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8 16:45:29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

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试读:

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些卓越人物中有腹藏治国良策的政治家,有胸怀万卷兵书的军事家,有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有吟诗作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还有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们身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同样也会继续激励我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

从古到今,正是这些伟大的人物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的进步。阅读他们的成长故事,有益于我们熟悉历史,认识社会,懂得道理,明白人生。

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汲取激励人心,催人上进的力量。他们成功的人生之路,能够激发我们更高的人生追求。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教训,能够使我们事半功倍。在成长之路上,天赋固然重要,但人生的磨炼、社会的感染、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努力等,都影响着人生智力的发展和才能的表现。人与人的天生智力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但随着后天的学习与培养,不同的人就表现出不同的才智,只有把这种才智积极地运用于实践和创造活动中,才能发挥神奇的作用,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社会财富。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以上图书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图书馆装备陈列。

少年立志

如果平时休息的时候,也能够心在军营,以杀贼为计,蓄养锐气,修治军装,讲明法令,通之以情,结之以心,那就也是操练。

出身将门世家

山东济宁东南30公里,运河和泗水交汇的地方,有个美丽的村庄叫鲁桥镇。

鲁桥位于京杭大运河和泅水的交汇处,镇上人虽不多,但船只往来频繁,倒也相当热闹。

鲁桥镇有史以来没出过什么大人物,现在也没住着什么大户人家。要说有,村东戚家大概还算一个。

戚家的男主人名叫戚景通,他中年时生有一个女儿,后来出了嫁。进入暮年之后,他格外想有个儿子。

就在戚景通56岁那年,他中年后娶的夫人王氏怀孕了。戚景通时时在想,要真能生个儿子,一定把武艺韬略都教给他,长大成为一名出色的将才。

嘉靖七年十月初一日那天,戚景通一宵没睡。前半夜是因为夫人临盆,不知是否能平安分娩,所以一直在担心。

后半夜,王氏生了个儿子,这下,戚景通又是喜欢,又是激动,再也睡不着了。

横竖睡不着,戚景通里里外外关照了一切,要夫人好好休息,便独自背着手踱起方步来。从庭院踱到门口,又从门口踱到街上。

秋末的夜半,鲁桥镇天空晴朗,繁星熠熠闪光。戚景通一边漫步,一边思索:该给儿子起个什么名字呢?

不知不觉间,天渐渐放亮,猛抬头,只见一轮旭日从东方升起,朝霞笼罩在小镇四周,枫红松青,五彩缤纷,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早晨的空气本来清新,戚景通人逢喜事精神格外畅快。

戚景通快步回到家中,因为今天会来很多贺喜的客人,现在他们可能已经在家里等候了。

果然,这时戚家大院里好不热闹,进进出出的人脸上都喜气洋洋,他们都是来道喜的。

见到戚景通从外面回来,贺喜的亲朋好友纷纷走过来,祝贺他老来得子。

这天天气特别好,万里晴空,太阳柔和地照着,空气十分清新。这时已是初冬,树叶早已落光,草早已枯黄,可在戚景通眼里,一切都充满了生机。阳光温和,空气清爽,戚景通有说不出的高兴。

一个老人问:“今天天气这么好,你又老来得子,是吉祥大喜的好日子,应该给孩子取个好名字啊!”

戚景通沉思片刻,说:“今天天气好,一片光明,就叫他继光吧!希望他日后成为一个光辉的人物,也希望他继承祖业,光宗耀祖。”众人都说好,将来这孩子一定会有出息。

戚家祖辈是安徽定远县人。在元朝末年,六世祖戚祥参加了红巾军的起义,在郭子兴领导的军队中一直追随朱元璋,朱元璋夺取天下后,因起义有功当上了应天卫即今南京中所百户。后来,他跟随大将傅友德远征云南,战死沙场。

戚继光的六世祖戚详在明朝建立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又不幸阵亡。所以政府根据戚详的战绩,封他的儿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登州即今山东蓬莱,卫是明代的军事编制,按规定登州卫兵额有三千二百多名军士。

指挥佥事,也就是卫的军事长官。所谓世袭,就是可以一代一代往下传,父亲死了由儿子继任。

戚家有明太祖朱元璋授与戚斌的诏令,拿着这个诏令,后代就可以到京城办理袭职手续。

戚斌上任后,戚家也就迁到了山东登州府,即今山东省蓬莱。戚斌的儿子戚珪,为人倜傥,仗义勇为,能文会诗。

戚珪的儿子戚谏,膂力过人,20岁曾单独与老虎相搏。戚谏有两个儿子戚宣和戚宁,戚宣袭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不过却没有儿子。

戚宁娶妻阎氏,有一个儿子戚景通。戚景通6岁丧父,当时他的母亲才24岁,带着孤儿,事奉婆母,靠纺织为生,过着清贫的日子。戚景通在伯父死后,继任世袭职位。

戚景通文武全才,品学兼优,身为武将而被举为孝廉。正德、嘉靖时期,他曾在山东、大宁、京师等地历任军职,官至神机营副将。戚景通治军严明,有丰富的军事知识。

袭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之后,戚景通表现出优异的军事才能,被提升为都指挥,负责山东沿海抗倭事务。

按说,登州卫指挥佥事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官,带兵的武将也用不着读很多书有很多学问。

但是,戚景通十分勤奋好学,即使率领部卒驻在野外,也手不释卷,每到一地,坐下就读书。

大热天戚景通也不休息,常是一手摇着一柄朋友送的川扇,一手就握着书卷从容地阅读。武将读书,就如猛虎添了翅膀。

戚景通武艺精通,擅长使刀,箭法也十分精妙。他不仅武艺精熟,对军事也素有研究。他曾经写过好几百篇关于加强国家防卫的计划意见,上书给朝廷。

这些计划意见都是戚景通研究军事的心得,战争实践的体会,很有实用价值。

戚景通曾被提升为江南漕运把总、山东总督备倭、大宁府都司掌印官、神机营副将等职。但他的家景却很清贫。

戚景通为官清廉,从不收受额外之费,更不对权贵阿谀奉承。

正德十五年,戚景通调到浙江,担任江南运粮把总,负责运送官粮。上任之后,他取消了许多陈规陋习,引起许多人的不满。

当时一些奸商到处造谣,并暗中收买一些贪官污吏千方百计陷害他,想迫使他下台。

有一次,戚景通押送粮食到太仓,按照习惯,应该给仓官送一些财物。熟悉内情的部下劝他照此办理。

戚景通却说:“押送粮食是我的职责,接收粮食是他的职责。公事公办,凭什么要送他东西。”

许多坏风气本来是不正常的,久而久之,却成为正常的东西,甚至原来好的却被看为不正常。

戚景通拒绝收买仓官,他的行为激怒了仓官,他诬谄戚景通账目不清。这种罪行如果加身,会受降级的处分。

当时戚景通有一个部下张千户,他想送他300两银子,帮助他打通关节,以免降级。不过他素知戚景通为人,知道他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于是,张千户便请一个叫王春的人去劝戚景通,因为这个王春和戚景通关系比较好。

王春的拿着银子去见戚景通,转弯抹角地说:“粮食原本不少,帐目也完全清楚,可就是仓官存心找碴儿,诬了大人的名誉,害了大人的前程。”

戚景通说:“贪官当道,我宁可不做官,也不会屈就他们的。”

王春说:“戚将军,大家都知道你是正派人,不会接受别人银子。但这次是为打通关节,以免降级之罪,再说你也拿不出这么多,大家都是朋友,你赶快收下,去买通关节要紧。”

戚景通把脸一沉说:“你是要我去行贿吗?”“可是如今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只好花点银子,把它了结算了。张大人自愿拿出平时积余的300两银子帮助你,我看就不必推辞了吧。”王春说。“我做官以来从未干过这样的事,宁可受罚也决不行贿!”戚继光义正辞严地大声说。“那么,由张大人出面,让他代替办这件事,总可以吧。”王春看戚景通实在不愿意,就转换策略说。

戚景通还是摇头说:“不行,我正是因为不愿意违背良心才得罪了仓官。要是允许张大人去这么干,就是欺骗自己的良心了。”

说了半天,戚景通也不答应。

最后,戚景通笑了笑说:“我天生是这脾气,凭良心做事。大家都知道,我没弄错账目。如果去送礼,反而说明我办错了事。这礼我说什么也不送,这钱我也不能收。他们诬陷我,降我的级,我不在乎,我只要对得住良心。”

戚景通谢绝了朋友的银子,最终也没去买通关节。

后来,虽然事情弄清楚了,可戚景通还是丢了运粮把总的官,回到山东,仍担任登州卫佥事。

正直的人往往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敬佩。戚景通的人品在当地有口皆碑,许多人都愿和他交朋友,一些达官贵人也想和他交往,以抬高自己的声望。

戚景通有个上司叫戚勋,当时任职总督山东备倭军事,很欣赏戚景通。他起先还奇怪,戚景通怎么升为江南运粮把总没多久就给撤了下来?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

待到明白了原委,戚勋对戚景通敬意油然而生,就把戚景通请来,说是想和他联宗,认个本家。

从来提议联宗的,大多是贫贱者向尊贵者请求。一般说,总是认个比自己有名望、有地位、有财势的本家,这才光彩。

这姓戚的将领向戚景通提出联宗,恰恰相反,是上司与下属联宗,可以说是对后者是莫大的抬举。他倒未必是图什么名什么利,只是赏识佩服戚景通的人品和才能。

想不到,戚景通并不愿以此为荣,竟问起了这位顶头上司的祖籍,他问:“大人的祖籍是何处呢?”“祖籍京师,可这有什么关系呢?”“大人祖籍京师,末将祖籍山东,这个宗恐怕联不上啊!”“哪儿的话!京师与山东这么近.而且,既然我姓戚,你也姓戚,咱们就是同一个祖宗,五百年前是一家,联个宗不正好嘛!”

戚景通听了十分好笑,他说:“唉!大人有所不知。我祖先几辈固然都姓戚,可我小时候听奶奶说,戚家远祖并不姓戚,是姓倪的。如果现在我自认是大人的同宗,将来寻起祖宗的根,恐怕于大人面上不大好看。这件事还是算了吧!”

对于这样一般人都求之不得的大好事,戚景通就这么婉转而严正地谢绝了。

还有一次,衙门里有个官员调走,位子便空下来。许多人想贿赂戚景通,通过他得到那个位子,他对此十分反感。

后来,戚景通推荐了一个叫安荣的人。安荣上任后,十分感激,想送100两银子给他。

戚景通一见就火了,大声呵斥道:“我推举你是因为你的才华,不是因为钱。你却给我送银子,可见我看错了人。”

姓安的满面羞愧,将银子收了回去,并连连打躬说:“大人,是我错了,从今再也不这样了!”“告诉你,要感谢我,只有廉洁奉公,干好差使。这才是真正的感谢!”戚景通说。“是,是!”安荣一面说,一面满脸羞愧地走了。

戚景通不仅为官清廉,个人生活也十分俭朴,而且孝敬长辈也是名闻乡里的。

当时明朝官场弥漫着贪污贿赂的恶浊空气,戚景通不愿同流合污,嘉靖十七年,以终养老母为理由,请告还乡。

虽然如此,戚景通仍关心国事,对当时不断重兵犯境的鞑靼人密切注意,他摈弃一切俗务,总结自己的军事经验,潜心研究对付鞑靼入侵的作战方法。

这样的父亲,自然会对儿子有继承光大祖先功业和成为有功于国家的光辉人物的期望。戚继光出生时,父亲已经56岁了。戚景通白头得子,钟爱异常,他对自己的儿子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快乐童年生活

戚继光生母王氏一直在外地陪伴为官的父亲。6岁那年,戚继光才跟随大母张氏回到家乡蓬莱。从那时起,一直到17岁,他都陪伴大母在蓬莱度过。

戚继光小时候十分好动,是个“火烧腚”。他6岁开始在家中读私塾,学文习武。

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小时候的戚继光喜武不喜文,习武的时候,他一招一式,学得入迷,再苦再累也不怕,可一到读书习文,他就坐不住了,常常是先生一不留神,他就没了踪影。

门上了锁,戚继光就翻墙而出,因此从小除了练有一身好武艺,还练就了一身“翻墙功夫”。

为了找个能看住戚继光的人,不知换了多少任先生,大母张氏曾为此大伤脑筋。

戚继光小时候长得精瘦、稍黑,比同龄的孩子显得瘦小,略带方形的脸型,高而直的鼻子,都显示出刚毅的性格,而那双眼睛,更是炯炯有光。

但戚继光人小鬼大,敢作敢为,顽皮而有侠义气,在半大的孩子中是个头儿。

由于从小练武,小时候的戚继光就力大、胆大,他最看不惯的,就是那些小恶棍仗势欺人、恃强凌弱。&戚继光从小就喜欢见义勇为,具有正义感。因此,我们也要不畏邪恶势力,要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当时城里有个官宦子弟,外号“小黑霸”,仗着身高力壮,动不动就欺负玩伴。有个孩子和他拌了几句嘴,被他掀倒在地,揪住头发骑在胯下,逼着学狗叫。

小继光正好路过,见这家伙又在欺负人,气不打一处来,上前抡圆了拳头把那家伙痛打了一顿。

而且戚继光还让刚才被欺负的小孩骑在“小黑霸”身上,叫“小黑霸”学了几声狗叫。

还有一次,城里一个官家恶少,仗势欺辱一名年轻寡妇,刚好被戚继光看到。

官家恶少的恶劣行径激起了小继光的侠义之心,决心要惩罚一下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

但是自己是小孩,怎么打得过大人,所以只能智取。戚继光与小伙伴们设计,先是把恶少诓到城隍庙,小戚继光预先埋伏在房顶,洒了恶少一泡热尿。

后来,戚继光又多方侦察,瞅准时机,夜里在他必经的路上冷不防套住他的头脸,小伙伴们给了他一顿闷棍。看他还不老实,找人送去一包夹了屎馅的糕饼,叫他尝尝臭屎滋味。

直把这恶少整得七荤八素,告饶求情,见了戚继光就远远地绕着道走,再不敢仗势欺人,为非作歹了。

对戚继光的胆识,伙伴们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路旁大树上有个大马蜂窝,大人小孩都躲着走,可还是有人被马蜂蜇。

小戚继光去了,抓起块石头叫人远远站开,瞄准了一扔,马蜂窝被砸下地来,“轰”地一声,炸了窝。

马蜂“嗡嗡”地飞出来,落在戚继光的头上、脸上、身上,他却站着一动不动。

小伙伴们以为戚继光一定会被蜇得面目全非,哪知他一点事也没有。一问,你猜他怎么说:马蜂不蜇一动不动的人!

就这样,一来二去,小戚继光在孩子中出了名,在他们中间,虽然戚继光个子最矮,但最有精神,最有感召力。

小伙伴公推戚继光做首领,小继光俨然成了“孩子王”,附近的小孩都听他的调遣,他常带他们玩打仗的游戏。

将门出虎子,这话一点不假。由于受父辈影响,戚继光打小就继承了戚家武风,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刀、枪、剑、戟无所不通。

更难能可贵的是,戚继光对武学充满兴趣,他很小就能够看懂父亲的武学著作。

9岁时,戚继光已经能“融泥作基,剖竹为杆,裁色渚为方垒,堆积瓦砾为阵垒,阵列阶所,研究变合,部伍精明,俨如整旅”。

戚继光从少年时代开始,就非常喜欢做军事游戏。不读书的时候,戚继光常常召集起左邻右舍的男孩子,把泥土瓦石堆起来,当作营垒,又削竹片糊上彩色纸,当作旗号。

然后,戚继光把人分成两方,一方进攻,一方防守。他做一方的指挥,发号施令,操练阵式,演练兵法,俨然一位小将军。

别看这不过是些小孩子的游戏,戚继光居然指挥得当,何时进攻,何时后退,指挥得井井有条。

见过的人都很惊奇,称赞说:“这孩子,好样的,将来肯定能像他父亲一样,成为大将之才!”

戚继光不仅会玩,而且能玩出新花样。玩蛐蛐是他拿手的把戏。伏天,小伙伴捉蛐蛐,好不容易捉到手,一不小心就让它逃了。

为彻底制服它,戚继光想出一个法子,捉住蛐蛐后,两手合拢,把蛐蛐捂在里面,胳膊对准桌边或某个地方磕几下,蛐蛐被颠得晕了,只得任由摆布。

孩子凑在一起,免不了拿起枪、棍,“厮杀”一番。时间长了,小继光觉得玩枪、棍没意思。

一天,小继光见院里的槐树上结满了豆荚,风一吹,哗啦啦直响,他灵机一动,上树摘了些豆荚,剥出槐树豆,进屋拿了针线,把槐树豆一个个串起来,做成“流星锤”,耍起来是十分顺手。小伙伴们见了,也都跟着效仿,纷纷玩起了这种新“兵器”。

就这样,小戚继光见着什么玩什么,每次都能玩出新花样,让小伙伴们大开眼界。

戚家的院子里本来有棵大槐树,是戚继光五世祖戚斌栽的。据说,这棵槐树与戚继光有特殊的缘份。

戚继光小时候有个习惯:受了委屈或有了伤心事,总要抱着这棵老槐树痛哭一场,不管谁去哄、去劝,都不管用。

等哭够了,戚继光也就没事了,抹抹眼泪,该怎么玩,还怎么玩。

不过,戚继光从小远离生身父母,早早就养成了刚强的性格,平时难得一哭。

那时戚继光十分顽皮,动不动就能闯出点祸事来,今天捉蛐蛐挖倒了人家的院墙,明天在外面打抱不平往人家头上撒泡尿,后天又玩蛇咬了人家一口,大后天与小伙伴一起玩时不小心打破人家的头。

因为三天两头有人找上门来告戚继光的状,大母张氏免不了要管教一番,或打或罚,总叫他吃些苦头。

罚轻了,戚继光不当一回事;罚重了,他当时一声不吭,过后就抱那老槐树痛哭一场。家里人都知道他这习惯。

长大成人后,戚继光对这棵槐树仍念念不忘,据说他在江南抗倭、蓟州戍边那么繁忙的时候还写过一些诗文怀念老家这棵大槐树呢!

辞官后回到蓬莱,他还叫人为这棵槐树专门砌了围栏。老辈人都说,这棵槐树顶得上是小戚继光的生母。远离亲娘的孩子受了委屈,就这棵大槐树能给他安慰。

这棵老槐树总共活了五百多年,直到1984年遭了一场雷击才“寿终正寝”。一提起这件事,乡里人都觉得惋惜。要是早安个避雷针什么的,这棵老槐树没准能活到现在。

接受严格教育

戚景通老年得子,自然爱如掌上明珠,但他对儿子的教育却丝毫没有放松。

很早他就教戚继光识字读书,练习武艺,还时常给他讲保国安民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继光少年时,父亲经常给他讲,武将必须有舍身报国的高尚气节,打起仗来应有身先士卒的勇猛精神。

这位爱国老将希望儿子将来能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事业,对继光的要求十分严格。

为了使儿子成材,戚景通从小就教儿子读书、识字、习武,还经常教导儿子,长大以后为国家尽力。

戚景通对戚继光生活上要求也很严格。戚继光10岁时,戚景通退休在家,对他的教育更加严格。

戚景通为使儿子成为将才,从小就教他练武。他常向戚继光讲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希望他向祖逖学习,苦练本领,报效国家。每天很早,父亲就把戚继光叫醒,教他练剑。

为锻炼戚继光的耐力,戚景通每天让他跑十多里路,一趟回来常常大汗淋漓,呼呼喘气。为练他的臂力,让他练习举石锁。有时练完武,走路都困难。

母亲见了心疼,求父亲放松一点。戚景通说:“子不教,父之过,我不想让他平庸一辈子,只能这样要求。”

戚继光天性聪明,很快就能自己读书了。他非常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书。

戚继光十分佩服历史上的军事家,如孙膑、管仲、诸葛亮、岳飞等。他们用兵如神,屡战屡胜,建立了卓著的功勋,永远为后人怀念。

特别是文武双全的岳飞,更让戚继光佩服得五体投地。戚继光想:“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

在父亲的教诲下,戚继光健康成长。十五六岁时,他各方面就已相当突出。

戚继光的武艺十分了得,能在飞驰的马上,弯弓搭箭射中目标;力气很大,能单手举起石锁耍着玩;他刀法也相当熟练。

当地一些习武的人都与戚继光有交往,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武艺,还常常比武,比来比去,还是戚继光武艺最高,没人能敌过他。

戚继光的学业也有很大进步。他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还阅读了《武经七书》和许多古代名将传记,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戚景通看到儿子有这么大的进步,十分高兴,有一次竟在梦中说:“我有财富了!”

妻子推醒他,问:“你刚才说你有财富了,是梦话吧?”

戚景通答道:“别人视家产为财富,我把光儿当财富。光儿勤奋好学,我戚家后继有人,这不是最大财富吗?”

妻子称赞丈夫言之有理。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戚继光从小养成了良好品质:有强烈的上进心,能吃苦耐劳,立志继承父亲的事业,做一个身先士卒,临敌忘我的将领。

戚继光的童年和少年并不是全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10岁的时候,他亲生母亲去世了。这时继光已经有了一个弟弟继美,还有一个小妹妹。

当时家里生活困难,有时甚至穷到无米做饭。在穷困的生活磨炼中,戚继光逐渐经历了许多过去从未经历过的事情,也逐渐懂得许多过去不懂的道理。

在戚继光成长过程中,有两件事对戚继光的触动很大,直到晚年,他还常提起这两件事。

戚继光10岁那年,戚景通告老还乡,当时戚家祖居的房屋已近二百年,非常破旧了。

于是,戚景通打算修缮一下,命工匠安设四扇楼花门户。

因为家里有工匠修理房屋,年幼的戚继光趁机出去玩耍,从村西跑到村东,似乎什么都能引起他的兴趣。

戚继光玩累了就往家走,刚进门,发现那几个工匠,正在修理家中的门户,把旧的卸下来,换上一种雕花的新门户。

戚继光走上去,摸着上面精致的雕花,特别喜欢。

工匠们逗他玩:“小公子啊!那门户好不好看?”“好看!”戚继光回答说。“那你怎么不让你父亲多安几扇,像你们这样的将门世家,可以安设12扇雕花门户啊!我们去别人家,一般都安12扇,那多气派!公子家是将门,家大业大,应当里外门户都设雕花的,一共12扇,这才和公子家的声望相配,公子家这么有钱,怎么能只安4扇呢?”

戚继光觉得有理,就向父亲提出了这个建议。当时戚景通正在书房读书,戚继光闯进去说:“咱们怎么不安12扇门户呢?安12扇,多气派!”

戚景通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就讲究起虚荣和排场来,他觉得这不是一件小事,如果从小就爱慕虚荣,长大后会贪财贪利,向坏处走的。

于是戚景通便声色俱厉地说:“门面门面,就是讲排场。我生平只知道干实事。你是我的儿子,岂能这么爱虚荣!你要从小养成勤俭的品德,否则,连这四扇雕花门户也是保不住的。”

听父亲这么说,戚继光一下子脸红了,他也感觉自己这样想是不对的,所以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戚景通严肃地冲孩子看了几眼,耐心地说:“孩子,我们是将门世家,应以国家事业为重。国家危难时,咱们必须首先冲上去,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如果从小就爱慕虚荣,爱排场,整天埋头在钱眼里,会消磨掉斗志的。咱们戚家人都是忠臣良将,不能出势利小人!”

戚继光起先还有点不理解,再仔细想想,是呀!父亲之所以关照只安设四扇雕花门户,就是反对排场,鄙弃虚荣。我同意工匠们的意见,明里看是为父亲着想,实际上恰恰违背了他老人家的意愿。这不说明我自己讲排场爱虚荣么!

这些话对别的孩子讲,他们大多是不理解的,戚继光少年老成,听了父亲的教诲,认真地点了点头,把父亲的话印在心里。

戚继光自幼丧母,家境不富,经常穿破旧衣服,外祖父看见了不免心疼,便常送他些东西。

戚继光13岁那年,家里给他订了一门亲,外祖父家听说后,给他送来了一双缎面鞋子。

这双鞋子布料鲜艳,样子好看,戚继光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鞋子,十分高兴。可他记着父亲的教诲,不敢穿上。

有一次,戚继光的嫡母翻出这双鞋,坚持让他穿上,说:“再不穿就小了。”

戚继光只得穿上,他左看看,右瞧瞧,心里觉得挺美,不免在庭前多走了几个来回。刚好被路过的父亲看见,他极不自然地避开父亲的目光。

戚景通看到了他的缎面鞋,脸立刻沉下来,厉声说:“綦履必锦衣,锦衣必肉食。你小小年纪就想吃好穿好,将来就会贪得无厌,怎能继承父辈的事业?”“你一个小孩子家就穿这样讲究的鞋子,长大后,就会去追求绫罗绸缎。要是当了军官,说不定还会侵吞士兵的粮饷。后果不堪设想啊!”

嫡母出来说明情况,戚景通还是不让穿,严厉地说:“从小爱面子,图虚荣,长大后会养成骄奢的恶习,甚至急功近利,推委过错。”

戚继光听后,默默地脱下鞋子,交给了父亲。戚景通接过这双漂亮的缎面鞋,狠了狠心,把它撕裂了,他不让戚继光从小养成奢侈享受的坏习惯。

这时,戚景通看看戚继光难受地低着头,又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戚景通想了想,又问儿子有什么想法。“想法?哪来什么想法?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小养成朴素节俭的习惯,长大了才能受用不尽。大人对我严格要求,不正是为着我好吗?”

戚景通高兴了,理着胡须说:“好孩子,好孩子!说实话,穿不穿丝履其实也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你能明白这个道理,那才是最要紧的!”

从此,戚继光再也不追求奢侈了,直到担任了朝廷的大将军,仍过着俭朴的生活。

这件事戚景通可能处理得有些过火,可这事对戚继光的影响却很大,起码使他有了这样的信念:千万不能爱慕虚荣。

树立远大志向

戚景通在军官任上时,不贪污不搜刮,所得的薪俸,也都用于养家活口。自从他卸了公职,家中的经济就益发一年不如一年了。

有时,这位世代军官人家,甚至到了没米下锅的地步。但是戚继光人贫志不短,照样用心读书,用功练武。

在贫寒的磨硕中,戚继光还懂得了许多以前不懂的东西,这对于他后来与士卒同甘苦共生死是很有益处的。

戚景通不仅竭力制止儿子沾染坏习气,还十分注意把儿子往正路上引导。

一次,父亲问继光:“儿呀,你志向何在?”

戚继光正在读书,就放下书本答道:“志在读书。”“读书又有什么用呢?”戚景通继续追问。

这个问题就有点深了,戚继光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父亲告诉戚继光:“读书的目的在于弄清忠、孝、廉、洁四个字,否则就什么用处也没有。”“那怎样才是忠呢?”戚继光问父亲。

戚景通说:“忠于国家,就是要保卫国土,杀敌不怕牺牲;忠于职守,就是要廉节奉公,兢兢业业办事;忠于朋友,就是要以诚待人,讲究信用情义。”

父亲的话,让戚继光连连点头。

那年,戚景通还专门请人,拓来了文天祥“忠”“孝”两字手迹,在后花园立起了“忠”“孝”两碑,并提笔为这“忠”“孝”两字分别作跋,镌刻于碑的背面,教育儿子要忠于国家、孝顺父母,做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戚继光常常在这“忠”“孝”碑前伫立凝思,深受启发。他想着父亲偌大年纪还关心国家大事,苦心研究备边方策,决心不再追求享受,以天下大事为己任。&戚继光从小胸怀大志,所以后来才会做出大事业。因此,我们也要立定志向,并努力奋斗,才能获得人生成功。

戚景通还经常用一些名人事迹,来教育戚继光,不断砥砺继光的心志,让他向前代的民族英雄学习。

有一次,父亲问戚继光:“宋代岳飞曾说过什么话?”“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国家就兴旺。”“对,你要终生记住这句话,认真读书,苦练武艺,才能为国立功,干一番大事业!”

几年后,戚继光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青年军官。这时,父亲正埋头著一部兵书,有人劝他晚年要多置办些田产以留给后代,戚景通听了后对继光说:“你知道父亲为什么给你取名继光吗?”“要孩儿继承戚家军名,光耀门第。”“继儿,我一生没有留给你多少产业,你不会感到遗憾吧?”

戚继光指着厅堂上父亲写的一副对联:“授产何若授业,片长薄枝免饥寒;遗金不如遗经,处世做人真学问。”

读了一遍后,戚继光说:“父亲从小教我读书习武,还教我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是给孩儿最宝贵的产业,孩儿从没想过贪图安逸和富贵,我只想早些看到父亲将来像岳飞建‘岳家军’一样,创立一支‘戚家军’。”

戚景通听了心中十分宽慰,笑着对儿子说:“我这部兵书已经完成了,现在我要传给你,这是我一生的心血,将来你用它报效国家吧!”

戚继光跪在地上,双手接过《戚氏兵法》说:“孩儿一定研读这部兵法,不管将来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也不会丢弃父亲的一生心血。”

戚继光一面学习武艺,一面立志发愤读书,以继承父亲的业绩。他清晨勤练武艺,夜晚攻读兵书,常年坚持不懈,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艺,并熟读了各类兵书。

三年之后,通过戚继光的刻苦努力,博览群书,学业大有长进。15岁时,戚继光就以深通经术出名于家乡一带。

年迈的戚景通看着儿子的长进,内心自然十分欣慰。戚继光的嫡母张氏,一次和戚景通议论家里之事,忧虑地说:“家里日后缺吃少穿怎么办呢?”

戚景通十分骄傲地指着戚继光说:“这不就是我们家里最大的财富吗?”

戚景通晚年一意埋头写作有关边事的论著,无心过问家事,弄得经济颇为窘困。

一次,有个朋友见到戚家生活困苦,就对戚景通说:“你为官廉洁,是大家都承认的,可是你用什么东西留给子孙后代呢?”

戚景通把戚继光叫到面前说:“我留给你的就是国家的土地,你应好好保卫它!”

戚继光明白父亲的意思,立即躬身向父亲感谢,并大声说:“大人所留给的,儿当誓死保卫。”

戚景通又指着自己所写的大量备边军事论著说:“继光呀!我留给你的这些遗产十分丰富,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你将来把这些遗产贡献给国家,贮存于朝廷吧!”

戚继光叩头说:“父亲大人留给我的遗产如此崇高博大,儿将来还怕什么盗寇呢?”

当时,戚景通关于抗击边境敌人的备边军事方策,已写成数百篇了,不过都还没有奏上朝廷。

戚景通想再待一段时间,以便使自己的作战方策考虑得更加成熟些,另外,他也想找个机会,由戚继光代为奏上。

嘉靖二十三年夏天,已经72岁的戚景通身患重病。由于多年征战,积劳成疾,留下了病根。年纪一大,旧病复发,倍受病痛的折磨。他已经卧床不起好几个月了,戚景通知道自己快不行了。

这年戚继光刚刚17岁。戚继光很孝顺,经常守在父亲床前,喂饭、熬药、端屎端尿,照顾得无微不至。

戚继光常和父亲聊天,聊国家大事,聊邻里小事,尽量转移父亲的注意力,以减轻父亲的病痛。父亲看在眼里,非常高兴。

不过戚景通有个心事,常使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自己的儿子已经17岁了,到了成就事业的年龄,应该及早让他去办理袭职手续,支撑起这个家庭。

戚景通的病越来越重,他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想乘自己在世,尽快让儿子办完这件事,孩子前程有了依靠,他也可以放心离开了。

于是,戚景通便催促戚继光赶快到北京办理袭职手续,并将自己备边的军事方策也带去上奏朝廷。

戚景通哆哆嗦嗦地对戚继光说:“我是活一天少一天了,心里只有一件事放不下,你赶快到京城,办理袭职手续。”“不,不,大人正待恢复健康,我要日夜侍奉汤药,怎么可以离开这里呢?”“孩子,别说假话了,我是不可能恢复了。至于侍奉汤药,你弟弟、妹妹在,他们可以尽责的。”

戚继光还是摇头。他想,父亲的病确实好不了了,既然如此,自己更不应该离开,万一去了京城,父亲有个三长两短……“你还是去吧!明早就动身。”戚景通催促儿子下决心。“不,大人,我不去。您老人家的病好也罢,不好也罢,我反正应该侍候在侧。至于袭职,大人百年以后,我还是可以去办理手续的。”“唉!”戚景通叹息道,“朝廷办事,我比你明白得多。有道是‘人在人情在’,人去了,人情也就没了.我哪天撒手归了天,袭职的事啊!八成儿也就没了指望。”

戚继光低着头,心里十分矛盾。

袭职,就是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的职位。这是凭借祖上的前功当官。虽说在大多数人看来是非常荣耀,但在戚继光眼里,却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光彩。

戚继光认为,凭自己的本事博得功名,或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升军官,那才是真正的荣耀和光彩。

但是,眼下家境这么贫困,能袭职,就有一份固定的俸禄收入,对于一家子的生活,可是太需要了。

再说,当上了登州卫指挥佥事,正式走上保卫祖国的岗位,也正是自己迫切期望的。至于博取功名也好,杀敌立功也罢,以后再努力不迟。

那么,父亲的病又怎么办呢?弟弟、妹妹虽然可以在家里侍奉汤药,可是,老人家如果咽气,临终时我不在身边,那怎么行?

所以,我宁可袭不成职,也不能不给老人家送终。父亲一生为国家执戈练兵,鞍马劳顿历尽险苦,晚年以后才有了儿子,如今他病已垂危,我怎么忍心离开。

戚景通瞧儿子愣愣地出神,真是知子莫若父,立刻猜出了儿子的心事。

戚景通说:“你听我说,你赴京城去办袭职,实际上并不尽是为你为我为弟妹,从根本上说是为国家。”“你固然是戚家的子弟,但更是国家需要的人材。我已是将死的人,不必为自己的儿予讲什么谦逊。你应该成为将才,为国家建立功业……”

戚景通见儿子点着头,心里舒坦了一些,继续说:“至于在家里守着我,当然是尽孝道。但是,这毕竟是为我,为你,为咱戚家。一个是国,一个是家,你说,国与家,哪个重要哪个大?”“当然国大了,国在家之上,国比家重要,有国才有家,爱家先爱国。”戚继光字顿句挫地回答。“是啊!”戚景通虽说病体沉重,见儿子答到点子上,也不由得兴奋起来,“行了,我不必多说了,明天,你就出发,去京城。我这两天有点力气,已经写好了几封信,你带上,其余的,不用我一一关照。”

戚继光还想劝劝父亲,可父亲决心已定,一心让他快去京城。戚继光拗不过,只好点点头。老人家病中想得这么周到,做得这么地道,叫他好感动。

第二天,戚继光垂泪拜辞了父亲。

临行之时,戚景通拉住儿子的手,好像预感到什么,万分留恋。“孩子,这是你第一次出远门,一路小心。”“嗯!”戚继光答道,眼泪在眼里转了几圈,没有落下来。“父亲,我走了,您要保重身体”,戚继光说。“孩子,我还有句话,也是常说的话。我们戚家世代为将,吃国家的俸禄,就该为国报效。你袭职以后,也是军中之人了,要永远记住我的话,别给祖先丢人!”

戚继光点点头,“我都记住了。”

说完这些话后,戚继光就到京城袭职去了。这位十七岁的少年,戚家的将门之子,甩着臂膀,迈开大步,走上了去京城的大道。

这可是戚继光第一次出远门,虽然有父亲重病这样的烦心事,他还是感觉天地格外宽广,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不忘父亲教诲

在父亲的安排下,戚继光离开家乡,到京城袭职。虽然父亲的病让他不免担心,但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心情还是激动不已。

戚继光扬鞭策马,直向京城方向奔去。一路湖光山色,胜景古迹,有看不完的秀美景色。

可是戚继光没有停留,要去京城办事,家里还有病重的父亲,哪有工夫游山玩水。戚继光晓行夜宿,一路风尘,不久到了京城。

京城可真大啊!戚继光很少出门,从未见到这么繁华的地方,不禁大声赞叹。

街上人流不息,店铺不断,处处都有热闹的景象。紫禁城更是金壁辉煌,气势宏伟,有种说不出的皇家气派。

戚继光左顾右盼,看得眼花缭乱,他牵着马,打听着向兵部走去。他想快点办完事回家,照看自己的父亲。

但是官府办事非常疲沓拖拉,等他料理完袭职的公事,已快岁末隆冬了。

戚继光没有过多停留,办完袭职手续,就快马加鞭,向家中赶去。

离家越来越近,一种不详的气氛笼罩着他。路上的熟人和他打招呼,好像要说什么,又都咽了回去,只匆匆说几句话,便与他道别。这让戚继光心中充满疑问。“父亲!难道父亲出事了?”戚继光飞快地赶回家。

嫡母一见他,立刻哭出了声,“孩子,你父亲故去了。”

戚继光眼一黑,头一昏,差点栽到地上。自己10岁失去了生母,难道17岁时又失去亲生父亲吗?

戚继光万万没有想到,上次的分手,却成了永别,父亲当时叮嘱的话,竟成了遗言。

原来就在戚继光去京城办理袭职手续的日子里,在一个阴风呼号的夜晚,戚景通黯然去世了。

这位爱子情深的老父亲,弥留之际还连呼继光的名字,表达了无限的希望无穷的爱。

戚继光真后悔自己没有早回来几天。

父亲不顾年老,亲自教自己练剑;父亲诲人不倦,一个字一个字地教自己学习;父亲严肃地教育自己,要报效国家;父亲严厉地训斥自己,不要爱慕虚荣,这许多往事一件件一桩桩地涌上心头。

戚继光追忆着父亲往昔的教诲,决心照着父亲的要求为人处事,以实现老人家生前对自己的殷切企望。

戚继光眼中含泪,跪倒在父亲灵前,失声大哭。他不能原谅自己没为父亲送终。尽管是父亲叮嘱他离家赴京城去办袭职手续的。

戚继光只能用誓言来告慰父亲的九泉之灵,决心遵照父亲的遗言行事,继承父亲的未竟之志。

戚景通这位老人,享年72岁。戎马一生,建功立业,为报效国家,耗尽了心血。他有着高尚的情操,做到了廉洁正直,大公无私,他没给子孙置下什么产业,留下的只有祖传的老屋一所,自用的四川扇子一把和卧床一张。

但是,戚景通给子孙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产,他的廉洁自律、正直无私,影响了戚继光和他的弟弟戚继美,给他们作出了楷模,这让他们受益终生。

戚继光在父亲坟上哭着说:“继光一定继承您的遗志,为国尽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父亲病逝后,家庭生活的重担便落在戚继光的身上,年老的嫡母和未成年的弟妹,要靠他来抚养。

为了有人照顾家庭,第二年冬天,戚继光便结婚了。他的妻子姓王,也是将门的后代,持家贤慧,能和戚继光同甘共苦。

戚继光袭了登州指挥佥事后,便开始他的军旅生涯。不过,当时山东比较平静,指挥佥事这一职务并不太忙。

戚继光除了应办的公务之外,就是练兵、读书。他希望趁年青血气方刚时,干出一番事业来。

戚继光曾经在一篇文稿中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自觉20岁,务必做好官,猛于进取,而他利害劳顿,皆不屑计也。

虽然只有17岁,戚继光就担任了登州卫指挥。但他作了官,仍然不忘刻苦学习。戚继光年少时由于家贫,请不起家庭教师,便在梁价老先生开设的外塾学习。

戚继光为官之后,按当时政府的规定,就不能再徒步走到外塾去上学了;要到外塾读书就必须准备车辆侍从,这对于戚继光的家庭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梁价被戚继光当了官仍不废学习的刻苦精神所感动,自愿到戚继光家中教他读书。

梁老先生是一位文章造诣很深,品德高尚的学者,在他的悉心指教下,戚继光的文章武略,更加精熟。&戚继光时刻不忘学习,所以,我们也要专心致志、刻苦学习,才能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

历史上英贤人物的光辉业绩,深深地激励着戚继光,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报国之心。

于是,戚继光在自家堂前的柱子上刻写了一副对联:“功名双鬓黑,书剑一身轻”,借以抒发自己的壮志。

这副对联表达了戚继光要以自己的文才武略,报效国家建立功名的爱国之心。

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戚继光写了一首《韬钤深处》:

小筑惭高忱,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座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戚继光的抱负,说明他对倭寇侵扰的担忧。

关于倭寇,戚景通在世的时候,曾不止一次给戚继光提到过。

当时明朝政治和经济都出了危机,沿海防务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明太祖时设立的卫所,每卫少则三千多、多则五六千军士。

到嘉靖时,军士兵额只有原先的五分之一,其中还包括虚占的名额和老弱病残者。

这许多情况,戚继光虽然不能全部知道,却也大略明白。他对于朝廷腐败的忧虑,对于倭寇肆虐的愤恨,对于百姓遭殃的同情。

戚继光既然祈望“海波平”,就决心要在保卫海疆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明确地表达了青年戚继光,为自己所立定的保卫祖国海疆安全的爱国志向。

年轻有为

主将常察士卒饥饱劳逸,强弱勇怯,材技动静之情,使之依如父母。则和气生,气和则心齐。兵虽百万,指呼如一人。

坚守蓟门戍防

嘉靖二十三年,戚继光17岁袭职登州卫佥事。19岁时,得到正式分工,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

屯田是中国古代一种军队自给自养的制度,明太祖时开始应用于各个卫所。

凡卫所的军丁,有事则战,无事则耕,既减轻了国家的粮切负担,又能有足够的兵力驻守边防投入备战。

但是,到戚继光接任登州卫屯回事务时,本卫所的屯田与全国其它地方的屯田一样,早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原该属于屯田的土地,大多被边将和朝中权贵侵夺,卫所的士兵又常常被豪强势力差遣役使,所以大批逃亡,以至卫所的兵力还不到原先的五分之一,其中包括了虚占的名额和老弱病残者。

管理屯田事务是一个要同银粮打交道的官职,但戚继光为官极为清廉,丝毫不染当时弥漫朝野的贪污贿赂的恶习。

由于戚继光对屯田事务的情况十分了解,并且毫不留情地加以清理整顿,所以很快收到了成效,屯务为之一清。

明朝官员的俸禄比较低,当时戚继光的生活还比较清贫,他对自己经手的钱粮为什么能毫不动心呢?

戚继光一次对自己的同僚说:读书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圣贤,但必须经得住处境困难时决不沉沦这一关。

假如没有这一关,那就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了。正因为有这一关,有的人能够抑制自己的私欲而从困境中脱出,就成为君子。

另外一些人,则屈从于自己低下的私欲,而放纵地追求物质利益,最终成为小人鼠辈。

戚继光最后还非常感慨地说,做小人是容易的,所以世界上贪官鼠辈特别多。

戚继光办事认真,廉洁奉公,以及朝气蓬勃的谈吐和行事,给接触过他的人以深刻的印象。

表面上看,戚继光当时的生活是平静的。每天或者处理公务,或者闭门读书。但是,他的内心世界却不平静。

戚继光向往古代建立卓著功勋的英雄豪杰,不甘心于这种安闲的生活。他抱着一颗为国报效的雄心,想趁年轻时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立下不朽的功业。

可是当时边境一直比较太平,戚继光一直没有什么机会。

嘉靖二十七年,戚继光的机会来了,明王朝为抵御蒙古鞑靼部南袭京城,把蓟州列为边镇,由山东、河南抽调官兵戍防。

原来,明朝的外患,不仅仅是沿海倭寇的窜扰,北方边州还时常受到中国北部蒙古族政权的威胁。

当时的蒙古族政权,以东蒙古鞑靼和西蒙古瓦剌两部分势力最强大。鞑靼多次进犯明朝的边州,杀掠人畜,威胁北京。

嘉靖二十七年,明朝政府正式把蓟州列为北方九个边镇之一,防卫鞑靼骑兵从古北口等地侵袭京城。

蓟州的范围很广,从今天河北长城内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以及天津以北一带,都属于蓟州所辖。

这么长的战线,光靠原先守卫蓟州的军队,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上朝廷才调山东、河南等地的官军轮番前往戍防。

戚继光的军队在山东,也在被调的范围,因此他得到了一次到前线的机会。

戚继光得到命令,率领卫所士卒远戍蓟门,即今北京东北。他十分高兴,因为历史上的许多名将,就是在北方建功立业,从而名垂青史的。

戚继光向往那种大漠朔风,铁骑十万,甲兵几十万,纵横千里,征尘滚滚的场面。

这次能到北方戌边,戚继光心中激动万分。他安排了家事,为弟弟继美娶了妻子,踏上了征程。

那时的蓟州是指山海关到居庸关一线,戚继光每年春季要率本部人马来到这一带驻防。连续五年,戚继光每年奔走于登州和蓟州之间。戚继光当时21岁。

年轻的戚继光发挥了自己的军事组织才能,将自己所率领的军队训练得井然有序,获得了部众的信服。

戚继光在“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戎马生涯中,意气风发,高吟着“每经霜露候,报国眼常明”的爱国诗篇,抒发自己胸中的激荡豪情。

一次,戚继光率军抵达永平府,路过一个叫太平寨的地方,登高遥望,北山古刹,林木森森。面对眼前一派宁静悠远的幽描景色,有人劝戚继光访求长生之术。

年轻的戚继光断然回答说:

我身为武将,当战死杀场,舍身殉国,以鼓舞士兵斗志,怎么能跟人学习长生道术呢?

倘若能鞠躬尽瘁,捐躯报国,即使今天就战死,又有何憾!为国家而死的人是永生的,这就是我等将门的长生之术。

年轻的戚继光不仅一身浩然正气,而且注重研究实事,他对蓟门一带的防务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通过实地调查,戚继光感触很深,他想:保卫疆土,是武臣应尽的义务。蓟门和都城唇齿相依,形势重要,但却缺少精兵,一旦有事,关系非同小可。应趁现在边境暂时安宁,预先作好应敌准备。&戚继光胸怀国家大事,具有长远目光。所以,我们也要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戚继光考虑成熟以后,决定把自己的见解写出来。他运笔疾书,文才飞扬,滔滔不绝,很快草就了《备俺答策》。《备俺答策》写成后,戚继光立即上奏朝廷。虽然当政大臣没有采纳他的献策,但对他在策文中显示出的军事才能仍然十分惊奇。

在驻守蓟门期间的嘉靖二十八年十月,戚继光参加山东乡试。他已经是指挥佥事了,为什么还要参加武举考试呢?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渴望杀敌立功,成为一个真正的将领。另一方面,戚继光一直以为,袭职当上指挥佥事,是凭借祖上的荫功,要自己努力求功名,拼搏升官职,这才符合自己的本愿。

武举科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一种。通过考武举,在明代是一种升官的方式。

当时明朝政府开武举科已经八十多年。明代中期以后,因外敌的猖獗,愈见边防的虚弱,朝廷尤其需要武备人材,所以也就更加重武举,轻世袭。

这对于有真刀真枪武艺本事的青壮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们可以凭真本领博取功名,受任军职,然后立功,升级,宜至高级将领。

正是在这种情势下,嘉靖二十八年,22岁的戚继光,以普通人的身份,参加了乡试,结果他以娴熟的刀马技术以及精妙的箭法,中了武举。

戚继光戍守蓟门的那些日子里,明朝北方的形势相当紧张。蒙古族的俺答汗经常率兵南下,不仅威胁明朝的河北、陕西、山西边境,而且经常深入内地。

嘉靖二十九年秋天,戚继光正在北京参加会试,俺答汗率兵十几万,进犯大同。

俺答汗知道当时大同守将勇武,于是将精兵埋伏在山谷里,而以一百来名老弱骑兵往来驰骋,作为诱饵。

大同守将轻率出击,中伏阵亡。

明朝政府任命严嵩的干儿子出守大同。严嵩的干儿子居然以重金贿赂俺答,叫他进攻别处要塞,只要不打大同就好。

俺答得了贿赂,不打大同了,改从东面进攻蓟州等地。兵部尚书得到急报,赶紧调集边兵1.2万骑兵、京营兵2.4万骑兵,前往救援。

按照明朝制度,边兵是屯守要塞,捍卫国土的,京营兵或称京兵则是戍卫京城,保护皇室的。

到嘉靖年间,边兵还勉强能打仗,而京兵大多由市井无赖充数,根本没有战斗力。因此有识之士纷纷议论说,这一战必败无疑。

果然,俺答汗率骑兵一到古北口,京兵就大惊溃散,丢盔弃甲,窜逃山林。

鞑靼骑兵长驱直入,攻占了长城沿线的古北口、密云、顺义、通州,逼近京师。

鞑靼骑兵对北京形成很大的威胁,在长城一线巡按的御史是一位爱国的大臣,发现情况紧急,一边亲率兵马,到通州一带防御,一边发急报到京城,指出从古北口到京城只一百来公里路,要朝廷迅速商议战守对策。

急报送到,京师震恐。

明朝政府合计京城兵马,一共只四五万人,而且其中有一半是老弱残兵,仓促间又从民间召募了四万义军。

正逢上有一千来名武举到京城会试,武举都是会武艺的,也派上了他们的大用场,分到京师九座城门参与卫戍。

这一千来名武举中,有一位情况又与众不同,他就是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继光,因为他是现任军职的。

戚继光戍边两年,还未亲临疆场和蒙古骑兵打过仗,这次有机会,他便积极请战。

戚继光不是那种匹夫之勇的人,凭他几次戍守蓟门的经验,深知要击败敌军,需靠智谋取胜。

于是,戚继光向朝廷上书,陈述御敌策略。他主张面对强兵不能示弱,反对消极防守,主张积极抵抗。

针对各地援兵纷纷前来,戚继光还提出了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合作、抓紧训练士卒、严格部队纪律等十几项措施。

戚继光的上书得到兵部官员的赞同,并把他的建议发到京师各部队,供将士们学习参考。

由于戚继光才华出众,被提拔为传令总旗牌,负责监督京城九门的防卫工作。不久,俺答汗见防备森严,就退兵了。

这次战争,虽然时间不长,但在明朝历史上却影响很大,史称“庚戌之变”。这是蒙古骑兵继“土木堡之变”后,第二次严重威胁明朝的安全。

戚继光在“庚戌之变”中的突出表现,在兵部、京师、山东的一些高级军官中留下深刻印象。

后来,戚继光又向朝廷奏进御敌方策,所提十几件措施,都是克敌取胜的切实良法,被兵部采纳后,奏请朝廷刊布出来,供将士学习,用以退敌致胜。

这位23岁的有为青年,品德出众,才华横溢,当时已被人们誉为“国士”,由朝廷纪录为“将才’。

明廷中一些主持军务的官员对戚继光的胆识很是赞赏,兵部主事计士元在一封推荐书里说,戚继光“留心韬略,奋迹武闱。管屯而俗弊悉除,奉职而操持不苟。”他认为戚继光将来一定能成大器,为国家作出贡献。

五年的蓟门戍防,使戚继光熟悉了边疆的形势,磨练了保卫边疆的责任心。这一点,有他所作的《马上作》一诗可以说明。诗是这样写的: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就这样,戚继光连续五年往返蓟门、山东之间,春去秋归。紧张的军事生活,使戚继光增添了许多宝贵的军事经验,熟悉了边关地形,激励了保卫国家疆土的责任感。

走上抗倭前线

嘉靖三十二年六月,戚继光升任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抗倭事宜,从此走上了抗倭战场,专门防御山东海上倭寇。从这时起,戚继光从蓟门重镇转到抵御倭寇的战线上来。

倭寇就是日本海寇,最早起源于日本的九州以及山阴、山阳二道,主要由日本武人、浪人、海盗商人和破产农民组成。他们以壹岐、对马二岛为根据地,同内陆的奸民相勾结,在中国、朝鲜沿海地区活动猖獗。

倭寇的袭击,早在明朝初年就已发生。只是那时国力强盛,海防巩固,沿海各地都遍修城堡,控制了各处要害。

而且还有专门的官员定期巡视,严加防卫,所以倭寇很少有可乘之机,未酿成大祸。

从元末直到明朝万历年间,倭寇为恶长达300年之久。嘉靖年间倭害最为猖獗。

15世纪后期,日本进入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各派之间战事不断。各地的诸侯和大地主,为了加强自己的经济力量,解决国内战争带来的财政困难,满足自己的贪欲,他们不满足于那种受到严格限制的日明两国的正常贸易。

于是,各地的诸侯和大地主们,支持并有时亲自组织自己境内的浪人和商人,渡海来掠夺物资和财富。

这样,倭寇更加猖獗起来。

如果明朝还像初期那样强大,倭寇也不至于成患,最主要的是明朝内部出现了许多问题,给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客观上纵容了倭寇。

但是,这时明朝已经开始走向没落。大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农民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而他们的赋税却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农民的处境极其艰难。

当活不下去的时候,百姓们便联合起来,于是爆发许多农民起义,如叶宗留、邓茂七起义,荆襄山区流民起义,刘六、刘七起义。

明政府派兵镇压,消耗了国力,也放松了海防。

政治的腐败黑暗,到明朝中叶进一步完全暴露。皇帝信任宦官,很少亲理朝政,重要政务都交给亲信的宦官和执政大臣。嘉靖年间,奸相严嵩独揽大权。

严嵩把持军政大权、文武官员的升降,不管其有无才能,只看贿赂钱财的多少。

甚至户部发的军饷,也是早晨刚支出去,晚上就进了奸相的家门,发给边关将士的只有四成,六成归了严家。

当时官场,几乎无公道可言,比较正直的官吏,要不是以铁做脊梁,站都站不稳。

以严嵩为首的贪官污吏,使国家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政治腐朽,经济混乱,国防松弛。

明朝的沿海防务空前地废弛。以前属于军队、供给军队粮食的田地都被当地豪强和将校夺走,卫所兵丁也被他们奴役。

有些军官还多方克扣军饷,甚至还向军兵要钱,这必然引起大批军兵逃亡。

正统三年,全国的逃兵数竟占到兵丁数的四分之一。海防前线的辽东、山东、浙江、福建各卫所平均每卫不到两千人,仅占原额的三分之一,这些仅存的兵中,大多数为老弱病残,缺乏战斗力。

至于军械,那更是少得可怜,许多战船早已不能用,有战斗时只好拿渔船充数。倭船一来,就望风而逃,几千公里的海防线,几乎没有防卫力量。

倭寇成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沿海许多奸商、土豪、流氓、海盗,甚至一些朝廷命官都与倭寇勾结,或替倭寇带路,或直接参加抢劫。

倭寇的滔天大罪引起许多有正义感的官员和百姓的强烈义愤。一些正直将领,带领部下和倭寇殊死相拼;一些百姓也自动组成农民武装,保卫家乡,打退倭寇。

抗倭问题一直是个很敏感的问题。明政府还未意识到倭患的严重性,对抗倭不很重视,甚至打击一些抗倭将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