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更新法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8 17:27:37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知识更新法则

知识更新法则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分别是:

第一篇 面对老外依然游刃有余

、第二篇 现代社会不懂电脑,行吗、第三篇 如何培养读书能力、第四篇 塑造良好的性格、第五篇 超常的创造力。第一篇 面对老外依然游刃有余

一、英语从何学起

(一)英语字母的学习

1.利用古诗记忆字母

A无限风光在险峰

B孤帆一片日边来

C月儿弯弯照九州

D只识弯弓射大雕

E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F头重脚轻根底浅

G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H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I金猴奋起千钧棒

J闲来垂钓碧溪上

K我自横刀向天笑

L儿郎种麦荷锄倦

M横看成岭侧成峰

N臣心一片磁针石

O长河落日圆

P风卷红旗过大江

Q春色满园关不住

R而今迈步从头越

S黄河远上白云间

T天欲堕、赖以柱其间

U桃花潭水深千尺

V巴东三峡巫峡长

W三山半落青天外

X二月春风似剪刀

Y葡萄美酒夜光杯

Z山重水复疑无路

2.英文字母在其它语系中的意义

英语是拼音文字。但是26个字母绝大部分都有某种象形和意义。

Aa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它表示一只鹰;在希伯来语中,它表示一个牛头;在希腊语中,它被叫做alpha,是献祭中不吉祥的符号。

Bb在希伯来语中,它被叫做beth(房子)。在埃及象形文字中,它表示一只仙鹤。

Cc在希腊象形文字中,它表示一只骆驼,它在罗马数字中为100。

Dd它是原始牌楼或大门的外廓。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它表示“人的手”。它在罗马数字中表示500。

Ee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是钥匙。

Ff它是由腓尼基语和拉丁语字母派生出来的。它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表示“有角的毒蛇”。在古代,它作为烙印打在互相殴斗的囚犯的脸颊上。

Gg在拉丁字母中,它原来是C形,直到公元前三世纪才使用,声音发成g和k,经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Gg。它在希伯来语和用腓尼基语中表示骆驼的头和颈项。

Hh它源出罗马和希腊字母,原来是双十字形,逐步变成今天的“H”;在象形文字中,它表示篱笆;在古代北欧字母组合中,Hh称为[hgl(hail)]意思是“万福”。

Ii该字母经过长期交替变化,直到19世纪才出现在词典中。

Jj17世纪以来,它从I演变过来,19世纪以后才被采用,并和I完全分开。

Kk在埃及象形文字中,表示一只碗。

Ll在腓尼基语和希伯来语中人表示赶牛用的刺棒;而在埃及象形文字中,它表示一头母狮;在罗马数字中,表示50。英镑和磅的缩写分别是1、1b, L都由拉丁词libra借来的。

Mm在腓尼基字体中,M表示水的波浪状;在希伯来语中,它被称为“水”;埃及象形文字,表示猫头鹰,在罗马数字加表示1000。

Nn在埃及象形文字中,表示水的波纹。它起源于希腊文字nu。

Oo在腓尼基和闪米特语中,它被称为眼睛。在古英语中,它名叫Oedel(=home)家。

Pp它叫Pe,意思是“口,嘴”。

Qq英语中,它总是跟u一起拼音。

Rr在英国,它被称为狗吠字母,因为狗吠时发出类似r-r-r-或gr-r-r的声音。R又是正式烙在犯人身上的印记。

Ss它和希腊字母sigma相同,来源于腓尼基语和希伯来语的shin(牛小腿上的肉)。

Tt它由T字形十字架(tau Cross)而来。

Uu它经过数世纪演变,像I和J一样,直到18世纪以后才和v分开出现在词典中。

Vv它从U演变出来。在罗马数字中,v代表5。

Ww它是两个V的连写,英文叫做double[v′dʌblvi:],正是这个读法后来逐步变成字母[W′dʌblju:]的读音。

Xx在阿拉伯数字中,它表示一个未知数,欧洲最初应用的代数起源于阿拉伯半岛。

Yy它起源于希腊字母Y(upsilon);在阿拉伯,它表示第二个未知数。

Zz英国称它[zed],美国称它[zi:],其古老的名称是izzard。在数学中,它表示第三个未知数。

(二)音标的学习

1.音标学习的必要性

必须学习音标

语言首先是用声音来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的。学习语音是学习一门外国语的基础。很好地掌握语音既有利于从声音方面来表达思想,对语言及词汇学习也都有益。国际音标就是国际语音协会规定出来的一套用来记录世界上各种语音的符号,它精确细致,胜于其它标音方法。

如果认为自己的模仿能力强,只要努力模仿老师或录音带上的读音就行了,不必再学国际音标,这种认识是不对的。要知道,英语单词在形和音方面是有距离的,尽管它可以归纳出一定的拼音规则,但毕竟是很复杂的。比如字母a除有两种最基本的读音外;a和其他字母的组合如ea,al,ay,ar等各有不同的读音。国际音标一共只有48个音素,其中元音20个,半元音2个,辅音26个,把这48个音素掌握好了,就可以依靠音标来拼读单词了。要是没有国际音标,我们遇到的每个词的读音,都得请教老师,有了它,掌握了它,就不必终身依赖老师了,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把不认识的单词拼读出来。因为绝大多数的英文词典也都是用国际音标来注音的。国际音标的作用,就相当于汉语拼音对汉字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学好外语的工具。

国际音标的作用既然如此重要,自然要认真地读,掌握好每个音素的发音要领,并依靠多听多练,务必使自己发音正确。不然,一音之差就会造成意思上的错误。比如单词eyes读作/aiz/,是眼睛的复数。而ice读作/ais/,是冰的意思。如果你说想吃冰,而/s/误发作/z/,岂不变成了你想吃眼睛了吗?

另外,还要提醒注意的是,音标本身就是语音符号,学音标时不可再用别的符号或汉字来注音,也不可以用汉字来注单词。如yes,有的同学就在它的旁边写上“噎死”,这样记住的语音肯定是不准的,就会是没有人能听懂的“英语”了。

2.如何学习国际音标

[1]巧记国际音标

学好用好48个英语国际音标,掌握拼读规则,就有了学好英语单词的工具。而记住48个国际音标是掌握这个工具的基础。下面有一首歌诀,帮你达到熟练掌握48个音标的目的。

4、3、5,3、2、3,

8双10对全部完。“4”指4个前元音/i:/,/i/,/e/,//,“3”指3个中元音/ə:/,/ə/,/ʌ/,“5”指5个后元音/a:/,/ɔ/,/ɔ:/,/u/,/u:/。3,2,3有两层意思,一指8个双元音/ei/,/ai/,/ɔi/,/au/,/əu/,/iə/,/ɛə/,/uə/,按带有相同的单元音分组进行记忆。二指3个鼻音/m/,/n/,//,2个半元音/j/,/w/,3个辅音/I/,/r/,/h/。十对指10对清浊辅音,即:

/p/,/t/,/k/,/f/,/s/,//,/ʃ/,/tʃ/,/tr/,/ts/;

/b/,/d/,/g/,/v/,/z/,/ð/,/ʒ/,/dʒ/,/dr/,/dz/。

这样加起来共48个,记起来省时省力,您不妨试一试。

[2]巧学元音音标

元音音标共20个。没有它们所代表的元音音素就没有英语单词的读音。英语中每一单词的读音都包含着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元音音素。尽早识别元音音标,掌握元音音素的发音,对加速掌握单词的拼读有着重要作用。

可把元音音标分成四大组和四单个,以帮助记忆。

四大组:

第Ⅰ组 第Ⅱ组 第Ⅲ组 第Ⅳ组

/i/ /i:/ /iə/ /ei/ /ai/

/ə/ /ə:/ /əu/ /ɛə/

/u/ /u:/ /uə/ /au/

/ɔ/ /ɔ:/ /ɔi/

第Ⅰ组为“基本型”;第Ⅱ组为基本型的“延长型”;第Ⅲ组为基本型“前置型”;第Ⅳ组为基本型的“后置型”。

学习者为掌握这“四大组”的构成方法,可自行进行下述练习:在念读基础上,将第Ⅰ组的/i/,/ə/,/u/,/ɔ/从上至下逐一写出;重抄这四个音标(亦自上而下),再各打,于是便构成了第Ⅱ组(延长型);再自上而下重抄第Ⅰ组的四个音标,然后按照1+2,2+3,3+2,4+l的办法即分别补上/ə/,/u/,/ə/,/i/便构成了第Ⅲ组,第Ⅳ组构成较为特殊,但“基本型”中的/i/,/ə/,/u/都是置于双元音的后位部分。具体练习时,可把元音字母a和i作为记忆媒体,从而迅速补上/ei/与/ai/,再在重抄/ə/与/u/时,分别前加“基本型”中所没出现过的/ɛ/与/a/。

上述四大组中,每一个音标都至少含有“基本型”中的一个。这样,抓住/i/,/ə/,/u/,/ə/这四个基本形状,便能在单词的音标中迅速发现这十六个元音音标。“四单个”:/ʌ/,//,/e/,/a:/

音标形式 记忆方法(儿歌)

/ʌ/一座“山”,

//一朵“花”,

/e/一个/e/

/a:/一个/a:/.

说明:/ʌ/的形状象一座“山”,//的形状象一朵“花”;一个人/e/一个/a:/中的音标照读,将“儿歌”从上至下朗读一遍,你会觉得朗朗上口,且有韵味。这样,你便很快记住了另外四个元音音标。

[3]巧学辅音音标

在英语48个音标中,辅音有28个,分为爆破音、摩擦音、鼻音、舌侧音和破擦音几种类型。有些辅音的发音不好掌握。因此,学会一些发音方法对于如何正确、快速地掌握辅音音标的发音是必要的。在学习过程中最好能做到以下几点:

注意模仿:仔细听录音机的正确读音,然后自己试着发这个音。有些音标只要能发出音来,舌、颚。唇等的位置基本上就可到位。比如:鼻音/m/,/n/,//三个音标,仔细听辨其区别,在模仿中,/m/自然要双唇紧闭才发得出来,发/n/时的舌头自然而然顶上齿龈,发//时只有舌尖下落,口形稍大于发/n/才能发出这个界音。音出口形基本形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听,认真听,敢说,多说,逐渐去纠正发音和口形,尤其要多听录音机标准的录音。不要一味想口形和发音器官的位置。因为这样倒会束手束脚,有时甚至不知所措。要学得灵活,学得自由。要不怕犯错误,不怕出丑。牙牙学语的婴儿学会正确说一个词或一句话也是通过反复模仿,多次犯错,多次纠正之后才学会的。

结合例词,练习发音:清辅音/p/,/t/,/k/,/f/等;卷舌音/r/;声门音/h/;半元音/W/,/j/;舌侧音/I/,这些音应结合一些常见单词来辨读、领会,如利用plane, tea, bike, flag, hen, worker, yes, little等词来辨读就比较适宜。读这些单词时要从中分解、筛出那个你要练的辅音,强化一下,便能体会其发音特点。舌侧音/l/不容易发,许多同学读不准确,结合单词便容易学了。比如,你试着读“let”时,头脑中想像你刚读出/I/音,就仿佛有人或有一种强大的外力阻止你往下继续说出/et/音来,而嗄然而止在/I/音上,这时的口形很准确,/I/的读音就是这样的口形。/h/,/W/,/j/,/l/这几个辅音应多想几个例子。因为它们和后面的元音相配才能体现明显,口形也随着后面的元音变化而有所不同。

分类练习:

把口形类似的音放在一起。如,清浊成对的辅音有10对,每对辅音发音的口形一样。又如,发鼻音/η/时,舌尖位置和发/k/,/g/时相同。对这些口形相似的音要注意区别。多听老师教导,进行纠正。

把容易混淆的音标集中学习。区分。如,有的同学读/V/,/w/和元音/u/时容易混淆为一音,另外还有/θ/和/s/,/ð/,/z/和/dz/不容易分得清楚,读时易混淆。区分它们时,除模仿,多听外,就得研究各个发音器官、口形的细微特征和区别了。

四、注意英语语音与汉语拼音。汉字读音的区别和联系:不要把/p/发成汉语拼音“p”,也不要读成“泼”字音;不要把/t/发成“特”字音;也不要把/k/发成“磕”等等。英语发音时吐气,声带振动是有特点的。有的音标也可结合个别汉字记忆、学习。如/m/,/n/,/η/,/I/等音。发/m/前先想像读汉字“母”字时,欲发而发不出字音时那股憋气劲,即为/m/音。发/I/时可想像汉字“勒”,这同上述第“二”点的方法类似。结合汉字读音来练英语辅音同结合英语单词是同样道理的。但切忌滥用,不要把/I/读成汉语拼音中“I”。

[4]找读音规律

对一个初学英语的人来说,语音要算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项目。初学者往往由于一个字母或一种字母组合有几种发音而倍感难以驾驭。其实,只要大家注意观察和总结,还是不难发现其中有规律可循。以下列举的是几条发音规则,供初学者参考。

字母a在重读闭音节中通常发//,但在/w/音后则一般发成/ɔ/。例如:

want/wɔnt/ wallet/ˑWɔuit/

Wash/wɔʃ/ watch/wɔtʃ/

what/wɔt/

字母b一般发/b/音,但与字母m一起构成字母组合放在词尾时,b往往不发音。例如:

Climb/klaim/

tomb/tu:m/

字母n一般发/n/音,但与字母m一起构成字母组合放在词尾时,n往往不发音。例如:

autumn/ˑɔ:təm/

column/ˑkɔləm/

字母n之后如跟/k/或/g/二音,n发成/η/。例如:

bank/bηk/

sink/siηk/

thank/θηk/

think/θiηk/

monkey/ˑmʌηki/

umcle/ˑʌkl/

English/ˑiηgliʃ/

longer/ˑlɔηgə/

字母u位于字母g之后时,u大多不发音。例如:

league/li:g/

dialogue/ˑdaiəlɔg/

guard/ga:d/

guess/ges/

字母组合wr和kn中,字母w和k不发音。例如:

write/rait/

wrong/rɔη/

knee/ni:/

knife/naif/

knock/nɔk/

know/nəu/

字母组合ar通常发/a:/,但在/w/音后发/ɔ:/。例如:

war/wɔ:/

warm/wɔ:m/

warn/wɔ:n/

字母组合or通常发/ɔ:/,但在/w/音后发/ə:/。例如:

word/wə:d/

work/wə:k/

world/wə:ld/

worse/wə:s/

worth/wə:θ/

字母组合wh通常发/w/,但在字母o前却往往发成/h/。例如:

who/hu:/

whole/həul/

whom/hu:m/

whose/hu:z/

(三)英语词记的学习

1.学单词轻松吗?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质量”问题。没有词汇,也就没有了听说读写。我们要学好外语,要把自己的语言建构成高质量的语言,首先应过好词汇关。

学会一个英语单词包括掌握它的词音、词形、词义、词性和用法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并非固定不变,各不相关,而是互相联系、变化多端的。separate作为动词用的时候读〔ˑsepəreit〕(分开,隔离),用作形容词的读音就成了〔ˑsepərit〕(分开的,单独的),最后一个音节的元音〔ei〕变为〔i〕了。

动词lie(躺,平放)除了本身的原形外,还有过去式lay,过去分词lain,现在分词ly-ing,同一个词有四个词形。除了动词的词形变化外,名词从单数变成复数、代词从主格变成宾格、形容词和副词从原级变成比较级或最高级,甚至不定冠词,现在以元音开头的词前面时都必须发生词形变化。至于一词多义和一词多性的现象就更普遍了。以light为例,它有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四种词性。每种词性又各有许多不同的词义。究竟属于什么词性,是什么词义,完全要根据它和哪些词搭配使用,即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才能确定。在“We need more light.”中,light是名词“光线”;在“traffic lights”中仍是名词,表示交通信号的“灯”;在“Could you give me a light?中是名词,但意思是向对方借个”火“作为形容词,它常常是”淡“的意思,如a light colour(淡颜色),但又可能是”轻“的意思,如as light as a feather(轻如羽毛)。还可以用作副词,如sleep light(睡得不熟)。用作动词也有不同的解释。如在”We lit a candle and the candle lit the room.“中light的过去式lit分别解释为”点燃“和”照亮。

最难掌握的还是词的用法,尤其是动词的用法。拿try这个动词来说,如果表示做某件事有困难,要努力去做,就应该跟不定式。如Try to do it well(努力把它做好)。倘使想说试试做某件事的效果,则跟动名词。如Why not try doing it some other way?(何不用其他办法试一试)?动词suggest作“建议”讲的时候,后面可以跟名词、动名词和从句,在从句中谓语动词需用虚拟语气形式;作“表明”讲时也可跟名词和从句,但在从句中谓语动词用的是直陈语气形式。hope和wish都表示“希望”,但用法大不相同。除了两者都可跟不定式的用法一样外,hope跟的从句中谓语动词用直陈语气,表示可能实现的希望。wish跟的从句中谓语动词一般用虚拟语气,表示不大可能实现的愿望。wish还可以跟带不定式或形容词等的复合结构(或称复合宾语)、跟代词和名词的双宾语;hope则没有这些用法。

介词的用法也很活跃。它和不及物动词连用组成短语动词这一点中学生应该比较熟悉。但一个形容词后面应该和哪个介词搭配使用,名词和名词中间用什么介词把它们联系起来尚未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例如“以温泉出名”,是说出名的内容或特征,形容词famous后跟for。famous for hot springs“但若是”以温泉胜地出名“那是表示地名的身份,famous后就要跟as,说成”famous as a hot-spning resort.“又如表示描写关系的”的“字,在英语中至少可以用三个不同的介词来表达。”成功的秘诀“用of:the secret of suc-cess;”秘密的线索“用to:the key to the secret;”去上海的火车票用for:a railway ticket for Shanghai.

单词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学会运用。单词记得再多,如果不会用(中学的低年级学生常常这样),只属于消极词汇量。学习英语的进程体现在单词方面,就是要逐步地把消极词汇量变成积极词汇量,能把记住的单词运用自如。

[1]构词记忆法

构词记忆法认为,英语单词之构词有其规律可循。大约一半以上的单词由词根与词缀(前缀、后缀)构成。分析单词的结构,尤其是抓住其词根的含义,综合分析词的基本意义,便能深刻地理解单词,科学地记忆单词。

例如:

later=side

later是词根,加上不同的词缀(或词根),便可构成许多与side有关的单词。

lateral横的,侧面的,侧面部。al后缀。

bilateral两面的,双边的。bi前缀,表示:两。

equilatera等边的。equi词根,表示:相等。

multilateral多边的。multi前缀,表示:多。

quadrilateral四边的,四边形。quadri前缀,表示:四。

unilateral单方的,片面的。uni词根,表示:一。

单词的核心是词根,掌握了词根,便可触类旁通,以一当十。构词记忆法确实能帮助人们科学地记忆大量词汇。

[2]阅读记忆法

阅读记忆法知识认为,单词并不是孤立的,单词总是依附于一定的句子。单词应放在一定的句子或上下文中去理解,去掌握。反复地大量地阅读,才是记忆单词的好方法。借助语句环境,才能提高记忆效率。

笔者大学里的一个学生,号称将《新概念英语》四册课文统统背下。效果不错,托福考试距600分只差几分。

国外许多英语教材都劝说人们大量阅读以扩大词汇量。国内许多英语教师也很推崇熟读(最好是背诵)英语课文。

[3]协同记忆法

协同记忆法即多通道协同记忆法,它是一种对英语单词采用眼看、耳听、口念、手写、心想等多种器官协同动作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眼、耳。口、手等多种感觉器官接受同一单词的信息,便会在大脑皮层上留下较深的痕迹,建立多通道的神经联系,留下全面的、立体的记忆。

科学实验表明:接受同一信息,三天后检测记忆效果,若单凭视觉接受的,能记住40%,单凭听觉接受的,能记住15%,而视觉与听觉并用的,能记忆住75%。

英语单词是拼音文字,读音是其重要的识记特征,眼、耳并用,再加上口、手协同,记忆效率自然比单通道来得高。

[4]分类记忆法

联系自己所在的环境,根据生活实际需要,通过纵横两个方面,对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分类。

纵的方面,例如:

food(食物):apple(苹果),rice(米饭),egg(鸡蛋),vegetable(蔬菜)……

furniture(家具):chair(椅子),table(桌子),bed(床),

vehicle(交通工具):car(小汽车),bus(公共汽车),truck(卡车)……

family member(家庭成员):father(父亲),mother(母亲),brother(兄弟),sister(姐妹),grandfather(祖父)……

横的方面,例如:

car(小汽车),driver, speed……

father, uncle, aunt, cousin, niece……

根据单词意义进行分类:把单词按其性质、用途等来归纳分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例如:

把spring(春),summer(夏),autumn(秋),winter(冬)排成一组。

把Sunday(星期日),Monday(星期一)至Saturday(星期六)排成一组;

把red(红),yellow(黄),blue(蓝),white(白),black(黑)等颜色排成一组;

把May Day(五一节),Army Day(建军节),Women‘s Day(妇女节),Children’s Day(儿童节),National Day(国庆节),等节日名称排成一组;

把同义词安排在一起。例如:

把say, speak, tell, talk放在一起,把beautiful, fine, handsome, pretty放在一起。

把反义词安排在一起。例如:

把old(老)和young(年青的);new(新)和old(旧);big(大)和small(小);Cold(冷)和hot(热),heavy(重)和light(轻);dark(黑暗)和light(明亮),high(高)和low(低);friend(朋友)和enemy(敌人);buy(买)和sell(卖),borrow(借人)和lend(借出);begin(开始)和end(结束)等。

把合成词安排在一起。例如:

blackboard(黑板),football(足球),arm-chair(椅子),railway(铁路),airplane(飞机),sidewalk(人行道),inkbottle(墨水瓶),textbook(课本),classroom(教室)等。

把同音异义词放在一起。例如:

some(一些)和sum(总数);peace(和平)和piece(碎片);no(不)和know(知道);see(看见)和sea(海洋);son(儿子)和sun(太阳);case(箱子),case(情形)和case(案件);light(光亮的)和light(轻的),just(adv.刚才),just(int.正好)和just(adj.正义的)。

尽管英语单词十分繁多,但是有些单词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我们还可以根据读音和字母组合排在一起。例如:

在book(书),good(好的),look(看),cook(厨师)等词中字母组合oo念作〔u〕;在food(食物),boo(靴子),noon(中午),fool(傻瓜)等词中,字母组合oo念作〔u:〕;在bold, cold, hold, fold, gold, told等词中字母o念作〔əu〕,在dear, fear, hear, near, tear, year这些词中字母组合ear念作〔iə〕。

根据词根和前辍、后辍,把有关的派生词安排在一起。例如:

把possible(a.可能的),possibly(adv.可能地),possibility(n.可能性)impossible(a.不可能的),impossibly(adv.不可能地),impossibility(n.不可能性)放在一起。再如:

把correct(v.改正),corrective(a.改正的),corrector(n,校正者),correction(n.校正),correctively(adv.校正地)放在一起;把correct(a.正确的),correctness(n.正确性),correctly(adv.正确地)放在一起。

[5]循环记忆法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随时间推移而先快后慢,因而复习的时间间隔应先短后长。这便是循环记忆法之理论依据。它的通常循环形式如下:

字母表示分组组别,数字表示识记顺序。即:

背a组

背b组

复习a由组

背C组

背d组

复习c、d组

复习a、b、c、d组

背e组

背f组

复习e、f组

背g组

背h组

复习g、h组

复习e、f、g、h人组

总复习

这有点像淘汰赛。不过目的不是淘汰,而是要使单词个个记牢,个个顶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量是7±2,因此每组单词数目可为7个左右。复习的间隔时间通常为:第一次几分钟,第二次几小时,第三次一两天,第四次四五天,第五次一周,第六次一个月,第七次几个月。单词数目与间隔时间因人而异,可根据效率加以调整。

[6]熟字记忆法

熟字形象法是利用已知单词记忆新单词的联想记忆法。

本方法可分“合成法”与“相似法”两类。

合成法

英语单词中有一些类似中文组合的合成词,例如:

landscape 风景,山水

land 土地 scape 景色

notebook 笔记本

note 笔记 book 书本

readingroom 阅览室

reading 阅读 room 房间

watchdog 看门狗

watch 看 dog 狗

这一类合成词基本由两个单词构成,构成后的新单词基本为两个单词的合成意义,因而是很容易望文生义的。

英语单词中还有一些合成词,却难以“望文生义”,因为它们并不直接反映两个构成的单词的意义,而是有所引申、有所转义,在记忆时,思路须略作转弯。也有少量单词仅仅是因为巧合而看似“合成词”罢了,自然也难以对其意义“一目了然”。

例如:

catwalk 狭窄的过道

cat 猫 walk 走

kidnap 绑架

kid 小山羊,小孩 nap 小睡

mushroom 蘑菇

mush 软块,软糊糊的东西 room 房间

此类单词尽管不可直接地“望文生义”,但通过两个构成的单词进行形象联想,却能帮助我们轻松地记住“合成词”的意义。上述例子都提供了这种形象联想的中介:

Catwalk 猫走的路是狭窄的过道

kidnap 小孩小睡时被绑架

mushroom 软糊糊的房间有蘑菇

合成法通常是由构成的两个单词来记合成词,两个单词是熟悉的;有时也可能合成词是熟悉的,而两个单词却较陌生。不管怎样,记忆一个合成词,相当于记忆三个单词,其中可能两个甚至三个是生词,因而效果可观。

本书的合成法,将一些构词的部件,如前缀、后缀、词根等,也看作熟字,如此,读者便可扩大合成法的运用范围,同时又可掌握相当数量的构词成分的意义,对进一步理解与记忆单词大有裨益。

二、相似法

英语中有一些单词外形极其相似,识记、拼写极易混淆。相似法所利用的恰恰是某两个单词的相似之处,通过形象联想,用一个熟悉的单词来记忆另一个与之相似的生词。在相似法中,我们有时结合代码形象,以增强记忆效果。相似法可分三种类型:

其一,换字母联想。如:

meture 成熟

好像自然变成熟

与nature(自然)联想,mature字形很象nature故形象联想为“好像自然变成熟”,用nature来助记mature。

babble 喋喋不休

鸭子换冒泡泡的油,喋喋不休

与bubble(冒泡泡)联想,a形象为鸭,u形象为油。a换u,形象为“鸭子换冒泡泡的油,喋喋不休”,用bubble来助记babble.

[7]谐音形象法

谐音,是指字与字或词与词的读音相同或相似。谐音形象法借助谐音赋予英语单词某一中文,然后与该单词的中文意思进行联想,以之来增强记忆。

谐音记忆使得识记材料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谐音的中文代表该单词的读音,同时该中文又跟该单词的意思有关联,所以在回忆时,出现某一方面就很容易出现另一方面,因而很是便于记忆。

我们想必有这样的体会:音译的单词不太会忘记。比如说:humor幽默,这是一个公认的音译极其成功的例子,几乎过目不忘。此外,还可举出大量的音译词。如:

amen 阿门amoeba 阿米巴,变形虫

angel 安棋儿,天使 bass 倍司,低音

bassoon 巴松,大管 beer 啤酒

beige 哗叽,米色 bowling 保龄球

brandy 白兰地酒 Browning 勃朗宁枪

bus 巴士,汽车 butter 白脱,黄油

caffeine 咖啡因 calorie 卡路里,卡

carbine 卡宾枪 card 卡,卡片

chauvinism 沙文主义 chocolate 巧克力

cigar 雪茄 cocaine 可卡因

dacron 涤伦 dahlia 大丽花

domino 多米诺 Eden 伊甸园,乐园

formalin 福尔马林,甲醛水溶液 gallon 加仑

gene 基因 golf 高尔夫球

guitar 吉他 gum 胶姆糖,橡皮糖

hamburger 汉堡包 Hollywood 好莱坞

hormone 荷尔蒙,激素 index 引得,索引

jacket 茄克衫,短上衣 jazz 爵士音乐

jeep 吉普车 Jehovah 耶和华,上帝

laser 莱塞,激光 leghorn 来亨鸡

lemon 柠檬 logic 逻辑

mammoth 猛犸 marathon 马拉松,耐力比赛

margarine 麦淇淋,人造黄油 melton 麦尔登呢

microphone 麦克风,话筒 model 模特儿,模型

mosaic 马赛克,镶嵌砖 motor 马达,发动机

neon 霓虹灯,氖光灯 number one 拿摩温,工头

nylon 尼龙 Olympic 奥林匹克

opium 鸦片,麻醉剂 Oscar 奥斯卡金像奖

ounce 盎司 parka 派克大衣

Pess 派司,护照,通行证 Pharaoh 法老,暴君

poker 扑克 polish 泡立水,亮光漆

pudding 布了 radar 雷达

reserpine 利血平 rifle 来复枪

rococo 洛可可式,纤巧浮华的 romantic 罗曼蒂克,浪漫的

rumbe 伦巴舞,伦巴舞曲 salad 色拉

sandwich 三明治,夹心面包片 sardine 沙丁鱼

shock 休克 sofa 沙发

sonar 声纳,声波定位仪 tarry 太妃糖

tango 探戈舞,探戈舞曲 tank 坦克

tin 听头,罐头 ton 吨

turbine 透平机,汽轮机 typhoon 台风

varnish 凡立水,清漆 vaseline 凡士林

waltz 华尔兹舞,圆舞曲 waste 回丝,废料

whisky 威士忌酒

上述音译词,基本都作为外来词丰富了汉语词汇。它们的特点是,代表读音的中文同时也能代表单词的意思。这种谐音与意思基本一致的单词,在英语词汇中并不多。然而,音译词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发:假若单词的谐音虽然不代表它的意思,但却能够与它的意思产生联想,那么这种谐音仍然是有益记忆的。

有的初学英语者(主要是初中生)往往采用汉字作为注音来替代国际音标。那是不可取的。英语单词很难找到与其相对应的中文读音。但是,假若我们在掌握国际音标的前题下,利用谐音来记忆单词的意思,那就不应责难了,因为谐音形象法不仅能收到快速记忆单词意思的效果,某种程度上也能帮助记忆单词读音,因为它能帮助记住一个大致的读音,而后再加以“微调”即可。

2.怎样学短语

英语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各类词组、短语和习语非常丰富。它的组成规律和用法不是语法所能包括的,而是单词和单词结合在一起长期形成的习惯用法,所以应该属于词汇学习的范畴。

各类短语中,尤以动词短语为最多。有时候,明明有一个专门表示某个行为、动作的动词却不用,而用一个常用动词加一个介词或副词组成的短语动词。例如用turn out(生产)代替produce;用get over(克服)代替overcome。但turn out和get over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又各有不同的意义。而且常用动词turn和get加上别的介词或副词又可以构成别的短语。拿turn来说就有turn about(向后转,反复思考)、turn around(倒转,开始出现相反的趋势)、turn against(转过来向……移动,对……变得敌视)、turn aside(闪开、偏离)、turn away(离开,转过脸去)、turn back(往回走、阻止)、turn down(翻下,拒绝)、turn from(脱离,抛弃)、turn in(拐人,上缴)、turn into(进入,变成)、turn off(拐弯,关掉)、turn on(旋开,对……发怒)、turn out(结果是,生产)、turn over(翻滚,移交)、turn to(求教于,着手)、turn up(找到,出现)等。其中每一个都分别有许多不同的意思,括号中的中文注释只是含义举例而已。还有一类动词短语是由动词加副词再加介词构成的,如look up to相当于respect(尊敬)、put up with相当于bear(忍受)。有些由动词加名词(或再加介词短语)构成的短语也可以看作另一类的短语动词。这类短语动词不仅在结构上独特,而且词义也往往与字面不相关。如drive the nail(射中靶心,说到点子),bum(或light)the candle at both ends(过分消耗精力,不懂得休息,挥霍无度)。

除了动词短语外,还有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介词短语和各种习语。如the man in the street(普通人)、a woman of the street(s)(娼妓)是名词短语。大多数的名词短语是由名词加作后置定语的介词短语组成的。black and blue(遍体鳞伤)、black andwhite(白纸黑字)是形容词短语;backword(s)and forward(s)(来来回回,了若指掌),up and down(上上下下,时好时坏)是副词短语。最明显的形容词短语和副词短语是由两个形容词或副词用and连接起来构成的。但是,有些表面上看来是名词短语,但常常用作副词短语,即用作状语。例如day and night(日以继夜地)、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地)。不少介词短语(介词加名词)的语法作用相当于形容词短语或副词短语。如in season(当令的,合时宜的)、on pins and needles(如坐针毡,坐立不安)。各种习语如rain cats and dogs(下倾盆大雨)、burn one‘s fingers(由于管闲事而吃苦头)、call one’s own hand(摊牌,公开自己的意图)。另外,在语法结构上比较特殊或简练的表达各种感情或态度的习惯用语,如感叹语、问候语、赞美语、批评语以及格言和谚语等也可以作为习语来学习。

还有一些词组、短语和习语的种类和构成方式此处不再细叙,但仅从上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各种词组和短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是如此丰富多采、自由灵活,值得一个初学者仔细玩味和记忆了。

学习短语,首先是不能望文生义,主观臆断。凡是碰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结合在一起,如果觉得在结构上独立成一个单位,意义上不是单词和单词的合成,就要把它们作为短语看待,然后查词典弄个明白。查懂了以后当然要下功夫去记,但真正要记住则需要经过在阅读中多次接触和反复温习才能做到。如果想自己会用这些短语,那就非得经常在口头上和笔头上使用不可。各种短语既然那么多,只有靠平时多读,多查,多记,多用,点滴积累,一个一个掌握。

二、敏锐的听力我也能有

(一)听力的重要性

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通讯设备出现之前,人类异地之间的交流,大都通过书信;异地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只能凭借书面文字。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口头语言的使用有了急剧增加。比如说以前一般用书信来交流信息,而现在可以用方便快捷的电话来替代;过去空闲时间看书读报非常普遍,而现在好多人的空余时间完全被看电视所占用;过去用文字记载历史,现在可用声音来保存历史资料。因此,现代社会对听和说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学习英语,也是同样如此。如果我们现在仍旧学习“哑巴”和“聋子”式的英语,那么将不能适应现代国际交往的需要。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具有这样的意识。既然我们要耗费很多年光阴学习英语,就一定要学好,学得能用。

相比较而言,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听”的技能比“说”的技能更为重要。能出国深造或在国内直接和外国人打交道毕竟是少数人,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听”英语(例如听英语广播)来直接获取信息。另外,“听”也是获取新语言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练习“听”有双重目的:1.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2.吸取新的语言知识。

在听说读写4种技能中,“听”和“读”属于接受技能(receptive skills),“说”和“写”是表达技能(productive skills)。在“说”和“写”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回避自己不会的语言形式和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然而“听”和“读”就没有这一优势,学习者对作者使用的语言形式和选择的主题无法控制。别人说什么就得听什么,别人写什么就得读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听”和“读”并不比“说”和“写”容易。如果把“听”和“读”再比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各有其难易之处。日常的听力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听不懂,就无法像阅读一样,可以来回多读几遍。但口头语言的容易之处是句子结构通常比书面语言简单,它可以通过重复、停顿、表情、声调和场景来帮助表达说话人的思想。

虽说“听”和“读”各有难易之处,但中国学生普遍感到“听”比“读”要难得多。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我们听英语的时间大大地少于阅读时间。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所学习的新语言知识几乎都是通过视觉渠道获得的,因此头脑中没有相应的听觉形象,致使看得懂的东西就不一定都听得懂。有时即使头脑中有听觉形象,但由于自己发音不准确,听到别人的正确发音时,仍旧不能作出恰当的反应。由此可以推断,“听”和“读”虽然都是接受技能,但学习它们的方法却不完全一样。

(二)听力的一些睛常见困难

我们能听懂别人说的英语,最基本的大脑活动就是将自己脑中已有的听觉形象和外界的刺激相匹配。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由于目前的学习模式是以视觉刺激为主,因此脑中所建立的形象也是以视觉为主,而视觉形象又不可能自动转换成听觉形象。这就需要我们作出额外的努力。具体地说,我们可以采取下列一些措施:

1.朗读新单词、新句型和新课文。自己读出的声音返回到大脑,就成为听力刺激,从而可以建立相应的听觉形象。当然,采取这种方法有个前提,即发音一定要正确,否则,错误的听觉形象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把书放在一边,听同学朗读新单词、新句型和新课文。

3.将自己朗读的内容录下来,然后再听。在听时,不允许看书面材料。

4.如果所学的课文有录音带,可试着先听几遍录音后,再看文字材料。

5.同学之间就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听写练习。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电脑和多媒体的使用,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将不复存在,因为多媒体可以将图象、文字和声音的刺激同时提供给学习者。换句话说,以后我们所学的新语言知识将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头脑中会同时有听觉、视觉和动党的形象。“听写”是一项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训练。把它放在这一讲讨论是因为它是从“听”入手。听写的要求比较高。听懂了只是前提,还要准确无误地写下来,确实不是一件易事。粗粗分析一下,原因大致有4种情况:

[1]听不懂。

[2]听懂了,写不下来。

[3]没有处理好某个听不懂的单词,致使整个听写乱了方阵。

[4]写下来了,但拼写和语法错误很多。

这4方面的问题可能分别出现在不同的场合,然而兼而有之的情况更为普遍。例如某个句子里出现了一个生词,脑于里就在瞬间思考该词,结果整个句子卡了壳。前面一个句子没来得及写,后面一个句子没有听懂,顿时就乱了套。整个听写都处在慌乱之中。

如果是因为听不懂,就需要分析听不懂的原因,是词汇量不够,是语法句型不熟悉,还是背景知识缺乏?

如果听懂了,来不及写,最常见的原因是英文单词写得不够快,或者更准确地说,手的反应还没有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要改变这一状况并不难,只是要有毅力,坚持练习。平时记单词时,不仅要眼看、口读、心想,还要手写。要写得又快又好。这里有个运动记忆的问题。练多了,手就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比如写自己的名字,我们根本不用思考,提笔就能写出。但是要我们写别人的名字,情况就不一样了。听懂了来不及写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掌握听写的技巧。有的人的听写过程,一个字一个字朝下写,有时还没有写完,录音机已开始读下面一句。由于他仍旧在写前面一句,因此后面的句子没有听清楚,或者听清楚了无法写完。一句慢,句句慢,始终跟不上录音机的速度。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开始写时,不要企图把每一个单词写完整,特别是一些长单词,只要写开头的几个字母就行了,然后视时间而定,可以立即回头补全单词或等最后检查时再添。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很快地将听到的材料写下来,不至于使短期记忆的负担过重而使信息丢失;另一个好处是如果万一来不及写完,录音机已开始读下面一句,你可以将前一句暂时搁置一边,因为那些字母会帮助你回忆整个单词。

听写时遇到个别生词,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处理不当,这个局部问题就可能会影响全局,出现骨牌效应。出现生词时,首先在心理上要镇定,要安慰自己,一个生词听不出没有关系。可以先把音记下来,能记多少记多少。处理的原则是: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脑子里千万不要被这一两个词所占据,而使其它听懂的单词进不来。这是听写的大忌。

听写中出现单词拼写和语法上错误,就好比5000米的长跑运动员快到终点时,摔了一跤,结果是前功尽弃。在听写的过程中,从听懂、记住到落笔写下来,要耗费很多脑力,但是只要出现了拼写或者语法上的错误,整个单词就等于白写了。一个10个字母的单词,错一个字母,整个单词就错了,实在可惜。语法错误通常是时态或单复数问题,如果检查时稍加留意,类似的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造成拼写和语法错误的原因大致有两个:1.粗心大意;2.基本功不扎实。

初练听写的人还可能犯听写大忌,即不听意思,只听音。如此的听写肯定是错误百出。因为他们把听写的内容仅作为一连串没有意义的声音符号,大脑的短期记忆负担一定要超载,无法记住听到的内容,这就好比要求记住一连串没有意义的电话号码一样困难。如果稍有不慎,一个词没有听清,听到的内容就好比断了线的一串珠子一样,全部散到地上,无法再串起来了。

在学习听力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有占小便宜的思想,似乎抢先写了几个词,后面就能写得好一些,其实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第一遍听懂了,对提高听写的准确性就有决定性的作用。

听力活动可以分为三种:“精听”(即反复分句听同一段录音磁带,直到听懂每一句为止)、“泛听”(即像平时听中文广播一样,一边听,一边做其它的事情)和“半精听”(即将“精听”和“泛听”的特点结合起来)。这三种活动均对提高听力有帮助,但各有其利弊。学习者应根据自己不同的目的和时间的宽裕程度来进行选择。“精听”,没有交际的真实性,耗费的时间多且听的量很有限,但有助于提高听力的自信心和理解水平。第一遍可能听懂的地方不多,但随着听的遍数增多,听懂的内容也逐步增多。这一明显的进步对学习者是一个正反馈,有利于进一步调动练习听力的积极性。一旦对一些词和语法现象能作出正确的反应,以后再在其它语言材料中碰到类似的现象,就不会感到那么生疏。“泛听”具有交际的真实性,饭前饭后、睡觉前、起床前、休息时都可以用来进行这项活动。听的量比较多,内容也比较丰富,可以获得新的信息。如果听者对所听的内容没有明显感到困难,这样的活动自然多多益善。一方面可以复习新近学习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实战演习“听”的能力。然而如果听的内容难度较大,收效就一定不会令人满意。听力材料难度较大时,思想不容易集中。所听的内容瞬息即过,前一次听得懂的地方下次还是听得懂,前一次听不懂的地方,下次仍旧听不懂,因此尽管每天听不同的内容,听力水平不会有显著的提高。那种以为只要耳朵边有英文听,听力水平自然就会提高的想法,仅是一种幻想而已。“半精听”可以将“精听”和“泛听”的长处结合起来。听第一遍时,要记笔记,听完后,可根据笔记回忆所听的内容。第二遍分段听,重点放在形式上。听时仍旧做笔记,每一分钟停一次,听完后立即回忆所听到的语言形式,只要求记住关键词语和重要句型,不需要背诵。用这样的办法,直到听完。“半精听”的第一遍和“泛听”有相似之处,注意力都放在获取信息上,但与后者不同的是,前者用记笔记和听后回忆的方法迫使学习者注意力集中,强化所听懂的内容。这显然就提高了听的效率。“半精听”的第二遍和“精听”有相似之处。两者都企图听懂每一句的语言形式。但“半精听”只分段重听一遍,目标是句型和关键词语而不是句子中的每一个词。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又不完全放弃学习语言形式这一目的。

在学校中英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课外听力活动要么限于“精听”,要么限于“泛听”,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半精听”几乎没有。与之相反,成绩好的学生从事“半精听”的比较普遍,同时他们也兼顾“精听”和“泛听”。最有趣的是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的听力活动,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而成绩差的学生通常分不清这其中的差别。很自然,观念上没有清晰的认识,行动上必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影响听力水平的提高。

由于心理要素及语言环境不同,听英语的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在母语环境中自然习得听母语的能力。国外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听懂外语包括认知和选择两方面的活动。如W.M.Rivers提出了初级阶段培养孩子听力理解的四个步骤以及相应的训练方式。

1.识别,悟其大意——练习区分各种语音,从而领会其表述的意义。这一阶段的练习方式主要有:[1]区分音素和短语;[2]听已学过的对话;[3]识别已学材料中的词组或句子;[4]进行识别所听单词和词组的游戏。

2.识别,择而不记——听连贯的叙述,尽力跟上,领会其意思。这一阶段的练习方式主要有:[1]听以正常语速讲的所学过的各种对话;[2]听以正常语速复述的所学过的各种阅读材料。

3.识别,有指导的选择,伴随瞬时记忆——事前找一定数量的问题,在听材料(应不止一次)时作出答案。这一阶段的练习方式主要有:[1]将所听材料编成辨别正误的书面练习,让孩子边听边答;[2]听完材料后,作多项选择的书面练习;[3]事前出一些问题,在听材料时用母语作出答案。

4.识别,择而作较长时间的记忆——鼓励孩子自由选听各类材料、各种语音,然后说出或写出所听的内容。这个阶段的练习除采用上述第三步骤中各种形式外,还应要求初学者在听后就所听材料作口头或书面应答。

(三)想学精必须多听

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中,听、说向来是自学者的两大难关。其实,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刻苦、用心地训练,突破听、说难关指日可待。在你下决心攻克这两大难关的时候,请记住:No sweet without sweat.当你感到头晕脑胀、口干舌燥的时候,一定要挺住,坚持下去,因为此时就是要发生质的飞跃的时刻。

根据学习者的程度,其听力训练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边看边听:一面看教材,一面听录音带,不是训练听力的最佳方法,但是对初学者来说,可作为一种人门的方法。注意:不要过多地使用该方法,易养成依赖文字材料的惰性。

先看后听:先对内容加以理解与记忆,然后再听录音带,效果虽然较边看边听为佳,但也只能算作一种初期的学习方法。

先听后看:听录音带后阅读教材,只是一种查证与参考,弄清未听懂之处,然后再听。开始用该方法练习时,可能觉得颇费时间,但能持之以恒必能收获不小。

只听不看:以每一篇短文为单位,先全篇听一遍,抓住全文大意,然后再分段地反复细听,以求达到听力上的彻底了解。经过多遍细听仍听不出来的地方,才打开书参考一下,这是练习听力的最佳方法,有一定听力基础的学员最好用这种方法训练听力。上述四种训练听力的方法,并不是互不相容的,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一种方法为主,兼用其他方法。

不常听英语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有些单词自己明明学过,甚至是相当熟悉的词汇,听到以后也不能立即反应过来,而只是在脑子里打转转。然而,这一短暂的思索追忆,往往就干扰了下面内容的收听,以致无法获得完整的意思。逢此情况千万不能灰心,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是听音懂义的开始,过了这关,大脑就会逐渐适应英语的语音、语调、语速,反应速度必将随之提高。久而久之,听懂的部分会越来越多,遗漏的内容逐渐减少,意思就能贯穿,而不再是“支离破碎”了。这时,从量变到质变,就会出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此,我们就开始尝到听懂英语的甜头了。

练习听力时,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也很重要,切不要养成一个词一个词去听的不良习惯。听的时候重点要放在意思上,不要放在辨词上。一个单词听不懂不要急,要继续听下去,往往从上下文中就会推测出所听内容的大意来。

听的时候大脑要充分活跃起来,根据听懂的部分,利用已有的语法。词汇及常识等,去推测未听懂的内容及下面将出现的内容。这样就有了主动性,而不是被动的,听的效果会明显提高。

练习听力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词汇量,对于一般中国人来说,学英语是按先看(阅读)后听说的顺序学习词汇的,因为根本就没见过的单词,往往是听不出来什么意思的,即使听多遍,也是白浪费时间。故此,练习听力时不要忘了同时要多阅读,扩大词汇量。记单词要记住音(读音)、形(拼写)、义(含义)及词性和用法。

另外,听力资料的选材面要广,这样有利于积累各方面的词汇和知识,为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积累素材。

我们在训练英语听力时,还会经常遇到“走神儿”(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尤其是当听力材料较难的时候。最简便的解决办法是:将训练听力与训练口语结合起来进行。每次练习听力的时候,都要求自己把听到的内容口头复述下来,其中好的句子要记笔记,反复大声朗读、模仿,直至能熟练地脱口而出。因为复述必须在听懂的基础上进行,这就迫使你的大脑充分活跃起来,主动地去听,去搜索、归纳、记忆所听内容的大意乃至细节。有时让你自己把听懂的内容讲出来,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刚听完的内容。所以说,由听到明白只能算听懂的一半,只有当用你自己的话把听到的内容复述出来时,才算真正彻底地听懂了。由听明白到复述出来,往往还需要再听几遍磁带。千万不要觉得这样做很慢、太费时间了。实践证明,听说并进的训练效果远远强于听或说单打一的训练方法。

听力磁带中精彩的部分,要反复多听几遍,并大声跟着模仿,用心揣摩、比较你的语音、语调、节奏等与原声的差异。开始模仿时要慢,一板一眼,口形要到位,口腔肌肉要充分调动起来,甚至可以对着镜子练。发准音后再加快速度,用正常速度反复多说几遍,达到不用留心就能脱口而出。然后再打开录音机跟着模仿,与录音带同步进行,提高口腔肌肉的反应速度,使肌肉与大脑更加协调起来。

(四)提高听力方法巧也很重要

不少人学了多年英语,单词掌握了不少,语法也基本过关,可听力水平仍然很差,甚至连简单的英语会话都听不懂。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听力水平,除了多听外,还应该掌握适当的方法。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

1.做笔记

听录音做好笔记,有助于记住所听的内容。对人名、地名、数字等做简单的记录,可防止一听而过,印象不深而忘记。尤其在听passage时,必须学会边听边记。即使听力理解的能力很强,不做笔记也难以记住长段文章或会话中的全部细节。诸如年、月、日、星期、钟点、年龄或价码数字必须及时记下。有时一连串的人名、地名数字接踵而来,使人耳不暇接,很难记下整个词,因此,应采取缩写或符号代记的方法快速记下,这对选择正确的答案大有帮助。另外,还要根据英语所特有的呼吸停顿、节奏,抓住有利时机快速记下有用的信息。

2.学会辨认要点与重要信息

抓不住要点,只见树不见林成为许多人的通病。听一个段落时,听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每个单词都听得很清楚。然而,很多人往往跳不出单词、句子的圈子,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词、句和具体细节上。如果句子有一个词听不懂,他们便会停下来琢磨一阵,等反应过来时,录音已过了好几句,结果常常顾此失彼,只记得支离破碎的几个词或几个句子,抓不住段落的主要信息,对全篇缺乏整体概念。因此,在听passage时,一要参照选择项;二要注意捕捉主题句(Topic Sentence)。一般情况下,主题句都出现在段落的开头,用来表达段落的中心思想,简明扼要地告诉读者段落的内容;三要特别注意过渡性词语(Transitional wold),也叫承接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示人的思路、时间和空间、举例和例证、对照和比较、引申和转折、推论和总结等逻辑关系。如:so, therefore, however, for ex-ample等。

3.熟悉题型

常见的听力理解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1]计算题。它要求你在听完几个数字后进行比较,简单地加减乘除,最后得出与某个选择项相同的数字。这些数字可能是售价、日期、钟点、小数、物品、数量,也可能是火车、飞机、轮船的始发和到达时间。

[2]判断题。这类试题较为常见,在听力理解的两个部分都有。它要求你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在几秒钟内作出正确的判断。判断的内容往往是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之间的关系,言谈的话题或某人的职业等。

[3]数据和事实。无论是对话还是短文,只要你所听到的诸如数字、人物。地点、时间、原因说明、方式、目的等重要事实,要尽力记住准备回答。

[4]词汇题。这类题目测试你对某个词或词组的理解能力。如果听不懂某个词,很可能在词义配对,找同义词、反义词时选错答案。

[5]语法题。测试你对某个语法现象所表达的意思是否透彻理解。

[6]语义题。根据说话人的身份、语调和语境来体会其字里行间的含义。它的问句形式大多是:What does the speaker mean?What is implied……What‘the main idea(or:topic)of this passage What is the speader’reply?

如果你对上面这些题型了如指掌,听力测试时就会从容不迫,不至于因题型不熟而影响成绩。

4.培养连续记忆的能力

有的人基本上能听懂录音,但听到了后面却忘了前面,整个材料听完了之后,脑子里只留下最后几句话,对全篇材料不能形成一个整体概念。这主要是缺乏连贯记忆的能力所致。实践和研究表明:对所听的内容迅速地记忆一下,哪怕是瞬间的记忆,即“留意”一下,边听边“留意”,其效果要比只听不记好得多。另外,平时我们也要有意识地锻炼,培养这种连贯记忆的能力。

5.要时刻牢记听力测试的“时效”性

听力测试不像笔试那样,有较长的时间去思考某一个问题,或者有选择地先易后难答题。只要录音一开始,你就只能按部就班地跟着录音往下听。如果你被某一题绊住,千万不可为之冥思苦想,而应果断地放过去,集中精力应付下一题。否则,上一题的对与错也没有把握,下一题也没听到,结果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更不可因此而紧张、心慌意乱、不知所措,影响后面题目的正确解答。

6.注意扩大知识面

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起着很大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语调和声音的依赖,帮助你正确理解录音资料,提高听力理解的水平。听力材料中常常涉及到某个国家(尤其英、美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生活知识。如果平时不注意去了解、掌握、积累、丰富这些方面的背景知识,听录音时就不可能确切地理解所听的内容。

7.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个昏昏沉沉、临场欲睡的人是不会考出好成绩的。笔试如此,听力测试更是这样。所以,应试者必须具备头脑清醒、沉着不乱、全神贯注、凝神谛听、镇定自信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临场不惧,提高听力效果,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一般来说,参加听力测试的人,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都存在着畏惧情绪,心情特别紧张,过了一会儿就正常了。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是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所以,听录音前我们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愉快地感知录音材料,使听力理解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开始,在信心百倍的心境中结束。

8.注意培养猜测的能力

并非所有的听力材料中的每个词、句子都能被我们所听懂。这时,我们就要根据上下文、同位语、同义词或反义词等方法来猜测词义或问题的答案。

总之,除了注意上述各方面技巧外,平时还要把精听与泛听结合起来多听多练。只有这样,才能使英语的听力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达到从容地应付听力测试的目的。

(五)了解了规律事情就完成了一半

听力技巧实际上就是对英语会话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进行的总结与归纳。包括语音、一般句型、时间、条件描述、习惯用语等方面。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听力技巧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1.辨音和连读

要能够辨别元音、辅音、长短元音、连读和同化。尤其是连读和同化,有相当部分学生开始根本难以辨别。在选择答案时特别要注意形式上相近,意义上容易混淆的词。例:

Those heels are too high for a five-year-old girl.(heel, nail, whales)

This afternoon they sought the library.(saw, looked, solved)

There are fifteen students in our class.(fifty, fifteen)

[1]我们往往对连读词句感到难以听懂。那么,什么叫连读呢?连读是指一个句子中相近的两个词,前者以辅音结尾,后者以无音开头,这两个词在习惯上是连读的。例如:

more or less……/mɔ:/rə/les/

live in an old house……/livi/nə/nəu/haus/

Stand up/ˑstndʌp/

Not at all./nɔtətɔ:l/

[2]在掌握连读的同时,还应复习一下同化与省音等基础知识。同化是指两个辅音相接时,一个音受另一个音的影响而合二为一,形成另一个音节的现象。

Whats your name?/ˑwɔts/

Nice to meet you./ˑmi:tʃu/

[3]省音是指当前一个单词以/t/或/d/结尾,而后一个单词以辅音开头时,在较快的语速中/t//d/只做发音准备而转向另一个音的现象(又称不完全爆破或失去爆破)。例如:

Dont Worry./ˑdəu(t)wrʌi/

Let me/le(t)mi/try.

因此,可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这方面的听力例题,使自己习惯这些语音变化现象,另一方面,总结出常见的有代表性的连读词句模仿朗读,纠正发音。此外,对一些不同的发音特点,可根据上下文和基础语法知识以及经验进行判断;如 during/ˑdjuəri/,则有人读成/juəri/,cant本身是“不能够”的意思,而美国人的发音则可能使我们听成can“能够”的意思。例如:

I cant go with you.I can go with you.

2.否定

在听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否定不仅仅是“no”、“not”等词,学生往往对本身具有否定意义的词,如aren‘t, don’t, hasn‘t, rarely, little, few, miss等容易漏听,加之这些词的位置较灵活,而不易听懂,造成语义的误解;还要注意缩写形式的否定读音,如aren’t, don‘t, hasn’t, weren‘t, wasn’t等,同时也要注意双重否定在意义上是肯定。如:

To some men, the world cup is too important to miss.

James rarely misses a baseball game.

I barely work on Sunday.

No one is unwilling to climb the hill.

She failed to come yesterday.

John is rather quiet.He rarely says a thing.

3.计算

在听清数字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的计算,熟练掌握表示倍数、比率关系的词如a third, three times, half, double, quarter等,理解其含义时形成一种自然的条件反射,而不会在句子中产生思维停顿,影响听力速度。

These end tables are on sale for 85 each or 150 for a pair.

The class begins at eight oclock, but Bill is always fifteen minutes late.

We expected to sell fotry tickets, but we sold twice as many.

4.时间

在听的整个过程中特别注意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能够通过一些时间连词、介词和副词,判断出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如,before, ago, after, in, not……until, ahead of, sooner, then, later等。

The meeting has been postponed until Friday.

Our classes are over the week after next.

He will be back in three weeks.

the plane was supposed to land at 6,but it arrived 20minutes ahead of schedule.

5.让步语气

让步语气是英语语句表达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听懂让步语句对于听懂主句及明确说话人表达的真实意思和感情十分关键。

在听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介词、副词和短语。

如although, even, though, in spite of, despite, nevertheless等。如:

Mr Smith would not stop drinking even though the doctor told him that he must.

In spite of the problems, I doubt that Betty and Paul will get a divorce.

在这些句子中,既使主句个别单词没有完全听清楚,如(1)中的not或stop,也可根据让步语气,正确掌握全句的中心意思。

三、只有苦练才能牙尖嘴利

(一)口语学习应有步骤

当听到别人能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国人交谈时,我们都会用羡慕的眼光去看着他/她,憧憬着自己有一天也能达到这个水平。其实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去苦练,就一定能达到目标。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大致说来有两大阶段:1.技能学习(skills-getting);2.技能的运用(skills-using)。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基础。只有经过两个阶段的训练,才有可能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自如地运用学到的知识。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方法。下面向大家分别介绍这两个阶段的不同方法。

1.技能学习(skills-getting)

这一阶段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获得技能。比如说我们需要有礼貌地拒绝表达对某个问题的看法,那我们首先就要知道哪些句式可以用来完成这一功能。设想我们从某本书上发现了下列句式:

Id rather not say anything about……

Id have to think about……

I‘m sorry I can’t answer……

Id prefer not to say anything about……

I‘m afraid I can’t comment on that at the moment.

Its difficult to give an oppinion right now.

Im not in a position to say anything about……

I‘d rather not commit myself on……if you don’t mind.

很显然,这些句式不是看了就等于能说得出来。因此这里有个过程:即把书上的知识记忆到我们的头脑里。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把这些句子背熟,但该方法枯燥无味,需要有极大的毅力才能完成这一任务,且日后很容易忘记。另一种方法就是把这些句子编到一个个的对话中去,以背诵对话来替代句子。这样虽然背诵的量要大得多,但对话有情景,学起来不会那么机械。记住了,就不容易忘记。不管用上面的哪一种方法,都是机械训练。要想将背熟的材料运用到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去,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

2.技能的运用(Skills-using)

当熟记一些基本句式以后,就要想方设法去运用。怎样去运用呢?不可能那么巧,今天刚学过的句式,马上就有那么多的机会用得着它。为了活用已学过的句型,可采用模拟角色训练的方法,即设想出与所学句型相关的不同情景,两个人进行对话。对话时,尽量用不同的句型来表示同一功能。这样的模拟训练做得越多,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越容易用得上所学的东西。

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英语学习者至今没有弄清楚这两个阶段的关系。因此出现了两个倾向。一是在第一个阶段不愿意反复诵读句型或对话,认为这样的训练没有创造性;另一种倾向是仅仅满足于第一阶段的工作,没有第二个阶段的练习,他们以为,只要记住了就意味着学会了。这两种倾向都会影响口头表达能力的顺利发展。

中国人有朗读课文的习惯,至今中小学都有早读这一课。西方人对“朗读”的态度贬的多,褒的少。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出声地读书会严重地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中国英语教师一般都认为朗读课文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方法。我曾多次和外国人讨论这个问题,得到的结论是:“朗读”如果说对其他国家的入学英语不那么重要的话,对中国人却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中文里的字都是单音节,即一个辅音加一个元音。除几个鼻辅音外,其它辅音都不在词尾。而英文里多音节词、辅音连缀极其普遍。因此中国人的发音器官和嘴里的运动肌肉都不习惯于英语的发音。如不通过朗读,就无法训练嘴部肌肉的运动,很可能心里知道某个词,甚至能拼写,但舌头就是不听使唤,说不出来。而法国人或者德国人学英语就不会有类似的困难,因为他们母语的发音所涉及的肌肉运动和英语的发音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因此朗读英文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训练发音器官,使肌肉能适应英语发音的需要。

经常朗读有助于语音语调的改进。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学习英语,很少有讲英语的语言环境,因此想通过自然的交际来学习英语的语音语调是不大现实的想法。而朗读则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要你有时间和决心就能进行练习。更为有利的是,一般课文都有录音,可以通过反复模仿来学习比较纯正的语音语调。语音语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要是音不准,调不对,交际就要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的会引起误解,甚至酿成大祸。“朗读是奠定英语基础的唯一法宝”,这是台湾大学英文教授颜员叔学习英语的体会。读中学时,他就养成每天早起高声朗读的习惯。每天早晨七点以前他就从家里赶到学校,坐在走廊上,至少读一个小时,读到喉咙冒烟为止。他曾买过一本“英文精读文选”,其中有林肯的“盖茨堡演讲”。他一遍又一遍地从头念到尾,有些段落都能背出来。读熟了,有些好的短语句子,在要用的时候好像就自动会到嘴边。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能避免讲中国式的英语。

当你在聚会上遇到一个陌生的人,如何打破僵局,使对方愿意和你交谈?请大家不要忘记S-O-F-T-E-N技巧。首先眼睛看着对方,面带笑容,然后按照下面的步骤去做:

[1]主动向别人打招呼。

[2]问一些别人容易回答的问题。

[3]认真仔细地听对方讲话,注意可以进一步交谈的话题。

[4]根据对方的讲话内容,进一步询问。

[5]在问及对方感兴趣的问题的同时,不要忘记为对方提供信息,从而使对方也有机会向你提问题。

(二)口语表达的几个误区

1.用汉语思考的误区

很多中国人学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英语,还不能说几句寒喧的话;与英美人交谈时,难以跟上对方的速度,往往是想好一句话,说出口时对方早已改变了话题。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

迅速而有效地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能够用英语思考,才能使说出的英语地道流畅,即不仅符合英语的文法规则,而且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不致露出汉语的痕迹,或出现汉语式的句子。譬如说,将After I graduat-ed, I went to America with my parents.(毕业后,我随父母去了美国)不会说成:After gradua-tion, I went to America with my parents;将There is a bird in the tree(树上有只鸟)不会说成:The tlee has a bird on it.等等。

与英语写作相比,英语会话更需用英语思考。书面英语注重文法修辞的规范,讲究用词造句的准确。由于一般英语教学普遍采用阅读——翻译(reading-translation)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教学方法,所以中国人学英语过程中,英语写作能力较口语表达能力强。口头英语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因而说话速度较快,所谓来不及细想;词语使用比较随便。灵活,讲求朴实自然。简单明了,并且由于会话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进行,所以大量使用省略句,以求直接而清晰地表达重要意思。请看下面一则对话:

A:Who are you over there?

B:Tom.

A:Oh, its you, Tom.When did you come back from Japan?

B:Yesterd.

……

中国人由于具有用汉语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所以“不假思索”便能说出正确的汉语句子。同样,在英语会话中,如果能用英语思考,就能够完全抛弃文法规则的约束和羁绊,随心所欲地使用词语,熟练地运用各种句子结构与表达,脱口说出正确的英语句子,或不需要把英美人讲的话在心里译成中文,再把自己想回答的话在心里译成英语,打好腹稿以后再说出口,从而大大提高对话的速度与效率。

2.文法和习惯的误区

英语口语不像书面语那样讲究遣词造句和语言表达形式;它只要求将意思表达清楚明晰、让听话人从话语中抓住信息。因而在英语交谈中要尽可能使用简单平易的词句。如可以说“I came to see you yesterday.You went shopping.I came back.I will come to see you tomorrow.”即使一时想不出正确的表达,如“Yesterday, I saw an accident in which a girl was killed”,但能说出“I saw an accident yesterday.A girl was killed.”也是可以的。这样有点小毛病的句子,即使地道的英美人有时也会说出;其原因在于,他们把语言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只要能达意,出些小错误,人们并不十分在意。

如果在日常谈话中不分场合对象一味地使用书面语,则会给人一种矫柔造作和故意卖弄的感觉。试看下面表达同一思想的两组句子:

[1]I am desirious of exploring you on the lecture.

Id like to hear your views on the lecture.

[2]On the decease of his father, Brown was obligd to seek alternativ emPloyment.

After his fathers death, Brown had to change his job.

例[1]、例[2]中的第一句均显得太正式,给人以做作别扭之感,而第二句简洁易,听话人能容立即明白说话人的意思。

不少中国学生能较好地使用英语书面语言,但说起英语来,却结结巴巴、文绉绉的。这固然与平时练习很有关,但重要的一点是将口语等同于书面语,忽视口语的自然随便和非正式这一重要特点,在用词组句上过分追求文法修辞的完美。

当然,我们说英语口语重在达意,并非说英语口语就不讲究文法,甚至使用汉语式句子。如果有人问“Can you speak English?”而你回答“I dont speak Egnlish”,这显然是不妥的。但是,对于初学英语会话者来说,应该大胆地练习,不要过分考虑语言规则;实践多了,说出的英语自然会准确而又流利。

有趣的是,在英语口语中,不少句子是习惯表达但却不合文法。也就是说,英语口语中存在错误却是正确的英语。这种文法和习惯的不一致大概可用一位作家的评说“多人用的就是文法”来作注释。以下是一些文法上有错误但在英美日常用语中经常使用的被视为正确的句子:

口头上(口语)文法上(书面语)

It‘s me.It’s I.

That‘s him.That’s he.

That‘s me.That’s I.

She‘s taller than me.She’s taller than I.

Who did you go with?Whom did you go with?

Have either of you got a watch?Has either of you got a watch?

I only wish I was able to stay I only wish I were able to stay

3.风俗习惯的误区

中国和英美两国在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有诸多不同。在与英美人交谈时应“入乡随俗”,切不可套用汉语中某些语言形式来表达某种意图,这样会使对方接受不了或感到莫名其妙。

中国人见面时常用的客套语是“吃饭了吗?但对英美人说这话”Have you had your meal?“他们会以为你想邀请他们一起外出用餐呢!而正当他们等着听你的下文时,你却说别的事情去了。这样会使对方莫名其妙,他们私下会想:不请我吃饭,干吗问我吃过饭没有?如果你见到一个老外在修自行车,你打招呼说”You are repairing your bike?“他虽然会回答”Yes“但心里却嘀咕:你不是已看见我在修车吗?干吗明知故问?所以,见到老外打招呼千万不要用中国式的客套语,只需说声”Hello“或”Hi就够了。

在中国,很熟悉的人之间相见,往往会无所顾虑地说,“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呀!”对方不会因此而生气,问话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而在与英美人交谈时则不同。尽管你以关切的口气对你熟悉的外国朋友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thin”,结果会适得其反。他们会感到很尴尬而难以回答,认为这是不礼貌。

在中国,倘若你所认识的一个人近来失业了或正在离婚,你碰见他时,为诚挚地表示对他的关心,可以说:“你找到工作了吗?”或“你离婚的事解决了吗?”而对英美人则不能说:“Have you found a new job?”或How is your divorce?这些问话在老外听来很不舒服,觉得你在丢他的面子。一般说来,英美人相互见面时从不谈及这些话题,除非是他本人主动提起这些问题。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询问朋友的健康情况均是有教养。讲礼貌的人所应该做的。但问题是在与英美人交谈时,关心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能用中国人传统的方式。例如,当我们发现英美人看上去不太舒服或真的病了,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说:“Are you sick?”这样的问话恐怕要吓着对方,尤其当对方是女性时,表示对她健康状况的关心要用委婉而又诚实的口气,比如“You sound as if youve got a cold.”“I do hope youll be feeling better soon.”“You seem rather tired.Are you feeling all right?”等。另外,对英美人健康表示关心也千万不要用“Drink plenty of water”,“put on moreclothes”等之类的劝告,除非他明确表示需要你给予这方面的建议,否则,个性独立的英美人就无法接受。当然,如果你建议他去看医生,那是没问题的。再者,如果确知老外生了病,见面时也不要迫不及待地打听病情(这在中国人之间是合适的),除非对方主动提起。

这里需要指出:在与英美人见面时说的“How are you?”是一句普通问候语,并不真正问别人的健康状况。如果说话双方关系一般,则可回答说:“Fine, thank you.”这一回答也并不真正说明其身体情况;如果两人关系不错,回答则可直说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样既达到了问话人关心对方健康的目的,也避开了打听对方隐私之嫌。

中国人在用语言表达感情时,往往喜欢用表示惊奇、惊喜之类的词语,但在与英美人会话时则不可用surprise, amaze astonish等词。例如,一位老外出其不意送给你一本心爱的书,或在某地意外碰见自己所熟识的老外时,你想表达自己惊喜的心情,若用“Im so surprised thar you give me that book.Thank you very much.”或说“Im so amazed that I met you here.”就没有用“How nice of you to give me that book.Thank you very much.”和“Never did I dream of seeing you here.”等语气更加强烈,更加符合当时的气氛。

中国人对于同胞的称赞表扬往往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没什么”等。但若英美人称赞你说“Your English is pretty good”或“How nicely you sing”等,而你回答说“No, I dont”,这只会使对方扫兴。当然,你更不能用“Where, where”之类的汉语式表达来回答,这会使对方困惑难堪。英语中对于称赞的回答最简单而又恰当的方式是“Thank you.”

平时我们叫老师常用“李老师”、“张老师”等称呼,但英语中却不用“Teacher Li”或“Teacher Zhang”这种表达。英语中teacher, secretary, engineer, manager, boss, director等词不像汉语那样加上姓当称呼用,但professor, doctor, mayor, president, chairman, senator等表示头衔的词则可和姓连用,如Professor Smith, Doctor Henry, President Ford.

总之,中国和英美国家在文化、语言表达、风俗习惯等方面有一些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择善者而用之,才能在与外国人交谈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感情,让对方了解你的心情、明白你的意思。

(三)学习口语的方法

1.会话练习的步骤

邓炎昌教授对练习英语会话提出了六个步骤:

[1]“听”。就是要听录音材料,多听,反复地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等等。多听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训练自己的听力,这是便于模仿。

[2]钻研课文。即钻研会话英语的特点。要注意一句话是属于客气的说法,还是随便的说法。特别是注意一些常用的套语。如Excuse me……Would you mind……It seems to me……等,并注意它们表达的说话人的感情。

[3]朗读课文。就是跟着录音材料边听边念,尽可能准确地模仿。朗读时要研究每句话的语调、节奏、意群等。

[4]背诵。就是要背诵对话材料,通过反复朗诵,达到背诵的目的,这是练习会话的重要一步。背得越多,使用时就会脱口而出。

[5]替换练习。对话材料往往是根据假想的场合编写的,为了适应实际生活中对话的需要,要随时进行变化,而要能适应这种变化,平时应多做替换练习。如书上是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where the No.3 bus stop is?就替换为: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the staion?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where the post office is?等。替换练习越多越好,并要注意准确流利。

6.“说”。我们练习说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和外国人用英语交谈。在刚开始说英语时,总会有些不习惯或者紧张,也免不了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千万不要因此却步。运用知识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说,就会说得准确,流利和自然的。

2.口头复述,作为过渡

在过去十几年“复述”这一套独特的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强调“复述”而不是强调“背诵”。复述是现代科学的产物,首先就要求有一台录音机,强调跟磁带练,在听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语言材料,而不是看着书背,这样做的好处是:[1]保证有正确的语音和自然的语调;[2]同时发展听力;[3]打好口语基础;[4]发挥听觉记忆的优越性(听的东西直接输入脑中,而文字材料要经过信号的转变才能输入脑中);[5]可能提高记忆力(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会越记越快);[5]可以打开通过听学英语的渠道(最后发展到许多东西一听就会)。

复述的材料必须短小精悍,特别是在初级阶段。

显而易见,短的东西比长的材料容易记住,因此复述材料要短小精悍。有一些选材能体现这个要求。在基础打好之后可以逐渐加长。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第一年复述材料每篇不过三五百个词,第二年可以复述十分钟的材料(写出来可能达到一千个词),第三年复述的材料会更长,直到复述一整盘材料,例如一个外语报告。学了多年以后可以把外台的半小时节目录下来加以复述。有了坚实的基础,这样才有可能。

复述的材料内容要合适。并不是什么材料都适合复述的。有些材料内容过于抽象,就很难复述,硬要复述就只能是“和尚念经”。大体说来要符合下述要求:[1]文字平易,易于理解2[2]生词量不太多;[3]内容具体,有明确情节,容易记忆;[4]句子不太长,尽量口语化;[5]包含的词汇基本上是常用词汇;[3]知识性强,内容生动,能引起学习兴趣。

要大量实践。要取得好的效果,复述少量材料是不行的。只有往脑中输入大量材料,将来才能融会贯通,才能真正“上阵”。基础越好,复述越快。有的人对生词不多的材料一般听三遍就能复述出来。

复述是自学成才的最佳途径。在学校里,由于有老师帮助,带着练习,又要做大量作业,还可与同学对练,不用复述的方法,也可以把英语学好。如果是家庭辅导英语,上述条件是不具备的,这时就得依靠复述这种方法。磁带就是老师,它非常耐心,让它重复几十遍它也不嫌烦,而且有各种各样的磁带。你一个人可以有几十甚至几百个老师。到了一定阶段,你能听懂英语广播,晚上躺在床上就可以学英语。目前是搭梯子,让你达到那种高度,那时就可以自己在空中翱翔了。

复述有较大的灵活性。

开始时复述接近于背诵。那就是说要尽量准确,这样可保证语言的准确性。但在基础逐渐打好之后,可以慢慢放开,由“死”到“活”,在保证语言质量的前提下,复述时可有越来越大的灵活性,如改变句子结构,抛弃一些不太有用或过难的东西,长段可以缩短,甚至仅复述大意或作内容述要。我们的目的是掌握语言,只要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不必有过多的清规戒律,在实践中可以每天听半小时英语广播,然后把基础内容用10分钟说一下。

笔头复述能力也需发展。我们虽强调口头复述,却不主张不管笔头能力。相反,我们觉得笔头复述也很重要。这样做有很多好处:[1]可以检查口头复述的精确性;[2]可以发展笔头表达能力;[3]可以加强拼写能力;[4]可以加深对语言的掌握。由笔头述意,可以发展成笔头述要。复述做得多了,笔头表达能力会有所发展,为进一步发展写的能力打下基础。

总之,在突出听说的原则下,复述是听说训练的核心。抓住它,就可能练出真功夫,可以真正把英语学到家。忽视了它,英语可能学成一个半吊子,甚至收不到多少效果。当然抓复述是苦的,常会练得口干舌燥,但不下苦功,难以取得大的成就。坚持半年到一年,以后词汇掌握得多了,复述会越来越容易,而且记忆力是可以提高的,脑子越用越灵。希望大家在实践中体会这一点。

3.自由讲话,越讲越活

[1]释义法

口语练习或日常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不知道如何表达、找不到恰当词语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释义的办法进行表达。例如,你应邀参加一个英语晚会,晚会上你需要一个瓶塞钻(corkscrew),而恰巧你又不知道英语中相对应的单词,此时则可以采用释义法对瓶塞钻进行释义:the thing you open bottles with or a device used for pulling corks out of bottles.这种方法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所要的物品,克服交际障碍,避免出现尴尬局面,因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会话技巧。

[2]迂回法

迂回法是一种常见的口语会话技巧。当学习者对某个发音感到困难,不知道或想不起某个句型或单词时,可借助迂回法来达到交际目的。例如,有人在与一位学英语的日本人交往时发现,他发〔ai〕这个音有困难,当他想说“He is a liar.(他是一个骗子。)”时,为了避开〔ai〕这个音,他选择了句子“He didnt tell the truth.(他没讲实话。)”

迂回表达法使学习者在遇到困难和障碍时,能够灵活应对,增强学习和运用英语的信心,极大地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3]发问法

发问法指的是,当你遇到交际障碍时,可以通过向交际对方提问来获取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比如,中学课本中就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位法国学生到伦敦度假,他对英语了解甚少,有一天,他去参观科学博物馆,中午他又累又饿,来到了一家餐馆,他想要杯茶和几个鸡蛋,可是当服务员问他“Can I help you, Sir?(先生,你要点什么?)”时,他回答说,“A cup of tea and……他记不起”鸡蛋该怎么说,这时他看到邻桌上有本杂志,封面是一幅公鸡的图画,他指这幅画问侍者:

“Whats the English for this?”“A cock, Sir,”侍者回答说。“What do you call cocks wife?”这位学生又问。

“A hen, Sir.”

“And what do you call a hens children?”

“Chicks, Sir.”

“And what do you call chicks before theyre born?”

“Eggs, Sir.”

此时学生说:“Very well, bring me two eggs and a cup of tea, please.”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提出问题在日常口语会话中的重要性。这位聪明的法国学生通过发问,一环接一环,环环紧扣,最终从对方口中得到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从而完成了整个交际活动。

[4]替代法

当你不知道某一具体物品、生物、动物等的名称时,可使用此种物品、生物或动物等的总称或同义词。例如,用a kind of dog代替hound(猎狗),用a kind of ship代替yacht(游艇),a kind of vegetable代替Chinese cabbage(大白菜)等。另外,替代法也可在口语会话中借助某些句型或词组来完成,如:

It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It is(looks)similar to……

It is(looks)like……等。

借助这种方法,讲话人可以弥补交际缺陷,避免可能会出现的尴尬局面。

[5]含蓄表达法

当与他人交谈或探讨某一问题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一些绝对化的、以偏概全的词句,如All politicians are corrupt。(所有政客都是腐败堕落的)。诚然,在现实生活中不乏一些贪赃舞弊。腐败堕落的政客,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断言,所有的政治家都是腐败堕落的。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使用一些非绝对化的词语,如a few, some, many, a great many等等。

在日常口语会话中,人们为了保全面子或避免争执而经常使用一些含糊其辞的说法,如Maybe I am wrong, but……Perhaps, Do you think……或者用occasionly, infrequently等来代替often, always。

[6]描述法

在无法弄清对方谈话中所指物品为何物时,可以提出问题,请求对方进行描述。比如,描述人时可提问下列问题:

What sex?

Whats his/her age?

What about his appearance?

Whats he/she wearing?

What about his/her character?

What adout his/her height?

描述物时,则可提问下列问题:

What does it look like?

What color/shape/size is it?

How long/tall is it?

What is it used for?

[7]重复法

在会话过程中,当你没有听清或听不懂对方所讲内容时,可以酌情请求对方重复。例如,可以说:I beg your pardon?

Pardon?

Sorry, I cant follow you, What was the last word?

Would you like to repeat it?

[8]总结法

总结法即听话人用一句或几句话概括总结一下讲话人所讲内容,以确认自己是否完全理解对方的意图。例如,可以用下列句式来总结:

You mean……

So you are saying that……

If Ive understood correctly……

运用这一技巧可使会话双方得到进一步沟通,从而更好地实现双方的交际意图。

[9]借助非言语手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除此之外,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为了弥补语言交际的不足或不便,往往采用非言语手段——形体语言(body language)来达到交际目的。心理学家艾尔伯特·麦瑞宾(Albert Mehrabian)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在讲话人对听众情绪影响上,词汇起的作用占7%,言语因素占38%,面部表情占55%。由此可见,人们面部表情的丰富与否,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言语因素。例如,在西方日常交往中,尤其是在求职面试时,一个人缺乏眼对眼交流(eye-to-eye contact),往往被认为信心不足或不诚实。因此,只有不断地进行眼对眼交流,才能达到感情上的交融,达到交际目的。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当讲话人希望强化言语内容,并把自己的情感直接传递给听话人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使用形体语言。例如,讲话人要表示成功或胜利时,通常高举右手,食指和中指张开形成“V”(victoy的缩写)字形;表示好运时,中指与食指交叉;表示闲极无聊时,两个大拇指互相绕转;表示困惑时,摊手耸肩;而当讲话人双手放在膝盖上,上身微微向前时,则表示随时准备结束谈话。由此可见,运用非言语手段所表现出来的微妙的情感远比干巴巴的语言所赋予的内涵丰富。

言语交际主要作用于听觉,因而受到明显的时空限制,而空间限制则更为明显。当讲话人与听话人相隔很远,无法用语言表述其意思时,可借助手势语帮助理解讲话人意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形体语言可以代替言语行为,独立完成信息传递任务。如,鼓掌表示欢迎、举手为礼、挥手送别等。总之,学习者学习语言进行交际时,如不了解一个国家常用的手势语,即使他语言功底深厚,在交往时也很难准确地理解对方,把握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事实上,以上几种会话技巧不仅在外语学习中,而且在使用母语进行交谈过程中也广泛运用,因为它们可以弥补语言知识的缺陷,从而跨越语言障碍,使会话得以延续。

四、读万卷书方能行万里路

(一)阅读的重要性

在“听”、“说”、“读”、“写”4项技能中,阅读能力是第一目标。因为我们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了阅读英语原文的能力就能直接从国外的报刊、杂志或书籍中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因此,提高阅读能力是每一个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必须要达到的目标。

值得指出的是,“阅读”也是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最重要的渠道。回想一下我们的英语学习,我们是从哪里获得新的词语或新的语法知识的?毫不夸张地说,95%的新语言知识都是从书本中获得的。因此说我们平时的“阅读”不仅仅是为了摄取信息,还为了学习新的语言知识。

我们为什么在这里要区分“阅读”所要达到的两种不同的目的呢?原因是目的不同,学习者采取的阅读方法就不同。

作为日常的学习活动,“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的信息,因此读者注意的中心是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例如我们看中文报纸,阅读中文书刊,看完后我们能说出其主要内容,但很少有人记得原文所用的词语,偶尔遇到个别不认识的单词,也懒得查字典。同样,我们阅读英语的最终能力也应该和阅读母语的能力差不多。也就是说,通过阅读,我们能知道作者要传达的信息。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就要学习各种阅读技能,如浏览(skimming)、略读(scanning)、细读(close reading)。归纳内容的能力(summari-zing)、猜词义的技能(Word-attack skills)等等。这些技能我们已经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获得,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将这些已有的技能运用到英语学习中来。

当阅读作为获取新语言知识的手段时,我们学习的方法就不一样了。例如为了要弄清楚新词语的准确词义和它在上下文中的用法,我们还要学习新的语法现象。尽管学习新语言知识不能和学习语言内容截然分开,但还是和我们平时为获取信息而进行的一般阅读不一样。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每一项阅读活动一般都有双重目的:即既要训练阅读技能,又要学习新的语言知识。怎样才能使阅读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呢?在学校中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和英语成绩差的学生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不能将双重目的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的人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语言形式上,而忽视了技能的训练;有的是把精力都放在内容上,而完全不注意学习新的语言知识。成绩好的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尽量兼顾这双重的目的。他们首先把阅读教科书和阅读自选的课外阅读材料区分开来。在阅读教科书时,语言内容和,形式并重。而后者的侧重点则放在训练阅读的技能上,但也没有完全放弃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机会。例如阅读教科书中的课文,第一二遍时,他们不查字典尽量掌握课文的大意,然后再研究语言形式和作者隐含的意义。在阅读自选材料时,在读懂的前提下,他们尽量地做到读得快一点,遇到不懂的单词一般不查字典。但如果这个词反复出现过好几次,或者他们认为特别重要,就用笔做上记号,根据上下文猜测其意。等读完一个章节后,再集中查字典。核对所猜的词义,了解新词的用法。他们自己说运用这种方法学到了不少新词语。

(二)阅读理解的几个层次

阅读理解的程度可以根据深度由低到高分为3个等级: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表层理解只是懂得文章的字面意思,深层理解则要求读者能弄清楚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需要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应该包括这3个层次。表层理解是基础和前提。评价性理解又是在深层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这3种理解是互相联系的,高一个层次的理解包含着低层次的理解。下面用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句来说明这3种不同水平的理解:

The cruel big man beat the little donkey with a heavy stick because the animal refused to carry him over the river.

下面3组问题分别代表了3种理解水平。如果读完上面的句子后,学习者能成功地回答下面所有的问题,这就说明他/她已完全看懂了句子的意思。(1)表层理解

Who beat the little donkey?

Why did the cruel big man beat the little donkey?

How did the cruel big man beat the little donkey?(2)深层理解

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man and the donkey?

How did the author express his feelings?

Why did the author write this story?(3)评价性理解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man amd the donkey?

If you were the man, what would you do to deal with the donkey?

Do you think the way the author wrote was successful?Why?

有相当一部分学习者仅仅满足于表层理解,而对后两个层次的理解很少问津。

(三)要养成默读的习惯

“默读”(silent reading)和“朗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技能。严格地说,“默读”不仅不能出声,而且双唇和喉结不允许有活动,脑子里还不能想书面文字的声音。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经常进行朗读对提高口语水平有帮助,但是如果只会朗读不会默读,那读书的速度就会大受影响,因为嘴巴的运动永远赶不上眼睛的运动。其实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然而有相当一部分英语学习者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学了七八年英语至今还不能进行真正的“默读”。下面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在母语学习过程中“默读”技能的习得过程。

小时候,看书和读书没有什么区别。学习母语,我们首先习得的是“朗读”技能。所谓看书就是出声地朗读。如果要求六七岁的孩子不出声地看书,这恐怕是办不到的事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水平的提高,我们就能把“朗读”和“默读”分开。想朗读的时候,就出声地读。如果不想出声的时候,我们也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一两个小时的书。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作出如下两个推断:(1)默读能力的发展要以朗读能力为基础。(2)母语的默读能力基本上是自然习得的。

中国人学习英语,默读能力是否也能自然习得呢?有的嘴巴或喉结在不停地动;有的用手指或铅笔在书上不停地移动;有的头在不停地晃动。这一事实至少可以间接证明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默读技能是不容易自然习得的,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具体地说,我们可以分阶段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初级阶段可以先从朗读做起,一篇课文朗读熟了,再进行默读。默读的时候要注意,手先抓住双唇,确保双唇不动,然后再用手摸着喉结。如喉结不动,最后再从脑子里赶走这些词的声音。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朗读和默读的材料应该有所不同。因为朗读的材料要能上口,那些从句套从句,文字生涩的书面语言就不适合作为朗读的材料。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描述的几个发展阶段并非一日之功。学习者很可能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要花几星期乃至几个月的时间,各人的情况不一。虽然大家的进步快慢有别,但只要努力,都能达到行程的终点。

默读技能的发展阶段如下:

不出声→双唇不动→喉结不动→脑子里没有声音

良好的默读习惯还包括看书时头不要随着眼睛动;不要用手或笔指着要读的东西,这些做法都会降低阅读速度。我们是否有这些不良习惯呢?如果有,一定要下决心改掉它们。

(四)阅读的几种方法

阅读的目的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如果是为了消遣,可以粗读;为了查阅资料,可以先略读,了解梗概后再细读有关部分;为了研究,必须细读,不仅要了解内容,还要注意文字技巧;为了弄清文章的观点,阅读时必须进行积极思考,做出判断。这里结合上文谈到的阅读理解测试形式,简要介绍四种常用阅读方法。即:

[1]略读法

主要目的是通过快速的浏览,以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情节。略读时应以关键词语为目标,快速扫视全文,避免逐词理解,逐词分析;要抓住题首句,辨明结论句,注意力不应用于记忆某些细节问题。

例:

Herbal medicine is common to all races and peoples-Asian, Chinese, Egyption, Greek, Ro-man, lndian and others.A Chinese herbal written in 2500BC listed 365 herbs.Papyri from Egypt dated to 1550BC revealed a knowledge of 700plant medicines, many of which are known and used today:elder, juniper, gentian, funnel, linseed, myrh and pepermint.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agraph?

略读上文,便知所有文字几乎都是针对Herbal medicine is common to all races and peoples进行说明解释,所以中心思想从这一主题句中获得。对于一些名称如:Asian, Chi-nese, Egyptian, Greek, Roman, Indian;elder, juniper, gentian, funnel, linseed, myrh, pepermint;以及数据:2500 BC,365,1550 BC 700等则没有必要——过目,更没有必要仔细推敲理解它们的词义和含意。

[2]查读法

主要目的是迅速地查找需要了解的信息,也即为了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而阅读。查读时应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遇到与问题有关的内容才仔细认真分析,注意力应集中在与问题相关的词语,而不是所有的关键词语。

例:

Scientists would like to place a huge mirror in space above the earth, It might be sixty mi-les wide.It would be used to catch the rays(光线)of the sun, It would direct the suns rays up-on the earth as a child might do to make sunlight dance on the wall with a hand mirror.

The huge mirror would

A.stand 60 miles in height(高度)

B.be 60 miles from side to side.

C.cover 60 miles of the earth.

D.be 60 miles above the earth.

The mirror would be used to

A.reflect(反射)sunlight.

B.absorb(吸收)sunligh.

C.see what the earth looks like.

D.see how clouds move.

回答上述问题时,可在略读的基础上阅读问题与选择答案,然后用查读法确定与问题相关的词语或语句范围。从这两个问题的语句范围看,可以选择正确答案B和A。

[3]通读法

主要目的是确定中心思想和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与略读法不同,通读法主要通过逐句阅读和逐层阅读来获得文章信息,作出正确选择,做到点面俱到,纲目分明。

例:

One person was injured when a letter bomb(书信炸弹)exploded yesterday at the head-quaters of the Finnish state-run radio and television company, it was announced here.Nobody immediately claimed responsibility(负责)for the explosion, which was the first terrorist(恐怖主义者)attack in Finland since world WarⅡ.

Accordin to the news item, the explosion was

A.an accident B.a joke

C.a planned act D.a daily happening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iece of news that Finland is a country where.

A.people are often attacked.

B.terrorists have not been very active.

C.news media(媒介)are not effective.

D.people are used to political unrest(动乱).

这是一则由两个句子组成的简短的新闻。第一句的主要意思是一枚书信炸弹爆炸时有一个人受伤;第二句是说没有人声称对发生在芬兰自二战以来的首次恐怖事件(爆炸)负责。由此不难想到,这种爆炸事件是有计划、有预谋的;恐怖主义者所制造的恐怖事件在芬兰并不多见,故而正确的答案是C和B。

[4]细读法

主要目的是领会文章细节,判断推测文章的言外之意,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细读时应注意测览全文和问题,把握文章结构,确定提问区域;细读提问区域时应作出适当的联想,合理的判断,以悟出言外之意。

例:

Long before explorers and colonists landed on Amercan shores, tribes(部落)of Indians named areas of land for the people who lived there.they also named the mountains, rivers or natural landmarks.Indians are known for their love of nature and the poetic way they descibe(描述)it.Today half of the states carry names with Indian meanings.Many were first given to rivers then later used to name the states.

The names given to places and natural landmake were generally.

A.ficticious in origin

B.hotly debated

C.decided by colonists

D.inspired by nature

本题的提问区域在第二、第三句,通过细读这两句,可知“places natural landmarks”是由印第安人取的,而印第安人又是热爱自然,用诗一般语言来描写自然,所以正确答案是C。

以上简要介绍了阅读中的4种基本方法,每种方法都与某一特定的提问类型相联系,读者应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4种阅读方法有时可交叉进行,例如先迅速的略读,以了解文章的概貌,再细读感兴趣的部分,或者很快地查出所需要了解的部分,再细读这一部分。

(五)如何精读

要迅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测试中取得好成绩,有必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包括:

1.要抓住文章主题

要正确答出短文的中心思想,就得善于寻找主题句(topicsentence)。一般说来,短文的主题句是在第一段的第一句,有时也可能在文章的第二段或最后一段。所以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时主题句的位置不很明显,不容易寻找和识别,这时便应在阅读时注意作者文中的用词、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等。如果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主要是针对该句进行说明、描写、解释、修饰等,那么便可肯定该句是段落或文章的主题句,从而找出中心思想。

例:

Surviving(生存)in the jungle(丛林)is a science.The jungle peoples have become perfect in this science, and you can too.Learn as much as you can about what to expecr in the jungle.Make sure you have the right equipment, then no pqrt of the jungle will seem completely un-friendly or frightening.Infact, you will be able to“live off”it for a long time.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that

A.there is much to expect in ajungle.

B.all jungles are friendly to visitors.

C.if one has the right equipment, one can surely suvive in the jungle.

D.Living in a jungle requires knowledge and skills.

先找出段落的主题句,很明显,是段首的第一句话;将主题句与四个答案加以比较分析,就可以选择D。

2.寻找主题句

测试题问及某些主要事实与细节(包括人名、地名、日期、数字等),一般可利用查阅法。对有关信息须持有高度的敏感性,迅速判定所查内容的大概位置,目光掠过无关的部分,快速找到有关的信息。有时作者故弄玄虚,无中生有,在选择中加些与文章细节无关的问题,或者将大约加以绝对,将抽象加以具体,在答案中加上文中并未出现过的数据、事实、人名、地点等。因此在做这类题时,应将选择项与文章原型加以比较,从而选择最精确的。

例:

Coming near to a theater-ticket room in New York City, a man announced to those in line.“I have two tickets for The Real Thing.Theyre free.”He was also willing to say that his friend could not make it, that the box office wouldn‘t let him return the tickets and give him the money, and that he hated to see the tickets go to waste.Wouldn’t someone like to have them?No takers.the man shrugged(耸耸肩)and walked away.A while later he was back and an-nounced that the tickets could be bought for ten dollars.He sold them immediately.

At first the man came to the theatre to

A.sell his tickets.

B.cheat the people in line.

C.give the tickets without pay.

D.tell his friend he couldnt come.

the man came back a few minutes later mainly because

A.he didnt like to let the tickets be wasted.

B.he wanted to get 20 dollares by seeing the tickets.

C.he wanted to get the same amout of money as he and paid for the tickets.

D.he was told that the tickets were needed badly.

这两个题是问及文章内容细节,答案可直接从文章中找到。尽管选择项带有很大迷惑性,但只要认真对照原文,加以比较,是不难找到正确答案C和A的。

3.根据题意返回文中查阅

在做判断题时,要注意:[1]与原文内容相符的选择句是答案(true),其它的选择句是不正确的;[2]与原文内容不符的选择句是答案如ttrue),其它的选择句不正确。或者原文在内容以上相同或不同的表达方式提到过的选择句是答案(mentioned),其它的选择句是错误的;[3]原文在内容上没有以任何不同的表达方式提到的选择句是答案(not men-tioned),其它的选择句都是错误的。

例:

Modern ideas are beginning to have effects on the Eskimos(爱斯基摩人),but not enough to make much difference to their way of life.They still spend the winter in igloos, the round guts that are built of snow frozen hard, They still travel on sleds(撬)that are pulled by dogs.The winter is too cold for hunting, so during that season they live on the stores of seal(海豹)meat that they have killed in the summer,But seal meat is not the only kind of fook that they eat.In summer, they hunt bears and reindeer(驯鹿),a type of large deer with long branching horns(角)that is used for its milk, meat and skin.they also fish all the year round, The Es-kinmos are hunters in summer and fishermen in winter.In winter they make holes Eskmos are hunters in summer and fishermen in winter.In winter they make holes in the ice and catch their fish though the holes they have made.Thats why they are able to live in Arctic regions(地区)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correct?

A.Modem ideas have geat effects on the Eskimos.

B.Modem ideas have greatly changed the Eskimosway of life.

C.The Eskimos refuse to change their way of life.

D.There is little change in the Eskimos way of life though they are beginning to accept modern idea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mentioned?

A.The Eskimos have no lther food in winter besides seal meat.

B.The Eskimos train dogs to pull sleds.

C.The Eskimos are both hunters and fishermen.

D.The weather in Arctic regions is bitterly cold.

这两道题是考查判断能力,要求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选择。第一题是从正的方面(true)给予回答,第二题是从反的方面(not mentioned)给予回答。也即是要从两题的所属选择项中找出“对”和“错”的叙述。文章的第一句意思是,现代观念虽对爱斯基摩人生活方式开始产生影响,但并不大。文章还谈到海豹肉不是爱斯基摩人冬天的唯一食物,他们在冬天还可吃鱼肉、驯鹿肉等。由此可知,正确的答案是D和A。

4.善于利用文章的已知信息

对于推断题的回答,要求领会文中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内容,或作者的态度或情绪。为此,应通读全文,分析句子结构,把握段落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推理和判断,从而悟出言外之意,挖出文章的伏笔,得出正确的答案。在做推断题时,要理解和遵照作者的愿意,不可用自己的看法来代替作者的意思。

例:

Things always know when a person isn‘t well.They know, but they don’t care.

At such times, in little ways, things make life hard for people.They have special ways of doing this.

When Im not well I can never find the things I need.The things I need have gone away form all the places where I expect to find them.If I need somthing, I can never find it quickly.

When we aren‘t well, boxes become heavy.Doors don’t want to open The wind becomes colder.The sun becomes too hot.The car doesnt run well.Distances are longer than they were when we fell fine.

The things around us usually do what they should as long as we‘re well and strong.But when we aren’t, things often tell us they are really not our friends, but our enemies.

When the writer talks about the weather, whar he is really saying is

A.changes in the weather do not depend on(依赖于)mans will(意志).

B.mans state of health often depends ofn the weather.

C.the weather always goes against human wishes on purpose(有意地).

D.the weather is felt to be especially disagreeable when one is ill.

In wrting this piece of writing, the writer is trying to

A.make some interesting observation.

B.explain a serious problem.

C.express a feeling of anger.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