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生中医学验传薪(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19:50:10

点击下载

作者:陈冠林、罗琦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周福生中医学验传薪

周福生中医学验传薪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重点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周福生教授的学术精华与临证特色。正文由六部分组成,即名医传略、理论探讨、临证研究、医案选介、医话药论和处方辑录。名医传略主要介绍周福生教授的学医经历。理论探讨分别就三位一体论、三脏一体辨治论和心胃相关论等学术观点进行理论阐述和临床运用讨论,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基于知识本体论的中药“性-效”研究等方面进展。临证研究部分先总论周福生教授辨治脾胃病的总体思路、特点和临证用药大要,继而详细介绍周教授最擅长治疗的病、证,着重突出他对具体病证的诊断辨证经验和治疗用药思路。医案选介和处方辑录既是从不同侧面介绍周福生教授临证特色,与临证研究相互印证,也多角度地补充介绍了周教授的临床经验。医话药论则择要介绍周福生教授的读书体会、中药用药心得等。

周福生教授简介

周福生,男,1950年7月出生,广东惠来人。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及学位指导老师,著名脾胃病学家,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学专家。197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1988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历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副主任、内镜室主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脾胃方向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中华医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广东省医学会、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常务理事、中医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工作者,2002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南方优秀教师奖,2003年、2007年、2009年、2010年分别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及科技管理工作者荣誉称号。任广州市白云区第十三、十四届人大常委。

周福生教授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近40年,中西融汇,学验俱丰。在教学方面,他一直从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工作,为人师表,教风严谨,教学相长,深受学生好评。先后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0多名,师带徒8名,指导青年教师及进修医生多名。在医疗方面,他先后进修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301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周师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学术上首倡“心胃相关”理论及“辨证、辨病、辨质三位一体辨治模式”,临床擅长内科尤其是脾胃消化及肝胆胰疾病和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治,疗效卓著。在科研成果方面,他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国家“七五”攻关课题“脾虚证发生机理研究”、“八五”国家攻关课题“胃炎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脾胃湿热证本质的初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脾虚证消化吸收障碍亚型的功能基因谱与模式识别研究”等多项课题,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心胃相关理论组方中药对IBS脑肠肽CRH通路的干预作用”、“中药药性理论模型化表征方法及药性-功效知识关联规律研究”,国家973计划子项目“从脊髓水平探讨四磨汤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主持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应用蛋白组学探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实质”、教育部与广东省共建产学研平台建设项目“中药OUA信息平台构建及其方药配伍规律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健脾清热化瘀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汶川灾区银花等9种特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药康泰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前研究”、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中药康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综合疗效评价及机理研究”、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胃肠功能性疾病生命质量量表的研制与评价”、“大肠癌不同证型患者蛋白质差异性表达研究”等多项课题。先后研制“胃炎消”“胃肠宁”“肠炎灵”“顺激合剂”等院内制剂。研制与开发了治疗脾胃消化疾病的中药新药“和胃片”“胃热清胶囊”“胃痞颗粒冲剂”“六味顺激胶囊”等。共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主编《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诊断与治疗》《结肠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肝病中医临证旨要》,参编专著7部,获得发明专利1项。先后获得各级奖励多项,如“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药康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胃炎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分别获得1999年和200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疏肝健脾安神和胃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综合疗效评价及应用研究”获200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序

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中医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自古便有学生整理老师经验的优秀传统,譬如中医儿科鼻祖钱仲阳的学术经验便由学生阎季忠整理而传世,《临证指南医案》也是经由叶天士门人整理,为后世保存了叶天士宝贵的临床经验和经典医案。自从1990年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近二十多年来,国家先后指定了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及学位指导老师。当代老中医药专家的学验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新财富,具有现实的指导性。及时总结、继承他们的临床经验,是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

周福生教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及学位指导老师,是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脾胃病临床大家,当代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学专家。周福生教授学术上主张中西医结合,辨证、辨病和辨质相结合,临床擅长脾胃病辨治,又对临床各科疑难病多有独到见解,疗效卓著。对于内伤杂病,周福生教授运用脏腑辨证治疗尤多心得创见,其心胃相关论、三脏一体辨治论,发源于医易之理数,出入于临床之实践,于临床辨证用药颇有借鉴之处。此番陈冠林、罗琦、陈坚雄诸位学生以整理、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药专家宝贵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出发点,很好地总结了老师的理论观点、临床辨治思路和制方用药特点,并选介若干临床验案,互为佐证,相得益彰。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验,充实中医理论内涵,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中医临床诊治水平,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接到该书,反复阅读,我感到非常欣慰,为中医学人才的成长而高兴,更为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发展而高兴,故欣然为之序。原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青年时期临床工作照大连外国语学院进修与王建华教授合影周师在查房临床带教周师和研究生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义诊现场接受媒体采访前 言

当代老中医药专家在中医药传统理论和前人经验基础上,经过长年累月的学术探索和临床实践而形成的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和技术专长,具有现实的指导性,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新财富。整理、传承和发扬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既是中医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周福生教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中西融汇,学验俱丰,是著名的脾胃病学家、当代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学专家,2008年被遴选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及学位指导老师。本书是第一次较为全面地整理周师的中医学验,故立足临证研究、学术探讨,以期继承前验,启发后学,体现名医学术薪火相传之旨。

本书重点介绍周福生教授的学术精华与临证特色。正文由6部分组成,即名医传略、理论探讨、临证研究、医案选介、医话药论和处方辑录。名医传略主要介绍周福生教授的学医经历。理论探讨部分分别就三位一体论、三脏一体辨治论和心胃相关论等学术观点进行理论阐述和临床运用讨论,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基于知识本体论的中药“性-效”研究等方面进展。临证研究部分先介绍周福生教授辨治脾胃病的总体思路、特点和临证用药大要,继而详细介绍周师最擅长治疗的病、证,着重突出他对具体病证的诊断辨证经验和治疗用药思路。医案选介和处方辑录部分既是从不同侧面介绍周福生教授临证特色,与临证研究相互印证,也多角度地补充介绍了周师的临床经验。医话药论部分则择要介绍周福生教授的读书体会、中药用药心得等。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广大中医药院校学生和工作人员提供切实的借鉴。由于水平所限,本书仍有不尽之处,恳请读者指正错误,提出宝贵意见。编者2012年2月第一章名医传略问道岐黄,业精于勤(一)精研经典,通览医著

时常有人会问周师,医理深奥,悟道艰辛,若非家学渊源,如何培养兴趣与毅力,如何觅得学医门径?回想自己的学医经历,周师认为最初对自己影响深远的还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以及和中医典籍密切相关的课程和前辈名医。初读经典是课业的需要,对古圣先贤的典籍怀着无比崇敬之心,或诵读或默读,务求能够背诵。然而也正是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当中,慢慢便由衷地生发出对中医典籍的兴致与热情来。

周师常强调,中医经典在研读方法方面没有捷径可言,只有坚持不懈并且用心体会,不断重复读书、体会、感悟、再读书的循环过程,以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或在打好理论基础实践中方能有所触发;厚积薄发是学习中医最恰当的表达。当然,反复读并非流于表面形式的浏览即可,读中医经典是要下苦功夫的,非用心不可。首先,古文的阅读能力是必需的,应当有意识地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可以辅助性地阅读《古文观止》等书籍。再者,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历史等学科的知识也有助于理解和领会中医理论,因为人文与自然科学的交相融合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因而读经典虽无直达之捷径,却又有旁通之道路,这是学习中值得重视的。《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医学术之源,尤其需要反复精读。周师认为学医之人读《内经》有三大任务,第一是背诵,诸如病机十九条等内容应当烂熟于胸;第二是全面学习,整体上体会《内经》的学术思想,包括全面认识《内经》初步建立起来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体会中医学天地人三位一体、身心一元、重道轻器、机圆法活等特色所在,并慢慢把握中医学术发展的内在动因、动力和方向;第三是选择体会深刻的理论进行阐发、深入研究,或是由临床、科研中发现的问题溯本求源,于《内经》中找到原点进行继承、创新。

另外,周师认为读《内经》还应当注意一点,就是用好历代各家注言。历代医家注解之言应该在重视自身体会基础上作为理解的参考,作为加强体悟的启发,但不可依赖。

回顾自己大学时阅读医籍的经历,周师将经验概括为两个字,一是“精”,一是“通”。“精”强调选书要精,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读书时要精思善悟,学而不思则罔,思考之后方能有所体悟。“通”亦有两层含义,一则强调阅览应广,博学以助精思,一则强调读古人书以综合领会意思为准,务求全面通透,不可停留在文字表面做只言片语的理解,断章取义尤不可取。“精读”和“通览”相结合,周师称之为两翼齐飞,至今读书仍以此二字为绳墨。

由于学科点培养研究生的需要,周师曾总结其阅读经验,列举其心目中的中医必读古籍书目,作为研究生读书索引和要求之一。必读书如《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脾胃论》《临证指南医案》《温病条辨》《医林改错》《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伤寒论》《金匮要略》出自医圣仲景之手,原是一书——《伤寒杂病论》,该书有“方书之祖”的美誉,周师谓之中医临床第一书,因为此书不仅仅为中医学贡献了两百多首经典方,而且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而形成辨治体系,堪称中医临床典范。例如《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治体系、辨证论治原则,而且该体系和原则为外感热病专病而设,周师认为这对中医病证结合辨治是极其重要的启示;《金匮要略》确立了“病脉证并治”的临床诊治模式,周师认为该模式可以表达为“辨病-察脉辨证-论治”,值得临床借鉴。

周师认为李东垣的《脾胃论》是中医脾胃学说创立的标志,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不可不读。东垣先生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以他作为代表,其他各医家的学术思想也都应当通览。在学习金元时期的著作时有三点注意事项,既要学习金元各家争鸣的学术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学会博采众长,集各家所长为己所用,此其一;其二,对金元各医家的学习、评价应“通”,如读子和,不可只知其“汗、吐、下”三法,还要知道其食补理论;其三,金元时期还有一位医家的著作不可不读,他就是张元素。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广博而实用,是学习、研究中医脏腑辨证、中药药性理论不可跨越的重要医家。《临证指南医案》《温病条辨》《医林改错》等是明清时期的经典医著代表,集中体现了明清医家重临床的特点。《临证指南医案》既是中医医案专著的典范,又记载了叶桂辨治温病、内伤杂病的重要学术思想;《温病条辨》既集温热诸家大成,又有吴鞠通的见解和经验;《医林改错》在“瘀血”辨治方面尤其有特色。这些医著的实用价值很大,都在必读之列。《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之一,是中西医结合学习和研究探索的必读之书。(二)勤学乐学,虚心求索

面对当前电子信息时代的知识“大爆炸”,周师常感叹当今阅读的便利,也常告诫学生读书应当潜心定志、为学应当脚踏实地,切不可浮躁,不可急功近利。周师于1972年考入广东中医学院(后更名为广州中医学院,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据他回忆,当时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来多读书,广泛阅读中医典籍,经常是一有课余时间便浸泡在图书馆里,晚上10点宿舍熄灯后便到宿舍外路灯下继续看书,背诵经典条文、汤头歌诀等。一段时间之后,不但经典条文能背诵,整册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也能倒背如流。当时没有电视、收音机,仅有的文娱节目就是周六晚在操场播映露天电影,还时常遇上天气不好而停放。那种学习、生活条件是现在所无法想象的,但恰恰因为硬件条件不足,学生们都十分珍惜有限的资源,学习气氛很浓厚。周师读书期间作为年级学习课代表,经常组织同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讨论,尤其是学习《内经》《伤寒》等经典课程时,学习讨论十分热烈,无形之中加强了理解和记忆,每每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阅读中碰到不懂之处,或是小组讨论辩论不清的地方,便随时请教任课老师,如中医基础课的胡海天、关汝辉等老师。大学读书时期

入学第二年,学校安排临床见习,得到了内科丘和明老师、陈镜平老师以及妇科欧阳惠卿老师的悉心指导。周师至今仍对此阶段的见习记忆深刻,认为1973年在四会县人民医院临床见习期间是课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好机会。丘和明老师强调辨证论治不能固执于一方一法,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证当使用凉血清热止血法,若肝不藏血,须用清疏平养柔肝法,若由于脾不统血,则须用补脾益气摄血法;且认为临证有四大要领,一要掌握诊疗常规,二要个体化诊治,三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随机应变,四要注重调理。丘和明老师临床经验丰富,如治疗消化道出血,他认为出血期间当以凉血止血为主,喜用茜草根、紫珠草、侧柏叶等,血止后方可用补气收敛。这些都给周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增加了周师的学习热情,加深了理论学习的体悟。(三)验之临床,夯实基础

正如丘和明老师所提倡,要提高诊疗技术,必须多临床多实践,尤其要多到住院部训练,多诊治危重病例。周师认为他的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在大学实习期间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74至1975年,周师在潮安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实习,临床指导老师放手不放眼,因而掌握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潮州市名老中医蔡荫庭老师对岭南湿热病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藿香、佩兰、白术、土茵陈等药物用得非常灵活,而且疗效很好。他认为湿热证不仅要化湿,而且应注重健脾,如苍术、白术、法夏、云苓是健脾燥湿常用药,湿热有表证常用土茵陈、藿香,既可化湿又能解表。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时,他认为健脾和益胃导滞是根本,常用白术、云苓、淮山、焦三仙、莱菔子等。继续学习,不拒中西(一)师资班学习和临床进修

周师说,学习是无止境的,中医药学博大精深,而且如同孙思邈所言,生命至贵有若千金,医乃仁术,对医术的求索不应安于苟且,学医应该不断更上层楼。1978年2月至1979年2月,广州中医学院召集留校的年轻骨干开办师资班加强培养,周师随班重温经典古籍,温故知新,为后来进行学术研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周师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对提高临床水平更是不遗余力。1977年至1990年期间,周师先后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进修,不仅西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得到强化,而且学到许多名中医的临床经验。东直门医院进修(中为周师)

在西医学方面,周师得到了当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潘百思、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孟家眉、北京301医院神经内科黄克成、北京协和医院陆富星、柯美云老师等的指导。

在中医学方面,周师在北京东直门医院进修期间的带教老师是王永炎主任。王永炎主任有惊人的记忆力,对中医经典倒背如流,治疗神经内科疾病,尤其是中风、神经肌肉疾病、癫痫等病有独特见解与经验。周师进修期间还经常陪他到北京市各大医院或部队医院会诊病人。王永炎老师强调要精读经典,注重临床,辨证用药;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脏腑相关,尤其神经内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证,更是如此,要特别注意先后天的调治。进修期间,周师还常利用补休或其他休息时间,跟随全国名老中医董建华、焦树德出门诊。他们在脾胃病、风湿病、内科杂病方面辨证用药精湛,疗效显著,几位名老中医的临床思维方法对周师从医从教有着深远的影响。(二)中医药科研探索的开始

1985~1988年周师攻读中医内科硕士学位,指导老师是陶志达教授,副导师为劳绍贤、许鑫梅两位教授。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周师完成了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脾虚证的研究,中医理论和临证经验也不断得到提高。导师陶志达教授是中医世家,其父亲陶保荪是岭南金匮名家,曾任广州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内科教研室主任,著有《金匮要略易解》等书。《金匮要略易解》字里行间凝聚着陶保荪先生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如总结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验方5首,其中充分利用杧果核、龙俐叶、鹿含草、海底椰等岭南本草,至今为临床医师效法。导师陶志达教授曾对该书重新补订校正,并于1983年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再版。

陶志达教授治疗胆石症或其他结石重视腑气的通降,同时喜欢在辨证基础上加入羊草结或穿破石等岭南草药,常取得更好效果;他治疗久咳倡导脾肺同治,认为久病必虚,久咳当考虑补脾益肺;治疗喘咳时认为不可只知平喘化痰,而要注意肺肾共治,因肾主纳气,气之根是也。劳老师和许老师亦皆为广东省名中医,学验俱丰,跟诊学习后收获匪浅。

中医学术薪火相传,导师们引导周师打开了中医药科研探索之门,他们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也成为周师临证和科研航程中的灯塔,一直指导着周师不断求索。立足临床,教学相长(一)跟诊岭南名医

1975年大学毕业后,周师留在了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工作,工作初期先跟随名老中医门诊抄处方。周师先后跟随邓铁涛老师、李仲守老师、钟耀奎老师、何志雄老师、关汝辉老师门诊,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逐步领略了诸位名老中医的诊病、治病特点。周师体会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处方精简,每个处方药味一般在7~12味之间,用药量也不重,轻灵简便,却有药到病除之功。例如何志雄老活用伤寒经方,剂量更是随证应变,柴胡一般用3~4钱(相当于9~12克),但有时却用到1两(相当于30克)。他认为柴胡有疏肝和肝之功,用得不好也会伤肝,药量是其关键。邓老于健脾益气方中常常用五爪龙与太子参配伍,取其补而不燥。钟耀奎老临证处方将经方、温病方和时方有机结合,自成一家,尤其对病毒性肝炎、肺心病、冠心病、痰饮和痹证疗效卓著;钟老治疗肝病强调肝脾同治,“治肝不忘健脾”。他们的临证经验至今为周师所喜用。(二)开展脾虚证研究

1975年4月,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欧明教授宣布成立“脾胃学说研究小组”,由陶志达教授和王建华教授负责小组工作,拉开了广州中医学院脾胃学说深入研究的序幕。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来自实践,含有极其丰富的内容,脾胃学说是其核心内容。脾胃学说研究小组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系统整理、继承中医脾胃学说,结合现代科学思路和方法,从不同层次的结构和功能上去探讨和认识脾胃藏象,将脾胃学说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脾胃研究小组成立后,周师致力于脾虚证的研究。

研究小组以脾虚证辨证论治作为第一步研究目标,从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方面切入脾虚证的全面研究,并首先提出脾虚证的中医诊断标准,广泛征求老中医的意见,反复修订,最后定稿。

同时,研究小组还确定了临床研究基地。一个偶然的机会,广州绢麻厂因150多名女工长期患慢性低热,成为首批研究对象。周师负责到广州绢麻厂开展临床研究工作,对女职工低热进行中医辨证治疗临床观察。研究小组根据低热患者四诊资料,分为脾虚(包括气虚、阳虚)、阴虚、气阴两虚三大类型,并订出辨证分型标准和治疗方案。对脾虚型采用甘温除大热的方法,以健脾益气为治则,运用四君子汤加桂枝、黄芪治疗。经一年多的时间,收治慢性低热患者86例,其中脾虚型53例,治愈31例,好转15例,有效率为86.8%。在临床治疗观察的同时,研究小组也开展了实验探索。他们进行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44例,与正常人12例进行了对照,发现脾虚组病人有一定的变化,酸刺激前酶活性以脾虚组最高,酸刺激后酶活性以脾虚组最低。

为什么选择唾液淀粉酶这个指标?首先,脾开窍于口,主涎,临床中观察到脾虚患者常出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等症状;再者,脾主运化,包括了西医学中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作用,而唾液淀粉酶正是消化道起始端主要的消化酶;另外,唾液取材方便。实验开展前设想脾虚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低下,然而在对脾虚低热患者观察中,检测结果与设想并不一致,与正常人相比,脾虚患者在基础状态下唾液淀粉酶活性不但不降低,反而升高。经过分析发现患者脾虚主要表现在进食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上,即对食物刺激的反应低下,而基础状态下却存在着代偿性兴奋。因此采用柠檬酸纸片作为酸刺激给病人施加类似食物刺激的“负荷”,并分别收集酸刺激前后的唾液,观察其淀粉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多数脾虚患者在酸刺激后唾液淀粉酶活性下降,而正常人酸刺激后酶活性上升。

随后,研究小组选择临床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继续深入研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得到一致的结果。这表明唾液淀粉酶活性在酸刺激前后的变化可以反映脾虚病人的部分病理生理改变。于是采用唾液淀粉酶活性酸刺激前后比值作为脾虚证的观察指标;正常人此活性比值多大于1,而脾虚患者此活性比值多小于1。1986年,在全国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会议上,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被定为脾虚证诊断的参考指标。后来,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脾虚证药物研究之“证候诊断”、“疗效评价”中都采用了这一指标。

期间,周师继续跟随邓灼琪、陶志达、劳绍贤等老师临床实践,应用甘温除热法治疗功能性低热,屡屡取得满意效果。内科邓灼琪老师对脾胃病证有独特见解和很好的临床疗效,他认为四诊中最能反映脾胃虚实证的是舌诊,舌质淡胖是脾虚的根本表现,应作为诊断脾虚的一个主要指标,这一见解在后来的脾虚证研究中得到证实。脾胃学说研究小组所制定的脾虚证诊断标准中,舌象是主症中必备之项,这项标准后来也收录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至今周师在临证中都非常重视舌象,尤其是诊治脾胃病证时,舌象辨证必不可缺。杏林传薪,寄望后学

周师四十年如一日,坚持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默默耕耘着,同时时刻不忘思考与探索对中医学的继承与发扬。纵观周师的学医经历,有许多值得后学借鉴之处,一则阅读中医典籍是学医必经之途,阅读之法贵在“精”与“通”;二是学医求索之路无止境,且“学”与“用”不可偏废,学习到的知识应当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再将临床应用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并进行理论概括,完成对“用”的再学习;三是“教”“学”相长,医者既有治病救人的使命,也有传道授业的责任,“教”是教学,是促使中医药薪火相传,“学”是学习、学术研究,两者应结合起来。

对于学生,周师满怀殷切期望,他常常用朴实的话鼓励和敦促学生,教导学生学中医就要学好中医,用好中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中医应当一步一个足印,不仅要有悟性,更重要的是要有耐性、韧性和恒心。周师认为中医药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只要培养好接班人,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医药事业一定能继承并发扬光大,他鼓励年轻人一定要勇敢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来。第二章理论探讨“三位一体”论

周福生教授强调中医临证需证、病、症三者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三位一体”辨证体系,其核心是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广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天-地-人”的三才全息模式;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辨证、辨病、辨质”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更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三脏同治”、“二脏一腑”、“三腑同治”及分期调理的辨证模式。(一)运用周易思维升华中医理论

中医药的辨证思维根源于《周易》的“太极思维”,而“太极思维”又是“太极科学”的精髓,是辨证法则的高度概括。中医理论之所以被冠以“经验科学”,是因为中医的造诣靠学医者的“悟性”,而这种所谓的“悟性”就是学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

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我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等的渗透和影响,特别是《周易》的核心理论阴阳学说和太极思维。《周易》与中医学相通的焦点在于思维模式的同源,主要集中体现在运动观、整体观及平衡观等方面。《周易》比《内经》成书早,其丰富的哲理及自然科学的原胚必然渗入《内经》,《内经》把《周易》阴阳哲理灵活地应用于医学,既奠定了中医的理论核心,又对《周易》的阴阳原理作了特殊性的发展和应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医易的研究打开了中医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展现了中医研究的广阔前景。

1.“周易思维”使中医理论由抽象变形象

中医理论在很多方面包含着模糊思维,由于模糊思维的存在,造成了学医者理解上的困难,只知其轮廓,难得其精髓,这样不利于中医的推广,特别是中医的现代化、国际化。运用“周易思维”去探研中医理论,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很多中医理论直接孕育于《周易》。利用周易思维可让中医某些理论由抽象向直观化过渡,同时有利于理论的创新,突破原来的窠臼,开拓中医发展的新境界。《周易》蕴含了阴阳的互根互用、对立制约、消长转化作用原理。八卦的卦象都是由阴爻、阳爻组成,体现了每一卦的阴阳互根互用原理。运用后天八卦与九宫图配合,其四方可用四个数字来表示(图2-1),四季阴阳的消长如图2-2所示。图2-1 太极图说图2-2 四季阴阳消长图

由图2-2四季阴阳的消长图可知四季阴阳的消长平衡如下:

1<3<7<9(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从1到9是阳渐长,根据阴阳的消长平衡可知从1到9是阴渐消),如表2-1所示。表2-1 四季阴阳消长

运用《周易》的“太极模式”可将阴阳理论创新。如果将太极设为1,阳仪设为X,阴仪则可表示为1-X,那么,阳仪、阴仪可表示为图2-3周易造模(1)。

图2-3的周易造模体现了阴阳的消长平衡,“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仪、阴仪上的点都会偏胜、偏衰。若我们赋予“阳为功能、阴为物质”的概念,则图2-3的周易造模(1)可完美阐述“功能总是消耗物质”这一道理。太极图只有“S”形线上的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阴阳平衡。

我们运用《内经》“阴阳合则生”的原理,“合”就是“乘”,可2得:S=ab=x(1-x)=x-x。图2-4周易造模(2)是S=ab=x(1-x)=x-2x的几何图形,它巧妙地将“生、长、壮、老、已”形象化。图2-3 周易造模(1)图2-4 周易造模(2)

2.运用“周易”卦理剖析“经方”

刘完素十分重视“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他说:“易教体乎五行八卦,儒教存乎三纲五常,医教要乎五运六气,其门三,其道一”。他首创“火热论”,其理论渊薮于《周易》“乾刚坤柔”、“损刚益柔”,以及《素问》“抑阳益阴”的理论,主张“降心火、益肾水”,提出“万气皆从火化”的思想。

赵献可《医贯·阴阳论》说:“天上地下,阴阳之定位,然地之气每交于上,天之气每交于下,故地为泰,天为否,圣人参赞天地,有转批否为泰之道”,并以此来解释东垣补中益气汤,他认为“阳气下降陷者,用味薄气轻之品,若柴胡升麻之类,举而扬之,使地道左旋而升于九天之上,阴气不降者,用秋气肃杀为主,若瞿麦扁蓄之类,抑而降之,使天道右旋而入九地之下,此东垣补中益气汤无穷之利也,不必降浊,升清浊自降”。如图2-5所示。

以上体现了周易卦理的运用,刘完素运用周易的“既济”重卦;赵献可则运用了周易的“泰卦”和“否卦”。图2-5 周易卦理运用

3.运用“周易思维”使脏腑气机运动模式化

中医藏象学说有“五脏六腑者,体阴者用阳,体阳者用阴”的说法。“气化的重要枢纽,是脏腑的升降运动,脾主升、胃主降、肝主升、肺主降、肾水宜升、心火宜降”,正是由于这种升降出入运动不断的化生,才有生命活动。《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足以说明心宜降,而肾宜升。图2-6脏腑气机运动模式图。《周易》作为“六经之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及肇始,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巨著,可为研究中医药理论开辟新的途径。图2-6 脏腑气机运动模式图(二)“三位一体”辨证模式的提出

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我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等的渗透和影响,特别是《周易》的核心理论阴阳学说和太极思维,《周易》与中医学相通的焦点在于思维模式的同源,主要集中体现在运动观、整体观及平衡观等方面。《周易》比《内经》成书早,其丰富的哲理及自然科学的原胚必然渗入《内经》。《内经》把《周易》的阴阳哲理灵活地应用于医学,既奠定了中医的理论核心,又对《周易》的阴阳原理作了特殊性的发展和应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周易》与中医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血缘”关系,医易的研究打开了中医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展现了中医研究的广阔前景。“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与《周易》的“运动观”相通,《周易》强调的是“圆道”,目前学者认为《周易》圆道观与中医思维密切相关。刘长林提出《周易》蕴藏着圆道规律,所谓圆道,是指宇宙存在着圆的运动规律。《周易》六十四卦是一个大圆,每一卦六爻是一个小圆,一切都充满着圆的循环。正如《易·泰卦》所言:“无平不破,无往不复”。《易·系卦》曰:“往来不穷,谓之通”,“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相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些都反映着圆道现象,太极图可以说是圆道的缩影,蕴藏着圆的循环。《周易》圆道是一种动态循环,一切都存在周期性的往复。这一理论奠定了“三位一体”辨证模式的基础。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中医诊断应有的特殊内容,它是治疗立法、处方的主要依据。中医学主要的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因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内容错综复杂,名目繁多,令人目眩神迷,不易得其要领。这就使人迫切感到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必须作进一步的整理,以加强其系统性,才能更好地适应临床的需求,有利于中医现代化。对此,不少学者已经形成共识。外感病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和内伤病的脏腑经络辨证论治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且它们都是以八纲为总纲和脏腑经络为基础的,因此很有必要将之冶于一炉,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统一的辨证论治体系。[2][3][4][5]

周师通过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在重温大量的古今医籍和文献资料后,首次提出了“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三位一体”辨证模式将卫气营血、三焦、六经辨证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格。

不同直线的三点可构成一个平面,也即稳态。中医讲究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其实也是人体的一种“稳态”。这与“三数”有着不言而喻的联系。而且,“三数”在医学上的运用也屡见不鲜。周师十分推崇任继学教授“人体三维生理系统”的学术思想,任老认为:人体内外、表里、上下皆有三维生理功能参与,而人的生命起源也是如此。《素问·三部九候》说:“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脏。”李时珍曰:“命门者……在七节之旁,两肾之间,二丝著脊,下通二肾,上通心肺,贯属于脑,为生命之原……”由此可知“肾(命门)-心-肺”形成人体三维系统之一。(三)“三位一体”辨证模式的原理

中医始终是在一个宏观的整体时空条件下来认识所发生的一切,这是中医的特色所在。《周易》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内经》也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周易》与《内经》关系密切,互为体用,同出一辙。《周易》说:“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易开物成务,昌天下之道,乾称父,坤称母”。《内经》也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认为《周易》与《内经》产生于同一时代。“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也源于《周易》思维。

1.“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与太极阴阳学说“三位一体”辨证模式是以太极阴阳学说为工具来研究解释人体脏腑的功能及其机制,“脏”即深藏于人体之中的脏腑器官,“象”即内脏器官功能在人体外面的表现,所谓“脏象”即通过人体的外部表现来推导出人体内部的运动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这说明人体的脏腑功能会通六合,生气通天,与四时阴阳变化相关相应。脏腑配属太极阴阳,即可用太极阴阳学说来分析、说明自然界与人体脏腑之间的生理和病理关系。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构成了非常复杂的相互制约关系,而这些关系都是以五脏为中心。《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此即以四象来配属四季五行、五脏。如图2-7所示,太极分阴阳,是为两仪;阳分为太阳、少阴,阴分为少阳、太阴,是为四象。图2-7 太极图说

五脏-五行衍源于阴阳,阴阳合抱于太极,故五行与太极关系密切。“太极图说”认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泛萌合万物。并具体解释为“水为至阴,故居于下,值阴之极位;火为至阳,则居于上,处阳之盛位;木主升发,故居于左,方位在东;金主收降,则位于右,方位在西;土为成数之母,故居之中;气化运行,阴阳升降,故肾水上济,心火下降,肝木左升,肺金右降。”此即太极阴阳化生五行、五行化生五脏的原理。

2.“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与干支八卦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它是中国古代探讨研究自然规律的数学工具,也是古代中国历法的记时表达方式之一。天干有十,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从大尧创立干支,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干支配属八卦,是利用纳甲和纳子的形式来实现的,“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主要是运用八卦配属天干,即纳甲法。(1)十天干的脏腑配属

1甲3丙5戊7庚9壬(奇数属阳);2乙4丁6己8辛10癸(偶数属阴)。

甲乙属木,在脏为肝,在腑为胆;甲为胆,乙为肝。丙丁属火,在脏为心,在腑为小肠;丙为小肠,丁为心。戊己属土,在脏为脾,在腑为胃;戊为胃,己为脾。庚辛属金,在脏为肺,在腑为大肠;庚为大肠,辛为肺。壬癸属水,在脏为肾,在腑为膀胱;壬为膀胱,癸为肾。(2)十天干的八卦配属

宋朝沈括说:“纳甲之法,可以推见天地胎育之理,乾纳甲壬、坤纳乙癸者,上下包之也。震、巽、坎、离、艮、兑纳庚、辛、戊、己、丙、丁者,六子生于乾坤之包中,如物之处胎甲者。”其配属如下:

乾卦内象纳甲,外象纳壬;坤卦内象纳乙,外象纳癸;震卦纳庚;坎卦纳戊;艮卦纳丙;巽卦纳辛;离卦纳己;兑卦纳丁。

3.“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与五行八卦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中国古代认为它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础物质,并由太极阴阳变化而来。后来根据河图的天地生成数,安排为“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的次序,并总结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的功能特性。张景岳说:“其实元初,只一太极,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天得一个四,地得一个四,又各一个太极行乎其中,便是两个五行而已。”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现象。虽然《周易》并没有关于五行的论述,五行八卦并不能像阴阳八卦那样可以直接地运用卦爻来体现,但这绝不说明五行与八卦没有密切的关系。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五行和八卦的结合,才产生了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之分,才使易学形成先天为体、后天为用的观点。

五行之中的水与火和八卦之中坎卦之水和离卦之火相同;五行之中的土和八卦之中的艮卦之土和坤卦之地其义类似;五行之中的木和八卦之中的巽卦之风和震卦之雷亦有相关;五行之中的金和八卦之中的乾卦之刚和兑卦之齐性可比附。所以说两者可以互相包容,从自然分类上是一致的。八卦相配,是古代中医和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音律学、生态学及数学历法等的桥梁,也是我们认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枢纽,八卦相配是从易到医的一条必经之路。“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与八卦脏象学、干支八卦、五行八卦均有紧密关系。八卦相配就是作为一个结合键,使“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与《周易》思维紧密结合,从而揭示“医易同源”的科学性。(四)“三位一体”的五行空间构模

为了实现对某一对象的控制,建立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模型可研究实体(原型)的特征和规律,建立模型可以在所要研究的范围内更完善、更集中、更深刻地描述实体的特征,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明了,对认识实体起着深化的作用。五行模型实为一个信控系统,并严格符合现代拓扑学原理,是一个能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正确反映自然界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的网络模型。周师用五行空间构模(图2-8)来论证“三位一体”辨证理论,从而使五行学说这一思维方法贯穿于整个“三位一体”辨证理论体系。而“三位一体”辨证对研究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有重要意义,两者的结合相得益彰。图2-8 “三位一体”的空间构模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将此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内经》中将相克关系称为“所胜”和“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明·张介宾《类经图翼·五行统论》曰:“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无穷矣。”清·陈士铎《石室秘录》曰:“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不全生,克不全克,生畏克而不敢生,克畏生而不敢克……”清·尤在泾《医学读书记·卷下》云:“生机恒寓于消落之中,而生气每藏于盛长之内,生而无克,则有进无退,而气易尽;克而无生,则消者不长,而机以无穷,生也、克也,天地自然之理,莫知其然而不得不然者也。所谓生者,不过制其太过而使归于平,非斩尽杀绝之谓也,又以抑其浮盛而使还于根,以为生发之兆,虽有相克而实相成也。”“三位一体”空间构模是“周易思维”和“干支理论”的高度概括。“三位一体”辨证的五行空间构模有10个模式,即5个“二克一生”模式和5个“二生一克”模式,具体如下(--→表示相克,→表示相生):

1.“二克一生”模式

2.“二生一克”模式“三位一体”辨证在此基础上,将“二生一克”和“二克一生”与“脏与脏相关”与“脏与腑相关”结合(--→表示“脏与脏相关”,→表示“脏与腑相关”,因为脏为阴,腑为阳,故“脏与脏相关”表示为--→,“脏与腑相关”表示为→),将“三位一体”辨证模式分为“二腑一脏”、“二脏一腑”,从而使之与八卦的卦象结合,将“五脏-五行理论”和“周易思维”紧密结合。(五)“辨证、辨病、辨质”三位一体论

周师认为临床不仅要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而且要重视疾病局部的病理变化,衷中参西、取长补短,辨病辨证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一切医疗方案的制订均应以病人身体康复为中心,不必拘泥中医西医孰轻孰重。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还强调“辨质施食”,即临证要注重患者的体质,“质”实际上是“证”的潜在状态。体质是人体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包括心理气质)和形态结构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就个体而言,体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就人群来讲,体质又具有肯定的普遍性。体质的形成关系到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此外还与性别、年龄、方土(地理)等因素有关。“质”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证”,只不过它是“证”的潜在状态(或称“未病”状态);“证”也可以看作是“质”,只不过它是“质”的显现状态(或称“已病”状态)。《内经》提出“治未病”的思想,一般往往容易把“未病”理解为“无病”,这是不确切的,所以临证必须“辨证、辨病、辨质”三位一体。(六)“三位一体”论糖尿病胃轻瘫证治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胃肠神经功能受损、胃肠蠕动减弱、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胃节律紊乱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见的症状有嗳气、恶心、呕吐、纳呆、早饱、腹胀、食欲不振、反复宿食停滞等。该病属中医学“嗳气”、“呕逆”、“腹胀”、“痞证”、“反胃”、“胃脘痛”等范畴。糖尿病胃轻瘫是慢性进行性疾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病理证型会发生种种演变,病性以虚为主,即使有实证表现,亦多为本虚标实。辨治须证、病、质三者结合,三位一体论治。应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病机,圆融活变,从“血三脏”模式着眼,围绕“心-肝-脾”三脏一体,注重“心胃相关、调脾护肝、三脏同治”。

1.心胃相关,调脾护肝《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五脏皆受气于其所生”,“肝受气于心”,“心受气于脾”,相生关系体现了母子之间的代代相继。《内经》称五行相克为“所不胜”与“所胜”关系。木克土,故木为土之“所不胜”;土被木克,故土为木之“所胜”。“血三脏”通过相生的关系使过衰之脏得“母”之助恢复其常态,某脏过亢则又可受“我不胜”之脏的制约和克伐,不至于亢而为害。生理状态下生克关系是宏观上保持三者稳态的主要调控方式,“血三脏”之间的气血通达以及经脉的络属沟通是它们物质与信息交流的基础,也是它们之间生克制化实现调控达到稳态的内在依据。“心-肝-脾”三脏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是非线性的,也不是在同一“通道”中双向传递,而是多条通道构成的立体网络,形成多级反馈回路,在内外环境各种扰动因素作用下,体内可产生偏离正常状态的变化。三脏中每一脏的变化总是受着四种反馈回路的调控,最后使三脏功能系统的功能活动重新达到有序、协调和稳定,恢复阴平阳秘。它们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功能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周师在“心-肝-脾”三脏一体构模的基础上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胃不和则卧不安”说明胃对心神的影响;“久虑伤脾”则体现了心神对脾胃的影响。心与脾胃关系密切。从经络布局上看,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及它们的分支走向,与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及它们的分支走向,均和我们所说的鸠尾以下至脐上二寸之胃脘区域处感传相通的经络走势构成心与脾胃相关的物质基础。从功能方面讲,脾胃主受纳、腐熟、运化水谷,是后天之本。脾胃运化失常,一方面可导致心失所养,进而影响心主神志的功能;另一方面脾胃运化失常可导致痰湿、水饮等病理产物留聚扰心,影响心神功能。

心的“君主之官”的地位是由其“生之本”的作用决定的,而“生之本”的作用则通过其主血与主藏神的功能来发挥。然而比较起来,还是心藏神的功能作用为主。心主血的作用固然也很重要,但血与神相比,则血属阴主静,神属阳而主动,所以神的主宰作用才是直接起作用的因素。“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说明心在脏腑之中处主导及统摄地位。七情虽与五脏相应,但最终仍由心主神明这一功能统摄,即情志发于心而应于五脏。故心神失调可影响脾胃功能,导致出现纳呆、脘胀、便溏等症状。中医学理论认为肝在调节情志活动中亦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肝主疏泄这一功能来实现的,其作用基础在肝阴,而肝阴与心主血脉这一功能相关;另一方面,心肝为子母之脏,肝火旺可引起心火旺而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肝与脾胃的关系在临证上表现为土虚木贼、肝脾失调,致中虚气滞,症见胃脘胀痛,嗳气频频,或腹胀腹痛,肠鸣泄泻,并伴有神疲乏力、纳呆食少等。肝气挟着肝火横逆犯胃,可致胃失和降,其诱因多为精神刺激、寒热失调、饮食失节等,症见脘胁胀痛或加剧,伴嗳气、恶心、呕吐、吞酸或吐酸等。从“血三脏”模式解释糖尿病胃轻瘫的病机可谓妙到毫巅,周师临证以“疏肝健脾、宁心安神”为治疗大法。

2.衷中参西,病证并治

周师认为临证辨治糖尿病胃轻瘫不仅要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而且要重视疾病局部的病理变化,衷中参西、取长补短,辨病辨证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辨病选药,中西互补,提高了糖尿病胃轻瘫治疗的效果。所有病人均继续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或口服降糖药物以控制血糖,稳定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0.0mmol/L。中医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围绕“心-肝-脾”三脏一体论治,以疏肝健脾、宁心安神为治疗大法。基本方药组成为:柴胡15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春砂仁(后下)15克,五爪龙30克,防风15克,玄胡15克,夜交藤30克。

周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把中医传统理论与西医学理论相结合,临床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或口服降糖药物以控制血糖,结合中药口服治疗,并且制定了本病的疗效标准(①治愈:胃肠道症状完全消失,胃张力增强,胃蠕动次数2~3 次/分,无潴留者;②显效:胃肠道症状基本消失,胃蠕动次数大于2次/分,胃排空时间小于3小时;③有效:胃肠道症状明显减轻,胃蠕动次数2次/分,胃排空时间大于3小时;④无效:胃肠道症状无明显减轻,胃蠕动次数小于2次/分,胃排空时间大于3小时),这样就使中西医有机结合起来,在辨证辨病的指导下用药施治,从而提高了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

周师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还强调“辨质施食”。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周师认为糖尿病胃轻瘫“辨质”主要应从患者的体态考虑,分型如下:

①普通型:即一般无并发症的轻型患者。宜选用瘦肉、蛋类、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或用猪胰1个、生薏米30克、淮山药120克加水煮汤,不拘时服食。要鼓励他们多饮生津止渴的饮料,如新鲜水果汁、藕汁等。饮食多选用淮山药、猴头菇、大枣粥等补益之品,同时宜少食多餐。

②肥胖型:一般需要限制热量的摄入,比普通型酌减,给予低盐、低脂的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也不宜过度,多采用植物油及粗纤维蔬菜。禁食动物内脏、鱼仔等。必要时每日加3次蔬菜充饥。忌食洋葱、土豆、红薯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对脾虚者常配以莲子煲汤或山药煲汤;心血虚者用灵芝、猴头菇、大枣煲老水鸭。

③消瘦型及消耗严重型:采用鸡蛋、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也可增加餐次,以随时补充机体消耗。可用鲜山药100克、粳米50克加水500ml煮粥作早餐服食。阴虚者则用麦冬或百合煲汤,气津两亏则用西洋参、红参煲瘦肉汤。

3.重视七情,调畅气血

七情过极不仅是糖尿病胃轻瘫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且与糖尿病胃轻瘫的发展、转归及预后关系密切。糖尿病胃轻瘫的形成与气血功能失常、气郁血滞关系十分密切。五志过极而化火,火热内生;或忧愁思虑,情志不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导致心肝火旺,劫夺阴精。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在精神紧张或情绪焦虑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血液中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加,血糖升高,胰岛素需要量就会增加;反之,情绪冲突消失,心情愉快或病人感到十分满足时,胰岛素的需要量就会减少。患者的精神高度紧张、恐惧会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交感神经兴奋,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升高,肝糖原及脂肪分解速度加快,血中脂肪酸增加并产生酮症,使糖尿病胃轻瘫发生与加剧。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病,无形中给病人造成心理阴影。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真正能直面糖尿病的患者是非常少的,更不用说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良的情志刺激会影响胃轻瘫的疗效与转归。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表现为在正虚的基础上均有明显气郁的表现。因此,医生与患者家属应当努力消除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紧张、忧虑、恐惧心理,使其三焦气机顺畅,肝气疏泄正常,脾胃健运,促进脏腑气血功能恢复正常。

周师认为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功能失常和气血失调为多见。因心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与外界各种信息刺激的接受反应和调节有密切的关系。脾主运化,主思,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情志所伤的病证病位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而七情内伤又首先影响脏腑气机,使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气机逆乱则必然影响到血的正常运行。所以,情志伤又以气血失调为多见。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情志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保健应强调“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以调气为先,治以理气开郁,并结合思想开导为主,重塑病人的信心。周师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诊疗时经常嘱咐患者要养性移情,可以通过宣泄法和转移法来调养。同时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及爱好,鼓励患者通过各种娱乐活动来养心怡情,畅调气血,锻炼形体,并要注意“动静结合”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调养方式。让患者认识到“喜怒不节”的情志失调是“生乃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和其喜怒”是养生长寿的根本,从而开导和引导病人自觉戒除恼怒,调和情志。(七)“三位一体”论更年期综合征证治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又称“绝经前后诸症”,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内出现月经紊乱,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腰膝酸楚,皮肤麻木刺痛或有蚁爬感,记忆力下降,浮肿便溏,甚或情志异常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更年期综合征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以虚为主。辨治须证、病、症三者结合,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病机。三脏同治须从“心-肝-肾”模式着眼,注重“交通心肾,滋水清肝,三脏同治”。“心-肝-肾”三脏属于“二生一克”模式,即水生木、木生火、水克火。

1.交通心肾,滋水清肝

中医学认为“天癸竭”是引起更年期内分泌变化和衰老的重要因素。《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本病发生之根本在于肾阴不足,此与妇女经、孕、产、乳以及以血为用而数脱于血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由于肾水不足,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引起腰酸、耳鸣、浮肿,心火独亢则会出现失眠、心悸、多梦。肾阴不足,水不涵木,木火升发,阴阳失衡可导致本病。故“水火不济、水不涵木”是更年期综合征的病机关键,决定着本病症状的轻重、病程的长短及转归。《顾氏医镜》曰:“盖火分君、相,君火者居乎上而主静,相火者居乎下而主动。君火惟一,心火主也。相火有二,乃肾与肝也……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周师继承前人的学术思想,结合自己数十载的临床经验,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上必须“交通心肾、滋水清肝”才能取得满意疗效。《慎斋遗书》指出:“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夫肾属水,水性润下,如何而升?盖因水中有真阳,故水亦随阳而升至于心,则生心中之火。心属火,火性炎上,如何而降?盖因火中有真阴,故火亦随阴而降至于肾,则生肾中之水……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乃交心肾之法也。”

方用交泰丸合滋水清肝饮加减:黄连15克,肉桂3克,柴胡10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