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微动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05:12:22

点击下载

作者:王利利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FBI微动作

FBI微动作试读:

前言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世界上最难懂的就是人心。如果我们掌握了一种“特异功能”——能在瞬间洞察他人内心的想法,无疑会成为人际交往和工作生活中的“超人”,左右逢源,无往不利。这并不是幻想,洞察人心的“秘笈”真实存在,说到底,它就是通过以微动作为代表的各种生活细节来分析和判断人们的真实想法与情绪变化,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洞察秋毫,占尽先机。那么,哪些生活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洞察人心呢?

最重要的就是包括表情动作、身体姿势在内的肢体语言信息,也就是微动作。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执法机构——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在与恐怖主义和各种犯罪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解读肢体语言的经验,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从而让狡猾的罪犯面对训练有素的FBI特工时,如同透明人一般,他们一举一动背后隐藏的所思所想都暴露在FBI特工的火眼金睛下。因此,向FBI学习微动作,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本书结合生动的案例,全面介绍了FBI通过微动作透视人们内心世界的知识和方法,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如果我们能掌握其中的精髓,学以致用的话,将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莫大的帮助。第一章FBI教你读面部表情所隐的信息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内心变化的“显示器”,它能够清楚地反映人们的情绪。FBI心理专家曾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情感表达=7%的语言+38%的语音+55%的面部表情。可见,相较于其他身体部位,面部表情能够为我们提供更丰富、更有用的信息,从而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他人的想法。第一节头部:窥探内心的“司令部”

在FBI审讯室中,一名谋杀案的犯罪嫌疑人面对FBI特工的审讯时,一直矢口否认自己谋杀了受害者,而且还做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只见他坐在审讯室的椅子上,头部向后仰着。这让FBI特工非常生气,认为他只是在做无谓的挣扎。可是,FBI特工还是在嫌疑人回答问题时,找到了证明他说谎的蛛丝马迹。

当一名FBI特工问他有没有杀死被害人时,那名犯罪嫌疑人在摇头说“没有”之前先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此时,FBI特工立刻识破了他的真面目,对他说:“别硬撑了,你刚才说谎的动作非常经典,很多撒谎的嫌疑人都会出现你刚刚的动作。当我问你问题时,你在摇头说‘没有’之前而轻轻地点了点头。如果你再有所隐瞒的话,那么,谁也无法控制最后的结果……”

FBI心理专家分析,摇头之前轻轻地点头,这是人下意识的反应。大部分撒谎的人面对别人提出“是不是做了什么”的质问时,都会在摇头否定之前下意识地做出对方几乎无法察觉的点头动作。案例中的FBI特工正是捕捉到了嫌疑人这一不易觉察的细微头部动作,才识破了他的谎言。

另外,当嫌疑人坐在审讯室的椅子上,头部向后仰着时,是一种挑衅的态度。他的这种行为让FBI特工非常不满,更加想要尽快将其绳之以法。

头部被誉为人体的“司令部”,指挥着人们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因此,它是人们在交流中最为关注的重点。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说,头部动作能够让我们敏锐地捕捉到最为准确的心理信息,可以借此洞察人心。加拿大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研究也发现,人在说话时,头部的一些微动作能够反映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通过一种三维动作捕捉设备对一些歌手在说话或是唱歌时的动作进行录像。然后,他们对视频进行处理,将歌手们的声音和面部表情全部隐藏。最后,研究人员邀请了一些人员参加测试,让他们根据歌手们的头部微动作来判断他们当时的情感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那些参与实验的受试人员能够根据歌手的头部动作很快判断出他们的情感变化。这一实验表明,当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头部的微动作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心的真实情绪。另外,这也表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对方的头部动作推理说话者的内心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头部的动作会反馈重要的信息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头部向前伸

头部向前伸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满怀爱意的心理,另一种是满怀恨意的心理。前一种是指两个彼此相恋的人,会让自己的头部向前伸并专注地凝视对方,因为他们非常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后一种是指两个有冲突或有仇的人,他们头部向前伸,并且怒目圆睁地瞪着对方,以表达自己满腔的仇恨。

头部向后仰且下巴向外突出

头部向后仰且下巴向外突出是一种挑衅的动作。有FBI心理专家分析,一个人将头部向后仰是摆出一副势利小人的姿态。另外,这一动作还表示对自己相当自信,彰显骄傲的外表。不过,FBI心理专家建议这种动作最好少用,因为骄傲的外表和挑衅的姿态会让人不愿与其接近。

摇头

根据不同的摇头情况,所传达的信息也不同。FBI心理专家分析,将头部向单侧摇动时,即将头转向一侧,再让其迅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是表达不认可的信息;将头部半转、半倾斜则是传递一种友好的信息,如同在路上与人见面打招呼时,表达的是一种“见到你很开心”的意思;晃动头部传递的是一种惊讶、震惊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因为听到出乎意料的消息而晃动头部,表示难以置信的心理。

点头

点头是表达同意、答应、赞许等意思。一般情况下,点头都是表示同意的意思。但是FBI心理专家分析,如果点头这一动作过于频繁,则意味着一种敷衍的态度。

低着头,压低下巴

低着头,压低下巴往往是抱有一种批判性的态度,同时,还意味着否定。因此,当我们与他人进行谈话时,如果对方低着头,压低下巴,那么,我们就要提高警惕,设法解决双方之间的分歧。

其实,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培训课或是讲座上:当台下很多观众都低着头,压低下巴,没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并将手臂交叉在胸前时,表明他们对发言者的话题不感兴趣,或是持消极的态度。对此,FBI心理专家建议,如果想让更多的观众融入和参与自己的演讲话题,需要在发言之前采取一些措施,让观众抬起头,做出积极的反应。

另外,在商务交往中,低着头,压低下巴的肢体语言是非常不受人欢迎的。

头部僵直

头部僵直是代表内心感到很无聊的意思。在商务洽谈的过程中,如果一直保持这一动作,则表示中立的态度。

头部向一侧倾斜

这一动作不仅会露出我们的喉咙和脖子,还会让人显得比较弱小。FBI心理专家分析,头部向一侧倾斜是一种顺从的意思。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经常会对自己心仪的男性做出这一动作,让自己显得非常温顺。而在大部分男性的眼里,这一动作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会激起男性的保护欲。FBI心理专家分析称,这一动作有可能起源于婴儿时期将头靠在父母的肩膀和怀中休息的姿势。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关于头部向一侧倾斜的例子: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孙洋认识了活泼可爱的杨欣,他被杨欣独特的魅力所吸引。可是,生性害羞的孙洋却不敢直接表白,怕被当面拒绝。他将自己的苦恼向最好的哥们张旭倾诉,张旭听完后,拍着胸脯对他说:“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让我先给你探探路,你再行动。”

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张旭就会主动约几个朋友相聚,其中包括孙洋和杨欣。几次之后,他自信地对孙洋说:“哥们,你现在可以主动出击了,我百分百确定你能马到成功。”

孙洋一向对张旭非常信任,不过,他也做好最坏的打算,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主动争取过。

于是,孙洋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向杨欣表白。果不其然,一向活泼的杨欣听完孙洋的表白,害羞地点了点头。孙洋喜出望外,立刻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好哥们张旭。

张旭气定神闲地说:“怎么样?哥们什么时候骗过你!”孙洋刨根问底:“你怎么那么肯定杨欣会答应呢?”张旭慢悠悠地说道:“我是动用了我敏锐的观察力。几次聚会,我都发现你在说话时,杨欣总是将头部向你这一侧倾斜,并且认真地用手托着下巴,仔细听你讲话。这表明,她对你也有好感。所以,当你主动出击表白时,她必然会同意。”第二节眉毛:透露内心信息的“变化指示器”

一天清晨,美国警方接到一起凶杀案报警:某公司的CEO罗格在自己别墅附近的公园中被杀害了。接到报案后,FBI特工艾德华和当地警察立刻赶往现场。

经过调查发现,罗格先生与他的两个同住的兄弟关系比较紧张,经常会有纷争,而他的表兄比尔刚刚搬来没多久。

当艾德华依照惯例询问罗格家人问题时,他的表兄比尔表现得很惊讶:“怎么可能!昨天我还和罗格聊天呢?”艾德华接着问道:“你最近有没有发现罗格先生有什么异常的举动呢?谁有杀害他的嫌疑呢?”

比尔思考了片刻,回答道:“在我来之前,就知道罗格与他的两个兄弟关系不融洽,好像是因为财产的问题。罗格曾生气地说‘这两个家伙真无耻,我的钱为什么要分给他们’之类的话,还说早晚要将他们赶出家门。所以,罗格的两个兄弟都有杀害他的动机。”

可是,特工艾德华在听他叙述的时候,却听出比尔似乎有将自己的嫌疑撇得一干二净的意思。于是,他接着问道:“你怎么不谈谈你的情况呢?我听闻你一直都嫉妒罗格先生。”

此时,比尔皱着眉头,将面颊向上挤,生气地回答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是在怀疑我吗?我再怎么嫉妒,也不会杀了他啊……”

比尔越说越着急,他想极力掩饰自己内心的惊慌,只见他眉毛抬高,彼此靠拢。从这一系列的眉毛动作中,FBI特工艾德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他推断比尔就是凶手。

果然,经过FBI特工和当地警察的仔细搜查,在比尔居住的房间里找出了凶器。

对于美学研究者来说,眉毛是面部形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生理学家来说,眉毛是眼睛的守护者;而对于FBI特工来说,眉毛是让他们快速而敏锐地发现犯罪嫌疑人内心喜、怒、哀、乐的破案工具。

上文中,FBI特工艾德华正是发现嫌疑人深皱眉毛,才读懂了他内心的“潜台词”:当他在说谎并极力辩解时,深皱眉毛,将面颊向上挤,是一种典型的躲避反应,情绪反应激烈的同时也深感忧虑,想摆脱自身危险的处境;当受到FBI特工的怀疑时,他的眉毛抬高,彼此靠拢,表明他内心处于异常焦虑的状态。

眉毛,被人们称为“心情变化指示器”。它能够传递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眉毛高挑以及颧骨高挺的人会让人感到更诚实,人们也会更喜欢与其打交道。

研究人员找来一些志愿者,让他们观看了300个电脑合成的面孔。在志愿者看完这些面孔后,研究人员询问他们对每一张面孔的信任度。实验结果表明,那些眉毛高挑以及颧骨高挺的人会让人感到更真诚。

另外,当研究人员给志愿者看了一批真实的陌生人面孔时,同样,那些眉毛高挑以及颧骨高挺的人依然被认为是最值得信任的。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还将这一研究成果应用在公众人物身上,发现了一些值得信任的人。比如,英国教会的主教长坎特伯雷大主教和新闻播报员就有着高挑的眉毛和突出的颧骨。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琳·克拉森也表示,眉毛能够透露一个人的真正心声。比如,当人心存疑虑或是受到惊吓时,眉毛会微微地向上抬起;当人心存不满或是生气时,则会压低眉毛,并且两条眉毛彼此靠近,中间还有竖纹。

原来,一直被我们忽略的眉毛还有这么多复杂而深刻的含义。再如,当一位男士对一位漂亮的女士挤眉弄眼时,可能在外人看来,这种人往往比较轻佻。可是,如果那位漂亮的女士没有表现出愤怒,而是嬉笑回应,则表明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不错,只是在嬉闹调情而已。此时,挤眉弄眼就不能成为判断此人品德修养的依据了。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眉毛微动作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呢?在此,我们就与FBI心理专家一起总结一下:

深皱眉毛

长时间地深皱眉毛表明一个人正处于忧虑的状态,想要摆脱目前所处的困境,但却无法挣脱。最常见的皱眉还可以理解为反感、厌烦等心理。

对此,FBI心理专家分析,经常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比较敏感,与其说话时应该稍微谨慎些,以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眉毛闪动

眉毛闪动是指眉毛先上扬再快速下降,动作非常迅速。FBI心理专家分析,这是一种友善的行为,是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意思,同时,也表示自己现在的心情非常愉快,时常还会伴随着微笑的表情。

而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眉毛闪动则是表示强调的意思。当强调某个词语时,眉毛会自然地扬起再落下。

耸眉

耸眉是指眉毛扬起,停留片刻后再下降,它与眉毛闪动的区别在于“停留片刻”。耸眉时,嘴角还会出现短暂性往下撇。这是一种充满忧伤的表情。耸眉有时表示的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有时则是表示无可奈何。除此之外,在谈话时,有的人在讲到重要内容时会不断耸眉。

眉毛斜挑

眉毛斜挑是指两条眉毛一条上扬,一条降低。这种表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所传达的信息介于扬眉与皱眉之间,有愤怒,也有恐惧。

对此,FBI心理专家分析,当人出现这一矛盾的表情时,是由于肌肉既想将眉毛抬起来,又想将其压下去。这一表情包括痛苦、恐惧、愤怒等情绪,从而形成了一种反映焦虑情绪的表情。

眉毛打结

所谓的眉毛打结,并不是指两条眉毛真的纠结在一起了,而是指眉毛同时上扬,并且相互靠近。FBI心理专家分析,这种表情通常意味着当事人正处于巨大的烦恼和忧虑中。另外,由于患上某种疾病,造成生理上的痛苦,也会出现此种表情。

眉毛倒竖

眉毛倒竖还会伴随眉角下拉、咬牙切齿等动作,这种表情表明此人非常生气或异常愤怒。

扬眉

扬眉分为双眉上扬和单眉上扬。双眉上扬是指此人处于非常惊讶或是十分欣喜的状态;单眉上扬则是对别人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不理解、有疑问。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单眉上扬的例子:

小丁在大学期间学的是会计专业,因此,在毕业前夕,他在某公司应聘了财务相关的实习职位。起初,小丁做得很认真,每个账目都仔细地核算,深得财务主管的认可。可是,时间一久,小丁就变得懈怠了:不是弄错了财务报表的时间,就是写错了相关数据。

临近年底,整个财务部门都忙得不亦乐乎。可小丁却偷起懒来,做事情比以往更加漫不经心。

临近下班,小丁正收拾东西准备走人时,被财务主管叫进了办公室。财务主管问他道:“小丁,你的实习期快要结束了。你对你这段时间的表现感觉如何呢?”小丁立刻回答道:“我感觉不错啊。”

财务主管听到他如此回答,不由自主地单眉上扬。不过,他很快恢复了常态,接着用很平静的语气问小丁:“你这两天做的报表有没有仔细检查过呢?”小丁依然快速回答道:“检查了,我都查看了一遍。”

财务主管听罢,再次单眉上扬。小丁虽然看到这一切,但没有在意,随口道:“主管,您要是没有什么事,我就下班了。”

此时,财务主管不由得皱起眉头来。

第二天,小丁正准备出门去上班时,接到行政部人员的电话通知:“你以后不用到公司来实习了,你的实习期已经提前结束了。”小丁非常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行政人员回答道:“因为你的工作非常不认真,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且工作态度也有问题。昨天上交的财务报表,有一大半数据都有问题。”第三节眼睛:折射内心秘密的“心灵之窗”

在审讯室中,两名FBI特工正在审问一名嫌疑人:“看清楚点,这几个人哪个是你的同伙?”可是,那个犯罪嫌疑人不为所动,一直三缄其口。但FBI特工并没有放弃,一名特工将几个嫌疑人的照片一张一张地摊放在他的面前,而另一名特工则敏锐地观察着他的眼神。当第四张照片放在那名嫌疑人的面前时,他的眼睛忽然睁大,而后瞳孔快速地收缩了一下,轻微地眯了一下眼睛。虽然这一动作时间很短暂,转瞬即逝,但还是让FBI特工捕捉到了。随后,他们对第四张照片上的人进行抓捕。经过审问后,果然,此人正是他的同伙。

我们常常将眼睛称为“心灵之窗”,确实如此,因为通过眼睛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平时难以发现的秘密和信息。上文中那个犯罪嫌疑人虽然三缄其口,以为这样FBI就拿他没辙,但他的眼睛却“诚实”地交代了一切。当特工拿出他的同伙照片时,虽然他表面看来是不动声色,但眼睛看到同伙后毕竟有所触动,因而发生了案例中的一幕:眼睛忽然睁大,而后瞳孔快速地收缩,轻微地眯了一下眼睛。

这表明嫌疑人看到同伙的照片后出现了紧张情绪,因此眼睛也下意识地睁大。但他想刻意隐藏自己的情绪,所以他的瞳孔迅速收缩,眯着眼睛,以此遮挡对自己构成威胁的目标,掩饰内心的紧张情绪。虽然这个过程非常短暂,但是观察力敏锐的FBI特工还是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人们的眼睛会说话,通过仔细观察,我们能发现很多对方有意隐藏的信息。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眼睛发生变化,从而泄露当事人内心的秘密呢?其实,这是由瞳孔决定的。瞳孔也被称为瞳仁,是眼睛中间的一个小圆孔。它如同照相机中的光圈,能够随着进入眼睛的光线变化而放大或缩小。同时,瞳孔的运动是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

FBI心理专家乔·纳瓦罗曾说:“当我们感到紧张时,瞳孔也会收缩。它是人类固有的生理现象。”实验研究表明,当人看到喜欢的人或事时,瞳孔会下意识地放大;而看到不感兴趣、反感的人或物时,瞳孔则会缩小。

眼睛,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它不仅能让我们阅读和领略丰富的知识和美景,还能通过观察捕捉到错综复杂的信息。正如孟子所言:“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意思就是观察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他/她的眼睛,因为眼睛是无法隐藏他/她内心的邪恶的。内心正直的人,眼睛就会非常明亮;而心术不正的人,眼睛就会显得浊暗。

因此,善于观察他人的眼睛,可以捕捉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信息。

公司聚餐结束,同事甲对同事乙说:“刚刚在吃饭的时候,你没有发现主管不太高兴吗?”

同事乙不解地问道:“你怎么看出来的?”

同事甲细心地说:“吃到一半的时候,当大家都在兴高采烈地谈论某个话题时,他的眼睛却一直向别处看,似乎想要早点结束。”

同事乙赞同地说:“难怪刚刚聚餐一结束,主管就急匆匆地拿着包离开了。”

的确如此,眼睛能够泄露出人内心的秘密和想法。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眼睛动作有着特别的含义呢?在此,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眼睛睁大

眼睛睁大与脸部表情结合在一起,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含义。FBI心理专家分析,当眼睛睁大时,眉毛上扬并且面带笑容,表示对人或事比较感兴趣;当眼睛睁大且快速地一瞥,而后又恢复正常的表情,表示很惊讶;在睁大眼睛的同时,眉毛高耸并且脸颊凹陷下去,则是表示恐惧、害怕。

眼皮耷拉

FBI心理专家分析,当出现眼皮耷拉这一动作时,此人内心的潜台词是表明极度不情愿,或者是“根本不想听到某件事”的心理。比如,当公司员工听到部门经理要求加班的消息后,眼皮顿时耷拉下来。

挤眼睛

挤眼睛是指用一只眼睛向他人使眼色的动作。可是,在不同的场合下挤眼睛,所传递的信息也有所不同。FBI心理专家分析,在人际交往中,当两个人好朋友互相挤眼睛时,表示他们对某个话题有共同的看法和感受;如果是两个陌生人,一个人对另一个做出挤眼睛的动作,则是有挑逗的意思。

但FBI心理专家也提出建议,挤眼睛暗示两人间有“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秘密,会让其他人感到被疏远。因此,这一动作还是尽量少做为好。

眨眼

不同的眨眼速度有不同的含义。FBI心理专家分析,当处于压力状态下或是说谎的时候,眨眼的速度会很快;当处于放松的环境中,眨眼的速度则会放慢。一般情况下,眨眼的次数在每分钟8~21下之间。

眼睛向上吊或是往下垂

眼睛向上吊或是往下垂有着不同的含义。FBI心理专家分析,如果眼睛向上吊,并且不敢直视对方,表明此人的内心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眼睛往下垂,则表明此人傲慢的心理,有轻蔑对方之意。

眼睛躲闪

在谈话的过程中,眼睛出现躲闪的动作时,FBI心理专家分析,这一动作表明此人有些不值得信赖。但是对于一些生性比较害羞的人来说,眼神躲闪则是心理紧张的表现。

斜着眼睛

斜着眼睛所蕴含的信息比较丰富,不同的场合下有不同的含义。FBI心理专家分析,如果斜着眼睛的同时,眉头紧皱或是嘴角下拉,则表明是猜疑的心理,或是怀有敌意;如果目光投向一侧,并且面带笑容或是眉毛微微扬起,表明此人对你的话题比较感兴趣;如果是处于恋爱中的男女,尤其是女人出现这种斜视的动作,则是一种求爱的信号。

眼睛注视对方

FBI心理专家表示,用眼睛注视对方,需要注意三个要素:注视的时间、方式、部位。当与人进行交谈时,注视对方的时间应该是交谈时间的30%~60%,这被称为社交注视;注视时,不要死死地盯着对方,这会让对方感到非常尴尬,应该自然地注视;与人交谈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到嘴巴的“三角区”,这是一个能让社交气氛融洽的部位。

尤其是注视时间,如果注视的时间超出社交注视时间或是比较短,都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一次应聘场合,面试官问应聘者:“请你讲一下你在上一份工作中学到了什么。”“嗯……我觉得我在上一份工作中学到了很多……”应聘者扫了一眼面试官,立刻低下头,忐忑不安地回答道。“真是一个没有自信的人,算了,这个人还是直接pass掉。”面试官在心里嘀咕道。第四节鼻子:不可错过的无声语言

虽然在面部器官中,鼻子的动作是最不灵活的,往往作为“配角”配合其他器官做出各种表情,但是它的变化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能够通过鼻子的一些微动作和变化来读懂对方内心世界的无声语言。当我们想要了解他人的内心活动时,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对方的鼻子动作。

FBI心理专家称,鼻子的变化和动作确实是在向外界传递信息。在异味和香味的刺激下,鼻子会出现明显的扩张和收缩动作,甚至还会导致鼻子出现轻微的颤动,从而出现“打喷嚏”现象。

在一场舞会上,一位男士看到一位漂亮的女士。为了博得这位女士的好感,他特意在她面前表演自己与众不同的吸烟方法。他先是抽了一口烟,然后朝那位漂亮女士的方向吐烟圈。那位女士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将鼻子紧皱起来。

男士不解地问道:“你是不是不喜欢烟味?”但那位漂亮的女士还是什么都不说,依然紧皱着鼻子。

FBI心理专家分析,其实,那位漂亮的女士在紧皱着鼻子时已经表达出她的不满。可是,那位男士竟然没有看出来,继续提出一个愚蠢的问题,他自然就会吃闭门羹了。

除此之外,FBI心理专家在研究中还发现,鼻部形态与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高鼻梁的人会在某些方面产生一定的优越感,表现出一种骄傲的心态,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

不仅如此,一些鼻子动作还能够真实地反映人的内心“密语”。有FBI心理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当人说谎时,会下意识地去摸自己的鼻子。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就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在实验前,他首先布置好隐蔽的摄像机以记录现场场景。随后,他邀请一些受试人员参与实验,让他们回答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实验结果显示,受试人员每10分钟就会说3个谎言,而说谎最明显的动作就是摸鼻子。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被曝光后,在他向陪审团陈述证词时,有美国学者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克林顿在说真话时,触摸自己鼻子的次数非常少。可是,一旦克林顿撒谎,他就会下意识触摸自己的鼻子,而且在谎言说出口之前,还会不经意地微微皱起眉头。在他陈述证词期间,触摸鼻子的次数达到26次之多。

为何人在撒谎时会触摸自己的鼻子呢?关于这种现象,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当人说谎时,鼻子的神经末梢会出现刺痛的感觉,用手去触摸鼻子可以缓解这种不适感;另一种说法是,当一些不好的想法进入大脑后,人会下意识地用手遮住嘴巴,可是又担心表现得过于明显,就会改成用手触摸鼻子。

一般来说,在与人交谈时,出现用手触摸鼻子的动作,表明说话者是在撒谎,而对于听话者来说,则表示怀疑。可是,也有些人在说谎时并不会用手摸鼻子,而是用手在鼻子上轻轻地蹭几下。由于这种动作幅度比较小,一般是不会被人轻易发觉的。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鼻部动作和变化会传递出人们内心的无声语言呢?对此,有FBI心理专家为我们总结出以下内容:

鼻头冒汗

FBI心理专家分析,当人鼻头冒汗时,表明他此刻正处于紧张、焦躁的情绪中。就像在谈判桌上,当对方提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无法达成协议时,内心就会变得非常焦急,自然,鼻头就会出现冒汗的现象。

鼻子向上提

FBI心理专家分析,当人出现鼻子向上提时,表明这人是在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蔑视他人。对此,FBI心理专家建议,如果不想让你的交际受阻,最好不要做出这一动作。

鼻子泛白

FBI心理专家分析,当与人对峙时鼻子泛白,表明此人面对对手时心里产生恐惧、忌惮之感;如果是面对没有利害关系的对方而鼻子泛白,则是由于犹豫不决、踌躇不定的心情而导致的。

鼻头发红

FBI心理专家分析,鼻头发红,大多数情况下与身体健康有关。比如,经常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长期饮酒等,或是情绪过于激动,抑或是心血管疾病或是肝功能障碍等。

另外,还有一些鼻部动作也能传递不同的信息,透露着人的内心变化:皱鼻子表达厌恶之情、抖动鼻子反映情绪非常紧张、歪鼻子表示怀疑等。当然,要想深入了解他人的内心想法,除了仔细观察鼻子所传达的微妙信息外,还要结合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一起分析。第五节“唇语”:不经意间暴露的秘密

审讯室中,两位FBI特工已对一宗谋杀案的犯罪嫌疑人审问了4个小时,但是对方依然不肯松口。不过,其中一名特工却从他的嘴巴变化上发现了一些端倪,知道他快撑不住了。

当特工们继续审问他时,发现他做出了抿嘴的动作,并呈现出倒U型口型,仿佛是大脑在提醒嘴巴:“一定紧闭住,千万不能松口。”此时,那位特工明白,犯罪嫌疑人现在已经处于压力的巅峰阶段,他们应该乘胜追击,将审问继续下去,才会有所突破。

不出所料,那名嫌疑人抿起的嘴巴逐渐变得扁平,最终成为一条直线。历经6个小时的审讯,犯罪嫌疑人终于松口了,向特工们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

嘴巴是传递内心信息的“第二扇窗户”,通过某些“唇语”,我们可以洞悉他人的心理活动。即使是极其细微的心理变化,也会被灵活的嘴巴表达得淋漓尽致。案例中的FBI特工正是捕捉到了罪犯嫌疑人通过嘴巴暗示的潜在信息,从而采取步步紧逼的策略,加大审问力度,成功地让他在无法承受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吐露真相。

在人的面部器官中,由于嘴唇的位置比较显著,因此,常常会做出一些不自觉的动作,显示自己的内心活动。可以说,在擅长演绎无声语言的五官“武林大会”中,嘴唇是仅次于眼睛的“第二高手”。

生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人的面部肌肉会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眼睛和嘴唇。由于嘴角的弧度不同,嘴部动作也有很多种,比如抿嘴、撇嘴、噘嘴等。可以说,不同的嘴部动作反映了不同的内心状态。

同一个嘴唇动作在不同的场景中做出来,其表达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当一个人的嘴唇向前撅起时,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一动作通常表示此人内心存有不满的情绪或是不同的意见。比如,在公司开会时,当有人不同意其他人的意见时,就会做出嘴唇向前撅起的动作。不过,噘嘴除了表达不满外,有些喜欢撒娇的女性也经常做出这一动作。

周末,小杨带着女友去逛街。当女友看到商场中一件心仪的衣服时,对小杨噘着嘴说:“你给我买这件衣服当作圣诞礼物吧!我真的非常喜欢它。”小杨看着女友的表情,辩解道:“我又没说不给你买,你干吗心存不满啊!”

由于小杨没有读懂女友的“唇语”,导致他误解了女友的意思。其实,女友只是在向他撒娇而已。因此,不同的嘴唇动作需要与当时的情景结合再做出判断,不能一概而论。那么,还有哪些嘴唇动作在透露他人的内心秘密?

抿嘴

FBI心理专家分析,当人面临巨大的压力时,经常会做出抿嘴的反应,即将嘴唇藏起或是拉紧。随着压力不断地增大,嘴唇的形状也会逐渐变成倒U口型,最终,成为一条直线。这一动作是自我抑制的表现,表明当事人的自信已经跌至谷底,焦虑之情也完全暴露出来了。

咬嘴唇

FBI心理专家分析,咬嘴唇这一动作是释放压力的一种表现。当人心存苦闷、不满、紧张等情绪,而又无处发泄时,通常会采用咬嘴唇的动作来释放内心的情绪。比如,英国已故的戴安娜王妃就时常咬嘴唇。在很多媒体刊登的照片上都印证了这一点,她可能是通过这种方式对那些侵犯她隐私的摄像师们表达不满。

不过,当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遭遇失败或挫折时,也经常会做出咬嘴唇的动作,似乎在有意惩罚自己。

FBI心理专家表示,咬嘴唇这一动作源于人们在婴儿时期的吮吸动作。与之相似的动作还有咬笔杆、咬指甲等,都是一种缓解紧张情绪的方式。

撇嘴

撇嘴是指下嘴唇向前伸,而嘴角向下垂的动作。这一动作经常会在人们不高兴时出现。FBI心理专家分析,这一动作与嘴角上扬的意思相反。嘴角上扬是表示喜悦,而撇嘴通常是表达一种负面情绪。当人们感到无奈、绝望、愤怒时,他们的面部表情中就会出现这一动作。

舔嘴唇

FBI心理专家分析,舔嘴唇这一动作在不同的情景下有不同的含义:当面临压力时,人们经常感到口干舌燥,从而会用舌头不自觉地去舔嘴唇;当人们感到心理紧张或是不自在时,也会用舌头去舔嘴唇,以此安慰自己,让自己镇定下来;如果是处于热恋中的恋人,一方做出舔嘴唇的动作,则是一种调情的表现,让自己显得更有魅力和诱惑性。

不过,在社交关系中,经常出现舔嘴唇的动作,则会让人感到当事人很紧张或是不自信。因此,FBI心理专家建议,在日常交往中,应该尽量避免这一动作的出现。

美国一家银行报案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银行竟然先后丢失总计100万美元巨款。接到报案后,擅长侦破金融犯罪的FBI立刻介入调查,了解和分析案情后,FBI特工们怀疑是有人故意篡改了银行的业务数据。

于是,他们朝着这个方向进行深入调查。经过调查发现,银行的一位工程师詹姆斯最近对数据系统进行过维护和升级。于是,FBI特工立刻传唤了詹姆斯。

在讯问期间,詹姆斯不时地舔着自己的嘴唇,而且刻意躲避特工们的目光。从这一动作中,特工洞悉他现在的心理非常紧张,并且在隐瞒某些事情。这让FBI特工更加认定詹姆斯就是那个监守自盗的人。

后来,经过特工们反复调查和查看最近数据升级时的监控录像,发现正是詹姆斯篡改了银行数据。面对铁证如山的证据,詹姆斯终于承认了是自己借着升级数据库的机会篡改了数据,转走了银行的100万美元。

捂嘴

俗话有云:“说谎心虚捂嘴巴。”表明人在说谎时常常会出现这一动作。不过,这一动作最常见于孩子身上。FBI心理专家分析,当孩子撒谎后,他们会不自觉地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巴,似乎这样才能管住嘴巴,不让它说出不该说的话。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做这一动作的人非常少。不过,也有人会在撒谎或是说错话后,条件反射地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巴,似乎想要收回刚刚所说的话。有时候,他们并没有将举起的手放在嘴巴上,而是轻轻地摸一下鼻子,随即回归原位。

不过,这一动作要与挡嘴区分开。因为挡嘴除了有说谎的含义外,还可能是提醒对方注意他们所说的话。

在办公室的茶水间里,两个女生在议论他人的是非。此时,正好有个同事进来了。于是,其中一个女生伸出食指在自己的嘴巴前一竖,另一个女生似乎立刻领会了她的意思,随即停止了议论。

除此之外,挡嘴这一动作还有让倾听者保密的意思。

在小区的休闲广场上,甲乙两个年轻的儿媳妇在议论婆婆。

甲抱怨道:“我真的非常讨厌我的婆婆,天天像个‘总管’似的,管东管西的。”

乙:“确实如此,好像天底下的婆婆都是这样。”

随后,甲又诉说自己婆婆的种种不是,说完之后,用手挡着嘴巴对乙说:“我给你说这些,你可别让我婆婆知道了啊。”第六节耳朵:重要信息的“传递员”

在审讯室中,两位FBI特工正在审问一名纵火犯的嫌疑人。起初,当特工问他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时,他表情非常轻松地回答着问题。可是,当特工提及纵火案的时候,他不由自主地用拇指和食指摩擦自己的耳朵,而且脸转向了一边,并矢口否认自己放火。

一名FBI特工观察到他的这一动作后,知道这位嫌疑人正产生抗拒的心理,他不想正面回应问题。

于是,他们向那位嫌疑人出示了有关他的犯罪证据。此时,那名嫌疑人不停地用手挠着耳朵,并辩解道:“虽然我在案发现场,但我是听到有人喊叫的时候才跑上前去。当我看到火势非常大时,立刻冲上去帮忙灭火。”

敏锐的特工从嫌疑人的动作中洞悉他正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下,更加断定他与这起纵火案脱不了干系。经过连番审问,嫌疑人终于承认了犯罪事实。原来,他是这起纵火案的帮凶。随后,FBI特工顺藤摸瓜,抓住了主要犯罪嫌疑人。

可以说,耳朵不仅能够收集信息,还是重要信息的“传递员”。相对于其他身体部位来说,耳朵总是相当“低调”,因此,人们通常注意不到它的细微动作。可是,正因为它的动作不易被人察觉,才更能够准确反映人们的内心活动。案例中的FBI特工正是敏锐地观察到了犯罪嫌疑人做出的摸耳朵的不同动作,洞悉了他的内心活动,从而找到了审讯的突破口,不仅查明了他的犯罪事实,还抓住了该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摸耳朵是最为常见的动作:当人们在工作上出现失误,向领导坦白时,会发现对方下意识地用手抚摸自己的耳朵,这表明他/她此刻正在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当人们听到不好的消息时,也会下意识地用手捂住耳朵,以表达内心的抗拒。

不仅在生活中,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当一对情侣吵架时,男生想要将原因解释给女生听,女生总是用手捂着耳朵,并摇着头喊道:“我不听!我不听!”研究表明,当人们用手将耳朵捂住或是将耳郭折起来遮住耳洞,表明此人不想听对方说话,想要终止这次谈话。

不同的抓挠耳朵动作,其代表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此,我们就来看看FBI心理专家是如何为我们归纳的:

用手指掏耳朵

FBI心理专家分析,与人交谈时,用手指掏耳朵这一动作是表达不屑、轻蔑的心理,可能是对人不屑,也可能是对事不屑。FBI心理专家建议,这一动作切莫出现在社交场合中,否则,只会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不利影响。

程伟是某公司技术部的“空降兵”,听闻他的电脑技术非常厉害,是被技术经理从别的公司高薪挖过来的。因此,很多同事都想见识他的本领。

一天,一位技术部门的同事虚心请教他程序问题时,只见程伟依然目不斜视地对着电脑,并用手指掏着耳朵说:“这问题很难吗?你看……”

之后,那位同事再也没有请教过他问题。不仅如此,很多技术部门的同事也不愿与其交流了。

用手摩擦耳朵

FBI心理专家分析,当与人交谈时,如果对方拇指和食指不断地摩擦自己的耳朵,并将脸转向一侧,表明对方已经产生一种抗拒心理。其实,这一动作是源于孩提时代不愿听从长辈的话,孩子会用手捂住耳朵。而在成年后,人们逐渐将其演化成摩擦耳朵这个动作来掩饰自己的抗拒心理。比如,案例中的那名嫌疑人听到FBI特工提及纵火案时,他的内心是极度抗拒的,因此就会做出用手摩擦耳朵的动作。

用手将耳郭折起来

FBI心理专家表示,与人交谈时,用手将耳郭折起来,以此盖住耳洞时,表示此人极其不耐烦。这个动作意在告诉说话者不要再说下去,想要终止这次谈话。

用手摸或挠耳后

FBI心理专家分析,当用手指在耳朵背后摸来摸去时,表明人们此时正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抓耳挠腮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解一道题目。当老师转过身时,发现小马正在和后面的同学小声嘀咕着。

于是,老师喊道:“小马同学,请你回答一下这个题目是如何做的?”“呃……”小马一时语塞,他根本不知道老师讲的什么。他焦躁地一直用手挠着自己的耳背。

用手摸或挠耳后,除了表示内心着急、焦躁外,还表示考虑的意思。

熙熙攘攘的商场中,很多销售人员都在卖力地宣传自己公司的产品,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此时,正在售卖护肤品的售货员发现一名顾客正停留在她的柜台前。于是,她立刻热情地迎上前讲解。“您好,这套护肤品是我们公司刚刚推出的,适合各种肤质,而且现在购买还可以享受八八折的优惠。目前,我也在用这一款,您看看我的皮肤……”

她一直滔滔不绝地讲着,却没有注意到那位顾客正在用手轻轻地挠着自己的耳背。其实,那位顾客只是综合比较一下几种护肤品的功效和价格,还没有确定要不要。“谢谢你,我再看一看。”没等热情的销售员讲完,那名顾客已经移步到另一家护肤品的柜台前。

除了可以通过耳朵动作窥探人们的内心活动和信息外,还可以通过耳朵特征来看人的性格:小耳朵且耳朵肉很少,表明此人性格急躁、情绪不稳定。如果是男性会有暴力倾向,而女性则有些无理取闹或是自寻烦恼的倾向;大耳朵且耳垂有肉,表明此人心胸宽广、为人豁达,做事沉稳、不急不躁;耳垂小或是无耳垂,表明此人比较爱运动,不喜欢安定的生活,欲望无止境;“招风耳”则表明此人性格比较外向,做事非常积极,喜欢刺激和充满挑战的事物,头脑聪慧,办事效率较高。第七节从面部表情读出情绪变化

一天晚上,外面正下着瓢泼大雨。此时,911报警中心接到了一则报案:在某街道的酒吧里发生了一起命案。接到报案后,FBI特工们立刻驱车赶往案发现场。

从目击者的口中得知,受害者本来坐在酒吧的角落里。因此,起初大家并没有在意他。可后来,有人发现他与一个男子发生了争执,随后那个男子就跑了出去,而受害者则趴在桌子上。酒吧服务生收拾桌椅时,发现他一直趴在那里,本以为他喝醉了。谁知,上前招呼他时却发现他早已身亡。

FBI特工对受害者尸体进行检查发现,他是被人用雨伞刺死的。由于命案发生的时间并不长,FBI特工推测凶手并没有走太远。有目击者称,曾看到嫌疑人朝东边逃去。了解嫌疑人的大致容貌和衣着后,特工们立刻向东边追去。

大概在半个小时之后,FBI特工在一个小型超市门口发现了疑似凶手的年轻人。当FBI特工罗伯特问他是否去过某酒吧时,他的表情极不自然,面部肌肉立刻显得很紧张,嘴角也在抽搐,双唇紧贴着牙齿。虽然他马上回答了特工的问题,但是却隐藏不了自己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

罗伯特再次问道:“你手里的雨伞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警官,今天下这么大的雨,当然是用来挡雨的。”虽然他极力想通过言语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但罗伯特还是看出了一些端倪。

罗伯特厉声说道:“的确如此,虽然今晚下了很大的雨,但是你的伞并不是用来挡雨的,而是用来杀人的!”

那个年轻人听了,觉得自己的身份已经被看穿,脸上现出沮丧的表情,头也不自觉地低了下去。

经过审讯,那名年轻人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同时,勘查组的FBI同事经过鉴定发现,雨伞上面确实有受害者留下的血迹。

可以说,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内心变化的“显示器”,它能够清楚地反映人们的情绪。FBI心理专家曾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情感表达=7%的语言+38%的语音+55%的面部表情。可见,相较于其他身体部位,面部表情能够为我们提供更丰富、更有用的信息,从而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他人的想法。上文中的FBI特工由于敏锐地捕捉到嫌疑人的面部表情变化,才确定那位年轻人正是他们追踪的对象,从而将其缉拿归案。

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称,面部表情动作与情绪变化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很多面部表情都能够透露出人们内心世界的秘密。于是,不同的情绪显现在脸上也是多种多样的:当我们与人交谈时,对方笑逐颜开,表明谈话气氛非常融洽;对方左顾右盼,视线游离,则表明谈话进行得不顺利。

另外,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也暗示着谈话是否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比如,当眼神朝向不同时,表明对方是在思考、倾听,或是不关心这件事;当嘴唇紧闭时,则表明对方要下定决心,采取行动;当青筋暴露时,则表明对方即将发怒,此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了。

不过,有的人喜欢将自己的情绪隐藏得很深,不愿与他人进行过多的交流,也不愿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他们的面部表情变化往往非常细微,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觉察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喜怒不形于色”。可是,FBI心理专家经过实践总结和研究证明,这类人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往往更能反映其内心深处的复杂心理变化。因此,与这类人交谈时,必须仔细观察,抓住其细微的表情变化,以此窥探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小美与男友相恋了大半年,感情还算不错。虽然闺蜜一直跟小美说“很多人都反映你的男友很花心,能断尽快断,否则时间久了再断,受伤的就是你了”,但小美不信,她一向认为“看到的才是事实”。

有次他们在一个酒吧中约会,明明小美的右边有位置,男友却不愿坐在右边,而是要和小美换座位。小美没有在意,以为男友只是习惯坐那一边。

后来,小美去了一趟卫生间,回来时,发现男友正在与他身边的一位美女亲热而又暧昧地聊天。此时,她才相信闺蜜所说的:原来男友真的是一个花花公子!

但小美并没有上前大闹一场,而是若无其事地走到男友身边说:“聊着呢?”男友立刻回头,讪讪地笑了一下。小美像突然想起什么说道:“对了,你刚刚为什么跟我换座呢?”男友支支吾吾道:“不是常说男左女右吗?我喜欢你坐在我右边。”

此时,小美发现男友的表情极其不自然,分明是在掩饰自己的情绪。而且他的左脸与右脸的表情也不一样,左脸有些尴尬,而右脸却显得很平和。小美这才想起男友每次撒谎都会有这种表情,她也突然想到闺蜜曾告诉她的一句话“左脸比右脸更可靠”。顿时,她终于明白原来男友一直在对自己撒谎。

小美立刻站起来对男友说:“我们分手吧,你继续和你旁边的美女海聊吧!再见!不对,永远不再见了!”

FBI心理专家研究表示,无论何种面部表情,都是由6种基本情绪引发的,它们分别是悲伤、快乐、惊讶、恐惧、愤怒和厌恶。在此,我们就跟随FBI心理专家探究一下产生这些情绪时可能出现的面部表情动作。

悲伤

FBI心理专家分析,当人们处于悲伤的情绪下时,眉毛会下意识地下垂,眼角也出现下拉的动作,嘴角也会随之下拉,还可能会出现流泪的表情。但是,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经常会由于年龄或是场合等原因选择掩饰自己的悲伤情绪,因而不容易被人识别出来。但是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在悲伤时常常会出现这些表情,并伴随大声哭泣。

快乐

FBI心理专家分析,当人处于快乐的情绪中时,一般来说,额头会平展开来,眼睛也随之变得明亮,面颊向上提起,嘴角则会向后拉。如果高兴得笑出声来,则面部肌肉的运动幅度会随之加大,而眼睛也随之变得更加明亮。

惊讶

当人们处于惊讶的情绪状态时,眉毛会不由自主地挑起,睁大眼睛并呈现出关注的状态,下颌会自然张开,嘴巴也随之张开,用于轻微、快速地吸气。

恐惧

当人们处于恐惧的情绪状态时,额头和眉毛会呈现自然平直的状态。当眼睛睁大时,额头会出现抬高或者平行的皱纹,眉毛也会微微皱起,上眼睑向上抬起,下眼睑向下张开,嘴巴也微微张开。极度恐惧时,面部肌肉就会变得更加紧张,嘴角也会向后拉,双唇紧紧地贴住牙齿。

愤怒

当人们处于愤怒的情绪状态时,额头和眉毛会向里侧皱起,目光凝视对方,鼻翼向外扩张,嘴巴呈现方形或是紧闭。一般来说,愤怒常常与不屑、厌恶等表情相结合,是一种充满敌意的情绪。

厌恶

当人们处于厌恶的情绪状态时,额头和眉毛也会向里皱起,鼻头同样会皱起,嘴巴微微张开,牙齿紧闭,嘴角向上拉起。如果有不屑的表情出现,嘴角则会翘起,露出不完整的微笑。

观察面部表情的变化,除了能够读出人们内心的情绪变化外,还可以通过表情推断他人的性格。FBI心理专家分析,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因而在同一种情绪下,人的表情也可能不同。

比如,当遇到开心的事情时,性格爽朗的人可能会开怀大笑;性格腼腆的人则可能是捂着嘴巴或是抿嘴笑笑;性格沉闷的人,则是露出一丝苦笑。所以,经常面带笑容,面部肌肉就会呈现自然放松的状态,心态也会比较开朗、健康;而经常愁眉苦脸的人,面部肌肉就会呈现紧绷的状态,性格也不够稳定,久而久之,脾气会变得异常暴躁,心胸也变得更加狭窄。第二章FBI教你无处安放的“手”之秘密有研究表明,当人们的情绪发生突然变化时,手部动作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它就像情绪的“代言人”,随时反映人们的内心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会做出手部小动作,很多人都以为这些小动作是非常不起眼的,没有特别的意义。殊不知,它不仅能向人们传递更多的信息,而且还能细腻地刻画出人们的内心情绪。第一节不同的握手动作传递不同的信息

正值假期,FBI特工贝利与朋友去参加一个宴会。可是,当宴会进行到一半时,一位客人突然晕倒在地。本来,大家以为他可能身体不适,可当贝利走到那位客人跟前,帮其检查时,发现他并非晕倒,而是中毒身亡。这让在场的人非常惊慌,大家都议论纷纷。

身为FBI特工的贝利沉着冷静,示意大家都安静下来,并向客人们亮明了自己的身份,随后打电话叫来其他同事帮忙。

在对在场的人进行询问的过程中,贝利特工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他与出现在宴会中的每个人先握手,相互介绍后再询问。

当贝利与一名男侍者握手时,起初,他的手是比较干燥的,但贝利与其谈了几个与案件有关的话题后,再握手以结束谈话时,他的手心就变得湿漉漉的,而且目光一直躲避贝利。他的这种反常表现引起了贝利的注意。贝利故意开玩笑说:“先生,您是刚刚从卫生间洗手回来吗?”那名侍者镇定自若地回答道:“不是的,警官,我天生就是多汗症,经常大汗淋漓的。”

可是,贝利仔细观察他的脸部,却没有出现一星半点的汗珠。因此,贝利推定这名侍者在撒谎,他与这起谋杀案脱不了干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审讯,那名侍者渐渐地扛不住了。最终,他承认了是他在酒中下毒,因为他与那名客人结怨已久。

握手这一动作起源于古代的一种手势——大家见面时会将双手举起,以表示自己没有带武器。现如今,握手已经成为全世界表达问候的通用礼节之一。握手的动作虽然很简单,但是不同的握手方式其含义也是不同的。案例中FBI特工贝利正是通过与那名嫌疑人握手,观察其手部变化,才发现了其中端倪,从而顺利破案。

其实,不仅是在破案中,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握到一只湿漉漉的手,就可以判断对方此时内心十分紧张或焦虑,抑或是试图隐藏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礼仪专家建议,当与人握手时,如果自己因为紧张而手心出汗,应该先擦掉这些汗渍,并减少自己手掌与他人手掌的接触面积,一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二是可以掩饰自己的内心变化。

可以说,手是身体表达情绪的一个灵敏部位。不同的握手姿势、力度等也往往流露出不同的内心状态。FBI心理专家认为,每个人在握手时所采取的方式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他的个性和处事态度。

与他人握手力度很大,表明此人比较自信、热情、坦率、精力充沛等;与他人握手力度适中,双眼注视对方,表明此人性格刚毅、有责任感、思维缜密,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与他人握手时缺乏力度,手掌比较僵硬,则表明此人做事消极、缺乏干劲,性格内向而懦弱。

加拿大形象设计师凯伦曾说:“握手是一门如此有趣的艺术,它让我们在瞬间产生种种推测和判断,握手的信息是无言的,但它却是那么丰富和微妙。握手是如此的感性,但它却在对方开口之前,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内心活动。”

既然握手的艺术如此有趣,在此,我们就来全面了解一下不同的握手姿势所隐藏的心理秘密:

握手时采用拉手式

拉手式是指与对方握手时,用手温柔地拉起对方的手。一般来说,是用自己的右手去拉对方的左手,同时,用自己的左手拉对方的右手。有时候,还会增加一个拥抱的动作。FBI心理专家分析,这一动作通常表示握手者希望能够帮助对方,并陪着他/她一起渡过难关。

比如,莹莹得知好友的外婆刚刚去世,她拉着好友的手说:“别太难过了,人死不能复生。”然后,莹莹给了好友一个温暖的拥抱,并一直在旁边陪着她、安慰她。

握手时久久不放

FBI心理专家分析,当与人握手时,握手者总是握住他人的手久久不放,表面看来,此人非常热情,其实他/她意在掌控局面,借此机会谈论自己的话题。比如,当与他人进行谈判时,有的人就会有这种握手动作,而对方碍于面子,只能听他讲话。

握手时比较恭顺

这种握手动作是指将手的掌心向上或是朝左上方的方向伸出。FBI心理专家分析,一般来说,经常采用这种握手方式是表示握手者对他人的尊重和敬仰,或是表示自己的谦和。比如,孙豪是一名销售人员,每次外出见客户时,在与他人交谈前,他都是采用比较恭顺的握手方式。因此,他的客户人脉是全公司最广的。自然,他的业绩也是最棒的。

握手时软弱无力

FBI心理专家分析,当与人交谈时,伸出去的手软弱无力,会让他人感到自己受怠慢。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面对推销人员上门推销商品时,就会采用这种握手方式,非常不情愿地将手递过去。当然,也有人采取不搭理的态度。因此,礼仪专家建议,当我们与人握手时还需注意手的力度,既不可以太无力,也不能太用力,而是尽量与对方的力度保持一致。

握手时只捏住手指

这种握手动作是指当与他人握手时,只是用手指握住对方的几根手指或指尖,掌心却不与对方接触。对此,FBI心理专家分析,采用这种握手动作的人性格比较敏感,情绪容易激动,但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如果同性之间采用这种握手方式,表示关系比较生疏、冷淡;异性之间则表示矜持、稳重。

除了以上几种握手动作之外,FBI心理专家还为我们总结了握手所要注意的细节:注意握手的时间。一般来说,握手时间保持在3~5秒为最好。初次见面,握手时间不宜过长,而老朋友相见,则可以适当延长时间;男士与女士握手,时间也不宜过长,长时间握住女士的手是很不礼貌的。另外,握手时切忌目光游离,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第二节拇指:“翘”动内心情绪的大门

审讯室中,两位FBI特工正在审问一起爆炸案的嫌疑人。可是目前,警方掌握的有关爆炸案的证据少之又少,只能寄希望于从嫌疑人口中得到更多的信息。

在审讯的过程中,一位FBI特工发现有名嫌疑人总是下意识地用嘴巴咬着大拇指,而且眼睛不敢与其对视,似乎在努力缓解自己紧张不安的情绪。他的这一动作引起了FBI特工的注意,他们开始对这名嫌疑人集中“火力”审问。

最终,这名嫌疑人在重压之下交代了犯罪事实:他是受人胁迫参与这起爆炸案的。同时,他也供出了其他几名犯罪嫌疑人。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管我们做什么都离不开大拇指的帮助,它是身体上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比如拿东西、吃饭、写字等。除此之外,大拇指在肢体语言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窥探人们内心真实世界的有效途径。案例中的嫌疑人由于内心异常紧张不安,才会不自觉地用手咬大拇指,以此换得内心的平静。FBI特工正是发现了他的这一动作,才对其严加审问,最终抓住了其他嫌疑人。

众所周知,当向他人竖大拇指时,是表示赞赏和敬佩的意思。但在不同的国家,竖大拇指这个动作的含义还不太一样。比如,在美国、法国等国家,在路边伸出大拇指表示搭便车的意思;在墨西哥、荷兰等国家,伸出大拇指则表示祈祷、幸运的意思;而在澳大利亚,对人竖大拇指则是一种粗野的动作。

而向下伸出大拇指,在各个国家的含义也有所不同。比如,在中国,这一动作有贬低的意味;在澳大利亚,则是表示讥笑和嘲讽的意思;在美国、英国等国则表示不同意、不能接受的意思;在泰国、缅甸等国则表示失败的意思。

其实,大拇指动作不仅因为不同地域而含义不同,而且不同的拇指动作反映的内心情绪也大不一样。对此,FBI心理专家为我们总结出不同拇指动作所包含的意义:

抓住衣领时伸出拇指

FBI心理专家分析,做出这一动作的人,表明其非常有自信,并且拥有一定的权力,对自己的评价很高,对现状很满意。因为大拇指有“首屈一指”之意,因此,一些成功人士总是喜欢做出这一动作。FBI心理专家经过研究发现,一些成功人士拍照片时,总会不自觉地在抓住衣领时伸出大拇指。

竖起大拇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