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00:03:32

点击下载

作者:武威市地方志办公室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

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试读:

序言

武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武威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武威是个十分重要的地区,曾以“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地域特点,发展沿革成为史家所称道的丝路重镇、五凉古都、西夏辅郡和佛教圣地。早在西周时期,戎族、羌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月氏、乌孙、匈奴等也开始在这里游牧。经西汉“徙民实边”,中原汉民内迁河西,汉族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杂糅浸染,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凉州文化遗存。隋唐时期,突厥、回鹘、吐蕃和吐谷浑等少数民族也曾在武威境内居住活动。宋代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统治武威及其河西地区近两百年,为武威大地留下了神奇瑰丽的西夏文化遗存。武威民间有着完整而发达的手工生产体系,手工制作涉及人类生产实践和生活需要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诸如木作、雕琢、烧造、冶炼、錾锻、纺织、印染、缝纫、刺绣、编结、彩扎、髹饰、装潢、制笔、造纸、印刷、制革、酿造、榨取、烹饪、炮制等难以属尽的专门技艺、技巧和知识。这些传统技艺,是蕴涵武威古老民族文化精神和创造智慧,彰显武威历史文明独特品格和民族气质,体现武威各族人民卓越创造力和雅致生活情趣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4年6月26日,胡锦涛主席在《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贺辞》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将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国际合作,保证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充分保护和适度利用,进一步促进入和自然的和谐发展。”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调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印发,同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颁布。政府就进一步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原则和措施做出明确指示,并建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7年10月,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和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甘肃省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制定了《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标志着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008年,武威市争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凉州贤孝”保护项目资金10万元,“武威宝卷-河西”保护项目资金10万元。2009年,争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凉州攻鼓子”保护项目资金40万元,“华锐藏族民歌”保护项目资金40万元。2010年争取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威宝卷-河西”保护项目资金各50万元,“凉州贤孝”保护项目资金40万元,这些资金有力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项目的保护工作。2010年,成立了“凉州攻鼓子”保护基地、“凉州贤孝”传习所等;出版了《武威宝卷》、《宝卷选萃》、《凉州民间文化撷英》等书籍,使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扬。至2010年12月,武威市争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项、传承人5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5项、传承人17人,公布了武威市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3项,传承人67人,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79项,传承人479人。

武威史志学会的部分学者在近年来也做了不少扎扎实实的民族民间文化研究和保护传承的实践工作,手头这部《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以下简称《概览》)就是他们在这几年里的工作成果的结晶。《概览》一书突出了武威地域特点,进一步深化对市情的再认识,力求把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面完整地予以收录和记载。《概览》突出了民族特点。武威市共有38个民族,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好几项就是属于少数民族的。编撰过程中真实记载了藏族、土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生活事项和类别。《概览》突出了濒危项目的记载,有的非物质文化由于传承人的苍老和故去,往往使得这种文化逐渐地消失,或由于环境和自然的变迁,也造成非物质文化的迅速流失,因此选取的重点放在那些逐渐临于濒危的非物质文化类别项目(如长城猎人的挼鹰)。一些活动只在人或家族的祭祀活动中出现和进行的。这种活动行为没了,文化就没了。如文庙祭孔、高沟祭祖等。所有这些内容,《概览》一书都全面予以收录和记载。《概览》全书共13章,总收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0多项,包括60多万字,100多幅图片的内容。《概览》一书创编人员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弘扬武威各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以整理、抢救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目的,对于展示武威各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系统总结和汇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及保护成果等工作方面,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特定民间社区群体世代相传,反映武威先民群体历史渊源、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观念形态、宗教信仰及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的文化表现形式的总称,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及民族情感和理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源泉,也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一书,对于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建设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武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编者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态(形式)和文化空间。也就是说它是文化遗产,是经过人类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所证明了的一种活动的认知结果。它是与群众生活所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表现形态(形式),包括人们定期要举行的活动所要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它是一种文化空间,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思维的背景和生存的习俗。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是人类的生存行为或生存习惯所构成的一种背景,我们可以称之为民俗。一块红布,它是物质的,有形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可是,一旦这块红布蒙在了新娘子的头上,它便成了“盖头”,于是,关于这块红布(盖头)的来历、规格、用法、象征意义、故事和传说,就是非物质文化。同样,一块白布,它是物质的,有形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可是,一旦这块白布系在某某人的腰上,它便成了孝带,于是,关于这块白布的系法、戴法、范围、期限及纪念意义,就是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形态。它是靠物质的有形的文化来传承和传播,来承载着的一种特殊生存形态。物质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它看得见,摸得着,是相对固定和统一的那种文化,如山川、河流、房屋、庭院、塔楼、庙宇;非物质文化是活动着的,流传着的,动态的,是依附着这些有形的载体而存在着的文化,因此它是更加丰富多彩和广泛存在的生动的活态。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非物质文化基本可以划分为五大类:一是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口头的、口述的类别);二是表演艺术类(戏剧、舞蹈、小品);三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不定期开展和定期开展的);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认识自然的过程);五是传统的手工艺产生过程(老作坊、绝活),包括这些工艺的传人。

由于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确定文化特征,激发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创造力,用以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根本因素,因此命名这种文化成为国际所公认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和类别,必须像物质文化一样加以抢救和保护。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7年11月又召开了第29届成员国大会,正式通过了一个23号决议,创立了“代表作”这一称号,第二年又宣布了代表作的条例。宣布代表作的条例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全世界各民族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以及抢救和振兴此种遗产的必要性的认识。这个条例首先要求世界各民族在全球范围内摸清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并给予评估。在此之前,国际上认识文化遗产多指物质的或物质和非物质有所结合的那种文化。接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9月29日在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上正式向全世界各成员国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这项公约的确立,充分参照和考虑了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对文化的态度,考虑了1966年的《经济社会及文化利国公约》,考虑到了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书》和2001年《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2002年第三次文化部长圆桌会议通过的《伊斯坦布尔宣言》所强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考虑到保护人类大量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普遍的意愿和共同关心的事项。第二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超过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中国政府一贯重视民族民间文化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经典民族乐曲《二泉映月》等一大批濒临消亡的无形文化瑰宝便得到了保护,20世纪80年代全国开始了“十套集成”的抢救挖掘和搜集整理工作,老百姓叫“三进山城”。近些年,特别是近二三年来,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先后又有昆曲和古琴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2年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开展了研究立法和建立保护机构和保护地等工作;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工程,确立了山东场家埠木版年画和河北蔚县剪纸等先期项目,最近又启动了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调查、认定和命名工作。文化部和国务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区政府责成省文化厅全面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和申报,这使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2004年6月28日,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召开,这是首次在我国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贺辞。我国于2004年8月正式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较早加入公约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果在《年鉴》中均有记录。2003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国家首次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为了抢救和保护珍贵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7月,文化部下发了《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确定501个推荐项目。这一切,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也即将出台。2005年8月13日,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正式启用。

2006年2月12日,由文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九部委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是新世纪新时代背景下的一次重要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剧目、折子戏同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公演更是检阅了我国已经获得和正在申报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此之前,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以及《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至此,保护和弘扬中国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民工程、国家行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根本上说是对掌握非遗技艺的传承人的保护。2007年至2009年,文化部相继评定并公布了三批共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也陆续认定与命名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332名。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专门资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从2011年起,对传承人每年资助增加到1万元。同时,各地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建立传承人档案、改善传承人工作环境、为生活困难的传承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对传承人授徒传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扶持等。由于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机械化生产淘汰了传统的手工生产,许多非遗项目逐渐或部分失去了生存和繁荣的土壤。一些非遗项目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尴尬境地。而生产性保护的方式给众多手工艺人开拓了一片新的发展空间。传统手工元素与现代产品相结合,能够产生出让人始料未及的商业价值。一些地方通过打造品牌、实行规模化生产等方式,让几近消亡的传统手工艺转化为广受欢迎的文化产品,创造出不菲的经济效益。山东省嘉祥县的鲁锦就是手工艺人自发采取生产性保护取得成功的例子。从上世纪80年代,一些鲁锦艺人就发现他们生产的产品广受欢迎。如今,在一些产业带头人的引领下,他们开发出一系列鲁锦日用品,有床上用品、毛巾、睡衣、婴儿服装等等,采取连锁经营的方式销往各大中城市,还远销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想到以前的‘老粗布’如今这么受欢迎,手工织的卖得更贵。”鲁锦传承人赵芳云老人说,“现在村里好多妇女都跟着我学手艺,许多外村妇女听说了也要来跟我拜师呢。”生产性保护适用于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对于许多其他类型的非遗项目来说,更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非遗传承机制。如广东省每年会给予传承人一定的补助用于传习,为了鼓励更多年轻人传承非遗,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偏远地区的受传人给予一定补助。

2010年春节前夕,由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在北京几家大型商场同时举办。展示活动选取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100个与民众年节文化密切相关的项目,如河北蔚县剪纸、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北京灯彩、山西闻喜花馍等,由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其精湛技艺并销售。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响应,许多工艺品摆出后不久就被抢购一空。近年来,类似的非遗项目集中展示活动已组织过多次,目的就是让非遗与广大群众近距离接触,呼唤起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珍爱。

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的设立,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2010年的文化遗产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的首个文化遗产日,丰富的活动都围绕着“依法保护,重在传承”这个主题进行。“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我们的精神家园——201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其中特别是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的活动,直观地体现了非遗保护“重在传承”的实践成果。2010年9月,在广西桂平市的凤凰公园举办了非物质文化社区推广活动。每逢双休日,主办方都在全市各社区轮流举办木偶戏演出、粤剧演唱、采茶表演等非遗的展示和推广活动。在河北蔚县,一批剪纸幼儿园、剪纸特色小学的成立,让蔚县剪纸这一国家级非遗做到了传承“从娃娃抓起”。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举办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不仅使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能薪火相传,同时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不断拓展,从原来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民族民间艺术,拓展到目前包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门类,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全面。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初步查明,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共87万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2006年和2008年国务院公布了两批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命名了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7至2009年评定并公布了三批共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命名了闽南文化、羌族文化、客家文化(梅州)、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稳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和传习所建设。逐步加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中央和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17.89亿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确保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首先,共性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主要依赖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这是国际性的问题。第二,就我们自身面临的问题而言,主要是一些地方仍然缺乏科学保护意识,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保护措施不落实,甚至出现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背离了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国家将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为核心,最终建立起科学而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机制。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类别,深入研究每一类项目不同的保护措施,分门别类制定保护与传承的指导意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制、退出机制,对保护不力的项目和单位予以警告和摘牌。完善教育传承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焕发时代的活力。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自觉参与保护的意识。真正做到社会公众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在保护中共享保护成果。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以科学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要继续以建立健全四级名录体系、保护传承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重视生产性保护,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等方式,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的方式要以正确的原则为指导,第一,要坚持把抢救和保护放在第一的原则;第二,要坚持积极保护的原则;第三,要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从保护方式和形成立体的保护生态两个方面去活态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留住历史,也不是为了回到过去。我们要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文化自觉,促进文化创新,激发民族文化创造精神,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来自民众、融入民众的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每一位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节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4年10月,甘肃省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5年,全省投入各类普查人员近万人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走访、调查民间艺人、非遗项目传承人3万多人次,共普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7075条。经过普查初步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133项,囊括了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等16个大类。

根据国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要求,经过努力申报,甘肃省先后有土族格萨尔、裕固族民歌、兰州太平鼓、环县道情皮影戏、凉州贤孝、庆阳香包绣制、天水雕漆制作技艺等61个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省政府公布了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64项。各市(州)公布名录805项,县(区、市)级名录项目达到了2422项,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较为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同时,文化部还公布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3人,省文化厅公布了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95人。

从2008年开始,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省文化厅组织专人完成了“花儿”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花儿”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是传承着某一种技术或技艺且有突出能力的代表者。至2010年,甘肃省现有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县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近1000人,政府主要是通过发放一定的补助等形式,鼓励传承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尽管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现状仍然令人担忧。有的因生活困境,缺乏资金保障,开展传承工作有心无力;有的受现代文化、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很难收到徒弟;有的因衰老或谢世,导致传承链断裂……正是因为这一点,世界各国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都十分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比如,让传承人享受固定的优厚待遇,同时承担必须的责任,带好徒弟、配合民俗学者形成文本。同时,确定必须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收徒传艺,营造良好的保护空间等。为此,甘肃省探索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机制,制定出台了相关办法,对传承人的认定、管理、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并给予传承人一定数额的补助经费。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了一批专门的传承基地、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为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甘肃省还举办了一系列展示、展演、宣传活动,并积极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等活动,重点宣传展示了甘肃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地还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打造了庆阳香包节、松鸣岩花儿会、乞巧节等代表区域文化特色的地方节会。第四节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丝路重镇、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在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武威先民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有效利用,并在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适应时代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武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武威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有效地挖掘、保护、传承这些资源,武威市按照国家、省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和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健全机制,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启动和实施了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2006年5月,武威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西宝卷、贤孝(凉州贤孝)2项。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民歌(华锐藏族民歌)、鼓舞(凉州攻鼓子)2项。2008年2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冯兰芳(女,武威市凉州区,凉州贤孝)1人。2009年5月,杨门元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作柄(武威市凉州区,河西宝卷)、马建军(藏族,天祝县,华锐藏族民歌)、(武威市,凉州攻鼓子)3人。

2006年9月,武威市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祝土族《格萨尔》、河西宝卷(武威宝卷)、天祝藏族华锐民歌、攻鼓子舞、贤孝(凉州贤孝)5项。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唢呐艺术、天祝土族安召、皮影戏、凉州半台戏、民勤小曲戏、水陆画、华锐藏医藏药、天祝土族婚俗、藏族服饰、金塔黄河灯会10项。李作柄、冯兰芳、王雷中3名民间艺人被省文化厅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12月,甘肃省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马建军、马央章草、杨门元、杨万住、王月5人。2010年8月,列入第一批、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补报代表性传承人,华锐藏族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英,1人1项。2011年3月,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甘冬儿和杨达尔》,代表性传承人袁育英、严培存;古浪童谣,代表性传承人陈万喜;《苏武传说》,代表性传承人李玉寿;《金瓜与银豆》,代表性传承人朱芳华;民勤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曹宗让;华锐则柔,代表性传承人吕文秀、乔索南措;古浪老调,代表性传承人钟长海、季宝德;唐卡绘画,代表性传承人马才成;民勤毛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仁德;王氏镰刀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克俭;华锐藏族婚俗,代表性传承人张罗周、南加、张拉先;民勤骆驼客,代表性传承人曹宗让等12项、17人。

2010年5月,武威市公布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2项。同时公布,武威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计63个项目,传承人67人。武威市公布第一批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40项。

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列入保护名录的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大力挖掘、保护、研究、传承。二、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分类,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有以下几种:

民间文学。主要指流传在农村地区的口头文学,如民间故事、民间歌曲、民间谚语等,包括童谣、民谣、歇后语、谚语、祷词、祝酒词、宝卷、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武威宝卷是其中的代表。民间文学因现代化的冲击和传承人的相继谢世而逐渐在消亡。会讲故事的人不多了,会唱民歌的人减少了,胸藏大量故事和民歌的艺人更是罕见。近几年来,武威市对于民间文学的挖掘力度进一步加大,先后整理出版出版了《武威宝卷》《宝卷选萃》《凉州民间文化撷英》《凉州贤孝精选》等书籍,使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民间音乐。流传在武威的民间音乐主要包括民间小调、劳动号子、民歌、器乐、锣鼓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民歌、民勤唢呐、天祝土族《格萨尔》是其中的代表。民间小调的内容、曲调与周边县市多有共同和相似之处,也有部分曲目较为独特。现在武威会表演吟唱民间小调的人在急剧减少,不少民间小调存在随时失传的危险。

民间舞蹈。武威民间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体可分三大块,即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汉族民间舞蹈、宗教舞蹈。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又分六大类,即鼓乐舞、社火舞、灯舞、秧歌舞和其他技巧性舞蹈;如果再从功能上划分,大体又可分为祭祀(宗教)性舞蹈、自娱性舞蹈、礼仪性舞蹈、民族历史传衍舞蹈、生产劳动演义舞蹈等种类;就其历史发展及现状而言,可分为传统民间舞蹈和现代民间舞蹈。凉州攻鼓子、藏族锅庄、土族安召、西凉乐舞、凉州社火等源远流长,为民众所喜爱。本书介绍的均为传统民间舞蹈,即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固定舞蹈程式、动作术语的民间舞蹈。这种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不发达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古老原始的舞蹈形式,在历代相传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尊重它、爱护它,使之发展至今。民间舞蹈具有的共同特点是:(1)载歌载舞。载歌载舞,多用道具,表演形式自由活泼,多借助故事传说,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形象鲜明生动。(2)自娱性。动作步法比较单纯精炼,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在家族、村寨中以言传身授的独特方式继承流传,其表演性质常常和群众性的自娱活动紧密相连。许多种类的民间舞蹈都可以形成成千上万人的大型舞会。(3)即兴性。民间舞蹈动作姿态的规范性较弱,可变性较强,在大体一致的步伐、动作、节奏、韵律下,不同舞蹈者可做各种即兴的发挥。(4)稳定性。由于其常在特定范围内流传,受外界影响甚少,虽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但其风格特色相对比较稳定,改变缓慢。特别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地区,因其与外界沟通较少,这些舞蹈的原始性反而得以保存。

传统戏剧和曲艺。武威市传统戏剧和曲艺种类繁多。地方戏剧曲主要有凉州半台戏、武威皮影戏、民勤曲子戏、武威木偶戏、天祝藏戏、碗碗腔。曲艺主要有凉州贤孝、华锐则柔、古浪老调、凉州说书等影响广泛。凉州贤孝代表作品主要有:《张连卖布》《王哥放羊》《小放牛》《割韭菜》等曲目,其中部分唱腔源于民间小调,在武威民间流传极为广泛,深受本地百姓喜爱。但是,这些过去在农村民众中耳熟能详的曲艺艺术,如今也面临着和民间小调同样的危险处境。

民间武术和游戏活动。武威民间武术拳种渊源较为复杂,影响广泛。主要为八门拳系和其他拳械,既有佛禅武艺,如少林单拳的传人,亦有罗汉拳的沉淀。具有凉州特色的八门拳是以凉州传统的军事与民间武术融合体为基础和土壤。在容纳其他武艺与满营武艺的过程中。吸收并兼容兰州、天水及各地拳械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凉州武术体系。流传在武威的民间游戏,主要有“围老虎”“打尜”“跳房房”等数十种。这些游戏简单易行,在地上画个圈,或随便拾几粒石子,游戏便可进行,参与人数可多可少,时间不限春夏秋冬,是过去儿童们主要的娱乐方式,某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学,甚至伦理学、历史、体育等方面的知识。这些民间游戏如今大多都只存在在人们的记忆中,无论城乡都已难觅其踪迹。

民间美术。武威的民间美术,群众基础最广泛的仍属刺绣、剪纸、面塑这三大类,各县区均有女性在农闲时节从事这些美术创造,其中不乏能工巧匠,其制作工艺令人赞叹,但是,制作氛围也在逐渐淡化。此外,唐卡绘画、民勤刺绣、重刻剪纸、水陆画等内容,是最能体现武威地域特点的民间工艺美术项目。

民俗。武威民俗极具特色,包括节庆习俗、生活习俗、生产习俗和其他共四大类。武威大型民俗活动在周边县市具有广泛影响的主要是两大庙会,即农历正月十六日的海藏寺庙会、农历五月十三日的莲华山庙会,庙会期间,游人云集,盛况空前。此外武威的婚葬、生活习俗和酒俗均有地方性和族性的特点。可惜的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某些风俗正在快速地被人们简化和遗忘。

传统手工技艺及其他。武威传统的手工技艺主要表现在泥瓦工、石工、木工、皮工、洗毡、编织、制陶等方面,凝聚着祖辈们的智慧、创造和敬业精神。近年来,许多手工制品逐渐被机械制造所替代,传统手工技艺正在或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部分手工制品仍在当今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广为应用。不难想像,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制品终有一天会完全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但传统的手工技艺很有必要被我们保存和传承下去。但是,同样传统手工技艺后继无人的形势也十分严峻,某些传统手工技艺已经被淹没在岁月和民间,令人痛惜。

传统医药。包括王蛤蟆膏药、何背背正骨法、华锐藏医藏药、民间医药(拔火罐、解救)等,和上述传统项目一样,武威传统医药项目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如民间的天文、历法、数理、医药等方面的一些朴实的知识,也在逐渐消失。

方言。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三大类。武威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西北次方言。汉辟河西四郡前,这里曾居住着月氏、匈奴等少数民族,河西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后,曾有大量中原官吏、将士、移民迁入河西,还有长期居住在河西的少数民族,如吐蕃族、党项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语言的影响,由于长期的各民族配合和文化交流,这就产生了武威方言。关于武威方言,前人没有做过系统的叙述。1929年,武威籍学者李鼎超著有《武威方言志》,后更名《陇右方言》,直至1988年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现今的武威方言包括武威话、天祝话、古浪话和民勤话。三、武威非物质文化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是连接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武威非物质文化除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般性质外,其本身还有极为鲜明的个性。

民族性 武威地区历来多民族杂居,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并存,形成了极为深厚的汉文化基础。汉武帝时河西四郡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也使汉文化基础迅速形成。同时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加速了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许多民族如匈奴、氐、鲜卑族等,在这块土地上演绎了一幕幕的历史话剧,所以该区域的文化、民族独具特性。文化变迁,民族更替模式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尤其是一些住足过河西及西北的古代民族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文化,给世界历史留下了鲜活的画卷。

多元性 从严格意义上讲,任何文化形态都是多元的。从人类文化的历史看,人类文化是一个从相对一元走向相对多元的历史,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专制走向民主,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文化是以当地原有文化为基础,广泛吸收中原文化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前引《汉书》、《史记》的有关记载可知,汉武帝时代曾有意识地往河西地区大量移民,移民的目的主要是屯垦和戌边,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河西移民和开发。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战乱频仍,大批中原士族纷纷迁居河西以避战乱,这些内地移民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对河西地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如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所论:“又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至北魏取凉州,而文化随入于魏,其后北魏孝文、宣武两代所制定之典章制度隧深受其影响,故此魏、齐之源中亦河西之一派……”。从20世纪的考古发现亦可知,河西一带大量的魏晋壁画墓带有明显的中原文化遗风,是中原文化西渐的最好例证。

聚合性 武威非物质文化具有很强的聚合力。尽管文化的聚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绝非一时之功,但可以肯定,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吸收、交融而形成的地域文化。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这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有直接的关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但有印度的高僧经新疆、过敦煌、到洛阳传教,也有内地僧人前往天竺取经。大量的佛教高僧经河西频繁来往于内地和天竺之间,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敦煌莫高窟的开凿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中原文化相激相荡,并逐步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敦煌壁画中很多似道似佛、道佛相融的壁画,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结果。在佛教盛行的同时,袄教、摩尼教、景教以及伊斯兰教等宗教也经西域传入河西并向中原地区广泛传播。值得注意的是,河西地区佛教最大的特点是世俗化倾向,也正因为如此,河西佛教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开放性 武威非物质文化具有开放的扩展性。首先是空间的扩展。历史上,文化传播如一条舒缓的长河,静静地流淌,各种文化信息的交流与整合往往需要数百年的时间。五凉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具有商业文化的鲜明特征。从魏晋到隋唐,不但有大量的内地移民前往河西地区,更有属于伊朗文化系统的“昭武九姓”为代表的中亚人因经商移民西域及广大的河西地区。他们的足迹遍布新疆的于阗、楼兰、龟兹、古河西四郡甚至洛阳、长安等内地都市。因此,在以丝绸、茶叶、瓷器为代表的中国产品传入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北非的同时,西亚、中亚的农作物、商品及音乐、舞蹈、美术、饮食、服饰等文化也大量传入中国。长期的商业往来和贸易,使五凉文化打上了明显的与中原文化不同的商业文化特征。

地域性 武威非物质文化既不同于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的都市文化,又与丝绸之路的西段即广大新疆地区以牧业为主的文化有别,更与其南部的藏域文化和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迥异。宿白先生在考察河西特别是凉州(武威)地区的大量佛教遗存和考古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将这一文化圈的特点概括为“凉州模式”。实际上,凉州只是河西的一个缩影,推而广之,称为“五凉文化”应该更为恰切。

由此,我们可以说,武威非物质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和发展的同时,河西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区,实际上承担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通道和桥梁作用。中原文化与河西原有文化在这里交会,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也在此融合。与此同时,中国文化经丝绸之路远播中亚、西亚,甚至北欧、北非,西方文明经河西走廊传入长安、洛阳甚至广大的中原地区。四、武威非物质文化保护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武威市文化内涵,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武威市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列人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成立了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关政策,审定保护工作实施规划和方案,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武威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要承担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联络交流工作。成立了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负责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专业咨询和业务指导、论证、评审保护工作试点项目。切实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的工作机制,确保了保护工作的有效衔接和顺利展开。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武威市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制定了《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将保护工程分3期实施。第一期(2006—2008年),普查试点和抢救濒危文化阶段;第二期(2009—2013年),全面开展保护工作和重点保护阶段;第三期(2014—2020年),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同时还确定了每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原则和主要保护对象。明确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方针、原则和主要保护对象,细化了各责任单位的职责。为全面开展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市政府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投入力度,设立了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拨付4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地保障。1.开展普查工作

普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面最广、量最大的艰巨工程。自200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以来,普查就是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县(区)层层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开展普查前将普查方案、普查线索表和实物登记表分发到各个乡镇进行摸底,为田野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在普查过程中全体普查人员克服各种困难,深入各乡镇和农(牧)区,通过走村串户、召开座谈会、个别拜访等形式做好认定和登记工作,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生存环境以及保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做好非遗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加强保护

为了使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武威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已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项、传承人4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7项。同时公布了武威市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3项,传承人67人,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79项,传承人479人。

2008年,武威市争取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凉州贤孝”保护项目资金10万元,“武威宝卷·河西”保护项目资金10万元。2009年,争取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凉州攻鼓子”保护项目资金40万元,“华锐藏族民歌”保护项目资金40万元。2010年争取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威宝卷-河西”保护项目资金各50万元,“凉州贤孝”保护项目资金40万元,这些资金有力地促进了武威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项目的保护工作。目前武威市已成立了“凉州攻鼓子”保护基地、“凉州贤孝”传习所等;出版了《武威宝卷》《宝卷选萃》《凉州民间文化撷英》等书籍,使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

武威市在做好普查、保护的同时,积极组织举办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努力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一是积极组织推荐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参加省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先后参加了全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甘肃省第四届群星艺术节、全国原生态民歌大赛甘肃赛区比赛、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全省农民文艺调演等展演并获得多项奖励。武威市华锐藏族歌舞《则柔》参加甘肃省第四届群星艺术节获得特等奖,武威市凉州区攻鼓子表演艺术团先后参加“全国第六届群星奖”比赛获银奖、在山西省大同市举办的中国第八届民间艺术节(广场舞)展演赛中荣获金奖,还获得甘肃省首届群星艺术节金奖,甘肃省第二届敦煌文艺奖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并代表甘肃省参加在海南举办的海南省国际旅游节,以独特的风格、精湛的表演,为甘肃省争得了荣誉,凉州区四坝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7年参加全省陇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获优秀组织工作奖、优秀产品奖,2010年参加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荣获最佳展览奖。二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力度,努力创造展示非物质文化艺术魅力舞台。2006年以来,武威市以“文化遗产日”及民族民俗活动日和重大节庆活动、依托七届“天马”文化旅游节为契机,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大型宣传展示活动,而且有些活动已形成长期性。同时通过武威市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借此平台全方位向民众集中展示了武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保护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同时也营造了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提升了广大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近年来,按照《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武威市成立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专家委员会,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市、县区保护名录。截至目前,各县区政府公布第一批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40项,市政府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类30项,市、县区两级保护名录体系初步形成。凉州贤孝、武威宝卷、凉州攻鼓子、华锐藏族民歌等四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凉州贤孝、武威宝卷、凉州攻鼓子、华锐藏族民歌、土族萨格尔等五项被列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同时,结合“文化遗产日”活动,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大型宣传展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遗产保护氛围。

虽然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传承和保护,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缺少资金支持,工作开展困难。长期以来,“非遗”保护缺乏专项经费支持,投入严重不足,无力购置基础设备,普查工作受到很大制约,进度和质量也难以保证,特别是在申报国家级、省级保护名录中,在申报效果上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二是传承后续乏人,延续不容乐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逐步变的淡漠,许多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现在的艺人多为年事已高的老人,一旦这一人群的自然死亡,传承问题将无从谈及。三是业务素质不高,发展提高受阻。目前,“非遗”保护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现有水平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对“非遗”保护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

下一步的措施:一是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级、省级保护项目资金支持,争取各级政府专项经费投入,逐步改善现有设备条件,建立健全市、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据库。二是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制定和实施“非遗”保护中长期教育与培训规划,分级分批对不同类别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学科和多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传承人才教育培训机制等。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非遗”保护氛围。四是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对外影响,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服务。第二章民间文学第一节童谣与民谣

民谣是民间流传的歌谣,有的配着曲子,有的以特殊节奏的念白形式出现。民谣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谣词是民谣的文学部分,所以我们这一章里收集到的民谣只有词,没有曲。民谣内容包罗万象,或反映各地风俗民情的,或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习尚,或是民众对于时事所做的道德评判,或是宣泄积累的不满情绪。民谣折射着各个时期的社会舆论及社会思潮。但我们收集到的一些民谣,特别是一些童谣由于时间的久远和时代的隔膜,含意已经不甚了了了,但为保存武威民谣的全貌,还是收录了。一、摇篮谣

月亮月亮牙牙,姑姑抱个娃娃;娃娃娃娃乖乖,山里的老虎仔仔。

点、点、点脚板,脚板脑儿过三年。三年半,讨花钱。有钱的哥哥买着吃,没钱的哥哥要着吃。

点、点、窝、窝,黄羊过河;鸭鸭吃水,扑喽——地飞了!

瞌睡儿多瞌睡儿多,瞌睡来了由不得,妈妈上地去种田,娃娃睡到大天亮。

和尚和尚摇头头,夹板刀刀割球球。

娃娃定定的,街上来了个定秤的;娃娃悄悄的,街上来了个劁猪的。

蛋蛋还小哩,长大铲草哩;铲草做啥哩,铲草喂马哩;大马拴到大树上,小马拴到小树上。二、童趣谣

一嚎、一笑!一嚎、一笑!嘴上掉了个白泡。出门去了丢掉了,尿尿去了拾上,上炕去了压烂了。

娃们娃们玩来,天上掉下个羊来。掉到谁家锅里了?掉到张家锅里了。你一碗,我一碗,留下一碗接农官。农官不扎红头绳,我是天上的耍流星。耍流星不拿花牙棒,我是天上的一道虹。

乞巧(喜鹊)乞巧佳佳佳,门上来了个姑妈妈。姑妈姑妈你坐下,我给你说个唠叨话。我的西瓜白碗子大,你的西瓜才开花。我的姑娘十七八,你的儿子锤头大。

扯——锯,拉——锯,扯到哪里了?扯到外爷的门上。外爷给了个枣枣,舅舅一把打掉。

一骨都蒜,两骨都蒜,跟上哥哥走南山。南山背后一座庙,庙里蹲的个长老道,铺的毡,盖的毡,放在头上煽一煽,煽出火,冒出烟。

当哥子当,当新帐;新帐贵,当猪鞭;猪鞭螺,当牛角;牛角尖,挑上天;天又高,跌把刀;刀又快,切芹菜;芹菜长,撂过房;房动弹,鬼叫唤;哥哥、嫂嫂都出来;哥哥穿的袜袜鞋,嫂嫂穿的嘟噜噜裙;裙背后,女儿多;扎花儿,缠小脚。

当哥子当,当生姜;生姜辣,卖菜瓜;菜瓜熟,当个驴。

挤——挤,挤疙疤,挤出来血水子告三妈。

搓啊搓啊搓垢甲,灯笼门子姓谁家?——姓王家。王老汉,开门来。——门开哩进来来。进来做啥哩?——捉个花花狗娃子哩。

你一我一,双手合一;你两我两,豆角子成双;你三我三,三古路油伞;你四我四,有饭同吃;你五我五,插个红旗;你六我六,去看舅舅;你七我七,没有脾气;你八我八,八宝菊花;你九我九,双手提斗;你十我十,张果老骑驴;你十一我十一,跟上爷爷上坟去;你十二我十二,抱个芦花大公鸡。刮黄风,下黑雪,王母娘娘摘豆角,摘一升,打一石,十个骆驼驮不完!

娃们娃们玩来,天上掉下个羊来。掉到谁家锅里了?掉到张家锅里了。你一碗,我一碗,留下一碗接农官,农官不扎红头绳,我是天上的夜流星。夜流星不拿花牙棒,我是天丂的一支虹。

精勾勾,坐板凳,老鸦过来鹐眼睛,眼睛鹐得红红的,跟上奶奶上坟去,半路上见了个驴蹄蹄,拾上吧,脏得很,不拾吧,香得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