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秘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03:26:32

点击下载

作者:刘署刚,移然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清秘史

大清秘史试读:

前言

foreword

大清王朝,这个中国最后的帝制王朝,从西方近代文明的发轫期走到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帝国列强环伺觊觎的近代,也从金戈铁马的冷兵器时代走到坚船利炮的火器时代。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清朝近300年的历程并不算久远,却因它所处历史时期的特殊性而显得格外沉重。它的建立不过是400多年前的事,它的覆亡更加切近,但它的许多“历史真实”,却隐匿在史官的春秋笔法之中,藏迹于时人的稗史笔记之内……

从后金政权建立至清朝末帝溥仪退位,清王朝从生活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部落发展到盛世帝国,历经296年的风风雨雨,产生了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又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些人物仿佛戴着神秘的面纱,这些故事更加扑朔迷离。当我们拨开历史迷雾,解开一个个谜团,从正史演义和野史笔记中寻章摘句,从那些只言片语和闪烁的词句里捡拾碎片,还原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面孔,拼凑起一段段史实真相时,就有了这本《大清秘史》。

这样一本《大清秘史》,自然免不了刀光剑影,充斥着血雨腥风。这是一部帝王史、宫廷史也是一部血腥史、阴谋史,这其中的尔虞我诈、冷酷无情、兄弟相残、父子权争怎能不让人触目惊心?又怎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努尔哈赤出身草莽,皇太极天纵英雄,但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又何况两代雄主开基立业,涂炭了多少生灵!待到定鼎中原,皇位传递之际,却有多尔衮摄政之危、雍正帝杀害兄弟之毒以及暴毙之谜,更有慈禧太后专权误国,同治帝、光绪帝两代皇帝一个短命、一个惨死的悲剧,不禁令人慨叹帝王之家哪里有骨肉亲情,何来血浓于水!

可怜生在帝王家!这不仅是皇帝和他的儿子们的悲剧,就是嫁做后妃、贵为公主,又有几人如意?以孝庄皇太后之睿智英明,也免不了下嫁丑闻,为后世揶揄;而像乾隆帝生母孝圣宪皇太后那样能够得享寿考的,更是凤毛麟角;后妃的悲惨命运,如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乾隆帝第二位皇后乌拉那拉氏、坠井而死的光绪帝珍妃,史不绝书;至于地位低下的太监和宫女,更是命如草芥,所以能像苏麻喇姑那样备受尊崇的,就堪称传奇了。

然而帝王也是人,宫中亦有情。书中也讲述了这些闪耀的光辉,难得的感动,还有那些时势造就的英雄,以及亲王贝勒、功臣名将,甚至贪官弄臣、太监宫女们的平凡却也离奇的人生和命运。

在关注芸芸众生的命运之余,本书也没忘了去寻微探秘,将大清近三百年间的奇闻逸事、惊天大案展现出来,如噶礼案、朱三太子案、尹嘉铨案、西峰老祖活佛案以及“清末四大奇案”……究其隐秘,探其真相,力图还原出真实的历史。同时,书中还用细腻而生动的笔触讲述了清人衣食住行、嬉游玩乐、生老病死,使读者们能够管中窥豹,领略清人生活的全貌。

繁华过后,尽是虚无。千百年沧桑,不过过眼云烟。大清王朝早成明日黄花,血与火、光与影、黑与白,一切是非成败皆随大江东去,转头成空。时光飞逝、红尘看尽,美人迟暮、英雄白发,贵为天子也终将化作泥土,雕栏玉砌亦难逃一缕尘烟——世纪回眸,在这尘封的历史中,只闻得一声叹息……

第一章 皇帝绝密档案

大清王朝从太祖努尔哈赤到末代皇帝溥仪,共历十二帝,近300年的历史。皇帝贵为“天子”,深居宫中,坐享荣华富贵,高高在上,独掌生杀大权。然而,几百年之后,我们拭去历史的尘埃,在字里行间寻觅那些被遗忘的、曾经鲜活的细节,蓦然发现,皇帝的脸谱后隐藏着那么多丰满的人生。没有绝对的昏君,也没有完美的帝王,每个皇帝的人生都是一部悲喜剧,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天命汗”传奇——太祖努尔哈赤的人生谜团

明崇祯十七年(1644,即清顺治元年)清兵攻进山海关入主中原,大清帝国统治了中国大地268年。而整个大清帝国的历自史,从皇太极改国号算起有276年,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则有296年。前后近300年的帝业,肇基于努尔哈赤。身为大清帝国的奠基人,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甲胄起兵,征战四方,凭武力和智谋统一女真各部,建立起后金,从而为清朝后来的中原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一生多次面临险境,却屡屡转危为安,颇具传奇色彩。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

大清以满洲立国,满洲即女真——一个长期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古老民族。明朝时,女真分为建州、海西和野人三部。建州部又分为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一职由努尔哈赤的家族世代继承。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努尔哈赤生于建州左卫赫图阿拉,他的先辈从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起就受明朝册封,官至右都督,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先后担任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的母亲喜塔拉氏是建州都督王杲之女,嫁给塔克世后先后生下三子一女,努尔哈赤是长子。

努尔哈赤10岁那年,母亲喜塔拉氏去世。塔克世续娶了哈达部贝勒王台的养女那拉氏。那拉氏尖酸刻薄,对喜塔拉氏所出之子冷眼相看,还在丈夫面前说他们的坏话,以致塔克世对几兄弟产生了意见。为了躲开继母的白眼,努尔哈赤常到抚顺、清河等地经商,结识了不少朋友,学会了蒙古、汉族的语言和文字。他还喜欢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从中学习韬略兵法。

明万历二年(1574),由于终为继母所不容,15岁的努尔哈赤被迫带着比他小5岁的弟弟舒尔哈齐寄居于外祖父王杲家,说是寄居,实为人质。王杲与王台有杀父之仇,塔克世是王杲的部将,却薄待王杲之女所出之子,对王台之女那拉氏百般迁就,又与明朝边将李成梁往来密切,甚至暗引明军擒拿王杲。塔克世家庭矛盾的背后实际上是觉昌安父子与王杲的冲突。

同年,王杲被明军剿捕,后被杀。王杲去世后,努尔哈赤带着舒尔哈齐投奔到明将李成梁的手下当差。努尔哈赤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深受李成梁器重。明万历十一年(1583),图伦城城主尼堪外兰引明兵攻打王杲之子阿台、阿海。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被明军误杀。努尔哈赤悲痛欲绝,一番深思后,决定离开明军,高举义旗,为祖父和父亲复仇。

努尔哈赤不敢直接向明朝宣战,他将怒火对准了尼堪外兰,兴兵攻打势力强大的尼堪外兰。努尔哈赤此举遭到了建州各部的反对,他们结盟,对神发誓要杀死努尔哈赤,以挽救全族人的性命。努尔哈赤接连挫败了族人的暗杀行为,一举攻破图伦城,迫使尼堪外兰远走他乡,其他各部落也纷纷归依他。明万历十五年(1587),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三卫,于呼兰山下修筑佛阿拉城,自称女真国淑勒贝勒。此后,他屡屡用兵,兼并海西女真四部(辉发、乌拉、哈达和叶赫),征战蒙古,大大扩张了势力范围。∷太祖努尔哈赤画像

努尔哈赤自知尚未有实力出兵攻打明朝,于是向明朝表示忠顺,先后被明朝封为“建州左卫都督佥事”和“龙虎将军”。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县境内)即位,自称金国汗,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俨然成为了东北之王。囚弟杀子成王道

努尔哈赤之所以能称王,凭的是坚忍不拔的精神,还有能忍他人不能忍之辱、绝他人不能绝之情的冷静乃至冷酷。凡是阻止他成功的人,无论是谁,他都会不由分说地杀掉,即使是亲人也不例外,他的弟弟舒尔哈齐和儿子褚英便是他称王道路上的牺牲品。

舒尔哈齐生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比努尔哈赤小5岁,兄弟两人感情深厚。祖父和父亲死后,努尔哈赤决定为亲人复仇,舒尔哈齐毫不犹豫地支持兄长的决定。凭着十三副甲胄,两兄弟不畏势单力薄,开始了漫长的征战之路。在努尔哈赤崛起之初,诸事艰难,遭遇过无数艰难险阻,甚至曾身陷绝境,舒尔哈齐始终追随在兄长身旁,随同征战,出谋献策,立下了赫赫战功。

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称汗后,舒尔哈齐被封为贝勒,成为第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兄长。随着势力的扩大,两兄弟的感情在权力斗争面前出现了裂痕,努尔哈赤隐隐感到了弟弟的威胁,开始有意贬低弟弟的功劳。受到兄长的猜疑,舒尔哈齐愤愤不平,也逐渐起了异心,萌发了与兄长分庭抗礼的念头。舒尔哈齐一边积极地与明朝发展密切关系,一边通过联姻等形式加强与诸女真部落的联系,借以扩充实力。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他娶了乌拉部落的酋长布占泰之妹为妻,次年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布占泰,如此一来他与乌拉部落便结成了牢固的同盟。因此,他的声望逐渐与努尔哈赤平分秋色。女真各部酋长朝见时,两兄弟分南北落座,同时受贺。朝鲜使者到满洲,面见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也是行相同的礼仪,并向两人馈赠同样的礼物。他们二人也分别举行酒宴,在各自帐中款待朝鲜使者,回赠礼物。对外,两人同是建州女真的首领,明朝的史书中分别称他们为“都督努尔哈赤”和“都督舒尔哈齐”。

对于舒尔哈齐的这种行为,努尔哈赤感到忍无可忍。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努尔哈赤讨伐哈达部。舒尔哈齐因怀疑城中敌人早有准备,出击略显踌躇。努尔哈赤在哈达城下当众怒斥舒尔哈齐怯战。舒尔哈齐心中不快,两人的不和逐渐浮上水面。在诸贝勒共同参加的会议上,两人常因意见相左而激烈争吵。至此,两兄弟的决裂已是无法避免。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原归属乌拉部的蜚优城主准备率部众归附建州。舒尔哈齐和乌拉贝勒布占泰是姻亲关系,他暗中将此事通报了布占泰。

努尔哈赤派兵迎护蜚优城来归部众,舒尔哈齐为主帅,随行的还有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次子代善以及大将费英东等人。行军途中,舒尔哈齐借口军旗发光,不是吉兆,要求回师,褚英等人力争,才得以前进。到达乌碣岩时,布占泰伏击了建州军,舒尔哈齐没有参加战斗,褚英、代善领兵拼死奋战才突出重围。

此后,努尔哈赤借口舒尔哈齐在乌碣岩之役作战不力,下令将其麾下二将处死。舒尔哈齐激烈反对,二将才得以免死。努尔哈赤自此逐渐夺去他的兵权,严加防范。舒尔哈齐的地位由此一落千丈,他感到大祸将至,又不愿从此碌碌无为,于是与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扎萨克图商议,图谋另立门户。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舒尔哈齐带着几个儿子和部属离开赫图阿拉,移居浑河上游的黑扯木,公开与努尔哈赤决裂。

努尔哈赤大怒,他果断采取了强硬措施,没收了舒尔哈齐的家产,并诛杀了侄子阿尔通阿和扎萨克图。努尔哈赤余怒未消,还打算处死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在皇太极等人的极力求情下,阿敏才逃过一劫。努尔哈赤把舒尔哈齐囚禁在一间暗无天日的囚室中,四肢用铁锁锁住,仅有一个洞“通饮食”,另一个洞“出便溺”。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八月,舒尔哈齐在囚禁中死去,时年48岁。有人认为,他是被努尔哈赤秘密杀害的。∷努尔哈赤曾用的玉玺和御册

继舒尔哈齐之后,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也因权势之争步上了绝路。褚英生于明万历八年(1580),其母是努尔哈赤的发妻佟佳氏。他骁勇多谋,能征善战,在乌碣岩大战中,他的出色表现受到努尔哈赤的赞赏。自从舒尔哈齐死后,努尔哈赤开始让褚英带兵并主持国政。此举说明努尔哈赤有意将汗位传给褚英。这无疑使褚英成为了众矢之的,尤其是四贝勒和五大臣的眼中钉。

四贝勒是努尔哈赤器重的四个子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他们皆觊觎汗位,企图推翻褚英的嗣子之位。早年跟随努尔哈赤打天下的费英东、额亦都、何和礼、扈尔汉与安费扬古五大臣也不满年轻资历浅的褚英凌驾于他们之上。褚英又操之过急,为了掌握军国大权,不惜削弱四贝勒和五大臣的实力。如此一来,更加引起他们的不满,也让努尔哈赤隐隐感觉到被架空的威胁。

四贝勒和五大臣联合向努尔哈赤告状,状告褚英为人不公,欺凌贝勒,威迫大臣。努尔哈赤令褚英当面对质,在众叛亲离的处境下,褚英只回答了一句:“吾无话可辩。”究竟是心虚还是他知道辩也无用,后人无从得知,只知道褚英从此被解除了兵权。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褚英被幽禁,两年后,他被努尔哈赤下令处死,年仅36岁。天命汗死亡之谜

努尔哈赤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后金大军抵达军事重镇宁远城下,所向披靡的大军遭到了明大将袁崇焕的顽强抵抗。激战后,努尔哈赤兵退沈阳,不久便撒手人寰。突然驾崩的努尔哈赤为自己的子孙们留下了未竟的大业,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关于他的死因,史学界争论不休,至今仍然没有定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是被袁崇焕的炮火所伤而死,还是因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

清代史料提及努尔哈赤之死时,称他是得病而死,但是细节语焉不详。崇德元年(1636)编纂成的《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四记载:天命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感到身体不适,于是前往清河泡温泉疗养,没想到月末却更加严重了。他乘舟回京(盛京),派人请大妃前来迎接,两人在浑河相遇。八月十一日,在离沈阳四十里的叆鸡堡,努尔哈赤驾崩。

从生病到病逝,不过半个多月时间,努尔哈赤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据《明熹宗实录》记载,袁崇焕认为努尔哈赤是因为大败于宁远,抑郁愤懑,背上患毒疽而死。明人沈国元的《两朝从信录》也持同样的说法。这样看来,努尔哈赤的死因似乎已有定论,然而朝鲜人李星龄著的《春坡堂日月录》却出现了不同的说法。他认为努尔哈赤是因为攻打宁远时为明军的炮火所伤,所以才不治身亡。《春坡堂日月录》提及朝鲜的一个翻译官韩瑗受到袁崇焕的器重,跟随在袁崇焕的身边,亲眼目睹了宁远之战的全过程。据史料记载,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努尔哈赤率军来到宁远城下。宁远守将袁崇焕严词拒绝努尔哈赤的招降,亲率兵民万人顽强守城。他们在宁远城上架设了11门红夷大炮,向后金大军开火,造成敌军伤亡无数。

那么努尔哈赤究竟有没有被大炮击伤呢?根据韩瑗的回忆,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受了重伤,袁崇焕还准备了礼物,明为慰问,实为讥讽。由于受了重伤,并且精神上也受到极大的打击,努尔哈赤整日悒悒不自得,最终郁郁而终。“炮击重伤说”虽有合理之处,但同时也遭到了多名学者的质疑。从当时袁崇焕的反应来看,倘若努尔哈赤真的被炮击伤,那就是明军的重大胜利,为何袁崇焕在多次报告宁远大捷的奏折中,没有提及此事?明朝表彰袁崇焕的圣旨及大臣祝贺宁远大捷的奏疏中,又为何只字不提努尔哈赤受伤一事?再者,从宁远之战到努尔哈赤逝世的8个月中,努尔哈赤不仅亲征蒙古,还回师沈阳抵抗明将毛文龙的进攻,看不出健康有何异常之处,直到七月才有了努尔哈赤生病的记录。炮击重伤说不能成立,抑郁病死说似乎也不准确,为何努尔哈赤直到宁远之战8个月后才抑郁病发?这个时间段未免过长了。很有可能是努尔哈赤年近七旬,多年马上征战给他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再加上患上了难以治愈的背疽,所以不久便病逝。努尔哈赤的“七大恨”“七大恨”是明朝末年后金国主努尔哈赤公开发布的讨明檄文。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月十三日,羽翼丰满的努尔哈赤罗列明廷罪状,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其主要内容就是:明朝无缘无故挑起事端,害死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明朝不遵守约定,逞兵越界,帮助叶赫部欺压建州部;明朝边民越境偷盗东西,后金依律法将其斩首,明朝竟以后金使臣为人质,强迫后金杀十人偿命;明朝越境以兵助叶赫部,后者在明朝的撑腰下,将已经许配给努尔哈赤的姑娘东哥改嫁蒙古;柴河一带历来由后金百姓耕种,明朝却出兵驱赶;明朝偏信叶赫部之言,派使臣送书信辱骂后金;哈达部两次帮助叶赫部攻打后金,都被后金打败,后金收服哈达部后,明朝却逼后金重建哈达部。

风云突变,汗位易主——太宗皇太极即位之谜

命十一年(1626),天命汗努尔哈赤突然病逝。一时间风云变幻,暗流涌动。谁是努尔哈赤的继任者?答案很快就出现了,天九月一日,皇太极成为汗位继承者。按照当时的史料记载,皇太极之所以获得汗位是因为有努尔哈赤的临终遗命,但在后世史学家抽丝剥茧的分析之下,却有了另外的声音。立储风波

在择定继承人这个问题上,历代汗王都非常重视。而努尔哈赤心中符合这一条件的人选之中,既非长子,才华又不出众的皇太极似乎从未入列。

在最初择定继承人的时候,努尔哈赤非常看好自己的长子褚英,这不仅因为按照习俗长子具有继承汗位的优先权,更因为褚英本人非常骁勇善战,在努尔哈赤创立功业的过程之中建立了不少的功勋。在打天下的时候,一个具备优秀军事素养的将领是不可多得的,所以努尔哈赤打算由他来继承自己的汗位。但考虑到未来治国的需要时,褚英身上的缺点却开始显露,他是一个心胸狭窄、偏执肤浅的人。也许是因为功勋卓著,褚英对于辅佐父亲的那些功臣不屑一顾,更不把自己的弟弟们放在眼里。久而久之,褚英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得罪了很多人,不断有人向努尔哈赤告发他的不轨言行。众口铄金,褚英逐渐失去了努尔哈赤的信任。眼看自己继承汗位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褚英也变得焦躁不安,直至最后因其心怀不满被努尔哈赤杀掉。

经历了褚英之死后,努尔哈赤心中也掠过一丝苍凉,这一回他将品行看作选择继承人的重要条件,而被他相中的人则是代善。和褚英一样,代善也算战功卓著,而且为人宽厚,所以成为当时最符合努尔哈赤标准的新“太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协助努尔哈赤处理国政没多久,代善便成了告密者的攻击目标。而努尔哈赤这才发现自己的大妃乌拉那拉氏与代善关系暧昧。努尔哈赤非常愤怒,但家丑又不宜外扬,所以只好暗中惩戒乌拉那拉氏,而代善也从此失宠了。

连番的选储失败让努尔哈赤有点心灰意懒,他不知道自己的诸子之中还有谁是德才兼备的,因为受到这一打击,一直到晚年,努尔哈赤都没有再次选定继任者。他确立了一个新的方针,要建立“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局面,通过八旗旗主来协商解决国家重大事务,并推选出一个真正的“国主”。这个想法颇有民主之风范,也算是权宜之计。∷太宗皇太极画像

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近,努尔哈赤对于国主继承人的问题还是不放心,所以他在临死前一个月写了一份训词。在这份训词之中,努尔哈赤表示自己年纪已经大了,无力处理浩繁的国事,但他仍然不愿指定一个继任者。他希望诸子可以协同治国,而他会观察和监督他们。但没过多久,努尔哈赤便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真假难辨的汗王遗嘱

努尔哈赤之死不仅在东北辽东地区掀起了一股暗流巨浪,更引出了皇宫之中激烈的血雨腥风。面对空荡荡的汗位,各种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大家都在观察着身边的人,准备着自己的武器,随时都有可能迈开奔向汗位的脚步。

这些势力之中最早发力的是努尔哈赤的大妃乌拉那拉氏。她原本就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妻子,因此得以在努尔哈赤临终的时候陪伴他。这位大妃本以为努尔哈赤要将汗位传给代善,所以与其暧昧,传出了一段让努尔哈赤脸上无光的绯闻。但眼看代善失势,大妃也立刻掉转了船头。乌拉那拉氏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看到自己的儿子多尔衮深得努尔哈赤喜爱,她心中便打定主意要让汗王立多尔衮为继承人。当努尔哈赤咽气之后,乌拉那拉氏便立刻向诸皇子传达了汗王的遗嘱:“多尔衮继位,代善辅政。”

这一遗嘱让众大臣骇然,努尔哈赤生前一直都在强调“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怎么在临终时又留下让多尔衮继位的遗嘱呢?而当时的多尔衮也才十几岁,这样一个遗嘱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大妃乌拉那拉氏,其中疑点太多,所以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四大贝勒立刻以多尔衮年幼为由表示反对。大妃的计划落空了,但“国不可一日无君”,谁来继承大统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在乌拉那拉氏采取行动的同时,皇太极也主动出击,努尔哈赤逝世当天,他就暗中说服代善的长子,让他劝代善推举自己继承汗位:“四贝勒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当速继大位。”

从当时各方的实力来看,八旗旗主是最具竞争实力的。其中,两黄旗由皇太极统领,正红旗由代善统领,镶蓝旗由阿敏统领,正蓝旗由莽古尔泰统领,所余镶红、正白和镶白三旗旗主,分别是乌拉那拉氏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虽然此三人有大妃的护持,但他们年纪不过十几岁,根本不是久经沙场的几位旗主的对手,位高权重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大贝勒便构成了汗位竞争者的第一梯队。

在四大贝勒之中,代善虽然曾经受宠,但由于和大妃的绯闻,让他早已失去了努尔哈赤的信任,无法重新树立形象。阿敏并非努尔哈赤的儿子,他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这父子二人各有污点:舒尔哈齐在努尔哈赤还活着的时候就已获罪,被囚禁致死;阿敏虽然有一定的军功,但他在南征的时候却因为放弃永平并屠城劫掠而犯下大错,受到了努尔哈赤的惩戒,早已没有争夺汗位的资格。莽古尔泰是皇太极的五兄,此人在军事方面并无多大的才华,虽无战功,却生就一副暴躁脾气,更因为他亲手弑母,所以也不受努尔哈赤赏识,并且毫无声望。这么看来,四大贝勒之中只有皇太极才最有胜出的可能。∷皇太极调兵木信牌

皇太极知道诸位贝勒不是自己的对手,但大妃乌拉那拉氏却不容忽视,这个女人和努尔哈赤最亲近,而且还在朝中有很多的拥趸。但当大妃所提出的“遗嘱”被否定之后,他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第二天,代善在大臣议政的时候提议推举皇太极,众贝勒“皆喜曰善。议遂定,乃合词请上继位”。

虽然在这场竞争之中,皇太极并不是最早占据有利形势的,但他却凭借自己的政治见识和军事才能深孚众望,成为了最后的胜出者。皇太极的孝心和大妃的生殉

虽然已经登上了汗位,但皇太极心中的那根弦却并没有放松,他知道乌拉那拉氏并不会放弃为自己的三个儿子争权夺利。而恰好此时努尔哈赤身边的一位侍卫向皇太极报告,声称自己听到努尔哈赤和大妃曾经谈论过要死后同葬。这条“帝遗言”让皇太极眼前一亮,他立刻以此为由,要求乌拉那拉氏为努尔哈赤殉葬。

努尔哈赤死去才18个小时,他生前最宠爱的大妃——年仅37岁的乌拉那拉·阿巴亥就生殉了。虽然封建社会经常有殉葬的事情发生,但按照习俗,妻子要生殉丈夫,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其一必须是爱妻,其二必须没有幼子。虽然大家都知道乌拉那拉氏深受努尔哈赤宠爱,但当时她膝下还有两个幼子尚待抚养,所以如此生殉必然引人猜忌,但乌拉那拉氏死后,再也没有人能够确定她所传达的努尔哈赤遗嘱的真假,也没有人会去在意殉葬遗嘱的真假了。

经过了一番不见硝烟却异常惨烈的争夺,九月一日,皇太极登上汗位。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以及众贝勒协同文武大臣,在皇太极的率领之下焚香祷告,行九拜礼。这一年,皇太极35岁,而从第二年开始,后金便进入到天聪元年,皇太极成为天聪汗。大清和满洲称号之谜皇太极改元称帝,确定国号为“清”,又废除了女真这个称呼,改称满洲,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又有什么根据呢?实际上这两个问题至今都没有定论,尤其是“清”这个国号在正史中并无解释,只能任凭后人猜测,并由此产生了众多传闻。关于“清”的来历,有三种主要的说法:传说努尔哈赤从李成梁家逃走时,骑了一匹大青马,这匹马累死了,所以努尔哈赤发誓将来建国要以“青”为号,到皇太极这儿就成了“清”。还有人认为皇太极迷信五行说,“明”属火,“清”属水,水能克火,皇太极为了灭明,就以“清”为国号了。另一种从文化和民族情感上的解释是:皇太极想淡化汉人对后金的仇视,不想用“金”这个容易引起汉人敌视心理的字眼儿,故此选择了“清”,大概同时也有扫清宇内的意思吧。至于“满洲”的来历,乾隆御制的《钦定满洲源流考》开篇就说女真人原称“珠申”,是肃慎的音变,后来努尔哈赤兴起,女真人又被称为“满珠”,讹变而成“满洲”。不过也有人认为“满珠”源自“曼珠”或“曼殊”,是佛家用语,有吉祥之意,取这个名字只是为了博个好彩头罢了。

不爱江山爱美人——顺治帝福临出家始末

治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冲龄登基,却英年早逝,仅仅活了23岁,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谜团,甚至连他的最后归顺宿也出现多种说法。最为流行的说法是他不爱江山爱美人,在爱妃董鄂氏死后,看破红尘,遁入五台山为僧。不幸福的政治婚姻

在遇上董鄂妃之前,虽然顺治帝拥有十几名妃子,但多是政治联姻,因此他并没有感到幸福,内心反而常常感到苦闷。

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吴克善之女,她是孝庄太后的侄女,也是顺治帝的表妹。这桩婚事是摄政王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做主定下的,当时顺治帝在朝政上处处受到多尔衮掣肘,与孝庄太后的感情也不是十分融洽,因此顺治八年(1651)正月吴克善将女儿送到北京,诸多宗室奏请顺治帝于二月完婚时,顺治帝故意拖延,最后迫于孝庄太后的压力,直到八月才举行大婚典礼。

博尔济吉特氏虽然貌美,但是自幼娇生惯养,不懂得体贴人,顺治帝对她本来就没有好感,如此一来愈加感到不耐烦。婚后不过两年,顺治帝便试图废黜皇后,此事引起了朝臣和孝庄太后的反对。顺治帝只好暂时作罢,但心中抑郁,寝食难安,没几日便形容憔悴。孝庄太后毕竟还是心疼儿子,见此情况,只好顺了他的心意。于是顺治帝将皇后降级为静妃,改居侧宫。后来顺治帝病重,博尔济吉特氏请求见他最后一面,仍被拒绝。

顺治十一年(1654),顺治帝立另一位博尔济吉特氏为后(孝惠章皇后),依然是科尔沁部的女子。孝惠章皇后是废后的侄女,也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可见其中浓厚的政治色彩,也可以想象顺治帝的恼怒和不甘。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很聪明,她知道顺治帝不喜欢她,所以处处避其锋芒,专心服侍孝庄太后,即使是在顺治帝找碴儿时,也是逆来顺受,让顺治帝找不出把柄来废后,因而顺顺当当地坐稳了皇后之位。董鄂妃是董小宛吗

心情苦闷之时,顺治帝遇见了董鄂氏,后人多称之为“董鄂妃”。董鄂妃聪颖秀慧、温柔善良,赢得了顺治帝毫无保留的爱。董鄂妃的身世也是清史中的一桩疑案,民间对此有诸多说法。最为离奇的说法认为她是江南名妓董小宛,《清宫演义》等野史均持这一说法。

野史故事的情节大致如下:董小宛是秦淮河上的名妓之一,与陈圆圆、李香君、柳如是等人合称“秦淮八艳”。明军降将洪承畴性本好色,早就听闻董小宛的美名,攻占江南时,他将董小宛掠入府中,没想到董小宛心中已有所爱之人,并且不屑洪承畴的为人,誓死不从。洪承畴霸占不成,恼羞成怒将董小宛献入皇宫。顺治帝被这位来自江南的佳人迷住,立即封妃。无奈董小宛心系所爱,又痛恨这位少数民族君主,终日郁郁寡欢,没几年就去世了。

故事情节虽然离奇曲折,充满了吸引力,但是据多方考证,这一故事是文人胡编乱造出来的。历史上确实有董小宛其人,也确是秦淮名妓,却根本与顺治帝沾不上边。董小宛,名白,字青莲,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崇祯十五年(1642),董小宛从良,嫁给江南名士冒辟疆为妾。在战乱中,两人颠沛流离,相依为命。后来,董小宛因劳累过度,于顺治八年(1651)病死。

董小宛比顺治帝大了14岁,而且她病死时,顺治帝才14岁,两人年龄相差悬殊,如何能相知相爱?因此董小宛即董鄂妃一说纯属捕风捉影。那么为何人们会将这两个人联系到一起?一来,她们都是温柔似水的绝色佳人;二来,她们的姓中都带有一个“董”字,一些无聊文人便无中生有,编出了这段风流韵事。其实,董鄂妃的“董”是满语译音,“董鄂”也被译为“栋鄂”、“东古”、“冬古”、“东果”等。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董鄂妃是顺治帝之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妃子,后来被顺治帝看上,纳入宫中。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十一子,顺治十二年(1655)被册封为和硕襄亲王,翌年去世,年仅16岁。

这一说法来源于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汤若望原名亚当·沙尔,是一名来自德国科隆市的天主教耶稣会教士。他于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凭借其在天文、历法方面的学识和技能入仕明代朝廷。明被清取代后,他又被清廷所用,做了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博学多才,深得孝庄太后敬重。顺治帝与他接触后,被其才华和品德倾倒,拜为老师,并亲切地称呼他为“玛法”(满语“爷爷”之意)。二人关系密切,常常一起开怀畅谈至深夜。汤若望在顺治帝的授权下,可以随时出入内廷,顺治帝也常常到汤若望的寓所随意游玩。汤若望曾有意引导顺治帝信奉天主教,但没能如愿。即便如此,他还是对顺治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曾向顺治帝上奏书300余封,所提建议多被顺治帝采纳。有时,顺治帝因为政事大为光火,诸臣都不敢言,唯独汤若望敢挺身而出,指出“皇帝所应走的道路”。甚至顺治帝立玄烨为太子,也是听了汤若望关于“立太子要立出过天花的皇子”的建议。在顺治帝的抬爱下,汤若望一路高升,直至正一品的“光禄大夫”,并被赐予“通玄教师”的称号,成为当时朝内风云一时的人物。∷顺治帝福林画像

汤若望去世后,有人收集其遗留下来的书信和回忆录等资料,撰写成《汤若望传》一书,记述了汤若望在中国大半辈子的经历。其中汤若望的一段回忆录提及:“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燃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此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怨愤致死,或许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

汤若望并没有明说这位贵妃是谁,也没有指出“满籍军人”的姓名,后来有史学家专门对此进行了考证,认为这位“满籍军人”是博穆博果尔,而贵妃便是深受顺治帝宠爱的董鄂妃。孝庄太后的一条懿旨也隐约成为这一猜测的佐证。

当时清宫有命妇(中国古代泛指有封号的妇女)轮流入宫服侍后妃的制度,顺治十一年(1654),孝庄太后认为原无此制,应“严上下之体,杜绝嫌疑”,便废除了这一惯例。于是有人猜测,也许正是在太后的寝宫中,顺治帝偶然遇到了董鄂妃,为她的美貌和才情所倾倒,两人不顾伦常陷入爱河。孝庄太后大为恼火,为了断绝他们的关系,下旨禁止命妇入宫。

董鄂妃的入宫时间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猜测的可信度。对于董鄂妃进宫的情形,史书没有详细的记载。顺治帝在挽词中说她18岁时因品德优秀入选宫中,而选秀制度规定,参加选秀的旗人女子年龄在13~17岁之间,董鄂妃已年过18,不太可能通过选秀这一渠道入宫。那么,董鄂妃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宫的?顺治帝又是如何认识她的?这实在是令人费解。情投意合

无论是猜测也好,事实也罢,董鄂妃毕竟是进宫了,而且获得了少年天子顺治帝的万般宠爱。那么,这位佳人究竟是什么人?又为何能被顺治帝如此爱恋?

其实董鄂妃的身世并不是谜,她是内大臣鄂硕之女,生于崇德四年(1639),其弟是后来深受康熙帝信任的抚远大将军费扬古。董鄂妃容貌秀丽、仪态大方,更重要的是她知书达理、性情温和、品行高洁、谦恭节俭,因而深受顺治帝的喜爱和尊敬。

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董鄂妃刚入宫便被封为贤妃。按常理,初入宫的女子的最初封号往往是级别较低的答应、常在、贵人,而董鄂妃一入宫,便封为妃,可见顺治帝对她的重视。

同年十二月,顺治帝认为“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妃之上者”,因而将董鄂妃册封为皇贵妃,并破格颁诏大赦天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她的品级一升再升,地位仅次于皇后。如果不是孝庄太后和董鄂妃本人的反对,顺治帝还想废黜皇后,让董鄂妃取而代之。

次年,即顺治十四年(1657)十月,董鄂妃生下皇四子。爱子的诞生让顺治帝欣喜若狂,他深信在董鄂妃的教导下,爱子必定能成为优秀的君王。尽管已有三个儿子,顺治帝依然在许多公开场合和诏谕中称其为“朕第一子”,表明了他有意立此子为储君。

无奈皇四子命薄,不足百日便夭折了。董鄂妃是个深明事理的女子,入宫后,她得到顺治帝的专宠,但从来不恃宠而骄,反而战战兢兢,上恭恭敬敬地服侍太后和皇后,下对其他妃嫔也是尊重有礼。为了使自己获得后宫的认可,董鄂妃如履薄冰,行事处处小心,在精神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她的身体本来就孱弱无比,现在又突遭丧子之痛,最后一病不起。无奈红颜遭天妒

为了安慰董鄂妃,顺治帝于顺治十五年(1658)三月,追封皇四子为和硕荣亲王,大修园寝,并亲自为早夭的爱子撰写墓志铭。然而,董鄂妃已是病入膏肓,回天乏术。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一代佳人董鄂妃香消玉殒,年仅22岁。

董鄂妃的死,几乎让顺治帝崩溃,他悲恸欲绝,在董鄂妃死后第三天,追封她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顺治帝的悲痛到了极点,他命令上至亲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妇齐集举哀,又打算让服侍董鄂妃的太监、宫女殉葬,幸而孝庄太后出面阻止才罢手。董鄂妃的梓宫从皇宫移至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品或三品大臣。顺治帝还下令全国服丧,官员一月,百姓三日。董鄂妃的葬礼规格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皇后的定制了。

清制规定平时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皇帝及太后之丧时,改用蓝笔批本,过27天后,再用朱笔。皇后之丧,则无此制。而董鄂妃之丧,顺治帝用蓝笔批奏章,从八月到十二月,竟长达4个月之久。为了彰显董鄂妃的贤德、美言、嘉行,顺治帝还命大学士撰拟祭文,并亲自动笔撰写了《孝献皇后行状》,高度赞美了董鄂妃的品行。

爱妃之死,给顺治帝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精神萎靡不振,健康也大受影响。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顺治帝崩于养心殿,享年23岁。顺治帝出家了吗

民间盛传顺治帝并没有死,而是隐姓埋名到五台山出家了。其子玄烨继位后,曾多次前往五台山面见父亲,但顺治帝都避而不见。此说为野史所沿袭,又演绎出了许多亦真亦假的传说和故事。那么,顺治帝是否真的出家了?可以确切地说,在董鄂妃死后,顺治帝确实有过出家的念头,还因此将清廷弄得鸡飞狗跳,但是最后没有出成。

顺治帝生前崇尚佛教,从顺治八年(1651)他打猎途中偶遇禅师起,便对佛教产生了兴趣。顺治十四年(1657),顺治帝途经京师海会寺,召见僧人憨璞聪,两人相谈甚欢。憨璞聪向顺治帝引荐了高僧玉林琇、木陈忞等人。顺治帝延请他们入宫讲授佛法,还得了个“行痴”的法号。后来玉林琇又为顺治帝推荐了弟子茆溪森。茆溪森的学识和修养深为顺治帝敬佩,两人常常在一起讲经论禅,秉烛夜谈。

董鄂妃逝世后,顺治帝一时心灰意懒,看破了红尘,执意削发为僧。茆溪森苦劝,顺治帝执意不听。茆溪森不得已,只得为顺治帝剃发。茆溪森临终前作的偈语“大清国里度天子,金銮殿上说禅道”,讲的便是他和顺治帝的关系。

此举震惊了满朝文武,连深居后宫的孝庄太后也被惊动了。王公大臣们和孝庄太后的规劝,顺治帝一概不听。见规劝不成,孝庄太后干脆召来了茆溪森的师父玉林琇。

玉林琇自有对付顺治帝的招数,他让茆溪森坐在一堆干柴上,手举火把,对顺治帝说,皇上如果不蓄发还俗,他便将茆溪森活活烧死。顺治帝无法,答应蓄发。之后,他再次向玉林琇表明出家的意愿,并问:“佛祖释迦牟尼和禅祖达摩,不都是舍弃王位出家了吗?”玉林琇回答道:“佛祖和禅宗是悟立佛禅,而当今世间需要您护持佛法正义,所以,您应该继续做皇帝。”正是这段规劝,顺治帝才回心转意,打消掉出家的念头。但顺治帝仍然眷恋佛法,在他驾崩的前几天,还亲自把平日最宠信的太监吴良辅送到京城悯忠寺替自己出家。

顺治帝摈弃了出家的打算,正想振作起来治国安邦,可是在与玉林琇的那次谈话后不久,他便患上了绝症——天花。天花在当时是不治之症,顺治帝对此十分恐惧,多次出宫避痘,没想到最终还是染上了天花。

在顺治帝驾崩之前,他召来翰林学士王熙和麻勒吉起草遗诏。王熙在他所著的《王熙自定年谱》中记录了这件事。顺治帝死的前一夜,即正月初六晚,顺治帝召他至养心殿,说:“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顺治帝刚说了两句,便疲惫不堪了。王熙担心龙体不堪重负,便奏明待他们将诏书全部拟就再行进呈。顺治帝点头答应。王熙和麻勒吉两人便在乾清宫西朝房连夜起草了遗诏,送到养心殿让顺治帝过目。顺治帝拖着病体修改,直到次日清晨才完稿。当天,顺治帝就去世了。

顺治帝驾崩,宫中举丧后,将其梓宫移至景山寿皇殿。停灵百日后,僧人茆溪森举火将其遗体火化。康熙二年(1663),顺治帝的宝宫(骨灰坛)与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生母)、孝献皇后董鄂氏合葬于遵化孝陵。八旗的由来和生计清代八旗制度起源于其先人女真人的牛录制。当时,女真人以狩猎为生,打猎时,每10人为一组,组长称牛录额真。“牛录”即“箭”,“额真”即“首领”。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势力不断增大的努尔哈赤为了更好地统率部民,就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创立黄、白、红、蓝四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又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原四旗改称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八旗制度于此正式确立,规定每300人设一牛录额真,5个牛录设一甲喇额真,5个甲喇设一固山额真。“固山”译成汉语就是“旗”。后来,皇太极在满八旗的基础上又创建了蒙八旗和汉八旗,其编制情况与满八旗相同。八旗制度在创立之初是一种兵民一体的军事政治制度,每个八旗子弟既是战斗者也是生产者,战时冲锋陷阵,和平时耕田种地。清军入关后,随着王朝在中原的统治日益稳固,清廷便把这些八旗子弟供养起来,不再需要他们务农,也不许他们经商,只管专心练习骑射,以备国家不时之需。清廷当初供养八旗子弟是为了提升他们的战斗力,却没想到养成了他们养尊处优的恶习,不但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支出,还减弱了八旗的作战能力。后来,清廷一直为此问题困扰,直到王朝灭亡。

九龙夺嫡的胜利者——雍正帝胤禛即位疑案

熙末年,皇位的争夺战残酷而激烈,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诸皇子斗得你死我活。最后皇四子胤禛能够脱颖而出,得以继承康大统,当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他阴狠毒辣,残酷镇压异己、清除政敌,尤其是对众兄弟的暴虐,实在是令人背冷齿寒。但雍正帝刚毅勇决、雷厉风行,又呕心勤政、励精图治,使政事为之一新,经济得以发展,国库收入增加,官员较为清廉。因此,雍正帝的功过正邪,为善为恶,福民祸民,还是不易简单评说。九龙夺嫡与即位风波

康熙帝在位长达61年,他一共有35个皇子、20个公主、1个养女。皇子众多,意味着储君之位竞争激烈。在诸多皇子中,有能力争夺储君之位的主要有9位皇子,他们掀起的这场皇位之争,史称“九龙夺嫡”。这9位皇子主要分为三派,一派是皇太子胤礽(按:雍正帝登基后,其兄弟为了避讳,将胤改为允,但文中仍作胤礽,众皇弟亦同)以及其拥护者皇三子胤祉;另一派是皇八子胤禩以及拥护者皇长子胤禔、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四子胤祯;第三派是皇四子胤禛及拥护者皇十三子胤祥。在三派中,胤禛的势力最弱,他的生母德妃出身寒微,没有雄厚的家族背景,而他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祯不但不帮助他,反而依附皇八子胤禩,专门与他作对。

原本皇太子胤礽一派呼声最高。胤礽是康熙帝皇后赫舍里氏所生。赫舍里氏与康熙帝是少年夫妻,二人感情甚笃,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赫舍里氏因为难产造成大出血,在刚生下胤礽后就与世长辞。康熙帝悲恸异常,为安慰爱妻在天之灵,他亲自抚育胤礽,并在胤礽刚满一周岁时正式册立他为太子。胤礽十分聪颖,在康熙帝的精心培养下,文才武略都十分出众。康熙帝对胤礽抱有重望,但胤礽却辜负了这份期望,他日渐骄纵,屡犯大忌,康熙帝不得不忍痛废除其太子之位。后来,康熙帝终因念及其生母赫舍里氏和多年的父子情,又复位胤礽。但胤礽仍然不思己过,康熙帝心灰意冷之下,二废其位,并将他长年幽禁于咸安宫。

皇长子胤禔是庶出,不得康熙帝欢心,无望登上帝位,只好投奔了皇八子胤禩。胤禩的生母为良妃卫氏,卫氏出身低微,无权抚养皇子,胤禩刚一出生就被交由大阿哥胤禔之母、惠妃那拉氏教养。胤禩敏慧,很小就习读诗书,文采甚高。他待人亲切,毫无皇子的骄纵之气,所以能引得多位皇子追随,朝中诸多大臣也对他另眼相看。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后,朝中不断有重臣呼吁立胤禩为皇太子,康熙帝由此对胤禩有了戒备心理。康熙帝害怕胤禩势力坐大,有朝一日逼迫自己禅位,就开始刻意打压胤禩。二废太子后,东宫虚位,立胤禩为太子的呼声还是很高,这让康熙帝忌恨不已,于是借助一起莫须有的“毙鹰事件”彻底掐断了胤禩继承大统的可能性。皇八子胤禩也被踢出局了。∷雍正帝手书《夏日泛舟》雍正帝的字取法赵孟頫和董其昌,酣畅娴熟、文雅遒劲,尤其是行笔疾迟有道,气脉贯通,是历代皇帝御笔书法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康熙晚年,曾依附皇八子胤禩的皇十四子胤祯异军突起,成为太子之位的最热人选。胤祯和皇四子胤禛一样都由德妃所生。与胤禛略显阴鸷的性格不同,他为人豪爽,“甚有义气”,为康熙帝所厚爱。胤禩出局后,曾经支持他的一些朝臣转而支持胤祯,朝堂坊间不断传出“皇十四子虚贤下士”的美誉。胤祯武功出众,康熙五十七年(1718)春,准噶尔部侵犯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发兵救援。康熙帝环视一周,最终选定胤祯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前往讨伐。胤祯身着战袍,如同天子出征般威武气派。到达青海后,他调度三军,很快将作乱的准噶尔部荡平,扬名边陲,呼曰“大将军王”。捷报传至京城,关于胤祯将继承大统的传言更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初七,康熙帝在畅春园病重,步军统领、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奉命侍疾。十二日晚,诸皇子齐集畅春园。次日,康熙帝病逝。当晚皇四子胤禛命令淳郡王胤祐守卫畅春园,十六阿哥胤禄、恒亲王世子弘升肃清宫禁,用銮舆运载康熙帝遗体,悄然回到紫禁城乾清宫。

十四日,宫中传出先皇遗诏谕令胤禛即帝位,京师气氛紧张,各派势力蠢蠢欲动。胤禛下令关闭京城九门,秘不发丧,进行戒严。二十日,胤禛正式登基称帝,即雍正帝。疑点重重

胤禛继位后,广泛打击曾是他政敌的兄弟。远在西宁的皇十四子胤祯被召回,却不允许入京,只得留驻于河北遵化康熙帝的景陵,行动受到限制。皇九子胤禟被派往西宁接掌兵权,却不给任何官职,等同于充军,后被寻罪逮捕,改名为“塞思黑”(意为猪),暴卒于押解回京途中。皇三子胤祉先是被派遣去守护景陵,后被关押,死于狱中。皇十子胤胤禛以“私自禳祷”的罪名关入大牢。皇八子胤禩被削去宗籍,改名“阿其那”(意为狗),禁闭于宗人府,后死于狱中。皇长子胤禔和废太子胤礽早被康熙帝圈禁,胤禛继续将他们禁锢。

康熙帝从病重至逝世不过6天时间,再加上胤禛为人冷酷,继位后打击兄弟过于狠绝,有违兄弟之道,于是关于胤禛继位的合法性问题,坊间有了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胤禛在康熙帝病重时,进了一碗参汤,康熙帝喝了就驾崩了。其实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康熙帝一向不喜吃人参,而且皇帝进药之前,必先由内侍尝试,再者还有御医随侍,胤禛进参汤毒死父亲的风险太大了。况且当时康熙帝已是风烛残年,胤禛韬光养晦了这么多年,也不会急于一时。另一种说法认为康熙帝本来想传位于皇十四子胤祯,胤禛串通隆科多将遗诏上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这一说法流传得最广,却经不起推敲。清宫向来是满汉两种文字并用,汉文传位诏书均写为“传位皇某子”,绝不会只写“十四子”,而且清代诏书中“于”与“於”不能通用,诏书中用的都是“於”字,因而无法更改添加。尽管这一说法被否决,但是胤禛继位的合法性却始终有争议。

关于其继位问题,史学界历来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康熙帝并未传位给胤禛,他是矫诏夺位;一种认为胤禛依康熙帝遗诏继位,属于合法继承。这两种说法都有依据,但也都有疑点。当康熙帝驾崩后,隆科多宣读遗诏时,一些大臣对他只宣读满文本而不宣读汉文本遗诏的做法曾提出异议。胤禛搪塞而过,多日后才出示汉文本遗诏。而这份汉文本遗诏开头为:“唯我国家,受天绥佑,圣祖神宗、世祖皇帝统一疆域,我皇考大行皇帝……”“圣祖”是康熙帝的庙号,他留遗诏之时如何知道后人称他为“圣祖”?只能解释这一文本是后人伪造出来的。

继位后,胤禛秘密铲除康熙帝病时侍候在侧的内侍,查禁有关胤祯的档案,销毁了许多康熙帝与胤祯往来的奏折手谕,并篡改销毁其他大量文献档案。胤禛防范的是什么自然不难想象,他担心其中会留下对他不利的证据。合法继承的可能性

那么雍正帝有没有可能是合法继位?首先要辨明雍正帝继位是不是爆冷门。康熙帝晚年,比较受宠的皇子无疑包括胤禛。康熙五十七年(1718),康熙帝任命胤祯为抚远大将军,出发前,他还亲自主持仪式,希望胤祯能取得军功,提高声望,但这并不代表胤祯就是康熙帝心中属意的皇位继承人。当时康熙帝年事已高,不太可能将继承人派到遥远而危险的西北边疆作战。一来胤祯的生命安全不能保证,二来康熙帝身体羸弱,随时有可能驾崩,如果等胤祯闻讯赶回,必定为时已晚。后来事态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雍正帝在胤祯回京之前,已经清除了胤祯的势力,胤祯一回来,便被变相圈禁,无力改变局势。身为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康熙帝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胤禛10岁受封为贝子,32岁晋封为亲王,在诸多兄弟中,他不显山不露水,保持中立的态度,不结党(他的一党是在康熙晚年才结成的,而且做得比较隐秘),超脱于皇子们的朋党之争。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帝废掉皇太子之后,因伤心过度病倒。其他皇子趁太子被废之机展开激烈的争斗。胤禛却避开争夺,专心侍候康熙帝,也经常为被废的皇太子胤礽说好话,给康熙帝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康熙病愈之后还亲自下诏褒扬胤禛“性量过人、深知大义”。

胤禛一方面博取康熙帝的信赖和喜欢,另一方面也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将康熙帝面前的红人隆科多和年羹尧争取了过来。在诸皇子纷纷落马的情况下,康熙帝逐渐有意立胤禛为储君。胤禛先后代替身体渐弱的父皇参加祭祀有22次之多,居皇子祭祀之冠。康熙帝还多次召胤禛共商军国大事,表明了他对皇四子的重视。

也有人认为,胤禛能登上帝位是沾了其子弘历(后来的乾隆帝)的光:康熙帝对聪明伶俐的弘历宠爱有加,为了传位给心爱的孙子,所以选择胤禛为皇位继承人。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康熙帝逝世时他不过12岁,即使再聪明伶俐,也不过是个童稚小儿。康熙帝对弘历倍加宠爱,其实可以看作对胤禛的一个暗示。

对于雍正帝继位之谜,学者们各执一词。事实的真相更有可能是康熙帝在胤禛和胤祯之间犹豫不决,在尚未下最终决定之前便突然去世,胤禛及时抢占时机,清除对手,迅速登上帝位,成为笑到最后的人。事必躬亲,治国有方

雍正帝当上皇帝以后,一改做皇子时“闲云野鹤”的姿态,立志要做一番事业,对得起自己的皇位。他觉得自己年富力强,又比臣下英明得多,所以什么都要自己亲力亲为,甚至把大学士们该干的活儿都“承包”过去了。他每天一大早就起来,白天接见臣子,商讨事务,做出决定,督促官员们实施;到了晚上,他还要批阅奏折,不光看内容,连错别字都不放过,经常到半夜才睡觉。他管的事情也非常繁杂,大到军国大计,小到地方官员的日常工作甚至他们的文化水平他都要管,可谓事必躬亲。

终雍正一朝,这位皇帝中的实干家做了不少切实的工作。他深知国库收入和粮食储备是国家的生存命脉,没有钱万事皆难,没有粮食更会导致灾难。所以他即位之后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全国大清查,严令中央和地方政府弥补亏空——他可不是虚张声势抓几个人、抄几个家、没收点银子,然后揣进自己腰包了事,而是要各部、各省把历年的亏空都补回来,充盈国库,这样做的效果就是很快给国家积累下大量的财富。

接下来,他又采取耗羡归公的办法,贴补地方用度不足,也作为养廉之用。耗羡是征税过程中加工白银产生的损耗。这部分损耗被摊派给税户,税赋交给中央之后剩下的部分原来都被地方官贪污了,现在雍正帝明令禁止,把这些钱留地方公用,一方面弥补了之前的亏空,另一方面贴补地方官薪俸的不足。这个办法既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又起到了养廉的作用,很有实效。

此外,雍正还实行了“摊丁入亩”、“士民一体当差”、“改土归流”等有利于生产和中央对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的改革,这些举措加强了农业生产,巩固了帝国统治。

雍正年间,大清帝国政治体制还出现了三个重大变化。雍正帝创造性地发展了密折制度,置军机处,并开创了密匣立储制度。密折制度准许各级官员和他单线联系,单独向他汇报,使他有了一个遍布全国的情报网。军机处最初只是一个保密机构,负责处理紧急军务,后来却成了皇帝的私人幕僚,权力越来越大,把内阁架空了。

雍正帝做了这么多改良和开创工作,实际上都是他务实的表现,对当时的影响也很大。在雍正帝统治时期,大清帝国更加强大起来,把一个盛世继续延续下去……军机处雍正七年(1729),为方便处理紧急军务,雍正帝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雍正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乾隆帝即位之后,将“办理”二字去掉,简称为“军机处”。军机处总揽军、政两方大权,是清朝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职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和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两种。其中,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选。军机大臣的任命,称为“军机处行走”或“军机大臣上行走”。所谓“行走”就是入值办事,没有品级和俸禄,皇帝随时可以命其离开军机处,回归本衙门。军机大臣的数目也不确定,最早设为三人,后来增加到四五人,又至八九人,最多可至十一人。军机章京是军机大臣的属官,同样由其他衙门的官员兼职,初无定额,到嘉庆时期,被定为满、汉章京各十六人,再各分两班值班,每班八人。军机处由清朝皇帝直接统辖,相当于皇帝的私人办事处。军机大臣必须随时候命,处理皇帝交办的事情。军机处的设立是中国古代政府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封建中央集权制发展到了顶点。

六下江南为哪般——乾隆帝弘历身世谜案

隆帝在位60年,于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将大清推向鼎盛,铸就了“康乾盛世”。然而就是这位真龙天子,乾他的身世却引来了后人的种种猜测,关于其生母和出生地的文献记载互相矛盾,至今,他的身世之谜仍然困扰着史学界。

乾隆帝名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是雍正帝的第四子,他天资敏慧,深受祖父康熙帝和父亲雍正帝的喜爱,雍正帝一登基便将他密立为皇储。他25岁继位,在位60年而实际执政63年,嘉庆四年(1799)去世,享年89岁。乾隆帝的生母与出生地之谜

清代官书和清宫档案均记载乾隆帝的生母是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之女。成书于乾隆六年(1741)的《世宗宪皇帝实录》也记载了雍正元年(1723),乾隆帝之母钮祜禄氏被封为熹妃之事。如此看来,乾隆帝之母必是钮祜禄氏无疑,然而清宫档案《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收编的谕令却是如此记载:“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谕,尊太后圣母懿旨:侧福晋年氏封为贵妃,侧福晋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钱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裕嫔,格格耿氏封为懋嫔。”

对照比较,可以看出这一条记载与《实录》中的记载有所差异。《实录》中记载被封为熹妃的是格格钮祜禄氏,《汇编》中则记载为格格钱氏。清代后宫制度严格,皇妃的封号只能有一个,因此格格钮祜禄氏和格格钱氏应该是同一个人。可是,两个姓氏无论是从字形上看还是从字音上看,都无相似之处,况且雍正帝的后妃中没有姓钱的,这样的错误令人难以想象。《汇编》与《实录》关于乾隆帝生母的记载相互矛盾,这正是乾隆帝身世之谜的来源之一。

另一问题是乾隆帝的出生地不详。乾隆帝自己认为他是在雍和宫出生的。雍和宫是雍正帝胤禛当皇子时的潜邸——雍亲王府,雍亲王胤禛当上皇帝后,将雍亲王府赐名为雍和宫。乾隆帝登基后,改雍和宫为喇嘛庙,并把雍正帝的画像供奉其中,他每年正月初七还会到雍和宫祭拜。乾隆帝多次赋诗表明自己生在雍和宫,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作《新正诣雍和宫礼佛即景志感》,其中有一句“到斯每忆我生初”,就是说,他每次到雍和宫时,总是念念不忘当初他就是生在这里的。

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帝作《人日雍和宫瞻礼》,他在诗的末句注道:“余实于康熙辛卯生于是宫。”辛卯年即康熙五十年(1711)。乾隆五十四年(1789),他作《新正雍和宫瞻礼》,在注中云:“予以康熙辛卯生于是宫,至十二岁始蒙皇祖养育宫中。”再次明确重申他出生于雍和宫。乾隆帝之所以再三强调他出生于雍和宫,一来是作诗应景,二来是澄清外界的谣言。他在位期间,便有人对其出生地有不同看法。当时朝中有位任军机章京的官员名为管世铭,曾随乾隆帝前往避暑山庄木兰秋狝(清代皇帝每年秋天到木兰围场巡视习武,行围打猎),赋诗三十余首,其中一首涉及乾隆帝的出生地:“年年讳日行香去,狮子园边感圣衷。”诗后小注称:“狮子园为皇上降生之地,常于宪庙(雍正帝)忌辰临驻。”狮子园是避暑山庄中的一处园林,因其背后有一座形状像狮子的山峰而得名。康熙帝到热河时,雍正帝经常随驾前往,狮子园便是他当时在热河的住处之一。管世铭将避暑山庄中的狮子园认定为乾隆帝的出生之地,当然不会是出于自己的臆造,肯定是当时京师中流传着这一说法,他才会自然而然地写入诗中。

不仅管世铭如此认为,连嘉庆帝也是这么看的。嘉庆元年(1796)八月,退位为太上皇的乾隆帝在避暑山庄过86岁诞辰,即万万寿节(皇帝生日称为万寿节,太上皇生日称为万万寿节)。嘉庆帝特地作《万万寿节率王公大臣行庆贺礼恭纪》一诗庆贺,诗下注云:“康熙辛卯肇建山庄,皇父以是年诞生都福之庭。山符仁寿,京垓亿秭,绵算循环,以怙冒奕祀。此中因缘,不可思议。”意思是说,辛卯年(康熙五十年)曾祖父康熙帝建造了避暑山庄,皇父乾隆帝恰好也在此年诞生于山庄中,其中的因缘恰合天意。乾隆帝对嘉庆帝的这一看法似乎并无异议。次年,乾隆帝再次在避暑山庄过万万寿节时,嘉庆帝又作诗祝贺,诗下也有注释,而且更加明确了,“敬惟皇父辛卯岁,诞生于山庄都福之庭”。

然而十几年后,嘉庆帝却放弃了乾隆帝出生在避暑山庄的说法。嘉庆十二年(1807),朝臣编修的《高宗实录》和《高宗圣训》初稿完成。嘉庆帝在审阅时,发现《实录》和《圣训》都将乾隆帝的出生地记为雍和宫,他始感事态严重,当即命令编修大臣认真核查。官员把乾隆帝当年曾说自己生于雍和宫的诗句找出进呈嘉庆审阅。皇父之意不能违,嘉庆帝只好放弃了狮子园的说法。之后他下谕修正之前他所作诗中乾隆帝降生于避暑山庄的文字,然而许多人仍然相信乾隆帝生于避暑山庄,最终导致了一场宫廷风波,当然这是后话。种种假说

乾隆帝生母记载存在矛盾,出生地也不明确,因此引来了民间种种猜测,导致乾隆帝的身世成为了疑案。

第一,避暑山庄李氏宫女说。据说雍正帝胤禛当皇子时,随康熙帝到热河围猎,射中了一只鹿,便生饮鹿血。鹿血奇热,能壮阳,胤禛随行没有带妻妾,身边只有一个李氏宫女,便宠幸了她。次日胤禛返京,几乎忘了这件事。谁知李氏一夜露水姻缘后,竟珠胎暗结。康熙帝偶见此女,震怒异常,诘问之下,才知道是四阿哥胤禛蓝田种玉。李氏此时已大腹便便,即将临盆。康熙帝怕玷污了宫殿,令李氏在狮子园中的一座草房生育,生下了弘历。李氏出身微贱,康熙帝便让钮祜禄氏收养,于是乾隆之母便成为钮祜禄氏。∷乾隆皇帝大阅图宫廷画师郎世宁绘。此图描绘了乾隆帝于他即位后的第四年(1739)首次去南苑检阅八旗官兵时的雄姿。乾隆皇帝戎装骏马,英姿勃发,气度不凡,体现了清朝皇帝的尚武精神。全图以鲜艳明丽的色泽、细密工致的笔触描绘这位29岁青年君主的形象,人物及马匹富有立体感,采用了欧洲的明暗画法。

这一说法出自于清末冒鹤亭,冒鹤亭曾是热河都统的幕僚,从热河老宫监口中得知此秘闻。持此说法的人认为,清代官修的《热河志》之所以将简陋的草房列入狮子园的名胜建筑中,还每年拨专款修理,正是因为重视乾隆帝出生地之故。此外,乾隆帝每年来到避暑山庄,都会在草房小憩,频繁咏叹作诗,留下的“草房诗”有数十首之多。然而这一看法仅是推测而已,如果乾隆帝是李氏宫女所生,乾隆帝只会极力掩饰,不可能反而彰显。其实从乾隆帝自身所作的“草房诗”中可以看出,他之所以频频作诗赞美草房,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缀景,在富丽堂皇的建筑中,草房显得格外简朴清新;二是示俭,用来表示皇帝虽高高在上,但仍然心怀天下民生疾苦。

第二,南方傻大姐说。这是民国时期曾任国务总理的熊希龄从一位老宫役口中听说的,他告诉胡适,说乾隆帝的生母是南方人,诨名“傻大姐”,随家人到热河谋生。一年清宫选宫女,她好奇前往观看,结果被误以为是旗人女子,入了选,分到雍亲王府当使女。后来,雍正帝生病,傻大姐在一旁细心伺候。雍正帝病好后,感激她的照料,便纳她为妾,生下了乾隆帝。胡适将此说记录在他的日记中,随着《胡适之日记》的出版发行,此说广为流传。这一说法颇具传奇色彩,却经不起推敲,清宫无论是选秀还是选宫女,都是严格按花名册行事,况且守卫森严,怎么可能让一个女子轻易混了进去?

以上两种说法至少还认为乾隆帝是满人和汉人的混血,而第三种说法,也是最广为流传的说法,则认为他是完全的汉人,即海宁陈家说。乾隆帝是汉人吗

海宁是杭州府下辖的一个滨海小县,陈家是当地的官宦之家,自明正德年间起便屡出举人、进士。到了清朝,仕宦愈隆,陈之闿和陈之问两兄弟的后代颇有出息,陈之闿的儿子陈元龙是康熙年间的进士,历任巡抚、尚书,雍正七年(1729)授文渊阁大学士,元龙的侄子陈邦彦官至侍郎。陈之问的儿子陈诜历任礼部尚书、刑部尚书,陈诜之子陈世倌历任巡抚、工部尚书,至乾隆六年(1741)授文渊阁大学士,这位陈世倌便是传说中乾隆帝的生身父亲。

有人说,康熙年间,身为皇子的雍正帝和大臣陈世倌往来密切,恰巧两家同时生子。雍正帝的侧妃钮祜禄氏生下了个女儿,陈世倌的夫人生了儿子,正当陈家兴高采烈之时,雍亲王让人把陈世倌的儿子抱进府中,许久才送回。陈世倌打开襁褓一看,却发现儿子变成了女儿,他大骇,不敢声张也不敢辩解,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乾隆帝继位后,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便借南巡之名,去海宁探视亲生父母。但此时陈世倌夫妇已去世,他便到父母墓前,用黄幔遮住行了人子大礼。据说乾隆帝知道自己不是满人后,常在宫中穿汉服,还问身边的大臣自己是否像汉人。海宁陈家至今还有皇帝御书“爱日堂”和“春晖堂”的匾额,“春晖”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爱日”也有孝慈之意,于是有人认为,如果乾隆帝不是陈家的儿子,怎么可能会题这样的匾额?乾隆帝出自于海宁陈家说似乎无懈可击,然而细细说来,其中却有不少漏洞。

其一,胤禛没有偷抱他人之子的理由。有人说,胤禛做皇子时,膝下无子,出于争储的目的便不择手段用陈世倌之子冒充自己的儿子。然而事实是,康熙五十年(1711)弘历出生时,胤禛34岁,正当壮年,其长子、次子虽然已经早殇,但第三子弘时已经8岁,在钮祜禄氏生下弘历3个多月后,另一个格格耿氏又为雍正帝生下了第五子弘昼,此后,雍正帝又陆续生育5个儿子。可见雍正帝并无生育上的问题,而且他如何知道他一定会登上皇位?又如何知道陈氏之子是有福之人?于情于理,都讲不通。

也有人说,换子之举是钮祜禄氏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偷偷为之,雍正帝并不知情。这个传说的来源很有可能与另一位钮祜禄氏有关。大清开国功臣额亦都是钮祜禄家族的先祖,他的第八子图尔格之女钮祜禄氏嫁给了褚英长子郡王尼堪,钮祜禄氏不能生育,便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把戏,将女仆之子冒充自己的儿子。这一把戏被揭穿后,图尔格被牵连夺官,也造成其他相关人士受到相应的处罚。这一件事在京城引起了轰动,传来传去,以讹传讹,便有可能张冠李戴到雍正帝的侧妃钮祜禄氏头上了。

其二,乾隆帝六度南巡,四次至海宁,并住在了陈家,但无寻亲之事。乾隆帝六下江南,一来是为了效法其祖父康熙帝六次南巡之举,同时也有炫耀国力、游山玩水之意。从第三次南巡开始,他连续四次抵达海宁,主要是为了视察钱塘江海塘工程。乾隆帝之所以驻跸陈家私园,主要是陈家与朝廷关系较为亲密,而且此园风景雅致,园中有百年古梅,还可听闻潮声。需要辩明的是,尽管他在此驻跸,但从未召见过陈家子孙,更不用说是认祖归宗了。

其三,陈家确实拥有“爱日堂”和“春晖堂”两块匾额,然而这两块匾额不是乾隆帝题的,而是康熙帝的御书。康熙二十九年(1690),陈元龙为侍读学士,随侍皇帝身边。有一天,康熙帝练字时,饶有兴致地要给随侍的翰林们题写堂名。陈元龙奏称其父已年逾八十,请求康熙帝赐字“爱日堂”,以表示他不忘慈父之恩。康熙帝向来提倡孝道,自然是提笔书之。

而“春晖堂”的匾额则是康熙帝赐给陈云龙的侄子陈邦彦的。陈邦彦的父亲过世很早,其母黄氏守节40余年,辛辛苦苦将陈邦彦抚育成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帝特地赐书“春晖堂”,以表彰黄氏对陈邦彦的养育之恩。因此,这两块匾额与乾隆帝全然无关,而且纵观乾隆一朝,乾隆帝并没有对陈氏一门表示出特别的恩典。陈邦彦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便是翰林,直到乾隆年间才升至侍中,不久被革职。陈世倌于乾隆六年(1741)授文渊阁大学士,然而没有多久便因起草谕旨出错被革职,并被乾隆帝当面斥责为“无参赞之能,多卑琐之节,纶扉重地,实不称职”。如此严厉的斥责,别说是传说中皇帝的生父,就是一般的前朝老臣也很少受到。

其四,历史上的乾隆帝的确经常穿汉服,现在故宫还保存着不少他穿汉服的画像。然而他本人对满人渐染汉俗却抱有很强的警惕之心,屡次下旨提倡国语(满语)骑射,禁止满人习汉俗。乾隆二十年(1755),汉臣胡中藻所著《坚磨生诗钞》中有“悖逆之语”构成文字狱。大学士鄂尔泰之侄、历任巡抚的鄂昌曾经和胡中藻往复唱和,乾隆帝深厌之,赐其自尽。可见他对汉文化侵染满人痛恨至极。

总而言之,乾隆帝为海宁陈家之子一说纯属子虚乌有。从历史记载来看,乾隆帝的生母就是钮祜禄氏。那么如何解释谕旨档案与《实录》中关于乾隆帝生母姓氏记载的差异呢?

近来有学者认为,谕旨档案是第一手资料,而《世宗宪皇帝实录》是乾隆帝继位之后修编的,有可能对原始资料做篡改。按《玉牒》十年一修的制度,也不排除篡改的可能。乾隆帝的生母应该原姓钱,弘历被秘密立为储君后,未来皇帝的生母需要一个高贵的姓氏,因而钱氏认内大臣四品典仪凌柱为父。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人们尚未在历史文献中找到证据。

金顶红墙话养生——康乾二帝长寿之谜

历代皇帝中,康熙帝和乾隆帝算是长寿皇帝,直到晚年,仍然老当益壮。尤其是乾隆帝,他的统治时间之长、寿命之长,无在人能及。康乾二帝究竟有何养生的诀窍?红墙内又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让人延年益寿?祖孙两代长寿皇帝

历史上所谓盛世的出现,经常与某个长寿的皇帝相联系,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缔造了开元盛世。清代康乾盛世的出现,固然是康熙、乾隆两帝励精图治的结果,但也与他们的健康长寿关系密切。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是有名的长寿皇帝,清军入关至宣统退位,清在中原的统治共268年,而康熙、乾隆两朝维持了121年,几乎占了一半,如果他们没有旺盛的精力和绵长的寿命,恐怕也不会开创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盛世了。

康熙帝8岁登基,在位61年,享年69岁,他在位期间勤于政务,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征讨准噶尔叛乱,抵抗沙俄的侵略,签署《尼布楚条约》……他为国家大事操心劳力,身体却一直很健康。如果不是晚年皇子的皇位斗争使他心力交瘁,说不定他还能活得更久。

康熙帝的孙子乾隆帝比他更长寿,福气也更大。乾隆帝25岁继位,在位60年,当了3年多的太上皇,终年89岁。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4朝,享受7代同堂的天伦之乐,是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的。乾隆帝不仅长寿,身体还十分健康,他视力极好,终生不用眼镜,65岁时还能使妃子受孕,生下皇十女和孝公主。晚年虽有痔血、尿频及健忘症,但总体上还是相当健康,87岁时还能外出狩猎,临终前不久尚能读书写字。

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帝。他对乾隆帝是如此描述的:“观察皇帝的相貌,虽然已经83岁了,可是看起来像60多岁的人,精神矍铄,像年轻人一样。”乾隆帝对自己的长寿也十分得意,认为“不特云稀,且自古所未有也”。70岁时,他特地撰写了《古稀说》,并刻“古稀天子之宝”及“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印章;80岁时,刻镌“八徵耄念之宝”印章,以志庆贺。养生有道

康熙帝和乾隆帝之所以长寿,主要在于他们养生有道:一是生活有规律,饮食有所节制;二是注重锻炼,喜好骑射;三是平日适当服用养生药物。

作为皇帝,有数不尽的山珍海味可供享用,康熙帝和乾隆帝对此却十分节制。康熙帝饮食简单,每天除了进膳两次外,不食别物。他注意选择有营养的食品,不有所偏嗜,也不暴饮暴食,严戒烟酒及槟榔。他出巡在外时,爱吃当地所产的时令菜。他说:“老年人应当饮食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则少病。”

康熙帝在位期间,烟草在中国已广泛种植,吸烟之风很盛行,不仅百姓吸,即使宫廷的大臣们也多有此嗜好。康熙帝幼年时曾在乳母家学会吸烟,但继位后,觉得对身体有害,便把烟戒掉了。自此之后,他不仅要求自己不吸烟,也要求大臣们改掉吸烟的习惯。康熙帝平生不好饮酒,虽然他酒量过人,可喝一斤,但能饮而不饮。进膳后,他认为不能即时休息,也不能马上投入到紧张的事务中,而应与人闲谈,或者赏玩珍玩器皿,用以消食。

康熙帝非常注意饮水卫生,说:“人生养身饮食为要,故所用之水最切。”他一般把水加热煮沸,取蒸馏水饮用。每当夏日大雨倾盆或洪水暴发之际,他拒饮河水,认为洪水会将脏物冲刷到河中,河水肮脏,喝了易生病。

与康熙帝一样,乾隆帝的起居饮食也很有规律,他每日早晨6时起床,洗漱后用早膳。上午处理政务,和大臣们议事,午后游览休息,晚饭后看书习字,按时就寝。他曾经说过:“凡人饮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所好之物不可多食。”他平日爱吃的食物有豆腐、黄豆芽、蘑菇、蜂蜜、燕窝、鸭子、肉皮等,这些食物大多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增强人体体质的作用。步入老年后,他的饮食习惯变得清淡,少食肉类,多食蔬菜,喜欢食粥。粥具有易于消化和保养脾胃的功效,利于颐养天年。自古帝王多好酒色,导致肾精亏损,早早出现衰老之状。康熙帝和乾隆帝后妃虽多,但不沉迷酒色,极少纵欲,在历代君王之中实属难得。

除了平时注意养生之外,康熙帝和乾隆帝还经常出巡。康熙帝曾六巡江南,多次登泰山祀东岳。一心效法祖父的乾隆帝也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台山,四次东巡。在频繁的出巡活动中,他们饱览神州景色,心旷神怡,体质也得到了增强。

即使在宫中,康熙帝和乾隆帝也从不安坐于室内,而是对围猎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多次去热河围猎。康熙五十八年(1719),康熙帝曾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侍卫近臣说:“朕自幼至老,凡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狲十,麋鹿十四,狼九十六,野猪一百三十二,哨获之鹿,凡数百。其余射获诸兽,不胜记矣。又于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

乾隆帝弘历继承了祖父喜欢骑射的传统。在他年纪尚幼时,每当举行木兰秋狝,康熙帝总是会带着他出塞打猎。有一次弘历跟随祖父围猎,不意遇上了一头黑熊,弘历不慌不乱,执辔昂首。康熙帝怕黑熊伤了皇孙,急忙用铁矛将黑熊射死。见到弘历临危不惧,康熙帝十分喜爱,经常对大臣们提及此事。乾隆帝对此事印象深刻,成年后愈加喜欢出巡打猎。他箭术精准,常在夏日接见武官后在宫门外较射,射时箭发3番,每番3发,每发多中靶心,9箭可中六七。乾隆十四年(1749)十月,他在大西门前射箭,9发9中。大臣钱麓惊为异事,特作《圣射记》,感叹“圣艺优娴”。∷少年康熙皇帝便服图

此外,康熙帝和乾隆帝还爱好丰富,康熙帝热衷科学,对算学、天文、地理、光学、医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亲自解剖过一头冬眠的熊。他曾亲自观测日食,为了观察风向,他还在宫中设立小旗,用来察看风向、风速。

乾隆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喜好吟诗作对,酷爱书法,他一生遍游名山大川,到处写诗题词,一生共写诗43630首,其数量之多,在历史上无人可望其项背。他还喜欢听音乐,经常要求乐工更换新曲。康、乾二帝热衷于自己的“业余”爱好,这对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起了重要的作用。日常保健

历代君王多迷信长生不老,服丹药中毒者比比皆是,不过康熙帝和乾隆帝对此并不迷信,康熙帝曾对炼丹有过兴趣,但非常谨慎,从不轻易服用。而乾隆帝却因为皇父雍正帝服丹药中毒身亡,对丹药深恶痛绝,由此避免了重蹈其他君王因服用丹药毙命的覆辙。

康熙帝非但不喜欢服用丹药,连对补药也没有过多的兴趣,他尤其对人参没有好感,认为有害无益,与其药补不如食补。他曾经说过,早年满洲老人皆不服药,太皇太后、皇太后一生也不服药,先人的做法是有道理的,所以应该效仿。康熙帝不仅这么说,而且以身作则,他57岁时,下巴有几根白须,大臣进献滋补肝肾的乌须丸,他认为多此一举,拒之不用。

乾隆帝却不认同祖父的观点,他每天都要噙服少许上好野山参,还常饮药酒。他认为人需进补,但要适时适量,不能乱补。他常用的补益药方有龟龄汤、椿龄益寿药酒方、健脾滋肾壮元方、秘传固本仙方等,这些药方多属于脾肾双补之药品。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固肾即固本,先天之本既固,身体自然健康。他晚年经常服用一种名为八珍糕的保健食品,八珍糕由党参、茯苓、白术、薏米等研磨成粉,与白米粉同蒸而成,具有平和温补、益气养血的功效。

乾隆帝还根据自身的体验,总结出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十常”是: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掸,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就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十常四勿”符合保健养身的道理,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康熙帝和乾隆帝的养生之道十分有效,特别是乾隆帝,他一生没有患过严重疾病,直到晚年还是思维敏捷、身强体健,他的死是属于自然衰老,寿终正寝。清宫十二帝子嗣盘点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把12位皇帝的皇子数量排列出来,就会发现呈现递减趋势。清太祖努尔哈赤:妻妾16人,皇子16个,无人夭折,最小的也活到30多岁。清太宗皇太极:妻妾15人,皇子11个,未活过11岁的4个。清世祖顺治帝:妻妾19人,皇子8人,有一半早殇,最短的只活了89天。清圣祖康熙帝:妻妾38人,皇子35个,夭折11个,最小的一个生下来当天就死了。清世宗雍正帝:妻妾28人,皇子10个,6个没活过11岁,但有一个长寿的乾隆帝。清高宗乾隆帝:妻妾41人,皇子17人,早殇7个。他活得久,成绩还算不错。清仁宗嘉庆帝:妻妾17人,皇子5个,夭折了1个,比例还算可以,剩下的却不多。清宣宗道光帝:妻妾23人,皇子9个,早殇了2个,算是后期中最好的一个。清文宗咸丰帝:妻妾17人,皇子2个,出生当日死掉1个。清穆宗同治帝:有皇后、贵妃5人,无后。清德宗光绪帝:有后妃3人,无后。清逊帝宣统帝:妻妾5人,无后。

被雷劈死的傀儡皇帝——嘉庆帝颙琰

庆帝即位后,先做了三年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好不容易亲政了,各地的农民起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虽有护甲三千,却在嘉自己的家门口被一人追杀,惊魂甫定时,天理教众又突然冲进了紫禁城。翻开清朝历史,嘉庆帝绝对是满清入关以来经历最不堪的皇帝之一。而坊间关于嘉庆帝是被雷劈死的传言更为其人生平添了戏剧性。三年傀儡皇帝

乾隆帝在即位之初,曾对天发誓自己在位时间绝不超过祖父康熙,于是在自己登基60年后,即嘉庆元年(1796)将皇位禅让给皇十五子颙琰,即嘉庆帝。嘉庆帝资质平平,原本并无希望继承皇位,但无奈乾隆帝先前选中的两位皇太子都不幸夭折,而其他皇子则更不成器,于是老实孝顺的嘉庆帝幸登大宝。然而老父亲尚在,做儿子的岂能当家,所以嘉庆帝是在其位而不谋其政。

事实上,乾隆帝的禅位还是有被迫的成分在内。早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帝就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立下的誓言,便借口只要崇庆皇太后一直健在,自己就不能主动禅位,哪怕时间已够一甲子。崇庆皇太后去世之后,就有大臣上表请立储君,乾隆帝不但不接纳,还将其以诅咒皇帝罪斩首示众,吓得群臣再也不敢多言。乾隆四十九年(1784)后,随着乾隆帝的身体日益虚弱,群臣们旧事重提,乾隆帝这才勉强接受,选定皇十五子颙琰为未来的国君。

禅位大典举行那天,已在龙椅上坐了60年的乾隆帝实在舍不得挪开,就想把传国玉玺再留在手中一段时间,只让人宣读了传位的诏书。大臣们听说后急得抓耳挠腮,最后还是几个大学士站了出来,连哄带劝,乾隆帝这才作罢。如此心不甘情不愿,自然是难舍至高无上的皇权,所以嘉庆帝即位后,乾隆帝仍然把持朝政也就不足为怪了。∷嘉庆帝手书

嘉庆帝即位后,暂居在毓庆宫,每天除了批阅奏章,接见臣僚,就是陪侍“太上皇”乾隆帝参加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朝内一切军政措施、人员调动都必须经过乾隆帝的首肯才行,甚至有外使朝拜,也由乾隆帝接见。朝鲜史书中就曾提及此事,言朝鲜使者回去之后,只知道有乾隆帝,不知道有嘉庆帝。而在民间,虽然年号已经改为“嘉庆”,发到百姓家中的历书仍然以“乾隆”年号纪年。

除了看“太上皇”的脸色,嘉庆帝还要看“太上皇”的宠臣和珅的脸色。和珅时常在乾隆帝面前打嘉庆帝的小报告,嘉庆帝对其恨之入骨,平日里却对其恭敬有加,甚至当有臣子参奏和珅时,他还要出面维护。嘉庆四年(1799),高寿的“十全皇帝”乾隆帝寿终正寝。39岁的嘉庆帝在当了三年傀儡皇帝后,终于大权在握,而他亲政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处死和珅,查抄和府,以出心中多年郁结之气。家门口被刺杀

历朝历代的皇帝对于自身安全的防范总是最为严密的,但尽管他们身边护卫重重,总是百密一疏,被铤而走险者找到刺杀时机。嘉庆八年(1803),嘉庆帝居然在自己的家门口遇刺,而且刺客并非以一敌百的高手,只是一个平凡百姓而已,这让人看上去简直有些荒谬。

陈德是北京城中一个普通的百姓,他的父亲是汉军镶黄旗人,属契买家奴。出身低微的陈德一直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尝尽人间辛酸。他看到自己和两个儿子每日里辛苦劳作都不能吃一口饱饭,而京城贵族却过着酒池肉林的奢侈生活,心中不免生出一股愤慨之气。有一次,当陈德被主人解雇衣食无着落的时候,发现有人在街上用黄土垫道,询问之下才知道是嘉庆帝斋戒之后要在二十日回宫了。本就愤然的他决定找机会刺杀皇帝:“犯了惊驾之罪,必将我乱刀剁死,图个痛快,也死个明白。”嘉庆帝回宫的这一天,一切看上去都那么平静,与平常无异,谁都不会想到无知小民陈德正藏在神武门西厢房南山墙后。当众人簇拥着皇帝来到神武门,嘉庆帝下轿打算步行到顺贞门时,一个黑影忽然冲了出来,用手中的小刀直刺龙袍。这个变故太过突然,以至于过久了养尊处优生活的一百多位侍卫个个呆若木鸡,不知所措。此时反应最为敏捷的是御前大臣定亲王绵恩、乾清门侍卫丹巴多尔济等人,他们奋力阻拦,在多处负伤之后,才将这个“刺客”按倒在地。

仓皇逃走的嘉庆帝不知道自己的侍卫如此无能狼狈,因为他跑进顺贞门的时候头也没敢回。而陈德被抓捕之后,他才气急败坏地要求军机大臣和刑部进行严审。几个昼夜的酷刑之下,陈德丝毫不为所动,声称自己未受任何人指使。愤怒的嘉庆帝下令将他凌迟处死,陈德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陈禄儿和陈对儿也被处以绞刑。直到杀掉了刺客,嘉庆帝才回想起自己当时的狼狈,开始问责身边负责保卫皇帝的官员,以失察之罪将神武门和东华门十七名文武官员发配到热河披甲当差。而这些举动并没有让他从此安生,此后的日子里,还有更多的“惊喜”在等待着嘉庆帝。起义军打入紫禁城

乾隆朝后期,由于统治者的腐败,吏治逐渐走向没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求生存不断起义反抗。嘉庆帝刚一即位,湖北就爆发了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此后四川、陕西、甘肃、河南等地的白莲教徒也加入进来,人数迅速膨胀至几十万,嘉庆帝不得不从全国16个省征调兵力进行镇压,最后耗时九年半才将这股起义势力基本扫清。而清王朝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元气大伤。此后各地秘密武装力量开始不断扯旗造反,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清斗争。

嘉庆十七年(1812),由京畿大兴县人士林清与河南滑县人士李文成、冯克善等组建的秘密宗教天理教,密谋于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十五日,趁嘉庆帝去木兰围场狩猎的机会起事。但在准备过程中,河南李文成由于疏忽,私造机械时,被官府发现收押,其属下只好提前起事。山东冯克善听到消息后,立即跟着发动起义。这一天早上,两百多名天理教教徒在宫中太监的接应下分别从东华门和西华门攻入紫禁城,一番乱战后,一小股天理教众打入隆宗门,眼看着就要进入养心殿。

正在上书房读书的皇次子旻宁(后为道光帝)和皇三子旻恺惊闻变故后,立即率鸟枪守卫来到养心殿前防御,双方就在养心殿前打成一团。到傍晚时分,礼亲王昭琏才带着健锐营和火器营的精兵从神武门前来增援,剿灭了这一小股犹如插入紫禁城心脏的匕首一般的起义军。惊闻紫禁城之变后,嘉庆帝从木兰围场赶回北京。看到宫内一片狼藉,再思及此前神武门遇刺之事,他不由得感慨万千,愤然道:“大清曾经是何等强盛,谁想到今天居然会发生这样荒谬的事情!”

天理教被镇压后,嘉庆帝为安抚朝堂,颁布了“罪己诏”,深刻反思这次起义的原因。嘉庆帝认为“祸积有日”,此次天理教冲进紫禁城并非一朝一夕而促成,是自己“因循怠玩”,没有及时将星星之火灭于微时,以致酿成大祸。此后,只要将起义者赶尽杀绝便可铲除后患。嘉庆帝反思的结果不是整顿吏治,化解民怨,而是以暴制暴,残酷镇压,这对于当时本已十分尖锐的国内矛盾而言无疑是饮鸩止渴。之后,又有陕西工匠因为饥饿而聚众千人,焚毁城镇,攻击官衙,嘉庆帝不得不再次派出陕甘总督长龄、杨玉春等人率兵前去镇压。然而不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就算积极镇压,也无法阻止起义军前赴后继地举起反抗的大旗,更无法阻止清王朝衰落的命运。被雷劈死的皇帝

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61岁的嘉庆帝到热河狩猎,途中因为中暑,身体略感不适。二十四日到达避暑山庄后,嘉庆帝特意住在烟波致爽殿。但至次日早晨,嘉庆帝已经不能起身了,御医用尽各种办法抢救,但还是没能阻挡死神的降临。当天晚上,嘉庆帝就驾崩了。

嘉庆帝向来身安体健,在来热河的路上还一度下轿,策马奔驰,到达热河的当天又去了一趟城隍庙和永佑寺上香,却于第二天猝死。随行大臣顿失分寸,为免有人乘机乱政,首要之举就是封锁消息。史载,嘉庆帝死后,避暑山庄大门紧闭,限制人员出入。七月二十七日,留京的王公大臣才被秘密告知噩耗,而全国正式通报嘉庆帝的死讯则是在八月初二。拖延了如此长的时间,民间一时流言四起,不断有从热河来的人爆料,说嘉庆帝不是死于暑热,而是死于雷击。

当时的流言大致有三种:一说嘉庆帝在热河狩猎时,身体偶染病患,但并无大碍,照常处理政事。一日,热河上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嘉庆帝便留在寝宫休息,忽然一道明亮的闪电击向嘉庆帝所在的致爽殿,将正在卧床休息的嘉庆帝电死。二说嘉庆帝到达热河后,直奔木兰围场,但追踪围猎多日,只猎得一些寻常野兔。嘉庆帝觉得十分扫兴,传令打道回府。回来的路上,遇上大变天,雷电交加,嘉庆帝高坐在马上,不小心被一个闪电击中,落马而亡。这两种说法虽各有侧重,但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嘉庆帝是被雷劈死的,且死相极其难看,面目全非。然而,虽说夏天会有雷电击中人导致死亡的现象,但到底是少数。那除了雷击外,还有什么能导致嘉庆帝突然暴亡呢?

现代学者通过考证一些资料,推测这一罪魁祸首很可能是心肌梗死或者脑中风一类的急病。史料记载,嘉庆帝“天体丰腴”,平日又爱喝酒吃肉,所以很可能患有“三高”。再加上屡遭变故,嘉庆帝长期处在一种压抑、烦躁、忧愁的情绪中,病情不断加重。热河一行,嘉庆帝已然中暑,还策马快奔,以致血压、心肺难以承受,突然病变。而至于当日的雷电,应该只是一个巧合。

嘉庆帝在位25年,他一生虽然勤勉,但无奈天资平庸,又行事保守,面对恶疾缠身的吏治,没有进行有效整顿,最终劳而无获,曾经盛极一时的清王朝在他的手中开始走上衰亡之路。

节俭成癖的皇帝——道光帝旻宁

庆帝在位的25年,国内烽烟四起、民变迭生,他疲于应付,终至心力交瘁、一命呜呼,可算是够悲剧的了。但大清帝国的嘉悲剧,才只是一个开始。到了他的儿子,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俭朴皇帝和从勤政上看算得上是个合格皇帝的道光帝旻宁,无论其本人的品格如何堪称模范,也无论他如何煞费苦心地经营和维护老祖宗留下的基业,都不可能改变大清帝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和迅速走向衰亡的命运了。从英勇智亲王到俭朴皇帝

史书对道光帝评价不高,认为他能力平庸,缺乏治国良策,看不清形势,也没有勇气和魄力。这些说法或许都没错,但道光帝也并非一无是处:他在继位前被封为智亲王,“智”字并非凭空而来的;而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也几乎没有他那样生活俭朴、不好享受、不讲排场的。

道光帝原名绵宁,当上皇帝之后才改名旻宁。他是嘉庆帝的二皇子,从小就在诸皇子中以善于骑射著称,还会打枪,而且枪法很好。前面说过的嘉庆十八年(1813)天理教起义军攻入紫禁城一事,就是他率众抵抗,守住了皇城。据说当时他听闻事变,派内监到内宫库中取出在皇城中禁用的鸟铳,然后带领宫廷侍卫到养心殿前阻击天理教徒。他亲自开枪打死了两名率先攻上城墙的天理教徒,顶住了他们的攻势,这才赢得了时间。接着他又派人向父皇报信,并调兵遣将与天理教徒展开激战,最终镇压了这次起义。

在这次史称“癸酉之变”的紫禁城危机中,绵宁的英勇和镇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给嘉庆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正是因此被晋封为智亲王的,甚至他用来杀敌的那支枪,也被赐名“威烈”,成了一支名枪。

继位之后,已经成为道光帝的旻宁非常节俭,在宫廷花费上精打细算,规定每年支出不得多于二十万两银子,对什么都斤斤计较,甚至达到锱铢必较的程度。就拿穿衣服来说,他“衣非三浣不易”,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分别也叫上浣、中浣、下浣,三浣就是一个月,可见,他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说明衣服不多。连他最尊贵的礼服——龙袍都是用旧衣料做成的。他还规定除了皇太后、皇后和他本人,别人不到年节不许吃肉,他自己也只是每餐四个菜,以素食为主。此外,不到重大节庆不准嫔妃们用化妆品,更不要提地位更低的宫女了。据载,一次道光帝为皇后贺寿宴请文武百官,伙食标准是每人一碗打卤面,而且还是他特批御膳房宰杀了两头猪,才有肉给面配上肉卤。∷道光帝画像“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道光帝这么俭朴,臣下当然也要效仿。臣子们为了讨好皇帝得到他的欢心,自然也纷纷投其所好。道光帝的衣服经常打着补丁,一时之间满朝文武大臣都穿打补丁的衣服。当然,这只是表面功夫——据说,当时京城里成衣铺卖的旧衣服比新衣服还要贵,官员们纷纷抢购,这就完全违背了道光帝提倡节俭的本意。打掌和食鸡子《清朝野史大观》中载有数则关于道光帝俭朴的故事,其中一个非常有趣。道光帝穿的裤子膝盖处如果破了,就命人裁一块圆绸子补在上面,叫作“打掌”。这件事,大臣们当然也要效仿。这天道光帝召见大臣曹振鳙,看见他的膝盖也补了一块绸子,就问:“你的裤子也要打掌吗?”曹振鳙见表现的机会来了,忙说:“换新的太贵了,所以补一补接着穿。”道光帝听了很高兴,接着又问:“你补一条裤子要多少钱?”曹振鳙一愣,没想到皇帝会问这种事,考虑了半天才说:“要三钱银子。”“唉!”道光帝听了感叹起来,“你们外面雇工真便宜啊,我到内府去补一条裤子要五两银子呢!”他想了想又问:“你家吃的鸡蛋多少钱一个?”曹振鳙这次学乖了,他马上说:“我从小得了一种病,生来就没吃过鸡蛋,所以不知道鸡蛋多少钱一只。”好一个天真的皇帝!好一个见风使舵的大臣!节俭也误国

道光帝的节俭与其说是一种美德,不如说是吝啬。皇帝不是小户人家的户主,他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社稷民生、国家命运,道光帝提倡节俭反对奢靡浪费施之于宫廷尚可,加在官员头上就没那么有效了——他们阳奉阴违,当然不会有谁真心向这个天真的皇帝学习,只把它当作邀宠的道具罢了。何况,“节俭”到以少花钱为要务的道光帝可不光是吃饭穿衣服这些小事舍不得花钱,就连军国大计他都显得非常“抠门”。

据史料记载,道光初年新疆发生张格尔叛乱,清军前往平叛取得了胜利。班师回朝后,道光帝宴请以长龄为首的有功将领,席间菜不过数道,他自己又光说话不吃,害得众将军们干瞪眼,“享受”了一回宫廷御宴,却什么都没吃到。这还是小事,道光帝觉得新疆不派兵驻守不行,派兵多了花销太大又不认可,最终只好从其他地方克扣下军饷,才保证了驻新疆清军的饷银。

诸如此类一听花钱就头痛的事情还有不少,都显示出道光帝作为一国之君过分荒谬的吝啬——他连关系国家安全的军费都舍不得,更不要说治理灾害、兴建水利这些国计民生的事情了——如同土财主般总想一毛不拔,又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除了吝啬,道光帝在用人方面眼光也不高。他喜欢表现得勤俭节约的大臣,却不知道重视官员的能力和水平。他一生重用两大宰辅,其一是信奉“多磕头、少说话”的曹振鳙,另一个是“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的穆彰阿。这两个人都是曲意逢迎、巧言令色之辈,整天报喜不报忧,把道光帝悬在半空;他们本身又没什么治国的才能,当然做不出什么成绩,穆彰阿虽有爱才之名,提拔过曾国藩,却也再没什么别的建树,在鸦片战争中又力主罢免主战派林则徐和邓廷桢,误国误民。

道光帝治国无能、用人不当,即使是一个大好的国家落在他手中也不会有什么健康发展,何况是此时每况愈下、外敌环伺的大清朝呢?鸦片战争的悲剧

发生在道光朝的,可谓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就要数鸦片战争了。鸦片是英国对清政府展开贸易战的武器,也是他们用以麻痹和毒害中国人的毒药。大量鸦片的进口使清朝白银大量外流,损害了大清朝的利益,尤其是白银外流这一事实,令道光帝大为恼火,甚至深恶痛绝。所以,他才在道光十九年(1839)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去禁烟。

不过,道光帝的禁烟意志并不坚决,立场也不坚定。道光二十年(1840)英国以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为借口出兵中国发动鸦片战争,道光帝先是以为英军不堪一击,待实际交战,清军惨败,他又慌了手脚,完全没有了当年在紫禁城抵抗天理教众的勇气。他面对英军的坚船利炮张皇失措,恐怕还心疼着如同流水一般花出去的军费,所以转而听信琦善、奕山等人的主张,把林则徐等人撤职查办,向英军求和,终于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设通商口岸,予英国最惠国待遇,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的深渊。∷清道光三友纹盘

抛开俭与奢、能干与平庸这些品性资质不提,道光帝与他的父祖们在本质上没什么不同,他们从小受的是帝王教育、儒家教育,从未接触或者根本不想接触近代文明,夜郎自大而又坐井观天,以为大清是“天朝上国”,祖宗的基业可以万代不移。他们抱残守缺而又自我感觉良好,当真正面对这个世界的残酷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时,他们惊慌失措,无力应变。盲目自大的乾隆帝是幸运的——他没有面对这一天;悲剧的嘉庆帝至少也还不是太倒霉——他只看到国内的动乱;平庸无能的道光帝尝到了内忧外患的滋味——他适逢其会!前人欠下的债,要他来偿还!

道光帝的确不够坚定,他没能主战到底——以当时清朝的国力,即使不能战胜,也不会一败涂地。然而,现实就是现实,大清早不是那个威服四海的大帝国了——它已经从全盛期跌落,它经济衰弱、政治腐朽、官吏腐败、武备松懈、内乱不息,实在是大不如往昔,更难以抵挡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突飞猛进的英国了。所以,即使道光帝足够坚定,不惜倾举国之力与英军对抗,取得了一时的胜利,也还是抑制不住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更阻挡不了他们的脚步!

道光帝39岁登基,69岁逝世,当了30年皇帝。在这30年里,大清帝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门被打开,闭关锁国政策彻底被打破,中国不再是一片世外桃源!但无论是大清国皇帝还是他的子民都没有做好准备,他们为之震惊却又束手无策,整个帝国如同一头待宰的羔羊暴露在猛虎恶狼面前,人民陷入了更加深重的灾难之中!贻虎为患的“四无皇帝”——咸丰帝奕丰帝20岁登基,在位11年,政治上一事无成,被后人讥讽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他天生愚咸钝,在众人的帮衬下巧夺帝位,但终难改其阿斗本色。咸丰帝即位以来,于内不能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于外不能抵挡八国联军的火炮,整日只知沉溺在酒色和丝竹之声中,把国家大事丢给一个女人去处理。他宠爱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终于贻虎为患,让这个女人得以干政,统治了大清国大半个世纪之久,酿成灾难性的后果。巧夺帝位

咸丰帝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制继位的皇帝。论理,人们不该对他的继承合法性有所怀疑,但在民间还是有大量的流言传了出来。原因无他,即咸丰帝太过平庸无能,而他的弟弟奕䜣则文武双全,聪明果敢。咸丰帝虽是嫡长子,但清朝选立皇储从不囿于伦理纲常,为江山万年之计考虑,向来是立贤不立长。那道光帝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舍弃优秀的奕䜣不用而选平庸的奕呢?

道光二十六年(1846),道光帝65岁了,他必须要考虑立储了。这时候他的9个皇子死了3个,过继给亲王1个,3个年龄还小,只剩下2个人选,他们就是16岁的奕和15岁的奕䜣。这两个皇子,一个是他宠爱的皇后所生,一个聪明能干、文武全才,选哪个呢?这可让道光帝左右为难。

事实上,道光帝在立储之事上一度是倾向奕䜣的。奕䜣从小聪颖,读书习武均是一点就透,而奕则迟钝了很多,且一直体弱多病。奕䜣的生母是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地位虽不及奕的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但孝全成皇后于道光二十年(1840)突然暴毙后,一直是博尔济吉特氏代行皇后之责,统摄六宫,其地位等同于皇后。此外,道光帝还将当时刚满10岁的奕交由博尔济吉特氏代为抚养,足见道光帝对她的信任。

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看来太子之位非奕䜣莫属。但奕毕竟是嫡长子,行事又没有什么大的差池,在朝堂上自有一班老臣鼎力支持,而其外祖家钮祜禄氏的势力也不容小觑。道光帝顾忌于此,便安排了一文一武两次考试来测试两位皇子。道光帝如此安排,原意本是想让奕䜣借此机会出彩,好堵住那些拥立奕之人的悠悠众口,但没想到奕却意外地表现出色,让他改变了主意。

武考试是道光帝带着众皇子到南苑狩猎,借此机会考查皇子们的骑射能力。对有尚武传统的满清王朝而言,一个具备高超骑射能力的君主才能领袖群伦,赢得八旗子弟的心。而善于此道的奕䜣果然不负众望,在众皇子之中战绩最为丰硕。反观奕不但一无所获,还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道光帝不解,便问他怎么了,奕赶紧跪倒回话说:“现在正是万物生发的春季,鸟兽都在孕育之中,儿臣不忍心在这个时候伤害它们,更不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和弟弟竞争。”∷咸丰帝画像

奕的这个回答让道光帝不由得眼睛一亮。治理国家,武功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宽厚爱民,仁怀天下。奕的这招藏拙于“仁”一下子改变了道光帝对他的看法。

文考试是道光帝考查他们对政事的见解。奕的老师杜受田便以人之常情揣测道光帝的喜好,要奕在对答时尽量少谈政事,多关心道光帝的身子,“皇上若自言病重,将不久于人世,阿哥唯伏地流涕,以示子臣仁孝之心,便大事可成”。果然,那天当奕䜣滔滔不绝大论国家治政之道,赢得道光帝的连连称道时,奕却用一场感人肺腑的痛哭赢得了道光帝身后的皇位。

道光三十年(1850),奕通过正大光明匾后的传位诏书和皇帝朱谕的双重印证,合法地坐上了皇帝的御座,即咸丰帝。奕䜣成了这场皇位之争的输家,只得俯首称臣。但他到底也是道光帝最心爱的皇子,为了补偿他,道光帝特意在装传位诏书的匣子里加了一道谕旨,上书“皇六子奕䜣封为亲王”,这就造成了清代绝无仅有的一匣两谕现象,由此可见奕䜣在道光帝心中的地位。乱了半个天下

道光帝死了不到一年——道光三十年年底(按:照公历计算是1851年年初),洪秀全于广西金田村起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短短几年间,这支农民军克永安、战长沙、攻武昌、拔安庆、定都江宁(今南京),搅动了南方十几个省,建立起声势浩大的农民政权,转眼间就使大清帝国丧失了半壁江山。道光帝却双手一撒,把这个烂摊子留给了他选定的皇位继承人——咸丰帝奕。

继位时的咸丰帝才20岁,他知道依靠升平日久、颓废不堪重用的八旗官兵不足以对付太平天国,于是开始起用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放手让他们募乡勇、办团练,组建起湘军镇压太平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咸丰帝虽然任用汉人,却不肯重用他们。终咸丰一朝,曾国藩不过官至两江总督,始终未能升任更重要的职务,而围绕在咸丰帝权力核心周围的依然是满洲旗人。

与其说咸丰帝运筹帷幄指导湘军渐渐消灭了太平天国,还不如说他其实是放任自流,把汉人叛乱交由汉人处置,自己乐得清闲,仿佛事不关己地在一旁坐山观虎斗。他在位时,整个大清帝国的半边天已经变了颜色,州城陷落、人民流离失所、兵祸连年,他却依然在北京紫禁城和避暑山庄里歌舞升平,安享着“太平盛世”。洋人打到北京

咸丰六年(1856),眼看着中国国内政局动荡,更加无力顾及外务了,英法俄等帝国主义列强蠢蠢欲动,希望加强对大清帝国的控制,以期获取更大利益。这一年,湖广、云贵、苏皖、鲁豫等地激战方酣,各地官军都在和太平军、捻军激烈争夺,新疆、东北等地也不太平,而咸丰帝“坐镇”北京,毫不惊慌。六月间,英、法、美公使提出修改到期的《望厦条约》,咸丰帝的反应是“诏酌允变通,阻止来京”。就是让当时的两广总督叶名琛自己看着办——你也别来北京,我堂堂大清皇帝也不见你!皇帝下旨“酌允变通”,叶名琛当然照办,照办的结果就是不答应修改条约。这引起了列强的强烈不满,恰在此际,发生了“亚罗号事件”,英国借此出兵中国,攻占虎门,袭击广州城。英国人打来了,又是“敕叶名琛相机办理”,咸丰帝还是不当回事。

皇帝不重视,下面不敢自作主张,小小的外交事件遂起争端,终于演变成激烈的战争。早在此前,中法之间就因为“马神父事件”交涉未果,引起了矛盾。现在,在英国的鼓动下,法国终于与英国组成联军,来共同对付不肯俯首听命的清王朝了。咸丰七年(1857),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叶名琛被俘,押往印度,后绝食自尽。第二年,联军舰队进入渤海湾,攻占大沽口,进逼天津,咸丰帝这才慌忙派桂良、花沙纳赴津和英法谈判,在美俄的“调停”下与英法及调停人美俄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但英法并不满足,他们在咸丰九年(1859)第二次进攻大沽口失败后于咸丰十年(1860)先后攻占舟山、大连湾,又从北塘登陆,再夺大沽口,一路攻陷通州(今北京通县),直逼北京城!

这样一来,咸丰帝怎么也不敢再“稳坐钓鱼台”了,他听说敌军逼近,连忙带上后妃和皇族一溜烟就跑到了热河(今承德),把北京城留给了御弟奕䜣,自己逃之夭夭了。我听我的戏

咸丰帝逃亡,北京城人心惶惶、无力抵抗,很快被英法联军占据了。接下来,英法联军展开报复性的烧杀劫掠: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遭到洗劫,然后被一把大火烧成平地,毁灭了强盗罪行的证据;同样遭到厄运的,还有康熙帝逝世前居住的畅春园、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以及玉泉山的静明园和香山的静宜园。无数的建筑名胜、艺术瑰宝、金银玉器、古籍古画和珍贵史料不是被抢劫一空就是被付之一炬,给北京城这座文化古都和中华文明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与此同时,被留下来“善后”的奕䜣难以支撑危局,无奈之中接受了此前英法提出的《天津条约》,又和英法以及充当“调停者”的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丧失了东北地区的大片领土。

从北京逃往热河,可不同于往年巡幸避暑,一路上兵荒马乱,咸丰帝吃了不少苦,饮食不济,连住宿都成问题,军队也险些溃散。但这些毕竟都过去了,热河虽比不得北京,毕竟是行宫所在,还算一应俱全,各地也时有供奉,过的日子还不错;北京的谈判也还顺利,反正人家要什么答应什么就是了,管他《天津条约》还是《北京条约》,管他割地赔款还是出卖主权,点头签字就是了。只是有一点,咸丰帝说什么也不肯起驾北京——他怕洋人再度攻入北京,自己又要逃难。而且他根本就不肯见洋人,坚决拒绝公使向他面呈国书——仿佛一个外国使节也会刺杀他一般。

国事如此,咸丰帝的胆子又小,救亡图强只怕是丝毫指望都没有了。不过他总该在惊恐之余表现出一点对国事的忧虑和痛心吧?非也。忧惧归忧惧,痛心是没有的——就在这承德避暑山庄的行宫中,他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不但不能奋发图强,就连辍宴罢戏这点小事都做不到。在行宫中,他“着升平署三拔至热河”,唱戏给自己听聊以解闷,并且照常大排筵宴,热热闹闹地欢度各种节日……让宠妃打理政务

咸丰帝继位的第二年就下令选秀女进宫,这批秀女之中就有后来对清王朝和中国近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出自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咸丰二年(1852)被选入宫,封为贵人,赐号“兰”。咸丰四年(1854),晋懿嫔;咸丰六年(1856)生下皇子载淳。载淳是咸丰帝的第一个皇子,咸丰帝欣喜若狂,立即将她由嫔位晋为妃位。这还不够,等小皇子满周岁时,又升之为贵妃。叶赫那拉氏母凭子贵,得到咸丰帝的宠爱。

懿贵妃是个有心的人,从小就聪慧过人,有男儿之志。她见咸丰帝如此宠爱她,便效仿武则天辅佐唐高宗,帮咸丰帝批阅奏折。咸丰帝一向体弱多病,又对朝堂之事心生厌烦,也就由得她乱来。如此,便给了懿贵妃干预朝政的机会。

咸丰帝将政事交给自己的宠妃打理,自己则专心玩乐。因为宫中子嗣不继,咸丰帝便以此为借口不断从满蒙两族挑选适龄女子入宫,甚至还破坏祖制,选大量的汉族秀女入宫。

咸丰帝如此荒淫,自然引来待选秀女的不满。传言,有一次,又有一批秀女被强征入宫,大家因舍不得家人而大声哭泣,却招来头领太监的喝骂。其中一个秀女在这时站了出来痛斥道:“现在天下大乱,皇上不去求贤才、选良将,却只知道沉迷于酒色,强征良家女子入宫。这是英明君主的作为吗?”

秀女的这番话恰巧被咸丰帝听到,便问她竟敢如此说,就不怕杀头吗?秀女朗声答道:“我死了,人们千秋万代都会记得我的名字,而皇上却如何自处呢?”说完,就往旁边的石柱撞去,太监们赶紧拉住了她。咸丰帝见这个秀女如此贞烈,顾及自己的名声,就命人把她送出宫去。经此一事,咸丰帝也百无聊赖,索性将此次强征的秀女全部放出宫去。

此事是真是假姑且不论,但咸丰帝31岁就驾崩,与他纵情酒色是紧密相关的。饶是如此,咸丰帝膝下皇嗣仍然是少得可怜。除懿贵妃为他生的一个皇子外,就只有一个女儿荣安固伦公主,活至22岁。次子悯郡王,出生当日就夭折了。圈养“圆明园四春”

咸丰帝对汉族女子的三寸金莲情有独钟。《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有一位山西籍的曹姓寡妇容貌艳丽,一双小脚被裹得刚刚“三寸”,咸丰帝非常喜欢,特赐她的鞋“以菜玉为底,衬以香屑”。

清军入关后,为保持满洲血统的纯正,严禁满汉通婚。孝庄太后更是在清宫神武门内悬挂懿旨:“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有祖宗家法在此,咸丰帝不敢太过乱来,但他又实在喜欢这些有三寸金莲小脚的汉族女子,那怎么办呢?

有奸佞小人察知咸丰帝的烦恼后,就花重金从江苏、浙江一带购买数十名小脚汉族美女,献与咸丰帝,并巧舌如簧说:现在天下乱贼四起,圆明园地处郊外,更应加强警戒。这些女子各怀本事,可三人一组,每晚在皇帝的寝宫外打更巡逻。咸丰帝自然听得懂其中的奥妙,于是光明正大地将这些“女侍卫”带进圆明园,以供自己享用。后来,咸丰帝干脆把祖宗家法抛在一边,为其中四位最美的女子加封位号,称为“四春”,即牡丹春、杏花春、武陵春和海棠春。四人分住在圆明园的“镂月开云”、“杏花春馆”、“武陵春色”和“绮吟堂”,一时风光无限。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听说后,大发雷霆,闹至皇后处,但皇后却劝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咸丰帝如此荒淫,身子骨自然是一日不如一日,但他仍不加节制,还大量服用房中药。人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咸丰帝似乎是认准了这条路,最终身子被完全淘空,咯血而亡。顾命变丢命

据史料载,咸丰帝好酒好色,除了爱听戏唱戏,还抽大烟。这样一个人纵然生在帝王家,也是其势难久,再加上不断的惊吓忧虑,他的身体就更糟糕了。咸丰十一年(1861),逃难在外一年的咸丰帝病死,再也没能活着看到大清国都。临死前,他立唯一存活的儿子载淳为皇太子,即其后的同治帝,而他自己第二天就龙驭殡天了,年仅31岁。

咸丰帝寿数不享,他的儿子当然年龄还小。载淳即位时只有6岁,和当年的顺治帝一样。6岁的小皇帝当然无法治国,必须有宰辅大臣代理国政。就因为这一点,咸丰帝临终又犯下一个大错并很快就显露出来,致使他钦命的顾命八大臣变成了丢命大臣,并使大清江山落在一个毫无治国才能,只是一味把持权柄的女人手中,最终被断送掉了。

咸丰帝犯下的这个大错,就是不该在指定顾命大臣的同时,给予两宫皇太后干预朝政的权力。咸丰帝遗命顾命八大臣有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肃顺、额驸景寿、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穆荫、吏部左侍郎匡源、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少卿焦佑瀛。八人共同辅政已经有点乱了,咸丰帝还不放心,他又赐给儿子载淳生母懿贵妃及皇后钮祜禄氏(慈安太后)“同道堂”和“御赏”两方玉玺,用来牵制顾命大臣的权力,酿成了大祸。

咸丰帝的本意是两方互相制衡,不至于有人专权。但他没想到八人辅政权力难以集中,本就很难发挥作用;而后妃干政更是大忌。他更没料到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权力的欲望和野心有多大,也忽视了恭亲王奕䜣和僧格林沁等朝中一些实权派人物。结果,叶赫那拉氏以载淳生母的身份控制了“御赏”玺,并和恭亲王奕䜣等人联合起来,在咸丰帝死后不久发动辛酉政变,废除顾命八大臣,将肃顺斩首,载垣、端华赐死,其他五人尽撤职,只保留了景寿的爵位——至此,咸丰帝自作聪明的传位计划彻底破产。

八大臣受命顾命,最后丢了命,大清国渐渐成了慈禧太后的天下,这也是咸丰帝的贻害!“花柳”还是“天花”——同治帝的真实死因为清宫十二帝中最短命的一个,同治帝的死因至今扑朔迷离。关于他的死,最主要的两种说法是梅毒和天花,当然也有调和作论者认为同治帝是梅毒和天花并发。不论哪一种说法都有一定的依据,也都言之凿凿。但真相只能有一种,我们虽没办法亲眼见证,却可以据情据理分析,得出最接近真相的结论。肆意玩乐

同治帝是大清帝国继顺治帝、康熙帝之后的第三个幼童皇帝,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争议、顺理成章继承皇位的皇帝。同治帝继位后,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等起义纷纷被扑灭,清政府开始推行洋务运动,开办现代工业,训练新式军队,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路,国力有所加强,也出现了一段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同治一朝被称为大清的中兴之治,仿佛恢复了往昔的荣光。

同治帝不曾参与过剿匪的大计,“师夷长技”他又不肯做。那么他当皇帝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呢?答曰:玩乐。当皇帝当然不可能整天玩,小时候要读书,整天又被太监宫女们围着,难得自由,稍大一点更有各种各样的仪式、活动要参加,常常是身不由己。但皇帝毕竟是九五之尊,下决心要做的事情总会有办法做到。同治帝对政事没有兴趣,他最想做的就是自由自在地到处玩,所以他小小年纪,就开始变着法地找乐子。

据传说,同治五年(1866),才11岁的小同治帝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发起脾气将贴身的太监赶走,从皇宫中溜了出去。他一直跑到西安门外的大街上,连吃带喝,快快乐乐地玩了半天,直到被太监们找到带回宫中,才算结束了他生平的第一次“微服出访”。

从此之后,同治帝迷恋上了“微服出访”这种万分有趣,又时常能给他带来意外惊喜的活动,也闹出了不少笑话,留下不少逸闻。又一次,同治帝心血来潮,跑到曾国藩宅邸附近去玩,他看到一间房子里桌子上有写好的文章,就走进去读,读着读着忍不住拿起笔来批改,直到把文稿涂抹了个遍,这才起身离去。

房子的主人是个进京赶考的举人,他恰好回来看到了这一幕,也记住了改他文章的人的长相。别人告诉他,这个人好像是曾国藩的客人。等曾国藩回来他跑去问,一说此人的相貌,把曾国藩吓坏了,连忙告诉他这就是当今皇上。举人一听,皇帝把自己的文章批改成那样,哪里还敢去考试?他第二天就收拾东西,打道回府了。∷同治帝画像

从小时候的好奇出游到少年时的任性胡闹,同治帝玩来玩去,始终是一身的孩子气。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爱好”和“兴趣”也多了起来。《清朝野史大观》载,同治帝身边有个叫作王庆祺的翰林侍读,为人好阿谀献媚,极得同治帝的宠爱。有一次,内监竟然看见他和同治帝亲密地坐在一张床上,手里还拿着一本小册子看。内监上前一看,原来是一本春宫图!这个王庆祺竟然靠给同治帝进献黄色刊物,从五品官一路爬到了二品,也真称得上是“为官有道”了。而有了这种“朋友”的引导,渐渐成年的同治帝也“玩”得越来越欢,据说竟然逛烟花柳巷,终于“玩”出了一身病。寻花问柳信其有

在野史杂记和民间传说中,关于同治帝的死因最多的说法就是死于梅毒。究其患上这种“花柳病”的原因,则主要是长期不断地“微服私访”,出入烟花柳巷之地,而且不是那种相对比较“安全可靠”的大地方,而是些私娼家。身为九五之尊虽然后妃宫女不少,但很难想象他会从后宫女人那里染上这种难以启齿的病,所以若说同治帝最终患上了梅毒,那么就几乎可以肯定这些“微服私访”事件是先决条件。同治帝到底有没有去过那种地方,又会不会和比较低级、肮脏的私娼有染呢?

前文已经介绍过,同治帝从11岁就开始迷上了“微服出访”,后来更有人向他进献淫秽图册,这些都记录在野史中,但也有一定的依据。由此可见,首先他有“微服出访”、寻求新鲜刺激的“前科”,其次也很可能在“学习”之余到外面寻觅“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就在《清朝野史大观》“词臣导淫”(王庆祺事)条目下,连续有数条相关的记录:“皇帝患淫创”一条说他不喜欢慈禧太后为他立的慧妃,又不能亲近自己喜欢的阿鲁特氏,因此家庭生活没有“乐趣”,于是“出而纵淫”,“又不敢至外城著名之妓寮,恐为臣下所睹。遂专觅内城之私卖淫者取乐焉……”就是说他去的不是“八大胡同”那样的公开场所,而是私娼家。“同治帝之殊趣”条则说他和奕䜣之子贝勒载澂两个人经常一起穿着黑衣服到娼妓家、小酒馆和暗娼之地“遍游之”。

野史秘闻或者不能尽信,民间传说也很难说有什么可信度。但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有这种传闻的皇帝已经极为罕见,清宫十二帝中同治帝的这个“事迹”更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了,就连多次下江南、有微服私访经历的康熙帝和乾隆帝也不闻其宿私娼家,为何单单同治帝有这样的传闻呢?

由此可见关于同治帝的这些记载恐怕不是空穴来风,应该是有根据的,也符合他的性情——同治帝应当是去过私娼家的,而且不止一次。梅毒说真不少

倘若众多关于同治帝寻花问柳的记载是真实的,那他就极有可能在卫生条件较差的私娼那里染上性病。前述“皇帝患淫创”一条就说:“久之毒发,始犹不觉。继而见于面,盎于背……将死之前数日,下部溃烂,臭不可闻,至洞见腰肾而死”。又“同治帝之殊趣”一条说的是“其病实染毒疮,头发尽脱落,言因发疥疮致命者误”。而在这上面的“穆宗微行”一条里,则有“嗣以痘疾竟至不起,人疑其为花柳病者以此”。

表面上看,这三条中所说的似乎自相矛盾,一个说是“毒发”,应该是指梅毒、花柳病,一个说是“毒疮”,第三个说的却是“痘疾”了。但是首先,《清朝野史大观》是记闻,不是作者一个人的观点,每一条可能各有出处。其次,梅毒的毒发未必就不是毒疮,因为皮肤的肿烂溃疡都可以叫作毒疮,这两条所指的很可能是一种病,所以后面作者要指出说(同治帝)因为患了疥疮而死的,至少是搞错了。至于“痘疾”,则是官方公布的死因,人们认为同治帝实际上得的根本不是“痘疾”,而是梅毒。

此外,萧一山在他的《清代通史》下卷专门设了一个章节讲《同治帝之荒淫与恶疾》,也举出许多证据证明他确实去过烟花柳巷并因此死于“淫创”。例如他讲到恭亲王奕䜣劝谏同治帝不要修建圆明园,就指责同治帝的“微行”,而且拿出了何时何地的证据,令同治帝无言以对。他说到同治帝生病的过程,是“因微行致马惊逸,不及三月,竟一病不起。其病初谓受凉,嗣云发疹,十一月初一日始定为天花”。一开始人们还当是感冒之类的小病,后来又说是出疹,这大概就是“毒疮”说法的源头了。但最后是“定为”天花的,“实则乃淫创耳”!作者是认定了他得的是梅毒。

另外,萧一山还提出了一些佐证:比如同治帝死后8天,那位向同治帝进献淫秽画册的王庆祺就被弹劾,“奉懿旨革职永不叙用”了。他的罪名是“微服冶游”,还是老毛病。而且弹劾他的奏章里有句话说“街谈巷议,无据之词,未敢奏陈”,大概就是暗示慈禧太后民间议论纷纷,说这个王庆祺曾经和同治帝如何如何了。当时的人更是为此写了一副对联,其云:宏德殿,宣德楼,德业无疆,且喜词臣工词曲。进春方,献春册,春光有限,可怜天子出天花。虽然不敢明说同治帝死得蹊跷,但“春方”、“春册”不会引起天花,是无疑的。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高阳的《慈禧太后全传》、蔡东藩的《清史演义》等书也都认为同治帝实际是死于花柳病。天花的证据

然而历史总是有不同声音。很多论者认为,野史、传说、演义都不靠谱,同治帝的真实死因还要到正史资料中去寻答案。这些研究者研究之后的结论是:同治帝还是死于天花。他们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清宫档案中留下的同治帝患病期间的脉案,也就是病历档案,包括诊断和用药,以及同治帝的老师之一翁同龢的日记。

据脉案记载,同治帝从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三十日发病,一开始就接连高烧不退,这是天花发病的典型症状,而据说梅毒发病就不会这么快,也不会伴随着发烧。另外同治帝发病后的症状主要是感觉“胸满烦闷”、“身酸腿软”、“咽喉干痛”、“呛咳腰痛”,而梅毒病人最初应该是毫无感觉,和正常人一样。再次,据考天花发病之初都会出疹,而出疹之后症状渐渐减轻。同治帝也正如此:他第一天就“皮肤发出疹形未透”,第二天又“疹形透出,夹杂瘟痘”,到第四、第五天出痘后则“胸堵烦呕俱退,大便已行,胃口渐开”,“内症俱见稍减”,也都是天花发作的表现。

除了这些,天花和梅毒在出疹位置、形状、后期症状等方面也存在差异,通过与脉案中的记载对比,人们也都得出结论:同治帝患的是天花,也应该就是死于天花,而不是令人难以启齿,有损于皇帝声誉和威严的梅毒。另一个有力的证据则是翁同龢的日记。翁同龢作为同治帝的老师,多次被批准到宫中去探视自己的学生皇帝。他的记载和御医们在脉案上的记载大同小异,也都是说同治帝患上了天花,说他“证属重险”、“花极稠密”,实属天花无疑。

这两大证据一个是宫廷档案,一个出自一代名臣的日记。前者是为同治帝诊病的御医们每日诊脉、开方的记载,当属忠实记录;后者是一个老师写的看望学生的情况,完全是私人行为,似乎也不会有假。照这么看来,同治帝的死于天花是铁证如山,不容置疑的了。那些野史、演义、传说都不过是捕风捉影,甚至是造谣生陷,完全是抹黑同治帝作为帝王的伟大形象,不足为信;就连萧一山严谨的学术论著在这个问题上恐怕也是难免疏漏,甚或是有意诋毁国家领袖了。

然而情况真的就是这样吗?同治帝的死真的只是一个悲剧,毫无个人的责任?医案可信吗

且不说同治帝从接受臣子进献的淫秽图册,到“微服出访”,带一两个内监或者由王庆祺、载澂之流陪同寻花问柳,再到身染花柳病,终因梅毒发作病死这些说法是否是空穴来风,按说只是凭借脉案和翁同龢的日记给同治帝的死因翻案,恐怕难以令人信服。

脉案固然应当是皇家诊病医治过程的忠实记录,然而脉案并非史官所修撰的正史,正史尚且可以篡改,何况区区脉案乎?慈禧太后作为大权独揽的实际统治者,她为了维护所谓的“皇室尊严”,掩盖同治帝死因真相,是完全有可能,也不惮于命令御医们按照天花的症状编造出一份“脉案”来的。何况,无论是《清朝野史大观》还是《清代通史》都指出,正是慈禧太后在明知道同治帝所患的是梅毒的情况下,依然命令御医们按照天花救治,最终导致同治帝不治身亡。据《清朝野史大观》,御医们明知道是梅毒,但没人敢说,反而“请教”慈禧太后皇帝得了什么病。慈禧太后说:“恐天花尔。”他们就只好按照天花来治了。同治帝怒斥御医:“我非患天花,何得以天花治?”御医回答他说:“太后命也。”他才没话说,唯“恨恨而已”。而《清代通史》则说“太后不知恶疾,强以天花治之”,还是给这位老佛爷留了点面子。

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看出慈禧太后的心思。她要的只是保全面子,才不管同治帝的死活。而同治帝死后,她命令御医们篡改脉案,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或许有人会说,慈禧太后明明是同治帝的生母,她怎么会置亲生儿子的性命于不顾呢?且不说古来皇权斗争中父子相残、子杀父、母杀子的有多少,单就慈禧太后本人来说,她为了权力,又怎么会在乎一个儿子的死活?就在同治帝去世的当天,她还在他的面前痛打皇后阿鲁特氏,致使同治帝惊厥,跌落床下,就此一命呜呼了。儿子病入膏肓,她依然大发淫威,残暴地对待他心爱的人,她又会在乎什么母子之情呢?

而对于所谓“脉案”的另一个驳证是,当时为同治帝诊病的御医之一李德立的后人李镇撰文《同治究竟死于何病》,曝出他的曾祖留下的秘闻,正是前述关于慈禧太后命令御医们用治天花的办法给同治帝治病的内幕。这就已经足以说明当时的情况,更说明脉案之不可靠——纵然慈禧太后没有命令他们修改脉案,他们自己恐怕也要写成那个样子,而绝不敢留下实证。

至于翁同龢的日记,他只怕也是心中雪亮,却不敢那样去写——虽然他的日记是私人的,但他岂能不知道他的日记绝非私密之物,不知何时就会成为他自己的“罪证”?可怜薄命做君王——光绪帝载湉岁的载湉本来是醇亲王的儿子,因为同治帝没有子嗣,意外地继承了帝位。命运的这个转机将他抛入了悲剧的无底洞,终其四一生,他都是一个受制于人的傀儡皇帝,非但没有作为,而且还受尽磨难,不得善终。悲剧的命运分岔口

同治十三年(1874)农历十二月初五日,年仅19岁的同治帝因患天花不治身亡,结婚刚刚一年的他没有留下一个子嗣。于是,谁来继承这个皇位呢?自然是由当时真正的掌权人慈禧太后来挑选了。慈禧太后环视四周,发现一个最佳人选,便是自己的亲妹妹和醇亲王奕的儿子载湉。当时的载湉只有4岁,还是个不谙世事的顽童,正好便于慈禧太后控制。于是,这个本来与皇位无缘的小孩就突然被命运带进了一个复杂的政治旋涡中,注定了一生都是个悲剧。

俗话说一入侯门深似海,4岁的载湉在熟睡中被悄悄地抱进了皇宫,在路上,他可能还在做着甜美的梦,醒来后却发现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里。等到他再次见到自己的父亲时,那个一直将他抱在肩头的慈父突然跪在他的面前称臣,而那个喂他吃饭、哄他睡觉的母亲也消失不见了。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被抛掷在这么一个空旷冷漠的宫室中,每天看着一群陌生人对自己顶礼膜拜,只是隐隐地感受到一股不可违抗的宿命之力,将自己一步步拖向未知的危险。

光绪元年(1875)正月二十日,载湉正式在太和殿即位,从此便开始了他的傀儡生涯。在这个新的环境中,没有朋友,没有爱,只有学不完的繁文缛节,还有慈禧太后严厉的训斥。小小的载湉每天都活得很辛苦,担惊受怕,抑郁孤独,因此他从小身体很弱,经常生病。也许在生病的时候,他才能感受到一点点自由和放松。

因为营养不良和疏于照顾,载湉的身体发育迟缓,体质羸弱,10岁的时候看上去还和五六岁的幼童一样。按照清朝皇室的规定,皇子6岁要开始读书。光绪二年(1876),载湉也开始在毓庆宫读书。当时慈禧太后给光绪选派了几个老师,内阁学士翁同龢主要负责教他识字和读“四书”,侍郎夏同善则教他书法、写字,还有一个御前大臣教他蒙古文、满文和骑射。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小小的载湉经常会感到厌烦,便开始哭闹。没办法,慈禧太后只有将他的父亲醇亲王召入宫中来伴读。见到自己的父亲,载湉心中稍有些安慰,便肯安心学习了,写诗作文都有了很大长进,而且他从小深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在15岁的时候便写下了一首叫作《围炉》的诗:“西北明积雪,万户凛寒飞。唯有深宫里,金炉兽炭红。”∷光绪帝画像

渐渐地,光绪帝一天天长大了,虚岁已经17岁了,慈禧太后霸占了大权十几年,也应该还政了。但是对权力的野心让她对还政一事一拖再拖,直到不能再拖的时候,她便又想出一计,将自己的内侄女都统桂祥女叶赫那拉氏嫁给了光绪帝做皇后,就是后来的隆裕太后。这是光绪帝人生第二个大悲剧,他根本就不喜欢这个叶赫那拉氏,据史书记载,此女相貌丑陋,而且说白了就是慈禧太后安插在光绪帝身边的密探。光绪帝一生在事业上无法施展手脚,家庭亲情从4岁就被剥夺了,现在连婚姻都变成了一场政治阴谋,实在是可怜至极。百日维新

在大婚之后,光绪帝名义上接管了国家大权,但其实,遇到真正的大事情,还是得向慈禧太后请示,并没有多少决定权。不过这些都无法抑制少年皇帝参政的热情。他求知若渴,迫切地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光绪十六年(1890),驻美公使张荫桓回国了,光绪帝迫不及待地召见了他,向他询问国外的情况。后来,他又通过阅读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了解了东洋的情况,对日本的明治维新印象深刻,萌发了变法强国的志向。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之后,光绪帝毅然站在了主战派一边,他迫切地希望建功立业,希望看到国家在自己的手中变得强大。但是,当时的军费都被慈禧太后挪用去修颐和园了,而且军中主帅李鸿章也对光绪帝的旨意漫不经心。最终,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惨败告终,光绪帝不得已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批准条约时,他用朱笔写下了一段话,要求全军上下戮力一心,痛除积弊,可见他振兴国家的决心。

随着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重,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一些有志之士挺身而出,力图挽狂澜于既倒,重整天朝雄威,他们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四月二十二日联合十八省举人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要求。

公车上书一举激发了光绪帝的爱国热情,他更加坚定了变法的决心,准备起用康、梁等维新派人士,效仿日本的维新变法,富国强兵。

戊戌年,即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十三日,御史杨深秀奏请定国事,二十三日,在取得慈禧太后同意后,光绪帝颁布“明定国事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教诸方面实行变法,旨在挽救中国危亡。他对维新派主要人物作了恰当的人事安排,允许康有为专折奏事,并任命他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目的是让他们便于上奏,提出变法方案。在短短的103天里,光绪帝颁布了100多条新政上谕。

但这些法令在最终执行的时候受到了重重阻挠,尤其是受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的抵抗,很难落实下去。慈禧太后并没有将光绪帝的变法放在眼里,在她看来,这就如同小孩子过家家一般。一旦光绪帝的新政真正威胁到了她的利益时,她立刻露出了本性,发出懿旨迫使光绪帝将变法的中坚人物翁同龢革职查办了。

但光绪帝也不甘示弱,将守旧的怀塔布、许应揆等6名礼部堂官革职了,换上了7名新堂官,其中有4名都是维新派人士。这一来彻底激怒了慈禧太后,她偷偷叫来荣禄,准备血腥镇压维新变法,并企图借天津阅兵之际,胁迫光绪帝退位。

听到了密报之后,光绪帝在七月三十日密诏杨锐,告诉他当前的危险,让他和林旭、刘光第、谭嗣同等速议对策。谭嗣同本来寄希望于在天津训练新军的袁世凯,企图通过他除掉荣禄,营救光绪帝。没想到,袁世凯口头上答应,暗地里却密报了荣禄。八月六日,震惊中外的戊戌政变发生,光绪帝被囚于瀛台,慈禧太后第三次训政。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张荫桓戍边,徐致靖永禁,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康广仁(康有为之弟)被处斩,史称“戊戌六君子”。

一场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就这样惨淡地落下了帷幕,那些颁布的新举措,除兴办京师大学堂外,全部废除,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不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场运动虽然因条件不成熟而失败,却不失为一次伟大的尝试。凄凉的晚景,死亡的迷局

在百日维新失败之后,光绪帝也看清了自己的力量是多么不堪一击,他彻底丧失了参政的热情,开始了无望的囚徒生活。在光绪皇帝人生最后一个阶段中,他经受了身体到精神的巨大痛苦,饱受病痛的折磨。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进攻中国,慈禧太后不顾实力悬殊,感情用事,草率决定对列强宣战,结果惨败,被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此后,光绪帝对政治越来越漠视,对人生也丧失了热情,便每日郁郁寡欢,不言不语。终于,在38岁时郁郁而终了。

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代的专业技术手段已经确证:光绪帝突然暴病而亡是因为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毒所致。而砒霜是从何而来呢?有人认为是慈禧太后为了独霸权力所为;也有人说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出卖光绪,怕慈禧太后死后遭光绪报复,于是贿赂太监下毒;还有人说是太监李莲英下的毒,因为他得悉光绪日记中说慈禧太后死后将诛杀袁世凯和他。到底下毒之人是谁,现在也已经成为了一段历史公案。但不管凶手是谁,对于受害者光绪帝来说,他的悲剧人生就这样草草收场了,留给历史的只是一个苍凉的背影而已。光绪帝的“亲爸爸”光绪帝称慈禧太后为“亲爸爸”,其实并非满族习俗,而是慈禧太后的发明。堂堂皇太后,明明是个女人,为什么会成为“亲爸爸”呢?在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裕德龄(笔名德龄公主)所著的《瀛台泣血录》中,给出了一种解释。裕德龄写道:“她老人家(慈禧太后)一向有心想做男人,往往怨恨自己为什么当初错投了女身。并且她时常很骄傲地说,她把大清帝国统治得非常出色,绝(原文作决,误)不逊于任何一个男性统治者,如今有人可以叫她‘亲爸爸’了,她久欲转女为男的愿望,可说是‘得此差足自慰’了。”这个理由听起来有点道理,可以解释慈禧太后为何要光绪帝称她为“亲爸爸”。此外德龄公主还说慈禧太后因为已经做了同治帝的母亲,不要再做光绪帝的“母亲”。这就有点牵强了。但不管怎么说,慈禧太后对自己治国能力的评价,还是很有讽刺意味的。末代皇帝的错位人生——宣统帝溥仪国末代皇帝溥仪虽然并没有建立什么卓越的功勋,却在中国历史上成为不可替代的一个符号,因为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中结。因为经历了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溥仪被冠以诸多不同的称呼,由于没有庙号和谥号,有人称他为宣统帝,也有人称他为清废帝或逊帝,但最广泛的叫法还是末代皇帝。仅仅三年的清朝皇帝生涯,并未让溥仪享受到任何荣华富贵,却承受了古来皇帝们从未见识过的苍凉。被慈禧选中继承大统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紫禁城沉浸在一片肃穆与茫然之中,光绪帝载湉和慈禧太后同时身染重病,处于弥留之际。宫中已经停放着给二人准备的灵柩,这让所有人的脸上都蒙上了一层哀婉之色。

慈禧太后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但光绪帝的继任者还没有选出,这让她无法瞑目。军机大臣世续、张之洞、那桐等人接到慈禧太后懿旨,要求他们入宫觐见。他们本想与另一位军机大臣奕劻同去,但奕劻却正好去东陵验收慈禧太后的地宫,还未返回紫禁城。

张之洞等人来到慈禧太后的病榻前,看到了一脸憔悴的慈禧太后,她忧心忡忡地向他们询问皇族之中各位王子入宫读书的表现,众人知道选择储君的时刻到了。

世续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国家安定的角度来看,“宜选年长者”。但这个提议却遭到了慈禧太后的强烈反对,她拍着床大声斥责世续道:“此何等重事,而若敢妄言!”张之洞知道慈禧太后的心中肯定已经有了人选,而世续的提议与她的想法正好相悖,所以才惹她发怒,便主动请慈禧太后指点。慈禧太后这才悠悠地说:“载沣子溥仪尚可。”紧接着又说:“但年稚耳,须教之。”

看到慈禧太后果然有了人选,张之洞等三人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军机大臣奕劻原本也是支持选择年长者继任大统,但他现在不在,更没有人敢再次提出这个建议了。张之洞以顺治帝继位初期睿亲王摄政为例,提议道:“载沣懿亲贤智,使摄政,当无误。”这个想法与慈禧太后不谋而合,她立刻下旨。等到奕劻第二天从东陵赶回来时,草诏已经拟好了,他也只好“屏息未敢言”。

十月二十日,慈禧太后颁布懿旨,命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继承大统,“为嗣皇帝”。而溥仪年幼,作为溥仪父亲的载沣被任命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示,裁度施行”。等到小皇帝长大之后,“学业有成,再由嗣皇帝亲裁政事”。∷溥仪父子合影溥仪的生父摄政王载沣与溥仪(站)、溥杰(抱)合影。

载沣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日的日记里,记录了自己当时的心情:“叩辞至再,未邀俞允,即命携之入宫。万分无法,不敢再辞,钦遵于申刻携溥仪入宫。”他之所以“叩辞至再”直到“万分无法,不敢再辞”才接受任命,并不是惺惺作态,而是因为载沣本来就是一个没有政治野心的人,不愿意参与到任何政治斗争中去。更何况他亲眼看着同治、光绪两位皇帝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之中走向灭亡,而自己3岁的幼子又要被迫步他们的后尘,作为父亲的载沣怎能不焦虑?仓皇入宫的小皇帝

其实,3岁的溥仪本可逃脱这一宿命的。在他之前,曾经有一个“大阿哥”差点接替光绪帝揽下这万里江山。因为光绪帝和同治帝一样没有子嗣,慈禧太后便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册立瑞郡王载漪的儿子溥沣为“大阿哥”。慈禧太后此举并不是出于什么好意,而是看到光绪帝一再忤逆自己,就想干脆废掉光绪帝,重新拥立一个听话的傀儡皇帝。但这一意图遭到大学士荣禄、庆亲王奕劻和各国公使的反对,她只得作罢。不久之后,义和团起义,载漪当时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就想借助义和团的力量打击外国势力,于是纵容义和团杀死日本和德国的公使,围攻法国公馆,导致八国联军逼近京城,慈禧太后仓促外逃。事后,慈禧太后与载漪算总账,夺其爵位,贬往新疆。溥沣也受其牵连,被废除“大阿哥”名号,与载漪同往新疆。

在醇亲王载沣的府邸之中有一个惯例:第一个孩子到了满月就要离开母亲,让祖母抚养,第二个孩子才能归孩子的生母抚养。溥仪作为载沣的长子,自生下来就由他的祖母刘佳氏抚养到3岁。他原本以为可以在祖母温暖的怀抱之中幸福长大,谁知道一夕惊变,就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到一个富丽堂皇却又陌生恐怖的地方去。

刘佳氏曾经有两个儿子过继给慈禧太后,早就已经因为母子分别而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创伤,现在3岁的孙子又要被夺走,接到懿旨的老人顿时便昏厥过去。哭闹的溥仪不愿离开祖母身边,诸位王爷和大臣束手无策,只好让他的乳母一边给溥仪喂奶,一边将他悄悄抱进宫。

十月二十日黄昏,溥仪被军机大臣、诸位王公带进中南海。在溥仪成年之后,还依稀记得自己与慈禧太后的那一次会面。当时的慈禧太后已然病入膏肓,原本透露着威严的脸此时显得极为凶狠可怕,让小小的溥仪惊惧不已。在后来的回忆之中,他说:“我依稀记得自己被放在很多陌生人中间,一个阴森森的纱帐里面露出一张极为丑陋的脸,她就是慈禧太后。我顿时就浑身发抖、号啕大哭,连慈禧太后让太监给我的冰糖葫芦也都摔到地上。她非常不高兴,就让别人将我抱开了。”

在溥仪进宫的第二天,光绪帝便一命呜呼了。众人在乾清宫聚齐哀悼,正准备要行殓奠礼。孰料第三天慈禧太后又死了,于是众大臣又改为在皇极殿行殓奠礼。

虽然这些事项都不会让溥仪操心,3岁的他也正沉浸在离开家的恐慌之中,断不会因为两个陌生人的死去而哀伤。但笼罩在紫禁城上空的哀声却也让他体会到了皇城之中暗涌的惊恐。“完了”:一语成谶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死去半个多月之后,即十一月初九,秉着“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原则,举行了溥仪的登基大典。懵懂的溥仪登上了皇位,改元宣统,尊光绪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为隆裕皇太后。

登基仪式在太和殿举行,3岁的孩子从未见过如此阵仗,仪式又非常沉闷,导致他不断哭闹。众臣依次跪拜的时候,溥仪已经哭得快要背过气去了,监国载沣只好让太监背着他先退下。为了哄这个孩子不哭,太监便一边背着他一边说:“快完了,快完了!马上就要回家了!”这句话让在场的文武百官闻之变色,典礼刚一结束便议论纷纷:“怎么说‘快完了’呢?‘马上就要回家了’又是什么意思?”在整日惶恐的臣子眼中,在如此重大的场合之中说出这种话成了一个不祥之兆。

风雨飘摇之中的清王朝不只遭受外来侵略,各地还不断出现自然灾害,平民和士兵的暴动不断涌现。作为摄政王的载沣本就无心打理朝政,现在面对一堆棘手的问题更是无所适从,在各种鲁莽的处理之下,清廷统治秩序更加混乱。

关于“完了”还有另外一段逸事,张勋复辟之时曾经拥溥仪复位,还未完成复位仪式的时候,段祺瑞就已经兵临城下。北京城的上空每天盘旋着各种飞机,而紫禁城中多为妇女和宦官,听到飞机的声音便惊慌失措。溥仪对此却并不害怕,甚至觉得很好玩,他时常在宫殿屋檐下看那些飞机飞远,便会朝宫中喊:“快出来吧,完了,完了!”隆裕皇太后听到他的话,非常生气,斥责溥仪说:“你接受朝贺的时候哭闹,有人说‘完了’,结果大清果然就完了。现在复位的事还没有确定,你又喊着‘完了’,清室还有希望吗?”∷末代皇帝溥仪戎装像

隆裕皇太后将清朝的灭亡归罪在溥仪的口无遮拦上,殊不知历史的车轮不是这个小皇帝三缄其口就能阻挡的。被迫退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随后南方各省都爆发革命,纷纷宣布独立。面对这已成燎原之势的革命党人起义,清王朝所能依仗的就只有袁世凯手下的北洋新军。10月27日,袁世凯在清朝亲贵一而再地诚恳邀请下,终于答应出山,征讨武汉叛军。但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在打下汉口后,就按兵不动,暗暗联络革命党人与之谈判。

袁世凯的如意算盘是一方面借助革命党人的力量,逼迫清朝皇帝退位,一方面以清朝自动解除政权为条件,来窃取革命党人的胜利果实。当时,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虽然洞悉了袁世凯的阴谋,但无奈革命爆发以来,各国列强不予支持,南京临时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军饷无以为继,军队随时可能再度哗变。孙中山为使国内形势尽快稳定下来,就打电报给袁世凯,承诺只要清帝退位,立宪共和,自己立即辞职,举袁世凯为大总统。

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承诺后,立即着手逼迫溥仪退位。袁世凯对裕隆皇太后说,此次南北两地开战,已使我国与友邦的贸易严重受损,若再打下去,难保西方列强不出兵干涉,且革命党人气候已成,所以要想圆满解决这件事,保住清皇室的利益不多受损,只有清帝“禅位”。

袁世凯的建议遭到清朝王公贵族的反对,他们憎恨其仗势欺孤,密谋篡权,便组织皇帝亲军,暗杀袁世凯。袁世凯也不是吃素的,同样网罗杀手,在京城内肆意暗杀反对清帝退位的清朝皇族,其中就有王公贵族少壮派代表良弼。良弼是皇室子弟,曾留学日本,见识广博,是清朝皇族的主心骨。良弼被暗杀后,清朝皇族群龙无首,乱作一团。裕隆皇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得在1912年2月12日,带着溥仪在养心殿里“挥泪对宫娥”,举行完最后一次朝见礼仪后,宣读退位诏书。此时,溥仪才坐了3年皇帝,年纪仅6岁。退位后的小朝廷生活

溥仪虽然退位,但根据袁世凯承诺的优待条件,仍然可以住在紫禁城,过他的“皇帝”生活。裕隆皇太后为他找来大学士陆润庠和侍郎陈宝琛教其学习汉文,都统伊克坦教其学习满文,另外溥仪还要与时俱进地学习英文。没有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小溥仪的生活除了读书就是恶作剧。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其最后的宫廷岁月,就说自己“有许多古怪的嗜好,除了玩骆驼、喂蚂蚁、养蚯蚓、看狗打架之外,最大的乐趣是恶作剧”。他用铅弹打太监们住的屋子的窗户,还想把藏有铁砂的油糕赏给太监吃。

溥仪很不喜欢读书,觉得那些经书古诗、家训格言等,都不如树下的蛐蛐、蚂蚁有意思。他的书房最早设在三面环水的中南海瀛补桐书屋,后来又挪至紫禁城右侧的毓庆宫,这里十分安静整洁,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但溥仪仍然不能静下心好好念书。老师们为了他的学业,可谓是煞费苦心。先是等他起床后,着太监站在门外大声朗读文章,帮其记忆。后来又是接二连三地给其找伴读。这些伴读每天可以拿到80两银子的“薪水”,还可以在紫禁城骑马。当然,作为伴读,一旦溥仪出了差错,老师们就会通过惩罚他们达到督促溥仪的目的。溥仪到底是孩子心肠,这些伴读又多是自家兄弟,不能老看着自己的好兄弟被老师们狠狠责罚,所以终于能坐了下去,去听一些课程。

这段小朝廷的学堂生涯是溥仪跌宕起伏的前半生里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这段美好的童年岁月持续了五年多,之后溥仪再度被扶上帝位,卷入本和他无关的政治风波。第二章 后妃传奇后宫,一个女人的天地,一个谜一样的地方。在正史中,你只能读到关于它的只字片语,野史则极尽演绎之能事,字里行间弥漫着暧昧、情欲、哀婉、杀戮的气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原本是一群温婉的女子,一朝成为帝王的女人后,开始为男人而活,为生存而战。大清三百年,后宫的红墙究竟遮掩了多少爱恨情仇?裙裾翻飞间,又演绎了多少人生传奇。政治的牺牲品——被迫殉葬的大妃阿巴亥太祖努尔哈赤虽然创立了后金政权,却并未建立后妃制度。当时正妻称“大福晋”,妾称“小福晋”,后世书籍中称正妻为清“大妃”或“皇后”。努尔哈赤前后共有四位大妃,阿巴亥是他的最后一位大妃。阿巴亥被当作政治交易的筹码送给了努尔哈赤,怀着惶恐不安,她周旋在大汗的后宫中,以美貌和机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并登上大妃之位。然而,荣华富贵是短暂的,处于权力争夺旋涡中的她不时遭到诬陷攻击,随着努尔哈赤的离世,她的生命也悲惨地走到了尽头。备受恩宠的大妃

阿巴亥生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她是女真乌拉部贝勒满泰的女儿,叔父是布占泰。万历二十一年(1593),叶赫、乌拉等九部联合进攻建州,结果大败,布占泰被俘。努尔哈赤优待布占泰,甚至还放他回去继承去世的满泰之位。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感恩戴德的布占泰将侄女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做小妾,当时努尔哈赤已经43岁,阿巴亥才12岁。

虽然年龄尚小,阿巴亥却凭着美丽和聪颖赢得了努尔哈赤的宠爱。两年后,努尔哈赤的第三任大妃孟古姐姐(皇太极之母)病逝,14岁的阿巴亥登上了大妃之位。当时努尔哈赤还有多名妻妾,选择年轻且无子的阿巴亥作为自己的正妻,可见他对阿巴亥确实是异常喜爱。随后,阿巴亥先后为努尔哈赤生下了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和第十五子多铎。努尔哈赤爱屋及乌,将阿巴亥生的三个儿子视为珍宝,其中尤其喜爱多尔衮。

老夫总是宠溺少妻,随着阿巴亥在努尔哈赤心目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她也越来越受到其他人的忌恨。阿巴亥在尽情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却没有注意到身后随时可能射过来的暗箭。宫闱秘案

后金天命五年(1620)三月,努尔哈赤的一个小福晋代音察向他揭发大福晋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关系暧昧。她说大福晋行为不检点,两次送饭给大贝勒代善,代善受而食之,又有一次给四贝勒皇太极送饭,皇太极受而不食。大福晋还经常派人至大贝勒家,恐怕是在密谋什么事,而且大福晋还几次深夜出宫,行踪诡秘。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发妻佟佳氏所生的第二个儿子,自从褚英死后,他便成了努尔哈赤属意的继承人。代善吸取了哥哥的教训,为人处世都十分宽厚谨慎。努尔哈赤曾经说过,他百年之后,幼子和大福晋都交给代善照顾。

妻子和别的男人有不可告人的来往,这是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忍受的。努尔哈赤听到密告后暴跳如雷,他立即派达尔汗虾、额尔德尼、雅逊和蒙喀图四大臣调查此事。大臣们回禀此事属实,他们还说得有鼻子有眼,说每当宴会时,大福晋都会打扮得珠光宝气,与代善眉目传情。

努尔哈赤决定惩处阿巴亥,然而他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也不愿家丑外扬,于是没有将代善定罪,而是以阿巴亥将宫中财物私藏于阿济格家中、私赠衣帛给两个将领之妻等罪名剥夺了她大妃的名号。如果不是怜惜幼子无人照顾,努尔哈赤本来还想处死阿巴亥。代善虽然没有受到处罚,但他的名誉也因此大受损害。代善后又听信继妻谗言,虐待亲生子硕托,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他逐渐失去了努尔哈赤的信任。

那么,这件闹得沸沸扬扬的“私通”事件究竟是真是假?努尔哈赤表示过死后将阿巴亥和幼子托付给代善,阿巴亥也害怕他百年之后,母子失去依靠,因而送些食物以讨好代善是可能的,而且阿巴亥也送了食物给皇太极。再说,阿巴亥遣人至代善家,也并不意味着两人有不正当的关系,半夜出宫也不能证实她去的就是代善家,“眉目传情”一说更是诸贝勒大臣捕风捉影的说法。

再回过头来看负责调查的四大臣的身份:额尔德尼是皇太极的亲信,其他三人都隶属于皇太极的正白旗,达尔汗虾还与代善结过怨。这就不禁让人怀疑这件事情与皇太极有关。

这桩蹊跷的桃色事件一箭双雕,既动摇了代善的嗣子之位,又除去了大妃阿巴亥,直接打击到多尔衮兄弟。因此,很多人都认为这件事情是一个阴谋,而且主谋者正是皇太极。阿巴亥就是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但史学界也有学者认为,天命五年(1620)被告发偷藏财物、与代善有私情并被休掉的大妃不是阿巴亥而是富察氏衮代皇后,即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妃。《清史稿·后妃传》中记载:“天命五年,妃得罪,死。”其中的“妃”指的就是富察氏。《清皇室四谱》也记载了因偷藏财物被休的大妃是富察氏。

然而理清史料,可以看出天命五年被休弃的大妃更有可能是阿巴亥。富察氏生年不详,她是努尔哈赤的堂嫂,先嫁于威准为妻,生下一子昂阿拉。威准死后,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前后嫁给努尔哈赤,生了二子一女,分别是第五子莽古尔泰、第三女莽古济格格和第十子德格类。富察氏嫁给努尔哈赤时,年龄在15岁以上。代善生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天命五年时,富察氏已经50多岁,而代善是38岁,年龄相差如此之大,说两人“眉目传情”很难让人信服。而刚刚31岁的阿巴亥,风韵犹存,才可能与代善“眉来眼去”。

其次,此事发生后,努尔哈赤只休掉而不处死大妃的重要原因是孩子年幼、患病无人看护。富察氏最小的儿子德格类生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此时已24岁,用“年幼”来形容是不恰当的。而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15岁、多尔衮9岁、多铎7岁,与努尔哈赤的说法一致。综上所述,因偷藏财物被休弃的大妃应是阿巴亥。但是努尔哈赤对她的感情仍在,幼子的哭泣也牵挂着他的心。不到一年,努尔哈赤的怒火平息后,重新将阿巴亥接回宫中,恢复了她的大妃之位。阿巴亥的地位失而复得,自此,她更加谨慎小心地服侍努尔哈赤,在千娇百媚的小妻子的刻意逢迎下,老汗王龙颜大悦,对她恩宠有加。然而,随着努尔哈赤的驾崩,阿巴亥面临着人生最大的一个困境。荣华富贵享到头

天命十一年(1626)七月,努尔哈赤患病,前往清河温泉疗养,八月初七,病情加重,他决定返回盛京,并招大妃阿巴亥前来迎驾。行到浑河时,努尔哈赤与阿巴亥相会。八月十一日,一行人在距沈阳20公里的叆鸡堡休息。当天未时(13时~15时),努尔哈赤病逝,享年68岁。阿巴亥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

努尔哈赤死后的第二天,即八月十二日卯时(清晨5时~7时),四大贝勒宣称奉先帝遗言,令大妃殉葬。阿巴亥支吾不愿,希望有所转机。诸贝勒步步紧逼,不让她有逃脱的可能。在百般无奈下,阿巴亥被迫自缢殉死(一说被弓弦勒死)。《太祖武皇帝实录》对此事的始末是这样记载的:

后(阿巴亥)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

也就是说,阿巴亥风姿妖娆,颇有心计,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能治得住她,然而他担心在他死后,无人能控制阿巴亥,于是事先留下遗言让阿巴亥殉葬。阿巴亥虽然不愿,但遗命不得不从,乞求诸贝勒照顾多尔衮兄弟后自尽。阿巴亥殉死内幕

阿巴亥的死果真这么简单吗?对于她的殉葬,史学界向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阿巴亥从殉确实是出自努尔哈赤的遗命;另一种则认为是皇太极等人矫诏,逼迫阿巴亥殉死的。

持前一种说法的学者认为,努尔哈赤虽然宠爱阿巴亥,但更重视政治大局,这从他逼死弟弟舒尔哈齐和长子褚英便可以看出来。他之所以逼迫阿巴亥从殉,一来是杜绝她与诸贝勒有私情,当时阿巴亥37岁,代善43岁,皇太极35岁,他们之间的年龄相差不大,大妃又是风华正茂。如果阿巴亥想和哪位贝勒私通,是没有人可以阻止得了的;二来是避免阿巴亥干政,努尔哈赤宠爱阿巴亥所生三子,把自己麾下两黄旗(一共60个牛录)中的45个牛录一分为三,交给他与阿巴亥所生的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他还决定在自己死后把剩下的15个牛录留给幼子多铎。阿巴亥本人“有机变”,如果凭着三子的权势和自己特殊的地位,有可能会造成“国乱”,所以来一招“汉武帝杀钩弋夫人”。

但这两条理由都被反对者否决了,他们认为,努尔哈赤生前曾说过百年之后将大福晋托付给代善的话,说明他并不在意阿巴亥在他死后的私情问题,况且游牧民族有转房婚的婚俗,儿子继承父亲的少妻很常见,努尔哈赤不会对此耿耿于怀。努尔哈赤素来爱护多尔衮三兄弟,属意多尔衮继位也未尝不可。倘若他处死了阿巴亥,便等于断送了多尔衮的皇位之路,而且当时多尔衮15岁,多铎才12岁,努尔哈赤怎么可能杀死阿巴亥让年幼的孩子没有依靠?

再者,从当时的殉死风俗来看,虽然存在夫死妻殉的习俗,但是殉夫者一般都是地位较低且无子的妾,很少有正妻殉死的,而且阿巴亥膝下有两个幼子,需要母亲照顾。从情理来看,努尔哈赤遗命阿巴亥殉葬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努尔哈赤殉死的,除了阿巴亥,还有他的两个小福晋,其中一个就是曾经告发过阿巴亥的代音察。在努尔哈赤的庶妃中,为何选择她殉葬?这似乎在隐晦地说明当年的宫闱丑闻和今日的大妃殉葬背后都有幕后黑手在操控。

幕后黑手是谁?皇太极?代善?或者是合谋的诸贝勒?这一切都无从得知了。无论如何,从阿巴亥的死中,得到最大好处的是皇太极,这令他永远也脱不了嫌疑。无论是努尔哈赤的遗命还是皇太极的阴谋,大妃阿巴亥最终成为了政治游戏的牺牲品。她自尽后,当日盛殓,与努尔哈赤的遗体同时出宫,安放在盛京城内西北角。

天命十一年(1626)九月初一,皇太极终于登上了得来不易的汗位,改元天聪。继位翌日,为了安抚人心,他亲率代善等贝勒誓告天地,禀明自己敬重兄长、爱护子弟之心。他还宣布,以后对三大贝勒不以臣礼相待,而是以兄礼事之;以后“四大贝勒并肩而坐,处理军政大事,四人轮流分值”。死后荣辱

阿巴亥虽然死了,但她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天聪三年(1629)二月,努尔哈赤葬入盛京福陵,同时入葬的还有孟古姐姐、富察氏和阿巴亥。然而史书上只记载了孟古姐姐和富察氏,没有提及阿巴亥。皇太极称帝后,追谥其生母孟古姐姐为“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承天育圣武皇后”,并将其神牌供奉于太庙内。阿巴亥同样是努尔哈赤的大妃,却没有被追谥为皇后,也没有配享太庙。阿巴亥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阿巴亥生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个个才智非凡,尤其是多尔衮,他计谋深远,作战骁勇,屡立战功,深受皇太极器重。清太宗皇太极驾崩后,他辅助幼主福临登上皇位,率清兵入关,入主中原,当上了权势炙手可热的摄政王。对于母亲的死,他一直心存疑虑,至于皇太极不公允的做法,他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顺治七年(1650)八月,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正式追谥阿巴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将其神牌升太庙,与努尔哈赤并列太室,同飨玉筵。然而好景不长,同年年底,多尔衮暴病身亡,而后获罪被毁墓掘尸。阿巴亥的谥号随之被追夺,牌位也从太庙中撤出。虽然一百多年后,乾隆帝承认了多尔衮为大清朝所做的丰功伟绩,并且恢复了他的名誉,但对其生母阿巴亥却只字未提。阿巴亥再一次被忽视了,从此,她在史书上销声匿迹。姑侄三人同侍一夫的传奇——皇太极三妃国古代最讲究“辈分”。辈分大的人无论实际年龄多小,晚辈见了都要施以敬礼,此所谓伦理。古人十分重视伦理,宴席时,中不同辈分的人绝对不可以同坐。日常坐席尚且如此,婚姻大事那就更马虎不得了。然而,在明末清初,东北地区却发生了一件“姑侄三人同侍一夫”的奇事。没有女人愿意和他人分享丈夫,但哲哲、布木布泰和海兰珠为了整个科尔沁的利益,一直守护相望。而皇太极得她们姑侄女三人侍奉左右,也算是享尽齐人之福。姑姑盛装出嫁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努尔哈赤为心爱的第八子皇太极定了一门极好的亲事。亲家是蒙古科尔沁部大领主莽古思。他膝下有一个女儿名叫哲哲,刚满16岁,是草原上有名的美女。

大婚当天,新郎皇太极率部下一早从赫图阿拉城出发,北行三百余里到达辉发部的扈尔奇山城(今吉林省辉南县境内)。在这里,他杀牛宰羊,以最隆重的仪式迎接从科尔沁草原远道而来的新娘。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出现时,身穿盛装的哲哲走在队伍的中间,明艳不可方物,一下子就攫住了皇太极的心。而皇太极卓然不凡的风度也使哲哲一见钟情。二人在双方亲友的共同祝福下正式结为夫妻。

这对小夫妻婚后十分恩爱,但哲哲却一直没能怀孕。这可急坏了她的娘家人。科尔沁部是最早归顺后金政权的蒙古部落之一,努尔哈赤为了表示对其尊重,同时也是为了稳定他们的心,一直与其保持密切的联姻关系。在哲哲嫁来之前,科尔沁部已经送了两位蒙古女子给努尔哈赤,但她们侍奉努尔哈赤多年,始终无所出。于是,他们决定改变策略,改送蒙古女子给努尔哈赤器重的儿子,希望这次能够转运,早日为爱新觉罗氏生下带有蒙古血统的王子。然而,天依旧不遂人愿,身背家族希望的哲哲,在重压之下,别说儿子,连一个女儿都没生下。转眼,哲哲已经嫁给皇太极十一年了。这十一年,虽说皇太极从未嫌弃过她,但她心里一直对娘家人充满愧疚。终于,她做出决定,让科尔沁再送一个年轻的女子过来。侄女嫁给姑父

哲哲愿意与其他女子分享丈夫,科尔沁部当然不会拒绝。最后,经过甄选,他们决定送莽古思的亲孙女,也就是哲哲的亲侄女布木布泰过来(后来的孝庄太后)。布木布泰当时才13岁,聪慧伶俐,甚得家人喜欢。此次远嫁,她的父母很是舍不得,但考虑到整个家族的利益,还是忍着眼泪为她穿上了嫁衣。

后金天命十年(1625),布木布泰在哥哥的护送下来到后金都城盛京。姑父,也就是她未来的夫君,皇太极早已在城外恭候多时。她的公公努尔哈赤也亲率后宫诸妃和王公大臣出城十里前来迎接。后金给了这个从科尔沁来的小格格最高的接待礼仪,布木布泰年纪虽小,也明白自己的重任所在。布木布泰的到来很快地打破了科尔沁女子不能生养的怪现象。就在她嫁来当年,哲哲竟然怀孕了,虽说后来只是生下一个女儿,但毕竟开了一个好头。姑侄二人一下子觉得压力减少了很多。然而,老天爷好像是有意在折磨来自科尔沁的美丽女子。她们先是不能生下孩子,如今可以生了,接二连三生出的都是女儿。哲哲和布木布泰从天命十年(1625)到天聪八年(1634)一共为皇太极添了五个女儿(哲哲三个,布木布泰两个)。姑侄二人对此是欲哭无泪。

但她们没有时间去过多感慨自己的境遇。因为就在她们频频为皇太极生下女儿的时候,天命十一年(1626),皇太极做了后金的大汗。如此一来,生下带有蒙古血统的皇子的任务就更加紧迫了。哲哲和布木布泰商量后,再次向娘家人求助。姐姐嫁给妹夫

科尔沁部这次为皇太极送来的是布木布泰的亲姐姐海兰珠。海兰珠当时已经26岁,早过了桃李年华,但丰满婀娜,别具风情。皇太极对其一见倾心,再见倾情,产生了他之前从未有过的强烈感情。

海兰珠虽不及哲哲端庄,也不及布木布泰聪慧,但她温顺可人,更得皇太极欢心。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改国号称帝,封赏后宫时,未曾生下一儿半女的海兰珠被皇太极封为宸妃,位居东宫,地位仅次于她的姑姑,即皇后哲哲,而早几年嫁给皇太极的布木布泰则被封为庄妃,位列西宫,地位比海兰珠还低。

皇太极对哲哲一向敬重,对布木布泰欣赏多过宠爱,对海兰珠则是一种抛却了政治成分的纯粹的男女之情。海兰珠文静贤淑、秀丽妩媚,入宫以后,深受皇太极喜爱。两人情投意合,几乎形影不离。皇太极特赐其宫室名为“关雎宫”,此名取之于《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表明了皇太极对她缠绵深厚的爱情。

崇德二年(1637)七月,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一子,即皇八子。皇八子的诞生让皇太极欣喜若狂,他立即下令择吉日在大政殿举行隆重的庆典仪式,除宴饮宾客,演出百戏外,还要大赦天下,为小皇子积德祈福。皇太极在其赦令中称“今蒙天眷,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皇太极把这个刚来到人世间的婴儿称为“皇嗣”,也代表着他有意立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为皇太子。庆典举行那天,八方朝贺,宾客如云,连朝鲜国王也送来贺表和礼物。一时间,盛京(今沈阳)城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皇太极心中喜悦,接连在宫内大摆筵席,款待八方来客。痛失宸妃

天有不测风云。崇德三年(1638)正月,被皇太极寄予重望的皇八子因患天花夭折,连名字都未来得及起。海兰珠无法承受痛失爱子的打击,终日以泪洗面,不久就身染重病。

崇德六年(1641)九月,皇太极御驾亲征,攻打明朝军事重镇锦州。不久,从盛京传来了海兰珠病重的消息,当时正处于战争的紧要关头,皇太极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不顾一切起驾回朝。他一路马不停蹄,抵达距离盛京城不远的地方,见天色已暗,便扎营休息。谁知入夜不久,盛京皇宫遣人来报宸妃病危。皇太极闻报,立即下令拔营起程,连夜赶奔。同时,遣大学士希福等人快马疾驰,先趋问候。

天尚未明,銮驾刚入盛京就传来海兰珠薨逝的噩耗。皇太极犹如五雷轰顶,直扑关雎宫,当看到已合上双眼的海兰珠时,他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悲痛,声泪俱下,涕泣不已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面对此情此景,诸王大臣皆跪地劝皇上节哀。

经众大臣力劝,皇太极才稍止悲痛。他为海兰珠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他还亲自撰写祭文,内容情深义重。在皇太极的坚持下,丧殓仪式以超越常规的规格举行。宸妃之丧被视为国丧,皇太极特下诏,崇德七年(1642)元旦大典因为宸妃之丧而停止,举国禁止举行筵宴。在宸妃丧期内作乐的宗室和官吏,都招致了皇太极的怒骂。郡王阿达礼、辅国公扎哈纳便是因为在丧期中作乐,被剥夺了爵位。海兰珠死时才33岁,虽然她和皇太极的婚姻生活只有短短的7年,但她赢得了这位铁血君王最深的爱恋,可以说是一生无憾了。“福临”科尔沁

海兰珠好不容易生下的皇子夭折了,这对科尔沁部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以至于遭受这样的磨难。如今,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布木布泰腹中的胎儿了。

就在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皇子的同时,布木布泰再次怀孕了。这一胎,无论是整个家族,还是布木布泰本人,都盼望能是一个皇子。然而,海兰珠的孩子意外夭折,使得布木布泰这一单纯的期望顿时沉重起来。布木布泰不断向天祈祷着。崇德三年(1638)正月三十日,孩子出生了,是一个漂亮的男孩。哲哲、布木布泰和整个科尔沁部都长出了一口气。皇太极也非常高兴,给孩子取名“福临”,名字里包含的深意不言而喻。

福临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在他之上,虽有八位兄长,但这八人要么早已夭折,要么是庶妃所生,地位低下。所以,福临是皇太极实际意义上的嫡长子。崇德八年(1643)八月,皇太极驾崩。因为他生前未来得及指定继承人,在他死后,他的皇弟多尔衮和长子豪格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多尔衮虽手握两白旗,又拉到正红旗、正蓝旗部分宗室暗助,但遭到实力强大的两黄旗的强烈反对;豪格虽得两黄旗支持,但他出身低微,实在难让其他各旗旗主心服。两相对峙下,多尔衮就提出一个中立之策,即由皇九子福临继位,他与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辅政,待幼主成年后归政。

多尔衮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布木布泰和哲哲听说后,自然是十分高兴。八月二十六日,年仅6岁的福临在激烈的皇位之争中意外胜出,登上帝位,即顺治帝。

顺治帝虽然年幼,但在布木布泰和哲哲的调教下,显得异常果敢。他登基那天,恰逢天气酷寒,侍臣想进貂裘衣,但被他拒绝了。其乳母考虑他年幼,想一同乘坐辇车,以方便照顾,顺治帝也拒绝了,并坚决地告诉她:“这辆车只有皇上可以乘坐,你不能坐。”

顺治帝即位后,立即尊布木布泰和哲哲为皇太后。这两个来自科尔沁的女子,不仅圆满完成了为爱新觉罗氏生下带有蒙古血统的皇子的任务,还顺利地将这个孩子送上九五尊位。而福临的即位,也为这场姑侄三人同侍一夫的传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清初第一疑案——孝庄太后下嫁于孝庄太后,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她下嫁摄政王多尔衮一事。早在顺治朝,民间就已经有多种流言传播。后来,顺治帝关对多尔衮开棺鞭尸,康熙帝三十多年迟迟未将祖母与祖父皇太极合葬,雍正帝在孝陵之外另建昭西陵安葬孝庄太后等一系列不符合常理的事件,似乎暗暗印证了这一民间传说并非是空穴来风。流言起因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一说的传开,与一首七言诗相关。顺治七年(1650),明朝遗臣张煌言写了《建夷宫词》10首,其中一首如此写道: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掖庭犹说册阏氏,妙选孀闺作母仪。

椒寝梦回云雨散,错将虾子作龙儿。

这首诗的前四句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给太后预备的寿酒变成了交杯酒,太后所居的慈宁宫里张灯结彩,礼部尚书昨日刚刚制定出新的礼仪。什么礼仪呢?太后出嫁的礼仪。

这首诗是当世人写当世事,所以一经流传,立即造成了很大的轰动。之后又有好事者不断往里添加细节,于是关于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故事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成为影响至今的清初第一疑案。那么,孝庄太后真的像张煌言的诗中所言,嫁给多尔衮了吗?

首先看看这个流言的制造者张煌言。张煌言是明末抗清将领之一,写作《建夷宫词》时,人正在南明控制下的江南。《建夷宫词》一共10首,内容都是嘲笑建州女真“蛮夷”的生活习性,用词夸张不羁,极力丑化清朝皇室,所以其言可信度实在不高。再者,诗中对太后下嫁一事的描述也有硬伤。“慈宁宫里烂盈门”说的是在慈宁宫操办喜事。但据历史档案记载,慈宁宫在李自成撤离皇宫时已经被焚毁,直至顺治十年(1653)才重新修葺,由孝庄太后居住。

其次是流言中两位主角结合的可能性。孝庄太后原名为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首领莽古思的孙女,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13岁时嫁给了当时还只是后金皇子的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封布木布泰为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一共为皇太极生下了三女一男。其子福临,于崇德三年(1638)正月出生,于崇德八年(1643)继位为帝。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生母是被迫殉葬的大妃阿巴亥。努尔哈赤在世时十分宠爱多尔衮,曾有意将汗位传于他,但不幸的是多尔衮还未长大成人,努尔哈赤就驾崩了,之后皇太极在众贝勒的拥护下继位。皇太极对自己的这个弟弟十分忌讳,但少年多尔衮非常聪颖,他一方面不断向皇太极表示忠心,博取皇太极的信任,一方面努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慢慢聚集自己的威望。皇太极称帝后,论功行赏,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位列六王的第三位,其时年仅24岁,可谓是少年英雄,春风得意。

孝庄太后与多尔衮年纪相仿(只差一岁),一个是草原上有名的大美女,一个是征战沙场的少年英雄。仅此一点,就给了流言传播者发挥想象的空间。野史传言,孝庄太后在嫁给皇太极之前,早已和多尔衮私订终身。皇太极横刀夺爱,一对小情人才无奈分离。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为保住心爱女人的地位,宁肯放弃自己当皇帝的机会,扶持孝庄太后6岁的儿子福临继位。但后来多尔衮专擅朝政,又生出废帝自立之心。孝庄太后洞悉后,为安抚多尔衮,不惜以太后之尊下嫁于他。二人定下婚期后,还以顺治帝的名义颁诏天下,宣称:“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贵为天子,以天下之养,乃独能养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日在愁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摄政王现方寡居,其身份容貌,皆为中国第一人,太后颇愿纡尊下嫁。朕仰体慈怀,敬谨遵行。一应典礼,着所司预办。”于是孝庄太后公然嫁给了小叔子多尔衮。流言终结

这一故事讲来很是婉转动人,但仔细推敲,漏洞百出。首先,孝庄太后出生在蒙古科尔沁,多尔衮则出生在满洲赫图阿拉,两地相去甚远,二人不可能青梅竹马,私订终身。对此,也有人提出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皇太极迎娶孝庄太后的姑姑哲哲时,多尔衮跟随皇太极一同迎亲,与孝庄太后一见钟情。但事实上,以皇太极和后金的威望,是不可能亲到科尔沁娶亲的,而是由科尔沁部将本族的女子送过来。况且,当时即便孝庄太后跟随送亲的队伍来到建州,与多尔衮相识,二人也不可能产生爱情,因为那时他们都只有两三岁。

所以,二人唯一有可能熟识的机会就是孝庄太后嫁给皇太极的次年,努尔哈赤病逝,多尔衮的母亲大妃阿巴亥被迫殉葬,年幼无依的多尔衮便由哲哲暂养于宫中。二人有可能在哲哲的宫中相遇相识。那一年多尔衮15岁,孝庄太后14岁,一个是英俊少年,一个是美貌少女,产生朦胧的爱意也可以理解,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的推断,毕竟当时孝庄太后已是多尔衮的嫂子,彼此心中都有一根弦绷着。

其次,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与豪格进行了激烈的皇位之争。若非以豪格为代表的两黄旗强烈反对,多尔衮早在其胞弟的支持下登上帝位。所以,多尔衮放弃皇位,改拥立孝庄太后之子福临,实属无奈之举。

再次,清朝入关后,多尔衮以摄政王的名义把持朝政,虽不是皇帝,但所享荣耀与皇帝无异,实在不必再冒天下之大不韪罢黜顺治帝,取而代之。如此,孝庄太后也就再无下嫁的理由。至于野史中所提到的圣旨,也没能在清宫档案中找到记录。且当时中国与朝鲜关系亲好,如果清廷真有这样的奇事发生,朝鲜的文献中必有记载,但朝鲜并无关于此事的记录。奇怪的墓葬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的传言起因虽经考证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并非空穴来风,这么一段看似荒唐的绯闻能流传多年,并成为清初第一疑案,是因为在史学材料上也有很多让人难以解释的地方。

首先就是孝庄太后的安葬问题。孝庄太后并未依照常规与皇太极合葬,而是先将其棺椁放置在顺治帝孝陵处的暂安奉殿三十多年,后又特意在孝陵墙外,单独建昭西陵安葬之。对此,康熙帝曾转述孝庄太后的遗言,说“太宗文皇帝梓宫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且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孝庄太后此言,乍一听理由充分,但也经不起推敲。孝庄太后不愿与皇太极合葬的理由是怕惊动了皇太极的灵魂,但早在顺治七年,孝端文太后去世时,就曾打开昭陵,将其棺椁与皇太极棺木并放。当时不怕惊扰皇太极安息,怎么今日又怕了呢?孝庄太后还言自己要葬在顺治帝的孝陵附近,是遵循古训“母宜从子”,但依照古训,女子出嫁从夫,夫妻之礼应在母子之礼之上。所以这一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雍正帝即位后,再次转述孝庄太后此话,又加上一理由是“恐劳民动众”,但当时康熙帝为了祖母能在死后也住得舒适,在建造暂安奉殿时,不惜百里迢迢,把紫禁城慈宁宫的几间房子拆运至遵化,而雍正帝在建昭西陵时也添加了很多其他后陵没有的建筑,这些耗费不可谓不大。

如此种种,让人很难不去怀疑孝庄太后不与皇太极合葬其实是另有隐情,即她后来下嫁于多尔衮,不再算是皇太极的女人,故而不能与皇太极合葬。但孝庄太后一生两辅幼帝,功在社稷,又不能草草安葬了事。于是,雍正帝在孝陵外另起昭西陵安葬,既成全了后世子孙对孝庄太后的孝义之心,也顾及了皇太极的颜面。因而,现在很多学者都把昭西陵视为太后下嫁的铁证。∷孝庄太后布木布泰画像皇帝的仇恨

顺治帝十分恨多尔衮。顺治七年,多尔衮意外死亡后,其政敌揣测圣意,纷纷揭发多尔衮多项大逆之罪。顺治帝就顺水推舟,削夺了曾对多尔衮的一切封典。此后顺治帝犹不解气,又命人将多尔衮的墓葬毁掉,将其尸身从棺木中拉出,施以鞭刑。

中国自古有死后为大的说法,意思就是尊重逝者,即便与此人有多大恩怨,一死百了。所以顺治帝此举未免有些太过分,况且多尔衮到底是清朝的有功之臣,对大清的建立和清初的稳定有着别人无法相比的功勋,所以即便有罪,也可功过相抵,剥夺其封号已然足够,不至于再受鞭尸之辱。由此,足见顺治帝对多尔衮的恨意有多深。故而对照康熙帝对鳌拜的处置,人们不禁要怀疑顺治帝之所以如此怨恨多尔衮,除了多年来政治上受其压迫,另有精神和情感上的折磨与羞辱。而对一个帝王而言最大的羞辱莫过于让自己的母亲以色事人,求得自己的平安。

关于这点,持太后下嫁说的人在顺治帝对多尔衮的称呼上找到了依据。清军入关之后,顺治帝对多尔衮的称呼一变再变,先是叔父摄政王,继之是皇叔父摄政王,后加封为皇父摄政王。明明是叔父,却直称为“皇父”,这不是明摆着说多尔衮与孝庄太后结婚了吗?而且,满洲向来有“转房婚”的风俗。转房婚,又称为“收继婚”、“升房婚”、“转亲婚”、“叔嫂婚”等,指父亲死后儿子可以收娶其年轻的后母,兄长死后弟弟可以收娶其嫂子,或者弟弟死后兄长收娶其弟媳。这种婚姻形式一度在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中广泛流行。但宋朝以后,中原地区受到伦理的约束取消这一风俗,但在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转房婚”仍然很常见。所以孝庄太后嫁给多尔衮是符合满洲风俗习惯的,不存在礼仪上的障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年间,史官蒋良骐在著《东华录》时提到,多尔衮死后,顺治帝追查其罪,其中有一条罪状是“亲到皇宫内院”。可是后来官方编修《清世祖实录》时却刻意删掉了这一罪行。如此欲盖弥彰,可见其中确有隐情。真假难辨

虽然以上证据,都有其道理,但到底都是一些间接证据,建立在人们的推测之上。反对太后下嫁说的学者针对这些说法,都一一进行了反驳。

首先是昭西陵的修建。虽说夫妻合葬是常规礼数,但若孝庄太后真有此遗言,以康熙帝对孝庄太后的孝顺,自然不敢违逆。但孝庄太后同时也给康熙帝出了个难题。孝庄太后是顺治帝的生母,位分自然在顺治帝之上。但孝陵建在昌瑞山主峰之下,处于陵园内最高的位置,如此,孝庄太后的陵墓无论建在陵园何处,地位都会低于孝陵,这自然是对孝庄太后的不尊。所以,康熙帝才在孝陵外,建暂安奉殿,将孝庄太后暂时安置于此处,一来可以成全孝庄太后的心愿,二来也不违背祖宗家法。但一直就这么放着也不是办法,雍正帝即位后,就在孝陵大红门的左侧另起炉灶,修建昭西陵安葬孝庄太后。这样,一来昭西陵单独建设,不属孝陵陵园范围,也就没有低于孝陵一说;二来清朝以左为尊位,昭西陵建在左侧,以示后世子孙对孝庄太后的敬意。

其次顺治帝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也不奇怪。中国古代皇帝有称德高望重的大臣为父的传统,例如周文王即尊称姜子牙为“尚父”,项羽尊称范增为“亚父”,这只是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况顺治帝称多尔衮为“皇父”是出自大臣的建议,由正式廷议后才确定的,与孝庄太后无关。至于转房婚的确是满族的风俗,但有这一风俗不代表孝庄太后就真的遵循风俗习惯嫁给了多尔衮,毕竟当时清朝已入关,在中原称王,要考虑汉人的接受程度,以免给反清人士找到借口,生出是非来。

而“亲到皇宫内院”一条,就更容易理解了。孝庄太后当时作为太后辅佐幼帝是有必要经常和摄政王多尔衮讨论政事,太后不宜外出,就只能是多尔衮到内院了。而且,若真如流言所说,孝庄太后下嫁给多尔衮,二人就应该住在一处,又何必“亲到皇宫内院”,成为顺治帝处置多尔衮的罪状之一?

不管怎样,直至今日,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一事,否定者有之,肯定者也有之,事情的真相如何,史学界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定论,只能期待更多的材料被发现。但无论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都无损孝庄太后的英名和后人对她的敬重。母子也无情——雍正帝母妃德妃乌雅氏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于北郊畅春园,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即雍正帝。雍正帝即位后,立刻奉康其母妃德妃乌雅氏为皇太后,并拟徽号“仁寿”,但乌雅氏拒不接受册封。直到雍正元年(1723)五月二十二日乌雅氏病逝,她依然没有像其他皇太后那样进行正式的册封大典。乌雅氏的这一做法摆明了就是不认可雍正帝的正统之位,为当时怀疑雍正帝是矫诏即位的人平添了口实。自古母子一条心,在皇室,母亲的命运与儿子的前途更是紧密相连,但乌雅氏却在如此关键的事情上站在了自己亲生儿子的对面,是母亲无情还是儿子不孝,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这对母子关系恶劣至此?诞下三子三女的康熙帝宠妃

康熙帝在康熙二十年(1681)册封乌雅氏为德妃,称赞其“克娴于礼,靡懈于勤”。彼时,乌雅氏已经为康熙帝生下两个皇子,皇四子胤禛和皇六子胤祚(5岁时夭折),正值圣宠。此后,她又接连为康熙帝生了三个女儿,并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再度诞下皇子胤祯(皇十四子允)。如此多产,足见康熙帝对她有多么宠爱,以她初次生下皇四子胤禛的时间〔康熙十七年(1678)〕计算,这份荣宠竟达十年之久,这在后宫里是很少见的。一般说来,后宫佳丽三千,帝王从来贪恋新颜色,女子一过25岁基本上就不再召幸,而乌雅氏在生皇十四子的时候已经是29岁“高龄”了。

乌雅氏能让圣眷多年不断,一定有其过人之处。当时与她一起接受康熙册封的还有惠妃、荣妃、宜妃,这三人都出自名门,有庞大的家族势力作为支撑,而乌雅氏只不过是小小的内务府包衣的孙女。因为出身寒微,她没资格参加选秀,直接进宫做了负责端茶送水等细活的“官女子”,即皇帝身边地位最卑下的小妾。但乌雅氏天生丽质,很快从一干人中脱颖而出,被皇帝宠幸,生下了皇四子胤禛,晋为德嫔。

在后宫,仅仅凭借美色是无法长期拢住帝王心的。乌雅氏是个十分聪慧的女子,她明白这个道理,没有恃色自傲,反而更加谦虚谨慎,并刻意远离后宫的是是非非,不仅在后宫诸嫔妃中落下了好名声,也得到了康熙帝的赞许,对她更是宠爱有加。康熙二十年(1681),在她再次为皇帝添丁后,康熙帝便册封其为德妃,位于四妃之首。

史书记载,德妃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满洲正黄旗人,父亲为护军参领。雍正帝在封赏其母家时,曾夸德妃“曾祖额布根者,本朝旧族,创业名家。太祖高皇帝时,抚育禁庭,视同子侄”,极言母亲出身高贵。但据学者考证,所谓“抚育禁庭”就是作为包衣奴才在主人边伺候。雍正帝换个冠冕堂皇的说辞,只是为了美化自己的母妃。而事实上,正是母亲卑微的出身,在他们母子之间画上了第一道线。

根据清朝关于皇子抚育问题的规定,皇子出生后必须由妃一级别的嫔御抚养,而德妃生胤禛时连嫔位都不是(第二年才晋至德嫔),所以皇四子胤禛刚一出生就被抱送去佟佳皇贵妃处,而且当时佟佳皇贵妃所生之子刚刚夭折,康熙帝此举也是为了安慰佟佳皇贵妃丧子之痛。但在某一热播的电视剧中,此事被演绎成德妃为了雍正帝而扼杀了佟佳皇贵妃之子,这显然有悖于历史真实。

皇四子胤禛一直被佟佳皇贵妃养育至11岁,其间与德妃接触很少,母子之情自然就淡薄了许多。以至佟佳皇贵妃去世之后,康熙帝想把皇四子胤禛交回德妃抚养,德妃竟以“已养有一子(十四阿哥)”为由拒绝了。而皇四子胤禛也不愿意与母妃过多接触,他在后宫行走时常常刻意避开德妃,在宫外则与佟佳皇贵妃的娘家人打得火热,以佟佳皇贵妃之子的身份称呼皇贵妃的弟弟隆科多为舅舅。

皇四子胤禛此举显然是为了借助佟佳皇贵妃的娘家势力。佟佳皇贵妃虽出身汉族,但她的姑姑却是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姐姐也在嫁给康熙帝后一度成为中宫之主,所以她既是康熙帝的表妹,又是妻妹,地位尊贵,自是德妃望尘莫及。雍正帝自小得佟佳皇贵妃教导抚养,佟佳皇贵妃待他如亲子,所以于情于理他都与这边亲近些。但这多多少少伤了德妃的心,使得母子之心越来越远。偏疼小儿子

德妃在接连生了三个女儿后,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再次生下皇十四子胤祯。此时,德妃得蒙圣宠多年,地位早已不同寻常,皇子生下后自然便由其亲自抚养。胤祯聪慧懂事,性格开朗,常常逗得德妃开怀大笑,做母亲的自然是愈发疼爱有加。胤祯长大后,文武双全,气质出众,虽一度与康熙帝的关系恶化,但最终因其秉性与康熙帝相似,受到康熙帝的重用,封为“大将军王”,立功边疆,成为康熙末年最热门的皇位继承人选。但世事难料,康熙帝猝然驾崩,皇四子胤禛出人意料地登上皇位,即雍正帝。

雍正帝在稳定了朝中形势后,才从边关急召皇十四子胤祯回京。胤祯刚一回京就被雍正帝寻了个借口,革去“大将军王”的称号,削去爵位,降为固山贝子,之后又命他看守皇陵,不得回京。

雍正帝对胤祯的种种处置使本来就紧张的母子关系更加恶化。虽然雍正帝与皇十四子胤祯都由她所生,但在德妃的心中显然胤祯才是自己最值得骄傲的儿子。当时朝中盛传皇十四子胤祯将要继承大统之时,德妃虽然身在后宫,但也有所耳闻,心中也相信了几分,所以才在雍正帝即位之后,怒气冲冲地言道“此子不是先皇心之所系”,并拒绝接受皇太后的封号。这为当时朝内怀疑雍正帝是假传遗诏,谋夺皇位的人们增添了信心。母子关系于此降至冰点。而此后,雍正帝对胤祯一连串的动作,使德妃对雍正帝更是恨意十足,尤其是在雍正帝拒绝她要见胤祯的请求后,心中更是愤懑异常。衣不解带换不来一句谅解

德妃在雍正帝即位后,因为时时担心他们两兄弟手足相残,以至气郁在心,病倒在床。雍正帝见此,便衣不解带地在一旁伺候,为德妃煎药并亲自喂她吃药。但德妃心意始终不改变,身体也每况愈下,于雍正元年(1723)五月撒手人寰,终年64岁。死后谥号孝恭仁皇后,与康熙帝合葬于景陵地宫。直至其去世,德妃也没有接受雍正帝对其皇太后的封号。

对于德妃的死,野史有传言说是因为雍正帝拒绝她见皇十四子胤祯的请求,于是一气之下撞柱而死。这一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德妃当时已经生病,身边服侍的人非常多,不可能让她撞柱,而且德妃到底是雍正帝的生母,只要有她在,雍正帝必然不敢对自己的亲弟弟怎么样。事实也的确如此,德妃生前,雍正帝只是将胤祯软禁在遵化。德妃去世后,雍正帝才对十四阿哥下狠手,虽然不断有官员进言,要求处死十四阿哥,但雍正帝最终念在德妃的面上,只是将其幽禁。

德妃去世一周年后,雍正帝为其写述哀诗一首,回忆德妃的音容笑貌,感叹自己“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憾。诗曰:慈恩重,难禁涕泪悬。尊荣心莫罄,恍惚岁云迁。物候常如此,音容独渺焉。寝门空在望,一望一凄然!

不管雍正帝的咏诗是出自真情还是做做样子,这对母子的关系再也不可能有修复的机会,而他们二人孰是孰非也无人能说得清道得明。盛衰荣辱转头空——年贵妃传奇的一生,享常人不能享之福。生于权贵之家,父亲是湖广巡抚、一等公年遐龄;哥哥是权倾朝野、连皇帝都要让三分的年羹尧;她她嫁给了当时最有权势的男人,又一度成为最受宠的妃子。但她的一生,又受常人不能受之罪。她为雍正帝所生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全部夭折;眼看着丈夫对她的兄长起了杀心却无力挽回;她在百般忧虑中病死,尸骨未寒,兄长就被降罪。有人说,年贵妃并非雍正帝的真爱,雍正帝宠幸她只是为了拉拢年羹尧;也有人说,她被准许可以与雍正帝合葬,足以说明雍正帝对她有怜爱之心。总之,这段感情在政治风云的笼罩下,显得扑朔迷离。妹凭兄贵,迟来的爱

年贵妃嫁给雍正帝时,后者还是皇四子胤禛,正为如何谋得储君之位绞尽脑汁。当时,年贵妃的父亲年遐龄颇得康熙帝赏识,任湖广巡抚。两位兄长,大哥年希尧和二哥年羹尧也刚顺利入仕,前途无量。

年氏一族本是地地道道的汉人,祖籍安徽怀远,后因战乱迁徙至盛京广宁县(今沈阳一带),并加入了汉军镶黄旗。根据清朝的规定,每个皇子长到一定年龄,就可得到八旗的一个牛录作为随从,而年氏所在的牛录恰好分配给了雍亲王胤禛。雍亲王正四处网罗人才,蒸蒸日上的年氏家族很快被雍亲王看在眼中,加以笼络,而笼络的最佳方式莫过于联姻,将两家的命运以姻亲的关系连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年贵妃虽然是个汉人女子,但一进王府就得侧福晋的名位。

一入宫门深似海,不管这个宫是皇宫还是王府,嫁给皇室成员就意味着要与众多女子分享丈夫,争宠斗法。年贵妃虽是侧福晋的尊位,既没有艳丽无双的姿容,又没有讨雍亲王喜欢的巧法,自然难得雍亲王青眼相看,而更糟糕的是她入王府十几载,竟一无所出,未能为雍亲王添一子半女。而另一位侧福晋李氏,则一口气为雍亲王生了三个皇子和一个公主,皇三子弘时就是她的儿子。所以,平日里李氏母凭子贵,没少给年贵妃脸色看,而更让她不堪的是连王府里地位低下的格格耿氏也仗着诞下皇五子弘昼对她不敬。年贵妃在雍亲王府的日子看起来已经是山穷水尽,不想却突然迎来柳暗花明之时。

年贵妃在雍亲王府苦挨的这些日子,她的二哥年羹尧却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年羹尧在人们的印象里以武功见长,沙场扬名,然其仕途却发端于科举。年羹尧博闻强识,熟读“四书五经”,才华横溢,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不久充任庶吉士,此后历任翰林院检讨、四川和广东的乡试考官、内阁学士等职。因工作勤勤恳恳,业绩突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又被提拔为四川巡抚。此时,年羹尧年仅30岁,可谓是年轻有为。

年羹尧到任后,做事更加勤勉,一心为民服务,不徇私不受贿,在百姓中颇有清誉。康熙帝听说后,对年羹尧更加信任,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又升任其为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同时统领军政和民事。这是年羹尧首次掌握军权,从此掀开了他在沙场上建功立业的新人生。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羹尧受命掌管“平西将军”印,指挥将领岳钟琪等人打进西藏,挫败企图叛变的驻藏军官策凌多卜。康熙六十年(1721),年羹尧任川陕总督,多次督军剿抚辖区内的少数民族叛变,对西南地区局势稳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军队在手,年羹尧已非寻常官吏,而是朝内重臣,也就成了各家势力的争夺对象。雍亲王近水楼台,自然是不允许他人“得月”。而且,年羹尧能一步一步高升,与雍正帝在朝内暗中运作也是分不开的,况且两人私交也甚好。

年羹尧一向疼爱自己的妹妹,他在雍亲王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时,年贵妃在雍亲王的眼中也就越发明艳照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五月,在入王府十几年后,她终于为雍正帝生下了第一个皇子。之后,就像老天爷要补偿她一样,她又分别在康熙六十年(1721)十月、雍正元年(1723)五月诞下皇子。年贵妃的多产从侧面证实了她并非没有生育能力,之所以会十几年无子,根源还在于雍正帝对她的恩宠太少。妹尊兄贵,盛极必衰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康熙帝驾崩,皇四子胤禛继位,改年号为雍正。雍正帝刚一即位,就命年羹尧代替皇十四子胤祯担任抚远大将军一职,掌握天下兵马。同年,青海和硕特部发动武装叛变,企图割据青海独立。清廷闻变后,在谈判无果的情况下,立即调遣年羹尧、岳钟琪等率师征讨。

年羹尧调兵神速,首先派兵驻藏,阻断叛军与准噶尔部的联系,随后派遣精锐部队向西宁附近的叛军发起总攻。叛军迅速被瓦解,四下逃窜,年羹尧宜将剩勇追穷寇,派遣各路兵马日夜兼程,对图谋东山再起的叛军穷追猛打。到雍正二年(1724),叛乱基本被镇压。平定叛乱后,年羹尧又建议清政府对青海地区的行政建制进行重大改革,从而使青海完全置于清廷的直接管辖之中。

经此一役,年羹尧威名远扬,雍正帝喜出望外。同年十月,年羹尧奉诏进京。雍正帝赏赐年羹尧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以及黄带、紫辔、金币等物,并晋升他为一等公。此外,再赏给一子爵,由其子年斌承袭;其父年遐龄则被封为一等公,外加太傅衔。而在此之前,年氏早已就被雍正帝晋为贵妃。

年氏一族盛极一时。雍正帝在政务上常与年羹尧商磋,无论官员任免还是地方事务的推行,必事先征询他的意见。此外,年羹尧旧疾复发及妻子得病时,雍正帝都派人再三慰问,赐送药品,并时常与年羹尧手谕往来,告知其妹年贵妃在宫中的情况。甚至为表达对年羹尧丰功伟绩的赞许,雍正帝还曾下谕旨说:“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雍正帝的赞誉让年羹尧一时间飘然忘本,但年贵妃多年在雍正帝身边伺候,深知雍正帝的脾性和忌讳。所以她在跪拜受封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得趾高气扬,而是十分低调谦恭。在后宫中,她也是平和待人,从不恃宠而骄。年贵妃的这种态度让雍正帝很是赞赏,对她更是宠爱有加。

然而或许是真应了“月盈而亏,水满则溢”这句话,年贵妃在凄苦十几年后,突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又接连诞下皇子,一时间荣华富贵,天伦之乐,享尽常人不能享之福,从而招来天妒。命运的残酷性以年贵妃最不想看见的方式显现了。她视若生命的三个孩子接连夭折,唯一一个活得时间较长的是八阿哥福惠,也才8岁。而她所生的唯一一个女儿也就活了两岁。孩子的接连夭折,让年贵妃痛不欲生,身体极度虚弱。而与年贵妃在后宫已露气衰之象相照应的是年羹尧得意忘形,不断挑衅雍正帝的底线,让雍正帝渐生杀意。妹亡兄死,恩怨情仇

雍正帝很早便对年羹尧动了杀机。雍正二年(1724),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奉旨进京时,竟要求王公以下官员跪接,有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居然不下马还礼,只是点了点头。等到了朝堂,雍正帝只是客气一句,他便毫不推辞地坐在了“天子御前”。这些被雍正帝看在眼中,虽未当场发作,但年贵妃凭借着自己多年伴驾的经验,已隐隐觉得不安。

年贵妃私下也曾劝过兄长,但年羹尧见雍正帝对其嘉奖不断,又在政事上对自己近乎言听计从,所以未将妹妹的话放在心上,以致后来犯错不断。传言,他曾请雍正帝为自己出资印刻的《陆宣公奏议》作序。雍正帝刚想动笔时,他却以不敢“上烦圣心”为借口,代雍正帝拟序言。这让雍正帝非常生气,而后来让雍正帝对其愈加忌讳,非要先除之而后快的是年羹尧在朝中遍插自己的亲信,勾朋结党,架空皇帝权力。

雍正三年(1725)正月,年羹尧指使陕西巡抚胡期恒参奏陕西驿道金南瑛。雍正帝不予准奏,两人的矛盾公开化。年贵妃闻讯后,心中十分着急,再次规劝年羹尧。年贵妃以雍正帝处置八爷党的事点醒兄长,使其终于意识到当下处境的危险性。于是,年羹尧赶紧上折,言说自己正在家中反省己过。年羹尧此举是想得到雍正帝的宽容,化解君臣间的猜忌,但无奈雍正帝圣意已决,开始在朝内大造“弹年”之风,为将来处置年羹尧制造舆论影响。同年三月,京师空中出现“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祥瑞之相,群臣称贺,年羹尧也赶紧上表称颂,但急匆匆写就,一不留神竟将“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雍正帝便借机发难,以他心怀不敬之心为由,免除其川陕总督与抚远大将军之职,调任杭州将军。

从来墙倒众人推。朝内诸臣在年羹尧得势时,对其阿谀献媚,如今见雍正帝有意扳倒年羹尧,便赶紧落井下石,纷纷上书罗列年羹尧的种种不臣之举,奏折一时如雪花般飞向养心殿。年贵妃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着急,但碍于后宫不得干政,又不能为兄长分辩,于是气郁在心。

她身体本来就虚弱,这次急火攻心,竟一病不起。雍正帝见年贵妃如此,念及她多年对自己的陪伴和素日的温柔,就于十一月晋升其为皇贵妃。但在年贵妃心里,她恐怕已经辨不清这份意外的恩宠是出自帝王之爱,还是只是一种粉饰的手段。因为就在前一个月,雍正帝削去了年羹尧官爵,将其逮捕回京,交由刑部会审。

年贵妃此时已徘徊在鬼门关前,她知道自己的兄长断难逃命,却无力阻止这一悲剧的发生。她每天心中受尽煎熬,终于支撑不住,于十一月二十三日含恨离去,谥号敦肃皇贵妃,葬在泰陵。

年贵妃薨后,尸骨未寒,年羹尧就以92款大罪定刑,其中有30多条的罪名足以将年羹尧处以极刑。但雍正帝为避免背负杀戮功臣的恶名,故作宽宏大量,说念及年羹尧功勋卓著,特地开恩,赐其自裁,族中任官者俱革职,嫡亲子孙发配边地充军。

年羹尧听到消息后,犹不敢信,寄希望于雍正帝念及旧情,回心转意。然而雍正帝杀他之心已决,年羹尧悲愤绝望之下自尽身亡,一代名将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姓“满”姓“汉”不若幸福——乾隆帝生母熹贵妃入宫门深似海。历朝历代,最让人惋惜的莫过于那些被禁锢在高墙深院内的寂寞红颜。她们无一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却不一得不在后宫里讨话语权。得势的,虽然锦衣玉食,但常怀性命之忧;失宠的,可能终生难见帝王面。如此逼仄的生存环境使这些才貌双全的女子常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反不及民间女子活得有福。但在清朝,却有一个女子享尽了人世间你所能想到的一切“福、寿、禄”,成为后宫佳丽里少有的幸运女子,她就是乾隆帝的生母熹贵妃钮祜禄氏。不起眼的“格格”

清代史书记载,熹贵妃是满族镶黄旗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她13岁时参加选秀,被康熙帝指给雍亲王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雍正帝当时已有福晋乌拉那拉氏和侧福晋年氏、李氏。钮祜禄氏入王府后,只被封为格格。

格格在清朝是一种女性称谓,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姑娘之意。在清朝妃制建立之前,皇室、亲贵家的未婚女子都可称为“格格”,皇太极当政后,效仿明制,就把自家的女儿称为“公主”,并规定正宫皇后所生之女,称为“固伦公主”,嫔妃所生之女及皇后认养的女儿,统称为“和硕公主”。“格格”此后专指亲贵之女,如亲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家的女儿。所以现在影视剧中把皇家女儿称作“格格”是不准确的。此外,清军入关前,贵族们也常常把自己的小妾称为“格格”,入关后,随着妃制的完善,“格格”这一小妾称呼在大清后宫取消,但各个王府保留了下来,仍用以称呼那些没有名号的小妾。由此也可见,钮祜禄氏在当时的雍亲王府地位很一般,而这应该和她的家族势力和自身条件相关。

钮祜禄氏的父亲是四品典仪棱柱,官位一般。而雍亲王府的福晋乌拉那拉氏出身显贵,是清朝内大臣费扬古之女。侧福晋年氏虽然出身汉族,却是雍亲王所仰仗的大将军年羹尧之妹。李氏的父亲是知府李文烨,出身和熹贵妃几近相当,但因入王府较早,且才貌俱佳,一直深受雍亲王的宠爱。

钮祜禄氏入王府7年后,于康熙五十年(1711)八月十三日才生下她的第一个麟儿,也是她这一生唯一的孩子弘历,未来的乾隆帝。关于这点,有野史传说她是在雍正帝患病期间,得到了亲近雍正帝的机会。传言当时雍正帝患上了瘟疫,病情十分严重,钮祜禄氏不顾危险,在身边悉心照顾,赢得了雍正帝的好感。雍正帝病愈后,感其一片赤诚之心,于是宠爱有加。∷孝圣宪皇后(熹贵妃)朝服图迈上母凭子贵之路

弘历是雍正帝的第四个皇子,在他之前只有皇三子弘时(皇长子弘晖、皇次子弘昀,均已夭折),所以自其一出生,雍正帝就呵护备至。况且弘历生得俊俏,人又聪明伶俐,5岁时读书就能过目成诵。弘历12岁时,雍正帝第一次带弘历见康熙帝,康熙帝甚为喜欢,连赞弘历是“福过于予”,同时称赞他的生母熹贵妃是有福之人,并特意召见了她。自此,这个曾经不起眼的“格格”钮祜禄氏迈上了母凭子贵的康庄大道。

雍正元年(1723)二月,钮祜禄氏被册封为熹妃,入居景仁宫;雍正八年(1730),又晋封为熹贵妃;次年,孝敬皇后过世,熹贵妃便奉御命代皇后之责,统摄六宫。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雍正帝驾崩,乾隆帝刚一即位,就奉其为皇太后,徽号“崇庆”,移居寿康宫。

乾隆帝对熹贵妃极为孝顺,并喊出“以天下养”的口号,意思就是聚集整个天下的财力来奉养自己的母亲安度晚年。所以熹贵妃每一次大寿,乾隆帝都要亲自操办,规模一年胜似一年。而乾隆帝出京城游玩的时候,也不忘带上母亲熹贵妃一起饱览各地风光。据记载,熹贵妃曾在乾隆帝的陪同下,三游五台山,三上泰山祭祀,四下江南,这是历朝太后都不曾享受过的待遇。

乾隆帝喜欢作诗,每年都要写大量的诗歌盛赞熹贵妃对其生养之恩。在熹贵妃去世的前几天,67岁的乾隆帝在陪同熹贵妃赏灯后,就曾现场作诗赠予母亲,诗中用“高年母子益相怜”一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一片“春晖”之心。

乾隆四十二年(1777),已经是85岁高龄的熹贵妃因感染风寒,身体不支,于正月二十三日在长春仙馆病逝,谥号为“孝圣宪皇太后”。钮祜禄氏还是钱氏

乾隆帝的事母至孝虽然非常感人,但人们并未因此消去对他身世来历的猜想。而关于熹贵妃的一些史料记载也确实留给了后人起疑心的缘由。以下是清史资料中四条关于熹贵妃的记载:《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谕,尊太后圣母懿旨:侧福晋年氏封为贵妃,侧福晋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钱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裕嫔,格格耿氏封为懋嫔。”《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实录》):“谕礼部:奉皇太后圣母懿旨:侧妃年氏,封为贵妃;侧妃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钮祜禄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懋嫔;格格耿氏,封为裕嫔。”《永宪录》:“雍正元年十二月丁卯(二十二日)午刻,上御太和殿。遣使册立中宫那拉氏为皇后。诏告天下,恩赦有差。封侧福晋年氏为贵妃,侧福晋李氏为齐妃,侧福晋钱氏为熹妃,宋氏为裕嫔,耿氏为懋嫔。”《玉牒》:“世宗宪皇帝(雍正)第四子高宗纯皇帝(乾隆),于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由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凌柱之女诞生于雍和宫。”

这四段史料记载的是同一件事,却出现了两个分歧:一是关于熹妃的娘家姓氏,一是格格宋氏、耿氏到底谁是懋嫔、谁是裕嫔。后者的分歧比较容易解释,应该是当时负责记录此事的人将二人的封号弄颠倒了,后人整理时发现这一错误就修订过来。那关于熹贵妃的娘家姓氏在记载上有出入是否也是因为史官的低级错误?

清代妃制非常严格,不可能出现两个人被封了相同封号的情况,每一个皇妃的封号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熹妃钱氏和熹妃钮祜禄氏应该是同一个人。可这两个姓氏无论从字形上看还是从字音上看,都无任何相似之处,负责记录此事的官员能将之记错,实在无法想象,况且熹妃在当时又是宠妃。对此,学者钱治冰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推断,即熹贵妃原本姓钱,汉人,并非出自八旗贵族,弘历被确认为太子之后,雍正帝为提升弘历的家世地位,就让钱氏拜四品典仪棱柱为父,改姓氏为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是清朝的八大姓氏之一,因其先祖战功赫赫,整个家族在朝中一直备受尊重。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家世地位,这在当时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所以“格格”钱氏就此变成了“格格”钮祜禄氏。而上面提到的四段史料,记载为“格格钮祜禄氏”的恰好成书都较晚。当然这只是推断,还需要有更多的资料方能证明。满汉不得联姻

若如前文所推断,乾隆的生母原本姓钱。钱,显然是汉姓。那在弘历被确立为太子之后,钱氏务必要改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清朝为了维护爱新觉罗氏血统的纯正性,实行严格的满汉不得通婚政策。

其实严格说来,满汉不得通婚并非是大清明文规定的律条,而是满族的祖训,目的无非是维护满族自身的血统。对于这一祖训,清朝的统治者反倒持比较开明态度。清初时,顺治帝就曾下谕说,满人汉人皆是他的子民,“有欲联姻者,听之”。不过这只针对“官民”,也就是汉八旗的人。汉八旗之外,如若擅自满汉联姻,就有杀头的危险。尽管如此,平常人家的汉人女子还是有可能被纳入宫廷。据考证,一个被康熙帝十分宠爱的密妃王氏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女,她的父亲只是个知县,并没有入旗。

在后宫除了“母凭子贵”之说,还有“子以母贱”之言。虽然同为帝王后人,母亲是皇后还是嫔妃,母亲的出生是高贵还是贫贱,都影响着皇子的前途。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皇八子胤禩,虽才识过人,但因为母亲出身包衣,便早早被康熙帝排除在太子人选之外。由此可见,门第观念在清朝影响力有多大。

所以,如果熹贵妃出身汉家,其子弘历要继承皇位,必定困难重重,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抬高熹贵妃的出身,让其家族进入到上三旗之中。而熹贵妃如今在史料上的记载是镶黄旗人,正是上三旗之一。

以上只是根据历史材料的一些推断,由于史书中对后妃的记载很少,所以我们无法准确还原当时的历史。但无论熹贵妃的娘家姓氏是什么,她究竟是不是乾隆帝的生母,乾隆帝对她的一份孝心却是不容人怀疑的,而她也的确享尽了人间的“福、禄、寿”,成为历代后宫里屈指可数的幸福女人。一缕香魂无断绝——香妃之谜位来自西域的绝代佳人,在清代后宫中绽露出独特的风华。她扑朔迷离的身世、身上的异香、离奇的死亡以及死后的葬所都一成为了一个个谜团。香妃,一个美丽的名字,关于她的传说经久不衰。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人,那些动人的故事是文人墨客的臆造还是历史的真实?香妃的传说

香妃是清宫后妃中知名度最高的妃子之一。关于香妃的传说,野史记载甚多,演绎得最为传奇的是说她为回部的王妃,容貌绝代,且天生体带异香,乾隆年间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时,被掳入皇宫。乾隆帝惊为天人,册封她为香妃,对其宠爱有加。为了排解她的思乡之愁,乾隆帝特地修建了宝月楼,并在宫里修建回疆的街道建筑。然而香妃心怀故国,矢志守节,她随身携带利刃,不允许乾隆帝亲近她。乾隆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太后知道后,怕香妃假借保全贞洁之名刺杀皇帝,就趁乾隆帝不在时,召她入宫,赐她一段白绫自尽。乾隆帝闻讯赶来时,佳人已香消玉殒。他悲痛欲绝,将香妃葬于陶然亭北,冢旁立有一碑,上刻着:“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后人称之为“香冢”。

清代的回部指的是今居住在天山南部的维吾尔族。乾隆帝的后妃中确实有一名来自维吾尔族的妃子,即容妃。史学界曾经对香妃和容妃是否是同一人有过激烈的争论,后经过大量史料考证,目前基本达成共识,即认为容妃就是故事传说中香妃的原型。因为她们都来自新疆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封号为“妃”,居住在宝月楼。而且在乾隆帝的后宫中只有这么一位来自回部的妃子,所以容妃即香妃。

那么,历史上的“香妃”——容妃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她是否真的是被乾隆帝掳入宫中?身上可否带有异香?她是不是因得罪孝圣宪皇太后而死?后又葬于何处?来自回部的容妃

容妃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其名不可考,有人说她叫伊帕尔罕,在维吾尔语中即“香”之意,然而这只是猜测,无从证实。容妃是新疆秉持回教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世居叶尔羌,其族名为和卓,故名为和卓氏。因音译的不同,又常被称为霍卓氏。容妃的父亲为回部台吉阿里和卓,兄长为图尔都。

乾隆二十年(1755),清政府派兵平定了准噶尔叛乱,解救了因反对准噶尔而被囚禁的回部首领玛罕木特之子布拉尼敦和霍集占(大小和卓)。然而两人不但不感激,反而聚众叛乱。图尔都不愿屈从于大小和卓,举族迁往伊犁。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军征讨大小和卓,容妃的家族协助清军,为平息叛乱立下大功。清政府为了表彰图尔都等人的战功,将他们调往京城,赐地封爵,并建造了回子营,供他们居住。

乾隆二十五年(1760),图尔都的妹妹容妃入宫,初封为和贵人,此时她已经27岁。容妃入宫的年龄如此之大,不禁让人怀疑她之前是否有过婚姻,毕竟这个年龄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女子的普遍嫁龄。当然也不能以此推断她就嫁过人,清代历史上大龄出嫁的女子并不是没有,叶赫老女东哥便是最好的例子。此外,野史声称容妃是小和卓之妻,其实容妃和大小和卓是近亲关系,按理不可能有成婚一事。

容妃入宫无疑是一桩政治联姻,是乾隆帝拉拢回部上层贵族、加强对各民族统治的手段之一,然而她却获得了乾隆帝的异常宠爱。考虑到容妃来自新疆,语言不通,饮食习惯也与宫中后妃不同,乾隆帝特地将她安置在宫城边的宝月楼。容妃登楼,便可以看见城外的清真寺和回子营,以解思乡之情。乾隆帝不仅允许容妃保留自己的信仰,为了照顾她的饮食习惯,还给她配备了回族厨师。

乾隆二十七年(1762),容妃从和贵人被晋封为容嫔。次日,她的兄长图尔都被晋封为辅国公,显示了乾隆帝对容妃一家的厚爱和重视。

容妃在宫中的地位逐步得到提升,乾隆三十三年(1768),她被封为容妃,在此之前,她在宫中穿的都是本民族服装,所以在封妃前夕,有专人为其制作冠服。容妃曾七度随乾隆帝到热河行围,亲自骑马参加射猎,英姿飒爽的她愈加受到皇帝的喜爱。她还随乾隆帝两次东巡、一次南巡。容妃的家人也时不时收到宫中的赏赐。是否真的体带异香

香妃的传说之所以如此动人,最关键的在于她的“香”。关于这点,记载最早的是萧雄于光绪十八年(1892)写的《西疆杂述诗》,诗中有“纷纷女伴谒香娘”一句,并注解到:“香娘娘,乾隆年间喀什噶尔人,降生不凡,体有香气,性真笃,因恋母,归没于家。”到光绪三十年(1904),《王湘绮先生全集》中再次提及此事,这时已演绎为有回妃被拐入宫,不顺从皇帝,最后被皇太后绞杀的情节。1914年,故宫文物展览,其中有一幅年轻女子的戎装像。画像下文字解说道:“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

据现代医学研究,每一个人通过汗腺、皮脂腺,都会分泌出一些气味来,人的五脏六腑内也有气味,可通过一些身体器官透出来,所以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这种味道有的淡,有的浓,但即便再浓,能天生异香,“不假熏沐”,还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当然也有学者猜测,这种香其实就是一种熏香,容妃来自异域回部,很有可能拥有自己秘制的香料,后宫中人不得其法,以讹传讹,就成了她“天生异香”。

能以“容”为封号,足见这位来自回部的女子是多么的美丽。目前流传下来的有几幅疑为容妃的画像,一是前面提到的容妃戎装像,二是旗装像,三是洋装像,四是太仓陆夫人在东陵容妃园寝根据遗像拍摄的吉服像,五是《威弧获鹿》行猎像。戎装像经过专家考证认为,更有可能是乾隆帝的皇十女和孝公主;吉服像虽然有很强的可信度,可惜已下落不明;洋装像没有款识,也没有相关记载,说是容妃像也只是猜测;旗装像是流传最广,也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容妃像,但对于此画中的人物是否是容妃,史学界仍是说法不一。《威弧获鹿》行猎图中描绘了乾隆帝弯弓射鹿、后面马上的一个回装女子倾身递矢的场景。女子的相貌、服饰表明了她是维吾尔族女子。史书记载容妃曾多次陪伴皇帝出猎,因此,画中的女子极有可能就是容妃。画像中的容妃脸庞白净,细眉深目,颧骨微高,是一个典型的维吾尔族美女形象。∷香妃戎装像

乾隆五十三年(1788)四月十九日,容妃病逝,享年55岁。临终之前,她将自己在宫中积攒下来的财物分赠给了后宫的妃嫔、公主和家人。

容妃的去世是正常死亡,野史上说是被乾隆帝的生母孝圣宪太后赐死,纯属无稽之谈。孝圣宪太后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去世,比容妃早去世11年,一个早已死去的人怎么可能赐死活人呢?容妃身后事

容妃去世后葬于何处?在人们的传统说法中,有三处地方被认为是容妃的墓地,它们分别是北京陶然亭北、新疆喀什和河北遵化清东陵。

北京陶然亭北的香妃墓与野史传说联系在一起,纯粹是无中生有的产物。因为此墓碑文凄凉绝美,墓主人应该是个女子,并且在生前或许有过一段恩怨缠绵的故事。于是便有人将墓主人与容妃联系起来,而且生出香妃化蝶的种种传说。

新疆的香妃墓位于喀什市东郊的浩罕村,这是一处家族墓地,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是容妃的外祖父阿帕霍加为埋葬他的父亲、伊斯兰著名阿訇玉素甫霍加所建。人们习惯称之为和卓墓。相传容妃死后,乾隆帝派一支66666人的送葬队伍将容妃的遗体送回家乡,途中棺木不准落地。当棺木送到喀什时,送葬队伍只剩下6人。此家族墓地起初并无“香妃墓”之称,后来才慢慢地有了香妃葬身此地的说法,但无人可以指出哪座墓是香妃的。随着香妃的名气越来越大,“香妃墓”越叫越响,香妃墓的具体位置才被明确下来。更有甚者,将据说是当年运送容妃遗体的驮轿陈列出来,以证明容妃就葬在此处。其实根据文献记载,驮轿是咸丰六年(1856)运送一个死于北京的男子遗体用的,与容妃毫无关系。

那么容妃究竟葬在哪里呢?实际上史料记载得很明确,她葬在了遵化乾隆帝裕陵妃园寝。1979年10月,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对裕陵妃园寝进行了全面整修,因为自然损毁和盗墓,容妃地宫已经有部分塌毁,文物保管所进行了紧急挖掘。

在清理容妃地宫时,考古人员发现容妃的椁上写着阿拉伯文经文。一般而言,皇帝后妃死后,椁的四面多镌刻或书写藏文或梵文经咒。容妃用的却是阿拉伯文,从中可见乾隆帝对容妃伊斯兰教信仰的尊重。人们还发现容妃的棺木有椁无棺。根据清朝葬制,无论是皇帝、皇后,还是妃嫔,其棺木皆为内外两重,内为棺,外为椁。从现场的种种痕迹来看,内棺不是被盗,而是容妃入殓时,根本就没用内棺。至于容妃为什么只用椁,不用棺,有可能与她的宗教信仰有关,但具体情况如何,尚待专家学者们做进一步研究考证。没有谥号的大清皇后——乾隆朝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有着其他妃嫔羡慕的地位和荣宠,但她却并没有因此成为一个幸福的女人,反而是所有作妃嫔之中下场最凄凉的。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乌拉那拉氏随同乾隆帝第四次南巡,这原本是一种荣耀,却变成了她后半生悲情的开始。闰二月十八日,乌拉那拉氏被乾隆帝提前遣返京师,从此她的人生如堕千里寒池。这一切,都是因何而起呢?天降荣宠,阴差阳错成皇后

能够成为乾隆帝的皇后,是乌拉那拉氏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一方面,乾隆帝与第一任皇后富察氏之间感情非常深厚,后宫之中纵然有佳丽三千,却没有一人可以夺取富察氏所获得的那份宠爱。另一方面,在众多妃嫔之中,乌拉那拉氏虽然也算出类拔萃,但她却一直没有生育,在母凭子贵的斗争之中,一直处于劣势。

乾隆十三年(1748)三月,皇后富察氏因病去世,乾隆帝深陷在巨大的悲伤中,根本无心理会后宫之事。但后宫不可一日无主,皇太后就建议乾隆帝尽快立一位中宫之主。当时,在乾隆帝后宫中,除了皇后富察氏,最受宠的是纯贵妃高氏和嘉妃金氏,二人分别为乾隆帝生下皇三子永璋、皇六子永瑢和皇四子永珹、皇八子永璇,按理说可以母凭子贵,有资格角逐皇后之位。但无奈二人均来自汉八旗,这对于一向重视血统出身的清朝皇室而言,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如此一来,一向和皇太后关系较好的娴贵妃乌拉那拉氏就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乌拉那拉氏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比乾隆帝小7岁,满洲镶黄旗人,父亲为满洲包衣佐领那尔布。乌拉那拉氏于雍正年间入侍当时还是宝亲王的乾隆帝,被封为侧福晋。乾隆帝即位后,封其为娴妃;乾隆十年,又晋为贵妃。乌拉那拉氏虽一早入王府,陪伴圣驾多年,但一直不怎么得宠,但幸而她与皇太后极为投缘,而乾隆帝又是出了名的孝子,所以平日里该赏的赏,该晋封的晋封,从不因她没有子嗣而冷落她。但乌拉那拉氏终究不是乾隆帝心尖上的人,皇太后如今要选她为皇后,乾隆帝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但碍于太后的情面,只得允了。∷乾隆帝及后妃图卷乾隆元年(1736)郎世宁等画师为乾隆皇帝、皇后和11位妃嫔画的像。画卷上的13个人像,均为头戴冬吉服冠、身着冬季龙袍的半身肖像。图中排序,从下到上,从右至左依次是:乾隆帝、皇后(孝贤)、贵妃(慧贤)、纯妃、嘉妃、令妃、舒妃、庆嫔、颖嫔、忻嫔、敦妃、顺妃、循嫔。以上名称皆为画像时的称号位分,不是她们的最终品级,如令妃追谥为孝仪纯皇后,贵妃死前晋封皇贵妃,死后谥号“慧贤皇贵妃”……图中应该还有继后乌拉那拉氏,但她因惹恼乾隆帝,几乎被废(只是没下明诏,实际是废了),所以其画像应该是被抹去了。

乾隆十三年(1748)七月,奉皇太后懿旨,乾隆帝册封乌拉那拉氏为皇贵妃,代皇后摄六宫事。孝贤皇后富察氏丧满后,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正式册封乌拉那拉氏为皇后。

成为后宫之主后,乌拉那拉氏身着盛服,陪着乾隆帝拜谒祖先、嵩山封禅、五台山进香,一时风光无限。深宫之怨,多年夫妻恩宠薄

乌拉那拉氏当上皇后后,对后宫事务尽心尽责,很快赢得了六宫中人的心,但她最在乎的乾隆帝的心却依然遥不可及。富察氏虽已离去多时,但仍然鲜活地留在乾隆帝的记忆里。“制泪兮,泪沾襟,强欢兮,欢匪心”,“醒看泪雨犹沾巾”,“不堪重忆旧,掷笔黯伤神”……一句句情真意切的悼念诗从乾隆帝的口中念出,乌拉那拉氏在旁只有叹息的份儿。

因为富察氏的缘故,乾隆帝对乌拉那拉氏一直有所抵触。因为在乾隆帝的心中,富察氏才是他唯一的皇后,无人可以替代。但乌拉那拉氏对此从来没有表现出任何怨言,反而是更加温柔体贴。她期待着有一天乾隆帝能认可她的存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乾隆帝终于意识到自己冷落新后太久,对乌拉那拉氏流露出无限歉意,说出“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的话。

乾隆帝开始有心补偿乌拉那拉氏。年近四十的乌拉那拉氏在皇帝不断的恩宠下,终于受孕成功,于乾隆十七年(1752)生下皇十二子永璂,之后又陆续生下皇五女(乾隆十八年)和皇十三子(乾隆二十年)。这是乌拉那拉氏一生最幸福的时光,但这幸福来之不易,去也匆匆。

乌拉那拉氏诞下子嗣后,在后宫的地位已是无人可敌。于是,她一改往日低眉顺眼状,开始在宫中处处强调自己的权威,因而招来很多其他妃嫔的怨言,连一向支持她的皇太后也渐渐有了一些看法。乾隆帝对乌拉那拉氏本没多少感情,这些年的圣眷不过是出于对她的愧疚和尊重,如今见乌拉那拉氏如此跋扈,顿生厌烦之心。

乌拉那拉氏不能以“德”留住乾隆帝,更不用说“色”了。她年过四十,早已经是人老色衰,自然比不得那些春秋正盛的年轻妃子。就在她为乾隆帝诞育皇十三子的时候,出身低微的魏佳氏获得了乾隆帝的注目,一路高升,成为后宫里最炙手可热的红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五年(1760),魏佳氏接连为乾隆帝诞下皇十四子永璐和皇十五子颙琰(后来的嘉庆帝),乌拉那拉氏如临大敌。但不等她回过神来,乾隆帝又把注意力转向了来自回部的“香妃”和卓氏。乾隆帝非常迷恋和卓氏带来的异域风情,以至外出巡幸、木兰秋狩,甚至到盛京拜谒祖陵,都只是把和卓氏带在身旁,其受宠程度直逼当年的富察氏。

乌拉那拉氏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痛在心中。她一直以富察氏为榜样,期望乾隆帝待她能如待富察氏一般,但如今看来,这一愿望是彻底落空了。为保地位,皇后断发触逆鳞“曾经沧海难为水”,如果乌拉那拉氏从没有得到过乾隆帝的宠爱,也许她就能在宫中心平气和地过一辈子。但她既然拥有过,今番就势必再难放下。而且,就算不为了她自己,为了皇十二子、皇十三子,她也得斗争到底。

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乾隆帝第四次下江南。皇后乌拉那拉氏和令贵妃魏佳氏等人随行伺候。一行人等欢天喜地,气氛极为融洽。南巡途中,正好碰上乌拉那拉氏二月初十过生日,乾隆帝和皇太后为了让她过一个体面的千秋节,就一起下旨命地方尽心筹办。乌拉那拉氏非常高兴,但这份高兴随着乾隆帝的一个提议登时幻灭。

闰二月十八日,乾隆帝的龙舟抵达杭州。用完早膳后,乾隆帝和皇太后就把乌拉那拉氏找来说话,向她提及等这次南巡回去后晋魏佳氏为皇贵妃之事。乌拉那拉氏最担心的事出现了。当时,容妃和卓氏虽然正值圣宠,但一直没有生育子嗣,而魏佳氏膝下却有两位皇子,一直是乌拉那拉氏的眼中钉。依照清制,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中宫皇后,是皇后的法定接班人,直接威胁皇后。所以,平日里为照顾皇后的情绪,避免引起后宫冲突,一般不轻易封之,除非是皇后驾崩或者病重不能处理六宫事务,否则一直虚位。如今,乌拉那拉氏还健在,乾隆帝却要封魏佳氏为皇贵妃,这不是明摆着要抬举魏佳氏,贬斥自己吗?乌拉那拉氏当然不肯同意,她强烈反对,据理力争,但乾隆帝心中早有决断,怎会因她的反对而否决此事。

万般无奈之下,乌拉那拉氏也是气糊涂了,竟然拿起剪刀,将自己的一头秀发尽数剪掉。满族女子一向视头发如生命,剪头发等同于诅咒夫君死,是大忌讳。乌拉那拉氏以这种过激方式表达自己的抗议,意在刺激乾隆帝,得到乾隆帝的同情,不想弄巧成拙。乾隆帝龙颜大怒,当即命令额驸隆安以“调摄”为名强送皇后从水路先行返京。

返京路上,冷静下来的乌拉那拉氏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她开始诚心期待乾隆帝能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在乌拉那拉氏心底深处仍然对乾隆帝存在幻想,希望他能顾念自己多年陪伴之情,原谅自己这一次的过失。但她又一次错估了自己在乾隆帝心中的分量。乾隆帝回京之后,不但没有原谅乌拉那拉氏,还剥夺了她的一切封号和权力,只保留了皇后的虚名。而乌拉那拉氏此举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幸福,也亲手埋葬了两个儿子的政治生命。名存实废,唯一无谥号的大清皇后

乾隆三十一年(1766)七月十四日,愤恨不平的乌拉那拉氏在冷宫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溘然离世的消息传来时,乾隆帝正在木兰围场狩猎。听完太监的奏报后,他不但没有停止狩猎,还立刻下谕旨,说皇后在南巡途中,“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此实乃‘皇后福分浅薄’,今不废之,已是格外优厚,故一切丧礼不许复循孝贤纯皇后,只按皇贵妃例行即可。”

除以皇贵妃之礼下葬乌拉那拉氏外,乾隆帝还拒绝给乌拉那拉氏拟谥号。谥号是对一个人一生功过的盖棺定论,也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但乾隆帝却以乌拉那拉氏擅自剪发,是大不敬为由,拒绝给她封赠谥号,同时还不允许为她设立神牌。根据清制,凡是妃以上级别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