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胆鸽魂——罗援将军论国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18:05:12

点击下载

作者:罗媛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鹰胆鸽魂——罗援将军论国防

鹰胆鸽魂——罗援将军论国防试读:

·国防篇·捍卫南海和东海的国家主权

题记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海洋,华夏危矣。——郑和

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也……太平洋之重心,即中国也,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中国之门户权。——孙中山

未来世界的中心在亚洲,21世纪将回归到龙的世纪。中国必然会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崛起。——约翰·奈斯比特

启示

为了体现“主权归我”,必须凸显“六个存在”,即行政存在、法律存在、国防存在、执法存在、经济存在和舆论存在。——罗援

导弹的威力将大于口水的威力。——罗援

保障国家发展利益的蓝色呼唤

国际上,按照海军的活动能力范围,对海军有一种形象的分类方法,把只能在近海活动的海军称作“黄水海军”或“褐水海军”(因为近海的水一般是黄褐色的),把能够到远洋执行作战任务的海军称作“蓝水海军”(因为远洋的水是蓝色的)。长期以来,我国海军基本上限于近海活动,而次数不多的远海活动,往往是出访或联合演练等非作战行动,并且规模都很有限。因此,可以说,我国海军是典型的黄水海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同时也大踏步走向世界。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维护我国在海外,尤其是海上的合法权益,是新时期人民海军的重要使命。去年年底我海军编队开始的索马里海域护航行动,是我军第一次执行在实战背景下突破近海,走向远洋的作战任务。这次得到联合国授权和有关国家欢迎的行动,自然而然唤起了我们新的海权观和建设我国蓝水海军的梦想。保障国家发展利益需要蓝水海军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陆权主义国家。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社会情况,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重陆轻海的观念。历代中央王朝的主要防御方向始终是北方,万里长城就是这种防御政策的结果和象征。直到近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从海上大举入侵,才迫使中国重视对海上的防御和海军力量的建设。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陆地资源的日趋紧张,海洋权益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没有制海权就不可能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掌握战略主动权。为了有效保障国家的发展利益、保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蓝水海军。

蓝水海军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纵观历史,国家兴衰与海军力量息息相关,海兴则国强,海衰则国弱。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500年里,欧洲主要国家实力的消长、国家竞争的胜负,非常明显地体现在海军力量的强弱上。15、16世纪的葡萄牙和西班牙,17世纪的荷兰,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国,以及一战以来的美国等,这些国家轮番执海权牛耳,成为当时的世界霸主,主要靠的就是强大的海军力量。

我国历史上,由于海军衰败和海权沦丧而导致落后挨打的教训锥心刺骨。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统治者推行禁海锁国政策,规定“片板不许下海”,甚至进行大规模的迁海行动,既错过了海军发展的历史机遇,又致使多个沿海岛屿被西方殖民者占领。清朝后期,更由于慈禧太后昏庸腐败,挪用挥霍海军建设经费,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落了个割地赔款的百年屈辱。海军力量的羸弱,导致海防门户洞开。明清时,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大部分是经由海路,据统计,1840年至1940年的100年间,列强对中国的海上入侵达470多次。

历史上的落后给后来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被动。比如,由于战败,原属我国的日本海沿海地区被割让,从此,我们在这个方向就失去了出海口。在我们东南、东北当面,美日等国构成了严密的封锁,中国海军进出第一岛链尚困难重重,更遑论第二、第三岛链,对我们这样一个陆海兼备的泱泱大国来说,中华龙如果被困在“黄水水域”,无疑是奇耻大辱。

明朝航海家郑和曾深刻指出:“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这是其对海洋的毕生感悟,更是对我们后人的警世恒言。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作后盾,就很难真正成为一个强国。

蓝水海军是海上主权的根本保障。我国有1.8万多公里漫长的海岸线,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5000多个,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及我国主张,还拥有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在内的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约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

然而,对于如此广袤的蓝色国土,我们却未能完全实施有效管控,造成了海洋国土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台湾岛内还有一些“台独”分子顽固坚持分裂立场,千方百计阻挠祖国和平统一。台湾一旦从祖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它周边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将随之丧失;二是由于我国的海洋防卫能力不强,海上执法和维权力度不够,在相对远的海域,尤其是南沙的一些海域,未能实际行使管辖权;三是有近一半的海域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其中数十万平方公里已成为某些国家的实际开发区,我国出于和平外交的考虑,在海域专属经济区问题上采取克制态度,而周边国家却在积极强化“实际控制”,有的国家采取组织旅游、鼓励移民、建造灯塔,甚至设置行政区划等方式,显示其主权,蚕食我方权益。

在主权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含糊,不能让步。当然,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光靠军事力量,然而,军事力量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有争议的海域,我们仍然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我们发展蓝水海军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有效地贯彻这一原则,而不是为了搞摩擦和对抗。然而,在相关争议方纷纷加大宣示主权力度的情况下,我们的海军假如不能到距离较远的主权海域和利益攸关的海域正常巡航,那么时间一久,我们“搁置”的就不再是“争议”了,而很可能是“主权”,“共同开发”也就变成了“排我”的“单独开发”。蓝水海军是履行新使命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海上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同时,大量的石油等资源需要经由海上进口。据统计,我国有70%的进出口商品和90%的进口石油是经由海上通道运输的,而其中的大部分要经过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亚丁湾等海盗多发的海域,海上运输安全存在着很大风险。

1998年11月13日,香港船务公司一艘在巴拿马注册的“长胜号”万吨货轮,经台湾海峡南口水域时被一海盗集团劫持,货轮上23名中国外派船员全部被杀害,货轮被海盗们抢走并以35万美元卖掉。2003年3月20日,我国“福远渔225号”在斯里兰卡东北水域遭到全副武装的8条海盗船攻击,包括15名我国船员在内的17名船员被害或失踪,船只被击沉。同年7月,在也门水域的5艘中国渔船遭到袭击,钱财被抢劫一空。在亚丁湾,近年来的海盗活动更是十分猖獗,给国际航运和国际贸易带来巨大威胁。2008年1月至11月,有40余艘船被索马里海盗劫持,中国过往船只中有20%受到海盗袭击,涉华劫持案7起,目前仍有中国的1艘渔船和18名船员被劫持。

海上通道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发展利益。维护国家海上通道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新时期我国海军的重要历史使命。经联合国授权,我国派出3艘军舰前往索马里海域护航。这既是顺应国际形势需要、维护世界海上和平与安全的积极作为,也是我国海军认真履行新时期历史使命的重要尝试。今后,类似的军事行动还会越来越多。我国海军会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走向远洋。这就需要我们抓紧建设一支能够保障国家发展利益要求的强大的蓝水海军,正确认识我国未来的蓝水海军。

境外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一听到蓝水海军这个词,马上会把它跟扩张和霸权联系起来。这是对蓝水海军概念的曲解。事实上,蓝水海军只是对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海军的形象比喻。具有远洋作战能力并不就意味着扩张和侵略,远洋护航、打击海盗、海上反恐、海上缉私、联合军演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也同样需要有远洋作战能力。我们判断一支海军的性质,不能简单地看它出现在哪里、离本土有多远,关键要看它在那里干什么、是不是合法。对于推行霸权的国家,蓝水海军很可能会成为强权的工具。而对于追求和平的国家,蓝水海军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我国的蓝水海军将是一支文明之师、和平劲旅。这是由我国的军队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文明守法的军队,在执行海外军事任务时,始终严格遵守联合国和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比如,近年来,根据联合国的要求,我国连续派出多批维和部队,每次不仅圆满完成维和任务,并且因为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尊重当地法律和风俗等,给当地政府和人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受到有关国际组织的表彰。再比如,我国此次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是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去年下半年做出的四项决议,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规定而采取的行动,并且受到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和过渡议会议长的邀请和欢迎。在执行任务期间,我国军舰严格按照国际法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各项权利和义务,自觉维护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我国的蓝水海军将依然是防御型武装,这是由我国的军事战略所决定的。我国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战略,将来我们发展成为蓝水海军,也将依然是防御型而不是进攻型的军事力量。我们不能因为中国海军出去执行远洋军事任务就简单地认为中国军队抛弃了防御战略,改行远洋进攻战略,这是没有根据的。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中国军人赴海外执行维和任务,就说中国军队实行全球军事战略一样。

走向远海护航,并没有改变我国国防政策的防御性质,没有改变我军防御型的海军战略。即使将来有了航空母舰,它也还是一支地区性防御力量,绝不会像某些军事强国那样到全球巡弋,炫耀武力。从历史上看,我国即使在古代国力比较强盛的时候,也基本上奉行防御性的战略。最典型的是郑和七下西洋,带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礼仪。与历史上所有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者不同,中国在维护海外合法利益的同时,始终坚持尊重其他相关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尊重其他相关国家的合法权益,始终坚持不干涉其他相关国家内政的原则。中国决不会超越国际法,把手伸到别人的篱笆之内,干一些谋求额外利益和不法利益的事。“中国威胁论”是强盗逻辑

有人担心,如果我国公开提出建设蓝水海军,会刺激有关国家的神经,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的确,每当我们的改革发展取得重要成就,或者将要实施重大发展战略的时候,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或个人往往会危言耸听地鼓噪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对于这一论调,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作合理的应对。“中国威胁论”是欺世诓人的栽赃捏造。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是有助于世界稳定与繁荣的发展。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抉择,这是由我们的根本利益、民族特点和国家性质等决定的。

从根本利益上看,我国是发展中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始终是国家的中心任务。从民族特点上看,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平、合作、和谐,主张“以和为贵”,追求和谐共处。从国家性质上看,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追求世界和平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属性之一,中国不输出意识形态,也不搞军事扩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和人民秉持和平理念,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周边关系上,我们奉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睦邻、安邻、富邻政策。在对外合作上,我们坚持尊重对方主权和国家利益、不附带政治条件的互利共赢原则。我们党把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正式写入十七大报告和党章。我们庄严承诺,中国反对扩大军事同盟,反对侵略扩张,无论现在和将来,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不搞军事扩张。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坚定不移的国家意志。妄说中国的发展强大会对别国造成威胁,这是毫无根据的主观捏造,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多年来,中国通过和平发展赢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合作和友谊,世界上没有哪个大国能像我们这样有广泛而持久的朋友,这一铁的事实,凸显出个别人所鼓噪的“中国威胁论”是多么的荒唐和虚伪,“中国威胁论”是毫无道理的强盗逻辑。“中国威胁论”的始作俑者及鼓吹者,往往是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比较强大的发达国家。它们可以大摇大摆地开着航空母舰环球巡弋,甚至可以制造出冠冕堂皇的借口对弱小的主权国家发动战争,但是,对我们国家正当的国防建设却指手画脚、乱泼脏水。它们推行霸权主义可以明目张胆,我们建设和平之师却要偷偷摸摸,这岂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为什么它们进行海上扩张和殖民掠夺长达几个世纪毫不自责,却对中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动横加指责?为什么别的国家发展国防不是威胁,一到我们中国就成了威胁?为什么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的四家都可以有航空母舰,唯独中国一家不能有航空母舰?为什么有的国家可以堂而皇之地控制全球16个海上战略通道,中国只希望维护和自己发展利益攸关的几条战略通道的安全反而被指责为“中国威胁”?这是赤裸裸的强盗逻辑。

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只不过是用来吓唬老实人的噱头罢了,假如我们真的被该“论”唬住而畏首畏尾,自我设限,那正中了它们的下怀,帮了它们制约我们发展的忙。反过来,假如我们理直气壮、大大方方地追求我们正当的发展权利,不去理会这些毫无道理、居心不良的“忽悠”,那么非但该论日久自消,而且我们正当的国防发展也会赢得他国的理解和尊重。毕竟,国家之间的竞争是靠实力说话的,就像体育竞技一样,越是强者越受尊重,越是懦弱越遭鄙视。我们与其担心他国顾虑而不敢发展蓝水海军,不如先发展起来再说,用与世人共享“和平红利”的硬道理来彻底消除他人的顾虑。

蓝水海军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难度大,耗资颇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我们既不应顾虑别国的猜忌而瞻前顾后、裹足不前,也不应该妄自尊大、盲目蛮干,而应该不亢不卑、积极稳妥地发展蓝水海军。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强国的发展模式,而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国力和战略需要,科学、有度地规划和实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随着中国海军走向蓝水远洋,中国将在更广阔的天地为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瞭望》,2009年第5期)

对维护国家海权的战略思考

在人类近代史上有两个普遍被看好但尚未被证实的预言:

一个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曾以洞察世界的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指出:“所谓太平洋问题,即世界海权问题也……昔日之地中海问题、大西洋问题,我可付诸不知不问也;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也……太平洋之重心,即中国也,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

无独有偶,上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曾经说过:“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结束了。大西洋时代正处在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唯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三者之中最伟大的时代,仅仅初露曙光。”

另一个预言是,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预测:未来世界的中心在亚洲,21世纪将回归到龙的世纪。中国必然会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崛起。

前一个预言昭示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后一个预言呼唤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这里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吗?是否太平洋世纪就是中国世纪,或者换言之,中国世纪就是太平洋世纪?一切都在人为,一切都在筹划。筹划好了,机会可以变成现实;筹划不好,机会将会失之交臂。思考之一:中国和平崛起的路在何方?“塞防论”抑或“海防论”一直是困扰中国历代决策者的命题,也就是说中国崛起的路径应该是向陆地,还是向海洋?中国防御的重点应该是陆地,还是海洋?中国曾经是一个海洋大国,最先发现美洲大陆的是中国的僧侣,比哥伦布早约1000年。郑和的远航,早于麦哲伦环球航行114年,是举世公认的世界海上远航的先驱。最早具备海洋意识的也是中国的航海家,郑和曾大声疾呼:“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海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可惜,郑和的呐喊并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中华民族由于长期受“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对海洋的价值取向始终定位于“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以海为田”的层次上。特别是明清统治者为了维系封建王朝,实行大规模禁海,造成中国闭关锁国,有海无防,主权旁落,国力每况愈下的大衰败。按理说,中国近代海军的起步并不迟于日本,当时完全具有与日本同等的在亚洲崛起的历史机遇。但中国的悲剧在于,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没有海权意识,更没有为争夺海权而大力发展海军的意识,结果坐失良机。相反,英、美、俄、日等世界强国无一不是靠发展海上力量,通过控制海洋,掠夺海外财富强大起来的。特别是美国,其海军教官马汉在潜心研究大量的历史资料后,悟出这样一条道理:“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是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在海权理论的指导下,美国加强海上力量建设,获得了加勒比海的控制权,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了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并在夏威夷群岛站住了脚,一举跃升为世界强国。古今中外的历史已经验证并且还在证实,向海则盛,逆海则衰,崛起离不开海洋。现在的问题是,西方国家面向海洋是靠掠夺崛起,而中国面向海洋则是要靠和平崛起,同是一个舞台,一个是演武剧,一个是演文剧,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思考之二:海洋能够给予我们什么?或者我们将丢失什么?

海洋的功效无非是两项:一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二是拱卫邻海国的安全门户和获取海外市场和资源以及由此产生的海外利润回流的战略通道。前者是经济利益,后者是地缘战略利益。

从经济利益来看,21世纪资源问题将困扰整个世界。我国陆地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陆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水平的1/4。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45种主要矿产将有一半不能满足需要,已经探明的陆地油气资源再过几十年也将近于枯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矛盾将日益突出。而海洋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中国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化学、能源、矿产、旅游等资源,海洋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丰厚的资源基础和广阔的活动空间。我国海域的油气资源相当丰富。据初步测算,油气资源量为450多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14万亿立方米。中国海底“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蕴藏丰富,1立方米的固定水合物包容有180立方米的甲烷气体,是传统天然气含量的2~5倍。经初步估计,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在230亿~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1/3,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波斯湾”之称。目前,勘探面积仅有16万平方公里,发现的石油储量已达55.2亿吨,天然气储量有12万亿立方米,油气开发价值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未来20年只要开发30%,每年可为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在这一海域,还蕴藏着大量其他资源。据估计,仅太平岛一处就蕴藏着10万吨以上的鸟粪、磷矿。更引人注目的是,科考人员在北部圈定了11个“可燃冰”矿体,预测储量约为194亿立方米,这是石油、天然气的最佳替代能源。在东海地区,据有关勘测数据表明,油气储量大约为77亿吨,至少够我国使用80年。日本前国土交通大臣扇千景曾说,这些海域中埋藏着足够日本消耗320年的锰、1300年的钴、100年的镍、100年的天然气,以及其他矿物资源和渔业资源。而这些资源都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可再生性,被掠夺一点就少一点。

从地缘战略利益来看,中国的邻近海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南海,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素有“亚洲的地中海”之称。这一海域位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为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重要国际航道。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海,60%的外贸运输需要从南海经过。美国在全球控制的16个海上交通咽喉要道中,有3个集中在南海附近。作为世界上通航量第二大的海上航道,南海是东盟各国、欧洲各国、美、日、俄、澳等主要经济体的海上航运生命线。经过这一海域的国际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量的80%左右;日本、韩国90%的石油进口要经过南海运输;南海地区出产的液化天然气75%运往日本;美国从亚太地区进口的各种重要原料,90%左右要走南海航线。显而易见,拥有南海诸岛,可有效控制这一重要水域和国际航线。

这也就是中国对南海、东海地区的海上领土主权必须寸土、寸水必争的原因。思考之三:中国走向海洋的战略困境

一是西方某些军事大国对我国形成的战略围堵,试图把我国封死在第一岛链以西,将我们这条“中国龙”困死成一条“中国虫”。

二是台湾成为我国走向世界、走向海洋的天然障碍,“台独”分裂主义势力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构成巨大挑战。

三是我国部分岛礁被侵占、海域被挤压、海洋资源被掠夺、海上安全受威胁。以南海为例,在南海海域和南沙群岛有岛礁53个,其中越南强占最多,控制岛礁29个、海域117万平方公里;菲律宾次之,控制岛礁9个、海域62万平方公里;马来西亚占领3个岛礁;印度尼西亚占领2个岛礁,文莱占领1个岛礁。我国连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在内,仅控制了9个岛礁。截至2009年,南海周边国家已在我断续线内钻井近1000口,累计开采油气5亿多吨,每年从我南海中南部掠夺油气资源达几千万吨油当量。越南等周边国家还通过公开招标等形式引入美、英、俄、澳等多国石油公司参与南海开发,加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化,增加了我南海维权工作的难度,我海上安全形势相当严峻。

四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海域使用混乱;资源开发“无序、无度、无偿”;海洋管理政出多门,力量分散,形成“九龙治水”的局面;海洋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等等。

五是我海军力量建设尚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国家利益需求。

上述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成为海洋强国。思考之四:中国海权的主要特征

中国海权不同于西方列强海权的最大标志是,前者是防御型的,后者是扩张型的;前者是和平利用型的,后者是资源掠夺型的;前者是互利双赢型的,后者是“零和”独霸型的。

中国正在塑造的新型海权观是中国积极防御战略在海权问题上的体现,具体表现为“六个统一”。一是防御和进攻的统一。整体上奉行防御战略,但不排除局部的进攻手段。二是巩固领土完整与收复失地的统一。巩固国土是自卫行动,收复失地也是自卫行动,能“文收”则“文收”,不能“文收”则“武收”。三是维稳与维权的统一。维稳固然重要,但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见“维权”更重要。四是“边界安全”与“安全边界”的统一。前者是主权安全或者是领土安全,后者是利益安全。我国的利益到哪里,我们的“安全边界”就应该延伸到哪里,我们的军事力量就应该保护到哪里。“安全边界”越远,“边界安全”就越有保障。五是陆防与海防的统一。陆防、海防必须并重,不可偏废。但在目前,我国海上力量建设相对滞后,而海上威胁又相当严重的情况下,海防建设应该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六是威慑与实战的统一。对犯我中华者,能吓阻则吓阻,不能吓阻则战而胜之。思考之五:维护中国海权的战略举措

笔者认为应该构建一个“一二三四五”战略框架:

一是设计一个战略规划。国家应该整合各方面的战略资源,成立一个海洋安全和海洋建设工作部,负责规划海洋强国战略,制定相关海洋法律法规,协调各方面的海上力量,确保我国海洋事业和国民经济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顺利进行。

二是服务于“两个大局”,即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两个大局”要统筹兼顾,确保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是设三支海上骨干力量。其一是以海军为主的海上维权力量。在这当中,航空母舰的建造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仅是大国形象的象征,而且作为一个作战编队,将是集陆海空战斗力为一体的立体作战集群,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为国家的机动打击力量,在相对稳定的一个时间段内,在某一敏感海域较长时间地形成一个强大的威慑力量;其二是以武警、海监为主的海上护法力量;其三是以海洋科研人员为主的海上科研、考察和开发力量。

四是实施四大海洋建设工程。一是实施国家海洋农牧化建设工程。通过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耐盐作物种植业的开发,弥补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不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二是实施国家海洋能源基地建设工程。国家应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国有石油骨干企业到南海、东海开发油气和“可燃冰”资源。三是实施港口和海运开发工程。应以港口为龙头,形成港口产业群和区域板块经济带;同时,应确立船舶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地位,把船舶工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给予政策扶持。四是实施海上旅游开发工程。以此彰显我国的主权存在,并带动海洋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凸显“五个存在”。为了体现“主权归我”,必须有所行动。其一,行政存在。建议设立南海、东海特区,在南海特区要设市、设镇,并任命行政官员,张榜公示,四年一换,以便体现行政管辖权。其二,法律存在。应该尽快确立南海九条断续线的法律地位,并就南海、东海划界问题展开谈判。其三,国防存在。能够驻军的地方一定要驻军,不能驻军的地方,应该悬挂国旗,设置主权碑。国家武装力量象征的军机、军舰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南海、东海巡逻。其四,经济存在。要鼓励渔民到附近水域从事渔业活动,设立渔场。鼓励中海油、中石油等国有企业到南海、东海建立勘探平台和辅助设施。鼓励旅游部门开发蓝色旅游项目。其五,舆论存在。不仅官方,而且民间、媒体、学者、网民,要不停地宣示南沙、台湾、钓鱼岛是属于我们的,绝对不允许别国对我国主权染指。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了“远虑”,我们就可以对“近忧”应付裕如,确确实实将21世纪变为太平洋世纪,变为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纪。(《紫光阁》,2011年第8期)

中国应在黄岩岛变危为机

核心提示:黄岩岛事件给了中国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正如赤瓜礁之战是联合国给了我们机会,当时联合国授权中国在南海岛礁上设立科学考察站,中国由此拿回6个岛礁。《国际先驱导报》:菲律宾一些媒体和政治人物指责您提出的建议——“在南海设立特别行政区”,您对此有何回应?

罗援:对此大可不必在意。菲律宾的议员可以去我们的岛礁上宣示主权,我作为中国的全国政协委员,当然有权利和义务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献计献策。《国际先驱导报》:有菲律宾媒体将您提出的“南海特区”与“香港特区”做比较。

罗援:我提出的设立“南海特别行政区”,跟香港特别行政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没有可比性。我提“南海特区”主要是为了体现我们的主权存在,包括行政存在、法律存在、国防存在、执法存在、经济存在以及舆论存在。如果没有一个行政平台,如何能体现主权与管辖?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因此,我们应该在南海设立特区,下辖市和镇,任命行政官员,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可以定期前往巡视,以体现我们对南海的行政管辖。《国际先驱导报》:您愿意去南沙争议岛礁宣示主权吗?

罗援:如果有政协或者有关行政部门,甚至军方邀请我前往,我义不容辞,慷慨赴命。《国际先驱导报》:除了提出设立“南海特区”,您对维护南海主权还有哪些建议?

罗援: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宏观的国家海洋战略,既要制订中长期的规划,还要有实现战略的途径和手段。比如说,南沙问题是搁置,还是尽快解决?先解决哪个岛礁,后解决哪个岛礁?我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目标。它国占领的那些岛礁,我们如何拿过来,如何体现那些岛礁是我们的,当下如何遏制周边一些国家蚕食我们岛礁的势头,如何制止他们掠夺我们资源的行径等等,这些都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战略。

具体谈,我有如下几个设想:

第一,要像当年老一辈革命家抓“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一样来经略海洋事业。未来中华民族的战略空间拓展有两个方向:一是海洋,一是太空。因此,我们应该有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

第二,成立国家海洋委员会。在海洋事业上,也需要集全国之力、全党之智,真抓实干。现在的情况是政出多门、内耗较大,海洋力量低层次重复建设、重复采购。

第三,建立国家海岸警卫队,我们必须整合目前较为分散的海洋力量,形成拳头,比如,可以集中采购上万吨级的巡逻舰,再配上一定数量的巡逻快艇,组成海巡编队,那么我们在南海、东海面对摩擦时就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海岸警卫队作为一支准军事部队,主要担任近海执法任务,为军事与外交斗争留有回旋余地,在危机失控的情况下,海军作为新锐力量可以打出致命的一拳。《国际先驱导报》:目前,菲律宾舰只依旧在黄岩岛海域跟中国执法船对峙,黄岩岛事件难道就一直如此耗下去吗?菲律宾一个小国为何如此难缠?

罗援:对中国来说,耗下去未尝不是个办法,这是双方国家意志与实力的较量,中国现在拖得起,菲律宾反而需要找一个体面的台阶下。

菲律宾之所以强硬,我分析可能有四个意图、三个战略试探。四个意图是指:一是拉美国下水;二是转移矛盾,满足国内政治需要;三是攫取南海资源;四是争夺东盟主导权,拉东盟跟中国打群架。

三个战略试探是指:一是投石问路。它对黄岩岛索取主权的依据主要是1982年生效的《海洋法公约》,菲律宾企图以“水管土的模式”索取黄岩岛主权,这显然是歪理,因为《海洋法公约》只解决水的问题,不解决“土”,也就是岛礁的归属问题,岛礁归属仍然由传统国际法的四个要素来决定:谁最先发现,谁最先命名,谁最先管辖,国际社会是否予以承认。在这四个方面,中国都拥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二是试探中国的底线,是否为了赢得战略机遇期可以“以岛礁换和平”。中国主张和平崛起是否就等于挂起了免战牌,韬光养晦是否就是无所作为。因此,中国一定要打破菲律宾的幻想,不能退让,不可撤火,只能增兵。

三是试探它自己跟美国“肩并肩”关系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美国是否会愿意为它的安全提供保单。《国际先驱导报》:国内有观点认为,可以利用黄岩岛事件一举收复黄岩岛,甚至菲律宾侵占的我们的其他几个南海岛屿。您怎么看?

罗援:黄岩岛事件其实是给了中国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正如1988年的赤瓜礁之战是联合国给了我们机会,当时联合国授权中国在南海岛礁上设立科学考察站,中国由此拿回6个岛礁。这次应该说是菲律宾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我们应该就此加强在黄岩岛上的主权存在,设立主权碑、悬挂国旗,条件成熟时,将黄岩岛以及附近海域建成渔业基地,甚至还可以建成军事基地,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宣示自己的主权存在,凡侵犯我主权者都要付出代价。《国际先驱导报》:很多南沙岛礁被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实际占有。如今要拿回来,似乎找不到有效的办法。

罗援:宣示主权不能空喊口号,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动作。在南沙岛礁上,能驻军的要驻军,不能驻军的要建军事设施,或者主权标志,不要担心这些举动会引发国际纠纷,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理直气壮。必要时,我们可以在南海设立军事演习区,导弹试射区,航空兵的靶区,等等。

还有,应该鼓励我们的渔民前往开展正常的渔业作业,鼓励居民到有居住条件的岛上生产生活,并提供必要的补贴;石油公司要前往勘探油气,哪怕开采不出油气来,也要设立勘探平台,因为这是我们浮动的国土;旅游部门要积极开展西沙旅游、南沙旅游,如果暂时解决不了岛礁上的住宿问题,可以将改装的大邮轮停在那里做海上宾馆,甚至可以在南海设中华海葬陵园,鼓励中国公民前往祭奠。

另外,我们应该尽快发表《南海白皮书》,并且明确九段线的法律地位,九段线内哪些是可以自由通行的国际航道,哪些是只能无害通过的专属经济区,哪些是只有经过我们允许才能通过的领海,我们都需要让国际社会明确我们的底线。(《国际先驱导报》,2012年5月16日)

菲与中国军事对抗是以卵击石

菲律宾在黄岩岛上采取强势态度,是一种战略试探,首先试探国际社会的底线,看是否能在菲律宾的诉求框架内解决岛礁归属问题;其次,《海洋法公约》解决岛礁归属能否获认同;试探中国的底线,看中国能否拿岛礁换和平;再次,试探美国的底线,看能否为其买安全保单。

中方会奉陪到底,对峙多长时间,我们奉陪多长时间。此次对峙中,中国有实力,也有国家意志,但菲律宾拖不起,是劳民伤财,而且随时间推移在国际舆论中会越来越占劣势。

如果要和中国发生军事对抗的话,无异于以卵击石。以南海舰队部分力量来对付菲律宾海军,完全不成问题,菲律宾也清楚这一点,因此不会轻易走上军事对抗道路,而意欲“和平攫取”。

我国应当重视海洋事业,尽快发表《南海白皮书》,设立国家海洋委员会,成员由军方、外交、经济、能源、海上执法等各部门组成,协调整个海洋安全和发展问题,并组建国家海洋警卫队,将目前多头管理整合起来,形成拳头力量。为此,可鼓励渔民到南海开展作业,鼓励居民到有生活条件的一些岛礁上生产、生活;在南海建码头,设勘探平台和渔业生产基地;开发西沙、南沙旅游资源。

南海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多管齐下,综合经略。我们始终坚持“后发制人”、“不打第一枪”的军事战略方针。但是,这一战略方针并不等于被动挨打。“后发”是“立德”,“制人”是“立威”。在黄岩岛事件上,是菲律宾先派军舰侵犯我国领海,骚扰我正在和平生产的渔民,这就应该被视为战略上打了“第一枪”。如果菲律宾不知趣,继续扩大事态、激化矛盾,拒不撤船,那中国在战术上打自卫的“第二枪”绝不手软。

中菲综合国力相差悬殊,军事实力更不在一个档次上,不要说倾中国海军之全力,就是南海舰队的部分军力就超过菲律宾海军区区2.4万人的实力。据军事科学院出版的《世界军事年鉴2010》介绍,菲律宾有护卫舰1艘,巡逻舰艇62艘,两栖舰艇7艘,后勤支援舰船6艘,海军航空兵有飞机13架,其中7架直升机。后来,菲律宾又从美国购买了两艘二手“汉密尔顿”级巡逻舰。

就吨位而言,目前菲律宾海军的最大战舰是从美国购得的首艘“汉密尔顿”级巡逻舰“德尔毕拉尔号”。查它的档案,居然是1965年为美国海岸警卫队建造的“准军舰”,满载排水量为3250吨。在菲律宾海军序列中算得上“战舰”的还有“胡马邦酋长号”炮舰,它堪称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军舰,1943年建造,经历太平洋战争、朝鲜战争乃至越南战争,中途三易其主,1978年才由美国免费转让给菲海军。如此实力,如何与拥有“中华神盾”等先进水面舰艇、潜艇和航空兵的中国南海舰队抗衡?《孙子兵法》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菲律宾胆敢与中国动粗,无异于以卵击石。菲律宾应该有自知之明,菲律宾民众不要被阿基诺三世等政客所忽悠。

最近菲律宾策划了全球范围的反华游行,这不啻于火上添油。一小撮反华极端分子从集团利益出发,挑唆不明真相的菲律宾民众掀起反华恶浪,不禁让人想起毛泽东的著名诗词,“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不管一小撮菲律宾反华分子玩弄什么样的小伎俩,都改变不了黄岩岛属于中国的事实,更阻挡不了中国崛起的势头。与中国作对,对菲律宾民众来说,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黄岩岛事件是由菲律宾首先挑起来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怎么解决要看菲律宾的态度。中国相关外交警告,我想菲律宾应该听懂了吧?如果没听懂,我可以帮你们解读一下言中之意——谈,我们奉陪;拖,我们不怕;打,我们正好练手,南海舰队可以牛刀小试。军人建功立业主要在战场上,如果菲律宾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绝不会错过。

不管现在菲律宾怎么想,摆在他们面前只剩下三条路:

其一,找借口“体面”下台。比如,以面临台风威胁为理由,主动撤出。这对菲律宾来说,是最佳选项,但对中国来说,未必是最佳结果,因为菲律宾的挑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其二,继续与中国缠斗,最终被拖垮。这对菲律宾来说,是一个比较惨的结局,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对中国来说,虽不满意,但尚可接受。

其三,利令智昏,制造摩擦,然后被打垮。这对菲律宾来说,是最惨的结局,鸡飞蛋打。但对中国来说,则可彻底解决问题,标本兼治,一劳永逸,那时解决的就不仅仅是一个黄岩岛的问题了。

三条出路,三个结局,何去何从,望菲律宾三思而行,好自为之。(2012年5月)

三沙市如何体现国防功能

核心提示:随着三沙市的设立,在行政存在方面已经走出了可喜的一步;随着“海洋勘探981号”的下海,我们在经济存在方面也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2012年6月21日之后,中国领土最南端的地级市将不再是三亚,而是同属海南省的三沙市。这一天民政部网站上刊登了《民政部关于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的公告》,宣布“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瞭望东方周刊》:设立三沙市的决策背景如何?

罗援: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错误的概念,好像我们是最近才在中沙、西沙、南沙(以下简称“三沙”)设立行政区划的。其实,早在1911年和上世纪30年代,中国已经将“四沙”先后置于广东和海南省管辖之下。新中国成立之后,1959年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了“西南中沙工作委员会、西南中沙办事处”;1969年3月,这个办事处改称为“广东省西、南、中沙群岛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又恢复为“广东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县级)”。海南建省后,该办事处划归海南省管辖。由此看来,我们最早对“三沙”实施有效管辖,而且是一脉相承的。

最近,越南国会通过《海洋法》,从法律上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划入其版图。对此,中国政府多次谴责、抗议,宣布其无效、非法。

中国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建议提升我们在“三沙”的行政级别,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也提出了应该设立“南海特别行政区”的提案,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此看来,这次在“三沙”“撤处设市”是历史的延续,是对行政管理体制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是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是顺乎民心民意的举措,也是对有的国家无理举措的有力反击。《瞭望东方周刊》:设立三沙市意味着什么变化?对于加强南海岛礁及其海域的管理和开发有何意义?

罗援:我认为,首先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对南海主权的实际管辖,有了一个“主权归我”的更合理的行政载体,在法理上堵死了有的国家的非分之想。

其次,三沙市将是我们国防的南大门,我们的战略前沿将进一步前移。在一般的情况下,我国的地级市都设有师级以上的军分区、警备区或者水警区等军事单位,“三沙”设市将进一步整合国防战略资源,提升其效能。

此外,“三沙”设市后,可以进一步加强我们对“三沙”的科学管理,因为一旦它成为一个地级的城市,就会纳入每年的政府工作计划,有预算拨款,人、财、物的支持力度都会相应地提高。

三沙市在整体规划方面也会有一个更周到细致的全盘考虑,可以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管理南海、治理南海、经略南海。总之,我认为这是我们捍卫南海领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一个重要的步骤。《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三沙市有哪些工作是必须首先开展的?

罗援:首先是要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要健全各级党政军组织,任命地方党组织和选举行政官员。其次,要观念到位、思想到位。要搞好顶层设计,规划好发展蓝图。再次,要措施到位、设施到位。要跟进各项配套措施,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措施要跟进,比如要任命具体岛礁的行政官员,明确哪个岛礁归谁管,责任到人,任命之前要张榜公示,与其他地级市一样,任期到了举行换届选举,体现我们的行政管辖。重要的是要做到防卫到位。提高警惕,做好应对周边南海声索国挑衅、袭扰的准备。《瞭望东方周刊》:新三沙市市长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罗援:新的三沙市市长除了要具备一般市长执政为民、勤政廉洁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多个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需要有主权意识、国防意识、大局意识和法律意识,另外还要具备危机处理能力、军政协调能力和临机决断能力。这些要求是根据这一敏感地区的特殊情况而决定的。

这个刚刚成立的年轻城市有非常重要的特殊性:位于中国的最南端,虽然辖区面积很大,但人口很少,而且不断面临南海周边少数国家的无端挑衅,在这样的背景下,它的第一任市长应该是一位高素质市长。《瞭望东方周刊》:三沙市怎样体现国防功能?

罗援:三沙市有国防功能。有国必有防,设市必设防。

一般情况下,中国的地级市都设有相应的军事单位,市委书记兼军事单位的第一书记,军事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兼市委常委。前一段时间,西沙、南沙、中沙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一度由海军西沙水警区的政治委员兼任中共海南省委驻西南中沙工作委员会第一书记,副书记由海南省西南中沙办事处主任兼任。

军政一体,守土有责。从某种意义上说,三沙市的国防重任大于它的经济重任,它首先是祖国的大门,是海防重镇。中方应在三沙市的空域设立“空中识别区”、“空中警示区”和“领空防卫区”;同时在周边海域区分出外国舰船可以自由航行的国际海上航道、只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无害通过”的中国的专属经济区,以及任何人都不能侵犯的中国领海。《瞭望东方周刊》:从长远来看,稳定南海局势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开始和准备?

罗援:我多次提出,为了在南海地区实现“主权属我”,必须凸显六个“存在”,即行政存在、法律存在、国防存在、执法存在、经济存在和舆论存在。可以考虑组建国家海岸警备队,整合海上执法战略资源。

另外,发表《南海白皮书》,将我们在历史和法律上的依据都公之于众,把少数国家出尔反尔的劣迹大白于天下,占领舆论制高点、法律制高点,夺回话语权。随着三沙市的设立,在行政存在方面已经走出了可喜的一步;随着“海洋勘探981号”的下海,我们在经济存在方面也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其他措施都要跟上。

我认为,除了设立三沙市外,还应该有“四大平台”,即大型海上勘探钻井,海上大型浮动或固定的码头,海上大型巡逻舰,海上大型渔业生产基地。这四大平台就是我们在南海的四大战略支撑点。(《瞭望东方周刊》,2012年第25期)

博弈钓鱼岛

核心提示:面对目前并没有得到缓和的局势,如何证明钓鱼岛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日本为什么要提出钓鱼岛属于日本?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应该如何应对?

王鲁湘:自7月以来中日钓鱼岛问题争端成为中美日及台湾地区所关注的焦点,近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又在众议院公开宣称,一旦有必要将考虑出动自卫队维护日本在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的主权,这令国际社会陡然紧张起来,而一直积极推进购岛计划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甚至还将购买钓鱼岛的广告打到了美国,希望美国能支持日本购买钓鱼岛。面对目前并没有得到缓和的局势,我们如何证明钓鱼岛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日本为什么要提出钓鱼岛属于日本?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应该如何应对?有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将军。

罗将军因为这些年来在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上一直持一种强硬的立场,而被国际和国内的一些媒体称为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鹰派”人物,据说您对这个称呼也欣然接受。

罗援:还是要加一个定语,就是“理性的鹰派”。

王鲁湘:我记得您对一个美国的,也是搞战略研究的同行说过,您是鹰的眼睛,鹰的爪子,但是是鸽子的头脑和心脏,是吧?

罗援:对。就是我们还是崇尚和平,热爱和平,但是我们绝对不惧怕威胁,一旦有些国家一定要把战争强压到我们头上,我们也绝对会奋起反击,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王鲁湘:中日钓鱼岛的争端现在愈演愈烈,日本方面包括朝野方面好像在达成某种默契,互相呼应得很厉害,它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就钓鱼岛的问题好像在演双簧戏,配合得很紧密。对日本在最近的钓鱼岛问题上的这种腔调越来越高,步步升级的做法,您是怎么判断的,为什么会这样?

罗援:我觉得它还是迎合他们日本国内的一些民族主义情绪,野田佳彦一再挑动钓鱼岛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屁股来决定他的大脑,选票来决定他的政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现在日本国民情绪集体右转,他为了迎合,提出了自卫队要介入钓鱼岛问题,一些右翼团体还叫嚣要在钓鱼岛上驻军,果真如此,这个问题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我们就要将它视为一种军事占领。这就是一种战争行为。一旦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我们只能以行动对行动,以军事对军事,这就是马列主义非常经典的语录,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到那时候你再口头抗议,已经无效了,到那时候我就认为,导弹的威力将大于口水的威力。

解说: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频频挑衅中国,如何驳斥他们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的主张?日本又为何强调钓鱼岛是它的?钓鱼岛究竟有何战略意义,为什么对钓鱼岛我们要寸土寸水必争?

罗援:关于钓鱼岛问题,中日双方现在存有争议,中国认为钓鱼岛自古以来是属于中国的,而日本也认为它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它是根据1951年美国和日本签订的《旧金山和约》,日本同意把琉球列岛托付给联合国托管,而唯一的托管国就是美国,而美国在1953年,在划定琉球列岛的版图的时候,就把钓鱼岛划入了琉球列岛,到了1972年,美国把琉球列岛的行政管辖权交给日本的时候,就把钓鱼岛一块儿给了日本,这就是日本提出来的拥有钓鱼岛的法理依据。这给我们带来了四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旧金山和约》合法不合法;第二个问题,就是钓鱼岛是不是属于琉球群岛的;第三个问题,就是琉球群岛是不是日本的;第四个问题,就是战后日本的版图到底有多大。我说这四个问题丝丝相扣,但它的核心点还真不是钓鱼岛的归属问题,而是琉球群岛的归属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现在一个一个把这个扣解出来。

先谈《旧金山和约》合法不合法。1951年9月4日美国单方面邀请52个国家在旧金山举行了一次旧金山对日和会,这52个国家恰恰没有对日作战贡献最大、牺牲最大的中国,不仅没有大陆,也没有台湾。因此,9月18日我们的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宣布旧金山(对日)和会是一个片面的会议,中国政府拒绝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合法性。所以从根上来说,《旧金山和约》就是一个非法的合约。

再谈第二个问题,钓鱼岛是不是属于琉球群岛的。根据《旧金山和约》的第二章第三条款,日本同意把琉球群岛托付给联合国托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