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乾金《医学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11:10:08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绪 论

1.1 核心讲义

一、医学心理学概况(一)定义、范围与性质

1.定义

医学心理学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综合国内外多种与医学有关的心理行为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2.研究范围(1)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机制;(3)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规律;(5)研究如何将心理行为知识和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保持和疾病防治。

3.学科性质(1)交叉学科

①就医学来说,医学心理学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等许多医学课程中的有关基础知识。

②就心理行为科学而言,医学心理学涉及普通、实验、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社会学等广泛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2)基础学科

医学心理学揭示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心理活动和生物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防的作用规律,寻求人类战胜疾病、保持健康的基本心理途径,为整个医学事业提出心身相关的辨证观点和科学方法。(3)应用学科

①医学心理学的知识、理论与技术,可以结合应用于医学的各个工作领域;

②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与技术,可以独立应用于社会人群,以帮助人们解决那些与健康有关的心理问题与痛苦。(二)相关学科

1.神经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

2.心理生理学;

3.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

4.心身医学与心理生理医学;

5.行为医学;

6.心理健康和健康心理学;

7.康复心理学和缺陷心理学;

8.护理心理学;

9.变态心理学。(三)历史与现状

1.国外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况(1)1879年冯特在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物理实验室。此后,心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科学。(2)19世纪末20世纪初,医学心理学得到较快的发展:

①1852年,德国的Lotze BH首先以医学心理学概念命名其著作。

②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Cattel JM首先提出心理测验的概念。

③1896年美国的witmer L第一次建立临床心理学的概念,并建立了心理门诊。

④1908年在美国出现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

⑤1930年代,美国成立了心身医学会,并创办了《心身医学》杂志。

⑥奥地利医生Freud S提出潜意识心理冲突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并采用精神分析法治疗疾病,创建了心理动力学派。

⑦一些生理学家也开始研究情绪的心理生理学问题、皮层内脏相关和心理应激机制。其心理生物学研究结果,为心身联系提供不少证据,也为临床病人的治疗增添了不少新的方法。

⑧Watson JB创立并由Skinner BF发展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通过对外显行为的实验研究,促成了以后许多关于外部奖励和惩罚对人类行为影响的重要发现,成为行为治疗的重要理论起点。(3)二战期间以及二战后,临床心理学得到较快的发展:

①Rogers C于1942年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来访者中心疗法,此后成为重要的“第三种”心理治疗方法,对医学心理学发展影响很大。

②1970年代中期和以后,出现了Beck的认知治疗。此后,认知理论与行为理论的进一步结合形成了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认知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是最近二十年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心理治疗方法。

③197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举行的一次由著名行为学家和生物医学家共同参加的行为医学会议上提出了行为医学的定义;

④1978年出版《行为医学杂志》并出现了另一门新的学科名称——健康心理学。

⑤这一时期从事医学心理学有关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各项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发展,共同推动学科向纵深发展。

⑥不少国家综合性医院还设有临床心理学家的工作岗位,许多国家在医学院校也开设医学心理学相应的课程。

2.国内医学心理学简况(1)我国解放前曾有过少量医学心理学的工作,在1950年代末也曾有部分医学家和心理学家结合,开展对神经症为主的综合快速心理疗法的研究。(2)1970年代末,在卫生部的督促和支持下,通过举办医学心理学师资培训班,全国许多医学院校开始逐步设置医学心理学课程,并建立教研组织。各院校还纷纷尝试编写医学心理学讲义和教材,逐渐形成各种不同风格的教材体系。(3)中国心理学会在1979年成立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4)1980年代初主要由国内多种相关学术刊物包括几家心理学杂志、医学与哲学,以及各基础和临床医学杂志刊登有关医学心理学论文;(5)自1983年开始至今,以原北京医学院为主要发起单位,连续12次召开全国医学心理学教学研讨会,每次都有几十所院校教师参加,都有几个学术主题。(6)1980年代中期卫生部将医学心理学纳入必修课教材。(7)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8)1987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创刊;(9)1990年,建立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10)1992年,《中国行为医学科学》创刊;(11)1993年,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创刊等。

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一)西方医学与生物医学模式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医学界大行其道,医疗活动也往往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故称之为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存在以下缺陷:

1.生物医学在认识论上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在实际工作中,重视躯体因素而不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

2.在科学研究中较多地着眼于躯体生物活动过程,较少注意行为和心理过程,忽视后者对健康的作用。(二)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1977年,Engel GL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作了强有力的分析和说明。这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三)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

为了促进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内医学院校已陆续设置医学心理学课程。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通过各种途径系统地学习医学心理学有关知识,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

三、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一)方法学的特殊性

1.医学心理学方法学的主要特点有:(1)基础理论的多样性

医学心理学有关的理论很多,理论的多样反映了对心理实质认识的不一致,同时也使研究和工作方法不统一。(2)心理因素的主观性

与某些自然现象不同,许多心理现象的定量难度更大,常带有主观成分。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更要注意方法学问题。(3)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

在医学心理学工作中常同时涉及社会、心理、生物等多学科的有关因素和变量。为了保证结果的科学性,需要我们同时掌握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

2.医学心理学的各种量化方法分为四类:(1)描述;(2)序量化;(3)间接定量;(4)直接定量。(二)基本研究方法

1.观察法(1)观察法的概念

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2)观察法的分类

①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情景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作直接观察、记录和分析,从而解释某种行为变化的规律的方法。

②控制观察法,是在预先设置的情景中进行观察的方法。

2.调查法(1)调查法的概念

调查法是通过晤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2)调查法的分类

①晤谈法,通过与被试者晤谈,了解其心理信息,同时观察其在晤谈时的行为反应,以补充和验证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记录和分析研究。

②问卷法,事先设计调查表或问卷,当面或通过邮寄供被调查者填写,然后收集问卷对其内容逐条进行分析研究。

3.心理测量法

是指在医学心理学工作中以心理测验或评定量表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使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现成测验工具或量表的方法。

4.实验法(1)实验室实验法(2)现场实验法(三)若干研究方式

1.个案研究;

2.临床实验研究;

3.心理生物学研究;

4.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

1.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方法称为(  )。

A.实验法

B.相关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答案】A

2.个案法的主要作用是(  )。

A.用于了解和帮助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病人

B.考察两个变量是否有联系

C.评定个体的能力、态度、性格、成就和情绪状态

D.可收集病人的自我报告资料和直接观察【答案】A

3.使个体与外界保持相对和谐的主要因素为(  )。

A.心身统一

B.社会对个体的影响

C.认知与自我评价 

D.主动适应与调节【答案】D

4.由现在看过去,将现在同过去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属于(  )。

A.横断研究  

B.纵向研究

C.回顾研究  

D.前瞻研究【答案】C

5.首先提出“心理测验”这一术语的是(  )。

A.魏特曼 

B.皮尔斯

C.霍尔

D.卡特尔【答案】D

6.借助于会见和问卷或各种调节表了解一组人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答案】B

二、简答题

1.简述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按研究涉及的时间可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前瞻研究和回顾研究。按研究涉及的手段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实验法。

第2章 主要理论

2.1 核心讲义

一、行为学习理论(一)行为的概念

1.狭义的行为概念“行为”是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

2.广义的行为概念“行为”是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不仅外显的行为动作可以进行观察和研究,而且这些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也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被观察或研究。

3.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正常的或病态的行为,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学习是支配人的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对行为学习各环节进行干预,可以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二)经典条件反射

1.实验与解释

二十世纪初,巴甫洛夫用食物刺激使狗的口腔产生唾液分泌反应,当食物(非条件刺激)与唾液分泌无关的中性刺激总是同时出现(强化),经过一定时间结合以后,铃声成为食物的信号,转化为条件刺激。此时,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过程称为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习得性行为,是大脑皮质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条件反射过程不受个体随意操作和控制,属于反应性的行为,也称为经典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反射就是某一中性环境刺激反复与非条件刺激(UCS)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CS),引起了原本只有非条件刺激(UCS)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CR)。

2.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强调环境刺激S对行为反应R的影响。据此,许多正常的行为现象或异常的行为问题,可以通过经典条件作用而获得。行为治疗中的系统脱敏疗法,则是通过建立条件反射性的松弛反应,以帮助患者克服“习得性”的紧张行为反应症状。

3.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1)强化

强化是指环境刺激对个体的行为反应产生促进过程。如果两者结合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形成就越巩固。(2)泛化

泛化是反复强化的结果,不仅条件刺激(CS)本身能够引起条件反射,而且某些与之相近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效果,其主要机制是大脑皮质内兴奋过程的扩散。(3)消退

消退是指非条件刺激(UCS)长期不与条件刺激(CS)结合,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消失的现象。(三)操作条件反射

1.实验与解释

斯金纳在实验箱内安装了杠杆,按压杠杆可以从旁边盒子里掉出食物。在实验中,老鼠在饥饿的刺激(S)下会产生一系列行为反应,但只有按压杠杆动作(R)出现时,才会立即获得食物刺激(S)的结果,这种食物刺激(S)的结果对老鼠按压杠杆的行为(R)起一种强化作用。经过多次以后,形成了条件反射,老鼠逐渐学会主动按压杠杆取食的行为。

在回避操作条件的研究中,如果动物受到电击(S),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行为反应,但只有回避动作(R)这种行为反应出现时,才可获得取消电击的结果(S)。因此,取消电击的结果(S)对回避行为(R)产生了强化作用,使动物学会了回避行为。

实验中,行为后出现的刺激结果对行为本身产生强化称为奖励;这种刺激结果,被称为奖励物。斯金纳的实验表明:如果当行为反应R出现后总能获得某种刺激结果S,则个体就可以逐渐学会对行为反应R的操作,这就是操作条件作用。

2.操作条件反射的意义

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任何与个人需要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只要反复出现在某一种行为之后,都可能对这种行为产生影响。人类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反应,各种习惯或症状,都可以是因操作条件反射而形成或改变。

3.操作条件反射的类型(1)正强化,即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增强。(2)负强化,即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消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增强。(3)消退,即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4)惩罚,即行为的结果导致了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四)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1.实验与解释

1967年米勒进行了内脏学习实验,实验分为两个阶段:(1)他用给予食物强化的方式,对动物的某一种内脏反应行为进行奖励,经过这种选择性的定向训练之后,动物逐渐学会了“操作”这种内脏行为。(2)为了消除实验动物骨骼肌系统对内脏学习实验的影响,米勒采用肌松剂箭毒麻痹动物骨骼肌系统,同时施以人工呼吸,并改用电刺激动物脑内“愉快中枢”作为奖励手段,或以撤消痛苦电击的方法作为负强化手段,让动物重新进行内脏学习实验,证实了内脏反应也可以通过操作性学习加以改变。

米勒的实验说明动物控制内脏反应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进行的,他的实验也称为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2.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

米勒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对于医学心理学的意义在于,人类也可以学会有意识地控制各种内脏活动。(五)示范作用

1.概述

示范作用属于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通过对具体模型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可以使人学会一种新的行为类型。

2.示范作用的四个过程:(1)注意阶段;(2)保持阶段;(3)行动阶段;(4)强化阶段。

3.影响示范作用的因素

通常,地位高、敌对的、攻击性行为最容易被模仿,受奖行为比受罚行为更易被模仿。

4.示范作用的发挥

疾病角色行为的形成与示范作用有一定关系,手术后病人的疼痛、呻吟、应付方式对同病室其他病人可能会产生消极的示范作用。因此,在临床病人的医疗、指导和护理,以及儿童病人的教育中应注意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六)行为学习理论述评

1.可取之处(1)行为学习理论可以解释和解决许多医学心理学问题。

①人的个性可以被理解成是成长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行为可以通过强化的作用而固定下来。

②某些疾病的发生是“错误的习得性行为”的结果。某些内脏功能的异常以及相当多的病态体征,也可能是错误的习得性行为。(2)依据各种行为学习理论建立的行为治疗方法对改变各种不良行为、促进个体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协助治疗许多临床疾病特别是心身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2.局限性(1)多种条件反射实验的对象是动物,其结果未必能全面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2)行为理论忽略人的认识的作用。

二、精神分析理论(一)主要的理论内容

1.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1)意识

与语言(即信号系统)有关,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2)无意识

又称为潜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其内容通常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的事件。(3)前意识

介于前两者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2.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1)本我

存在于无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本我具有要求即刻被满足的倾向,遵循“快乐原则”。(2)自我

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小部分是无意识的。自我遵循着“现实原则”,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3)超我

类似于良心、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于意识的。超我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不断内化而形成的,它按“至善原则”行事。

3.人格发展阶段论(1)口腔期,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主要从口腔部位的刺激中得到快感。(2)肛门期,一岁半至两岁,从自身控制大小便中得到快感。(3)性器期,三岁至五岁,开始注意两性之间的差别。(4)潜伏期,六岁至十二岁,儿童的性力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的各种活动。(5)生殖器性期,青春期。(二)精神分析理论述评

1.可取之处(1)精神分析理论是最早系统解释人类心理及行为的心理学体系,它对理解人类的精神现象及其规律有重要的贡献,对心理学、精神病学有广泛影响。(2)精神分析创始一百多年来成为理解异常心理的主要理论之一。(3)精神分析理论对于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2.局限性(1)精神分析的创立受到当时物理学概念的影响,有关本我、自我、无意识、Libido等基本概念都是难以测量的,缺乏实证性。(2)在解释人的健康与疾病的心理机制上只依靠逻辑的推断,缺乏客观的科学依据,其结论大多来源于对精神病人的观察,与正常人的情况有较大的区别。(3)精神分析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极少有人能完成分析治疗的过程。

三、认知理论(一)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1.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以Neisser1967年出版《认知心理学》一书为标志,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领域的又一个分支。

2.认知的主要特点(1)多维性;(2)相对性;(3)联想性;(4)发展性;(5)先占性;(6)整合性。

3.认知对情绪和行为的决定作用(1)沙赫特的情绪两要素观点

①生理唤醒产生了认知的解释。在有些情况下,认知先于唤醒,在另外的情况下,唤醒可能先出现,然后才去寻求认知解释。

②认知活动用以区分情绪。由于情绪的生理唤醒是模糊不清的,几种不同的情绪可有相同或相似的生理唤醒,所以,认知对生理唤醒进行标志,决定能产生哪一种情绪。(2)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

阿诺德认为情绪是个体对事件进行直觉评价的结果。在个体感受到某种情绪之前,事件必须先为个体感知,作出好或坏的评价。直觉评价具有主观的和生理的两种成分,并受到以往记忆经验的影响。

4.与心理治疗有关的认知理论(1)埃里斯的ABC理论

埃里斯认为在环境刺激或诱发事件(A)和情绪后果(C)之间介有信念或信念系统(B)。合理情绪疗法就是促使患者认识自己不合理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的不良情绪后果,通过修正这些潜在的非理性信念,最终获得理性的生活哲学。(2)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

认为各种生活事件导致情绪和行为反应时要经过个体的认知中介。情绪和行为不是由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经由个体接受、评价,赋予事件以意义才产生的。一个人的想法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二)认知理论述评

1.可取之处(1)为有关人类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产生提供了理论解释;(2)对于指导个体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保持具有积极意义。

2.局限性

认知理论不能解释或解决所有心理行为问题。

四、人本主义理论(一)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1.思想渊源与时代背景

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比较明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忽视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先天潜能的制约和影响。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假设:

①需要能够影响行为,但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成为激励工具。

②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到复杂的。

③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提出了需要的不同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除了这5种需要外,马斯洛还详细说明了认知和理解的欲望、审美需要在人身上的客观存在,但他认为,这些需要不能放在基本需要层次之中。

3.罗杰斯的自我论(1)罗杰斯认为,他人对孩子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儿童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2)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一定的防御机制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3)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二)人本主义理论述评

1.可取之处(1)人本学派主张不能仅仅依靠对一般人的调查统计、平均数字推出结论,而应重视个案的研究,由特殊到一般,由个体到法则,从而归纳出一般的结论。(2)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基本要义是秉持人本主义的观点,以来访者为中心,重视来访者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的过程视为咨询员为来访者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3)在教育方面,认为最重要的学习不是机械被动的学习,而是意义或经验的学习。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我评价,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要重视师生关系中的态度和品质。

2.局限性(1)人本主义理论强调无条件关注的绝对作用而不能解释条件性关注的积极意义;(2)将一切心理障碍归于自我失调而无视传统的心理疾病分类;(3)马斯洛的理论缺乏严格的科学性,样本小,凭个人印象收集资料,标准不够客观。

五、心理生物学理论(一)心理生物学研究历史

1.二十世纪2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当个体处于恐慌、饥饿等紧急状态时会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并由此提出紧急反应概念和机体内平衡理论。

2.前苏联神经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学派经过长期的研究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控制情绪并调节内脏功能,提出了皮层内脏相关学说。

3.二十世纪30年代,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从实验中总结出当机体遭受外界各种有害刺激时都会引起一般适应综合征,创立了著名的应激学说。

4.二十世纪40年代,Hess W首先利用电刺激方法研究动物的情绪反应,发现使用微电流刺激猫下丘脑特定区域可引发出恐惧、发怒等情绪反应和攻击行为。

5.美国心理医生沃尔夫阐述了人类心理变量和生物学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心理社会因素与生理因素相互作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二)心理生物学研究现状

1.微观方面

心身相关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2.宏观方面

各种心理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多因素研究已越来越被重视。(三)心理生物学理论述评

1.可取之处(1)心理生物学研究采用严格的实验设计、客观的测量手段和可靠的数理统计,能准确地揭示心身之间的某些本质联系。(2)其越来越丰富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应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有助于阐明多种疾病特别是心身疾病的发病发展机制,并为其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2.局限性

心理生物学试图以其研究结果和生物学的理论观点来全面解释复杂的心理现象和心身关系有很大的局限性。

六、其他有关理论(一)人性主义理论“人性主义心理学”把心理活动定义为是人性的表现,它的基本内容则是分析、讨论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依存关系。

1.“人性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动力来自人性的需求,这种需求永远是精神、物质和社会的综合体。人的个性只是人性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而人性是个性的一种抽象,抽掉了个体之间在精神、生物和社会属性方面的差异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个体差异。

2.“人性主义心理学”认为,在诊断疾病过程中,除了肯定外部病因因素的作用,应重点从人性内部去说明疾病的病因。(二)中医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1.中医的病因理论认为,情志因素在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情志内伤”就是心理因素导致心身关系失去平衡而致病。

2.中医也很早就注意到了个性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把个体的心理特征也作为发病的依据来考虑。

3.中医还认为各种情志活动都必须适中、平衡和有节制。(三)社会学研究方向

1.从社会学或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研究角度,探讨社会变量和社会心理变量与心身健康的关系,并涉及许多因素,还包括人们的行为方式或生活习惯,社会适应等。

2.社会学方向的跨文化研究,重视不同群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群体健康关系的调查分析。

3.社会行为因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注重青少年健全个性、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强对不良行为的社会矫治研究,都是社会研究方向的重要课题。

4.社会生活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主要涉及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等概念;研究疾病的社会干预。

2.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首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的是(  )。

A.马斯洛 

B.冯特

C.恩格尔 

D.华生【答案】C

2.医学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求考虑(  )。

A.心理—社会因素 

B.治疗—卫生经济学因素

C.医学伦理学因素 

D.社会医学因素【答案】A

3.提出“人格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西蒙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答案】C

4.自称心理学“第三阵营”的流派是(  )。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精神分析  

D.行为主义【答案】A

5.排斥和拒绝研究人的意识的学派是(  )。

A.机能主义学派 

B.人本主义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心理学派【答案】C

6.最先在医学心理学界提出人本主义理论的是(  )。

A.韦特墨 

B.马斯洛

C.华生    

D.西蒙【答案】B

7.“人定胜天”体现于(  )。

A.人贵论

B.形神论

C.情欲论

D.知行论【答案】A

8.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的心理学流派是(  )。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B

9.中华心理学会成立于(  )。

A.1921年 

B.1917年

C.1949年 

D.1956年【答案】A

10.医学心理学的初创时期是在(  )。

A.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

B.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

D.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答案】B

11.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方法称为(  )。

A.实验法

B.相关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答案】A

12.个案法的主要作用是(  )。

A.用于了解和帮助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病人

B.考察两个变量是否有联系

C.评定个体的能力、态度、性格、成就和情绪状态

D.可收集病人的自我报告资料和直接观察【答案】A

13.使个体与外界保持相对和谐的主要因素为(  )。

A.心身统一   

B.社会对个体的影响

C.认知与自我评价 

D.主动适应与调节【答案】D

14.由现在看过去,将现在同过去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属于(  )。

A.横断研究  

B.纵向研究

C.回顾研究  

D.前瞻研究【答案】C

二、论述题

1.试述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答:本世纪初出现了许多心理学派,其中较有影响的学派有主要有:(1)构造主义学派:19世纪末叶产生于德国而发展于美国的一个心理流派,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冯特,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心身平行论。(2)机能主义学派:19世纪90年代产生于美国,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詹姆士,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反对构造主义的观点,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3)行为主义学派:1913年产生于美国,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动物的行为或对现实的顺应,把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否认遗传和本能.提出环境决定论。(4)完形心理学派:1912年产生于德国,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韦特墨,反对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5)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00年,代表人物为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主张把无意识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对象,并提出人格结构的理论、人的“性欲”理论等。(6)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关国的马斯洛和罗杰斯,主张心理学必须说明人的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买现。(7)认知心理学派:20世纪50年代后期产生于美国,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西蒙,主张用信息加工、综合整体的观点研究人的复杂认知过程。

第3章 人的心理

3.1 核心讲义

一、心理的脑基础(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1.脑的进化与心理功能(1)在进化的最初阶段,动物只能单纯的接受信息和支配运动。随后出现的具有头部神经节的动物就已具备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但其行为基本上是反射性的和本能性的。(2)从脊椎动物开始出现了管状神经系统,并有了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区分,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脑。(3)人脑中发展较晚的大脑皮层在调节人体机能方面起主导作用,它不仅对各种机能进行全面而又精细的调节,而且和动物的脑有质的区别,具有抽象思维能力,是进行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

2.个体成熟与心理功能

心理的基础是成熟的大脑。孩子初生时由于神经细胞缺乏髓鞘,大脑皮质功能尚未健全,没有感觉、知觉、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功能之分,所以动作不协调。随着个体的成长,大脑皮质的发育成熟,神经细胞的髓鞘形成,大脑功能的逐步完善,逐渐出现了各种具体的心理活动,动作也变得协调。

3.大脑皮层的三级功能区与心理功能(1)一级区

①包括额叶中央前回的初级运动区、顶叶中央后回的初级躯体感觉区、枕叶后部的初级视觉区和颞叶上部的初级听觉皮层。

②一级区的机能具有高度模式特异性,专门接受外周各种传入信息和专门发送出运动的指令。损伤这些区域可引起特殊的感觉和运动机能障碍。(2)二级区

①包括位于枕叶前部和颞叶后下部的视觉系统纹外区、位于颞上和颞中回的听觉联合皮层、位于顶上小叶的躯体感觉联合皮层以及位于额叶的前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

②对于与感知觉有关的大脑皮层,二级区主要产生知觉;而对于运动系统,二级区则参与运动的编码和计划等较高级的功能。(3)三级区

①三级区分前、后两部分。皮层后部的三级区位于顶、枕、颞二级区的交界处,前部的三级区位于前额叶。

②皮层前部的三级区不但是运动系统的最高级机能区,同时也是边缘系统的高级控制区;后部的三级区主要功能是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整合并与注意有关。损伤三级区会使人丧失对多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和行为的计划组织能力,出现失认、失用、语言理解和表达障碍、工作记忆障碍甚至人格方面的改变。(二)脑的基本机能系统与不对称性

1.脑的三个基本机能系统(1)脑的三个基本机能系统是调节张力和维持觉醒状态的系统、接受、加工和储存信息的系统和心理活动与行为调控的系统。(2)三个机能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①三个机能系统并不是独立工作的,而必须在联合作用下才能正常工作;

②第一机能系统保证必要的皮层张力和维持一定的觉醒水平,第二机能系统实现对通过视神经进入大脑的视觉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而第三机能系统保证有目的探索。

2.大脑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1)左半球机能具有分析的、抽象的、继时的、理性的和主题的特性;右半球机能具有全息的、具体的、同时的、直观的和同格的特征。(2)左半球在语言的和与语言有关的概念、抽象、逻辑分析能力上占优势;右半球则在空间知觉、音乐绘画等整体形象、具体思维能力上占优势。

两半球好像是两套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系统,它们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协作,以实现人的高度完整和准确的行为。

二、心理的社会学基础(一)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和源泉,人长期脱离社会环境,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正常心理。

2.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又总受个体经验、人格特征、价值观、需要、自我意识等主观的影响。

3.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适应、协调,根据人类需要不断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结果。

4.人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自我调节系统,人心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是人在实践中接受客观事物,通过头脑这个自我调节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对行为进行调节实现的。

  (二)人的社会化

 1.人的社会化的定义

人的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一个自然人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2.影响心身发展的因素

影响心身发展的因素有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等。

三、认知过程(一)感知觉

  1.概述

  (1)感知觉的概念

①感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②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2)感知觉的关系

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感觉是在刺激作用下,个别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在刺激作用下多个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②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越清晰、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

 2.感受性及其变化的一般规律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①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感觉阈限就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②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大小来衡量,两者之间呈反比关系。

  (2)感觉的适应

①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②明适应,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3)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②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微弱刺激能提高其它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会降低其它感觉的感受性。

  (4)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

人的各种感受性都是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具有巨大的潜力。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

  (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

 4.观察与观察效果

  (1)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觉。它包括积极的思维活动,也称思维的知觉。(2)良好的观察应具备的条件是:

①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②有周密的观察计划;

③观察必须客观、精密;

④有必要的知识准备;

⑤随时作好观察记录,及时分析总结观察结果。

  5.感知与医学临床

感知觉与医学临床关系主要表现在:

①医务人员需要有敏锐的感知,应注意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②要及时掌握病人感知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行为指导;

③医务人员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清洁、舒适、和谐的感知环境;

④漂浮疗法是一种限制环境刺激的新心理行为技术,有良好的松弛效果;

⑤不少精神、神经疾病有感知障碍。

  (二)记忆

  1.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心理活动。

2.记忆的过程

  (1)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的过程

  ①识记:是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

  ②保持:是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

  ③再认与再现:再认是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再现又称回忆,是人们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现的过程。(2)信息加工的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

①感觉记忆,也称知觉前记忆,或瞬时记忆;

②短时记忆,又称初级记忆,是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③长时记忆,又称二级记忆,保存时间可以很长,甚至终生。

每一阶段都包括编码、贮存和提取等环节。

 3.遗忘

  (1)识记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称为遗忘。

  (2)遗忘原因假说:

①干扰说,学习前后的事件相互干扰而影响记忆;

②衰减说,短时记忆、感觉记忆的遗忘多属这类;

③压抑说,弗洛伊德提出记忆是永恒的,所有遗忘都是动机性的,压抑是一种潜意识的防御机制,用来阻止不愉快的记忆进入意识领域;

④线索依赖性遗忘,记忆有时需要依赖线索的提示。

  4.记忆的生理学基础(1)记忆是由大脑的多个部位共同完成的;

  (2)条件反射理论和实验动物模型;

  (3)胆碱能神经系统是支配记忆过程的主要神经系统;

  (4)长时程增强电位是引起突触处可塑性形态变化的关键;

  (5)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参与学习记忆过程。

 5.改善记忆的方法

  (1)集中注意、增强记忆;

  (2)及时复习;

  (3)反馈;

  (4)背诵;

  (5)过度学习;

  (6)记住要点;

  (7)采用分散识记;

  (8)采用意义识记;

  (9)不要把性质相似的材料安排在一起学习。避免内容相互干扰;

  (10)多样化的复习。

 (三)思维

1.概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2.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3)抽象与概括。

3.思维的分类(1)根据思维方式分类

  ①动作思维;

  ②形象思维;

  ③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分类

  ①求同思维;

  ②求异思维。

  (3)按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

  ①习惯性思维;

  ②创造性思维。

 4.解决问题的思维

  (1)问题解决与“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新学科的诞生,问题解决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方法。心理学的问题解决研究启示了计算机专家编制“专家系统”的软件,编排“思维”程序,一步步地向计算机发出明确指令,其严格程序化又促进了问题解决这个系统方法的改革。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①定势;

  ②动机;

  ③迁移;

  ④功能固着;

  ⑤个性。

  5.想象与创造思维(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想象的种类

根据有无预定目的可分为:

①无意想象

②有意想象

  a.再造想象;

b.创造性想象;

  c.幻想。

  (3)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6.思维与医学临床

  医务人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的思维品质,要注意病人的思维特点,特别是精神病人常有思维障碍等。

  (四)注意

 1.概述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本身并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伴随心理过程并在其中起指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2)注意的功能

①选择功能;

②保持功能。

 2.注意的生理机制

  (1)注意的发生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每当人体内、外环境出现新异刺激时,机体便产生一种相应的运动,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以便更好地感知这一刺激。

  (2)人在注意某些对象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能对客观事物产生清晰而完善的反映。(3)脑干网状结构使大脑皮层和机体保持觉醒状态。额叶有提高皮层觉醒水平的作用,因而在有意注意中起着决定作用。丘脑等部位的活动控制着注意的转移及注意对象的选择。

 3.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4.注意的基本品质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5.注意与临床医学

  医务人员应该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工作中要保持高度的注意;临床不少神经精神疾病都有注意障碍。

  四、情感过程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在心理学上情绪与情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与机体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是低级的,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则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人类所特有的,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2)情绪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往往由当时的情境所引起,具有不稳定性;情感则不同,一般不受情境左右,具有稳定性、深刻性。

  (3)情绪比情感强烈,而且具有较大的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感体验一般较弱,很少有冲动性。

 2.情绪、情感的内容

  (1)情绪的内部体验

  人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按照对立的性质形成两极状态。具体表现为:

  ①肯定与否定;

  ②强与弱;

  ③积极与消极;

  ④紧张与轻松。

  (2)情绪的外部表现

①面部表情;

②身段表情;

③言语表情。

  (3)情绪的生理变化

在情绪活动中所发生的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是与神经系统多种水平的机能联系着的。同时,与情绪有关的生理反应是由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所控制的。

  3.情绪和情感类别

  (1)基本的情绪形式

  ①快乐;

  ②悲哀;

  ③愤怒;

  ④恐惧。

  (2)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指特定时间内,情绪活动在强度、紧张水平和持续时间上的综合表现。根据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以下三种:

  ①心境;

  ②激情;

  ③应激。(3)社会性情感

①道德感;

②理智感;

③美感。(二)情绪理论与生理机制

1.詹姆斯—兰格理论

詹姆斯认为由环境激起的内脏活动导致了我们所说的情绪;兰格同样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2.坎农—巴德理论

坎农和巴德认为由外界刺激引起感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到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使个体生理上进入应激状态。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同时受丘脑的控制。

3.情绪的认知理论(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阿诺德认为情绪产生的模式是:

①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传至丘脑,进而传至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刺激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

②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并进而将冲动下行传至血管和内脏组织,引起血管和内脏反应;

③血管和内脏的反应进一步反馈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进行再次评估,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体验。(2)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

沙赫特提出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并指出制约情绪产生的三种因素:

①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

②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变化的信息;

③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

来自这三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之后,才产生某种情绪体验。

4.情绪脑机制的有关理论(1)林斯利的情绪激活学说

林斯利认为,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接受着来自外周和内脏的各种感觉冲动,经过下丘脑的整合之后,再弥漫投射到大脑,激活大脑皮层,调节睡眠、觉醒和情绪状态。(2)帕佩兹和麦克林的情绪边缘系统学说

帕佩兹和麦克林认为边缘系统与情绪的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和情绪体验关系密切,大脑的边缘皮层、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等结构在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三)情绪的意义和健康

1.情绪的意义(1)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通常,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而消极情绪、情感则会影响工作效率。(2)情绪可以调节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情绪通过表情的渠道达到互相了解、彼此共鸣的目的,以十分微妙的表情动作传递交际的信息。(3)情绪的适应作用

情绪有帮助人类适应环境的价值;情绪的发展及表现是否正常,往往体现着个体整个心理状态。

2.情绪与健康(1)正性情绪有利于人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健康;(2)负性情绪会损害人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心身障碍。

五、意志过程(一)意志概述

  1.意志的定义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

  (1)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行动;

  (2)意志行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

  (3)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

  (二)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

  (1)动机斗争与目的确定;

  (2)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2.执行决定阶段

  (1)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情感体验和认识活动协同作用的过程;

  (2)执行决定是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

  (三)意志品质

1.自觉性;

2.果断性;

3.坚韧性;

4.自制性。

 六、个性

  (一)个性概述

1.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的特征(1)稳定性与可变性;(2)独特性与共同性;(3)整体性;(4)生物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3.个性心理结构(1)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3)自我调控系统。

 4.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1)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①生物因素;

②环境因素;

③实践活动;

④自我教育。

  (2)人生发展阶段与个性形成

①人的个性发展是一个从初级到成熟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个性的发展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发展的特定主题,即存在某些“关键期”。如果不能顺利渡过这些关键期,个性就会出现某些偏差。

  ②个性形成的标志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的完善。前者标志着形成了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心理内涵;后者标志着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认同。

  (二)需要

  1.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2.需要的分类

  (1)按照起源分类

  ①自然性需要;

  ②社会性需要。

  (2)按照对象划分

  ①物质需要;

  ②精神需要。

 3.需要层次论

  (1)生理的需要,指对阳光、水、空气、食物、排泄、求偶、栖息和避免被伤害等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指对生活在无威胁、能预测、有秩序的环境中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指对友伴、家庭的需要,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是个人对自己的尊重与价值的追求,包括“人尊”和“自尊”两方面。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与潜力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各种需要虽有层次高低之分,但彼此关联。每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后,较高一层的需要随之产生;如果较低层次的需要一直处在不满足的状态,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不容易产生。

  (三)动机与挫折

 1.动机概述(1)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2)动机的功能

①始发功能;

②指引功能;

③激励功能。(3)动机的特征

①选择性;

②活动性。

  2.动机的种类(1)根据动机的性质,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可把动机分为长远动机和短暂动机;

  (3)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4)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把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3.动机冲突

  (1)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

 4.挫折(1)挫折的概念

挫折是指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2)挫折产生的原因

①客观因素,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

②主观因素的挫折包括个体生理条件与心理条件的限制。(3)影响挫折的因素

  ①抱负水平;

  ②个人容忍力;

  ③外部因素。

 (四)能力

 1.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2.能力的分类(1)一般能力,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需要的共同能力;(2)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特殊活动或专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3.智力

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五)气质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性情、禀性和脾气。

2.气质类型(1)胆汁质;(2)多血质;(3)粘液质;(4)抑郁质。

3.气质的生理基础

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发现,神经系统最基本的过程是兴奋和抑制过程。这一神经活动过程具有三种特性: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这三种神经活动特性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其不同的组合就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巴甫洛夫从中找出四种最主要的类型,即强一不均衡型,强—均衡—灵活型,强—均衡—不灵活型和弱型。如图所示:

4.气质的意义

  (1)气质是个性赖以形成的条件之一,它体现了个性的生物学内涵;

  (2)对于不同的职业来说对从业者的气质有不同的要求;

  (3)不同的气质类型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六)性格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性格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类型

性格类型是指某些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性格类型的分类有:(1)对立型模式的性格分类

①内倾型与外倾型;

②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③A型性格和B型性格。

  (2)多元型模式的性格分类

①个性维度理论

艾森克的四种类型划分:稳定—内向型、稳定—外向型、不稳定一外向型和不稳定一内向型。

②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a.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b.卡特尔将人的特质区分为独特特质、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七)自我意识

 1.自我意识的概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