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史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8 04:21:04

点击下载

作者: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龙岩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龙岩史话

龙岩史话试读:

总序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2011年4月

出版说明

自古至今,始终坚持不懈地从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有益营养,从而培植广阔的历史视野,并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独有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亦因此而以悠久的“重史”传统著称于世。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系统完备的“二十四史”即证明了这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知识普及工作被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主持编写的《中国历史小丛书》,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组织编写的《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成为“大家小书”的典范,而后两套历史知识普及丛书正是《中国史话》之缘起。

2010年年初,为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指示精神,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对《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两套丛书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增补,重新设计框架,以“中国史话”为丛书名出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亲任《中国史话》一期编委会主任,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任编委会副主任。正是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诸多学术名家的积极参与,《中国史话》一期200种图书得以顺利出版,并广受好评。《中国史话》丛书的诞生,为历史知识普及传播途径的发展成熟,提供了一种卓具新意的形式。这种形式具有以通俗表述、适中篇幅和专题形式展现可靠历史知识的特征。通俗、可靠、适中、专题,是史话作品缺一不可的要素,也是区别于其他所有研究专著、稗官野史、小说演义类历史读物的独有特征。

囿于当时条件,《中国史话》一期的出版形式不尽如人意,其内容更有可以拓展的广阔空间,为此2013年4月我们启动了《中国史话》二期出版工作。《中国史话》二期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系列,拟对中国各区域、各行业、各民族等的发展历史予以全方位介绍。我们并将在适当时机,启动《世界史话》的出版工作。史话总规模将达数千种。

我们愿携手海内外专家学者,将《中国史话》《世界史话》打造成以现代意识展现全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万有文库”;并将承载如此丰厚内容的史话体写作与出版努力锻造成新时期独具特色的出版形态。

希望史话丛书能在形塑民族历史记忆、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培育现代国民方面有所贡献,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史话编辑部2014年6月序[1]梁建勇

国有国史,地方有方志。史志谱牒是灵活生动的存史载体,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家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记载着历朝历代的沧桑往事和人文巨变,记载着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山川胜迹。江山代谢,当我们今天走进龙岩这一方宝地,自然期待有一册《龙岩史话》在手,透过纸上流淌的文字,叩响记忆之门,纵览沧桑的龙岩从哪里来,怎样走过峥嵘岁月、历史烟云和人事沉浮的千万斯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选粹历史的一瞬,我们便可持卷一册品酌千年。当然,如要更加深入求索,则可借此为梯再潜入史、志深处了。

在龙岩的历史里潜行,犹如穿过一条漫长而丰富的文化长河,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激荡,造就了龙岩文化的瑰丽多姿、神秘多元。我们看到当年客家先民“自中原南下徙赣,再由赣徙闽”,一路筚路蓝缕、辗转流离,在千百年迁徙发展中秉承“一条扁担走天下”的客家精神,崇文重教,自强不息,培养出一代代客家骄子。今天,闪烁着人文理想光辉的客家文化,继续哺育新一代客家儿女茁壮成长。透过历史的烟云,“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壮美画卷缓缓打开,我们看到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古田会议决议》等光辉著作,成功从这里出发,胜利从这里开始。如今,“新古田会议”胜利召开,闽西苏区的红色文化再次烙上鲜明的时代印记,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华,历久弥新。

时光的脚步跨过历史的记忆,如今我们仍能从遗址、遗迹和风俗中触摸到历史脉搏的跳动。漳平奇和洞出土的“奇和洞人”头盖骨被誉为“福建文明的曙光”,虽然经过了上下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依然能让我们清晰地想象出他们生活的片段。在汀江、九龙江两岸的水浒边、低丘上,出土了大量的砺石、石锛、石铲、石箭镞、陶纺轮等石器、陶器,尤其是按汉高祖十二年诏“南武侯织……立以为南海王”,“在今汀潮赣之间的南海国”更是闽西文明蓬勃发展的佐证。我们不难从龙岩大地上找到闽南文化的踪迹,唐代建的天宫山大雄宝殿和纪念陈元光的威惠庙,奉朔漳平刘氏三兄弟的“三公庙”,宋代的江山铜城,无不处处透出闽南的建筑遗风,苏坂的“采茶灯舞”、适中的“盂兰盆节”、江山的“郭公节”更是闽南文化的精粹。

龙岩历史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文化。在它的涵养下,孕育出了众多历史名人,吸引了张九龄、李纲、朱熹、王阳明、宋慈、文天祥、徐霞客、纪晓岚等历史文化名人的目光,孕育了清代著名画家上官周,“扬州八怪”的黄慎、华嵒等名震海内外的闽西籍一代文化艺术宗师。他们代表了闽西文艺历史的高度,在闽西大地上留下的光彩华章成为闽西历史天空中的灿烂星座。他们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创造了那个时代文化的辉煌。如何把这些古今资源开发好、利用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广大历史、文化和文艺工作者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力量,时代赋予了我们这样的使命,我们更应该以此为价值追求,处理好文脉传承与引领时代的关系、文艺精品与群众文艺的关系、接地气与塑灵气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取龙岩文化的DNA,凝聚精气神,唱响龙岩风,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龙岩史话》就是这样一本书,它通过梳理龙岩历史文化的脉络,成为弘扬继承闽西历史文化的又一重要载体,有益当下、惠及长远。当我捧起《龙岩史话》这本书,似乎回到了龙岩那段悠长的岁月。有理由相信,这本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龙岩史话》,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力并得到聪敏睿智的后来者不断续修!

是为序。2015年12月

[1] 作者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原中共龙岩市委书记。

一 建置沿革

1 千年脉络

龙岩市,是中国大陆333个地级行政区划中,唯一以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龙”命名者。“龙岩”一名诞生于唐天宝元年(742),迄2015年已有1273年。而其中心城市所在新罗区,其“新罗”之名则始用于西晋太康三年(282),至2015年更长达1733年。

龙岩市位于北纬24°23~26°02’、东经115°51’~117°44’,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20℃,全年无霜期达300天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宜居。因位于福建省西部,通称“闽西”,有七个县级辖区,即新罗区、永定区、漳平市、长汀县、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面积1.9万余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有“客家祖地”美誉。

今日龙岩市的雏形,是清代福建的一州一府,即龙岩直隶州、汀州府辖区的大部。这一州一府,分居于九龙江上游流域和韩江上游汀江流域,其形成史远溯西晋,经东晋、南朝、隋及唐、五代、宋、元、明至清中叶,绵延1400余年。1912年后,几经变迁,稳中有变。而今日龙岩市辖区的初步定型,则源于1949年9月福建第八专区的设置。由专区而地区,1997年撤地设市为地级龙岩市。龙岩市行政区划图

西晋以降,古代闽西两级行政区划(府州及县)由无到有、由少至多、由分而合,沿革有序。简言之,晋有新罗县,唐置漳州、汀州,各辖有龙岩县、长汀县;宋汀州增四县,内有上杭、武平、连城三县;明汀州再增两县,其一为永定,漳州增五县,其中有漳平、宁洋,至此今日龙岩市所辖二区一市四县,以县的形式全部产生,即长汀、龙岩、上杭、武平、连城、漳平、永定。清代设龙岩直隶州,闽西形成一州一府格局。龙岩独领一州,这为其1949年后跃升为闽西中心及今日龙岩市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

回顾龙岩市近两千年的建置沿革史,梳理其脉络,我们可以获知它的一些重要特点:

其一,龙岩市的建置沿革史,其表征(外在表现)是清代龙岩州、汀州府和其属县在九龙江流域、汀江流域的设置沿革史,以及一州一府由分而合、携手共进的历史。

其二,龙岩市的建置沿革史,其实质(内因动力)则是中国历史发展大背景下,江南地区渐次开发进程中的闽西开发史,它是闽西地区经济文化不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的结果。

其三,龙岩市的建置沿革史,其特性(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中原南迁汉人与南方原有族群共存共融、合力开发建设闽西山地,以及汉族南方客家、闽南(河洛)两大民系和畲族等形成发展、交融共进的历史。

2 西晋开县

《说文解字》中说:“闽,东南越,蛇种。”闽西远古先民属崇蛇的闽越族,他们经历了漫漫石器时代。我国中原地区进入文明时代后,自夏、商、周至秦汉三国(前2070~280)这2350年间,中原地名如繁花次第开放,而荒服之地闽西却无一名。“《禹贡》,扬州”,“周,职方氏,七闽”,“闽中郡”,“建安郡”,它们依次描述出漫长年代闽西遥远的归属地:夏商之际,闽西名归传说中的《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之扬州,西周为《周礼·夏官》所载“七闽”之属,东周系“闽越国”之隅;秦统一天下,首创郡县制,闽西偏居“闽中郡”(治今福州)西鄙;两汉漫漫,闽西属于扬州刺史部会稽郡(治今绍兴)冶县、东冶县(治今福州)辖地;三国纷争,闽西则隶于吴之扬州建安郡(治今建瓯)。漳平奇和洞:古闽越人栖身的洞穴古闽越人的创造:奇和洞出土的鱼形艺术品“天经地纬,理有大归。”闽西地无一名之境况将随西晋一统,中原政权扩张、汉文化不断南下而结束,闽西丛林第一个地名呼之欲出。史志曰:

晋安郡,太康三年置,统县八,户四千三百。原丰,新罗,宛平,同安,候官,罗江,晋安,温麻。——《晋书·地理下》

闽西现知最早的地名“新罗”,现存可查最早记载它的古籍就是《晋书》,它对西晋福建两郡十五县(建安郡“统县七”,晋安郡“统县八”)的平静叙述,实质却隐藏了自吴永安三年至西晋太康三年(260~282)这22年间,福建县份由一个候官县猛增至十五县的爆炸式扩张图景,而新罗县是其一。

太康三年(282),扬州建安郡分置晋安郡,新郡配套即增七县。除新罗县外,其余六县以候官县为中心南北扩散于闽东、闽南两地沿海。故福建建安、晋安十四县,呈“Y”形分布于闽江流域与沿海地区。

新罗,是辽阔闽西获得的第一个汉字行政地名。旧事茫远,《晋书》又惜墨如金,后人对新罗县几个基本问题的索证只能推论。

其一,新罗县辖区。南宋《临汀志·建置沿革》认为“晋安郡,领县八,其一为新罗,而汀基于此”。明《八闽通志·建置沿革》载:“新罗,即今长汀、上杭、武平、龙岩县地。”明嘉靖《龙岩县志·序》也载:“龙岩,古新罗县也。”总之,后人一致认为晋新罗县辖区在今闽西汀州、龙岩一带。其言之凿凿的依据,是唐朝汀州新罗县的复置。

其二,新罗县治所在。虽古人感叹“莫知何址”,但后人一般认为新罗县治在后世长汀县,如清乾隆《汀州府志·丛谈》引旧志载:“新罗乃山名,当在长汀之西,晋唐因之以名县,非今之龙岩城即古之新罗城也。”西晋扬州建安郡与晋安郡地图

注:本图选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而今新罗区(旧龙岩县)有晋朝为新罗县苦草镇之说,如明嘉靖《龙岩县志·建置》就载:“龙岩,本晋新罗县苦草镇。”镇,是古代边境驻兵戍守的军事据点。苦草者,别称蓼萍,盛产于溪流之中。它隐隐透露出古时龙岩河流纵横、水草丰茂的信息,这是群山崇岭之中的一个小小泽国。而一个“苦”字又流露出其边鄙荒远、生理维艰的况味,绝无《诗经·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惆怅浪漫。

其三,新罗县得名。“新罗”一名,亦遵循中国地名学的两大命名法则,即“山川法”和“祈愿法”。所谓“山川法”,即后人认为新罗县得名于新罗山,南宋《太平寰宇记》“汀州长汀县”条引唐《牛肃纪闻》,说唐有一恶神自称“吾新罗山神也”,故清朝长汀人杨澜《临汀汇考》即认为新罗县得名于长汀县境内的新罗山,清乾隆《汀州府志·丛谈》也持此说。据言,新罗山在今长汀县城西篁竹岭至留岽祖师峰一带,或谓长汀县西北之新乐山。而“祈愿法”,有如晋代“晋安郡”之“安”,“新罗”可能是因县境内人民为“新近罗致”而得名,它寄予朝廷对这片处女地的祈愿。奇妙的是,晋新罗县竟与其后的朝鲜半岛新罗国在其音译汉字写法几经变化之后同形。新罗国,《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载为“驷卢国”,《梁书·诸夷》则载“魏时曰新卢,宋时曰新罗,或曰斯罗”。朝鲜《三国史记》(修于我国北宋时)则认为其故国“新罗”之名,含“德业日新,网罗四方”之意。这种汉文解释与晋新罗县名之义异曲同工。

其四,新罗设县原因。新罗,新罗之民,故新罗置县与得名都应与晋代闽西移民增多、初步开发、统治进入有关。新罗设县后,晋朝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永嘉南渡”等大事,致使“中州板荡,衣冠入闽者八族”,南渡者如潮。新罗县的设置是晋朝中原汉民大南迁之先声,也透露出当时闽西所接受的移民可能是南溯赣江而来的史实。由此可以想象,古代汉人由赣南入闽西,那一带的山峰最早从汉人那里获得名字。新罗山横亘于闽赣之间,必定给穿越其岭的汉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此被借用为闽西第一县之名。总之,那时的新罗对于南迁汉人而言,确实隐含着他们对这片辽阔陌生丛林新的期待与祈愿。

历史充满了吊诡,“衣冠南渡,八姓入闽”,闽地县份无增反减。南朝宋泰始四年(468)晋安郡改名晋平郡,新罗、宛平、同安三县被撤并,新罗县自晋太康三年至此(282~468)存在186年。

新罗县,这座闽西荒野中的小城,像一支小小的蜡烛,它淡淡的光芒照耀着蒙昧的闽西,几许温馨,几许凄凉。而在乱世的劲风中,它那薄薄的火焰终于熄灭,时在南朝宋泰始四年(468)。

不过,“新罗”两字并未被人遗忘。清代“扬州八怪”之华喦,一生寓居江南,但他犹记故乡上杭白砂古为新罗县地,自号“新罗山人”,使“新罗”一名在中国美术史上熠熠生辉。1500余年后,1997年5月1日,龙岩撤地设市,原县级龙岩市改设新罗区,“新罗”一名获得新的历史生命延伸。而更有趣的是,据说1990年曾有一批韩国客人来到中国龙岩,探寻两国古“新罗”之间可能的关联。

新罗立县186年的积累之功不会湮灭。这186年,正是魏晋南北朝大分裂、大动荡更是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南方由此得到大规模开发,它为盛唐的出现作了铺垫,闽西更高级别的行政建置也将出现。

3 大唐立州

漳浦郡……漳州,今理漳浦县……领县三:漳浦,龙溪,龙岩(近置)。

临汀郡……汀州,今理长汀县……大唐开元二十六年,分置汀州……领县三:长汀,龙岩(近为沙县),宁化。——《通典·州郡十二·古扬州下》

成书于唐贞元十七年(801)的《通典》,是现存最早记载“汀州”“龙岩”“长汀”等地名的一部古籍。

隋祚如秦,唐兴如汉。地方行政区划唐亦复归汉制,本质上实行郡(州)县两级制。

唐开元十三年(725),闽州改为福州都督府(唐制,都督下辖数州,都督办理公务所在州称都督府,属下其他州称支郡),以州西北福山为名,掌督福建全境军政。福州西北建安县地已置建州,开元二十一年(733),朝廷又在福州置经略使(军事长官),取福州、建州首字合名为福建经略使(后设福建观察使),这是“福建”一名的来历。

这一年,福州都督府属官长史唐循忠来到遥远的闽西,查出因逃避徭役而来的百姓共三千余户。于是,唐循忠上奏朝廷请求于此地新置一州,以便对这些避税流民进行管理。开元二十四年(736),朝廷批复设置汀州,领长汀、新罗、宁化(原名黄连)等三县。

故成书于唐元和八年(813)的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在《江南东道五》中载:“汀州:临汀,下(州),元和户二千六百一十八,乡一十一。开元二十一年,福州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虔州东、福州西光龙洞,检责得诸州避役百姓共三千余户,奏置州,因长汀溪以为名。……管县三:长汀,沙,宁化。”“(漳州)龙岩县……先置在汀州界新罗口,名新罗县,属汀州。”

关于汀州的设置年份,有开元二十一年(733,《元和郡县图志》)、开元二十四年(736,《旧唐书》)、开元二十六年(738,《通典》)三说,今人一般采信“二十四年”说。

汀州属福建观察使辖区,开元间设十五道监察区(道),汀州又属江南东道。唐代汀州初时辖境包括今龙岩市全境及三明市大部。西晋新罗县被废268年以来,闽西不断隶属各个州郡,直到汀州设置,这片空寂的土地上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州郡级行政建置。

汀州是唐朝福建境内最迟所置之州,福建至此拥有福、建、泉、漳、汀五州,二十四县。都市的出现是河流的期待,这样福建四大流域全拥州城,最大的闽江流域上有建州、下有福州,晋江有泉州,九龙江有漳州,汀江则有汀州。自此,由唐至民国,长汀历代为州、郡、路、府治以及行署、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为闽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4年,长汀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唐代福建“五州”地图

注:本图选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当初是如何选上“汀”这个音美、形约义丰的汉字,给新州取名的呢?据宋《临汀志·丛录》所载,一是“字形说”,即州城的河流由正南略西入海,而罗盘以天干之“丁”标示正南略西之位,故“丁位之水”,“水、丁”合为“汀”。还有一种“字义说”:《尔雅》释“汀”为水边平地,“长汀”即长形水边平地,州城初设于溪边长汀村,溪称长汀溪,故《元和郡县图志》称汀州“因长汀溪以为名”。

汀州初置时辖有新罗县,其县名即继承于晋新罗县。设州后十六年即天宝元年(742),朝廷下令“天下诸州改为郡”,“改天下县名不稳及重名一百一十处”,于是汀州改为临汀郡(乾元元年即公元758年,复郡为州),因“不稳”(不妥)黄连县改名宁化县,而新罗县改名龙岩县,有可能因“不稳”也可能因“重名”(即与大唐之东朝鲜半岛“新罗”重名)。《元和郡县图志》记汀州“八到”,其中西北至长安6295里,东北至福州1360里。汀州设置之初仍很荒蛮,闽越人后裔的一支山都木客活跃其间,故宋《太平寰宇记》引唐《牛肃纪闻》如是描述唐时汀州:“州境五百里,山深林木秀茂,以领长汀、黄连、新罗三县。地多瘴疠,山都木客丛萃其中。”

所引《牛肃纪闻》还记录了伐木造州城时,遭遇“三都”(三种“山都”)的令人骇怖的情形:“州初移长汀,长汀大树千余株,皆豫章迫隘。以新造州府,故斩伐林木。凡斩伐诸树,其树皆枫、松,大径二三丈,高者三百尺。山都所居,其高者曰人都,其中者曰猪都,处其下者曰鸟都。人都即如人形而卑小,男子妇人自为配偶;猪都皆身如猪;鸟都皆人首。尽能人言,闻其声而不见其形,亦鬼之流也。”

宋《太平广记·妖怪三》引唐《会昌解颐录》记述说,元自虚任汀州刺史期间,有能显人形的树妖山魈作怪,元自虚刚正不愿“香火事之”,反令人焚火烧死了树上的山魈之属,于是遭到山魈首领萧老的报复。萧老用妖术变虎,“走入中门,其(元自虚)家大小百余人,尽为所毙,虎亦不见。自虚者,亦一身而已”。

瘴疠之气、树妖之害,似乎一直笼罩在大唐汀州。汀州初置于长汀村(即今上杭县临城镇九洲村,九洲即“旧州”音转)。不久,州城及附郭长汀县城一并沿溪(汀江)北迁到上游的东坊口(在今长汀县城北郊)。大历四年(769),陈剑赴任汀州刺史,下车伊始,“闻鼓角声堙郁不畅,进吏民问状。曰:‘年谷不登,民多疾疫。’剑曰:‘治虽草创,堪数迁耶?’愕眙久之。乃更卜西五里卧龙山之阳曰白石村,疏其利病,请之朝而改筑焉”。瘴疠之气、年谷不登使汀州第二次迁州,迁往州西五里卧龙山南坡的白石村。白石村,就是今日长汀县城。自此至1912年,1143年间汀州之州、郡、路、府城均设于此。长汀成为闽西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汀州州治北迁,州境南部顿显空阔无治,于是陈剑在龙岩县胡雷(今永定区湖雷镇)设置了上杭场,并于州西南境设有军事防卫性质的两镇:南安镇(在今武平县岩前镇)、武平镇(在今武平县中山镇)。唐代始建的汀州古城墙(张亮珍 摄)

汀州之东南,九龙江流域,唐垂拱二年(686)已设置漳州。在河运决定人群往来、经济格局进而影响区划的年代,因龙岩县地处九龙江上游,没有河流直通汀州,于是隶属汀州41年后,唐“大历十二年皇甫政奏改隶漳州”。皇甫政时为福建节度观察留后(即代理福建节度使、观察使)。其后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近千年间,龙岩县一直隶属漳州。龙岩县居民及其语言、民俗等,逐渐融入了闽南文化圈,但因其地处汀、漳两州来往孔道,居民不少迁自汀州,故其语言、民俗具有客家、闽南(河洛)过渡性质。作为平衡补偿,同年原属建州的沙县归属汀州。

公元907年,唐室倾覆。随之,进入纷乱的“五代十国”(907~960)。淮南人王审知入闽,被封为闽王,福建于后梁、后唐、后晋末(909~945)为闽国,汀州属之。王审知入闽初,唐汀州刺史钟全慕归附,《临汀志·郡县官题名》载,“审之(审知)喜全慕骁勇有谋略,分汀使世守”,钟全慕之孙钟翱,“生而雄武有膂力,善骑射,审之每奇之,继而全慕为州都统使刺史”。钟全慕、钟翱祖孙皆为汀州刺史,世守汀州。王审知殁后,王氏子孙内讧,公然违背王审知让钟氏子孙“世守汀州”的君子之诺,自任汀州刺史。闽国西北毗邻强大的南唐,南唐保大三年(945),中主李璟派兵踏破王延政苦心构建的古城关(在今长汀县古城镇),攻打接壤的闽国汀州、建州,钟翱顺势归附南唐,汀州变成南唐最南端的贫瘠属地。保大五年(947),南唐设剑州(宋初改称南剑州),沙县从汀州划出属剑州,汀州只辖长汀、宁化两县。保大十二年(954),上杭场从胡雷下保迁往附近的太平乡艺梓保(今永定区高陂镇北山村)。南唐交泰四年(即宋建隆二年,961年),南安、武平两镇合并为武平场。

闽国三分,汀、建属南唐,福州属吴越,泉、漳先后为原闽国军人留从效、陈洪进占据,南唐采取羁縻之策,升泉、漳为清源军节度使,漳州龙岩县属之。

唐末大乱,五代混战,潜流于闽粤赣边千山万壑的汀江,是江南最后一条人迹罕至的河流,无疑成了乱世人们寻求桃源的最后向导。于是,唐末、五代大批江淮子弟,随王潮、王审知辗转经江西、浙江来到汀江、九龙江两岸,而人口大迁徙的高潮更将在两宋时滚滚而来。

4 两宋七邑

北宋开宝八年(975),在底定中原建立大宋(960)后十五年,宋军南下灭南唐,福建汀、建、剑三州属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漳、泉、福三州归宋。至此,福建全境六州悉归大宋图籍。宋代地方行政区划实行路—州—县三级制。至道三年(997),分天下为十五路,福建路为其一,汀州(辖长汀县等)、漳州(辖龙岩县等)均属福建路。

一批新县(八个)在北宋初期的福建设置,其间淳化五年(994),长汀县南境的上杭场、西南境的武平场各升为县,析长汀县地隶之,汀州增县至四个,领长汀、宁化、上杭、武平。上杭县治在太平乡艺梓保,武平县治在顺义乡武溪里(在今中山镇)。南宋福建“八闽”地图

注:本图选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上杭、武平,其名唐代已有。而溯其名来由,如武平,宋《临汀志》引“旧经云:‘以其地坦夷而人多好武,故名。’”“经”即图经,是古代附有图画、地图的地理志。所谓“其地坦夷”“人多好武”,系从地情之“平”、人情之“武”而言。武平县地处万山之中,称其“坦夷”可能是指最初县治所在武溪里地势较为平坦。至于“上杭”一名,因唐上杭场初设于今永定区湖雷镇内,“杭”古通“航”,《说文解字》载“杭,渡也”,“杭,方舟也”。湖雷之地有如舟形(或木排形),故清康熙、乾隆、同治年间所修四部《上杭县志》之“建置沿革”均称:县名来源于旧上杭场“形如木簰之浮水上也,亦称杭川”。

宋《临汀志·廨舍》载,武平县治最初设于武溪里,后来听从了一个叫刘已的日者(占候卜筮之人)的建议,将县治迁到今天的县城平川镇。而上杭县治更是在设县仅两年就开始了四次迁徙的漫漫历程:至道二年(996),从艺梓保迁往鳖沙(今白砂镇碧沙村)。咸平二年(999),从鳖沙迁向语口渡(今旧县镇全坊,因曾为县治,故有“旧县”之称)。天圣五年(1027),钟寮场坑冶兴盛,商旅辐辏,便从语口渡迁至紫金山下的钟寮场(今才溪镇荣石村中寮),县治于此驻留141年。民国《上杭县志》载,“县治四迁,屡经残劫,皆治非其所”。南宋乾道三年(1167),县令郑稷顺应民意,将上杭县城迁往郭坊(今县城临江镇),三折回澜,寥廓江天,舟楫从流,锁定县城长驻于此,迄2015年已达849年。民国诗人丘复先生作有《旧县河》诗云:“水口梅溪古寨雄,金山秀气郁清葱。卅年县治三迁地,都在河流十里中。”宋代始建的上杭文庙(朱裕森 摄)

元符元年(1098),析长汀、宁化地置清流县。汀州知州郑强勘察合适之地,析长汀县古田乡六个团里置莲城县。至此汀州增县为六个:长汀、宁化、上杭、武平、清流、莲城,其中三个半县析自长汀县。南宋福建只增两县,莲城为其一。

关于莲城县得名,宋《临汀志》说:“因其素号莲城村以名之。”就是说,县城所在地长期以来即叫莲城村,以村名县。而莲城村,则得名于县城东五里的东田石,“峭壁巉岩,高插霄汉,盘礴数十里”,远望似朵朵白莲盛开,故又名莲峰,峰下之村即名“莲城村”。莲峰,据《临汀志·山川》载,因宋代“官置三寨其上,每遇寇警,必移民于此,真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俗称“官寨山”(今仍有竹安寨等),元代雅称为“冠豸山”至今。

宋代漳州辖四县(龙溪、漳浦、龙岩、长泰),其辽阔的北部仍只有龙岩一县。故约于南宋绍熙二年(1191),朱熹任漳州知州期间,他在《劝谕龙岩县榜》中仍感慨道:“具官当职,恭奉敕命来守此邦。见本州四县,龙溪诸邑风俗醇厚,少有公事干扰州府。独有龙岩一县,地僻山深,无海乡鱼盐之利,其民生理贫薄,作业辛苦……”由于龙岩县地域阔大,毗邻汀州之上杭、莲城诸县,故民国《龙岩县志·氏族志》即载,有相当多的汀州人氏从宋代入迁龙岩县。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福建路已有州六:福州、建州(南宋升为建宁府)、泉州、南剑州、漳州、汀州,有军二:邵武军、兴化军,故称“八闽”,汀州是其一。宋代福建路有四十七县,汀州有六县,其中四县为宋代新增,宋代汀州是福建新增县份最多的一州。这是宋代汀州人口激增的反映,也是宋代与北方辽、西夏、金长期对峙,中原大量汉人南迁入汀的反映。据《通典》载,汀州大历间“户五千三百三十,口一万五千九百九十五”;《元和郡县图志》载,唐元和间汀州“户二千六百一十八”;《旧唐书》载,唐天宝间汀州“户四千六百八十,口一万三千七百二”。总之,有唐一代,汀州地广人稀,户数不过六千。而至宋代,《宋史》载,宋崇宁间汀州“户八万一千四百五十四”,而《临汀志》引庆元间所修旧州志载,汀州“主客户二十一万八千五百七十,主客丁四十五万三千二百三十一”。故汀州知州陈轩盛赞汀州城:“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宋代始建的汀州府学(张亮珍 摄)“地势西连广,方音北异闽。”宋代有人漫游途经汀州作《过汀州》诗,他敏锐地察觉到时人亦视之为闽南的汀州地区,其语言与福建其他地区的语言不同,故言“方音北异闽”。汀州这种与闽语不同的语言,就是客家话。宋代包括汀州在内的闽粤赣边大量接纳移民,经与当地原有族群融合,在两宋已逐步形成了汉族南方最新支系——客家民系,客家话是客家民系在语言上的最直观反映。南宋末,元军南下,文天祥起兵抗元,“收兵入汀州”,“大兵入汀州,天祥遂移漳州”,追随文丞相勤王抗元,将汀州、龙岩县两地更多民众联系在一起。

元朝创设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区划大致为省—路(府)—(州)县三级。百年元朝,历经战争浩劫,福建人口流离失所,汀州为元世祖囊加真公主领地,“兵后人家尽卖牛”,人口锐减。元改宋之州府为路,至元十五年(1278)汀州升为汀州路,并随福建全境先后隶属江西行省、福建行省、江浙行省(下设福建道宣慰使司),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重置福建行省,汀州路复属之。有元一代,汀州未增县,仍辖六县。莲城易名连城,关于其“草头”之革除,明《八闽通志·邑名》载:“连城县,旧名莲城,元至正间,草寇罗天麟平,因去草为连。”漳州路从龙岩等县析地,在南部新增南胜县(今南靖县),领县五,龙岩县仍为漳州路北部唯一县份。

5 明清奠基

明代,今日龙岩市所辖七个县级行政区,已全部设置。清代,龙岩直隶州设立。闽西呈现一府一州,它们奠定了今日龙岩市行政区划的基础。

明朝改元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行政区划为布政司—府—州—县。据《明史·地理六》载,福建布政司“领府八,直隶州一,属县五十七”,汀州府为八府之一,龙岩县仍属漳州府。

明代,汀州府增置归化(今明溪县)、永定两县,与元朝已有的长汀、宁化、上杭、武平、清流、连城合计八县,“汀州八县”由此定型,其中五县属今天的龙岩市。漳州府增置漳平、平和、诏安、海澄、宁洋等五县,与元朝已有的龙溪、漳浦、龙岩、长泰、南胜(明南靖县),共领十县,其中龙岩、漳平、宁洋三县辖区属今天的龙岩市。明代福建新置十县除寿宁、永安、大田三县,七县在闽西南的汀、漳二府,而漳州府又是增县最多者。明代福建地图

注:本图选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和前代县名如长汀、龙岩、莲城、清流多取于山川胜景不同,明代福建新置县名多带“平、安、定、宁”等字,急转向中国地名法的另一大类“祈愿法”。其实,这是明代闽中、闽西南的官府与民间“寇乱思安”“设县治安”思想的折射。

明中期正统十三年(1448)二月,福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邓茂七发动的矿工农民起事在沙县、尤溪爆发,史称“沙尤寇乱”,波及福建大部,至正统十四年(1449)十一月告败。

农民军曾攻打闽西龙岩、长汀、上杭、连城诸县。明嘉靖《龙岩县志·沙贼残县》载,邓茂七部攻打龙岩县,以屠城胁众,造成“邑人骚动”,破城后,“官民居储焚掠殆尽”,“官民死者甚众”。其间,龙岩县进士刘棠(今漳平市新桥镇人)任户部员外郎,恰年老归省,即“谕众讨贼,激以忠孝”,率数百人与战,后被捕,“骂贼不屈而死”。

而闽西内部也是“寇乱”不断,如上杭县,天顺六年(1462)南部胜运里爆发了李宗政“白眉军之乱”,成化十三年(1477)溪南里又爆发了钟三、黎仲端之乱。“非立县不可为长久之计!”于是,一批新县在闽西添置,如归化县(今明溪)、永定县、漳平县、宁洋县。其中,成化七年(1471),析龙岩县北部九龙乡五个里置漳平县。关于漳平县名,漳平旧县志称“县名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独平之意”,当然“地平”之外,自然也寓“平安”之愿。

成化十四年(1478),福建巡抚高明(江西贵溪人)在平定了上杭溪南里钟三之乱后,感叹上杭县南部“地僻山深,人民顽梗,平居则以势相凌,有事则持刃相杀”,“地方宽阔,治理不周”,上奏“添设一县管理,使公事易办,强梗知法”,“地方有托,永远无虞”。奏章获准,朝廷析上杭县南部地置永定县,县名被寄寓了“永久安定”的祈愿。

永定县的设置,使得汀州府最南端的博平岭山脉南区得到了极大开发。博平岭山脉西麓属汀州府,东麓属漳州府,那里的大山长谷,是两府最边远也是最迟获得开发之地。明中叶,永定县、平和县先后于博平岭山脉西、东麓设置,南靖县城西迁。客家民系由于人口激增,永定县金丰溪流域金丰里的客家人开始越过博平岭山脉,东进到漳州府辖地。这里山高林密,野兽出没,客家人深信只有聚族而居,加强族人互保,借助厚厚的城堡才能踏实度过一个个漫长之夜。明代,烟叶从南洋传入漳州府并蔓延至“近水楼台”永定县,凭借种贩烟叶所获豪利,汀漳交界处的很多客家家族开始兴建宏伟的客家土楼。黄绵绵、金灿灿、柔软的烟丝,散发着奢靡、颓废的气息,汀漳一带的客家人却借它建造出固若金汤的客家大土楼!

明隆庆元年(1567),朝廷为便于平寇,又析龙岩县、永安县地设宁洋县,新县治所在地(今漳平市双洋镇)有东西两块平洋(平坦)田畴,称东洋、西洋,于是县名按“宁靖东、西洋之地”的心愿,名“宁洋”。1956年,宁洋县撤销,存县389年。明初永乐年间,与郑和同为正使下西洋的航海家王景弘,其名曾先后被列入清《龙岩州志》“龙岩县人”,清《宁洋县志》“宁洋县人”,今《漳平县志》“漳平县人”,奥秘在于其故里明集贤里香寮村,明初属龙岩县,明后期属宁洋县,1956年后又属漳平县(今漳平市)。由一人故里先后属三县之殊象,展现出九龙江上游县级行政区划几经变迁的一个侧面。

这样,从唐置漳州以来,其北部九龙江上游的深窈丛林、广阔山地,历唐、五代、两宋、元,到明中后期,终于由龙岩一县增至龙岩、漳平、宁洋三县。这为清代龙岩直隶州的设置提供了重要条件。

清代,行政区划秉承明制,几乎无变。福建省“领府九,直隶州二,厅一,县五十七”,汀州府仍领县八,漳州府初仍领县十。雍正十二年(1734),福建“升福宁州为府,永春、龙岩为直隶州”。“升龙岩为直隶州。漳平、宁洋割隶”。即龙岩升为直隶州,辖龙岩、漳平、宁洋三县。清承明制,省下辖府、州、县,州则分直隶州、属州两种,即地方行政区划层级结构一般为“省—府—县”,但另有两种特殊形式:“省—直隶州—县”、“省—府—属州—县”。直隶州直隶于省,与府相当,下领县;属州则隶属于府,有领县和不领县之分。所谓“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清代“计全国直隶州七十有六”,龙岩直隶州即是其一。

朝廷升置龙岩州的原因,据福建总督郝玉麟《议覆福宁、永春、龙岩改隶府州县疏》所言,是“漳属之龙岩县,上接汀州,下通延建,山深箐密,去府三百余里……请以龙岩县为直隶龙岩州,以漳平、宁洋二县归其管辖,则互相犄角,金汤永固”,根本原因仍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行政管理。

龙岩独领一州,是唐开元建汀州以后闽西地区出现的另一个州级建置。清承明制,省下设道(如同分省),由于山水相连,汀州府、漳州府、龙岩州共设汀漳龙道。而龙岩州则是联系汀、漳两府山海孔道、地理中轴,地位日隆。龙岩升州,摆脱了一千年的县级建置,是它日后最终成为闽西行政中心的最关键一环。清代闽西一府一州是今日龙岩市行政区划的雏形和基础。

6 现代演进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两千年帝制随末代王朝一同轰然倒塌,此后纪年由帝号改为公元,空间标示也废弃州府先后改行路道制、行政督察区制。民国时,长汀、龙岩两县均为行政公署所在地,行政区在全省的序号和隶属县域都变化颇多。

民国执政者先后为北京政府(北洋政府)、南京政府。北京政府期间(1912~1927),全国政区体制出现新变化,废府州留县,实行省、(路)道、县三级政区体制,1912年福建全省设东路、南路、西路、北路四道,1914年又改为闽海道、厦门道、汀漳道、建安道,清代汀州府、龙岩直隶州所辖各县先后均属西路道、汀漳道。

南京政府期间(1928年至1949年9月),1928年正式废道,实行省、县二级政区体制。1932~1936年,全国各省陆续实行行政督察区制度,各省均被划分为若干行政督察区(简称“专区”),以序数命名。行政督察区是介于省、县之间的准行政区,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理,故南京政府的地方行政制度为省—专区—县的虚三级制。福建省于1934年设行政督察区,全省分十区,其中龙岩县为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长汀县为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随后,于1935年、1936年、1943年、1946年、1947年,福建行政督察区进行了数次调整。其间,1935年福建行政督察区改为七区,龙岩县为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辖龙岩、永定、漳平、宁洋、上杭、大田、华安7县。长汀县为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辖长汀、宁化、建宁、武平、连城、清流、泰宁、明溪8县。最末一次,1947年4月,福建全省行政区再次调整为七个,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在龙岩,辖龙岩、长汀、连城、武平、永定、上杭、漳平等七县。

民国期间,闽西在两个特殊时期,行政区划以特殊形式存在:

其一,1933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定福州为首都,将福建划为闽海、延平、兴泉、龙汀四省,漳州为龙汀省驻地,龙汀省辖清代汀漳龙道及民国初汀漳道诸县。1934年1月,“闽变”失败,政权、政区解体。

其二,中共土地革命期间(1927~1937),闽西设置特殊行政区划——苏区(苏维埃政区),政区则随战情变化而变化。1930年,闽西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辖龙岩、永定、上杭、武平、长汀5县。1931年,闽西苏区增设汀州市,并辖上杭、永定、新汀、新泉、连城、长汀、宁化7县。1932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在长汀成立,使闽西苏区与赣南苏区连成一体,构建起中央苏区的主体区域,闽西苏区各县均属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管辖。其间1933年,闽西苏区辖汀州1市和上杭、永定、武平、代英、新泉、连城、长汀、汀东、兆征、宁化、泉上、彭湃、清流、归化等14县。1935年4月福建省苏维埃政府、闽西苏区全部解体。

福州解放后,1949年9月1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秘总字第一号”通令全省划为八个行政督察专员区,闽西为第八专区,公署拟设于长汀,后改驻龙岩,辖龙岩、长汀、永定、上杭、武平、漳平、连城等七县。1950年,第八专区改称龙岩专区。1956年,永安、宁化、清流、宁洋四县划归龙岩专区。同年,宁洋县建制撤销,辖区划归漳平县、龙岩县管辖。1962年,永安、宁化、清流三县划归新置的三明专区管辖,龙岩专区仍辖县七个。1970年,龙岩专区改称龙岩地区,辖区不变并延续到今日龙岩市。1981年,龙岩县改为县级龙岩市。1990年,漳平县改为县级漳平市。1997年5月1日,龙岩地区改为地级龙岩市,原县级龙岩市改为新罗区。2015年2月9日,永定县撤县设区,正式成立永定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漫长的农业文明(农耕航运)时代,“治民贡赋”是中国行政区划的政治法则,而“山川形便”则是其更直观便利的自然法则,山脉分聚、河流走向,外化为流域限定,它是决定旧时龙岩、汀州分属不同州府的根本原因。而在当代,交通方式的根本改变对自然因素的突破超越,行政力量对行政区域的修正调整,特别是1929~1949年闽西人民追随中国共产党人在闽西的革命实践,是促成旧时龙岩州、汀州府突破传统辖区,走向深度融合,形成今日龙岩市的强大历史逻辑。今日龙岩市新罗区(郑秋生 摄)

二 灵秀龙岩

1 客家祖地长汀

长汀县,地处闽赣边陲要冲的福建西部山区,武夷山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是福建新石器文化发祥地之一。西晋太康三年(282)始置新罗县,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建汀州,自盛唐至清末,均为州、郡、路、府治所。长汀堪称客家祖地。

长汀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与湖南凤凰古城一起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两个最美丽的小城”。它保存有诸多文物古迹和体现客家文化的古城,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之一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纪念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唐代城墙

汀州城墙(钟德彪 摄)

唐大历四年(769),汀州刺史陈剑将州治从东坊口大丘头(距城关约5里)迁移至今址,于

卧龙山

之阳筑土城。宋治平三年(1066),郡守刘均扩城,城墙周长5里余,基宽3丈,高1.8丈,城壕深1.5丈,辟济川、秋成、颁条、鄞江、通远、兴贤等城门六处。明洪武四年(1371)重修。明弘治十一年(1498),建“广储门”和“丽春门”两门楼。明崇祯九年(1636)重修,将城墙增高加厚,并筑宝珠门和惠吉门。至1924年,城墙大部分被拆毁。现存城墙自朝天门至惠吉门近河一带,长1125米,还有城门楼3座。城门楼皆为明清时期砖木结构,气势雄伟。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卧龙山

卧龙山的“龙山白云”为汀州八景之首。史载卧龙山辟于唐代,宋时在山巅建更楼,曰北极楼。明崇祯间,郡守唐世涵重建北极楼,又名玄武楼。清康熙、道光年间皆有修葺。今楼内尚存《重建北极楼碑记》和“雄镇闽西”四字大匾额。据民国版《长汀县志》载:“四面平田,一山突起,不与群峰相属。如龙盘屈而卧,中分九支,故名卧龙,又名九龙。”

云骧阁

云骧阁在长汀县城东乌石山,“云骧晓月”为汀州八景之一。云骧阁始建于唐大历年间,是一座方形的两层楼阁,飞檐凌空,翘角卷云,雄伟壮观。楼上是一厅二间,四面为走马楼沿。底层大殿朝东,殿的屏风后有门,朝西,横额书“云骧阁”三个大字,苍劲有力。门两旁有奇石数片,磊落雕镂,玲珑剔透。门左有一石高丈余,不附于土,传说它是风雨吹送来的,故称“飞来石”。1929年3月,赣南闽西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在云骧阁成立。云骧阁(钟德彪 摄)

汀州试院

汀州试院始建于宋代,庭院式结构,占地面积11370平方米,建筑古朴,环境清雅,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该址宋代为汀州禁军署地,元代为汀州卫署址。明、清两代辟为试院,是汀属八县八邑科举应试秀才的场所。在大堂前的坪院东侧,有两棵植于唐代的柏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俗称唐双柏,是汀州古城的历史见证。清代大学者、《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来汀州督考时住在试院。一天晚上,明月当空,他在古柏下散步时忽见树梢上有两个红衣人向他作揖。次日早起,他写了—副对联贴于树旁的双忠庙前:“参天黛色常如此,点首朱衣或是君。”纪晓岚这里所说的“朱衣人”,指的是明末唐王隆武帝朱聿键遭清兵追杀逃至汀州,朱聿键的两员大将不愿被俘,自缢于双柏树下。后人为纪念这两员大将,在树旁建有“双忠庙”祭祀。

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汀州试院内召开,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汀州试院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三元阁

三元阁,原是唐代古城门,始建于唐大历年间,为汀州刺史陈剑迁州筑城时的南大门,原名“鄞江门”。明崇祯年间加以扩修,始名三元阁即状元、会元、解元聚于一身。其阁正对汀州试院,阁内塑有魁星,象征文风昌盛,现已成为古汀州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双阴塔

双阴塔,由八卦龙泉和府学阴塔组成。塔,一般是矗立在地上的称之为阳塔,而倒立在地下呈井状的塔形则称之为阴塔。八卦龙泉位于开元寺内,约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此塔井形结构,上宽下窄,开口处宽1.72米,全部用大条石板垒砌成八卦形,自上往下,层叠有致,逐级收分,像一座八角空心石塔,倒插入水中,井深16米,井水与汀江龙潭水相通,俯视塔内,清澈如镜,令人叹为观止。

另一座阴塔位于宋代府学所内,又叫“府学阴塔”。始建于宋咸平二年(999)。塔身上窄下宽,呈圆锥形,用一层层青砖垒砌而成。井口直径1米,井深13.5米,井旁尚存“府学阴塔”古石碑一块,刻有“清嘉庆庚午四月八邑公立”字样。这两座阴塔相距百余米,故合称为“双阴塔”,祈望汀州八县文脉通畅繁盛。

店头街

店头街位于长汀县人口最集中的南门街和五通街之间,全长近千米。店头街街面宽4米,由两列整齐相对的清末民初木构民居门店建筑组成。店头街的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长汀旧城南门外有小规模的零星物品交换,北宋时在此设店头市。随着南宋汀江航运的开通,汀江成为闽粤赣边的经济大动脉。从大街直插五通门码头的店头市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市场日益繁荣,逐步发展成街市。明代,汀江航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往来的木船有“上河三千,下河八百”之说,本地生产的雕版印刷品、玉扣纸、竹木、烟叶、土茶、皮枕、纸伞等物资,由汀江水运到广东潮州、汕头及东南亚各地市场,又从外地运回海盐、洋油、海味、药材、布匹等紧缺物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一大批红色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供销社、商铺相继成立,有力地促进了苏区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为长汀赢得了“红色小上海”的美誉。2011年6月11日,店头街入选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组织评选的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并列首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亲临长汀颁发铭牌。

汀州天后宫

汀州天后宫位于长汀县城东大街朝天门外,由山门、朗门、戏台、钟鼓楼、水阁楼、前殿、正殿、后殿及圣母间组成。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始建于南宋绍定年间,原名“三圣纪宫”,据宋《临汀志》载:“三圣纪宫在长汀县南富文坊,及潮州祖庙(天妃庙)。……今州县吏运盐纲必祝祷焉。”是汀州八邑敬奉妈祖的场所。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妈祖被晋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后”,汀州的“天妃宫”随之改为“天后宫”,现供奉的这尊神像已有近400年历史。随着客家人渡海下南洋、去台湾,均到汀州的“天后宫”请神像,逐渐形成了除“湄州妈祖”之外的另一“汀州妈祖”的支脉,在海内外影响巨大。1997年,台湾台中龙天宫组织妈祖信众来到长汀,恭迎“汀州妈祖”分灵渡台供奉,并尊汀州天后宫为祖庙。汀州妈祖架起了海峡两岸的友好桥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