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一觉睡到天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8 05:42:21

点击下载

作者:徐建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你一觉睡到天亮

让你一觉睡到天亮试读:

前言

良好的睡眠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幸福梦想。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我国古代养生学者早就有“不觅仙方觅睡方”的名言;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将睡眠誉为“生命筵席上的滋补品”;世界卫生组织将“睡得香”定为衡量人体健康的标准之一。可见,睡眠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何等重要。然而,如今不光是许多中老年人有睡眠障碍,连风华正茂的青少年也常说睡不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失眠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据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巴西人群失眠症发病率为40%,美国为30%~35%,英国、法国为20%~25%。据2002年3月中华精神科学会对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山东等地调查,轻度失眠症加显著失眠症为43.5%。由此可见,当今失眠症人群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人类身体健康、社会活动功能以及社会劳动生产力,加重医疗保险负担。

据上海市中医医院睡眠疾病研究所失眠专科2006~2007年2421例临床调查统计分析,发现近两年来女性失眠就诊患者明显增多,占63.98%,比3年前临床调查女性占57%,高出6个百分点。患者年龄51~60岁最多,占23.67%;其次为31~40岁、41~50岁,各占19.17%。也就是说,31~60岁年龄段为多数,占62.01%。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人们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

中壮年失眠症患者居多,这一现象与5年前比较差异不大,而女性则明显增多。这一现象值得重视,其原因可能是女性就业人数增多,精神承受能力比男性差,再加上家庭负担重,部分女性又值更年期生理功能衰减,多因素造成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睡眠不好,影响人体身心健康,影响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而关爱女性,关爱女性睡眠健康,显得尤其重要。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类的身体“圣母”就是有幸福温暖的睡眠,让我们来共同研究关注睡眠,分享美好温和的睡眠吧!编者2008年12月

第一篇 女性睡眠ABC

睡眠,古人称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进入21世纪全新的科技时代,人们的健康意识空前提高,“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而睡眠好又是健康的基本保障。有关睡眠的问题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尤其是占“半边天”的女性朋友。什么是女性特有的睡眠?怎样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障碍到底指什么?睡眠是医学问题吗?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 睡眠与失眠的基本常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失眠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将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3项健康标准。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3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还是普遍缺乏认识。动物实验表明,小白鼠如果超过6天不睡眠,就会出现运动失调的症状,直至脑电波电压降低、消失而死亡。人可以六七天不吃饭,但如果六七天不睡觉,便会危及生命。当我们困、饿之极时,一般都是先想睡觉,可见睡眠比吃饭更重要。睡眠不但帮助我们清除疲劳,还清工作劳动中的“氧债”,还有助于调节各种生理功能,保持神经系统平衡。有规律、保质保量的睡眠,对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意义重大。

据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地区的25916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27%的人有睡眠问题。据报道,美国的失眠症发生率高达32%~50%,英国为10%~14%,日本为20%,法国为30%,中国也在30%以上。失眠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但相当多的病人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睡眠障碍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的一个突出问题。医学研究表明,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此外,失眠与躯体疾病关系密切。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的发作,如心血管、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实践还证明,手术后的病人如睡眠不好,伤口愈合的时间会明显延长。儿童如患有严重睡眠不足,可影响其身体发育。因为在睡眠时,特别是在深睡期,儿童脑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最多,这是促进孩子骨骼生长的主要物质。失眠症状可分为4类:入睡困难、中途易醒或难以熟睡、醒来过早、整夜不眠,即医学上常说的起始型、间断型、终点型、彻夜型。失眠原因通常可归纳为5个P:▲疼痛、发热、腹泻等身体(physical)方面的原因。▲时差、倒班等生理(physiologic)因素。▲压力、重大变故带来的心理(psychological)问题。▲不安、忧郁症、酒精依赖症等精神医学(psychiatric)的原因。▲摄入抗癌或降血压药物、中枢神经抑制剂等药物造成的药理学(pharmacologic)方面的因素。

对付身体原因造成的失眠,需要先明确原因,对症处理。要减轻心理压力,可试一试这样做:不将在单位受到的指责带回家;不要让挫折萦绕于怀;不要做自己讨厌的事和做不到的事;不要慌张处事,而要给自己留足时间。对付失眠最有效的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就寝,理想时间段为晚上10~12时;设法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空间;睡前3小时不要进餐,晚上饮酒不要过量;睡前不喝咖啡或茶水,睡前饮一些牛奶;睡前泡个热水澡,洗澡后按压脚底和手掌的穴位,可以放松神经;钻进被窝后就不要再考虑问题等。

一般情况下,女性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睡眠比男性好,因为性激素在发挥作用,可以保障她们的睡眠,使她们能得到高质量的休息。

在童年时,女孩与男孩的睡眠情况相似。在月经初潮后,有些女孩睡眠增多。在青少年时,女孩与男孩相似。但从25岁开始,妇女的睡眠时间比男性长,质量也比男性高。妇女睡眠好于男性的原因在于雌激素与黄体酮之间的平衡。黄体酮的作用是增加身体功能得到恢复的睡眠,雌激素则控制与记忆和大脑恢复有关的睡眠。西班牙神经学家拉蒙·阿拉门迪说:“这两种激素之间的平衡使妇女有高质量的睡眠。”但女性享有的这种优势是有期限的,只能延续到绝经时为止。在50岁左右的时候,妇女的睡眠质量与男性相同,原因是雌激素和黄体酮的减少使她们难以入睡,入睡以后也容易惊醒。很多妇女的体重增加,也使她们在睡眠时的呼吸遇到障碍。

由此可见,人们把女性失眠问题的重心通常指向妇女的神经和内分泌失调,实际上,现代生活给予妇女尤其是职业妇女的压力和焦虑,是造成睡眠缺乏的凶手。显然,安眠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神经紧张带来的内分泌紊乱,激素疗法和卧室环境也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以往认为只有男性独有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症”,现在也有了女性患者,其深层次的根源被证明来自大脑皮层的神秘活动。

二 睡眠是医学问题吗?

近十几年来,社会人群失眠症发病率急剧上升。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群失眠症发病率:巴西为40%,美国为35%,英、法等国也在25%~30%。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失眠症发病率在15%左右。从临床医学来看,以失眠为主症及其相关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的就诊人数逐年上升,它分散在内科、神经科、精神科等各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中。就以一般中医内科门诊来说,有失眠症状就诊者占25%左右。从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失眠症专科就诊病人来看,2000年为4000人次,2005年为16085人次,2006年为18602人次,较2000年增长4倍多。从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协作网络单位提供的信息来看,近几年均设失眠症专科门诊,年门诊亦在逐年大幅度增长。人群失眠症发病率这么高,而目前临床中西医诊治失眠症疗效均不够理想。因此,如何防治失眠症的发病,是涉及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多学科、多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1.失眠症发病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1)自然环境破坏、全球气温变暖。(2)一部分先天体质精神比较敏感、肝气偏旺者,易动肝助火,罹患此病。(3)市场竞争激烈,现行社会劳动制度不合理,例如夜生活活动过晚过多,睡眠不足,长期晚上12点以后才睡觉,白昼仍持续工作10多小时,上午没有工间操,中午没有午睡休息,下午也没有工间活动。违反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昼夜节律),也违反人体生来俱有的生理规律。人体睡眠与觉醒规律被打乱,导致患失眠症或引发其他相关疾病。

2.必须医学、社会学、心理学齐抓共管

由于失眠症的发病原因涉及多个方面,既有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的问题,又有人类社会、生活、工作制度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再有该病与先天体质敏感,肝气偏旺者,心理承受能力低,极易患此病。因此,要解决这一疾病的防治,必须医学社会心理学齐抓共管,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控制人群失眠症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据1993~2000年对上海市中医睡眠疾病优势专科就诊病人3830例临床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当今失眠症有五大发病因素(即体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和“六多六少”的临床特点(即精神亢奋者多,精神衰弱者少;气血旺盛者多,气血虚弱者少;无外邪感染者多,有外邪感染者少;中壮年人较多,老年人较少;因精神情志因素、其他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者多,单纯因体质因素、先天不足者少;实证、虚实夹杂证较多,虚证者较少)。从上述发病因素和临床特点来看,我们认为医学和社会人文、心理学共同参与、大力协作,从多学科、多侧面、多途径围绕一个共同目标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在临床诊治睡眠疾病和康复,以及预防健康人群发病居高不下的问题,使发病率下降。专家建议(1)组织全社会关心人类睡眠疾病问题。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组织医学临床和基础(中西医)、社会人文、心理学以及药学工作者多学科参与协作攻关,起草5年防治睡眠疾病规划,提供给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和学会制订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人文科学、心理科学规则时参考。(2)建议人大和国家劳动发展、民政部门改革现行劳动制度,以“尊重自然、合理作息、早睡早起、有益健康”为指导原则,严格控制8小时工作制,并且要求有工间操和中午休息的时间(午饭时间除外),对先天体质精神比较敏感、责任心较强的人要作适当照顾,不鞭打“快牛”。

三 睡眠障碍女性现在进行时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上海市中医睡眠疾病优势专科(上海市中医医院失眠专科)调查失眠症患者(2006~2007年)共计2421例。其中,男性872例(36.02%),女性1549例(63.98%)。提示:女性失眠症患者明显高于男性,占63.98%。年龄段:<20岁有57例,21~30岁有408例,31~40岁有462例,41~50岁有464例,51~60岁有573例,60岁以上有457例。提示:中壮年失眠症患者比例最高,其中51~60岁为第一位,31~40岁、41~50岁分别为第二位,60岁以上为第三位,21~30岁为第四位。职业分布(前11位):离退休850例,公司职员309例,经营管理249例,下岗无业人员181例,财务141例,工人164例,国家干部91例,教师87例,工程技术人员83例,司机29例,医务人员27例。

通过对2421例临床调查统计分析,发现近两年来女性失眠症就诊患者明显增多,占63.98%,比3年前临床调查的女性(占57%)高出6个百分点。患者年龄51~60岁最多,占23.67%,其次31~40岁、41~50岁各占19.17%。提示:31~60岁年龄段为多数,占62.01%。说明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人们精神压力大。中壮年失眠症患者居多,与5年前比较差异不大,而女性则明显增多,这一现象值得重视。原因可能是女性就业人数增多,精神承受能力比男性差,再加上家庭负担重,部分女性又值更年期生理功能衰减,多因素造成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调查结果说明:失眠症不是一个小病,它对中壮年尤其女性患者生理功能和社会活动的影响较大,是当今医疗市场和社会健康人群如何诊治预防失眠症的一项重要任务。

话说“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指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机体的生理性改变,已具备了一些病理条件,出现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状表现,但是从临床理化及生物学检测中,尚不具备疾病诊断标准的参考数据及结果。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女性所承载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女性都会出现一些不明原因的情绪波动、困倦乏力、记忆力减退、烦躁易怒、心慌气短、腰酸腿疼、头晕头痛等,去医院化验检查,却往往查不出疾病所在,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大致处于正常水平。在临床诊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女性患者,而这其中大部分患者虽无器质性病变,但机体的健康指数明显下降,其生理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的不断深化了解,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指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机体的生理性改变,已具备了一些病理条件,出现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状表现,但是从临床理化及生物学检测中,尚不具备疾病诊断标准的参考数据及结果。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次全球调查显示:真正健康者仅占5%,患病者占20%,而75%的人处于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亚健康状态。中国卫生部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员工占48%,尤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甚,其中北京是75.3%,上海是73.4%,广东是73.41%。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1197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有睡眠障碍,62%的人经常腰腿痛,58%的人易疲劳,57%的人记忆力明显减退,48%的人存在皮肤干燥、面色灰暗、情绪极不稳定。“亚健康状态”目前研究虽较为深入,但因其表现多种多样,目前临床诊治标准还欠全面和系统。由于女性生理的特殊性及中年期各种因素的影响,亚健康状态较男性更为突出、普遍。当然,引起亚健康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天气、温度、室内环境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很重视解决由于工作、生活紧张而带来的亚健康问题。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均可导致亚健康状况的发生。中医中药蕴含着优秀的哲学思想,例如个性化治疗和辨证施治用药,这是疾病诊治的理想目标。中医药的应用实践证明,中医药具有多样性并适应多样性的特点,不像西医西药那么激烈,可将人们的亚健康状态调节到正常。

重视亚健康状态的心理和神经功能方面的调节,强调“用其力而松其神,劳其身而休其心”的医家理念,从“治未病”的角度出发,女性更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祖国医学理论从“治未病”的理论出发,运用多种相应中成药或复方药物治疗,对于由阴血不足而引起的多个系统病理变化,往往具有调节效应。规律生活,顺时而动饮食合理,适时进补心神放松,动静结合(1)规律生活,顺时而动

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性,避免经常熬夜,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提升睡眠的质量。以长期的生活起居习惯而言,更应做到顺其四时变化,尤其在二十四节气更替的时候更要注意身体保健,饮食上宜谨慎,应时而增减衣物。(2)饮食合理,适时进补

营养不均及营养不良都是亚健康的病因,故而要牢记避免暴饮暴食、偏食、挑食而人为地造成亚健康状态。中医认为饮食要合理,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女性也应该结合自身健康状态及自然界规律的变化而进行养生。如秋冬是收获季节,故应防过劳累,可适当进食一些滋补品;而春夏季是消耗季节,为防阴虚,要补充充足水分及养阴之品。(3)心神放松,动静结合

中医认为肝主怒,肝火旺就会使人经常急躁易怒,而肝脏经络绕行乳房,肝气郁结会导致乳腺增生,所以保持良好心态不但可使亚健康女性走出阴霾,同时也可辅助治疗如月经不调、痛经、失眠等。而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机体的气血调和,有利于经络通达。

此外,如果有条件最好请专业中医师调理,可通过四诊(望、闻、问、切)辅以个人的年龄、职业、生活习惯、个体差异等制订个性化用药方案。以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四物汤(当归、白芍、熟地、川芎)和复方阿胶浆为基础,心烦失眠加用天王补心丹;手足心热加用归芍地黄丸;头晕、神疲乏力加用补中益气丸;便秘加用增液承气汤;自汗、盗汗加用六味地黄丸;畏寒、腰膝酸痛加用金匮肾气丸;月经量少加用人参归脾丸;易激动加用逍遥丸或柴胡疏肝散。在治疗中还应辨证施治,审证求因。鉴于滋阴血而常碍脾胃,随证可加用健脾理气药物调理,用小剂量长期服用,以图缓功。走出亚健康,走进新生活,使每一位女性都能生活在美丽与健康的花园里。

女性“三期”睡眠障碍

从女性的生理角度,女性经期、妊娠期和更年期的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变化,均可以影响其睡眠质量。如美国睡眠协会调查发现,50%的女性因经期水肿而干扰了睡眠(平均持续时间为2~3天)。

怀孕是一个令人激动但对体力要求很高的时期。此时期的躯体症状(恶心、腿抽筋、胎动)和情绪变化(沮丧、忧虑、焦虑)都会妨碍睡眠。调查发现,78%的女性怀孕期间及产后初期比其他时期有更多的睡眠困扰。女性怀孕期间及产后睡眠困扰:第一孕程(怀孕1~3个月),黄体酮水平的增加使孕妇产生困倦感,夜尿次数增加,睡眠紊乱开始发生;第二孕程(怀孕4~6个月),黄体酮水平上升减缓,孕妇睡眠质量比前3个月要好,但仍比怀孕前要差;第三孕程(怀孕7~9个月),孕妇经常感觉身体不适,胃痛、腿抽筋是此时干扰孕妇睡眠的常见原因;产后抑郁也可导致睡眠障碍。

更年期出现睡眠问题的妇女最多。美国睡眠协会开展的调查中,36%的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睡眠时会发生潮热,平均每周出现3次,并且每个月有5天会因潮热症状而妨碍睡眠。更年期潮热现象平均持续5年。虽然它对更年期妇女的睡眠时间可能没有影响,但却有损其睡眠质量。

此外,疼痛在女性中也较为常见,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慢性劳损综合征和肌纤维痛等。疼痛可导致入睡困难或早醒。

激素不是影响女性睡眠的唯一因素。压力、疾病、饮食、生活方式和睡眠环境、女性的社会地位等,都是影响女性睡眠的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都可导致女性失眠,如不及时采用正确方法治疗,可加重其焦虑和抑郁症状,并使其失眠问题更加严重。

如果忽视而形成长久性睡眠障碍,治疗起来难度会很大。所以,一旦出现睡眠问题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治疗,寻求医生的帮助,不能自己解决。部分患者购买保健品帮助睡眠,此类催眠类药物短时间内可以起到治疗作用,但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并可成瘾,很难摆脱。

四 中医对失眠症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失眠症,中医古籍记载“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其含义与现代医学“失眠”概念基本一致,但对失眠症的理论认识和诊治药方却有所不同,各有特色。近十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失眠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中医药诊治失眠症的特色和优势,上海市中医医院睡眠疾病研究所采用中医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医诊治失眠症的有关发病因素、临床诊断、辨证标准和理法方药规律进行了探讨。

失眠症的发病因素失眠症主要有五大发病因素:▲体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

失眠症的发病因素很复杂,古人对不寐的认识按五脏病原论认为属于心藏神立论。按照人体阴阳消长、卫气运行说,乃由于阳气盛,卫气运行不能入于阴,阴气虚,故目不瞑。按照正邪斗争趋势说,外感伤寒、温病后,邪气盛,邪正斗争相持不下,致阳气不能入于阴,故目不瞑。

根据现代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在继承前人理论和经验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失眠的发病因素,大体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体质因素

体质上肝气偏旺,是发病的先天基础。这种人平时多表现为精神较敏感,工作、学习很认真,不肯马虎,责任心强。这样的同志在工作上往往是好同志,但在医生面前,却有很大的弱点,即容易患失眠症。根据中医传统体质学理论,这种对象多属于肝气偏旺型,也就是失眠症的易发对象。

精神心理因素

多因情志不悦、精神过劳或受惊吓所引起,是肝气偏旺者患失眠症的外因条件。据3830例的临床调查,这种因素的比例分别为77.74%、55.9%、51.7%,提示近十几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济风险、精神压力以及社会、家庭等矛盾增多,以致人群失眠症发病率急剧增加。

疾病因素

是指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多见于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血管性头痛、脑梗死、高血压、中风后遗症、脑萎缩等;心血管病,如心肌炎、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早搏、冠心病等;脾胃病,如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肠炎、脾虚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等;肝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肺部疾病,如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干燥性气管炎(燥咳),以及与慢性咽喉炎相关联的颈椎病等;肾虚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尿道综合征、前列腺肥大等。此类疾病常以失眠症为主症前来就诊,经检查多由于合并有其他疾病而相互为条件所引起。即现代西医学所称的有精神心理因素参与的躯体疾病,即心身疾病。其他精神疾病,如精神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多见以失眠为主症而合并其他相关症状,而精神分裂症等多以失眠为前驱症状而发病。

环境因素

指生活中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对睡眠产生干扰,如出差、三班制工作、做夜班,白天没有安静环境睡觉,或长期夜生活,睡眠时间混乱或颠倒,以及居住条件差,周围噪声,拆迁或迁入新居不适应等。多由于自身机体对外环境调节功能降低,适应能力较差所致。

药物因素

常见药物,以现代化学药物为多见,如抗生素类药物、激素、扩血管药物、降脂药、抗结核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和焦虑药,以及某些安眠药本身也可以引起失眠。特别是某些抗精神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常见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临床上病人的表现十分复杂。病人常轻信广告,乱投医,常因盲无所从,乱施药和检查,致使病人痛苦万分。这是当今社会和医药界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

按照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结合中国人睡眠生活特点,初步拟订以下诊断标准。

失眠症定义:持续相当长时间对睡眠的质量不满意,并伴有其他相关临床症状,影响工作、学习或社会活动功能者。

失眠症的中医辨证:肝阳上亢,肝郁瘀阻,肝郁化火(或化风),肝郁犯胃(或横逆),肝郁犯心,肝亢肾虚。失眠症诊断标准(1)睡眠障碍:包括难以入睡,久不能眠,或间断多醒,整夜多梦,似睡非睡或早醒,醒后不能再入睡,或通宵难眠。(2)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2周以上。(3)白天出现精神疲乏不振,或头晕头胀、心慌心烦等症状,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功能。(4)不是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并发症状。(5)按国际通用的SPIEGEL量表6项内容(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深度、做梦情况、醒后感觉)检测评分。9~12分为失眠13~18分为失眠症19~24分为中度失眠症≥25分为重度失眠症

2.鉴别诊断(1)精神疾病

神经衰弱:以衰弱症状为主要特征,表现脑力疲乏,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或不能持久,记忆力减退,情绪易激动,烦躁,往往继发焦急苦恼;或容易精神兴奋,回忆和联想增多,且难以自控,但没有言语运动增多;或合并有紧张性头痛,或肢体肌肉疼痛。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夜梦纷纭或似睡非睡,自感未睡,而实际已睡,醒后疲乏,白天无精打采或打瞌睡。

抑郁性神经症:指一种以持久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兴趣减退但未丧失,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自觉疲乏无力,精神不振,思考能力显著下降;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有想死的念头,但又矛盾重重;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焦虑症:以持久的广泛焦虑不安为临床主要特征,经常无明确对象或无固定内容的精神紧张、惊恐、惧怕、提心吊胆,甚至坐立不安。或无明显原因突然发生强烈惊恐,并伴濒死感或失控感。

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两者冲突导致病人紧张不安,自知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又无法摆脱。

精神分裂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联想障碍,出现破裂性思维,或明显的思维松弛,或逻辑倒错性思维,或象征性思维,或思维内容贫乏。妄想、情感淡漠,或情感倒错,或痴笑。幻听或思维鸣响。行为障碍表现紧张症候群,或幼稚愚蠢行为。人与自然同纪脑主神明,肝主情志,心主血脉;以五脏辨证为基础,阴阳、气血、寒热、虚实辨证为经纬。

药源性综合征:指一组以精神呆滞、动作迟缓、表情淡漠、面色暗淡、面容呆板、失眠、心烦不安、手足颤抖、周身肌肉不固定抖动、心动过速、便秘、停经等症候群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常于服用大量安眠药、抗精神病药后发生,而又难以摆脱这些药物的继续服用。

躁狂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亢进、语言增多、夸大事实、异常活跃,与抑郁症的症状正好相反。(2)相关躯体疾病

躯体疾病合并失眠为主症前来就诊者,常见有脑血管病(如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梗死、脑萎缩、血管性头痛、血管性眩晕等)、面瘫、颈椎病、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干燥性气管炎(燥咳)、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血管病(心肌炎、心动过速、早搏、冠心病等)、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肝气横逆综合征、胃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脾虚综合征、肾虚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除询问失眠病史及有关临床表现外,必须注意相关躯体疾病的病史询问、有关体格检查和理化检查,明确躯体疾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并在临床诊断时认真区别主从、发病先后及诱发因素。如目前躯体疾病处于稳定期,当以失眠症为第一诊断,相关躯体疾病为第二诊断。如目前躯体疾病正在发病期或者新发躯体疾合病并失眠症,当以新发躯体疾病为第一诊断,失眠症为第二诊断。

辨证与立法、处方用药

1.人与自然同纪

睡眠、醒寤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同步,不可分离与违背。《素问·真言论篇》、《灵枢营卫生会篇》中关于人与自然同纪,“天人相应”理论有精辟的论述,对当今失眠症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比现代人体生物钟学说的昼夜节律概括得更高一层次,更符合当今临床实际,应该加以充分肯定和深入研究。我们有关“昼开夜合”花叶治疗失眠症的研究,就是以此理论为指导而获得成果。即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人体睡眠与醒寤植物“昼开夜合”之花叶三者相关,人居其中,可得其所养,受其所约。顺之则生,逆之则害。故“昼开夜合”花叶治疗失眠症有较好疗效。

2.脑主神明,肝主情志,心主血脉

失眠症是脑功能失衡的一种表现,多因情志而诱发,轻者夜难入眠或早醒,重者气血逆乱,影响心、肝、肾、脾、肺功能,或加重旧恙复发。现代医学解剖生理学早已证明,主宰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是大脑,而不是心。这一点中西医之间应该加以求同,有利于促进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临床水平的提高。故提出脑主神明的观点,并以此探讨失眠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中医所讲肝有体与用之分,除肝的实质病变与现代医学一致外,肝的生理病理功能表现实质上是脑的生理病理功能的表现。如肝主情志,调达气机,肝开窍于目,通于脑,以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均说明肝与脑的关系比较密切。心不是主神明,而是主血脉,它与脑的关系,也是很明确的。大脑需要心血的供养,其功能才能正常。如果心脏功能不好,或上达大脑的颈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就可使大脑供血不足,而致失眠。如果大脑因情志不悦、精神过劳、受惊吓等,而致大脑功能失衡,也会影响心脏,发生神经官能性心脏病,表现为心悸、胸闷、失眠、心动过速或早搏等。这种情况乃由于脑的功能变化所致,而不是由于心脏自身功能或实质性病理变化的表现。故在临床上常有做心电图检查不出心脏实质性病变,而神经科又查不出脑实质性病变。这类病人,我们根据“脑主神明、肝主情志、心主血脉”理论立法,投以平肝或疏肝解郁活血安神之剂,屡收实效。这也证明“脑肝心”三者之间的关系。

总之,失眠症的病因源于脑,而表现于“肝”,常波及其他脏腑,致使五脏气血逆乱,功能失调,或引起旧恙复发、互为因果而发病,往往病情多样复杂。

3.以五脏辨证为基础,阴阳、气血、寒热、虚实辨证为经纬

五脏是人体生命结构的基础,一切生命活动无不通过五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因此,研究观察人体五脏六腑生理与病理活动的种种现象,再用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理论来综合分析,提炼上升为理性的特征性概括,即形成临床上什么证型,如阴虚、阳虚、气分、血分、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等。这些证型一般都必须以五脏辨证为基础,才能有所定位和着落,才是具体的,才能为指导立法处方用药提供依据。如果不以五脏辨证为基础,只是抽象的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或寒证、热证,则就显得临床辨证太简化,而立法处方用药无从着手,缺乏定位针对性,其治疗效果也就不会显著。因此,必须强调以五脏辨证为基础,以阴阳、气血、寒热、虚实辨证为经纬,才能构成完整的中医临床辨证网络体系。再结合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相关的微观与宏观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学来深化与发展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也有利于从病中求证、从证中求病的新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发展。

从肝论治,以治肝为中心

失眠症往往因情志不悦、精神过劳或惊吓而诱发,临床表现以入睡困难,或早醒,或中间间断,多梦易醒,甚则通宵难寐为特征,纯属肝阳偏亢的一种表现;白天头晕或胀痛,或心慌、心烦、口干苦,或胃脘不适或大便不调等,亦因肝阳偏亢而上亢脑络,则头胀痛;或则犯心,而心慌、心烦、口干苦;或则犯胃而胃失和降……等等表现,无不从肝而起,再波及其他脏腑,甚至多脏腑功能紊乱,使临床症状多样化,复杂化,故有五脏皆有不寐之说,但其根源不离于肝,故临床辨证立法当从肝论治,以治肝为中心,兼顾调整其他四脏紊乱,颇能收良效。

五脏皆有不寐证治

由于上述发病原理,故在临床上以失眠为主症而就诊者,常表现五脏皆有不眠的现象,如肝病(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发病之后,由于情志不悦而不寐者多见。胃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患者,常因“胃不和则卧不安”或“寐不安则胃不和”。脾虚(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腹泻)常因腹泻早醒,或早醒腹泻,互为因果。心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律不齐)患者常因情志不悦或精神过劳,或感冒后复发胸闷、心慌、心悸、早搏、心动过速等,导致严重失眠。心病与不寐,谁是因,谁是果,往往一时难以分清。肾虚(女性尿道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腰酸乏力、尿频、尿急,或失控,尿常规检查无异常,或于绝经前后出现时烘热、自汗、心烦易怒、面色少华、眶下灰暗色斑,常合并严重失眠。肺病(燥咳)患者,常因感冒后未能适当休息和治疗,再加情志不悦或精神过劳,而致呛咳阵作,合并严重失眠,缠绵数月不愈。

综合上述临床所见,脏腑病变多与不寐先后同见,且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其证治当分清主次,分别论治。(1)肝病不寐

肝亢不寐,多为单纯性失眠症。主要因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连续两周以上不能自然恢复正常睡眠,临床表现如入睡困难或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多梦,甚则通宵难眠等,属肝阳偏亢的一种表现。

可按从肝论治基本方,即桑叶、菊花、天麻、钩藤、柴胡、龙骨、郁金、焦山栀、白芍、丹参、合欢皮等加减应用,或单用落花安神合剂口服,每日两次,早上服用一支,晚上临睡前服用两支,一般轻、中度失眠症可获良效。如属重度单纯性失眠症,可采用上述桑叶、菊花、天麻、钩藤等基本方,再配合应用落花安神合剂口服,可增强疗效,相得益彰。

在患肝病期间精神紧张、情志不畅、多思多虑引起。多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患者在某一阶段常合并严重失眠,以失眠为主症前来就诊,按肝病不寐证治。

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有GPT增高、胆红素升高者,当以清肝或疏肝利胆,或养肝健脾、活血安神为主方治之。常用柴胡、牡蛎、龙骨、天麻、钩藤、郁金、菖蒲、赤白芍、丹参、合欢皮等为基本方,酌情加减。清肝利胆:垂盆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焦山栀、茵陈等。疏肝和胃:旋复花、代赭石、延胡索、金铃子、苏梗、八月扎、青陈皮等。养肝健脾:制首乌、山萸肉、枸杞子、女贞子、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2)脾虚不寐

主要由于脾胃虚弱,长期患慢性结肠炎或肠易激综合征,反复不愈,常因精神过劳或情志不悦,而同时合并严重失眠。临床表现以慢性腹泻为特征,每日2~3次,或4~5次不等,便时有腹痛,或无腹痛,大便稀薄,无脓血。病情时好时差,反复发作不愈,大便化验阴性,直肠镜检查:慢性结肠炎。失眠症状表现夜眠不安,多梦易醒或早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一夜睡2~3小时,甚则通宵难寐。此按脾虚不寐论治,常以基本方加减,川连、木香、肉豆蔻、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如瘀热较重者,则改用红藤、紫花地丁、北秦皮、焦山楂等。属虚寒者,则用干姜、厚朴等。(3)胃病不寐

主要是患胃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炎或胃下垂等),常因情志不悦或精神紧张、过劳而引起失眠,以致胃病复发,又加重失眠,互相影响而发病。临床上表现为严重失眠、精神抑郁或焦虑,同时合并胃脘胀闷不适,或胀痛、嘈杂、泛酸,或嗳气频作。常用平肝或疏肝和胃之剂。脘胀不适,以基本方加减,党参、苍白术、枳壳或八月扎。嗳气频作则加旋复花、代赭石、苏梗、佛手等。胃嘈杂或泛酸,改加煅瓦楞子、乌贼骨等。苔黄腻,则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川连等。脘痛则改加金铃子、延胡索、台乌药、制香附之类。大便溏薄,加木香、焦山楂,纳呆加生麦芽。(4)肾虚不寐

主要由于肾气不足,肾气亏虚,三焦气化失司,膀胱通调水道不利,而致尿频、尿急或失控,同时合并严重失眠,心烦不安等。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再加情志不悦而诱发。西医诊断为女性尿道综合征。病因尚未清楚。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不爽,甚则失禁,一夜3~4次,或7~8次,白天亦多次,常不敢外出,有时半途尿急、尿频、失控、遗尿。小便色淡黄,尿常规检查无异常。腰酸乏力,或伴有脚跟痛,睡不安寐,中间间断多醒,一夜睡2~3小时。常伴有心烦不安,情绪抑郁。采用平肝解郁补肾安神法,以基本方加黄芪、菟丝子、金樱子、芡实、补骨脂之类。绝经前后,月经紊乱,量少,或经停数月不至,时烘热升火,自汗,而眶下灰暗色斑,心烦易怒,或紧张不安等,合并严重失眠者,则以上述基本方加仙灵脾、地骨皮、山萸肉、当归、生熟地、知母等。(5)肺病不寐

多见于春秋二季,素禀肝木偏旺之体,屡因感冒以后,未能及时调治和休息,或因情志不悦、精神过劳,而致肝阳上亢,或肝郁化火,木旺侮金,肺失肃降,耗伤肺阴,致呛咳无痰,夜卧难寐。临床主要表现为呛咳阵作,时而升火,辄夜为甚。重则咳嗽而引起胸闷胀痛,心烦不安,急躁易怒,口干咽燥,大便偏干或便秘,数日一行。常合并彻夜难寐,或仅睡2~3小时。听诊:心肺无特殊,肺部透视无异常。证属肝郁化火,耗伤肺阴。以基本方加桑叶、菊花、银花、连翘、焦山栀、麦冬、北沙参、生地、知母等,伴有胸闷胀痛改加旋复花、代赭石,或延胡索、金铃子之类。呛咳甚者加炙百部、款冬花、桑白皮等,虚热甚者加地骨皮。(6)心病不寐

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心动过速或频发早搏患者,常伴有严重失眠。主要由于肝郁犯心,心血瘀阻,或心气不足引起。临床表现常有冠心病、心肌炎或心律不齐病史,近因感冒后或因情志不悦、精神过劳而病情复发,且并严重失眠,一夜睡2~3小时,甚则通宵不眠。白天胸闷心悸或隐痛不适,心烦不安,急躁易怒,口干苦,苔黄少津,舌质暗红,脉细弦或数,有结代。辨证多属肝郁瘀阻,心气不足,治以平肝或疏肝解郁、益气活血安神,以基本方加减,淮小麦、甘草、苦参、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葛根、川芎、桃仁、红花、远志、灯芯等。

五 怎样保证女性特有的睡眠

女性睡眠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已表明人类的睡眠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其表现有异。一般青年女性睡眠大多稳定,很少有睡眠紊乱。青年女性任何睡眠紊乱总是与月经周期、妊娠和哺乳有关。生活节奏快的女性也常常睡眠减少和忽视疲劳信号,以致出现日间嗜睡和其他问题。

躯体的因素,如关节炎、呼吸紊乱或潮热,也会干扰睡眠。另外,当女性感到紧张、抑郁、害怕或产生其他强烈情绪时,其睡眠也会受到干扰。

足够的睡眠对每个人的生活都非常重要,作为女性,在工作中、家庭里都担负很多责任,失眠必定与其注意力、工作成绩、社会影响、全面康乐相冲突。

女性不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而且还要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这样在身体得到充足的休息和恢复后,对皮肤的保养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减缓衰老速度。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保证良好睡眠质量,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选择一个安逸、舒适,令人轻松的睡眠环境;拥有正确的睡眠态度;拥有一夜好眠的硬件支持。

1.选择一个安逸、舒适、令人轻松的睡眠环境

布置好卧室的环境,是女性保证良好睡眠质量的基本前提。避免外界光线和噪声的干扰,选择舒适的床上用品,因为人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床铺太软或太硬都会使身体感觉不适,引起腰酸背痛。床上用品还要保持清洁和干净。保持好卧室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空气要流通,要经常打开窗户换新鲜的空气,温度保持在20℃左右为宜,人体才会感觉舒服。卧室内不能太干燥,必要时可在暖器上放块湿毛巾或安装一台加湿器,以保障良好睡眠质量。

2.拥有正确的睡眠态度(1)认识形形色色的睡眠焦虑

睡不着只是睡眠紊乱中的一种,更多的人遭受的是睡不好、睡不深、睡眠质量不高的困扰。睡眠问题之所以更多地发生在高强度脑力劳动者身上,就是因为体力付出太少的缘故。知识女性是思维发达、运动缺乏的人群。当体力上没有任何消耗和释放时,睡眠的种种问题更容易找上门来。建议:越是动脑的人,越该说服自己积极运动起来。(2)睡眠习惯比睡眠时间更重要

相对稳定的睡眠习惯更为重要。也就是说,让每天的睡眠时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时间里,这样即使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也好过睡10多个小时。现代人作息不规律是导致睡眠问题的原因之一。日本的科学家发现,睡觉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长寿。睡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和唯一的衡量指标,长期稳定的睡眠习惯才是最最关键的。(3)怎样才叫睡得好

睡眠时间当然是个标准,但绝对不是唯一的。专家认为,醒来后感觉精力充沛,能够在5分钟内起床,起床后没有头痛等不舒适的感觉,思路清晰、行动敏捷,这就意味着睡好了。(4)睡得多不如睡得好

为了睡足量,有的女性几乎要把自己推到强迫的边缘。其实完全没必要。人的高质量睡眠时间的长短才是最关键的。有的女性躺在床上的时间足有10个钟头,但高质量睡眠时间却可能很短。这样的人睡醒后仍会感觉没有睡足。而那种躺下就能很快进入深睡的人,睡眠4个小时就已经够了。(5)睡不着怎么办

睡觉本该是件很放松的事,越用力越可能做不好。实在睡不着的时候,与其躺在床上任由思绪胡乱漂移,不如干脆起床做点别的,直到困意袭来的那一刻再上床不迟。允许自己的生活偶尔失控,反而会更放松。这样是让身体有顺其自然的机会,而不是你总仔细计划的某个按时间表进行的待办事项中的一项。

3.拥有一夜好眠自然需要一系列的硬件支持

卧室、床垫、枕头、被褥……与睡眠有关的一切。(1)卧室环境的技术指标

最适当的睡眠环境,应具备安静、遮光、舒适、私密等基本条件。我国古人就很讲究用小卧室。即使是故宫里皇帝的寝宫,面积也不过是两张床的大小。对于现代人,卧室应在20平方米之内为好。如果你对声音敏感,那么选择双层玻璃的塑钢窗,可达到很好的隔音和保温效果。另外,厚重的窗帘和地毯可以起到吸收噪声的作用。(2)一张宜睡床的技术指标

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床的宽度以肩宽的2.5~3倍最为合适,太窄不宜翻身,会影响睡眠的深度。床太宽,虽然可以自由翻身,但是从心理学上来说,也会产生潜意识不安情绪,从而影响睡眠。床的长度一般在190~210厘米。床的高度则以略高于膝盖为准,一般在40~50厘米,以便于上、下床。

关于床的摆放,许多人认为睡眠受地球磁场的影响,主张睡觉时头应该向北,脚应该向南。拿破仑就相信这种说法,狄更斯也完全同意。所以,每当他们旅行时总要带着指南针。例如狄更斯下榻一个陌生的酒店,他必定要根据指南针指示的南北方向上床睡觉。(3)一张好床垫的技术指标

拥有“卫生、舒适、美观、耐用”的健康寝具是获得高质量睡眠的关键所在。随着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现代人们使用的床垫种类逐渐趋向多元化,主要有:弹簧床垫、棕榈床垫、乳胶床垫、水床垫、气床垫、磁床垫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席梦思弹簧床垫。

床垫最重要的是软硬度、弹性及透气等性质,软硬适度的床垫能够保护脊椎、平均地承托整个人的体重。大多数床垫属于内部弹簧型的,一般的床垫平均弹簧数是500个,好的床垫弹簧可达1000个。床垫的平均使用年限为8~10年,最长不超过15年。

第二篇 一生关爱睡眠

人的一生,从婴儿时的呱呱坠地,到花样年华的青少年,再到圆满丰润的中年,直到白发苍苍的耄耋之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的扩张,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和工作等压力的加大,人们越来越浮躁紧张、焦虑不安,失眠成了毁坏人们健康的最大“杀手”。那么,在一生中,如何让良好的睡眠与我们的身心健康如影随形,永远保持“零距离”呢?

一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孩童睡梦甜蜜蜜

睡眠不仅是新生儿的重要任务,也是评价新生儿生活是否规律的重要指标。同时因为新生儿在睡眠时会大量分泌生长激素,所以也可以说是:“新生儿是在睡眠中长大的”。因此,能否睡得安稳,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1.掌握宝宝的睡眠时间

熟睡中的孩子安详、宁静、甜蜜的睡容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一个情景。不过对于大多数初为父母的家长来说,这也是他们很多时候求之不得的一个情景。没有哪一个孩子可以“整晚不醒”,不过婴儿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在不时醒来后,的确会自己重新入睡的。谈到睡眠和他们的小宝宝,家长们会有太多的问题要问。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的宝宝需要睡多久?下面是根据有关材料整理出来的一些基本数据。

每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环境中所需要的睡眠时间都是不同的。有些宝宝会一次睡很久,有些宝宝则喜欢不时地打一个瞌睡,有些宝宝睡眠十分规律,有些宝宝的睡眠则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刚刚出生的小宝宝没有白天和晚上的概念。他需要一天24小时睡觉和吃奶,这样才能正常发育和成长,因此白天和晚上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总的说来,新生儿每天24小时大约会睡16~18小时。他通常会一口气睡上2~4小时,然后饥肠辘辘地醒来。刚开始的时候,他会不分昼夜地吃奶,但是他逐渐就会在晚上睡得稍微比白天的时间长一些。

有一支很好听的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几句歌词是这样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形象地点明了儿童喜动好玩的天性,孩子们最喜欢“摇啊摇”的感觉了。当你的小宝宝还在你子宫里的时候,你走路时候产生的运动感会让他安静下来并很快入睡。所以新生儿仍然喜欢轻轻地摇晃和摆动,这一点也不奇怪。把他包裹在包被里,同样也可以让他产生又“回家”了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宝宝很快能进入香甜的睡眠状态。

2.宝宝睡觉的关注要点

宝宝睡得好,才能长得好。为使新生儿睡得安稳,家长要注意以下4个细节。专家建议(1)卧室内有适度光线。虽然新生儿喜欢睡在比较暗的环境中,但最好要有起码的光源。(2)抱着哄睡时离新生儿睡觉的小床尽量近一些。因为距离小床越远,新生儿在梦中醒来的机会就越大,所以,要尽可能在靠近小床的地方喂奶或哄新生儿入睡。现在提倡新生儿睡觉的小床应放在妈妈睡觉的床边或母婴同床。(3)在哄新生儿睡觉之前先把床铺好。如果临时用单手去清除床上的物品或铺床时,新生儿可能随时醒来。如果你是由左(右)边将新生儿放下,就把新生儿放在你的左(右)手臂上喂奶,或是哄睡。婴儿床最好不要靠墙,这样可以从两边将新生儿放入。(4)保持妈妈与新生儿的接触。因为新生儿突然离开妈妈的怀抱,很容易发生惊跳,然后醒过来。因此,需要妈妈在放下新生儿的同时,再轻轻地拍哄着,等新生儿睡稳之后,仍要将手留在新生儿的身上待一会儿,也可以哼唱一些催眠曲或是说一些有节奏的话语哄新生儿安稳地入睡。

二 今夜无法入眠——花样年华好好睡

1.少女怀春,协调阴阳

歌德的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有句名言:“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钟情”。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尤其是豆蔻年华的少女,正如娇艳的花朵一样,含苞欲放。当然,另外一方面来看,她们正处在青春发育阶段,是心理和生理发育、发展的过渡时期,情绪不稳定,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即所谓“青春期危机”。

据资料报道,青春期少女心理发育不成熟,认知能力不足,对月经初潮及月经生理缺乏正确认识,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负面情绪,这些不当的情感冲突使子宫峡部张力增加,而引起痛经,或不良情绪可导致心理失衡,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刺激子宫引起痛经,或不良的情绪因素影响其痛经的表达,加重了痛经的强度或诱发痛经。研究结果支持了情绪因素参与痛经发生的这一观点。从而提示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一特殊群体的不同心理保健,积极开展必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改变少女对月经的片面认识和评价,消除恐惧与焦虑状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减少机体的过度反应,促进良性循环。

最新的研究还表明,睡眠可改善其痛经的症状。若睡眠不充足,可干扰内分泌功能,导致月经紊乱,易发生痛经,而痛经又反过来影响睡眠,从而加重痛经。这个时期的少女,家长和学校老师都要密切关爱她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性心理卫生教育。并以青春期身心发育急剧变化为基础,与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为她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及心理环境,从多方面着手进行生理与心理卫生的咨询指导,及时发现早期的各种问题并给予正确处理,协调阴阳,以避免或减少身心疾病的发生。

2.花样年华好好睡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睡眠是人体健康的保证。在近两年2421例失眠患者临床调查分析中发现,因为焦虑引起的失眠现象很多。青年(包括青少年,即30岁以下)占19.20%,尤其高考前后,或大学一二年级,或进入社会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患者,表现得特别明显。

最近,有一位大连的18岁女学生,正读大一。18岁的花季少女,从自然的生理规律来讲,应当是如花绽放、活力充盈的。但她却因读书压力过大,情志不遂,先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焦虑失眠,之后出现无兴趣感,无法听课,甚至出现走神与幻觉。当地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青春期精神分裂症,予以奋乃静、苯海索等治疗4月余,无效,体重反而增加了10千克,停学半年。后经几度转折,前去上海就诊。经细致观察,四诊合参,辨证为肝郁气结,痰瘀交阻,予以四逆散合涤痰汤加生铁落等加味治疗,并予以患者和家属(陪同来的母亲)心理指导及日常起居操作指导。每月随访1次,现已随访3次,病情已控制好转,体重减轻5千克,月经已恢复正常,奋乃静、苯海索等西药仅各吃半粒,生活、学习基本恢复正常。

老话说,“防患于未然”。这道理也一样,临床治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防微于未患。现在的青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一帆风顺,基本没受过什么挫折。踏上社会工作后,或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应激适应能力就会调整不过来,甚至出现偏差或疾病。所以,平时要有适当的反面教育。反面教育,不是打骂,指的是在生活成长中要吃点苦头,过点艰苦生活;在集体环境中,受点批评和鼓励。现在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值很高。特别是一些聪明的孩子,一般从学校到家庭几乎都是一路“绿灯”地走过来,没有什么成长的烦恼,也缺乏反面精神的锻炼和教育。当他们一旦遇到什么不顺之事,受到挫折以后,其心理承受力差,以致发生失眠、抑郁,甚至精神分裂症者也不少。这部分青少年从先天体质上来看,有其内在的弱点,应当加强体格锻炼和精神锻炼,不能整天泡在书堆或网吧里。同时,要有点精神上的反面事件的教育,使其逐步增加对反面事件的耐受能力,对预防失眠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巩固治疗效果均有好处。学而时习之,焦虑失眠远离之。专家建议

首先,患者要学会放松,道法自然,精神放松。最常用的自我松弛疗法是散步、缓慢深呼吸,在焦虑不适时或早晚各散步15~30分钟;晚上热水泡脚,在45℃左右热水中浸泡15~20分钟,以水浸到两踝上为准。平时也可做些放松功,放慢生活的节奏,或培养琴、棋、书、画的爱好,学会练太极拳,以柔克刚。总之,首先把焦虑的“心”安下来,把思想上的千思万绪尽可能摒弃。心要静,气要平,持“无所谓”的态度,这种方法就像现代心理学中所说的意向矛盾行为疗法。此外,还可利用生物反馈仪,加强放松训练,缓解躯体性焦虑,提高自控能力。

其次,音乐疗法也值得推荐。不同节律、旋律、音调和音质的乐曲,对人体能起到兴奋、抑制、松弛、镇静、催眠等不同作用。音调柔和、节奏徐缓的乐曲可产生镇静、安神作用,使呼吸平稳,优美的曲子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如古筝、古琴曲《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秋风词》、《阳光三叠》、《幽兰》,其意境深沉悠远,旋律舒缓流畅,高山流水,源远流长。治疗时音量要适宜,一般不超过70分贝,环境要安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