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神农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8 20:29:38

点击下载

作者:曹恒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外桃源——神农架

世外桃源——神农架试读:

前言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主要魅力体现在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深具内涵的自然形态,以及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上。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的精髓,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中华文化独具的美,已深深铭刻于我们的心中。

为利于广大读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的无穷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特别聘请了相关专家学者编撰了《文化之美》这套书。这套书包括自然景观、考古发现、艺术精品、珍贵器物、历史遗存、民风习俗和文化艺术等内容,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为深入挖掘和全面展示中华文化,我们特别要求编者在编撰《文化之美》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时代精神。在表述每个文化形态时,都力求全面展现其存在的概貌、结构形态、发展规律、文化内涵、价值影响、保护弘扬等完整内容。整套书结构严谨、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格调高雅、温馨宜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系统性。

我们力争将《文化之美》更完美地呈现给读者,使它成为读者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优秀读本。同时,我们也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文化之美》必将推动中华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一、自然概况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部房县、兴山、巴东三县交界处。1986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6万公顷。现已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区网。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享誉国内外。(一)神农架的地理状况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南高山与华中丘陵的过渡地带,属于大巴山脉的延伸部分,地质结构为晚前寒武纪典型地带,气候是以北亚热带向中亚地带的过渡区域。这里保存了较为完好的原生和次生生物群落,是研究生物物种多样性、典型性以及植被自然演替规律的理想场所,是我国西南、华中、华南、华北和西北动植物区系的汇合地,包含着半个我国的植物种类和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三种植物垂直分布类型。

远古时期,神农架林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提升成为多级陆地,并形成了神农架群和马槽园群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层。

神农架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由大巴山脉东延的余脉组成中高山地貌,区内山体高大,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区内山势高大,山峦重叠,山坡陡峻,河谷深切,峡谷纵横,绝壁高悬,山峰挺拔,气势雄伟。

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20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为3105.4米,成为华中第一峰,因此有“华中屋脊”之称。西南部的石柱河海拔仅398米,为境内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706.4米。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山地,在新构造运动时期,处于湖北省上升的中心,因而遭受侵蚀、剥蚀的影响较强,山体顶部地形平缓,比较开阔,形成高山台地。随海拔高度的降低,山体遭受强烈的切割,地形陡峭,形成“V”型深切河谷,山体坡度一般在30度至50度之间,系典型的峡谷地貌,坡麓与阶地发育不全。

神农架地貌类型复杂,主要为山地地貌,还有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和第四纪古冰川形成的冰川地貌。(二)神农架的气候特征

神农架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年平均气温为12度,年降水量900毫米至1000毫米。

由于一年四季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的交替影响,以及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神农架形成了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当神农架保护区域外的城乡夏季普遍是高温时,神农架却是一片清凉的世界。

神农架的气候,随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低一度左右,季节相差三天至四天。随海拔增高,渐次迭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潮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境内不同地点的温度,从冬季最低零下20度至夏季最高温37度。9月底至次年4月为神农架的冰霜期。“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神农架气候的真实写照。神农架立体小气候明显,“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常有发生。其气候时空变化较大,有“6月雪,10月霜,一天有四季”之说。(三)神农架的重要价值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我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

神农架拥有当今世界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境内森林覆盖率百分之八十八,保护区内达百分之九十六。这里保留了珙桐、鹅掌楸、连香树等大量珍贵古老的孑遗植物。

神农架成为世界同纬度地区的一块绿色宝地,对于森林生态学研究具有全球性意义。

寒武纪 是在地质时间上约为五亿七千万年前至五亿五百万年前古生代初期的一段地质时间。它可区分为三个时期:始寒武纪、中寒武纪、以及后寒武纪。

马糟圆群 主要由白云质砾岩组成,夹有白云质砂岩、碳质白云质粉砂岩,顶部为白云岩。从下至上含火山碎屑,包括下部八里垭组和上部火烧尖组。

连香树 是一种古老稀有的珍贵乔木,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香树星散分布于皖、浙、赣、鄂、川、陕、甘、豫及晋东南地区,数量不多。

二、植物资源

神农架森林密布,林间植被丰富,落叶和枯萎的植物,源源不断的向土地输送养分,所以土壤十分肥沃,这为很多植物提供了生长条件,在丛林深处随处可见多种珍稀物种,是名符其实的“物种基因库”。

神农架已发现的各类植物有三千七百多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一种,即珙桐,又名鸽子树,是3世纪遗留下来的世界著名且稀有的孑遗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16种,如连香树、香果树、鹅掌揪等。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23种,如秦岭冷杉、天麻、青檀等。

此外,在神农架的森林深处,还生长着很多野生中草药,其中的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和文王一支笔,被称作“四绝”,令人叹为观止。(一)濒危植物香果树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濒危植物香果树天然群落。香果树是第四纪古冰川幸存的古老孑遗植物之一,为我国特有单种,属珍稀树种,被称为“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由于香果树自然更新能力差,成年香果树结实量大。但是,在自然条件下种子难以萌发,濒临灭绝。

香果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和长江流域一带,一般生长在海拔600米至1400米的山坡或山谷的沟边林中,喜深厚湿润肥沃的土壤。

在神农架保护区里生长着一株世界上最大的香果树。这株香果树位于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境内海拔850米的板仓乡电站后,树龄约四百余年,树冠覆盖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

大树旁有一根脱离了母体的香果树大枝,这是雷击下来的,这个大枝就是用一辆载重汽车也拖不走。它那庞大的树冠,有如一把巨伞,山风刮过,巨伞轻轻摇动。大树粗大的茎干上,生长着许多槲寄生植物,叶片苍翠欲滴,用大树的营养塑造自身的美丽;根上长满青苔,显出了大树的古老。如今,这株大树仍年年开花,装点着神农架的秋色。

这棵香果树长在湿润肥沃的山坡上,旁边有一条小溪流过。由于具有了这么好的生长条件,香果树才有了如今的繁茂。(二)神奇的千年杉王

在海拔800米左右的神农架小当阳,生长着一株巨大的铁坚杉,俗称“千年杉王”,是绝代珍宝的代表之一。“千年杉王”栽于唐朝初年,据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树高48米,胸径2.45米,树冠覆盖面积达到了450平方米。其主干坚似青铜,叩之铮铮有声,凝着岁月的风霜。“千年杉王”身上累累的伤痕,可以看出它历经了人间的霜雪风雨,刀火雷电!据传在很古的时候,有一个山霸康员外,听信了风水先生的话,说这古杉乃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长成,用它做棺木,便可骨肉不朽。后来,康员外便企图独霸此树做棺木。当地百姓知道后,大家同心协力,奋起保护,才保住了这棵杉树。

古人为纪念神农,求福免灾。在古杉的根部雷伤处,略加修凿,成为树穴,供奉泥塑金像。一时间,香火鼎盛,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随着时间的流逝,“千年杉王”的伤口愈合了,人们惊奇地发现,神农塑像竟被大树裹在肚子里了。这株千年古杉,虽屡遭劫难,却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三)最大的天然盆景香柏

爬上华中第一高峰,即海拔3105米的神农顶,美景尽收眼底。蓝天白云下石林耸立,丛丛箭竹守卫着这些古老的山峰。

在那箭竹林的深处,美丽的天然盆景香柏,犹如天山中丛丛巨大的蘑菇,镶嵌在箭竹和草丛中,装点着这座“绿色宝库”。

香柏属柏科,园柏属,是一种匍匐树种。由于它一般生长在悬崖峭壁上,树高不超过一米,枝条向四周蔓延,形成一个很美的圆形,备受游人喜爱。

在华中第一峰对面的瞭望塔北边,间生着几株巨大的香柏,它们长在箭竹丛和各种不知名的野花中间。湖北省最大的一株香柏树高不过一米,然而它的枝叶向四周蔓延,形成一个直径达9米的椭圆,枝叶覆盖面积达63平方米,极为壮观。

据《湖北种质资源》介绍,这株香柏的树龄已达一千余年。虽然高山强烈的紫外线,严寒中夹着的狂风暴雨,常常袭击着它,然而香柏仍然扎根于岩石之上,默默承受着一千余年残酷的考验,长成今日令无数游人惊羡的形体。

目前,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已在瞭望塔边建立了小景点,以观赏这几株美丽的盆景。(四)鸽子树珙桐

珙桐,俗称水梨木,隶属于蓝果树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仅分布在华中和西南的部分山区。

珙桐花开得奇特美丽,其球形花序前有个尖尖的“嘴壳”,酷似鸽子的头;两片乳白色大苞片,宛如鸽子的双翅。满树的花朵如白鸽群栖或展翅欲飞,所以被誉为“鸽子树”。

关于鸽子树,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传说古时一位皇帝,有个独生女儿名白鸽,白鸽美若天仙,才华过人,皇帝视她若掌上明珠,不论临朝或出游均携之左右。

一日,游经一村小憩,恰遇农家小伙名珙桐,眉清目秀,仪表非凡,公主一见钟情,乘父王不察,将所戴碧玉簪一折为二,分小伙一半,作终身誓约。后来皇帝发觉,认为大损尊严,即择吉日为公主招驸马,并派人将珙桐抓往深山杀死。

噩耗传来,公主连夜淡装素裹,逃出深宫,寻至珙桐受害处,抚尸痛哭,泪飞如雨,感动上苍,尸体忽化为小树,形同半截碧玉簪,葱茏上长不已。公主随伸展双臂扑向树冠,顷刻变成洁白花儿,欢居枝头。

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爱情与幸福的向往。

在神农架,观赏珙桐美景的佳期一般为5月份。此时,在林区的行政中心木鱼镇通往神农顶风景区的路边,可以见到一株较大的珙桐树,年年繁花似锦,给许多恰逢佳期的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另一处容易看到鸽子树美景的地方,在神农架保护区内,由坪堑管理所通往东溪管理所的公路旁。更胜前者一筹的是,这是一片珙桐林,能观赏到更加宏伟的白鸽栖树的盛景,再加上附近争先恐后开放的形形色色的野花,绚丽芳香,置身于花海之中,恍如仙境。游人至此,无不因大自然的美妙而陶醉。

珙桐是一种落叶乔木,树皮为深灰色,常呈不规则薄片脱落。叶片呈宽卵形、基部心形,叶下面密生淡黄色或白色粗毛。花杂色,由多朵雄花与一朵雌花或一朵两性花组成。珙桐喜欢生长在群山环抱、湿度较大、气候凉爽的环境中。

珙桐一般分布在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海拔800米至2000米的山坡、沟谷中,并常与一些珍稀濒危树种,如穗花杉、连香树、银鹊树等相伴而生。

在神农架,迄今发现的最大的珙桐树,高22米,胸径0.8米。生长在保护区内漳宝河上游,海拔2000米处。此地环境十分阴湿,适合珙桐生长发育。

近年,在东溪乡海拔1800米的倒拔营,发现了珙桐的变种,即光叶珙桐群落。该变种叶下面无毛,与珙桐有别。其分布范围与珙桐基本相同,但残存植株不多,更为珍稀。

珙桐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目前,珙桐和光叶珙桐均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五)珍稀的七叶一枝花

神农架珍稀植物七叶一枝花,别名叫七叶莲,属百合科。

七叶一枝花喜欢在阔叶林下生长,中海拔的地方可以看见它的踪迹,如溪头、乌来等处。它的茎为一根,呈紫色,叶子只有一轮,为七片,长椭圆披针形,边缘呈波浪状,有柄,为褐色。它的根为须根,有毒性,民间有时将它做为外伤药。

七叶一枝花雌雄同株,每棵植株花只有一朵,为顶生,外轮花约有六片,为黄绿色,内轮花约八片,呈丝状颜色比较偏黄。七叶一枝花通常在2月至4月开花,雄蕊有六枚,花柱也有六枚,果实为蒴果。(六)珍贵药材头顶一颗珠

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十分珍贵的药材,名叫头顶一颗珠,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种类。头顶一颗珠还别称延龄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圆柱形,下面生有多数须根。茎单一,叶三片,轮生于顶端,菱状卵形,先端锐尖。

夏季,自叶轮中抽生一短柄,顶生一朵小黄花。到了秋季,小黄花便结出一粒豌豆大小的深红色球形果实,这就是有名的“头顶一颗珠”。

此珠人们通常称之“天珠”。地下生长的坨坨又称“地珠”。所以,延龄草实际上是首尾都成珠,只是“天珠”在成熟后自然掉落,人们不容易找到,只能挖到“地珠”,地珠的药性与天珠一样。

采药人很难得到天珠,因为天珠不仅甜美可口,营养丰富,而且是鸟雀的美食。即使有幸遇上一颗,也被采药人当即吞下。

头顶一颗珠具有活血、镇痛、止血、消肿、除风湿等功能,是治疗头晕、头痛、神经衰弱、高血压、脑震荡后遗症等疾病的珍贵中药材。头顶一颗珠可以泡酒饮用,也可以研制成粉末,冲鸡蛋服用。

对于头顶一颗珠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有一次,神农氏在深山老林里采药,被一群毒蛇围住。毒蛇一起向神农氏扑去,有的缠腰,有的缠腿,有的缠脖子,想致神农氏于死地。

神农氏寡不敌众,终被咬伤倒地,血流不止,浑身发肿。他忍痛高喊:“西王母,快来救我。”王母娘娘闻听呼声后,立即派青鸟衔着她的一颗救命解毒仙丹在天空中盘旋窥瞰,终于在一片森林里找到了神农氏。毒蛇见到了王母的使者青鸟,都吓得纷纷逃散。

青鸟将仙丹喂到神农氏口里,神农氏逐渐从昏迷中清醒。青鸟完成使命后,翩然腾云驾雾回归。神农氏感激涕零,高声向青鸟道谢。哪知,一张口,仙丹落地,并立刻生根发芽长出一棵青草,草顶上长出一颗红珠。

神农氏仔细一看,与仙丹完全一样,放入口中一尝,身上的余痛全消,便高兴地自言自语:“有治毒蛇咬伤的药方了!”于是,给这味草药取名“头顶一颗珠”。后来,药物学家给它命名为“延龄草”。(七)圣药江边一碗水“江边一碗水”为小檗科植物,是南方山荷叶的干燥根茎。因其根茎的每一茎节处有一碗状小凹窝,且最初是在河边高山坡林下挖得此药,故得此名。又因其根茎呈黄褐色,每节部均有一凹窝,故又名“金鞭七”“窝儿七”。

南方山荷叶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约五十公分。叶通常两片,生于茎顶,宽肾形,先端深两裂,边缘有几大缺刻和不等长的疏锯齿。叶柄长,盾状着生。5月至6月开花,花淡黄色,数朵,生于茎顶。6月至8月结果,果实多浆,球形,熟时为蓝黑色。“江边一碗水”分布于尼叉河、红坪、酒壶坪、红河、马家屋场、长岩屋、鸭子石、大九湖、小神农架等地。生于海拔2200米至2700米的山坡林下或沟边阴湿处。“江边一碗水”具有散热活血、止血止痛的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跃打损伤、五劳七伤、风湿关节炎、腰腿疼痛、月经不调等。(八)圣药文王一支笔“文王一支笔”,为蛇菰科植物,是筒鞘蛇菰或蛇菰的干燥全株。因它的花序形如粗粗的毛笔,民间传说周文王路经神农架,曾用它当笔写诗作画、批阅公文,故得此名。又因其为寄生植物,常寄生在其他植物的根部生长,所以又有“借母还胎”之别名。

筒鞘蛇菰和蛇菰,都是多年生的寄生性肉质草本。根状茎生长在地下,呈球形,表面有小瘤突。花茎呈红色或黄色,其上生肥大的肉稿花序。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8月开花,9月至10月结果。

筒鞘蛇菰的雄花有柄,花茎中部有叶状的筒鞘包被;而蛇菰的雄花天柄,花茎的中部无筒鞘。仔细观察,容易分辨。“文王一支笔”分布在神农架的阴峪河、板仓、红坪、鸭子石、下谷坪、大龙潭等地。生长在海拔1000米至2500米的山坡林下,寄生在木本植物的根上。“文王一支笔”具有止血、生肌、镇痛的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胃病、鼻出血、妇女月经出血不止、痢疾及外伤出血等,还可作补药。(九)神农架濒危树种

秦岭冷杉是濒危树种。为松科常绿大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分在秦岭山区、陕南及鄂西一带。

在神农架林区中部,海拔1300米至2l00米的山坡,有较大面积的秦岭冷杉林。在宋洛冰洞山西坡海拔1400米的山坳中,有一株秦岭冷杉,树高45米,胸径1.75米,在6米高处分成双杆,直耸云霄,树龄近五百年。这是湖北省目前发现最大的秦岭冷杉。

麦吊云杉,又名垂枝云杉,濒危种。松科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珍贵树种,分布于秦岭、大巴山山区及四川北部,神农架林区为其东南部分布的边缘地带。

在神农架林区,麦吊云杉多生长于西南部,海拔为1400米至2000米的山坡中下部或沟谷旁。小神农架海拔1500米处山坡上有一株麦吊云杉,树高28米,胸径1米,树龄420余年,属罕见的古老大树之一。

穗花杉,濒危种。红豆杉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我国特有珍贵树种。在神农架林区产于南部及东南部,海拔700米至1200米的沟谷林中。小神农架附近海拔1100米处有一株穗花杉,高约15米,胸径0.32米,树龄90余年,是该种植物中比较罕见的老树。

鹅掌楸,又名马褂木,稀有种。木兰科落叶大乔木,为古老孑遗植物,多星散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在神农架林区主产南部,海拔1200米至1700米的山坡或沟谷阔叶林中,局部地方有小片成林。同属植物,现仅残存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两种,为东亚与北美洲际植物间断分布的一个典型实例。本种树干端直,绿叶浓荫,叶形奇特,花朵美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杜仲,又名丝棉木,稀有种。杜仲科落叶乔木,第三纪古老孑遗植物,也是我国特有的单属科、单种属珍稀植物。在神农架林区,产于南部海拔700米至1400米的山坡林中。由于杜仲的经济价值很高,各地产区均已广为栽培。

水青树,稀有种。水青树科落叶乔木,第三纪古老孑遗珍稀植物。在神农架林区产于西部、中部和北部,生于海拔l600米至2200米的沟谷或山坡阔叶林中。水青树,对研究我国古代植物区系的演化、被子的植物系统和起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领春木,稀有种。领春木科落叶小乔木,第三纪古老孑遗珍稀植物。神农架林区各地均产,生于海拔700米至1800米的山坡、沟谷林中。

领春木为典型的东亚植物区系成分的代表性品种,对研究植物区系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其花果艳丽,也是优美的观赏树木。

紫茎,渐危种。茶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我国特有孑遗植物和珍稀树种。在神农架林区,紫茎产于南部海拔1500米至1900米的山坡或沟谷林中。紫茎的树皮为红褐色或黄褐色,平滑,呈片状剥落,木质坚实,树木生长极慢。

猬实,稀有种。忍冬科落叶多分枝灌木,我国特有单种属珍稀植物。在神农架林区,生长于海拔500米的低山阴坡沟边灌丛中,种群数量稀少。猬实的花冠钟状,粉红色或紫色,艳丽夺目,也是优美的观赏花木。

黄连,濒危种。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我国特有的重要药用植物。在神农架林区,产于南部和西南部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山地林下或山谷阴处。

由于黄连药效显著,经济价值高,产区长期利用,大量采挖。现在野生黄连已极为稀少,各地已广泛栽培。

叉叶蓝,又名银梅草,稀有种。绣球花科多年生草本,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仅分布于湖北西部,主产于神农架林区海拔500米至1600米的山谷沟边或林下阴湿草丛中,种群数量极稀少。叶形奇特,叶的先端常两叉裂,花蓝色,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八角莲,渐危种。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在神农架林区,产于南部和西南部海拔1300米至2100米的山坡林下和沟边。

八角莲为民间常用中草药,根茎入药有消气化痰、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蛇伤及风湿关节痛。

天麻,濒危种。兰科多年生草本,我国名贵药用植物,分布遍及全国,但零星分散,各地种群数量很少。在神农架林区主产于中南部和东南部,生长于海拔1400米至2150米的山坡林下或山谷沟边草丛中,多见在腐烂的树篼附近。块茎药用,有祛风止疼功效,且对多种疾病都有疗效。天麻是腐寄生植物,对研究兰科植物的系统发育有一定的价值。

神农架林区还有天麻的一个变型黄天麻。它与天麻的主要区别是,天麻的花黄略带橙红色,花茎橙红色,黄天麻的花为黄绿色,花茎黄色。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堪称华中植被和物种荟萃之地和华中最大的“天然植物园”,令人眼花缭乱,心仪神往。

青檀 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分布较广,茎皮、枝皮纤维为制造驰名国内外的书画宣纸的优质原料。稀有种,又名翼朴,为我国特有,残留极少,已不易找到。

槲寄生 为桑寄生科灌木植物,国内外均有分布。通常寄生于麻栎属、苹果属、白杨属、松属各树木,有害于宿主,植物带叶的茎枝可供药用。

蓝果树科 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又称珙桐科,分布于亚洲和美洲,在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西南和华南各省区。本科多为高大乔木,可制作器具和建筑材料。

蒴果 干果中裂果的一种,是由复雌蕊构成的果实,成熟时有各种裂开的方式。形成蒴果的雌蕊具有的胎座类型有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和侧膜胎座。

百合科 属单子叶植物类,全球分布,但以温带和亚热带最丰富。百合科中既有名花,又有良药,有的还可以食用。

蛇菰科 似菇非菇的蛇菰科植物,可寄生在寄主植物的各级侧根上,因而在有寄主植物的林下偶可见到小面积片状分布的单纯种群。

三、动物资源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各类动物一千多种。其中不乏受国家保护的珍贵稀有品种,如金丝猴、毛冠鹿、苏门羚、金钱豹、小灵猫、神农鼯鼠等。

神农架还有一些奇异的动物,如“野人”“白化动物”“驴头狼”“红色动物”“水怪”等,更为神农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一)白化动物

在神农架地区,有一些神奇的白化动物。如白雕、白獐、白猴、白鹿、白松鼠、白蛇、白乌鸦、白龟和白熊等。

对于自然界中的物种来说,同一个物种的成员彼此的形态结构都是十分相似的。但在高等动物中,偶尔也会出现有异于同种动物的个体。特别是在羽色或毛色等体色上,与同种动物的其它所有个体有着明显的差别,但在其体内结构与各种脏器上,与同种的其它个体并无差异,也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这种体色异常的个体一般都呈白色,所以被叫作白化动物。

在自然界中,也有很多动物的毛色或羽色是白色的,如北极狐、北极熊、大天鹅和白鹭等,但它们并不是白化动物,其白色的体色是由显性基因的正常表达。而白化动物是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子的产物,虹膜大多为红色,往往还同时携带着其它对其自身不利的因素,如怕光、眼球震颤、皮癌等。另外,在自然界中也容易为天敌所发现而受到攻击,所以比正常个体难于存活。

神农架的白熊,毛色纯白,性情温驯,头部很大,两耳竖立,一条不满6.7厘米的小尾巴总是夹着,貌似大熊猫,只是嘴部比较突出。

白熊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箭竹林中,以野果、竹笋、嫩叶为主要食物。神农白熊喜欢与人嬉闹,甚至主动爬到人们的怀里闭目养神。它的嗅觉灵敏,善于寻找食物,饱食后常手舞足蹈。神农白熊已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獐和白麂,在古代就被人们视为国宝或神物。獐、麂同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野生动物,古时统称为鹿。一般的獐、麂,毛色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而白獐和白麂通体毛色纯白,眼珠和皮呈粉红色。

神农架有一个叫作阴峪河的地方,这里很少有阳光透射,适宜白金丝猴、白熊、白麂等动物栖息。这么多动物返祖变白,仅仅用气候原因是解释不了的,因而也成了科学上的待解之谜。

1986年,当地农民在深水潭中发现三只巨型水怪,皮肤呈灰白色,头部像大蟾蜍,两只圆眼比饭碗还大,嘴巴张开时有一米多长,两前肢有五趾。浮出水面时嘴里还喷出十多米高的水柱。

有关专家初步研究认为,神农架白色动物有少数可能是远古残存下来的孑遗种类,而大多数则应是白化现象。除了动物自身的白化基因的生化反应外,还可能与神农架特殊的地质地貌、水土气候诸多因素有关。(二)神农架的红色动物

在神农架,人们先后发现过十余种红色野生动物,其中有好几种是哺乳动物。“野人”考察队队员张金星,在1995年看到过八只红毛野猪;同年9月,在盘水乡一个洞内曾看到三只红毛蝙蝠。1987年,下谷乡一些人,在河坪村森林遇到通身猩红色毛发的金丝猴。另外,还有人见到过红毛鼯鼠、红色大鲵、红色青蛙等。

红色动物比白化动物更珍奇,如果能获得红色动物的标本,对研究动物物种有主要科学价值。(三)奇异动物驴头狼

在神农架地区,曾有一种奇异的动物,即驴头狼。这种动物体长一米至两米,高一米多;头部像驴,身子象狼;尾巴细长,皮毛灰白色或麻色,叫声似驴子,常袭击家畜,饿极时也吃人;足迹似狗或狼,但要大一倍左右。

专家分析,距今600万年前,在马科动物进化过程中,曾有一种爪蹄兽类在300万年前灭绝,驴头狼可能与之有亲属关系。但现在驴头狼已非常稀少,难以对它进行科学的研究。(四)具有药用价值的林麝

林麝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是鹿类动物中体形最小的种类之一,体重不过十公斤左右。

林麝的外形特征是雌麝、雄麝都不长角,雄麝的上犬齿发达,长而尖,露出口外,呈獠牙状。它的后肢比前肢长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所以站着的时候后部明显比前部高。它的尾巴很短,四肢细长,蹄子窄而尖,耳朵长而直立。毛粗硬,曲折呈波浪状,容易折断,呈深棕色。毛色上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在颈部的两侧各有一条比较宽的白色带纹,一直延伸到腋下。雄麝有麝香腺,能分泌麝香。

林麝是一种典型的林栖动物,栖息于多岩石或大面积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以树叶、嫩枝、地衣、苔藓、杂草及各种野果为食。它是一种胆小懦怯、性情孤独的动物,白天休息,早晨和黄昏才出来活动。平时雌雄分居,过着独居的生活,而雌麝常和幼麝在一起。林麝的视觉和听觉灵敏,遇到特殊的声音即迅速逃离或隐藏于岩石中。它能轻快敏捷地在险峻的悬崖峭壁上行走,能登上倾斜的树干,站立于树枝上,还善于跳跃,能从平地跳起两米以上。

麝香的香气醇浓,经久不散,早已闻名于世。它是配制高级香水、香精的定香剂,又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用来配制多种苏醒和强心等急救药物,具有极高的药用经济价值。

为了保护神农架的林麝资源,1985年,神农架林区采取了禁猎的紧急措施,并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目前神农架的林麝资源数量已有大幅度上升。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进行麝的人工驯化、养殖和人工取麝香的试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麝的养殖业中获得了很多经验,特别是我国北方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好,为野生麝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五)聪明敏捷的猴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的金丝猴,有两个群体,其中金猴岭群体,栖息地面积85平方公里;千家坪群体,栖息地面积45平方公里。

神农架金丝猴群中成年猴和幼年猴的比例为1:1.5,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属于增长型种群。通过多年来的保护和种群的繁殖,神农架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又有了新的增长。

金丝猴是一种主要在树上过群栖生活的猴子,偶尔也到地面活动。它们栖息在海拔500米至3000米高山地带的针阔叶混交原始森林中。冬天虽然山上积雪很深,但它们身上的浓密体毛足以御寒。

猴群由几十只或几百只组成,群内老幼雌雄都有,过着有秩序的社群生活。猴群由身体强壮的雄猴担任首领,称为“首领猴”或“中心猴”,首领猴对群体的活动起支配和指挥作用。

猴群在活动、觅食时,首领猴在树顶层进行警戒。当出现敌害或异常情况时,首领猴发出惊叫声,猴群听到信息后,立即停止喧闹,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它们有的紧靠着大树干,有的利用细枝、树叶遮掩自己的身体。

一旦敌害逼近时,首领猴立即率领猴群,分成若干小群,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撤离。待事态平静后,林间十分寂静,首领猴发出一声长鸣,其它群猴发出回答信号,逐渐汇合,然后再按照原来的攀援路线继续前进。

猴群在行进途中,总是年轻力壮的雄猴领头和压阵,让那些老猴和带幼猴的母猴安全地呆在中间。

金丝猴是一种聪明、机灵、敏捷的猴子,它们能爬树,善跳跃,常常先摇动一根树枝,然后借助树枝的反弹力,一跃就是十几米。有时候它们以“荡秋千”的方式攀援飞跃,行速极快,每小时可达40公里至50公里。

金丝猴的觅食活动在白天进行,大约在清晨和黄昏之前有两次大的觅食活动。主要以植物坚果、浆果、树茎皮、嫩芽、嫩叶及花等为食,偶尔也食少许昆虫和鸟卵。随着环境和季节的变化,它们的食性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春、夏季主要以嫩芽、嫩叶、花及树茎皮为食,秋、冬季主要以红桦、华山松、巴山冷杉及青栎等树的果实、种子及树茎皮为食。

每天12时至14时之间,猴群处于休息状态,它们结群于树的中下部位休息,而首领猴却始终在树顶部的高枝上巡视。

猕猴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猴子。神农架林区的猕猴主要在阳日、朝阳、宋洛、九冲一带活动。分为九冲和朝阳两大群,其种群数量比较稳定,是神农架林区的一大宝贵动物资源。

猕猴的个子不大,它的身体、尾、四肢都比较细长,面部和耳朵呈肉色,有的面部更红一些。臀部坐着的部位没有毛,有比较厚的硬皮且呈红色。身上的毛大体上为棕灰色或棕黄色。

有人曾经在云南捕捉到一只纯白色的猕猴,这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而形成的白化型猕猴,为自然界之罕见。在神农架,一位动物学工作人员也曾在后河到阳日之间的野外考察中,发现过花白色的猕猴。

猕猴过群栖生活,每队几十只到上百只不等,由身强力壮的大雄猴担任猴王,支配和指挥着猴群的行动。猕猴在树林中或地面上活动,有时也在岩石和陡崖上休息。但为了避免敌害,睡觉都在树上。

猕猴的性情活泼,常大声喧哗,吵吵闹闹,爱打群架。它们行动敏捷,善于攀崖跳跃,还会在水中游泳。猕猴以野果、花、树叶等为食,也吃昆虫。猕猴善于适应人为的环境,喜欢到园林农田中去,有时还糟蹋庄稼。

由于猕猴的性情活泼,所以是动物园中逗人喜爱的观赏动物。猕猴的用途广泛,但它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任意捕捉。所以,大力开展人工养殖便成了解决这个矛盾的好办法。(六)谨慎灵敏的鬣羚斑羚

鬣羚在神农架林区,主要分布在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之中,由于加强了保护,其种群数量比较稳定。

鬣羚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为它的颈背部至肩背部有灰白色的鬣毛,倒垂下来,足足有20厘米长,所以称为鬣羚。因外形看起来有点像大头山羊,所以又叫“明鬃羊”。因这种动物的祖先来自苏门答腊岛,所以又叫作“苏门羚”。

鬣羚的体重有100公斤至140公斤重。除了颈背部具有长鬣毛的特征外,这种动物的雌、雄都有角,角短而尖。它身体上毛的颜色比较深,但四肢膝盖以下至蹄部的毛颜色比较淡,呈棕黄色,老远看上去,就好像穿着棕黄色的靴子一样。

鬣羚隐居于高山的悬崖峭壁和其它动物不易到达的林间。鬣羚谨慎,它走险路来躲避豺、豹等主要天敌,下山寻找食物或饮水以前,总要站在险岩顶上或斜坡边缘,长时间地凝视山下溪谷,在确认安全之后才下山。一旦遇险,能在险峻的乱石山崖奔走跳跃,还能借岩壁的凹凸不平,跃上数米高的陡壁,很是敏捷。

斑羚在神农架林区的分布地区和栖息环境与鬣羚相似,由于加强了保护,其种群数量也比较稳定。

斑羚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形似山羊,所以又叫作“青羊”。体重有25公斤至35公斤,雌雄均有角,角小,呈黑色,与鬣羚的角相似。背毛松软而厚,冬季毛呈灰黑色或深棕色,夏季毛色较暗。它的背中线有一条黑色的纵纹。其下喉部有一块明显的淡黄色大斑,四肢的膝盖以下至蹄也呈淡黄色。

斑羚栖居在较高的山林中,常在山顶的岩石堆及人们不易到达的地方活动。冬季常在有阳光的山岩坡地晒太阳,夏季多隐身于树荫或岩崖下休息。其它季节常置身于孤峰悬崖之上,早晚下山觅食。习惯单独活动,偶见有成小群的。斑羚以各种树叶、嫩枝芽及杂草为食,发现安全的饮水处后,几乎每天定时到达。斑羚的攀登跳跃本领不亚于鬣羚。(七)喜欢独来独往的豹

豹在神农架林区的分布很广泛,如在苗丰、新华、长方等多个乡镇以及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都有分布。

豹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的形状似虎,但比虎小得多。豹是一种美丽的动物,毛呈棕黄色,身上布满圆形、椭圆形的黑环,黑环中空部分的毛是黄色,黑环状似古钱,故又有“金钱豹”之称。

豹是猫科动物中最敏捷、最凶猛的一种野兽。它的四肢矫健,善于跳跃,向上一跳,可达六七米,纵身一跃可达十多米。别看它体型小,捕食时却比虎更沉着、狡猾和凶猛,常猎食一些大中型食草兽类,如斑羚、小麂、野猪等。

豹还善于爬树捕捉猴子和飞鸟,饱食之后,在数米高的树桠上休息。有时也袭击小家畜及家禽。豹的捕猎本领很高,要么埋伏在树上,等猎物路过时,一跃而下,连抓带咬,捕住猎物;要么跟踪在猎物后面,借树木的掩护,逐渐潜近,然后突然猛扑上去,咬住猎物的颈部;要么潜伏在树丛中,伏击走近的动物。

豹虽然凶残,实际上也怕人,发现有人,早就远远躲避。若偶尔伤人,则多是人、豹突然遭遇,或受到人的攻击而引起的自卫反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