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笑话大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20:52:28

点击下载

作者:阿钒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古代笑话大全集

中国古代笑话大全集试读:

前言

话就是带有喜剧冲突或喜剧色彩、能引人发笑的故事或谈话,最显著的特点便是“笑”。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生活中的乖谬笑现象,借以达到嘲讽和娱乐的目的,其内容可能是嘲笑某种错误思想、讽刺某种愚蠢行为,也可能是否定某类人的虚伪品格、揭露某类人的丑恶本质……总而言之,笑话起到了寓教于乐、警醒世人的作用。

笑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的诸多书籍中,在《孟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战国策》、《晏子春秋》中均可见一斑,如众所周知的“五十步笑百步”、“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等。中国最早的笑话专集是《隋书·经籍志》中记载的《笑林》三卷,隋唐以后至清代,各类笑话编本已多达数百种。通观古代的笑话作品,常见类型主要可分作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收集记录各朝官员或文人雅士的可笑事情,如晏子、艾子、石延年、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司马光、黄庭坚、李西涯、叶衡等其人其事。第二类是虽非真人真事,但以某些真实事件为素材,经过加工而成,此类作品大多产生于民间集体创作,后来经过收集、再创作方得以流传。第三类由某些文人自行创作,虽然此类作品缺少说理性、寓义性与政治观点,但其创作手法更趋于成熟,具有更明显的嘲讽或批判的意义。最典型的即属《笑林广记》,这本笑话集语言风趣,文字简练,史传笑谈比较少见,其表现手法十分纯熟。

此次出版的《中国古代笑话大全集》收录的笑话即从《笑林》、《启颜录》、《嘻谈录》、《笑林广记》、《笑得好》、《俏皮话》等古书中精选而出,数量达到800则左右,从先秦诸子到清末民初均有记录,涉及的书籍多达近百种。为了使广大读者能够充分领略到其中的精妙之处,我们经过了认真的编译和改写,对书中大量使用文言文的笑话作品全部进行白话文意译,这样既可以帮助读者突破阅读障碍,也可以完好重现原来的故事情节,同时所选作品均标明了年代、作者与出处。

中国古代笑话涉及古代社会生活、典章制度、古籍掌故、历史人物、民情风物等许多方面,可谓洋洋大观不一而足,书中被讽刺和嘲笑的对象也触及到各方各面。本书通过嘲讽、幽默、影射、夸张、荒诞等写作手法,借助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官府与塾师、庸医、书生、道学先生、不守教规的僧道、吝啬者、惧内者、说大话者、愚昧者等等角色人物,讽喻了当时的种种事态与社会弊端,同时亦从对比的角度赞扬了各阶层人士的聪明与智慧。全书兼顾思想性、趣味性与可读性,选取其中思想健康、笑料典型、诙谐讽刺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读来发人深省又耐人寻味,读者们可以在展颜一笑之时加以体会。

艾子杖孙

艾子的小孙子生性顽劣厌倦读书,艾子十分讨厌他,经常用木杖责打,但小孙子未有丝毫改进。艾子的儿子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时常担心孩子会被父亲打死,可他又不敢当面与父亲顶撞,所以每次孩子挨打时,他都在一边含泪求情。艾子看到儿子此时的样子更加愤怒,就教育他说:“我费力替你管教儿子难道不好吗?”边说边打得更加厉害,根本不管儿子的感受。

一个寒冷的冬天,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小孙子在院子里玩雪球,被艾子一眼瞧见,当即强令他脱光衣服,跪在雪地里。那孩子冻得脸色发青,浑身发抖,儿子见后不敢求情,当下也脱光衣服跪在孩子旁边。艾子惊问道:“你儿的过错,你为什么也要跪着受罚?”儿子哭着回答:“你不顾我的感受,冻我的儿子,所以我也要冻你的儿子。”艾子听后大笑,当场宽恕了父子俩。——明·陆灼《艾子后语》

阿兄生孩子

湖州人常青奴生性痴愚,反应迟钝。一次,他被分配去做马夫,饲养一匹雅马。果毅将军下令,要求所有的马夫必须精通养马知识。当查问到常青奴所养马的颜色时,常青奴回答说:“我养的是一头灰色的马。”

果毅将军见他非但不知道马的颜色,而且还把马说成头,非常恼怒,下令责打二十大板,并要求道:“要是明天再说不出来,就要大刑伺候。任何马夫都不准教他!”

常青奴回到家,既不吃饭,也不说一句话,只是躺着唉声叹气。他的嫂子正在坐月子,见他在那里叹气,就问:“发生了什么事?你怎么不停地叹气?”

常青奴回答:“果毅将军考查马夫,问我所养马的颜色,我答是‘一头灰马’。将军就打了我二十大板。”嫂子笑着说:“那是一匹雅马,怎么能说成一头灰马呢?怪不得要挨板子。”

常青奴听后大喜,对嫂子说:“将军明天还会问我,要是不会就以军法处治,现在会答了!”嫂子又嘱咐说:“明天你答对后,将军可能会问你是谁教你的,你千万不能说是嫂子教的,就说是你哥哥教的。”

第二天,常青奴被问到养的是什么马时回答:“一匹雅马。”果毅就问:“是谁教你的?”常青奴说:“是阿兄。”果毅又问:“那你阿兄呢?”常青奴说:“在家里。”果毅接着问:“你阿兄在家里干什么呢?”常青奴说:“我阿兄在床上躺着生孩子呢!”——隋·侯白《启颜录》

靶子神

武将某次带兵打仗即将战败时,忽然有位天神来助,使其转败为胜。武将十分感激,跪下叩拜道:“请问恩人尊姓大名?”天神说:“我是靶子神。”武将有些奇怪:“小将有何德行,敢劳靶子神前来救我一命?”天神说:“我是专门感谢你平时在校场上从未伤我一箭。”——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拔得好

有位老爷非常喜欢百灵鸟,还专门雇了一位小仆来喂养鸟,时不时还要带着鸟去街上,称为“闯百龄”。有一天天热,老爷要给百灵鸟洗澡,吩咐小仆说:“你要小心伺候,如果掉了一根毛,我就打断你的腿!”说完就出门去了。

这时,夫人要支使小仆去做事,小仆说:“老爷吩咐过,要小心伺候百灵鸟,不然一定打断我的腿。”夫人一听小仆的话,火冒三丈,从笼子里掏出百灵鸟,瞬间把毛拔得一根不剩,然后又扔回到笼子里去了。

老爷回来后,看到百灵鸟光秃秃的,先是吓了一跳,随后就大怒道:“这是谁干的?”小仆吓得跪在地上不敢做声儿。夫人接过话说:“是我干的,你想怎么样?”老爷一直很惧内,一听这话,立马变了脸色,笑嘻嘻地答道:“不怎么样,拔得好,比洗澡凉快!”——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拔少的

一个老翁胡须花白,他让小妾帮忙把白的拔掉。小妾看见白的很多,拔也拔不完,就把黑的全部拔去。拔完后,老翁拿过镜子一照,大惊失色,忍不住责备小妾。小妾分辩说:“难道少的不拔,反倒要拔多的?”——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把吉字看倒了

有个人在大年初一出门拜年时,心想:“今天是新年的头一天,出门一定要吉利才好。”于是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吉”字,然后才放心地走出门。没想到,他接连去了好几家,竟然连一碗茶都没吃上,只好沮丧万分地回到家里。他把“吉”字倒着看了看,若有所悟地说:“怪不得如此,写了‘口干’二字,自然是吃不上茶了!早知道如此,我何不顺着看,会有十一家替我润口,该多好啊!”——清·陈皋谟《笑倒》

白日梦

杭州净慈寺有个不务正业的和尚,大白天睡觉,梦见菩萨对他说:“门口有位姓张的新贵人来了,还不快去迎接!”

醒来后,和尚就到寺外窥视,只见有个人靠着松树唉声叹气。和尚恭恭敬敬地走上前问道:“请问您是否贵姓张?”

那人回答说是,和尚大喜,连忙相邀说:“新贵人为何不进去坐坐?”张某辞谢说:“师父不要弄错了,我可不是什么贵人,只是个没中举的秀才而已。”

和尚把自己做的梦告诉了他,又说:“要考中,不难,我愿意为您尽力。”张某摇摇头说:“没有钱,怎么考?”和尚说:“我愿意替您筹钱,只要您做了官不要忘了我就好。”

于是,和尚帮张某补上了名字,又安排好他的住所,事后卜了一卦,结果是大吉,两人更加高兴。考试后,发榜的前一天,和尚买了酒菜,两人高高兴兴地喝了一夜。

第二天,和尚一早进城看榜,果然在前面发现了张某的名字,赶紧回来叫上张某一起去看。张某却发现,榜上的人与自己名字虽相同,籍贯却不同,自己仍没考上。和尚和张某惊呆了,之后垂头丧气地分手,估计这事只是和尚的白日梦罢了。——清·牛应之《雨窗消意录》

摆阔气

有一位读书人,家境贫寒,平时总是喜欢在大家面前装出十分阔气的样子,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别人说他家里穷。

有天夜里,有个小偷溜进了他的家,却发现家中空空如也,连米缸里的老鼠都饿死了,什么也没偷到,便骂着要走。这位读书人立马从床头摸出几个铜钱追上去送给了小偷,接着嘱咐说:“您大驾光临,我虽然没有什么孝敬您的,但是在别人面前,您还是多替我美言几句吧。”——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半夜雨归

周明夜晚出门,遇到倾盆大雨,便向朋友借了把伞回来。走到半路,他看见屋檐下黑乎乎地站着一个人,周明经过他身边的时候,他就奔过来与其合伞同行。

两个人走了很长一段路,那个人始终一言不发。周明起了疑心,怀疑自己遇见了鬼,就试探着用脚一次次去撩扫对方的腿,可是好几次都没撩到。周明越发相信自己的怀疑,心里变得害怕起来。

他们走到一座桥上,周明突然发力,把对方推到桥下,然后飞快地逃跑。跑了不远,就遇到一个卖米糕的老人,周明大喊道:“救命啊,老人家!我刚才遇见鬼了!”老人不相信,周明就将详细经过告诉了老人。

没过多大一会儿,一个浑身湿透的人也奔了过来,大喊道:“有鬼有鬼啊!救命啊!”同时也将自己遇到鬼的事告诉了老人。老人哈哈大笑,对两人说道:“你们还是好好儿看看对方,别再疑神疑鬼的了!”——清·何自然《续笑林》

暴富

有个暴发户,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豪。一天早晨,他早早起来去花园看花,回到室内以后,忽然哼哼唧唧说自己生了病。妻子问他怎么了,他说:“今早起来看花,被蔷薇花的露滴伤了一下,你快点去请医生。”妻子说:“你忘了当初,我和你一起讨饭的时候,在苦竹林下被大雨淋了一夜,你也没病到这个样子啊!”——明·冯梦龙《广笑府》

爆竹

有个人患有高度近视,半尺之外,几乎什么都看不清。一天晚上,他捡到一枚爆竹,便靠近灯火辨认,没想到爆竹触火而响。旁边有一个聋子,见状拍着他的背问道:“你刚才捡到什么东西,怎么一到手就飞散了?”——明·冯梦龙《笑府》

北冷南热

一个南方人和一个北方人都是出了名的吹牛大王,两人彼此仰慕,希望可以见面交流一番,因此不约而同地前去拜访,正好在半路碰见了。

两人先谈起天气的冷热。南方人问:“听说你们那里非常寒冷,究竟冷到什么程度呢?”北方人吹嘘道:“我们那里冷起来,连撒的尿都会瞬间变成冰柱,所以要随身带根棒子,边撒边敲,不然尿不出来。冬天要是在浴池里洗澡,就会把人冻在浴池里。”

南方人不信,追问道:“既然会冻冰,那澡堂的主人在哪里呢?”北方人就文绉绉地说道:“未见浴堂东道主,只见盆中有冰人。”南方人半信半疑,北方人就反问:“听说你们那里特别炎热,热到什么程度呢?”南方人就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我们那里要是热起来,鸡蛋拍在墙上顿时就会煎熟。夏天要是有人在大街上赶猪,没走多远就会变成烤猪。”

北方人十分惊奇地问:“猪都被烤了,那赶猪的人呢?”南方人得意地做诗道:“彼猪尚且成烤猪,其人早已成灰烬。”——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背后无眼

有个叫陈音的官员上朝,把官帽戴反了,冠缨转向了后面。他看到同僚们冠缨下垂,低头看看自己下巴处,看不见冠缨,不由得大吃一惊说:“为什么我没有冠缨?”旁边有个人拽着他的冠缨,把他的帽子正过来说:“您当然有冠缨,只不过您背后没有眼睛,看不到罢了。”——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本钱已还

甲向乙借钱,讲好利息是二分,并指定了还钱的期限。谁知甲借了钱躲起来不露面,乙屡次上门催债都无用,无奈之下只好写信责令甲还钱。甲便先还了十几块,过了几个月,又还了千元,反复循环地拖了一年多才还清了本钱,利息却一分不还,并且有理有据地说:“借你的本钱我丝毫不差,沾光的只不过是一点儿利息罢了。”

乙十分恼火,就向甲借了一件昂贵的宁绸长袍,然后像甲一样躲起来。过了几个月,还了一尺宁绸,并写信说:“先还你一只袖子。”再过几个月,又还了三尺宁绸,写信道:“这次还你衣襟。”一直拖了两年才把一件袍子的布料还清。最后,乙对甲说:“我借你的衣服,分寸不少,全都还清了,沾光的只不过是裁缝的手工钱罢了。”——清·吴趼人《俏皮话》

比本事

有个官员特别能生育,子孙成群结队,好不热闹。他有一个同僚却恰恰相反,整天为没有子嗣发愁。这个官员便在同僚面前炫耀说:“你一点本事也没有,连个儿子都养不出来。你看我多有本事,生了这么多的子孙!”同僚幽默地回敬他说:“生儿子的确是你的本事,可生孙子,就不是你的本事了。”旁观者大笑不已。——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比送殡

有个傻子总好说不吉利的话。有一天,他姐夫家要娶亲,父亲带着这个傻儿子去赴宴。在席上,儿子刚要开口说话,父亲忙嘱咐说:“他家娶亲是办喜事,你千万别说不吉利的话!”傻儿子说:“这件事不用你嘱咐,我知道娶亲比不得送殡!”——清·石成金《笑得好》

避忌

有个人忌讳特别多,每逢家里有庆贺之类的喜事,便特别避讳白色,一切都要用红色来装饰。客人中如果有骑白马的,绝对不让牵入马厩。有个年轻人特别喜欢开玩笑,听说主人特别喜欢红色,就用红颜料把自己的脸涂得红红的,到他家去做客。主人见了非常惊异,问他这是干什么。年轻人回答说:“我听说您老先生一向厌恶素色,所以不敢带着白面孔来到府上,免得您怪罪我。”在座的客人见此,不由得哄堂大笑。主人自觉惭愧,渐渐改掉了这个陋习。——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贬诗与字

天水县有个人一贯轻薄浅陋,却最善贬低他人。一天,有个朋友拿着自己做的诗来向他请教。他对朋友的诗句避而不谈,讨论起人家的字如何超群绝伦,几乎把诗给否定了。朋友见他对书法感兴趣,而且好像很有研究的样子,后来又带了平时写的字拿给他看。他却说:“先不说这字,这用的墨是何等浓艳、何等光洁啊!”言外之意是说人家的字之所以写得好,主要是得力于好墨。这一下,又把人家的字给奚落了一顿。——清·黄图《看山阁闲笔》

辩“鱼”字

有人问“鱼”字怎么写,别人就给他写了个“鱼”字。那问的人仔细看了后,摇头说道:“头上有两只角,肚子下面有四条腿,如果是游在水里的鱼,怎么会有角和腿?”写字的人对他说:“这个真的是‘鱼’字。”那人信誓旦旦地说:“有角又有腿,必定是陆地上的动物。如果‘鱼’写得大些,它就是‘牛’字;如果写得中些,就是个‘鹿’字;如果写得更小点,那么它一定就是‘羊’字了。”——清·石成金《笑得好》

鳖的味道

隋朝崔弘度任太仆卿时,警告手下人说:“谁也不许说假话骗我!”某天,他吃鳖,问旁边的侍从:“味道好不好?”侍从回答:“味道好极了。”崔弘度脸色一变:“你要是没有偷吃,怎么知道味道好?”当即下令将侍从毒打了一顿。——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鳖踢脚

苏东坡与司马光议论事情。司马光的说法与东坡不合,苏东坡说:“您这番议论,像鳖互相踢脚。”司马光不解其意,问道:“鳖怎能踢脚?”苏东坡说:“所以我才说您是鳖踢脚。”——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别人扛去

有人欠债屡讨不还,债主非常生气,命仆人埋伏在半路,把欠债人捉住扛回家。扛到半路,仆人累了,放下欠债人休息一下,没想到那个人却催促道:“快走吧,停在这里,如果被别人家扛去,可不关我的事!”——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别想出头

有个小气鬼买了一丈布,要求裁缝给他做一件马褂、一条裤子和一双袜子,剩余的布还要做条头巾。裁缝们都抱怨布料太少,做不了。有个机灵的裁缝说他能做。小气鬼听了很高兴,就答应了。过了几天,小气鬼去取衣物,裁缝用八尺布做了一个大布袋,一下就把小气鬼套在了里面,接着又用绳子扎紧袋口,那人在袋子里直嚷嚷:“不行啊!太闷了!”裁缝笑着说:“像你这样的小气鬼,不闷才怪。这布我是给你省了,但你想出头,怕是不可能了。”——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饼子生

有个贵官设宴请客时,嫌厨子煎饼子煎得不熟,将他打了一顿,关在狱中。第二天,贵官又安排酒席,请优人助兴。优人想解救那个厨子,便由一人扮成算命先生,另一个扮成老人,来算八字。算命先生说:“请问生辰八字?”老人说:“甲子生。”算命先生说:“不好,不好。”老人问道:“刚说个年头,还没说时日,怎么就说不好?”算命先生说道:“昨天一个丙(饼)子生的尚在狱中未放,更何况你是甲子生的?”在座客人听了都大笑,贵官便放了那个厨子。——明·冯梦龙《广笑府》

布医

有一位老人家病了,家人请了很多医生来看,可是这些医生都是庸医。其中有个姓郑的医生,知名度很高,但医术却最差,将老人的病耽误了一个多月,经他诊治以后,病得反而更重了。

后来,家人终于请到一位真正的名医,这位医生翻了翻所有的旧处方,说:“病人都被这些人给耽误了!”又在郑医生的处方上写了一句:“市医伎俩,大概相同。”

过了几天,那些医生见了名医的批字,都惭愧得默不出声,唯独那个郑医生嚷嚷说:“他凭什么称呼我们这些医生为布(市)医?”大家听了暗暗好笑,从那以后,就称他为“布医先生”了。——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不必关门

有个小偷半夜潜入一户人家,他翻来翻去,满屋子摸寻了一遍也没有任何收获,因为这家实在太穷了。小偷很生气,哼了一声,在桌子上“啐”了口吐沫,就要出门。这时,家中的懒汉听见了,懒洋洋地说:“兄弟,别忘了帮我把门带上再走。”小偷被逗乐了,笑着讽刺说:“真不知廉耻!你家里什么都没有,还用关门吗?”——明·冯梦龙《广笑府》

不懂装懂

有人开了家当铺,却不识货。有客人拿来一面单皮鼓来当,他就吆喝着:“皮盆子一个,当五分钱!”有人拿笙来当,他吆喝着:“竹酒壶一把,当三分钱!”有人来当笛子,他又吆喝着:“丝辑火筒一个,当一分钱!”后来有个人知道铺主很傻,就拿来了擦屁股的布帕来当,他吆喝着说:“虎狸斑汗巾,当两分钱!”小伙计十分不解,问他:“这东西要它有什么用?”铺主自信满满地回答:“如果他不来赎,留它来擦擦嘴也好。”——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不改父业

一个衙役突然之间变成了暴发户,便费尽心思地供他的儿子念书,还专门请来教书先生,为的是能让儿子改换门庭,光宗耀祖。谁知他的儿子早就学会了当衙役的行当本色,终究难以改变。

一天,衙役的哥哥手持羽扇踱步走来。教书先生趁机出对子教学生道:“大伯手中持羽扇。”学生立马对出:“家父头上戴鹅毛。”先生叹了口气,又出个六字对:“读书作文临帖。”学生对出:“传呈放告排衙。”先生又出五字对:“读书须朗诵。”学生忙对:“喝道要高声。”先生又出四字对:“七篇古文。”学生又对:“二十大板。”先生越听越生气,骂道:“放屁。”学生以为又让他对,就对出:“退堂。”——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不敢空扰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数过以后,他们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没想到佛印和尚早就藏在神帐中,趁着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东坡拜完以后,起来一看,竟然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和尚在帐中回答说:“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不管别人嘴

有一家举行宴席,众宾客贪馋不已,只顾大吃大嚼,转眼间饭菜便一扫而光。有个小仆人见状,心里非常生气,却不敢说,便把锅底灰涂在嘴上,站在一旁。众人见了都很惊讶,问他嘴上抹了什么东西,他答道:“相公们只顾自己吃就行了,还管别人的嘴干什么?”——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不看地方

一个乡下人进城去,回来对妻子说:“我在城里打了很多喷嚏。”妻子撒着娇说:“那都是因为我在家里想你呢。”过了几天,这个人挑着粪,经过一座又高又窄的独木桥时,又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差点儿失足掉下去。他惊魂未定地骂道:“这个风骚女人,就是想我,也该看看在什么地方!”——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不奉承

有位富商很爱显摆自己的财产,在穷人面前摆架子说:“我家里有黄金千两,白银万两,你怎么不奉承我呢?”穷人说:“你富你的,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奉承你呢?”

富人不甘心地说:“那么,我把自己的财产分给你一半,你奉不奉承我?”穷人回答说:“咱俩一人一半,你我的财产就相同了,奉承你干什么?”

富人又问:“那如果我把财产全部给你,你奉不奉承我?”穷人笑着说:“你一分都不剩了,而我就是富人了,那时候就该你来奉承我了!”——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不可露脸

有人要画工给自己画一幅行乐图,连纸笔、颜料带报酬却只给了二分银子。画工便用水墨在荆川纸上画了一幅背影像。那人看了就发怒说:“画像的精髓不就是在容颜吗?你只给我画了个背影怎么行?”画工不紧不慢地说:“就凭你这副吝啬相,我劝你还是不要露出脸来给别人看吧!”——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不利语

某人一贯好说不吉利的话,人们都讨厌他。邻里有个富翁新建了一所厅房,这天刚好完工,那个人也去凑热闹。人家怕他又说什么不吉利的话,敲了半天门也不给开,他气愤地在门外骂道:“狗门关得这么紧,想必是里面的人都死绝了!”

富翁在院子里听到了,怒气冲天,打开门就责怪他说:“我家新建厅房耗费了千金,何等不容易!你竟然说出这样不吉利的话来,真是太不近人情了!”那人却分辩说:“这间厅房如果出卖,顶多就值个五百金罢了,你怎么敢要千金这样的大价钱?”富翁听了更生气了,说:“我又没说要卖,你凭什么算起价钱了?”那人也生气了,说:“我劝你卖是好意,如果遇上大火,这厅房连个屁都不值!”

还有一家,五十多岁才生下一个儿子,十分高兴,亲戚朋友都去庆贺,那个人又去凑热闹。朋友劝他说:“你一贯不说吉利话,我劝你还是不去为好。”那人央求说:“我与你一块儿去,到那儿之后一言不发还不行吗?”

到了那家,从进门叩喜到吃贺酒,那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朋友对他很满意。离开时,那人才向主人辞谢说:“今天我可没说一句不吉利的话,我走后,要是你儿子夭折了可不干我事!”——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不能怪狗

杨朱的弟弟杨布穿着一件白衣裳出门,不巧赶上了下雨,外衣被淋湿了,他便脱下外面的白衣裳,只穿着里面的黑衣服回家了。可没想到,他养的开门狗却没认出他,对着他狂吠。杨布大怒,要鞭打那只狗。杨朱见了劝阻他说:“你不要打它。如果你的狗出门时是白色的,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的,难道你不会觉得奇怪吗?”——战国·韩非《韩非子》

不怕鬼

明朝嘉靖年间,无锡人王富、张祥都是极有胆量的人物,从来不怕什么鬼怪,远近闻名。在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富和张祥在河边对饮。喝到兴头上,王富说:“河对岸的坟墓群中,昨天刚埋进去一个死人,你敢游过河去,把死尸从棺材里弄出来吗?”

张祥毫不示弱地说:“现在天还有些亮,不算什么,我敢在黑夜里把他弄出来!”王富说:“如果你真的能办到,我愿意输给你一瓮佳酿,我先回去把酒拿来,回头在这里等你。”过了一会儿,太阳落山了,天渐渐黑下来。张祥一口气游过河去,来到坟墓丛中,找到那个新葬的坟墓,见棺材盖已经被挪开了。

张祥正有些疑惑的时候,忽然从棺材里伸出两只大手,死死地抱住了他的脖子。张祥不由得紧张起来,但还是私下请求说:“你先出来一会儿,等我赌赢了,明天一定好好祭奠你。”没想到,他一说完,那双手将他箍得更紧了!张祥迫不得已,大喊大叫起来,过了一会儿,渐渐没了力气,喊声也微弱下来。

河边住着的人家听到叫喊声,连忙点着火把来看究竟,这才认出抱着张祥脖子的人是王富。原来,王富假装回家取酒,从别处过了河,挪走棺中的尸体,自己躺在里面,等张祥来时吓他一吓。——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不如杀人

有个和尚大谈轮回报应,劝人不要轻易杀生,说是如果杀了牛,来生就会投胎成牛,杀了狗,来世就会变成狗。即使杀了蝼蚁,来世的报应也丝毫不差。另有一个人在旁边插嘴说:“那就不如杀人。”众人惊问原因,他回答说:“杀了人也会遭报应,下辈子还能托生成人啊。”——明·无名氏《解颐赘语》

不识自家字

张丞相酷爱草圣张旭的狂草,可他的字却没有那么艺术,同僚们平时都讥笑他,他本人却不以为然,泰然自若。有一天,张丞相偶然吟得一句诗,兴致大起,索性奋笔疾书,满纸龙飞凤舞,只是无人能识。丞相让他的侄子誊抄。侄子实在猜不出来是什么字,就拿着纸去问丞相:“这是个什么字?”张丞相看了很久,也没认出到底是什么字,于是训斥侄子说:“你怎么不早问呢?害得我都忘记是什么字了!”——宋·邢居实《拊掌录》

不死之药

有人献给楚王长生不死的药,有位射士把药拿来吃了。楚王要杀他,他分辩道:“我以为它是不死之药,所以才吃了它。现在若为此而杀了我,那岂不成了杀人药了吗?”楚王听了哈哈大笑,把他放了。——宋·周文《开颜录》

不请客

有个非常吝啬的人,从来不请亲友吃饭。有一天,邻居借用他家的房舍宴请客人。有人路过这里,见里面非常热闹,就问他家的仆人说:“你们家主人今天是要请客吧?”仆人说:“要我家主人请客,恐怕要等到他下一辈子吧!”不料这话被主人听去,主人骂道:“谁要你许他日子!”——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不是六斤半

隋文帝开皇年间,越国公杨素任尚书令。当时有一位姓出,名六斤的人想拜见杨素,便带着名帖到尚书省。到了那里,他在门口遇到了儒林郎侯白,于是央求侯白代他署上姓名,侯白随手写成“六斤半”。

名帖很快传到杨素手里,他对这个人的姓名感到很奇怪,将六斤召来问道:“你的名字叫六斤半?”出六斤赶紧回答说:“您搞错了,是出六斤!”杨素拿着名帖在他面前一晃,问:“那这上面为何写成六斤半?”出六斤解释说:“这是刚才在门口请侯秀才代写的,大概是他写错了。”

杨素马上召来侯白,指着出六斤问:“你怎么把人家的名字给写错了?”侯白分辩说:“我没写错啊!”杨素拿着名帖问:“他叫出六斤,你为什么写成六斤半?”侯白恍然大悟,回答说:“刚才我在门口遇见他,他求我写名字。当时他说的是出六斤,我一转念,琢磨着那就是六斤半了,没想到竟然写错了!”杨素听后,笑得前仰后合。——隋·侯白《启颜录》

不说谎

夫妻吵架,丈夫一时发狠,骂道:“臭婆娘,等我哪天做了皇帝,就杀了你!”妻子听了日夜担忧,哭泣不止。邻家女人来劝解道:“哪能说杀就杀,不要听他一时瞎说!”妻子道:“我家这个臭乌龟倒是从不说谎的。自己亲生的儿女,前年说要卖,去年当真就卖了。”——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不误反误

从前有个

不孝子

,一直以违抗父命为荣,经常故意与父亲唱反调。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父亲知儿秉性,遂在临死前留下一份遗嘱道:“我死后,你千万要把我葬在水中。”其实父亲的本意是指望逆子能违背遗嘱,然后自己方能得以安葬。谁知这个不肖子与父亲对抗了半辈子,临到头来却幡然醒悟:“我平时一贯与父亲为敌,没少让他老人家费心,如今父亲去世了,我这次再也不敢违背他的意愿了。”于是就专门挖了个水坑,把父亲的尸体葬在了水坑中。——明·冯梦龙《古今谭概》不孝子

有一对父子,分居好几年了。儿子身强力壮,家境富裕,父亲老弱,疾病缠身,沦为乞丐。一天,父亲出去讨饭,恰好路过儿子家门前。有个熟识他们父子的人,指着他问那个儿子:“这个人不是你的父亲吗?你为什么一点儿也不照顾他?”儿子答:“我虽然是他生的,但如今只要不向他要饭吃就足够了,难道他自己的饭还想让我给他吗?”——清·石成金《笑得好》

不像人

有个人专门捏面人儿,生意非常兴隆。他对妻子说:“今后我只捏束手的,可以节省不少面料。”这样试了试,果然都卖出去了。这人又说:“以后我只捏坐着的,这样更能节省面料。”试了试,又都卖出去了。这人便说:“我以后只捏垂头而坐的,不就更省了吗?”说罢,高兴地捏了起来。他妻子拿起捏好的面人儿,仔细看了看说:“省倒是省了,就是看起来不像个人了。”——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不相称

有个俗汉假装雅士,造了一间精美的房子,房子里罗列了许多古玩、书画之类的文雅之物,置办得十分齐全。一天,有客人前来拜访,主人带他参观了房子,问道:“这房子里的东西有没有不相称的?如果有,请您指教,我把它剔出去。”客人说:“古玩书画确实件件精妙,但还是有一样应该剔除!”主人连忙问:“是哪一样?”客人答道:“就是阁下。”——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不信鬼

有位姓唐的人喜欢与人开玩笑,人称“唐笑子”。

有个私塾先生自称不信鬼,经常说:“鬼的故事只是人们虚构出来的罢了,现实中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唐笑子听了这话,就在夜晚往私塾先生家的窗户上撒土,又敲他家的门,还发出“呜呜”的声音。私塾先生害怕得要命,忙问是谁。唐笑子怪里怪气地回答说:“我是阴阳二气的精华。”私塾先生恐惧异常,用被子蒙住头,战栗不止,喊来两个弟子连夜守护着。

第二天他一直委靡不振,嘴里还呻吟着说有鬼,从此就再也不敢说“不信鬼”了。——清·牛应之《雨窗消意录》

不信术士

有个云游四方的术士,自称能修炼金银。他去找唐六如,大肆吹嘘修炼金银的妙处。唐六如问:“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您为何不自己修炼,却要找鄙人?”术士回答说:“只恨我福分太浅!我见过很多人,论仙风道骨,没有人能比得上您!”

唐六如笑道:“那么我出仙福,正好在城里僻静的地方还有间空房,您在那里为我修炼,炼成以后咱们平半分,如何?”术士听了不死心,有一天又去找唐六如,拿出一把扇子,要求在上面题诗。唐六如提笔写道:“破布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如何不自烧些用,担水河头卖与人?”——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不许小便

有户人家有两个女婿,小女婿痴愚,不识字。

妻子对他说:“姐夫会读书,我爹爹十分看重他,你如果一字不识,我的脸上也无光。过几天我兄弟结婚,亲戚们都会聚到一起,你如果能识几个字,也好在别人面前露露脸儿。我家的仓房前写着‘此处不许小便’,你要牢牢记住这六个字。别人若是问起来,你就能回答了,大家见你识字,也就不敢小看你了。”痴女婿听了后,暗暗牢记在心。

到了兄弟结婚的日子,众人果然路过仓房,呆婿指着墙上的字说:“此处不许小便。”

岳父听了大喜说:“贤婿识字,很好!”到了家门口,岳母出来迎接。岳母的裙子上有条绣金飞带,绣着“金玉满堂长命富贵”几个字。痴婿一见,就指着那几个字对众人说:“此处不许小便。”——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不宜动土

有一个人非常痴迷于风水,所有的事情都要先问问阴阳师是吉还是凶。一天,他靠在墙边休息,墙忽然倒了,他被重重地压在了下面,急忙呼喊着叫救命。家里的人跑过来说:“您先忍一忍吧,我现在就去求问阴阳师,问问他今天适不适宜动土。”——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不语禅

从前,有个和尚,号不语禅,他只是个名为禅师却并无学识的庸师,只靠他的两个侍者来代他答问。

一次,两个侍者外出,恰好有位高僧远道来求教,高僧问:“什么是佛呢?”禅师答不出来,不知所措时便东看看西看看。

高僧又问:“什么是法呢?”禅师还是答不出,只能看看上边又看看下边。

高僧又问:“什么是僧呢?”禅师仍旧答不出,无奈之下只好闭上眼睛。

高僧最后问:“什么是加持呢?”禅师有些崩溃,只伸了伸手。

高僧告辞走出寺庙,正好碰见了两位侍者回来,高僧便告诉他们说:“我问佛,禅师东看西看,意思是人有东西,佛却没有南北;我又问法,禅师看上看下,意思是法没有高下之分,是平等的;我问僧,他只是闭目养神,意思是在山高云深处静卧的那位一定是得道高僧;最后我问了加持,禅师只伸出手,意思是能接引众生的便是加持。由此可见,这位大师的学识真是明心见性。”

两位侍者回到禅师身边,禅师大骂:“你们去哪儿了?害我出尽洋相。他问佛,我东看你不见,西看你还是不见;他问法,让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又问僧,我只能假装睡觉来蒙混过关;他最后问加持,我自愧自己什么都不懂,还不如伸手去要饭算了!”——明·冯梦龙《广笑府》

不在也比出去好

从前,有一个在朝廷为官的人,以在京城做官为荣耀,特别忌讳“出去”二字。有一次,他外出访客还没有回家,正巧有位客人前来拜访。守门人告诉来客说:“我们大官人不在,请您留下名片,等我们大人回来时一定禀告。”

这位来客一听,大发雷霆,斥责守门人说:“你怎么敢如此说话!都是人去世了才说不在,你们家大人难道没有这个忌讳吗?你竟然敢用这么不吉利的话提到他?我一定要等他回来,当面告诉他,让他治你的罪!”

守门人诚惶诚恐地拱手作揖,问道:“请大人原谅我的唐突,那么请问,如果这样说不行,我该用什么话来辞谢客人呢?”来客指教说:“你们大人既然是外出访客没有回来,只需要说‘我们大人出去了’即可。”

守门人一听,顿时愁眉苦脸地说:“您有所不知,大概您没听说过我们大人的忌讳吧?我们大人宁愿死,也不愿听到‘出去’二字啊!”——宋·岳珂《史》

不折本

有人拉朋友加入某会盟,朋友执意不肯,那人一再坚持,朋友便说:“如果要我入会,除非你给我下跪。”那人真的就地下跪,朋友只好同意了。旁观者讥笑说:“你不就为了收几个会银吗?而且将来总要还他,何必如此自屈?”下跪的人答道:“我现在虽然下了跪,但并不折本,将来他找我讨还会钱的时候,给我下跪的时候多着呢!”——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不知酒为何物

有位书馆先生嗜酒如命,偏巧馆童也特别喜欢喝酒。由于馆童经常偷喝酒,先生声称一定要换一个不会喝酒的馆童。朋友听说后就向他推荐一个仆人过来,先生指着黄酒问仆人,仆人说是陈绍。先生十分惊讶地说:“他连酒的名字都知道,怎么可能不会饮酒?”就把那人打发走了。

没多久,朋友又推荐一个仆人,先生又指着黄酒问仆人,仆人回答说是黄雕。先生很惊讶,说:“他竟连酒中的佳品都知道,怎么可能是不饮酒的人?不能用!”

过几天,朋友又推荐一个仆人,先生拿着黄酒问他,仆人说不认得,又拿烧酒给他看,他仍说不认得。先生大喜,以为这人不会饮酒,就选中了他。

一天,先生将要出门,留仆人看馆,再三嘱咐说要看好墙上挂的火腿和院子里养的肥鸡,千万不能动屋里放着的两只瓶子,如果吃下瓶内的东西必定肠胃崩裂,立即死亡。

先生走后,仆人赶紧宰杀肥鸡,烹煮火腿,美美地吃起来;又专门从屋内拿出那两瓶烧酒,一口接一口地喝起来,不知不觉就酩酊大醉,瘫倒在地上酣睡起来。

先生从外面回来,看到馆内如此场景,顿时火冒三丈,连踢仆人几脚把他叫醒。仆人假装非常委屈地说:“您走以后,小人本来小心翼翼地看守着,忽然来了只猫叼走了肥鸡,又来了只狗叼走了火腿。小人一时害怕想死,就拿出您说的瓶子,把瓶里的东西全喝掉了。现在,小人头脑晕晕,不死不活地躺在地上挣命呢!”——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不知妻子是何人

鄂县有个专好忘事的农夫。有一天,他带着斧子到山上去砍柴,他的妻子也陪着他一起去。到了山上,农夫便意频频,急忙转身到旁边大便,斧子索性丢在了地上。

便后,农夫忽然看到丢在地上的斧子,欣喜若狂地说:“我捡到了一把斧子!”然后就手舞足蹈了起来,结果刚好踩在刚才的粪便上,于是恍然大悟般地叫道:“这把斧头原来是有个傻瓜在此大便遗忘在这里的。”

妻子见他这样健忘,就郑重其事地提醒他说:“刚才就是你拿着斧子来砍柴,因为要去大便,才把斧子丢在地上的,你怎么会一点儿都不记得了,怎么忘得这么快?”农夫听了,更加疑惑不解,便仔细端详着妻子的面孔,突然惊奇地说:“娘子你贵姓?我过去好像在哪里见过你,现在却想不起来了。”——隋·侯白《启颜录》

不知诗为何物

艾子十分喜欢作诗。有一天,他游学到齐魏之间,下榻在一个旅馆里。夜里,他忽然听到邻屋传来说话声:“一首。”不一会儿又说:“又是一首。”艾子好奇心顿起,困意全无,躺在床上听邻屋的声音。到天亮,他听到邻屋一共说了大约六七次,也就是六七首。

艾子以为邻屋的住客一定是个诗人,在静夜里专心吟诗,心里油然产生敬意,而且还佩服他文思敏捷,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结识这个人。一大早,艾子就披衣下床,整理好冠带,站在门口迎候。不一会儿,邻屋里走出一个商贩模样的人,只见他身材消瘦,满脸病容。

艾子感到很失望,看对方的样子,根本不会是个诗人!不过人不可貌相,不能盲目做结论。他走上前施礼问道:“听说先生诗篇甚多,能否让学生观赏一下。”那个人疑惑地说:“我是个做生意的人,从来不晓得诗是个什么玩意儿。”艾子说:“昨天夜里听你在屋里说‘一首’,不一会儿又说‘一首’,难道那不是在作诗吗?”

那人听了哑然失笑,说:“您误会了。昨天夜里我肚子不好,又找不到手纸,每泄一次,就用手揩,差不多污了六七次手,我说的‘手’,不是诗篇的‘首’。”艾子听了,这才恍然大悟。——宋·苏轼《艾子杂说》

猜谜

吴门人张幼于,有文采,喜欢开玩笑。一天,张幼于与朋友相聚饮酒,来了几个闯席的朋友,张幼于便假装关紧门,写了一条谜语贴在门上,对外面的人说:“猜中了才允许进门。”只见谜语是:“老不老,小不小,羞不羞,好不好。”众人猜了半天,没有一个人猜中。这时,有个叫王百谷的人说道:“太公八十遇文王,老不老;甘罗十二为丞相,小不小;闭了门儿独自吞,羞不羞;开了门儿大家吃,好不好?”张幼于听后大笑着开了门。——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菜酒”与“而已”

有个文官去迎接上司,刚骑上马要走,碰到同乡来拜访他。他实在来不及与同乡寒暄,于是交代妻子说:“待以菜酒而已。”

妻子听不懂他这句文绉绉的话,搞不懂“而已”是什么意思,便问丫鬟和仆人。可是,他们也不懂,有人认为“已”就是尾巴,可能是指家里养的大羊吧。妻子赶紧吩咐宰羊,摆上丰盛的酒宴款待同乡。

文官回来后,同乡已经走了,他问妻子是怎么招待的。妻子将情况详细说了一遍,文官叹气说:“这真是无缘无故地浪费啊!”一连几天闷闷不乐。从那以后,他只要外出,就嘱咐家里人说:“今后如果来客人,只用‘菜酒’即可,千万别再用‘而已’了。”——明·冯梦龙《广笑府》

草包主簿

某县令因事暂离县衙,嘱咐让主簿暂时代理衙门内的事务。主簿原来是验尸官,没多少文化。在他代理时,正赶上县里举行考试,主簿就从《孟子》中找了一句“是何伤哉”作为考试的题目。孟子批评齐国人陈仲子虽然高尚,但不够廉洁。有个人用“是何伤哉”来反驳孟子,意思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这句话凡是读书人都应该知道。

有个考生找别人代考,代考的人把这句话理解成“这是什么伤痕”的意思了,于是开头就写道:“伤痕难以辨认,只能让受伤者自己来确定。”这个主簿阅卷时竟对这篇文章大加赞赏,在上面批阅道:“此文周身细看,伤痕的部位、深浅,描写真实,只是结尾缺少‘余无别故’四字。”“余无别故”是当时验尸报告结尾常用的套话。

主簿批阅后,用纸袋装好,送给同僚们欣赏,并在封皮上写道:“送师父阅。”却把“师”字错写成了“尸”。朋友们看了都十分气愤,就在封皮上另写道:“我们并不‘尸’位素餐,而你却‘尸’居俗气。‘尸’册还是还给你重新批阅,‘尸官’还是让家属抬回去埋葬吧!”——清·张培仁《妙香室丛话》

厕所旁挂匾

吴中之地有个监司,曾将一块题写了“似我”二字的匾额,悬挂在天下第二名泉——惠泉的旁边,意在自我标榜,暗示自己清高的操行如惠泉一般。过了一段时间,他特意到惠泉巡视,却不见了匾额,于是立即责令附近寺中的和尚们四处寻找,结果竟在一座厕所找到了,匾额端端正正地被人挂在那里!监司顿时羞恼得无地自容。——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拆壁贼

某庸师惯读错别字。一天晚上,他正在给学生讲前、后《赤壁赋》,竟错把“赋”读成了“贼”,“赤”读成了“拆”。

这时,有个小偷悄悄地潜在窗外,只听庸师在里面大声朗诵:“这是《前拆壁贼》啊。”小偷听见“拆壁贼”三个字,很是惊讶,心想自己在前面的行踪已经被发觉,只好从后面进入了。

过了一会儿,夜很深了,庸师和学生又在床上谈论起《后赤壁赋》,小偷听见他们在谈论“后拆壁贼”,不禁在外面感叹道:“我前后两次都被人家识破了,他家请了这样的先生,连看门狗都不用养了!”——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豺狼咬鱼

武则天执政期间严禁屠杀。御史娄师德出使陕县,厨子给他端上来一盘肉,娄师德惊奇地问:“这是哪里来的肉?”厨子回答:“是豺狼咬死了羊。”“这豺狼可真懂事呀。”娄师德笑眯眯地说。过了一会儿,厨子又端上一盘鱼,娄师德再问:“这鱼是从哪来的?”厨子回答:“也是刚才那只豺狼咬死的。”娄师德呵斥道:“你这汉子,太过愚笨!为什么不说是水獭咬死的呢?”——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嘲淡酒

河鱼与海鱼攀亲,河鱼屡次到海鱼那里去,海鱼招待得很周到。河鱼过意不去,对海鱼说:“亲家,你为何不到我那儿去走一走?”海鱼答应了。河鱼回到家之后,派手下人到河道入海口处等候迎接。但海鱼到了海口,立即返回去了。河鱼听说后,追上去问原因,海鱼回答说:“我吃不惯贵处这样的淡水。”——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馋酒

有个乡下人酿了些好酒,住在城里的亲家听说后非常想尝尝,便决定去乡下走一趟,希望对方能留他住下吃吃饭、喝喝酒。不巧,这日正赶上亲家有事外出,亲家母就让儿子出面招待,收拾好一间空屋留他住,但是却没有奉上好酒。

夜里,城里亲家因为没有喝着酒,心里闷得睡不着。恰好亲家母的屋子离他的屋子只隔一道墙,亲家母夜里在马桶里解手,担心他听到就尽量把声音弄得很小,尿撒得很轻,滴答滴答的。隔壁的城里亲家听见了,暗自高兴:“我说怎么没喝着酒呢,原来现在才在里面滤酒,估计明天就能喝着了吧!”亲家母一听,乐出声来,尿也没憋住,哗啦啦地响了起来。城里亲家一听,拍手叹息道:“我还真是命背,刚滤了一点儿,滤酒袋子就破了,真是可惜!”——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长得快

有个好面子的人家里非常穷。早晨起来没有米做早饭,只好煮些荇菜叶来充饥,过了一阵儿,他去富人家里赴宴,因为空腹饮酒过多,竟呕吐出来一些荇菜叶。他担心会被富人们笑话,就指着荇菜叶十分惊讶地说:“好奇怪!我早上吃粥时,只用了莲子,为什么过了这么一会儿,就长出小荷叶来了?”——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嘲不识人

从前有个女婿,愚蠢没有能力。有一天他要去岳父家,妻子在他临走前教给他说:“我家里有两件宝贝,是祖辈传下来的古画‘芳草渡头韩干马’和‘绿杨堤畔戴松牛’,如果你看见了这两幅古画,就得用这两句话来称赞它们。”

后来女婿来到了岳父家,不出所料,岳父果然拿出这两幅古画来展示,女婿就把妻子教给他的话说了一遍,岳父听后非常高兴。

岳父后来又买了一幅十八学士的画像,招呼女婿来欣赏。女婿说:“好一幅古画,却是‘芳草渡头韩干马’‘绿杨堤畔戴松牛’。”一起观赏的人顿时哄堂大笑,岳父气坏了,骂女婿道:“你只认识牛马,什么时候能认识人!”——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嘲官员贪污

以前,有个姓周的官员,因为贪污被弹劾,最后从通判被降至下等县的知县。

他刚到任时,县衙里有个小官想试探下他的官品如何,便铸了一个银孩儿放在县衙的便厅里,然后到内宅报告说:“家兄有要事报告,在便厅里等您呢!”知县来到便厅,发现有个银孩儿,就把它收了起来。

不久,那个小官因事触犯了知县,知县要罚他时,小官连声哀求道:“请看在家兄的面子上饶了我吧。”知县笑着回答:“你那个家兄没长头脑,来了一次便没有再来找我。”——宋·陈元靓《事林广记》

嘲客久住不去

从前,有个女婿到丈人家住了很久也不愿离开,丈人非常反感,想赶女婿走,而女婿偏不走。

有一天,丈人说:“我真的非常欢迎你远道而来,不过家里的鸡鸭都吃完了,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招待的了,千万不要怪罪。”他的意思是要尽快赶女婿走。然而女婿却说:“丈人不要担心,我来的时候发现山中有一群很肥的鹿,我们可以捕它们来烧,应该可以吃很多日子。”

丈人说:“你来的时候,鹿群在山上,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想必那鹿群也必然离开了。”女婿却说:“那座山上吃得好,我想它们是不愿离开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

嘲鼠食不知足

有个酒匠酿了很多瓮酒,他把酒瓮一个接一个地摆在一起,不久其中的一个酒瓮坏了,里面的酒全漏光了。酒匠以为是酒被偷走了,却不知道是酒瓮坏了的缘故。一天他偶然看见屋梁上有一群唧唧喳喳的老鼠,他以为是老鼠偷喝了酒,就骂道:“死东西,已经被你们偷了一瓮酒,还敢来向我讨吃的!”说来也巧,一天夜里竟然真有只老鼠浸死在酒瓮里了,酒匠借题发挥说:“死老鼠,这回你知道我家的酒会把你浸死了吧。”——宋·陈元靓《事林广记》

嘲人好色

东方朔先生说:“世界万物中最微小的,就是蝼蚁蚊虫了,但是听它们一起争辩,说的却也都很有道理,何况我们是万物之灵呢?只听蚂蚁说:‘我们虽然微小,但我们有君臣之间的礼仪,在发现死了的虫子后,我们会在一起享用,体现了忠孝的美德,这就是我们的优点。’苍蝇说:‘你们比不上我们会享受。我们不管是谁,只要是开筵席的,我们都能偷袭他们的琼浆玉露,这就是我们的优点。’蚊子说道:‘你们的生活虽然忠孝富贵,却都不如我潇洒快活。为什么呢?美人的香阁玉室,每到夜深人静,我就飞到她们的纱橱,停在美人的玉体上,选择香软美嫩之地才叮咬,大饱口福后才停下。’只听蚂蚁和苍蝇都讽刺蚊子说:‘别看你有一个细细尖尖的嘴,却是如此好色!’”——宋·罗烨《醉翁谈录》

承包道场

有个大户人家要举行祭祀,想请几个道士来设道场。其中有一个道士是属于那种贪财不要命的类型,为了一个人独得设道场的钱,就自荐道:“你家不必请那么多的道士了,只要我一个人就足够了。”那户人家同意了。

设道场时,这位道士又是念祭文,又是祷告,一会儿击法器,一会儿又烧纸,一个人无休止地忙个不停,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到了第三天,道士终于再也坚持不住了,晕倒在道场上。主人家怕出人命连累自己,于是商量请挖土工把道士先抬出去再想办法。道士躺在地上听见,拼着命抬起头来,对这家主人说:“你千万别雇挖土工来抬我出去,你把雇他们的钱给我,我自己替你慢慢爬出去好了。”——明·冯梦龙《广笑府》

秤上买卖

有兄弟两人,合资请来一位教书先生,并商定按照日期轮换供应先生的饮食。可是,每当交接的日子,兄弟两人就互相埋怨,说新接的先生总显得消瘦,并责怪另一个人给的伙食太差。于是,每到交接的日子,便用秤斤两作为两人交接的凭证。一次,弟弟要把先生交接给哥哥,交换之前,让先生大吃一顿。谁知这个先生在上秤时却放了个屁。弟弟立刻不高兴地责怪先生说:“秤上的交易,怎么能轻易就放出来呢?别废话,赶紧给我吃下去!”——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吃“呆”

有个人非常爱吃橄榄却不知其名,他便拿起一枚橄榄问别人:“这是什么?”那人有意捉弄他,便告诉他说:“叫阿呆。”

这人回到家兴奋地对妻子说:“我今天吃呆了,味道真是好极了,我最爱吃呆了。”妻子感到莫名其妙,就让他找呆来看看。这人翻遍口袋后没能找出来,便呼了口气,傻乎乎地对妻子说:“呆气还在呢!”——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吃馄饨

有位妇人患了病,丈夫问她有没有想吃的东西,她回答说:“除非有美味的肉馄饨,还能吃一两个。”于是,丈夫做了满满一大碗肉馄饨,打算和她一起吃。没想到,等他取筷子回来,发现妻子已经用手捞着吃完了,碗里只剩下一个馄饨。丈夫问:“你怎么不把这一个也吃了?”妻子皱着眉头说:“我如果连这最后一个都吃下,那还算是有病吗?”——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吃糠

从前有个闲汉,家里非常贫穷,却很要面子。

有一天,他早晨吃糠后出门,在船上遇到几个大官人,他们正在吃饭,便邀请闲汉和他们一起吃。

闲汉说:“我早晨刚吃完狗肉,吃得太饱了,如果有酒喝一杯还是可以的。”官人们就请他喝酒,没想到他喝了两杯酒后吐了。大官人们看他吐的全是糠,便问:“你说你早晨吃的狗肉,为什么吐出来的全是糠?”闲汉斜着眼睛看了好久说:“我吃的确实是狗肉,我想,那狗一定是吃糠的吧!”——明·冯梦龙《广笑府》

吃人不吐骨头

猫在墙边安静地坐着,眼睛半闭,口中支支吾吾地念个不停。远处有两只老鼠偷着议论:“猫今天竟然在念经,不吃肉了,我们可以出去了。”两只老鼠鬼鬼祟祟地才刚出洞,就被猫逮了个正着,咬住一只连骨头带肉一起吞了进去。

另一只老鼠好不容易逃了回来,对其他老鼠说:“我以为它闭着眼睛念经,一定是改恶从善了,可谁知道做出来的事,却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清·石成金《笑得好》

吃素

猫偶然在脖子上戴了一串念珠,老鼠见了,以为猫吃斋念佛了,非常高兴,到处宣扬说:“猫现在吃素了。”然后领着它的孩子们向猫致谢。没想到,猫大叫一声,一连捕杀了好几只小老鼠。幸亏这只大老鼠跑得快,才幸免于难,跑到安全地方以后,伸出舌头说:“没想到它吃素以后更凶狠了!”——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吃屁

几个人在一起喝酒,有人放了一个屁,众人互相推脱,谁都不肯承认。其中一人说:“列位请先各吃一杯,待小弟说了吧。”众人都喝了一杯以后,那个人说:“刚才的屁,其实是小弟放的。”众人不服,说道:“为何你放了屁,倒要我们吃?”——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痴呆女婿吊丧寻袜

有个痴呆女婿,他岳父去世了,妻子在家详细地指点他如何行吊丧之礼。因为怕到时候忘了,他就从早到晚一遍遍地念叨着。这天,他到岳父家参加丧礼,半路上遇到一条河挡住了去路,他脱下鞋袜淌了过去,慌忙中竟然弄丢了一只袜子,而且林中斑鸠的叫声打乱了他一直念叨的吊丧礼节,随口念成了:“鹁鸪,鹁鸪。”

到了灵堂,行吊丧之礼时,只见他用穿着袜子的那只脚站立着,而把未穿袜子的那只脚使劲地往裤腿里缩,口中不停地念着:“鹁鸪,鹁鸪……”亲友们见他如此古怪,忍不住偷偷捂着嘴笑他。他见了又是摇头,又是摆手地说:“不要笑,不要笑!你们如果捡到我的袜子,快还给我,快还给我!”——魏·邯郸淳《笑林》

痴人村

有一户人家想买个奴隶,父亲让儿子带着很多钱去长安城买奴仆,并交代他说:“我听说长安城里卖奴隶,大都不让奴隶知道,先将其藏在别处,然后再与买主商讨价钱。遇到这样的卖家,一定能买到好奴隶。”

儿子来到长安城,先到卖镜子的市场走了一圈,他看见镜子里的自己既年轻又健壮,便以为卖主是想卖高价钱,故意把奴隶藏在镜子里。于是指着镜子对卖镜人说:“这个奴隶卖多少钱?”卖镜人看出来他是个白痴,诓骗他说:“这个奴隶价值千钱。”他二话不说就付给了卖镜人千钱,把镜子揣在怀里走了。

回到家门口,父亲早在那里迎候,问道:“你买的奴隶呢?”儿子回答说在怀里,父亲说:“你拿出来给我看看。”父亲拿着镜子看了看,发现镜中是个白发苍苍、满脸褶皱的老头儿,气得张口就骂:“哪里有用千钱这样的高价买一个老头儿做奴隶的?你真是个败家子,看我今天非打死你不可!”

儿子吓得跑去向母亲求助。母亲抱着小女儿走来,对丈夫说:“我倒要看看究竟买回来了什么样的奴隶!”夺过镜子一看,正好看到自己和小女儿的身影,就大骂丈夫说:“你这个傻老头子,真是蛮不讲理!我的儿子只用千钱就买回来了一对母女做奴隶,你有什么可嫌贵的?”老头儿这才转怒为喜。

等到把镜子收起来,奴隶就无影无踪了。一家人都以为奴隶怕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