺族,出过活佛,但却日渐衰落。为了保住家产,后代普策与表妹梅朵近亲结婚,不断生出畸形婴儿,使家族陷入了“魔咒”。叙述人“我”,投生前是无形的精灵,虚无缥缈,能自由穿越时空;1969年投胎后成为实体的存在,是绕登和雅格家族联姻的后代,取名为晋美。通过“我”的亦真亦幻的视角,连接起了有神与无神两个时代。作品采用辞条式写作。一个个小辞条广罗地物风情、时代变迁。神迹显灵、神迹消失、天灾、人祸、麻风病、匪患、活佛认定、活佛还俗、活佛隐遁、活佛再生、一个活佛三个真身、喇嘛坐化等,在辞条中一一铺陈开来,直抵康巴文化的精髓处,展现了康巴地区在现代化冲击下的历史巨变过程。

11.达真的长篇小说《命定》(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

康巴汉子贡布英俊而强健。在草原集市上见到了美少女雍金玛,他用草原上流行的抢婚方式把雍金玛抢来做了妻子。同时还抢来了俊马雪上飞。两年后他带着妻子和出生不久的儿子参加麦塘草原的赛马盛会。贡布是赛马高手,带着自己的爱马雪上飞参赛。比赛中,他和龙灯部落的少年选手尼麦同时冲到终点,但同为龙灯部落的裁判嘎多却宣布尼麦获得第一名,由此引发了部落间的械斗。贡布杀死了嘎多,骑着雪上飞,抛妻别子走上了逃亡之路。土尔吉九岁时被父母送进绒布寺当了喇嘛。他聪慧过人,15岁时便能“借助经文的语义同别人展开辩经”。但也就在此时,一本仓央嘉措情诗的手抄卷打开了他身体情欲的世界,他因此而站在了神界和俗界的十字路口:“一边是通向光芒感召的天堂;一边是充满男女欲望的‘幸福’。”17岁时,他和师傅到欧珠头人家念经,认识了头人15岁的女儿、美少女贡觉措,两人一见钟情,坠入情网。事发后,他被逐出寺庙,成为“永远被人嗤之以鼻”的扎洛。他和贡觉措私奔,半路上贡觉措被抓了回去,同在逃亡中的贡布骑着雪上飞救了他,二人一同亡命天涯。走出麦塘草原,外面抗日的烽火正如火如荼。他们先参加了然打西机场的修建,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他们又到康定参加了抗日远征军。1943年,他们和康定的七十多个藏汉回族青年一起踏上抗日征程。在滇西战场,“表面冷静内心炽烈”的贡布成为骁勇善战的“战神”,杀敌无数,战死沙场;土尔吉却面临了僧人与战士、救赎与杀生的身份与信仰的双重困境。他选择了当救护兵,在战场上救死扶伤来回避这一困境。他结识了战地医院护士陆晓慧,爱情的种子再次萌芽。战争结束后,土尔吉得知昔日恋人贡觉早已遁入空门,而陆晓慧也死于登革热。他留在了缅甸,为死于战场的战友们守灵,实现了对自己信仰的守望。

12.罗伟章的长篇小说《太阳底下》(《大家》2011年第5期)

故事由主人公黄晓洋的日记笔记、其妻杜芸秋的访谈录、黄晓洋与父亲的信件往来、作者笔记等几部分组成。黄晓洋是一位年轻的历史学家,致力于抗战时期南京大屠杀和重庆大轰炸的研究。他的曾祖父曾祖母均死于南京屠城时日军的刀下。曾祖母被杀时,日军官在举刀的同时是否喊过一声“欧巴桑”引发了黄晓洋对自己以前的历史观及人性观念的怀疑。为了弄清曾祖母之死的真相及细节,他从南京来到重庆,想从当年曾祖父的同事、尚健在的李本森教授处寻找答案。见到李教授之后意外地发现,李教授的现任夫人安志薇竟是他父亲和伯父当年的情人安靖。于是,南京大屠杀与重庆大轰炸时期李教授、安靖、父亲、伯父等人的传奇经历及细节在他面前轰然展开。在由数字组成的宏观历史表象之下隐藏着无数个人的秘密,而这些秘密的展开钩勒出了彼时知识分子的特异个性。也正是这些特异的个性“为我们民族保存了文化的血脉和读书的种子”。但这些文脉随着李本森教授的去世却面临着断裂。然而史学界仍然津津乐道于由数字和大人物组成的“大历史”,黄晓洋的“个体史学”处于极端的边缘。他在追寻细节的“真实”的同时追求着人心的“纯净”。而当安靖的本来身份是日本人的真相暴露及重庆大轰炸的历史细节逐渐展现时,黄晓洋却无法承受,选择了自杀。

13.颜歌的长篇小说《声音乐团》(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

这是一部故事中的故事的元小说。小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杨帆的回忆,二是刘蓉蓉的小说。出版社编辑杨帆的表妹刘蓉蓉是一个三流小说家。她以市第三交响乐团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声音乐团》在报上连载。但尚未连载完,刘蓉蓉便在第三交响乐团的演出现场从看台坠落身亡。杨帆在寻找剩下的手稿和刘蓉蓉死亡真相的过程中,刘蓉蓉破碎的家庭及孤独的童年生活一一得到回现。在杨帆的回忆里,刘蓉蓉的父亲是一个业余小提琴手,他在家里招收街坊邻居的孩子学小提琴。他将孩子们杂乱的琴声称之为“声音”而不是音乐,他临时组建的乐队也就叫“声音乐团”。父亲后来同她的母亲离异,重新组建了家庭。刘蓉蓉跟着母亲长大,再也没有见过父亲。她在“悲伤,孤独,伤痕累累”中度过了少年时代。成年后的刘蓉蓉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结识了父亲重组家庭的儿子——一个第三交响乐团的圆号手,与乐团成员有了不解之缘。在刘蓉蓉的故事里,第三交响乐团解散后的若干年,曾经的乐团双簧管手想要重新组建乐团,乐团的乐手们纷纷前来应聘。这些失业的乐手们无一例外地穷困潦倒:“圆号手丧失的记忆,低音提琴手无法发出的声音,长笛手满身的伤痕,大提琴手骤然地衰老……”“他们都是那样悲伤,孤独,伤痕累累”。她早年的生活经验进入了小说,这些乐手们有她父亲、父亲的学生们、父亲继子的身影。生活的破碎、乐团的兴衰、精神的溃败成为小说的主题。双簧管手想重建乐队,通过演奏马勒的第二交响曲——由“葬礼”到“复活”来重拾生活的完整。

14.林雪儿的长篇小说《妇科医生》(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

江小鸥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家乡三江县妇幼保健院做了一名妇科医生。先后到保健院的年青医生还有军医大毕业的高子林和江小鸥的室友向白玉。高子林喜欢江小鸥,但最后却和向白玉结了婚。江小鸥与诗人杨船结了婚。保健院坐落在古老的青衣巷,江小鸥谨记医大老师江尔杰的教诲:“妇科医生是替天使做事”,一直兢兢业业地从事着天使的事业,医术日益长进,医德也日益增强,成为一名优秀的妇科医生。向白玉却心有旁骛,弃医术医德于不顾,混迹于官场,由副院长、副县长做到了副市长的高位。杨船耐不住诗人的寂寞,也从政当了某要员的秘书,后又和高子林一道到海南经商,失败后当了市报记者,浮沉之中仍保持了当年诗人的正义感。高子林从海南回来后做医药推销,发了财。由于人生走向的不同,两对爱人都离了婚。在金钱的裹挟下,向白玉在副院长任上就把保健院的地皮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在副县长任上将古老的青衣巷撤除,买给了开发商。在副市长任上又把保健院让私人性质的阳光医院兼并了,赢利成为医院和医生的唯一目的。坚守医德的江小鸥成为打击的对象,最终被排挤出医院。

15.刘大军的长篇小说《山高天远》(作家出版社2011年出版)

汶川大地震时,西川县县长何万山正在县委礼堂主持大会。震动突如其来,场面惨烈。何万山的妻子为保护学生被埋牺牲,受伤的何万山立即带领人们抢险救灾。何万山的祖父何天宝是荗县羌族日补坝土司之后,前清光绪举人,革命义士。大儿子献身于辛亥革命,小儿子何世通参加红军,此时已是93岁的老人。地震发生后,他主动请缨,随部队进入灾区第一线,参加救灾。在灾区第一线的还有从香港凤凰卫视来的女记者司徒美辰,她的祖父曾是西川县的传教士,她在第一时间将西川县的灾情传向了世界,并在香港募捐,积极参与抗震救灾。老红军后代李伯仲是当年西川县的知青,此时已是商界大腕,也全力投入到了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当中。在西川县的灾后重建过程中,何万山、李伯仲与当时的龙州市委书记等在是先妥善安置灾民,还是急于上项目,是搞“面子工程”,还是踏踏实实安置灾民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何万山的务实方案最终得到了上级的支持。

16.苗勇、李国军的长篇小说《曾溪口》(中国工人出版社2011年出版)

苏荗才在军队官至团副,从和尚空明、空见处分别得到了一张合二为一的藏宝图,此图系民间相传的明朝废帝朱允炆的藏宝图,并受二人相托,寻找宝藏。苏荗才抱着“让宝藏造福巴中数百万百姓”的信念,辞去了军队职务,回巴中老家曾溪口组建了一支运送物质的“背二哥”队伍,暗中在大巴山的崇山峻岭间寻找宝藏。一天,他从土匪手中救下一名女子,二人渐渐相爱了。此女子人称“四小姐”,是曾溪口首富李四老爷的女儿。李四老爷的二儿子李修武是巴中县城的团防司令,得知了苏荗才寻宝的行踪,暗中与土匪勾结,多次设计陷害,并两次将其投入大牢以逼取藏宝图的下落。苏荗才凭借自身高强的武功和众兄弟的配合搭救,两次突出重围,最后击毙了李修武及与其勾结的土匪头子。四姑娘因爱与家庭决裂,深夜劫狱,上山杀匪,走上了一条跟自己的出生完全不同的道路。

17.王棵的长篇小说《动女情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

张志玉、张志煜(小名仲义)余蔓琦、陆键是新兵S中队的战友。四人有着不同的个性,陆键“似乎是专为竞技而生的”,“是个力量过于强盛的男性”,对各类比赛都有极大的热情,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余蔓琦是个满脑子浪漫幻想的激情少女,后成为作家,曾有过精神分裂,死于服安眠药过量。仲义是典型的城市公子哥,散漫却率真,重信守诺。张志玉是农村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理性而坚定。陆键一开始就把张志玉视作他的“女朋友”,不久他秘密参与一次矿难的援救,负伤而消失了。仲义也喜欢张志玉,却一直信守对陆键的承诺,照顾着这个“朋友之妻”。直到和陆键联系上,确定陆键已忘了张志玉,才开始了和张的狂热爱情。半年后两人分在不同的部队,仲义为了能见到张志玉,几次逃跑,终被开除。他因为张志玉的一句话等待了十年。他也拒绝融入生活的潮流,十年后与张相见,因落拓不羁的散淡态度而最终遭到了张的拒绝。他也因“抗拒接纳来保留本真的方式”受到社会的信任,做了一个爱心基金会的会长,有了幸福的家庭。而张志玉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不停地奔跑,找关系转业到地方,忙不迭地炒股、买房、与人同居。为了快速获得金钱,她找老家的乡亲借了50万炒股,造成巨大亏损。为了还债,她又投保骗保,事发后锒铛入狱。两个“动女”都因跑得太快被甩出了轨道。

18.白玛曲真诗集《彩色高原》(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出版)

诗人一直没有忘记对自己民族精神、文化、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怀着虔诚的敬畏之心,不停地反省和批判,既不仅仅是原生态的一味保护,也不被现代诗歌潮流所异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独立特行的“高原本色”。她打通着母语、汉语以及西方现代诗歌之间的写作通道,形成了阳光、健康、纯正、醇和、大气,野性、豪爽的诗歌特色,极具咏叹和抒情,简单酣畅。藏族女诗人白玛曲真有一半彝族血统。祖籍青海海南,1973年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诗歌散文散见于全国各地各类报刊。已出版诗歌集《叶落晚秋》《格桑花的心事》。四川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家会员,甘洛县文联常务副主席、作家协会副主席,《甘洛文艺》副主编。

19.裘山山的长篇小说《我的爱情绽放如雪》(《小说界》2011年第四期)

在一列从西宁开往拉萨的火车上,几个到西藏寻找爱情的年轻人相遇了。成都女孩于红和蓝天蓝同在一家公司工作。于红崇拜在网上认识的网友“骆驼刺”,于生活无聊之际打算进藏一会这位网友。蓝天蓝的男友杨槐大学毕业时选择了从军进藏,驻守边防,蓝天蓝在杨槐和公司老总陈响之间徘徊。上海男孩黑子的女友到西藏支教,二人之间的爱情因此而出现了缝隙。昆明女孩紫薇身患绝症,想到圣洁的雪域高原寻找“生命的意义”。加上北京男孩白山是在西藏驻守边关的军人,此时正探亲归队;退役军人老黄,进藏凭吊早年牺牲、也是一对恋人的战友。最终,于红与白山相恋,蓝天蓝在杨槐与陈响之间选择了杨槐,黑子找到了女友,也决定留在藏区。这是一次寻梦之旅,戍守边关、援藏支教的人们清洁的精神、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让这群年轻人也经历了一次精神之旅,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蜕变,同时也都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爱情。作品将通俗爱情故事与网络时尚元素、雪域风情很好地结合起来,寻找到世俗生活与崇高精神的结合点。

20.李兰的《保姆成群》(《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11年第2期)

赵江华曾是一家国营企业的工会主席,工厂濒临倒闭时辞职下海,搞过私营公交公司,到山西投资挖煤,被人骗了,血本无归,只好到北京当了保姆。很快她便发现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注册了一家家政公司。公司业务发展很快,员工也来自全国各地,有农村来的,出门便迷路;有城市下岗女工,怀着意外傍着一个大款的侈望。各色人等汇聚到租住的几间小屋,赵江华凭自己做过工会主席的职业素养和当保姆的些许经验对她们进行短暂的培训,保姆们便上岗了。其间保姆与顾主之间发生了各式各样的故事,大到保姆打破了顾主家康熙年间的花瓶,要求赔偿。小到保姆吃多吃少发生的纠纷。有的保姆在顾主的帮助下出了书,成了作家。有的拉出去自立门户。有的身体和精神适应不了,不得不回到家乡。保姆们在公司里进进出出,来来去去,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赵江华在这“从业人员不受《劳动法》保护……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体系,没有法律法规的保护和制约”的行业里摸索着、坚守着,试图在这受人鄙视的、社会最底层的领域里闯出一片事业的天地。

21.蒋涌的长篇小说《穿云鸟》(重庆出版社2011年出版)

张良16岁初中毕业就下乡当了知青。父亲是县文化馆的图书管理员,当年是西南联大学生,投笔从戎,参加过远征军,官至少尉。母亲是小学教师。“文革”中家庭出身被归于“麻五类”。张良求知欲很强,虽一人在乡下,却一直坚持学习,踏实劳动,本分做人,并坚守人生的理想。但因“麻五类”的家庭出身,张良小小年纪,却在为人处事上谨言慎行,处处小心。从不出头,也从不得罪人。他暗恋知青冷梅,但冷梅的高干家庭背景使他从不曾表达过自己的爱意;回乡知青刘芳喜欢他,他也礼数周全地避开了。终于熬到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张良信心百倍地顺江而下,回城迎接新的人生。

22.雯萍的长篇小说《触摸》(四川民族出版社2011年出版)

川西北高原黄龙山下的柳州城里有一个美丽的姑娘濮钰,因脚大而迟迟未出嫁。淘金队的领头牛峰喜欢上了濮钰,二人订了亲,牛峰却死于一场哄抢金子的凶杀。后濮钰嫁给了内地进山做漳金生意的秦佳臻,二人跟着马帮在重峦叠嶂的蜀道上走了一个月才到了秦佳臻的家乡、位于成都附近的溪子古镇。到了秦家才知道秦佳臻有一个原配夫人。濮钰到溪子镇不久,柳州附近的叠溪镇就发生了强烈地震,国民党政府只顾内战,毫无救援,灾民死伤无数,流离失所。濮钰和秦佳臻生了一个女儿,原配夫人把孩子夺去抚养,濮和秦佳臻又回到了柳州。好景不长,秦佳臻又死于猎枪走火。濮钰同秦佳臻的朋友梦幻成组成了家庭,又生了三个女儿。但她再次受骗,梦幻成也同样已有妻儿。梦幻成借做生意出走了,时值抗战期间,濮钰带着孩子颠沛流离,好不容易熬到了解放。濮钰又和邻居闵虎结了婚。因她“姨太太”的身份,一直受到歧视,但她以女性的坚忍,带大了儿孙们,活到了九十多岁的高龄。

23.王棵的中篇小说《一家之主》(《人民文学》2011第12期)

宏玉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生父死于铆焊厂的一次事故,宏玉很早就退了学,进厂当工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母亲和一个安装师再婚,宏玉和继父——家里的“敌人”开始了冷战,横挑鼻子竖挑眼。数年过去,安装师被迫与她母亲离了婚。旋即家里的其他成员又成为宏玉的“敌人”。在她的威压下,母亲过早地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她和两个弟弟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24.龙懋勤的中篇小说《台上台下》(《钟山》2011年第5期)

市文化局的孟浪下派临河镇时和镇民政办主任黄仕福一起办工。老黄五十多岁,土生土长,当过乡党委书记。老黄长期在农村基层,深谙当地民情民风,他处事圆滑灵活而不违背大的原则。在处理1962年回乡工人上访、下岗的酒厂工人闹事、80年代农民哄抢化肥等事件时,他都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农民、工人与政府、老板之间,尽量顾及双方的利益,妥善处理问题,成为当地不可或缺人物。他工资收入低,但经常自掏腰包处理公事,生活贫困却不贪恋,作品塑造了一个有缺点但却精明能干的基层“小人物”的形象。

25.何大草的中篇小说《两才女》(《十月》2011年第6期)

史贞芬和党小米当年是南方大学的同班、同寝室、上下铺同学。史贞芬性格温柔敦厚,家又在农村,因此一步一个脚印,老老实实念书,保研,留校任教,然后结婚生子,日子过和踏踏实实;党小米生在县城,家境好,生性活泼,大学时就开始谈恋爱,毕业后到公司工作,“男友没少交,婚也没少结,”工作和个人生活都常变常新。二人性格和境遇不同,各自生活在既定的轨道上。但这种常态被一个青年人打破。史芬贞上历史课时有一个学雕塑的学生常来听她的课,并以她为宋庆龄的原型创作了宋氏三姐妹的雕像而获奖。即将毕业时,男孩送了一盆花给她,表达了朦胧的爱意。并说毕业后会到南非与家人一起经营餐馆。党小米以把自己的个人生活写成小说并出版,史贞芬的这段隐私也被写进了小说,闹得沸沸扬扬。史贞芬选择旅居南非并经营一家川菜馆,而党小米与新西兰籍华人包大卫到珠峰大本营捡垃圾,遭遇雪崩,永远留在雪域高原上。

26.钟正林的中篇小说《户口还乡》(《当代》2011年第2期)

青牛沱的青年农民大田费尽周折农转非把户口转成了城镇户口,并在县城的一家饮料厂找到工作。不久饮料厂倒闭,大田到文化馆当了临时工。儿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农村户口上城里小学要交一万元,城镇户口只交六千元。大田又找关系花了一千五百元给儿子转为城镇户口,上小学交了六千元。妻子帮容要在城里打零工,没有身份证,找关系又花了三千元转成城镇户口。眼下家乡搞林权制度改革,山林要分给农民,夫妻俩觉得,在城里“调换了几个工作,都是临时的,花了几千元的冤枉钱农转非,那户口一分钱也不值,一点好头也没有”,还不如回家乡搞旅游,二人又几经周折把帮容的户口转回了老家。

27.阿贝尔的中篇小说《飞地》(《花城》2011年第2期)

涪江边上有一个小镇,是土司的辖地,也是一块几乎与世隔绝的“飞地”。为了寻找传说中埋有黄金的“黄金洞”,“我”来到了小镇,同样被吸引来的还有大佑。小镇上有卫生所、小餐馆、客栈、裁缝铺和铁匠铺,有三个年轻的女人:神秘的药剂师、开朗的小餐馆老板娘幺师、风姿绰约的小裁缝。在寂寞的小镇上,“我”药剂师、大佑与小裁缝产生了朦胧的爱情。不久,大佑在黄金洞中死于非命,“我”也逃离了飞地。

28.罗伟章的短篇小说《夜奔》(《花城》2011年第3期)

强子的父亲生得矮小单薄,却一直和长得高大壮实的李大坤较劲。强子为了帮助父亲,练起了武功,也多次挑衅李大坤。强子发现李大坤暗中帮助自己的家庭。强子再次找李大坤决斗,李大坤为避开强子引火自焚,被救下后生活潦倒。一天母亲消失了,谜底揭开,原来李大坤一直暗恋着母亲,并一直未娶。因此也受到父亲的猜忌。母亲受不了父子两代人的忌妒,和她并不爱但却宽厚为人李大坤私奔了。

29.大竹县文联和大竹县作协联合编辑《百家竹——大竹县优秀文学作品丛书》(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该书为五卷本综合性大型文学选集丛书,分小说、散文、诗歌、戏曲影视、文艺评论五部分,共计100余万字,汇集了该县近百名大竹作者自新中国成立,尤以改革开放后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在出版社出版以及在国内各种征文大赛中获奖的文学作品,是大竹县当代文学实绩的集中展示。作者中既有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开始操笔的老作家,也有笔锋正健的年轻作家,还有牛刀初试的新生少年;同时还选录了部分曾经在大竹工作生活过,现已离开大竹的作家们的作品。作品不仅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而且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系该县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出版的一套大型文学丛书。

二、文学活动

1.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工作会议召开

2010年12月15日,四川省作家协会在西昌召开了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工作会议。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勾春平、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民族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意西泽仁、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民族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倮伍拉且、凉山州作协主席贾瓦盘加、甘孜州作协主席格绒追美、副主席列美平措、阿坝州作协副主席、《草地》杂志主编蓝小梅、副主席羊子以及省作协创联部、《四川文学》、《星星》诗刊、《当代文坛》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认为,近年来我省少数民族作家队伍迅速壮大,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会议总结了我省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的经验,研究了今后繁荣我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发展规划。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充分肯定了凉山州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凉山州的彝文文学创作。

2.广元市文艺创作座谈会召开

1月6日,广元市文艺创作座谈会召开。广元市委书记罗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广元文艺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希望各级部门充分认识繁荣广元文艺创作的重大意义,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立足实践、追求精品、创新机制、营造氛围,强力推动广元文艺创作大繁荣大发展。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总工会主席王振会主持。副市长邹瑾以及广元市宣传、文化、广电、财政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20余名作家艺术家代表出席会议,积极为繁荣广元文艺创作、加快建设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经济文化强市建言献策。

3.《绿色的力量——四川省遂宁市绿色发展模式解读》座谈研讨会举行

1月10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和遂宁市委宣传部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和遂宁日报集团承办的长篇报告文学《绿色的力量——四川省遂宁市绿色发展模式解读》座谈研讨会在四川省作家协会举行。会议由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曹纪祖主持。遂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大海、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勾春平、省作协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郭中朝、省作协副主席傅恒、省作协副主席意西泽仁、省作协副主席梁平、省作协名誉副主席徐康、省作协名誉副主席何开四、遂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外宣办主任梁勤玲、遂宁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唐毅等相关领导出席了研讨会。省作协《作家文汇报》主编孙建军、省作协创研室主任袁基亮、《四川文学》副主编高虹、省作协创研室副编审杨青、原《四川文学》主编邓中仪、四川电视台记者张勇、巴金文学院创作员邹廷清、原遂宁市文联副主席尹强儒、遂宁市作协主席胡永康、遂宁市文学戏剧办公室主任张路等作家和评论家出席了研讨会。四川日报社、四川电视台、华西都市报社、成都日报社、成都商报社、四川网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4.泸州市作家协会年会召开

1月22日,泸州市作家协会年会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鞠丽、副部长黄华、市纪委副书记曾宏、市文联专职副主席虞潜、市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市作协主席杨雪、市作协顾问杨正康、市作协名誉主席章正超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大会全面回顾总结了泸州市作协2010年的工作,表彰了2010年度泸州市作协优秀作家和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公布了2010年入会会员名单。

5.广元市设立中国·广元“剑门关文学奖”

1月,为加快灾后精神家园重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学创作大发展大繁荣,广元市设立中国·广元“剑门关文学奖”,评选5—10部获奖作品,每部奖金10万。该奖项面向海内外作家,鼓励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优秀文学作品。

6.省作协巴金文学院选聘年度签约作家

1月,省作协巴金文学院选聘王棵、格绒追美、颜歌、黎民泰、李兰、林雪儿、郭金梅、张学明等8位作家为年度签约作家。

7.省作协七届五次主席团会和七届三次全委会召开

4月7日至8日,省作协七届五次主席团会和七届三次全委会在成都召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省作协主席阿来出席会议并作讲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勾春平作了工作报告,省作协副主席傅恒传达了中国作协七届六次全委会精神,省作协副主席梁平传达了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会议全面总结了省作协2010年的工作,提出了2011年的工作要点,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紧围绕“出作品,出人才”这一中心任务,努力以科学理论引导作家,一真诚态度团结作家,以多种方式联系作家,以办好实事服务作家,促进四川文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8.长篇小说《拯救》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4月20日,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作家协会、渠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四川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省作协创研室、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四川务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长篇小说《拯救》研讨会在成都举行。研讨会由四川文艺出版社社长黄立新主持,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勾春平、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曹纪祖、省作协副主席杨牧、省作协副主席傅恒、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陈小海等领导和来自省作协、省社科院及省内高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著名乡土作家、达州市作协副主席贺享雍创作的《拯救》,是首部反映汶川地震后精神重建的长篇小说。这部近30万字的作品在保持浓郁的乡风乡俗乡情的基础上,实现了创作风格和内涵的超越,以乡村基层干部在抗震救灾中的经历,弘扬了一心为民的朴实情怀,讴歌了人性的崇高精神和不屈力量。

9.中国作家灾后重建创作采风团李白故里行

4月25日由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作家灾后重建创作采风团李白故里行在江油市举行。来自总政、河南、辽宁等地的中国作协会员20余人在绵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培松、绵阳市作协主席刘大军、江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方敏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江油市灾后重建情况。

10.大型纪实作品《感恩》丛书举行首发式

5月7日,在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由四川省“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社会科学院、四川出版集团联合主编的大型纪实作品《感恩》丛书,已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新华文轩成都购书中心隆重举行丛书首发暨赠书仪式。省委常委、副省长、丛书编委会主任魏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丛书编委会主任黄新初,副省长黄彦蓉等领导向18个援建省市指挥部的代表赠送了《感恩》丛书典藏本。《感恩》丛书共计18分册,图文并茂,全面记录了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辽宁、河北、河南、福建、山西、湖南、吉林、安徽、江西、湖北、重庆、黑龙江等18个省市对口援建四川18个地震重灾区进行灾后恢复重建的光荣历程和不朽业绩,真实记录了援建者们的感人事迹,充分表达了四川人民对全国人民和对口援建省市的感恩之情。

11.首届中华辞赋北京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5月29日至30日,首届中华辞赋北京高峰论坛在京召开,20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辞赋作者出席会议,以“中华辞赋的传承与创新”“辞赋如何服务中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生康乐、社会和谐与民族复兴”等为议题展开研讨。本次论坛由中国碑赋文化工程院、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香港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等联合主办。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全国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孙家正致电祝贺,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李东东致开幕词。应邀出席会议的有97岁高龄的著名作家、原四川省人大副主任马识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魏明伦,香港《文汇报》社长、董事长王树成,中国碑赋文化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华辞赋杂志社社长、原新华社副总编辑闵凡路等业界领导和海内外专家学者、辞赋作者等二百余人聚首北京,以“中华辞赋的传承与创新”“辞赋如何服务中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生康乐、社会和谐与民族复兴”等为议题展开研讨。担任《中华辞赋》顾问的马识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主题演讲,受到与会者热烈欢迎。魏明伦和张昌余也作了专题发言。我省作家徐康的《国酒茅台赋》获得全国同题辞赋大赛一等奖。论坛通过了《中华辞赋北京宣言》和《关于筹备在北京建立中华辞赋家学会的建议》。会议选举了中华辞赋家学会筹备委员会36名成员,四川作家魏明伦、徐康、张昌余三人当选。

12.神华杯·第六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评选揭晓

6月2日,神华杯·第六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评选揭晓,并在中国煤矿文化艺术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上颁奖。川煤集团广旺公司职工冉军的《红与黑的颂辞》和《中国煤炭诗精神史小议》获得两项大奖。这是作者继第五届煤矿文学奖后再次获此殊荣。冉军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诗歌创作和文学评论二十余年,创作了近400首诗歌和数十篇散文随笔与文学评论。由中国煤矿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是煤炭行业文学创作的最高奖项,始于1982年,至今已举办了六届。本届评奖是在参赛的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煤炭系统作者正式出版或发表的文学作品,以及社会作者出版和发表的煤矿题材的文学作品共368篇中经过作品登记、资格审查、初评、终评四个阶段评选出来的。经过国内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及编辑家的认真评选,最后评出乌金奖55部(篇),提名奖39部(篇)。这些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品位,有着浓郁的“煤味儿”,展示了煤矿作家的实力,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13.《我扶着四川歌唱》新书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举行

6月3日,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我扶着四川歌唱》新书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在四川出版大厦8楼举行。本书作者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的著名诗人黄亚洲、四川省委宣传部朱丹枫副部长、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赵和平、四川省委宣传部文艺处、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四川省作家协会的相关领导和文学评论界专家们出席了首发活动。诗集精选了120首诗、散文诗,分为六个“旋律”:蜀地遐思;广安九吟;红军的四川;重庆是四川的一角;关于九寨沟与黄龙的散文诗;“5·12”如此震动。前五个部分回溯畅想了悠悠蜀地几千年历史留下的痕迹,最后一部分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黄亚洲多次奔赴灾区,以简练朴实的方式迅速记录灾难,不仅反映了抗震救灾过程中生命与时间赛跑和众志成城共度时艰的壮丽画卷,还揭示了普通民众的血与泪、伤与痛,体现出深度的人性关怀。

14.“名家看四川—魅力乐山行”采风活动举行

6月12日至16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乐山市委宣传部主办,巴金文学院承办的“名家看四川—魅力乐山行”采风活动在乐山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乐山市委副书记罗建安、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吕汝伦等出席活动启动仪式。乐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坚、市长蒋辅义会见了采风团一行。四川省作协主席、巴金文学院院长阿来、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熊召政、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尹汉胤、河北省作协副主席关仁山、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徐鲁、山东省作协副主席李贯通、西安市作协主席吴克敬、著名评论家何镇邦、白烨等22位全国著名的作家和评论家参加了此次活动。“名家看四川”活动从2002年启动以来,每年都会结合当年热点话题、国内重大事件,确定不同的活动主题,以名家看四川、写四川的形式,达到提高四川知名度、美誉度的目的。

15.长篇小说《妇科医生》研讨会举行

6月13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主办、巴金文学院承办的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林雪儿长篇小说《妇科医生》研讨会在乐山举行。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四川省作协主席、巴金文学院院长阿来,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吕汝伦,乐山市委宣传部部长罗佳明,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尹汉胤,评论家何傎邦、白烨、李建军,作家熊召政、徐鲁、肖克凡、吴克敬、关仁山、李贯通、矫建,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及四川作家徐康、赵智、袁基亮,《当代文学》副主编夏述贵等40余人参加了研讨。研讨会由巴金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赵智主持。

16.第二届川南诗会在自贡举行

6月18日,由自贡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自贡市作家协会四川理工学院宣传部和人文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川南诗会在自贡举行。云南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原《边疆文学》主编欧之德,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省作协副主席勾春平,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梁平,《四川日报》“原上草”主编曾鸣,自贡市委常务、宣传部部长向华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星生,四川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游建军,四川理工学院院长曾黄麟,自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黄劲,市财政局局长李晚玲,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周富民,市广电局局长吴兰,市文联主席刘蕴瑜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云南以及四川成都、泸州、内江、宜宾、资阳、眉山、绵阳、阿坝等地的作家、诗人从四面八方集聚千年盐都,共同在这里吟唱盐和诗的灿烂文化,共同见证川南诗会的繁华与荣耀。

17.《铁血护国》剧本研讨会召开

6月20日,由泸州市文联、广州泛珠城市发展研究院、广东万国城市经济研究院、南方电视剧联合制作中心共同主办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暨《铁血护国》剧本研讨会,在泸州召开。长篇小说《铁血护国》系泸州市小说作家、纳溪区县委宣传部干部王仕厚创作,描写了泸纳战场中护国军历尽艰辛,同北洋军展开惨烈的战斗,最终取得护国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事件。会上,全市宣传、文化、旅游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文艺界人士讨论了《铁血护国》由小说改编为电视剧的剧本创作事宜。大家一致认为护国战争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题材,而《铁血护国》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在描写泸州轰轰烈烈战场的同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在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之际推出这样一部电视剧,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泸州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泸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18.“从安顺场到夹金山”主题采风创作活动举行

6月23日,为纪念建党90周年,弘扬红军文化,展示红色雅安,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雅安市委共同主办的“从安顺场到夹金山”主题采风创作活动启动仪式在雅安举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文联主席郭永祥,雅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孟加,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启国,雅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旭,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芳琼,雅安副市长姜小林,雅安市政协副主席李毅,以及舒婷、何应辉等知名作家、书法家、画家出席了启动仪式并观看相关文艺演出。演出结束后,郭永祥为“从安顺场到夹金山”文艺名家走进雅安主题采风团授旗,并宣布“从安顺场到夹金山”主题采风活动正式启动。随后,徐孟加代表雅安向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表示由衷的感谢,向各位文艺家不辞辛劳莅临雅安表示热烈的欢迎。此次采风活动的主题为“红色雅安、绿色雅安、巨变雅安”。来自省内外书法、美术、文学界名家将与雅安文艺骨干组成40人左右的采风团,在23日到27日五天时间内,先后深入安顺场、硗碛藏族乡、夹金山毛泽东长征旧居、蒙顶山等地进行考察采风。

19.小说《曾溪口》研讨会举行

8月20日,长篇地域传奇小说《曾溪口》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四川文艺传播促进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曾溪口》由中国作协会员苗勇联袂他的学生李国军创作,是一部反映大巴山的地域传奇小说。作品出版后,在省内外文艺界引起较大反响,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报》《工人日报》《四川日报》、人民网、凤凰网等100余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和评论。目前《曾溪口》经广电总局立项,已开始拍摄30集电视连续剧。

20.“甘孜州首届作家培训班”在康定举办

9月5日至7日,由巴金文学院、甘孜州委宣传部和甘孜州文联联合举办的“甘孜州首届作家培训班”在康定举办。其宗旨是培养文艺人才,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文艺创作,打造文艺精品,开展对外交流,推动文艺繁荣。全州18个县、海螺沟管理局、州级各部门、四川民族学院、省藏校、甘孜军分区及部分企业等单位的优秀作家和文学爱好者150余人参加培训。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政协常委、著名作家、诗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评论家谢有顺,四川省作协主席、巴金文学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吴克敬,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兼民族文学处处长尹汉胤;《民族文学》副总编、评论家、编审石一宁,四川省作协副秘书长、巴金文学院副院长、编审赵智等被聘为授课教师。中国作协领导对甘孜州的文学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在国内启动开办“藏区作家培训班”,特别对甘孜州作家群体的培养给予更多关注。甘孜州也将借此时机推出“康巴作家群”,让甘孜州文学作品和文艺人才,走出甘孜,走向全国。

21.《汶川羌》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9月22日,由四川省作协、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羌族诗人羊子长诗《汶川羌》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出席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有: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吕汝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社刊》社原主编叶延滨,《诗刊》社常务副主编李小雨、《民族文学》主编叶梅,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彭学明,《文艺报》副总编辑王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施战军,四川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曹纪祖,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梁平,《星星诗刊》常务副主编龚学敏,四川省作协创研部办公室主任杨青、西南民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徐希平等,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高洪波为研讨会发来贺电。《汶川羌》原名《汶川之歌》,系2008年度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

22.“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9月23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和成都市文联联合举办,《当代文坛》编辑部、李劼人研究会、李劼人故居博物馆、南充市文联联合承办的“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家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发表了书面讲话。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牟佳、副处长陈小海等出席了研讨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吕汝伦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著名专家学者李怡、霍俊明、张中良、何言宏、沈庆利、王觅、刘霄、龙协涛、张柠、彭学明、李杰、苏宁等参加了会议,并就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与四川小说、魏继新长篇小说《辛亥风云路》等议题作了精彩发言。四川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出版了17卷精装版《李劼人全集》,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赞扬与肯定。会后,主办单位安排外地专家参观李劼人故居及大邑安仁镇。专家学者们在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等成果,将由省作家协会结集出版。

23.首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9月26日,首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该奖项以四川名胜“剑门关”命名,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与广元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评奖范围涉及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及电影文学剧本。著名女作家葛水平凭借其首部长篇力作《裸地》摘得长篇小说桂冠。《辛亥革命》(作者:王兴东陈宝光),《第一大总统》(作者:王朝柱),《飞天》(作者:柳建伟刘宏伟王强赵峻防梁水宝),《惊沙》(作者:小滨),《尘梦剑胆》(作者:谭仲池,朱赫,蔡测海)五部作品获得电影文学类奖项。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洪波讲话。中共广元市委书记罗强致辞。北京大学教授、博导陈晓明代表评委会宣布颁奖词。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原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王巨才、中央重大题材领导小组副组长、原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准、中共广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华蓉、广元市人大副主任杨浚荣等为获奖作家颁奖。颁奖典礼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杂志社艾克拜尔·米吉提主持。“《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的设立,旨在奖掖由上年9月至次年10月在《中国作家》首发的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作品;与此同时,专设电影文学剧本奖,奖励优秀电影文学剧本创作作品,为提升我国影视文化产品质量服务,为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服务。2011年恰逢建党九十周年和辛亥百年,百年不遇的重大题材聚集于此,使这一奖项文学品位和影响力在开创伊始确立权威性。

24.“5·12”汶川特大地震文学创作出版研讨会在蓉举行

9月30日,由新华文轩出版集团主办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文学创作出版研讨会在成都举行。研讨会对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三部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重点探讨和评析。三部作品分别是《星星》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梁平创作的长诗《汶川故事》,巴蜀文化学者伍松乔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以及著名作家关仁山的长篇小说《重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新华文轩集团总经理罗勇,省作协党组书记吕汝伦,省作协主席阿来以及省委宣传部出版处、文艺处,四川人民出版有限公司和四川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省作协创研室等单位的领导和鲁迅文学院教授何镇邦等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25.《彩色高原》首发式暨诗歌朗诵会在蓉举行

10月21日,甘洛县藏族女诗人白玛曲真诗集《彩色高原》首发式暨诗歌朗诵会在四川省文联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原四川省委副书记冯元蔚、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黄启国、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文学》主编意西泽仁、西南民族大学常务副校长、四川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沙玛拉毅、四川《民族》杂志社社长马飞、藏人文化网总监、著名藏族诗人旺秀才旦、《作家文汇》执处主编孙建军、《四川文学》副主编牛放、省作协会创联部主任殷世江、办公室主任杨明照、巴金文学院曹琨等诗人、作家、评论家10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26.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暨著名科普作家松鹰作品研讨会在蓉举行

10月28日上午,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在成都召开了“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暨著名科普作家松鹰作品研讨会”。会议由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吴显奎主持。四川省科协副主席黄竞跃、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梁红、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周孟璞、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董仁威,以及著名作家、科普作家、编辑人王晓达、张昌余、赵健、张文敬、陈俊明、孙建军、周永年、杨潇、谭楷、刘滨、洪时中、何定镛、方守默、邓承康、杨再华、黄寰、董晶、王道义、何扬、姚海军、杨枫、向胤道、李庆雯等及四川省多家出版社和杂志社的来宾共80余人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会成员出席了会议。松鹰先生是《电子报》首届总编辑、成都市文联原副主席、成都电视台原副台长,国家一级作家、全国成绩突出科普作家。现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编创学科带头人、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几十年来,松鹰先生创作了大量受读者欢迎的科学文艺作品,曾荣获“中国青年优秀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以及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图书奖”、成都市政府“金芙蓉文学奖”,并被中国科普作协表彰为全国“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

27.四川作家代表团赴京出席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1月22日至26日,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四川作家代表团应到会28人,实到25人。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吕汝伦同志任团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省作协主席阿来两位同志任副团长。德高望重的97岁高龄的著名作家马识途、87岁高龄的著名作家王火作为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四川作家代表团由老中青作家组成。本次大会上,经过民主选举,阿来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委员,曹纪祖、梁平、杨红樱当选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吕汝伦当选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团体委员。

28.“第十一届西蜀论坛”在成都召开

11月23日上午,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与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室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西蜀论坛”在成都召开。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明泉、文学所所长苏宁、副所长向荣、研究员王林、四川省作协创研室主任袁基亮、副主任孙建军等十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学者围绕“关注四川文学发展态势、构建文艺评价机制”等核心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此次西蜀论坛在贯彻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的大背景下召开,对于探讨四川文学的发展态势以及促进相关文学研究平台新机制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会议形成三点主要共识:一、搭建一个评论家、作家交流平台,建立四川文艺评论工作的评价机制;二、拟由省社科院文学所、作协创研室等相关部门推出“巴蜀大地”写作计划;三、拟在省社科院文学所撰写《四川文艺年鉴》的基础上,由文学所与省作协创研室联合撰写《四川文学创作年度报告》。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与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室联合创立的“西蜀文化论坛”,每年举办一届,到今年已坚持了十一届,目前已形成为一项研究四川文学的学术品牌。

三、获奖作家作品

(一)“全国戏剧文化奖”

鄢然、高师大:大型话剧《午夜的太阳不是梦》

奖项简介:“全国戏剧文化奖”是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文艺大奖,是文化部“评比达标表彰”八大保留项目之一。由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征稿阅稿初评和复评,于2010年10月23日举行了总评委投票终评,从参赛的1185件作品中评出金奖16部。《午夜的太阳不是梦》简介:

根据女作家鄢然长篇小说《Baby,就是想要》改编,由鄢然、高师大编剧的大型话剧《午夜的太阳不是梦》通过女性视角,从社会规范的抵制中浪漫地进入男权世界,因“演绎了一个富于挑战性”的女性现实话题,表达了对未婚妈妈的人道和人性关怀而获得金奖。

鄢然简介:

鄢然(本名鄢玉兰),女,生于1959年,本名鄢玉兰。四川成都人。农工民主党成员。1982年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中文系。大学毕业以来先后在西藏自治区中共山南地委、西藏人民出版社、成都出版社、华西都市报社、《四川戏剧》杂志从事过秘书、妇联、编辑、记者等工作,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当代文坛》杂志编辑,一级作家。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已出版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译文等各类作品多部。其中《昨天的太阳是月亮》获成都市第六届金芙蓉文学奖,短篇小说《付诸行动》获四川省首届天府文学奖单篇作品奖一等奖,戏剧论文《百年开放的中国戏剧》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文学奖论文一等奖,剧本《黑颈鹤还活着》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文学奖剧本金奖。

(二)夏衍杯剧本奖

武志刚:《杨柳村里的年轻人》

奖项简介:

夏衍杯剧本奖即原“中国电影文学奖”,是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政府奖,自2006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旨在提升中国电影产业质量,为全国电影生产机构提供给精品剧本。2010年“夏衍杯”投稿剧本达到了1197部。55名初评评委历时50天的遴选产生了117部“推荐电影剧本”和35部“入围电影剧本”。11名终评评委最终投票选出了5部“优秀电影剧本”,其余30部入围剧本自然成为“创意电影剧本”。《杨柳村里的年轻人》简介:

讲述的是当前四川农村年轻人的奋斗与爱情。全剧围绕一头失而复得的母猪归属权,讲述了杨柳村原本要结成亲家的沈、葛两家互不相让,打起了官司。最终通过给母猪验DNA,确定母猪的主人。在大学生村官王帅的调解下,两家人冰释前嫌,一对恋人也喜结良缘的故事。

武志刚简介:

1957年生。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先后当过知青、工人、教师、编辑、总编、巴金文学院创作员,曾任四川省自贡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现为四川省文联一级作家、四川大学客座教授。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当代》等国家级文学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八十多篇,计二百多万字。作品多次为《小说月报》《小说选刊》选载,多次获奖。出版作品有《盲马》《自流井》。1991年被评为四川省新时期十大青年小说家。1993年开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大型话剧《盛夏》、电视连续剧《在法律面前》《风月客栈》《自流井》《滚滚血脉》、大型川剧《自流井》、电视电影系列《大国手》《抗日冲锋队》等。目前是国内唯一的“夏衍杯剧本奖”三连冠得主。

(三)神华杯·第七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

冉军:《红与黑的颂词》(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奖项简介:

由中国煤矿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是煤炭行业文学创作的最高奖项,始于1982年,至今已举办了6届。本届评奖是在参赛的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煤炭系统作者正式出版或发表的文学作品,以及社会作者出版和发表的煤矿题材的文学作品共368篇中经过作品登记、资格审查、初评、终评四个阶段评选出来的。经过国内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及编辑家的认真评选,最后评出乌金奖55部(篇),提名奖39部(篇)。这些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品位,有着浓郁的“煤味儿”,展示了煤矿作家的实力,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红与黑的颂词》简介:

诗集通过“光明鸟”、“向日葵”、“太阳船”等一系列意象,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将矿工质朴、真实、坚强、隐忍、奋争的品质,置于一片光辉的境地,进行展示与再现。在作品中,“黑”意味着矿工和煤本身,意味着艰难与沉重;“红”意味着精神和灵魂,意味着坚韧与顽强;“颂词”不是赞歌或歌唱,而是负重而行的生命所抵达的境界。

冉军简介:

煤矿诗人。1987年开始从事采煤工作。1988年成为广旺矿务局文学协会首批会员,开始在在《广旺矿工报》副刊发表诗作。1990年他创作的组诗《矿工》在《广元时报》发表,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好评。1995年被广元市作协吸收为会员,1997年成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1997年4月,应邀赴京参加全国煤矿青年文学创作会议。1999年,任矿党群工作部新闻干事。20多年的煤矿文学写作中,先后在《中国艺术家》《星星诗刊》《诗歌月刊》《青年诗人》《阳光》《中国煤炭报》《四川日报》等全国30余家报刊发表煤炭诗近400首,被《中国煤炭报》《阳光》《广元日报》等多家报刊评介报道。还发表了散文随笔、文学评论、报告文学数十篇,著有诗集《红与黑的颂词》,文学评论专著《中国煤炭诗史论》。荣获第五、六届全国煤矿文学四项乌金奖和“阳光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2009年荣获“全国煤矿群众文化先进个人”称号。

(四)巴金文学院第七届“茅台文学奖”

羌族诗人羊子、军旅作家王棵

奖项简介:

2003年,在巴金先生百岁华诞之际,贵州茅台集团与四川省作家协会合作,设立巴金文学院“茅台文学奖”。该奖项先后颁发给了阿来、裘山山、邓贤、麦家等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作家,成为四川文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

颁奖词:

获奖者羊子,本名杨国庆。新世纪之初,一首由羌族诗人羊子作词的《神奇的九寨》唱红大江南北。近年来,羊子的诗歌创作,笔触深入古老族群的血液和骨髓,散发出对绵延千年历史的思考,透射出古老羌族智慧的光芒,闪烁着诗人眷恋与痛苦、求索与质疑、绝望与希望交织共生的文学审美。汶川大地震以后,他创作的长诗《汶川羌》,是对历史、对现实、对个人的一种诗性的超越和抒写,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不可多得的、具有特殊价值的长诗,为羌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传承留下了新的文学记忆。

获奖者王棵。近年来,王棵以扎实稳健的写作姿态,独具个性的写作风貌,渐渐为人熟知,成为当代国内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王棵的写作题材宽泛,趣味独到,而文风别致、柔韧,内敛沉静中不乏激情,而他的笔触又常常能够探入人的内心和人际的深处,揭示现实生活不为人知和被人忽略的各种侧面。无论是活跃于时代杂志的军人,抑或是介于物质和精神的红尘俗世中人,这番文字制作下,都能呈现出耐人寻味的效果。

新世纪第五届《北京文学》奖

向思宇:《筑巢——汶川大地震破碎家庭重组纪实》(新世纪第五届《北京文学》奖获奖作品集《上下都很干净》下卷,地震出版社2011年出版)

奖项简介:

两年一届的“新世纪《北京文学》奖”由《北京文学》月刊社主办,囊括了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随笔、诗歌和评论六个体裁。自2003年至今已颁发五届。阿来、严歌苓、贾平凹、苏童等名家均曾获此奖项。

向思宇简介:

男,原名向全力,四川安岳人。四川省作协会员,《报告文学》首批特聘作家。先后在《散文》《小说家》《青年作家》《小小说月刊》《报告文学》《北京文学》《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50余万字。作品曾被《新华文摘》等转载。

颁奖词:

人文关怀,人性关照,人间情怀,触动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一个个在大地震中家庭破碎的灾民,如燕雀衔泥般重组、重建家庭辛酸苦涩的过程,清晰定格。电影同期声般的时效性,纪录片式的现场感,以及对灾区人民心灵世界的热切关注,都使原本的人道主义主题更加厚重。

四、学术论文

苏宁:《灾难焦虑——征服,还是守望》,《中华文化论坛》2011.2

苏宁:《羌族民间文学中的宗教权力话语分析——以《羌戈大战》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发表,《人大复印资料》2011年1期全文转载;

苏宁:《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综述—批评与不足》,《四川日报》2011年8月26日

赵毅衡:《反讽:表意形式的演化与新生》,《文艺研究》2011.1

赵毅衡:《理据滑动:文学符号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文学评论》2011.1

赵毅衡:《符号学的一个世纪:四种模式与三个阶段》,《江海学刊》2011.5

赵毅衡:《现代性与本国资源:历史符号学的“评价漩涡”》,《清华大学学报》2011.5

赵毅衡:《意图定点:符号学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文艺理论研究》2011.1

赵毅衡:《都是“审美”惹的祸:说“泛艺术化”》,《文艺争鸣》2011.11

赵毅衡:《关于“黄金时代传奇”》,《西北大学学报》2011.5

曹顺庆,徐慧:《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之得与失》,《文史哲》2011.2

曹顺庆:《唯科学主义与中国文论的失语》,《当代文坛》2011.4

曹顺庆、黄文虎:《中西比较中的求同趋势与汉学主义之根源》,《社会科学战线》2011.4

曹顺庆、郑宇:《翻译文学与文学的“他国化”》,《外国文学研究》2011.6

李怡:《从历史命名的辨正到文化机制的发掘——我们怎样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国”意义》,《文艺争鸣》2011.13

李怡:《艾青的警戒与中国新诗的隐忧——重新审视艾青在“朦胧诗论争”中的姿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3

李怡:《“新诗现代化”及其中国意义——重温袁可嘉的“新诗现代化”思想》,《文学评论》2011.5

李怡:《十七年文学研究“热”的几个问题》,《重庆大学学报》2011.1

李怡:《痛感:鲁迅现代思想的催化剂》,《武汉大学学报》2011.5

李怡:《历史如何“小说”——再论李劼人《大波》兼及魏继新《辛亥风云路》》,《当代文坛》2011.S1

陈思广:《《创业史》接受现象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11.3

陈思广:《在生成与转向间——1936~1966年《骆驼祥子》的接受研究》,《学术论坛》2011.10

陈思广:《认同与思辨——1976~2010年李劼人“大河小说”的接受研究》,《当代文坛》2011.5

陈思广:《认同与触发——《女兵自传》的接受研究》,《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4

彭超、徐希平:《晚清川西民族风情的艺术记载——羌族作家董湘琴《松游小唱》述论》,《民族文学研究》2011.5

王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的理论指向》,《外国文学》2011.5

王晓路:《文化批评:为何与何为》,《文艺理论研究》2011.3

吴兴明:《重建生产的美学——论解分化及文化产业研究的思想维度》,《文艺研究》2011.11

祝尚书:《以道论诗与以诗言道:宋代理学家诗学观原论——兼论“洛学兴而文字坏”》,《四川大学学报》2011.4

阎嘉:《时空压缩与审美体验》,《文艺争鸣》2011.15

阎嘉:《戴维·哈维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当代文坛》2011.6

阎嘉:《不同时空框架与审美体验:以戴维·哈维的理论为例》,《文艺理论研究》2011.6

刘亚丁:《葛利高里的毁与誉——肖洛霍夫学术史研究》,《东吴学术》2011.2

马睿:《知识的语境化:观察文学理论的一种方式》,《社会科学研究》2011.6

姜飞:《“大跃进民歌”与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6

姜飞:《从“写实”到“主义”——论张道藩的国家文艺思想》,《四川大学学报》2011.2

赵德坤:《“诗史互证”的有效性质疑》,《文艺评论》2011.2

高晨、靳明全:《他者向现代性主体的转变——论重述语境下的格萨尔王和晋美形象》,《当代文坛》2011.6

卿磊、谢谦:《“沉思翰藻”锥指——兼论阮元释义同萧统原序之区别》,《四川大学学报》2011.1

傅其林:《喜剧的异质性存在及其哲学意义——评阿格妮丝·赫勒的《永恒的喜剧》》,《文艺争鸣》2011.17

周维东:《统一战线战略与延安时期的鲁迅文化——以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为中心》,《社会科学研究》2011.1

王学东:《“民国文学”的理论维度及其文学史编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4

康鑫:《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1

刘晓红:《前新时期文学中的浩然评价》,《重庆大学学报》2011.3

周毅、靳明全:《“反现代派”作家的文学史意义——以罗伟章为例》,《当代文坛》2011.2

刘云,靳明全:《论张放的散文特色——兼与英国随笔精神比较》,《当代文坛》2011.3

孙婧:《裘山山小说创作论》,《小说评论》2011.5

张显:《抗战诗歌与战时诗人的身份认同》,《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5

杜光霞:《待宰的图腾与逃遁的自卑——周氏兄弟失和原因新探》,《鲁迅研究月刊》2011.12

周逢琴:《人与世界命运的深沉忧思——钟正林长篇小说《山命》读后》,《文艺争鸣》2011.7

李天道,刘晓萍:《西部民族史诗审美精神初探》,《当代文坛》2011.5

张旻昉:《论马识途作品中四川本土民俗文化的体现》,《当代文坛》2011.5

余泽梅、杨一铎:《论中国文论“科学化”的双重困境》,《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6

王小平:《原始艺术与人类苦难的拯救——从中国神话看艺术与人类灾难和苦难的关系》,《天府新论》2011.6

谢桃坊:《国学运动与理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1

王菱:《第二媒介时代的主体建构》,《中华文化论坛》2011.5

孔许友:《一曲苍凉的丧歌——解读罗伟章长篇小说《大河之舞》》,《中华文化论坛》2011.4

王永波:《《剑南诗稿》版本考述》,《中华文化论坛》2011.6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当代文坛》2011.S1

王琳:《探索时间河流的底蕴——罗伟章《大河之舞》对巴文化的寓言式书写》,《中华文化论坛》2011.4

曹万生:《现代文学语言研究的突破与经典的当代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侧记》,《文学评论》2011.1

曹万生,白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综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2

钟华:《论海德格尔关于文艺的源初道德维度之思》,《社会科学研究》2011.3

钟华:《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5

屈小玲:《法国高校〈聊斋志异〉研究及其他》,《文学遗产》2011.1

熊良智:《战国楚简的出土与先秦“情”与“志”的再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11.4

熊良智:《“窃攀屈宋”与杜甫的创作人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4

皮朝纲:《对进一步拓宽、夯实中国美学学科建设基础的思考——以禅宗画学文献的发掘整理为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4

段从学:《夏季大轰炸与大后方文学转型——从抗战文学史的分期说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7

段从学:《“抗战文艺”的历史特征及其终结——从文协同人的检讨和反思说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4

李天道:《“诚”:中国美学的最高审美之维》,《社会科学研究》2011.6

支宇:《后形而上学时代的灾难艺术——论中国当代灾难文艺的意义深度与美学品格》,《社会科学研究》2011.2

支宇:《“现实”:中国当代批评理论的一段概念史——从“话语构造物”、“现实潜文本”与“现在”》,《文艺争鸣》2011.13

吴琪:《从文学批评传统反观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的关系》,《文艺研究》2011.1

李光荣:《中国现代文学的劲旅——文聚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3

戴登云:《什么是文学史——从解构的视角看》,《文艺理论研究》2011.5

五、重要文献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2011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省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进行了部署,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努力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政党和国家的精神旗帜。当今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又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党和政府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部署,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在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伟大胜利的历程中,凝炼形成和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有效凝聚了推进“两个加快”的强大精神力量。涌现和推出一大批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和英雄少年,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解放军、感恩社会活动,培育形成了浓郁的“感恩奋进”文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振兴,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我省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同时,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省现阶段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主要表现在:全社会文化自觉还不高,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引领作用认识还不到位;文化自信还不足,对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认识还不充分、开发利用还不够;文化视野还不开阔,缺乏做强做大的气魄和能力;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舆论引导能力有待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我省文化产品供给与巨大文化需求还不匹配,展现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精品力作还不多;文化创新能力还不强,文化与科技、经济深度融合还不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不多,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还不高;文化建设投入力度还不大,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建设积极性还不高。必须深刻思考这些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

当前,我省正处于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推进“两个加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处于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省经济发展高位求进、整体实力不断攀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文化发展新趋势、全省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积极拓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开辟的新领域,充分运用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建设和灾区发展振兴的新平台,紧紧抓住中央扶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跨越发展和扩大内需的新契机,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努力实现四川文化新跨越,创造四川文化新辉煌。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注重社会效益为首要追求,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坚持加大投入与体制改革并重,坚持发展繁荣与加强管理并重,切实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切实提升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切实提升巴蜀文化整体形象和实力。

到2020年,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省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体现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形成;四川文化“走出去”成效显著,文化形象大幅提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基本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不断增强文化促进社会团结进步的凝聚力,文化精神食粮的供给力,文化深入基层和群众的服务力,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文化繁荣发展的创新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建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实施以下文化发展战略:

——文化加快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文化创新发展战略。把改革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发展理念、发展方法、发展路径创新,提高文化创意能力,切实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的辐射力和渗透力,把文化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互渗互动、融合发展。

——文化特色发展战略。立足四川文化资源大省实际,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和多民族文化资源,吸收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着力打造形式新颖、影响广泛、地域风格浓厚的特色文化品牌。

——文化精品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领军人物、文化精品力作的聚合引领作用,进一步扩大文化精品的社会影响,带动生产更多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全省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努力构筑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实践中创造形成的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宝贵经验作为重要内容,开展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专题教育。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分领域、有重点地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省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坚定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弘扬传统美德,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广泛宣传、学习全国和我省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主题活动,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坚持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统一,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浓厚氛围。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坚决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土壤。深化“百城万店无假货”、“百家食品企业承诺”等主题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推动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校园文化。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建设。开展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深入推进省市县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等主题活动,建设文明新村示范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共建。培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建设社区乡镇志愿服务工作站,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平和、和谐包容的社会心态。加强反腐倡廉和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时代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大力倡导各领域各行业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炼形成导向鲜明、各具特色、富有凝聚力的行业精神和行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三)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培育“感恩奋进”文化。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的内涵,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当代四川的恢弘体现,是永载四川史册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重建后的地震灾区建设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把“三基地一窗口”纳入四川红色旅游线路,广泛开展参观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主题宣讲、理论研究、典型宣传、文艺创作等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把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解放军、感恩社会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感恩奋进”文化扎根在灾区和全省人民思想中,深入到我们的血脉里。大力开展以“感恩奋进”为主题的全民阅读、诗歌朗诵、歌曲传唱、故事传说等系列文化活动,大力宣传抗震救灾英模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东汽精神”,推进“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把“感恩奋进”内化为全省人民的文化自觉,转化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四)培育塑造新时期四川精神和文化形象。立足文脉悠长、底蕴深厚的巴蜀文化积淀,弘扬坚韧、乐观、豁达、包容和自强、自立、敢为天下先的巴蜀人文精神,总结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围绕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的伟大实践,广泛开展理论研究、文化论坛等活动,动员全社会挖掘凝炼四川文化特质及其内涵,培育塑造新时期四川精神和文化形象,提升四川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全省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

创作生产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一)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全省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开拓创新的辉煌业绩。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积极追求文化产品健康向上的社会效果。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创造有利于文艺作品推陈出新的良好环境。党报党刊和文艺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要开辟专栏,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原创能力。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把群众意见、市场影响、政府导向充分结合起来。发挥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奖等奖项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对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科学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出一批理论创新成果。实施决策智库工程,整合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开展理论攻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度重视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和教学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改进和完善社科课题立项及评奖办法,建立获奖成果跟踪机制,充分发挥省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实施社科普及工程,广泛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着力打造基调正确、特色鲜明的人文社科讲坛。加强党报党刊、核心期刊、网站及各类论坛、讲坛、研究会等社科理论阵地建设和管理。完善社科组织党的建设。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支持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社科院及社会主义学院社科研究基地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三)强化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把握媒体发展新趋势,以党报党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和户外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机制,壮大主流媒体实力。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主体明确、协作高效的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注重社会效果,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推进舆情组织体系建设,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科学及时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引导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自觉抵制错误观点,坚决杜绝虚假新闻。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和“绿色频率频道创建”等活动。健全新闻从业人员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强对高校新闻院系的指导,强化对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四)推出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优秀文艺作品。推行文化领军人物项目负责制,以优秀人才为核心聚集创作、生产、经营人才,打造“文化川军”,推出具有巴蜀特色的文化品牌。建立重大选题市场招标机制、重大作品立体开发机制、文化产品营销传播体系,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格局。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优秀民俗文化资源,围绕重大革命题材、抗震救灾题材、西部大开发题材、历史文化题材、民族团结题材、廉政建设题材、新农村建设题材、现代生活题材等,着力打造舞台艺术、文学、书画、音乐、曲艺、广播电视、电影、民间文艺品牌,不断推出具有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优秀文艺作品和优秀出版物,积极争取更多作品和人次获国际级、国家级大奖。实施振兴川剧工程,推进“巴蜀画派”建设。(五)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培育健康、文明、诚信的网络文化。建立以网上信息内容管理部门、互联网行业管理部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部门等部门为主,教育、文化等多部门横向联动,省市县三级纵向贯通的互联网管理体制。各地要加强对互联网管理工作的领导,配强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完善工作制度。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上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实现政务信息、商务信息及其他公共信息资源网上共享。支持四川新闻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建设,发挥在川落户知名商业网站的建设性作用,形成重点新闻网站、政务网站、商业网站和特色网站共同发展格局。加强互联网地方立法和行政执法工作,明确电信运营企业、接入服务企业、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服务机构、信息服务企业和信息发布者的法律责任,推动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大力整治网络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严厉打击和依法惩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加大管理力度,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经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制度。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维护公共利益,确保信息安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和积极引导,加大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管理力度,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活动,推进绿色网络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发挥网络文明志愿者作用,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显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工程,市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数字电影院,市(州)建设博物馆;城镇街道和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室)公共电子阅览室、社区书屋和报栏报亭;乡镇有文化站、广播影视站和出版物发行网点;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广播室、固定电影放映点、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社区)书屋。推动乡镇、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合并建设,注重社区与学校文化设施共享,发挥综合效益。建设省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加快推进省图书馆、省美术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新建四川大剧院、四川社科馆、四川文艺家之家、省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省文化演艺中心、省新闻发布中心。支持和鼓励各地建设区域性公共文化设施。增加文化部门为城乡规划委成员单位,促进城乡建设中公共文化设施优化布局、科学配套。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积极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活动。实现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军史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免费开放。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城镇社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基础作用,推动社区文化活动常态化。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地区培育发展农民演艺网式农村演出团体。在少数民族地区州、县建好文艺演出队伍,特别是要在牧区大力发展“乌兰牧骑”式群众文艺队伍。(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加快建设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传播体系,提高现代传播能力。支持四川媒体做强面向国内和国际的传播通道,构建西部领先、国内一流、海外知名的西部传媒新高地。推进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和重点新闻网站优化经营模式、拓展传播领域、创新传播业态、延伸传播链条,实施全媒体化、全域化的转型升级战略,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传媒。切实支持民族地区媒体和民族语言类媒体发展,支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译制,把康巴卫视和四川民族广播频率建设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藏语频道和民族频率。大力推动牧区、山区广播电视信号落地覆盖,推动广播电视进寺庙,依法规范和维护广播电视接收行为和传输秩序,支持县级广播电视台办好服务当地的新闻和社教节目。加快全省有线广电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加快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应急广播电视系统,推进全省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地面覆盖。加强重要出版社建设,建设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加快推进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影视资源库建设。(三)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挖掘整理、阐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巴蜀优秀传统文化,完善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机制,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传承民族精神、提升文化素养、规范道德行为的重要力量。加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科学利用,进一步增强大熊猫栖息地、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大佛、三星堆、金沙遗址、宝墩遗址、茶马古道、古蜀道等的吸引力,扩大巴蜀文化的影响力。在城乡建设中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实施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抢救维修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和传承保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园区)。支持成都国际性“非遗之都”、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强巴蜀文化典籍收集整理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编纂好《巴蜀全书》。挖掘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甘孜康定情歌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开展工业遗产、文化景观、遗址公园综合利用。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在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民族语言文字。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党报党刊、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译制播出出版,建好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基地。(四)加快推进文化均衡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不断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以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为重点,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资源信息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农家(社区)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使用长效机制。在新农村综合体配套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指标。引导企业、社区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文化活动,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文化列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鼓励和扶持各类社会团体和机构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实施省内发达地区带动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帮扶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的文化对口帮扶工程。推动媒体办好农村版或农村栏目。鼓励支持农村文化艺术进城,城市剧院、文化展馆、文化广场要为农民演出提供便利。做好党报党刊在农村基层的发行和赠阅工作。为牧区群众和寺庙僧尼免费订阅手机信息,推动先进文化产品深入群众。鼓励和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便民文体用品店等文化服务网点建设,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基层延伸,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

五、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利用我省丰富文化资源,突出特色、推动创新,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努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一)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和行业布局。依据我省文化资源分布状况,加大资源产业化开发力度,构筑“一核四带”的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快建设成都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着力打造以红军长征路线、川陕革命根据地、伟人故里、将帅纪念园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产业带,以古巴蜀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以“藏羌彝文化走廊”为核心区域的民族文化产业带,以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区为依托的重建文化产业带。实施主导产业引领发展战略,做强做大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影视、文化旅游和演艺娱乐产业,重点培育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产业,形成“5+2”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节庆、广告、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延伸文化产业链。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镇(村)资源,加大投入、科学规划、保护特色、功能配套、提升水平,使之成为促进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岗位、增加百姓收入的重要载体。(二)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推进现代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改造升级文化产业传统业务,提升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电视、无线音乐、手机报刊等新兴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展“创意天府”行动,提高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现代设计理念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蜀锦、蜀绣、绵竹年画、羌绣、竹编、唐卡等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四川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文化产品品牌、文化企业品牌、区域文化产业品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进一步整合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广电网络等文化资源,培育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区域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文化战略投资者,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依托各地文化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吸纳和带动能力的文化产业基地,积极开展文化项目招商引资,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引导多元主体投入,加快实施一批具有产业拉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尽快形成我省文化产业的规模优势和拳头产品。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省内外股权投资基金特别是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对我省重点领域的文化企业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进行股权投资,提升骨干文化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四)形成多元投入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支持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其在发展文化产业和繁荣文化市场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我省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依法给予支持,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良好环境。扶持一批竞争力强的非公有制文化骨干企业和集团,不断提高民营文化企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的比重。(五)扩大文化消费。拓展大众性文化消费,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推动文化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支持各地创办有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开发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具有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吸引广大群众主动消费。引导文化企业提供价廉物美的图书报刊、演艺娱乐、电影放映和网络服务,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有条件的地方要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推动文化消费的新机制、新模式,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综合型消费,不断扩大文化消费领域。

六、进一步深化文化改革开放,形成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格局

深化文化改革开放是推动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根本之道,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之源。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有力促进文化强省建设。(一)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推进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加快培育更多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按时完成中央既定的改革任务。巩固出版、发行、影视领域和有线广电网络整合等改革成果,加快转制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规定,扎实推进文化领域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活力。推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二)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电影、电视剧、演艺娱乐等文化产品市场,培育艺术品交易、文物复制、民族民间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品市场和网络文化市场,拓展动漫游戏、移动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兴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加快建设大型文化产品物流基地和物流企业,构建跨省出境、覆盖大中小城市、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培育资本、人才、信息、技术和产权等要素市场,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对接。培育文化服务市场,加强行业中介组织建设,健全文化资产评估、文化经纪代理等中介机构。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机制,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良性发展机制。(三)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制定国有文化单位综合评估考核办法,形成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主管主办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执行非时政类报刊等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推动市、县两级完善综合文化行政责任主体。推动文化领域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四)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全面落实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地方配套经费和运行经费,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设备维护更新的投入力度,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省市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村文化建设。省级财政逐步增加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从各级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全面落实国家文化改革发展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五年。按照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优惠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五)推进文化交流合作。办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展会,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快我省主流媒体“走出去”步伐,提高省级广播电视频率频道的覆盖率,扩大四川卫视国际频道在境外的有效落地范围。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基地,鼓励文化企业在海外建立分支、分销机构,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扩大文化产品出口贸易,重点扶持具有四川特色的川剧、杂技、彩灯、音乐、舞蹈、书画、艺术品、动画片、文化展览等出口。进一步扩大版权贸易。鼓励省内文化单位与省外、境外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吸引文化名家来川发展。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充分发挥海外华人华侨在推动巴蜀文化对外交流中的作用。

七、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为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充分发挥我省人才资源大省优势,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一)造就高层次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深入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巴蜀文化名家大师。用好“天府英才”工程、“百人计划”等高端紧缺人才培养引进平台,吸纳海内外高层次文化人才。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充分发挥老一辈文化名家大师传帮带作用。支持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鼓励和扶持高校、科研机构、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培养基地。大力发展文化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复合型文化人才。在职称评定、参与培训、项目资助、表彰奖励等方面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和民间文化人才平等对待。(二)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电视台(站)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好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工作专职人员,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积极引导优秀文化人才向基层流动,对在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志愿者报考文化部门公务员、相关专业研究生实行定向招录。加强市县社科联、文联和作协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积极支持文化专门人才和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发展,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职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抓紧充实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文化队伍,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加大选派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到省、市机关挂职培养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文化人才培养。高度重视解决民族地区文化人才培养问题,在职称评审、专家培养选拔、岗位设置、考核评奖等方面向民族地区倾斜。(三)优化文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大文化人才培训力度,依托高校、科研机构抓好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平台。研究建立体现基层文化工作特点的文化人才评价标准。探索实行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建立省级文化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人才。深化文化领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人才引进、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高度重视青年文化人才培养。遵循文化产品创作和文化人才成长规律,创造宽松包容、重视人才的良好环境,增强四川文化人才集聚效应。(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引导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名家名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了解国情省情,增加基层体验,增进群众感情。文化工作者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健康、和谐奋进的文化发展氛围。

八、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科学管理的政治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高引领文化科学发展能力。(一)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及时认真研究解决文化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抓民生、抓和谐的理念,提高文化发展能力。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充实和配强各级文化改革发展职能部门力量。认真做好文化领域知识分子工作,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二)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文化工作、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把文化建设内容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教学体系。加强和创新基层文化单位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单位、国有和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重视和加强文化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发展工作,注重从文化领域优秀人才、先进青年、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培养党员。在全省文化战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教育,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建功立业。各级领导干部应加强文化理论学习和文化问题研究,熟悉四川历史,了解四川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成为引领文化科学发展的行家里手。(三)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全社会推动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切实负起组织协调责任,加强对文化领域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指导,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沟通。文化领域各部门各单位要自觉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完成文化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发挥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调动各部门积极性,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发挥作用,共同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社科联、文联、作协、记协等文化领域人民团体创新管理体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履行好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加强行业自律,依法维护文化工作者权益。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四)发挥全省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广大群众主动参与文化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和各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积极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鼓励培育根植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深入开展文化调研,及时总结来自基层、源于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积极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为文化繁荣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和活力。

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目标催人奋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省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宏伟实践中奏响文化建设的奋进凯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四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奋斗!关于《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的说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2011年11月7日

根据会议安排,我受省委常委会委托,就《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的起草工作,向全会作说明。

一、关于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问题的基本考虑

省委常委会决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重点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四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从全省大局的战略层面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课题,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四川作为文化大省,召开省委全会对我省文化改革发展进行系统部署,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应有之举。起草这个《决定》,就是要为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制定贯彻意见。

第二,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打牢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软实力支撑,需要从全省大局的战略层面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既需要狠抓经济建设提升硬实力,也需要狠抓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省委决定召开九届九次全会,体现了新形势下优化四川科学发展布局的鲜明意图。起草这个《决定》,就是要为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提供科学系统的行动指南。

第三,切实解决当前我省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顺应四川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新期待,需要从全省大局的战略层面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当前,四川正迎来文化消费的快速升级期,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空前强烈,但我省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与人民群众迅猛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解决这一问题,动力在深化文化改革,出路在加快文化发展。省委决定召开九届九次全会,蕴含着进一步增强文化供给力、满足人民群众旺盛精神文化需求的战略考量。起草这个《决定》,就是要针对四川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综合这几个方面的考虑,省委常委会认为,深入研究我省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举措,系统部署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对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具有重大意义。参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的体裁和主题,同时出于有力推动四川文化建设的目的,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文件在体裁上采取“决定”这一文种,标题拟定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

二、关于《决定》的形成过程和起草原则《决定》的起草工作,是在省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根据省委安排,成立了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和省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文件起草组。省委常委会多次研究起草工作的重大问题,刘奇葆书记亲自审定《决定》的总体思路和文稿大纲,并对文件起草提出重要指导意见。文件形成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调研筹备阶段。从7月中旬起,就启动了全会文件起草的筹备工作。8月中旬到9月底,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共派出九个调研组,深入全省各地开展了历时一个多月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集中调研活动。同时,省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还详细收集外省文化建设动态。通过这两方面的筹备工作,起草组进一步摸清了四川文化省情,也为《决定》的草拟提供了有益参照。

第二阶段,是正式起草阶段。在调研筹备的基础上,起草组先按文件板块分头进行了政策梳理和初步起草工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起草组按照“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人员、封闭办公”的要求,开展了中央全会精神的专题学习,把中央全会精神贯穿到省委《决定》的起草工作之中。在钻深、吃透中央《决定》精神和省委常委会贯彻中央全会精神要求的前提下,起草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形成了《决定》的政策框架和文件初稿。

第三阶段,是征求意见阶段。按照省委常委会对《决定》起草“要集中各方面力量,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要求,在文件初稿起草完成后,起草组通过书面征求意见和召开论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征求了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就《决定》涉及的政策措施与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法制办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对接。在这期间,省委常委会对《决定》文稿及其说明进行了专题审议,刘奇葆书记还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四川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在征求意见时,共收到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提出的意见586条,扣除重复性意见后为357条 。起草组在综合考虑和认真研究这些意见的基础上,对文件作出修改119处,形成了报送全会审议的《决定》讨论稿。

在文件形成过程中,起草组努力体现“四个结合”的起草原则:一是《决定》起草既力求贯彻中央《决定》精神,又力求联系四川实际,注重体现文化建设“统一性”与“特色性”的有机结合。二是《决定》起草既坚持从理论层面阐释文化领域的认识问题,又坚持从实践层面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注重体现文化建设“理论性”与“操作性”的有机结合。三是《决定》起草既考虑抓紧安排当前文化改革发展的紧迫任务,又考虑对文化发展繁荣的中远期目标作出战略规划,注重体现文化建设“紧迫性”与“长期性”的有机结合。四是《决定》起草既立足“小文化”的领域作出具体的工作部署,又放眼“大文化”的范畴推动文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注重体现文化建设“狭义性”与“广义性”的有机结合。

三、关于《决定》的总体框架和重点内容

我省《决定》的总体框架,基本比照中央《决定》的体例,但结合四川具体情况也略有调整。全文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计八个部分,分为三大板块。下面,分板块进行说明:

第一板块,主要由《决定》的第一部分构成,着重阐释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现实状况、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决定》这个部分,先是论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然后沿着从“总结成绩”到“查摆不足”到“分析形势”,再到“理清思路”,直至最终“确立目标”的逻辑线索,就对应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段阐释。在这部分的起草中,经综合各方意见、凝聚社会共识,提出了我省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的表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注重社会效益为首要追求,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坚持加大投入与体制改革并重,坚持发展繁荣与加强管理并重,切实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切实提升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切实提升巴蜀文化整体形象和实力。同时,确立了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就是“到2020年,建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并提出了文化加快发展战略、文化创新发展战略、文化融合发展战略、文化特色发展战略、文化精品发展战略,以这五个基本战略作为实现建设文化强省目标的基本路径。

第二板块,主要由《决定》的第二部分到第七部分构成,着重阐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我省《决定》对中央《决定》的一些原则性规定作了细化和充实,增加了体现四川实际的特色内容和自选动作。《决定》围绕实现2020年文化强省建设目标,对应文件的六个部分,分别部署了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第一方面工作,即《决定》第二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全省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精神力量”。《决定》这个部分,在承接中央《决定》关于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贴近四川实际的“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培育‘感恩奋进’文化”、“培育塑造新时期四川精神和文化形象”这两项内容。第二方面工作,即《决定》第三部分,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全省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决定》这个部分共分为五节。其中,第(一)节“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是这一部分管总的任务。第(二)到第(五)节,分别部署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强化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推出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优秀文艺作品”、“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等四项任务。第三方面工作,即《决定》第四部分,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显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决定》这个部分,部署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推进文化均衡发展”四项任务。其中,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举措,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在第(一)节中提出“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工程”和“推动乡镇、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合并建设”。另一处是在第(二)节中提出要推动我省主流媒体“实施全媒体化、全域化的转型升级战略,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传媒”。第四方面工作,即《决定》第五部分,是“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我省《决定》这个部分,在贯彻中央《决定》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成都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和红色文化产业带、历史文化产业带、民族文化产业带、重建文化产业带这“一核四带”的区域布局设想,确立了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影视、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和动漫游戏、创意设计这“5+2”重点产业格局,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对细化、切合省情的政策举措。第五方面工作,即《决定》第六部分,是“进一步深化文化改革开放,形成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格局”。《决定》这一部分,主要部署了我省文化领域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第(一)到(三)节,是按照中央的改革“路线图”和“任务书”,对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这三个大类的改革任务作出系统安排。四川一个重要“自选动作”体现在第(三)节,就是要“推动文化领域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第(四)节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投入政策和激励机制,第(五)节着重阐述了四川文化“走出去”战略。第六方面工作,即《决定》第七部分,是“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为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决定》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对中央《决定》第八部分内容的“四川化”和“具体化”,主要部署了“造就高层次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优化文化人才成长环境”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四项重点任务。

第三板块,主要由《决定》的第八部分构成,着重阐释加强和改进文化改革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我省《决定》这部分,从“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发挥全省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工作机制的明确要求,全面贯彻了中央《决定》精神。

四、关于《决定》需要重点说明的几个问题

经汇集各方意见,《决定》起草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关于四川文化建设的重大提法和政策构想,特作如下说明:

第一,《决定》中关于四川文化建设目标定位的表述问题。《决定》提出的四川文化建设奋斗目标,沿用了省委常委会提出的“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的表述。与其他省份的目标表述相比较,这一提法具有独特性,界定比较准确,与四川文化的现实省情和发展前景是适宜的,也能体现文化建设服务四川工作大局和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定位。

第二,《决定》中关于我省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主要考虑。在《决定》这部分的起草中,之所以提出“五以”、“三并重”的表述,并将其作为我省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主体部分,主要是考虑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当前全党全国工作主题和发展主线在文化领域的生动践行;“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注重社会效益为首要追求”,是文化建设区别于经济建设的特殊规律和必然要求;“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贯彻宗旨意识的直接体现。这“五以”,分别从主题、主线、根本任务、首要追求和出发点、落脚点这五个方面确立了我省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而“三并重”本身就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指出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加大投入”与“体制改革”、“发展繁荣”与“加强管理”这三对需要精心协调、妥善处理的重大关系,明确了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着力方位。因此,“五以”和“三并重”,是四川文化建设基本规律和重要指针的高度凝炼和集中概括,对推动四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决定》中关于我省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考量。我省《决定》确立了文化加快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精品发展五大战略。之所以提出这五大战略,主要是考虑到:文化加快发展战略,是文化领域坚持全省工作总体取向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省委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前移文化建设工作摆位的决策意图;文化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战略,体现了对“文化科技化”、“文化经济化”等重大趋势的主动顺应,指出了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演变走向;文化特色发展、精品发展战略,指出了文化建设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在于出特色、出精品。这五大战略,既互为依托,又相互融合,共同阐明了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取向,指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路径。

第四,《决定》中关于“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工程”的政策构想。《决定》第四部分第(一)节之所以提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和“合并建设”这个设想,主要考虑是:目前,我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面已达到60%、城镇社区文化中心已建成70%、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已建成65%,农家(社区)书屋明年底将建到所有行政村。从进度看,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布点”的主体工作正在加紧完成,下一阶段的建设重心将是“联网”工作。要把这些分散的文化服务点连接成一张统一运行的文化服务网,让全省各地群众能够享受到水平大体一致的基本文化服务,就必须推进文化设施建设的标准化和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特别是要解决乡村文化设施多头管理、分散运行的问题,集中合并建设一个服务功能更强大、运转成本更节约的综合服务站点。这样,有利于收到费省效宏的作用。

第五,《决定》中关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设想。我省《决定》之所以把支柱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考虑到中央《决定》提出了这个奋斗目标,而我省作为文化大省也具备实现的基本条 件。2010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2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03%。根据近几年的发展态势预估,到“十二五”末,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有望达到120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例有望提高到4%。如果“十三五”能够再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我省文化产业有望达到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占经济总量5%”的下限。因此,提出这一目标,总体上是积极可行的。在省作协七届三次全委会上的讲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2011年4月8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省作协七届三次全委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创作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创作任务,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大会。在此,我谨代表省委宣传部,向全委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委员、广大文学工作者过去一年的辛勤劳动表示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下面,我主要就过去五年我省文学发展情况和作协如何更好地服务作家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过去五年我省文学发展基本估价“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也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锐意革新、奋力构建“两个强势”的关键五年。五年来,省作协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大力推动出作品、出人才,在扶持文学精品创作,打造文学活动品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四川作家发表、出版文学作品1000余部,在各类报刊发表作品超过10多万件,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中,我省作家五次榜上有名,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文学川军”在推动建设西部文化强省战略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是多题材齐头并进,“文学川军”生机勃勃。近年来,广大作家勤勉笔耕,新作不断,展示了“文学川军”的创作实力。阿来《空山》《格萨尔王》成为近年我省文学创作的两座高峰。梁平长诗《三十年河东》《琥珀色的波兰》有效提升了作为传统诗歌大省的四川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以作品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的纪录,创造了中国儿童文学史和出版史的里程碑。麦家“谍战三部曲”《暗算》《风声》《风语》开辟了“新智力小说”新领域。此外,柳建伟、裘山山、傅恒、邓贤、罗伟章、郭严隶、何大草、骆平、雷子、倮伍拉且、魏继新、达真,等等,一大批实力作家创作出版了大量在文坛引起重大反响的力作。特别是“5·12”特大地震后,广大作家以极大的担当精神,积极深入灾区一线采风创作了大量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记录四川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心路历程、符合人们精神文化新期待的优秀作品,展示了我省现实主义创作的深厚功力,为凝心聚力完成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任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是文学与多种艺术形式对接取得重大突破。近年,通过积极推动文学与戏剧、影视、动漫等艺术门类的对接互动,有效激发了作家创新创作的热情,扩大了四川文学的影响力。根据阿来小说改编的川剧《尘埃落定》,还未正式演出,已被北京、宁波、绍兴的演出商预订了20场。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让子弹飞》,不仅创下了中国电影票房新记录,而且引发对马老原著《夜谭十记》的热烈追捧。根据麦家小说改编的谍战电影《风声》引发“风声现象”研讨热潮,电视剧《风语》年初在央视八套播出,一直名列收视率前三强,各方好评如潮。根据杨红樱作品改编的《淘气包马小跳》动画片、真人电视剧相继登陆中央电视台,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极大喜爱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并夺得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国产动画片金奖,为我省文学涉足动漫市场打开了广阔空间。根据裘山山小说《我在天堂等你》改编的同名话剧演出几年来,囊括了包括曹禺戏剧奖、中国话剧金狮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20多项全国大奖。此外,柳建伟、安昌河等大量川籍作家的优秀作品相继登上影视屏幕,走上演出舞台,四川作家充沛、丰富的创作实力绽放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

三是文学交流品牌效应凸显。近几年,在省作协的大力推动和全省作家的热情支持下,“名家看四川”系列采风创作活动已经逐渐发展为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在文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文学活动,搭建了一个推介四川形象、展现四川魅力、展示四川文学实力的大平台。特别是“5·12”大地震后,中国作协第一时间组织作家深入灾区支援、采风,并把2009年、2010年的主题分别定位为“聚焦新家园”、“书写新家园”,用文学的形式及时把四川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成果展示给世人,显示了这一活动机制的巨大影响力和显著成效。今年1月,由18个对口援建省(市)实力作家深入重建现场采访、创作的报告文学集《国家行动——十八省市援蜀记》正式出版,记录了四川人民的崛起与重生,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展示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势,这个血脉相依的交流平台,也把“名家看四川”活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我相信,“名家看四川”系列活动随着机制、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一定会为四川打造“文学川军”做出更大贡献。

四是文学评论成绩斐然。“十一五”以来,在以《当代文坛》为代表的多种平台共同努力下,我省文学评论取得显著成效。《当代文坛》2008年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正式进入全国权威核心期刊阵营,实现了四川文学评论在全国话语权的重大飞跃。以《当代文坛》为纽带,“西蜀文化论坛”理论年会、“当代文坛学术年会”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评论资源整合互动,《星星》下半月理论刊、作家文汇报等100余种文学报刊齐头并进,在文艺基础理论、文学思潮研究、文学作品和现象批评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对丰富本省文学创作实践、提升四川的文学影响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五是人才培养卓有成效。近年来,通过精心培育后备作家,大力扶持青年作家,全力支持拔尖人才创作,不断健全评介激励机制,已经初步建立起富有成效的“梯级”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文学新人上,实施“文学新苗工程”,实行建档跟踪培养机制,为文学新人成长开辟快速通道。在扶持青年作家创作上,建立了青年作家创作培训常态机制,通过青年作家创作改稿会等形式,不断提高青年作家的写作水平。在支持拔尖人才创作上,签约作家制度起到了保障作家创作权益、激励精品生产、提升四川文学水平的巨大作用。四川文学奖、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等评奖激励措施,也对鼓励新人创作、激发作家创新创造产生了广泛影响。目前,省委宣传部正牵头制定长篇小说创作出版扶持办法,预计今年正式公布,相信将为我省文学创作注入更大活力。

二、对文学创作的几点意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和“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重大主题集中,创作任务繁重。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论述,国家“十二五”规划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未来五年国家战略进行重点部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作为2011年要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之一,对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出了全面部署。在年初发布的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对未来5年推进文化创新、建设文化强省做了具体部署。这些都为推动我省文学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希望大家深刻理解新形势对作协工作和文学创作提出的新要求,始终秉持知识分子应有的精神、品格,从异常复杂也异常丰富的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灵感,把“二为”方向贯彻到具体工作和创作中,努力生产更多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精品力作。下面我就省作协做好今年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创作,加强文学创作生产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文学创作的精神规范。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和李长春同志关于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的重要论述,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创作的思想基础和基本信念,保证创作的正确方向;要始终坚持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不动摇,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为人民群众提供赖以栖居的精神家园;要自觉适应时代变化需要,高扬正面精神价值,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作为文艺创作的丰富题材,把崇高的理想信念、人格、尊严、正义、勤劳、坚韧、创造、乐观、宽容等精神价值与大众审美情趣有机结合起来,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提升作品渗透力、感染力,做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增长知识、愉悦身心、受到鼓舞、得到陶冶、获得启迪,使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二是坚持“三贴近”,用现实主义基本精神提升文学品格。一切文学都是人学,是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人情性灵、记录人类发展轨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高级精神产品。作家只有贴近实际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发展本质,贴近生活才能具有宽广的认知视野,贴近群众才能使作品有血有肉。一定要着眼实际书写社会本质,从思想上与飞速变化的社会合拍,与最普遍的群众精神共振,大视野书写人物命运、社会风貌、时代变迁等丰富主题,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新媒体技术作为文学形式创新的支撑点,进一步增强文学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不断扩大优秀文学作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养分,四川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革命传统文化、旅游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宝藏,其古蜀文明、巴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曲艺音乐舞蹈、民间节日神话史诗故事等,以及在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展现出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都是四川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要引导作家主动把创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记录、反映伟大时代的变迁历程。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创作方法,自觉把人民群众作为创作表现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挖掘素材,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提炼主题,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中汲取灵感,紧贴大众精神需求,认真研究受众心理,把人性的复杂多样和社会的丰富多彩进行融会贯通,赋予现实题材创作全新的生命、全新的灵魂。

三是树立正确的批评观,促进我省文学健康有序发展。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观为指导,正确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推动文学创作推陈出新、不断进步。要把文学批评的根深深植入人民的土壤之中,把人民群众作为最终评判者,把群众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作为最终标准,更好地发挥文学批评在提高群众鉴赏能力、引领社会形成积极健康思潮方面的作用。要坚持实事求是、正面引导为主的原则,对有缺点的作品,要秉笔直书,真诚帮助;对错误的文艺观点,要敢于批评,以理服人;既要防止文人相轻、恶意贬损的倾向,又要防止一味评功摆好、无原则奉行“好人主义”的做法,更要杜绝一切不正之风,使文学批评成为针砭时弊、引领导向的有力武器。要有兼容并包的气度,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充分讨论,使不同流派相得益彰、不同受众各得其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广大艺术工作者的创造活力。

四是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作家队伍。省作协是全省作家之家,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建设文化强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把全心全意为作家、文学工作者服务作为基本职能,满腔热忱地同他们交朋友,耐心细致地听他们讲意见,一丝不苟地为他们解难题。深化拓展“名家看四川”活动,抓好青少年人才培养工程,完善优秀作品扶持办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交流活动,把数量不断增长和质量显著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千方百计推动出作品、出人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真正把那些具有正确政治立场、高尚文学品格、过硬业务本领和创作了反映鲜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品力作的作家推出来,激励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磨砺,严肃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影响,格外看重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准,努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魅力吸引和打动广大读者,成为德艺双馨的文学家。

各位委员,同志们,“十一五”的五年我省文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展望“十二五”,国家、省都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部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培养造就更多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更好地推动四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我省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和西部文化产业高地做出更大贡献。

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六、大事记

2010年12月

15日,四川省作家协会在西昌召开了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工作会议。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勾春平、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民族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意西泽仁、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民族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倮伍拉且、凉山州作协主席贾瓦盘加、甘孜州作协主席格绒追美、副主席列美平措、阿坝州作协副主席、《草地》杂志主编蓝小梅、副主席羊子以及省作协创联部、《四川文学》《星星》诗刊、《当代文坛》负责人出席会议。2011年1月

6日,广元市文艺创作座谈会召开。广元市委书记罗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总工会主席王振会主持。副市长邹瑾以及广元市宣传、文化、广电、财政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20余名作家艺术家代表出席会议,积极为繁荣广元文艺创作、加快建设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经济文化强市建言献策。

10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和遂宁市委宣传部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和遂宁日报集团承办的长篇报告文学《绿色的力量——四川省遂宁市绿色发展模式解读》座谈研讨会在四川省作家协会举行。会议由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曹纪祖主持。遂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大海、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勾春平、省作协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郭中朝、省作协副主席傅恒、省作协副主席意西泽仁、省作协副主席梁平、省作协名誉副主席徐康、省作协名誉副主席何开四、遂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外宣办主任梁勤玲、遂宁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唐毅等相关领导出席了研讨会。省作协《作家文汇报》主编孙建军、省作协创研室主任袁基亮、《四川文学》副主编高虹、省作协创研室副编审杨青、原《四川文学》主编邓中仪、四川电视台记者张勇、巴金文学院创作员邹廷清、原遂宁市文联副主席尹强儒、遂宁市作协主席胡永康、遂宁市文学戏剧办公室主任张路等作家和评论家出席了研讨会。《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四川网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22日,泸州市作家协会年会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鞠丽、副部长黄华、市纪委副书记曾宏、市文联专职副主席虞潜、市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市作协主席杨雪、市作协顾问杨正康、市作协名誉主席章正超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1月,为加快灾后精神家园重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学创作大发展大繁荣,广元市设立中国·广元“剑门关文学奖”,评选5至10部获奖作品,每部奖金10万。该奖项面向海内外作家,鼓励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优秀文学作品。

1月,《国家行动——十八省市援蜀记》,《四川回答世界——来自灾后重建的报告》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两书分别收录了18个对口援建省市的作家作品18篇、23位四川作家的作品16篇,见证了灾后重建的巨大成就,以文学形式记录了四川地震灾区的沧桑巨变,书写了四川人民坚强奋起的抗震救灾精神。

1月,由宜宾市作家协会编辑的《盘点2010》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宜宾市作协会员2010年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200多篇文学作品,记录了宜宾文学界的耕耘和收获。

1月,省作协巴金文学院选聘王棵、格绒追美、颜歌、黎民泰、李兰、林雪儿、郭金梅、张学明等八位作家为年度签约作家。

1月,由大竹县文联和大竹县作协联合编辑的五卷本综合性大型文学选集《百家竹——大竹县优秀文学作品丛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丛书分小说、散文、诗歌、戏曲影视、文艺评论五部分,共计100余万字,汇集了该县近百名大竹作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以改革开放后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在出版社出版,以及在国内各种征文大赛中获奖的文学作品。3月

12日,珙县作家协会成立大会在珙县举行。4月

7日至8日,省作协七届五次主席团会和七届三次全委会在成都召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省作协主席阿来出席会议并作讲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勾春平作了工作报告,省作协副主席傅恒传达了中国作协七届六次全委会精神,省作协副主席梁平传达了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会议全面总结了省作协2010年的工作,提出了2011年的工作要点。

19日,由绵阳市作协、北川县委宣传部主办的冯翔作品出版座谈会在北川县召开。冯翔生前系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期爱好文学创作,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和小说作品。汶川地震后,他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于2009年4月20日离开人世。其书稿《策马羌寨》和《风居住的天堂》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20日,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作家协会、渠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四川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省作协创研室、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四川务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长篇小说《拯救》研讨会在成都举行。研讨会由四川文艺出版社社长黄立新主持,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勾春平、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曹纪祖、省作协副主席杨牧、省作协副主席傅恒、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陈小海等领导和来自省作协、省社科院及省内高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20日,盐亭县作家协会成立大会在盐亭县举行。

25日由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作家灾后重建创作采风团李白故里行在江油市举行。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河南省、辽宁省等地的中国作协会员20余人在绵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培松、绵阳市作协主席刘大军、江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方敏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江油市灾后重建情况。5月

7日,在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由四川省“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出版集团联合主编的大型纪实作品《感恩》丛书,已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并于7日在新华文轩成都购书中心隆重举行丛书首发暨赠书仪式。省委常委、副省长、丛书编委会主任魏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丛书编委会主任黄新初,副省长黄彦蓉等领导向18个援建省市指挥部的代表赠送了《感恩》丛书典藏本。出席丛书首发暨赠书仪式的还有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成都、阿坝、绵阳、德阳、广元、雅安等市州和18个重灾县市的领导,丛书编委会成员、作者,丛书策划者读者报社和出版者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相关人员,驻川中央新闻单位和四川主要媒体的记者等。《感恩》丛书共计18分册,图文并茂,全面记录了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辽宁、河北、河南、福建、山西、湖南、吉林、安徽、江西、湖北、重庆、黑龙江等18个省市对口援建四川18个地震重灾区进行灾后恢复重建的光荣历程和不朽业绩,真实记录了援建者们的感人事迹,充分表达了四川人民对全国人民和对口援建省市的感恩之情。

29日至30日,首届中华辞赋北京高峰论坛在京召开,20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辞赋作者出席会议,以“中华辞赋的传承与创新”“辞赋如何服务中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生康乐、社会和谐与民族复兴”等为议题展开研讨。本次论坛由中国碑赋文化工程院、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香港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等联合主办。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全国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孙家正致电祝贺,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李东东致开幕词。应邀出席会议的有97岁高龄的著名作家、原四川省人大副主任马识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魏明伦,香港《文汇报》社长、董事长王树成,中国碑赋文化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华辞赋杂志社社长、原新华社副总编辑闵凡路等业界领导和海内外专家学者、辞赋作者等二百余人聚首北京,以“中华辞赋的传承与创新”“辞赋如何服务中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生康乐、社会和谐与民族复兴”等为议题展开研讨。担任《中华辞赋》顾问的马识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主题演讲,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魏明伦和张昌余也作了专题发言。我省作家徐康的《国酒茅台赋》获得全国同题辞赋大赛一等奖。论坛通过了《中华辞赋北京宣言》和《关于筹备在北京建立中华辞赋家学会的建议》。会议选举了中华辞赋家学会筹备委员会36名成员,四川作家魏明伦、徐康、张昌余三人当选。

5月,新北川第一部零距离全景报告文学作品,伍松乔著《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着眼于地震后至今发生在北川土地上波澜壮阔的当代奇迹,通过零距离、全方位的记录、见证、描绘、解读,成为迄今为止对于北川重生史诗的第一部零距离全景报告文学专著。6月

2日,神华杯·第六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评选揭晓,并在中国煤矿文化艺术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上颁奖。川煤集团广旺公司职工冉军的《红与黑的颂辞》和《中国煤炭诗精神史小议》获得两项大奖。这是作者继第五届煤矿文学奖后再次获此殊荣。

2日至3日,中国煤矿文化艺术联合会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煤炭系统共计400多名代表汇聚北京共商繁荣煤矿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大计,这是中国煤矿文化艺术联合会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盛会。川煤集团三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广安市作协副主席、华蓥山龙滩煤电公司党委书记萧习华被中国煤矿文化艺术联合会、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授予“首届全国煤炭行业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3日,由四川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我扶着四川歌唱》新书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在四川出版大厦八楼举行。本书作者、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黄亚洲、四川省委宣传部朱丹枫副部长、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赵和平、四川省委宣传部文艺处、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文艺出版社、四川省作家协会的相关领导和文学评论界专家们出席了首发活动。

12日至16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乐山市委宣传部主办,巴金文学院承办的“名家看四川—魅力乐山行”采风活动在乐山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乐山市委副书记罗建安、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吕汝伦等出席活动启动仪式。乐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坚、市长蒋辅义会见了采风团一行。四川省作协主席、巴金文学院院长阿来、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熊召政、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尹汉胤、河北省作协副主席关仁山、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徐鲁、山东省作协副主席李贯通、西安市作协主席吴克敬、著名评论家何镇邦、白烨等22位全国著名的作家和评论家参加了此次活动。

13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主办、巴金文学院承办的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林雪儿长篇小说《妇科医生》研讨会在乐山举行。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四川省作协主席、巴金文学院院长阿来,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吕汝伦,乐山市委宣传部部长罗佳明,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尹汉胤,评论家何傎邦、白烨、李建军,作家熊召政、徐鲁、肖克凡、吴克敬、关仁山、李贯通、矫建,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及四川作家徐康、赵智、袁基亮,《当代文学》副主编夏述贵等40余人参加了研讨。

18日,由自贡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自贡市作家协会四川理工学院宣传部和人文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川南诗会在自贡举行。云南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原《边疆文学》主编欧之德,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省作协副主席勾春平,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梁平,《四川日报》“原上草”主编曾鸣,自贡市委常务、宣传部部长向华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星生,四川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游建军,四川理工学院院长曾黄麟,自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黄劲,市财政局局长李晚玲,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周富民,市广电局局长吴兰,市文联主席刘蕴瑜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20日,由泸州市文联、广州泛珠城市发展研究院、广东万国城市经济研究院、南方电视剧联合制作中心共同主办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暨《铁血护国》剧本研讨会,在泸州召开。

23日,为纪念建党90周年,弘扬红军文化,展示红色雅安,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雅安市委共同主办的“从安顺场到夹金山”主题采风创作活动启动仪式在雅安举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文联主席郭永祥,雅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孟加,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启国,雅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旭,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芳琼,雅安副市长姜小林,雅安市政协副主席李毅,以及舒婷、何应辉等知名作家、书法家、画家出席了启动仪式并观看相关文艺演出。7月

8日至10日,四川省作协长宁县创作基地授牌仪式暨川南五市小说创作笔会在我县举行。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勾春平。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曹纪祖,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曾健,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周小平等参加了授牌仪式和创作笔会。

11日,攀枝花市文学艺术进校园活动工作座谈会在攀枝花召开。会议由市教育局副局长顾定华同志主持。原市政协副主席、攀枝花市文联顾问刘庆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赖小红,市工商联副主席、攀枝花市光彩促进会会长等领导出席会议。8月

20日,长篇地域传奇小说《曾溪口》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四川文艺传播促进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四川日报社、四川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9月

5日至7日,由巴金文学院、甘孜州委宣传部和甘孜州文联联合举办的“甘孜州首届作家培训班”在康定举办。全州18个县、海螺沟管理局、州级各部门、四川民族学院、省藏校、甘孜军分区及部分企业等单位的优秀作家和文学爱好者150余人参加培训。

16日,由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和四川省经信委联合召开的崔和平同志长篇小说《空中卫士》作品座谈会在温江举行。四川省经信委党组成员、四川省信息化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建疆到会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专门给座谈会发去贺信。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办公室主任黄河代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副主任薛永刚发表了书面讲话,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一清等知名作家应邀出席会议。

22日,由四川省作协、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羌族诗人羊子长诗《汶川羌》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出席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有: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吕汝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社刊》社原主编叶延滨、《诗刊》社常务副主编李小雨、《民族文学》主编叶梅、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彭学明、《文艺报》副总编辑王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施战军、四川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曹纪祖、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梁平、《星星诗刊》常务副主编龚学敏、四川省作协创研部办公室主任杨青、西南民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徐希平等,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高洪波为研讨会发来贺电。

23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和成都市文联联合举办,《当代文坛》编辑部、李劼人研究会、李劼人故居博物馆、南充市文联联合承办的“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家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发表了书面讲话,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牟佳、副处长陈小海等出席了研讨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吕汝伦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著名专家学者李怡、霍俊明、张中良、何言宏、沈庆利、王觅、刘霄、龙协涛、张柠、彭学明、李杰、苏宁等参加了会议。

26日,首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该奖项以四川名胜“剑门关”命名,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与广元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评奖范围涉及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及电影文学剧本。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洪波讲话。中共广元市委书记罗强致辞。北京大学教授、博导陈晓明代表评委会宣读颁奖词。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原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王巨才、中央重大题材领导小组副组长、原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准,中共广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华蓉,关元市人大副主任杨浚荣等为获奖作家颁奖。颁奖典礼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杂志社艾克拜尔·米吉提主持。

27日,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贯彻落实市第三届党代会精神,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大局,雅安市作家协会召开文学创作座谈会,市文联主席、市作协主席赵良冶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30余名重点作者参加会议。

30日,由新华文轩出版集团主办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文学创作出版研讨会在成都举行。研讨会对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三部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重点探讨和评析。三部作品分别是《星星》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梁平创作的长诗《汶川故事》,巴蜀文化学者伍松乔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以及著名作家关仁山的长篇小说《重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新华文轩集团董事长罗勇、省作协党组书记吕汝伦、省作协主席阿来以及省委宣传部出版处、文艺处、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省作协创研室等单位的领导和鲁迅文学院教授何镇邦等1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9月,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室选编,袁基亮、孙建军主编的《四川精短散文选》,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是继《四川三十年小小说选》之后,再次选编出版的微篇文学作品集,同时出版的还有《四川爱情友情精短诗选》。10月

21日,甘洛县藏族女诗人白玛曲真诗集《彩色高原》首发式暨诗歌朗诵会在四川省文联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原四川省委副书记冯元蔚,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黄启国,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文学》主编意西泽仁,西南民族大学常务副校长,四川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沙玛拉毅,四川民族杂志社社长马飞,藏人文化网总监、著名藏族诗人旺秀才旦,《作家文汇》执行主编孙建军,《四川文学》副主编牛放,省作协会创联部主任殷世江,办公室主任杨明照,巴金文学院曹琨等诗人、作家、评论家10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28日,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在成都召开了“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暨著名科普作家松鹰作品研讨会”。会议由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吴显奎主持。四川省科协副主席黄竞跃、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梁红、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周孟璞、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董仁威,以及著名作家、科普作家、编辑家王晓达、张昌余、赵健、张文敬、陈俊明、孙建军、周永年、杨潇、谭楷、刘滨、洪时中、何定镛、方守默、邓承康、杨再华、黄寰、董晶、王道义、何扬、姚海军、杨枫、向胤道、李庆雯等及四川省多家出版社和杂志社的来宾共80余人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会成员出席了会议。11月

11月7日至9日,中共四川省委九届九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刘奇葆作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刘奇葆受省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新初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提出,创作生产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积极追求文化产品健康向上的社会效果,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强化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推出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优秀文艺作品,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22日至26日,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四川作家代表团应到会28人,实到25人(杨牧、高缨、流沙河三位老作家因身体原因请假)。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吕汝伦同志任团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省作协主席阿来两位同志任副团长。德高望重的97岁高龄的著名作家马识途、87岁高龄的著名作家王火作为当然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本次大会上,经过民主选举,阿来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委员,曹纪祖、梁平、杨红樱当选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吕汝伦当选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团体委员。

23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与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室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西蜀论坛”在成都召开。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明泉、文学所所长苏宁、副所长向荣、研究员王林、四川省作协创研室主任袁基亮、副主任孙建军等十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王林、赵雷)

第二章 音乐

概述

2011年四川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九次全国文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深化重点工作,推进文化创造,发展繁荣四川文艺。本年度四川音乐事业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工作稳步前进,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庆祝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暨保路运动100周年的演出活动和音乐创作;整理总结近几年来的抗震救灾音乐作品;在新形势下推动音乐创意产业繁荣发展;推出优秀音乐作品,扶植优秀人才,打造四川精品工程;大力推进基层文化系统单位建设,完善群众性服务功能。本年度共出版了音乐方面的学术著作和普及读物19种,学术论文420余篇,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160余项。

(一)抗震音乐工作更注重主题性和总结性,加强了对原始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

2011年,四川抗震文艺发展进入第四年,抗震文艺工作也更加成熟有序,在思想性与文艺性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抗震音乐工作也获取了更多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和艺术积淀,主题意识更加强烈,除了开始阶段常见的宣扬顽强不屈的抗震精神、重建家园的拼搏精神、团结一致的大爱精神等主题外,抗震音乐作品和演出活动中更注重融入感恩慰问、传递希望的主题思想宣传。5月,汶川赛区“铭恩奋进·千村同唱感恩歌”活动拉开帷幕,来自汶川县、理县、茂县、黑水县、松潘县、九寨沟县的600余名群众参加了比赛。同月,由遂宁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和市文联组织的,以“感恩伟大祖国、歌颂灾后重建、喜迎中国共产党90华诞”为主题的两首新创歌曲《成都之歌》和《四川更美丽》召开了媒体发布会。5月,由四川音乐学院、汶川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大型交响音乐舞蹈诗《因为有了共产党·爱在汶川》拉开帷幕;8月,四川音乐学院再次携手汶川县在广州举行了“因为有了共产党——爱在汶川”大型感恩活动演出。慰问活动以“感谢共产党,感谢广东援建”为主题,分为“羌笛悠长”、“大爱无疆”、“广汶同心”三大篇章,对外大大提升了感恩铭记的四川形象。

此外,抗震音乐工作也愈加注重对原始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总结归纳,为灾后文化重建工作奠定基础。如加强对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羌山采风录》出版新闻发布会5月在北京举行。《羌山采风录》是由四川师范大学民歌研究所万光治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历时多年采集而成,是一部在民歌出版史上不多见的集“声、像、文、谱”于一体的羌族原生态民歌出版物。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族文化遭受重创,所幸277首羌族民歌未成绝响,成为留给后人最原始最翔实的珍贵史料。

又如1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从悲壮走向豪迈·文艺卷:歌曲》和《感恩奋进大家唱》。前者为“汶川特大地震书系”之文艺歌曲卷,精选了《生死不离》《我们众志成城》《孩子,别哭》等多首抗震歌曲,书写了四川人民和震后重生的四川穿越灾难、崛起于危难、坚强与奋起的不屈精神。后者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文艺处辑录,汇编了包括《因为有你》《四川欢迎你》《我祝愿》《感恩的心》《四川依然美丽》《美好新家园》等四川抗震救灾工作中创作的感恩歌曲。3月,绵阳市文联、音协召开了“绵阳市2011年感恩奋进音乐创研改稿会”,会议收到“感恩、奋进”歌曲25首,歌词50余首,之后将编辑出版《绵阳市感恩、奋进歌曲专辑》。这些工作都对四川抗震文艺具有总结性意义和较强的文献资料价值。

(二)抓好重大题材和重点作品创作,建设文艺创作基地,全面推进音乐创作质量更上新台阶

抓精品创作一直是近年来四川文艺工作的重心,省、市政府都非常重视,并出台了《成都市重点文艺项目扶持奖励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对重点作品创作、文艺项目等进行扶持和奖励,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力推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艺名人名品。音乐工作者积极响应号召,深入研究探讨音乐创作工作和四川音乐发展之路,推出了一系列有分量的重点作品,如大型多媒体交响音画《古蜀之光》,大型情景交响诗画《百年之路》等。10月,由四川省文化厅主办,四川省曲艺团和四川省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创作的曲艺音乐剧《锦娘》献演。该剧以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生在成都的真实历史大事件为背景,用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四川竹琴等蜀风川调,抒写了一个普通成都女人历经半世波澜的家国情仇及人生。巴蜀舞乐歌《大美四川》则以民俗风情、民族特色、巴蜀文化为根基,以汉、藏、羌、彝歌舞乐为主体,是代表四川地方文化特色的经典歌舞剧。11月,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创排的音乐会歌剧《娥加美》作为我省参加“首届中国歌剧节”的唯一剧目在福州大戏院上演。这些文艺作品具有鲜明的四川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对外大大提升了四川形象。

音乐工作者还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来推动理论研究,促进词曲创作,繁荣音乐事业,培养高素质音乐创作人才。3月,成都市音协组织召开了“成都市音协2011年音乐创作研讨会”;11月,四川省音家协组织召开了全省音乐创作研讨会,研讨灾后重建三周年重点音乐作品创作、《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歌曲征集评选活动、纪念建党90周年音乐作品的创作事宜,之后又在眉山市青神县举行“2011四川省重点音乐作品研讨会”。词曲作家们展示了自己近年来创作的音乐作品,并积极探讨如何进一步繁荣和壮大四川的音乐创作事业,为作品创作工作打好理论基础。

此外,还积极建立文艺创作基地,推动音乐创作发展。4月,省文联及省剧协、省书协、省美协、省摄协、省音协分别在南部县设立了文艺创作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绵阳市音协在平武白马藏乡建立了绵阳市“音乐家协会创作基地”。5月,岳池县坪滩镇兴坪社区等15个社区、岳池县师范附小等10所小学被省曲协首批命名为“四川省曲艺社区”、“四川省曲艺学校”。

(三)积极开展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工程,促进音乐活动向民族和民俗特色深入发展

四川是少数民族资源丰富的大省,拥有包括彝族、藏族、羌族等大量原生态民族音乐资源,如何更好地将这些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精品充分发掘并对外宣传,打造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四川文化名片,建立“四川的”、“民族的”音乐文化,是我们文艺工作者一直努力探索的目标。目前,音乐工作者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愈加注重对民族民俗音乐的保护和创新,打造四川音乐精品。

如四川省音协积极开展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抢救保护工程重点项目之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工程,继《四川省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集》和《四川省彝族民间音乐全集》后,又编辑出版《四川省彝族民间音乐全集》(器乐集),并组织召开四川省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工作会。9月,又组织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以及甘孜、阿坝、凉山、雅安等单位和地区的专家和学者,研究讨论了《四川省藏族民间音乐全集》的编辑工作。这一系列举措对我省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意义重大,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此外,各地也纷纷开展民族音乐演出活动,挖掘民族歌手人才,对原生态民歌和民族音乐进行研究、展示、收集、整理等抢救保护工作。如4月在绵阳举办的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系列活动,通过原生态民歌展演和研究论坛等形式,系统全面地对外介绍了我国各民族的原生态艺术,展示了四川民族民间歌舞艺术。10月,在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的四川汉族民歌专场音乐会,以传承与发展四川本土汉族民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为主题,展现了四川汉民族民歌的多样性,包括很多濒临失传的川南民歌《摘菜调》、广元儿歌《数蛤蟆》、宜宾民歌《螃蟹歌》等。而由四川卫视重点打造的综艺节目《天籁之音——2011中国藏歌会》在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推出,作为国内第一档以弘扬藏歌、共享民族文化为目的的大型选秀综艺节目,其浓郁的民族风格独树一帜,无论从题材到内容在国内都是首创。“藏歌会”推广了“中国爱”的概念,倡导大爱,凝聚力量,丰富了藏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振兴了民族文化,将民族团结与梦想励志相结合,逐步扩大规模,目前已是中国颇具影响力的活动品牌。

音乐工作者们还对音乐媒介形式进行积极实验和革新,为四川音乐文化传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如大型原创多媒体弦乐四重奏作品《金沙·找魂》就是成都籍著名旅美青年作曲家胡小鸥为古蜀金沙量身定做的原创现代音乐作品,借助现代科技以现代音乐的方式来展现古蜀国神秘的金沙文化。4月,新加坡“唐·弦乐四重奏”演奏家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奏响了《金沙·找魂》,同行的摄制组还制作了相应的纪录片,在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及全球巡演时播放。这些都促进了金沙文化在国外的宣传和影响力度,通过音乐形式,国际社会对金沙对四川都有了更直观更具艺术性的形象认识和文化了解。

(四)开展文艺惠民活动,主题活动丰富多彩,基层音乐工作向系统性和多样性迈进

为大众文化服务,开展文艺惠民活动一直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各层文化系统、单位组织都继续积极开展文艺惠民活动,范围更广,参与人数更多,受众面更宽,活动深入到了灾区、社区、高校等,演出、创作的主题也主要是围绕今年的重要纪念活动展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工作者们采用了各种创作形式来为建党九十周年献礼,如由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编录的《感恩共产党: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歌曲集》,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再唱山歌给党听——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优秀歌曲集》等优秀音乐书籍;由四川省20多位著名作曲家联合创作的大型合唱组歌《光辉历程》等原创歌曲。

5月,四川省文联开展了“永远跟党走——四川省文联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化惠民大型慰问演出”,走进大岗山水电站、走进南江、苍溪。此外,省文联还与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了“送文化下基层”文艺惠民工程走进资阳,开展了四川省曲艺家协会文化惠民演出进社区等活动。6月,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举行了“红色交响90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交响音乐会”;举行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感恩共产党》;举办了“四川省第九届‘春熙放歌’红色土地、红色旋律——走进泸州演唱会”;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音协等举办了“颂歌献给党”大型合唱比赛。

而各地市州也纷纷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5月,乐山市第三届嘉州文化艺术节“感恩奋进建设美好家园”第十四届“嘉州杯”青年歌手赛举行。6月,达县文联开展了庆祝建党90周年“庆七一、巴山放歌”合唱比赛;绵阳市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暨感恩奋进文艺汇演;万源市举行了万人红歌会大赛;大竹县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颂歌献给党”大型广场红歌会;达州市历时两个多月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第三届红歌连连唱”大型电视文化活动落下帷幕。此外,还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色记忆”歌咏晚会。绵阳市举行了庆祝建党90周年广场红歌大赛,绵阳市看守所和北川看守所还联合举行了红歌赛;“甘孜儿女心向党”系列庆祝活动举行。7月,德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广场系列文化活动之“颂歌献给党”曲艺专场文艺演出举行;乐山市唱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交响音乐会《长征组歌》”;德阳市举办了“红色经典演唱会”;等等。

这一系列文艺惠民演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密切了文艺工作者与基层人民群众的联系,凸显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宗旨,表达了文艺工作者和群众对祖国的深切祝福和对党的诚挚情感。

除了开展各种文艺惠民活动外,各地市州音协还努力克服经费困难、场地限制、人员编制等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为当地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如各地音乐工作者创作了大批反映本土文化,极具当地地域色彩的音乐作品,包括甘孜州牧民定居原创歌曲《牧民新村》《美丽的藏房》等18首,攀枝花市的《踏歌行》,乐山市的器乐曲《映山红主题随想曲》、交响管乐曲《天路》,泸州市的《检察之声》《放飞理想》,内江市的《花开中国》《祖国,我心中的歌》,资阳市的《活力之城激情奔涌》《资阳帅小伙资阳美姑娘》,达州市宣汉县作曲家雷登荣的创作歌曲专辑《宣汉,美丽的家乡》的出版发行等。

市、州音协还积极抓人才抓创作,多渠道多形式地为青少年及优秀音乐人才提供展示其艺术才华的平台。如蒲江县音协本着“出新歌、推新人”的工作思路,继2007年《郝传贤作品音乐会》后,举办了第二届个人作品专场演出《王建华作品音乐会》。又如宜宾市“放飞艺术梦想”青少年公益音乐会是宜宾市文化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后打造的公益文化活动品牌,是宜宾市“文化惠民”的重要活动载体之一,通过宜宾文化馆的专业和资源优势培养青少年音乐艺术人才,提高青少年音乐艺术水平。

此外,各地市州还不断健全组织机构,扩大组织影响力,如在达州市音乐家协会指导下成立的达州市管乐专业委员会;南充市音协承办的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四川分赛区总决赛,川东北片区选拔赛的赛事和颁奖晩会工作;乐山市音协下属交响管乐团和爱乐合唱团经常深入部队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举办演出;大竹县大型儿童音乐剧《温暖阳光》——走进大专院校慰问演出,开展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活动。这些基层音乐工作都极大地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有力地支持了当地音乐以及文艺事业的系统发展。

一、主要活动

(一)演出活动

1.“中国声音·感恩颂·廖昌永2011大型演唱会”举行

1月1日晚,成都市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的“中国声音·感恩颂·廖昌永2011大型演唱会”在四川省体育馆开唱。廖昌永演唱了《斗牛士之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四川依然美丽》等中外经典歌曲。

2.四川交响乐团奏响“世界三大男高音之卡雷拉斯——2011重庆新年演唱会”

1月1日,“世界三大男高音之卡雷拉斯——2011重庆新年演唱会”在重庆大礼堂举行,大卫·吉梅涅兹担任指挥,特邀嘉宾女高音安娜·丽丝,四川交响乐团担任伴奏,卡雷拉斯演唱了《卢卡迪利奥》《我那遥远的故乡》等17首音乐作品。

3.四川音乐学院张莉教授参加捷克“国家新年音乐会”

1月1日,四川音乐学院张莉教授首次被邀参加在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举办的最高规格音乐会——“国家新年音乐会”,成为“国家新年音乐会”308年历史上第一位被邀请的中国歌唱家。捷克共和国著名国家功勋指挥家塔茨先生执棒塔茨室内交响乐团(Talich Chamber Orchestra)的演出。张莉独唱了莫扎特著名歌剧《女人心》中的咏叹调“坚如磐石”、《唐璜》中的咏叹调“鞭打我吧”等。张莉教授参加捷克2011国家新年音乐会

4.甘孜州2011新春音乐会举行

1月15日晚,四川电信甘孜分公司在康定情歌剧场举行了“畅想3G,感恩有您”2011新春音乐会,四川爱乐乐团为音乐会作专场演出。甘孜州向秋副州长及政企客户单位领导、VIP客户代表、护航客户代表和合作伙伴等出席了音乐会。

5.绵阳市音协组织优秀考生展演活动

1月16日,绵阳市音协组织全市20余名在2010年中国音协和四川省社会音乐考级中荣获优、良等级的考生,在市文联进行了展演。此次“优、良考生展演”活动在全省地市州中尚属首次。

6.四川音乐学院老师参加中国古筝艺术周活动

1月22日至25日,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民族管弦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古筝艺术周活动在北京举行。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青年教师陆晶参加1月23日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举办的“敦煌之夜·九大音乐院校古筝专业师生音乐会”;江澹曦副教授参加1月24日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敦煌之夜·中国古筝艺术周名家音乐会”。陆晶参加中国古筝艺术周

7.天姿国乐团受邀参加中国驻丹麦使馆2011年新春音乐会

1月29日晚,中国驻丹麦使馆在哥本哈根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2011年新春音乐会。丹麦文化大臣默勒(Per Stig Moeller)、第一副议长吕克托夫特(Morgens lykketoft)等丹麦各界朋友和各国驻丹使节以及在丹华人华侨、中资机构、留学生代表近1000人出席了音乐会。四川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原四川省歌舞剧院)下属“天姿国乐”民乐团献上了一场融舞蹈、歌曲及乐器演奏等多种表演形式的文艺盛典,包括竹笛演奏《牧民新歌》、古筝与手鼓演奏《伊犁河畔》、管乐与弹拨乐合奏《西班牙斗牛士》等。新春音乐会是中国驻丹麦使馆“欢乐春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天姿国乐”团还赴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第三大城市欧登塞等地,与旅丹侨学界一道举行文艺演出和庆祝活动。“天姿国乐”民乐团在中国驻丹麦使馆2011年新春音乐会上表演

8.“2011四川新春音乐会(四川依然美丽)”举行

1月30日晚,四川爱乐乐团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举行了“2011四川新春音乐会(四川依然美丽)”,陈瑜担任指挥。

9.天籁之音——2011中国藏歌会举行

2月3日至7日,由四川卫视重点打造的综艺节目《天籁之音——2011中国藏歌会》第一季亮相,本次活动以弘扬精品藏歌为宗旨,共有60位特色鲜明的选手脱颖而出参加第一季选拔。10月21日晚,第二季总决赛落幕。

10.天姿国乐团赴新加坡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2月10日,“天姿国乐”团受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的邀请,赴新加坡进行为期三天的文化交流演出,先后参加演出了华文报集团新年团拜会、拉丁马士区新年团拜会、华文报集团读者新年会、兀兰区新年团拜会、凤山区新年团拜会等。“天姿国乐”民乐团在新加坡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11.“嘉陵春江闹元宵”大型音乐会举行

2月17日下午,由南充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主办的2011年“嘉陵春江闹元宵”大型音乐会在南充市西山运动场日月馆举行,著名川籍旅美指挥家刘江担任指挥,四川交响乐团演奏了《春节序曲》《爱在南充》《新春乐》等交响曲。

12.白海川打击乐年度系列音乐会举行

3月12日晚,白海川打击乐年度系列音乐会的首场——“安倍圭子作品专场”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拉开帷幕。上海市打击乐协会会长陈绍伦、沈阳音乐学院吕青山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关文东教授、西安音乐学院刘亚光教授专程到音乐会现场祝贺。之后,白海川带领四川打击乐团分别于6月、10月、12月,成功举办了年度系列音乐会的“现代作品专场”、“师生教学音乐会专场”、“四川打击乐团专场”。暑假期间,该乐团在韩国首尔、中国西安、太原等地举办了“四川打击乐团专场音乐会”及参加重要演出。白海川先后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和德国汉堡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曾获得日本冲绳国际比赛打击乐组第一名、全国第一届打击乐比赛专业青年组第一名、全国第二届打击乐比赛专业组重奏第一名等优异成绩。2005年,被国际著名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安倍圭子教授正式接收为第一位中国大陆学生。白海川打击乐年度系列音乐会

13.Why Me李宇春武汉演唱会举行

3月26日,“Why Me李宇春武汉演唱会”在武汉奥体中心开唱。4月23日,李宇春出品第五张个人音乐大碟《会跳舞的文艺青年》,获得年度销售总冠军。

14.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系列活动举办

4月7日至12日,由中国文联、中国广电总局、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国民协、四川省文联、绵阳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承办的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系列活动在绵阳举办。

4月7日举行的原生态民歌展演,邀请了我国30多个民族的100多位民歌手参加,根据地域民族分布,按照歌种、艺术风格划分,通过“寻找”、“发现”、“话题”、“展现”、“探索”、“弘扬”等主题设计,系统全面地介绍我国各民族的原生态艺术,全面、多元地展示中国民族民间歌舞艺术。

4月11日举行的原生态民歌研究论坛邀请各民族从事原生态民歌研究、搜集、整理、保护的专家、学者、官员以及国际上知名的专家学者参加,分“原生态文化在城市背景下的传播”、“原生态民歌走向国际与原生态民歌的产业化”、“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文明建设与原生态文化”、“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建设”、“灾区文化修复重建中原生态民族文化的重建”、“民族音乐与民间节日”七个主题,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保护、发扬、传播进行探讨。

11日晚,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系列活动在绵州大剧院落幕。土家族民歌《细碗莲花》等16部作品获金奖,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栽秧山歌》等15部作品获银奖,京族民歌《问月歌》等15部作品获铜奖,同时颁发了评委会特别奖、传承贡献奖和优秀传承人奖。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原文化部部长、当代著名作家王蒙,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翟惠生,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张华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原省政协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元蔚,原省政协副主席何志尧,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启国,中国剧协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魏明伦,绵阳市委副书记张锦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邱明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瑜,市政协副主席蔡清顺等出席颁奖晚会。

15.四川音乐学院老师参加克罗地亚国际现代音乐节

4月7日至17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宋名筑教授及胡晓、杨晓忠、邹向平、肖岗、郭龙等一行七人,赴克罗地亚参加国际现代音乐协会(ISCM)在该国举办的国际现代音乐节。杨晓忠教授的室内乐《移动的背景》入选今年音乐节的作品展演。

16.邱霁举办古筝独奏音乐会

4月9日晚,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邱霁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举办古筝独奏音乐会。10日上午,邱霁在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厅举办了题为《现代筝乐分析与高难技巧训练》的学术讲座,就现代与传统筝乐作品的判定、演奏现代筝乐作品如何把握风格的依据以及现代筝乐演奏的技术、音色把握等问题阐述了新观点。

17.《金沙·找魂》多媒体弦乐四重奏作品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奏响

4月13日,世界著名的新加坡“唐·弦乐四重奏”(T'ANG QUARTET)的演奏家,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奏响大型原创多媒体弦乐四重奏作品——《金沙·找魂》的第一乐章。同行的摄制组还将制作“唐·弦乐四重奏”金沙遗址之行的纪录片,在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及全球巡演时播放。《金沙·找魂》是成都籍著名旅美青年作曲家胡小鸥为古蜀金沙量身定做的大型原创现代音乐作品,也是2011年唯一一部由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委约创作的大型现代音乐作品。作品长达60分钟,分为“太阳鸟”、“遥远的呼唤”、“飞鸟,面具,和磬”、“旋转的图腾”、“祭祀酒歌”、“弦外之音”等六大乐章,借助现代科技以现代音乐的方式展现金沙文化。

5月31日,《金沙·找魂》在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上举行世界首演,之后开始在全球巡演,其中包括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澳大利亚南澳国际艺术节等闻名遐迩的艺术节。同时,《金沙·找魂》的纪录片、现场DVD、音乐CD专辑都将在全球同步发行。

18.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第十五届全球华语榜中榜暨亚洲影响力大典启幕

4月15日,“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第十五届全球华语榜中榜暨亚洲影响力大典”在四川国际网球中心启幕。来自成都的歌手李宇春和张靓颖分别获得“内地最受欢迎女歌手”和“内地最佳女歌手”两项大奖。

19.李健成都演唱会开唱

4月15日晚,“娇子之夜·向往2011李健音乐现场”成都站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开演。

20.陈奕迅成都演唱会开唱

4月16日,2011 DUO陈奕迅成都演唱会在成都市体育中心开唱,陈奕迅带来了《今天等我来》《好歌献给你》《K歌之王》等歌曲。

21.江澹曦、陆晶古筝独奏音乐会举行

4月16日和24日,著名古筝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教师江澹曦与陆晶分别在绵阳市绵州大剧院和重庆市南岸区文化艺术中心剧场举办了“江澹曦、陆晶古筝独奏音乐会”。江澹曦、陆晶古筝独奏音乐会

22.“天姿国乐”民乐团参加“第17届沃尔沃中国公开赛”成都欢迎晚宴演出

4月20日,“天姿国乐”民乐团应邀参加“第17届沃尔沃中国公开赛”成都欢迎晚宴演出,尽显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23.千年梵乐“觉囊·梵音”举办展演活动

4月21日,来自四川阿坝州壤塘县藏哇寺藏传佛教觉囊派传承的千年梵乐“觉囊·梵音”在四川音乐学院小音乐厅举办展演活动。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易柯、四川省觉囊梵音代表性传承人嘉阳乐住金刚上师出席了展演活动并分别讲话,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泽波上台祝贺并向嘉阳乐住金刚上师敬献哈达,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四川省非物质文化中心、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四川音乐学院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川音师生观看了展演。“觉囊·梵音”是公元1027年前后,在时轮经的唱诵及其普及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崭新的佛教艺术形式,至今仍在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的觉囊寺庙中传承,被认为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2009年7月以来,先后在内地七大城市八所艺术院校参加巡回展演,曾受到赵季平、樊祖荫、袁静芳、田联韬等多位国内著名音乐家的高度评价。此次活动,藏哇寺的乐僧们以乐舞、吹奏、敲打、唱念、赞偈、手印、供养等多种形式,分别展演了极富雪域高原特色的《金刚舞》和独具藏传佛教色彩的《普贤云供禅乐》。千年梵乐“觉囊·梵音”走进四川音乐学院

24.第三届热波音乐节举行

4月30日至5月2日,由成都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成都传媒集团主办,成都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协办的第三届热波音乐节在成都市保利198公园举行,包括许巍、陈楚生、黄义达、王啸坤在内的多组艺人及近20多支乐队登台亮相,并举行了“热波之星”选拔大赛,为校园新生音乐力量提供舞台。

25.四川省手风琴艺术节暨第四届手风琴比赛举办

4月30日至5月2日,由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四川省手风琴艺术节暨第四届手风琴比赛”在四川音乐学院举办。本次艺术节分为比赛、展演、学术研讨三大部分。来自四川以及云南、贵州、重庆的近500名手风琴演奏者、爱好者参加了演出和比赛。高义程、杜鹏、徐畅、贺倩等获得了专业组金奖;张馨元、王晶等获得了成人流行手风琴组金奖;杜鹏、范菁晶等获得了专业重奏组金奖。昆明市代表队的陈忠、成都市代表队的缪世铭、张爱和、王志云以及贵州民族大学代表队、贵州师范大学代表队、重庆师范大学代表队、西南民族大学代表队、四川师范大学代表队也分别获得了各个组别的金奖。

5月1日晚,在四川音乐学院聂耳音乐厅举行了颁奖音乐会。四川省文联副主席、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敖昌群教授,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赵小毅,成都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正基,四川省音协手风琴专委会常务副会长昌承育、徐万一教授,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春生,四川音乐学院手风琴电子键盘系主任陈军教授、副主任张晓波教授,兄弟省市手风琴学会负责人殷琪、陈忠、廖一暄、朱春铃、孙伟、王增刚、邬明等为获奖选手颁奖。四川省手风琴艺术节成功举办

5月2日,在四川音乐学院琴房大楼六楼排练厅举行了手风琴学术研讨会。四川音协手风琴专委会副秘书长余烈首先向到会者介绍了他发明并已获得国家专利的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就手风琴音乐文化的历史沿革、发展前景、美学价值、理论建设、作品创作(独奏、合奏、伴奏等)乐器改革、教学手段、普及途径、市场运作、社会组织宣传和地区间学术交流等课题进行了充分讨论,特别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手风琴的社会功能、如何培养年轻一代手风琴演奏家、以及如何培养观众(听众)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26.大型交响音乐舞蹈诗“因为有了共产党·爱在汶川”开幕

5月4日,由四川音乐学院、汶川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大型交响音乐舞蹈诗“因为有了共产党·爱在汶川”在四川音乐学院新都校区体育场拉开帷幕。原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现全国人大常委甘道明,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苟建丽,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编办主任王川,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书记平志英,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朱世宏,成都医学院党委书记冯有明,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汶川县县长张通荣,四川音乐学院领导柴永柏、易柯等以及一万余名师生和当地群众代表观看了演出。晚会以“大爱、感恩、前行、畅想”为主题,包括第一乐章《穿越时空的爱》、第二乐章《花开花落都是爱》、第三乐章《最可爱的人》、第四乐章《最美新家园》。大型交响音乐舞蹈诗“因为有了共产党·爱在汶川”首演

27.焦力古筝独奏音乐会举行

5月7日晚,由达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焦力古筝独奏音乐会在达州市中心广场演艺大厅拉开帷幕,来自全市的古筝演奏爱好者1500多人观看了演出。

28.“铭恩奋进·千村同唱感恩歌”比赛举行

5月10日,汶川赛区“铭恩奋进·千村同唱感恩歌”活动拉开帷幕,来自汶川县、理县、茂县、黑水县、松潘县、九寨沟县的600余名群众参加了比赛。自2010年12月阿坝州启动千村同唱感恩歌活动以来,汶川县广泛开展感恩歌曲传唱活动,县内13个乡镇还举办了以村为单位的“辞旧迎新·感恩歌曲大家唱”活动,并在2011年县两会召开之际组织了“庆两会、迎新春汶川县百村同唱感恩歌总决赛”,县电视台采取现场录播、发放刻录光盘等方式向全县群众宣传活动实况,掀起了传唱感恩歌曲的热潮。此次“铭恩奋进·千村同唱感恩歌”比赛,阿坝州13县约1300多人组成的代表队分别参加汶川、马尔康两个片区,松潘队和红原队分别获得了两个片区的第一名。汶川“铭恩奋进·千村同唱感恩歌”比赛

29.康定四月八跑马山国际转山会举行

5月10日,一年一度的康定四月八跑马山国际转山会在跑马山情歌坪举行,来自甘孜州歌舞团、康定新都桥藏文中学、康定木雅艺术团和藏戏团、康定地区少儿艺术团、唐古拉风艺术团等单位和团体表演了“康定·吉祥韵歌”综艺节目。文化部外联局局长侯湘华一行、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一行到会祝贺。州领导足麦、栾国志、李其富、胡斌、何涛、周冬秀、阿本等,州级机关相关单位领导和康定县相关领导观看了演出。

30.中美高等音乐教育国际交流音乐会举行

5月11日晚,“中美高等音乐教育国际交流音乐会”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举行。该音乐会由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艺术学院铜管乐团及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歌剧与合唱系联袂奉献。音乐会以美方铜管乐合奏“九音之歌”开场,以张莉教授的独唱《让世界充满和平》完美闭幕。中美高等音乐教育国际交流音乐会举行

31.四川爱乐乐团“走进高校”系列音乐会拉开序幕

5月11日晚,四川爱乐乐团在西南财经大学温江校区举行了“走进高校——西南财经大学音乐会”,陈瑜担任指挥。12日晚,四川爱乐乐团在成都理工大学举办音乐会,开启了四川爱乐乐团走进高校的序幕。

32.“‘感恩祖国’新歌媒体见面会”举行

5月12日,包括《四川日报》《遂宁日报》在内的等20余家省市县新闻媒体齐聚遂宁,参加了由中共遂宁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和市文联组织的“感恩祖国”新歌(《成都之歌》《四川更美丽》)媒体见面会。中共遂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严敏智,遂宁市文广局党委书记杨辉国、副局长刘捷,遂宁市文联主席周光宁、蓬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富强等出席了媒体见面会。见面会由刘捷主持,杨辉国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以“感恩伟大祖国、歌颂灾后重建、喜迎中国共产党90华诞”为主题的两首新创歌曲《成都之歌》(沙马拉毅、侯光作词,王富强作曲)和《四川更美丽》(沙马拉毅、侯光作词,王富强作曲)的曲作者王富强代表主创人员出席了见面会,对新歌诞生背景作了介绍,并接受到会媒体的现场采访。

33.王建华作品音乐会举行

5月14日晚,由蒲江县文体局主办,蒲江县音协承办的“王建华作品音乐会”在蒲江县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举行。王建华作品音乐会

34.段启诚二胡作品音乐会举行

5月15日,著名二胡教育家段启诚先生二胡作品音乐会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举行。

35.穿“乐”之旅独唱音乐会举行

5月15日晚,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2011届毕业生潘婕在达州市中心广场演艺中心举办了穿“乐”之旅独唱音乐会。音乐会由四川文理学院主办,达州市音乐家协会、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和院团委承办。中共达州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常荣、达州市文联、达州市文化馆、达州市音乐家协会、四川文理学院等相关领导出席音乐会。

36.刘德华成都演唱会举行

5月18日晚,2011刘德华成都演唱会在成都市体育中心开唱。

37.第十四届“嘉州杯”青年歌手赛落幕

5月18日至20日,由乐山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市文联、井研县委、县政府承办的乐山市第三届嘉州文化艺术节“感恩奋进建设美好家园”第十四届“嘉州杯”青年歌手赛在井研县举行。全市11个区、市、县以及乐山师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13支代表队、41名青年歌手参加比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佳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天毅,市文体局局长薛钢,调研员李利林,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张亨山,市广电局局长胡加伦,井研县委书记王东,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鲁志杰,县长陈有波,县政协主席刘荣出席了决赛。来自沙湾区代表队的金涛和来自犍为县代表队的张星获得了本届青年歌手赛一等奖。

38.四川省音协送音乐文化到蒲江

5月19日晚,由成都市公安局主办、蒲江县公安局协办、四川省音乐家协会指导的“2011开门评警‘平安文化快车’蒲江行”文艺晚会在蒲江县鹤山镇世纪广场拉开帷幕。成都市政法委副书记王平、成都市公安局机关党委书记万文涛、四川省音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朱嘉琪、蒲江县公安局局长郭波以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相关领导同志出席了晚会。各警种干警、各界群众上万人观看了演出。晚会表演了女声独唱《红旗颂》、男声独唱《把一切献给党》、男女生对唱《为了谁》、器乐合奏《东方红变奏曲》等节目。省音协送音乐文化到蒲江

39.许昌独唱音乐会举行

5月20日晚,旅德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许昌独唱音乐会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上演,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担任伴奏。许昌独唱音乐会

40.大型留守儿童音乐剧《温暖阳光》开演

5月25日,由中共大竹县委、大竹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大竹县委宣传部、大竹县文体广电局承办,大竹县艺术团演出的大型留守儿童音乐剧《温暖阳光》——走进大专院校慰问演出在四川文理学院开演,拉开了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活动的序幕。《温暖阳光》以大巴山区为背景,讲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届关心大巴山革命老区杜鹃崖留守儿童,为他们新建学校的感人故事。该音乐剧在达州市“第三届艺术节”中获得舞台艺术类创作金奖及表演金奖。大型留守儿童音乐剧《温暖阳光》

41.省文联开展“感恩·奋进大家唱”暨红歌卡拉OK比赛活动

5月26日,由四川省文联机关党委和工会联合主办的机关党员、干部职工“感恩·奋进大家唱”暨红歌卡拉OK比赛活动在福德酒店金色天地演艺会所举行。省文联机关党组书记黄启国、副书记杨茂成、陈黔鲁、省文联机关党组成员、省机关党委书记兼秘书长杨时川出席并参与了比赛。

42.省文联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慰问演出走进大岗山水电站

5月28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由四川省文联主办,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大型慰问演出“永远跟党走”在雅安市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上演。省文联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慰问演出

43.浪漫的辉煌暨四川交响乐团系列音乐会NO.60举行

5月30日晚,“浪漫的辉煌暨四川交响乐团系列音乐会NO.60”在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司马健楠担任指挥,四川交响乐团演奏了《波莱罗舞曲》《第四交响曲》等曲目。

44.甘孜州税务文化专场文艺演出举行

5月,甘孜州音协与州总工会、州国税局共同主办了税务文化专场文艺演出。

45.四川省第九届“春熙放歌”演出在泸州举办

6月3日晚,由四川省文联、中共泸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四川省音乐家协会、泸州市文化局、泸州市文联承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四川省第九届“春熙放歌”红色土地、红色旋律——走进泸州演唱会在泸州市江阳艺术宫上演,近千名观众观看演出。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启国,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茂成,省文联副主席、省音协主席敖昌群,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副主席余开元,省音协副主席朱嘉琪,中共泸州市委常委、秘书长朱家德,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伟华,市政府副秘书长任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原泸州市委副书记叶怀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黄华,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方莉,市文联主席虞潜等领导出席并观看演出。演唱会上表演了合唱《东方红》《保卫黄河》,独唱《红旗颂》《为了谁》《洒向人间都是爱》等节目。四川省第九届“春熙放歌”走进泸州演唱会

46.老狼2011成都怀旧演唱会举行

6月3日晚,“同桌的你——老狼2011成都怀旧演唱会”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举行。

47.省文联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化惠民大型慰问演出在南江、苍溪举行

6月12日至14日,“永远跟党走——四川省文联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化惠民大型慰问演出”相继在巴中南江、广元苍溪举行,陈黔鲁,巴中市文联副主席、市文化局副局长秦渊,中共巴中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市文联副秘书长周冬、南江县委书记张长云等领导与上万名观众一同观看了演出。

48.刘诗昆钢琴独奏音乐会奏响

6月12日晚,“聆听大师——刘诗昆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奏响。

49.四川交响乐团奏响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庆音乐会

6月16日晚,“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庆音乐会”在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刘新担任指挥,四川交响乐团演奏了《红旗颂》《蓝色多瑙河》等12首中外经典名曲。

50.大型音画器乐《情歌中国》全球首演

6月17日晚,为庆祝建党90周年,四川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天姿国乐”民乐团策划的大型音画器乐《情歌中国》在四川省歌舞剧院全球首演。音乐会以中国民族器乐原声现场演奏为主体,巧妙融入人声、舞蹈、诗诵、绘画等艺术形式,特别制作液压多层升降舞台和3D视频动画设计渲染,是民族器乐舞台呈现方式的一次创意尝试与探索创新。音乐会由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史志有、李复斌、姜莹等量身打造民乐精品力作,全国著名服装设计师沈龙加盟。包括羌笛《云上尔玛》、京胡《宅门的故事》、西域音调的《敦煌》、西洋管弦乐伴奏《冬之梅》等原创作品。

51.宜宾市文联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广场展演活动举行

6月19日,由中共宜宾市委宣传部、宜宾市文联主办的“颂歌献给党”庆祝建党90周年广场文艺展演活动在城区中山广场举行。

52.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交响音乐会举行

6月21日晚,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广播电视台主办,四川爱乐乐团演奏的“红色交响90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交响音乐会”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上演。国家一级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交响乐团和总政歌剧团首席指挥牛杰担当指挥,总政歌剧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静、男高音歌唱家秦鲁锋等担纲演唱,演奏了《东方红》《黄河》《红梅赞》《春天的故事》《东方之珠》等红色经典交响曲。

53.达县文联开展“庆七一、巴山放歌”合唱比赛

6月24日,达县文联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庆七一、巴山放歌”合唱比赛活动,组织了教育局、地税局、卫生局等八个单位(系统)共640人,重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好日子》等红色经典歌曲。

54.“颂歌献给党”大型合唱比赛落幕

6月26日至27日,由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市音协、省合唱协会承办的“颂歌献给党”大型合唱比赛在四川音乐学院演出厅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罗波同志作了讲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黔鲁,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梁红等领导,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300多名观众观看了比赛。

55.绵阳举行庆祝建党90周年暨感恩奋进文艺汇演

6月26日,由绵阳市教育体育局主办的绵阳市教育体育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暨感恩奋进文艺汇演开幕,两千余师生参加表演了17个节目。市政府副市长黄正良、市政协副主席蔡清顺、省教厅体卫艺处处长索波、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副处长赵军等领导观看演出。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邱兴元主持汇演。绵阳市教体系统举行庆祝建党90周年暨感恩奋进文艺汇演

56.万源市万人红歌会大赛举行

6月26日上午,万源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由中共万源市委、万源市人民政府主办,万源市委宣传部承办,文广局、教育局、公安局、文联、文明办、万源中学协办的万人红歌会大赛在万源中学举行。每个参赛队都在120人以上,演唱的曲目有《十送红军》《洪湖赤卫队畅想曲》《长征》《红梅赞》《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红色经典歌曲。

57.大竹县举办“颂歌献给党”广场红歌会

6月27日晚,大竹县庆祝建党90周年“颂歌献给党”大型广场红歌会在新华广场上演,来自全县各系统近2000名干部职工组成了12个方阵,采取齐唱、合唱、歌伴舞等形式,用歌声“唱红歌,颂扬丰功伟绩;唱赞歌,颂扬改革开放;唱家乡歌,颂扬美好新生活”。

58.达州市“红色记忆”歌咏晚会举行

6月28日晚,由达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达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色记忆”歌咏晚会暨“达州十大杰出人物百名优秀儿女”颁奖典礼举行。市委书记焦伟侠出席晚会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娟主持晚会暨颁奖典礼开幕仪式。歌咏晚会共分“深情回眸”、“激情岁月”、“继往开来”三个篇章。

59.“甘孜儿女心向党”系列庆祝活动举行

6月28日至29日,“甘孜儿女心向党”系列庆祝活动在康定剧场举行,甘孜州音协协办了“欢乐周末”、“甘孜儿女心向党—定居牧民唱新歌”歌手大赛和“甘孜儿女心向党——大型红歌歌咏比赛”等建党90周年宣传文化活动。

60.绵阳市举行庆祝建党90周年广场红歌大赛

6月28日至30日晚,绵阳市市直机关庆祝建党90周年广场红歌大赛的三场赛事在高新区火炬广场举行。72个市级部门的3470名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将52首红歌献给广大人民群众。

61.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举行

6月29日晚,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感恩共产党》在四川省体育馆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政委田修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军地领导李崇禧、李作成、舒玉泰、阮志柏、方殿荣、刘长银、欧泽高、王少雄、魏宏、李登菊、叶万勇、柯尊平、王怀臣、钟勉、黄新初、陈光志、郭永祥、张东升、王宇坤、黄彦蓉、张作哈、王宁、李成云、陈杰、陈次昌、解洪、曾清华、张雨东、方小方、林杰、白广忠、张卫兵、刘玉顺、邓川、夏国富、肖凤合、黄志远等观看了文艺晚会。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

62.绵阳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联谊会

6月29日上午,绵阳市场与信息报联合解放街社区党支部,在绵阳市五一广场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联谊会”。

63.绵阳市、北川看守所联合举行红歌赛

6月29日,绵阳市看守所、北川看守所联合举行了红歌赛,14个监室的在押人员分别组成合唱团唱响红歌。

64.达州市第三届红歌连连唱活动落幕

6月30日晚上,由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达州市文化和广播影视局、达州市广播电视台主办,各县(市、区)协办,历时两个多月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第三届红歌连连唱”大型电视文化活动在达城中心广场演展中心落下帷幕。达州市政协主席康莲英,市委常委、副市长何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段再青,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娟,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杨清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廖继康,副市长杨佳鹏与上千观众一道观看演出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65.德阳“颂歌献给党”曲艺专场文艺演出上演

7月8日晚,由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联主办,市曲艺家协会承办的德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广场系列文化活动之“颂歌献给党”曲艺专场文艺演出在文庙广场上演。

66.大型交响音乐会《长征组歌》在乐山唱响

7月12日晚,由乐山市委宣传部,乐山市文联、文体局等单位主办,乐山市音乐家协会,乐山市管乐学会等单位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交响音乐会《长征组歌》”在乐山大佛剧院唱响,乐山交响管乐团担任伴奏。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兼秘书长杨时川,中共乐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佳明,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秀珍,乐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郝丽萍,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天毅,四川省文联办公室主任钱江平,乐山市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张亨山等领导与乐山市千余市民共同观看了演出。

67.德阳“颂歌献给党”红色经典戏曲演唱会上演

7月15日晚,由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联主办,德阳市戏剧家协会承办的“红色经典戏典演唱会”在文庙广场上演。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相关领导与千余名观众观看了此次演出。德阳市戏剧家协会的艺术家以川剧、京剧、歌剧等多种演唱形式,演绎了以江姐、黄继光、韩英、白毛女、阿庆嫂、李铁梅等先烈的革命英雄形象,以及在艰苦革命斗争岁月里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鱼水深情和拥戴。

68.罗大佑恋曲2100演唱会成都开唱

7月16日晚,罗大佑恋曲2100演唱会在四川省体育馆拉开序幕,罗大佑精选了出道以来的《恋曲1980》《未来的主人翁》《童年》等30多首经典歌曲。

69.四川爱乐乐团“聆听经典”系列音乐会奏响

7月16日晚,由四川爱乐乐团主办的“聆听经典”系列音乐会首场演出“萨克斯管与管弦乐队”在成都娇子音乐厅奏响。特邀留美萨克斯管青年演奏家李含韬和高欣担任萨克斯管演奏,并由著名美籍华人指挥家徐志廉先生担任指挥,演奏了《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辉煌的幻想曲》等经典曲目。

70.大型多媒体交响音画《古蜀之光》奏响

7月19日晚,大型多媒体交响音画《古蜀之光》在四川歌舞大剧院举行,四川交响乐团担任演奏,《古蜀之光》由著名指挥家卓汭仕担任作曲、指挥,包括《远古的回声》《蜀山喊魂》《蜀王战阵》《三星堆随想》《蜀女之舞》《鸟之图腾》《飞行的祭司》《月光下的金沙》《古蜀之光》九个乐章。

71.首届川南文化艺术节歌手赛唱响自贡

7月25日,首届川南文化艺术节歌手赛在自贡川剧院唱响,来至泸州、宜宾、乐山、内江、自贡五市的15名选手齐聚一台进行比赛,自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向华全,自贡市副秘书长胡建及川南五市宣传文化负责人莅临比赛现场。自贡市的徐莎莎、乐山市的吴映春荣获比赛第一名,泸州市的罗耀、内江市的钟鸣、宜宾市的回杰荣获第二名。

72.“张国荣邓丽君经典回顾成都演唱会”举行

7月29日晚,有小张国荣之称的马一鸣和小邓丽君之称的海音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举行了“张国荣邓丽君经典回顾成都演唱会”。

73.宜宾市首期青少年公益音乐会拉开帷幕

7月31日晚,“放飞艺术梦想”宜宾市首期青少年公益音乐会在宜宾市文化馆多功能厅拉开帷幕。宜宾市青少年公益音乐会是宜宾市文化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后打造的公益文化活动品牌,凡参加过四川省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有一定才华的青少年均可免费报名参加。每月月末举办一次,至12月2日晚,共举办了五期。

74.邓映梅独唱音乐会举行

7月31日晚,由武警四川省总队政治部和四川省青联联合会联合举办的“阳光下的旋律”邓映梅独唱音乐会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上演。四川爱乐乐团和四川巴蜀合唱团以及武警四川省总队政治部文工团舞蹈队担任了本次独唱音乐会的现场伴奏、伴唱和伴舞,邓映梅共演唱了不同风格的军旅歌曲、艺术歌曲和流行歌曲13首。武警四川省总队总队长肖凤合、政委黄志远,省青年名誉主席张彤、省青年联合会主席周键以及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公安厅和成都市有关领导出席音乐会,与总队机关干部及家属和驻蓉部队部分官兵一道欣赏了这台视听盛宴。邓映梅独唱音乐会在蓉举行

75.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和学生作品在第二届北京国际古筝音乐节演出

7月31日至8月5日,四川音乐学院杨晓忠教授的《蜀锦图》,青年教师景徐的《子音》《汝色》《尘香》及2011级艺术硕士张志亮的《浊浪》《贡嘎声奇》共六部古筝作品分别在第二届北京国际古筝音乐节“天籁筝乐团专场音乐会”和“中日韩—国际筝乐名家音乐会”上演。

76.音乐剧《青城》参加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展演

8月5日至7日,由四川省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和山水青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的原创多媒体音乐剧《青城》参加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展演,中国驻英国大使官员、英国文化参赞、在英留学生及华侨,英国BBC电视等到场观看并对演出盛况进行报道。

77.四川爱乐乐团举行浪漫七夕音乐会

8月6日晚,四川爱乐乐团在成都娇子音乐厅举行了“浪漫七夕音乐会”,陈瑜担任指挥,演奏了《温柔的倾诉》《叶塞尼亚》《蓝色多瑙河》。

78.“因为有了共产党·爱在汶川”大型感恩活动举行

8月6日和7日晚,四川音乐学院和汶川县联合主办的“因为有了共产党·爱在汶川”大型感恩活动分别在中山艺术中心和广州军区大礼堂演出。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广东市长万庆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中山市市长、广东援建汶川工作组长陈茂辉,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副院长孙洪斌,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县长张通荣及援建工作者代表等1300余人出席了本次感恩慰问活动。慰问活动以“感谢共产党,感谢广东援建”为主题,分为“羌笛悠长”、“大爱无疆”、“广汶同心”三大篇章。“因为有了共产党·爱在汶川”在广东巡演

79.四川爱乐乐团举行红色交响90年音乐会

8月9日晚,四川爱乐乐团在四川理工大学科学会堂举行了“红色交响90年音乐会”,陈瑜担任指挥,黄志勇、陈正萍担任嘉宾。

80.四川爱乐乐团举行暑期音乐会

8月13日晚,四川爱乐乐团在成都娇子音乐厅举行了“快乐音符暑期音乐会”,陈瑜担任指挥,演奏了《花之圆舞曲》《马刀舞曲》《千与千寻》等经典曲目。

81.张惠妹世界巡回演唱会成都站唱响

9月3日,“张惠妹Ameizing世界巡回演唱会”成都站在成都市体育中心开唱。

82.小野丽莎成都演唱会唱响

9月4日晚,国际巨星小野丽莎在四川省体育馆唱响“华润金悦湾空前爵后2011小野丽莎成都演唱会”。

83.首届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在岳池县举行

9月7日至8日,由中国曲协、四川省文联、广安市政府等单位主办,四川省曲协、岳池县政府等单位承办的“岳池杯”首届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在四川岳池县举行。曲艺名家刘兰芳、程永玲、刁慧香、李立山、彭俐、黄群等组成了大赛评委会,刘兰芳任评委会主任。来自浙江、河南、吉林、广东、四川、湖南、贵州、重庆、江苏等全国24个中国曲艺之乡的190位艺术家,带来了莲花落、二人转、大调曲子、渔鼓、粤曲、道情、岳池灯调等曲艺品种。大赛评出了七个金奖、九个银奖、九个铜奖,8日晚举行了“岳池农家”晚会,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启国,广安市委副书记余仪等领导分别为获得金、银、铜奖的选手和作品颁发了奖牌。

84.四川爱乐乐团举行中秋音乐会

9月9日晚,四川爱乐乐团在成都娇子音乐厅举行了“明月千里寄相思中秋音乐会”,林尚专担任指挥,演奏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加勒比海盗》《星球大战》等曲目。

85.天姿国乐团成为“中国文化系列活动”重要成员

9月12日起,由中国文化部和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合作的“中国文化系列活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拉开序幕。整个活动以“中国:一个国家的艺术”为主题,持续到10月2日。活动期间,四川“天姿国乐”民乐团与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8个艺术团体的近300多名艺术家在肯尼迪艺术中心的歌剧院、艾森豪威尔剧场、阶梯剧场和千禧年舞台进行15场演出。

86.钢琴王子马克西姆炫技成都

9月15日晚,钢琴王子马克西姆(Maksim)受邀参加某新车上市发布会,在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五洲情展馆内技炫全场,并公布启动今年的中国巡演。12月2日晚,“颠覆者之颠覆黑白——马克西姆2011钢琴独奏中国巡演”成都站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奏响。

87.四川爱乐乐团举行龙泉市民节大型交响音乐会

9月16日晚,四川爱乐乐团在龙泉中天名邸广场举行了公益演出“龙泉市民节大型交响音乐会”,牛杰担任指挥,廖丹、童韬担任嘉宾。

88.天籁筝乐团举办汇报演出

9月16日晚,天籁筝乐团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举办“筝心跃动——第二届北京国际古筝音乐节获奖汇报演出”,音乐会由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主办、天籁筝乐团承办。天籁筝乐团是第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唯一被邀请举办专场音乐会的专业院校乐团,在音乐节举办的“天籁筝乐团专场音乐会”上演奏了四川音乐学院师生编创的七首筝乐作品。天籁筝乐团举办“第二届北京国际古筝音乐节汇报演出”

89.成都选手夺冠2011年快乐女声

9月16日,由湖南卫视和天娱传媒主办的“2011年快乐女声”总决赛降下帷幕,来自成都赛区的段林希夺得全国总冠军,李斯丹妮获得第六名,王艺洁获得第七名。

90.天姿国乐团在美国举办专场音乐会

9月17日晚,四川歌舞演艺有限公司旗下的天姿国乐团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专场音乐会。此次活动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一个国家的艺术”中国文化系列活动,是继2005年在美举办“中国文化节”之后,我国在美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中国文化艺术集中展示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华盛顿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中国人民艺术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国家话剧院等演出团体,中国著名指挥家张国勇、著名歌唱家万山红、著名二胡演奏家于红梅等都参加了此次演出活动。

91.江澹曦、陆晶古筝独奏音乐会在云南举行

9月23日晚,由成都艺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云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协办的“江澹曦、陆晶古筝独奏音乐会”在云南省歌舞剧院剧场举行。24日上午,江澹曦副教授在云南艺术学院举办了关于古筝学习方面的讲座。

92.四川爱乐乐团举行中国电影经典回顾音乐会

9月24日晚,四川爱乐乐团在成都娇子音乐厅举行了“中国电影经典回顾音乐会”,林尚专担任指挥,演奏了《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冰山上的来客》等电影中的经典组曲。

93.曾河古琴音乐会举行

9月24日晚,“海上雅乐·蜀山少侠——曾河古琴音乐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曾河古琴音乐会

94.成都东区首届国际街头音乐节举办

9月29日至10月4日,成都东区首届国际街头音乐节成功举办。在近一个月的时间中,音乐节以成都大舞台为主,先后举行了近30场街头演出,“全民音乐大聚集”、“东区‘乐动全城’汇集盛典”、“唱响东区音乐派对”以及“东区国际音乐文化交流季”等,在成都全域范围内,掀起了音乐魅力浪潮。

95.四川交响乐团国庆走进军营

9月30日晚,四川交响乐团与武警一支队和成都市火车南站街道携手开展了一场“祖国颂·军警民国庆大联欢”活动,约1500名武警官兵及辖区企业、学校、居民代表参加了活动。

96.海螺沟“迎国庆、唱红歌、颂党恩”歌咏比赛举行

9月30日,海螺沟管理局“迎国庆、唱红歌、颂党恩”歌咏比赛在海螺沟贡嘎广场举行。景区党委、景区管理局、景区一乡一镇、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州县派驻单位共17支队伍参加了合唱歌咏比赛,演绎了34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红色歌曲和新时代创作歌曲。

97.大爱音乐节在绵阳举行

10月2日至5日,由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主办,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大爱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大爱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大爱音乐节”在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老机场举行。

98.成都东区音乐公园“鱼乐”派对举行

10月6日下午,由东区音乐公园与《成都女报》联合举办的“我要耍音乐”——成都东区音乐公园“鱼乐”派对举行。从“鱼乐达人选拔赛”中脱颖而出的十组选手登上东区音乐公园成都舞台,进行各类流行歌舞表演,每组选手都获得了2万元音乐梦想基金。

99.大型情景交响诗画《百年之路》预演

10月9日晚,“四川省纪念辛亥革命暨保路运动100周年大型情景交响诗画《百年之路》”在成都四川省锦城艺术宫举行预演,朱祺元担任指挥,四川交响乐团担任演奏,共分《百年之路》《革命先声》《保路保路》《杜鹃啼血》《英烈志》《前赴后继》《青春中国》《时代故事》《美丽四川》《复兴之路》十个篇章。

100.大型曲艺音乐剧《锦娘》献演蓉城

10月12日、13日,由四川省文化厅主办,四川省曲艺团和四川省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曲艺音乐剧《锦娘》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献演。省文化厅泽波、孙舒亚、严飒爽等领导,省川研院、省川剧院、省非遗保护中心、省剧目室、省音乐舞蹈研究所等部门的同志与广大蓉城市民一起观看了演出。《锦娘》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创作。该剧以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生在成都的真实历史大事件为背景,用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四川竹琴等蜀风川调,抒写一个普通成都女人历经半世波澜的家国情仇及人生。

101.张学友1/2世纪演唱会成都开唱

10月14日,“2011张学友1/2世纪演唱会”成都站在成都市体育中心开唱,张学友用《饿狼传说》《吻别》《一路上有你》等经典老歌征服了所有在场的人。

102.巴蜀舞乐剧《大美四川》成都上演

10月17日,四川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与四川省演出展览公司合作打造的巴蜀舞乐歌《大美四川》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上演。该剧目以民俗风情、民族特色、巴蜀文化为根基,以汉、藏、羌、彝歌舞乐为主体,是代表四川地方文化特色的经典歌舞剧。

103.第二届曲艺高校巡演活动启动

10月19日,由四川省曲艺家协会主办、四川高校曲艺联盟承办的“魅力曲艺·悦动青春”第二届(2011)曲艺高校巡演活动正式启动,巡演活动旨在弘扬四川传统曲艺艺术、发掘校园新生力量,巡演活动以成都大学作为首站,随后还将走进其他高校。

104.四川爱乐乐团举行黄河梁祝交响音乐会

10月22日晚,四川爱乐乐团在成都娇子音乐厅举行了“黄河梁祝交响音乐会”,徐志廉担任指挥,何沙钢琴独奏,李开祥小提琴独奏,共同演奏了《我的中国心》,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105.盛中国小提琴独奏名曲音乐会举行

10月22日晚,盛中国小提琴独奏名曲音乐会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举行。

106.四川汉族民歌专场音乐会举行

10月26日晚,四川汉族民歌专场音乐会在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音乐会由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陈香莹发起,以传承与发展四川本土汉族民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为主题。音乐会使用了独唱、对唱、小合唱以及童声合唱等多样形式,展现了四川汉民族民歌的多样性,演唱歌曲包括川北革命民歌《尖尖山》,松潘民歌《观灯》,濒临失传的川南民歌《摘菜调》,广元儿歌《数蛤蟆》《数乖乖》,宜宾民歌《螃蟹歌》等。

107.四川音乐学院民族交响乐团在京举行民族交响音乐会

11月2日晚,四川音乐学院民族交响乐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夏飞云担任指挥,音乐会以“蜀韵”为主题,具有典型的西南民族风格,展示了四川的民族地方神韵。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专程出席音乐会,中组部、中纪委、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北京各高校师生代表、各大音乐艺术院校代表共1200余人出席音乐会。音乐会表演了古筝协奏《神女赋》、古琴《流水》、笛子与乐队协奏曲《阿诗玛叙事诗》、歌曲《船工号子》、四川民歌《对门哥哥闹花灯》等节目,大部分乐器采用四川音乐学院研制的改良乐器演奏。“蜀韵”演出是国家大剧院“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的一部分,川音是作为唯一一个地方院校受邀参加的演出高校。黄彦蓉副省长评价说:“今晚四川音乐学院民族交响乐团及师生们的表演表现值得高度评价,一是编排精彩,二是演出精彩,三是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四川民族本土文化。把四川文化带到了首都也就是向世界展示,充分体现了四川音乐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希望四川音乐学院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契机,培养更多更好的文化人才队伍,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文化强省做出更大贡献”。“蜀韵”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奏响

108.周钰、周桃桃在日本举办二胡、古筝独奏音乐会

11月3日至14日,周钰、周桃桃应邀在日本宇佐神宫“能舞台”、大分县“能舞台”、宇佐体育馆、宇佐医院等地,举办了11场二胡、古筝独奏音乐会,并应邀在宇佐开办了“周钰二胡教室”第一期的培训。

109.维也纳之声交响音乐会在川音举办

11月4日晚,由四川音乐学院、奥地利勋伯格音乐中心主办,艺术处、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歌剧与合唱系承办的“维也纳之声交响音乐会”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上演,音乐会由Rene Staar教授任指挥,Michael Ingham教授独唱。由青年指挥朱曦老师排练、四川音乐学院男声合唱团演唱的勋伯格作品《华沙幸存者》作为压轴节目登场。《华沙幸存者》是勋伯格于1947年采用他自己创立的12音序列作曲技法创作而成,具有相当难度和挑战性,在此之前国内对此作品演出极少,在西南地区该作品尚属首演。

110.阿里·瓦迪独奏音乐会在成都举办

11月9日晚,钢琴教育家阿里·瓦迪先生在成都举办“我钟爱的钢琴经典”独奏音乐会。

111.张学友达州演唱会举行

11月11日晚,“张学友1/2世纪演唱会达州站”举行。

112.焦力古筝独奏音乐会在武汉举行

11月12日晚,焦力武汉古筝独奏音乐会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举行。焦力古筝独奏音乐会在武汉举行

113.四川省第二届优秀社区文艺节目展演落幕

11月18日上午,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省文化厅、省文联、成都市文联主办,中共成华区委宣传部、成华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华区文旅局、成华区文联、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承办的“四川省第二届优秀社区文艺节目展演”在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成都舞台举行。展演从全省16个市州共报送的89个参演节目中,评审出了26个节目参加,参演人员多达550余人,最终评选出一等奖节目6个,二等奖节目9个、三等奖节目11个。下午举行颁奖仪式,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四川省文联主席郭永祥,省人大文卫委员会主任杨国安,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保明,省政协文体医卫委员会主任苏海红,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启国,省精神文明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亚平,省文化厅副厅巡视员卢锋,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茂成,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黔鲁,省文联机关党委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杨时川等领导出席颁奖仪式并颁奖。

114.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开幕

11月18日至20日,主题为“和谐大舞台·幸福新农村”的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在四川达州市宣汉县洋烈新村开幕。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致开幕辞,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来自北京、山东、四川、广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西、云南、贵州、吉林、新疆、安徽、黑龙江、内蒙、重庆等20余个省市遴选了反映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文艺节目集中展演。首场演出的主题为“和谐大舞台·幸福新农村”,分三章:《相聚—绿野欢歌》《希望—田园交响》《幸福—多彩山乡》。

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大型文化活动是专门为农民朋友精心打造、歌颂农民自己的艺术盛会。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四川省文化厅,中共达州市委、达州市人民政府倡导并主办,四川省群众文化学会、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达州市文化和广播影视局承办,省、市相关部门共同协办。活动由山水实景文艺演出、广场群众文化活动、优秀剧目集中演展、全国农民摄影大展、新农村题材电影展映、新农村题材图书展销和达州市民族民间文化展示暨特色农产品展览七大版块构成。其中,文艺演出共有四场,分别是18日在宣汉县君塘镇洋烈新村举行的开幕式暨首场文艺演出、19日在大竹县石河镇新华村举行的“和谐新村”专题文艺演、20日在通川区罗江镇神剑园举行的“幸福家园”专题文艺演出和在市中心广场演艺中心举行的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巴风蜀韵”优秀剧目展演共有三场,分别是17日在西外人民广场举行的音乐舞蹈史诗《巴山魂》,18日在市中心广场演艺中心举行的大型巴蜀歌舞《大美四川》和20日在西外人民广场举行的曲艺专场。此外,在达州市城乡基层还安排了十场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同时,19日在大竹县石河镇新华村举行达州市民族民间文化展示暨特色农产品展览,为期两天。

115.四川爱乐乐团举行施特劳斯作品音乐会

11月19日晚,四川爱乐乐团在成都娇子音乐厅举行了“施特劳斯作品音乐会”,欧阳汪剑担任指挥,演奏了《蝙蝠序曲》《皇帝圆舞曲》《闲聊波尔卡》等经典曲目。

116.张惠妹自贡演唱会开唱

11月19日晚,2011张惠妹自贡演唱会在自贡南湖体育场开唱。

117.五月天成都演唱会开唱

11月19日晚,“2011五月天成都演唱会”在成都市体育中心开唱。

118.汪峰成都演唱会举行

11月19日,“信仰2011春天里——汪峰成都演唱会”在四川省体育馆举行,汪峰带来了《春天里》《怒放的生命》《飞得更高》等摇滚金曲。

119.《娥加美》参加首届中国歌剧节大获成功

11月20日、21日,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创排的音乐会歌剧《娥加美》作为我省参加“首届中国歌剧节”的唯一剧目在福州大戏院上演。福建省委副书记陈文清观看了演出,福建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卢鸿筠、四川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兆权陪同观看。《娥加美》参加首届中国歌剧节大获成功

120.中国风二胡乐团建团音乐会举行

11月25日晚,中国风二胡乐团建团音乐会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举行。“中国风二胡乐团”成立于2011年9月,由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副系主任、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梁云江教授担任团长,西南民族大学艺术系二胡硕士吴丹讲师任副团长。乐团团员由川音青年二胡教师、硕士研究生、本科及附中优秀学生组成,部分团员曾获得国际国内多项专业比赛一等奖。中国风二胡乐团建团音乐会

121.宋祖英大型个人音乐盛典成都开唱

11月26日晚,“成都银行之夜2011好日子·成都宋祖英大型个人音乐盛典”在成都市体育中心开唱,这也是中国当今极负盛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第一次蓉城个唱。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徐沛东担任音乐总监,中国音乐学院名誉院长金铁霖担当艺术导师,著名央视导演夏导、芙英亲历打造,中国歌剧舞剧院70来人的大型交响乐团伴奏。宋祖英成都大型个人音乐盛典开唱

122.中外经典情景歌剧音乐会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

11月30日晚,“中外经典情景歌剧音乐会”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举行。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九三学会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刘应明,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苟建丽,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黄启国,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四川省政协秘书长吴果行,四川省政协宗教委员会主任董玉梅,民进四川省委秘书长张宏,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院长易柯等领导以及四川日报等媒体出席了音乐会。四川音乐学院歌剧与合唱系表演了《江姐》《白毛女》《洪湖赤卫队》《野火春风斗古城》《屈原》《游吟诗人》《拉克美》以及歌剧合唱曲《希伯来奴隶合唱》《震怒的日子,奇妙的号角》等歌剧片段。中外经典情景歌剧音乐会举行

123.四川爱乐乐团奏响郎朗2011中国巡演音乐会

12月2日、4日晚,“郎朗——现代李斯特——2011中国巡演”音乐会分别在四川省体育馆、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举行,由四川爱乐乐团担纲演奏团队。

124.李云迪钢琴独奏会在成都上演

12月3日,李云迪钢琴独奏会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上演。9月30日,李云迪发行了首张“全中国作品”《红色钢琴》。

125.黄品铭独唱音乐会举行

12月7日晚,四川音乐学院教师黄品铭归国首场独唱音乐会在杭州音乐厅举行,赵凤飞担任音乐会的钢琴伴奏。

126.王菲2011巡唱成都站开唱

12月9日、10日晚,“五粮液年汾酒·王菲2011巡唱成都站”在成都市体育中心开唱。

127.莫翰音打击乐专场音乐会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

12月10日晚,旅奥青年打击乐演奏家莫翰音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举行了“莫翰音打击乐专场音乐会”,特别邀请了泰国青年打击乐演奏家、泰国朱拉隆攻大学Paopun Amnatham教授,四川音乐学院现代器乐系张忠副教授、高敏老师等同台献艺。莫翰音打击乐专场音乐会

128.张杰成都演唱会开唱

12月10日,“张杰2011这,就是爱”成都演唱会在四川省体育馆开唱。

129.梁静茹成都演唱会举行

12月17日晚,梁静茹“爱的那一页”世界巡演成都演唱会在四川省体育馆举行。

130.董雯雯古琴音乐会举办

12月18日晚,“时空对话——董雯雯古琴音乐会”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金沙剧场举办。这是金沙剧场继承办了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古琴艺术大赛“古韵金沙动清音”演奏会之后举办的第二场古琴演出。董雯雯古琴音乐会

131.Vadim Mazo专场音乐会在四川音乐学院举办

12月19日,小提琴演奏家Vadim Mazo专场音乐会在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厅举办。此次音乐会主题为“Love Songs All Over The Earth”,演奏了作曲系宋名筑教授的作品《彝歌》(专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小提琴演奏家Vadim Mazo专场音乐会举办

132.理查德·克莱德曼在成都举办新年音乐会

12月23日晚,理查德·克莱德曼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举办新年音乐会。

133.中国三大男高音交响音乐会举行

12月23日晚,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五洲传播中心主办的“2011感知中国·中国三大男高音重融中国印象艺术·成都公益交响音乐会”在成都华侨城大剧院举行,中国三大男高音戴玉强、魏松、莫华伦倾情献唱,涉及歌剧、民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剧院现场近1000名观众享受了这场音乐盛宴。中国三大男高音成都献唱

134.东方茉莉女子国乐团联袂奥地利雷哈尔交响乐团举办2012新年音乐会

12月24日晚,东方茉莉女子国乐团联袂欧洲著名乐团奥地利雷哈尔交响乐团在成都沙湾会展中心金色歌剧院举办2012新年音乐会,本次音乐会由四川交响乐团、四川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四川电视台妇女儿童频道、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东方茉莉女子国乐团共同承办。奥地利雷哈尔交响乐团是以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弗朗茨-雷哈尔的名字命名的,具有百年历史的世界级乐团。东方茉莉女子国乐团携手雷哈尔交响乐团唱响2012新年音乐会

135.南充2012新年音乐会举行

12月24日晚,由南充市青少年宫主办的“2012新年音乐会”在市五星小学学术厅举行。

136.“波鸿之夜”2012绵阳新年音乐会举行

12月25日晚,由绵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波鸿之夜”2012绵阳新年音乐会在八一剧院举行。从绵阳走出去的青年歌唱家马渲子带领东方茉莉女子国乐团,联袂奥地利雷哈尔交响乐团,为绵阳人民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学民到场观看演出。

137.东方茉莉女子国乐团携手奥地利雷哈尔交响乐团在北川举行新年音乐会

12月26日,东方茉莉女子国乐团携手奥地利雷哈尔交响乐团在北川新县城举行新年音乐会义演。“波鸿之夜”2012绵阳新年音乐会举行

138.省文化厅新年音乐会举行省文化厅2012新年音乐会举行

12月28日晚,四川省文化厅“2012新年音乐会”在四川省川剧大剧院举行,省政府副省长黄彦蓉等省领导和200多名群众一起观看了四川省交响乐团的演出,音乐会特邀加拿大籍华裔指挥家卓汭仕担任指挥,共演奏了《匈牙利舞曲No.5》《拉德斯基进行曲》等18个节目。

139.美国青年交响乐团音乐会奏响

12月28日晚,由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中心承办的“农行之春·美国青年交响乐团音乐会”在成都锦江剧场奏响。60余位美国青年音乐家献上了一场艺术盛宴。

140.2012四川新年音乐会举行

12月29日晚,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广播电视台主办,四川爱乐乐团担纲的“2012四川新年音乐会”在四川锦城艺术宫举行。本次新年音乐会邀请德国著名指挥家艾伦·巴赫执棒,超过85人的职业音乐家出演,并首次面向社会免费赠送1400张门票。

141.2012年绵阳市新年音乐会举行

12月29日晚,由绵阳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川音绵阳艺术学院承办的“2012年绵阳市新年音乐会”在绵州大剧院举行。音乐会由川音绵阳艺术学院交响乐团演奏,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学民到场观看演出。

142.绵竹市新年音乐会举行

12月30日下午,由绵竹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市文化馆、市音乐家协会承办的“2012新年音乐会”在三馆三中心文化馆三楼多功能厅举行。市政协主席罗应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侯光辉,市人大副主任黎继红,副市长王英等市领导及德阳市文联与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教育局等主承办单位有关负责人及上千名观众一同欣赏了音乐会。

143.那英成都跨年演唱会举行

12月31日晚,那英“那20年”成都跨年演唱会在四川省体育馆举行,将《山不转水转》《雾里看花》《白天不懂夜的黑》《征服》等经典歌曲一网打尽。

(二)学术交流

1.四川音乐学院教师应邀参加全国音乐院校竹笛专业青年教师交流座谈会

1月8日,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竹笛专业教师石磊老师被评选为2010年度中国“最具魅力青年笛子演奏家”,并应邀赴杭州参加由浙江艺术学校、中国竹笛之乡——中泰乡人民政府和笛友之家网站、《中国竹笛》杂志共同主办的颁奖典礼暨“星光耀江南”新年笛子独奏音乐会。1月9日,全国音乐院校竹笛专业青年教师交流座谈会在浙江艺术学校召开。与会人员有来自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八所音乐类院校的青年笛子教师,笛子演奏家教育家蒋国基先生、詹永明教授、向思义教授、浙江艺校副校长吴樟华、赵松庭笛子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韩建林、邓世辉先生、民间笛子演奏家陈东宝先生等以及来自上海笛子沙龙的众多成员。

2.“来自中国的新音乐专题音乐研讨会”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

2月1日至5日,美国伊利诺伊州卫斯理大学音乐学院联合四川音乐学院作曲技术研究中心、作曲系举办了命名为来自中国的新音乐(NEW MUSIC FROM CHINA Guests from the 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专题音乐研讨会,邀请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宋名筑教授、杨晓忠教授和民乐系周天丽老师出席该校举办的2010-2011年度当代音乐研讨会(Symposium of Contemporary Music)。这是一项该校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的、全球性的学术研讨活动,创办于1952年,历年来邀请宾客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的作曲家和演奏家,迄今已举办了56届。在会中,宋名筑教授主讲了《中国音乐教育现状和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发展历程》,杨晓忠教授主讲了《中国当代新音乐创作的文化内核与作曲技术之关联的表象特征》和《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实例分析》,周天丽老师介绍了古筝在中国的普及现状。中美作曲家在美国举办“来自中国的新音乐专题音乐研讨会”

3.康定情歌歌舞剧创作采风研讨会召开

2月16日,甘孜州音协参加了州歌舞团组织的康定情歌歌舞剧创作采风研讨会,为电子科大艺术专业的师生及社会康定情歌演绎公司的编创人员建言献策,宣传康巴文化及康定情歌。

4.四川音乐学院与北德音乐学院进行学术互访

2月17日,以四川音乐学院、北德音乐学院的学术互访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在北德克萨斯大学音乐学院举行。参与会议的有音乐学院副院长Jon Nelson教授,以及计划参与互访的北德克萨斯大学作曲系主任Josephy Klein教授,交互媒体艺术家David Stout教授、作曲家Andrew May副教授、David Bithell副教授。

5.四川音乐学院教师应邀赴香港进行学术交流

2月23日至26日,四川音乐学院王雁教授、杨成刚教授以及杜静、徐懿两位教师,应邀赴香港演艺学院进行访问和讲学活动。25日,应香港钢琴学会的邀请,杜静、徐懿老师在香港沙田音乐厅举行了钢琴演奏会。

6.四川音乐学院教师应邀参加中国管乐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2月26日,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研究中心李天池博士受邀前往北京参加中国管乐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7.成都市音协2011年音乐创作研讨会举行

3月1日上午,成都市音协在四川省音乐学院组织召开了“成都市音协2011年音乐创作研讨会”,会议传达贯彻了《成都市重点文艺项目扶持奖励办法(试行)》,研讨了成都市音乐创作工作。四川省音协主席敖昌群,成都市音协主席张龙,四川省音乐学院院长,市音协副主席易柯及著名音乐家陶嘉舟、罗念一、词作家王持久等50名省、市知名音乐创作人士参加了会议。成都市音协秘书长赵正基主持了会议。与会者认为,《办法》还应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做到有的放矢,确保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得到奖励。二是应注重本土音乐人的宣传打造,成都不乏好的音乐作品,但由于后期运作投入不足,媒体宣传也未形成共力,好作品往往被埋没。三是应注重基层音乐创作群体,不应忽视对本土基层音乐人和音乐作品的扶持奖励。四是音乐类作品扶持奖励不应局限于歌曲,还应涉及其他音乐门类。

8.自贡音协举行音乐创作座谈会

3月11日,自贡市音乐家协会举行音乐创作座谈会,自贡市文联副主席明梅、自贡市广播电视局陈刚副局长、市音协主席团成员和部分知名词曲作者参加座谈。词曲作者紧扣主题,围绕音乐创作的题材、体裁、内容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市文联副主席明梅表示,市文联将全力支持文艺创作,做好资金保障,并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创作者的激情,争取多出佳品、精品。市音协主席王宏表示,本次音乐创作座谈会明确了目标、任务,对音协的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市音协将按照市文联的要求,将工作落实,争取成功地举办一场纪念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音乐创作专场音乐会。

9.俄勒冈州立大学合唱团访问四川音乐学院

3月23日,俄勒冈州立大学声乐教研室主任,合唱团指挥Steven M.Zielke教授带领该校学生合唱团共48人到访四川音乐学院,并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女子合唱团在大音乐厅同台献唱。

10.美国长笛副教授Terri Sundberg在四川音乐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3月29日,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长笛副教授Terri Sundberg女士到访四川音乐学院,并在聂耳音乐厅举行长笛大师课教学。

11.赵季平影视音乐品鉴会举办

4月2日下午,音乐沙龙“聆听大师——赵季平影视音乐品鉴会”在成都市文轩美术馆艺术会所举办。此次音乐沙龙由“天姿国乐”团主办,文轩美术馆和竹叶青茶业协办,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四川文化艺术界以及影视界的的知名人士等出席。赵季平是中国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现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是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音乐之父,是我国目前电影音乐界获奖最多、奖次最高的音乐家。此次沙龙选择了赵老师最著名的影视剧主题曲如《水浒传》《大宅门》《乔家大院》《三国》等,采用多媒体和顶尖音响视听结合的方式,由赵老师亲自讲解每首乐曲创作后面的故事,讲述他的艺术人生。赵季平影视音乐品鉴会

12.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教授访问四川音乐学院

4月13日至15日,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弦乐系主任Malcolm.Layfield教授及管乐系主任Paul Goodey教授到访四川音乐学院,并分别针对小提琴专业和双簧管专业进行大师课教学。

13.美国萨克斯四重奏代表团访问四川音乐学院

4月23日至30日,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萨克斯教授Rhett Bender及其带领的萨克斯四重奏代表团到访四川音乐学院。28日,Rhett Bender教授进行了萨克斯演奏技法教学。当晚,南俄勒冈大学萨克斯四重奏代表团及四川音乐学院现代器乐系萨克斯演奏专业师生举办了萨克斯室内音乐会。

14.孙凰在四川音乐学院举办二胡讲座

5月14日上午,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孙凰女士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了学术讲座,就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二胡训练中的基本功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作了现场示范。

15.四川音乐学院教师应邀参加21世纪中国竹笛高峰论坛

5月17日,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杭州文广新局联合主办,杭州艺术学校承办,全国40余家院校、院团等音乐单位共同参与的21世纪中国竹笛高峰论坛在杭州红星文化酒店举行,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竹笛专业教师石磊老师应邀参加此次会议。

16.美国弦乐教学协会前主席访问四川音乐学院

5月24日,美国天普大学伯依尔音乐与舞蹈学院,美国弦乐教学协会前任主席Jeffrey Solow教授到访四川音乐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提琴大师课讲学,并在小音乐厅举行大提琴美国作品系列独奏音乐会。

17.伦敦交响乐团首席圆号Timothy Jones访问四川音乐学院

5月24日至26日,英国伦敦交响乐团首席圆号Timothy Jones先生到访四川音乐学院,举行圆号演奏大师课教学,25日晚在小音乐厅举行独奏音乐会,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师生参与同台演出。

18.焦力举办古筝专题讲座

5月30日,四川音乐学院焦力副教授在西安音乐学院举办了题为“和——谈塑造筝乐演奏中的美”的专题讲座。

19.四川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作品入选国际电子音乐研究组织年会

6月,国际电子音乐研究组织(EMS机构)年会在美国纽约大学举办,四川音乐学院录音合成与计算机音乐实验室提交的《装置艺术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方法》(New Concept and Methods in Designing the Installation Art Work)入选,《作品“鱼说”的创作新模式与艺术分析》作为装置艺术作品入选并展演。

20.黑崎幸司在四川音乐学院举办学术讲座

6月8日上午,日本Faith集团媒体制作事业部门负责人黑崎幸司在四川音乐学院琴房大楼为作曲系师生作了“J-POP×中国海选”的专题讲座。

21.耶鲁大学大提琴专家访问四川音乐学院

6月25日至30日,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大提琴专家OLE.AKAHOSHI教授到访四川音乐学院,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大提琴教学,28日晚在小音乐厅举行了独奏音乐会。

22.冰岛著名小提琴家、钢琴家访问四川音乐学院

6月27日至29日,冰岛著名小提琴家Sigrun Edvaldsdottire女士、钢琴家Selma Gumundsdóttir女士到访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举行了四重奏及独奏大师课讲学,28日晚在聂耳音乐厅举行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音乐会。

23.康巴歌舞数据库建设汇报会召开

7月,甘孜州音协参加了甘孜州文体广局召开的康巴歌舞数据库建设汇报会,商讨了弦子库、山歌库、锅庄库、藏戏库、综合库等的建设方案。

24.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应邀参加澳大利亚单簧管和萨克斯管艺术节

7月3日至6日,应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单簧管和萨克斯管协会邀请,四川音乐学院萨克斯管教授李雨生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参加了在墨尔本大学维多利亚艺术学院举办的“2011年澳大利亚单簧管和萨克斯管艺术节”,并担任萨克斯管比赛国际评委。艺术节期间,李雨生教授在墨尔本大学讲授了专家课,并在墨尔本独奏厅进行了表演。

25.四川音乐学院教师参加2011WFMT世界音乐治疗大会

7月4日至9日,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王露洁赴韩国首尔淑明女子大学参加2011WFMT世界音乐治疗大会,并在会上宣读了《MEDR音乐治疗法对艺术体操运动员竞赛焦虑的干预》论文。世界音乐治疗大会是音乐治疗领域世界最高规格会议,这是该会议第一次在亚洲国家召开,大会主题为“东西方哲学下的音乐治疗”。

26.中国音协赴川调研工作座谈会召开

7月5日上午,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四川省文联四楼会议室召开四川音乐情况调研工作座谈会,听取四川省音乐专家和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出席本次座谈会的有中国音协研究部主任陈志强及张萌、绳长杰一行,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杨茂成、省音协主席敖昌群、省音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朱嘉琪、四川省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林戈尔等30余位专家。此次座谈会的重点是:1.近年来我国音乐事业取得的突出成就和经验;2.新形势下推动音乐事业繁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3.在推动音乐繁荣发展方面需要中国音协解决的主要问题;4.在推出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方面的意见和建议;5.在新形势下,中国音协如何更有效地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维护音乐家的合法权益。

四川省音协常务副主席朱嘉琪主持会议,省音协主席敖昌群作了精彩发言,提出几点意见:一、中国音协对全国有指导作用,希望加强对地方音协的全面指导;二、针对中国音乐资源表现出的严重不平衡现象,强烈呼吁在全国性比赛、各种国际性音乐交流活动中,改变目前结构单一的问题,增加地方省市的音乐骨干人才;三、中国音协多向地方倾斜,减少人才越来越集中到几个主要省市的现象。四、把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作为一个制度确立下来,全面推动全国各地文化均衡发展。

省文联党组副书记杨茂成指出:通过这次调研座谈会,充分感受到中国音协对四川音协的帮助和支持,要加强组织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各级文联及协会的政治地位问题,这样才能充分保障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希望增强中国音协和地方各省音协上下之间的联系,有力地对地方音乐事业的发展提供指导作用,当好推手。建议中国音协为四川提供更大的支持,给一个大的活动(项目)落户到四川,大力促进西南片区音乐事业的发展。

省音协常务副主席朱嘉琪作了总结:一是强化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的属性,突出公益性和为社会文化服务的属性,除了政府职能外,加强指导性;二是强烈呼吁为各市州音协建立编制,建议给市州音协拨相关活动经费,支持各市州音乐文化的发展;三是根据各地音乐方面的条件,密切与各地音协的联系,培养和扶持当地的音乐文化品牌,做到每个省(全国)有什么资源,我们中国音协就支持什么项目;四是由中国音协出面,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要具有战略培养思路,对各地创作人才及表演艺术人才进行针对培养,特别关注中青年;五是切实为会员做一些工作,加强为会员服务的意识。

中国音协调研小组组长陈志强表示,此次调研工作座谈会很成功,通过这种打破沉闷、畅所欲言的方式,听到了基层音协最真实的声音,很多意见和建议都是非常中肯的,其中一些问题也是中国音协正在积极思考如何应对和解决的。通过这种方式的了解,调研小组不仅获得了第一手资料,而且充分见证了四川省音乐界的团结及强有力的组织团队和认真高效的办事能力。他说,本次座谈会所取得的调研成果,调研小组将形成书面报告向中国音协及中国文联汇报,中国音协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采取一些新的措施,推动各地区音乐文艺事业的发展,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歌颂党走过的90年光辉历程与丰功伟绩,彰显红色经典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强盛祖国的热情,奏响民族复兴的雄壮凯歌。中国音协赴川调研工作座谈会召开

27.《四川省藏族民间音乐全集》编辑工作会议召开

9月15日,来自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以及甘孜、阿坝、凉山、雅安等单位和地区的20多位专家和学者,齐聚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就《四川省藏族民间音乐全集》的编辑工作展开了深入研讨。会议由省音协顾问、民族民间音乐抢救与保护办公室负责人张文治主持。《四川省藏族民间音乐全集》编辑工作会议召开

28.四川音乐学院教师应邀参加“国际音乐学学会东亚分会成立暨当代东亚的音乐学图景”会议

9月15日至20日,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何弦应邀赴韩国参加在首尔大学召开的“国际音乐学学会(International Musicological Society,简称IMS)东亚分会成立暨当代东亚的音乐学图景”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提交的《音乐学分析视野下的歌剧研究——以歌剧<欲望号街车>为例》(Perspectives of Musicological Analysis in Opera Study——Taking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as an Example)论文。

29.德国流行音乐学院院长等访问四川音乐学院

9月19日至25日,德国流行音乐学院院长乌都达门和著名导演托斯顿舒特到访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并举行了流行打击乐交流讲座。

30.柏林音乐学院教授访问四川音乐学院

10月8日至16日,德国柏林音乐学院双簧管教授Ricardo Rodrigues到访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并在聂耳音乐厅举行大师班音乐会。

31.四川音乐学院教师应邀参加2011东亚现代音乐节

10月,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邹向平教授、青年讲师毛竹应邀前往日本广岛参加2011东亚现代音乐节(Contemporary Music Festival in East Asia)。在音乐节期间,邹向平教授在伊丽莎白音乐大学举办了学术讲座“我的音乐和音乐表现手法”。10月22日,日本作曲家福士则夫、中国作曲家邹向平、毛竹在广岛文化交流中心举行了主题为“中国与日本的当代音乐之现状与展望”的讨论会,随后,举行了中日现代作品音乐会。

32.四川音乐学院教师应邀参加2011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和声论坛

10月18日至20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办、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上海音乐学院国际一流作曲学科专业群建设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音乐形态学)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资助的“2011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和声论坛”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四川音乐学院高畅教授、陈国威、李轶希老师参加了论坛。高畅教授宣讲了论文《五声性音集及其十二音组合》,对五声性音集可能的集合形态进行了完整细致的总结与归纳,对五声性音集的十二音组合形态作了全面的推导和归纳,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创作中的关系。

33.2011 年中国曲艺高峰(柯桥)论坛举行

10月19日至23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联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曲艺节在浙江绍兴举行。四川大学教授李祥林、四川文化馆创作员吴泽地参加了2011年中国曲艺高峰(柯桥)论坛。

34.全国“音乐教育新体系建设”研讨会召开

10月22日,全国“音乐教育新体系建设”研讨会在四川音乐学院梧桐楼学术中心举行。全国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高建进,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俞人豪,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院长易柯,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励中,成都市有关高校、中学、小学、幼儿园的同志以及参研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柴永柏教授致欢迎词并主持会议,他讲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刚刚闭幕,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音乐教育三个体系”的建立将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培养适合我国各民族文化需要的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是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培养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的实际行动,我们一定要协助做好这一文化建设工程。

王康副厅长从四川的情况、四川的教育情况以及四川音乐教育的情况作了介绍,并对近年来音乐教育新体系改革所做的支持工作作了介绍和工作汇报。他对未来音乐教育新体系建设、对参研单位提出了要求,要结合此项研究,音乐教育的理念需要继续更新,音乐教师队伍需要不断增加,音乐教育课题研究需要更加科学地快步推进。

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励中在会上对成都的艺术教育情况,特别是成都音乐教育的情况作了汇报和介绍,并对未来成都市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作了详细说明。现实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成都市各类学校音乐课会开得更齐更有活力,要加大音乐教育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加大音乐教师的培养引进力度,提高各类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结合研究课题,把音乐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金苹果幼儿园院长应兰谈了从理念到实践的感想:新体系的开展让孩子们的生活充满音乐,和孩子们一起“玩”音乐,实践中在各种场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开展专门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感受音乐,收获到孩子们对音乐的敏感性提高,从被动的接受音乐到主动的感受音乐,并更加关注生活中出现的声音及音乐,老师们对音乐的观念改变,加强了对音乐知识的兴趣和互动,科学的音乐教育方法和技能对有效提高音乐教育起到了非同凡响的作用。

高建进教授对音乐教育新体系的建设方案和概念作了介绍。她说,音乐教育新体系立足于中国音乐文化,融入国际三大先进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奥尔夫、科达伊)之所长,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新体系是感性地理解音乐作品,感性地创作音乐。新体系的改革使音乐教育以人为本感受音乐、审美音乐、体验音乐,使音乐习惯素质化、感性化、人文化,个性化;音乐教育应围绕学生转,为学生快乐成长、阳光发展、美好生活服务。她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五点注意事项:一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不能走专业音乐教育之路,应是大众音乐教育;二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不以培养专业音乐人才为目标;三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不能以追求比赛成绩为主,不能让比赛成绩扼杀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四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要使学生生活得更加快乐;五是高等音乐专业教师培养方法不能照搬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方法。她还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三个要点:一是教育目标是对普通人的教育,应培养感性接受音乐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二是满足学生自已需要的音乐,注重主体的音乐感受;三是教育方法以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掌握的音乐知识为中心。音乐教育“新体系”建设研讨会

35.第七届“SWX”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经验交流会召开

10月24日至26日,第三届“全国专业音乐院校音乐教育系主任论坛”、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第七届“SWX”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经验交流会暨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建系30周年开幕式暨庆典大会及系列活动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瑞敏,澳大利亚前国际音乐教育协会主席奥盖瑞·麦克赫森,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四川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张志刚,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白陆平,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院长易柯等和全国音乐院校音乐教育系的领导、专家以及学生代表700余人参加大会。

开幕大会由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易柯主持,党委书记柴永柏致欢迎辞。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杨瑞敏发表讲话,她在讲话中回顾了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自20世纪80年代创办至今的30年中取得的进步,肯定了音乐教育系在各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强调了音乐教育要匡正一度淡化、弱化师范教育的倾向,激活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能适应教育工作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需要的优秀人才的理念。最后她对四川、武汉、西安三所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五项全能展示交流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预祝音乐教育系主任论坛、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经验交流会及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建系30周年庆典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四川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张志刚代表四川省教育厅作了发言。讲话中,他着重强调了艺术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手段,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最后,他代表四川省教育厅向论坛、交流会及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建系30周年表示了祝贺。

22日至25日,全国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举行了三个学术研讨会:全国音乐教育学学科现状调研、学科发展规划及课程联盟行动方案、音乐教育学学科教师资质认证和培训。

24日至25日,第七届四川、武汉、西安三所音乐学院(简称S·W·X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五项全能展演——武汉音乐学院专场、西安音乐学院专场、四川音乐学院专场分别在四川音乐学院小音乐厅举行。25日晚,颁奖典礼在大音乐厅举行。参加颁奖典礼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席杨瑞敏女士,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白陆平教授,四川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文云英副教授,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孙洪斌副教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刘沛教授,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陈秉义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系主任余丹红教授,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系主任冯力斌教授,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胡向阳教授,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系主任辛恩利教授,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系主任翟学京教授,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系主任于学友教授,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系主任安冰冰教授。颁奖典礼由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孙洪斌副教授主持,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白陆平正教授宣布获奖名单。四川音乐学院全能奖项中,蒋诗瑶获得一等奖,王射斗获得二等奖,刘梦然和吴庆虹获得三等奖。单项奖中,王射斗获得钢琴演奏和舞蹈表演第一名、蒋诗瑶获得钢琴、声乐演唱和自弹自唱第一名、刘梦然获得合唱指挥第一名。第七届“SWX”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经验交流会召开

36.法国格拉姆国立音乐创研中心访问四川音乐学院

10月27日至31日,法国格拉姆国立音乐创研中心来访四川音乐学院,并举行了“作曲技术与电子音乐”专题讲座。法国格拉姆国立音乐创研中心(GRAM)成立于1982年,是法国专业音乐艺术人才、知识和资源中心。该中心是法国唯一一所国立音乐创作中心,与巴黎现代音乐中心并列为法国最大的两大音乐创作组织。2011年秋季于中国开始他们的新一轮音乐巡回演出,31日晚在星海音乐厅举办了“长笛——打击乐多媒体交互式电子音乐会”。美国作曲家Jeffrey Stolet教授应邀为嘉宾,带来了交互式电子音乐新作品《阿瓜迪莉娅的亨德里克斯》——为Kyma于iPad控制器而作;法国演奏家Fabriee Junger演奏了西班牙作曲家Vincent Raphael Carinola为长笛而作的作品《Oracle》;打击乐演奏家杨怡萍带来了《For One——为鼓、视频与电子音乐而作》。在音乐会下半场上演了法国格拉姆中心2011年的新作品,其中有两位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姚恒路为长笛打击乐而作的《闻笛》和陶钰为打击乐,长笛和八个扬声器而作的《龙卷风》。

37.美国电子音乐家在四川音乐学院进行学术访问

10月30日至11月7日,美国著名电子音乐作曲家、互动音乐表演艺术家、俄勒冈大学音乐学院多媒体艺术中心主任Jeffrey Stolet教授到访四川音乐学院录音合成与计算机音乐实验室。11月1日,Jeffrey教授、俄勒冈大学硕士研究生王驰开展了“装置艺术、互动音乐创作”交流活动,讲解了Kyma系统的相关知识。11月2日上午,Jeffrey教授以“Kyma声音设计系统入门”为主题的讲座在星海音乐厅举行。下午,Jeffrey教授以“电子音乐创作中Kyma系统应用技巧与心得”为主题的大师班开课。

38.匈牙利合唱指挥专家在四川音乐学院讲学

11月1日至12月1日,匈牙利合唱指挥专家Zoltan Devity来四川音乐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讲学。讲学期间,为歌剧与合唱系合唱团进行合唱指挥排练,开展了两场专场讲座,并进行了教学评估汇报演出。

39.四川音乐学院教师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华本土文化与仪式音乐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11月4日至7日,四川音乐学院杨晓副教授应邀参加由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华本土文化与仪式音乐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对中国民间信仰仪式音乐的理论、方法进行了集中讨论,并由此视角更深入地理解和认知传统仪式音乐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杨晓副教授在研讨会上宣读了论文《历史观念、历史记忆与历史表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历史书写三论》,澄清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历史的书写过程中,在音乐历史“本文”到音乐历史“文本”的研究路径中,几种重要的音乐历史载体之间的关系。

40.2011 年“秋之声”成都萨克斯管研讨会召开

11月4日至8日,2011年“秋之声”成都萨克斯管研讨会在四川音乐学院举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的萨克斯管专家、教授,以及国内的代表和学生近两百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研讨会期间,国际萨克斯管委员会委员、美国乔利埃特学院萨克斯管教授托马斯·莱利(Thomas Liley)博士、美国南俄勒冈州大学萨克斯管教授瑞特·本德(Rhett Bender)博士、澳大利亚斯塔美里亚大学客座研究员、旅澳华裔音乐家杨谊先生、四川音乐学院萨克斯管教授李雨生,分别作了专题为《尤金·魯索:不经意的成功》《美国萨克斯管四重奏音乐》《澳大利亚萨克斯管音乐作品探究》《萨克斯管演奏法中的常见问题》的讲座。

41.卡尔加里皇家山大学音乐学院来四川音乐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11月5日至6日,加拿大卡尔加里皇家山大学音乐学院院长Paul Dornian一行来四川音乐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分别在钢琴系与管弦系开展了大师课,同时为2012年“晨兴音乐桥”(Morningside Music Bridge)夏令营活动招生进行了钢琴与小提琴选拔面试。

42.全国第九届青年词作大赛优秀作品创作研究会召开

11月11日上午,全国第九届青年词作大赛优秀作品创作研究会在四川音乐学院梧桐楼召开。中国音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川音党委书记柴永柏,院长易柯及优秀词曲作家、歌唱家参加了座谈会。

43.四川音乐学院教师应邀参加2011音乐理论比较研究国际论坛

11月16日至18日,“2011音乐理论比较研究国际论坛暨《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中文版首发式”在北京召开。该论坛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等联合举办,来自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美国、英国等地的5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就音乐理论、音乐术语翻译、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的跨学科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李兴梧副教授与青年教师何弦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Cantata与Oratorio的中文译名释疑》(李兴梧)及《术语映射下的学术脉络》(何弦)。

44.全省音乐创作研讨会召开

11月17日,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在成都市文殊坊成都会馆组织召开了全省音乐创作研讨会,研讨灾后重建三周年重点音乐作品创作、《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歌曲征集评选活动、纪念建党90周年音乐作品的创作事宜。

45.四川音乐学院师生应邀参加首届传统音乐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

11月17日至20日,四川音乐学院应邀在重庆出席了由西南大学音乐学院、西南大学宗教音乐研究所主办,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协办的“首届传统音乐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国内音乐院所、综合性大学、文化艺术研究局、所、馆和协会的专家、代表共180余人出席大会并提交论文,涵盖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以及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等多项研究成果,集多元化和专题性为一体。川音颜曼秋、包德述、朱江书副教授以及三名在读研究生在学术报告会上作了论文宣读。

46.四川音乐学院教师应邀参加第九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

11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发起,西安音乐学院主办、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的“第九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在西安音乐学院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现代性进程、多元化语境、跨学科策略与当代中国音乐美学;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与相关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于润洋、赵宋光、蔡仲德、茅原、王宁一、张前等著名音乐美学家学术思想。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陈思、何弦参加了会议,并宣读了论文《音乐欣赏中引入比较文学理论的尝试》(陈思)和《于润洋“音乐学分析”思想的美学——哲学维度》(何弦)。

47.四川音乐学院师生应邀参加首届“全国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邀请赛暨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研讨会”

11月25日至27日,由天津音乐学院主办的首届“全国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邀请赛暨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研讨会”落下帷幕。教育部体卫艺教育司艺术处处长万丽君发来贺电对于本次比赛给予高度评价。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王跃珍教授担任了评委工作,由理论教研室主任李勇副教授带队,携同郭焰妮副教授、李颖老师与三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和研讨会。

48.全国高等艺术教育综合机制与学科前景高峰论坛召开

11月27日至29日,由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主办,四川音乐学院承办的“全国高等艺术教育综合机制与学科前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柯春辉、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贵芹,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曹意强、四川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的党委书记、院长和分管学科建设的副院长、部分专家、学者,有关新闻媒体共60余人出席论坛。论坛由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主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贵芹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向论坛召开致以祝贺。他说,由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主办,四川音乐学院承办的“全国高等艺术教育综合机制与学科前景高峰论坛”时机和意义不同寻常。这次会议有四个背景:一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制定了长远规划;二是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讲话的发表进一步为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三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对高等艺术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四是我国艺术学升为独立学科门类,为高等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高等艺术院校要从以规模扩大的外延发展转到以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上来,要在人才培养、优化教育结构、学术标准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要优化配置,优化结构,创新人才培养结构,勇敢担当起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和造就宏大人才队伍的责任。

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曹意强教授作《现代艺术体系与综合跨界》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在新的形势下,现代艺术体系应在学科门类调整后重新架构和完善,而在综合性的高等艺术院校设置上,表现为大艺术教育观,应设置艺术大学,从而完成艺术的综合跨界条件。大家呼吁各级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按照“分类指导、适用需要”的原则,积极支持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产物。

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教授介绍了四川音乐学院承办此次“全国高等艺术教育综合机制与学科前景高峰论坛”的背景和思考。他说,我们面临教育纲要的颁布实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颁布,以及我国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这三大历史机遇。但是,在破冰的机制和瓶颈问题上也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综合发展的挑战,即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科跨界的挑战;二是对人才培养的挑战,即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挑战;三是分类指导的挑战,其中科学的学科设置评价体系和高校的设置科学规范的挑战。这三大挑战关系到我们各综合性艺术高校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目前,学科学位的建设和评估,尽快创造条件建立一批在国内有特色,在世界有竞争力的艺术大学是我们必须研究和面对的任务。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德翔、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潘晔、吉林艺术学院院长冯伯阳、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易柯、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等纷纷介绍了各个学院的发展近况和对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发展的思考,提出了学校设置和学科建设的思考和研究的理论问题,对艺术学科的门类调整后的建设与发展,综合性艺术院校的发展困境进行了讨论。

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曹意强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这次论坛开得十分及时,十分成功,富有成效。此次论坛是我国艺术教育史上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学术大讨论、大思考。大家交流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坚定了信念,认清了机遇,鼓舞了斗志。必将对高等综合艺术院校的未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申办艺术大学的问题上,要破除学科等级地域差别的观念。要有不断进取开拓、争创一流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当今世界艺术对于人类发展、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艺术院校的发展关系国家的未来,对于艺术学科的价值,要从第一个提供愉悦的审美价值层面上升到第二个层面即智信价值层面,再上升到第三个层面即为其他学科提供创新手段和思想。要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艺术学科对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及我国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等文化、教育的重大政策调整,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大发展上升为国策,这是重大机遇,对此要充分认识,认真把握。一个国家发展看文化,文化看艺术。我们高等艺术院校在这样的时代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八所艺术院校向论坛提交了如下论文:《实施“学科引领”战略,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我国设置艺术大学的战略思考》《把脉艺术教育发展规律,打造综合院校育人特色》《综合性艺术院校的责任与使命》《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艺术大学》《理想的坚守与利益的博弈》《质量立校、服务山东、综合发展》《定尺度、设标准、建规矩、成方圆》《抓住机遇、拓展发展、应对挑战》《艺术门类的设置与我国创新思维的培养》《民族地域视野中的美术学学科特色建设思考》《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全国高等艺术教育综合机制与学科前景高峰论坛

49.2011 年四川省重点音乐作品研讨会召开

11月30日,四川省音乐家协会“2011四川省重点音乐作品研讨会”在眉山市青神县举行。会议由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作曲家朱嘉琪主持,四川音乐界的24位等词曲作家以及眉山市青神县委书记黄国清、青神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吉华等参加了会议。词曲作家们在会议上展示了自己近年来创作的音乐作品,并积极探讨如何进一步繁荣和壮大四川的音乐创作事业。研讨会还特别邀请了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理论家廖全京先生作了主题为《叩问灵魂的艺术创作》学术讲座。2011年四川省重点音乐作品研讨会召开

50.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应邀参加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

11月30日至12月3日,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办,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传统音乐教研室承办的“2011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本次会议围绕以下议题展开研讨:从宏观整体的视域中整合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理念、方式与课程体系;专业音乐院校中国传统音乐教材及相关音响、音像资料的系统建设;本土化与现代性以及外来方法论研究与借鉴的合理化共存;如何面对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中的流变与创新;实践、互动、研讨的交流与学术共识。四川音乐学院甘绍成教授与颜曼秋副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宣读了论文《对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思考》(甘绍成)《试谈传统音乐与当代中国——从川剧〈金子〉唱段〈油炸花生嚼起香〉说开去》(颜曼秋)。

51.中国当代歌词创作研讨会暨2011《词刊》编委会召开

12月25日至27日,中国当代歌词创作研讨会暨2011《词刊》编委会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副主席、著名词作家宋小明,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词刊》主编王晓岭,著名词作家晨枫、屈塬、甲丁、任卫新、贺东久、陈小奇、王玉民、尚飞林、魏德泮、宋青松,川音党委书记柴永柏、副院长孙洪斌、著名作曲家但昭义、黄虎威等参加会议。27日晚,第九届全国青年歌词创作“川音杯”大奖赛颁奖典礼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举行。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陈晓光,中国文联副主席徐沛东,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副主席宋小明,《词刊》主编王晓岭,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明仁,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叶浪等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陆华军《同里时光》、李希望《军营happy》、王新良《相信爱》、王彦《大情陕北》、缪海峰《背故乡》获得三等奖,黄小名《异乡茶客》、李庆文《北京时间》、付广惠《亲情无价》获得二等奖,车帅《我看我的祖国》获得一等奖。中国当代歌词创作研讨会召开

(三)音乐创作及其他

1.甘孜州音协创作18首牧民定居原创歌曲

1月至5月,甘孜州音协紧密结合“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为重点的重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创作并承制了牧民定居原创歌曲《牧民新村》《美丽的藏房》《歌唱牧民新生活》《雪山下的新村》《新牧人之歌》等反映广大牧民群众新生活的歌曲18首,并将之作为在甘孜州喜庆建党90周年“甘孜儿女心向党——定居牧民唱新歌”歌手大赛的必唱曲目。

2.四川歌手李宇春登上《环球人物》2011开年封面

1月,四川歌手李宇春以独一无二的中国歌手身份,获评“2001-2010影响世界人物”登上《环球人物》2011开年封面。7日晚,2010年度“第33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在香港科学园举行,李宇春获最佳女歌手奖,成为第一位荣获此奖的中国内地歌手。

3.达州音协举办迎春茶话会

1月20日下午,达州市音乐家协会举办“2011年迎春茶话会”,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常荣,市文联副主席谢军、肖朝萍等参加了会议。茶话会由达州市音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岳秀峰主持,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赵英作了2010年市音协工作报告。音协下属少儿音乐家学会和吉他学会副主席范建和伍焰会长分别作了2010年工作总结。

4.南充小学生节目晋选2011魅力校园新春音乐会

1月23日至26日,由教育部、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中央电视台等联合主办的“和谐乐章”2011魅力校园新春音乐会在北京举行,南充市五星小学报送的二重奏《洞庭新歌》晋选为赴京节目。

5.四川音乐学院教师的电子音乐作品入选首届Sonic Rain系列音乐会

2月13日晚,由俄勒冈大学音乐学院主办的首届Sonic Rain系列音乐会拉开帷幕,当晚的作品均为幻听类电子音乐(Acousmatic Music)与多媒体电子音乐,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陆敏捷创作的电子音乐作品《往生极乐——为汶川地震遇难者而作》是此次音乐会唯一入选的中国作品。

6.绵阳市2011年感恩、奋进音乐创研改稿会召开

3月7日,绵阳市文联、音协召开了“绵阳市2011年感恩、奋进音乐创研改稿会”。市文联党支部书记马培松、文联副主席杨荣宏等领导到会指导工作,全市30余名音协音乐词、曲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2010年8月“北川采风会议”以来所创作的“感恩、奋进”歌曲25首,歌词50余首,之后将编辑出版《绵阳市感恩、奋进歌曲专辑》。

7.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小音乐家学会绵阳市分会建立

3月10日,四川省音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朱嘉琪与绵阳音协主席张黎、秘书长杨天中等深入到绵阳市高新火炬小学考察、选点和辅导,建立了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小音乐家学会绵阳市分会。

8.2011 年四川省社会艺术水平音乐考级工作会召开

3月15日至16日,2011年四川省社会艺术水平音乐考级工作会在崇州召开。来自全省18个市州音协、文化馆音乐考级负责同志以及省考委领导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音协副秘书长、市州考级办公室主任赵小毅主持。首先,赵小毅同志介绍了全国音乐考级新局面,要求各考级点加强考级宣传工作,强调在今后的考级工作中一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及资格认证;其次注重考级后续工作的展开,为提高广大考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可供展示、展演的舞台;最后要注重艺术素质的培养,淡化“为考而学”,真正把教育为人、提高艺术综合素质融合到考级工作中。省音乐舞蹈研究所董杨主任针对当前考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希望各市州考级点在认真总结去年考级成绩的同时,努力做好今年的工作。省考委副主任、四川省音协秘书长朱嘉琪代表省考委对本次考级工作会作出了相关规定并提出相关建议。他指出:一年一度的音乐考级肩负着四川社会艺术水平培养的重任,其信誉度、品牌以及权威性赢得了广大考生及家长的赞誉。做好考级工作对各考级点的管理水平、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通过打造考官队伍品牌形象、树立考级权威、集中展示优秀考生成绩及本考点成绩宣传等措施,四川社会艺术水平音乐考级一定会年年好、步步高,在广大音乐学习者中树立起一个权威的形象。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省考委副主任、省音乐舞蹈研究所所长张跃,市州考级办主任、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党组副书记汪俊胜等。2011年四川省社会艺术水平音乐考级工作会召开

9.达州市管乐专业委员会成立

3月29日上午,达州市管乐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市文联副主席肖朝萍出席了挂牌仪式。达州市管乐专业委员会是达州市音乐家协会第三个二级分会,是在市音协指导下,由从事管乐演奏及管乐爱好者自愿组成的群众团体。参加挂牌仪式的还有市文联副主席、音协主席赵英,市文联副主席、音协副主席梅光辉,市文联组联部主任杜涛,市音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岳秀峰,市音协副主席黄余庆。第一届达州市管乐专业委员会目前共有会员46人,由聂绍红任会长,王大杰、王庆华、向明东、张小建、曾光(女)潘广奎任副会长,唐云任秘书长。

10.雷登荣音乐作品出版发行

4月,达州市宣汉县作曲家雷登荣的创作歌曲CD专辑《宣汉,美丽的家乡》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专辑收入作者近年来新创作的歌曲18首,其词作既有余光中(中国台湾)、蒋开儒、俞明龙、丁时光、龙燕怡等全国词坛名家的精品,也有本地词作者的作品,多数词作反映的是宣汉秀美的山水风光和厚重的巴人文化、红军文化、土家文化;歌曲形式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领唱与合唱等,唱法涉及美声、民族、通俗;既有成人歌曲,也有儿童歌曲,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浓郁。其中大部分歌曲已在省级以上音乐刊物、电台发表、播出或获奖。雷登荣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达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宣汉县文联名誉主席。雷登荣致力于音乐创作近40年,累计创作各类音乐作品1000余件,其中获奖60余件。

11.省文联文艺创作基地成立

4月8日上午,由四川省文联设立的四川省文艺创作(南部)基地及省戏剧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省美术家协会、省摄影家协会、省音乐家协会分别设立的戏剧创作、书法创作、美术创作、摄影创作、音乐创作(南部)基地授牌仪式在南部县升钟湖举行。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启国,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黔鲁,省文联机关党委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杨时川,以及省音协、省美协、省书协、省摄协、省剧协负责人,南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永平,南充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罗永强,南部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修礼,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正泽以及县文联主席邓于明等120余人参加基地授牌仪式。

12.《张莉首唱歌曲选》新书发布暨现场签售会举行

4月29日上午,《祖国,我为你尽情歌唱——张莉首唱歌曲选》新书发布暨现场签售会在四川音乐学院琴房大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次签售会由安徽文艺出版社与四川音乐学院联合举办,会议由副院长刘立云教授主持。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对张莉教授多年执着追求艺术的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发布会上还宣读了来自美国南加州影视委员会执行总裁拉里·科文先生以及美国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的祝贺信。《祖国,我为你尽情歌唱——张莉首唱歌曲选》封面

13.甘孜州音协创作农行行业歌曲获奖

5月至9月,甘孜州音协为中国农行甘孜分行创作制作行业歌曲《甘孜农行美丽金穗》,并参加了全省农行系统喜庆建党90周年文艺作品选送并荣获三等奖。

14.《羌山采风录》出版新闻发布会举行

5月10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三周年之际,《羌山采风录》出版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党组成员李东东,中宣部出版局副巡视员张拥军,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马继祖,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副司长陈亚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志平等领导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刘伯根主持,首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吴斌介绍《羌山采风录》出版情况,《羌山采风录》主编、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万光治介绍采风、编写情况,期间羌族歌手进行了歌舞表演。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田青同志、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聂震宁总裁、中宣部出版局副巡视员张拥军、新闻出版总署李东东副署长分别讲话,最后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聂震宁总裁向四川省代表、省文化厅王志平副厅长赠书。《羌山采风录》出版新闻发布会现场

15.四川省在岳池命名首批曲艺学校、曲艺社区

5月24日,在四川省文联杨茂成副书记的带领下、省曲协组织有关专家到岳池县进行了“四川省曲艺学校、曲艺社区”创建活动的验收工作。省曲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蓉宣布了首批被命名“四川省曲艺学校”、“四川省曲艺社区”的名单,岳池县坪滩镇兴坪社区等15个社区、岳池县师范附小等10所小学入列。

16.甘孜州音协改编制作法院行业歌曲获奖

6月至9月,甘孜州音协为德格县法院改编制作行业歌曲《雪域法官之歌》,在全州首届法院系统文艺调演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17.安达歌词集出版发行

7月,达州词作家、诗人安达所著《乡恋甜甜》歌词集由大众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歌词集是从安达30多年创作的、唱响巴蜀大地的近千首歌词中精选出来的,其中绝大部分是已发表和被作曲家们谱曲演唱,有的还被制作成MTV在各地传唱。品读这些作品,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心路历程、他的激情和他那洋溢着爱的阳光心态。

18.甘孜州音协赴道孚县采风

7月8日至17日,甘孜州音协成员一行15人赴道孚县进行民族民间歌舞采风,并指导道孚县音协工作。

19.大型合唱组歌《光辉历程》完成创作

8月15日,由四川省20多位著名作曲家联合创作的建党90周年献礼之作——大型合唱组歌《光辉历程》完成创作,并进行音乐制作。组歌以《半夜起来看星星》为序,包括新采花调《又唱盼红军》《热血山河》《我可爱的祖国》《风从南方来》等10首歌曲,用不同风格的合唱歌曲来展示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

20.金岩荣登《音乐生活报》封面人物川籍歌手金岩荣登文化部《音乐生活报》封面人物

9月,成都前进歌舞团青年歌唱家金岩荣登文化部《音乐生活报》封面人物。《音乐生活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家级音乐类综合性报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份国家级音乐类报纸,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金岩师从于著名声乐教育家马秋华教授、艾开伶教授、泽仁雍珠教授、陈莹教授等,金岩作为流行新民歌代表人物,任四川省通俗音乐协会演艺中心演出部主任、四川省通俗音乐协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学艺术研究会研究员、四川省演出艺术委员会理事、四川省明星联合会理事、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

21.省音协赴泸沽湖采风

10月30日至11月4日,在凉山州音乐家协会、盐源县委宣传部和盐源县音乐舞蹈家协会的支持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组织16名作曲家、词作家赴川滇泸沽湖创作采风。音乐家们此行的目的一是为响应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号召创作“五个一”工程音乐作品作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考察研究摩梭人原生态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情况,三是搜集整理正遭受强大商业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冲击而面临凋蔽的摩梭人珍贵音乐文化资源。

22.四川省市州考级教师师资培训会召开

11月,为进一步规范、提高四川省各市州考级教师的师资水平,四川省音协组织全省考级考官及各市州考级站负责人召开了“四川省市州考级教师师资培训会”。会议拟定了市州培训计划及考试内容、形式,并将在2012年全面开展师资培训工作。

23.“但昭义系列丛书”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举行“但昭义系列丛书”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

11月11日下午,培养世界冠军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系列丛书”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成都站)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中国音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中央音乐学院终身教授、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著名钢琴演奏家李名强、刘诗昆,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长柴凤春,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罗波,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叶浪,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费维耀,香港柏斯琴行副总裁王庭瑄,深圳市文化局艺术处处长张晋文等嘉宾,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院长易柯等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了首发式。首发式后,在四川音乐学院琴房大楼2楼多功能厅举行了“但昭义系列丛书”首发式座谈会。晚8点,但昭义教授获奖学生音乐会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举行。“但昭义系列丛书”全国发行活动还将在宜昌、上海、深圳、香港、北京等城市举行。

24.周维民《祖国的画廊》首发式暨座谈会举行《祖国的画廊》首发式暨座谈会举行

12月21日,著名歌唱家周维民从艺五十周年纪念专辑《祖国的画廊》首发式暨座谈会在四川省文联举行,省市文化部门、省文联、省音协的领导及众多文化界、音乐界人士出席了座谈会,民进四川省委副主委杨建德代表省委会专程到会祝贺并发表了致辞,省委会研究室主任陈健、省直工委第五支部主委匡亚新、支委伍亮吉等到会祝贺。

25.成都原创歌曲代表四川报送全国群众最喜爱新创作歌曲征歌大赛

成都市文联作曲家、省音协常务理事、市音协常务副秘书长刘中昭作曲,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舞团词作家王持久作词的歌曲《美丽心情》;成都市音协词曲作家邹凤玲、顾昭华作曲,词作家吴飞作词的歌曲《好地方》双双入选四川省“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新创作歌曲征集活动”,并代表四川报送全国“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新创作歌曲征集活动”征歌大赛。

二、获奖情况

(一)国际及国际区域级

(二)国家及国家区域级

(三)省级省区域级

(四)其他

5月28日晚,绵阳市首届本土音乐节决赛在五一广场举行,陈杨获得冠军,并于6月24日在绵阳市南河体育中心,和绵阳电台明星DJ以及著名音乐才子汪峰同台献唱。

达县文联选送的邓寿剑同志作曲的《山里的孩子》获国家教育部歌曲大赛金奖,《我们就是光辉》获中国合唱协会歌曲选拔赛一等奖。

三、学术著作

(一)图书

1.黄新初主编:《从悲壮走向豪迈·文艺卷:歌曲》(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16开,443页,43.9万字。本书为《汶川特大地震书系》之文艺·歌曲卷,精选了《生死不离》《我们众志成城》《孩子,别哭》等多首抗震歌曲,书写了四川人民和震后重生的四川穿越灾难、崛起危难,坚强与奋起的不屈精神。

2.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编:《感恩奋进大家唱》(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16开,63页,8.5万字。本书主要包括《因为有你》《四川欢迎你》《我祝愿》《感恩的心》《四川依然美丽》《美好新家园》等感恩歌曲汇编。

3.张季时、江爱妮编:《快乐音乐:轻松学小提琴》(附CD1张)(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8开,40页。本书面向7-10岁儿童,通过游戏关卡式教学,让小朋友们“琴”趣盎然,大量卡通手绘填色图,争当创意小能人,精选现代流行音乐及儿歌,附赠精心制作伴奏碟,表演练习均可使用。

4.江爱妮、骆鹤凌著,江澹曦、陆晶编:《快乐音乐:轻松学古筝》(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8开,37页。通过游戏关卡式教学,精选现代流行音乐及儿歌,大量卡通手绘填色图,让小朋友们激发兴趣,快乐学习,轻松入门。

5.但昭义主编,田茂编曲:《钢琴名曲多手联弹曲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8开,145页,106万字。在钢琴音乐的表现形式中,钢琴独奏无疑是经典文献曲目最丰富、表演形式最广泛的一类。但是从钢琴教育广泛的受众面(尤其在音乐普及教育这个人数众多的层面)上,仅仅运用独奏的形式,无论对于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音乐想象,丰富他们对音色、音响和音乐表现的感知,还是培养锻炼他们的合作配合能力等多方面的修养来说,还存在相当的局限。本书选编了多首多手联弹的钢琴名曲,培养钢琴演奏中的配合能力,如《外国名曲六手联弹[8人1琴轮流弹奏]》《儿童名曲六手联弹[12人4琴合奏]》《步步高[4人4琴合奏]》等。

6.张莉编:《祖国我为你尽情歌唱——张莉首唱歌曲选》(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大16开,160页,24万字。自1980年到2010年整整30年艺术生涯中,张莉教授首唱的歌曲超过百首。书中选编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过重要影响的30首歌曲,如《我爱老山兰》《七月的草原》《牧笛》等,用乐谱、文字和照片真实地记录下了张莉的艺术生涯足迹,反映了她30年来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足印与人生奋斗的历程。本书由张莉教授亲自选编,五线谱版,每首歌曲均为钢琴伴奏谱,可供声乐演唱者表演时选用,也可作为声乐专业学习者和业余声乐爱好者当教材使用。

7.高璐编著:《小提琴——小提琴演奏自学速成(书+DVD)》(成都时代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16开,121页。本书是一本基础知识+演奏技巧+学练方法一本通的实用性快速教程,分六个章节,图文并茂、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小提琴的基础入门知识和基本演奏方法,对一些小提琴的演奏要点,如指法、运弓、换把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技巧练习上,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单元为段落,阶梯式布局结构,让初学者与各类演奏水平爱好者准确把握练习重难点。全面掌握小提琴一把位E弦(1弦)A弦(2弦)D弦(3弦)等的演奏技巧,以及小提琴一把位四条弦C大调、F大调等的演奏与组合练习法,将这些技能、技巧搭配以相应的练习曲,务求让每个技能都得到扎实突破。同时为兼顾考级需要,编选业余考级1-3级练习技巧和乐曲。收集了西洋乐史上的小提琴经典演奏曲,同时兼顾练习者的爱好与兴趣,也选取了一些流行曲目,以提升练习者兴趣。

8.房伟编著:《萨克斯风》(成都时代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16开,121页,40万字。本书是由萨克斯管专业教师所写的实用性入门教材,作者从多年教学的实践经验出发,由浅入深,循循善诱,系统讲解了萨克斯管演奏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以及基本表演方法,力求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进步快,不断提高演奏水平。本书既适合于萨克斯管爱好者自学自修,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学生选修参考。

9.杜秀红编著:《古筝》(成都时代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16开,121页。本书从古筝的外形、构造、弹奏的正确姿势、定弦与认弦等基础知识说起,结合古筝的基础乐理知识,再到古筝的基本演奏技法如勾、抹、托、劈等指法以及打、撮、颤音、花指、滑音等一系列重难点,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教授古筝弹奏技巧,中间配上古今中外不同曲风的优秀曲目以供练习,让读者能够轻松学习、科学学习、愉快学习。

10.万光治主编:《羌山采风录(附DVD3张)》(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12开,210页。本书由四川师范大学民歌研究所万光治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历时4年采集而成。2004年至2007年,采风团队多次深入羌族聚居区,采集了221首羌族民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采风团队再次深入震区补充采录了56首民歌。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族文化遭受重创,所幸的是,当年挽救的277首羌族民歌,使羌人“心魂”未成绝响。本书的创编团队完全选择未作任何创作加工的乐谱,配合三张民间歌手在最自然状态下录制的DVD光盘为声像载体,辅以说明性、叙事性、论述性的文字介绍,打造了一部在民歌出版史上不多见的集“声、像、文、谱”于一体的羌族原生态民歌出版物。

11.刘天礼,孙鹏编:《百唱不厌历届春晚歌曲(1983-2011)》(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16开,401页,52万字。精选1983年春晚以来经典歌曲,重温华彩流金的春晚记忆,包括:《党啊,亲爱的妈妈》《请到天涯海角来》《妈妈教我一支歌》等。

12.刘颂编著:《跟我学唱歌》(成都时代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16开,121页,16万字。中国著名声乐教育专家刘颂独创幻图意念PASS发声法,帮助提高演唱技巧,对于没学过声乐的业余人士来说有莫大帮助。包括《学唱入门基础知识》《基础乐理知识》《必须掌握的发声要领》《三大唱法——通俗、民族、美声》《24小时练出金嗓子》《教唱中外歌曲选粹》《附录噪音保健》《附唱歌疑点问答》章节。

13.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编:《感恩共产党: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歌曲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16开,236页,30.5万字。本书包括《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情系老百姓》《中国我为你歌唱》等多首歌曲。

14.黄虎威著:《〈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16开,689页,88万字。四川音乐学院黄虎威教授耗时16年编著,上册已于2008年出版。本书是一部集和声分析、和声习题为一体的理论性专著,对推动功能和声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书中分析曲谱近400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各种纷繁复杂的和声现象,对许多书面习题的同一旋律做出不同的和声配置,开启读者思维,使之充分理解到和声配置的多样性,感受到不同和声所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和听觉感受。

15.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编选:《流行演唱考级标准教材》(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大16开,382页,49万字。为了加快流行音乐演唱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满足广大群众对于流行音乐演唱考级的迫切需要,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于2010年申报并通过审核,建立了流行音乐演唱的考级制度。为方便广大考生明确考试方向,做好考试准备,从国内外优秀作品中精选出了200余首优秀音乐作品,汇编成了流行演唱考级教程,分为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级。

16.陈缨选编:《再唱山歌给党听——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优秀歌曲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16开,186页,24.5万字。本书精选了“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十佳获奖歌曲如《走向复兴》《迎风飘扬的旗》等,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优秀歌曲如《报答》《江山》等。

17.柳良著:《音乐欣赏学导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16开,201页,20.6万字。本书以概述性和引导性的“导论”形式进行写作,从“音乐欣赏学”这一新的学科概念出发,试图对音乐欣赏活动做系统化的梳理,以提升对人类音乐聆听与鉴赏行为的深度认识,同时为音乐欣赏的学科化进程作先期框架论证,进而为后续研究工作做引导性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先行构建音乐欣赏学的框架体系:结合美学探讨音乐欣赏的本质,结合史学描述音乐欣赏活动的历史,结合心理学分析欣赏行为的生理、心理基础,结合社会学考察欣赏中的听众和欣赏具有的社会功能,结合传播学了解欣赏所需的媒介和环境,结合教育学讨论实施欣赏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再从音乐欣赏本身出发研究欣赏的方式方法等。通过这样与多学科的交叉作分类梳理和系统性的总结,可以对音乐欣赏进行有建构意义的学科认识,帮助我们初步勾画音乐欣赏学的学科轮廓。

18.王光祈著:《王光祈音乐论著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16开,373页,32万字。本书建基于王光祈先生对中西音乐的广博知识和深刻体悟上,以书写音乐的手法写史,将乐理常识埋藏于历史脉络之中,阐明了中国音乐的肇端、发展、流派和原理,是一本关于中国音乐的佳作。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考证功夫,对音乐进行史学的研究,他查阅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和乐典,不仅理清了中国音乐的发展脉络,而且澄清了一些前人的错误与偏见,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比较研究,加深了读者对中国的律、韵、调、乐器、技法的认识和理解。此外,书中还有大量的专业音节运算,让人读来既清晰又新奇。

19.四川音乐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策划,“但昭义系列丛书”编委会编著:《“培养世界冠军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系列丛书(上下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该系列丛书共5册,分上、下两卷。上卷含图书两册,作者柴永柏:(1)《但昭义钢琴艺术人生》,16开,421页。包括题词、贺信、照片集锦、但昭义钢琴艺术人生和特约文章等,既记述了但昭义的生平,又总结了其钢琴教学经验,既有精辟的理论阐述,又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这些翔实的资料为研究“但昭义现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2)《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16开,499页。包括专业著作、学术论文、教案摘选和书信函等,是但昭义几十年钢琴教学实践的系统总结,全方位反映、总结了但昭义的钢琴教学秘诀和成果,既可供钢琴艺术界同行参考借鉴,又能让广大爱好者大受裨益,是一部形式和内涵俱佳的文论集。

下卷含图书一册和音像制品两种,由柴永柏参与编写,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出版发行:(1)《但昭义钢琴作品选集》(附CD 1张),16开,118页。精选但昭义原创钢琴曲佳作,这些作品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曲式结构的布局、和声复调手法的运用、织体写法的钢琴化等方面,都显得成熟和干练,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认识这位钢琴教育家。(2)《但昭义钢琴教学实录》(CD版10张)。(3)《但昭义钢琴教学实录》(DVD版13张)。提供的CD和DVD有助于我们从听觉角度直接了解和欣赏但昭义教学的优秀成果,为广大琴童和钢琴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二)论文

1.文化理论及书评

包德述:《〈声无哀乐论〉音乐思想的历史成因与美学批评》,《大众文艺》2011年第16期

曹红波:《四川苗族古歌审美人类学初探》,《飞天》2011年第14期

曹洋:《王光祈〈论中国记谱法〉分析》,《北方音乐》2011年第10期

陈国志:《巴渠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大舞台》2011年第10期

陈国志:《地域和时代之标识——也论“巴山背二歌”》,《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第9期

陈海珍:《对海德格尔艺术本源思想的思考》,《民族音乐》2011年第2期

陈家春:《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名作欣赏》2011年第23期

陈洁:《一个伟大历史时代的光彩——浅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音乐风格的发展和演变》,《艺术教育》2011年第1期

陈历明:《“一切艺术都以趋近音乐为旨归”的源与流——〈中国音乐文学史〉的一处引文考》,《外国语文》2011年第6期

陈练:《四川小凉山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民族音乐》2011年第2期

陈万:《略论西藏传统音乐形态研究的内容和对象》,《音乐探索》2011年第3期

陈万:《浅析萨班〈乐论〉传承文化的意义》,《民族音乐》2011年第4期

董科:《西南少数民族民歌分类新构想》,《四川戏剧》2011年第5期

董阳:《“原生态音乐”辨析》,《音乐探索》2011年第1期

杜佳倪:《东方审美情趣视角下的德彪西音乐赏析》,《大舞台》2011年第5期

杜佳倪:《诗画语境下的艺术歌曲刍议》,《大众文艺》2011年第9期

杜林峰:《亲身体验音乐作品的重要性——结合中国戏歌〈故乡是北京〉》,《大众文艺》2011年第20期

杜林峰:《中国音乐审美的价值判断》,《飞天》2011年第22期

杜林峰:《中国音乐审美的价值判断》,《音乐大观》2011年第9期

冯凡:《浅谈汉魏六朝时期的古琴音乐》,《北方音乐》2011年第7期

冯光钰:《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访谈录》,《音乐探索》2011年第1期

傅瑜:《宋朝军队燕乐兴起的背景分析》,《北方音乐》2011年第9期

傅瑜:《宋朝市民音乐勃兴的原因探析》,《北方音乐》2011年第10期

傅宗洪:《试论作为先锋艺术实验的延安民歌改造运动》,《文艺争鸣》2011年第10期

高凡然:《云南峨山彝族打歌音乐研究》,《民族音乐》2011年第1期

宫修建:《多才女娇娥哭嫁生悲歌——略谈发生在张大千先生身边的哭嫁事象》,《黑河学刊》2011年第2期

宫修建:《透过自贡“盐工号子”谈音乐文化的阶级属性》,《文教资料》2011年第9期

宫修建:《中西音乐、绘画艺术的线性结构差异论略》,《艺术探索》2011年第2期

郭爽:《中国数字音乐“非法”传播现象的问卷调查——以150名高校学生为指定对象》,《音乐探索》2011年第4期

何莲子:《心灵的琴记——评成公亮〈秋籁居琴话〉》,《音乐探索》2011年第1期

何弦:《音乐批评与音乐洞察的新视角——关于〈作曲家的人格声音〉的深度书评》,《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胡晓萍:《薅草锣鼓的伦理价值和德育功能初探》,《四川戏剧》2011年第3期

扈滨:《交织的素材、线状的结构、多元的文化——杨晓忠与他的〈移动的背景〉》,《大众文艺》2011年第21期

黄菊:《罗忠镕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以罗忠艺术歌曲第二辑为例》,《当代艺术》2011年第3期

黄伊航:《黄自音乐作品的魅力——对〈思乡〉及其他声乐作品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第22期

黄伊航:《小谈舒伯特“艺术歌曲”——对〈魔王〉及其他艺术歌曲的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9期

黄英:《纯朴、浪漫的爱之歌——解读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黄英:《浅谈中华文化的传承与音乐的关系》,《音乐探索》2011年第2期

黄志权:《羌族民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茂县黑虎寨民歌〈逮鸟〉赏析》,《大舞台》2011年第8期

贾巴阿叁:《试论“山鹰”组合音乐中的民族情怀和文化意义》,《民族音乐》2011年第6期

蒋伟:《来自古人的吟唱——民乐四重奏〈谷吟〉印象》,《四川戏剧》2011年第4期

蒋晓蕾:《浅谈贝多芬失聪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才智》2011年第5期

康·格桑梅朵:《藏族民间音乐歌舞的农耕文化审美解读——以巴塘民间“谐”舞为例》,《音乐探索》2011年第1期

郎毓秀:《美声学派(BelCanto)概述》,《音乐探索》2011年第4期

李丹丹:《音乐的美学思索》,《大舞台》2011年第6期

李芳:《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推广》,《大舞台》2011年第1期

李杰:《不同专业群体音乐欣赏水平比较研究》,《音乐大观》2011年第6期

李杰:《音乐意象内隐概念结构分析》,《音乐探索》2011年第1期

李杰:《音乐意象认知研究综述——基于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的视角》,《音乐创作》2011年第1期

李虻:《音乐科研能力评价研究》,《音乐探索》2011年第1期

李虻:《音乐科研能力中隐性与显性的分类及特征分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李姝:《前承古人后开来路——对〈先觉者的足迹——李叔同及其支系弟子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的读解》,《人民音乐》2011年第4期

李轶希:《五声音阶旋律调式的判断》,《音乐时空》2011年第7期

李运国:《〈论语〉中“思无邪”与当代音乐艺术教育》,《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9期

林阳地:《妙与心会、各得其所——孔子、伯牙、师文学琴集析》,《名作欣赏》2011年第20期

刘春艳:《音乐类型与音乐基础对音乐疗法缓解考试焦虑的影响》,《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3期

刘奠美:《梓潼洞泾音乐初探》,《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9期

刘建虹:《从三次研讨会看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趋向》,《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期

刘俊波:《硗碛嘉绒藏族“绒巴切列”唱词中的知识体系》,《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刘珊珊:《让四川民歌走出沉寂》,《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刘曙光:《浅析夏威夷歌曲〈告别夏威夷〉的创作特征》,《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柳良:《音乐分析学科的新视角——音乐形式分析与音乐审美心理分析的结合》,《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柳子伯:《试论欧洲中世纪教会对音乐的影响》,《大舞台》2011年第11期

龙有成:《论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及保护策略》,《音乐探索》2011年第4期

陆正兰:《“形象歌曲”中的标识性符号》,《符号与传媒》2011年第2期

罗天全:《周畅先生与“因材施教”》,《音乐探索》2011年第1期

罗彧:《作为音乐评论家的罗伯特·舒曼》,《北方音乐》2011年第2期

穆杨:《论唐代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异同》,《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欧小琪:《浅析聂耳的群众歌曲》,《民族音乐》2011年第3期

彭东焕:《〈碧鸡漫志〉札记》,《蜀学》2011年第0期

彭涓涓:《中俄艺术歌曲的比较研究》,《群文天地》2011年第16期

蒲薪竹:《试论地理环境对民歌研究的影响》,《大舞台》2011年第7期

钱丽娟:《从伤痕到主流:城市化的草根流行歌曲“西北风”》,《人民音乐》2011年第12期

钱丽娟:《对个体表达的深度描绘——以〈中国音乐传记〉为例》,《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钱彤:《从大众社会心理读解80年代的中国流行音乐》,《大众文艺》2011年第18期

乔磊:《文论视域下〈乐记〉的审美诉求及其影响》,《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秦立行:《看碟》,《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第Z2期

仁增旺姆:《羌族劳动号子辞章艺术——以〈拉石号子〉为例》,《文艺争鸣》2011年第12期

任文贤:《中国抗日革命歌曲中的男性话语权》,《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1期

佘豆豆:《关于王昭君是否怀抱琵琶的争论》,《文史杂志》2011年第2期

舒顺萍:《从〈谏逐客书〉的记载论筝的起源》,《文史杂志》2011年第4期

宋晶:《对新时期高校校园音乐文化构建的思考》,《大众文艺》2011年第13期

宋显彪:《21世纪前十年羌族音乐研究综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孙溱:《陕北信天游的语言特点》,《大舞台》2011年第6期

谭勇:《姜夔“自度曲”婉约中的多重审美》,《音乐创作》2011年第3期

汪黎明:《旅游开发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以云南大理白族“绕三灵”节祭音乐文化为例》,《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2期

王博:《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山歌初探》,《黄河之声》2011年第15期

王博:《甘孜藏族自治州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初步研究》,《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王海洋:《略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与艺术再造》,《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5期

王海洋:《音乐表演者的素质培养研究》,《青春岁月》2011年第4期

王黎冰:《新年,是一把古琴》,《课外语文(初中)》2011年第Z1期

王璐洁:《评“蓉城之秋”音乐会的得与失》,《音乐探索》2011年第1期

王瑞:《巴渠民歌的区域色彩及文化内涵的演变》,《大众文艺》2011年第18期

王瑞:《巴渠民歌研究中的多重视角——“文本分析”与“综合考察”探究》,《当代艺术》2011年第1期

王瑞:《新时代语境下巴渠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大舞台》2011年第10期

王思漪:《不败的南方小鸡——南方小鸡折射的美国个人主义》,《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7期

王小盾:《朝鲜半岛〈步虚子〉的中国起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王小盾:《从〈琴操〉版本论音乐古籍辑佚学》,《音乐研究》2011年第3期

王小梅:《巴赫的〈音乐奉献〉分析》,《经营管理者》2011年第19期

王小梅:《谭盾〈西北组曲〉研究》,《青春岁月》2011年第18期

王晓霞:《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情感与想象》,《青春岁月》2011年第18期

王昕:《从侗歌教师口述实录看侗族大歌传承状况》,《大舞台》2011年第1期

王雪梅:《唐代的琵琶艺术与琵琶文化》,《文史杂志》2011年第5期

王一平:《音乐人类学的现状与思考——专访牛津大学马丁·斯托克斯博士》,《音乐探索》2011年第4期

王一平:《中国音乐人类学的双重难题——跨学科、跨文化的困惑》,《音乐探索》2011年第1期

吴佳晓:《论音乐表演艺术的情感与境界》,《大众文艺》2011年第8期

伍明实:《川江号子现状调查报告》,《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3期

席妍:《通过“窄门”后的宽阔:歌词研究前景探讨——兼评陆正兰的〈歌词学〉》,《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年第2期

谢小芹:《浅议土家族民俗音乐“哭嫁歌”》,《音乐大观》2011年第7期

徐新建:《历史之维与生命之维:“原生态文化”的双重视野——以“侗族大歌”的入世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许达之:《浅析音乐欣赏中的障碍和对策》,《大舞台》2011年第6期

杨柳青:《浅析泉州南音的文化内涵》,《大舞台》2011年第2期

杨薇:《巴赫的性格与音乐风格》,《音乐探索》2011年第2期

杨晓:《“局内-局外”观与仪式音乐形态研究:以九篇英文文献为例》,《歌海》2011年第3期

杨晓:《历史证据、历史建构与历时变迁——仪式音乐研究三视界》,《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3期

杨晓:《亲缘与地缘:侗族大歌与南侗传统社会结构研究(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杨晓:《社会结构变迁与侗族大歌保护的多重两难》,《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3期

杨晓:《圣俗之间,声谱之中:再论南侗祭萨仪式中的“哆耶”展演》,《民族学刊》2011年第4期

杨晓:《英语学界中国信仰仪式音乐研究——以佛教、道教及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