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与敬畏——双心教育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8 08:46:15

点击下载

作者:钟佩霖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感恩与敬畏——双心教育论

感恩与敬畏——双心教育论试读:

绪论

双心教育——对当代德育创新思考研究的缘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放眼国际形势的发展大势,在深刻把握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以放眼未来的前瞻性眼光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更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强化德育的建设力度和广度。而且,从社会发展的现实角度来看,也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路径机制以及方法措施,这就必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高等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加强和改进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正当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德育价值理念存在偏差并且准备着手进行修正的时候,汹涌澎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浪潮又将现代人本主义思潮推向了前台。在市场经济自身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消极作用的影响之下,一些人无视现代人本主义注重个体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价值、意义,强调在个人的独特经历、内心体验和自由意志等方面的有价值的主张,片面强调非理性、主体性、个体本位,并将这三种倾向绝对化,导致了一些不良的后果。非理性的过分张扬,主体性的无条件扩张,个体“自我”的极度膨胀,导致了无节制的欲望和恶性功利化的追求,伤及他人、社会和公共利益,消解一些价值、意义,造成了人们思想的迷失和混乱。德育工作受到这股思潮的强烈冲击,一些人片面强调个人价值,淡化漠视社会价值,甚至出现了只讲满足个人需要,不讲引导人的需要,忽视社会需求的现象,其结果也必然导致德育价值的削弱。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些人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缺失,不知感恩,不懂敬畏,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这就必然要求在德育工作中要加强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的教育。一、选题意义

近年来,对感恩教育和敬畏教育的研究已经分别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把感恩教育和敬畏教育结合起来进行双心教育研究的文献和著作较少,对如何看待感恩教育和敬畏教育与环境的关系,如何看待环境与思想和行为的关系,教育者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感恩教育和敬畏教育以及把二者结合起来的双心教育等问题的探讨仍存在较多疑点、难点和薄弱环节。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挖掘,以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这也是我们在德育工作的创新思考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一)理论意义1.对双心教育现实需要性的历史追问

在以感恩之心教育和敬畏之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双心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必须要对双心教育的必要性与需要性进行现实确证和历史追问。当然,在这里,探讨的起点主要是从双心教育的对象开始的。在我国步入新经济常态的趋势下,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攻坚期,经济转型进入了阵痛期,经济发展也从人口红利步入了人才红利,这也就必然要求重视对高校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以及加强德育工作。高校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2014年,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536余万,这就以翔实的数据充分地说明了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在校情况、学生基数以及分布层次,为后期制定实施德育工作提供了现实支撑。当然,为了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加强和改进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探索新方法、实施新路径、寻求新载体,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以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存在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对大学生的影响绝对不可低估和小觑。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对于文化建设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在这个过程中,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主要呈现出两个方面的表现形式:第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和创业意识,塑造大学生积极进取和敢闯敢试的整体形象;第二,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和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还与当前的发展形势以及社会的发展实际有很多不相契合的方面,也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形式与内容相脱节的地方,致使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部分高校的领导对大学生德育工作重视不够,方法单一,进而导致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具体。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态度不够积极,漠然视之,其真正的合力所发挥的带动效应和联动效应还没有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哲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教材建设滞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少数高校没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放在首位以及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管理工作不能与当前时代发展的大势相契合,建设力度不够,体制建设不够健全。而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少数教育者不能做到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2.当前德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宏观战略规划,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指导。诚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改革要在真正意义上获得重大突破并在此基础上保持改革已有的向度和韧力,不仅仅取决于在体制上的调整和完善,在更大程度上还有赖于社会新价值体系的确立。唯有如此,才会营造出一个和谐稳定的利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局面和社会环境。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应鼓励和引导广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者聚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规律性和前沿性问题,把经验提升为理论,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增强工作与研究的科学化水平,真正意义上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质量。在国际化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紧跟时代发展大势,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和思想接受规律,不断拓展、优化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载体,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运用这些新的途径载体,才能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有效性和实效性。

物质决定意识,人的思想接受与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相吻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就容易被大学生接受,从而在自我认同、自我认知以及自我内化的前提下进行自我建构,继而外化于形;反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载体与大学生生活方式习惯差距过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排斥的心理,从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物质日益丰富和社会联系互动频繁的时代,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到新事物的影响。如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载体一成不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以及现实潮流,就会大大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载体,都是围绕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习惯和信息传播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以此为宗旨不断发展创新。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这就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载体必须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始终坚持为中心工作服务,才会有生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教育在保证人才培养方向的同时,必须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的主观性,可以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内容,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保证人才培养方向,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的客观性,则可以改变大学生的传统认知,促进大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对全面发展的自觉追求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创新,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的发展创新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的应有之义。3.当前德育的矛盾检视与问题剖析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受到外界的强烈冲击,特别是在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人们的思想意识更加受到来自国内和国际的环境以及各种思想意识的强烈冲击。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们在现实中的奋斗努力所获得的一切都与自己的利益有关,这就在深层次上决定了人们思想意识产生行为发端后的利己性。人们总是按照适合自己发展的部分进行劳动,从而创造基于自己目的的有价值意义的东西。当然,在这个层次上这主要是由人们的目的性和利益需求决定的。

大学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建设的力度不够和建设不平衡。由于教育者比大学生年长,教育者的学习经历和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历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成长经历存在明显差异,加之年长者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往往比年轻人慢,种种因素导致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型途径载体的建设和使用相对滞后,教育者更习惯于运用传统的途径载体,这无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相差甚远。如今,大学生已经是“无网不在”,但是少数教育者却刚刚学会上网;学生在写博客的时候,教育者在浏览网页;学生在广泛使用微博的时候,教育者才学会使用博客;学生已经普遍使用微信了,教育者才刚刚学会使用QQ聊天……而且,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迂回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全员育人”的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普遍和大众态势,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注重课堂教育、党团组织生活、报纸、广播等显性途径载体的时候,却没有注重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服务等环节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活泼丰富,但教育性不足。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途径载体的功能发挥还不够充分。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惯性下,家庭和社会往往将教育视为学校的事情,而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政府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途径载体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长远设计,导致高校的主动性不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发挥不够充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目标、内容、要求等方面少有协调一致,主要的结合点仍然局限在信息通报与危机事件、违纪事件的干预处置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处在自发状态,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有些机构和组织对所负育人职责不甚关心,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而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心更多地停留在表面,有些时候甚至起到了反作用。由此导致学校的价值教育根基不牢、地位不稳、作用不够、效果不佳。

面对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与新任务下,教育者理应匡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观念,帮扶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经过经济体制的调整,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的“三大发动力”正式推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为了营造积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了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高校更加应该重视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的“双心教育”。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仅表现在空间上的位置错位,也深刻地表现在时间上的延误。所以说,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手段、方法、载体等只有与时俱进、创新与发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接受规律,契合全球化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才能够为大学生所接受,才能入耳、入脑、入心、入行。要实现全球化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就必须立足于中国国内德育的具体实际情况并开展扎实有效的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建构新时期大学生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的相关教育,即双心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路径和新模式。(二)现实意义1.发展创新是强化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大国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这一非实体性要素,加大科研投入,攻占科技领域的制高点,从而使科学技术得到极大提高以促进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大发展。科学技术在极大地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创新发展带来了无限想象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新数字媒体、手机等都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载体,但这些途径载体的客观性、开放性和匿名性,使这些途径载体并不只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同时加剧了这些途径载体的复杂性和无序性,导致信息杂乱、良莠不齐,既承载了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与内容,也传播着低俗、黄赌毒甚至是反党反国反社会主义的信息和内容,这对思想尚未成熟、猎奇心理较强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和误导,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不良道德行为和违法乱纪行为。而且,西方敌对势力、邪教势力、极端分子等也通过这些途径载体,进行资本主义文化渗透,各种意识形态、社会思潮、价值观念汇聚交织、激荡交锋,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重挑战。现代通信技术的交互性,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主体增加。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以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途径载体的监督、净化,以确保这些途径载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用,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用。2.有助于强化德育的实效性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和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结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以及高校招生制度的大力改革,特别是2000年前后中国大学的合并、重组,高校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我国大学的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大学生的组成成分、思想认识、兴趣指向和行为模式也日益多样化。这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同的需求,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并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者必须针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找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实施方案,也就是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选择不同的途径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随着整个社会的改革开放以及全面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学分制建设、后勤社会化的改革,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挑战。当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些挑战直接影响着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的有效性。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情况新任务,只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这个受教育的主体有效地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当然,要实现这些既定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发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载体,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的实用功能。3.有助于创设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以及家庭收入的提高,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但是,当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却日益突出。当然,在这个层次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载体只有不断地发展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现实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获得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便捷化,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已经不能满足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的发展也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高校将大学生培养成富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不能发展创新,进而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难以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创新的直接经验,难以真正激发大学生的主体精神,从而影响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路径不断涌现。要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研究和利用这些新的途径载体,并综合创设、建构新的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二、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著作来看,单独研究双心教育的著作较少,已出版的著作一般都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主题或是把双心教育纳入德育的对象之中。主要有以下成果:常青伟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研究》,刁世存主编的《当代社会思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鸿志著《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蒋平著《哲学解释学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转型:基于学生的视角》,李春华著《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李大健著《多维审视与理性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李合亮著《解构与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研究》,李林英著《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林晶著《思想政治教育中角色道德问题研究》,刘建军著《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刘艳著《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研究》,任志锋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研究》。就研究的著作成果而言,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第一,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方法措施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和详尽的论述,但是主要是在大框架下进行的宏观论述,缺少小范围的具体化的研究以及论述;第二,对感恩之心教育和敬畏之心教育的作用鲜有论述;第三,以篇幅较小的章节形式来简单论述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及实现机制,缺乏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其浅显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以“双心教育”为主题,通过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共搜得相关文章0篇;以“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教育”为篇名,通过CNKI共搜得相关文章0篇;以“感恩教育”为关键词,通过CNKI共搜得相关文章6061篇;以“敬畏教育”为关键词,通过CNKI共搜得相关文章3432篇。

通过对现有的专著和期刊论文等研究成果的分析来看,目前理论学术界研究主要集中于期刊论文。对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的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即提出依据研究、形成过程研究、内涵研究、当代价值和意义研究、感恩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下面就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综合论述。

第一,关于感恩之心教育和敬畏之心教育提出的内涵研究。

湛红艳认为,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感恩不是与生俱来的高尚品德,它需要教育者的点拨和引导,沿着“善”的理念轨迹发展,经历了感恩意识的确立、情感态度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阶段,从而内化和积淀成大学生的个性品质,进而外化于行。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感恩教育主要是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科学合理地采纳和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作为客体的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

张利燕、侯小花指出,感恩可以区分为状态感恩和特质感恩。状态感恩表现为个体在接受某种恩惠或者是他者的好处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和心境状态;特质感恩表现为体验感恩情绪的心理倾向。作者就当前比较流行的几种关于感恩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最后得出,感恩在其本质规定性上是一种道德情感。

何安明、刘华山认为,感恩是个体在认识到施恩者所给予自己的恩惠或帮助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感激并力图有所回报的情感特质,是知、情、行的有机统一,是一种积极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人格特质,把感恩界定为即时性或持久性感知、体验、表达和回报他人、社会及自然恩惠的情感特质。

刘洪指出,人不仅是自然界的“生物人”,更是社会大集体中的“社会人”。人的这种社会性必须通过学习群体文化、承担社会角色和掌握并运用社会规范来实现“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要懂得恩情、感恩和感恩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说,感恩教育是作为主体的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通过一定形式的恰当适宜的教学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文关怀教育。

张晓洪、孙渝莉指出,感恩虽然根源于人的本质规定性,但感恩并非是与生俱来的显意识和行为,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从而使感恩成为人的一种心态、一种品德、一种责任,并且外化为感恩的行为。因而,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引导受教育者在自然、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便利或帮助之后,在其内心产生真诚的感激,并因这一道德认知希望采取一定形式予以回馈的行为。

任剑涛认为,从文化比较的视阈来看,儒家传统和基督教传统中对于敬畏之心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经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这两种敬畏不论在价值构成、理论结构上,还是在论述方式和实践导向上,都有旨趣上的差异性。第一个差异是儒家的敬畏之心落到了圣人之言上,有着明显“向后看”的特点;而基督教的敬畏之心是对千禧王国的殷切期盼,构成了基督教放眼更为辉煌的未来的视界。第二个差异是儒家传统中表达了对天的敬畏之心,具有某种宗教性质,但是儒家传统中更为重视的还是人伦关系;而基督教传统中虽然有人的向度和倾向,但是却是以神为中心的,基督教敬畏的是神而不是人。

余卫国指出,敬畏之心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首先得搞清楚敬畏之心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这里主要是以“君子三畏”来区别于小人之为。第一层次是有德无德,第二层次是有畏无畏,第三层次是知与不知。

第二,关于感恩意识和敬畏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研究。

严加银认为,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与其成长的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和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主要原因有:第一,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历史继承上出现脱节,使青少年感恩教育失去文化土壤;第二,来自家庭的溺爱、感恩教育错位和不作为,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阻碍了其感恩意识的形成;第三,学校的教育体制、教育手段和评价体系过于单一,道德教育存在着错位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第四,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年轻一代人文思想欠缺造成人际关系功利化和物质化。

张玉嵩指出,感恩是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但是,当前国人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主要原因有:首先,家庭极少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导致其感恩意识淡化;其次,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导致学生感恩意识淡化;再次,社会舆论宣传不够导致感恩氛围淡薄。

彭春丽、张宝指出,大学生因为缺失感恩意识,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真正原因:一是家庭教育乏力,二是系统教育脱节,三是教育方式陈旧,四是教育取向偏差。

第三,关于感恩教育和敬畏教育实施路径的研究。

徐仁成、赵霞认为,在高校的感恩教育中应融入传统文化,这样才会对人的内心思想及意识培养产生积极的实效性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对净化当代大学生的心灵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一是以高校学生内心情感发展为导向,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以培养高校学生感恩意识为根本,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三是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状况,形成感恩教育科学发展;四是以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为手段,促使感恩教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张晓洪、孙渝莉指出,感恩教育对感恩心理的干预,主要是通过三种形式来完成的,分别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建立感恩价值观和鼓励实施感恩行为。因此,也就形成了相应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心理干预机制,主要从三个阶段实施感恩教育:第一阶段是形成感恩认知,即形成正确的关于感恩教育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认知;第二阶段是强化感恩情绪,即强化积极的感恩情绪,加强主观的情感体验;第三阶段是促成感恩行为,即在适时适地促成适当的感恩行为。

刘洪指出,感恩教育不仅仅是作为客体的受教育者的一种方式,或者是一种纯主观的教育活动,而且还要使受教育者形成的相应的品德和行为规范,最后在行为发端上,即行为上要适宜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所以说,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第一,案例教学;第二,体验教学;第三,团队训练;第四,文化教化;第五,实践活动。

陈军弟认为,感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全面深化地做好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大时代下,大学生时时刻刻都处在了“线上”,使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也给传统感恩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所以说,必须创新感恩教育的路径,改进感恩教育的方法。主要对策:一是转变教育观念,形成“网上网下”教育互补;二是利用新媒体资源,培育大学生健康感恩意识;三是形成教育合力,建构四位一体的感恩体系;四是提高教育者综合能力素质,熟练运用新媒体开展教育。

苏静认为,青少年感恩品质的培养需要从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着手进行。首先,通过合理的方式使他们形成感恩意识和正确的应得观;其次,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人际感和意志品质;再次,要注意引导、关怀或是施恩者形成正确的关怀动机和意图。

王婕指出,中华传统美德中蕴含了丰富的感恩品质和感恩教育,加大对青少年的感恩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感恩价值观。主要的实施路径:第一是礼敬中华,以文化新生传承感恩;第二是氛围营造,以环境感染熏陶感恩;第三是主流导向,以榜样力量示范感恩;第四是感恩建构,以个体教育践行感恩。

王建平、喻承甫指出,他们采用感恩问卷、自尊量表、应对效能量表、亲子关系问卷、同伴支持问卷、同伴拒绝问卷、学校联结量表、社区安全问卷和社区满意问卷对1000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对影响青少年感恩教育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矛盾检视和问题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科学合理化的解决措施和路径机制。

丰根凤、彭青等认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主要表现为:对父母缺乏感恩之心,对老师缺乏感恩之情,对国家缺乏感恩之责。其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不完善,传统的德育与现实的冲突,社会“感恩意识”淡化的不良影响。所以说,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第一是要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家长和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第二是感恩教育应当是循序渐进的链条式教育;第三是践行感恩,积极开展丰富的感恩活动;第四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祝国超指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着认识不足、教育活动表面化、缺乏系统性、教育环境缺失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备等问题。教育者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矛盾检视和问题剖析,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第一是要以认知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第二是要以情境教育为载体,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第三是要以实践教育为手段,内化学生的感恩品质;第四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和辅导员的身教示范作用;第五是要建立有效的感恩教育评价体系。

第四,关于感恩教育和敬畏教育的当代价值和意义研究。

余卫国指出,敬畏之心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首先得搞清楚敬畏之心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故用“君子三畏”来进行现代性阐释与解读,有着重大的现代价值和重要意义。第一是由于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不一致性或不完全同一性,即存在着无法认知的事物,敬畏之心就有着其存在的必然性;第二是敬畏之心的存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第三是由于“无畏”产生于无知,要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就必须对客观事物及其必然性有着尊重和敬畏之心;第四是有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减少摩擦,增强人的德性自觉和自我修养,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何安明、刘华山认为,在神学和哲学领域,感恩一直是被人们思考和颂扬的话题。世界宗教都提倡感恩,把它看作一种值得培育的美德,而感恩的真正价值体现在:感恩是一种强有力的、积极的人生情感,它塑造我们的核心理念,增进身心健康水平,提升幸福指数,优化情绪情感状态,增强应对能力,增加心灵的宁静与和谐,诱发亲社会行为,具有个体与社会的双重价值。

陶志琼指出,对于个人而言,感恩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价值。首先,感恩教育帮助人们训练发现美好的眼光,并对其心怀感恩;其次,感恩教育有助于唤起人的感恩心和感恩情,用感恩心来融化人们的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再次,感恩教育可以唤起人对人的兴趣,让人的心灵纯洁而高尚,满足精神利益的要求;最后,感恩教育有助于人们人格的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二)国外研究

当前,国外对感恩教育和敬畏教育的研究著作和论文较少,大部分著作和论文都是把感恩教育和敬畏教育划入德育范畴之中进行综合研究,鲜有分章节或是分篇进行论述的,而以感恩之心教育和敬畏之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双心教育更是没有相关的介绍和论述。三、本书的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一)研究重点

笔者认为,对以感恩之心教育和敬畏之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双心教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的研究重点:一是对双心教育的内涵以及形成过程进行研究,二是对双心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实践方法以及实践路径进行系统总结与阐发。(二)研究难点

笔者认为,对以感恩之心教育和敬畏之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双心教育进行研究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双心教育内涵旨趣的解读与阐释以及对双心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进行梳理,凝练出对其进行研究的逻辑前提和逻辑层理。第二,对双心教育的理论建构应遵循什么样的方法论原则。第三,针对双心教育的现实困境,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措施与路径机制。(三)可能具有的创新点

本书可能具有的创新点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对以感恩之心教育和敬畏之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双心教育进行内涵旨趣的解读与阐释,并积极探究二者之间的逻辑层理;第二是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原则的基础之上对双心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价值意蕴的阐发以及双心教育路径机制的探究。四、本书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一)研究思路

全书围绕“双心教育——对当代人德育的创新思考”的创新发展研究这一根“主轴线”,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当代人才培养需求导向”的有机结合,在双心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贯彻倡导基本的“三个转变”,然后根据当前德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矛盾检视和问题剖析,在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找出最佳解决方案。(二)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就当前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现实困境,立足于当前大学生德育的现实状况,并对其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实际效果进行深层次的矛盾检视和问题剖析,并以此为基础和前提,提出符合当代大学生德育现状的应对措施和策略方法以及实践路径。马克思的实践观告诉我们,在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无限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改造环境,从而改造和创设德育环境,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有效整合,以达到德育的预期愿望和目的。

基于以上思考,全书主要分为七个部分,主要框架结构和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即绪论,绪论部分说明该书缘起于作者对当前道德事件频发、道德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以及感恩教育和敬畏教育的缺失等问题的思考,主要就双心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必然性进行论证,就双心教育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安排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介绍国内外关于感恩教育和敬畏教育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评价。结合当前德育的实际需要,绪论部分谈到本书的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比较分析法等,旨在表明本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双心教育的实施措施与路径问题。

第二部分即全书第一章,双心教育的科学内涵。本章主要就感恩和敬畏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内涵进行释义解读。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的科学内涵及其主要构成部分与构成要件,从而全面详实地诠释了双心教育的内涵旨趣,并对感恩之心教育和敬畏之心教育二者之间的理论基点和逻辑层级进行逐一的解读和阐释。

第三部分即全书第二章,双心教育价值的意蕴及实现机理。本章主要对双心教育的价值意蕴、特征以及实现机理进行阐发,在对双心教育的导向价值、凝聚价值和塑造价值进行诠释的过程中,又对双心教育的主体性特征、客观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从而确立了双心教育价值实现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这一个前提、主体参与与功能强化的关键步骤以及需要满足与自我实现的现实保障。

第四部分即全书第三章,双心教育的理论建构。本章主要介绍了双心教育的理论建构与重组,以现实社会生活中“人”这个实践主体为建构起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内蕴价值观念进行二重维度的架构和重建。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教育理念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教育个体由发展需要向目标指向转变、教育目标由片面思维向全面思维转变的三个基本转变;并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启迪与感化相结合、疏导与规范相结合四个最为基本的结合,以及双心教育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社会性与个性化相统一、真实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和发展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的五大建构原则。

第五部分即全书第四章,双心教育的当代困境及原因归析。本章主要针对当前在双心教育中出现的对父母、老师、祖国、社会和大自然缺乏感恩之心,对历史、生命、法律、自然、“黄赌毒”以及网络缺乏敬畏之心,并对这些问题以及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及矛盾检视,在此基础上对双心教育缺失的成因进行分析,为全书后面章节的解决路径提供导向性的解决方案。

第六部分即全书第五章,双心教育实现的方略机制。本章主要从双心教育主体和客体等方面进行方略机制方面的探究,进而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培育和践行双心教育的过程中要用传统文明教育人、用悠久历史启迪人和以高尚音乐陶冶人,从而使受教育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对当前高校法律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之后,找出切实推进高校的法律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措施,从而使双心教育在“生活教育”理念引领下实施最优的路径选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营造契合双心教育的当代家庭育人环境,主要涉及家长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的改变。

第七部分即全书第六章,双心教育实践的路径选择。本章主要探讨双心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及最优选择,特别是在科学规范化的分析基础之上,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在双心教育的实践路径选择中,要积极完善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丰富和优化实践性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在就业视角下对双心教育开展的实践探究中,主要从信仰教育、理想教育以及行为教育逐一展开并进行阐释和解读,还要创设有利于双心教育实践的网络环境,加强网络教育的平台建设,打造网络教育的综合队伍。(三)研究方法

本书对“双心教育”这一课题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当代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分析环境,借鉴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除运用思辨、推理等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外,还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准则并贯穿全文始终,研究双心教育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并对双心教育的科学内涵进行提炼总结,从而得出双心教育的内涵旨趣以及感恩教育和敬畏教育二者之间的逻辑层理。对当前的双心教育缺失予以矛盾检视和问题剖析,在此基础之上探寻科学合理的解决之道。2.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是本项研究的基本方法,参阅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相关论述,可以拓展和加深对我国当前德育的认识,从而加深对双心教育的认识。通过对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的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查阅,并对其相关论述以及国内外研究者的已有成果进行梳理,结合十八大以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研究现状,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查阅、分析、整理的基础上,笔者探讨了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掌握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前沿,以此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基础。3.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首先,确定研究对象,从研究对象的历史起点开始进行梳理,准确反映历史事实;其次,注重整个理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进行合乎逻辑的概括。厘清哪些是需要在新时期扬弃的,哪些是要继承与发扬的,哪些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建构新时期大学生感恩之心教育和敬畏之心教育,即双心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路径和新模式。4.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的方法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研究方法,它是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来寻找事物本质特征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当代大学生德育和双心教育的做法、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心理、思想和行为变化的特点,对其进行矛盾检视和问题发现,并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纵向的历史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总结出我国大学生德育的优良传统,而且还要对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解读,提炼出在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德育在变化中的自觉和方向。与此同时,还要进行横向的德育与双心教育的异同比较,并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剖析,从而得出双心教育实现的方略机制以及实践的路径选择。第一章双心教育的相关概述《管子·权修》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人之策,教育为本;教育之计,德育为先。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涵盖了生产关系的范畴和内容,而所有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原理,人们的道德面貌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道德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本质上决定于经济基础。那么,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对人进行的“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在立德树人上,尼采说:“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卢梭认为:“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明代学者方孝孺认为:“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从本质上来看,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是人类道德的两大基石,是人类心灵中最具情怀的部分,而培育人的感恩之心、教畏之心是德育之基础和根本。所以说,双心教育,即立足于人是社会的人的前提下,以人的本质规定性为出发点,对生命个体以教育的主要形式进行点拨、引导,激发和培育人知道感恩和懂得敬畏的心灵教育,从而使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内化为生命个体的一种心态、一种品德、一种责任,并且外化为具体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图1-1所示。图1-1 双心教育的内涵第一节感恩之心教育的相关概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物质生活日益丰盈。但是,在社会中去却出现了众多缺失感恩情怀、感恩之心的现实事例,这是道德失范以及社会失范的真实写照。因此,必须针对当前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德育的具体措施以及实施路径。但是,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就是必须厘清和阐释感恩之心教育的界定范围以及相关概念。一、基本概念释义

感:《说文解字》言“动人心也”, 《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①觉得;②感动;③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④中医指感受风寒;⑤感觉;⑥(摄影胶片、晒图纸等)接触光线而发生变化。”恩:《说文解字》言“恩惠也。从心因声”, 《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恩惠”。感恩在《有道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①感谢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②餐前或餐后对上帝表示感谢”。现代文豪潘岳《关中》诗云“观遂虎奋,感恩输力”,即“感戴恩德”之意。感恩之心是指对他人、社会和大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好处,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知、意志、行为和情怀,也指主体对适合于、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外界因素表示接受且回报的一种心灵情感。

那么,感恩之心教育,就是指教育组织者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以一定的感恩教育素材,对被教育者实施的人文关怀和素质培养,其核心目的是使被教育者或是受教育者能知恩、感恩、报恩甚至主动施恩。所以说,感恩之心教育是善端的启发和德行的培养,是以情感动人和以善启迪人的情感教育和人性教育。二、感恩之心的内涵诠释

我国感恩教育的理念源远流长,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感恩之心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感恩之心教育的内涵和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即感恩之心教育的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和价值观层面。(一)感恩之心教育的认知层面

认知层面是感恩之心教育的基础,是进行感恩教育的前提性条件和开始准备阶段。人类发展至今对于是非、对错、黑白、美丑、善良与邪恶等有了基本的标准,这也是人类向往美好事物和走向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而人只有认识和知道了什么是对的、好的、美的和善良的,什么是错的、坏的、丑的和邪恶的,才会形成善恶对错的评价准则,才可能产生行动上的驱动力。而且,要让人对某一事物或是某一思想观念进行先前性的认识和认知,就需要对人进行后天的引导和教育,否则人们就容易走上弯路甚至邪路。这也是人类代代相传的,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后进行的行之有效的行为方式。感恩之心教育就是要使人懂得识恩、知恩、感恩和施恩,对外界给予自己的恩惠,内心认可并心存感激之情,并通过自己的具体行为回报施恩人。所以说,感恩之心教育是帮助人识恩、知恩,使人发自内心地真切明白,所有的恩惠绝非天经地义,也非理所当然,而是要在自我认知之后进行报恩的教育活动。(二)感恩之心的情感层面

感恩之心教育仅仅解决认识和知道感恩是什么还是不够的,需要唤醒人的感恩情感。当然,情感的产生,既需要教育,也需要体验和感同身受,也就是“身临其境”地切身体验。德育的培育、引导以及规范都需要在现实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完成,因为情感是要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中觉醒、察觉、培育和形成的。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我们古人早就知道了情感体验教育的重要性。这就像人们常说的:一个人只有当了父母以后,才会完全明白做父母的无私与辛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恩惠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也就本能地唤起大脑情感体验,从而产生一种温馨的体验、幸福的感受以及被爱的满足,使其内心的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的情感,这就使感恩主体有一个初步感知、认同和内化的周期性过程。(三)感恩之心教育的实践层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感恩的认知,有了感恩的情感,还需要感恩的行动,也就是说把自己认知后的意念、思想和情感外化为现实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唯有如此,感恩之心的教育才会开花结果。当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感恩之心教育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把感恩的认知和情感融入实际行动中,在感恩的具体行动中切实体验到和得到更多的快乐,形成良性循环,养成知恩图报还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习惯。诚然,这样的习惯就如人要呼吸、要吃饭穿衣一样,真正地融入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外化为受教育者的具体行为。(四)感恩之心教育的价值观层面

从认知到情感再到具体行为,再从行为到情感再到认知,是理论指导实践,让实践升华理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当然,人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在此过程中,要在真正意义上形成感恩的价值观。在这个价值观的层面上,人们会发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真谛,也会体验到诗人汪国真说的“最会付出的人是最善于生活的人”的境界。三、感恩之心教育的主要内容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近现代、当代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八荣八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感恩之心内容的阐释与解读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亲人的感恩之心

亲人就是与自己有人伦关系者,包括直系血亲、旁系血亲和拟制血亲。亲人中,首先是感恩自己的亲生父母。父母给予孩子宝贵的生命,含辛茹苦地哺育孩子,并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关于父母的爱,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直感动着世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孩子恩重如山,孩子对父母感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诗经·小雅》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这德,昊天罔极。”养父母虽然不是赋予孩子生命的人,但他们对养子女视为己出,养育和教导他们成人,体现了人间的大爱。继父母通过姻亲和养子女建立父母子女的关系,按法律的规定,继父母对继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对继父母有赡养的法律义务。《增广贤文》言“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体现了古人对于感恩父母理想的朴素愿望。其次,除了父母以外,配偶也是一个人最为亲近的人。古人言:“百年修得共枕眠。”夫妻是可以集爱情、亲情、友情三大感情于一体的命运共同体,也是组成家庭的基础。同样,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代表作《结爱》写道:“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爱情颂歌,一唱三叹,反复吟诵,倾吐内心无尽的爱。在孟郊看来,爱情是情的契合,心的共鸣,是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引起了无数人共鸣的。再次,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姑姑、舅舅等亲人与自己既有血缘关系,又有关爱之情、帮助之恩,对他们感恩也是对亲人的感恩之心的重要内容。《论语·学而》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要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言行谨慎而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若以上全部做到以后还有余力,则可研修六艺之文。孝悌在我国传统文化里起到基础的作用,强调“百善孝为先”,即一个人有一颗善良仁慈的仁心,能够做到孝顺,他就有了做更多善行的可能。

当然,父母是每一个人的至亲,是子女的天和地。所以《孝经》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就是强调做子女的要珍爱生命、爱护身体、立身行道、光宗耀祖,从父母等长辈生前对其尽侍奉之责到死后尽丧葬祭祀之礼等,这是对亲人的感恩之心的外在表现。我国传统孝悌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十大孝子的故事流传至今。

1.孝感动天——舜

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

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啮指痛心——曾参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百里负米——仲由

仲田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啊!”(《孔子家语·致思》)

5.芦衣顺母——闵损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在孔门中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