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第一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8 21:07:47

点击下载

作者:那一水的鱼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投资第一课

投资第一课试读:

前言

我有一个习惯,看什么东西都喜欢先找“注意事项”“风险提示”“安全须知”之类,因为这些东西往往比正文更重要。例如,我们玩蹦极、玩跳伞,是先关心如何操作设备,还是先关心有哪些疾病的人不能参与?《投资第一课》正是这样孕育而生!虽然它叫“第一课”,而我也希望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但它并不是“投资入门课”。实际上,它就是投资的“注意事项课”!

最初在雪球和博客上写“投资第一课”的系列文章,是关于投资期限配对的问题。普通企业在运营的时候,需要合理规划现金流;投资机构在操盘的时候,也需要在投资组合中考虑申赎资金的冲击。但是我们普通投资者买卖股票,却往往不考虑个人未来的收支情况。许多人都曾面临过一些尴尬,如因为结婚、买房等原因,不得不低价套现一些股票。

你看好一只股票,并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终你的判断是正确的,你的买入价格也非常低,可是,因为某些原因你不得不卖出股票,倒在了黎明前。对于价值投资来说,还有比这更郁闷的事情吗?

如果投资股票的资金一年后就要用到,那么实际这并不是价值投资,这只是一纸对赌协议——赌这些股票在一年之内的涨跌。时间是价值投资的朋友——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到价值回归,那么我们就失去了最可靠的盟友。

我本人也看过许多价值投资类的书籍,但没有发现关于普通投资者如何进行期限配对的论述。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发现许多投资相关的问题,它们虽然简单,但在价值投资的相关书籍里却鲜有提及,普通投资者常常会忽略,更不知如何去学习这些知识。于是,我希望将我对投资的所思所想归纳到一本书籍里。

本书的前八章是核心内容,涉及市场波动、期限管理、筛选股票、寻找上市公司竞争力、判断周期性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根据知识从远而近、由浅入深的方式排序的。而最后一章,则将全书按照另一种方式排序——我们投资决策的过程。根据最后一章的内容,投资者可以理顺自己的“投资注意事项”。在通读前八章后,建议您对照第九章将全书的内容回忆一遍。如果有记不清楚的“注意事项”,可以翻回相关的章节再读一次。

朋友们,不知你们是否有这种感觉——价值投资类的书籍看多了以后,很难再吸收到新鲜的养分。我不希望我的读者在拿到这本书后,三下五除二就能够将整本书“翻完”。因此我避免老调重弹,避免花大量篇幅去谈为何价值投资能长期战胜市场,我也不会将旅游的见闻塞进这本书。我只希望,不管是股市新手还是专业分析师,这本书都能带给您耳目一新的感觉。2015年4月18日写于星城长沙第一章|Chapter One市场波动一只股票上涨,同时另一只股票却在下跌,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股票上涨或下跌呢?股价的涨与跌之间,究竟有何奥秘?股票市场有两种需求:投资需求、投机需求;有两种供给:替代和投机。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机构又属于哪一类?跟着机构炒股靠谱吗?投资和投机,你能完全区分开吗?为何股票跌破所有人的价格底线,还会继续下跌?投资须百般修炼,而最难做到的是什么?第一节股价涨跌的奥秘报价机

股市其实就是一台报价机——就像商品一样,各种股票被报出买者和卖者的出价。股市记录下每个时刻的成交价,连在一起就是分时图。而一天天连续的报价连接起来,就形成了K线。如果你看过昆明的花卉拍卖交易市场,你会发现股票交易其实跟花卉交易相似——花卉市场也是买者和卖者分别报价,如果能撮合成交,那么买者就会付钱并将卖者的花卉拖走——股市也一样,只不过交易的不是实物,而是代表公司权益的股票。

为什么一些股票在上涨,而同时另一些股票在下跌?说到底,股价的涨跌由股票的供需双方决定——这与那些实物报价交易是一样的。某一时刻,当愿意买入的资金多于市场上抛售的股票市值时,股价就会上涨。反之,当愿意卖出的股票市值多于市场上买入的资金时,股价就会下跌。供与求需求

股票的需求方,也就是股票的买入方。股票市场主要有两种需求,一种是投资需求,另一种是投机需求。

股票市场的投资需求与消费市场的消费需求很相似——如果苹果的价格上涨,那么消费者会考虑少吃苹果;如果超市打折促销,那么消费者会进场扫货——股票市场的投资需求也是如此。对于一笔既定的股票投资来说,价格越便宜,则投资的回报率越高,越值得投资。

而投机需求则完全不同。只要预期未来股价会更高,具有投机需求的买家就会进场买入,以期在未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投机需求往往比较复杂,与股价之间并没有固定的关系。例如,在单边上涨的过程中,虽然股价在不断升高,但由于投机者认为未来的价格会更高,即使投资价值逐步降低也会继续买入。又例如,一只股票短期内下跌了很多,投机者认为跌幅太大,短期内可能会止跌反弹(上涨),所以股价下跌时投机者也可能会买入。投机者认为股票会上涨的原因也有很多,可能来自一条利好的消息,也可能来自各种技术指标的指导,更可能来自内心情绪的波动。供给

股票的供给变动(二级市场)也存在各种原因。有一部分供给来自替代效应,例如持股者发现了更有价值的股票,又或者房产、债券等其他投资渠道,那么持股者会卖出持有的股票;又例如,当持股者的消费需求更强烈时,也会卖出股票用以改善生活。

另一部分供给则来自投机因素。如果认为股价会下跌,他们就会卖出甚至卖空股票。此外,如果投机者认为另一只股票有可能会涨得更“快”,也会导致他们卖出所持有的股票。同样,产生此类投机预期的原因也有很多种,包括利空消息、技术分析指标破位、担心股票下跌而落袋为安的心理等。套利

除了以上原因,套利也会引起股价波动。套利主要源于两种或几种相关联的金融产品之间出现价差。套利者买入和卖出其中关联的金融产品,并通过价差的改变而获得套利收益。套利可能发生在同一个市场,如分级基金套利,也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市场,如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

金融产品的套利与商品的套利相似。早期联通推出iPhone 4手机资费套餐时,充5880元话费即可免费获得价值4880元的iPhone 4裸机。因此不少人购买套餐,再将手机和含话费的SIM卡分别低价卖出,赚取其中的差价。裸机主要卖给没有使用联通网络服务但需要iPhone手机的客户;而SIM卡则折价卖给话费较多、使用联通网络服务但不需要iPhone手机的客户。联通做此项促销活动,本意是挖取竞争对手的高净值客户,但却被“套利”的买家买入并拆分。联通搭入了大量成本,却达不到争夺客户的目的,因此不得不采取措施来弥补这个漏洞——机号分离则赠送的话费作废。

上例中的套利者,正是看中了机会并行动。套利者买入的资费送机套餐,如果握在自己手里不仅不会增值,反而会慢慢贬值,因而这种行为决不是投资,而是投机。

而资本市场的套利,也是看到了两种以上相互关联产品之间价差的机会,从而进行的投机行为。从目的来看,套利的预期是相关联金融产品的价差缩小,是价格变动而非资本的增值。与一些“搏傻”类的投机行为不同,套利投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价差出现才会吸引套利资金。

然而套利也并非没有风险,主要的风险有:(1)一些套利动作,由于关联的投资标的之间的权益不完全相等,因而多方和空方不能完全对冲。(2)一些套利动作,在操作时间上不能同步,因而产生持仓风险。(3)套利者预期关联金融产品之间的价差会缩小,因而进行套利动作。但这种情况并不一定出现,价差有时反而进一步扩大。当供求的连通机制不起作用时,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例如,A地区的某商品价格10元/个,B地则为15元/个。如果单位运费为2元,那么套利者完全可以从A地区买入该商品,并运输至B地卖出。套利动作使得该商品在A地区的需求增加,B地区的供给增加,从而同时影响其在两地的价格,最终两者的价差会缩小至2元以内(运费,摩擦成本)。但是,如果A地区的该种商品不允许运送至B地销售,此时套利者的仓位就无法及时了结和周转——此时供求的连通机制不起作用,价格波动受套利者的影响较小。难解难分

有的时候,你很难严格将“投资”和“投机”完全分开。例如,虽然投资者认为某一只股票具备投资价值,但同时又认为这只股票在未来可能会下跌,你猜怎么着?只要产生这种“可能下跌”的预期,大多数的“投资者”就会选择“先不买,先看看”。如果对这种下跌预期的把握不大,投资者还会选择“分批建仓”的办法来释缓买入的压力。

再例如,投机者买入一只股票,来自于他预期这只股票未来的股价会上涨,而上涨的原因却很可能是公司的基本面转好,宏观经济条件改善等理由,这些理由从投资上讲又是能够站住脚的。价值与价格

每一笔股票交易,买者与卖者各有原因。在交易的背后,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股票跟其他商品一样——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与此同时,由于股票具备投机的属性,因此股价有可能长期偏离其实际价值。

同一只股票的投资价值,每个人的看法会各不相同。某只股票,市场上乐观的投资者小王觉得值10元,而悲观的小明却认为只值6元。但即便如此,股价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跌至3元。这是为何?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在股价的下跌过程中,不论是投机者还是投资者,只要有“股票还将继续下跌”的心态,都有可能继续抛售股票。其次,股价下跌,会影响投资者的情绪,使得其对公司未来前景更悲观,或者采取更为保守的估值方式,这使得估值的锚不断下移。等股价跌到4元时,乐观的小王可能觉得只值5元,而悲观的小明认为可能只值3元,那么类似小明这样悲观的投资者,仍有可能继续抛售股票。

在股票的下跌过程中,市场会自发地“生产”原因来解释为何这只股票会下跌。这个现象并非在股市中才有,而是贯穿人类的整个进化史——人类无法忍受无知带来的恐慌。例如古人见到自然现象月全食,很惊慌为何月亮不见了,于是“智者”指出月亮被天狗吃掉了。股票市场也是如此——如果股票下跌,就会有各种理由跑出来解释下跌的原因。这些理由可能来自媒体、经济学家、证券分析师,又或者任何一个市场参与者。同样,对于价格远低于价值的股票,市场也会自发地产生各种原因(风险),用以佐证这只股票只值甚至不值这个价格。这些原因会使市场参与者产生继续下跌的预期,进而推动股价下跌,即使这只股票的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其真正的内在价值。

一样的道理,当股票的价格高于其价值时,仍旧可能继续上涨。一方面是股价一旦上涨并形成趋势,就会有各种原因来解释其为何会上涨,从而强化了股价继续上涨的预期。投机需求的买入会继续推高股价。同时,投资者的情绪也会更加乐观,并考虑使用新的估值体系,不断给予更高的估值水平。市场也会自发地产生各种原因,佐证这只股票可以值更高的价格,即使此时股票的价格已经远远超出其真正的内在价值。最难:承认无法预测股价

除非想要投机,否则投资者应当避免沾染投机情绪。也就是说,应当避免产生“这只股票可能还会跌一阵”或“涨一阵”的预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投资者必须承认自己无法预测股价的涨跌。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投资者在坚持价值投资的同时,通常也在观察股市的涨跌,难免会对未来的走势产生潜意识的心理暗示。而且事后投资者往往会对正确的心理暗示记忆深刻。这个心理暗示正确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将投资者引向对股价涨跌的判断,而不是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判断。

除非能做到对股价的判断永远正确,否则就不要试图去判断股价的走势。对股价的判断,会对一次,对两次,对十次……随着次数的增多,自信心也会空前膨胀,仓位和杠杆也会逐步抬高(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每一次欣喜自己正确的同时,都会后悔之前押注太少),最终输在最有自信的那一把投机。

事实上股价是市场上所有交易者共同创造的,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群体运动。没有人能做到对股价的判断永远正确——否则这个人很快就会成为世界首富。追随机构的脚步

前面我们提到,市场有两类参与者:投资者、投机者。那么,像基金、保险、券商(自营资金)等被称为“机构”的参与者,又属于哪一类呢?

我们时常听到市场上有“机构大举介入”“基金重仓”等声音。不少投资者喜欢追随机构的脚步,“机构买哪只我就买哪只”。

上市公司每个季度发布的财务报表,都会披露公司的前十大股东,里面或许就会出现机构的身影。而作为机构的基金,每个季度都会发布报表,披露前十大持仓股信息。保险公司、券商如果是上市公司,他们的财务报表中也会披露详尽的持仓信息。同时,一些金融网站还提供每只股票的机构持仓比例。除此之外,在股票每日成交的龙虎榜,也能看到机构的身影。

投资者如果打算跟随机构的脚步,总是有办法的。但是,几乎没有人通过跟随机构的办法获得了满意的收益。这是为什么?(1)当机构发布持仓信息时,距离持仓日已经有些时日。A股市场机构的换手率很高,跟随机构会被“甩出一条大街”。(2)机构也是市场的参与者,跟普通投资者一样,他们之中有投资者,也有投机者。翻开机构的业绩排名,高低差异巨大。而且往往今年业绩排名靠前的机构,下一年可能名落孙山。(3)普通投资者要辨别机构的投资能力,比找到一只值得投资的股票还要难。跟随哪家机构的脚步?这是一个大难题。如果某只基金的投资收益很高,那么何必看它买什么股票呢?直接买入这只基金不是更直接吗?(4)机构面临业绩排名的压力,更容易追涨杀跌。几乎99.99%的人无法辨别其他人的投资能力,所以只能用“赚钱了还是赔钱了”“赚了多少钱”来分辨某人或某机构的投资能力。如果机构业绩排名靠后,管理人不但奖金少,甚至还可能面临下课。如果是基金,还可能面临净赎回的压力。这些压力,使得机构不得不加入追涨杀跌的队伍之中。(5)价值回归需要长期的等待,一年、两年够不够?五年以上都有可能!面对短期的业绩排名压力,注定机构很难坚持长期投资。(6)机构离市场更近,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周边的同事、其他机构的报告、各种真真假假的小道消息,都会影响机构对价值的判断。技术分析靠谱吗?有什么依据?为何不同的技术分析方法经常“打架”?技术分析有哪些缺陷?为什么技术分析使用时模糊不清、对错参半,而事后看却总是正确的?许多人提倡通过价值投资选股,再通过技术分析选时,这样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真的如此吗?第二节技术分析可靠吗技术分析的依据

国内绝大多数人进入股市后,首先接触到的是技术分析。当你还在询问K线图是什么意思,哪个是开盘价,哪个是最高价时,就已经潜移默化被带入技术分析领域。紧接着你就会学会如何看均线图,什么样的均线是多头排列,而后MACD、KDJ、道氏理论等各种技术面的知识扑面而来。

技术分析是研究股票(或其他金融产品)价格波动规律的方法,主要以市场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并以之做出买卖决策。

纵观市面上所有的股票技术分析方法,都会涉及三个要素:价格、成交量、时间。市场交易者每天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并将自己对市场的认知和心理因素都反映在交易中。市场交易者的认知变化和情绪波动,都会写在这三个因素里。技术分析首先是根据大量的交易统计结果(价格、成交量、时间三要素)而得出的,在这个统计和研究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就会对交易者的群体行为进行“再编译”。

如很多技术指标都会涉及“超涨”和“超跌”。短期涨速过快有回调的可能,短期跌幅巨大也有反弹的可能。这实际上就是人们在短期内增加巨大财富后的“落袋为安”心理,以及短期内损失较大的“惜售”心理。

技术分析首先认为市场价格包容并消化一切。能够影响股价的因素,已经反映在股价当中。这些因素包括战争、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政府政策、行业及公司基本面变化等。其次,技术分析认为历史会重演,即认为未来交易者仍然会按照这个统计规律去交易,否则就失去了统计和推演的意义。谁的天气预报更准

技术分析者根据历史市场波动的统计结果,开发出各种理论和指标。正因为有统计学的意义在里面,技术分析有一个普遍规律,就是参与者越多,股票或指数的市值越大,就越能消除个体差异,技术分析也越能派上用场。与此同时,样本的时间越短,短期波动的随意性越大;样本的时间越长,技术分析也就越具备统计意义,这也是为何越短的趋势越难以判断。技术分析者即使不需要很高深的水平,也能看出股市正在牛市(或熊市)之中运行,但牛熊反转的时刻却很难判断,某一只股票明天的涨跌也很难判断,皆因涉及的时间太短。

技术分析的规律与人类总结的其他规律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如看到乌云盖顶的时候,我们就想到有可能快要下雨了。技术分析也是一样,在某一个状态,它也会告诉你,股市可能快要下跌了。但是,乌云盖顶也不一定就会下雨。同样的道理,股市也并不一定按照技术分析的轨迹运行。更有趣的是,你经常会碰到一个情况——某个技术指标建议你买入,而另一种指标却建议你卖出。就好比天气预报告诉你今天不下雨,但乌云密布又仿佛提醒你带雨伞一样。

就跟天气预报一样——甚至不能理解为天气预报,因为技术分析的准确度并没有那么高——可以说,像地震预报一样,所有的技术分析方法,都会有准确的时候,也都会有不准确的时候。然而要命的是,我们不能提前知道它们在哪些时候会准确,哪些时候会不准。技术分析的缺陷

技术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统计和概率上,因为股票市场的波动本身就是人的群体运动,而人的情绪波动是符合心理学规律,并且是有迹可循的。但是,技术分析的问题也在于这个“有迹可循”并非所有的时候都准确,甚至想要超过50%的正确率都很难。技术分析主要的缺陷包括:(1)市场价格包容并消化一切是技术分析的假设之一。如果所有因素都已经反映在市场价格里,那么此时只需要研究价格的变动就足够了——因为价格已经包含了一切。相反,如果市场如同分子运动一样随机漫步,那么技术分析就无从统计和推演。

然而,市场价格真的包容并消化了一切吗?市场波动由众多的交易者共同完成,任何时候都无法保证所有交易者都同时知晓市场上全部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还必须做出与之对应的、恰当的反应。正因为一部分交易者行为的随机性,动摇了技术分析的假设基础。(2)历史会重演,是技术分析的另一个重要假设。因为只有历史重演,才能用过去股市波动运行的规律来推演未来。如果历史不重演,那么技术分析就失效了。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变化,市场参与者的世界观价值观都在变化,对事物的判断也会变化。而且市场的参与人群也在发生变化,一些新的交易者参与进来,旧的参与者离场。这些原因动摇了历史重演的假设。历史会重演,但不会每一次都必须重演。即使重演,也会有所变化,不是完全相同的。(3)技术分析是以过往的交易统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来的方法。而过往的交易结果,已经是既定的结果。以既定的结果去推断未来还没有发生的结果,在逻辑上站不住脚——这是一种常见的“以果导果”的逻辑错误。(4)由于技术分析是“以果导果”,所以无法将未来的新鲜元素包含在内,主要是无法囊括未来消息面的影响。股市沉沉浮浮,每一次循环都有相似之处,也都有不同之处。每一次的消息,对交易者的影响都不尽相同。技术分析多是利用相同之处的统计结果,却无法将例外情况吸纳进来。老练的技术交易者大多有一类叫作“盘感”的东西,无非就是长期的交易经验,潜移默化所形成的心理暗示。经过“盘感”潜意识的处理,交易者可以感觉到不同消息面的影响差异。但是遗憾的是,消息面的影响会扩散给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同时又随股价波动而发生变化。要综合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心理状况,是不可能做到的。“盘感”基于技术交易者自身的“潜意识”,是技术分析的修正,基于对其他市场参与者心理状况的潜意识预估。这个心理预估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5)技术分析图形会自我实现,也会自我失效。当一个技术分析被市场中较多的交易者认可时,那么交易者也会按照该种技术分析的指示去操作,因此推动股票按照技术分析预示的方向运行。反过来说,由于涨跌终有尽头,谁也不愿意做最后一个傻瓜,交易者总希望能跑在其他人的前面,提前撤退,与此同时,另有一批更保守的交易者,又希望在这一批交易者之前撤退……一层一层推进,最后使得整个技术分析体系失灵。(6)技术分析通常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迷惑性,以至于在同一个时刻,不同的交易者使用相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却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果!技术分析者将自己的情感因素加入到实战中,那些“希望”股市涨的人,自然会从技术分析中“读出”股市将会上涨的结果。反之亦然。这就好比我们看“四不像”,心中有马的人觉得它像马,心中有鹿的人觉得它像鹿。(7)大多数技术指标很难分辨出反转还是反弹,而在单边行情和震荡行情中较为有效。也就是说,技术分析很难判别熊底和牛顶。(8)技术分析具有一定的“后视正确性”。也就是说,把技术分析往过去的股票走势里套,很容易得出各种技术分析是成功的。但是,把技术分析拿到现在的时点,去预测未来的股票走势时,却总是对错参半。拿大趋势来举例,指数经历一波上涨后,回调了1/3的高度。如果此时指数止跌回稳,继续上涨到更高的高度,那么这一次1/3的回调只是“长期上涨趋势中的一次中级折返”。如果此时继续下跌,最终甚至跌破了指数上涨前的低点,那么这1/3的回调又变成了“长期下跌趋势的前半段”。无论从哪一点分析,都符合道氏理论。

再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MACD指标,MACD金叉,为买入信号之一。实际上,MACD金叉形成的原因其实就是短期涨速快于中期涨速,只不过通过各种平均取值和演算,将这个情况具象化。在熊市底部的反转行情,以及在牛市中途的回调行情结束后,MACD出现金叉时买入是对的。但是,在牛市顶部的反转行情,以及熊市中途的反弹行情结束后,MACD金叉又是错误的。如熊市中跌了一段时间后,出现短期的反弹上涨,反弹只要持续几天,就会使得短期涨速快于中期涨速,达到一定的阈值,就会出现MACD金叉。此时若是买入,股价有可能还会继续上涨,也可能立即掉头向下并破坏MACD金叉形态。

即便是前一种情况,技术交易者也很难把握卖出的位置,因为当下一次技术指标MACD提示卖出的时候,价格很可能已经低于当初的买入价。

没接触过技术分析的人可能看不明白上述的推演,将其简化就是——当股市大趋势是上涨时,“MACD金叉即买入”这个指标是有效的;当股市大趋势是下跌时,“MACD金叉即买入”这个指标是失败的。(9)技术分析是研究群体的运动。群体中样本数量越多,个体差异就越能够相互抵消。但如果某一只股票,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庄家操纵,则技术分析就是完全失效的。何况庄家还会做出各种买入的图形,请君入瓮。(10)技术分析正确的次数越多,最终积累的风险也越大。纵观国内外著名的投机交易者,有过辉煌,也有过破产。正是因为人性的贪婪所致。每一次技术判断正确,都会加强技术分析者的自信心,同时也产生“早知道正确,为何不多押点注码”的后悔心理。最终会使得技术交易者的仓位和杠杆越来越大。除非技术投资者能一直正确下去,否则终会输在“全押”的一把上。技术分析与投资

技术分析具有其统计学的意义,但技术分析不是投资。只有正确认识技术分析的本质,才能做好投资。如果投资者通过“基本面选股”+“技术分析选时”的方式来投资,那么势必会在内心产生对股价未来走势的预期,势必会受到较大的情绪干扰,从而影响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判断。为什么有些消息引起股价大幅波动,而有些消息却毫无影响?仅仅影响心理层面的消息有哪些种类?影响公司运营的消息又有哪些种类?依靠消息面进行“逆向投资”,靠谱吗?第三节消息面对股价有何影响股市的调味剂

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消息影响市场参与者。这些消息,一部分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另一部分则仅仅影响市场参与者的情绪。不论消息是否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不可否认的是,消息都或多或少影响市场参与者对未来股价涨跌的预期。他们有时反应过度,有时麻木,有时则反向反应——例如“利空出尽是利好,利好出尽是利空”。这也是股市这台报价机的魅力之所在——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每一天都不会完全相同。

本节所说的消息,指的是市场公开信息,而非“内幕消息”或“小道消息”。

有的时候,消息的影响力较大——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市场参与者的判断和情绪,并据此做出买卖的决定。受消息影响的市场参与者及其资金越多,那么盘面的反应也就越剧烈。还有一些时候,消息刚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当市场涨了(跌了),这些利好(利空)的消息就会发酵,被用于解释股市为何会涨(跌)。

消息就像是股市的调味剂。正是因为消息这味调料,股市才变幻莫测,缤纷多彩。仅影响交易者心理层面的消息

根据消息对公司运营的影响大小,可以将消息分作两类。一类是对公司运营几乎没有影响,仅仅影响交易者心理的,主要包括:(1)短期市场的资金面影响,例如新股IPO(抽水)、QFII(注水)发行、社保资金入市等。投资者需要注意,这些市场参与资金的变化,通常会影响整个股市的波动,但上市公司本身的经营情况几乎不受影响。(2)高送转。许多个股会在业绩预告或年报前后,发布高送转的消息。不论送红股还是转增股本,对于公司来说股东权益(净资产)的总额是不变的。送转后,股东手中的股票数量虽然多了,但经除权后总的市值是不变的。股东非但没有得到任何额外的好处,甚至还需要缴纳红利税。

高送转对公司的经营几乎没有影响,但是A股市场却往往解读为利好。高送转多发生于庄股,因为庄家往往凭借高送转的消息,拉抬和出货,因此出高送转的消息后,往往会配合一波涨幅。此类的事情发生多了,也就在交易者脑中形成了思维定式。(3)证券相关的政策及监管制度、税收政策调整等。如证监会检查“两融”的合规性,严查基金“老鼠仓”,印花税下调(或上调)等。这些政策有可能会增加(减少)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但对于上市公司本身的运营来说,是不受影响的。

以上类型的消息,对公司的运营影响微乎其微,只是影响市场参与者的情绪,使其产生股市将要上涨(下跌)的预期,从而推动股价波动。影响基本面的消息

还有一类消息,既能影响交易者的情绪,还能对公司运营产生影响。此时,投资者应当着重关注消息对基本面影响的程度。

有时市场交易者会对消息麻木,有时则会反应过度。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此类消息虽然对公司有影响,但股价的波动更多来自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变化——乐观的情绪会无视利空而放大利好,悲观的情绪会无视利好而放大利空。

对公司运营有影响的消息主要有:(1)货币政策的变化,如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等。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资金的提供方是利空,对资金的需求方是利好,反之亦然。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降低资金提供方的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也会减少资金需求方的财务成本。此类消息,对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或者财务杠杆较高的行业影响较大,例如银行、保险、地产等。

货币政策变化会影响市场无风险利率,从而改变整个股市的估值中枢。例如,市场无风险利率上涨,那么相对于固定收益的利率,股市就应当具备更高的回报,这个更高的回报需要更低的股价来进行补偿(对于同一时间的同一只股票,股价越低投资回报率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的消息并不一定对股市产生正向的效果,有时也会受其他因素叠加影响。如发布加息的消息,市场有时反而会上涨,因为市场参与者认为经济发展形势好,加息只是给经济降温的手段,但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向。(2)宏观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每个月都会发布一些宏观经济数据,例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采购经理人指数(PMI)、70城市房价指数,以及社会融资量、GDP增速等。这些数据都是对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历史性反映。任何企业,都是运行在整个大宏观经济中的个体,因此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影响,其中对周期型行业的影响要更大一些。投资者需要注意,这是一个不断发酵的过程,并不是数据发布当天才产生的。市场参与者在数据发布当天做出反应,仅仅是对宏观经济运行结果的延后反应。同时,市场参与者也会因为这些数据,形成对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预期。(3)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会影响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扩张的财政政策,会刺激社会总需求;紧缩的财政政策,会抑制社会总需求。而与财政支出直接相关的行业或项目,受到的影响更大。如政府加大资金修建铁路,那么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都会受益。(4)政府对一些行业的扶持、抑制或监管政策。市场经济有时会运行失效,主要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外部性”的问题。相关的政策出台,都会对行业及企业产生影响。

政府会扶持一些产业,以促进其发展,如环保行业。与此同时,政府会抑制另一些行业的发展,如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除此之外,与国计民生或整个宏观经济息息相关的行业,会受到政府较多的监管和调控,如金融业、房地产业。(5)来自企业的再融资。再融资对于企业及股东来说,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都有可能产生,主要看再融资的价格,以及投入项目的回报情况。也有些时候,再融资不会投入新的项目,而仅仅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降低负债率。

通常来说,再融资的价格越高对企业越有利。但对于股票的持有者来说,却不能只看再融资的价格——如果再融资投入的领域不能产生正面的收益,那么不仅投资者无法获得回报,反而遭受股份的摊薄。再融资是否有利于股票原持有者,区分的界限在于再融资资金投向的回报率,与再融资前股价蕴含的回报率对比,二者孰高。如果前者高则对股票原持有者有利。(6)资产的注入、吸收合并或出售等。市场多将此类消息解读为利好(特别是小盘股),并做出过激的反应,有时走出连续的一字板涨停。事实上,不论资产注入还是出售,都只是一门生意。生意有好有坏,需要区别对待。投资者应当理性评估资产质量,做出合理的判断,避免在高位接盘。(7)管理层变动。管理层变动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可能趋好也可能趋坏。管理层变动后,经营者的战略方向和管理水平也随之变化。但是,变化的结果在管理层变动时难以评估,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才会明晰。

还有一些类型的企业,管理者的水平对运营的影响不大,如水力发电、高速公路等。如果此时市场对管理层的变动过度悲观,往往会给投资者一个便宜的价格。(8)外源性突发事件,如流感、地震等自然灾害。此类消息可能会影响某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但多为短期的、一次性的影响,不会影响公司的长期经营。投资者将这部分损失在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中剔除即可。(9)内源性事件,即由公司自身原因造成的,如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白酒的塑化剂事件等。投资者不可小看此类事件的影响,因为它们对公司的运营影响较大,可能动摇客户对企业品牌的信任,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公司倒闭破产。(10)企业的税收政策变化。税收变化较频繁的,主要是关税(进出口贸易)和一些调节税项(如石油或煤炭资源税)。此外,有时一些受鼓励的企业也会收到政府的退税或财政补贴。(11)大订单给公司带来的影响为一次性的。投资者可以根据公司目前的利润率情况,估算出订单未来的价值。如果连续出现多个大订单,则可能预示着供求关系的变化。

以上11类消息均可对公司运营造成影响。投资者必须正确估量影响程度是否与股价变动程度趋同,这种估量如果可以定量,就尽可能定量去分析。如某只股票因某个消息短期暴跌了10%,那么投资者首先应该想,该则消息会使得公司的利润下降10%吗?这种影响对企业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是一次性影响,还是持续性影响?消息面逆向投资误区

在这里,投资者还需要注意一个常见的“逆向投资”误区。如因为某个事件的影响某只股票的股价下跌了10%,但消息对公司的影响远没有这么坏,因此投资者决定“逆向投资”买入,并期待市场过度反应后的理性回归。

然而这个理性回归有时会到来,有时则不会。投资者须谨记:所谓逆向投资是以基本面的估值为前提的,买入后须能经受得起长期持有,因为股价偏离价值的时间可能会很长。对于具有估值泡沫的股票,一则不起眼的消息也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此时买入显然不是一笔好的“逆向投资”。为什么我们初入股市总是很容易赚到钱,但是最后还是赔钱了?股市真的是“一赢二平七亏”吗?绝大多数人无法克服的浮盈心理,你有吗?几乎所有的骗局,都是抓住群众两个心理弱点。投资心理也一样,这两个心理弱点你有吗?第四节为何是“七亏”赚钱效应

绝大部分人初入股市,源于周边亲戚朋友的“赚钱效应”。

如果一部分人赚钱,另一部分人赔钱,是难以产生赚钱效应的。只有大部分交易者都能够很轻松赚到钱,才能异口同声地传达“赚钱效应”。当赚钱效应发生时,正处于牛市的中段,此时牛市还没走完。

在耳濡目染之下,初入者也抱着一颗“赚钱”的心,兴冲冲地就跑去证券公司开户了。牛市中段的特点就是大部分股票都是上涨的,所以即便是初入者,也能很快赚钱,继而又将赚钱效应传导给周边的亲戚朋友。浮盈心理

最开始,初入者只是小打小闹,投入的资金也很少,大约就是一两个月工资,或者父母给的零花钱。由于是牛市,鸡犬升天,随便买入一只股票都很容易赚钱。这时初入者很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就是将股票的浮盈当作意外之财,并且与平日的消费联系在一起(往往是非必要消费)。如小王月薪5000元,投入了10000元(两个月工资),买入股票后不久上涨了5%,产生了500元的浮盈。小王除了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还会将这500元理解成“可以上馆子撮一顿了”“要是去足浴都可以五六次了”“再涨一点都够买上次看中的大衣了”。

此时,初入者免不了将股票的浮盈当成“赚钱”了,往往还会在消费的时候“奖励”自己一下。随着股市的继续上涨,初入者很快就会产生“后悔”心理——后悔自己当初买少了!因为人的欲望是难以满足的,小王会想,“当初如果多投点就好了,我不止可以买了上次看中的大衣,还可以把家里的笔记本电脑换新的”。加码买进

于是,初入者开始慢慢加大本金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初入者会遇到很多插曲——偶尔的下跌,教会了初入者应该“落袋为安”。起初刚刚卖出后,股票继续下跌,初入者会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卖得对。可过不久,这只股票又开始上涨,并且超过了初入者的卖出价。此时初入者看着眼红,要么继续买入,要么换一只看起来“不那么贵”或者“更有潜力”的股票。

几轮操作以后,初入者慢慢也总结出一些自己的心得,并不断得到股市的验证。此时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叫作“新手教老手”“徒弟教师傅”。

就这样,指数一路高歌向上。上涨途中,偶尔也会遇到暴跌。暴跌的特点是,往往发生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好消息,也没有任何坏消息,不知不觉就跟抽风一样暴跌了。等收盘以后(甚至还是盘中),n多个坏消息就会被“生产”出来,并且演绎成n多个版本。此时总有看空、逃顶的声音。但是过不了几日,指数又会在暴跌的基础上继续上行,创出新高。万点不是梦

到牛市后半段,一有看空的声音发出,就会遭到初入者的谩骂——很显然嘛,耽误了大家“赚钱”的大事。随着牛市的发展,这种看空和逃顶的声音越来越小,因为每次发声都被证明是错的,每次发声都会被埋怨。看空者颜面尽失,甚至也开始怀疑自己的看法,加入看多的行列。接着,市场上逐渐有很多种解释,来支持牛市的高估值,并且给出了不切实际的点位预测,如“上证万点不是梦”。一次次下跌后又被拉起的股指,也让初入者相信,这个梦会一直持续下去。

直到这个时候,初入者仍旧是赚钱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欣喜之外他们内心也饱受折磨。股票涨了,但没有大盘涨得多——折磨;股票涨了,但没有其他主流板块涨得多——折磨;自己持有的股票总是涨得慢——折磨;自己刚卖掉的股票总是大涨——折磨。在轮番的折磨中,初入者不断变换自己持有的股票,有时根本不记得自己买了哪几只股票。

折磨的根源,就是前文提到的想要“赚钱”的思想,而典型的表现则是会把浮盈具象化,跟现实生活中的非必要消费(奢侈消费)联系在一起。危险时刻

随着股指上涨,初入者的仓位也越来越高。因为每一次上涨都会引发初入者的后悔心理;每一次上涨都会加强初入者看多的决心。

不久,初入者就没有资金可以继续投入。后悔的心情不断侵蚀着初入者的内心,“当时多投一点就好了,当时如果多投一点,我都可以少上几年班了”“当时多投一点,我都可以换辆车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于是,初入者开始“借钱买股”。融资融券开通后,让“借钱炒股”变得更容易。如果借钱炒股有赚头,那么借的钱还可能会更多。到牛市的中后期,初入者已经不相信股市还会下跌。

在一轮牛市中,大部分初入者的盈利无法超过指数,主要原因有三点:(1)在牛市初期,初入者总是在回调时卖出股票,直至股价又大幅超过卖出价时,初入者才重新杀入。在此过程中,初入者没有吃到整个牛市涨幅。(2)牛市后期,初入者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甚至借钱炒股。这种倒金字塔的加仓方式,使得初入者的买入成本都积压在高位。(3)牛市中,初入者频繁进行买卖操作,增加了交易成本。

此时虽然大部分初入者没有跑赢指数,但只要这种普涨格局的牛市还在继续,初入者亏损的可能性并不大。在牛市盛宴最疯狂的时候,往往十个倒有九个赚。也正是所有人都能赚到钱的时候,却是我们应当加倍小心的时候。最后一根稻草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骗局。如果你常看新闻,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传销,都是从给初入者一个“暴富”的梦想开始的。如“这是国家××金融工程(计划),只需投入6.98万元,最多可获得上千万元的回报”。像这种说法,凡是脑子清醒一点,几乎不可能上当。但是经过传销人员无比热情的气氛感染,以及组织里“先富起来”那拨人的“示范”作用,还真有不少人上当。

除此之外,我们身边也充满了诈骗电话和短信。这些骗局都是利用了人们的两个心理:一是短期内就能捞到大钱;二是机会难得,再犹豫就没有了。如果此刻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与其他人相比,我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何这个“大钱”我能赚到别人却不能——就不会上当了。

受骗的过程令人享受,但受骗的结果却是令人痛苦的。

在股市中,也是一样的情景。到牛市中后期,一些初入者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连K线都不认识,却认为自己能够在这片市场上“赚大钱”。此时人们有两大心理:一是短期内能够捞到大钱,二是再不买就又涨上去了。有没有发现,这种心态其实普遍存在。当你买房的时候,你的置业顾问也是通过两种方法把你逼定的:一是房价马上就要涨了,或者优惠活动马上就结束了;二是你中意的好房源被其他客户看中了,还不买就没有了。

牛市的拐点是很难判断的,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股指掉头向下时,几乎没有人警惕,大家都还像身陷传销组织一样,沉浸在即将“暴富”的憧憬当中。

之前牛市每一次下跌,都有人喊“狼来了”,使得真正狼来了的时候,已经没有人相信了。几乎所有人依旧认为这次跟以前一样,是正常的回调,后续股指仍然会涨到更高的点位。

心理学有一个词语,叫“锚定”。在股市中,人们总是记得一只股票最近的价格,并且以这个价格作为参考点,来指引自己的行为。比如一只股票,如果从10元上涨到20元,人们会觉得这只股票已经很“贵”了。但也还是这同一只股票,从48元跌到38元的时候,此时人们往往已经忘记之前10元的价格,而以48元的价格作为参考(锚),认为38元的价格很便宜。正是这种心理,在牛顶的右侧,同样会套牢一大拨资金,这拨资金看中了“看起来便宜的”股价。浮盈就像过眼云烟

很多人都自信自己有“逃顶”的本领,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那个傻瓜,但实际能做到的微乎其微。在牛顶的一片热闹声中,一方面受气氛的感染,还沉浸在“我能赚大钱”和“再不买就没有了”的心态中;另一方面由于“锚定”的心理在作祟,在牛顶右侧,股价初步下跌的过程中不断有人抄底,直至耗尽可用资金。

不管你信不信,大多数人的买入资金(包括借钱买股的资金),都集中在牛顶的左侧和右侧。此外,由于初入者往往是产生“赚钱效应”以后才进入股市,而此时往往距离熊市底部已经有一段距离。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虽然在牛市后期大部分人都是赚钱的,但相比最后套在牛顶左右侧的仓位来说,他们浮盈的比例其实并不高。初入者积累的浮盈就像过眼云烟,在熊市初期的下跌中,很快就会耗尽。数字游戏

初入者在股市中比较普遍的心理,就是将浮盈当作真实的盈利,还不时计算自己的账面资产,心里美滋滋的;但遇到浮亏,则认为只要不卖,就不算是真实的亏损。这种心态,使得在上涨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落袋为安,不断变换买入标的,交易活跃,成交量也随之放大;而在下跌的过程中,人们则选择死拿。因此,上涨的股票拿不住,下跌的股票可以拿很久,这是造成“七亏”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等到熊市到来,买在高位的资金,根本经不起股价下跌的侵蚀,很快就会变成浮亏。在下跌过程中,普通人在两种情况下能够忍痛卖出:一是以10%为界限,下跌不超过10%的情况下,不少人还是有“割肉”的勇气。一旦浮亏超过10%,许多人就不再愿意卖出股票,因为一旦卖出股票,就变成“真亏”了,他们不甘心。另一种情况,则是在“盈亏平衡点”的位置,他们会产生“就当没玩过”“收手算了”的想法。“一赢二平七亏”中的“二平”,很大一部分来自此时的“收手”。

初入者的大部分资金都集中在牛顶的左侧和右侧。等熊市到来,这些昂贵价格买来的“筹码”,一小部分能够在盈亏平衡点之前逃出来;一部分在长期的熊市之中,忍不住煎熬,最后在非常低的位置抛出;还有一部分则被持有者遗忘,直至下一轮牛市到来。

这样的故事一轮又一轮上演。但走过一轮牛熊的老股民,大多还是难以记住这些教训,又走入新一轮的“一赢二平七亏”。并非是我们记忆力不好,而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个人投资者要想跳出这个循环,最起码需要做到的,就是摒弃将浮盈、浮亏和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能力联系在一起的心理。

投资只是一个数字游戏罢了。第二章|Chapter Two期限配对与仓位管理小王坚守价值投资,很好的价格,很好的股票,买入并持有。可是,为何小王最终还是倒在黎明前?你知道吗,有时你以为买入的是一只股票,实际上却是一张对赌协议。投资,要说爱你不容易。如果一定要加一个期限,你希望是多少年?第一节小王为何倒在黎明前黎明前的黑暗

小王在一个很便宜的价格,买入了一个很好的公司,甚至是伟大的公司。但是,买入后一年、两年、三年……股价就是不见起色,甚至账面上还有浮亏。

虽然股价没有上涨,但是小王一直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持有优质低价的股票不动。公司的业绩没有辜负小王的期望,连年增长。由于股价没什么反应,因此估值从10倍PE逐步走向8倍、6倍PE。直到某一天,因为结婚和买房需要大量开支,小王不得不卖出这只股票。

最终,小王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有所亏损。买入并持有

作为价值投资者,有一句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叫作“买入并持有”。大师们也教导我们,除非出现“公司变坏,偏离了起初的预想值”“有更值得投入的股票出现”“股价明显高估,偏离基本面”等情况,否则就一直持有。

诚然,坚持价值投资的理论,可以让我们在股市暴跌的时候看清自己;可以让我们在股市“跌跌不休”的过程中,克服内心的煎熬,不在最低点割肉。但是作为个人投资者来说,却不得不面临另一种尴尬。

在我们一生之中,有几次重大支出,如买房、装修、结婚、生小孩等。许多支出是刚性的,到了那个阶段,就不得不把这笔资金花出去。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有钱就置宅”的传统,结婚前也必须有套房。网络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首次购房平均年龄为27岁。根据某研究机构数据,2014年4月,百城房价高达10522元/平方米。按首次置业90平方米,首付三成计算,房价加上契税等费用,支出接近30万元。如果30岁前结婚的话,结婚的彩礼钱以及各种花费,也在10万元以上。房屋装修以及家电家具的购置,也在15万元以上。算下来,对于大部分白领来说,这些重大的支出很难在30岁前通过自身的积攒来实现。

例如小王买入20万元的股票。但是两年后因为结婚不得不提取这笔资金。那么,实际从他买入的那刻起,并不是买入一笔价值投资的股票,而是买入一笔带保证金的期权,或者说是对赌协议——赌该股在一年之内的涨跌。即使公司的运营没有问题,这只股票也可能在两年后对半腰斩,四年后却又上涨5倍,但小王却偏偏在股价最低迷的时候需要套现股票。股价这事情,谁知道呢?买入的时候,小王并不知道两年后的股价,也不知道四年后的股价。

普通的价值投资者都有一个常犯的错误,就是看见便宜的股票就想马上据为己有,对踏空的恐慌超过套牢——就像“集邮爱好者”一样,就怕心仪的邮票明天就买不到了。一个6倍PE每年利润稳定增长20%以上的股票,很心动了吧?可是孰料到,它竟然还能跌到4倍PE呢?别看这两个数字都挺小的,要知道从4块钱涨到6块钱,需要上涨50%!如果静态市盈率从6 PE降到4 PE,即使公司保持20%的利润增速,股价也需要两年多才能回到买入时的价格(120%×120%=144%<150%)。

即使是优质的股票,也可能跌至投资者远远想不到的价格。如果投资者的资金持有时间不够长,那么很可能等不到价值回归的那一天。谨防“资金链”断裂

实体公司在经营时,非常注重现金流方面的财务安排——如果现金流问题没有处理好,就会面临不得不高利率融资或者廉价变卖资产来接续即将断裂的现金流的风险,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其实个人投资者也有一张现金流量表。如果把人看作一个企业的话,那么一张现金流量表就出来了:工资收入减去日常开销,相当于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爸妈的资助(欠的亲情)相当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而买卖股票、股息收入等则相当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跟企业类似,个人投资者如果处理不好自己的“现金流量表”,没有合理安排投资资金和生活开支之间的“期限配对”,那么也存在廉价变卖股票的风险。

如果预估到两年后结婚的可能性,那么小王选择两年左右到期的高等级债券或者货币基金、定期存款等,是比较稳妥的期限配对方法。以短持长

既然要进行期限配对,那么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股票的期限是多长。因为活期存款或者货币基金按日计息,所以其期限等同于现金。定期存款或债券,其到期日距离投资日的时间就是期限。而股票只要不退市,就是永续存在的,没有到期日。那么,股票的期限是多久呢?

没错,股票的期限就是永续!这简直就是一个悲伤的事实。难道个人投资者永远也用不到的资金才能投资股票吗?如果这笔资金永远也用不到,那它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债券期限的例子:

假设投资者以100元的价格(净价)买入一只面值100元,票面利率8%,一年后到期还本付息的可交易债券。由于债券的安全性比较高,所以投资者预估不会出现兑付危机。

该债券的期限是一年,但投资者预估自己的持有时间只有9个月。此时债券的期限已经超过了投资者的预计持有期,那么这样的期限配对是否合适呢?与投资这只债券相比,预估年化收益4%的货币基金是否更符合期限配对的原则呢?下面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投资债券,9个月后,这只债券的价值为100元面值+6元应付利息=106元。但债券的交易价格随市场而波动,此时债券的交易净价并不一定还是100元,可能高也可能低。经简单计算后我们发现,如果此时交易的净价价格低于97元,就不如持有货基划算。如果此时交易净价价格低于94元,甚至还会给投资者造成账面亏损。

那么这种可能性大吗?我们来计算一下。

假设:

持有期年化收益率=P

未持有期年化收益率=Q

那么得出以下公式:

我们将货基的预估年化收益率4%代入P中,得出:

解出Q=20%。也就是说,如果持有债券M的9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低于4%,那么债券M剩余3个月的年化收益率就会高于20%。此时债券的净价约为97元。

再将P=0代入上述等式,解出Q=32%。也就是说,如果持有该债券9个月仍然账面亏损的话,剩余3个月的年化收益率将会高于32%。此时债券的净价约为94元。

如果投资者认为,除非发生严重的信用兑付危机,否则不可能出现到期收益率高达20%乃至32%的短债。那么在期限配对这个方面,以9个月的持有期买入这只1年期限的债券是没有问题的。股票的期限

债券可以“以短持长”,股票的期限配对也是一样的——没必要持有到天荒地老才算是期限配对。股票可以实现收益,只有两个途径:一是股价的上涨,二是股票的现金分红。股票的期限可以理解为,最多经历多长时间没有达到预期回报率(股价上涨的回报+现金分红的回报),个人投资者仍然能够忍受而不会套现。

投资者可以从估值摇摆和价值回归两个维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估值摇摆:股市的估值总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摇摆。最低估和最高估两个极端值出现的时间最短。越靠近中间值区域,则出现的时间越长。简单点说,如果在十年一遇的估值顶部买入,那么要等到下一次出现这个估值,可能(但不一定)要再等上十年。

价值回归:假设股价不发生变化,如果企业的净利润增长,会降低股票的估值(PE)水平。反之净利润降低甚至亏损,则会提高股票的估值(PE)水平。在股价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也可以改变股票的估值(PE)水平。与此同时,当企业的盈利能力变强时,有可能(但不一定)使得市场对这只股票另眼相看,通过提高股价来报出更高的估值(PE)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戴维斯双击”。反之,则被称为“戴维斯双杀”。就是说,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也可能改变估值摇摆的方向以及速度。

股市涨涨跌跌,不会一直高估也不会一直低估,通过估值摇摆和价值回归,投资者可以大致估算出需要等待的时长,从而确定股票的期限。关于估值摇摆和价值回归,在后面的章节还将详细叙述。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建议投入股市的资金最好是5年之内不需要用到的。其实个人也像企业一样拥有“资产负债表”,这张表长什么样?有哪些分类?股票在其中处于怎样一个位置?什么是资产配对的原则?如何处理个人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普通投资者应该将多少精力花在投资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