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成语(小学版) 3~4年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04:58:42

点击下载

作者:《画说汉字》编辑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画说成语(小学版) 3~4年级

画说成语(小学版) 3~4年级试读:

前 言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很多成语都是汉语的活化石,记录了古代语言的表达方式,并且至今还活跃在日常表达中。成语和古代汉语、传统文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借助成语,我们可以简单而准确地一窥传统经典的精妙,了解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还可以在民间故事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成语是学习汉语、接触传统文化的一条捷径。

成语言简义丰,一个成语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它往往大有来历,意蕴丰富。这对还处在学习汉字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教材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编撰了这套《画说成语》,帮助孩子逐步轻松掌握成语。

一、与新课标对接,打通课堂内外,循序渐进学成语

小学生的知识量和学习能力日新月异,如何选择当下适合孩子的学习内容就成了一个问题。如果学习内容太简单,就达不到提升的目的;太难,学生学起来会很吃力。只有恰当地选择学习内容才能让学生轻松有效地获得成长。

这套《画说成语》与语文新课标、新课本对接,把成语落实到课本中的每一课、每一页。学生可以根据课程进度来选择合适的成语进行学习,家长也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学习内容。这套书将小学成语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共三册,收录了新课标要求掌握及语文课本中出现的1500 个成语。本册收录的500 个成语,涵盖了新课标要求小学三、四年级学生掌握的全部成语。为了方便读者查阅,书中收录的成语按照音序排列。孩子能够在每课的学习之后,借助于《画说成语》巩固课内学习的成语,并进行深入理解和扩展延伸。借助于《画说成语》,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现有的学习基础来学习,循序渐进,一步一个台阶地稳步前进。

二、调动形象思维,理解记忆,科学有效学成语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建立起来,偏向形象思维的小学生非常热爱图画式的表达。图画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而且总是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对刚刚接触汉字的小学生而言,通过图画学成语,无疑是有趣而轻松的。《画说成语》中收录的所有成语都配有生动有趣的图片,从而让孩子在有趣的读图过程中燃起学习成语的热情,在直观的感受中轻松掌握成语。

成语的写法、意义和用法都是需要学生记忆的,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运用成语。但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学起来有些枯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仅会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事倍功半。与之相比,通过成语故事来学习成语不仅会事半功倍,还能让孩子对成语产生兴趣。成语故事往往蕴含了成语的来历、意义和使用语境,通过成语故事,学生能够厘清成语的来龙去脉,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能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快速记忆、运用成语。《画说成语》中近一半的成语都有成语故事。大量情节曲折、语言浅近的故事不仅能让孩子轻松掌握成语,还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扩展了知识面。

三、夯实语言根基,扩展知识面,有效提升综合素质

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是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而成语是汉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掌握好成语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对于正处在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小学生而言,成语的学习尤为重要。只有掌握了大量的成语,才能游刃有余地运用汉语表达自我的思想和观点,与他人进行高效沟通。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具备了独立阅读一般文字的能力,正如饥似渴地借助于语言工具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本书的典故和大量的成语故事都给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提供了有效路径。借助于典故,学生可以按图索骥,去学习相关文化典籍。而成语故事不仅交代了成语的来龙去脉,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史实也给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知识。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接触和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良好的语言根基和广博的知识积累,如旭日初升的小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甚至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顺利、更高远。

哀兵必胜

词性:中性

释义 哀兵:由于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指处于绝境而怀着激愤情绪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

典故 《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近义 师直为壮

反义 骄兵必败

造句 人知耻而后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破吴而归的故事,就是哀兵必胜最好的例证。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率兵攻破越国国都,越王勾践被迫投降,并被带往吴国,侍奉吴王。勾践表面上对吴王非常忠心,实际上他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国家被破的耻辱。后来,勾践赢得了吴王的信任,被赦免归国。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国力渐渐恢复。可是吴王对此却毫无警惕。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带领精锐部队去参加“黄池之会”,越王勾践带领军队乘虚而入,大胜吴国军队,吴王仓促返回,只能议和。公元前473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最终因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灭亡。面对失败和耻辱,越王勾践满含悲愤,并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打败了吴国,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安步当车

词性:中性

释义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指用缓步行走当作乘车。又借指人能

安贫乐道

,自得其乐。

典故 《战国策·齐策四》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反义 出舆入辇

造句 先生一生清贫,但凭着对读书做学问的爱好和使命感,依然安步当车,怡然自得。安贫乐道

词性:褒义

释义 安贫:安于贫困。指尽管处于贫困境地,依然以学习和掌握圣人之道为乐。

典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近义 安贫乐贱

反义 为所欲为、胡作非为

造句 他最终选择做一名隐士,安贫乐道,远离尘世喧嚣。

安土重迁

词性:中性

释义 安:习惯于。重:重视。指习惯于在故土生活,不愿意轻易迁居。

典故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第九》:“安土重迁,黎民之性 ; 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近义 安居乐业

反义 志在四方、背井离乡

造句 中国农民自古以来便安土重迁,即便是饥荒年份,好多人也不愿背井离乡,外出谋生。

暗箭伤人

词性:贬义

释义暗中射箭伤害别人。比喻趁人不设防时,以阴险狡诈的手段加害于人。

典故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有轻弃五谷的强盗,有荼毒生灵的强盗,有暗箭伤人的强盗,有借刀杀人的强盗。”

近义笑里藏刀

 反义明火执仗

造句暗箭伤人的卑鄙小人,永远也无法理解君子的胸怀坦荡。

成语故事

公元前712年,郑庄公在宫前检阅部队,发派兵车。老将军颍考叔和青年将军公孙子都,为了争夺兵车吵了起来。颍考叔拉起兵车转身就跑,公孙子都于是怀恨在心。到了秋天,郑军逼近许国都城。攻城的时候, 颍考叔奋勇当先,高举大旗,爬上了城头。公孙子都眼看颍考叔就要立下大功,心里更加嫉妒,便抽出箭来,对准颍考叔射了出去,颍考叔顿时一个跟头摔了下来。另一位将军瑕叔盈还以为颍考叔是被许国兵杀死的,连忙拾起大旗,指挥士兵继续战斗,终于攻破城池,郑军全部入城。像公孙子都那样,趁人不备暗放冷箭的行为, 就叫作“暗箭伤人”。

昂首挺胸

词性:中性

释义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意为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典故欧阳予倩《小英姑娘》:“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课标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四年级上册第十九课《秦兵马俑》

近义昂首阔步

反义低眉顺眼

造句阅兵仪式上,各方队的士兵昂首挺胸,大步向前。

八面玲珑

词性:贬义

释义玲珑:透亮的样子。原指四面八方都很敞亮。后多形容待人处事圆滑,或办事细致周到。

典故清·曾朴《孽海花》第七回:“原来宝廷的为人,是八面玲珑,却十分落拓。”

近义左右逢源、面面俱到

反义刚正不阿、墨守成规

造句为了讨好别人,他逐渐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成了一个心口不一、八面玲珑的人。

跋山涉水

词性:中性

释义跋山:翻越山岭。涉水:徒步渡过大河。指翻山越岭,渡水过河。用来形容长途远行的艰苦。

典故《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以逞君心。”

近义 翻山越岭、长途跋涉

反义朝发夕至

造句唐贞观年间,玄奘跋山涉水,远赴天竺求取佛法。

白璧无瑕

词性:褒义

释义璧:古代玉器,扁圆形,中间有孔,也泛指美玉。瑕:玉表面的斑痕。洁白干净的玉器,连一点儿斑痕都没有。比喻人或事物尽善尽美,无可挑剔。

 典故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课标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桂林山水》

近义美玉无瑕、十全十美

反义白璧微瑕

造句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缺点,不可能白璧无瑕、十全十美。

成语故事

唐太宗有一次问大臣:“隋文帝是一个怎样的君主?”大臣回答:“隋文帝十分勤政。他每次上朝,总是要花很长时间。有时过了中午,还召官员来商谈。隋文帝治理朝政非常严谨,可谓白璧无瑕。”唐太宗听完淡淡一笑说:“各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隋文帝不太聪明,但对人要求很苛刻;要求太苛刻,就对人不放心。所以凡事都自己做,不放手让人去干……”唐太宗感叹道:“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我选择天下贤能之人担任官职,就是让他们思考天下大事。有功者赏,有罪者罚。这样谁能不尽心尽职?又何必忧虑天下得不到治理呢!”

白驹过隙

词性:中性

释义白驹:白色的骏马,比喻日影。隙:缝隙。指白色的骏马很快从缝隙处跑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典故 《庄子·外篇·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近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反义度日如年

造句白驹过隙,日月如梭,仿佛昨天还是初入大学校园的青涩学子,今日已毕业离开校园,步入社会。

白头偕老

词性:褒义

释义白头:头发全白了,形容年迈。偕:共同。老:老年。共同相伴生活到老。形容夫妻感情和谐美满。

典故 清·沈复《浮生六记》卷一:“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

近义百年偕老

反义露水夫妻

造句陷入爱河的情侣,都希望彼此珍惜这份感情,相守相伴,白头偕老。

百思不得其解

词性:中性

释义百:多次。解:理解。费尽心思也无法理解。

典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近义大惑不解

反义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造句这道数学证明题尤为复杂,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百依百顺

词性:中性

释义依:依从。顺:顺从。事事都依从别人。形容事事顺从,毫不违背。

典故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课标 百依百顺。——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近义言听计从、唯命是听

反义桀骜不驯

造句百依百顺不是她的性格,因而与有点儿大男子主义的男友隔三岔五大吵一架也不难理解。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词性:贬义

释义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仆,倒。原指蜈蚣或马陆一类的多足虫类,虽斩断其身体,亦能屹立不倒一段时间。后常用来比喻某些人或事物虽已衰败,但影响仍在。

典故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近义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反义树倒猢狲散

造句钱家虽然遭此大劫,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毕竟是远近有名的名门望族,几年内也不至于太过落魄。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贤士名叫曹冏。魏国初建之时,急需稳定大局,巩固统治权。为此,曹冏便上书大将军曹爽说:“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他的意思是说,有句老话说,有一种有一百只脚的虫子,它死了以后在较长的时间内仍不会倒下,这是由于支撑着它的渠道很多。曹冏引用这句古语的目的,是劝告曹爽要大力重用亲信,扶植自己的势力。后来人们便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用来比喻被打倒或镇压的反对势力,余孽尚存,如不彻底肃清,还会兴风作浪。

班门弄斧

词性:贬义

释义班:鲁班,春秋时鲁国人,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典故北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近义布鼓雷门

反义程门立雪

造句凭这点儿学识,就在老先生面前班门弄斧,真是可笑。

成语故事

相传唐朝时,李白游览采石矶,因酒醉看到水中的月亮皎洁清亮,于是探身去捉月亮,结果他跌入江中而死。后来采石矶就留下了李白墓、捉月亭等古迹。一天,明代诗人梅之焕来到采石矶凭吊李白,他看到李白墓前凡是可以写字的地方都被人题满了诗句,但是那些诗句粗俗拙劣。那些附庸风雅的游人竟然在“诗仙”李白的墓前舞文弄墨,真是可笑至极!因此,梅之焕气愤地写了一首诗来讽刺那些人:“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半路出家

词性:中性

释义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比喻中途转行,从事另一项没有经验积累的工作。

典故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你怎么就晓得老爷是半路出家的?”

近义半道出家

反义科班出身、训练有素

造句他是一名半路出家的编辑,能有这样的工作表现已属不易。

半信半疑

词性:中性

释义信:相信。疑:怀疑。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不敢肯定事情的真假。

典故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玉姐……问得有不好的信息,也还半信半疑。今番见父亲流水选择人家改嫁,料想廷秀死是实了。”

近义将信将疑、疑信参半

反义无可置疑、坚信不疑

造句他疑心很重,除非亲眼所见,别人说的话,都半信半疑。

抱头鼠窜

词性:贬义

释义窜:逃跑,乱跑。抱着头像老鼠一样惊慌逃跑。形容遇到巨大打击狼狈逃跑的样子。

典故北宋·苏轼《拟作代侯公说项羽辞》:“夫陆贾天下之辩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仅以身免。”

近义逃之夭夭、落荒而逃

反义负隅顽抗

造句我方援军一到,对方立即崩溃,成群结队抱头鼠窜,落荒而逃。

成语故事

楚汉相争时期,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任用韩信为大将,抄了项羽的后路,破赵取齐,占据了黄河下游地区。韩信也因此被封为齐王。蒯通积极鼓动韩信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并举出当年常山王张耳抱头鼠窜归降汉王,出兵消灭了曾生死与共的好友陈余的例子,但韩信不为所动。

卑躬屈膝

词性:贬义

释义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谄媚奉承。

典故 梁实秋《雅舍小品·送礼》:“而送礼的人则必定是有求于人,唯恐人家不肯赏收,必定是卑躬屈膝春风满面、点头哈腰老半天,谁还狠得下心打笑脸人?”

近义奴颜婢膝

反义坚贞不屈、宁死不屈

造句与其卑躬屈膝、委曲求全,不如奋起反抗。

背道而驰

词性:中性

释义背:背向。道:道路,方向。驰:奔跑。朝着相反的方向奔跑。比喻彼此方向不同,目的完全相反。也比喻背离正确的目标,朝相反的方向走。

典故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近义南辕北撤

反义 殊途同归

造句他嘴上说着要好好学习,然而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整天沉迷在游戏之中,不能自拔。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魏国的臣子季梁听说魏王准备攻打赵国国都邯郸,便劝魏王说:“我在太行山下,看到一个驾着车子的人,他赶着马车向北走,却说他准备到楚国去。”魏王说:“楚国在南边,为什么他往北走呢?”季梁回答说:“他认为他的马是匹好马,速度非常快;加上他带了足够的钱;车夫经验也很丰富,所以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魏王听后,哈哈大笑说:“这个人是个疯子。虽然他有很多好条件,但是他却往反方向走,怎么可能到得了目的地呢?”季梁说:“大王说的话一点也没错。但是像大王现在这样一直攻打附近的国家,这种举动也会让大王离称霸的目标越来越远,这不也和那个往反方向走的人一样吗?” 

背信弃义

词性:贬义

释义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

典故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近义食言而肥、忘恩负义

反义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造句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不值得结交。

奔走相告

词性:中性

释义奔:疾走,跑。走:奔跑。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典故《国语·鲁语下》:“士有陪乘,告奔走也。”

课标 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三年级下册选读第八课《除三害》

近义奔走呼号

反义置若罔闻

造句听到中国国产航母下水的消息,人们纷纷奔走相告。

本末倒置

词性:贬义

释义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典故南宋·朱熹《答吕伯恭》:“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

近义舍本逐末、轻重倒置

反义正本清源

造句做事要分清轻重缓急,绝不能本末倒置。

成语故事

公元前541年,楚、晋等国在虢国会盟,各国都派出了使臣前去参加。楚国公子围穿着华丽,还让士兵在前面开道,穆子看到后说:“公子围的仪仗太气派了,超出了大夫的规制。”公孙归生说:“楚国是大国,有士兵在前面开道,不也可以吗?”穆子说:“这话不对。天子有虎贲,负责保卫王宫;诸侯有旅贲,防止意外灾祸;大夫有贰车,可以供差遣;士人有陪乘,可以在奔走时出力。公子围是大夫,却冒用了诸侯的仪仗,肯定有篡国之心!”果然,公子围后来杀了国君,自立为楚君。

避重就轻

词性:贬义

释义避重:避开要紧的事。就轻:抓小事情。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害问题,只谈无关紧要的方面。

典故清·曹雪芹、无名氏《红楼梦》第一〇二回:“想是忒闹得不好,恐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倒是避重就轻的意思也未可知。”

近义避实就虚、拈轻怕重

反义知难而进

造句好好说明一下当时的事发经过,不要避重就轻。

鞭长莫及

词性:中性

释义鞭:马鞭子。莫:不。及:达到。马鞭虽长,但不宜打到马肚子上。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为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典故《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近义无能为力、力所不及

反义力所能及

造句孩子远在外地,我虽然也想好好管教他,可实在是鞭长莫及啊!

成语故事

春秋时,楚庄王派申舟访问齐国,经过宋国时,申舟没有按规矩通知宋国。宋国就把他扣留,随即杀了。楚庄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派兵攻打宋国,宋国急忙向晋国请求援助。晋景公想出兵帮忙,晋大夫劝阻晋景公说:“古人说过,即使马鞭子再长,也打不着马的肚皮。如今,老天爷要让楚国逞强,怎么能和它相争呢?遇事要心中有数啊!河水可以容纳污浊的东西,山林之中可以隐藏毒虫,美玉也难免含有瑕疵啊。所以,我们要容忍一时的屈辱,不要因为不救宋国就感到羞耻,这是普天下的人都知道的道理。”晋景公听了这番话,便打消了兴兵伐楚的念头。

变本加厉

词性:中性

释义本:本来,原先。加:更加。厉:厉害,猛烈。原指比原来的情况更进一步。现也形容情况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典故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近义雪上加霜、有加无已

反义适可而止

 造句一味地忍耐、退让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而还会让别人变本加厉地欺负你。

变化多端

词性:中性

释义端:头绪,方面。形容变化很多、很大,使人无法把握。

典故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那怪果然神通广大,变化多端。”

课标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猫》

近义变化莫测、千变万化

反义一如既往、一成不变

造句现在骗子的诈骗伎俩变化多端,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变幻莫测

词性:中性

释义变幻:不规律地改变。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奇特,使人不可捉摸。

 典故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乙之妙,变幻莫测。”

近义 变化多端、瞬息万变

反义一成不变、依然如故

造句六月的天气变幻莫测,阴晴不定,出门一定要带上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