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2019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真题模拟全预测申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0 00:45:37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2019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真题模拟全预测申论

中公2019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真题模拟全预测申论试读:

【模拟·全预测】

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全预测试卷(一)

重要提示:

为维护您的个人权益,确保公务员考试的公平公正,请您协助我们监督考试实施工作。

本场考试规定:监考老师要向本考场全体考生展示题本密封情况,并邀请2名考生代表验封签字后,方能开启试卷袋。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请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否则无效。

注意事项

1.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3.必须使用现代汉语作答,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给定资料【给定资料一】“某地医院出现人感染‘SK5’病毒死亡案例”“疫苗有害,为了孩子的健康,请远离疫苗”“生长期1个月,街头‘速成鸭’大都含激素”……2017年4月19日,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和腾讯较真平台携手发布了《谣言易感人群分析报告》和网络辟谣TOP10榜单,不少此前一度在网络流传的经典谣言“榜上有名”。

2017年4月初,微博、微信等平台相继流传一段“保德同舟煤矿在露天釆矿区挖出大量黄金遭当地民众哄抢”的视频,画面中人群一哄而上,场面混乱。看似视频为证煞有介事,然而经核实,网传视频发生地并不在我国境内,且当地近期也并未发生所谓“哄抢”事件。

2017年5月4日,某直播平台主播在直播中自称:“躲过故宫看守人员清场,夜晚在故宫内直播慈禧的床榻。”尽管该主播事后承认直播活动是在北京某古代皇城景区进行的,但相关谣言已被大肆传播,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以往,不少网友认为“有图有真相”就是事实,而如今一些造谣者开始借助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传播形态来编造、歪曲事实。通过剪辑拼接,一些视频谣言制造者将真实视频内容移花接木,并杜撰文字加以传播,加大了辨别谣言的难度。

2016年9月,一则声称“有女子狂犬病发作,在街上咬人”的视频被不少网友转载,一度引起公众恐慌。但事后证明,视频画面出自一则介绍电影拍摄过程的短视频。真真假假之间,网友们难免“中招”。

除了利用新技术的伪装,一些谣言还虚构权威为自己“撑腰”。这些谣言披上“研究机构”“知名专家”的外衣,摇身一变成为“权威报告”,甚至被命名为“国际新品”。2016年年底,网上开始流传一篇描述蒲公英根“神奇疗效”的文章,称其不仅能高效杀死癌细胞,还能治愈白血病,并搬出“加拿大某研究机构”背书。事实上,这片面夸大了相关研究机构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的结论。“西瓜打针”“鱼腥草致癌”“笔直黄瓜不正常”“棉花肉松”……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舌尖上的谣言”占45%。2017年5月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连续发布4批20个食品药品类谣言汇总,涉及谣言内容、传播轨迹、辟谣情况以及谣言危害等。

及时辟谣能压缩网络谣言的生存空间,而放大真相的声音才能令谣言真正“失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Z认为:“信息透明程度和公众批评能力,是影响谣言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指标。就管理部门而言,前者需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后者则要保障公众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C建议,遏制谣言产生和扩散,一方面,要依托与专业科普信息网站或机构的合作,及时剖析揭露各类流行谣言;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完善新闻发布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让流言蜚语止于透明公开。

当下,网络谣言利用新技术应用加以伪装,而新技术也能成为整治谣言的重要工具。“惊人内幕”“看过的都转疯了”“为了你的家人,请一定要看”……这些网友口中的“谣言体”,已成为“顺藤摸瓜”整治谣言的重要线索。目前,一些平台借助机器算法加人工审查的方式已能实现对诱导性、煽动性文章和视频的甄别筛查。未来,通过优化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更精准高效地监测和识别网络谣言。【给定资料二】

2017年5月24日,文化部通报,在针对网络表演市场的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中,执法人员关停10家网络表演平台,行政处罚48家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关闭直播间30235间,整改直播间3382间,处理表演者31371人次,解约表演者547人。这次集中执法检查,以淫秽色情低俗、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赌博暴力、封建迷信等禁止内容为重点,针对网络表演市场内容违规行为多发的问题,严管严查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开展专项清理整治,给违法违规的直播行为一次大快人心的迎头痛击。

近年来,我国网络直播业高速发展,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占网民总量的47.1%,全国100万网红中超过35%集中在直播平台。然而行业的火热背后,色情、低俗、暴力、谣言等违法违规行为始终如影相随,这不得不令人忧心。

24岁的小杨是天津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做主播两年多,目前拥有近10万粉丝。这位主播“老司机”讲述了一些行业规则。“赠跑车、刷游艇,我们主要靠客户送虚拟礼物赚钱,粉丝们主要分两类,其中绝大部分是低收入群体,一小部分是中高收入者,如煤老板、包工头之类。”小杨说,这些人与主播的关系也很微妙。很多平台开通“附近的人”功能后,有的粉丝会到主播居住地附近来找她们。“当然,也有的主播从全国各地搬家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因为那里有钱粉丝比较多。”

除了类似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多种违规、低俗现象也在虚拟空间滋长。在多个直播平台上搜索“占卜”的关键词,网页中就会出现大量占卦、算命等涉及封建迷信的直播间,不少主播甚至打出“算命”“渡劫”等服务,并且明码标价。曾经网络上还爆出过直播火化、飙车、群殴等三俗行为,四川凉山的一起慈善直播也被证实造假,这些无不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

让人欣慰的是,“直播+教育”的模式同样在崛起,各种在线教育直播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位老教授每晚在直播间准时“开课”,内容涉及大学高数、考研数学等。在他的直播房间中有8段回放视频,最高的播放数为1.9万次。

不靠三俗内容博“出位”,不靠粉丝打赏挣“快钱”,在国内,不少主播也在“阳光”之下挖掘“网红经济”的富矿。在国内兴起的一些专业化网络直播平台,大量主播找到了不一样的生存空间,比如在“智合法律新媒体”平台,不少谙习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等小众法律科目的律师不定期开办直播讲座,聚集了不少听众,也由此收获了大量案源。在专业的企业营销直播网站“盟主”平台上,3000多家各类企业不间断直播产品,向顾客演示功能,回答提问,为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的市场通道。

事实上,近年来在垂直细分领域传递知识、分享经验的网络主播正逐渐增多,国内直播业正走在转型升级的“门口”,呼唤阳光、健康的主播将成行业趋势。“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摆脱靠颜值吃饭、靠‘博眼球’出彩的惯性?”不少网络主播透露,行业的种种“擦边球”乱象也困扰着他们。对此,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网络直播远离“灰色地带”,构建阳光形象,首要举措莫过于依法严控。2016年12月,网信办出台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其中对禁止传播色情、暴力等违法违规信息、规范新闻信息直播、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要求。“此次文化部在通报中重申,国家将建立主播‘黑名单’制度及行业通报机制,对违规主播实行全行业禁入,这将有效防止不良行为出现。”朱巍说,原先许多平台对知名主播之所以不敢管、不愿管,是因为害怕管得严让这些主播跳槽到别的平台。有了信用体系和“黑名单”制度,违规主播在任何平台都不得从业,这管住了行业的“痛点”。不过,网络直播从“灰色”走向“阳光”,严管只是“第一步”。

沈阳城市学院互联网应用学院2017年开办“网红训练营”,对学生讲授直播技巧。学院教师W认为,“事实上,网络直播有多种收入渠道,包括电商变现、广告变现、流量变现、做活动变现等。”她说,打破主播单一靠刷礼物、打赏变现的模式,拉长产业链条,有利于倒逼主播注重内容制作,培养忠实粉丝,而不是靠“新奇特”行为刺激粉丝的短期消费。“对此,相关部门可出台针对性政策,鼓励设立专业型直播平台,并引导直播业完善商业模式!”

业内人士表示,网络直播业的健康发展还离不开受众的转变。“什么时候网络上的‘偷窥’‘猎奇’等心理少了,而注重知识学习、个人修养的需求多了,网络直播‘脱俗向雅’才有了最大的源动力!”一位直播平台CEO说。【给定资料三】

2018年以来,相关部门加大对视频类、资讯类等应用的监管力度,今日头条和快手等互联网信息平台频遭“点名”。2018年4月,今日头条旗下的“内涵段子”客户端软件和相关公众号因导向不正、格调低俗等突出问题被永久关停,监管部门还要求该公司举一反三,全面清理类似视听节目产品。相关举措折射出的管理导向,值得深思。

受惠于庞大的用户数量、科技进步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升级等红利,我国互联网经济创新活跃、网络信息平台成长迅速,体现了中国市场令人赞叹的科技与商业模式创新,这也是无数技术和商业人才的奋斗成果。人口和市场的丰富养分,催生网络信息平台爆炸式增长,聚集起大量用户。整改前,今日头条和快手已经达到约7亿激活用户,1.4亿和1.2亿日活跃量的惊人规模。

影响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巨大的用户群体绝不仅意味着金山银山,还意味着责任如山。今日头条宣称要做“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快手称能“帮助大家被喜欢自己的人看到、认识、互动,消解孤独感”,这原本都是相当美好的愿景,也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巨大可能。然而,以何种形式实现这一愿景、维护这一平台,则构成了不小的考验。是因为所谓“技术中立”而放任不管,让有违公序良俗的内容大行其道,还是肩负起对用户、市场、社会和国家应有的责任,积极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和主流价值观,不仅决定着平台自身的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平台自身的未来。

应该说,网络信息平台的兴起,改变了内容生产与分发方式,极大丰富了公众的“信息生活”。一方面,这为普通网民提供了表达自己、展现自我的空间,促进了互联网信息发展繁荣;另一方面,平台管理跟不上内容生产,也导致不少低俗甚至违法内容的产生。通过人工智能,依靠个性化算法推荐用户所好进行精准分发,用户就逐渐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形成“茧房效应”,导致信息越来越封闭。而对于低俗、色情、暴力等违法违规信息,以及涉及未成年人违法的不良信息,也会形成“回音室效应”,造成越来越坏的影响。

国家监管部门显然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更加丰富的执法手段。从限期停止更新、停止APP下载,到跨平台封杀重点违规账号,再到关闭APP、关闭频道和全面整改等,体现出应用商店平台与网络信息平台“双平台”并行、平台治理与内容治理并重的特点。新媒体信息平台的发展,呼唤并推动着监管机制的创新,特别是更加重视人工智能算法的治理。而即便如此,仅靠监管部门也是不够的,互联网时代需要更加重视用户的力量,建立更具响应能力的举报渠道平台,发挥好用户作为内容生产者的正面作用。同时,也可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更科学、更合理地对内容、平台进行分类管理。网络治理有了“用户思维”,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内容生产的生态。

作为互联网信息平台,需要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尊重公德、合法运营。亿万用户不是平台的“资源”,而是亿万个价值出口和终端。互联网巨头也不是“大到不能倒”,而应“大到必须好”。只有守住底线,相关互联网企业才能把握好科技创新的风口,站在社会发展的潮头。【给定资料四】

建个马甲就能上网造谣,拉个团队就能批量刷单的“黑粉”乱象将成为“过去时”。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将对许多网上行为设立实名认证,旨在给网络营造一个安全、诚信的“清爽”空间。

当网友蒋某一如既往登录百度NBA贴吧时,发现与往常的匿名注册不同,系统弹出了一份安全验证提示,只有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才能正常使用发帖、评论等功能。

这一变化源于网络安全法。根据其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否则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随着法律进一步扩大实名制的范围,将影响更多的上网行为。

6月1日,百度官方微信发布公告,百度将全面实行实名制,用户必须绑定手机完成注册。也就是说,今后用户登录百度网盘、百度贴吧评论等都须实名。而在知乎平台,以及众多网络游戏等消费中,实名制认证或者已成为“标配”,或者正在提上日程。

网络实名制又称“网络身份证制度”,其目的在于实现网络空间身份和现实社会身份的统一。面对网友身份虚拟化给网上环境治理和网络生态建设提出的挑战,早在21世纪初,管理部门、行业专家就频繁倡导互联网用户实名注册。“如果说网络安全法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设计了系统化方案,那么实名制则是其中一把‘金钥匙’。”沈阳城市学院互联网应用学院李院长说,匿名环境下,有的网友会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论而不担心承担后果,导致谣言、诈骗以及各种语言暴力横行。

李院长认为,实名制提供了基本的追溯机制。“凡经过必留痕”,使得网络空间的行为不因技术的虚拟性而陷入无法追踪、无法追责的混沌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网络用户,使其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净化了网络环境。”

此外,实名制也能对社会行为起到制约和规范作用。网络直播、共享单车等新兴平台纷纷出台“黑名单”制度,用户实名制让做出种种违法违规和不诚信行为的用户付出了应有代价。

网络安全法在推出实名制维护网络秩序的同时,也制定了周密的个人信息保护条款,最大限度地消除因实名制带来的公民信息泄露之忧。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网络消费后往往会接到各类骚扰电话,甚至遭遇网络诈骗。“实名制将使得个人信息在虚拟空间处于‘裸奔’状态。一旦泄露,或者被无良商家违规使用,对网友的伤害可想而知。”不少网友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实际上,法律对公民信息的保护颇为重视。多位专家认为,对于网络泄露个人信息的几种情况,网络安全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明确要求,可谓封堵漏洞不留“死角”。

针对网络运营者因技术水平不足、管理不善导致的信息“被动泄露”,法律抬高了网络运营者门槛。比如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应当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由具备资格的机构安全认证合格或者安全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销售或者提供。同时明确网络运营者的安全责任,比如第二十五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华东地区一家互联网公司网络安全负责人S说,一旦信息泄露,法律规定将对网络公司负责人追责,“这让大家马虎不得”。

针对网络运营者人为出售数据,获得经济利益的“主动泄露”,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明知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不得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而此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司法解释中,也明确了要严打网络公司“内鬼”,防止内部人员窃取、外泄信息。

针对个人信息在收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泄露风险,法律提出了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必要使用原则。比如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通信工程师W认为,此举将防止信息滥用对个人的干扰。

业内专家认为,过去网上发言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无理宣泄、人身攻击的低风险让一些人在网上肆无忌惮。现在有了清晰的身份认证,有了明确的追责机制,每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发言负责。互联网时代,发声前多考虑、细思量,有利于形成更加理性的舆论环境。

此外,也有网友认为推行实名制会限制网民的“言论自由”,甚至导致网络监督意见的流失和监督热情的降温。

对此网信办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对于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尤其是时政信息,规定比较严格;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只要求遵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等“七条底线”,在这“七条底线”之上可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教授、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T认为,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空间里,发表言论的前提是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网络实名制是社交媒体发展的趋势,它实际上是将对网民的内在道德约束变成外在的法律约束。

一些网友还提出,实名制还要做好净化网络环境与维护网络开放的平衡,让网络既是一片“净土”,也是网友的“乐土”。网友“KKCC”认为,网络既是一个虚拟世界,也是相对开放的平台,公民正确反映问题、表达意见的行为应该受到保护。

对此专家表示,实名制的落实有赖于对公权力的严格限制,在法律的清单之外,还应留给网民更多的自由空间。【给定资料五】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试行)》等一批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法规正式施行。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向问题的基础性法律。

从6月1日起,网络尤其是网络安全进入“法时代”。网络安全来自法治的“安全网”,来自法治的“保护伞”。网络空间法治化,首先是法治进步的必然,也是网络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其次是依法治国在互联网层面的体现,又是确保网络安全与自由的法治屏障。互联网改变生活,丰富生活,而相对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来讲,网络空间法治化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成为互联网发展的“瓶颈”。没有可靠的法治保障,互联网会成为“藏污纳垢”的寄生地,对网络本身及广大网友都是巨大的伤害。

互联网领域法治建设的提速,首先会成为“互联网+”的“接口”——加强网络立法、网络执法、全网守法,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实现网络健康发展、网络运行有序、网络文化繁荣、网络生态良好、网络空间清朗的目标。其次会成为“互联网+”的守护神。步入“互联网+”时代,迫切需要一个安全、可信的网络,一个讲法治、守规矩的网络。

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立法是基础,守法是关键。同时,“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一脉相承。全网守法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提升的过程,其中,培养全民的法治信仰至关重要。诚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有良法,良法得到普遍遵守,才能有法治。”值得重申的是,徒法不足以自行,网络执法不是“虚拟的”,必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用严格执法来捍卫法律的尊严。作答要求(一)根据【给定资料一】,概括网络谣言的新特点以及整治网络谣言的措施。[要求:(1)全面准确;(2)语言简明;(3)不超过250字。](15分)(二)【给定资料二】中划线句子写道:“网络直播从‘灰色’走向‘阳光’,严管只是‘第一步’。”请结合【给定资料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1)观点明确;(2)分析透彻;(3)不超过250字。](20分)(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关于网络实名制的规定引起部分网民的担忧。为消除网民疑虑,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四】,以网信办的名义向广大网民拟写一封公开信。[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逻辑清楚,只写正文;(3)400字左右。](25分)(四)【给定资料五】提到:“没有可靠的法治保障,互联网会成为‘藏污纳垢’的寄生地,对网络本身及广大网友都是巨大的伤害。”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实际,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0分)申论模拟·全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根据【给定资料一】,概括网络谣言的新特点以及整治网络谣言的措施。[要求:(1)全面准确;(2)语言简明;(3)不超过250字。](15分)【参考答案】

网络谣言的新特点:一是变换形态,从文字、图片扩充到短视频、网络直播等;〔2.5分〕二是虚实掺杂,在视频剪辑上“移花接木”,真假难辨;〔2.5分〕三是借所谓“专家”发声,编造“新研究成果”混淆视听。〔2.5分〕

具体整治措施:一是完善新闻发布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2.5分〕二是强化网络科普,依托与专业科普信息网站或机构的合作及时剖析揭露各类流行谣言,遏制谣言产生和扩散;〔2.5分〕三是借助新技术及人工审查方式进行甄别筛查,精准监测和识别网络谣言。〔2.5分〕

评分说明

共6个要点,每个2.5分。

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二)【给定资料二】中划线句子写道:“网络直播从‘灰色’走向‘阳光’,严管只是‘第一步’。”请结合【给定资料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1)观点明确;(2)分析透彻;(3)不超过250字。](20分)【参考答案】

网络直播远离“灰色地带”,构建阳光形象,首要举措莫过于依法严控,但也需要直播方、受众共同规范引导。〔4分〕

我国网络直播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信用体系及“黑名单”制度的建立,能有效防止不良行为出现。〔4分〕当前,一些传递知识、分享经验的专业化直播模式崛起,拉长了产业链条。〔4分〕此外,受众的需求发生转变,更加注重知识学习、个人修养,为网络直播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源动力。〔4分〕

网络直播“脱俗向雅”离不开依法严控,也离不开专业型直播模式的建立和受众的转变,只有多方努力,网络直播业才能从“灰色”走向“阳光”。〔4分〕

评分说明

共5个要点,每个4分。

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关于网络实名制的规定引起部分网民的担忧。为消除网民疑虑,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四】,以网信办的名义向广大网民拟写一封公开信。[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逻辑清楚,只写正文;(3)400字左右。](25分)【参考答案】

网络实名制出台后,大家对其是否会增加信息泄露风险以及限制“言论自由”感到担忧,其实不会。〔2.5分〕

匿名环境下,网友发表言论不担心后果,导致网络安全问题丛生。〔2.5分〕而网络实名制提供了追溯机制,不仅约束用户对言论负责,而且对网络违法、失信活动进行制约和规范,营造“清爽”空间。〔2.5分〕

网络安全法颇为重视保护公民信息,针对网络运营者的“被动泄露”,抬高了运营者门槛,一旦信息泄露,将对公司负责人追责;〔2.5分〕针对网络运营者人为的“主动泄露”,法律明确将严打网络公司“内鬼”; 〔2.5分〕针对个人信息可能存在的泄露风险,法律提出了合法、正当、必要使用原则,防止信息滥用。〔2.5分〕由于具有这些个人信息保护条款,实名制的推出不会增加信息泄露风险。〔2.5分〕

此外,法律对公众发表言论只划定了七条底线,不违反法律法规,坚守“七条底线”,网民依旧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2.5分〕

网络实名制是社交媒体发展的趋势,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希望大家给予理解和支持。〔2.5分〕

评分说明

本题分值由结构分和要点分两部分构成。

结构分:能从“背景观点—分析阐释—总结提升”三个方面组织答案的,赋结构分2.5分。

要点分:共9个要点,每个2.5分。

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四)【给定资料五】提到:“没有可靠的法治保障,互联网会成为‘藏污纳垢’的寄生地,对网络本身及广大网友都是巨大的伤害。”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实际,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0分)【参考例文】

维持秩序 保障自由——网络发展由法治守护

自2015年我国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以来,网络正成为多个行业飞跃发展的新着力点。从网络购物到问诊就医,从预约旅馆到共享出行,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但在网络世界中,谣言时有流传,诈骗花样翻新,低俗屡禁不止,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正遭到破坏。为此,我们要加强法治建设,保障网络健康发展。

法治建设可维持网络秩序。管仲认为:“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白居易也提出:“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他们都将规则、制度的建立视为实现社会有序发展的关键。可如今,网络支付出现扫码诈骗,网络直播存在宣传低俗文化的现象,“互联网+”理应激发的创新创造活力,正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窃取,网络发展面临“失序”这一重大难题。而要解决问题,非法治建设不可,只有补齐规则短板,才能确保秩序井然。纵观世界,美国立法鼓励企业分享黑客攻击信息,日本立法规定大众信息安全维护义务,法国立法强化网络安全情报监控技术,各国无不将制定法律、完善规定作为维护网络长远发展的重要抓手。如今,我国出台网络安全法,正希望以此推动网络发展回归安定、和谐的正轨。

法治建设可保障网络自由。我国网络安全法出台后,部分人群对互联网“实名制”的要求提出异议,认为这是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与侵犯。在他们看来,自由是网络活力的源头,而且昔日首先提出互联网实名制的韩国最终取消规定,中国不应重蹈覆辙。殊不知,自由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无限制的自由并不存在,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空间,道德与法律的底线都不容侵犯。韩国确实已经取消了网络实名制规定,但在网络侵袭日益严重的今天,英美等国却正在筹划部署网络实名认证,以此应对恐怖威胁。我国网络安全法提出实名制要求,看似是对自由的限制,可实际上,这一规定却能对谣言传播、网络暴力形成倒查机制,长远来看,正是确保网络和谐发展,让大众长享虚拟自由的当然之举。

秩序与自由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失去秩序,网络发展难免偏离轨道,没了自由,网络发展难免丧失活力,如何平衡二者关系,是信息管理部门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要借助法治建设的东风,对网络发展规范管理,让网络恢复安定有序,让网络发展获得自由。

评分说明

一类卷〔32~40分,基准分36分〕:能围绕“网络法治建设”立论,观点鲜明、准确,见解独特;能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论据充分;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误;不少于1000字。

二类卷〔24~31分,基准分28分〕:能围绕“网络法治建设”立论,观点明确、合理;能联系社会实际,论据较充分;结构完整,层次较清楚;语言通畅,书写工整无误;不少于1000字。

三类卷〔16~23分,基准分20分〕:能围绕“网络法治建设”立论,观点不够明确;联系社会实际不够紧密;结构欠完整,条理不够清楚,语言不够通顺;不少于1000字。

四类卷〔15分以下,凡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均在本等级计分〕:一是观点完全脱离材料;二是篇幅不足600字;三是不分段落、标点的;四是摘抄原文为主的;五是文面错误较多的。

说明:

1.没有标题,扣2分。

2.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1200字以外,每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少于1000字,每超过50字,扣1分。

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全预测试卷(二)

重要提示:

为维护您的个人权益,确保公务员考试的公平公正,请您协助我们监督考试实施工作。

本场考试规定:监考老师要向本考场全体考生展示题本密封情况,并邀请2名考生代表验封签字后,方能开启试卷袋。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请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否则无效。

注意事项

1.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3.必须使用现代汉语作答,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给定资料【给定资料一】

人最需要的是灵魂,城市也是如此。灵魂的塑造,说到底是一种精神的塑造。因此,城市精神,就是城市灵魂的呈现。它所书写的,应该是城市的底蕴、城市的韵味、城市的品位,也是一个城市对于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高度自觉。

世界之大,城市之多,不计其数,不过,真正令人难以忘怀的,必然是具有独特精神的城市。也许城市被一毁再毁,或早已荡然无存,但“城市精神”却经久不衰。例如,雅典的伟大在于雅典精神的伟大,罗马的永恒也离不开独特的罗马精神。国有国魂,城有城魂,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之所在。

事实证明,目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正在转化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则正在转化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竞争,也就是“城市精神”与“城市精神”之间的竞争。城市发展固然需要壮观的高楼、便捷的交通和优美的绿化环境,但是,“城市精神”才是城市崛起的“精神高地”。一座城市所呈现的,不应该仅仅是靓丽的“外貌”,更应该是内在的“灵魂”;不应该仅仅是耀眼的“成就”,更应该是诱人的“魅力”。假如,城市是一篇神奇的乐谱,城市精神就是跳动的音符。

没有形象的城市就没有个性,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城市就没有内涵,没有内涵的城市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现在人们谈论比较多的是环境美,可是,它毕竟只是城市的外在美,精神美,才是城市的内在美。外在的环境美,只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内在的精神美,才能真正留住人心。这个内在的精神美,就是“城市精神”。因此,我们经常说:希望我们的城市“可望、可游、可行、可居”,其中,最根本的是“可居”, “可居”需要的正是城市精神。

回首千年,城市建设有着自身的发展历程。农业时代的城市是为神和君主存在的,所谓城市,也无非就是放大了的“庙”和“宫殿”。工业时代的城市是为机器设计的,所谓城市,摇身一变,又成为放大了的“厂房”。当今之世,城市开始为人而存在,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成为人的精神家园。

物质的城市化与文化的城市化可以用弓与弦来比喻:把物质的城市化比作弓,把文化的城市化比作弦,把城市建设比作箭,无疑,城市的竞争力来自它们的相互作用。弓和弦品质越好,搭配越恰当,所形成的力越大,城市建设之箭射得就越远,城市的竞争力也就越大。

换言之,城市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形态文明”到“功能文明”再到“素质文明”的转换。所谓“形态文明”,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形体和外貌层面,这就是城市的“硬体”建设和市民的行为举止。所谓“功能文明”,主要体现在城市管理和服务两个方面。所谓“素质文明”,主要指市民的思想境界、精神品格和自我修养。它是城市整体文明的基础。而“素质文明”的建设,正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正是“城市精神”建设的根本。

因此,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经济决定地位,文化决定品位;文化多么发达,城市就多么发达;文化能够走多远,城市就能够走多远。文化,已经而且仍将深刻影响着一座城市发展的进程,已经而且仍将改变着一座城市的命运。文化,必须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新资源要素。【给定资料二】

一座伟大的城市,必有伟大的精神;国际化大都市,必有强大的软实力支撑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硬科技之都、软件名城、创新创业之都、国际美食之都、博物馆之城、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在开放包容的改革氛围中,曾经古老而静态的西安,正在用一个个“城市新IP”和一个个“西安现象”,接受世界的重新审视。

2018年5月14日,来自武汉的汪博士,成为大西安2018年引进的第40万名“新西安人”。5月30日,老家在陕西乾县的裴女士,成为2018年以来第45万名“新西安人”……不断刷新的数字,见证了西安速度。同样成为“求实务实,开明开放,包容宽容,创业创优”的城市精神,在西安落地开花,构成对人才强大“西引力”的最佳佐证。

培育“求实务实,开明开放”的城市精神,体现于广纳民意的诚挚态度上,也流露于直面短板、虚心求教的勇气之中。

让视野跳出“城墙”,一年多来,西安市先后邀请了先进城市政府工作人员、优秀企业家代表、各行各业专家学者讲课,组织全市党政机关干部进行中心组学习,力度空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