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普通生物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及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20:58:41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9年普通生物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及详解

2019年普通生物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及详解试读:

普通生物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及详解(一)

(满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顶级群落

答:顶级群落是指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后所产生的保持相对稳定的群落。处于演替初期的群落养分积累大于消耗,生物量大,不断地为增加生物多样性创造条件,而群落发展到顶级群落后,生物量趋于稳定,积累等于消耗,生物种类不再增加,而是保持稳定。

2世代交替

答:世代交替是指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无性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有性世代)在生活史中有规则地交替出现的现象。而动物生活史中的世代交替指有性生殖的世代与无性生殖的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3细胞全能性

答: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动物的受精卵及卵裂早期的胚胎细胞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植物的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培育成正常的植株,为细胞全能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而且也广泛地应用在植物基因工程的实践中。

4prokaryotic cell

答:prokaryotic cell的中文名称是原核细胞,是指没有典型的核结构,遗传物质没有被磷脂膜包裹,具有细胞体积小、遗传信息小、无细胞内膜系统等特点的一类细胞结构,主要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蓝藻等。

5monoclonal antibody

答:monoclonal antibody的中文名称是单克隆抗体,是指将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的介导下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杂交瘤细胞既具有分泌抗体的功能,又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或移植到体内无限增殖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最主要的优点是可以用混合性的异质抗原制备出针对某单一性抗原分子上特异决定族的同质性单克隆抗体,它与基因克隆技术相结合为分离和鉴定新的蛋白质和基因开辟了一条广阔途径,而且在临床诊断与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6autotroph

答:autotroph的中文名称是自养生物,又称独立营养生物,是指以无机物为营养和可自行制造有机物供自身生长需要的生物。包括全部绿色植物和化学合成细菌,它们是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基础。由呼吸等的化学暗反应,或由光化学反应所获得的能量用于碳素同化的生物,分别称为化能自养生物和光能自养生物。

7植物化石

答:植物化石是指在地质历史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大多是茎、叶、花粉等硬体部分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依然保留着。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8神经胶质细胞

答:神经胶质细胞又称神经胶质,是指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虽有突起,但不具轴突,也不产生动作电位。神经胶质细胞可吞噬因损伤而解体破碎的神经元,并能修补填充、形成瘢痕。

9后口动物(deuterostome)

答:后口动物(deuterostome)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孔形成动物的肛门,在相反方向的一端由内胚层内陷,形成口的动物。即胚胎发育在原肠后期,与原口相对的一端,由内外胚层相互紧贴,形成一个新的开口,为幼虫的口,原口则变成幼虫的肛门。这种发育过程中,胚体另行形成的口称后口,凡是以此形成口的动物,均称为后口动物。后口动物包括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

10反射弧(reflex arc)

答:反射弧(reflex arc)是指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中间神经元及突触连接)、传出神经元、效应器5个环节,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在自然条件下,反射活动一般都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细菌分泌到体外介质中的毒素称______。它的成分是______,经热处理后毒性消失,成为______。【答案】外毒素;蛋白质;类毒素

2动物的骨骼主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答案】外骨骼;内骨骼;液压骨骼

3海绵动物的水管系统主要靠______制造水流。【答案】领细胞【解析】海绵的水管系统是动物界最早出现的运输系统。领细胞有一根鞭毛,鞭毛周围的细胞质伸出一环密排指状突起。

4从一个原始岩石地区形成一个顶级群落,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地衣阶段、_____、______、______和森林阶段。【答案】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解析】从裸露的岩石最终演变到出现顶级群落通常要经历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这一自然发生的完整过程称为初生演替。

5染色体位于细胞的______中,蛋白质生物合成是在内质网上的______上进行的。【答案】细胞核;核糖体++

6细胞内Na和K是维持细胞生理功能非常重要的离子,正常情况下______离子的细胞内浓度远低于细胞外。维持这个浓度梯度主要是______不停的转运的结果。+【答案】Na;钠钾泵【解析】钠钾泵是一种蛋白质分子,主要作用是进行钠离子和钾离子之间的交换,每当三个钠离子被转运出细胞,就有两个钾离子被转运到细胞内部,以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

7染色体由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答案】着丝粒;端粒;自主复制序列

8原核生物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答案】真细菌;蓝细菌;古细菌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水域生态系统中绿色藻类和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及自养的微生物,如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等,属于(  )。

A.消费者

B.还原者

C.生产者

D.分解者【答案】C【解析】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2在当今遗传学研究领域,目前被普遍使用的实验生物是(  )。

A.拟南芥、果蝇、线虫

B.拟南芥、水稻、实验鼠

C.蝗虫、拟南芥、线虫

D.水稻、实验鼠、大肠杆菌【答案】A【解析】果蝇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拟南芥个体小、易于栽培管理,生长周期较短;线虫繁殖快且容易饲养。拟南芥、果蝇、线虫都属于模式生物,目前被普遍使用。

3生活在相同环境中的不同生物,虽然亲缘关系较远,但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环境条件,这种现象叫(  )。

A.综合进化

B.协同进化

C.趋异进化

D.趋同进化【答案】D【解析】趋同进化是指不同的生物,甚至在进化上相距甚远的生物,如果生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

4细胞内含量最多的RNA是(  )。

A.mRNA

B.tRNA

C.rRNA

D.hnRNA【答案】C【解析】rRNA是核糖体RNA,约占细胞总RNA的80%左右。

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是(  )。

A.降解DNA

B.在特异位点切开DNA双链

C.在特异位点打开DNA双链中一条链,形成一个缺口

D.连接DNA【答案】C

四、问答题(共计60分)

1什么是人体微循环?简述其调节机制及其功能。(10分)

答:(1)人体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2)微循环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血管平滑肌的舒缩活动来影响微循环的血流量。

①神经调节:交感神经支配微动脉、后微动脉和微静脉的平滑肌,并以微动脉为主。当交感神经兴奋,平滑肌收缩,血管口径变小。由于交感神经对微动脉的收缩作用大于微静脉,使微循环中的血流量减少,血压下降。反之,为循环中血流量增多,血压上升。

②体液调节:有缩血管药物,如儿茶酚胺等;舒血管药物,如乳酸等。在微循环的血管中,微动脉和微静脉既受交感神经支配,又受体液因素的影响,而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则主要受体液因素的影响。(3)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正常情况下,微循环的血流量与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相适应,保证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量并调节回心血量。如果微循环发生障碍,将会直接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2简述人体对付病原体的侵袭主要三道防线。(10分)

答:人体对付病原体的侵袭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反应,即免疫应答。(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通常病原体不能穿过皮肤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黏膜。皮肤的表面有一层死细胞(角质细胞),病原体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而且皮肤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也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2)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是防线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便会产生反应以对付任何侵犯人体的病原体。由于这种反应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因此被称为非特异性反应。(3)人体对付病原体侵袭的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①体液免疫是指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主要是体液中的抗体起作用,利用抗体结合体液中的病原体。

②细胞免疫是指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主要是免疫细胞起作用,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3抗体药物是近年来世界生物制药发展最迅速的领域。其年销售额超过200多亿美元,跃居生物药物的首位。人源性抗体药物70%~80%均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技术开发而成的。请你阐述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开发人源性抗体药物的基本原理及技术路线。(提示:噬菌体可以把抗体基因展示到其表面构建噬菌体抗体库,用于筛选识别特定抗原的高亲和力的抗体。)(10分)

答:(1)基因工程技术开发人源性抗体药物的基本原理:将人类抗体基因通过转基因或转染色体技术,把人类编码抗体的基因全部转移至基因工程改造的抗体基因缺失动物中,使动物表达人类抗体,达到抗体全人源化的目的。(2)基因工程技术开发人源性抗体药物的技术路线:

①从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目的蛋白;

②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可溶性表达的人源性目的蛋白Fab段;

③对所获抗体的结合活性、特异性、亲和力等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

4简述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5分)

答:酶的活性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每种酶都有一些最适合于其活性的条件。(1)温度。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很大,只有在最适温度下酶活性才最高。因为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温度高则反应物分子与酶分子的活性部位接触多。但温度太高,酶分子又会变性,其三维形状会发生变化,活性也自然被破坏了。(2)pH。一般酶的最适pH为6~8,接近于中性。在此范围之外,酶的活性就较低,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也被破坏。如酸雨会使整个湖泊的pH变低,影响整个水体中的生物。(3)盐浓度。盐浓度太高会干扰酶分子中的某些化学键,从而破坏其蛋白质结构,也就是使其活性降低。只有极少数种类的酶能耐受极高的盐浓度。(4)辅因子。许多种酶的正常活动还需要非蛋白质成分的参与。这些成分称为辅因子。辅因子可能是无机物,例如,锌、钾、镁离子,也可能是有机物。有机的辅因子则称为辅酶,许多辅酶来自维生素或者就是维生素。(5)抑制剂。抑制剂的作用是停止酶的作用或使之减慢。抑制剂有两种类型: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①竞争性抑制剂是与酶的正常底物相似的化学物质,它与底物分子竞争酶的活性部位,于是底物分子不能发生反应。抑制剂占据了酶的活性部位,底物分子被排斥在外,不能发生作用。②非竞争性抑制剂并不占据活性部位,它与酶分子结合的部位不是活性部位。但它的结合却使酶分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而使得活性部位不适于接纳底物分子。

5根据你所在地的污染状况,举例说明如何应用生物学知识预防和解决污染问题。(15分)

答:我所在地区水污染较为严重,其中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最为严重。利用生物学知识预防和解决污染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利用生物指示水污染,通常将这类生物称为水污染指示生物,该类生物能在一定的水质条件下生存,并且对水体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可以用来监测和评价水体污染状况,预防水污染的发生,指示水污染发展和恶化,为水污染的治理提供条件;(2)利用生物治理水污染,废水中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源,利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技术,能够取得很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对于废水中的有机物,诸如多环芳烃类、氯代烃类、酚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使用微生物降解可以取得很明显的效果;对于废水中存在的重金属,则可以利用藻类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进行处理,相比传统工艺,生物处理高效、经济且工艺简便。

普通生物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及详解(二)

(满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Western blot

答:Western blot中文名称是蛋白质印迹法,又称免疫印迹试验,是指通过特异性抗体对凝胶电泳处理过的细胞或生物组织样品进行着色,然后通过分析着色的位置和着色深度获得特定蛋白质,在所分析的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表达情况的信息的一种实验方法。它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2plasmid

答:plasmid的中文名称是质粒,是指存在于许多细菌之中的,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的,能够自主复制的较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大部分的质粒为环状构型,但也存在线形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见的运载体。

3减数分裂

答:减数分裂是指仅发生于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形式。其特点是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整个过程分为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两个阶段。

4食物链(food chain)

答:食物链(food chain)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以生产者为起点,各种生物有机体以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即通过食物的关系彼此关联而形成为一个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系列,即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5双受精

答: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雄配子体的两个精子(同时)分别与雌配子体的卵和中央细胞受精融合的现象。即花粉管到达胚囊后,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合子),另一个与两个极核(次生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两个精子分别完成融合。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现象,是植物界有性生殖更有保证的最进步和最高级的形式,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6应激性(irritability)

答: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7顺式作用元件

答:顺式作用元件是指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等,它们的作用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顺式作用元件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而起作用。

8细胞凋亡

答: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主要形态特征包括细胞核浓缩、染色体DNA被以核小体为单位切成梯状片段、细胞凋亡小体形成等。

9光周期现象

答:光周期是指昼夜周期中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交替变化。光周期现象是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即植物对昼夜相对长度变化发生反应的现象。根据植物在光周期现象中对每天昼夜长度的要求不同,可把植物分成若干种类型,主要有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叶片是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试验证明,只要叶片处于短日条件下,不管茎顶端是在短日还是长日条件下,都可以开花。

10内共生学说

答:内共生学说是指描述真核生物线粒体、叶绿体与原核生物的进化关系的学说。这个学说认为,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生物内共生的行有氧呼吸的细菌和行光能自养的蓝细菌,其说明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进化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植物界中主要有______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双受精过程仅发生于______植物。被子植物,分为______植物和______植物两类。【答案】裸子;被子;单子叶;双子叶

2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内容。【答案】遗传变异;繁殖过剩;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3嗅觉,味觉和取食三者是紧密相关的。鼻腔和______就是相通的。这正说明了2个器官的紧密关系。到了哺乳类,口腔有了硬腭和软腭,这才把取食和______的道路分开。【答案】口腔;呼吸

4用番红染液染色,可使纤维素细胞壁呈______,用固绿染液染色,可使纤维素细胞壁呈______,细胞质呈______。因此,用番红,固绿两种染液对根的初生结构进行染色,可以看到木质部被染成______,而韧皮部被染成______。【答案】亮红色;绿色;淡绿色;红色;绿色

5在缺乏促甲状腺激素的情况下,甲状腺本身可适应碘的供应变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释放。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答案】自身凋节

6人科不同于猿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人科是灵长类中唯一______的动物。所以,______是已知的最早的一类人科成员。______和______是人属的重要特征,______是现在找到的最早的人属成员。【答案】能两足直立行走;南猿;脑的扩大;石器制造;猿人

7捕食现象是指动物吃动物,也是群落物种间最基本的相互关系之一,前者称______,后者称______。【答案】捕食者;猎物【解析】捕食是生物交互作用的一种,通常指一种动物(捕食者)以另一种动物(猎物)为食的现象;广义捕食则包括动物以植物为食的现象(植食)以及茅膏菜、捕蝇草、瓶子草、猪笼草和狸藻等少数植物捕捉昆虫将其消化以吸取含氮物质的情况。

81967年生态学家R. H. Whiittaker提出的五界分类系统把细胞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动物界。【答案】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解析】五界分类系统是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在区分植物与动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础上,根据真菌与植物在营养方式和结构上的差异,把生物界分成了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9骨骼属于______组织,来源于______胚层,神经系统来源于______胚层。【答案】运动;中胚层;外胚层【解析】人体的骨骼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中胚层主要是由动物极内卷细胞形成的;骨骼和肌肉构成的运动系统、皮肤的真皮、整个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及内脏器官的外膜等由其发育而来;外胚层由动物极细胞形成。皮肤的表皮极其附属结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由其发育而来。

10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几类微量有机化合物。已知有七类:包括______、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______、______、寡糖素和油菜固醇内酯。【答案】脱落酸;乙烯;赤霉素【解析】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几类微量有机化合物,已知有七类:脱落酸、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赤霉素、寡糖素和油菜固醇内酯。

11植物有两个输导系统,分别是负责运输______的______和负责运输______的______。【答案】水分及无机养料;木质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韧皮部【解析】植物输导组织分为二类,一类为木质部,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无机盐;另一类为韧皮部,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

12免疫应答中首先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是Ig______,血清中含量最多的是Ig______,母乳中含量最多的是Ig______。【答案】M;G;A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细胞自噬的机制及意义。

答:(1)细胞自噬机制: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双层膜包裹的细胞自身物质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物质的过程。AMPK能以不同的方式,调控一种称为Vps34激酶家族不同的复合物,一些Vps34酶参与了正常细胞的囊泡运输-细胞中一种重要的分子运输,还有一些Vps34复合物则参与了细胞自噬。此外,AMPK能抑制那些未参与细胞自噬的酶,而激活参与细胞自噬的Vps34酶。(2)细胞自噬意义: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细胞衰老一样,是十分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参与生物的发育、生长等多种过程。细胞自噬的异常导致癌细胞的出现。

2简述PCR试验原理及步骤。

答: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体外模拟发生在细胞内的DNA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复制过程技术。(1)基本原理是依据细胞内DNA半保留复制的机理,以及体外DNA分子于不同温度下双链和单链可以互相转变的性质,人为地控制体外合成系统的温度,以促使双链DNA变成单链,单链DNA与人工合成的引物退火,然后耐热DNA聚合酶以dNTP为原料使引物沿着单链模板延伸为双链DNA。(2)PCR全过程需要重复进行DNA模板解链、引物与模板DNA结合、DNA聚合酶催化新生DNA的合成,即高温变性、低温退火、适温延伸3个步骤构成PCR反应的一个循环,此循环的反复进行,就可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

①高温变性:待扩增的DNA样品及其反应体系在95℃高温加热1min,使双链DNA变成单链模板DNA。

②低温退火:降低反应温度(约55℃)1min,使引物与2条单链DNA模板发生退火作用,并结合在靶DNA区段两端的互补序列的位置上。

③适温延伸:将反应体系的温度上升到72℃保温数分钟。在DNA聚合酶作用下,dNTPs分子便从引物的3′端加入并沿着模板DNA分子按5′→3′方向延伸,合成新的DNA互补链。

如此反复加温冷却,只要有聚合酶和足够的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PCR反应的全过程就可以不断重复。

3何为临界夜长?假如某一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时13h,请判断下列光周期情况下该植物能否开花,并说明其原因。(1)14h光照+10h黑暗。(2)12h光照+12h黑暗。(3)12.5h光照,随后11.5h黑暗,并在第17h给以一次红外闪光。(4)11h光照,随后13h黑暗,并在第16h依次给以一次红光闪光和一次红外闪光。(5)10h光照,随后14h黑暗,并在第15h给以一次红光闪光。

答:临界夜长是指在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暗期长度。某一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时13h,开花决定于暗期的长度11h,而不是光期的长度。将短日植物放在人工光照室中,只要暗期的长度超过临界夜长,不管光期有多长,它就开花。(1)14h光照+10h黑暗,暗期的长度未超过临界夜长11h,短日植物不开花。(2)12h光照+12h黑暗,暗期的长度超过临界夜长,开花。(3)12.5h光照,随后11.5h黑暗,并在第17h给以一次红外闪光。暗期的长度超过临界夜长,但对短日植物而言,红光抑制开花,而远红(红外)光促进开花,开花。(4)11h光照,随后13h黑暗,并在第16h依次给以一次红光闪光和一次红外闪光。对短日植物而言,植物能否开花往往决定于最后一次光照是红光形式还是远红光形式,远红光促进短日植物开花,最后一次光照是远红光形式,开花。(5)10h光照,随后14h黑暗,并在第15h给以一次红光闪光。对短日植物而言,红光抑制开花,不开花。

4简述肝脏血液循环系统的特点及其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

答:(1)肝脏血液循环系统的特点:

肝脏由门静脉与肝动脉双重供血。小肠毛细血管在离开小肠时逐渐集合成几条静脉,这些静脉会合流入肝门脉(静脉)而入肝。肝脏一方面有肝动脉供应含O的血液,另一方面又接受肝门脉送入的含2有高量营养物质和CO的血液。肝门脉和肝动脉入肝之后分支而成毛2细血管网(血窦),然后又集合而成肝静脉,肝静脉再和大静脉相连,而入心脏。肝门脉系统是肝脏血液循环的特征。肝门脉中的血是在肠壁上已经流过了一个毛细血管网的血,从肝门脉进入肝脏后,又要经过一个毛细血管网与肝脏细胞交换物质,在这一交换物质的过程中,肝脏发挥着它的调节作用。(2)肝脏血液循环系统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①分泌胆汁,乳化脂肪对脂类的消化、吸收起重要作用;②肝脏是贮存糖类的主要器官,调节血糖浓度平衡;③合成血浆蛋白,调节蛋白质代谢,将氨基酸的代谢产物、氨转化为尿素;④主要的解毒器官;⑤贮存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铜、铁的主要器官。12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答:(1)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组成:

①启动子: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它含有RNA聚合酶特异性结合和转录起始所需的保守序列,启动子本身不被转录。

②操纵基因:不编码任何蛋白质,是另一位点上调节基因I所编码的阻遏蛋白的结合部位,使操纵子受阻遏而处于关闭状态。

③结构基因:结构基因是编码蛋白质或RNA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乳糖代谢的基因调节系统中有3个连锁在一起的结构基因:lacZ、lacY、lacA,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透性酶和β-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2)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工作原理:

①乳糖的负控诱导

a.乳糖不存在时,阻遏蛋白结合到操纵区,阻碍RNA聚合酶与lac启动子区的结合,下游结构基因无法转录。

b.乳糖存在时,乳糖的代谢产物异构乳糖与阻遏蛋白的变构位点结合,阻遏蛋白构象改变,失去活性而不与操纵区结合,下游基因能正常转录,产生相应的酶,使大肠杆菌能利用乳糖。乳糖耗尽,诱导物异构乳糖减少,失去诱导物的阻遏蛋白会重新特异性结合lac操纵区,阻止基因转录。

②葡萄糖效应(降解物阻遏效应)

当葡萄糖与乳糖同时存在,大肠杆菌在耗尽外源葡萄糖之前不会诱发lac操纵子。原因是葡萄糖的降解产物能降低细胞内cAMP含量,使cAMP-CAP复合物的形成减少,影响其与启动区结合,导致下游结构基因的转录无法进行,使得乳糖无法被利用。而当不存在葡萄糖时,cAMP能顺利与CAP结合成,从而与启动子区结合,激活转录。

2论述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答:生态恢复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地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生态恢复过程一般是由人工设计和进行的,并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的。生态系统或群落在遭受火灾、砍伐、弃耕等后而发生的次生演替实质上也属于一种生态恢复过程,只不过是一种自然恢复形式。(1)恢复方式根据生态系统退化的不同程度和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恢复方式:恢复、重建和保护三种形式:

①恢复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影响经济的发展。采用人为措施恢复。

②重建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自然恢复有困难,进行人工生态设计,实行生态改建或重建。

③保护对生态敏感、景观好、有重要生物资源的地区采用保护的方式。(2)恢复目标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生活需要,人们往往会对不同的退化生态系统制定不同水平的恢复目标。但是无论对什么类型的退化生态系统,应该存在一些基本的恢复目标或要求,主要包括:

①实现生态系统的地表基底稳定性。因为地表基底(地质地貌)是生态系统发育与存在的载体,基底不稳定(如滑坡),就不可能保证生态系统的持续演替与发展。

②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

③增加种类组成和生物多样性。

④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

⑤减少或控制环境污染。

⑥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3)生态恢复的原则一般包括自然法则、社会经济技术原则、美学原则3个方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