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8 09:39:24

点击下载

作者:黎明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试读:

序言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缘起与传承,肇始于大自然的倾听与观察,酝酿于人类彼此间的合群与关照,形成于生活体验的启蒙创新和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渗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根植在自古至今的万物中,历经成百上千年的沧桑巨变,最后,静静地立在我们的身边,用其坚韧的存在,证明着文化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历史和文化需要一代一代去传承,作为中华儿女,谁都希望了解和学习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古代文化中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和智慧,可以开拓视野,升华境界,丰富知识结构,实行多元启迪,引发新的思考、探索和行动,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造福。

然而,社会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生活,使现代人忙得不可开交,不知不觉中已经离传统文化甚远了。日常生活中,在孩子喋喋不休的追问下,与亲朋好友、同学同事闲聊时,多少人有过因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而尴尬的经历!许多人痛定思痛,想狂补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文化品位,可又有多少人能平息自己那颗浮躁的心,静读那些枯燥乏味、汗牛充栋的历史典籍呢?

把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华收入一本书中,可以使读者兴致勃勃且最大限度地获取历经时空变换却仍可鉴古知今的古代文化,尽可能地提高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此乃本书的编辑宗旨所在。本书老少咸宜,人人都可以从中汲取知识营养。学生们阅读,可以丰富写作素材,增强文化内涵,冷静、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成年人阅读,可以增进文化知识的积淀,提高文化素养,从容应对孩子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提问,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不凡的文化品位与文化修养,塑造出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让人肃然起敬。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集纳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细节,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共分为生活起居、礼制民俗、婚嫁丧葬、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地理名胜、哲学思想、制度职官、法律法制、兵器军事、经济贸易、医疗卫生、交通邮政、器物工艺、教育科举、文史典籍、琴棋书画、体育艺术、文词解析、俗语成语、称谓名称等二十一个部分,丰润、真切、逼真地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厚重、独特、百态纷呈的生活景观。

本书图文并茂,版面设计新颖,精美的图片配上浅显的文字,带给读者以生动活泼的愉悦感,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览中受到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书内容篇幅短小精悍,非常具有可读性,为扩充本书的文化知识含量,满足不同水平的读者的口味,编者还附上一些延伸阅读式的“趣味链接”,这些趣味链接对相关内容作了一定的补充,使其知识性和趣味性得到了延展。

为使本书更具完整性、鉴赏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在选编的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由于资料来源广泛,编者难以一一核查处理,在此谨向有关的整理者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邮箱地址:liuxintianyi@163.com。第一章生活·起居001 古人是如何穿衣的

体衣是古人衣服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分为上衣、下裳两大类。上衣一般由领、衣襟、后身、衣袖、腰带等部分构成,指上身所穿的深衣、袍、裘、衫、襦、袄、半臂等;下裳是下身所穿的裙、裤等,其中的裙在上古时期男女都穿,但之后男子所穿的裙子慢慢地演变成了裤子,裙也就仅仅指女子所穿的服饰了。

上衣主要有以下七种。

一是深衣。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士”阶层以上的人的常服,也是普通百姓的礼服。其特点为上衣和下裳相连,衣襟右掩,下摆不开衩,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垂及踝部。因其前后深长,故称深衣。

二是裘,皮衣,毛向外。国君或贵族穿狐皮的裘要罩上与狐毛颜色相宜的裼衣。犬羊之裘是庶人穿的,所以不加裼。

三是袍。直裾深衣进一步发展成为袍,袍也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服。古代“袍”有两种,一种称“茧”,是以新丝棉絮衣里;另一种称“褒”,以败棉絮衣里。从东汉起及至宋、明,上至帝王、下到百官,其朝服都是袍服。

四是衫。这是在汉魏时出现的一种新式服装,其特点和袍恰好相反。袍以交领为主,它则以直襟为主;袍的袖子呈圆弧形,它则呈垂直形;袍的袖口窄小,它的袖口则非常宽敞;袍多采用双层,它则为单层。

五是襦。东汉后穿“襦”者大都为妇女。它既可用做衬衣,又可穿出在外,其形制有长短、单夹,夹襦里加絮,则成了短袄。唐代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妇女的便服一直是襦。

六是袄。一种比襦长比袍短的上衣,缀有衬里,所以也被称为“夹袄”。若在其中纳入棉絮,则称“棉袄”。它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出现,宋代以后广为流行,到了清代,则成了士庶妇女的主要便装。

七是半臂。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套在长袖衣衫外面。衣袖之长为长袖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半臂”。

下裳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裙。裙为古代女子的主要着装,始于周文王时期。至秦朝,裙的穿着范围有所扩大。到汉代,女子着裙已较为普遍,从此成为古代妇女的主要着装。

二是裤。原称为“绔”或“袴”,是人们下身所穿的主要服饰。原来的裤子只有两个裤管,没有前后裆;大约战国以后,才出现了连裆裤。

趣味链接:袍的演变过程

我国古代的服装,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不分男女。而袍是上下相连的长衣,又叫“深衣”。古代的礼服,一般都要分为上下两截,即使是相连的长袍,也是将上衣和下裳连缝而成的,而且拦腰须有束带。自诞生以来,袍都是不分男女的。

不过自清入关之后,明末遗民坚持“男降女不降”,汉族妇女不愿像满族人那样穿长袍,而是穿衫裙,以示“反清复明”,并鄙称满族女袍为“旗袍”。但民国以后,五族共和,旗袍就被制定为妇女的礼服之一,现在已成为中国服饰的典范。002 中山装的由来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推翻封建帝制、创立民主共和政体的先驱,也是一位树新风、除陋习的倡导者。一度举国推崇的中山装,就是在他的精心设计和大力倡导之下诞生的。这是一项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的服饰改革,更是我国服装史上的一大创举。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就任临时大总统,他颁布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风俗改革的政策。“易服”就是最主要的改革之一。

孙中山觉得西装不但式样烦琐,穿着不便,而且不大符合当时人们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实用要求;而我国原来的服装(对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长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现当时中国人民大力革新、移风易俗的时代精神,而且穿在身上也有类似于西装的缺点。

于是,他就此广泛征求意见并展开讨论。有的人主张仍穿长袍马褂,但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人们普遍认为,革命既已成功,在服饰上如仍沿袭清政府统治时期流行的瓜皮帽、长袍马褂是不合时宜的。

和大多数人一样,孙中山也认为长袍马褂既不方便,又因剪裁费料而浪费钱,所以不赞成穿这种服装。与此同时,革命党人中的留洋派提出干脆穿西服,他听后哈哈大笑说:“这么一来,那就无异于抵制国货了!”

最后,孙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认为:“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希望能有一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服装式样。于是,他决定自己设计服装。他深思熟虑,精心设计,并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终于创制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简便服装。

这种简便服装便是后来广受欢迎的中山装。它兼具中西装之所长,以广东便服为基样,在直领上加一翻领,就好像将西装内衬衣的硬领“移植”过来一样。如此一来,中山装的上衣就兼具了西装上衣、衬衣和硬领的功用,穿起来显得很硬挺。

另外,孙中山将便服或一般西装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如此“双双”、“对对”,很符合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对称”审美观。他又在上下左右四个衣袋上加上软盖,并各钉一枚纽扣,这样既美观、安全,又可防袋内物品遗失。下面的两个明袋采用能伸缩自如、颇具弹性的“琴袋”式样,旨在便于放置书本、笔记本等。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一代伟人具有勤奋好学、随时不忘读书的美德。

有了上衣,还必须得有裤子。所以,孙中山还参照西装裤的式样亲自设计了中山装裤子:前面开缝,一律用暗扣;左右两侧各置一大暗袋;右前部分设一小暗袋,俗称表袋,也可藏用。这种裤子穿起来很方便,裤袋也可放置随身携带的必需品。此外,裤袋的腰部打褶,裤管翻脚也有异于其他服装。

当孙中山先生穿上自己设计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时说:“这种服装好看、实用、方便、省钱,不像西装那样,除上衣、衬衣外,还要硬领,这些东西多是进口的(当时这些东西多从外国进口),费事费钱。”

中山装由于具有美观、大方、实用、方便等优点,既可以使用高级衣料制作,也可以使用一般布料制作;既可以作为礼服,还可以作为日常便服。所以,一经孙中山先生倡导,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他们将它称为“中山装”。后来,中山装得到普遍推广,举国崇尚中山装,蔚为风尚。

趣味链接:“剪辫”、“易服”

我国古代汉族的男子大都束发于顶,身着宽袖袍服。清兵入关后,清政府强令男子剃发蓄辫,统一着长袍、马褂。

在辛亥革命之前,大批留学欧美、日本的知识分子回国。他们大都反清崇洋,于是开始剪掉辫子,脱下长袍马褂。然后蓄起西发,穿上西装。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他颁布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风俗改革的法令,而“剪辫”、“易服”就是主要的改革内容。他下令号召人民“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规定令到之日起,限二十天内一律剪除辫子。后来,他又亲自设计了广受欢迎的中山装。003 旗袍的起源和发展

旗袍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服饰美。它的起源是16世纪中期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旗袍的造型与妇女的体态相吻合,线条优美、端庄大方,是我国女性独有的服饰。穿上旗袍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既可展示出女性温和、稳重的风韵,也可当迎宾、赴宴的华贵服饰。

旗人最早穿的旗袍,一般不过脚。只有满族贵族妇女出嫁时,才穿过脚旗袍,作为出嫁礼服。因为,满族贵族妇女都穿高跟木屐,所以,她们的旗袍过脚,以便将脚盖住。

清代,旗袍开始在中原流行。后来,随着满汉生活的融合、统一,旗袍也被汉族妇女接受,并不断进行革新。特别随着辛亥革命的浪潮,旗袍迅速在全国普及。

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装盛行的短袍,旗袍亦随之变短,身长仅过膝,袖口缩口,滚边变窄。

30年代中期,旗袍又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两边的衩开得很高,里面衬马甲,腰身变得极窄,以至贴身,更显出女性的曲线美。

30年代末,旗袍已很盛行。先是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但不久,又兴起低领来,领子越低越“摩登”,甚至有穿无领旗袍的。袖子的变化也是时而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于衣长,一个时期流行长的,长至下摆曳地;以后又流行短的,短过膝盖。

到了40年代,旗袍再度缩短,而袖子则短到直至全部取消,几乎又回到200年前的长马甲时代,所不同的只是更加轻便合体,变成流线型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妇女穿旗袍还很普遍。以后由于各种原因,穿旗袍的人就越来越少了。但旗袍作为一种体现东方文化传统的服装,其线条简练而优美,造型质朴而大方,穿上可以更加凸显女性的曲线美,所以在国际上还具有一定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服装设计者集思广益,推陈出新,将传统的旗袍式样与现代女装式样融合起来,使旗袍以崭新的风姿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近年来,旗袍款式又有新的变革,出现了后装袖、有肩缝旗袍、暗褶式开衩旗袍、短连袖旗袍、无袖旗袍等等具有现代开放气息的新款式旗袍。

趣味链接:旗袍,满汉结合、中西合璧的产物

首先,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来说,旗袍是满汉结合的产物。

旗袍一开始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曼妙生姿,穿上后可以让女性变得婀娜多姿。它是从满族女人所穿的长袍演变而来的。清朝早期妇女的服饰可谓“满汉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从清代中期开始,满汉服饰相互效仿,后来这种相互效仿的风气越来越重,旗袍在满汉服饰的相互融合中不断得到发展。

其次,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来说,旗袍也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1840年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西风东渐,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服饰也发生着潜在的变革。

当时的上海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涤荡着服饰装扮上的陈规陋习,女装趋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于是旗袍日渐流行。

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是社会的理想形象、文明的象征和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在汲取西式裁剪方法的基础上改良了式样,使其更为合体。久而久之,旗袍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样子。004 帽子的起源和发展

据《后汉书·舆服志》载:“上古衣毛而冒皮”,《释名》云:“冒,帽也。”《尚书大传》载:“成王问周公曰:‘舜之冠何如焉?’周公曰:‘古之人有冒皮而勾领者。’”

帽即“头衣”、“首服”。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有陶笄、骨笄、骨簪等,说明这个时期已有束发甚至戴冠的冠帽了。

冠帽的产生源于防暑御寒的需要,人们把一大片树叶盖在头顶遮日或防雨,把一块皮毛包在头上防冻,就是最初的“帽子”。成语“衣冠楚楚”、“冠冕堂皇”中的“冠”、“冕”指的就是帽子。但是古时的冠帽不同于现在的帽子,它只有狭窄的冠梁遮住头顶的一部分,不像现在的帽子盖住头的全部。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和等级的差别,这种差别随之在冠帽上明显地反映出来。于是,冠帽之间有了贵贱等级之分,贫贱无身份的人不准戴冠帽。

周代后期封建制度初兴时,冠帽上的等级区分走向系统化,冕服制中已有六冕,弁服中已分三弁。《礼记》、《周记》、《仪礼》等书中,关于冠帽制度的记叙更多由简到繁,不同等级在不同场合要戴不同的冠帽。

如帝王专用的“冕”,它前低后高,表示恭敬,前面用丝线遮面,目的是目不斜视,两旁用丝线挡住耳朵,表示不听谗言,成语“视而不见”和“充耳不闻”便由此而来。皇子继承皇位,才能加“冕”。而平民百姓只能戴头巾。据记载,用来当帽子用的头巾本来是平民百姓劳动时擦汗用的,后来才被当做帽子裹在头上。

冠帽除了反映阶级和等级的差别外,还同世俗礼仪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在古代,贵族子弟20岁时要举行隆重的冠礼,表示已成年,因此后世用冠作为达官贵人的代称。又如,在汉朝,冠有十几种之多,分别供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

再如,现代人们用脱帽礼表示礼貌,但在我国古代,脱帽是无礼的行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张旭酒醉后当着王公的面,竟脱帽露顶,这在当时是有失体统的不雅行为。

而现在的帽子,其划分阶级和等级的功能已经弱化,也不与世俗礼仪有着太大的联系,其主要的作用是防寒保暖和装饰打扮。

趣味链接:弁、巾

弁是古代贵族戴的帽子,其种类有皮弁(武冠)、爵弁(文冠)。皮弁是由几块白鹿皮拼接而成的,尖顶,外形类似于后代的瓜皮帽,鹿皮缝合处缀有一行五彩的玉石。爵弁是红中带黑的弁,也称“雀弁”,比冕低一级,没有旒,顶上有檐,但前后相平。人们平时戴的是冠、冕、弁,在打仗时则要在冠上加胄。胄是古名,秦汉以后叫兜鍪,相当于后代的头盔。

帻,即包头发的巾,它是古代平民百姓所着头衣的通称。按古代规定,庶人不得戴冠,只能覆以帻。故《释名·释首饰》:“士冠,庶人巾。”庶人佩戴的帻一般是黑色或青色的,后来发展到贵族也戴帻,不过在帻上还要加冠。

帻与东汉的幅巾类似,幅巾后来又称陌头,隋唐时叫幞头,它是一种包头用的黑色布帛。中唐以后,幞头逐渐由巾帕变成了乌纱帽。005 最早的“雨衣”

我国先民使用的蓑衣和笠帽,应该说是我国最早的“雨衣”了。

蓑衣,最早是用草编制而成的挡雨器具。我国在上古时期,人们为了抵挡风雨的侵扰,起初只是用野草裹住身子以遮雨水,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春秋战国时代,百姓在下雨天通常是身着这种草衣来从事劳作的。

蓑和笠的关系,就好像今天的雨衣和雨帽的关系,所不同的是“笠”的制作原料是竹子,而不是草。而且“笠”晴雨两用,既可以避风雨,也可以防烈日酷暑。

我国古代另一种常用的雨具就是“伞”,亦作“繖”。《正字通》说:“伞,御日避雨。可以卷舒者。”先秦时,伞又称为“簦”。我国远在夏商周三代时已发明了雨伞。据《事物纪厚》、《六韬》日:“天雨不张盖幔,周初事也。”《通俗文》曰:“张帛避雨,谓之伞盖,即雨伞之用,三代已有之。”所谓“张帛避雨”,即是用布帛制作的雨伞。

趣味链接:雨伞源考

伞是我国首创,据传是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的。《孔子家语》中说:“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这里的“盖”指的就是“伞”。《史记·五帝本纪》记有与伞同类的雨具,可见伞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

最早称伞为“华盖”。唐朝李延寿写的《南史》和《北史》才正式为伞定名。古时的伞,是达官显贵的装饰品和士大夫权势的标志。帝王将相出巡时,长柄扇、“万民伞”左簇右拥,乘坐的车舆上张着伞,表示“荫庇百姓”。

官位、职务不同,“罗伞”的大小、颜色都存在着严格的区分。这一惯例一直传到明朝。纸伞是汉朝以后出现的,唐朝时传入日本,16世纪才传入欧洲。006 古人如何理发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故当时男女都留长发,一般是长发披肩或束成发髻,男子成年加冠,所谓“男子二十而冠”;女子长大后用簪束顶,所谓“女子十五而笄”。这是古人修饰头发的方式。

到汉代,首次出现了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

南北朝时代,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已经开始起步,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

到了宋代,理发业已比较发达,出现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朱熹在注疏《诗经》的《周颂》中的“其此如栉”句里说:“栉,理发器也。”那时,剃发又被称为“待诏”。后来,理发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

元、明朝时,人们理发更为普遍。

但清朝以前的理发方式,主要是洗、梳头发,整理式样。

到了清朝,满族统治者为了长久统治的需要,下令强制男子一律剃头梳辫,并威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受此影响,理发业便空前发展起来,到处都有流动的提供理发服务的“理发挑子”,理发师们手执理发用的铁夹,沿街召唤,给人理发。

清康熙年间,我国第一个理发店出现在奉天府(今沈阳市)。不过当时的理发店里设备简陋、技术很低,主要服务对象是男子。

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理发店,这才开始使用新式工具为男子理发。

五四运动以后,女子才风行剪短发。

趣味链接:中国男人从何时开始留短发?

很久以前,不管是我国还是欧洲,不分男女,人们留的都是长发,只是梳头盘发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我国男人留短发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事,那时整个社会都认为男人剪掉长辫子就是“革命”。对此,鲁迅在其小说《阿Q正传》里就有生动的描述。007 我国古代的鞋

鞋在我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穿不同的鞋。

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用草、麻、葛编织成履。

汉代,祭服穿舄,朝服穿靴,燕服穿屦,出门则穿屐。另外,人们也穿布帛鞋,这种布帛鞋的鞋头多呈分叉状,底用麻线编织,又被称为“双尖翘头方履”。

魏晋时期,一般鞋的前端织有双兽纹饰,配色和谐,鞋款优美。

北齐时,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流行穿屐。所谓屐,指有木齿的鞋,它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

至唐代,官民都穿靴,只是式样略异。女子还流行穿软底透空锦勒靴。

宋代,男性多穿小头皮鞋,女性所穿鞋多为圆头、平头或翘头,上面也饰各式花鸟图纹。

元末,女性流行穿鞋头高耸、鞋底扁厚的布帛鞋,这种布帛鞋可以使女性的身材显得格外修长。

明代,官员穿靴或云头履(朝鞋),儒生多穿黑色双梁鞋,平民百姓则穿布鞋、蒲草鞋或牛皮直缝靴,缠足妇女穿以樟木为高底的弓鞋(木底露在鞋帮外边的叫“外高底”,木底在鞋帮里边的叫“里高底”)。在地域上,北方男人多穿菱纹绮履,江南男人多着棕麻鞋。

清代,皇帝上朝时穿方头朝靴,官吏公服为黑缎靴,武弁穿快靴(称“爬山虎”),高级官员多穿牙缝靴,鞋头逐渐由方变尖。在性别上,男鞋以尖头鞋为主,其材料夏秋用缎,冬则用绒;并且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为单梁或双梁,鞋帮有刺花或鞋头为如意头卷云式;女鞋的鞋底多为木质,高一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为上宽而下圆,被人们称为“马蹄底”,另外,其鞋面常为绸缎所制,上施五彩刺绣,有的贵族妇女还在鞋面上镶嵌各种珠宝。

趣味链接:凉鞋、高跟鞋、靴和缠足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凉鞋由拖鞋演变而来。拖鞋,始于汉代。随后,相继演变出了麻凉鞋、布凉鞋、皮凉鞋等等。为寄寓吉祥如意的愿望,古人常在凉鞋上绣以龙凤等吉祥图案。

高跟鞋也源于我国:六朝时我国已有高跟木屐;满族妇女古时所穿的旗鞋,有的跟部中央高达五寸以上。

靴,原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又称“马靴”和“高筒靴”,有旱靴、花靴、皮靴、毡靴、单靴、棉靴、云头靴、鹅顶靴等各种样式。

南北朝时期,靴在北方广泛流行,且普及到江南;唐朝,靴已官庶咸宜;宋代始出现女靴;元代盛行高丽式靴;明代虽禁止庶民百姓穿靴,但仍出现了许多似靴像履的短筒靴;清代男子着便服以鞋为主,穿公服才着靴。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颇具封建色彩的缠足。

民俗学家认为,缠足始于南唐,俗称“三寸金莲”。缠足妇女所穿的鞋,形似翘首的鸟头,鞋底为木质,弯曲如弓,故称“弓鞋”。弓鞋原本指弯底鞋,后泛指缠足妇女所穿的小脚鞋子。

元、明两代规定只许富裕人家的女子缠足,这一时期弓鞋的鞋底多为4~5寸高。

到了清代,满族妇女也穿汉族女性的“三寸金莲”。虽然清政府多次禁止旗人缠足,但屡禁不止,许多旗女仍对“三寸金莲”情有独钟,缠足之风极盛。弓鞋式样多,有眠鞋、换脚鞋、尖口鞋、踏堂鞋、网子鞋、莲鞋、棉鞋、套鞋、丧鞋、坤鞋、合脸鞋等数百种。考究的弓鞋在鞋头、鞋底、鞋里和鞋帮上绣满了各种吉祥图案,有钱家女子的弓鞋跟上还加缀明珠等饰物。008 古人用什么洗涤剂

在古代,人们用什么东西来洗污渍呢?

草木灰是古人最早使用的洗涤剂。《礼记·内则篇》载有:“冠带垢,和灰清漱。”意即:系帽子的带子脏了,就和着草木灰洗。其原理是草木灰中的碳酸钾能去除油污。

又据《考工记》记载,古人为使丝帛柔软洁白,用草木灰水将丝帛沾湿后,放入贝壳烧成的灰,加水浸泡。其原理是草木灰水和贝壳灰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去污力强的强碱——氢氧化钾。

先秦及秦汉时,粮食浸泡液是人们常用的洗涤剂。粮食浸泡液即将粮食浸泡在水中,达到一定程度即可以洗去污垢,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的确是一种取之容易的洗涤剂。

另外,皂美也是古人的洗涤剂。南宋时出现了一种橘子大小、用皂美粉做成的圆团,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它的名字:肥皂团。把它放入水中,能发泡去污。后来,从西方传入的和它功效相似的洗涤剂,就也叫“肥皂”了。

南北朝时,用猪胰去垢已被贾思勰提到过。而且,唐代“药圣”孙思邈的《千金方》里也有一个配方:将洗净的猪胰研磨成粉状,加豆粉香料做成颗粒。这就是古代的胰子,也叫澡豆。

后来人们又把胰子和香碱合在一起,做成团,《儿女英雄传》中所说的桂花胰子、玫瑰胰子就是这样做成的。

趣味链接:国人在什么时候制造出现代肥皂?《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写长姐儿洗去手上的烟油气味时,这样写道:“洗了又洗,搓了阵香肥皂、香豆面子,又使了些桂花胰子、玫瑰胰子。”

这部小说成书于清道光年间。难道那时候就有和今天所用的肥皂一样的“香肥皂”?答案是否定的。

我国最早的“洋皂”工厂是由英国人于19世纪后期创办的。光绪年间,开始有中国人尝试制“皂”,但是只研制出流质肥皂,而没有成功研制出固体肥皂。

近代著名化学家徐寿的儿子徐建寅于1880年到巴黎考察了两家肥皂厂,并详细记录了肥皂制作工艺。1912年,原本在美国学农的穆藕初改学肥皂制造,两年后回国,打算创办自己的肥皂厂,但因为制皂所需的重要原料被外国公司所垄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好半途而废。

与此同时,一个名叫方液仙的人也在为生产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肥皂默默耕耘着。1912年,他在上海以一万元资本办起一爿小作坊,后来发展为中国化学工业社。1920年,屡经挫折的方液仙终于成功研制出物美价廉的“剪刀牌”肥皂。

不料,“剪刀牌”商标被英商利华肥皂公司抢注。无奈之下,方液仙只好将自己已经打响的肥皂品牌更名为“箭牌”。虽然历尽磨难,但中国人终于成功生产出了自己的肥皂。009 古人吃饭的礼俗

很早以前,我国古代的人们就形成了一系列的饮食礼仪。因为古人把饮食看做是礼仪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所以,饮食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

首先,古人吃饭很讲究饭菜的摆放方式和宾主的坐席,并借此体现出一定的礼仪规范。从周代开始,在贵族阶层设宴招待宾客的场合,尤其讲究饮食的礼仪规范。

他们席地而坐,餐具直接放在席上。饭菜要这样摆放:左边依次为带骨的熟肉、主食(饭);右边依次为大块的熟肉、酒和饮料;在最里边放酱酪调料,外边放烤肉,右旁放着蒸葱;干肉脯类的菜肴,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若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若是干鱼,则以鱼头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鱼脊向着宾客的右方。

为什么要如此讲究呢?原来这是为了敬客、尊长,以及食用方便。这些摆设次序,在家里以尊长的座位为准;宴请客人时,则以最尊贵的客人所坐席位为准。宴饮开始之前,要进行进食的礼仪,宾先主后说一些互相感激的话。然后再行祭食的礼仪,以报答先祖,表示不忘本。

其次,无酒不成宴席,古人在宴席上总是离不开酒,而古人喝酒时也会有很多礼仪。宴席上祭食礼仪后,便接着行饮酒的礼仪。主人举杯向宾客敬酒,叫做“献”;宾客回敬主人,叫做“酢”;主人先自饮酒,再劝宾客饮酒,这叫做“酬”。饮酒时要小口细品,而不能大口喝酒,更不能喝得酩酊大醉,否则就会大出洋相,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再次,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中所独有的一大特色,用筷礼仪也就成为古人饮食礼仪中的主要内容。古代用筷礼仪很多,客人不得持筷过“河”夹菜,也就是不要将筷子伸得老远去夹饭桌对面的菜肴,宁可不吃,也应当遵守不持筷越“河”的礼仪。

用筷子给别人夹菜也要看具体情况。虽然用筷给客人夹菜可以表示尊重和热情,不过,当主人老是用自己的筷子给人夹菜时,虽热情有余,但会令有的客人难以接受。据说袁世凯在宴席上喜欢给客人夹菜,即便是筷子上自己的口水欲滴,客人也不敢不吃。“袁府盛宴佳肴美,总统筷上口水鲜”,说的就是这种尴尬的局面。虽说“礼多不为怪”,但这种不卫生的“礼”显然令人难以接受。

另外,除了自己要讲究饮食礼仪之外,古人还注重加强对子女饮食礼仪的教育。至今,香港有句俗语“餐头食饭教仔女”,其实就是根据《礼记》中有关饮食礼仪的内容得来的,意即要教导子女就要从饮食礼仪开始。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趣味链接:从《鸿门宴》中的坐席可以看出什么?《鸿门宴》记载:“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据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什么呢?

原来,汉代宴席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是向西的座位,且该座位常常是陪席。项羽留沛公吃饭,刘邦为客,应东向坐。但项羽自己“东向座”,傲然居于尊位,而且项伯、范增也居于尊位,刘邦、张良居下位。这反映了项羽的骄横,也反映了刘邦的忍辱。010 山珍海味都有些什么

具体来说,山珍海味是指产自山野和海洋的名贵珍稀食品。它是食物中的精华,包括熊掌、燕窝、鱼翅、海参等等。

熊掌。它是古食谱上的名菜。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煮好的熊掌,酥烂滑润,令人回味无穷。

驼峰。也就是骆驼的肉峰,煮食方式有蒸食或烤食两种。唐杜甫《丽人行》诗云:“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以驼峰和银鳞这两道菜做例子来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饮食的讲究与精美,由此可见驼峰的美味无穷。

鹿尾。古人视鹿尾为珍食。明清两代北京宴饮,最重鹿尾。《红楼梦》写庄头乌进孝向贾府交年租年礼,所开单子的第一宗是大鹿(全鹿)三十只。鹿尾、鹿舌、鹿筋、鹿肉、鹿血、鹿鞭既是美食,又是大补之品。

燕窝。它其实就是金丝燕在闽粤海滨悬崖上筑起的巢,是金丝燕吞食鱼虾、海藻经胃液消化后吐出的黏液筑成的,营养丰富,有滋补之功效。

鱼翅、海参。鱼翅是加工干制后的鲨鱼鳍;海参则是海里的一种棘皮动物。古代隆重的喜庆筵席常常以它们作为主菜,称为鱼翅席和海参席。

鲥鱼。它生活在海洋中,春季到长江、钱塘江产卵,大的三尺,是鱼中的美味。春夏之交,一年一次的鲥鱼上市,此时正是吃鲥鱼的最佳时节。

我国古时著名的山珍海味还有鱼肚、鱼唇、干贝、对虾、野鸡崽子、凫脯、哈士蟆(黑龙江林蛙)、猴头蘑、银耳等等。

至于宫廷食谱中的“龙肝凤髓”并非实物,因为“龙肝”不过是白马的肝脏,凤髓也只是锦鸡的骨髓。

趣味链接:山珍海味又可以细分为什么?

山珍海味细分起来,有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三种。

上八珍是猩唇、驼峰、猴头、熊掌、燕窝、凫脯、鹿筋、黄唇胶;

中八珍是鱼肚、银耳、鲥鱼、广肚、果子狸、哈士蟆、鱼唇、裙边;

下八珍是海参、龙须菜、大口蘑、川竹笋、赤鳞鱼、干贝、蛎黄、乌鱼蛋。011 “四菜一汤”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年,灾难频繁,百姓深受其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一些达官贵人却仍然花天酒地、歌舞升平。为了江山永固,朱元璋决定自上而下整治一番。

皇后寿筵那天,文武百官前来朝贺。宫廷里摆了十多桌酒席,朱元璋吩咐宫女们上菜。

宫女们首先端上的是一碗萝卜,朱元璋说道:“萝卜者,百味药也。民间有句俗语‘萝卜进了城,药铺关了门’。愿众卿吃了这碗菜后,百姓都说‘官府进了城,坏事出了门’。来来来,大家快吃。”

宫女们端上的第二道菜是韭菜。朱元璋说:“小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得人心。”说完又带头夹韭菜吃。

接着,宫女们又端上两碗青菜,朱元璋说:“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臣相。吃朝廷的俸禄,就要为百姓办事。为官者就应该像这两碗青菜一样清清白白。”

随后,宫女们端来一碗葱花豆腐汤,朱元璋又说:“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明如日月。寅是寅来卯是卯,吾朝江山保得牢。”

宴后,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皇后的寿筵就是标准,谁若违反,定严惩不贷。”

趣味链接:民国时期的“四菜一汤”

韩复榘原是冯玉祥的部下,后归了蒋介石。但他依然不老实,大有孤家寡人之意。1934年,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飞抵济南,视察山东省经政。一下飞机,蒋介石就夸奖韩复榘把山东省的“新生活运动”搞得好。韩复榘早已经准备好了“新生活运动”餐以款待蒋介石夫妇。

是日中午,韩复榘在省政府设宴,款待蒋介石夫妇。宴前,先说明了午餐是“四菜一汤”,是符合“新生活运动”之精神的。这四菜是翡翠叶、荷底鱼、银条粉、黄金饭,一汤乃白玉汤。

宴席开始,勤务员给每桌上了一大盆小米饭、四大碗“新生活菜”,韩复榘一一对菜名作了解释:这翡翠叶就是大白菜叶子,这荷底鱼就是大明湖的鲤鱼,这银条粉就是炒粉条,黄金饭就是那一大盆小米饭。当然,白玉汤自然就是豆腐汤了。可是,这样的粗碗、粗菜、粗饭,让旅途疲惫的蒋介石和夫人如何下咽?012 为什么狗肉不能上席“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意即狗肉香美异常,使得神仙也经不住其诱惑。但是民间却另有禁忌,如“狗肉不能上席面”或者“狗肉不上桌”等等。人们虽然承认狗肉好吃却不让狗肉上席面,狗肉也就难登大雅之堂。这是为什么呢?

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狗肉比不上牛羊猪肉,属于贱肉。而且在我国老百姓的语言色彩中,与狗有关的字多带有贬义,故多用“狗肉不能上席”来比喻不够格或不争气。

如徐慎《四书记》载:“真是狗肉不上桌,他怎么现在搞这个名堂?不争气!”李准《李双双小传》中李双双埋怨丈夫道:“怎么你就是不会擀面条,不会蒸馍?放着排场不排场,放着光荣不光荣!我就见不得‘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狗肉不上桌’这号人!”

因此,“狗肉不能上席”在民间流传甚广,致使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正规宴席都不安排狗肉菜肴。

以上只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另据有关学者考证,狗肉之所以不能上席,其原因还有以下这些。

一是由于佛家主张“戒杀放生”,梁武帝萧衍提倡素食,所以佛门弟子也就难以享受狗肉的美味了。

二是由于道家有忌讳。李时珍曰:“道有以犬为地厌,不食之。”

三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迷信思想。据《曲洧旧闻》记载:“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宋徽宗听后,立即降旨禁杀狗,并规定凡放下屠刀,不再杀狗者,“赏钱至二万”。

趣味链接:吃肉为什么又叫“打牙祭”?

从“祭”字的本义来看,它就是“祭奠、祭祀”的意思。古人尊重祖先亡灵,对于祭祀祖先非常重视。逢年过节都要告祭先人,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会惦记着先给祖先亡灵享用。

而古时候所谓最好吃的东西无非就是猪肉而已。由于祭祀只是个仪式,所以只切不大一绺的猪肉放在神龛面前,点上冥币、蜡烛以示祭祀。祭了祖先之后便将这一小绺肉切细“祭”自己的牙齿,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

因为古时候生产力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因此只有上了岁数的人才能食肉。《孟子》里所描述的理想社会的条件之一就是“七十者可以食矣”。祭祀这种仪式一年之中也就那么几回,也就意味着一年之中人们能吃上点儿肉的机会也就那么几回,所以凡有机会吃肉,统统被戏称为“打牙祭”。

人们把“打牙祭”当做难得的改善生活的机会,“打牙祭”这一俗语也便广泛流传,带给人们无穷的历史回味。013 饺子的由来

饺子是我国历史悠久、南北通食的一种食品,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古时候,人们一般在年三十晚上十二点以前将饺子包好,待到子时吃,因为这时正是正月初一的伊始,也是辞旧迎新之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另外,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据说,饺子与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有关。他从长沙太守任上告老还乡后,在南阳白河岸边,看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当时伤寒肆虐,病死无数。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继续悬壶济世。于是,他仿照在长沙的做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向穷人施舍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将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把它们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因此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开棚舍药一直持续到除夕。人们为了庆祝新年,也为了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取“娇耳”的谐音,他们把这种食物称为“饺耳”、“饺子”,以纪念张仲景舍药治人的义举。后来,这慢慢演变成了过年吃饺子的习俗。

如今,饺子这一佳肴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大观园里的一朵奇葩。

趣味链接:汤圆是怎样起源的?

相传,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炀帝杨广为粉饰太平,炫耀国泰民安,下令在都城洛阳搭起一排高台戏棚,调来全国各州府著名戏班,从十五日夜起,连续演戏一个月,以示歌舞升平。

从此,洛阳城每夜华灯高照,弦歌不绝。一时,看灯的、听戏的、做小买卖的,热闹非凡,整个洛阳城沸腾了起来。那些开小吃铺的为了赚钱,挖空心思,做出各式各样人们爱吃的夜点。

其中,有一位小吃铺老板别出心裁,把糯米磨成粉,包以糖馅,做成团子,放进水里一煮,吃起来清新爽口、美味异常,既饱肚子、又暖身子。人们看着新鲜,吃着有味,这种糯米团子便风行起来。古时称正月十五为“上元”,夜晚叫“宵”。因为汤圆是在“上元”、“宵夜”时吃的,所以,它又叫做“元宵”。

后来,每年元宵节时,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尔后,吃“元宵”寄托着人们渴望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并成为一种喜庆风俗沿袭到现在。不过,现在的“元宵”除了是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外,也成为平时流行于民间的风味小吃。014 馒头话古

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馒头”,是属于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说起馒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孟获时,要渡过泸水。那时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诸葛亮手下有人就提出一个迷信的主意:要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去祭泸水的河神,才能保证蜀军渡河时的安全。诸葛亮没有杀俘虏,但为了鼓舞士气,他还是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泸水的河神。

从此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

这只不过是民间传说而已,而实际上,馒头最迟在东汉时就已经出现了。晋代时不叫馒头,叫“蒸饼”。萧子显在《齐书》里说,西晋永平九年(公元299年),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宋代程大昌在《演繁露》一书中解释说,“面起饼”是“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无疑“面起饼”就是发酵的面食,即馒头了。

趣味链接:包子的由来

包子大约在三国时期出现。包子有馅,馒头无馅。但包子原名却是“馒头”,晋代束皙《饼赋》说,初春时的宴会上宜设“馒头”。这里所说的“馒头”就是包子。

包子这个名称,始于宋代。北宋陶谷的《清异录》就谈到当时的“食肆”(卖食品的店铺)中已有卖“绿荷包子”的。南宋《都城纪胜》中说,临安的酒店有包子酒店,包子酒店专卖鹅鸭肉馅的包子。可见此时人们食用包子已很普遍了。

有个有趣的故事说,宋朝时,有个叫孙琳的大夫,为宋宁宗治病,就是用馒头包大蒜,淡豆豉,每日服三次,三日后病除,被时人视为神医。

宋代诗人陆游的《笼饼》诗云:“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肴,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陆游的注释为:“蜀中杂彘(即猪),肉作巢(即馅)的馒头,佳甚,唐人止谓馒头为笼饼。”由此可见,当时四川用猪肉合面做的包子,就已经很有名了。015 油条的来源与秦桧夫妇有关

油条是很多人都爱吃的食品。它的原名叫“油炸桧”、“油炸鬼”,据说最早是南宋临安(今杭州)人先做出来的。

南宋年间,卖国宰相秦桧和他的老婆王氏,东窗定下了毒计,把精忠报国的岳飞杀死在风波亭里。消息一传开,老百姓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议论此事。

当时,在临安城里的众安桥头,有两家相邻的小食摊,王二卖芝麻葱烧饼,李四卖油炸糯米团。

有一天,两人谈起秦桧害死岳飞的事情来,李四气得敲着案板:“秦桧,你这个卖国贼,我恨不得把你……”王二说:“李四哥别性急,你看我来收拾他们!”说着,从案板上摘了两个面疙瘩,捏成两个面人:一个是吊眉毛大汉,另一个是翘嘴巴女人。

他抓起切面刀,往那吊眉毛大汉的颈项上打横一刀,又往那翘嘴巴女人的肚皮上竖着一刀,对李四说:“你看怎样?”李四点点头,说:“很好!不过,这还不够!”说完,他回到自己的摊子那儿,把油锅端到王二的炉子上,又将那两个斩断切开了的面人重新捏好,背对背地粘在一起,丢进滚开的油锅里去炸。

他一边炸面人,一边叫着:“大家来看油炸桧啰!”过往行人纷纷围拢过来,看着油锅里有这样男女两个人,被滚油炸得吱吱响,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们心里很解恨,也跟着附和起来:“快来看呀,油炸桧了!”

当初,老百姓吃“油炸桧”是为了消解心中的愤懑。但因其味道还真不错,价格也低廉,所以吃的人就越来越多。一时间临安城里城外的很多摊位,也跟着做起来,以后就渐渐地传到了外地。

后来,人们觉得捏面人太费事,就用两根面条来代替,一根算是秦桧,一根算是王氏,用棒儿一压,扭在一起,放到油锅里去炸。尔后,因为其长条的形状,所以人们把它改叫为“油条”。

趣味链接:“点心”的叫法始于何时?

关于“点心”叫法的起源,据民间的传说是梁红玉击鼓退金兵之时,见到将士们夜以继日地血战沙场,英勇杀敌,屡建奇功,大为感动,随即下令其手下烘制备受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派人送往前线,犒劳将士,以示“点点心意”。

以上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其实,据有关烹调资料记载,“点心”这个叫法起源的时间,比这个民间传说所描述的时间要早得多。

宋人吴曾所撰的《能改斋漫录》有载:“世俗例以早餐小食为点心,自唐代之时,已有此语。”唐人郑修为江淮留侯,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吴曾与梁红玉处于同一时代,其书成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间,所载唐人郑修一事有根有据,应当足信。016 古代的炊具都有哪些

古代的炊具包括灶、鼎、鬲、甑、甗、釜、鬶、斝等类别,其中又以灶为核心用具。

最原始的灶是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直接在土坑内或在其上悬挂其他器具进行烹饪。这种灶坑在新石器时代广为流行,并发展为后世的用土或砖垒砌成的不可移动的灶,至今仍在广大农村普遍使用。

新石器时代中期发明了可移动的单体陶灶,为商周秦汉各代所继承,并发展出了铜或铁铸成的炉灶,较小的可移动灶称为灶或镟,实际就是炉。

鼎是先秦时期的主要炊具之一,商周时期盛行青铜鼎,有圆形三足,也有方形四足。因功能的不同,又有镬鼎、升鼎等多种专称,主要是用来煮肉和调和五味的。

鬲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已渐趋消亡,故秦以后的文献中此字已很少见。陶鬲是炊具,青铜鬲则同时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而存在于夏商周时期。

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它的镂孔底面相当于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后,甑便绵延不绝,今天的厨房中仍能见到它的遗风。

釜就是圆底的锅。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周时期有铜釜,秦汉以后则有铁釜,带耳的铁釜或铜釜叫鍪。釜单独使用时,需悬挂起来在底下烧火,大多数情况下,釜是放置在灶上使用。

甗是一种复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烧水煮汤,上部蒸干食。陶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有青铜甗,秦汉之际有铁甗,东汉之后,甗基本消亡。

将鬲的上部加长并做出流,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鬶,它只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

斝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

趣味链接:古代的盛食具

盛食具指进餐时所使用的盛装食品的器具,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餐具,包括有盘、盆、碗、盂、缽、豆、敦、俎、案等类。

新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陶盘作为盛食器皿,自此而后,盘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用具,直到今天仍与我们朝夕为伴。

碗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商周时期稍大的碗在文献中称为盂,既用于盛饭,也可盛水。碗中较小或无足者称为缽,或写作钵,也是盛饭的器皿,后世专以钵指称僧道随身携带的小碗。

盘之大而深者为盆,新石器时代的陶盆均为食器,式样较多,秦汉以后食盆的质料虽多,但造型一直比较固定,与今天所用基本无别。

盘下附高足者称为豆,豆即是此类物品的泛称,也专指木质的豆,陶质豆称为登,竹质的豆则称为笾,都是盛食的器皿。

平板下安有足谓之俎。俎即可用来放置食品,也可用作切割肉食的砧板,故鸿门宴上张良自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意昭然。

案的形态功用与俎多有相似,但秦汉及其后多言案而少称俎。食案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案面长而足高,可称几案,既可作为家具,又可用作进食的小餐桌;另一种案面较宽,四足较矮或无足,上承盘、碗、杯、箸等器皿,专作进食之具,可称为棜案,形同今天的托盘。017 古人如何清洁口腔

在牙刷发明之前,我国古人是如何清洁口腔的呢?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就已经有了保护牙齿、清洁口腔的记载。为了追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的“齿如瓠犀”(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的境界,古人常用盐水来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如春秋时期的《礼记》中就载有:“鸡初鸣,咸盥漱”;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中也载有:“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

除了用盐水漱口之外,我国古人还采用咬杨枝的方式来清洁口腔。根据佛教经典记载,僧侣们“每日旦朝,须啮齿木,揩齿刮舌”,其中的“齿木”即杨枝。咬嚼这种杨枝,可以摩擦牙齿表面,祛除细菌,保持卫生。

佛经《华严经》上还归纳了嚼杨枝的几大好处,如消宿食、除痰疾、解众毒、去齿垢、发口香等,这也许和现在嚼口香糖有异曲同工之处吧。

古医书《外台秘要》上也载有人们咬杨枝清洁口腔的习惯:用杨枝将其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这种方法源于印度,印度人称杨枝为“齿木”。唐长安大荐福寺僧人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也记载了杨枝“食罢去秽”。

除了咬杨枝之外,人们还因地制宜地找寻其他合适的洁牙材料,如柳枝、槐枝、桃枝、葛藤等。这些材料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人们用“嚼”枝条的方法来洁齿。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人们发明并开始使用专门的刷牙工具。据考证,辽代应历九年(959年)就有了植毛牙刷,到赵匡胤建宋(960年)之后,史书上关于牙刷的记载就更多了。

如周守忠撰写的《养生类纂》一书中就载有:“早起不可用刷牙子(即牙刷),恐根浮并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可见,当时已从植毛刷发展到马尾刷。只是由于当时的牙刷粗制滥造,对清洁口腔的作用有限,所以人们比较轻视它。

到了元代,人们才渐渐开始重视使用牙刷,这一情形可由郭钰的诗“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值”中略窥一斑。而且,此时的牙刷已经是现代形制的牙刷:柄如短簪,由玳瑁制成,刷毛是白色马鬃,由白色丝线锁固在刷柄上。

趣味链接:古代也有“牙膏”

为了保护牙齿,古人可真是动了不少脑筋。尤其是古代社会中身份比较高的人士,更是使用多种漱口方式来保持口腔卫生。虽然西方牙膏进入我国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但是古人使用的“牙膏”,却是五花八门。

酒、醋、盐水、茶及温水是古人最早用来漱口的“牙膏”。酒、醋、盐水等有解毒杀菌的功能。尤其是盐,古人认为用盐刷牙是治疗牙周病的有效方法,“清旦盐刷牙,平日无齿疾”说的就是这个。

古人用茶漱口,是因为他们相信用茶漱口能去除油膩,调和脾胃,还能使牙齿坚硬不脱。据现代药理分析,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同时可以保持口腔清洁。这说明古人用浓茶漱口是符合科学原理的。

而在6世纪时的南朝梁,出现了一种由皂角、荷叶、青盐等各种药物研熬而成的名为“口齿乌髭”的东西。这种东西对牙齿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的作用,还兼可黑发美容,可谓一举两得,堪称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药物牙膏。

到了唐代,古人开始用天麻、藁本、细辛、沉香、寒水石等研粉擦齿,以香口洁齿。五代时期又出现了复方配制的洁牙剂。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已载有详细的药膏洁齿法。

以后,古人又逐渐在牙齿清洁剂中加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佩兰等清热解毒的中药。这样做既能保持口腔清洁,又可治疗口腔疾病。

而沿袭至今的管装牙膏则是19世纪末期才开始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不过当时管里面装的是牙粉,用起来并不太方便。二战之后,牙膏的化学成分才真正定型,并普遍为人们所接受。018 古代妇女如何化妆

化妆术在中国很早时候就有了。单从出土的战国时期楚俑,便可看出当时已有敷粉、画眉及胭脂的使用,甚至可追溯到之前的夏、商时期,民间就已开始使用化妆品了。

古代的农业社会一向自给自足,连化妆品也不例外,大都以天然植物、动物油脂、香料等为原料,经过煮沸、发酵、过滤等步骤而制成。先秦时期,人们已懂得用红颜色涂在脸上当胭脂,将琐(即美玉)挂在耳上做装饰品。秦朝时,已有人用修画眉毛、脸上涂红来化妆了。

到了汉朝时,女子化妆很是普遍,化妆品也有所发展。当时不仅已能制作化妆用的粉,而且可以专门生产颜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贵族妇女已不满足于一般的涂脂抹粉,她们争艳斗奇地在脸上画上各种花纹图案,或将翠珠、金铂镂贴在脸上作“妆靥”。南北朝的宋武帝刘裕之女寿阳公主,就曾摘取梅花,粘贴在前额上,作为装饰,时人称为“梅花妆”。后来,“梅花妆”便流行开来,历经隋唐五代,至宋代时仍盛行不衰。

晚唐时最为流行的化妆是花钿或花子,即在妆靥中贴上去的花纹图案,大都贴在额上、眉间、两颊、鬓旁。

唐时妇女盛行化妆,出现了很多化妆名称,如催妆、红妆、晓妆、醉妆、泪妆、桃花妆、仙蛾妆、血晕妆等等。

古代化妆人多为贵族妇女,化妆时多有婢女相助,一般要花一两个小时,有时半天才能完毕。而民间女子一般只有在出嫁时才能精心化妆一番。

在强调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古代社会,“女为悦己者容”无疑是女性最大的乐趣及关注所在。古代妇女不仅以粉饰面,两颊涂胭抹红,修眉饰黛,点染朱唇,甚至用五色花子“贴在额上,增添美丽的效果。

趣味链接:脂粉的由来

胭脂,又称燕支。原产于西域地区焉支山的一种野生植物“红蓝花”。红蓝花初开时呈粉红色,并有一股迷人的香气,它越濒临干枯,颜色越鲜艳,香气也越浓烈。据传当时即有人采干枯的红蓝花,轧短磨细,加水调合成红色液体,将棉花浸泡其中,使用时涂于面颊,淡红如晕,色憨面美。

随着西域道路的开通,胭脂遂传入内地。秦汉时期,女子或将胭脂掺入米粉调成糊状,或包在软绸里,贮放在胭脂缸中。妇女晨起梳妆,先敷粉再涂胭脂,匹配成双。汉代妇女崇尚桃花面,她们在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胭脂,调成“红粉”搽在脸上艳如桃红。这种桃花面一直传至隋唐两代。

涂脂抹粉是历代妇女美化自己生活的重要方面,故称“红妆”。汉以后盛行,宋明时期,尽管妇女的妆饰习俗有所变化,但涂脂抹粉一直未被弃置,直到近代女学堂兴“淡妆雅服”,施脂抹粉的“红妆”习俗才开始走向衰落。019 古人在夏天如何消暑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已经懂得在夏天利用冰来消暑了。他们会把冬天的冰保存下来留到夏天用,或者自己制冰来消暑。《礼记·月令》记载了上古天子之礼:每年隆冬季节,江河之水冻结实了,天子便命人凿冰窖藏;来年仲春,又命人开窖取冰,同羔羊一起,拿到宗庙作为祭品参加祭祀。祭完了,余下的冰留给自己夏日享用。

在周代,官府里有专门负责取冰、用冰的官员——“凌人”。

东汉末年,曹操在邺城设冰井台藏冰。

唐朝时,京城出现了专门靠买卖冰块而发财的商人。到了唐末,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水结冰。根据这一发现,人们便开始在夏天制冰了。《酉阳杂俎》中就详细记载了当时制作冷饮的方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