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原则,要有分寸地说出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15:55:28

点击下载

作者:榎本博明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的原则,要有分寸地说出来

你的原则,要有分寸地说出来试读:

前言

▼▽

人情文化弥漫在街头巷尾,不够和颜悦色的人被敬而远之。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温柔的人。

但是,如果仔细想一想的话,什么才是真正的温柔呢?怎么样才能既温柔又不失自己本来的原则呢?我们苦思冥想还是找不到正确答案。为了怀有同样疑惑的人,我们将在这本书中从方方面面去考量“温柔”这件事。

从来不斥责孩子的父母,也许认为自己是温柔的父母吧,但是他们的不斥责可能完全基于自己不想被孩子讨厌的利己心态,他们这样做很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值得依赖。

有些人认为好领导就是不会严厉地斥责下属的领导,或者是愿意倾听下属各种借口的领导,但是这真的是表里如一、对集体利益有好处的温柔吗?我觉得值得怀疑。

还有那种朋友们眼中温柔的好男友,待人接物很和善,也会说体贴的话,但是就是让人觉得他好像对什么事都不上心,搞不清楚他到底是温柔还是没主见,或不在乎。

环顾四周,我发现这种表面上的温柔正在不断蔓延。

因此,在本书的第1章中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温柔的各种形态,包括真心的温柔与虚伪的温柔。

第2章则是将当今社会中流行的温柔作为焦点,同时探讨因为害怕伤害别人而刻意营造温柔所带来的沉重的压力。

第3章我们主要探讨朋友之间的关系、恋人之间的关系;第4章讲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第5章讲上司与下属的关系。在这三章中,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各种形态的温柔,一起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温柔,什么叫作“温柔”,什么又叫作“不温柔”。

在第6章中,我们将从“原则是利己之心的制动器”这一观点出发,希望能够促使大家注意到由于原则的崩塌,利己主义的温柔正在大行其道。

第7章,我们将着眼于若无其事的温柔、不造成对方负担的关怀,像这样被我称为“人情文化”中所特有的温柔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也许你会意识到,自己正在无意识中自然而然地践行着这样的“温柔”。

第8章,我会和大家一起思考,在温柔成为一种社交策略的时代,如何才能不丢掉我们真正的温柔,以及如何才能不被虚伪的温柔所欺骗。

对身边人的温柔有所怀疑的人,总是会被表面的温柔所欺骗的人,对泛滥的表面化的温柔感到厌烦的人,想变得温柔但是不知该如何是好的人,以及对当今社会上充斥着的表面化的温柔感到别扭的人,希望这本书能给你带来些许启发。第1章 那个人,是真心和颜悦色吗?“温柔的人”大受欢迎

这是个崇尚温柔的时代。

男性说到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时首先就会提到要“温柔”,女性说到心中理想的男性形象时也会要求“温柔”。

虽然说“温柔”的女性自古以来都很受欢迎,但是现在连男性都要有“温柔的性格”而非“坚强的品质”,无论男女,是否“温柔”都成了能否受到欢迎的绝对条件。

2011年,市场调研公司明路以25—39岁的未婚男女为对象进行了一项有关“结婚与恋爱问题”的调查(有效回答人数500人),这一调查显示,在“希望结婚对象具有的条件”(可以多选)这一问题当中,无论男女都非常重视对方是否温柔。

作为希望结婚对象具有的条件,男性最重视的就是要“温柔”(42.4%),其次是要“性格开朗”(24.6%),还要“有眼缘”(19.9%)。从这一数据上可以看出,男性在选择结婚对象时最注重的就是温柔了。

而女性在这一问题中,最重视的是“经济能力”(40.4%),第三重视的是“消费观念一致”(26.6%),与男性相比,女性明显更加现实。但是女性选择“温柔”的比例也高达35.5%,成为女性择偶条件第二重视的选项,也是排名靠前的选项中唯一一个与性格有关的因素。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较为现实、注重经济能力的女性,在择偶时也很看重对方是否温柔。

另外,2011年明治安田生活福利研究所以20—59岁的女性为对象进行的“女性幸福感意识调查”表明,女性希望恋人或配偶能够具有的品质第一位就是“温柔”。

作为“理想恋人的条件”,各年代女性的第一选择都是“温柔”,第二是“与自己的性格及价值观相似”,第三是“颜值”,“温柔”在所有选项中遥遥领先。

单独看年青一代的数据,20—29岁这一人群中,选择“温柔”的占比为62.2%,选择“与自己的性格及价值观相似”的占比为44.7%,选择“颜值”的占比31.4%。30—39岁人群选择“温柔”的占比为61.8%,选择“与自己的性格及价值观相似”的占比为41.5%,选择“颜值”的占比为31.6%。

作为“理想配偶的条件”,20—39岁的人群也将“温柔”排在了第一。

20—29岁人群选择“温柔”的占比为51.8%,选择“与自己的性格及价值观相似”的占比为44.9%,选择“高收入”的占比为32.8%。30—39岁人群选择“温柔”的也占到了47.8%,选择“与自己的性格及价值观相似”的占比为40.3%,选择“高收入”的占比为33.0%。

这样看来,在选择恋人或结婚对象时,无论男女都非常重视对方是不是个“温柔的人”。

而温柔已经不仅仅是选择恋人或配偶的标准了。“对肌肤温柔”“对环境温柔”等,在人际关系以外的各个领域也呈现出了温柔就是好的倾向,可以说这是个温柔具有巨大价值的时代。不伤害别人的感情就是温柔吗?

温柔的人如此受到追捧,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温柔的人呢?似乎很多人都认为不伤害别人的感情的人就是温柔的人。

我想无论是谁都不喜欢受到伤害,所以若无其事出口伤人的人绝对会被敬而远之。

而能顾及别人的感受、不伤害别人的感情的人,则能够让人安心地和他相处下去。

但是,和这样体贴温柔的人相处时,总是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也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他们不会口出恶言,好像可以安心地和他们相处,却有无法抹去的距离感,因为总是感受不到彼此真正的心意。

总是小心翼翼地不想伤害到彼此感情的人多少有些寂寞吧,不是吗?

或许他们只是出于“不想被讨厌”“不想找麻烦”的想法,才一直保持着温和的态度。但是,这样的想法不是只考虑到自己了吗?只是因为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完全没有一点想要变得亲密的意思。这么想的话,就会明白距离感从何而来了。

迄今为止有不少人都认为那些不会伤害别人的感情的人是温柔的人,但是也有人对此感到疑惑。仔细想一想,他们可能只是小心翼翼地顾虑着别人的感受而不轻易说出真话而已。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和他们变得亲密以后,当他们能够说真话时,他们是否还是原先温柔的人呢?我们不得而知。

即使在非常简单的情况下也很难判断:“当下,这个场合”不伤害别人的感情到底是不是温柔?

比如,看到某个人将衣服穿反了,很多人会犹豫要不要告诉他。或是在和别人聊天时,看到对方的鼻孔里有鼻屎,也会犹豫要不要告诉对方。

同样的情况下,有为了不让对方感到难堪而选择视而不见的温柔,也有为了不让对方陷入更大的窘境而好意提醒的温柔。

虽然每个人都说温柔的人好,但是光就“不伤害别人的感情的人就是温柔的人”这一点去仔细研究,也会渐渐分不清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温柔的人吧。孩子获得成功时父母的态度

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的恋人不够温柔,不会说贴心的话,特别乏味。

他们的恋人在送他们礼物时只会态度生硬地说“出门的时候顺便买的”。他们会发牢骚说,既然要给自己送礼物,为什么不能用温柔的语言包装一下呢?

但是有些人的恋人,在一起时总是会说“好厉害呀”“我懂我懂”“好可怜呀”,类似这样表示赞扬、共鸣或同情的话。这种时候他们又会觉得虽然自己的恋人嘴巴上很温柔,却好像在刻意地迎合自己,搞不清楚对方是不是真的在乎自己,经常为此感到不安。

所以说并不是态度生硬就说明这个人不温柔,而总是说些贴心话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温柔的人。

当孩子在钢琴比赛上获了奖,或是在运动会上得了第一时,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不错。但是,不能因为这种成绩就骄傲自大哦!”有些父母则会不吝赞美地表扬孩子:“太棒了!干得好!你真的很努力了!”那么,究竟哪一种父母才是温柔的父母呢?

像后者那样表扬孩子的父母,会让当时的气氛变得更好。但是,不能说因为用温柔的话让孩子的心情变得更好了,所以就单纯地觉得后者是温柔的父母。

前者的父母是考虑到孩子未来的可能性而在激励孩子,可以说前者的父母才是真正为孩子着想的父母。对严师的感谢

被表扬了谁都会很开心,赞赏能够让人心情愉悦。

但是,总是赞美别人的人是温柔的人吗?为什么他们总是赞美别人呢?

是因为他们想要让别人保持好心情的愿望比其他人更加强烈,还是他们觉得赞美别人会得到什么好处?比如,赞美别人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至少赞美别人不会招人讨厌。

总是把赞美挂在嘴边的朋友在一起时心情自然会很好,大家也都觉得这样的朋友为人肯定不错,但是如果对方只是觉得“赞美别人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的话,这样的人还能算得上是温柔的人吗?

相反,对自己的缺点直言不讳的朋友,因为总是戳到自己的痛处,所以和他在一起时会觉得很消极,“为什么他总是说些招人烦的话”。但是过后想来自己也会觉得“自己确实在那方面做得不好”,并且托这个朋友的福自己改掉了这个缺点。

像这样的朋友,即使知道指出别人的缺点可能会被讨厌,但还是会好言相劝,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温柔的人。

公司的领导也是如此。总是表扬下属的领导会让下属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的领导也常被下属视为温柔的领导。

但是,这样的温柔也许只是出于他自己害怕被下属讨厌的心理,所以与其说是为了下属好还不如说是为了他自己,而温柔只不过是他害怕被下属投诉而明哲保身之道罢了。

导演蜷川幸雄于2016年5月辞世,与他有过合作关系的演员们在告别式上充满了对他严厉教诲的感恩之情,令我印象深刻。

平干二郎说:“您从没有夸赞过我的演技。我知道您是羞于表达,但是为了得到您的赞美,我一直非常非常努力地表演着。”平干二郎认为是蜷川导演用从不赞美的严厉栽培了他。

大竹忍也表示:“响彻排练场的怒吼声,那是在别的地方绝对体会不到的让人感到舒心的紧张感。还有当我们展现出令人满意的演技时他那灿烂的笑容。这一切的一切,都将在我今后的演艺生涯中继续发光发热,永不褪色。”

大竹忍感谢蜷川导演,因为那响彻排练场的怒吼声、令人舒心的紧张感和不服输的他们展现出精湛的演技时蜷川导演所露出的笑容,让他成了一个更好的演员。

藤原龙也说:“蜷川导演曾经对我怒吼:‘你的眼泪太假了!’也因为我将台词说得太短而让我改长,后来我将台词说得太长他又生气地让我改短……被他否定的次数可能是天文数字了吧,有好几次我都觉得要受不了了。但是蜷川导演也会对我说:‘我想对你说的话都在我的批评里。你现在没有必要全都弄明白,但是总有一天你会理解的。到那个时候你就会觉得轻松了。不要只想着做一个东方小小岛国上的小小的演员。’还有‘你要让自己更痛苦一点,把脸浸到泥水里去挣扎、去感受痛苦,如果你真的撑不下去了就把手举起来。那个时候我一定会抓住你的手把你拉出来的’。”(摘自NHK“寡闻”博客,有删改)

藤原龙泪流满面地感谢了蜷川导演严厉的教诲和他真情相助的温柔。

虽然世人常常简单地把称赞看作温柔的表现,但是我认为真正的温柔绝不是那么肤浅的东西。溺爱孩子的父母,能和温柔画上等号吗?

这是我和学生们讨论家长的态度时注意到的事情。

有个学生说:“我妈妈对我百依百顺,我说什么她都听,特别温柔!”

另外一个学生听了说道:“是吗?太羡慕你了!我妈妈就一点都不温柔。完全不听我说的话,而且特别爱唠叨!”

然后,之前的那个学生又说:“我妈一点也不唠叨,而且特别尊重我的看法,从来都不会否定我。”

这些学生认为,前者的母亲很温柔,后者的母亲不温柔。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说什么都听的母亲,也就是那种溺爱纵容孩子的母亲,是真的温柔吗?

溺爱纵容孩子,顺从孩子的心意,这样的父母确实会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与温柔。但是让溺爱变成理所当然,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总是溺爱孩子的结果,就是家长要全盘接受孩子一感到不顺自己的意就会生气的任性,孩子逐渐就会形成不顺从他的任性他就会生气的性格,孩子会觉得不纵容他的人就是冷漠的人。如此助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感受的父母,真的是温柔的父母吗?不责备下属的领导的心里话

有个人向我抱怨说他的领导特别在意细节,有时候就像找碴儿一样鸡蛋里挑骨头,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者是在一旁指挥“这个要这么做,那个要那么做”,特别烦人。他每次一听到领导要找他,其积极性就会下降。

爱唠叨、瞎操心,在没必要的地方挑三拣四的领导确实很招人烦。但是,有时候领导苛责也是为了对方着想。

比如,有些领导是想要帮助下属提升业绩,才在客户拓展上给出很多建议。对于这样的领导,下属当时可能会觉得他很苛责、很爱唠叨,但是实际上他的建议常常能够帮助自己,事后想来反而会感谢他的。

反之,我和从来不唠叨、不会严厉苛责下属的领导聊过,虽然他常被看作温柔的领导,但是他却说:“说老实话,我不唠叨纯粹是怕麻烦呀。”

我一开始觉得他可能是谦虚或难为情,但是打听了很多之后才知道,公司对管理层的要求越来越多,他要处理的事情就已经让他手忙脚乱了,根本没有工夫去关心下属要如何做。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听劝,他看到有的同事因为说了下属几句就被下属记恨的下场,更觉得什么都不说、和下属保持距离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也就是说,光处理自己手上的工作就已经很费神了,根本没心思去想如何培养下属以及不想给自己惹麻烦的领导,被人们当作了温柔的领导。

教育界亦然,多的是形迹可疑的温柔。

情绪急躁又啰唆的老师确实令人反感,但是完全不啰唆对学生的事情一点都不上心的老师也让人伤脑筋,所以并不是说不啰唆就是好事。

比如,我认识的某位社团活动的指导老师,因为想让学生体会到“努力就会有回报”的快乐,所以总是很严厉,最后倒成了学生眼中讨人厌的老师。

但是另一个不想破坏学生的心情、经常鼓励学生的社团活动的指导老师,就被学生评为了温柔的好老师。

根本不把学生放在眼里、认为只要说得过去就行了的老师,因为不会对学生啰唆,不怎么严厉,也成了学生眼中的温柔的好老师。

啰唆的人里,既有那种一不顺自己的意就要唠叨的人,也有因为担心对方,想要为对方做点什么而唠叨的人,或是希望引导对方步入正轨而唠叨的人。

勇夺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男子柔道60公斤级铜牌的高藤直寿,曾因多次训练迟到被教练怒骂,他的奥运会强化指定等级也因此被降格至B级,他的教练井上康生为此剃了光头以示自己的失责。

高藤直寿的妻子比他年长,曾是柔道选手的她多次严厉地对丈夫说:“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高藤直寿曾直言,正是妻子严厉的督促让他摘得了奥运会铜牌。像高藤直寿妻子这样的严厉指责,不是充满了另一种温柔的爱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